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作者:曾繁仁文章来源: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点击数:433 更新时间:2008-4-9

德国古典美学有三个基本命题,即“美是真与善的桥梁”、“美在自由”、“美是无目的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弄通弄懂这三个基本命题是研究德国古典美学的关键。

一、关于“美是真与善的桥梁”

美是统一真与善、知与意、自然与自由、知性与理性的桥梁,这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主要观点,成为贯串康德美学思想的中心线索。从美学史本身来看,美是真与善的矛盾统一成为由古典美到近代美的重要过渡。从此,美学领域的“和谐”就不是无冲突的、形式的、平板的和谐,而是充满着矛盾的(二律背反)、包含着丰富内容的、立体的和谐。而近代的崇高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在真与善的对立与统一中提出。按照康德的理解,崇高是真与善的对立,最后善压倒真,统一于善。对此,黑格尔说,康德“说出了关于美的第一句合理的话”。从康德本身的哲学体系看,这一命题使《判断力批判》成为沟通《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桥梁。

“美是真与善的桥梁”这个命题本身比较深奥。要理解它的含义必须弄清楚两点。一是,康德认为纯粹理性世界与实践理性世界是对立的;二是,只有通过审美判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理才能将两者加以统一。康德说道:“现在,在自然概念的领域,作为感觉界,和自由概念的领域,做为超感觉界之间虽然固定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以致从前者到后者(即以理性的理论运用为媒介)不可能有过渡,好像是那样分开的两个世界,前者对后者绝不能施加影响;但后者却应该对前者具有影响,这就是说,自由概念应该把它的规律所赋予的目的在感性世界里实现出来;因此,自然界必须能够这样地被思考着:它的形式的合规律性至少对于那些按照自由规律在自然中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是互相协应的。”(1)为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通过下表说明:

真美善

领域自然(现象界)艺术自由(物自体)

凭借能力知性力判断力理性力

最后目的

先验原理合规律性无目的的合目的

心理机能认识(知)情欲求(意)

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在康德的理论中,将纯粹理性世界与实践理性世界统一起来的必要性何在呢?康德认为,这首先是由实践理性的基本品格决定的。实践理性的基本品格是有着强烈的实践愿望,要将自己的目的、道德律令、行为准则在感性世界中加以实现。其次,也是由康德对其哲学体系完整的追求决定的。康德作为一个哲学家,研究人类掌握世界的能力,探索了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但却是两个对立的世界,中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样,哲学体系本身并未完成。这就必然要求他以判断力批判来将两者统一起来。“判断力,按照自然的可能的诸特殊规律,通过它的判定自然的先验原理,提供了对于超感性的基体(在我们之内一如在我们之外)通过知性能力来规定的可能性。但理性通过它的实践规律同样先验地给它以规定。这样一来,判断力就使从自然概念的领域到自由概念的领域的过渡成为可能的。”(2)在这里须对上述言论中的某些语句加以必要的解释。所谓“自然的可能的诸特殊规律”即指自然领域的形式的合规律性,所运用的认识能力为知性力。所谓“判定自然的先验原理”即指审美判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理。所谓“超感性的基体”即指物自体。这句话的完整合义即为,审美判断力通过自己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先验原理可对属于自由领域的物自体通过属于自然领域的知性规律以规定,即赋予物自体某种规律性;而理性也可通过属于自由领域的实践规律给物自体以规定。这样,通过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先验原理由自然到自由、知性力到理性力、合规律性到合目的性的过渡就成为可能。这里,由自然领域的形式的合规律性过渡到自由领域的意志的合目的性,必须通过一个主体共通感的中介。即审美对象形式的美不是通过概念规范的,而是通过主体的感受实现的,这种感受又不是个人的,而是具有普遍性,人人共同感到美,这就是所谓审美共通感。而这种共通感又不是认识领域中的

“必然”,而是道德领域中的“应该”。这种所谓“审美的共通感”就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

性,是沟通形式的合规律性与意志的合目的性的桥梁。再从康德关于知识的构成来看,康德认为,科学知识即是经验质料加上先天形式。作为审美来说,即是对于个别对象形式的感受(合规律性)加上主观的意志和愿望(合目的性)。这就使美成为自然与自由、知性力与理性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知与意的中介。

“美是真与善的桥梁”是康德美学的精髓之所在,在美学史上首次开辟了美的独特的情感领域。同时,这一命题的提出也标志着美学史上的重要转折。即由美或偏于感性、或偏于理性的两者对立转变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由在此之前基本属于哲学范围的美学研究转变到重视主体体验的心理学研究;从范畴的角度看,由和谐作为美的单一范畴扩展到崇高作为美的另一形态。这个命题还提出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过渡的重大课题。将美学作为解决这一课题的钥匙,虽然过分夸大美学的作用,不太全面,但其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思考美学的地位,却有着一定的价值。总之,这个命题本身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丰富的内容,对后世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当然,这个命题本身也有着重大的缺陷。首先是对“实践”这一极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做了曲解。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实践”是人们在改造世界中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但康德美学却将“实践”归之于纯主观的所谓“意志”范畴,完全同客观隔绝。而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本来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但康德却在某种主观先验原理的基础上将两者“统一”了起来,完全否定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再就是康德所假设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原理也纯粹是主观的、先验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因而在此基础上的统一也是一种虚假的统一。

二、关于“美在自由”

德国古典美学最基本的一个范畴就是“美在自由”。温克尔曼说,“艺术之所以优越的最重要原因是有自由”。康德认为,“没有自由就没有美的艺术,甚至不可能有对于它正确评判的鉴赏”。席勒说,“当艺术作品自由地表现自然产品时,艺术作品就是美的”。由此可见,要掌握德国古典美学就必须掌握“美在自由”这一基本范畴。那么,德国古典美学“美在自由”说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呢,;“美在自由”说是“美在和谐”说的深入发展,是古典美的最高级形态。“美在和谐”说在德国古典美学之前,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或为偏重于感性、物质与形式的外在和谐,或为偏重于理性、精神与内容的内在和谐。古希腊时期的亚理斯多德就偏重于外在和谐,柏拉图则偏重于内在和谐,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一种外在的和谐,大陆理性主义美学则是一种内在的和谐。到了德国古典美学,“美在和谐”说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新的阶段。由感性的外在和谐和理性的内在和谐发展到感性与理性经过对立统一达到一种新的自由的和谐的境界。经过感性与理性、外在与内在的对立统一,古典美的内涵才丰富充实起来,从而成为一种有层次的立体美。因而,“美在自由”说,是古典美的最高级阶段,古典美从此达到极境。这就是古典美的终结,预示着一种新的形态的美与美学理论必然产生。而这种新的形态的美与美学理论就孕育于古典美学理论体系之中,它即是康德关于崇高的理论与黑格尔关于近代的浪漫型艺术的理论。

“美在自由”说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产物。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针对封建主义对人性的禁锢提出“人性解放”与“民主自由”的口号,从而为“美在自由”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条件。从思维方式上看,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大生产和科技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辩证思维方法为“美在自由”说提供了理论的根据。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开阔了人们的思路,使感性不仅是感性同时亦可是理性,从而为“美在自由”说奠定了理论的基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从封建社会脱胎而出,本身带有明显的过渡色彩,无论在政治上、思想上与理论形态上都具有明显的近代气息,同时又是对古代的总结。“美在自由”说就是资本主义上升期以崭新的思想武器对古代艺术基本特征的哲学总结。但古典美毕竟已经走完了自己的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史命,新的近代的美学形态必将代替它走到历史的前沿。

所谓“美在自由”说,其基本含义是指,美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客体与主体之间不受任何障碍的直接统一。即感性与客体中到处渗透着理性与主体,而理性与主体也完全渗透于感性与客体之中。这一理论的发展过程表现在统一的根据的变化之上。大体分三步。第一步是感性与理性自由地统一于主观。这主要以康德为代表。他假设了一个主观先验的原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作为感性与理性自由地统一的根据。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不是一种客观的法则,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感受的合目的性,即这种主观感受应具有一种合目的普遍性。这种主观感受是一种心理的功能,即想象力与知性力(理解力)自由的协调的心理功能。在康德看来,这种心理功能具有某种合目的的普遍性。康德的理论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假设,因而我们认为,康德所说的自由的统一是一种主观的统一。第二步,由主观到客观的过渡。席勒提出了这种美的感性与理性的自由统一,客观地表现于某种形象之中,这就是所谓“活的形象”、“审美的外观”。这种美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是把对象的特征“提供给直接的直观”,即特征与直观、内容与形象的直接统一。但这种活的形象的产生,席勒却认为是主观的“游戏冲动”的结果。而游戏冲动是既不同于感性冲动又不同于理性冲动、摆脱了任何束缚的一种主体的自由。将人类的本性划分为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而两者的统一必须借助于游戏冲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主观先验的、抽象的划分方法,最后还是将美归结到主体的自由,没有完全摆脱康德主观先验论的束缚。第三步是感性与理性自由地统一于客观。代表人物是黑格尔,他在《美学》

中将感性与理性自由统一的基础完全从主观扭转到客观之上。他给美所下的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首先,他认为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客观理念自发展到绝对精神艺术阶段的必然结果。其次,他认为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即是理性与感性的直接统一、融为一体,并集中地表现于美的形象(即理想)之中。再次,他认为这种理想的形成过程是经由感性与理性对立统一的内在矛盾而形成的一般世界情况——情境与情致——动作与性格这样一个“正、反、合”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就将感性与理性自由统一的客观过程描述了出来。最后,他认为感性与理性的自由统一同一般世界情况即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而理想的时代背景应在古希腊时代。这就提出了自由的艺术产生于自由的时代的思想,从而为感性与理性的自由统一确定了时代与社会的基础。

“美在自由”说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认为,首先是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美的基本规律。美是什么?这是自古以来就一直被人们所询问和讨论的问题,而这一所谓美的本体论问题又是区分各类美学问题的核心。那么,到底美是什么呢?美学史上有各种理论,对美有各种界说。有的认为,美在感性;有的认为,美在理性。实践证明,这些理论都是不完善的。德国古典美学提出“美在自由”说,尽管是无数美学理论之一种,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有关美的一个基本规律,即一切的美既不在纯粹的理性,也不完全在纯粹的感性,而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一种自由的关系。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在这种自由的关系之中,主体处于一种不受概念和具体实用利益的束缚,才能对对象产生审美的态度——即鉴赏的肯定性的情感评价态度。当然,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这种自由关系并不仅仅是和谐的关系。因为,“和谐”及由此形成的感性与理性的直接统一、融为一体只是自由的关系的形态之一。而理性对感性的超越亦可产生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感、即崇高感,也是美的形态之一。其次,“美在自由”说同马克思主义美学之间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马克思主义美学继承了“美在自由”说中感性与理性对立统一及由此产生自由关系的观点,并抛弃其唯心主义内核以社会实践的理论对其加以改造,使社会实践成为感性与理性对立统一并产生自由关系的唯一动力。同时,“美在自由”说也给西方现当代美学以重要启示。因为,作为现代派艺术理论代表的西方现当代美学理论,主张主客体的对立关系中主体不受任何束缚的一种自由:在审美中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压倒,成为主体愿望的强烈表现;在艺术中是感性对精神的象征;在美的形态上充分表现了主体为追求自由而进行挣脱的痛苦历程,因而是一种崇高的美。但是,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主体”同德国古典美学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含义。德国古典美学中的“主体”属于理性范围,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主体”则基本上属于非理性的“自我”。因而,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自由”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自我表现。

同时,德国古典美学的“美在自由”说也有着根本的缺陷。政治上,它是资产阶级自由观的表现,具有某种虚伪性。黑格尔所声称的产生自由艺术的自由时代,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从来也没有出现过的。这只不过是黑格尔老人的一个空想。理论上,它是一种否定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一理论中所包含的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等等概念都同唯物主义的存在与意识的概念根本不同。它们均属意识、精神范围。因而,所谓“美在自由”,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理性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只能是通过社会实践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三、关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之前,欧洲美学界同哲学界一样,主要是唯理派与经验派的激烈斗争。在文艺创作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问题上,唯理派是强调自觉性的,经验派美学家却强调非自觉性。康德看到了这两派争论中所存在的不足,于是试图调和。为此,在审美(包括文艺创作)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问题上就提出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是他所确定的最主要的审美判断的先验原理,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经过

他的长期思考与研究,这一命题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是对历史上各派美学思想在审美自觉性与非自觉性问题上的一个小结,吸收了各家的精辟之处。因此,这一命题理应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

首先,对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一命题的原意要认真地科学地进行分析。这一命题本身无疑存在着浓厚的先验的非理性主义的色彩。因为,康德所说的“无目的”即指没有任何客观的目的,也就是对对象的存在无任何实际的利害要求。而所谓“合目的性”即指对象的形式适合了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从而引起美的愉快。在康德看来,这一切都是先天的安排,“好象是有意的,按照合规律的布置”。很明显,这里面是包含着许多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东西的。但他的最突出的功绩却在于正确地指出了,在自觉性与非自觉性问题上,审美不应和其它认识形式及实践活动一样,而应具有特性。并且,他还将这种特性归结为无目的性和有目的性的统一,即是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这些看法是非常有见地的,不仅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而且比较符合审美活动(包括文艺创作)的实际。

其次,对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一命题,我们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根本改造,赋予新的涵义,仍可采用。我们先来谈谈对于“目的”这一概念的改造问题。在康德那里,所谓“目的论”是同宗教神学的“创世说”密切相关的。他所说的目的,乃是先天的或者说是上帝的目的。而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目的”,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观,是人的自觉的活动、有意识的实践。因而,在我们看来,所谓“目的性”就是人的一种能动性、自觉性和有意识性。然后,我们再来谈一下对于无目的性(非自觉性)与有目的性(自觉性)统一的命题本身的改造问题。在我们看来,对于这一命题应该抛弃其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成分,而保留其辩证统一的合理因素,并赋予其新的涵义。从内容上说,这一命题表现在创作上,是不直接具有生产、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目的性(自觉性),但却具有一种审美的目的性(自觉性)。这就是说,在文艺创作中,作者不是直接把对象当作生产、理论与生活等一般实践活动的对象,犹如看到食物要将其吃掉一样,因而把文艺看作是一种直接实用的对象。这样的目的性或自觉性在文艺创作中不应保留,如果保留,就是对于艺术规律的破坏。相反,在文艺创作中,作者则应具有一种审美的目的性(自觉性)。这种审美的目的性(自觉性)就是作者在创作中意识到对象的某种功利性但却保持距离地对其持审美的态度。这种以某种功利性为基础的审美的态度应该贯串于创作与欣赏活动的整个过程,因为,审美如果变成具有某种直接实用目的的自觉的行动,那就必将丧失审美的距离感和艺术的“间离效果”。从形式上来说,这种无目的性(非自觉性)与有目的性(自觉性)统一的表现就是文艺创作不像逻辑思维那样将自觉的目的直接体现于概念之中,而是将其间接地蕴含在形象之内。众所周知,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之间的矛盾运动来推动思维发展的,使人们由对事物初级本质的把握到对其高级本质的把握。因此,逻辑思维的目的性、自觉性一直是直接表现的、明朗的。但文艺创作却要借助于形象,而形象又是一种感性的形式。那么,这种感性的形象能否包含自觉性的理性的因素呢?这便造成许多疑问。我们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人的头脑中反映出来的形象与客观世界的形象有原则的区别。前者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后者却是一种认识,打上了浓厚的主观烙印。再一个就是人的头脑反映出来的形象作为感性的形式并不是不能包含理性的自觉性的内容。因为,形象创造的想象活动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最低劣的建筑师优越于最巧妙的蜜蜂之处。因此,形象同样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思维的产物,它决不是客观对象的纯感性的再现,而一定包含某种理性的内容。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倾向性越隐蔽越好,不要特别地说出来,而要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也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慝性存,无痕有味”。例如,一幅山水风景的绘画,尽管是对客观的感性的山水风景的描摹,但却同时渗透着作者的理性认识。而且,作者对这幅以感性形式出现的图画可以作出多次的修改,而使其中所包含的理性内容不断深化。可见,作者头脑中所浮现

[德国,古典,哲学,其他论文文档]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贡献

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贡献(1) 摘要: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以后,美学问题便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 今的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特别注意区分德国古典 哲学家对美及其相关概念的不同论述。笔者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史的突出贡献是奠 定了美学基本问题,这恰好是学术界所忽略的。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席勒;黑格尔; 一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祖师,自觉地认识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在绝对发挥审美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揭示出美学基本问题。其次,《判断力批判》上卷,通过对审美和崇高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分析来阐述美学基本问题。在“美的分析”中,康德明确地指出审美 判断必须“包含着对象对于主体的一种关系”。1想象力在康德美学中是介于感性直观与 知性分析之间的,他认为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动与客体的形式密切相关,并把这一点看作是审美情感活动的特殊性所在。也就是说,谈美就离不开美感。康德说:“美若没有着对于主体的情感的关系,它本身就一无所有。”1审美对象是为审美主体而存在的, 唯有审美主体才能以纯真的情感把握对象之美。可见,简单地把康德“美的分析”说成是 美感心理分析或者斥之为形式主义,都是不公正的。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是从审美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上加以论证的。他指出:崇高感受是“这一 对象对我们同时快速地交换着拒绝和吸引。”1它先是破坏了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使之惊惧;然后是想象力在理性观念的协助下又被对象所吸引,最终沉浸在崇敬的愉快里。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由被动变主动,最后是以人道主义精神解决了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把这对于主体里的人类观念的崇敬变换为对于客体”。1康德在这里发现了美与崇高在审美主客体关系上的区别,美是主客体艺术地和谐一致,崇高则是主客体对立冲突直至解决的表现。这是康德站在美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分析解决美学具体问题的结果,尽管当时还没有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 关于艺术创造,康德证明了艺术美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贯通。在他看来,蜜蜂筑造蜂巢是本能的产品,高山大海是自然作用的结果,它们酷肖艺术可又终归不及艺术。艺术作品是人自觉能动的创造物,它产生于人们自由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从它身上可见到人的自由理性的作用。因为,艺术品“不受一切人为造作的强制所束缚,因而它好像只是自然的产物”。1康德也 把艺术品称之为“第二自然”,他强调天才受自然的恩赐给艺术立法,创造出审美意象。 再次,《判断力批判》下卷(即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实现了审美主客体的统一。主观形式的目的性与客观自然的目的性终于结合起来,审美主体和自然美的对象达到了统一。歌德 和黑格尔对康德这个思想大为赞赏,而我国美学界许多人把《判断力批判》下卷视为神学 目的论或武断地说下卷与美学没关系。缺乏有机整体的观点,当然无法理解康德美学思想 中目的论的合理内核。

德国古典文论:歌德

第三节歌德 一生平及著作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做过法兰克福市议员,母亲是市议会议长的女儿。 1765-1768年,歌德遵从父愿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自己却喜爱艺术和自然科学。 1768年因病回家修养,病愈后1770-1771年就学于斯特拉斯堡大学,成为法学博士。 他早年接触了斯宾诺莎哲学,与“狂飙突进”运动作家、思想家相识,尤其受赫尔德影响,与赫尔德一起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 1771年8月,歌德回到故乡,10月14日发表演说《莎士比亚命名日》, 1772年写成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旋即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他写成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一些抒情诗,并开始构思《浮士德》,其片断于1790年出版。 1775-1786年,歌德应邀担任魏玛宫廷枢密顾问和大臣,期间试图推行改革,但阻力重重。 由于政治上的不顺利,加上对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牵挂,歌德

于1790年摆脱了宫廷生活,去意大利游历,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等,其思想由早期浪漫派倾向向古典主义转变。 从1794年7月开始,他同席勒亲密合作,自觉地走上了古典现实主义道路,共同为创立德国民族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直至1805年5月9日席勒去世。 经过10年的努力,两位德国的伟人将德国文学推向了古典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曾与席勒合写《警句》,在席勒的敦促和相互切磋下,于1796年完成了《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1806年《浮士德》第一部脱稿,于1808年出版。 1809年歌德完成长篇小说《亲和力》, 1811年开始撰写自传体小说《诗与真》,1830年脱稿, 1823年起,爱克曼到魏玛拜访歌德,并担任歌德秘书,直至1832年歌德在魏玛逝世,写下了《歌德谈话录》。 1831年,《浮士德》第二部脱稿。 集中体现歌德文论思想的著作主要有:《论德国的建筑艺术》(1772)、《说不尽的莎士比亚》(1813)、《评述温克尔曼》(草稿,1805)《歌德格言和感想集》、《诗与真》(1831)、《歌德谈话录》(1823-1832)。他的这些文论著作与学究式的纯粹理论思辨不同,是一种直觉感受的抒发。

贝多芬音乐与德国古典美学

贝多芬音乐与德国古典美学 近来,我读了好几本论述德国古典美学的专著,同时也翻阅了散见于许多杂志中的有关论文,我发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闭口不谈贝多芬的音乐。 这个缺陷的根源恐怕一直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美学的形成。因为除歌德外,其他德国古典美学大师(如康德、黑格尔和席勒)由于种种原因居然没有一个提到贝多芬作品的。如果说,美学是一门总结文艺实践同时又转过来指导文艺实践的科学,那么,德国古典美学的总结就是不够完全的,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无疑是十八、十九世纪交替时德国文艺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贝多芬的抱负是把音乐这门艺术推向歌德和席勒的文学所达到的高度。事实上,贝多芬的几部交响曲和其他一些重要乐曲已经取得了这一伟大成就)。 尽管德国古典美学没有很好地把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总结进去,可是贝多芬的艺术道路却直接受到康德、莱辛、歌德和席勒的有力影响。我以为,一部闭口不谈贝多芬乐曲的德国古典美学,同一部不涉及德国古典美学的贝多芬研究专著一样,都是有所欠缺的。前者显得干瘪,后者显得浅薄。 意味深长的事实是,贝多芬的创作年代,恰恰是德国古典美学攀上自己顶峰的时期,即大致从一七九○年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问世到一八三三年黑格尔《美学》全部出齐(一七九○年,二十岁的贝多芬正好处在早期创作阶段;一八二三年至一八二六年,他已经完成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D大调庄严弥撒》和几首晚期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的音乐是什么? 在我听来,贝多芬的音乐就是贝多芬用优美的旋律和和声去进行哲学思考,表达他对天地人这三灵的种种感受,生动地体现德国古典美学的一种实践;或者说,德国古典美学的许多重要思想都在贝多芬的乐曲中得到了最辉煌的体现,他的音乐无疑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绝妙回响。为了渗透其中一方,我们务必要涉及另一方。两者的关系是相互渗透、彼此补益和互相印证的,而不应该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在我们演奏和聆听贝多芬作品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悲愤、积极和教人起来拚搏的情绪(如自由感、崇高感、真善美感,以及矛盾、冲突、和解感)充满了我们的心头;但情绪毕竟是一种较模糊的感觉,它并没有上升到哲学观念的高度。熟悉德国古典美学,便能把飘浮、流动在我们心中的这种感觉和奋发向上的力凝聚、提炼成一些精辟、透亮的观念,这些观念正是德国古典美学大师们用明确的德语一一陈述出来的“思想闪光”。 黑格尔和贝多芬均生于一七七○年,但遗憾的是谁也没有提起过对方的创作。然而,黑格尔对音乐本质的论述几乎可以被看成是贝多芬一切重要乐曲的最好注脚。因为黑格尔始终把音乐看成是一种“信念的确立”,认为“音乐能引导主体进入单纯的凝神内省状态”,“音乐用作内容的东西乃是主体的内心生活本身”,所以音乐的目的就是把“主体的内心生活显现出来”。我以为,这些见解无疑是整个德国古典音乐(贝多芬的作品则伫立在它的顶峰而雄视百代)的深刻概括。比如有一次当朋友问起贝多芬是不是为名誉而写作时,贝多芬回答说:“啊,那是胡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为名声和荣誉而创作。我心里有话必须说出来,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创作的原因。” 是的,贝多芬的每一个音符都浸透了他的内心世界对天地人的万般感受、体验和哲理性的沉思。因为他多次说过:“V on Her-zen——Mge es wieder zuHerzen gehen!”(发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 德国古典美学代表人物之一谢林指出,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即美感创造)不仅开始于对无限矛盾的感受,而且也结束于对无限和谐的感受。在谢林看来,艺术家从事创作就是为了消除艺术家个人同世界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大家知道,这便是整个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思

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作者:曾繁仁文章来源: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点击数:433 更新时间:2008-4-9 德国古典美学有三个基本命题,即“美是真与善的桥梁”、“美在自由”、“美是无目的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弄通弄懂这三个基本命题是研究德国古典美学的关键。 一、关于“美是真与善的桥梁” 美是统一真与善、知与意、自然与自由、知性与理性的桥梁,这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主要观点,成为贯串康德美学思想的中心线索。从美学史本身来看,美是真与善的矛盾统一成为由古典美到近代美的重要过渡。从此,美学领域的“和谐”就不是无冲突的、形式的、平板的和谐,而是充满着矛盾的(二律背反)、包含着丰富内容的、立体的和谐。而近代的崇高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在真与善的对立与统一中提出。按照康德的理解,崇高是真与善的对立,最后善压倒真,统一于善。对此,黑格尔说,康德“说出了关于美的第一句合理的话”。从康德本身的哲学体系看,这一命题使《判断力批判》成为沟通《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桥梁。 “美是真与善的桥梁”这个命题本身比较深奥。要理解它的含义必须弄清楚两点。一是,康德认为纯粹理性世界与实践理性世界是对立的;二是,只有通过审美判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理才能将两者加以统一。康德说道:“现在,在自然概念的领域,作为感觉界,和自由概念的领域,做为超感觉界之间虽然固定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以致从前者到后者(即以理性的理论运用为媒介)不可能有过渡,好像是那样分开的两个世界,前者对后者绝不能施加影响;但后者却应该对前者具有影响,这就是说,自由概念应该把它的规律所赋予的目的在感性世界里实现出来;因此,自然界必须能够这样地被思考着:它的形式的合规律性至少对于那些按照自由规律在自然中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是互相协应的。”(1)为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通过下表说明: 真美善 领域自然(现象界)艺术自由(物自体) 凭借能力知性力判断力理性力 最后目的 先验原理合规律性无目的的合目的 性 心理机能认识(知)情欲求(意)

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433 2008-4-9

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在康德的理论中,将纯粹理性世界与实践理性世界统一起来的必要性何在呢?康德认为,这首先是由实践理性的基本品格决定的。实践理性的基本品格是有着强烈的实践愿望,要将自己的目的、道德律令、行为准则在感性世界中加以实现。其次,也是由康德对其哲学体系完整的追求决定的。康德作为一个哲学家,研究人类掌握世界的能力,探索了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但却是两个对立的世界,中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样,哲学体系本身并未完成。这就必然要求他以判断力批判来将两者统一起来。“判断力,按照自然的可能的诸特殊规律,通过它的判定自然的先验原理,提供了对于超感性的基体(在我们之内一如在我们之外)通过知性能力来规定的可能性。但理性通过它的实践规律同样先验地给它以规定。这样一来,判断力就使从自然概念的领域到自由概念的领域的过渡成为可能的。”(2)在这里须对上述言论中的某些语句加以必要的解释。所谓“自然的可能的诸特殊规律”即指自然领域的形式的合规律性,所运用的认识能力为知性力。所谓“判定自然的先验原理”即指审美判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理。所谓“超感性的基体”即指物自体。这句话的完整合义即为,审美判断力通过自己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先验原理可对属于自由领域的物自体通过属于自然领域的知性规律以规定,即赋予物自体某种规律性;而理性也可通过属于自由领域的实践规律给物自体以规定。这样,通过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先验原理由自然到自由、知性力到理性力、合规律性到合目的性的过渡就成为可能。这里,由自然领域的形式的合规律性过渡到自由领域的意志的合目的性,必须通过一个主体共通感的中介。即审美对象形式的美不是通过概念规范的,而是通过主体的感受实现的,这种感受又不是个人的,而是具有普遍性,人人共同感到美,这就是所谓审美共通感。而这种共通感又不是认识领域中的 “必然”,而是道德领域中的“应该”。这种所谓“审美的共通感”就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 性,是沟通形式的合规律性与意志的合目的性的桥梁。再从康德关于知识的构成来看,康德认为,科学知识即是经验质料加上先天形式。作为审美来说,即是对于个别对象形式的感受(合规律性)加上主观的意志和愿望(合目的性)。这就使美成为自然与自由、知性力与理性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知与意的中介。 “美是真与善的桥梁”是康德美学的精髓之所在,在美学史上首次开辟了美的独特的情感领域。同时,这一命题的提出也标志着美学史上的重要转折。即由美或偏于感性、或偏于理性的两者对立转变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由在此之前基本属于哲学范围的美学研究转变到重视主体体验的心理学研究;从范畴的角度看,由和谐作为美的单一范畴扩展到崇高作为美的另一形态。这个命题还提出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过渡的重大课题。将美学作为解决这一课题的钥匙,虽然过分夸大美学的作用,不太全面,但其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思考美学的地位,却有着一定的价值。总之,这个命题本身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丰富的内容,对后世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当然,这个命题本身也有着重大的缺陷。首先是对“实践”这一极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做了曲解。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实践”是人们在改造世界中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但康德美学却将“实践”归之于纯主观的所谓“意志”范畴,完全同客观隔绝。而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本来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但康德却在某种主观先验原理的基础上将两者“统一”了起来,完全否定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再就是康德所假设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原理也纯粹是主观的、先验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因而在此基础上的统一也是一种虚假的统一。

《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同德国古典美学的承继关系

第26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5月 Vol. 26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4 ────────── 收稿日期:2003-04-02 作者简介:陈粤(197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 63 - 《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同德国古典美学的承继关系 陈 粤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具有内在的联系,使人性复归,恢复完满的状态,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是他们共同关注的主题。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实践是审美实现的途径而非根源,将康德、席勒的美学理想付诸实践,这是马克思对美学史的最大贡献。 关键词:《巴黎手稿》;康德美学;席勒美学;人性复归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3-0063-03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蕴涵的美学思想是我国美学界争论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分别出现了两次关于“美的规律”的论争。虽然论争持续的时间很久,但是这些论争的观点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弊端,影响了对《巴黎手稿》的全面认识。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进而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一 20世纪80年代的论争所关注的问题比较全面,如人性解放、人的异化、美的规律等等。而90年代的论争则只限于“美的规律”的讨论。两次论争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论者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阐释《手稿》的美学思想。这就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本文不想卷入论争,所以也不想过多地讨论论争的问题。“审美能力和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人性,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的现象,……惟独审美能力和审美活动,只有人化的人类才能具有,它是人类与动物界最后的分界线,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人身上最令人惊叹,最难以捉摸的现象”。[1](P22)如果美学问题陷入无休止的名词概念的争论之中,试图使美学学科绝对概念化、逻辑化,那么这就使美学这一富有激情的学科丧失了它的迷人魅力,而且这种所谓“六经注我”的方法已经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理解与认识产生了偏差,问题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所以我们脱离这种无谓的争论,将马克思的思想放到整个德国古典美学、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思想史的宏观环境中去理解,或许不无裨益。 人们通常只是说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影响了马克思,这只是看到了一方面。《巴黎手稿》中提出的主要的美学观点包括:美的规律、异化、人的解放、人在对象中确证自己等。如果我们看得更远更深刻一些,我们可以在《巴黎 手稿》中看到两个人的思想的影子:康德、席勒。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如果从美学角度看,我以为,并不是如时下许多人所套用的公式: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而应该是康德-席勒-马克思。”[2] 从思想来源来说,康德对人的理性的高扬,对人的感性、知觉能力的确认,对人的类本质的深入研究,席勒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探索,这些都给了马克思深深的启发,对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性复归,达到完美的状态,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也正是启蒙运动以来大多数哲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人是世界的目的,所以要全面的研究人,在他们的思想里充满着对人性的高度关注。康德将审美作为连接知性、感性的桥梁,席勒把审美作为人的自我解放的途径,而马克思则对他们的思想加以改造并进行了独创,把他们的思想实实在在地落在了地上,将人的实践第一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康德到席勒再到马克思经历了一步步的发展过程。康德完全是从主体的角度来确证美的存在,而席勒则试图使人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他们还只是从思想、理论的角度从人的理性对美进行分析;到了马克思,他给问题找到了答案,把人类的审美实现归结为实践。所以,实践应当是审美的手段、途径而非根源。 二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说:“我之理性所有之一切关心事项(思辨的及实践的),皆总括在以下之三问题中:(一)我所能知者为何?(二)我所应为者为何?(三)我所可期望者为何?”[3](P554)不难发现,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终其一生,康德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康德的理性不同于黑格尔那种霸气十足,高高在上的理念,而是从人本身出发的超验存在,是为人服务、正

西方美学名著一览表

西方文论、美学名著一览表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柏拉图: 《理想国》、 《文艺对话集》 亚里士多德: 《诗学》、 《修辞学》、 《形而上学》 《伦理学》、 《物理学》、 《政治学》、 《论工具》 西塞罗: 《论义务》 克吕索姆斯托姆: 《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 贺拉斯: 《诗艺》 朗吉弩斯: 《论崇高》 二、中世纪、文艺复兴 普洛丁: 《论美》、 《九部书》 圣·奥古斯丁: 《论美与快适》、 《忏悔录》、 《地之都》 阿伯拉: 《神学引论》、 《辩证法》、 《哲学对话集》、 《是与非》 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大全》、 《反异教大全》 但丁: 《论俗语》、 《神曲》 薄加丘: 《神谱》、 《但丁传》

达·芬奇: 《画论》、 《笔记》 维达: 《论诗艺》 培根: 《论美》、 《学术的促进》、 《新大西洋》、 《新工具论》 霍布士: 《论人性》、 《巨鲸》 洛克: 《论人的知解力》、 《论教育》 夏夫兹博里: 《论德行或善良品质》、 《杂想录》、 《论特征》、 《道德家们》、 《给一位作家的忠告》 哈奇生: 《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 《道德哲学体系》 博克: 《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 《为自然社会辩护》、 《论崇高与美》 布封: 《论风格》 布洛: 《作为一个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心理距离”说》锡德尼: 《为诗辩护》 三、新古典主义 法国布瓦诺: 《诗的艺术》、 《诗简》、 《对朗吉弩斯的感想》 笛卡尔: 《论方法》、 《论巴尔扎克的书简》、 《论音乐》

英国屈雷顿: 《论剧体诗》 蒲柏: 《论批评》 约翰生: 《〈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 琼斯: 《诗人传》 波普: 《批评论》 法国高特雪特: 《批判的诗学》 文克尔曼: 《古代艺术史》 四、启蒙主义 法国 伏尔泰: 《论史诗》、 《英国书简》 休谟: 《论人性》、 《论审美趣味的标准》、 《论文艺和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关于自然宗教的对话》、 《论怀疑派》、 《人的知解力和道德原则的探讨》 卢梭: 《论科学和艺术》、 《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艺术》、 《科学和艺术的进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进化了风俗》狄德罗: 《论戏剧艺术》、 《论绘画》、 《论天才》、 《与多华尔的谈话》、 《哲学沉思录》、 《谈演员》、 《论美》、 《沙龙》等 德国 莱辛: 《拉奥孔》、 《汉堡剧评》 赫尔德:

以康德和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过程。德国古典美学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康德为始,到黑格尔之间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唯心主义美学。它全面地总结以往的美学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以前规模最大、最有严谨科学形态的美学思想体系。将辩证法和历史观全面引引用到实践中。德国古典美学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他们主要目标是要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寻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以康德、席勒、谢林、歌德、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总结了当时美学的成就,建立起德国的古典美学体系。 然而,西方美学则早在1750年独立以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德国古典美学内部逐步进行的,就是把美学从认识论中解脱出来,使美学成为从认识向意志过渡的中介。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法国启蒙运动美学,三者同时出现于18世纪,这时是西方美学思想高度繁荣和发达的时期。 随后,歌德和席勒美学使美学走向客观化和现实化;.以他们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成为西方美学发展的一个成熟阶段。 在美学史上,席勒是从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的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美学转变的重要环节。席勒美学思想是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西方从古希腊开始的美学思想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一种偏重理性的作用,重视逻辑思维推理,另一种则强调感性的作用,突出对感性经验的偏向。 这两种理论倾向一直存在于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各自极端发展并互相交融,共同构成西方美学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主要传统。 席勒就是在西方美学思想的这种背景下,批判地吸收已有的美学思想成果和同时代的康德等人的理论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因此,席勒的美学思想既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的承接性,使西方美学的发展具有更加严密的内在逻辑性,他的思想又成为德国古典美学这根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同时,西方人性论思想也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泉,卢梭和康德是他人性思想的直接来源。席勒从人性入手开始对时代的问题进行分析,人性问题贯穿在他美学思想的始终,而这为后世思想家提供了的新的思考维度。 2.2 席勒的审美思想观念:他的这一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他认为,美的概念表面 上来源于经验,实际上却植根于人性。…要确定美的概念,只能用抽象的方法,从感性到理性本性的能力中推论出来。总之,美只能表现为人性的一种必然。?他认为,要实现政治自由,先决条件是要有具备完整性格的人,而这种人又只能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席勒的崇高理论,是对康德思想的发展和进一步拓展,我们可以看出,他主要是把康德的抽象的道德意志具体化为人性和人的现实自由。较之康德而言,他的崇高论更充满了人本主义的色彩,这和他的哲学、美学是主张一致的。同时,崇高理论作为席勒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释了有限的人对无限的追索和超越,充分体现了席勒对人的心灵和意义世界的探询,这种在有限和无限的超越中的感悟,体现在艺术观上,正是对传统的模仿主义艺术观的否定。。这样,席勒则基于他的人本主义的美学观,完全继承了他对崇高的道德内涵的强调的一面,使崇高完全和人性和人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了一起。而康德崇高理论的无限性和无形式的一面,则被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德完全加以吸收,使崇高又得以回归。

艺概作业——席勒美育理论_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优质严选)

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席勒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深深受到康德思想的影响。席勒在18 世纪正式提出“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并在《美育书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美育书简》是席勒最主要的美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一、席勒关于美育的必要性的理论 席勒提出,近代文明社会由于大工业的发达,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等级的严格区别,使社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性的分裂。席勒认为,人的天性应该是完整和谐的,人应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和社会之间也应协调,应处于完美和谐的状态。但由于近代文明的发展,国家成为强制性机器,使得近代人在物质和精神、感性和理性、现实和理想、客观和主观等方面都是分裂的,人的天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活生生的个人变成了缺乏生命力的机器。 要客服这种分裂,就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办法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只有审美才是人实现精神解

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针对这一目的,席勒提出“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三个概念,认为完美的人性“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有机统一。这两种冲动都是人的天性,只不过在近代文明社会中被分裂开来了。“游戏冲动”是二者的桥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人成为具有完美人性的真正的人。 席勒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席勒曾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二、席勒的美育理论 关于美育的内涵,席勒将其界定为“自由”。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实在、必然与理性的审美的关系性的自由。也是审美的想象力的自由,是想象力对于自由的形式的追求,从而飞跃到审美的自由的游戏。当然归根结底,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人性解放的自由,是通过审美克服人性之割裂走向人性之完整。由此可见,这种自由观不仅局限于精神领域,而更侧重于现实人生,追求一种人性完整、政治解放的人生自由。因而是一种人生美学之路,开辟了整个现代美学走向人生美学的方向。 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即是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之中介。这就使美育成为由自然之人成长为理性之人的必由之途。这就是席勒关于美育作用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