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2019年)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2019年)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2019年)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

(2019年)

目录

目录 ............................................................................................. I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 (1)

二、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明细表 (7)

100 基础通用 (7)

101 术语及符号 (7)

102 分类与代码 (8)

103 数据元与元数据 (14)

104 通用规则 (22)

200 基础设施 (24)

201 硬件设备 (24)

202 网络与通信 (35)

300 数据资源 (44)

301 数据表示 (44)

302 数据采集 (48)

303 数据交换 (50)

304 数据管理 (65)

400 信息应用 (66)

401 技术要求 (66)

402 测试维护 (107)

500 网络安全 (112)

501 安全技术 (112)

502 安全管理 (113)

503 网络信任 (114)

504 安全服务 (115)

600工程规范 (115)

601 工程建设 (115)

602 工程管理 (120)

603 工程运维 (122)

三、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统计表 (123)

四、编制说明 (124)

(一)编制目的。 (124)

(二)编制依据。 (124)

(三)编制原则。 (125)

(四)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范围界定。 (126)

(五)标准体系构成。 (126)

(六)其他 (127)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

交通运

输信息化

标准体系

200

基础设施

202

网络与通信

100

基础通用

201

硬件设备

300

数据资源

400

信息应用

402

测试维护401

技术要求

500

网络安全

504

安全服务501

安全技术

502

安全管理

503

网络信任

600

工程规范

102

分类与代码

101

术语及符号

103

数据元与元数据

104

通用规则

301

数据表示

302

数据采集

303

数据交换

304

数据管理

603

工程运维601

工程建设

602

工程管理

注:标准体系类别说明

100 基础通用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100 基础通用在综合交通运输、公路、水路信息化(表中以下简称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具有广泛适用范围的基础性或特定领域的通用条款的标准。主要包括:术语、符号、分类、代码、数据元、元数据、规则等。

101 术语及符

交通运输信息化及其应用涉及的相关术语类

及符号类标准。

102 分类与代

交通运输信息化及其应用涉及的分类标准、

代码标准。

103 数据元与

元数据

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数据元与元数据标

准。

104 通用规则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普遍适用的规范、规则等技术要求。

200 基础设施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200 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硬件设备、有线(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类标准。主要包括:

硬件设备、网络与通信技术标准。

201 硬件设备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硬件设备类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收费、IC卡类、卫星定位类、监测信息采集类、基础设施装备类、移动终端类、物联传感设备等技术标准。

202 网络与通

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类标

准。主要包括: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类、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类、高速公路电

话及信号机类、公交调度车载信息终端通信

类、VHF类、移动通信类、船舶雷达类、无

线电通讯类、RFID、物联网传感通信类等技

术标准。

300 数据资源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300 数据资源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活动所涉及的数据资源类标准。主要包括:数据表示、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管理等技术标准。

301 数据表示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对数据存储及其表示进行规范化描述的标准。主要包括:数据格式、

数据字典和数据指标、数据要素等技术标准。

302 数据采集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规范专业领域数据采集活动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采集数据指标与格式、采集数据范围、采集频率与时效等技术标准。

303 数据交换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规范数据交换活动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报文、交换指标与格式、交换接口等技术标准。

304 数据管理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规范数据管理活动的技术标准。数据管理标准主要包括:数据管控、数据评估、数据评价等技术标准。

400 信息应用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400 信息应用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的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应用标准主要包括:系统功能、性能、架构、流程、方法等技术标准。

401 功能架构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总体框架、功能要求、视图等技术标准。

402 技术要求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技术要求、流程规范等标准。

403 测试维护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检验检测、运行维护、测试管理等标准。

500 网络安全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

500 网络安全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建设、运行、运营所需遵循的安全类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网络信任及服务等标准。

501 安全技术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主要涉及的物理、环境、主机、存储、网络、数据等安全技术标准。

502 安全管理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建设、运营、维护管理需要遵循的安全类管理规程等标准。

503 网络信任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利用密码、数字证书认证等安全技术建立网络与应用身份信任源点的相关技术标准。

504 安全服务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专业应用系统面向公共服务、部门应用以及跨部门业务交互时所需遵循的安全类标准。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和改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标准是指综合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为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协调衔接和共同使用的标准,涵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及邮政等交叉领域。 各运输方式单独使用和单一服务所涉及的标准应与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协调配套。 第四条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 (一)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 (二)组织制定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化有关政策制度、发 展规划、标准体系和计划; (三)组织制定、修订、实施交通运输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四)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第五条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应遵循依法行政、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原则,促进科学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 第六条鼓励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将我国具有技术优势的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间的转化运用。鼓励将有推广价值的中国标准翻译成外文版标准,推进其在国际上的应用。 第七条积极配合国家推进标准化军民融合和资源共享,提升军民标准通用化水平,积极推动在交通运输国防建设中采用民用标准,并将先进适用的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八条交通运输部建立交通运输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成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统筹协调衔接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研究审议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重大政策和重要事项。 管委会设办公室,负责督促落实管委会审定的重大政策和部

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

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 (2015年)

目录 一、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结构图 (1) (一)标准体系结构图 (1) (二)标准类别及说明 (3) 二、综合交通运输标准明细表 (5) (一)基础标准100 (5) 101术语与符号 (5) 102分类与编码 (6) (二)运输服务标准200 (7) 201客运服务 (7) 202货运服务 (8) 203邮政业服务 (10) (三)工程设施标准300 (10) 301综合客运枢纽工程设施 (10) 302综合货运枢纽工程设施 (11) 303复合通道(路线与桥隧)工程设施 (12) 304交叉设施工程设施 (13) (四)安全应急标准400 (14) 401客运安全应急 (14) 402货运安全应急 (14) (五)信息化标准500 (16) 501通用 (16) 502客运服务信息化 (20) 503货运服务信息化 (21) 504邮政业服务信息化 (23) (六)统计评价标准600 (25) 601统计 (25) 1

602评价 (26) (七)运输装备和产品标准700 (27) 701载运工具 (27) 702装载单元 (29) 703换装、换乘设备 (33) 704邮政业运输装备和产品 (34) (八)相关标准900 (35) 三、标准统计表 (41) 四、编制说明 (44) (一)编制依据 (44) (二)编制目标 (44) (三)编制原则 (45) (四)体系构成 (45) (五)其他 (46) 2

一、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结构图(一)标准体系结构图 1

图1 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结构图 2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目录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2014年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安全培训效果评价 安全教育识别培训、教育需求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员工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全员)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帐 人员培训签到表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记录 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考核记录职业驾驶员培训记录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核记录 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档案全员安全培训考核记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记录 相关方安全教育记录(手写) 转岗人员、新员工安全培训记录表 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及任职考察

关于颁布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 为认真贯彻执行我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控制风险、综合治理;平安和谐、持续改进;遵章守法、安全发展”的安全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以对企业财产、对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员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依法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使其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质防范事故的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确保我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依法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资格证的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使其掌握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素质防范事故的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资格证的管理 3.主管部门 3. 1确定安全部门为公司安全教育主管部门。 3. 2安全部门负责各级培训、抽查和监督。 4.工作程序 4. 1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4. 1. 1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总经理及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培训取得职业安全资格证后,方可任职,并定期进行复审; 4.1.2各级领导必须取得职业安全资格证可任职。每三年 进行一次复审,取证培训和复审培训工作要求由公司负责组织。 4.1.3安全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管理部门和公司负责组织进行,其必须经安全培训取得资格后,方可任职,并定期进行知识更新的学习和培训。 4.1.4各车队驾驶员的培训,由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实,每年要集中组织培训学习,不断提离其安全素质。 4.2“转岗”“复工”“四新”安全培训教育。 4. 2.1员工调整工作岗位(转岗)或离岗30天以上,重新上岗(复岗)时,应实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离岗30天以下,试其情况,应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 4. 2. 2非本公司从业人员调入,无论是否改变工种,应按新入

企业信息化数据库管理体系(doc 10)

企业信息化数据库管理体系(doc 10)

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操纵。为了能够在系统开发和开展业务工作期间有效地与信息服务人员进行联系,用户管理人员应具备本章中所提到的有关概念、方法和术语方面的业务知识。 一、数据和信息 计算机系统并不存储信息,只存储数据。数据是获得信息的原始材料,为了满足定期存取的需要,它们被存储在二级(辅助)存储设备(磁盘和磁带)上。信息是经过同化、聚合和“加工”后的有特定含义的数据。为了突击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差别,我们考察下面的例子。一个部门领导要求每个职工分别在一张纸上写下他们的年龄。每张纸只有一行含义简单的数据。然而经理可以从这些数据中获得信息。他能够以此确定超过50岁的职工有多少、职工平均年龄是多少,最年轻的职工年龄是多少等等。人们经常使用“信息处理”这个词汇容易造成误解,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为了产生信息而处理数据。 二、数据组织的层次体系 任何信息系统都有一个数据组织的层次体

示256个字符。读者可能会问:既然用六位就可以对一个字符编码。为什么还要用八位来编码?这是因为六位码的64种可能的组合只够表示字母、数字和18个特殊符号。如果希望有表示大写和小写字母,那么六位编码就不够用了。因此,就需要具有128种组合的七位编码。 目前还难以想象出对128种以上的位的组合需要。引进八位编码体制(EBCDIC)是为了利用这一个事实,即只用4位(24-具有16种可能的组合)来表示一个数值数据。因此,一个8位的编码实际上可以用来表示两个十进制数字。由于所存储的数据多数是数值数据,所以将两个数字的编码压缩成八位可以节省存储空间。EBCDIC 的8位组合称之为一个字节。而BCD的六位就构成一个字节。在BCD和ASCII编码体制中,字节是字符的同义词。在EBCDIC编码体制中,由于可以将两个数字压缩到一个字节中,所以EBCDIC 的字节与字符间并不一一对应。然而,在涉及到存储容量时,则经常交替地使用字符和字节。一个磁盘组可以有800兆字节容量(即800兆字节的永久存储器),而一台计算机的主存可以有8兆字节(作为处理用的兆字节的高速临时存储器)。较小的存储设备用千字节(一千个字节的倍数来度量)。通常将兆和千分别缩写“M”和“K”。 在逻辑上讲,一个EBCDIC字节是8位,而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2019年)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2019年)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xx年) 目录 目录I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1 二.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明细表7100 基础通用7101 术语及符号7102 分类与代码7103 数据元与元数据10104 通用规则14200 基础设施15201 硬件设备15202 网络与通信19300 数据资源24301 数据表示24302 数据采集26303 数据交换26304 数据管理33400 信息应用34401 技术要求34402 测试维护52500 网络安全54501 安全技术54502 安全管理54503 网络信任55504 安全服务55600工程规范56601 工程建设56602 工程管理59603 工程运维59 三.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统计表61 四.编制说明62 (一)编制目的。62 (二)编制依据。62 (三)编制原则。63 (四)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范围界定。64 (五)标准体系构成。64 (六)其他65 II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注:标准体系类别说明100 基础通用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100 基础通用在综合交通运输.公路.水路信息化(表中以下简称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具有广泛适用范围的基础性或特定领域的通用条款的标准。主要包括:术语.符号.分类.代码.数据元.元数据.规则等。 101 术语及符号交通运输信息化及其应用涉及的相关术语类及符号类标准。 102 分类与代码交通运输信息化及其应用涉及的分类标准.代码标准。 103 数据元与元数据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数据元与元数据标准。 104 通用规则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普遍适用的规范.规则等技术要求。 200 基础设施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200 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硬件设备.有线(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类标准。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网络与通信技术标准。 201 硬件设备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硬件设备类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收费.IC卡类.卫星定位类.监测信息采集类.基础设施装备类.移动终端类.物联传感设备等技术标准。 202 网络与通信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类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类.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doc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 (2019年)

目录 目录 ............................................................................................. I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 (1) 二、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明细表 (7) 100 基础通用 (7) 101 术语及符号 (7) 102 分类与代码 (8) 103 数据元与元数据 (14) 104 通用规则 (22) 200 基础设施 (24) 201 硬件设备 (24) 202 网络与通信 (35) 300 数据资源 (44) 301 数据表示 (44) 302 数据采集 (48) 303 数据交换 (50) 304 数据管理 (65) 400 信息应用 (66) 401 技术要求 (66) 402 测试维护 (107) 500 网络安全 (112) 501 安全技术 (112) 502 安全管理 (113) 503 网络信任 (114) 504 安全服务 (115) 600工程规范 (115) 601 工程建设 (115) 602 工程管理 (120) 603 工程运维 (122) 三、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统计表 (123)

四、编制说明 (124) (一)编制目的。 (124) (二)编制依据。 (124) (三)编制原则。 (125) (四)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范围界定。 (126) (五)标准体系构成。 (126) (六)其他 (127)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 交通运 输信息化 标准体系 200 基础设施 202 网络与通信 100 基础通用 201 硬件设备 300 数据资源 400 信息应用 402 测试维护401 技术要求 500 网络安全 504 安全服务501 安全技术 502 安全管理 503 网络信任 600 工程规范 102 分类与代码 101 术语及符号 103 数据元与元数据 104 通用规则 301 数据表示 302 数据采集 303 数据交换 304 数据管理 603 工程运维601 工程建设 602 工程管理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 要标志。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信技 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标准是人们为某种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 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要求。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的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

规模.人们很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循多少标准,但是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用标准统一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 标准化则是制定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的 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技术法规。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二、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将涉及 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1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三维空间 为了更为直观地反映信息化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为对象,建立起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如图1所示。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O一六年一月 前言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交通运输发展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先行官”要求,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标准化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工作,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务、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统筹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改革,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规划编制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为指导,依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按照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明确了“十三五”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管理

制度机制建设、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标准国际化、标准实施、计量体系建设、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八个方面主要任务,指导“十三五”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形势要求 (3) 二、总体思路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5) 三、重点任务 (8) (一)管理制度机制建设 (8) (二)强制性标准制修订 (8) (三)推荐性标准制修订 (10) (四)标准国际化 (16) (五)标准实施 (16) (六)计量体系建设 (17)

2020新版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系统观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标 准化建设的系统观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新版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 系统观 随着在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继而在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中,对各行业已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形式要求、基本内容、考评办法等作出比较一致的规定;同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提出了“全面开展安全达标”的要求,要求企业“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到更加系统化的层次;及至2011年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明确指出“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作为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从企业层面,做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甚而达到“企业达标”,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并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状态,让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能力得到综合提升的效果;道路运输企业按照“风险分析—制度完善—过程控制—绩效改进”程序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最终目的就是达到驾驶员(以及乘车人、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车辆、路况(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和社会综合环境处于有利于安全运行的状态并能够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改进,而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能力亦随之得到综合提升。 当然在进行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本行业的特点,依据相关标准来实现标准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早已开始进行,比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有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评级系统(《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则》、《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等),是道路运输企业“行业达标”的参考依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研究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研究 (2006年3月7日~3月27日) 摘要本文从信息化与标准化入手,根据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的层次结构,描述了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架构,并对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中各子标准体系涵盖的标准X围进行了论述,对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标准化体系 1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概述 1.1 信息化与标准化 (1) 标准与标准化 ●标准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X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X性文件(GB/T 20000.1—2002 2.3.2)。 ●标准化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的X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用标准来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GB/T 20000.1—2002 2.1.1)。 (2) 信息化与信息化之标准化 ●信息化信息化是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抽象和数字化的过程,它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 ●信息化之标准化标准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过程中保障和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安全以及网络互连互通。信息化标准化是围绕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品的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1.2 标准化体系组成

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应该涵盖标准以及标准制定、运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因 此,标准化体系包括标准体系(标准本身)、标准运行机制和标准管理体制。 (1) 标准体系:由一定X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 管理体制:制订和贯彻标准应遵循的标准化管理方针、原则、组织制度 和标准体制。 (3) 运行机制:制订和贯彻标准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 标准体系是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标准体系是针对技术开发、 信息产品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而制订的标准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 供标准和技术依据,是指导信息化标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3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1) 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 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X。涉 及信息化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浩如烟海,内容非 常庞杂,且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为了指导信息化建设,必须研究信息化标准体系。 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应该从网络化信息系统模型入手。图1给出的是网络 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一般模型中把物理平台(计算机、外部设备、存储系统、 场地环境等)和网络平台归结为基础设施平台,考虑到物理平台及其标准十分复 杂,把基础设施平台细分为物理平台和网络平台两部分。 (2)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根据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按照科学的方法对标准进行分类,提出的信 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该体系框架由下列标准体系组成。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建设方案只是分享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最小的投资换回最高的回报。

目录 第1章云终端系统 (3) 1.1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3) 1.2 PC机模式的弊端 (3) 1.3 云终端企业办公网络解决方案 (3) 1.4 云终端方案和标准PC方案预算对比 (5) 1.5 方案图解 (7) 1.6 云终端产品简介 (7) 1.7 服务器配置要求 (9) 第2章GPS汽车定位系统 (10) 2.1 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10) 2.2 系统功能 (10) 2.2.1实时定位 (10) 2.2.2超速报警统计 (11) 2.2.3疲劳驾驶报警 (11) 2.2.4轨迹回放 (12) 2.2.5轨迹分析 (12) 2.2.6定点搜车 (13) 2.2.7停车数据统计 (13) 2.2.8应急报警 (14) 2.2.9进出站场统计 (14) 2.2.10里程统计 (15) 2.2.11速度曲线图 (15) 2.2.12线路偏离报警 (16) 2.2.13图片传输 (16) 2.2.14视频录像 (18) 第3章一卡通系统 (19) 3.1 一卡通系统概述 (19) 3.2 网络结构说明 (20) 3.3 软件体系架构 (20) 3.4 质量保证体系 (22)

3.5 售后服务承诺 (23) 第一章云终端系统 1.1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更加注重自身信息架构的简便易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总体拥有成本,企业也不例外。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企业网络不断完善。 但是,现阶段一些企业电脑网络的建设,大都采用单独享用各自PC机的模式,而PC 机模式具有采购部署成本高、大量PC机资源闲置浪费、后期管理维护困难、安全性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构建一个低成本、易于管理、安全性高的企业网络一直是企业信息化的焦点。 1.2 PC机模式的弊端 (1)PC造价高昂 企业网络具有人员用机数量较大的特点,一般10-150台不等,采购众多PC机成本高昂,而安装软件需要同等数量的LICENSE,进一步增加成本,并且在每次的电脑升级换代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企业投入较大的资金,应用的成本较高。 (2)管理维护困难 企业网络的主要使用对象为办公人员,而这些办公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通常不高,这便增加了管理人员对PC终端管理的复杂性;另外,随着企业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PC 终端需要配合企业的应用系统建设,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更新,而每次系统升级或更新,都需要庞大的处理工作,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和开销。 (3)安全性差 PC终端本地拥有存储,办公人员可以随意安装各类软件,容易受到病毒攻击,系统安全性较差。 (4)噪音辐射功耗大 传统PC功耗在200W/小时左右,耗电量大,机箱风扇运行噪音干扰也较为严重,另外机体辐射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 (5)整洁度不高 整洁的办公环境能给工作人员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使得办公效果更佳。当前办公空间十分有限,分配用于办公网络的空间不会很大,而PC机占用空间较大,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部署多台PC会影响办公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附件1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 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提出的任务,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和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方案部署以及国家科技需求发展趋势,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1.1机场飞行区设施智能监测与互联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实时三维重构的飞行区活动态势精确感知技术,跑道、滑行道设施智能监测、状态评估及道面性能快速恢复技术;研发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及多元宽带互联的飞行区多设施系统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技术;研究基于局地气象大数据的场区雷暴等特殊气象实时精准预报及安全评估技术;研究飞行区主动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研发面向机场运行的智能决策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构建三维可视化的飞行区活动目标、运行态势精确感知软件平台,实时动态识别滑行冲突、道面异常、围界入侵等4种以上安全风险,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0%;研制飞行区道面健康状态智能化监测系统,监测准确率不低于90%,形成道面损伤快速修复方法与工艺;研制飞行区多系统设备物联网系统,支持3种以上2000个以上重要设备的信息互联互通,运行事故事件主动防范率达到80%;研制飞行区雷暴、冰雪、低能见度、强风切变等特殊气象预报及评估系统,雷电监测预警准确率不低于90%,特殊气象预报周期缩短20%以上;编制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2项;在1个民用机场(年吞吐量大于2000万人次)进行综合应用验证。 1.2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智能化设计软件与核心技术标准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新型结构体系,突破强风、地震与极端环境下的智能结构分析核心基础理论;研究基于荷载非线性特征及复杂环境多荷载场耦合影响的结构智能化离散、分布式计算、结果自检验、人本化后处理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高复杂度超大桥梁全过程设计智能化软件系统;研究超大型桥梁设计、新型材料、智能建造及验收的国家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超大跨径桥梁设计核心技术标准。

信息化标准建设整理稿

庆阳市信息化标准建设“十二五”规划 根据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按照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化标准进行分类,提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该体系框架由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组成。 1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术语、识别卡、存储媒体、软件与软件工程、设备、字符编码标准等。 (1)术语标准:术语标准用于统一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包括基础术语(信息技术、数据处理词汇及标准化相关活动的术语)和专业术语(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领域术语及网络和空间信息资源方面的术语)标准两部分。 (2)识别卡标准:包括条码卡、磁卡、(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 卡和光卡标准。 (3)存储媒体标准:包括光盘、磁盘和磁带标准。 (4)软件与软件工程标准:分为软件工程标准、操作系统与语言标准两部分。软件工程标准包括编制指南、生存周期过程与管理、产品评价、能力评估、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标准。操作系统与语言标准

包括操作系统标准和程序设计语言标准,用于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 (5)设备标准:包括计算机设备、外设专用终端、办公设备与消耗品、信息家电、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标准(后两种归类在“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中),适用于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和互连。 (6)字符集编码标准:包括字符代码结构、字符编码标准等。 2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按照特定目的和规则采集、加工和创造的存储在特定载体上的数字化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标准体系从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目录、存储和服务等环节入手,包括数据元、元数据、信息分类及编码、业务文档/媒体格式、数据库、目录服务和Web标准等,适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测评、运行与维护。 (1)数据元标准:数据元是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这部分包括数据元分类、定义、标识和属性标准等。 (2)元数据标准:元数据(metadata)是描述数据元属性(即语义内容)的数据,用于数据资源的定位、评估和选择等,并存储在数据字典(数据元注册系统)中。数据注册系统通过对数据元及元数据的管理实现跨系统、跨环境的数据共享。这部分主要包括资源标识、标引语言(分类语言、主题词语言、XML语言)、元数据和元数据注册标准等。 (3)信息分类及编码标准:信息分类及编码实现对信息的分类

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

企业信息化管理控 制体系 1

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运行阶段设计 服务台阶段管理控制结构设计 信息系统服务台在信息化服务支持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完整意义上的服务台能够理解为其它IT部门和服务流程的”前台”,它能够在不需要联系特定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处理大量的客户请求。对用户而言,服务台是她们与IT部门的唯一连接点,确保她们找到帮助其解决问题和请求的相关人员。 服务台不但负责处理故障、问题和客户的询问,同时还为其它活动和流程提供接口。这些活动和流程包括客户变更请求、服务级别管理、配置管理、可用性管理和持续性管理等。 服务台的主要目标是协调客户和工T部门之间的关系,为IT服务运作提供支持,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作为与用户联系的”前台”,服务台首先对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进行初步处理。当它预计无法满足服务级别的前提下有效处理这些请求,或是这些请求本身就无法解决的时候,就将这部分请求转给二线支持和三线支持来处理。提高IT服务部门的整体效率,降低IT服务运作成本。 1) 不存在级的服务台阶段管理控制体系设计 处于不存在级阶段的服务台管理控制,其成熟度能够描述为: 对IT服务管理工作,组织缺乏质量保证计划过程,高级管理层 2

和IT人员没有认识到服务台管理工作对质量环节的需求;工T服务管理工作从未做过质量审查。 基于上述的分析,在这个阶段没有开展服务台管理,因此不存在管理控制结构。 2) 初始级的服务台阶段管理控制体系设计 根据组织管理能力成熟度的定义,在初始级阶段的服务台管理控制,其成熟度的特点是: 管理层意识到了服务管理工作质量保证的重要性;但服务管理质量由服务个人水平决定;服务管理质量没有得到普遍质量衡量,可是管理层针对服务管理质量做了一些非正式的判断;服务管理工作进程不可预测。处于初始级的服务台管理控制所做的工作范围:制定服务计划,服务准备,服务实施,服务评估,服务报告。 可是处于这个阶段的流程特点是不统一的管理状态,组织还不能形成规范的管理流程。从管理控制关键点原理角度来看,为了使工作落在实处,应该建立关键成功要素;为了对工作进行过程控制,应该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为了对工作结果进行考核应该建立关键目标指标。 3) 可重复级的服务台阶段管理控制体系设计 可重复阶段的服务台管理控制,从组织成熟度角度来讲处于项目管理阶段,其成熟度特征是: 服务台管理工作的各环节始终与业务要求保持一致;服务台管 3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 理办法》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 2016年7月26日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评价工作,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 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一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管辖范围内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 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二、三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 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分别负责行政许可权限范围内的长江干线、西江干线省际航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二、三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以上部门和单位统称为主管

机关)。 第四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领域分为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营运、城市客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收费公路运营六个专业类型和其他类型(未列入前六种类型,但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审批或许可经营)。 道路运输专业类型含道路旅客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站场、汽车租赁、机动车维修和汽车客运站等类别;水路运输专业类型含水路旅客运输、水路普通货物运输、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等类别;港口营运专业类型含港口客运、港口普通货物营运、港口危险货物营运等类别;城市客运专业类型含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和出租汽车营运等类别;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专业类型含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和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等类别;收费公路运营专业类型含高速公路运营、隧道运营和桥梁运营等类别。 第五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三级为最低等级。水路危险货物运输、水路旅客运输、港口危险货物营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高速公路、隧道和桥梁运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级不设三级,二级为最低等级。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和评价指南,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发布。 第六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工作应坚持“政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

本文将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分为战略管理、实施管理和运维管理三个层面。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框架,然后对企业信息化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企业信息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通过不断地进行PDCA而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0、前言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领域不断增长,应用深度不断加深。作者在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保障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信息系统相当于企业的神经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的业务流程。此外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实施和运作有其内在的规律,因此作者就产生了结合企业管理和IT管理构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设想。 本文是作者在工作实践和阅读了许多文献后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作出的初步探索。其主要思想就是利用反馈和优化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发展和运作的效率和效果。质量控制中利用PDCA循环较好地体现了反馈和优化改善质量的思想。在本文中也将PDCA的思想贯注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中。 在开始正文前,先简单扼要地给出PDCA循环如图1所示:

1、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对信息沟通速度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的信息化需要在良好的管理方法下进行运作。企业的IT管理分为三个层面:战略管理层面;实施管理层面;运维管理层面。战略管理层面关注于IT如何服务于企业的中长期规划和事业方针,如何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关注于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利用IT的手段改善企业流程。实施管理层面主要关注于对于规划的IT项目如何进行管理,保障软件开发项目、系统集成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运维管理层面主要关注于如何保障已有的IT系统稳定、高效、安全地运行,保障企业业务顺利进行。在各管理层面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遵循PDCA的方法,不断地进行优化。 企业信息化大的PDCA循环圈需要IT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评价系统实施的效果,决定如何优化规划、实施和运维管理。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管理和运维管理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PDCA,确保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日常工作得以不断地改进。 企业信息化管理在不同层面和时期需要具有不同的能力。在规划中需要战略规划能力;IT专业技术能力(这里主要指对IT技术和发展方向以及IT应用领域状况有较为宏观把握的能力)。在实施管理中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技能,当然也离不开专业能力了。在运维管理中需要企业管理能力,在这里更加强调专业技术能力去解决实际发生的各种问题。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用图2来表示:

集团公司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规定

实用标准 文档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构建稳定、安全、 经济、高效、可持续的信息支撑体系,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信息化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计划、统一建设(以下简称“四统一”)的原则,以防止产生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第三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是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按照“四统一”的原则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资源整合等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信息化建设,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类应用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等)的建设与升级。 第二章统一规划 第五条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结合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编制。 第六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研究审定后实施,其作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 第七条各子(分)公司应编制与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相配套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备案。 第三章统一标准 第八条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标

准体系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集团公司所有信息化项目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体系,原信息系统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更新。 第四章统一计划 第十条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依据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实际需求,编制年度信息化建设建议计划,经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审核,报集团公司批准后列入子(分)公司和集团公司年度工程计划。 第十一条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严禁计划外项目发生,未列入计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已下达计划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更或需要追加投资的,应当按照计划申报程序报批。 第五章统一建设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信息化项目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和项目需求单位共同负责建设,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不得自行建设和重复建设。 第十四条严把需求管理关。需求单位负责提供项目的建设目标、详细的业务流程和功能要求,必须做到业务范围界定清晰。 第十五条严把方案设计关。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化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核,重大信息化项目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组织方案设计。设计方案未经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审核批准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 第十六条严把实施监管关。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和项目需 2

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 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日期:2005-04-12 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 与国家首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功能相匹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动态满足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以“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2020年,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主导客运方式,出行的选择性增强,出行效率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交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1)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实施区域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扭转交通结构逐步恶化的趋势,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 (2)突出交通先导政策。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大发展带的交通引导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发展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构筑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交通枢纽为主体的交通支撑体系。 (3)优化完善中心城路网体系,全面整合既有交通设施资源,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大幅度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大路网密度,完善路网“微循环”系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确定中心城的土地开发强度与建设规模,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 交通发展指标 预计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200万~5500万人次/日。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交通发展策略 (1)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积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优先建设联系新城的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走廊,依托走廊发展新城。高标准编制新城的道路、公共交通、场站枢纽、交通管理等专项规划。 (2)加强京津冀北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完善区域航空、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良好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引导城市空间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