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教案

授课课题:建筑工程法律基础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知识点与考点相结合,让学员对建筑法律法规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能学以致用,懂得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并且顺利的掌握考点,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

教材:《江苏省建设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材

施工员(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习题集》

教学重点、难点:《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两个“管理条例”等

教学方法:1.根据重难点、考点结合课讲解、适当穿插典型案例或习题

2.习题集讲解

3.划出教材中的考点、重难点(课后需要记忆、巩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时安排:

6课时

教学效果保障措施:每节课后可适当从题库中抽取典型例题,围绕知识点来强化讲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对于本书

第六章

建筑法律法规课程

分配时间如下安排:

知识点讲解

3课时

习题集讲解

2课时

教材知识点划分

1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教学过程中将内容分成三个层次,即了解、熟悉、掌握。

第一节:

掌握

“黑白合同”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

熟悉

目前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

建设施工合同的概念、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

掌握

证据的特征、分类、种类、保全

证据的收集及证明过程

了解

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第三节:

掌握

工程索赔的概念及工程工程索赔应符合的条

熟悉

工程量签证的形式、法律性质、签证中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

工程量的概念、作用及性质、工程量签证的概念

第四节:

掌握

影响工期的因素、工期索赔的目的及分类

熟悉

建设工程竣工日期及实际竣工时间的确定、顺延工期的知识、建设工程停工的情形

了解

工期的概念

第五节:

掌握

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

建设工程质量纠纷的处理原则

了解

建设工程质量的定义、特点

第六节:

掌握

违约金、定金与工程款利息的有关内容

熟悉

工程款利息的计付标准、工程款的优先受偿权

了解

违约金、定金、订金的概念、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及其审核的有关内容、延迟付款违约金和利息

第七节:

掌握

建筑施工企业刑事风险的特点及防范

熟悉

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刑事风险

了解

刑事风险的概念、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

第八节:

掌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九条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章、第八章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条、第四条、第四章、第七章

(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134条、第135条、第137条、第139条篇2:已考好建筑材料计算题已考好建筑材料计算题

本文关键词:建筑材料,计算题,已考好

已考好建筑材料计算题

本文简介:建筑材料选择题具有粗大和细小的孔隙形状的材料,其导热性较好。同种材料的提及密度和密度的关系是ρ>ρ0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吸湿性,用含水率来表示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提及的质量100kg含水率3%的湿砂,折算为干燥的质量为100÷(1+0.03)吸水性号的材料,构造状态是微细孔

已考好建筑材料计算题本文内容:

建筑材料

选择题

具有粗大和细小的孔隙形状的材料,其导热性较好。

同种材料的提及密度和密度的关系是ρ>ρ0

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吸湿性,用含水率来表示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提及的质量

100kg含水率3%的湿砂,折算为干燥的质量为100÷

(1+0.03)

吸水性号的材料,构造状态是微细孔、封闭孔

材料的塑形变形是指外力取消后不能消失的变形

材料的软化系数值是表示材料的耐水性质

同种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大,孔隙率则小,强度则高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憎水性材料—沥青

粉状物质如水泥、粉煤灰等,如其细度越小,则其表面积越大

为了降低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应提高熟料中的C2S(硅酸二钙)含量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水化热最大的是C3A(铝酸三钙)

适用于冬季施工的水泥品种是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使用于预应力钢筋砼

对提及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

矿渣水泥适用于耐热和海港工程

大体积砼工程应选用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

火山灰水泥使用于海港和有抗渗要求的砼工程

为调节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应加入适量的石膏

不变水量发测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时,所用的水量为142.5ml,且沉入度不得低于13mm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中,胶砂质量配合比为1:3:0.5

水泥细度检验中,负压筛析仪的工作压力为4-6kpa,工作时间为2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O,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S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试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中有三个主要参数,不包括下列哪个水泥用量(包括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

防止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的主要措施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加大混凝土保护层

普通混凝土菱柱体强度fc与立方体强度fcu两者数值的关系是fc5%)

X )生产水泥时掺加适量石膏主要是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缓凝)

X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可以降级使用(作废品处理)

X )硅酸盐水泥中C2S早起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3S 正好相反(C3S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高)

X )(在合理的水灰比条下)混凝土中水泥含量愈多,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愈高

X )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和)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着两者无必然联系)

X )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其级配一定相同(级配相同,其细度模数一定相同)

X )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温度,能使混凝土早期和后期强度均提高(后期强度不变)

对)钢材中含磷较多呈冷脆性,含硫较多呈热脆性

对)钢材的屈强比愈大,表明结构使用安全性愈高

对)石油沥青牌号越高,温度敏感性愈大

X )根据28天抗压强度值就可以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根据3天和29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强度等级)(

X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反比)关系

对)材料的孔隙率愈大,溪水性愈好

X )表观密度相同的骨料,级配好的比级配差的堆积密度小(大)

对)W/C很小的混凝土其强度不一定很高

X )混凝土蒸汽养护后,早起强度和后期强度均较高。

(早起强度提高,后期强度不变)

X )就混凝土而言,施工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两者的W/C相(不)同

X )水灰比愈小,混凝土强度愈高,质量愈好(不一定很高)

X )钢筋进行冷拉处理是为了提高加工性能(提高屈服强度)

X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修筑永久性构筑物在有选择条下,优先(不可)采用矿渣水泥

X )砖的强度等级是根据五(十)块砖的平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及单块砖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确定的

对)为了调节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应加入适当的石膏

对)针入度越大,说明沥青的流动性越大,粘性越差

X )木材(在纤维饱和点以下)的含水率增大,其前度降低

X )活性混合材料的主要活性成分是Ca0(ei02)和Mg0(AL2O3)

X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快,但其制品耐水性和保温性均差(好)

X )普通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水泥:标准砂:水=1:3:0.44(0.5)

X )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不离析,又能很好地浇筑、捣实的条下,应尽量选用较小(合理)的砂率

对)用水玻璃可配置耐酸砂浆,又可配置耐热砂浆

X )过火砖色深、声哑(脆)、强度低(高)、有弯曲等变形

X )用于吸水底面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W/C(水泥用量)和水泥强度等级

X )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作用是为了降低石灰熟化时的发热量(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X )细骨料级配的好坏,主要根据细度模数来判断(级配区来判断的)

对)沥青组分钟油分含量高,则流动性好

对)配置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在选用水泥时,应优先选用普通水泥或火山灰睡,不宜使用矿渣水泥

对)硫酸镁在水泥腐蚀中起双重腐蚀作用

简答题

1、现场浇灌混凝土时,禁止施工人员随意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试用理论上分析加水对混凝土质量有何危害?

答:?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会使用、粘聚性和饱水性不良,会产生流浆和离析现象

2、为什么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惨过少或过多的石膏对水泥都有破坏作用?

答:石膏掺过少,会使水泥瞬凝,大量放热,强度低,水泥石结构粗糙;反之,如果石膏掺入过多,石膏自凝,引起安定性不良

3、工地仓库内有三种白色凝胶材料,可能是生石灰粉、建筑石膏或白色水泥,问有什么简易方法可以辨认?

答:加水辨别:石膏会最先凝结硬化,生石灰粉会大量放热,白水泥短时间无明显变化

4、试分析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混凝土强度是主要因素如下:?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骨料的影响?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④龄期⑤试验条对混凝土强度测定值的影响

5、钢和铁在化学成分和技术性质上有什么区别?钢筋冷加工和时效处理的目的是什么?(P164)

答: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06%~6.67%,磷、硫等杂质的含量也较高,生铁硬而脆,无塑性和韧性,不能进行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钢的含碳量在2%以下,含有害杂质较少,密度为

7.84~7.86g/cm3.

钢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承受冲击和振动荷载,易于加工和装配。钢筋冷加工是为了达到提高屈服强度,从而节约钢材的目的

6、石油沥青的牌号是划分的?牌号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答:石油沥青的牌号主要根据其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等质量指标划分的,以针入度表示。同一品种的石油沥青,牌号越高,则其针入度越大,脆性越好;延度越大,塑性越好;软化点月底,温度敏感性越大。

8、水泥为什么要求在潮湿条下养护,而石灰和建筑石膏要求在干燥空气条下养护?

答:因为水泥时一种水硬性胶凝建筑材料,所以要在潮湿的条下养护,而石灰石气硬性建筑材料,所以必须在干燥的空气条下养护。

9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分别表示沥青的那些性能?

答: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分别是粘度、针入度、延度;粘度是表现了沥青的粘滞性、延度表现了沥青的塑性、针入度表现了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10、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怎样确定的?砂浆强度等级是怎样确定的?

答:制作150mm×150mm×150mm的标准立方体混凝土试,在标准条(温度20+3度,相对湿度90%以上)下,或者在水中养护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即具有强度保证95%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来判定混凝土强度;砂浆的强度等级是以

70.7mm×70.7mm×70.7mm的立方体,按标准条(温度20+3度,相对湿度90%以上)下养护至28d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11、五大品种水泥的名称和主要性能有何不同?

答:硅酸盐水泥的性能有: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高、抗冻性好、耐热性差、干缩性较小、抗渗性较好、耐蚀性差;普通水泥的性能有:硬化较快、早起强度较高、水化热高、抗冻性较好、耐热性较差、干索性较小、抗渗性较好、耐蚀性较差;矿渣水泥的主要性能是:硬化慢、早期强度低、水化热低、抗冻性差、耐热性好、干缩性较大、抗渗性差、耐蚀性好;火山灰水泥的主要性能有:硬化慢、早期强度低、水化热低、抗冻性差、耐热性较差、干缩性较大、抗渗性较好、耐蚀性好;粉煤灰

水泥的主要性能有:硬化慢、早期强度低、水化热低、抗冻性差、耐热性较差、干缩性较小、抗渗性较好、耐蚀性好。

12、为什么要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拌制混凝土?

答:?可以减少空隙率?节约水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在水泥浆用量相同的前提下,混凝土的和易性好

13、工地是使用时会,为什么要提前消解?

答:因为有过烧的时会消化速度极慢,当时会抹灰层中含有这种颗粒时,由于它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消化,提及膨胀,只是墙面隆起、开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在使用前应提前洗灰,是灰浆在灰坑中储存(陈伏)2周以上,以使石灰得到充分的消化,陈伏期间为了防止石灰碳化,应在其表面保存一定厚度的水层,与空气隔绝。

14、水泥的质量标准有哪几项?

答:水泥的质量标准有以下几项:?细度?氧化镁、三氧化硫、碱及不熔物含量?烧失量④标准稠度及其用水量⑤凝结时间⑥体积安定性⑦水泥的强度与等级⑧水化热

15、用于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试尺寸是什么?为什么要规定标准尺寸?

答:混凝土试的标准尺寸是150mm×150mm×150mm;因为不同的尺寸会影响到混凝土强度的试验值,试尺寸小的环箍效应要大,强度测试值偏高,试尺寸大的环箍效应影响要小,强度测试值偏高。

16、试分析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混凝土的主要因素有:?水泥浆的用量?水泥浆的稠度?砂率④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⑤外加剂⑥时间和湿度。

17、简述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在混凝土中参入减水剂有什么效果?

答:在混凝土中参入减水剂,增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节约了水泥,改善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18、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安定性不良为什么不能降级使用,而只能当废品处理。

答:水泥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过多造成的。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在浆体硬化过程中或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膨胀,并引起开裂,所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能用于工程中。

19、简要分析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性。

答: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小,水泥石的强度愈高,与骨料粘结力愈大,混凝土强度也愈高,但是水灰比过小,拌合物国语干稠,在一定的施工振捣条下,混凝土不能被振捣迷失,出来较多的蜂窝、空洞,反将导致混凝土强度严重下降。

20、石灰的硬化过程包括哪几个?试叙述其硬化过程

答:石灰浆体的硬化包含了干燥、结晶和碳化三个交错进行的过程。干燥时,石灰浆体中多余水分蒸发或者被砌体吸收而使

石灰例子紧密接触,获得一定的强度,随着游离水的减少,氢氧化钙逐渐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处理,形成结晶结构网,是强度继续增加,新生成的碳酸钙晶体相互交叉连胜或与氢氧化钙共生,构成较紧密的结晶网,使硬化浆体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21、何为钢材的屈强比,这个指标有什么意义?

答:钢材的曲阜强度和抗拉强度之比即屈强比,屈强比能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结构安全可靠程度,计算屈强比取值越小,其结构的安全可靠程度越高,但屈强比过小,又说明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偏低,造成钢材浪费。

22、何为木材的3个所含水?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木材的所含水包括自由水、吸附水、结合水三部分组成。自由水是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内的水分,木材干燥时自由水首先蒸发,自由水的存在将影响木材的表观密度、抗腐蚀性等;吸附水是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水分,木材受潮时其细胞壁首先吸水,吸附水的变化对木材的强度和湿涨干缩性影响很大;结合水是木材化学成分中的水,它是随树种的不同而异,在常温下不变化,因而对木材性质无影响。

23、低碳钢的2个强度和4个阶段,是什么?

答:2个强度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4个阶段具体如下:Ⅰ弹性阶段、Ⅱ屈服强度、Ⅲ强化阶段、Ⅳ颈缩阶段。

2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填空题第7题)

答:?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骨料的影响?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④龄期⑤试验条对混凝土强度测定值的影响

计算题:

1某工地拟生产混凝土楼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已知所用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如下:水泥:砂:石=1:2.40:4.10,W/C=0.60,用水量为180kg/m3,现测得施工所用砂子的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1%。试求: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2每拌100kg水泥的混凝土时,各种材料用量。

解1:实验室配合比:

m水泥=180/0.6=300kg

m砂=300*2.40=720kg

m石=300*4.10=1230kg

w水=180kg

施工配合比:

m水泥=180/0.6=300kg

m砂=720*(1+3%)=741.6kg

m石=1230*(1+1%)=1242.3kg

w水=180-720*3%-1230*1%=146.1kg

答:施工配合比:300:741.6:1242.3:146.1

1:2.47:4.14:0.49

解2:

m砂=100*2.47=247kg

m石=100*4.14=414kg

w水=100*0.49=49kg

答:水泥100kg、砂247kg、石414kg、水49kg

2试计算砌筑一平米(240厚)多孔砖需要的砖数量和砂浆用量(多孔砖尺寸为240*115*90)

砖块用量

〔1/(0.115+0.01)〕*〔1/(0.09+0.01)〕=80块砖

砂浆用量:

0.24-0.115*0.09*0.24*80=0.0413m3

答:砖块用量80块

砂浆用量0.0413m3

3已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单位用水量为180kg/m3,砂率为33%,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3,试计算1M3混凝土的各材料用量。

解:m水泥=180/0.55=360kg

{360+m砂+m石+

180=2400

m砂+m石=2400-360-180=1860kg

m砂/m砂+m石=33%

m砂=1860*33%=614kg

m石=1860-614=1246kg

答:1M3混凝土的各材料用量水泥360kg

砂614kg石1246kg水180kg

4某工程需要软化点为900C的石油沥青,现有软化点1000C 和500C的两种石油沥青,试计算软化点为1000C和500C的两种石油沥青的掺配量。

解:

较软沥青掺量%=较硬沥青软化点-要求的沥青软化点/较硬沥青软化点-较软沥青软化点100%

=100-90/100-50*100%

=20%

较硬沥青软化点100%-20%

=80%

5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得出材料用量为水泥:砂:石

=356:629:1221,w/c=0.55,经试验拌合后实测得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50kg/m3,试计算拌制1M3混凝土各项材料的用量?

解:配合比:1:1.77:3.43:0.55

设水泥用量为x

X+1.77x+4.34x+0.55x=2450

x=363kg

砂=1.77*363=642kg

石=4.34*363=1245kg

水=0.55*363=200j=kg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工系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时: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学期:教材名称: 建筑材料理论+实践课 建筑材料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绪论 (1)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 (2)理解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预算的影响 建筑材料工程的影响 建筑材料的定义 教学过程 授课顺序 1 2 模块 课前准备 复习 授课内容教学组织 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 需要时间(min) 2 3引入世界著名的建筑建筑材料的定义20 1、建筑材料的概世界著名的建筑引入建筑材料的 10 念及分类 2、建筑材料对建定义及分类 分别从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质 量、建筑工程造价及资源消耗分20 讲授内容设工程的影响 析其对工程的影响 3、建筑材料的发对建筑材料的历史回顾,展望建 48 展筑材料的发展前景 4、建筑材料与建联系实际分析新型建筑材料的实 10 筑技术的关系 5、课程学习的目 用对施工技术的影响 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意义10 的 讨论答疑提问:新型建筑学生回答;5

5小结 以世界著名的建筑引入课程的内 容,对建筑材料进行基本的了解。 5 6 7 作业 教学反思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在多媒体结 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手段:讲授法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理解材料的有关热工性质 2、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含义、影响因素 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 教学过程 授课顺序模块授课内容教学组织需要时间 1、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 1课前准备2 2、清检学生人数。 2 3复习 引入 高中物理 密度 密度的概念 密度相关数据的测量 3 5 (一)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况下单位 体积的质量(ρ=m/v) 1、基本物理性质 4讲授内容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况下单位25 体积的质量(ρ 0=m/v ) 3、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建筑材料教案

XXXXXXXXXXXX学院 建筑材料 教案本 学年 20XX-20XX 第 2 学期课程建筑材料 教材建筑材料 班级专业 总计划课时本学期计划课时教学系(部)教研室 任课教师

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重点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 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 绪论 0.1 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地位 建筑材料是指土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例如:砖瓦、水泥、砼、木材、钢材等。 这些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的基础,没有这些材料,我国的基本建设将一事无成。 0.1.1.建筑材料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重 (占总投资的50%以上,一般占到60%到75) 结构材料、装修材料、建筑施工各占1/3 某学院教学楼,建筑面积A=10200平方米,总投资为13.26万元,其中材料费用为87.5万元, 占了总投资的66%。所以,在我国进行体制改革,强调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必须正确选择和 使用材料,提出坚固、耐久和造价低廉的建筑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才能投标的成功 (成本低、工期短、质量好) 0.1.2建筑材料与建筑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建筑结构就是按材料来分类的。例如:钢结构、木结构、 砖石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设要求更高的质量。在工业化的现代建筑中要 求建造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建筑物,如:大跨度厂房、高层建筑、桥梁、海港以及给排水、 采暖通风系统。然而,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建筑材料的发展水平显然是受生产水平的限制的。 例如:美国最大的拱桥长达D=226m,为钢结构;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110 层,高达442m;深圳国际贸易中心,53层,高160m。 0.1.3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建筑材料》课程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建筑材料技术标准、建筑材料特点。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人类赖以生存的总环境中,所有构筑物或建筑物所用材料及制品统称为建筑材料。本课程的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地基、基础、地面、墙体、梁、板、柱、屋顶和建筑装饰的所有材料。 建筑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无机材料又分为金属材料(钢、铁、铝、铜、各类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水泥、混凝土、玻璃、烧土制品等)、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等); 有机材料有木材、塑料、合成橡胶、石油沥青等; 复合材料又分为无机非金属—有机复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金属—有机复合材料(轻质金属夹芯板等)。 2、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结构材料——用作承重构件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材料; 功能材料——所用材料在建筑上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防水、装饰、隔热等功能。 二、建筑材料的特点 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必须有以下特点:具有工程要求的使用功能;具有与使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耐久性;具有丰富的资源,满足建筑工程对材料量的需求;材料价廉。 建筑环境中,理想的建筑材料应具有轻质、高强、美观、保温、吸声、防水、防震、防火、无毒和高效节能等特点。 三、技术材料的类型 我国常用的标准有如下三大类: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代号GB)、推荐性标准(代号GB/T)。 2、行业标准 如建筑工程行业标准(代号JGJ)、建筑材料行业标准(代号JC)等。 3、地方标准(代号DBJ)和企业标准(代号QB)。 标准的表示方法为:标准名称、部门代号、编号和批准年份。 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本章主要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对性质的影响;重点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构造对性质的影响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教案 授课课题:建筑工程法律基础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知识点与考点相结合,让学员对建筑法律法规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能学以致用,懂得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并且顺利的掌握考点,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 教材:《江苏省建设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材 施工员(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习题集》 教学重点、难点:《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两个“管理条例”等 教学方法:1.根据重难点、考点结合课讲解、适当穿插典型案例或习题 2.习题集讲解 3.划出教材中的考点、重难点(课后需要记忆、巩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时安排: 6课时 教学效果保障措施:每节课后可适当从题库中抽取典型例题,围绕知识点来强化讲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对于本书 第六章 建筑法律法规课程 分配时间如下安排: 知识点讲解 3课时 习题集讲解 2课时 教材知识点划分 1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教学过程中将内容分成三个层次,即了解、熟悉、掌握。 第一节: 掌握 “黑白合同”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 熟悉 目前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 建设施工合同的概念、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 掌握 证据的特征、分类、种类、保全

证据的收集及证明过程 了解 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第三节: 掌握 工程索赔的概念及工程工程索赔应符合的条 熟悉 工程量签证的形式、法律性质、签证中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 工程量的概念、作用及性质、工程量签证的概念 第四节: 掌握 影响工期的因素、工期索赔的目的及分类 熟悉 建设工程竣工日期及实际竣工时间的确定、顺延工期的知识、建设工程停工的情形 了解 工期的概念 第五节: 掌握 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

2017年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B(工程监理专业) 一、课程简介 开课系(部)、建筑工程系教研室:材料教研室 适用专业:工程监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修课方式:必修课 考核方式:综合评定 教材: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建筑材料》课程为工程监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组成、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检测程序、方法等检测技术,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正确判断质量优劣和合理选择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掌握建筑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了解材料在储运、验收中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能够根据材料检测结果判断质量合格程度;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技术及相应的标准规定。 三、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沥青与防水材料、保温与隔热材料、建筑塑料与涂料、建筑钢材、玻璃和陶瓷等建筑材料的基本组成、性能、技术要求和应用范围,以及建筑材料的实验和有关材料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实践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根据检测报告鉴别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并能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选择建筑材料。对因建筑材料而引起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掌握主要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程序。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绪论 (一)基础知识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材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了解建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及作用。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任务、特点及学习方法。 3、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及技术标准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能力培养: 参观建材市场,让学生对建筑材料的产品及市场有一个全面了解。 (三)教学重点:建筑材料的分类及技术标准。 项目一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基础知识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不同使用环境下,各类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各性质的涵义,影响这些性质的因素.并能联系工程中的实际和应用研究和改进材料的性质并对后面具体材料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1、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及其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 2、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应重点熟悉表示材料物理状态特征的性质,包括密度、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以及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与空隙率的概念。 3、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掌握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及抗冻性的概念。掌握材料的孔隙率及孔隙构造对材料抗冻性、抗渗性等性能的影响。 3、材料的热学性质:了解材料与热有关的概念和性质。了解材料的热学性质与材料保温性能的关系。 4、材料力学性质和材料的耐久性:着重了解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强度,试验条件对强度试验结果的影响及材料强度等级的划分;着重了解材料耐久性概念。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特殊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材料的孔隙率与材料的各种性质之间的关系;中空玻璃为什么比同厚度的实心玻璃保温性能好;课堂讨论:保温材料为什么保持干燥状态保温效果好。 2、实训项目:材料基本性质测定 (三)教学重点: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质。 项目二气硬性胶凝材料 (一)基础知识内容及要求:

职业学校建筑材料教案

第一章.、绪论及材料的基本性质教案头 教学实践 [步骤1] 讲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要求 师生相互介绍 (一)课程介绍——导入新课 1.课程定位 2.课程目标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 《 1.介绍材料的常见分类方法 1)按化学成分分类

2)按功能分类 2.学生分组讨论日常材料的所属类别 (三)建筑材料的发展 (四)建筑材料检测与技术标准 (五)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采用比较法介绍)《 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材料的填充率与孔隙率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 强度、比强度 材料的变形性质 硬度与耐磨性 材料的耐久性 , 第二章、水泥与粉煤灰教案头

教学实践 [步骤1] 讲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要求 4通用水泥 硅酸盐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概述 二、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 三、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一)硅酸盐水泥的水化——重点介绍四种矿物的水化特点 " (二)凝结硬化 四、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五、水泥性质 (一)水泥品种及表示方法 (二)水泥强度等级 (三)水泥性能与质量标准 (1)细度 (2)水泥标准稠度及其用水量 … (3)凝结时间: (4)安定性: 一、六大水泥的选用 二、水泥的包装标志 (一)包装方式 (二)名牌标志 三、水泥进场验收检验与取样 (1)水泥储存 》 (2)取样 (3)验收检验项目 (4)水泥取样记录、试验委托检验单填写 四、粉煤灰水泥 粉煤灰与其他天然火山灰相比,结构较致密,内比表面积小,有很多球形颗粒,吸水能力较弱。所以粉煤灰水泥需水量比较低,抗裂性较好,尤其适合于大体积

~ { 第三章、混凝土砂石骨料教案头

建筑材料教案设计

教案头

绪论 学习目标:掌握材料的技术标准,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学习法。了解材料的发展历史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掌握材料的技术标准。 2、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学习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技术标准 教学手段和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 1.建筑材料的分类 用于土建工程的材料总称为建筑材料或土木工程材料。 1.1按化学成分分类: 1.1.1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钢、铁 有色金属材料——铝、铜、合金 非金属材料:天然材——、花岗 瓷和玻璃——砖、瓦、卫生瓷、玻璃 无机胶凝材料——灰、膏、水玻璃、水泥、砂浆、混凝土 1.1.2 有机材料: 木材、沥青、塑料、涂料、油漆 1.1.3 复合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复合——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 有机与无机复合——玻璃钢、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 1.2按用途分类 结构材料:砖、材、砌块、钢材、混凝土 防水材料:沥青、塑料、橡胶、金属、聚乙烯胶泥 饰面材料:墙面砖、材、彩钢板、彩色混凝土 吸音材料:多膏板、塑料吸音板、膨胀珍珠岩 绝热材料: 塑料、橡胶、泡沫混凝土 卫生工程材料:金属管道、塑料、瓷

2.建筑材料的发展历史 随生产力发展而发展 原始时代——天然材料:木材、岩、竹、粘土 器、铁器时代—— 金字塔(2000-3000 BC):材、灰、膏 万里长城(200 BC):条、大砖、灰砂浆 布达拉宫:材、灰砂浆 罗马圆形剧场(70-80 AC):材、灰砂浆 18世纪中叶——钢材、水泥(J.Aspdin,1824) 19世纪——钢筋混凝土(1890-1892); 中国,1898 20世纪——预应力混凝土、高分子材料 中国,1956,乌江江界河大桥桁式组合拱桥 21世纪——轻质、高强、节能、高性能绿色建材 3.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1建筑材料是发展建筑业的物质基础 材料费用一般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50-70% 3.2必须恰当选择和合理使用原材料 材料质量的优劣,配制是否合理,选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3.3发展绿色建材 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干抹砂浆、预拌混凝土等水泥深加工制品。开发集结构、保温、装饰为一体的外墙复合板材。 4.建筑材料课程的作用、任务和学习法 4.1作用 4.1.1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 4.1.2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4.2任务 4.2.1了解材料在建筑物上所起的作用和要求 4.2.2了解常用材料的生产、成分和构造 4.2.3掌握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质,以及影响材料性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docx

课程教学教案 (2012–2013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建筑装饰材料 授课系部: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授课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班级: 12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1 班 ? 任课教师:罗浩桓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建筑装饰材料本学期授课总学时48 《建筑装饰材料》讲述了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成分、原料及生产 工艺、技术性质、应用、材料试验等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本课程共 分为 14 章,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建筑装饰石材、建筑装饰 教学目标石膏、建筑装饰水泥、建筑装饰混凝土与砂浆、建筑装饰陶瓷、建筑 装饰玻璃、建筑装饰木材制品、建筑装饰涂料、建筑装饰塑料、建筑 装饰金属材料、建筑装饰纤维织物与制品、建筑装饰绝热、吸声材料、 建筑装饰胶粘剂。

教学内 容 分析教 学 分 析 学情分 《建筑装饰材料》共分为14 章,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建筑装饰石材、建筑装饰石膏、建 筑装饰水泥、建筑装饰混凝土与砂浆、建筑装饰陶瓷、建筑装饰玻璃、建筑装饰木材制品、建筑装饰涂料、 建筑装饰塑料、建筑装饰金属材料、建筑装饰纤维织 物与制品、建筑装饰绝热、吸声材料、建筑装饰胶粘剂。本课程采用了最新技术标准,在内容上,既介 绍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功能和应用,又代表性 地介绍了建筑装饰材料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同时在装饰材料检测与选购方面,加入了大量的应用案例与实用技术,并增加了常见装饰材料检测试验, 实用性强、适用面宽。 《建筑装饰材料》讲述了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成分、原料及生产工艺、技术性质、应用、材料试验等 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本课程采用了最新技术标准,在内容上,既介绍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功能和 析应用,又代表性地介绍了建筑装饰材料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同时在装饰材料检测与选购方面,加入了 大量的应用案例与实用技术,并增加了常见装饰材料 检测试验,实用性强、适用面宽。

建筑材料教案稿

东北农业大学讲义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 (Construction Material )适用专业:农水、水电、农建、工管主讲教师:刘东

绪论 (Introduction)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的性质 2. 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了解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 3. 掌握绿色建材的基本概念 4. 了解绿色建材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 1. 建筑材料的科技攻关性 2. 绿色建材的概念 时间分配: 3 学时 一、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1. 物质基础任何一项建筑工程的落成总是要取决于人力、机具、材料这三大要素。实际上,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组织、机具调配,目的多是在合理地组合起各种建材及制品,构成所需要的建筑实体。因此,可以说建筑材料是各项基本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主要体现在:在任何一项建筑工程中,用于建筑材料的费用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一般工程用于建筑材料的费用往往占工程总造价的30?50%,在有些水利工程中,甚至要占到70?80%。而大部分建筑材料的生产多属于国家 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因此,建筑材料是否合理选用,不仅关系到工程造价,也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 2. 技术经济性 (1)建筑材料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屋建筑的坚固、适用和美观,又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结构形式和施工进度。因此,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革新那,建筑材料必须先行。而工程的结构型式和施工方法会对建筑材料提出具体的要求: ①高层和大跨度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要求轻质、高强; ②屋面或地下防水要求防水材料密实度高、不透水性好; ③冷库建筑所用的墙体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绝热效能; ④礼堂、影剧院、音乐厅堂的建筑,为使其有较好的音响效果就要选用质量好的吸声材料; ⑤大型的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要求较高的外墙饰面材料;等等。 由此可见,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本身的效能是满足各种建筑物功能要求的重要保证。 (2)节约能源 ,已经成为经济建设中日益急迫的问题。建筑业耗能很大,约占国家总能耗的25?40%,这包括生产建材用能、施工现场用能以及建成使用中的用能三个方面,这些都与建材的改革及合理选用有关。 (3)保护环境、治理污染(Protecting Environment, Improving Pollution )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渣急待利用。如果充分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建材,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而且可以节约能耗,改善能源利用状况,降低建材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3. 科技攻关性(科技:scie nee and tech nology) (1)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往往依赖于建筑材料问题的解决。例如:建筑工程中建 筑物自重大、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随着新兴材料空心砖[普通粘土砖尺寸:240X 115X 53;

建筑材料教案

编号: 教案 2016 ~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 分院(系): 教研室: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 课程学分: 授课专业班级: 教师姓名: 职称: 使用教材: 作者及出版社:

辅助手段 基本内容 和时间分配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人类赖以生存的总环境中,所有构筑物或建筑物所用材料及制品统称为建筑材 料。本课程的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地基、基础、地面、墙体、梁、板、柱、屋顶 和建筑装饰的所有材料。 建筑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 大类: 无机材料又分为金属材料(钢、铁、铝、铜、各类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天然 石材、水泥、混凝土、玻璃、烧土制品等)、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等); 有机材料有木材、塑料、合成橡胶、石油沥青等; 复合材料又分为无机非金属—有机复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纤 维增强塑料等)、金属—有机复合材料(轻质金属夹芯板等)。 2、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结构材料——用作承重构件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材料; 功能材料——所用材料在建筑上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防水、装饰、 隔热等功能。 二、建筑材料的特点 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必须有以下特点:具有工程要求的使用功能; 具有与使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耐久性;具有丰富的资源,满足建筑工程对 材料量的需求;材料价廉。 建筑环境中,理想的建筑材料应具有轻质、高强、美观、保温、吸声、 防水、防震、防火、无毒和高效节能等特点。 三、技术材料的类型 我国常用的标准有如下三大类: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代号GB)、推荐性标准(代号GB/T)。 2、行业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教案

《建筑材料》课程 教案 课程编号: 总学时:48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建筑工程 开课时间: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使用教材: 授课教师姓名: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1.研读对象:本课程的研读对象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高专学生。 2.课程特点:本课程是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极广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3.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化学、物理学、材料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基本量具的能力。 (2)本课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工程施工、钢结构等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 (3)岩石的形成、构造及成分,在工程地质课程中讲述,本课程主要讲授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与石料技术性质的关系。 (4)金属的焊接、冷加工工艺在钢结构及水利工程施工中讲授,建筑钢材的抗拉、抗压及抗弯试验在材料力学中进行。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本课程的任务,内容与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着重讲述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可作简单说明。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

第二节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材料的基本物性参数、材料的密度、密实度、孔隙率及散粒材料的填充率、空隙率的定义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四种含水状态与含水率、软化系数、渗透系数、抗渗标号及影响因素。 3.材料的热性质:导热性、比热及热容量。。 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 l.材料的静力强度、比强度、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材料的弹性、塑性、脆性的概念、。 2.材料标号、冲击韧性·、疲劳极限、硬度、磨损与磨耗的概念。 第四节材料的耐久性 1.材料耐久性的含义、抗冻性及其影响因素。 a)重点讲述耐久性的概念,抗冻性的要领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耐久性的测定。 2.材料的脆性、韧性和塑性;;硬度和耐磨性 [教学要求] 要求掌握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了解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它们与材料性质的关系;与水有关的性质及与热有关的性质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要求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及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建筑石材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筑中常用的天然岩石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及种类. 2.岩石的构造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