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篇一: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李清时传》阅读答案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李清时传》阅读答案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丁父忧,去官。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预增新筑以免。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遽疾作,乞解任,不许。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

[注]①帑:国库中的钱币。②葑: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

③节宣:节制和排放。

9.下列加点词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属:连接

b.过高糜帑糜:消耗

c.使汶水南弱而北增弱:减少

d.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相:治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 b.遏水使入马场湖,蓄以济运,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焉用亡郑以陪邻

c.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 d.因参用其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1.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李清时善于治水的一项是

①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

②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

③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

④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

⑤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⑥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乾隆皇帝南巡时,有人建议重新挖掘一条水道,便于民船通行,而李清时却力排他议,打通原有水道,改造出一条“副河”。

c.曹县发水时,大水流入微山湖,又从韩庄的湖口流出;而这里的闸口狭窄,水流受阻,清时下令毁掉北面的堤坝,挖沟排水。

d.李清时在任河东河道总督时,运河东岸曾经决口,他主动请求前往治理,广泛征求意见,采取得力措施,使大堤恢复了原貌。

13.把文言文阅读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3分)

(2)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3分)

(3)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4分)

文#from 本文来自 end#言文

9.d(观察,察看)

10.b(两个“以”都为连词,表目的。a前一个“于”为介词,在;后一个“于”为介词,向。c前一个“而”为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为连词,表递进。d前一个“因”为连词,于是;后一个“因”为动词,依靠)

12.d(“自请议处,原之”意思是:李清时自己向皇上请求处分,皇上原谅了他)

13.

(1)河水干涸之后,征调民工挖土放在上面,花费库银十四万多两,修成了两边的堤坝。(3分。注意“奇”“而”等字和省略句的翻译)

(2)过去的做法是分水时让河水向南流得少,向北流得多,后来却与之相反(向南多,向北少),运粮的船只经过袁口、靳口时,河道浅而阻塞,船不能通过。(3分。注意“制”“乃”“反”“涩”等字的翻译)

(3)(李清时)就命令管事的官吏,当水涨时,测量(提供)河堤高过水面的尺寸上报,选择堤坝最低的地方培土加高。(4分。注意“乃”“饬”“具”“培”等字的翻译)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清时,字授侯,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的从孙。乾隆七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任编修的职务。乾隆十四年,被任命为浙江嘉兴知府。皇上南巡,有人建议从嘉兴到杭州另外开辟一条水道行驶船只,李清时从官塘外找到相连接的水道,向上通往吴江的平望,向下能通往杭州的坝子门,被称为副河。遭逢父亲的丧事,辞去官职。办完丧事后,被任命为山东省兖州知府。乾隆二十二年,提升为运河道。

乾隆二十九年,李清时调任江南准徐道。三十年,提升为河东河道总督,皇上赏赐绸缎和貂皮给他的母亲。因为每年修缮河堤时,管事的人不衡量地势的高低,过度花费库银,却没能让低洼的地方增高;李清时就命令管事的官吏,当水涨时,测量(提供)河堤高过水面的尺寸上报,选择堤坝最低的地方培土加高。等到入伏后秋水暴涨,耿家寨(又称十四堡)河水超过旧堤,全靠预先修筑的新堤才免过水灾。李清时整治征募河工、征收材料方面的各种弊端,每年减少征收材料达一千多万斤。乾隆三十一年,运河东岸决口,李清时自己向上请求处分,皇上宽恕了他。乾隆三十二年七月,任命他为山东巡抚。高苑、博兴、乐安三个县遭受水患,李清时认为小清河下游堵塞,所以上游才决口,下令让有关官员调查验证。这时突然发病,请求辞职,皇上没有答应。乾隆三十三年去世。

李清时治水善于观察推断水势状况,探究事情的原委。常常乘小船出入于荒草丛生的湖泽、河叉废港之中,有时徒步考察巡行,征询走访,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才实施修建工程。城市学校网为您提供文言文阅读题: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李之芳_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22分,考试时间20分钟! *请点击右侧【开始考试】按钮进行考试,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试卷,试卷提交后能马上查到考试成绩及试卷答案!试卷标签:高中,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李之芳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椎官。卓异,擢刑部主事。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窥渐,浙大震。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御寇。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赖塔率满洲兵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宣轻委。之芳曰:“不然。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今日之事,义无反顾。”七月,之芳与赖塔阅兵水亭门,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军坑西。之芳手执刀督阵,或请少避,之芳曰:“三军司命在吾,退即

为贼乘。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守备程龙怯战,斩以徇。麾众越壕拔栅,败之。遣诸将乘胜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诏嘉之芳调度有方。上知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困取福建,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曰:“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虽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间道可袭。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王从之芳议。遂进兵大溪滩,复江山,九玉走。欲别取道夺仙霞。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王师下福建,临行,之芳启曰:“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未几精忠降,温、处贼皆溃散。精忠所署置总兵马鹏、汪文生等犹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之芳请会剿。时吴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东,乃独遣兵复玉山,文生遁;自白沙关趋德兴,擒鹏;遣郭守金等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诸县。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康亲王师将行,遣人问之芳:“所策固万全乎?”之芳曰:“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前军捷书果至,康亲王大喜,以为神。浙乱平,疏请蠲(1)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②,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三十三年,卒于家,谥文襄。(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有删节).【注】①蠲(juan):同“捐”,免除、去掉。②票拟:指对中央、地方各衙门及臣僚呈送皇帝的章奏,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参考译文: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清顺治四年中进士,任浙江金华府推官,被评为卓异的官员,提拔为刑部主事。康熙十二年,李之芳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不久,吴三桂在云南谋反。十三年,李之芳上奏请求恢复标兵原先的人数,督促练习枪炮。奏疏刚刚呈上,耿精忠就在福建发生了叛乱。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李之芳急调手下各将防御仙霞关,派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率兵抗击。当时朝廷命平南将军、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李之芳同赖塔率统领满兵一千人、绿旗兵两千人、兵勇五百人,进驻衢州。众人都认为会城是战略要地,不应该轻易放弃。李之芳说:“不这样。衢州位居上游,如果没有了衢州,这就没有了浙江。今天扼守衢州的事,义无反顾。”康熙十二年七月,李之芳与赖塔阅兵在水亭门阅兵后,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直逼敌垒,驻军坑西。两军在坑西一带展开激战,李之芳拿着刀亲自督战,左右力劝他稍稍躲避,李之芳说:“我是三军司令,我怕死退避,就会被敌人所乘。今日胜败,决定我的生死!”守备程龙临阵退缩,李之芳按军法处斩严明军纪。部下越壕拔栅,击败了他们。李之芳又派遣各将领乘胜收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朝廷嘉奖李之芳调遣有方。朝廷知道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围攻取福建,而李之芳却建议直捣仙霞关,说:“进取之路,不在温州、处州,而是在衢州。虽然马九玉死守河西难以立即击破,但是他南面的江山,西面的常山,都可以从小路袭击。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军营就不能独立保存了。”康亲王听从了李之芳的建议。于是进兵大溪滩,收复江山,马九玉逃跑,想另外取道夺取仙霞关。诸将收到李之芳的密信,紧急据关夹击他们,马九玉的将领金应虎等处于困境就投降了。康亲王奉旨入闽,临行前,李之芳说:“亲王只要约束部下不要掳掠财物、妇女,就可以兵不血刃长驱直入福建。”不久,耿精忠投降,温州、处州的敌人溃散。耿精忠的部下总兵马鹏、汪文生等还占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李之芳请求会剿。当时吴三桂的军队占据吉安、袁州,江西的军队不能东进,于是单独派兵收复玉山,文生逃跑;从白沙关急行军到德兴,擒获马鹏;派遣郭守金等收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等县。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康亲王的军队将要出发,亲王仍不放心地派人问:“这次发兵果然万全吗?”李之芳答到:“军队已发,若再犹豫,就会士气沮丧,还希望什么成功呢?”李之芳去见康亲王说:“这次行动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放心吧,明日就会有捷报传来!”第二天,前面军队的捷报果然来了,康亲王非常高兴,认为他神机妙算。

浙江叛乱平定后,上疏请求免除遭受战祸州县的赋税,安抚流亡的百姓,很有恩惠。后来做了兵部尚书,又调往吏部。二十六年,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内阁的票拟,都听明珠指挥,朝廷罢免了明珠后,并命李之芳休息。三十三年,卒于家,谥号文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卓异,擢刑部主事擢:提拔 b:疏甫上,耿精忠亦叛甫:刚刚 c: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薄:轻视 d: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诣:到,造访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本题分数:3分) a:①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b:①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①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d:①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之芳“善谋”的一组是①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宜轻委②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③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④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⑤所策固万全乎⑥浙乱平,疏请蠲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 (本题分数:3分)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李之芳因为在清顺治四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浙江金华府推官,后来又因为功劳大,最终官职做到文华殿大学士。 b:为防备叛乱的耿精忠攻打浙江,李之芳派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等数路保卫浙江,浙江上下对他表示称赞。 c:李之芳与赖塔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在坑西与叛军展开激战,李之芳对怯战的守备程龙处以斩刑来严明军纪。 d: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认为在内阁票拟时大学士都听从明珠指挥,李之芳受到牵连,回家休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然。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 (本题分数:3分)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2)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城池就不能独立保存了。 (本题分数:4分) 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3)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 (本题分数:3分)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剩余秒试卷提交中。。。 *请点击右侧【开始考试】按钮进行考试,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试卷,试卷提交后能马上查到考试成绩及试卷答案!

上一试题:阅读题:徐悲鸿绘画思想下一试题:

篇三: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阅读答案分类:【来自ip:10.144.134.110的热心网友咨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台人。嘉庆初,以拔贡就职州判,发陕西,署汉阴通判、石泉知县。三年,署商州州同。治州东百里曰龙驹寨,寨之东为河南,南出武关为湖北。路四通,多林莽山径,易凭匿。时川、楚教匪屡由武关入陕西。方泌始至,民吏扫地赤立①,贼酋张汉潮拥众至,乃罝药面中,诱贼劫食,多死,遂西走,大军乘之,汉潮由是不振。方泌集众谋曰:“贼虽去,必复来。若等逃亦死,守不得耕种亦死。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众曰:“惟命。”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四年,贼屯山阳、镇安,将东走河南,迎击败之;又击贼于铁峪铺,贼据山上,而伏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夺据东山上,数乘懈击之,贼宵遁。后贼由雒南东逸,方泌驰至分水岭,间道走铁洞沟出贼前伏待之,贼错愕迎战,遂败,斩首数百,乡兵名由是大振。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皆请隶龙驹寨。

五年,知州困于贼,方泌驰百九十里至北湾,贼惊曰:“龙驹寨兵至矣!”时贼屯州西及雒南、山阳各万余人,欲东出。方泌勒乡兵二万,列三大营以待。会官军至,夹攻,贼大败,几尽歼。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游击②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贼遂相戒无过商

州。

八年,授盩厔知县,犹时时入山搜贼,又获宁陕倡乱者四十余人。境内甫定,捐俸赈饥,旌死节妇,河滩、马厂、盐法,皆区画久远。擢宁陕同知。仁宗召见,问商州事甚悉。擢四川顺庆知府。渠县民变,大吏属以兵。方泌曰:“此赛会人众,至各相惊疑,讹言横兴,非叛也。”捕十二人而变息。调成都,母忧归。服阕,授福建延平。寻调台湾,两署台湾道。屡谳③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方泌一以理喻,蔽罪如法。道光十八年,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

【注】①扫地赤立: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②游击:古代官名。③谳:审判定罪。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贼由雒南东逸逸:逃跑

b.方泌勒乡兵二万勒:率领

c.大吏属以兵属:归属

d.蔽罪如法蔽:判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罝药面中②是乃仁术也

b.①亲教之战②句读之不知

c.①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②王怒而疏屈平

d.①方泌一以理喻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盖方泌“治乱有方”的一组是

①乃罝药面中,诱贼劫食②而伏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③贼错愕迎战,遂败④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⑤皆区画久远⑥捕十二人而变息

a.①④⑤b.①②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庆三年,盖方泌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区域四面畅通,而且有很多山林路径,便于藏匿,这给了川、楚教匪出入此地的机会。

b.当时商州老百姓非常穷困,盖方泌设计诱杀当地匪贼,并在当地集合了队伍,亲自训练,定时集散,因此没有耽误农事。

c.盖方泌多次带兵击败匪贼,其乡兵名声大振,吸引了很多人加入队伍,以至于匪贼闻声丧胆,相互告诫不要经过商州。

d.盖方泌有丰富的平乱经验,当渠县发生民变时,他清醒地做出判断,认为并非百姓叛乱,最终平息了民变。调职成都后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3分)

(2)游击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4分)

(3)屡谳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3分)

【答案】1.c

2.d

3.b

4.d

5.(1)(3分)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

(2)(4分)某官员拿事情诬陷他,他被解除职务,地方官(大官)认为他是正直之士,他因此能够留任。

(3)(3分)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

【解析】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内容“渠县民变”大意可知,属:集合。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d 以:用,拿,均为介词。a.前者为连词,于是;后者为动词,是。b.前者为代词,他们;后者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前者为连词,表修饰;后者为连词,表顺承。所以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治乱有方”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③是间接表现;④是体现战事辛苦;⑤是体现治民措施有方。所以选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 错在“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应为“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活、状语后置句“当全活尔”“游击某诬以事”、意动用法“大吏直之”、狱、变。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泰人。嘉庆初年,凭借拔贡的身份就职州判,来到陕西,代理汉阴通判、石泉知县。三年,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地区向东一百里是龙驹寨,寨的东面是河南,向南出武关是湖北。路四通八达,很多林莽山路,很容易借此藏匿。当时川、楚教匪多次由武关进入陕西。方泌刚来时,民吏非常贫穷,贼首张汉潮带人来到,方泌就把药撒到面粉中,引诱贼人劫食,贼人大多死了,剩余的向西逃跑,大军乘机追击,张汉潮从此一蹶不振。方泌集合众人谋划说:“贼人虽离开了,但必定还会来。你们逃是死,守在这儿不能耕种也是死。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众人回答:“听你的命令。”于是筑堡聚粮,每户三丁抽一,得到三千人,无丁者就用钱财买来粮食兵器,方泌亲自教人们作战,每天辰时集合午时解散,没有荒废农事。

四年,贼屯据山阳、镇安,将向东去往河南,方泌迎击打败他们;又在铁峪铺击杀贼人,贼屯据山上,方泌就在山沟上埋伏一半的兵,然后分兵翦伏,夺取占据了东山之上,多次乘贼人松懈时击杀,贼人连夜逃跑。后来贼人由雒南向东逃跑,方泌飞马到分水岭,从小道走铁洞沟抢到贼人前面埋伏袭击,贼惊愕之下迎战,大败,被斩首数百,乡兵名声从此大振。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都请求隶属龙驹寨。

八年,授以盩厔知县,还时时入山搜贼,又抓获宁陕作乱的四十余人。境内刚刚安定,他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赈灾,表彰死者和节妇,河滩、马厂、盐法,都谋划安排得很久远。他被提

升为宁陕同知。仁宗召见,问起商州事很详细。又被提升为四川顺庆知府。渠县发生民变,地方官要带兵集合。方泌说:“这是赛会人多,以致各自相互惊扰,谣言到处传,不是叛乱。”抓捕了十二人就平息了民变。调到成都,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守丧期满后,授职到福建延平。不久调到台湾,两次代理台湾道。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方泌全都用道理来说明,按照法律判罪。道光十八年,死。

篇四: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九年,平西王吴三桂与李国翰两路兵俱败,三桂退驻绵州。浴在保宁监临乡试,可望将数万人薄城,浴飞檄邀三桂,激以大义,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逾月,三桂乃赴援,可望等引去。上诏询收川方略,部议谓战守事当听三桂主之。三桂入四川,浸骄横,部下多不法,惮浴严正,辄禁止沿路塘报①。及保宁围解,颁赏将士,浴不受。疏言:平贼乃平西王责。臣司风宪②,不预军事,而以臣预赏,非党臣则忌臣也。因陈三桂拥兵观望状,三桂深衔之。降将董显忠等恣睢虐民,浴复疏劾,改原职。三桂嗾显忠等入京陈辨,浴坐镌秩③去。

大学士冯铨等交章荐浴,三桂乃摭浴保宁奏捷疏,有亲冒矢石语,指为冒功,论劾,部议当坐死,上命宽之,流徙奉天。浴至戍所,益潜心义理之学,以致知格物颜其庐,刻苦厉志。

康熙十二年,三桂反。侍郎魏象枢疏言:浴血性过人,才守学识,臣皆愧不及,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今三桂叛矣,天下无不恨三桂,即无不怜浴。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三桂之所仇,正国家之所取,何忍弃之?上乃召浴还,复授湖广道御史。十九年,

授广西巡抚。广西新经丧乱,民生凋瘵,浴专意抚绥,疏陈调剂四策,上辄报可,时南疆底定,满洲兵撤还京师,浴疏言请为死事巡抚马雄镇、傅弘烈建祠桂林。

二十二年,卒官。丧归,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七》)

〔注〕①塘报:朝廷下发各地的传抄令、奏章和朝廷大事等的官报。②风宪:风纪,法度。

③镌秩:削职,免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望将数万人薄城薄:逼近。

b. 而以臣预赏预:预先。

c. 三桂乃摭浴保宁奏捷疏摭:摘取。

d. 以致知格物颜其庐颜:作为门框上的横匾。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郝浴有志操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②颁赏将士,浴不受

③三桂深衔之④浴复疏劾,改原职

⑤有亲冒矢石语⑥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浴执法严明,招致排挤。违纪者甚至是忌惮,以至朝廷诏令不能传到军中,从而与吴三桂结怨,使他远徙奉天。

b.郝浴一身正气,拒绝利诱。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仗义执言,多次上疏,即使被远徙,仍然刻苦励志,潜心义理之学。

c.郝浴才守出众,深得赞誉。曾被同僚交相推荐,在吴三桂造反之后,魏象枢又极力劝谏,使得郝浴重新被任用。

d.郝浴宽厚爱人,关注民生。任广西巡抚期间,面对凋敝的局面,他积极安抚百姓,医治战争创伤,受到朝廷认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至,严约束,将吏始敛迹。

⑵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

【参考答案】雨露教育网()整理

4.【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析】预:参与。

5.【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③不属于直接表明;⑤是吴三桂的断章取义;⑥是士民被感动后的行为。6.【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与吴三桂结怨的原因不是诏令不能传至军中,被远徙的原因也不对。

7.【参考答案】

(1)郡县的官吏都是军前任命,任意做贪虐的事情,郝浴到任后,严明法度,将吏们才收敛行迹。(除授约束始各1分,语意明确顺畅2分)

(2)弹劾郝浴的是吴三桂,如果吴三桂始终恭顺(没有反叛),郝浴只是一个书生而已,就算老死在流放的地方,谁又会问起他?(参使徙各1分,语意明确顺畅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文言文〔参考译文〕

顺治九年,平西王吴三桂与李国翰两路军队全都战败,吴三桂退守绵州。郝浴身在保宁监察主持乡试,孙可望率领数万人逼近保宁城,郝浴飞送文书给吴三桂,用大义激励他,说到(不救的话,你)没有死在敌人手里,也一定死在法律上。过了一个月,吴三桂才前来救援,孙可望等人领军退去。皇帝下令征询攻取四川的方略,部里商议认为进攻和防守的事情应当听从吴三桂主持。吴三桂进入四川,逐渐骄横,部下大多不守法,害怕郝浴的严明正直,就禁止沿路递送的塘报①。等到保宁城的包围解除,吴三桂颁令奖赏将士,郝浴不接受。上奏说:平定反贼是平西王的职责,我管理风纪,不干预军事,却让我参与奖赏,这不是要与我结党就是顾忌我。接着汇报了吴三桂统兵观望的情况,吴三桂深深记恨他。降将董显忠等人胡作非为虐待百姓,郝浴又上疏弹劾,(使董显忠等)改任为原来的职务。吴三桂指使董显忠等人进京陈述辩解,郝浴获罪免职离开。

大学士冯铨等人交替上奏推荐郝浴,吴三桂就摘取郝浴保宁奏捷的奏章中,有亲冒矢石的话,指摘是郝浴冒领军功,论罪弹劾,部议要获罪处死,皇帝下令宽恕郝浴,把他流放到了奉天。郝浴到了流放驻守的地方,更加潜心于义理的学说,用致知格物(的字样)作为房屋门框上的横匾(的内容),下苦功钻研并磨练自己的意志。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叛。侍郎魏象枢上奏说:郝浴刚强正直过人,才能、操守和学识,我都惭愧赶不上他。弹劾郝浴的人是吴三桂,如果吴三桂始终恭敬顺从(没有造反),郝浴是一个书生而已,即使老死在流放的地方,谁又会过问他?现在吴三桂反叛了,天下没有人不恨吴三桂的,也就没有不同情郝浴的。郝浴在吴三桂身为王爵,手握兵权时,不畏惧吴三桂的威风,不屈服吴三桂的权势,致使被吴三桂仇恨。吴三桂所仇恨的,正是国家应任用的,怎么能忍心抛弃郝浴?皇帝就召郝浴回来,又任命他为湖广道御史。康熙十九年,任命他为广西巡抚。广西刚经历战乱,民生凋敝困顿(瘵:音寨,困顿、劳敝),郝浴一心安抚,上奏陈述调整使符合要求的四个策略,皇帝马上回复同意。当时南疆达到平定,满洲军队撤回京城,郝浴上疏请求为死于平叛的巡抚马雄镇、傅弘烈在桂林修建祠堂。

康熙二十二年,死在官任上。遗体送回家乡时,哭送的官吏百姓数千里不断。

篇五: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0屈原列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十) 屈原列传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D.厚币委质事楚 C[A项,“濯”同“浊”;B项,“指”同“旨”;D项,“质”同“贽”。]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形容 ..枯槁 B.又因厚币用事 ..者臣靳尚 C.明年 ..,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 ..击秦 D[A项“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B项“用事”,古义:执政、掌权/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文中指楚怀王十八年(前311)/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屈平之.作《离骚》 ②邪曲之.害公也 B.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②以.浮游尘埃之外 C.①顷襄王怒而.迁之 ②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D.①战于.蓝田 ②使于.齐,顾反 A[A项,之: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①“以”连词,表目的;②“以”连词,表结果,因而。C项,①“而”连词,表顺承;②“而”连词,表转折。D项,①“于”介词,在;②“于”介词,到。] 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屈平属草稿未定 B.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C.蝉蜕于浊秽 D.其后楚日以削 A[B项,“祖”名词用作动词,效法;C项,“蝉”名词用作状语,像蝉……那样;D项,

“日”,名词用作状语,一天一天地。]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A.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B.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举贤以自佐 C[C项与例句均是被动句。A项,是判断句;B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 B.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民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本文中屈原的“屈”是“姓”而不是“氏”。 C.文中的“三闾大夫”是楚国官名,掌管王族事务。 D.“齐与楚从亲”中“从”指“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即诸侯联合抗秦的同盟。 B[屈原的“屈”应该是“氏”。] 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 (2)________________,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夫圣人者,________________。 (4)吾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忠而被谤(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

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18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止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 )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锦.( )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 ..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 ..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 ....的工匠精神。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 ....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____。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②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③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 ④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 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6.“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少年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常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能学习到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更能触摸到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定的理想信念——________。(2分)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口口口口口口口?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了却君王天下事,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岁余,东海大治。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虫分不为礼。然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曰:“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日:“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 视矣!”

上方向儒术,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卫青既益尊,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黯见蚧未尝拜,常揖之揖:拱手作揖 B.使人可其奏可:许可 C.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数:多次 D.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坐:因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侣鱼虾而友麇鹿 B.公卿皆为黯惧为击破沛公军

漳州市质检文学类作品阅读《土地生暖 》(带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土地生暖赵会宁 “囤里有粮,心里不慌”。土地在庄户人眼里是金贵的,土地上产的可吃的东西都是金贵的。 土地不薄村庄,只要勤快;土地从不怕被使唤。它可以终年拱绿,绿着庄户人的肚皮,绿着村庄。饥馑时,一把菜叶都足以叫人眼馋,在追求绿色食品的时代,蔬菜反客为主,跃为餐桌上的主角。厨房留住美好的诗意,烟火笼回远方的脚步。 土地最不愿意自己被荒着,毕竟有绿色一寸寸生长的日子才最实在、最走心。侍弄土地,心里不能有躁气。去年我在老家门前侍弄的几行辣椒,水没少浇,草没少拔,就是长得不景气,稀稀落落,我失去了耐心,草比辣椒长得盛。 四叔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看我点的辣椒出苗不齐,有些地方空出偌大一块,心不落忍,徘徊良久,将土地细细翻整几遍,撒下萝卜籽,浇水,施肥,除草,静心伺候,二尺高的辣椒围绕的这几片田地便不再寂寞。 拣着秋伏这个空闲的当儿,两三天的时间,土地上便生出星星点点的绿来——四叔点种的萝卜出苗了!两个星期过去,几块空地变成绿色的湖泊。湖泊里,众多小拇指似的生命已探出绿色的脑袋,惊喜地窥视这个神奇的世界。 立冬了,树叶跑得快,土地在静等一场雪。其实,在等待的这个节点上土地并不寂寞。旷野里有三五簇绿点染着,庄前屋后有一畦畦的绿固守着,秋把春的念想递给冬。 那绿着的,除了白菜便是萝卜。 霜愈重,绿色愈深,根根茎脉愈发挺拔。每个绿着的滚圆的肚皮都腆着,固守着自己的土坑,等待村民的手把它们捧回庭堂。刚刚出锅的一笼圆润的馒头在等待一碟“三大王”。小葱、辣椒、萝卜,三样切成丝,油盐酱醋相拌,绿、红、白三色相间的一碟品相上等的菜呈上来,馒头就着菜送进嘴里,馒头的劲道、小葱的辛味、红椒的辣感、萝卜的爽脆一股脑涌来。 庄户人懂得贮藏,把萝卜从土里收回又把它重新埋回土坑里,这不是多此一举。庄户人把萝卜深埋在冬无法侵入的土地深处,把这些生命护得更温暖些。土地亲着萝卜,萝卜也恋着根。 村里的女子是田野最灵巧的绣娘。你瞧,她们将绿色的萝卜叶割下来,一条一条码齐整,再一绺一绺挂上庭院的南墙,南墙上便悬生出一条绿色的瀑布来。初冬的阳光很知分寸,它把叶上的水分沥干,把绿色留住。等到大雪压来时,村民们拿出一两撮干萝卜叶放到热气腾腾的锅里,入锅的萝卜叶马上就恢复活性,一片片的绿滋养着锅,滋养着胃,更滋养着农人的日子。蕴在茎脉深处的绿使萝卜叶活得香甜。绿色馥郁着的烟火,鲜活了日子。 而那些回归土里的萝卜,聚了土地的温润厚实。抠开冻层,拨去浮土,窖在土地深处的萝卜,顶上竟还生了一圈鲜亮亮、脆生生的芽儿。 媳妇们将萝卜洗净,摁在案头,片刻工夫,变成了一堆粗细匀称的萝卜丝。早剥好的几根白嫩的小葱候在这里,醇香的紫苏油在锅里已不安分。一声“刺啦”,萝卜丝、葱段在油里成了亮黄色。水入锅,锅盖已摁不住喷香的味道,一缕香气飞出窗棂,整个庭院都被香气笼着。早备好的稀面糊在灶前已等候多时,锅开了,拿起筷子搅拌着将面糊倒入锅里,几分钟后,一锅拌汤即大功告成。稠而不黏,白里隐着星星点点的绿,香葱味扑鼻,汤触过唇齿,

《屈原列传(节选)》最终版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2、积累文言知识。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史记》的人物传记时,能将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与人物事迹的介绍结合起来理解。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教师点拨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赞叹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志行高洁、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引导学生努力追求和构建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研读文中的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介,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等三段文字,理解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 (二)难点:联系作者司马迁的生平,理解作者为屈原立传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中的相关段落,导入新课。“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太史公自序》 【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二、朗读课文,生字注音。 属(zhǔ)草稿相随属(zhǔ) 惨怛(dá)帝喾(Kù) 举类迩(ěr)而见(xiàn)义远濯(zhu?)淖(nào) 皭(jiào)然绌(黜chù)详(佯yáng)离(罹lí)忧 丹淅(xī) 滋垢(g?u)屈匄(gài)靳(jìn)尚 被(披pī)发枯槁(gǎo)《哀郢(yíng)》赵不内(纳nà) 三闾(lǚ)大夫温蠖(hu?) 汨(mì)罗汶汶(mén) 何不餔(bū)其糟而啜(chu?)其醨(lí)皓皓(hào)鱼父(fǔ) 【课文较长,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师生共同梳理归纳文言知识。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研习课文 认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太史公曰……”),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1、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结合文章第3段,思考: (1).司马迁是怎样认识《离骚》的? (2).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史记《商君列传》(一)-作文

史记《商君列传》(一) 原文: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书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嘿然。 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王许诺而去。 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 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 王许我。 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 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 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后五日,复求见鞅。 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 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 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请复见鞅。 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罢而去。 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 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诚复见我,我知之矣。 卫鞅复见孝公。 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 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 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 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周矣。 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 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 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

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5河渠书Word含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 .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B .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C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D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解析 A 项“并”同“傍”;B 项“道”同“导”;C 项“罢”同“疲”。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臣之所好者,道.也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 B.????? 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C.????? 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瞬息可就. D.????? 汉兴.三十九年于是东郡大兴. 卒塞之 解析 C 项均为“成功,完成”。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 作:造 B .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道:通导 C .水颓以绝.商颜 绝:渡,穿过 D .岁因以数不登. 登:登上,攀上

解析 “登”应为“丰收”。 答案 D 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B.????? 江河之.决皆天事悼功之.不成 C.?????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欲以. 溉田 D.????? 则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山东从沔无限,便于. 砥柱之漕 解析 B 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C 项,连词,表目的/介词,用;D 项,介词,在/介词,比。 答案 B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 B .害中国.. 也尤甚 C .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D .通,以漕,大便利.. 解析 A 项指“难行的地方”;B 项指“中原地区”;C 项指“到处”。 答案 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3分) A .毋令东伐 B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 C .以富魏之河内 D .今溉田之 解析 A 项“东”为名词作状语;C 项“富”为使动用法;D 项“田”为使动用法。 答案 B 7.下面对各句式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便于砥柱之漕(状语后置句) B .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判断句) C .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宾语前置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绯.红 fēi 装饰.shì胆怯.qiè淤.滩yū B. 旌.旗jīn 笑涡.wō蜿.蜒 wān 迷惘.mǎng C.捷.报jié舵.手tuó阎.罗yán 纤.绳qiàn D. 喷.薄pēn 飞窜.cuān 缅.怀miǎn 胚.芽pī 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隧洞簇新呻吟伤痕累累 B. 翡翠苍茫海鸥血雨腥风 C.熄灭窝行高傲取义成仁 D.稻穗蠢笨碎末包罗万象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3分) 历史车轮,时代潮流,历史只会眷顾、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A.滚滚向前浩浩荡荡坚定者奋进者 B.滚滚向前浩浩荡荡奋进者坚定者 C.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坚定者奋进者 D.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奋进者坚定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 D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5. 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 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萧红墓畔口占》) 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人以梨花喻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6.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乒乓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7.名著阅读(8分)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甲】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1)这段文字选自长篇小说,作者是代的。(2)选段中【甲】指的是 ,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 二、阅读理解(45分) 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诵】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2分)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2分)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我阅读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4分)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屈原列传》古文赏析

《屈原列传》古文赏析 《屈原列传》古文赏析【作品介绍】 《屈原列传》是《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生平的部分,选编时删去原文中收录的《怀沙》赋,加上了司马迁为该传写的赞语,作为本文的最末一段。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委婉典雅的辞藻,讴歌了屈原高尚的品德和爱国的精神,感叹了世道的不公,表达了对屈原深切的同情。 【原文】 屈原列传 出处:《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③。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④,争宠而心害其能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⑥。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

伐其功⑦,(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⑧。 【注释】 ①博闻强志: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②娴:熟习。③任:信任。④同列:同在朝班,即同事。⑤害:妒忌。⑥属:写作。⑦伐:自我夸耀。?⑧疏:疏远。? 【原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①,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离骚者,犹离忧也③。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④,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⑤,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⑥,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⑦,《小雅》怨诽而不乱⑧,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⑨。其文约⑩,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3)。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14)。濯淖污泥之中(15),蝉蜕于浊秽(16),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1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8)。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注释】 ①聪:听觉灵敏,此处指明辨是非。②幽思:苦闷深思。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附译文翻译_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附译文翻译_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附译文翻译_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文言文阅读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就有人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得好。”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

《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

《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岁余,东海大治。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虫分不为礼。然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曰:“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日:“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 视矣!”

上方向儒术,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卫青既益尊,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黯见蚧未尝拜,常揖之揖:拱手作揖 B.使人可其奏可:许可 C.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数:多次 D.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坐:因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侣鱼虾而友麇鹿 B.公卿皆为黯惧为击破沛公军

2019统编版【课内阅读】(含答案)三年级下册语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绝句 ①迟日江山丽, ②春风花草香。 ③泥融飞燕子, ④沙暖睡鸳鸯。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日:丽: . 泥融: . 鸳鸯:_________ .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______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________ 景色。第二句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 境的艺术效果。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 土湿,秋去春归的_______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 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________也要享 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的________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 机、欣欣向荣的________情怀的表露。 (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 .纷纷: . 欲断魂:借问: . 3.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 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 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

高中语文《屈原列传》同步练习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屈原列传》(节选) 习题 《屈原列传》(节选) 习题 1.下列加黑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短于顷襄王短:揭露短处 B.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班列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称为鼻祖 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母者,人之本也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⑥此不知人之祸也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翻译下列文句。 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 ①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②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虽流放,眷顾国,系心怀王,不忘

欲反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A.①②③B.④⑤⑦C.③④⑤D.④⑤⑥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众人皆醒,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以身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科?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科?”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5.选出对加黑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形体和容貌 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 6.选出对加黑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选出“举世馄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 A.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 D.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 C.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 D.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 8.选出不符合渔父所说“圣人”条件的一组人物() ①屈原②文天祥③李白④苏洵⑤辛弃疾⑥史可法⑦归有光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④⑥⑦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8)

2020学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不乐(yàng) A.嗔.怪(chēn)攲.斜(qī)妖娆.(ráo)怏怏 .. B.豢.养(huàn)累赘.(zhuì)炽.热(zhì)屏.息凝神(píng) C.狭隘.(ài)坍.塌(dān)蜷.伏(quán)黄发垂髫.(táo) D.污秽.(huì)龟.裂(jūn)砾.石(lì)戛.然而止(gǎ)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亵渎云宵原驰蜡象根深地固 B.繁琐修葺无精打彩左右逢源 C.怂恿聒噪矫揉造作姗姗来迟 D.踌躇缥渺轻歌慢舞走投无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老人终于被消防队员救了出来。A.楼房倒塌已过去了三个小时,在扣人心弦 .... B.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优先对外发 .... 展的方向。 ,令C.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绕城而流的锦江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垂柳楚楚动人 .... 人陶醉。 D.铜仁市公安局组织万山区、松桃自治县、江口县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收网行动,让黑恶分子无.了。 地自容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B.初中三年,我们学习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后,鲁迅先生对我们一点都不陌生。 C.能否搞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老师代课的任务。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B.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C.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D.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 ②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③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 ④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史记--汲郑列传》专练

《史记--汲郑列传》专练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 ..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江都相,至九卿 ..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大吏,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资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处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B.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C.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D.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丁立梅《那些雪,那些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6分) 那些雪,那些暖 丁立梅 ①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水,一到夜晚,整个城,黑的让人恐慌。 ②那晚,朋友下班回家,曾经灯光活泼的窗口,变得黑沉沉一片。一个城,寂静如荒岛。朋友家在五楼,黑暗中,楼梯充满恐怖地对着她。她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想着那长长的楼梯,她该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头,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 ③这时,朋友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过来,暗黑的楼梯上,霎时跳跃着温暖的光芒。朋友回过头去,灯光处,隐约看见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身影。孩子举着手电筒,温暖的光芒,一直把她送至五楼。 ④朋友说,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那束灯光,于漆黑寒冷中,把她无助的心,焐得温热潮湿。 ⑤我的另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雪有关温暖的故事。那是春节返家的途中,她所乘的中巴车,被大雪困在一座桥上。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车的人,又冷又饥。大家焦虑不已,一边抱怨着,一边诅咒着外面的雪。突然,雪地里,一个农民远远地来了。肩上担着副担子,担子两头,挑着两只铅桶。扁担头上,挂着一些白瓷缸,随着他的走动,白瓷缸叮当作响。车上有人苦笑说,这个农民真聪明,知道趁火打劫呢,准是高价来卖什么吃的了。 ⑥近了。一张黑脸庞,笑吟吟地贴在车窗外。大雪的天,他的额上,居然沁出细密的汗。司机打开车门跳下车,他跟司机嘀咕了两句,司机一脸是笑,赶紧把他让上车。他歇下担子,揭开挑来的铅桶,里面热腾腾的,竟全是生姜红糖水。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

《史记·商君列传》知识点分段整理

史记·商君列传 司马迁 第一段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好刑名之学:先秦法家学说的别称),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第一段重点知识整理 1.实词: (1)孽niè:①<名>宗法制度下指非嫡系家庭的旁支。②<名>灾祸;罪过。③<动>危害。④<动>忤逆;不孝顺。【孽障】佛教称过去积恶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为“业障”,后写作“孽障”。【孽子】古称非嫡妻所生的儿子,亦指孤立无有援的远臣。 (2)庶shù:①<形>众;多。②<名>平民;百姓。③<名>宗法制度与“嫡”相对的旁支。④<副>差不多。⑤<副>表示可能或希望。《出师表》:“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几】⒈不多。⒉也许;大概。【庶人】平民;百姓。 (3)进:推荐 (4)会:适逢,正赶上 2.虚词: 即:如果 3.句式: 判断句: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 4.文化知识: (1)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 (2)姓出现在母系氏族时代,同一个女性氏族区别与其他氏族的符号标记,因此“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既保留了自己的姓,又区别于本氏族中其他部族的符号标志,因此“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芈mǐ:相传来源于黄帝的第八世孙季连,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大名鼎鼎的屈原就是芈姓的。

姜:因为神农氏炎帝,在姜水之畔出生,所以以姜为姓。 祁:源于黄帝姓氏姬姓,春秋时期的晋献侯的第四世孙奚,时任大夫一职,受到食邑祁地的赏赐,故而改姓祁。 曹:黄帝的姓氏姬姓,周武王的弟弟曹振铎受封曹国所以以国为姓,作为曹氏的受姓始祖,曹操,曹植就是其后人。 姬jī:古代传说中黄帝在姬水之畔而生,所以以姬为姓,他是姬姓的始祖。 姒sì:大禹的父亲鲧受到尧帝的赐姓,是为姒氏。 妫guī:得姓始祖是舜帝。 上古八大姓:姜、姬、妫、姒、赢、姞jí、姚、妘yún 5.翻译 (1)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译文: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法家的学说,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 (2)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译文: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问候他,公叔座说:“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非常之才,希望您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您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6.分析 文中哪句话表现了商鞅的才能? 答: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非常之才,希望您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您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第二段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大说。” 第二段重点知识整理 1.实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