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免疫学复习重点

兽医免疫学复习重点
兽医免疫学复习重点

兽医免疫学

1、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2、免疫器官:是控制和担负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其组成以淋巴组织为主,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

3、抗体: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新鲜血浆中具有酶样活性的一组不耐热的蛋白

5、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对该抗原表现出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6、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7、免疫原:在具有免疫应答能力的机体中,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8、抗原决定簇: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

9、半抗原-载体现象:用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免疫动物所引起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藉以研究半抗原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机理。

载体效应:如只有用原来的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才能引起再次应答

10、佐剂:即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将其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能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11、抗体的多样性:不同的抗体分子能与多种多样的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异样

12、单克隆抗体(McAb):是由B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上一种特定的抗原决定簇的纯抗体。

13、细胞因子(CK)是指一类由机体的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14、攻膜复合体:C9为一种有聚合顷向的糖蛋白,与C5b678结合并进行环状聚合,共同组成1个大分子量

15、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与细菌或其他颗粒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

16、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机体内与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系统多达几十种,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编码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17、炎症反应:是一种病理过程,也是机体一种防御和消灭异物的积极方式,它是动物机体对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方式。

18、免疫应答(Ir)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该抗原的过程,

19、细胞免疫(CMI):为由T细胞活化而介导的杀细胞作用或免疫炎症反应。

20、体液免疫:以B细胞作为主要效应细胞(T 细胞也参与辅助),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21、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并使之活化的一类免疫细胞。

22、免疫突触:T细胞在免疫识别过程中,TCR-CD3复合体可识别APC提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并且在T细胞与APC之间形成复杂的超分子结构。

23、黏膜免疫:是区别于全身免疫的一种局部免疫系统,主是局部黏膜组织及免疫活性细胞在病原体等抗原的刺激下诱导出的免疫应答反应。

24、非特异性免疫:机体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及体液中的抗菌物质。

25、特异性免疫:以抗体作用为中心的体液免疫、以T细胞及淋巴因子为中心的细胞免疫。

26、被动免疫:是动物依靠输入其他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或细胞因子而产生的免疫力。

27、主动免疫:是动物受到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自身所产生的针对抗原的免疫力。

28、疫苗:就是指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用于免疫预防。

29、生物技术疫苗: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的分子水平制备的疫苗。

30、多价苗: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制成的疫苗.

31、联苗:是以两种以上不同的细菌或病毒制成的疫苗,以达到一针防几种疾病的目的。

32、超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作出因过于强烈或不适当而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一类反应。

33、克隆忽略:是指自身反应性T、B细胞未能察觉自身抗原的存在:

34、凝集现象: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电解质参加下,抗原颗粒相互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

35、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

36、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37、免疫标记技术:是指用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SPA、生物素-亲和素、胶体金等作示踪物,对抗体或抗原标记后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38、免疫失败:是指免疫后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率甚至引发疾病。

39、变应原: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40、免疫:指机体识别自已与非已,并能将非已成分排出体外的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41、中枢免疫器官:发育在胚胎早期,是免疫细胞产生、发育、接受抗原刺激和分化、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

42、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43、交叉反应:抗原除与其相应抗体发生反应外,也常与其他相关抗体发生反应。

44、简单半抗原:既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与相应抗体结合后也不能出现可见的反应,但却能阻止抗体再与相应抗原结合。又称为封阻性半抗原。

45、中和抗体:指病毒表面的具有吸附穿入作用的抗原所诱生的抗体

46、免疫逃避: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

46、异嗜性抗原:不同动物种属间,或不同生物类别之间的共同抗原

47、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对该抗原表现出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48、ADCC:当靶细胞与相应的IgG 结合,K 细胞或NK 细胞可与结合在靶细胞上的IgG 的Fc 结合,从而使自身活化,释放细胞毒,裂解靶细胞,这种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

49、带现象:在经典免疫血清学反应中,因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而出现抑制可见反应的现象称为带现象。

50、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

复循环。使带有各种不同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不断在体内各处巡游,增加与抗原和抗原递呈细胞接触机会;便于激发再次免疫应答。

胸腺哺育细胞(thymic nurse cell, TNC);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HR);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大颗粒淋巴细胞(LGL);自然杀伤性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树突状细胞简称D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抗原(antigen,Ag);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 TD-Ag);决定簇互补区(CDR);高变区(HVR);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SC);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β);粒细胞CSF(G-CSF);巨噬细胞CSF(M-CSF);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SF(GM-CSF)和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又称IL-3);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ctin,EPO);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可刺激胚胎干细胞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 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等均有集落刺激活性;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CP);替代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AP;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DA);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低分子量多肽(LMP);抗原加工关联转运体(TAP);抗体形成细胞(antibody forming cell, AFC);

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①、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②、支气管相关巴组织(BALT)③、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ALT)④、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CF),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F),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一、胸腺细胞的成熟:(1)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发育

(2)T细胞阳性选择:不能识别MHC分子的T细胞或与MHC分子具有高亲和力的T细胞,则发生细胞凋亡而被克隆清除。MHC约束性

(3)阴性选择:与自身抗原呈现低或中等亲和力、及不能识别自身抗原肽-MHC的T细胞克隆才能被留下,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此即阴性选择。中枢耐受

二、MALT功能

1、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粘膜免疫屏障

2、产生分泌型IgA(SIgA) 有大量辅助抗体生成的Th2细胞和促进IgA生成的细胞因子(如IL-5) 有表达IgA的B细胞定居于此

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

三、肝脏中的枯否氏细胞肺脏中有尘细胞

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

脾和淋巴结中的固定和游走的巨噬细胞等。

四、构成抗原的条件

1、异源性:异种抗原、同种异体抗原、自身抗原

2、分子大小

3、化学组成和结构

4、物理状态及可降解性

5、适当的进入途径

五、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

1、使无效或微弱的免疫原性物质变为有效的免疫原。如合成的多肽,单纯注射无免疫原性,当与弗氏佐剂混用,则免疫原性大增强。

2、提高抗体滴度。可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度。

3、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给豚鼠注射鸡卵白蛋白,通常产生IgG类抗体,如与佐剂同时注

入,则产生IgM类抗体。

4、产生或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六、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 McAb) 的优点及作用

1、McAb特异性高,质地纯一,易标准化和大量制备;

2、McAb可长期无限量供应完全同质的抗体;

3、利用McAb研究细胞表面标志和受体;

4、利用McAb制备亲和层析柱,提纯可溶性抗原。

七、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作为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分子,主要调节免疫应答、参与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介导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功能并参与组织修复等。

八、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

2、调理作用

3、免疫粘附作用

4、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5、炎症介质作用,(1)激肽样作用(2)过敏毒素作用(3)趋化作用

九、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种类

(1)、整合素超家族

(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3)、选择凝集素家族

(4)、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家族

十、MHC分子的功能

1、参与对抗原处理

2、约束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

3、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4、诱导自身或同种淋巴细胞反应

5、参与T细胞分化过程

十一、抗体有哪些免疫学功能

1.中和作用

2.免疫溶解作用

3.免疫调理作用

4.局部黏膜免疫作用

5.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6.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7.免疫损伤作用

十二、请简述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致敏阶段(sensitization stage):又称感应阶段,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APC 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

2、反应阶段(reaction stage):又称增殖与分化阶段,是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增殖与分化,以及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

3、效应阶段(effect stage):是由活化的效应性细胞和效应分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而共同清除抗原物质的过程。

十三、免疫失败与疫苗的关系

疫苗因素:1、疫苗质量:抗原的免疫原性、抗原的量、佐剂失效、灭活不彻底等质量问题。

对策:选择正规有资格的厂家生产的疫苗,选择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定做自家灭活苗。

2、疫苗保存和运送

对策:弱毒冻干苗应保存在-20℃以下,油佐剂、蜂胶佐剂灭活苗保存在2-8℃,不可冻结。

3、疫苗选择不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动物选择不同毒力的疫苗。

4、疫苗稀释剂:专用稀释剂,注意无菌。

5、疫苗的使用:稀释方法、免疫途径、免疫程序、免疫剂量等等。

6、不同疫苗的相互干扰作用:避免二种以上疫苗同时使用,最好间隔一周以上。

兽医免疫学复习题

绪论 1.免疫、免疫监视、免疫自身稳定的概念。 答:免疫的传统概念:是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抗力,不患疫病,即抗感染。 免疫的现代概念: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能将非己成分排出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监视: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免疫自身稳定: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维护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2.简述免疫的基本特性及基本功能。 答:免疫的基本特点:①识别自己与非已:对自身组织成分不起反应,对非己成分则发生明显反应; ②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对抗原物质极细微的差异加以区别;③免疫记忆: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 免疫的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阻止病原微生物侵人机体,避免疫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的功能。②免疫自身稳定: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维护内环境稳定的功能。③免疫监视: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3.筒述免疫学在畜牧兽医临床上的应用。(了解) 答:1.免疫学诊断;2.免疫学预防;3.免疫治疗。 第一章 1.何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构成? 答:免疫系统是指机体内控制和执行免疫功能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功能系统。 构成:①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②免疫细胞;③免疫相关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2.(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作用。)中枢性免疫器官或外周性免疫器官包括哪些?有何作用? 答: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⑴中枢免疫器官是产生免疫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熟的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①骨髓具有造血和免疫两方面功能,与免疫有关的红髓主要分布在管状骨的两头,其中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又称造血母细胞)具有分化潜力的祖先细胞。②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上皮细胞分泌胸腺素,能使幼稚的小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③法氏囊是诱导分化B细胞成熟的场所。 ⑵外周免疫器官又称二级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①淋巴结的功能:a.滤净化淋巴液;b.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c.淋巴细胞再循环,血液—淋巴结—胸导管—血液。②脾脏的功能:a.血液滤过作用; b.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c.滞留淋巴细胞的作用; d.制造和贮存血细胞; e.产生吞噬细胞增强素。 ③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发挥局部和免疫功能。 3.何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免疫细胞有哪几种? 答:免疫细胞:凡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通称为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只有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分化增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如T、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等。 免疫细胞有:①免疫活性细胞,如T、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等;②抗原提呈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③其他免疫细胞,如粒细胞、K、NK、D、N等细胞。 4.简述T细胞的来源、亚群及功能。(重点) 答:来源: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首先分化为前T淋巴细胞,前T淋巴细胞进入胸腺后,在胸腺素的诱导下,分化增殖为成熟T细胞,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参与细胞免疫应答。亚群:①辅助T细胞[Th]:辅助B细胞识别抗原、分化及合成抗原的作用;②抑制T细胞[Ts]: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调节免疫的作用;③细胞毒T细胞[Tc]: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④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TD]: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导致炎症反应。 T细胞功能:①参与细胞免疫;②参与免疫调节;③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④释放淋巴因子。

免疫学 免疫试卷

每个年级兽医免疫学课程考试结束后,提供考试试卷二套(A、B卷),并同时 提供参考标准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 2006 ~2007 学年秋季学期 兽医免疫学课程考试试题 (A卷) 考生诚信承诺 1.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2.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学院: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免疫系统是由▁▁▁▁▁▁▁▁、▁▁▁▁▁▁▁▁和▁▁▁▁▁▁▁▁组成。 2.IgG铰链区位于▁▁▁▁与▁▁▁▁功能区之间的区域,其补体结合位点位于▁▁▁▁区域。 3.补体的两条激活途径为▁▁▁▁▁▁▁▁和▁▁▁▁▁▁▁▁,它们的C3转化酶分别为▁▁▁▁▁▁和▁▁▁▁▁▁。 4.细胞因子通常以▁▁▁▁▁▁或▁▁▁▁▁▁形式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和(或)邻近细胞,也可通过▁▁▁▁▁▁方式作用于远处的细胞。 5.在体液免疫应答中,B细胞分化成熟为▁▁▁▁▁▁▁,分泌▁▁▁▁▁▁▁发挥免疫效应。 6.交叉反应的出现是由于▁▁▁▁▁▁▁的存在。 7.琼脂双向单扩散与电泳相结合建立的免疫检测方法称为▁▁▁▁▁▁▁▁,琼脂双向双扩散与电泳相结合建立的免疫检测方法称为▁▁▁▁▁▁▁▁。 8.表面具有IgE Fc受体的细胞有▁▁▁▁▁▁▁▁和▁▁▁▁▁▁▁▁。

9. 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包括▁▁▁▁▁▁▁▁、▁▁▁▁▁▁▁▁和▁▁▁▁ ▁▁▁▁。 10.在本质上,任何一个完整抗原均可看成是▁▁▁▁▁▁▁与▁▁▁▁▁▁▁ 的复合物。 11.免疫球蛋白特殊的分子结构包括▁▁▁▁▁▁▁、▁▁▁▁▁▁、▁▁▁▁ ▁▁。 12.根据细菌各部分构造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将细菌抗原分为菌体抗原、▁▁▁▁▁▁、▁▁▁▁▁▁和菌毛抗原。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免疫是指() 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 B.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 C.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 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过程 2.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 B.IgG C.IgM D.IgE 3.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细胞因子可能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B.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 高度特异性 C.细胞因子间无相互作用 D.细胞因子只能由活化之后的免 疫细胞分泌 4.关于MHC-1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存在于巨噬细胞上 B.只存在于淋巴细胞上 C.只存在于白细胞上 D.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核 细胞上 5.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花环的是() A.T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 胞 6.CD4+ TH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B.吞噬抗原性异物 C.加工处理抗原 D.免 疫调节作用

兽医免疫学试题库.docx

兽医免疫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填空题答案 1.能够通过人和兔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在黏膜免IgG ,分泌型 IgA , IgM 疫中起重要作用的免疫球蛋白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 球蛋白是▁▁▁▁▁。 2. B 细胞分化的终末效应细胞是▁▁▁▁▁,介导▁▁▁▁▁免浆细胞,体液;细胞,杀伤疫; T 细胞介导▁▁▁▁▁免疫,发挥作用的效应细胞是▁▁▁性,迟发变态反应性 ▁▁ T 细胞和▁▁▁▁▁ T 细胞。 3.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发生▁▁▁▁▁。肿瘤 4.半抗原只具有▁▁▁▁▁原性,不具有▁▁▁▁▁原性。反应,免疫 5.免疫球蛋白分子中轻链的两型是▁▁▁▁▁和▁▁▁▁▁。κ,λ 6.能使补体灭活而不使抗体灭活的温度是▁▁▁▁▁作用▁▁56oC, 30 ▁▁▁分钟。 7.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致敏阶段、反应阶段、效应 ▁▁▁和▁▁▁▁▁。阶段 8. 免疫荧光技术中最常用到的荧光素是▁▁▁▁▁;免疫酶技异硫氰酸荧光素,辣根过氧 术中最常用到的标记酶是▁▁▁▁▁。化物酶 9.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三大弱毒疫苗的是▁▁▁▁国科学家▁法国,巴斯德 ▁▁▁。 10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三大特点是▁▁▁▁、▁▁▁▁和▁▁▁具有特异性、具有免疫记▁。忆、具有一定的免疫期 11. 抗原通过▁▁▁▁进入淋巴结,通过▁▁▁▁进入脾脏。淋巴液,血液 12.抗原递呈细胞主要包括▁▁▁▁细胞、▁▁▁▁细胞、▁▁单核吞噬、树突状、朗格罕 ▁▁细胞和▁▁▁▁细胞。氏、 B 13 .补体▁▁▁▁成分的▁▁▁▁亚单位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C1, C1q 合。 14.外周免疫器官起源于胚胎晚期的▁▁▁▁, 并▁▁▁▁存中胚层 , 终生,免疫应答,在,是成熟的 T 细胞和 B 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功能 ▁▁的场所,切除后一般不明显影响▁▁▁▁。 15.补体的激活途径分为▁▁▁▁和▁▁▁▁。经典途径,旁路途径 16.交叉反应的出现是由于▁▁▁▁的存在。共同抗原 17 .弱毒活疫苗注入动物机体后,既可以诱导▁▁▁▁▁免疫应体液,细胞 答,又可以诱导▁▁▁▁▁免疫应答。 18 .在本质上,任何一个完整抗原均可看成是▁▁▁▁▁与▁▁半抗原,载体 ▁▁▁的复合物。 19.细菌抗原包括▁▁▁▁▁抗原、▁▁▁▁▁抗原、▁▁▁▁ ▁抗原和菌毛抗原等。 20.动物机体的外周免疫器官及淋巴组织是免疫应答产生的部位,其中▁▁▁▁和▁▁▁▁▁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21 .补体是存在于▁▁▁▁▁和▁▁▁▁▁中的一组不耐热的具 有▁▁▁▁▁活性的球蛋白。菌体,荚膜,鞭毛淋巴结,脾脏 血液,组织液,酶

免疫学试题库 (15)讲课稿

免疫学试题库(15)

第十五章免疫耐受 一、单项选择 1. 与自身免疫耐受形成无关的机制是: A. 克隆清除 B. 克隆不应答 C. Treg细胞的抑制作用 D. 抗独特型网络的作用 E. 补体系统功能不全 2. 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刺激途径是: A. 口服 B. 皮下注射 C. 静脉注射 D. 肌肉注射 E. 腹腔注射 3. 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的区别在于: A. 前者为人工诱导 B. 后者为人工诱导 C. 前者为抗原特异性 D. 后者为抗原特异性 E. 两者无差别 4. 哪一个分子与BCR交联后传递抑制性信号: A.TCR B.FcμR C.FcγRⅡ-B D.CD19 E.CD21 5. 免疫耐受的定义是: A. 非特异性免疫低反应 B. 机体对某种抗原特异的不反应性 C. 机体免疫系统受损伤 D. 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E. 机体免疫抑制的同义词 6. 对抗原致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 A. 抗原剂量太高或太低都可导致免疫耐受 B. 单体抗原较其聚体容易导致免疫耐受 C.特殊抗原表位及抗原表位的变异均可导致免疫耐受 D.不易被Mφ处理提呈的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E. 静脉注射单体抗原不易致免疫耐受 7. 对胸腺微环境内T细胞中枢耐受形成描述错误的是: A. 需发育至表达功能性抗原识别受体(TCR-CD3)阶段

B. TCR需与基质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和力结合 C. 通过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隆消除 D. 可消除所有自身抗原应答的T细胞克隆 E.可显著减少生后的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8. 口服免疫原最不可能建立的是: A. 局部胃肠黏膜免疫耐受 B.全身免疫耐受 C. 免疫分离 D.外周T细胞免疫耐受 E.外周B细胞免疫耐受 9. 导致机体对肿瘤免疫耐受的因素有: A.肿瘤特异抗原及相关抗原密度低 B. 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下调或丢失 C. APC的B7、CD40下调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10. 皮下多次注射小剂量变应原可达脱敏目的是因为: A.可诱导IFN-γ及TGF-β产生 B.抑制IgE型抗体的产生 C.促进IgG的产生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11. 关于B细胞形成的耐受,以下哪是正确的: A. 需要低剂量TD抗原诱导 B. 诱导成功所需时间短 C. 耐受状态持续时间短 D. 需要低剂量TI抗原诱导 E. 容易形成耐受 12. 关于免疫耐受哪点是对的: A.免疫耐受即免疫抑制 B.免疫耐受与非特异性免疫密切相关 C.对所有抗原均不产生应答 D.对特异性抗原产生不应答 E.耐受不具有抗原特异性

兽医免疫学作业题(有答案的)

兽医免疫学网上作业题 作业题一 一、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是( D )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的功能 B.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D )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 3.免疫原性较好的物质其分子量一般大于( B ) A.5Ku B. 10Ku C. 20Ku D. 50Ku 4.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强( B ) A.蛋白质B.多糖 C.染色质D.DNA 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是( A )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6.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C) A.半抗原 B.抗体 C.抗原 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超抗原 7.IgG的重链类型是( B ) A.α B.γ C.δ D.ε E.μ 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E ) A.VH B. VL C. CH D.CL E. VH 和 VL 9.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结合,并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g是( E )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C )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1.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Ig是( B )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2.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 A )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3.SIgA为( D ) A.由二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 B. 由一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 C. 由二个IgA单体与J链和分泌片组成 D. 由一个IgA单体与J链和分泌片组成 E. 由五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 14.介导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效应的Ig主要是( C )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1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 D ) A.C123456789 B. C145236789 C. C124536789 D.C142356789 E. C132456789 16.不参与C5转化酶形成的补体成分是( B ) A. C4 B. C5 C. C3 D.C2 E.B因子 17.能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称为( C );能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称为( B );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称为( D );能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 A );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统称为( E )。 A.IL B.CSF C.IFN D.TNF E.单核因子 18.下列不是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的区域是( C ) A.淋巴结的副皮质区B.淋巴鞘C.外周血D.生发中心 19.T淋巴细胞表面负责识别抗原的是( E ),负责传递抗原识别信息的是( B ),绵羊红细胞受体是( A ),MHCI类分子限制识别的是(D ),MHCII类分子限制识别的是(C )。 A.CD2 B.CD3 C.CD4 D.CD8 E.TCR 20. B细胞定主要居于淋巴结的哪个区域( E ) A.生发中心 B.副皮质区 C.深皮质区 D.浅皮质区 E.髓窦

兽医免疫学(练习题)

兽医免疫学练习题 科学技术学院 2003、5

兽医免疫学练习题 (2003年5月) 一、填空 1、免疫基本功能包括抵抗感染、。 2、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脾。 3、NK细胞的主要作用有、和免疫调节作用。 4、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称;与相应抗体发生反应的特性称。 5、抗原识别过程中,根据是否有T细胞参加将抗原分为和。 6、抗体根据与抗原是否产生可见反应分为、二种。 7、IgG用本瓜蛋白酶水解后分解成2个片,和1 个片。 8、IL通过激活T H细胞促进产生和诱导T H细胞产生。 9、参与细胞免疫的主要是,参与体液免疫的主要是。 10、弱毒活疫苗毒种来源可分为和。 11、抗急性毒血症的免疫是以为主,抗病毒免疫中是以免疫为主。 12、根据对T细胞的依赖性,可将抗原分为搞原和抗原。 13、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称为与相应抗体结合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 14、任何一种抗原均可看成是和的复合物。 15、结构为五聚体的Ig为,结构为双体的Ig为。 16、幼畜可以从途径获得母源抗体,雏禽可以从获得母源抗体。 17、根据免疫器官发生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另一类为。

18、SPA能非特异性与人、多种哺乳动物的IgG 片段结合,每个SPA能结合个以上IgG分子。 19、用变态反应进行检疫家畜传染有、、马鼻疽等。 20、类毒素是细菌经脱毒处理制成的生物制剂。 21、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由原始粒细胞分化成,,嗜酸性粒细胞。 22、单核巨噬细胞除有吞噬功能外,还可以,。 23、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只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称。 24、构成抗原的条件包括、,分子的立体构象及物理状态。 25、Ig单体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和两条完全相同的构成的对称分子。 26、是抗体介导的防卫机理中占主要地位。是由5个相同单体组成的五聚体。 27、干扰素具有,,抗肿瘤作用。 28、免疫应答包括,,效应三个阶段。 29、重组疫苗主要有两种类型,即、。 30、凝集反应的抗原为,沉淀反应的抗原为。 31、免疫的基本功能是,和免疫监测。 32、抗原的特异性是由决定的,其是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的化学基团。 33、IgG的基本结构有4条肽链,其中两条长链称为链,两条短链称为链。 3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单体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片段和一个片段。 35、IgA可分为型IgA和型IgA。 36、I型变态反应又称为,参与反应的Ig主要为。 37、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免疫应答的过程一般分为,和效应阶段。

兽医免疫学复习资料

一、免疫的基本特性 1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基础。动物机体的识别物质基础是免疫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决定簇), 2、特异性: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由此产生的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3、免疫记忆:用与初次免疫相同的的抗原物质或疫苗再次加强免疫时,机体可以迅速产生比初次接触抗原时更多的抗体。免疫具有记忆功能。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 1.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抗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的能力。 2.免疫稳定:将衰老和死亡的细胞清除出体内,以维持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3.免疫监视:即识别、清除畸变和突变的细胞如肿瘤细胞。 三、补体的特性: 1)含量的稳定性补体占血清总蛋白的含量是相当稳定的,不受免疫的影响。以豚鼠血清中含量最高,故在实验中一般用豚鼠血清作为补体的来源。 2)补体的性质很不稳定补体成分对热不稳定,经56 oC30分钟即可灭活,许多理化因素如紫外线、机械振荡、酸碱等能破坏补体。 3)作用的非特异性和两面性补体可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发生反应,没有特异性。补体系统不仅是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机体免疫损伤的因素之一。 4)连锁反应性补体系统成分中除C1q外,其它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但某一成分活化后,以后的成分相继活化,形成“级联”酶促反应。 5)合成部位的广泛性体内多种组织细胞均能合成补体蛋白,但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 免疫应答是指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连锁反应和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四、免疫应答的特点: 一是特异性,即只针对某种特异性抗原物质; 二是具有一定的免疫期,这与抗原的性质、刺激强度、免疫次数和机体反应性有关,可达数月至数年,甚至终生; 三是具有免疫记忆。 五、构成抗原的条件 1.异源性(或异质性) 1)异种物质:绝大多数抗原是异种物质。 2)同种异体物质: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的组织或细胞。 3)自身物:如眼球晶状体、甲状腺蛋白等平时不能进入血流,一旦外伤或其他原因进入血流,可刺激本身产生抗体;自身的组织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机体识别功能紊乱。2.分子大小 凡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分子量通常在1万以上,且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因分子量越大,在机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并且其抗原表位也越多,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3.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 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抗原分子除了要求具有一定的分子量外,相同大小的分子其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空间构象不同,它的免疫原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分子结构和空间构象越复杂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分子构象稍有变化其抗原性也会随之改变。 4.物理状态和易接近性 不同物理状态的抗原物质其免疫原性也有差异。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原强。如果抗原的空间构象改变则其易接近性也改变。

兽医免疫学(扬州大学)复习题库.doc

1. 免疫19.超抗原37.抗原呈递细胞 2. 免疫防御20.佐剂38.抗原提呈 3. 免疫稳定21.抗体39.细胞免疫 4. 免疫监视22.独特型Ud)40.体液免疫 5. 免疫器官23.免疫调理41.免疫耐受 6. 免疫细胞24.单克隆抗体42.超敏反应歿态反应) 7. 淋巴细胞表面标记25.多克隆抗体43.疫苗 8. 抗原26.细胞因子44.类垂素 9. 免疫原性27.白细胞介素45. DNA疫苗 10. 反应原性28.补体46.免疫失败 11. 自身抗原29.干扰素47.血清学反应 12. 抗原决定簇30.白细胸分化抗原48.凝集反应 13. TD-Ag 31. MHC 49.沉淀反应 14. TI-Ag 32. ADCC 50.电渗 15. 交叉反应33. T细胞的阳性选择51. ELISA 16. 类雇抗原34. T细胞的阴性选择52.荧光抗体 17. 异嗜性抗原35.抗体类别转换53. E花环 18. Forssman 抗原36.抗体亲和力成熟54. EA花环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抵抗感染。 3.免疫稳定在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的细胞,免疫系统可将这些细胞清除体外,以维持集体的生理平衡;若此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致癌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机体经常会出现少量肿瘤细胞;动物机体通过免疫严密监视肿瘤细胞的出现,一旦出现这些细胞,即对对这些细胞加以识别,然后清除。若此功能低下或抑制,肿瘤细胞会大量增殖,从而出现临床肿瘤。 5.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的统称。 6.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包括淋巴性细胞(T、B、N、K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等以及它们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效应细胞。 7.淋巴细胞表面标记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抗原指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牛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9.免疫原性抗原分子进入机体后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关,更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特性相关。 10.反应原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界反应的特性;反应原性决定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11.自身抗原正常自身组织成分及体液组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能激发免疫应答,但如打破自身耐受,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例如因外伤或手术等原因,隐蔽性自身抗原可使此种抗原进入血流时,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化学药物,可与自身组织蛋白结合,改变其分子结构而形成修饰性自身抗原。 1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界性的待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兽医免疫学复习资料全

2015年6月免疫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P2 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是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的功能。该功能异常,可发生超敏反应和重复感染。 免疫自身稳定: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维护内环境稳定的功能。该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免疫监视: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形和突变。免疫监视具有识别、杀伤和清除体内突变抗体的功能。若该功能发生失常,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第二章免疫系统 1、中枢免疫器官:P13 产生免疫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熟的免疫器官成为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免疫器官。特点是在胚胎期发生较早,为淋巴上皮结构,可诱导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为具免疫活性的细胞,此过程不需要抗原物质的刺激作用。 (1)骨髓骨髓是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骨髓功能缺陷时,不仅严重损害造血功能,也将导致免疫缺陷症的发生。 功能:长骨髓;源生各种免疫细胞;哺乳动物B细胞成熟,直接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大量抗体。 (2)胸腺是胚胎期发生最早的淋巴组织。根据动物的种类和年龄的不同,其部位和大小也稍有差异。新生动物的胸腺相对体积最大,但其绝对大小则在青春期最大。随青春期过后,实质萎缩,皮质被脂肪组织取代。 功能:是诱导T细胞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3)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又称为腔上囊。兼有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是诱导分化B细胞成熟的场所。 2、外周免疫器官:P16

又称二级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与淋巴组织等。 (1)淋巴结网状组织结构,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 皮质的浅层分布着大量的淋巴小结又称滤泡区,或称初级淋巴小结或一级滤泡,为B 细胞集中的区域,一旦受抗原刺激,其中心可见增殖旺盛的细胞,成为生发中心或次级淋巴小结,又称二级滤泡。 皮质的深层或滤泡区与髓质的交界处有许多弥散的淋巴细胞聚集,称为副皮质区,是T 细胞聚集的部位。 猪淋巴结的结构与其他动哺乳物淋巴结的结构不同,其组织学图像呈现相反的构成。鸡无淋巴结,但淋巴组织广泛分布于体内。鹅、鸭等水禽主要有两对淋巴结。 功能:过滤淋巴液;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淋巴细胞再循环。 (2)脾脏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也是血流通路中的过滤器官。和淋巴结不同,脾脏没有输入淋巴管。 结构特点:淋巴组织围绕着小动脉分布 脾脏分为白髓和红髓两部分。 白髓:动脉周围淋巴细胞鞘,T细胞25%;淋巴小结,B细胞65% 红髓: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功能:血液滤过作用;滞留淋巴细胞的作用;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产生吞噬细胞增强素。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特点与作用:对黏膜表面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抗原进行正确识别和迅速的免疫应答,大量产生分泌性抗体IgA,分布在黏膜表面起黏膜局部免疫保护作用。 (4)哈德氏腺 功能:1、机械保护作用,能接受抗原刺激,分泌特异性抗体; 2、分布T细胞、B细胞,能激发全身免疫系统,协调体液免疫,为口腔、上呼吸道提供抗体; 3、对疫苗发生应答反应。 (5)骨髓骨髓是中枢免疫器官,也能发挥外周免疫器官的作用。骨髓产生抗体的主要类别是IgG,其次为IgA,所以骨髓是再次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

兽医免疫学试题答卷《兽医免疫学》试题答卷及参考参考答案

《兽医免疫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括弧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A.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C.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D.机体消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首先使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 A.法国人B.中国人C.英国人D.希腊人E.印度人 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识别 4.T细胞和B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A.骨髓B.周围免疫器官C.中枢免疫器官D.胸腺E.血流 5.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中枢免疫器 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定居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D.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6.下列哪种免疫作用在无抗体存在时仍可发生: A.ADCC作用B.补体经典途径激活时对靶细胞的溶解C.免疫黏附作用 D.毒素中和作用 E.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7.B细胞的免疫功能不包括: A.提呈抗原 B.特异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抗体 C.参与免疫调节D直接杀伤抗原靶细胞E.参与变态 反应 8.抗原提呈细胞包括: A.B细胞 B.巨噬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朗罕细胞 E.以上细胞均是 9.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10.在抗原刺激下,体内最早形成的Ig为: A.IgG B.IgM C.IgD D.IgE 1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有: A.激活补体 B.调理作用 C.ADCC D.穿过胎盘与黏膜 E.结合抗原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复习题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复习题 一、多选题 1.中枢免疫器官有ABD A 胸腺 B 腔上囊 C 脾脏 D 骨髓 2.中枢免疫器官的特点有ACD A 胚胎早期出现 B 胚胎晚期出现 C 控制机体免疫反应 D 能诱导淋巴细胞分化 3.抗原具有BD A 特异性 B 免疫原性 C 专一性 D 反应原性 4.抗原按性质分为AC A 完全抗原 B 自身抗原 C 不完全抗原 D 异嗜抗原 5. 全菌抗原或整个病毒粒子抗原所制备的血清为C A 多联血清 B 单价血清C多价血清D --- 6.免疫球蛋白的种类有ABCD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7.单克隆抗体的特点ABCD A纯度高B专一性强C 重复性好D能在动物体内外持续产生同质性抗体 8.抗体具有亲细胞性质,能与下列细胞结合ABC A 肥大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神经细胞 9. 血清学反应的类型有ABCD A 凝集反应 B 沉淀反应 C 中和反应 D 补体结合反应 10.沉淀反应的类型有ABC A 电泳 B 琼脂扩散试验 C 环状沉淀试验 D ELISA 11.试管凝集的特点有ACD A 方法简单 B 特异性不强 C 可定性 D 可定量 12.常用于检测炭疽病的实验方法是B A 琼脂扩散试验 B 环状沉淀反应 C 对流免疫电泳 D 血凝试验 13.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有AD A 乳胶凝集 B 试管凝集 C 平板凝集 D 间接血凝 14.补体结合实验中,如果最终出现溶血现象,其结果应为C A 阳性 B 不确定 C 阴性 D A或B 15.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AC A 特异性强 B 特异性不强 C 抗原间血缘越近交叉程度越高 D 不会出现带现象 16.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17.下列有关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说法正确的有AC A 先天的,遗传的 B 作用慢,范围窄 C 为第一线防御作用 D 有再次反应的能力,有记忆 18.干扰素的特性有AC A 可溶性蛋白 B 对热不稳定 C 对酶敏感 D 对病毒种类有特异性 19.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屏障有BD A 血脑屏障 B 皮肤 C 胎盘屏障 D 黏膜 20.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ABCD A 遗传 B 年龄 C 环境(温度、湿度) D 动物种类 二、名词解释

兽医免疫学“三基”试题库答案

“三基”综合考试试题库参考答案(兽医免疫学) 一、基本概念 1、免疫:是机体识别自我物质和清除异体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平衡稳定的复杂的生物学反应。这一反应所识别和排除的物质,不仅包括病原因素,也包括非病原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在异常失调的情况下则对机体有害。 2、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 3、免疫防御(抵抗感染):是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动物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充分发挥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阻止病原因素的侵袭,并将其中和、消灭和清除,从而免于传染;但在免疫功能异常情况下,如免疫反应过于强烈,可引起传染性变态反应的发生,而免疫功能过低或免疫缺陷时,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反复感染。 4、免疫稳定(自身稳定):或称免疫自身稳定,正常情况下不断的清除衰老、损伤及死亡的细胞,维持机体细胞的均一性;但如果异常时,机体的反应性增高,则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5、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肿瘤细胞;如果此功能低下或失调,则导致肿瘤的发生。 6、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体在种系发生和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机能,在个体出生时即有。识别和排除的抗原没有针对性,作用范围广。 7.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生物个体在出生后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物质以后才建立起来的免疫。识别和排除的抗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特异性。 8.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即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 9.抗原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基本特性,统称为抗原性。 10.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11.反应原性:是指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12.抗原特异性:每一种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只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13.抗原决定簇(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并不是整个抗原分子,而是抗原分子中的某些化学集团,这些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基)或表位,它们决定抗原的活性和特异性。 14.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15.不完全抗原(半抗原):仅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 16.载体:与半抗原相连接后,能使半抗原获得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大分子蛋白质称为载体。 17.异种抗原:指与被免疫动物机体不同种属的抗原,通常生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它们组织成分的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大。 18.异体抗原:是指与被免疫动物同种不同个体的抗原,不同个体由于组织抗原型不同,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原性,通常只有同卵孪生的个体才具有完全相同的组织抗原型。 19.自身抗原:是指被免疫动物的自身组成成分在某种条件下所形成的抗原。包括自体隔绝物质和变性的自身物质。 20.类属抗原:由不同种别的近缘生物所共有的抗原,则称为类属抗原。

动物医学专业导论复习题

动物医学专业导论复习题 一、兽医学:研究增进兽类健康或预防、治疗、诊断其疾病的科学。 二、兽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兽类疾病或提高其生产效能的物质。 三、动物医学:是研究增进动物健康或预防、治疗、诊断其疾病的科学。 四、动物医学的重要性:1)兽医的社会性兽医的社会性极强,具有突出的公益性质。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不仅仅局限在畜禽、动物的有限范围,它还涉及到全人类、全社会。2)兽医的法律性。兽医的法律和法规是否健全,以及其执行的程度,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兽医的水平,反映这个国家家畜的健康状况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状况。3)兽医的强制性。兽医有时在执行法律、法规时,会与一些团体或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必然要采取强制性的行为,这是对大众公益事业的负责行为,是对国家利益高度负责的行业,是一种政府的行为。4)兽医的国际性。兽医的商品流通、疾病防治、科学研究、法律法规诸多方面具有国际性、开放性。5) 兽医的科学性。当今的五、动物医学专业的应用领域1)毕业生适合到与动物医学相关的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兽医(含宠物保健护理)、防疫检疫、食品卫生检验、教学、科研及兽药开发利用等单位部门工作。2)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使得动物医学像藤蔓植物一样伸张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医药工业、军事医学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宠物健康护理员这一新兴职业。 六、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1)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环境控制、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养殖污染防控技术等领域研究日趋重要。2)为了有效控制畜禽重要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预防兽医学的研究更加深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而进入分子层次,开展对重要动物疫病病原的发病机制、病原的变异与致病性和抗原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更加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开发新型疫苗、诊断制

兽医免疫学复习资料

? 内民大动物科技学院 ? 1.免疫、免疫学的概念。 免疫(immunity): 机体识自己,排除异己,保持机体生理平衡相对稳定的功能。通常情况下是有利的,但有时也有有害的。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的一门科学。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 2.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特性和功能 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 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 物质基础:抗原受体,抗原表位 免疫应答基础:识别自身与非自身大分子物质 2.特异性 specificity 疫苗的非交叉保护性 3.免疫记忆 immunological memory 免疫记忆细胞对再次接触相同抗原的强烈反应 1、抗传染:机体抗传染的功能是通过三个环节发挥作用的。 (1)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 (2)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 (3)消灭在体内繁殖的病原微生物。  *:抗传染功能过高,引起传染性变态反应;抗传染功能过低,反复发生传染病。 2、自身稳定:清除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衰老、破损细胞,保持自身环境稳定。该功能失调,则引起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清除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突变细胞。该功能失调,则引起肿瘤和癌症。 1抗原、抗原性的概念?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概念是什么?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抗原。 特性 抗原物质具有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免疫原性(抗原作用)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反应原性(抗原反应)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 半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如 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即为载体。 半抗原结合某些蛋白质抗原(完全抗原) 2.抗原物质成为免疫原的条件有哪些? 1. 异源性又称异物性。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体才能具有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组织、细胞及蛋白质均是良好的抗原。通常动物亲缘关系相距越远,种系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好 2. 大分子免疫原性良好的物质分子量一般都在10000以上。分子量小于5000其免疫原性较弱。分子量在l 000以下的物质为半抗原。 3. 分子结构相同大小的分子如果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空间构象不同,其免疫原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结构复杂免疫原性强。 4. 物理性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原强。可溶性抗原分子聚合后或吸附在颗粒表面可增强其免疫原性。 5. 完整性所以抗原物质通常要通过非消化道途径以完整分子状态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3.什么是抗原决定簇?如何理解单特异性决定簇与多特异性

兽医基础

“兽医基础”课程参考书如下: 考试范围包括五个部分(每个部分75分):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临床诊断。 五个部分由考生任选其中两个部分作答。 命题依据为《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知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动物生理学部分考试大纲 掌握:动物生理学、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血液的组成和各组分的作用、血液凝固过程及主要影响因子;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泌尿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生理调节;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突触和突触传递、反射与反射弧;内分泌的概念、下丘脑、垂体、胰岛、甲状腺、性腺的内分泌功能;家畜的生殖。 了解:细胞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和兴奋传导;、反射活动的协调、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家禽的生殖;家畜乳腺的功能和发育、乳的生成和乳生成的调节。 兽医病理学部分考试大纲 兽医病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包括形态和机能两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包括疾病概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应激反应,酸碱平衡障碍,水、电介质代谢障碍,缺氧,组织与细胞损伤,适应与修复,病理性物质沉着,炎症,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肿瘤等内容,要求掌握每一病理过程和病理现象的基本概念,主要病理学变化和发生机理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第二部分,系统病理,包括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心血管系统病理,呼吸系统病理,消化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要求掌握各系统的主要病理学变化。 第三部分,动物尸体剖检,要求掌握尸体变化,猪和鸡尸检方法,了解尸体剖检的目的和意义,尸检原则与注意事项。 “兽医免疫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考试大纲 《兽医免疫学》主要考察学生对免疫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免疫血清学技术等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功能;掌握抗原、抗体的基本概念,了解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基本因素;了解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并熟悉5种免疫球蛋白的特点。掌握补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掌握常见的免疫血清学技术,如凝集性实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并了解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掌握抗感染免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疫苗以及各类新型疫苗的基本概念;了解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熟悉各类疫苗的特点,了解其使用方法;熟悉免疫失败的原因,并在生产实践中知道如何避免免疫失败。

兽医免疫学复习重点

兽医免疫学 1、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2、免疫器官:是控制和担负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其组成以淋巴组织为主,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 3、抗体: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新鲜血浆中具有酶样活性的一组不耐热的蛋白 5、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对该抗原表现出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6、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7、免疫原:在具有免疫应答能力的机体中,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8、抗原决定簇: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 9、半抗原-载体现象:用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免疫动物所引起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藉以研究半抗原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机理。 载体效应:如只有用原来的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才能引起再次应答 10、佐剂:即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将其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能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11、抗体的多样性:不同的抗体分子能与多种多样的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异样 12、单克隆抗体(McAb):是由B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上一种特定的抗原决定簇的纯抗体。 13、细胞因子(CK)是指一类由机体的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14、攻膜复合体:C9为一种有聚合顷向的糖蛋白,与C5b678结合并进行环状聚合,共同组成1个大分子量 15、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与细菌或其他颗粒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 16、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机体内与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系统多达几十种,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编码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17、炎症反应:是一种病理过程,也是机体一种防御和消灭异物的积极方式,它是动物机体对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方式。 18、免疫应答(Ir)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该抗原的过程, 19、细胞免疫(CMI):为由T细胞活化而介导的杀细胞作用或免疫炎症反应。 20、体液免疫:以B细胞作为主要效应细胞(T 细胞也参与辅助),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21、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并使之活化的一类免疫细胞。 22、免疫突触:T细胞在免疫识别过程中,TCR-CD3复合体可识别APC提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并且在T细胞与APC之间形成复杂的超分子结构。 23、黏膜免疫:是区别于全身免疫的一种局部免疫系统,主是局部黏膜组织及免疫活性细胞在病原体等抗原的刺激下诱导出的免疫应答反应。 24、非特异性免疫:机体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及体液中的抗菌物质。 25、特异性免疫:以抗体作用为中心的体液免疫、以T细胞及淋巴因子为中心的细胞免疫。 26、被动免疫:是动物依靠输入其他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或细胞因子而产生的免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