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利的信息化建设

北京水利的信息化建设
北京水利的信息化建设

北京水利的信息化建设——关于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马东春

10128222

2001MBA-P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目录

1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概述 (3)

1.1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3)

1.2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其特点 (4)

2北京水利对信息化的要求 (6)

2.1水利行业信息化需求 (6)

2.2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信息化需求 (9)

2.3北京市水利局所属单位信息化需求 (9)

2.4 区县水利主管部门信息化需求 (10)

3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框架 (10)

3.1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10)

3.2信息化系统体系结构 (10)

3.3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 (11)

4报告分析 (13)

4.1 系统信息化的原则 (13)

4.2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3)

4.3 结束语 (16)

1 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概述

1.1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同时也是“数字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围绕全市水利发展目标, 建设了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并开展了信息传输网络和机关办公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正在建设中的水利信息化系统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及办公自动化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1)信息采集监控方面

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121个市级测报站,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18个行政区县的防汛测报网,基本实现了雨情测报自动化和水情测报网络化;为3座大型水库建设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104个重点地下水监测站的自动监测系统;在永定河、京密引水渠、潮白河重要部位建立了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建成了引潮入城、东水西调的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初步建立了山区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潮白河上向阳闸的图像监视及闸门遥控。

(2)通讯设施方面

在水利通讯建设上,建立了以中央电视台发射塔、百花山、向阳闸和雾灵山基地台微波通讯干线为链路的集群通讯网,覆盖全市近70%的面积,在重要部位实现了卫星通讯;在各区县的防汛通讯建设中,主要是以单工电台为主,涉及到区县水管单位和各级乡政府。除了采用水利专用通讯系统外,水利部门还利用了邮电系统的公用通讯资源,如ISDN、PSTN、X.25等,实现了全市水利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以及与水利部、海委和相邻省市的计算机网络互联。

(3)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

在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配合政府上网工程,政务公开,完成了政府网站建设,并与首都信息网连通。实现了在北京市水利系统内部传送电子文件、电子邮件的信息传输,建立了各类网上数据库和因特网的接入平台。部分下属单位及各区县水利局部分网站正在实施,利用邮电系统的公用通讯资源,初步形成了我市水利系统的

计算机广域网。

(4)业务系统方面

在水利业务系统方面初步建立了以下应用系统:

●北京市防汛雨水情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情信息收发、分析处理、

洪水预报调度、计算机网络4个子系统,为防汛调度提供了基础数据;

●防汛抗旱服务系统以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将地

理信息与防汛抗旱基础数据相结合,为防汛抗旱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水文基础数据库。全市水文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目前,数据总量达60兆

字节,实现了水文基础资料整编计算机化;

●永定河防洪减灾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永定河的防

汛信息查询、洪水预报调度、洪水演进、小清河分洪区的淹没分析计算、

灾情评估以及抢险、避险决策等,为永定河洪水预报调度以及小清河分洪

区运用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网络地理信息技术,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

水评价、取水许可证和供水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实现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

化和规范化。

●办公自动化,完成了局机关行政办公自动化中以收发文为主的办公计算机

管理。

1.2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其特点

(1)水利工作重点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环境水利转变

工程水利是一个局部建设的观念,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是以全局的角度综合的角度看问题。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资源的来源和分配的问题,充分考虑环境治理,充分考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对于一个工程的多目标的优化决策,需要大量的水利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信息化建设为各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手段。水利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经不再是简单修建和管理水利工程的部门,而是根据水利行业的特点,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保证和环境支持,这是水利工作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

(2)水利建设和管理对水利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

“数字北京”的政府发展方向,是以信息化带动各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利信息化是北京社会经济信息化体系的组成部分,社会及相关行业需要大量的水利信息,包括汛情旱情、水量水质、水利工程状况等。因此,必须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水利信息服务。实现水利信息化,为实现水利信息采集处理及时准确、提供水利行业辅助决策的强大支持,加强水利行业管理的规范化。随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的转变,水利工作对水利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2 北京水利对信息化的要求

2.1水利行业信息化需求

通过对北京市水利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水利系统自身的特点,北京水利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

(1)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涉及到节水和抗旱、地表水开源、雨洪资源的开发、再生水回用、水资源的联合调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已经开展了以下应用系统的建设:

--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水资源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水利工程数据库、水文数据库和水环境数据库;

--水资源优化调度监控系统以及水资源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水工程数据库、水文数据库和水环境数据库;

--郊区水利信息管理系统以及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水工程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水土保持数据库、水环境数据库和水利建设数据库;

--水文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以及水文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水环境数据库。

(2)防洪减灾

防洪减灾是水利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灾情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洪减灾的信息建设始终是工作的重点。现已建立:--防汛抗旱信息服务系统和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水工程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水文数据库、水情数据库;

--防汛抗旱调度决策系统和防汛指挥系统;

(3)水环境建设

水环境建设方面要加强对污染物排放和水质的监测与管理,逐步实现水质的预

报。为提高水质样本采集能力,增强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实现科学化决策,建立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水环境数据库、水文数据库和水资源数据库。

(4)郊区水利建设

郊区水利的发展在水资源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重点围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好服务和配套,重点发展农业高效节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同时配合小城镇发展做好给排水建设。郊区水利建设的主要应用系统有:

--郊区水利信息管理系统以及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水工程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水土保持数据库、水环境数据库、水利建设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以及水土保持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

(5)水利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重点内容是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工程完成险工险段护砌,满足防洪抢险要求,确保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为了达到对重点水库和河道的监控,及时掌握水文信息,信息建设方面将主要完成水利工程运行监控调度管理系统以及水工程数据库、水利建设数据库、水情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6)水利行政管理

水利行政管理涉及规划计划、科技与教育、人事、档案等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综合信息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水利经济数据库、水利建设数据库、水土保持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水土保持数据库和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

--水利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水利经济数据库和水利建设数据库;

--水利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水利科技数据库、水利档案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水利人事数据库和行政管理数据库;

--水利勘测规划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水工程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水利建设数据库、综合信息数据库和水资源数据库;

--水利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水工程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和水利建设数据库;

--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以及所有数据库;

--综合决策指挥系统包含所有数据库。

北京市“十五”期间水利建设任务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相互关系详见下表。

“十五”水利任务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注:A基础地理信息库B水文数据库C水情数据库D工情数据库E地下水数据库F水质数据库G气象数据库H供水数据库I旱情数据库J历史灾害数据库K方法模型数据库L社会经济数据库M水利经济数据库N水利科技数据库P档案数据库

Q行政数据库R人事数据库S综合信息数据库

2.2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信息化需求

北京市水利局是北京市水行政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北京全市一切水事行为的管理。其行政职能部门包括:规划计划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处、水资源处、郊区水利处、水政处、科教处、节约用水办公室、办公室、宣传处、财务处、审计处、人事处、工会团委、机关党委、老干部处、纪检组等17个行政职能部门。

根据北京市水利局各行政部门的职能,对水利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反映北京市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为北京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调度、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等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支持。

2.3北京市水利局所属单位信息化需求

市水利局30个局属单位对信息化的基本需求是:通过北京市水利建设基础信息服务以及基础空间信息支持,实现单位或部门间的信息传输和技术交流。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和提高本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带动单位或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2.4 区县水利主管部门信息化需求

北京市各区县水利局(水资源局)业务均属北京市水利局管理,其中平原区县7个,分别为: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通州、大兴、顺义,山区区县7个,分别为:门头沟、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城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只设防汛办。其基本职能是负责各区县水利建设的管理。

各区县水利主管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是:实现各区县之间、区县至市水利局以及区县水利局与当地政府的信息传输和技术交流。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和提高北京市郊区水利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 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框架

3.1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北京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北京水利信息化标准,实现水利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数字化,辅助决策计算机化。

北京水利信息化系统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以市水利局为中心覆盖全市各有关水利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生产单位、科研推广单位以及十四个远郊区县的水利综合管理网络。高速、便捷的网络将为文字、数据、声音和图形图象的传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水利系统内各个应用系统及多种类型的数据库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交换。水利公共信息发布系统将构成水利系统与市政府、水利部以及社会各个应用部门信息发布的窗口,达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3.2信息化系统体系结构

北京水利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应用集成系统。

北京市水利局信息应用分层结构图如下所示。

3.3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

4 报告分析

4.1 系统信息化的原则

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侧重作为DSS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最主要的目标是控制的有效性,即高效率和高效益。高效率取决于信息的传达数量、时效性和准确性。高效益则是保证信息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管理而实现的效果。

另一方面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侧重作为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中的重点工作是信息加工和信息使用。要考虑如何将由数据加工得来的信息,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鉴别、选择、排序、合并、更新、计算,而生成适合应用的形式;

如何高速度高质量的把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如何将信息转化为价值。

这是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是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围绕系统信息化基本原则和北京水利系统建设的工作思路,纵观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看到,由于北京水利的行业特色系统特点,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涉及全市水利行业和部门的信息需求和业务管理,因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必须制定有效的组织措施来保障规划的正常实施。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部门、多层次的系统,其实施和建设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划来进行才能确保工作的正常运作。

同时,现有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度完善的信息系统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设施,这些都要求我们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和管理队伍,以确保管理水平的提高。

4.2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

从全局的情况来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

不同程度地进行信息化的开发和应用。存在着部分项目的重复性开发,系统之间数据资源难以共享,全局各工作环节缺乏有机的结合,新技术、新成果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信息化实践的过程中,要协调资源,把全局的利益放在首位。制订周密严谨的统一战略。在统一战略的指导下,制订更为详细可行的计划,这样通过全面统一规划,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全局性的协调和调配,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作用。

(2)缺乏统一的管理

北京水利信息化系统是庞大的,在如此庞大的信息化工程中如何通过管理来确保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是关键。从现有状况来看,全局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单位,缺乏一支有力的技术人才队伍,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统筹管理,造成了各自为政、资金分散,很难产生综合效益的局面。

改变这一状况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主工作的关键业务,分阶段制订更详细的执行计划。同时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在水利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还必须要把网络系统和信息的监管纳入整个系统建设中来。可以考虑建立北京水利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制定水利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为了配合网络系统的建设,需要加快制定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防护和保密制度,增强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加快制定应用系统及数据库使用、计算机操作管理、数据处理和使用、系统维护等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使得信息化管理逐步程序化、信息安全逐步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

尤其在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全面的实现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需要成立专门的权威机构来协调企业的业务信息化中可能会遇到以适应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而出现的业务重组问题。这也是信息化战略实施的关键措施,是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

(3)缺乏技术人才

人才作为稀缺资源,同样是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关键环节。人才的管理、人才的储备,都应该作为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最大的发挥技术人才的能力,需要我们给予人才以相当的重视。尤其在高技术行业的运作中,人才的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因此在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人才的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4)由管理问题带来的技术问题

由于管理等问题带来了许多相应的技术问题。

--开发与应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全局综合信息网络的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软件的开发应用还相对滞后,各部门发展很不平衡,影响了全局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完善。

--缺乏规范的北京水利信息化标准,在北京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部门自主开发的应用系统缺乏全局统一的技术标准及规范,造成应用系统间数据接口不统一。

--各专业已有系统亟待完善和提高,北京水利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内容还很不完整,特别是旱情、工情的信息采集,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测站设施严重老化,部分观测手段技术落后;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仅限于个别部位,并且设备配套不足;

通讯整体覆盖面不够,特别是北部山区,区县单工网之间缺乏互联性,抗干扰能力弱;骨干网带宽不够,缺乏有效的备份线路和设备;计算机网络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全面完整的应用系统支持。

正如我们所知,管理中的许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可以就解决技术问题本身,来更深入的解决管理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如作好统筹规划,来协调解决技术问题,从而理顺整个系统的运作。

(5)管理思想和工作模式有待改进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一个典型变革是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管理者和应用者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管理者和应用者也许已经从熟悉过去的工作方法方式的程式中获得了好处和愉悦,因此对他们来说,改变

并不意味着会带来利益和好处。这样,管理人员和应用人员在思想、技能、工作方式、规则标准等可能会更新不及时,在对新技术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工作方式并存的现象,使高新技术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出作用,反而由此增加了工作强度和负担。

因此,在实行系统信息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人员的业务职能重新做相应设计和调整,勾划业务模型,对系统与系统之间,岗位之间,业务流程,职能,职责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不仅要从工作制度的角度去促进员工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员工的思想理念上进行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水利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全面提高北京市水利行业和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效益水平。

4.3 结束语

北京市水资源紧缺、水环境状况日益严峻,对北京市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现水利信息化势在必行,实现水利信息化是每个水利人的责任,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教学文案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近年来在治水实践中逐步得出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所谓水利信息化, 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 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及效益。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1 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水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形成水利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建成水利信息骨干广域网络和水利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 市、区) 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广域网, 建设了400 多个水利卫星通信站, 为水利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创造了条件。在水利信息资源开发方面, 初步建成各流域、各省( 市、区) 的水文数据库和国家级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 能够对外提供初步的查询服务。同时还有一批数据库, 如水利空间数据库、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防洪工程库和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等正在启动建设中。 1.2 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支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包括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等。国家水利部门在保障环境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于2003 年相继正式出版、出台和印发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 一) 》《水利部信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国内先进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技术、信息及系统安全技术、精通项目建设管理的多层次、高水平信息化人才, 这是水利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协调进行的关键。2005年首届“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以“信息技术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方向, 说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已受到越来越高度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摘要:水利在过去二十多年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今机、通信、等高新技术的为实现中国的“数字水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鉴此,论文提出了一整套水利信息化进程中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水利决策支持系统 1 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 (1)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利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我国在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2)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3)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造成了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刚刚完成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的要求,成了落后的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化工作面广、量大,信息化技术发展快,而现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终稿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

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0月

审定:审核:编写: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2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3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4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5主要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化资源梳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对象及其属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建设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应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部门职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业务与政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信息化应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设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诸暨市交警大队 信息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要素,也是提高交通安全管 理效率、实现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手段。目前,随着交通安 全管理工作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交通监控、违法处理、 事故处理、车管业务、服务群众、自动化办公等环节和领域已逐步推 广运用,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节约了 警力,提高了执法效能,因此,进一步加快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显 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规范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使用和管理,更是重中之重。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建设是改革和加强公安交通安全 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警务保障措施,更是交通警察依法、规范、有效、严格管理的前提。目前,通过道路交通科技非现场执法的数量已 远远多于现场执法。提高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应用水平,适应 非现场执法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是加强交警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信息化是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工 作效率、改进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将在交通管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 要的作用。而目前对信息化认识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基础装备建设,轻信息化建设。认为信息化是远水不解近渴, 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感觉过于虚幻,不如实实在在的更新部分警 用装备来得实际;二是认为信息化无非就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对警务 过程的科技应用投入重视不够。

(二)专业人才配备不能适应发展需要。虽然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中培养、锻炼了一些人才,也积极引进了一些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但总体上讲,交通管理领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也不甚合理,素质更亟待提高。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目前,尤其缺少既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了解、熟悉交通专业的复合型技术骨干。 (三)化缺乏长远规划。对于如何规划、做好信息化建设,还没有一整套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蓝图,许多地方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短期效应上来,设备或软件没有考虑到发展和升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各种软、硬件淘汰速度过快,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技术开发人员缺少交通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所开发出的产品缺乏实用性,有的操作不够方便,使看上去功能强大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却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四)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上存在问题。 1、科技测速装备,没有通用的、简单的检查方法。省技监部门一般一年对测速装备进行一次技术执法标定,做完标定后的一年时间内,设备测速是否准确,无法确定。当事人有异议时,民警的解释无法令当事人满意。往往要出现明显的测速不准确后才能发现问题,很可能造成被动局面。 2、交通科技装备的维护,需要专业公司的支持。交通科技装备,不同网络设备等通用装备,一般的技术人员无法进行维护、维修,需要专业公司或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支持。

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资料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 建设规划 且末县水利局 2014年11月

目录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3)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3)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 2、存在的问题 (4) 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5) 1、采集传输 (6) 2、数据存储 (6) 3、应用系统 (7) 4、展示层 (8) 四、资金筹措 (9) 五、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 (9) 1、加强领导 (9) 2、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 (9)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且末县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

(1)2012年完成的《且末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系统建成后,在且末县山洪灾害危险区内全面掌握水雨情时空变化趋势,并按照前期分析确定的雨量预警指标和水位预警指标,实现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的及时预警;重点防控流域,具备依照降雨、融雪预报重要断面水情变化趋势,或按相邻边界水情要素变化趋势预报下游断面洪水形势,并依据成灾要素等级实时启动山洪灾害危险区转移警报;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加强宣传演练,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已完成投资约587万元万元。 (2)2011年建设的《且末县农区农村饮水安全更新改造工程》安装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1套。 2、存在的问题 (1)、发展速度滞后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进则退,我县水利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发展速度严重滞后。

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信息化时代使得知识、信息、科技正通过智能整合和运用而转变成高效的生产力,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已经兴起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有限资源管理模式向资源共享的整合发展模式转变,而水利信息化就是不断提升水利事业信息化程度和改进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水利项目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这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陕西水资源紧缺,洪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信息化建设在水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纵观我省近年来水利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标志,拉开了我省水利信息化加快建设的序幕,着重解决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联网等问题。 一、铜川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境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川塬山丘交错,境内分布有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和洛河两大水系。受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性和近来极端天气影响,区域内暴雨洪水频发,严重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有效降低和减少洪灾损失,我市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覆盖全市的防汛超短波防汛通信网、漆水河流域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连接与省防总的可视会商系统、大气云图监控系统、水库河道视频监控预警系统等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汛指挥系统平台。 1、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1.1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建成了铜川市漆水河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成市防汛办中心站1个,区县防汛办工作站4个;建设基于B/S模式的市防汛办、市象局信息共享平台一个,共享气象平台雨量站信息,提高了雨水情测报的时效性和预见性。 1.2视频会商系统 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视频会商系统,通过这套视频会议系统,国家防总会议画面直接传送到乡镇,国家及省防总有关领导可直接安排部署当前的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1.3 大气云图监控系统

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9-08-27T11:35:52.53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2期作者:汪锐 [导读] 对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霍邱县排灌管理总站齐王站安徽六安 237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提高,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信息化的影子,信息化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前景十分可观。水利工程是与我国人民生活有非常密切联系的一项基础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财产的安全,优质的水利工程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信息化时代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篇文章就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就包括水利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这项工程相关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方式或者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并没有获得大幅度的提高,管理模式也没有很大的改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水利工程中也在不断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实现水利资源共享以及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还有助于实现水利管理决策时效性,更大程度上保障各种数据信息实时性。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一、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 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最终的使用效果。因此,水利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但是现阶段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管理当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水利工程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会导致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最终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相关的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所涉及的水利工程项目都非常多,政府在监管方面不够持久,而且监管也不够严格,没有严格的监管力度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很多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为了争取招标,会采用一些错误的方式,例如向其他企业借用工作人员,政府在监管之后将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替换,以此来通过招标,这种错误的方式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1]。在水利工程竣工之后,政府部门也要进行监管,但是由于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不够严谨,对于工程验收的监管效果也很难很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对于工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等问题也很难发现,水利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甚至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在成本方面存在问题 做好成本预算工作是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但是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并不意味着一味的降低成本,成本控制工作要能够充分确保工程的质量,不能只考虑降低成本,总之要进行全方面的考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好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同时这项工作也面临很多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市场招标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招标面临很大的风险,同时在费用控制方面也有了更大的难度[2]。另外,很多企业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评估的方式也不具有创新性,成本控制相关的工作人员,由于其专业知识有限,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资金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 (三)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 施工安全问题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始终,如果不够重视安全问题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很多的水利工程企业往往不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工作人员责任制也没有全面落实[3],另外,很多的企业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这难以实现安全管理。 二、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监管 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相关的工作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企业要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向相关的工作人员讲解不合格的水利工程带来的不良后果,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上意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就能够实现严格的把关。 2.严格管理相关技术 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严格管理相关技术非常重要,通过严格管理相关技术,能够有效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通过控制相关的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施工队伍的出现,充分保障工程的质量[4]。 3.充分落实责任制 充分落实监管工作人员相关的责任是保障监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对于水利工程监管而言,其采用的是终身责任制,所以要严格落实各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这样才能够保障在出现问题之后有效的追究责任。 (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只有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够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要事先制定好安全管理制度,同时更要落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所实施的施工方案是安全有保障的。对于施工中一些安全系数较高的项目更要加强管理。 2.注重各个环节的安全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施工要点,所以在施行安全管理的时候也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材料的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成品的管理亦同样如此。 (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成本控制工作要从实际粗暴,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更大程度的节约成本,要采用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避免出现资金的浪费,这样才能够节约成本。

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 建设规划 威海市水利局 2010年12月

目录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建设现状 (2) 2、存在的问题 (3) 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5) 1、采集传输 (5) 2、数据存储 (6) 3、应用系统 (7) 4、展示层 (10)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3) 五、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 (15) 1、加强领导 (15) 2、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 (15)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建设现状 (1)、市水文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自2004年开始,水文局把水文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抓出了成效。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水文信息自动监测系统有:雨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墒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地下水及海水入侵自动化监测系统、河道及潮水位水位自动化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有:市水文信息管理系统、14处大中型水库防汛信息系统、文登水利信息系统、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投资约650万元。 (2)、市水利局信息化建设情况 已建成威海市水利门户网站、防汛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中心机房,完成投资约100万元。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5036-18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切实做好20xx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成2011××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20xx年、20xx年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灾情以及相关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相关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系统要求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建设任务 20xx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设任务有七项,具体为: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xx年建设项目 1.工灾情采集系统 ××市范围内建设40个工灾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关工灾情采集设备和工灾情数据整理上报软件。 2.智能图像水文采集系统 ××市水利数据中心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建设,共建设18个重要报讯站点的智能视频监控设备。 3.××县分会场项目 在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建成基础上,向下延伸,××县视频分会场系统建设。 4.应用软件二期工程 在软件一期工程基础上,启动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气象产品系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水利信息化主要业务应用

水利信息化主要业务应用 根据水利业务应用特点,水利行业业务应用主要包括防汛抗旱、水利行政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决策、水质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工程管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和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等。 5.1防汛抗旱 防汛抗旱业务应用建设的总目标是在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下 通过系统建设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做出降水、水情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汛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具体目标包括: 1、建成防汛抗旱综合采集系统 通过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等先进技术建设和完善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采集系统,提高时效性。 2、完善现有防汛通信设施 提高和加强防汛通信的保障能力。 3、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为中央、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级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该系统能提高四级防汛抗旱部门的工作效率、质量、效益以及决策的科学性,达到及时完成各类防汛抗旱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管理;以数字、图、文、音像等方式快速灵活地提供雨、水、工情和灾情的实时数据和历史背景资

料,以及有关资料的深层挖掘和信息服务;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延长水文预报的预见期;改善防洪调度手段,提高模拟分析能力,加强调度的科学性;快速、科学地对灾情进行分析、统计和评估;提高防汛抗旱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旱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并做出趋势预测;对全国防汛抗旱数据库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5.2水利行政资源管理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综合办公、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人才管理和科技外事管理等业务应用。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业务应用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综合办公、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人才管理和科技外事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业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1、综合办公系统 综合办公系统是指水利系统各级各类部门的日常办公自动化系统。依托水利行业已启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服务工程、服务经济、服务管理、服务职工为指导思想,采用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成果,用二到三年时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水利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行业内各部门间互联互通,改善协同工作环境,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实现办公自动化,为生产科研、行政管理、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中国水利年鉴2014_综合管理-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

发挥水利稽查在大规模水利建设中的保障作用”为主题,先后到珠委、江西、湖南、宁夏等地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流域机构和地方水利稽查工作状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对策,更好地推进水利行业稽查工作的开展。(4)水利稽查队伍不断加强。组织对水利部稽查办稽查专家开展了业务培训。选聘补充了部分稽查特派员和专家,并开展了岗前业务培训。目前,水利部稽查办在聘稽查特派员66人,稽查专家539人,加强对稽查人员的测评和考核,严肃稽查纪律,维护了稽查队伍良好形象。地方建立了省级稽查专家库,共选聘稽查特派员464人,稽查专家4612人,并进行了稽查业务培训,稽查力量不断增强,工作质量大大 提高。(何兰超 李智红 ) 水利信息化 【行业管理】 1.技术应用与交流 (1)2013年5月,与人事司联合在南京举办水利信息化高新技术发展与应用高级研修班,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出席并就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近期进展作了专题讲座。(2)2013年9月,组织完成了第五届水利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换届工作,选举出新一届水利信息化专业委员领导成员,水利信息中心副主任蔡阳成功连任专委会主任。(3)2013年11月,组织召开中国水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分会场暨全国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交流会,会议宣读了新一届中国水利学会水利信息化专委会成立文件。(4)2013年11月,组织召开通信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水利通信工作座谈会,会议对通信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选,选举产生了第三届专委会领导成员,水利信息中心副主任倪伟新当选专委会主任,并成立了通信学组和遥测学组。2.资源整合和共享(1)《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编制完成并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评审中心的评估,长江委作为试点单位正式立项建设。(2)珠江水利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建成,《珠江基础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引入共享补偿机制和考核机制;北京市加快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利用,形成425条河流、1085个小流域、5大水资源三级区等水务“一张图”;天津市水务信息化按照“四统一”要求,开展水务业务管理平台、水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等项目实施。 3.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1)云计算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中得到积极应用,浙江等省级水利部门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在云平台的部署。(2)国家水库安全运行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工作方案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专家审查,水利部无锡水利物联网示范基地挂牌运转。(4)水利行业卫星遥感技术取得突破,成为重要信息源和技术手段,开展水利卫星遥感大数据业务化处理与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成果获得湖北省201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5)2013年10月,科研项目“水利应急通信技术规范研究”通过水利部验收。(6)建立水利部机关云平台。基于云平台为水情、气象、水资源等应用部署虚拟服务器27台,迁移旧服务器16台。(7)参加国家高分重大专项( 民用部分)水利业务信息服务系统先期攻关项目建设,完成高分专项可研报告编制。4.水利部网站建设 水利部网站访问量达3088万人次,累计发布信息23536条,发布公报简报160多期,维护司局子网站30个。2013年,水利部网站在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部委网站总体排名第五,部委政府透明度排名第二;“水利百科栏目”被评为“2013年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精 品栏目”。5.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1)水利部加入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建立健全水利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进行5次信息安全通报。(2)组织开展了水利部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检查工作;举办了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研讨会暨培训班;流域机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改造工作全面展开。6.交流调研工作(1)2013年先后完成了《2012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水利信息化》《中国水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化部分的出版。(2)农业部信息中心、环保部信息中心、民政部减灾中心、计生委规划计划司、国资委信息中心等兄弟部委先后到水利部开展信息化工作交流。(3)开展水利卫星通信应用情况专题调研,作为2013年水利部水文局重点调研课题之一,采取信函普查、实地勘察、专家座谈三种方式结合进行。实地调研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珠江流域、太湖局、云南省等地的50余座有代表性的卫星小站,并与有关单位座谈10余次,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水利部。7.水利卫星通信技术培训 举办了水利卫星通 21综合管理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结合水利信息化项目的具体特点,编制高质量的可研报告,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是作者参照有关规程规范,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的若干原则和要点,希望在水利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范出台以前供报告编制单位参考,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尽绵薄之力。 1.水利信息化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涵盖范围 1.1主要特点 水利信息化工程与传统的有形水利工程不同,它至少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复合,项目建设是水利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二是集成,是各种高新技术包括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3S(GIS、GPS、RS)技术、数学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的相互融合集成;三是共享,项目建设必须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四是创新,主要是指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尚在探讨阶段,需要建设者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 1.2涵盖范围 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

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 2.可研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规程规范 2.1原则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贯彻执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原则,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和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规模、结构和功能、设备主要技术指标以及配套工程等进行方案比较,提出初选意见和可行性评价。 2.2规程规范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广东省水利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设计指导书(试行)》(以下简称《指导书》)及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2.3重点环节 计算机网络IP地址是计算机的重要标志,是网络能否互联、信息资源能否共享的首要问题。由于国家和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目前尚未正式刊布,现行的计算机网络IP 地址分配通常都是由地区或行业根据实际需要临时作出的,技术标准的级别较低,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 《指导书》中的IP地址分配及其域名设计、是依据水利部下发的原则性设计指导书,在已完成的《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统一设计的,既考

XX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XX年水利信息化工作,XX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XX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成XX XX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XX年、XX年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灾情以及相关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XX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相关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系统要求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建设任务 XX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设任务有七项,具体为: XX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XX年建设项目 1.工灾情采集系统 XX市范围内建设40个工灾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关工灾情采集设备和工灾情数据整理上报软件。 2.智能图像水文采集系统 XX市水利数据中心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建设,共建设18 个重要报讯站点的智能视频监控设备。 3.XX县分会场项目在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建成基础上,向

下延伸,X X县视频分会场系统建设。 4.应用软件二期工程 在软件一期工程基础上,启动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气象产品系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地方电力管理系统等软件二期工程。 水文站网建设 建设中洞等7 个水文站生产业务用房、雨量观测场、水位流量测验设施,配置雨量、蒸发、水位、流量、含沙量及通讯设备仪器。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 建设33 座中型、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维护 21座已成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XX市级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平 台。 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取水单位取水信息及时汇集通过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管理水资源费征收情况; 建成系统远程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科学、高效的管理。 XX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建立物资管理数据库,本文来源:http:// 规范物资出 入库和调拨流程管理,实现防汛抗旱物资信息化管理。 河道管理信息系统 XX市河道岸线规划管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河道采

{信息化知识}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指导意见

(信息化知识)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指导意见》解读 为进壹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水利部党组“坚持现代化方向,把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放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的思路,优化配置水利信息化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和效能,积极构建和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促进水利信息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近期水利部印发了《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就充分认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保障措施等四个的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且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提高认识,统壹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壹、《指导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 1、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 《指导意见》阐述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机到网络、从局部应用到协同应用、从数据库建设到数据中心建设、从满足个性应用的环境建设到协同应用的公用平台建设的发展过程。于总结了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于的问题和不足,指出由于任务来源、建设时间、建设环境、建设目标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尚存于目标单壹、资源割据、共享困难、效能低下、重复建设等问题,导致水利信息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壹定程度地制约了水利信息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由于缺少统壹规划或制定的规划壹定程度上难

以落实,各单位或各部门结合自己的业务需求,为满足局部的应用目标,利用各方面的资金,开发建设了壹些专用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于水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壹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但于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由于许多系统为解决特定研究或业务应用而建,建设资金来源复杂,大多数数据库和具体业务处理紧密绑定,硬件、基础软件和具体单位、部门绑定。这些系统大多分散建设于各个地区或不同业务部门,形成以地域、专业、部门、系统等为边界的孤岛,形成了资源割据的局面。 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系统不具备持续运行条件,难以向外界用户提供服务,加上系统规范性差,客观上形成了共享困难的鸿沟。同时,由于缺少信息共享政策法规,共享机制仍未建立,社会公益和市场化服务界限不清,信息服务合理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导致资源的占有者均希望共享其他占有者的资源,却不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提供共享,单向的共享愿望形成事实上的信息壁垒。 于原有机制和体制下,实施的各个系统独自建设,甚至从采集、通信、网络、信息、业务应用等均各自独立建设,壹些功能相似的系统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利益,变化名目重复申请建设,造成不必要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壹些孤立的系统只能于有限范围、有限时段内由少数人员使用。同时,因为规范性差、文档缺乏,伴随着系统硬件、软件老化的问题,给后续扩展和改造增加了困难,系统很难随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影响了系统效益的持续发挥,系统效能低下,甚至无法保证正常运行。这些问题导致水利信息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壹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信息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的重要意义

试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试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并根据档案信息数据,明确水利工程的建设方向、顺序与概念,建立专门的网络系统,提高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可靠性,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当中,有效提高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信息传输和采集,以及信息化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概述 1.1传统水利工程信息管理主要以人工采集为主,然后再转变成文字和图形信息,最后开展相应的存储、分析、处理、管理,这样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信息管理水平也会因为各个环节形成大的影响因素,造成数据信息的偏差。 1.2计算机应用初期,所产生的数据仅供内部流通,以单机运行为主,无法与外部建立共享机制和数据交换,其优越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应用。 1.3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各个独立的水利系统通过网络逐渐联系起来,各类新型计算机技术,如扫描、制图、制表等软硬件得到了应用,给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提供了足够的平台,实现了互通互联,各类信息的发布也得到了共享,水利工程建设与

管理工作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题 2.1设施问题。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大量基础设施作保障,但在荣成市前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配套建设的信息化相关设施不完备,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时的专业部门属性,整体信息采集系统无法正常全面投入工作。另外,由于部分人员的传统观念,当地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信息化设施不均衡性导致信息网络应用与覆盖无法统一,无法实现水利工程信息的真正共享。 2.2规划问题。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就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在各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信息传递接口、统一的协作平台,为提供水利工程信息共享的坚实基础。就目前情况来看,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因为没有统一规划,对其信息化建设未做出合理统筹和安排,水利工程信息化大多是独立开发、安装、使用的,导致水利工程信息系统不能很好的与其他信息系统对接的现象发生。 2.3人员问题。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涉及数据的采集以及一些繁杂开展工作,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顺利进行,需要专业工作人员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合理整理、归纳、分析等工作,但由于水利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缺少年轻专业技术人员,涉及水利工程信息化使用、维护、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更为缺乏,信息化管理作用发挥不充分,基层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效率不高。 3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分析

水利信息化建设重点将围绕“八大重点工程”

水利信息化建设重点将围绕“八大重点工程” 紧密围绕民生水利的建设目标,当前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将统一集中到推进八大重点工程上。 近年来,全国各级水利部门以保障水利中心工作为出发点,以强化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为抓手,以加强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为基础,以推进重点业务系统建设为突破,以营造和完善保障环境为支撑,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八大重点工程 结合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紧密围绕民生水利,按照《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及《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也在扎实推进。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截至2009年3月,一期工程已完成单项工程220个,在建53个,待建7个。其中,计算机骨干网、异地会商视频会议、蓄滞洪区信息反馈、大部分信息采集系统和部分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建成投入运行,中央和流域机构的防洪调度、洪水预报、会商管理等系统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总结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黄河、海河、太湖、辽宁、江苏、塔里木河、黑河等流域和区域性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全国18个省24个城市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在总结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实时监控、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水利部全面推动各级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出台了《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基本技术要求》,《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已通过技术审查;江苏、浙江、辽宁、上海、北京、河南、广东、山西、重庆、福建、陕西、青海等已启动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成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2个流域监测中心站、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总站以及100个监测分站,项目已通过水利部组织的竣工验收,全面投入运行。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已获批准,并进入实施阶段。 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步设计》已获批复,重点开展十个主要项目管理子系统的建设。中国农村水利门户网站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另外,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大型泵站管理等子系统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在总结第一期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确定的36个大型灌区的信息化试点建设正在实施。 水利建设与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掌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水利部组织实施了水库大坝管理、河湖管理、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等子系统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根据国务院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水利部积极推动全国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批复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确定了系统建设方案、完成了数据指标体系编制,系统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 水利电子政务系统覆盖水利部和七个流域机构的水利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公用平台和综合办公、规划计划、人事劳动教育、国际合作与科技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投入运行,政务内网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已完成在部机关和七个流域的部署。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已有17个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初步实现了网上公文流转;一些单位还实现了远程文件传输、公文和档案的联机管理、多部门协同办公等,逐步形成了以电子政务系统为平台的新型水利行政管理模式。 国家水利数据中心为加强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规范和指导各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水利部印发了《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了《水利数据中心基本技术要求》,并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