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 (第四版)1~6章笔记

空气调节  (第四版)1~6章笔记
空气调节  (第四版)1~6章笔记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1、湿空气包含干空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以看为理想气体)

则有气体状态方程式:P g V=m g

P q V=m q

1)密度:

总的密度:

其中,B-湿空气总的压力;

2)含湿量d:

1kg干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称为含湿量

或者

3)相对湿度: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压力的之比。

4)含湿量d和相对湿度的关系:

由于

所以

5)湿空气的焓h:

二、焓湿图

1、首先做出热湿比线

2、找出初始状态点N

3、将热湿比线平移到初始状态点N

4、在热湿图上找出已知条件中终参数任意一个参数和热湿比线交点即为终状态点。

三、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湿球温度:定压绝热(等焓)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此时的热湿比(准确作图用)

其中=;

露点温度: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四、湿空气的混合即可确定混合状态点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和送风量的确定

一、室内设计参数和室外设计参数

1、人体PMV和PPD (国标)

PMV: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反应

PPD: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的百分数

2、室内空气参数

二、室外逐时计算温度

三、室外综合温度(包括太阳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

其中,垂直表面指墙壁,水平表面

指的是屋顶

I?,查(附录2-4)可得各个表面辐射强度。

四、围护结构得热量

其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围护结构面积;

---室外设计平均温度;

—室内设计温度;

五、房间的冷负荷

1、对流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辐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包括稳定辐射冷负荷和不稳定冷负荷

1)稳定辐射冷负荷:经过表面的吸收,形成对流冷负荷

2)不稳定辐射冷负荷:

以上各参数查表均可得到。

总的冷负荷:

六、窗户得热量和冷负荷

1、窗户瞬变得热量和冷负荷

2、日射得热和冷负荷CL:

七、工程上简化计算

1、外墙和屋顶:

2、窗户:

1)瞬变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2、日射形成的冷负荷:

八、室内热源、湿源的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和是湿负荷

1、室内热源散热量

2、电热设备

3、照明设备

4、人体散热

5、室内设备、人体散热冷负荷工程简化计算

6、其他湿源散湿量

九、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换气次数:

第三章空气的热湿处理

一、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

1、湿空气与水的显热交换量d :

d

2、湿空气与水的湿交换量dW:

3、潜热交换量:

4、总热交换量:

5、热交换扩大系数:总热交换热量和显热热量的比值

6、从水侧看,若水温变化为d,则总热交换量为:

7、绝热加湿工程的刘易斯理论

绝热加湿过程:空气失去的显热热量等于得到的潜热热量

二、用喷水室处理空气

1、喷水室设备的结构

2、喷水室的热工计算方法1)全热交换率E

2)对于绝热加湿过程

3)通用热交换率(只考虑空气状态的变化)

3、影响热交换效率的因素

1)空气质量流速的影响

2)喷水系数的影响:

喷水量W和空气流量G的比值称为喷水系数

3)喷水结构的特性

4)空气和水初参数的影响

4、实验室中热效率公式:

5、喷水室计算利用以下三个公式:

冷冻水量:

三、用表面式换热器(肋管式换热器)处理空气

肋管式换热器的分类:绕片式、串片式、轧片式

1、对于只有显热传递过程:

Q=KF

当传热介质温差和换热器尺寸一致的时候,即F和确定,只要求出K,即可得出Q;

2、冷却减湿过程传热系数:

其中,为热扩大系数(析湿系数)3、平均传热系数:

4、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

5、表面式换热器的热工计算:

1)表面式热换气的全热交换效率:

又:

其中,

联立即可得到一个方程:

2)表面式热交换器的通用热交换效率:

,其中,

联立方程即可得到:

= 3)

6、表面热交换器计算步骤:

1)

2)根据

3)

4)根据

5)

6)

第四章空气调节系统

一、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1、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

1)集中式系统;

2)半集中式系统;

3)分散式系统;

2、按照承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情况分类:1)全空气系统:

2)全水系统:

3)空气-水系统:

4)冷剂系统:

3、按照空气来源分类:

1)封闭式系统:

2)直流式系统:

3)混合式系统:

二、新风量的确定和空气平衡

1、确定新风量的三个要素:

1)卫生要求;

2)补充局部排风量;

3)保持室内微正压

2、一次回风式系统:

1)一次回风式系统如图:

C点:

L点:

2)一次回风系统夏季设计工况所需要的冷量

系统所需冷量由以下三个冷量组成:

室内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

再热负荷:

3、集中空调系统装置的系统划分和分区处理

系统划分原则:

1)室内空气参数(温湿度和精度相似)以及室内热湿比相近的可以合并在一起

2)朝向和层次相近的可以合并为一起;

3)工作和运行时间相似的可以合并为一起;

4)平面建筑时可以分为内外区;

5)室内洁净度和噪声不同时应分出;

6)产生有毒气体房间应该分出;

7)系统分区应该和防火分区对应;

系统分区处理:

1)当两房间室内N点相同,但是热湿比不同时,可以采用同一个系统同一个空气露点但是分开加热的

方法

2)当N相同而热湿比不同时,先把新风处理到L点,再混合

3)双风道系统:一根为冷风道,一根为热风道,两风道在房子前的混合箱混合后在进入房间

三、变风量(VAV)系统

1、变风量系统的特点:

能耗低;

影响室内空气品质;

影响室内气流;

末端设备造价高;

2、变风量系统的主要形式

单风道变风量系统:采用节流型末端装置和变频风机。又可细分为单冷型、单冷再热型、冷热型末端装置

2)变风量系统末端装置(节流部件)

压力有关型:装置会随着室内静压变化而调节变风量;

压力无关型:装置内装有风量传感器,使变风量不随室内静压变化而变化;

3)送风量的调节:

当变风量系统末端装置调小时,若送风量不变,则不仅不节能,还会消耗大量能量。

定静压调节:保持管内某点静压不变;

变压调节:根据变风量系末端阀门开度来调节风量;

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系统:

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系统在单风道变风系统末端装置加装一

台驱动风机

四、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集中式系统处理的是热湿处理后的新风,而末端用风机盘管等设备对新风进行加热冷却

1、半集中式系统的分类:

空气—水系统:1)风机盘管加独立水系统(FCU);

2)诱导器系统(IU);

3)辐射板系统;

空气—冷剂系统:

2、风机盘管系统:

1)构造:由盘管(热交换器)和风机组成

使室内的回风直接进入机组进行冷却去湿处理或者加加热处理,就地处理回风

2)风机盘管的优点:

3)风机盘管系统新风供给方式:

4)新风处理方案:

新风量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1确定新风处理后的空气状态点

○2风机盘管送风状态点O不受限制,所以最大限度的提升送风温差,所以送风状态点为热湿比线和相对湿度为90%相交的点为送风状态点

其中M点为风机盘管处理回风的出风口状态点。

5)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

风机盘管处理的是室内的回风,故夏季处理的冷量为:

根据风机盘管系统处理的冷量来确定风机盘管机组的型号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 《制冷技术与应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管间流动()。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 11、制冷剂氨的代号为(),CF 2 Cl 2 的代号为()。 1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是制冷剂,()是吸收剂。 13、制冷装置中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和()。 14、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内进行的是()过程,膨胀阀中进行的是()过程。 15、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16、按制冷剂供液方式,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式和淋激式四种。 17、为了防止湿蒸汽进入压缩机造成()现象,压缩机的吸气要有一定的()。 18、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19、选择制冷剂时,临界温度要()一些,以便于用一般的环境介质进行冷凝,凝固温度要()一些,以便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20、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压缩机实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复习资料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考试题型 (2) 一、填空 (2) 二、名词解释( (2) 三、简答 (2) 四、计算题 (2)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作业 (4) 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4) 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 (5) 第三章制冷压缩机 (5) 第四章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7) 第五章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7) 第六章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性能调节 (8) 第七章吸收式制冷 (10) 制冷技术复习大纲 (10) 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10) 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 (10) 第三章制冷压缩机 (10) 第四章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11) 第五章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11) 第六章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及运行调节 (11) 第七章吸收式制冷 (11) 第八章水系统与制冷机房 (11) 制冷技术试题集 (12)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14) 一、判断题 (14) 二、选择题 (23) 三、判断题:(25分) (38) 四、简答题: (38) 五、选择题2 (39) 问答题 (43)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及思考题集及答案 (47)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及思考题集 (47) 一、填空题 (47) 二、选择题 (50) 三、名词解释 (59) 四、判断题 (60) 五、问答题 (64) 六、计算题 (65)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集答案 (66) 填空题 (66) 选择题 (67) 名词解释 (67) 判断题 (68) 问答题 (68) 计算题 (74)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考试题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⒉对制冷剂的物理化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粘度尽可能(小),纯度要(高),热化学稳定性要(好),高温下不易分解。 ⒊目前广泛采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溶液)、有机化合物等三大类。 ⒋为了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有时需采用复叠制冷循环。 ⒌半导体制冷属于(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效应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氟利昂 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 ⒉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相互不形成共沸溶液(2分)的单组分制冷剂混合(1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单位制冷量 单位制冷量是指制冷压缩机(1分)每输送1kg制冷剂(1分)经循环(1分)从低温热源中制取的冷量(1分)。 ⒋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 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是理论制冷循环中(1分)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循环净功(单位理论功)之比(2分),即理论制冷循环的效果和代价之比(1分)。 ⒌中间完全冷却 中间完全冷却是指在中间冷却过程中(1分),将低压级排出的过热蒸汽(1分)等压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1分)的冷却过程(1分)。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吸收式制冷循环由发生器(1分)、吸收器(1分)、冷凝器(1分)、蒸发器(1分)以及溶液泵(1分)、节流器(1分)等组成。 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如有少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会引起制冷量大幅度下降,其原因是什么?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如有少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会引起制冷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有两点:一是当吸收器内存在不凝性气体时,在总压力(蒸发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剂水蒸汽的分压力降低,传质推动力减小,影响了吸收器的吸收速度;(3分) 二是由于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制冷剂水蒸气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减小,也影响了吸收速度。(3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化学分子式相对应的符号规定式 (1)CCI3F (2)CCIF2 CCIF2 (1)CCI3F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ХCI y(1分) m=1 n=0 Х=1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Х(1分) m-1=0 n+1=1 Х=1(1分) 所以CCI3F符号规定式为:R11(1分) (2)CCIF2 CCIF2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ХCI y(1分) m=2 n=0 Х=4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Х(1分) m-1=1 n+1=1 Х=4(1分) 所以CCI3F符号规定式为:R114(1分) 四、计算题(共18分) 假定循环为单级压缩蒸气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发温度t0=-15℃,冷凝温度为30℃,工质为R12,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 (根据R12的热力性质图表,查出有关状态参数值: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例题集Word版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例题集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哪一个?( A ) A.国家B.企业C.个人 D.其他社会组织 2.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 B )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3.实行特殊性保障原则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对象面向哪一层面?( B ) A.全体社会成员 B.部分社会成员C.全体劳动者 D.部分劳动者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A ) 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C.思想教育 5.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按规定需要缴纳保险费用的社会保险有几种?(C) A.一种B.二种C.三种 D.四种 6.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哪一个?(C) 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 7.下述哪一个不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D A. 单位缴费 B.个人缴费 C.财政补贴 D.社会捐赠 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是什么项目?C 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9. 现阶段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有几种?(D) 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10.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保障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的基本生活不 受影响?A.年老、失业、下岗、工伤、生育 B.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 C.年老、失业、下岗、疾病、工伤 11.我国建国早期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哪种社会保障模式?D A.储蓄保障型 B.福利国家型 C.传统保障型 D.国家保障型 12.以下哪个国家是储蓄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代表?D A.美国B.英国C.德国D.新加坡 13.最高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哪一个国家?A A.美国B.英国C.德国D.新加坡 14. 按照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定,职工个人的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 A.本人当月工资 B.本单位职工当月平均工资 C.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D.本单位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参考答案:1A,2B,3B,4A,5C,6C,7D,8C,9D,10B,11D,12D,13A,14C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基本功能?BCD A. 实现共同富裕 B.维护稳定社会 C.保持社会公平 D. 促进经济发展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

天津大学2018年《850暖通空调》考研大纲

天津大学2018年《850暖通空调》考研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深刻理解暖通空调制冷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特性进行计算分析。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第一部分空气调节(90分) (一)考试范围:: 1、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i-d图; 2、人体热舒适基本原理 3、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 4、空气的热湿处理; 5、空气调节系统; 6、室内气流组织 7、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8、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二)考试要求: 1、熟悉湿空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湿空气含湿量、水蒸汽分压力、饱和水蒸汽分压力、焓、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各个状态参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应用I-d图表示湿空气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 2、了解人体热舒适的评价指标,建筑室内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与人体热舒适相关的人体散热机理。 3、了解确定空调室内外计算参数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及综合温度的概念,了解得热量及冷负荷的概念和区别,了解设备、人员、灯光等室内热源散热、散湿及其形成的冷、湿负荷,熟练掌握确定空调房间送风量的方法。 4、了解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原理,了解用喷水室和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的方法及两者的不同之处,了解空气的其他加热、加湿及减湿方法。 5、掌握空调系统新风量的确定方法和系统空气平衡的原理,熟练掌握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一次、二次回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及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熟悉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及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了解变风量系统、局部空调机组、水源热泵等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6、室内气流组织的评价方法,与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相关的理论及实验方法,风口性能分析原理及模拟方法。 7、能够论述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在在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和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系统的调节方法,了解风机盘管系统、变风量系统、局部空调机组、水源热泵等其它空调形式在在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和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调节方法。 8、了解空调系统动力工况和热力工况的测定与调整方法,能够对空调系统调试和运行中出 现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空气调节题目(第一章)

填空题: 1.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 2.在空气调节中经常需要确定湿空气的状态和变化过程, 3.热湿比有正有负并代表湿空气状态变化的方向 1.通常风机盘管局部调节方法中,调节质量最好的是(C ),但不能节能。 A、风量调节 B、水量调节 C、旁通调节 2.当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干管静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要(C )送风机的转速,以减少总送风量。 A、升高 B、不改变 C、降低 3.下列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B) A.需要分别调节各房间的室内温度时 B.控制精度要求较高时 C.建设方不许可 D.同一个空调系统的各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长期低负荷运行 4.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中,过渡季节可以(C ),以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自然调节能力。 A、调节新风比 B、采用最小新风比 C、完全采用新风 1.夏季需对室外空气进行冷却减湿处理,冬季则需加热加湿处理。 2. 温差是热交换的推动力,水分子分压力差是湿交换的推动力。 3. 总热交换是显热交换和潜热交换的代数和 4.下列属于等温加湿的是() A.电热式加湿器 B.湿膜加湿器 C.超声波加湿器 D.离心式加湿器 5. 写出图中所述A-1,A-4,A-6过程的名称,并分析其水温特点。 6. 简述液体除湿机的优点。 1.空气气流分布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间分布器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气流分布组织评价标准? 4.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与什么有关? 第一节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总论 一、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的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的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当是全体社会成员;(2 )社会保障的责任 主体主要是政府;(3)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4)社会保障的资金与受保障者收益。 2、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1)保障性;(2)强制性;(3)社会性;(4)互济性;(5)公平性;(6)福利性。 3、社会保障的目标: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力量来保证社会成员在面临社会经济风险时能够维持其基本的生活权益。 4、社会保障的功能:(1 )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2)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O1社会保障具有十分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O 2社会保障还体现了其对投融资的调节功能;G3社会保障也体现了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3)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成员生活的安 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二、社会保障体系与类型 (一)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社 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保障制度。 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各有特点: 德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O 1社会保险;C2社会照顾。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由五大部份组成:O 1社会保险;C2社会补贴;C3社会服务;G4社会救助;C5医疗保健。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由三部份组成:O 1社会保险;02社会救助;Q3社会福利。 法国;社会保障体系由三部份组成:。1社会保险;02社会补贴;03公务员福利待遇。 瑞典;社会保障体系由四部份组成:O 1社会保险;02社会救助;03公共福利;04医疗保健。 日本;社会保障体系由四部份组成:0 1社会保险;02国家救济;03社会福利;04医疗保险。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的特点:(1)强制性;(2)资金筹措的多源性;(3)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4)资金使用上的预防性。社会保险的内容一般包括:(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 2、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在靠自身力量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的用以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1)自然灾害救助;(2 )失业破产救助;(3 )孤寡病残救助。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立法或政策的规定,对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的旨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各种设施、资金、服务等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的特点表现在:(1)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实现福利目标过程中的直接的责任性;(2)国家立法和政 策规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都能普遍地享受社会福利提供的津贴或服务,具有显著的普遍性的原则;(3)重点提供有关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设施、津贴和服务。 (二)社会保障的类型 1、按照给付标准分类:(1)受益基准制,又称规定受益制;(2)缴款基准制,又称规定缴费制;(3)混合制。与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相适应,按收入保障计划提供现金补助时采用的方法有:0就业关联制度;②普通保障或“按人头”的补助制度;0 3收入状况调查制度。 2、按照资金来源分类:(1)政府统包型,又称“国家社会保障型” ;(2)投保资助型;(3)强制储蓄型。由

空气调节 复习指导

1、空调系统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 2、在相同大气压和温度下,同容积的湿空气比干空气(轻)。 3、当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时,产生显热交换的推动力是(温差),产生质交换对的推动力(水蒸气分压差),产生全热交换的推动力是(焓差)。 4、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主要由(温度、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物体表面辐射温度、人体活动量、衣着)等。 5、天气从晴转阴,大气压力要(降低),同一地区冬季的大气压要(高于)夏季的大气压。 6、确定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要采用(夏季室外干球温度)和(夏季室外湿球温度)两个状态参数;确定冬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要采用(冬季室外干球温度)和(冬季室外相对湿度)两个状态参数。 7、表面式换热器只能实现(等湿冷却过程)、(等湿加热过程)和(冷却减湿过程)三种空气处理过程。 8、利用循环水喷雾处理空气,在i-d图上可以看做是(等焓加湿)过程,喷蒸汽处理空气,可以看做是(等温加湿)过程,空气通过加热器处理可以看作是(等湿加热)过程。 9、空调系统中常用的送风口有(散流器、百叶、孔板、喷口、旋流送风口)等型式。 10、在太阳与地球间的各种角度中,对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度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高度角)。 11、空气调节的任务,就是在任何自然情况下,能维持某一特定的空间或房间具有一定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洁净度)等技术指标。

12、空调房间室内的温度、湿度通常用二组技术指标来规定,被称作(空调基数)和(空调精度)。 13、按负荷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种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 14、当空调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为了保持室内温、湿度参数不变,常采用调节(再热量)的方法。 15、一次回风定风量调节系统,采用露点送风与采用非露点送风相比,其夏季冷负荷的主要差别在于(再热量),当室内负荷相同时,采用露点送风所需送风量(少)。 16、空调工程根据过滤尘埃颗粒的大小,常用的过滤有(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 17、二次回风系统夏季工况、表冷器或喷水室的负荷由(室内冷负荷)和(新风冷负荷)两部分组成。 18、空调系统一般主要由(空气过滤部分、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空气的输送部分、空气分配部分、冷热源部分)等几个部分组成。 19、空调水系统中,按水量特性划分。可分为(定水量系统)和(变水量系统)。 20、空调工程中,表冷器的换热扩大系数又称(析湿系数),析湿系数的大小反应了(凝结水析出的多少) 21、通常以(投入能量利用系数)来作为评价气流组织的经济指标,其表达式为( 22、空调水系统中,根据水承受压力的特性分类,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23、空调水系统中,根据供、回水管管路分类,又分为(双水管系统)、(三水管系统)和(四水管系统)。

空气调节第四版前两章知识点和答案

空气调节第四版前两章知识点 和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程一:空气调节 绪论 1.空气调节:①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②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 2.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在某一特定空间(或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 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3.一定空间内的空气环境一般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生产过程、设备及 人体等所产生的热、湿和其他有害物的干扰;二是来自空间外部气候变化、太阳辐射及外部空气中的有害物的干扰。 4.技术手段: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空气新鲜;采用热、湿交换的方法保证内 部环境的温、湿度;采用净化的方法保证空气的清洁度。(置换、热质交换和净化过程) 5.工艺性空调和舒适型空调 答: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工艺性空调和舒适型空调。 ①工艺性空调:空气调节应用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 ②舒适型空调: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章节概要: 内容一:知识点总结 1.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A.饱和空气:干空气+干饱和空气 B.过饱和空气:干空气+湿饱和空气 C.不饱和空气:干空气+过热蒸汽 2.在常温下干空气被视为理想气体,不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一直处于过热状态。 3.标准状况下,湿空气的密度比干空气小(水蒸气分压力上升,湿空气密度减小)。 4.相对湿度可以反映空气的干燥程度。 5.相对湿度与含湿量的关系(书7页)。 6.湿空气的焓。 7.画图:湿空气的焓湿图、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8.湿空气的状态变化,四个典型过程的实现。

空气调节--(第四版)1-6章笔记

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1、湿空气包含干空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以看为理想气体) 则有气体状态方程式:P g V=m g RT----- P q V=m q RT ---- 1)密度: 总的密度: 其中,B-湿空气总的压力 ; 2)含湿量d: 1kg 干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称为含湿量 或者 3)相对湿度: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压力的之比。 4)含湿量d 和相对湿度的关系: RT V m P q q = RT V m P g g =

由于 所以 5)湿空气的焓h: 二、焓湿图 1、首先做出热湿比线 2、找出初始状态点N 3、将热湿比线平移到初始状态点N 4、在热湿图上找出已知条件中终参数任意一个参数和热湿比线交点即为终状态点。 三、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湿球温度:定压绝热(等焓)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此时的热湿比(准确作图用) 其中=; 露点温度: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四、湿空气的混合即可确定混合状态点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和送风量的确定 一、室内设计参数和室外设计参数 1、人体PMV和PPD (国标) PMV: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反应 PPD: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的百分数 2、室内空气参数 二、室外逐时计算温度 三、室外综合温度(包括太阳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 其中,垂直表面指墙壁,水平表面 指的是屋顶 I?,查(附录2-4)可得各个表面辐射强度。 四、围护结构得热量

其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F----围护结构面积; ---室外设计平均温度; —室内设计温度; 五、房间的冷负荷 1、对流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辐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包括稳定辐射冷负荷和不稳定冷负荷 1)稳定辐射冷负荷:经过表面的吸收,形成对流冷负荷 2)不稳定辐射冷负荷:

(完整版)南京工业大学《空气调节》答题要点

绪论 1.人类对空气调节工程提出了哪些要求?空气调节系统是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 答: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清洁度进行调节,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另外,就目前社会发展来看,人类对空调工程的要求远不止这些,其中对节能、环保以及对社会安全性的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调系统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所要求环境的空气新鲜,通过热湿交换来保证环境的温湿度,采用净化的方法来保证空气的清洁度。不仅如此,还必须有效的进行能量的节约和回收,改进能量转换和传递设备的性能,优化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以满足人类要求。 2.空气调节与全面通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空气调节由哪些环节组成? 答:全面通风往往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精度。空气调节是调节空气的状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两者同样是改变了人体所处环境的空气状态,但是空气调节包括了通风、供暖和制冷等过程。 空气调节包括:空气处理、空气运输、空气末端分配以及气流组织。 3.空气调节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节能、环保、生活安全性。空调新技术的发展:如空调系统的评价模拟、温湿度分别处理、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等。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1.为什么湿空气的组成成份中对空气调节来说水蒸汽是重要的一部分? 答: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干空气的成分比较稳定,其中的水蒸气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其决定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2.为什么夏季的大气压力一般说比冬季要低一些? 答:温度升高,空气体积增大压力减小。 3.饱和与不饱和水蒸汽分压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 答: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代表了对应压力下的不饱和湿空气可吸收水蒸气的最大值。饱和水蒸汽分压由湿空气温度唯一决定,而不饱和水蒸汽分压与大气压力有关,由实际的大气压决定。 4.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象冬天那样雾气腾腾? 答:夏天的气温高于冬季,浴室的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一定,夏季空气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而冬季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 5.冬季人在室外呼气时为什么看得见是白色的?冬季室内供暖时为什么常常感觉干燥? 答:人呼出的空气的露点温度一定,而冬季空气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冬季墙体的温度低,可能会使得空气结露,使得空气的含湿量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也会降低。 6.两种温度不同而相对湿度数值一样的空气环境从吸湿能力上看是否是同样干燥?为什么? 答:不一定。因为温度不同,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不同,两者的吸湿能力相同,但吸湿总量不同。 7.影响湿球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保证测量湿球温度的准确性? 答:湿球温度受风速及测量条件的影响。风速大于4m/s的情况下,工程应用是完全可以允许的,速度越大热湿交换越充分,误差越小。 8.为什么含湿量相同、温度不同的各种状态空气都有相同的露点温度? 答:露点温度只与水蒸气分压力和含湿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空气含湿量不变,露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

教学重点: 1.了解和熟悉现代版式设计的概念。 2.了解和熟悉西方和中国版式设计的历史。 教学难点: 清晰的认识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进行创造性的版式设计。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 第一节版式设计的概念 版式设计也叫编排设计,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即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图形、色彩等)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图1-1 图1-2 图1-3)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家必须具有的艺术修养与技术知识。从此观点分析,版式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倾向于平面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装设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它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网络等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版式设计在今天已经超越了平面设计领域,其载体除了一般的纸媒外,还可以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墙体、包装盒(瓶体)、车体、网页、移动客户端以及影视设计制作领域等等。(图1-4 图1-5) 第二节版式设计的历史 一、西方版式设计的历史 (一)西方早期版式设计 1.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版式 西方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文字版式形式,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图1-6)。这种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将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这种字从上而下直行书写,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形似木楔,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笔画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

空气调节(第四版)-基础知识-105题

空气调节(第四版)—基础知识 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编 1、在工程上,将只实现内部环境空气温度的调节技术称为,将为保持工业环境有害物质浓度在一定卫生要求范围内的技术称为。(第1页)供暖或降温;工业通风。 2、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般称为“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则称为“空调”。(第2页)工艺性;舒适性。 3、湿空气是指和的混合气体。(第5页)干空气;水蒸气。 4、根据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压力应等于与之和。(第5页)干空气的压力;水蒸气的压力。 5、在理论上,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第11页)湿球温度;热力学湿球温度。 6、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和空调设备的基本依据。(第20页)送风量;容量。 7、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年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 和。(第20页)得热量;得湿量。 8、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第20页)冷负荷;热负荷。 9、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第20页)冷负荷;湿负荷。 10、房间冷(热)、湿负荷量的计算必须以室外和室内要求维持的为依据。(第20页)气象参数;气象条件。 11、空调房间室内温度、湿度通常用两组指标来规定,即和(第20页)温度湿度基数;空调精度。 12、室内温、湿度基数是指在空调区域内所需保持的空气与(第20页)基准温度;基准相对湿度。 13、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空调和空调。(第20页)舒适性;工艺性。 14、在ISO 7730标准中以PMV—PPD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强度,衣服热阻(衣着情况),,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等六个因素。(第23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 15、指标代表了对同一环境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因此可用该指标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热反应。由于人与人之间生理的差别,故用指标来表示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第25页)PMV(预期平均投票);PPD(预期不满意百分率)。 16、ISO 7730对PMV—PPD指标的推荐值为:PPD<10%,即PMV值在-0.5~+0.5之间,相当于在人群中允许有10%的人感觉不满意。(第25页) 17、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中规定采暖与空气调节室内的热舒适性指标宜为:-1≤PMV≤+1,PPD≈26%。(第25页) 18、室内空气温湿度设计参数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室内参数综合作用下的舒适条件外,还应根据、经济条件和进行综合考虑。(第25页)室外气温;节能要求。 19、工艺性空调可分为一般降温性空调、空调和空调等。(第26页)恒温恒湿;净化。 20、净化空调不仅对空气温、湿度提出一定要求,而且对空气中所含尘粒的和有严格要求。(第26页)大小;数量。 21、计算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或由室内传至室外的热量,都要以室外空气计算温度为计算依据。(第26页) 22、得热量是指在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热量的总和。(第34页) 23、根据性质的不同,得热量可分为和两类。(第34页)潜热;显热。 24、瞬时冷负荷是指为了维持室温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必须自室内取走的热量,也即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向

空气调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 空气调节技术简史 1901年,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图1-01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在一家印刷厂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淋式空气洗涤器(Spray Type Air Washer)即喷水室图1-02。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图1-03焓湿图得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缩写ASME)的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的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开利博士发明的这种传统的常规空调方式正在接受挑战,一种叫“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非常节能的空调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其独立的理论,也将成为空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书上第七章也有简单介绍)当然它的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开利博士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图1-04。 开利博士-“空调之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开利的介绍 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Stuart W. Cramer)[他是一位对空调发展史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是一位多面手工程师〕图1-05他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系统共包括了60项专利。 1906年5月,克勒谋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缩写ACMA)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condition vt调节,使达到所要求的情况,限制,以…为(先决)条件。〔它的“调节”有主动、强制之意。〕 adjust vt调节,调整,使…适应。〔它的“调节”是被动、无奈之意〕 克勒谋先生-“多面手工程师”,“纺织空调先驱”。 美国的舒适空调的发展,远远迟于工业空调。开利博士认为只是在1923年以后,空调才真正成了一件大事!舒适空调才得到发展。 第一座空调电影院是在芝加哥(1911年) 第一家使用舒适空调的大型商店是布鲁克林Abraham & Straus商店(1919年) 第一辆配备了舒适空调的火车是从巴尔的摩-俄亥俄运行线上一辆火车的餐车(1929年) 第一幢无窗办公大楼建于Hershey巧克力厂内(1935年) 我国的空调发展并不太迟,工业空调和舒适空调几乎的同时起步。

空气调节课后思考题答案

1、热泵循环的供热系数与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有何区别,二者有无联系 由于热泵能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是回收低温余热、 利用环境介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室外空气等)中储存的能量的重要途径。 制冷循环是通过制冷工质(也称制冷剂)将热量从低温物体(如冷库等)移向高温物体 (如大气环境)的循环过程,从而将物体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此低温,这一过程是利用制冷装置来实现的。 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原理是差不多的,制冷循环是将热量从低温物体移向高温物体;热泵循环是将低温热源吸热送往高温热源,是逆卡诺循环的。 供热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放出的热量。 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供热系数=制冷系数+1,因此供热系数永远大于1,而制冷系数可以大于、等于、小于1,一般情况下也大于1。像一般市场空调的制冷系数都在~5左右,它反映了输入功率与输 出功率的比值,也就是cop。 2、分析说明提高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性能系数的方法和途径。 COP=h1-h4(h2-h1) 提高蒸发温度:蒸发温度主要取决于制冷对象的温度要求,不能随意变动,但在制冷对 象允许情况下,取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一般温度比冷库温度低5~~10摄氏度,以保证传热温差需要。 增加过冷度:过冷度越大,制冷系数增加越多。制冷剂离开冷凝器的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过冷度一般很小。 降低冷凝温度:冷凝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不能随意变动。但在允许选择冷却介质的温度时,比如,冰箱、冰柜从提高制冷出发,应放置在房间温度较低的地方。一般冷凝温度要高于介质温度低5~~7摄氏度,以保证传热温差需要。 调整适当的冷媒量、增大蒸发面积、 3、制冷剂的命名方法 (1) 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简写符号规定为R7(),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是该无 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 卤代烃和烷烃类:烷烃类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mH2m+2;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 CmHn FxClyBrz(2m+2 = n+x+y+z),它们的简写符号规定为R(m-1)( n+1)(x)B(z)。 (3)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为R4(),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 字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 (4) 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为R5(),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为 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 (5) 环烷烃、链烯烃以及它们的卤代物:写符号规定:环烷烃及环烷烃的卤代物用字母“ RC'开头,链烯烃及链烯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1”开头。 (6) 有机制冷剂则在600序列任意编号。 4、液氨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制冷剂。它的优点是:沸点低,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 量大,节流损失小,溶解水,泄露易被发现,价格低廉。 液氨的缺点:有毒,有刺激味,当与水接触时对铜及其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性,与 空气混合能发生爆炸,高温下易挥发分解。

空气调节第四版前两章知识点和答案

课程一:空气调节 绪论 1.空气调节:①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②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 2.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在某一特定空间(或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及 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3.一定空间内的空气环境一般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生产过程、设备及人 体等所产生的热、湿和其他有害物的干扰;二是来自空间外部气候变化、太阳辐射及外部空气中的有害物的干扰。 4.技术手段: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空气新鲜;采用热、湿交换的方法保证内部 环境的温、湿度;采用净化的方法保证空气的清洁度。(置换、热质交换和净化过程) 5.工艺性空调和舒适型空调? 答: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工艺性空调和舒适型空调。 ①工艺性空调:空气调节应用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 ②舒适型空调: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章节概要: 内容一:知识点总结 1.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A.饱和空气:干空气+干饱和空气 B.过饱和空气:干空气+湿饱和空气 C.不饱和空气:干空气+过热蒸汽 2.在常温下干空气被视为理想气体,不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一直处于过热状态。 3.标准状况下,湿空气的密度比干空气小(水蒸气分压力上升,湿空气密度减小)。

4.相对湿度可以反映空气的干燥程度。 5.相对湿度与含湿量的关系(书7页)。 6.湿空气的焓h=?g+d?q。 7.画图:湿空气的焓湿图、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8.湿空气的状态变化,四个典型过程的实现。 9.道尔顿定律B=p g+p q。 10.在一定大气压力B下,d仅与p q有关,p q越大,d越大。 11.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过程中,温差是热交换的推动力,而水蒸气的压力差则是质(湿) 交换的推动力。 内容二:课后习题答案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1.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和不同界定 (1)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及广泛使用 人类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即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济贫法》(史称旧《济贫法》)的问世。但社会保障概念的出现,却是在旧《济贫法》颁布实施300多年以后的事情。l935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时期,由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首先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自此以后,社会保障概念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和广泛使用。 (2)社会保障概念的不同界定 ①外国及国际组织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 a.美国《社会保障法》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安全网 具体的理解是:根据社会保障法制定的社会保险计划,对于因年老、长期残废、死亡或失业而失掉工资收入者提供保障;同时对老年和残废期间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障。老年、遗属、残废和健康保险计划对受保险的退休者或残废者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受保险者的遗属,按月提供现金保险待遇。 b.德国是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其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主要基于市场经济的理论 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为因生病、伤残、年老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而不能参与市场竞争者及其家人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目的是通过保障使之重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德国的社会保障主要遵循特殊性原则,强调个人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 c.英国是西方福利国家的代表 贝弗里奇将社会保障视为一项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认为社会保障是指国民在失业、疾病、伤残、年老退体、家长死亡后,工资中断时生活费用的保障,亦有辅助其生育、婚丧时的必要的费用。 d.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对疾病、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成员的生活。 e.国际劳工组织将社会保障定义 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 f.联合国对社会保障的定义 每个人都有权使本人及家庭达到生活康乐,这不仅包括有权得到食品、衣着、住宅、医疗和其他社会基本服务,而且包括遇到失业、生病、残疾、丧偶、年老或由于非本人所能控制的其他原因而带来生活困难时,有权获得社会保障。 g.国际劳工大会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空气调节思考题

绪论 2.空气调节与全面通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空气调节由哪些环节组成?答:全面通风往往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空气状态及精度。空气调节是调节空气的状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两者同样是改变了人体所处环境的空气状态,但是空气调节包括了通风、供暖和制冷等过程。空气调节包括:空气处理、空气运输、空气末端分配以及气流组织。 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1.为什么湿空气的组成成份中,对空气调节来说水蒸汽是重要的一部分?答: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干空气的成分比较稳定,其中的水蒸气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其决定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3.饱和与不饱和水蒸汽分压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 答: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代表了对应压力下的不饱和湿空气可吸收水蒸气的最大值。饱和水蒸汽分压由湿空气温度唯一决定,而不饱和水蒸汽分压与大气压力有关,由实际的大气压决定。 4.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象冬天那样雾气腾腾?答:夏天的气温高于冬季,浴室的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一定,夏季空气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而冬季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 5.冬季人在室外呼气时,为什么看得见是白色的?冬季室内供暖时,为什么 常常感觉干燥?答:人呼出的空气的露点温度一定,而冬季空气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冬季墙体的温度低,可能会使得空气结露,使得空气的含湿量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也会降低。 6.两种温度不同,而相对湿度数值一样的空气环境,从吸湿能力上看,是否 是同样干燥?为什么?答:不一定。因为温度不同,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不同,两者的吸湿能力相同,但吸湿总量不同。 7.影响湿球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保证测量湿球温度的准确性?答:湿球温度受风速及测量条件的影响。风速大于4m/s的情况下,工程应用是完全可以允许的,速度越大热湿交换越充分,误差越小。 8.为什么含湿量相同、温度不同的各种状态空气都有相同的露点温度?答:露点温度只与水蒸气分压力和含湿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空气含湿量不变,露点温度不变。 9.为什么雾出现在早晚?为什么太阳出来雾消散?答:早晚的空气温度较低,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而太阳出来之后空气的温度较高,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使得空气的相对含湿量提高,可以吸收雾水。 10.有些房屋外墙内壁面象玻璃一样,冬季也会出现凝水,有什么防止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