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4.0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4.0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1、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K、Ca、、、、、、Sn、Pb、H、、、.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可以将位于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来.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Fe 和CuSO4溶液B.Mg和MnSO4溶液C.Mn和FeSO4溶液

①写出Fe 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现有下列试剂: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铝片、铜片.某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银、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把铝片打磨后,放入

中,观察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Al>Cu>Ag 把铜片打磨后,放入

中,观察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锰和铁一样也是我们科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金属元素,而且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与铁也相近。那么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谁更强些呢?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下面的探究:

查阅资料:欲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可采取在相同条件下比较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速度的快慢,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气泡速度越快。

实验设计: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两种金属薄片,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金属投入盐酸前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便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

C、使表面光亮,易观察

D、提高金属温度,加快反应速度

(2)根据下表中的现象填写结论。

金属铁锰

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较快

结论

5、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选填“前面”或“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

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

物质析出

猜想(选填“正确”或“错误”)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4)联想与启示:为什么不能用铁制的容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为探究锌、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这组实验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完全证明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所补充实验步骤、现象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如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

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

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等物质

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②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

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Fe和CuSO4溶液B.Mg和MnSO4溶液C.Mn和FeSO4溶液

①写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8、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记录】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

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

(1)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 .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 .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 )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 4).

[提出猜想]: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Cr >Al >Cu 猜想②:Cr >Cu )Al

猜想③:Al >Cr >Cu 猜想④:Al >Cu >Cr

[讨论交流]:根据已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已查阅的资料分析,肯定不能成立的是猜想是 和猜想 (填序号).

[实验设计及过程]:请将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实验反思]:

(1)将金属片投入稀硫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A .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有利于直接反应

B .使金属表面光亮,便于观察现象

C .使金属表面温度升高,提高反应温度

(2)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括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 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③把甲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你认为该方案中的 (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金属 空气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铁 ﹣ √ √ 铜 ﹣ ﹣ √ 镁 √ √ √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室温下,将大小相同并打磨光亮的铬片、铝片、铜片分别投入盛有体积相同、 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铜片表面 猜想 (填序号)成立

10、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②Al Cr Cu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回答问题: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

溶液变蓝色.

(1)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

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2)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3)(填①②③)

(4)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5)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7)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②.

11、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一)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二)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三)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四)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 .

(五)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六)拓展迁移:

(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 .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 .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片刻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 >Al ,Fe >Cu 几分钟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大量气泡 无气泡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Al >Fe >Cu

12、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如下图:

A B C D E F

其中A 是实验室用草酸(H 2C 2O 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 2C 2O 4

H 2O+CO 2↑+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 装置无明显现象,C 装置的作用是 。

D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E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4)F 装置的作用是 、 。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

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

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

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

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 (填“氧化”或“还原”)性。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Zn 、CuO 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变成 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

溶液呈无色。 Zn 和CuO 能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2 取Mg 、CuO 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 色。

实验3

取Cu 、Fe 2O 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

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粉末无变化 Cu 、Fe 2O 3不能

反应。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 的反应相似。

浓硫酸

草酸

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浓硫酸澄清

石灰水铝粉和氧化盛有细沙镁条氯酸钾铁的均匀混合物的蒸发皿纸漏斗浓硫酸

加热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1、Na 、Mg 、Al 、Zn 、Fe 、Cu 、Hg 、Ag ;氢前;氢后;排在前面;其后;盐溶液.

2、①Fe+CuSO 4=FeSO 4+Cu ; ②Mg Mn Fe Cu .

3、

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 3=Cu(NO 3)2+2Ag

4、(1)A (2)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5、(1)前面;(2)强;硫酸亚铁;正确;

(3);

(4)Fe+CuSO 4=FeSO 4+Cu .

6、实验步骤:将表面洁净的铁片伸入硫酸铜溶液中;

实验现象:铁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结论:铁的活动性比铜的活动性强.

7、(1)①水、氧气;②加速铁粉生锈,更快地放出热量.

(2)①Fe+CuSO 4═FeSO 4+Cu ;②Mg 、Mn 、Fe 、Cu .

8、(1)在空气中,镁能和氧气反应的最剧烈;(2)溶液的种类;Mg+H 2SO 4=MgSO 4+H 2↑;置换反应;Mg 、Fe 、Cu ;Mg 和H 2SO 4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9、【交流讨论】②;④

【实验设计及过程】溶质质量分数;无现象;③

【实验反思】(1)A ;(2)③.

10、(1)无现象;(2)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3)②

(4)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或污物)(5)Cr+H 2SO 4=CrSO 4+H 2↑

(6)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7)A1、CrSO 4溶液、Cu ;也可以用A12(SO 4)3溶液、Cr 、CuSO 4溶液.

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11、(二)Al >Fe >Cu ;

(四)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五)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Fe+CuSO 4=FeSO 4+Cu ;

(六)(1)Cu 、Fe 、Al ;(2)Cu 、Fe 、Al .

12、实验一 (1)2NaOH+CO 2=Na 2CO 3+H 2O

(2)证明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 干燥一氧化碳气体

(3)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4) 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尾气处理

实验二 2Al+Fe 2O 3 2Fe+Al 2O 3 还原 红 无

镁与氧化铜能发生置换反应 盐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硫酸铜 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Al >Cu >Ag 硝酸银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高温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

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

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

“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

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但只要有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深深被丑小鸭的自信和乐观所折服,并把故事讲给了外婆听,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还吵着闹着多看几本名着。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她起先自己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我就读给她听整个一面。渐渐的,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读的乐趣大,而两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全家一起读的乐趣大。于是,我便发展“业务”带动全家一起读书……现在,每每遇到好书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书”,当我说起我最小应该让我的时候,却没有人搭理我。最后

还把书给撕坏了,我生气地哭了,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对外婆说:“孩子小,应该让着点。”外婆却不服气的说:“我这一把年纪的了,怎么没人让我呀?”大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相让……读书让我明白了善恶美丑、悲欢离合,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教你辨别善恶,教你弘扬正义。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读一本好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书是我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了我;书是我的伙伴,跟我诉说心里话;书是一把钥匙,给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书更是一艘不会沉的船,引领我航行在人生的长河中。其实读书的真真乐趣也就在于此处,不是一个人闷头苦读书;也不是读到好处不与他人分享,独自品位;更不是一个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而是懂得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这才是读书真正之乐趣呢!这所有的一切,不正是我从书中受到的教益吗?

我阅读,故我美丽;我思考,故我存在。我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到:我从读书中受到了教益。当看见有些同学宁可买玩具亦不肯买书时,我便想到培根所说的话:“世界上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许许多多的作家、伟人都十分喜欢看书,例如毛泽东主席,他半边床上都是书,一读起书来便进入忘我的境界。

书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读书,读好书,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 (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对比实验,初步形成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建立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意识。 (2)“真假黄金饰物”的鉴别,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1.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具准备】 锌片、铁丝、铜丝、铝丝、CuS0 4溶液、AgN0 3 溶液、NaCl溶液、Al 2 (S04) 3 溶液、 试管(若干)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置换反应的概念,现在让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P 11~P 12 实验,并记录好反应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什么问题?(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结果)

【交流回答】 根据上述反应,同学们能否得出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得出结论】 金属活动性:A1>Cu>Ag 【归纳总结】 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同学们是否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何重要应用呢? 【交流回答】 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而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即不反应)。 【复习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金属能跟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是否所有金属都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呢?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应满足什么条件?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仪器和药品完成下列实验探究活动:探究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活动与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溶液反应。 实验用品:锌片、铁丝、铜丝、CuS0 4溶液、AgN0 3 溶液、NaCl溶液、试管(若干) 实验要求:取3支试管,分别加人一小片锌片、铁丝、铜丝然后分别加人CuS0 4 溶液,AgN0 3 溶液,NaCl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怎样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几条规律

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F>O >N>C>B;Cl>S>P>S i等。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Cl>Br>I;O >S>Se;N>P>As等。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如F2、Cl2、Br2、I2与H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Cl>Br>I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 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I>S>P。 【4】 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 则非金属性:Cl>S>P>C>Si。 【5】 如2F2+2H2O=4HF+O2↑;O2+4HCl=2H2O+2Cl2(地康法制Cl2);Cl2+2NaBr=2NaCl+Br2;3Cl2+2NH3=N2+6HCl;Cl2+H2S=S+2HCl。【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单质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2->I->Br->Cl->F-,则非金属性S<I<Br<Cl<F。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2 →CuCl2;2Cu+S→Cu2S,说明非金属性Cl>S。【8】.几种非金属同处于一种物质中,可用其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如HClO、HClO3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说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氯。 【9】、能量: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放热,放热越多离子越稳定,非金属越强。

金属及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Li、Cs、Rb、K、Ra 、Ba 、Sr、Ca、Na 、Ac、La、Ce、Pr 、Nd 、Pm 锂、铯、铷、钾、镭、钡、锶、钙、钠、锕、镧、铈、镨、钕、钷、 Sm 、Eu、Gd 、Tb 、Y 、Mg 、Dy、 Am 、Ho、Er 、Tm 、Yb、Lu 、(H)、Sc、Pu 、Th 、Np 、Be 钐、铕、钆、铽、钇、镁、镅、镝、钬、铒、铥、镱、镥、(氢)、钪、钚、钍、镎、铍、 Uv、Hf 、Al 、Ti 、Zr 、V 、Mn、Nb、Zn、Cr 、Ga 、Fe 、Cd 、In 、Tl 、Co 铀、铪、铝、钛、锆、钒、锰、铌、锌、铬、镓、铁、镉、铟、铊、钴、 Ni、Mo、Sn 、Pb 、(D2)、(H2)、Cu、Tc、Po、Hg 、Ag、Rh 、Pd 、Pt 、Au 镍、钼、锡、铅、(氘分子)、(氢分子)、铜、锝、钋、汞、银、铑、钯、铂、金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强,越是右上方越弱。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为旧称,现称为稀有气体)不算。 各种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对应金属的简单的,一般正价的离子氧化性从左到右递增(特殊:Hg2+0(即活动性低于氢)时,金属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标准电极电势<0时,可与非氧化性酸反映。标准电极电势较小的金属可从标准电极电势较大的金属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后者。如金属锂在中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为—3.045V,为活动性最强,而铜(+0.342V)、汞(+0.851V)、银(+0.7996V)、铂(+1.200V)、金(1.691V)都大于0,故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非金属活动顺序 非金属是这样:因为非金属一般都是若干原子构成的分子,而分子是非金属常见形态,所以我这里排的是分子顺序表,比较实用: 氟〉氯〉氧〉溴〉氮、硫〉氢〉红磷〉碘〉碳〉砷〉硒〉硼〉硅 稀有气体:Xe>Kr>Ar>Ne>He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非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是右上方越强。惰性气体不算。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题目的难易不同,题型各异。因此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可以由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决定。 2. 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2)酸应是具有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 3.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还有要知道:金属制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且(溶液中,前置后,隔越远,置越先) 注意:必须是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溶液,其他不可以反应,如: Cu+AgC O3≠(Cu>Ag,但AgCO3不溶于水)

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1.请设计简答的实验证明Al 、Fe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或Fe 、Cu ) 方法一: 方法二: 2.请分别设计三种简单的实验证明Fe 、Cu 、Ag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或Mg 、Fe 、Cu )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其中金属片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看到A 、C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写出A 试管中反应的方程式: (2)B 试管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 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 (填“强”或“弱”)。 (3)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4)要想验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Y 是硫酸铜溶液,则X 是 ,如果X 是铜,则Y 是 (5)经认真分析,它们认为上述有一个实验可以省略,该实验的序号是 4.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Fe >H >Cu 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 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 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 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 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设计探究题: 【知识梳理】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K 、Ca 、Na 、Ba 除外!)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含答案)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下列现象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 A.银与稀盐酸不能反应 B.湿法炼铜 C.金的密度比铝大 D.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答案:C 解题思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A.银与稀盐酸不能反应,是因为银属于氢后金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 B.湿法炼铜是因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 C.金的密度比铝大,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无关,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 D.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是因为锌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 2.X、Y、Z三种金属,它们与有关溶液的反应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X+YSO4=XSO4+Y②Z+H2SO4=ZSO4+H2↑4=ZSO4+Y④X+H2SO4→不反应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 Y Z B.X Z Y C.Z Y X D.Z X Y 答案:D 解题思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由①可知,金属活动性X Y;由②可知,金属活动性Z H;由③可知,金属活动性Z Y;由④可知,金属活动性H X。综上,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 X Y,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图形象的表示出了Mg、Ti、Ag三种金属放到稀盐酸中的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判断与应用学案 ※ 火眼金睛 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Cu 和Zn 的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你能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鉴别吗?(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轻松闯关 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是( ) A 、CuSO 4 B 、MgCl 2 C 、FeCl 3 D 、ZnSO 4 ※ ※学以致用 葡萄表面的波尔多液[CuSO 4、Ca(OH)2]为何不能在铁桶中配啊? ※ 轻松闯关 等质量的两种金属A、B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都生成了+2价的硫酸盐,其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①A、B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A 、B 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 ※ ※在线测试一 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Y、Z则不能,但有下列反应关系:Y+Z(NO3)2=Z+Y(N03)2,则X、Y、Z在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 ) A、Z、Y、X B、X、Z、Y C、X、Y、Z D、Z、X、Y ※ ※拓展延伸一 等质量 的A 、 B 、C 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都生成了+2价的硫酸盐,其产生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A 、B 、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A 、B 、C 三种金属元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 ※ 轻松闯关 下图为小明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 ⑴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写装置序号)_______,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由实验可得出的有关金属活动性关系是: ; 。 B C D A Fe 稀硫酸 Cu 稀硫酸 Fe 硫酸铜溶液 Fe 硝酸银溶液

金属活动性探究题

1.我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O 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 ) A .观察Na 2SO 4、K 2SO 4溶液的颜色 B .观察CuCl 2、Cu(NO 3)2溶液的颜色 C .向CuSO 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 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 D .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 2.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B .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 .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3.金属Ti (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 、Mg 、Cu 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 、Mg 、Cu B .若Ti 粉中混有Mg ,提纯Ti 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 .用Ti 从CuSO 4溶液中置换出Cu 是工业制取Cu 的很好途径 D .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4、下面是某同学对铁部分知识学习的过程。 ①从调查中可知铁制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 。②提出下列保护铁资源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防止铁制品腐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⑵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来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 2O 3),盐酸中主要含有H 2O 分子、H +、C1-。某探 究小组为探究稀盐酸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1)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236.右下图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识点及专题复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大概是:由强到弱铯最强然后是稀土、钡、铷、再然后是钾〉钙〉钠〉镁〉铝〉铍〉锰〉锌〉铁〉钴〉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符号式为(从钾至金):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初中生应该掌握的··)。 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2)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H2,其余金属则不能。 2.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 (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还有要知道:金属只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且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 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注意:必须是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溶液,其他不可以反应,如: Cu+AgCO3≠ (Cu>Ag,但AgCO3不溶于水)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u + 2AgCl == 2Ag + CuCl2 B、Zn + 2AgNO3 == 2Ag +Zn(NO3)2 C、2Na + CuSO4== Cu + Na2SO4 D、2Fe +3CuCl2==2FeCl3 + 3Cu 2、将锌片投入下列盐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使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MgCl2 B、CuCl2 C、Ag(NO3)2 D、KCl 3、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 A、Fe2(SO4)3 B、CuCl2 C、AgNO3 D、Al2(SO4)3 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到足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该金属是( )A、Fe B、Cu C、Ag 5、向CuCl2、ZnCl2、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A、ZnCl2、HCl B、FeCl2、CuCl2 C、CuCl2、HCl D、ZnCl2、FeCl2 6、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Zn (B)Mg (C)Fe (D)Cu 7、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的锌粉和氧化铜(其他的成分不跟酸反应),这些废与废盐酸接触时会形成污水,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后让铁粉有剩余,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Fe2+ 、Cu2+ B、Cu2+、H+ C、Zn2+、Fe2+ D、Zn2+、H+

比较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重点专题----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填空:元素的金属性:。 1.如何通过一些实验可测的手段来比较金属钠和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弱(注意:答案和划线数无关) 。 2.如何通过一些实验可测的手段来比较金属铝和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弱 。 思考:以上二题比较方法完全相同吗 总结: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定义: 1.如何来比较氧和氟的非金属性强弱(注意:答案和划线数无关) 。 2.如何来比较S和Cl的非金属性强弱 。

思考:以上二题比较方法完全相同吗 总结: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 重点专题----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填空:元素的金属性: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1.如何通过一些实验可测的手段来比较金属钠和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弱(注意:答案和划线 数无关) 与水反应的条件和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钠与冷水剧烈反应,镁在加热情况下与水发生反应。 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钠的碱性强弱对比:氢氧化钠强于氢氧化镁 测定同浓度时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的酸性强弱得出结论:氯化镁的酸性强于氯化钠,所以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 2.如何通过一些实验可测的手段来比较金属铝和金属镁的金属性强弱 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比较产生氢气速率的快慢:产生较快者金属性强。 测定同浓度时氯化铝和氯化镁溶液的酸性强弱得出结论:氯化铝的酸性强于氯化镁 将打磨过的铝和镁分别加入热水中进行反应并滴加酚酞:颜色较红者为镁,即金属性更强将镁铝、盐酸和若干导线组合成原电池:极上先出现气泡者为金属性弱的,即铝 思考:以上二题比较方法完全相同吗 总结: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单质与水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或速率:反应越剧烈,即金属性越强。。单质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快慢:快者为金属性较强 测定同浓度的盐溶液的PH:根据酸性强弱,推断原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讲解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考点、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习题: 1.为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b>a>c B.a>b>c C.b>c>a D.c>a>b 2.将洁净的铁丝浸入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固体物质,这层物质是下列的 A.Zn B.Ag C.Ag和Zn D.Zn和Fe 3.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 滤,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 ..含有的金属是下列的 ( ) A Ag B.Cu C.Ag、Cu D.无法确定 4. 向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对滤渣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只有Fe和Ag B. 只有Zn和Ag C. 只有Ag D. 只有Fe 5.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

A.只有银 B.只有银和铁 C.可能含有锌 D.一定有银、铁、锌 6. 金(Au)、银(Ag)、铜(Cu)曾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货币历史和丰富的货币文化。下列关于金、银、铜三种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 B. 单质铜可以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C. 黄铜(为铜、锌合金)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其真伪可用稀盐酸鉴别 D. 三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金原子的>银原子的>铜原子的 1、下列各组金属中,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是() A、Cu、Fe、Zn B、Al、Mg、Zn C、Zn、Fe、Hg D、Mg、Zn、Al 2、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A、锌和稀硫酸 B、铁和稀硫酸 C、铁和硫酸铜 D、铁和稀盐酸 3、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速率N>M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生成H2的质量M<N 4、、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观察颜色 B、称取质量 C、用磁铁吸引 D、插入稀盐酸中 5、下列物质中,不能有金属跟盐酸反应来生成的是() A、氯化锌 B、氯化铁 C、氯化亚铁 D、氯化镁 7、往CuO和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时,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铁钉,片刻后取出,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CuO+H2SO4===CuSO4+H2O)() A、不溶物一定是Cu,不含Fe B、不溶物一定是Fe,不含Cu C、不溶物一定含有Cu,也可能含有Fe或CuO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和CuSO4,不含有H2SO4 8、金属插入溶液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B、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

周清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 类型一 推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陕西中考)锰和镍(Ni)都是重要的金属,将镍丝插入MnSO 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SO 4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Mn 、Ni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Mn 、Ni 、Cu B .Mn 、Cu 、Ni C .Ni 、Mn 、Cu D .Cu 、Mn 、Ni 2.现有X 、Y 、Z 三种金属,把X 、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 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 快,把Z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 A .X >Y >Z B .Y >Z >X C .Y >X >Z D .Z >Y >X 3.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乙、甲、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4.已知金属M 和N 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 +H 2SO 4===MSO 4+H 2↑ Fe +MCl 2===M +FeCl 2 N +FeCl 2===Fe +NCl 2 判断Fe 、Cu 、M 、N 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以上三个化学反应均属于________。 类型二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5.(宜昌中考)能验证Zn 、Cu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 .Zn 、Ag 、CuSO 4溶液 B .Zn 、Cu 、Ag 、H 2SO 4溶液 C .Cu 、Ag 、ZnSO 4溶液 D .Ag 、ZnSO 4溶液、CuSO 4溶液 6.(广州中考)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 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 >Cu B .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 >Ag C .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 >Cu >Ag D .实验甲中的CuSO 4改为CuCl 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7.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 、Cu 、Ag 、R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 为未知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A 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 丝表面产生___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 进行实验,如图B 所示。若甲中出 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________,可得出Fe 、Cu 、 Ag 、R 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 8.(烟台中考)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 蚀性。为了解金属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与小涛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猜想一:Cr Al Cu ;猜想二:Al Cr Cu ;猜想三:______________。 【实验和探究】(1)小娟的实验: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2)小涛的实验:小涛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是河北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此专题重点解决35题有关金属活动性的实验探究。此探究的依据是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一、探究题 1.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 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同学们带着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 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_________。 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许多的方法: 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填字母关系最大。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金属的导电性金属的活动性 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反应中Mn显价。请回答: 探究未知银白色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时,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Ⅰ实验Ⅱ 实验Ⅰ中,实验前要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铝、铁的活动性强弱,甲同学认为不够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中要验证铁、铜和铝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在盐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4.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金属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复习要点梳理 1.金属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除汞是液体外,其他金属都是固体(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金字旁)。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密度和熔点高。铁、钴、镍等金属还具有铁磁性。金属普遍具有金属光泽,但金属粉末一般呈灰黑色。 2.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通过不同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现象或人类冶炼金属的年代,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3.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一些金属与氧气反应,例: 点燃 3Fe+ 2O2====== Fe3O4 △ 2Cu+ O2=====2CuO (2)一些金属与酸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例: Fe+ 2 HCl====FeCl2+ H2↑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但应注意: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时,由于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金属与其反应时,得不到氢气,即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一些金属与盐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生成盐和新金属,例: Fe+CuSO4=FeSO4+ Cu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要注意:特别活泼 金属如K、Ca、Na等与盐溶液反应时,是先与水反应,故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 例如: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2Na+2H2O=2NaOH+H2↑ CuSO4+ 2NaOH====Cu(OH)2↓(蓝色)+Na2SO4 4.合金: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如生铁和钢等。合金属于混合物。一般地说,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因此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5.钢铁的用途和冶炼 (1)钢:钢是一种由碳和铁等元素形成的合金,质坚硬,有弹性和延展性,机械性能好,可用来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是最常见、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合金材料。 (2)金属冶炼: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炼铁的主要原理如下。 高温 Fe2O3+3CO======2Fe+3CO2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与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就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 需说明的就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与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就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判断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与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与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与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这里需说明的就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 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5、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 如从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得知金属性:Na ﹥Mg ﹥Al。 6、根据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情况判断 通常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性较强。如Zn与Cu比较时,把Zn与Cu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现铜片上有气泡,说明锌为负极,故金属性Zn﹥Cu。但也应注意此方法判断中的特殊情况,如铝与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冷浓硝酸中,因铝钝化,铜为负极,但金属性却为Al﹥Cu。 7、根据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

中考题: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题原创】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化学的常考点,可采用“五元素一句”方法进行记忆。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能提供的化学信息有: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就越强;⑵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⑶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可归纳为“前金换后金”。 【经典例题】有X、Y、Z三种金属,将X、Y浸入稀盐酸中,Y溶解,X不溶;将X浸入Z与硫酸根组成的溶液中,X的表面附着Z金属,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 B.Y、X、Z C.Z、X、Y A.Y、Z、X 分析:将X、Y浸入稀盐酸中,Y溶解,X不溶,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Y排在H前,X在H后,Y 活泼性比X强;X能将Z的硫酸盐溶液中Z金属置换出来,则X的活动性比Z强。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Z。 考点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规律。通常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设计探究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现象(见变式2),能写出化学方程式。 【中考题原创】 1.常见金属R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O3═R(NO3)2+2Ag。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的金属活动性比Ag要强 D.金属R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分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明R的活动性要比Ag要强,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0→+2价,不可能是铝Al,则正确答案为B。 2.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请你回答: ⑴该同学还需要选择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溶液。 ⑵根据选定的试剂,用来解释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则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合理选择试剂时可采用“两边夹中间”的方法,如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先选择铁丝,另外两种试剂必须是可溶性镁、铜化合物,如硫酸镁和硫酸铜(或氯化镁、硝酸铜等)溶液。若选择硫酸亚溶液(或氯化亚铁溶液等),则应还选择大小相同的镁片和铜片。 3.铬(Cr)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分别是: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1、“克罗米”技术是指在眼镜的金属镜架、自行车车把与钢圈等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铬(Cr)。小明发现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于是他和小组同学一起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查阅资料】铬(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铬进一步被氧化;硫酸亚铬(CrSO4)溶液呈蓝色,硫酸亚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提出猜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①Cr>Mg>Cu ②Mg>Cu>Cr ③ 【实验探究】 【交流与讨论】 (1)实验前所用的金属片都需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 (2)实验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结合探究结论,有同学提出四个实验可进行优化,只需选择三种药品,即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合理的选择是。 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亚铬溶液③硫酸铜溶液④稀硫酸⑤镁片⑥铬片⑦铜片 2、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性。 (2)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 (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亮学完合金后,知道了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白铜中含有铜和镍(Ni)。他决定探究Fe、Cu、Ni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NiSO 4,并放出氢气。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常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常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Ba Ca Na Mg Al Mn Zn Cr Fe Co Ni Sn (H) Cu Hg Pb Ag Pt Au 即:钾钡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钴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各种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对应金属的简单的,一般正价的离子氧化性从左到右递增(特殊:Hg2+Kr>Ar>Ne>He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越是左下方,越是右上方越强。惰性气体不算。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题目的难易不同,题型各异。因此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1. 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2)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其余

金属则不能。 2.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