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加工流程

黄茶加工流程

黄茶加工流程

一、黄茶

黄茶是指以适制黄茶的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具有“独特酵花香,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醇和甘甜”的黄茶。

二、黄茶银针

选用清明前采摘的单个嫩芽,经杀青、摊凉、初包(闷黄)、初烘、复包(闷黄)、复烘、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色泽金黄发光、独特酵花嫩香,汤色杏黄明亮,冲泡时芽头直挺竖立杯中的品质特征的黄茶。

三、黄茶毛尖

选用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特定工艺加工制成具有“独特酵花香,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醇和甘甜”的黄茶。

四、黄茶压制茶

选用黄茶毛尖为原料,经过毛茶筛分、半成品拼配、蒸汽压制定型、干燥、成品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黄茶。

新加工贸易报关基本流程图

题目 深圳远航贸易公司(C类)与美国快乐儿童有限公司签订加工贸易合同,合同内容为:美国快乐儿童有限公司向深圳远航贸易公司提供玩具加工料件3000kg,深圳远航贸易公司向美国快乐儿童有限公司提供圣诞老人玩具(允许类)6000个,产品必须在圣诞节(12.25)之前到达美国。载运进口料件的承运船舶“HANSASTA V ANGER”号轮HV30E航次(提单号:HSO3D8740)于2011年1月30日抵达深圳蛇口岸申报进境。 深圳远航贸易公司签订协议后委托东莞远大玩具厂进行加工,共生产成品8000个,其中2000个产成品内销,其余6000个于2011年11月1日申报出境。 经营单位委托深圳志远报关行代理其整个通关业务。 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书 合同审批手续 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能力证明商务审批:进出口商经营范围批准证书 加工贸易经营范围手续 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能力证明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 加工贸易合同备案(设立电子化手册) 申报 申请联网监管(建立电子账册,电子化手册) 审核C类企业要办理担保手续 备案保税复核 做出决定 核发加工贸易手册 基本流程企业:算税纳税(C类“实转”)

纳税暂缓 海关:算税纳税 时间:进境----加工装配----复运出境/正式进口监管延伸:海关 地点:进境---加工装配 加工贸易手册 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专用报关单 报核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核销结案审核 接受报核 办理核销手续(纸质单证或电子数据核销) 总流程简图 商务审批 合同备案

进出口报关 (进口 海关监督内销 出口) 合同报核 基本流程简图 委托加工 签订加工合同

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安吉白茶是绿茶中的珍惜品种,近年来由于其优良的品质,越来越多地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肯定。安吉白茶作为绿茶中的一种,就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而言,安吉白茶有与其他绿茶的相同之处,也有与其他绿茶的不同之处,今天笔者想结合网络资源及自身经验,谈谈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流程。 从茶棵上采摘下来的安吉白茶,主要要经过以下的制作流程后而得到成品安吉白茶: 一、摊放: 摊放是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加工前必不可少的处理工序。对于安吉白茶-- 绿茶中的珍品来说当然更为重要。之所以采摘后的茶叶在杀青制作之前要经过摊放,是因为摊放使鲜叶发生轻微的理化特性变化,蛋白质发生水解使得氨基酸含量增加,内源B -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提 高; 结合态的芳香化合物降解为游离态成分,增加可挥发芳香物质,从而提高最终成品茶叶香味。摊放过程中,叶组织逐步失水,鲜叶的含水量也就发生变化,细胞膨压减小,鲜叶脆性降低,从而使得鲜叶的可塑性增强;鲜叶水份的减少,有利于控制杀青时茶锅的温度,提高杀青的质量,从而使得最终的成品茶颜色更为绿黄新鲜。 摊放要注意: 1,鲜叶要摊放在软匾、篾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不可摊放在水泥地上,原因就不用说了。2,鲜叶摊放时,应根据采摘茶地的不同、采摘时间的不同、茶棵老嫩度、晴天雨天采摘的鲜叶的不同,要分开摊放。这主要是因为以上的不同使得所采摘的鲜叶的理化特性不同,理化特性的不同使得我们在摊放时间,摊放厚度,以及之后的制茶工艺流程上有所差异。比如:晴天可以适当厚摊,以防止鲜叶失水过多;雨天采摘的鲜叶水份含量多,鲜叶应适当薄摊,延长摊放的时间,以便加速散发水分。 3,摊放的鲜叶,要避光摊放,被光照射的鲜叶会导致最终成品茶的颜色变得发黑难看。同时也会影响到成品茶叶的口感。 4,鲜叶摊放过程中,薄厚要均匀,尽量减少翻动;这个主要是尽可能地保证摊放后鲜叶的理化特性一致性,以及不损坏成品茶的外观。 5,一般当鲜叶发软,芽叶舒展,水分散发,清香透露即可,说明摊放的时间够了;若鲜叶呈挺直 状态,表示失水太少;若芽梢弯曲,叶片发皱,整个芽叶萎缩,表示失水太多,均不符合摊放的 要求,实际经验是:手抓一把茶,捏紧再松开,如果鲜叶不蓬松开来,说明摊放好了。 、杀青: 最早出现“杀青” 一词,还要说到我们古代写字用的竹简。众所周知,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古人是用竹简来记录的。那么竹简又是如何制成的呢?在《太平御览》(宋太宗命李昉等14 人编辑的一部五代以前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我们所熟悉的《新序》、《说苑》、《列女传》等就是来自于他)在他的《别录》(是中国第一部有书名并且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中提到:“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於火上炙乾之” 。意思是说把竹子加

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贸易单证及流程

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贸易单证及流程

————————————————————————————————作者:————————————————————————————————日期:

加工贸易是中国重要出口贸易形式,中国加工贸易形成了稳定的外贸操作方式,对加工贸易单证及流程进行总结,有利于加工企业的单证操作。 一、首次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备案 首次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应向海关办理企业备案手续。办理企业备案手续应提交的单证及流程如下: (一)应提交单证 1.加工企业 (1)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加工企业的《对外加工企业登记表》复印件; (4)海关签发的《对外加工生产企业海关登记通知书》复印件; (5)外经贸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正本; (6)《企业印章印鉴备案表》。 2.经营单位 (1)国家主管部门准予经营进出口业务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2)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海关签发的《报关注册证明书》复印件; (4)《企业印章印鉴备案表》。 3.外商投资企业 (1)国家主管部门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 (2)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海关签发的《自理报关企业报关注册证明书》复印件; (4)《企业印章印鉴备案表》; (5)企业合同、章程复印件各一份; (6)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表》复印件; (7)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8)外经贸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正本。 (二)作业流程 企业提交备案资料--海关验核--建立企业档案。 企业备案后,在符合海关监管要求情况下,可向加工生产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申请办理加工贸易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如企业备案情况发生变更,企业应向原外经贸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在7天内将变更内容书面报告主管海关。 二、加工贸易合同登记备案 企业办理合同备案海关手续应提交的单证及流程如下: (一)应提交单证 1.经营企业对外签定的进出口合同一式两份 2.外经贸部门签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一式两份; 3.本年度《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复印件一份; 4.《合同执行情况表》; 5.《登记手册》; 6.《合同预录入呈报表》一份; 7.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成品所需料件单耗情况; 8.外贸、工贸公司进料加工还需提供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签章; 9.按规定需提交的其他单证。 (二)作业流程 合同预录入—向海关申报--海关审核—海关签发《银行保证金台帐开设联系单》—企业到指定银行办理台帐登记手续—海关登记《银行保证金台帐登记通知单》——核发《登记手册》。

各种茶制作过程

各种茶制作过程 【摘要】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各类茶的制作过程大同小异,主要是杀青、揉捻、干燥、加工成成品等。 【关键词】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制作、杀青、揉捻、干燥。 一、绿茶制作过程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自唐代我国便采用蒸汽杀青的方法制造团茶,到了宋代又进而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我国又发明了炒青制法,此后便逐渐淘汰了蒸青。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绿茶加工过程是: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1、杀青: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一是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三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之变为柔软,增强韧性,便于揉捻成形。鲜叶采来后,要放在地上摊凉2—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杀青的原则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使杀青锅或滚筒的温度达到180℃左右或者更高,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然后适当降低温度,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影响绿茶品质,达到杀匀杀透,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杀青的其二原则是要掌握“老叶轻杀,嫩叶老杀”。所谓老杀,就是失水适当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失水适当少些。因为嫩叶中酶的催化作用较强,含水量较高,所以要老杀,如果嫩杀,则酶的活化未被彻底破坏,以产生红梗红叶;杀青叶含水量过高,在揉捻时液汁易流失,加压时易成糊状,芽叶易断碎。低级粗老叶则相反,应杀得嫩,粗老叶含水量少,纤维素含量较高,叶质粗硬,如杀青叶含水量少,揉捻时难以成形,加压时也易断碎。杀青叶适度的标志是: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无红梗红叶,手捏叶软,略微粘手,嫩茎梗折不断,紧捏叶子成团,稍有弹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 2、揉捻;揉捻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体积,为炒干成形打好基础,同时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揉捻一般分热揉和冷揉,所谓热揉,就是杀青叶不经堆放趁热揉捻;所谓冷揉,就是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揉捻。较老叶纤维素含量高,揉捻时不易成条,易采用热揉;高级嫩叶揉捻容易成条,为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采用冷揉。目前除制作龙井、碧螺春等手工名茶外,绝大部分茶叶都采取揉捻机来进行揉捻。即把杀青好的鲜叶装入揉桶,盖上揉捻机盖,加一定的压力进行揉捻。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即先要轻压,然后逐步加重,再慢慢减轻,最后部加压再揉5分钟左右。揉捻叶细胞破坏率一般为45—55%,茶汁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润滑粘手的感觉。 3、干燥:干燥的方法有很多,有的用烘干机或烘笼烘干,有的用锅炒干,有的用滚桶炒干,但不论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一、叶子在杀青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二、在揉捻的基础上整理条索,改进外形;三、排出过多 水分,防止霉变,便于贮藏。最后经干燥后的茶叶,都必须达到安全的保管条件,即含水量要求在5—6%,以手揉叶能成碎末。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茶叶加工生产企业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CCAA/CTS 0027-2008CNCA/CTS 0027-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茶叶加工企业要求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tea processing establishments 2008年9月11日发布 2008年9月11日实施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

目 次 前 言..................................................................I 引 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人力资源 (2) 4.1食品安全小组 (2) 4.2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 (2) 4.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2) 5前提方案 (3) 5.1基础设施及维护 (3) 5.2 其他前提方案 (5) 6 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6) 6.1原辅材料控制 (6) 6.2 绿茶加工 (7) 6.3花茶加工 (7) 6.4黄茶加工 (8) 6.5黑茶加工 (8) 6.6白茶加工 (8) 6.7青茶加工 (8) 6.8红茶加工 (9) 6.9干燥过程总要求 (9) 7 检验 (9) 8 产品追溯与撤回 (9) 附录A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1) 附录C 茶叶基本加工流程 (17) 2

前 言 本技术要求是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茶叶加工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茶叶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相应要求的具体化。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专项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中国 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等。 本技术要求系首次发布。 I

非标设备加工制作工艺方案

目录 目录 (1) 1沥青熔化器、沥青加热器制造工艺方案 (1) 1.1制作准备 (1) 1.1.1技术准备 (1) 1.1.2材料物质准备 (2) 1.2容器制造工艺方案 (4) 1.2.1容器概况及设计参数 (4) 1.2.2容器制造工期: (4) 1.2.3容器制造质量:优良。 (5) 1.2.4制作场地及设备 (5) 1.2.5容器制造检验设施 (5) 1.2.6制作人员 (5) 1.2.7容器制作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6) 1.2.8容器制造工艺 (7) 1.2.9容器检验与试验 (20) 1.2.10容器设备涂装、绝热保温、包装 (22) 附主要检测设备仪器一览表(之一) (23) 附设备制造、检验标准(之二) (25) 附设备原材料、零件、附件材质标准(之三) (26) 1沥青熔化器、沥青加热器制造工艺方案 1.1制作准备 1.1.1技术准备 沥青熔化器和沥青加热器设备主要为生阳极生产提供合格的液体沥青。工作之前制作人员全部系统地学习掌握设备制造图纸和国家有关标准及公司内部相关技术规程。作好图纸会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部门及有关部门反映,以求得尽快解决。同时准备好生产、检

验各种有关记录表格。 遵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设备制造工程师负责编制非标设备加工制造指导书及产品质量控制、检验标准;开工前组织专门大会对全员进行设备技术交底和宣布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对质量、安全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和质保体系。 作好制作所用设备、工器具、工装制作方面的准备,并进行检查落实,保持设备良好工作状态,对加工制作检验使用的量具特别是长度量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应在使用期内。1.1.2材料物质准备 (1)钢材 主要钢材材质为Q235-A、Q235-C、Q345、普通炭素结构钢和20g 锅炉钢,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国标要求 GB700-88《碳素结构钢》 GB69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3077-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6654-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 GB8163-87《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材料进厂要有确认的标识,所用钢材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及产品合格证,标明材质、尺寸、生产炉号、供货状态及化学成份试验报告单、力学性能试验单;进场钢材应通过检查验收,对规格尺寸、平整度、板厚偏差等检尺测量,局部锈蚀深度≯0.15mm,有疑议时,进行

各种茶的制作工艺

各种茶的制作工艺 一、绿茶的加工工艺 绿茶为不发酵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9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达数百种,外形千姿百态,有卷曲形、直条形、圆珠形、螺形、针形、单芽形、片形、舒展形、扁平形、颗粒形、花形等。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是主要出口绿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 杀青方式有锅炒杀青和热蒸汽杀青两种,蒸汽杀青的绿茶称“蒸青”。干燥依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炒干的称“炒青”,烘干的称“烘青”,晒干的称“晒青”。细嫩的名优绿茶,千姿百态的外形,都是制造过程中采取不同的造型方式(手法)而形成的,有压扁的,有搓条成针的,有团揉成球的,有抓拍成片的,有搓揉卷曲的,有结扎成花的等等。 二、红茶的加工工艺 红茶属全发酵茶,揉捻后发酵使叶子变红是工艺关键。中国红茶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类。 1、小种红茶制造过程中最后干燥时用松柴烟熏烘干,因此有明显的松烟香味,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捻→发酵→烟熏烘干 2、工夫红茶制造中讲究发酵适度、文火慢烤烘干,如祁门工夫红茶,具有特殊的高香,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捻→发酵→毛火烘焙→足火→烘干 3、红碎茶制造中采用揉切设备,切成颗粒形小碎片,讲究发酵适度及时烘干。红碎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揉切→发酵→烘干 三、乌龙茶的加工工艺 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茶)和红茶( 全发酵茶 )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乌龙茶有条形茶与半球形茶两类,半球形茶需经包揉。福建的武夷岩茶、广东的凤凰水仙、台湾的文山包种茶属条形乌龙茶。 1、基本工艺流程(武夷岩茶): 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 2、福建的安溪铁观音、台湾的冻顶乌龙茶属半球形(卷螺形)乌龙茶,基本

茶叶QS认证的程序及相互规范标准

茶叶QS认证的程序及相关标准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QS=quilty( 质量 )Seftly( 安全 ) 的定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就是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QS=quilty(质量)Seftly(安全)的定义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就是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 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是什麽? QS由三个制度组成: a)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企业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给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这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的产品。 b)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12条13条14条之规定,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销售,这项规定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安全质量关。12、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品。 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QS标志制度,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这便于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这三个制度就是QS制度的内容。 三、申请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适用的范围(QS认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并用于销售的食品生产厂属于申请认证食品质营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范围。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133号文和19号文的规定: 1、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中应包含生产加工申证产品的单元名称。经营范围没有相应内容的,不予受理。 2、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内只有批发零售的企业,不予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3、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填写有错误或填写不全的,不予受理。 4、应提供的申报材料不全的,不予受理。 四、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应具备的生产必备条件是

福鼎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附件1: 福鼎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福鼎大毫茶品种和其他适合加工白茶的品种。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 m至1000 m,坡度≤25°的红壤和黄壤丘陵地或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4.5至6.0。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选择: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扦插苗。 2. 建园:根据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情况合理规划茶园;坡度≥15°的应建立梯级茶园,茶园开垦深度50厘米以上。 3. 茶树种植: (1)种植时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2)种植密度≤9万株/ha。 4. 茶园耕锄: 秋季深耕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采摘结束后进行,深度25cm至30cm左右。 5. 茶园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深度20cm以上,每公顷饼肥施用量3吨以上或者农家有机肥15吨以上。追肥在茶叶开采前20天至30天开沟施入。

6. 茶树修剪:幼龄茶园进行3次定型修剪;成龄投产茶园通过轻修剪,一般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视树势情况确定重修剪或台刈重新培养树冠。 7.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1. 采摘的时间:白毫银针的原料在每年清明前进行,高级白牡丹原料每年谷雨前进行,其他产品的原料在茶季生产季节均可进行。 2. 采摘原则:白毫银针坚持“十不采”,即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霜冻伤芽不采。白牡丹坚持“三不采”:一是季节未到不采摘;二是雨天不采摘;三是露水未干不采摘。 3. 采摘标准:白毫银针原料为只采1个单芽,白牡丹的原料为采1芽1叶或1芽2叶,新工艺白茶采1芽1至3叶。 (五)加工工艺。 1.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 工艺流程:鲜叶→萎凋→烘焙→毛茶→拣剔→复焙→成品茶。 加工工艺: (1)萎凋: ①室内温、湿度:采用自然萎凋工艺的春茶,萎凋温度15℃至25℃,夏秋茶温度25℃至35℃。加温萎凋室内温度25至35℃。

葫芦工艺与加工制作技术

葫芦工艺与加工制作技术

葫芦工艺与加工制作技术 葫芦雕刻: 在现代葫芦器工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种--葫芦雕刻。其中又可分为两种:葫芦雕和刻葫芦。葫芦雕区别于其他葫芦器的主要特征是既非单纯的范制,也非单纯的雕刻,而是将范制、雕刻、火绘、拼接组合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的葫芦器工艺。葫芦雕以拼接组合为主,最常见的是再辅以雕刻、火绘、也有人还辅以范制。使用材料是品种不同、大小不同的天然葫芦,剖开后利用不同部位,重新组合为造型各异的葫芦器物。山东临朐县葫芦文化展室中有一葫芦怪人,就是利用范制不成功的废料拼构而成的,虽面貌丑陋,弓身届腰,翘手跛足,却也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病态之美。 在拼接组合的基础上,再施以雕刻,葫芦雕的艺术美就更强了。主要雕法有阳雕、阴雕、透雕、阳雕平地、阳雕沙地、阴刻阳雕、双勾勒等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顺行刀、逆行刀、挑刀、垛刀、切刀等。这些雕法和刀法基本是从竹雕、木刻等工艺中借鉴而来的,施刀要做到稳(心静气和)准(准确度高)轻(用力恰当)慢(行刀缓稳)巧(刀法娴熟)。只有这样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芦工艺品。 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使其成为供人欣赏的葫芦艺术品。葫芦雕是一种立体艺术,而刻葫芦则不是,全是在葫芦表面上作文章。据说刻葫芦最初在甘肃一带民间流传,人们在葫芦上

走刀划针,随意刻画出简单的花草虫鱼图案,作为观赏。后来经过艺人的不断摸索、研究,使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专门刻葫芦艺术。刻葫芦原一只有针法,现在又创造出刀刻法,出现了各种镂空葫芦。有的还创作出仿水墨、写意的名家山水画作品,并摹仿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韵,创造出风采独具的彩画葫芦。二三十年代,兰州有一位叫李文斋的民间艺人,能书善画,懂诗文,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以刻葫芦维持生计,对刻葫芦工艺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贡献。由于他的努力,刻葫芦艺术声誉日隆,被人誉为“妙艺”,驰名京津,远销海外。自此之后,刻葫芦竟成成达官贵人的宠物,古董商人猎取的对象。 范制葫芦: 至迟在宋代的时候,人们就设法通过栽培技术改变葫芦的颜色和形态,生产出各种观赏价值更高的葫芦。葫芦器,又称“匏器”或“蒲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葫芦器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成熟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谓之“匏器”;另一类是将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谓之“范制葫芦器”。这两类葫芦器制作方法不同,却同为我国古代人民的发明,具有宝贵的价值。从广义上说,古代以葫芦做成的酒杯、乐器乃至水瓢、瓠种器之类,均可称为“匏器”;但由于这类器物的制作目的是为了日常生活实用,并非为了艺术欣赏,所以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匏器”,而后来出现的匏器则不然,它是人们为了艺术欣赏的目的而创造的,基本丧失了实用的价值,而

2016年最新茶叶及其制品质量标准汇编

2016年最新茶叶及其制品质量标准汇编 GBT ~3-2008 红茶 GBT ~2-2008 绿茶 GBT 速溶茶辐照杀菌工艺 GBT 1865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GBT 18665-2008 地理标志产品蒙山茶 GBT 18672-2014 枸杞 GBT 18745-2006 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 GBT 18957-2008 地理标志产品洞庭(山)碧螺春茶 GBT 1946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茶 GBT 19598-2006 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 GBT 19691-2008 地理标志产品狗牯脑茶 GBT 19692-2008 地理标志产品滁菊 GBT 19698-2008 地理标志产品太平猴魁茶 GBT 20354-2006 地理标志产品安吉白茶 GBT 20359-2006 地理标志产品黄山贡菊 GBT 20605-2006 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 GBT 21003-2007 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 GBT 21726-2008 黄茶 GBT 21824-2008 地理标志产品永春佛手 GBT 22109-2008 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 GBT 22111-2008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GBT 22291-2008 白茶 GBT 22292-2008 茉莉花茶 GBT 22737-2008 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 GBT 24614-2009 紧压茶原料要求 GBT 24615-2009 紧压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GBT 24690-2009 袋泡茶 GBT 24710-2009 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GBT 26530-2011 地理标志产品崂山绿茶GBT 26590-2011 粮油机械重力谷糙分离机GBT ~5-2013 乌龙茶 GBT 30375-2013 茶叶贮存 GBT 30378-2013 紧压茶企业良好规范 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 GBT ~3-2015 茶制品 GBT 31748-2015 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 31751-2015 紧压白茶 GBT ~9-2013 紧压茶 NYT 1051-2014 绿色食品枸杞及枸杞制品NYT 1206-2006 茶叶辐照杀菌工艺 NYT 1391-2007 珠兰花茶加工技术规范 NYT 1391-2007 珠兰花茶加工技术规范 NYT 2672-2015 茶粉 NYT 2672-2015 茶粉 NYT 288-2012 绿色食品茶叶 NYT 288-2012 绿色食品茶叶 NYT 456-2001 茉莉花茶 NYT 482-2002 敬亭绿雪茶 NYT 5018-2015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9-2001 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NYT 5198-2002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NYT 5198-2002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NYT 600-2002 富硒茶 NYT 779-2004 普洱茶 NYT 780-2004 红茶

加工贸易手册备案,核销流程及注意事项

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的报关流程与一般的报关流程没太大的区别,只是申报的进出口商品需要要事先在加工贸易手册中有备案,如果是纸质手册的话报关时须提供该手册,且进出口总数在备案数量范围内。加工贸易货物一般指成品,而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一般指保税原材料。 作者: fjz9602 时间: 2009-05-02 21:23:28 一、加工生产企业 1、加工企业应在所在地主管海关注册备案并按时进行年审。年审时间为每年三月份前。 2、加工企业在每次办理加工贸易手册时,需提供经当地经贸部门年审,加盖企业公章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复印件。 3、加工企业应设置符合海关要求的专门存放加工贸易进口货物的仓库,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账簿及其它有关单证。(具体标准和规定参阅当地海关文件) 4、加工企业未经海关批准,无权外发加工贸易保税货物。 二、申请办理进(来)料加工手册必须提供下列单据 5、办理进料加工手册必须提供购货合同(正本)贰份,销售合同(正本)贰份,生产加工企业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一份(副本),当地外经贸部门认可的生产能力证明表壹份(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并填写海关监制的单耗备案申请表壹份,合同备案申请表壹份,成品备案申请表壹份,料件备案申请表壹份,合计玖份。以及海关认为需提交的其 他证明文件和材料,包括进口许可证(正本)、工艺流程、排版图壹份(正或副本)等。 6.办理来料加工手册必须提供销售合同(正本)贰 份,我司与生产加工企业签订的委托加工协议书(正本)壹份,生产加工企业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壹份(副本),当地外经贸部门认可的生产能力证明表壹份(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并填写海关监制的单耗备案申请表壹份,合同备案表壹份,成品备案申请表壹份,料件备案申请表壹份,合计玖份。以及海关认为需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和材料,包括进口许可证(正本)、工艺流程、排版图壹份(正或副本)等。 三、手册延期 7、加工贸易货物备案后需要变更内容,经营企业应在手册有效期限内向备案海关申请变更。手册延期的办理只允许2次,每次延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办理第二次延期需要交纳货物总值30%的保证金。 四、进(来)料加工手册的使用 。 五、加工贸易手册核销 9.公司办理的每本手册保税期均为一年 10.报核时应向海关提交盖有生产单位公章的、有成品小图的成本单及排料图,如实申报进口料件、出口成品、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单耗等资料。11.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余 料可采取退运出境、料件放弃、征税内销、余料结转等方法处理。

加工制作方案

一. 铜门制作的主要工艺工序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内部钢骨架制作→钢架外部封制PVC板→铜板的制作→整体的组装成形→检验出厂。 1、内部钢架的制作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钢骨架的下料并做好防绣处理(钢材为热镀锌或二度防锈处理),钢架主要采用50×100、60×80等矩形钢和2-3mm厚的钢板折边以及其它规格尺寸的钢板边接件,按照图中规定的尺寸将下料的方钢放入模夹内进行焊接,并在特殊部焊接特殊的连接预埋件,做好相应的处理,在焊接时,一定要示焊接牢固,无假焊、缺焊等情况,由于门的高度大,一定要示其垂直度精确。整体焊接完成后,根据图纸对尺寸进行核实,正确无误后进行整体钢架的加固焊接,然后,对焊疤进行打磨及二度防锈处理。内部钢架的核查中,除对其外形尺寸的核实,更要注意钢架的平整度,防止其弯曲或扭曲,影响最终铜门的精度与效果。 2、钢架外部封制PVC板层 铜门制作中,为了防止几种金属的直接接触与电化学反应,延长铜门的使用寿命,需在钢架与外部铜饰面板中加制PVC绝缘板层,同时PVC板层具有保温隔热的环保功效,可起到断桥隔热的作用。通过PVC板层的断桥隔热效果,可以使室内与室外的温度传递变的非常微小,从而保证室内的温度不受室外温度影响,具有强大的节能环保效果。根据图纸的要求,在其已经制作完成的内部钢架上封制不同厚度的PVC板。PVC板封制完成后,需仔细复核。要求PVC板封制完成后,表面平整,边线平直,外形尺寸准确。 3、铜板的制作 根据图纸要求,铜门采用1.2mm或1.0mm厚洛阳加工生产的优质冷轧黄铜和紫铜板,牌号为—H62和T2。 铜板制作由以下几道工序完成:剪板→折弯→抛光→表面着色→表面抗氧化处理,具体工艺如下: 根据图纸要求选用表面无缺陷的1.2mm或1.0mm厚黄铜板和紫铜板,进行剪板下料;下料后根据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进行折弯并要求做好严格的自检工作;折弯完成后,对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为下道表面着色做好准备;抛光处理完后,流入铜板的表面着色处理,表面着色处理工艺复杂,要求制作完成后,表面色质和润协调;此道工序完成后,进行铜板的最后一道工序,表面抗氧化处理,防止铜门表面的氧化反应,生长锈斑等,从而延长了铜门的整体使作寿命。以上各道工序完成后,均需进行严格的自检工作,绝不允许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影响最终的成品质量。 4、整体的组装成形 最后,根据图纸的要求,将已通过剪板、折弯、抛光、表面着色、抗氧化处理的铜板与已成形的内部钢架通过中性结构胶进行整体复合。在复合时,必须注意各个细节,如拼角、拼缝等。整体复合完工后,进行详细的数据与外形复核,确保无误后,安装转动部件,如:插销,地轴配件,拉手等配件。 进行表面的卫生处理,何证表面的清洁。 5、检验、包装、出厂 对经过各道工序完成后的铜门,进行检验,如:外形尺寸,对角线误差,门体的平整度等。检验合格后进行最后的成品包装,并做好出厂准备。 .铜门安装工艺说明 铜门安装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现场尺寸与图纸尺寸的核实→整体钢架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

附件2: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 1.1适用范围 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鲜叶或其加工制品(毛茶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不含边销茶,下同)等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茶叶。其食品品种类别编号为1401。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审证单元即“茶叶”。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茶类名称,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一类或几类。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 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黄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白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乌龙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黑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其中,紧压型黑茶纳入“紧压茶”审查和管理。 花茶: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香花窨制、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窨制花茶的香花有茉莉花、玫瑰花、栀子花、桂花、白兰花、柚子花、代代花、珠兰花。 紧压茶: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压制成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袋泡茶: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加工制成的产品。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2生产许可条件审查

加工贸易成品退换流程

加贸成品退运(换)作业流程 加贸培训师吴同文分享 一、成品退换结果判定 二、为什么用非保税料件(零部件)拆(替)换保税料件也判定为非工艺损耗(命运:该部分料件补税)? 再出口 非工艺损耗 N 4600贸易方 式 N 情况说明 替换保 税料件 未替换保税料件 -------予以核销 用非保替换非保---予以核销 不论新使用 保或非保料 件 成品退换 4600

1、因为如果成品因品质问题而被退货(我们内行把它称之为加贸成品退换),但是企业为了减轻损失,对原货物进行维修,或者拆换某几个零部件就能使产品达到品质要求,并且客户亦允许在规定时间内补货过去,那么就有了拆换料件这一工序。 2、如果用非保税料件补充上去,看似没有再用保税额度,但为何也需要补税呢?这是因为使用了非保税料件,则该产品的BOM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海关备案合同中,该部分替换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按理说企业必须先去海关办理单损耗的变更手续,把这部分成品独立增项。那么其结果,该批成品在核销时,被替换件是不参与核销的。而事前已经使用的同料件的保税料件将被视为非工损耗。海关其实也知道企业经过几轮的换算,有能力把这笔账给撸掉,但又不好意思明说。所以今天见到了换下的保税料件,海关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吗? 3、其实在实际操作中,还真得不便去变更手册,因为如果变更了手册,项号也变了,复出口的项号无法对应,无法输机。但是不影响用于说服你去补税。 4、如果直接使用了保税料件,那补税,大家都能理解。在此不作解释。 5、因此,退换物品补税的原则是:”见尸则补”。 三、如何规避补税? 虽然上述解释,只要是换下了保税零部件,不管用什么性质的料件去替换,其结果,对换下料件需要办理补税手续。那么如何才能规避补税命运呢? 1、及时办理再次复出口手续。 1)那怕这批货物全部报废、客户不接受修补等必须留在国内。也要找机会先办。 2)具体做法是在最近有同类产品出口时,用4600贸易方式办理出口手续,数量不足的后续再补,一直到补足为止。 3)因销售部门不理解这个厉害关系,所有,他们在办理出口需要时,不一定会告知关务人员:这是上次的退换经过修理或换了标签后重复出口,所以即使是真正的再出口也因此疏忽而办成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所以关务人员一定要及早弄清楚销售是如何处理这批货物的,以便及早做报关规划。 4)根据手册有效期状况,也需要尽快4600方式办理出口,否则还要办理手册延期手续。 2、情况说明的技巧有哪些? 1)海关要企业写情况说明,其实是给你个绳套,看你钻不钻进去。如果企业已经过了第一关,4600重复出口了,那么情况说明就写:因标签贴错,换部分规格装箱错误,或数量未按客户要求的装箱,故被要求退回重新整理。不管替换料件与否,尽量不提,如海关问你,你也说未换。如果你愿意说换了,那么就说刚好换的是非保税零部件。 3、如果考虑账务,确实是换了保税料件呢? 1)如果企业使用100%的保税料件,而且也换了几种零部件,那么如何解释呢?你可以说,用错了零件,把这些零件拆换下来,并且这些零件都完好无损,重新退库了。这样子海关是没有理由让你对这些零部件作补税要求的。 2)不要提前宣布死亡。如果换下的零部件已经报废,企业也说没有报废,并且也办理退库手续。这样这次就不需要补税了,以后的处理办法,大家都会的。 3)如果要进一步减少风险,就从国内购买同类零部件,办理串料手续,然后可以把之前退库的保税料件进行正常串料的移库手续,将那部分料件洗白后,就可自由处置或办理报废。 四、作些延伸

黄茶制造工艺

黄茶制造工艺 (2012-03-19 18:32:57) 黄茶制造工艺 作者:詹罗九 黄茶按鲜叶老嫩分黄小茶和黄大茶两种。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平阳黄汤,沩山白毛尖、皖西黄小茶等属黄小茶;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属黄大茶。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色黄汤,而黄茶的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 黄茶类与绿茶类、黑茶类一样,在制造工艺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鲜叶采摘后,经适当的摊放贮青后,用高温杀青,彻底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的非酶性自动氧化作用所致,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同时茶叶内其他化学物质也产生一些相应的变化。 在干燥前,黄茶与绿茶、黑茶制造的工艺条件不同,湿热作用的程度各异,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绿茶类变化程度轻,黑茶类变化程度重,黄茶类则介于二者之间。从这个角度来看,黄茶是绿茶与黑茶之间的过渡性茶类。从干茶的色泽来看,即由绿→黄→黑褐,形成一个连续的色谱。目前划分黄茶、绿茶、黑茶,主要从制茶工艺和品质特点入手,尚无严格的理化指标。

1.黄茶制造技术 黄茶类制造的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 揉捻不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例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就不揉捻,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只在杀青后期在锅内轻揉,也没有独立的揉捻工序。黄大茶和大叶青因芽叶较大,通过揉捻塑造条索,以达到外形规格的要求,但其对色泽的变化,黄色黄汤的形成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至于广东大叶青在杀青之前进行适度的轻萎凋,其目的是使多酚类化合物轻度氧化以减轻茶汤涩味,同时还可促进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类,以及使青草气散失,这对形成大叶青“香气纯正,滋味浓醇回甜”的品质风味,具有明显的作用。轻萎凋是乌龙茶制造的第一道工序,在绿茶制造中也有用于减轻茶汤涩味的,因此轻萎凋也不是黄茶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只是根据大叶种鲜叶原料的特点,为提高大叶青质量而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 下面就黄茶制造的三个基本工艺过程分别加以叙述。 (1)杀青 黄茶通过高温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重要的作用。 黄茶杀青应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以彻底破坏酶活性,防止产生红梗红叶和烟焦味。要杀透、杀匀,红梗红叶红汤不符合

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及加工工艺要求

生产工艺主讲人:吴书法 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及加工工艺要求 一,工艺流程表 制造工艺流程表

注: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入库,根据产品标准书的标准要求规定,全程记录及管理。 二,下料工艺 我们公司下料分别使用:①数控激光机下料②剪板机下料③数控转塔冲下料④普通冲床下料⑤芬宝生产线下料⑥火焰切割机下料⑦联合冲剪机下料 今天重点的讲一下:①②

1两台激光下料机。型号分别为:HLF-1530-SM、HLF-2040-SM 2 操作步骤 2.1 开机 2.1.1 打开总电源开关 2.1.2 打开空气压缩机气源阀门,开始供气 2.1.3 打开稳压电源 2.1.4 打开机床电源 2.1.5 打开冷干机电源,待指针指在绿色区间内,再打开冷干机气阀 2.1.6 打开切割辅助气体(气体压力参照氧气、氮气的消耗附图) 2.1.7 待数控系统开机完成,松开机床操作面板上的急停按钮,执行机床回零操作 2.1.8 打开激光器电源开关,(夏天等待30分钟)打开水冷机,待水温在“低温21℃,高温31℃”,再打开机床操作面板上的“激光开关”按钮,等待按钮上方LED灯由闪烁变为常亮。开机完成。 2.2 常规操作步骤 2.2.1 在【JOG】状态下,按下【REF.POINT】,再按回零键,执行回零操作 2.2.2 在2.1生效的情况下,按下“标定”键,执行割嘴清洁和标定程序。 2.2.3 根据相应的板材,调节焦距位置、选择合适大小的割嘴,然后调整割嘴中心。 2.2.4 打开导向红光,用手轮或控制面板,将切割头移动到板材上方起点位置,关闭导向红光,关闭防护门。 2.2.5 打开所用切割程序,确定无误后一次点击“AUTO”,“RESET”,“CYCLE START"。 2.2.6 切割结束将 Z 轴抬高再交换工作台,取出工件摆放整齐,做好标识。

富含矿物质的黄茶种植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矿物质的黄茶种植方法,包括选用矿物粉和矿物液对盛产期茶树进行改造和在茶树种植过程中利用矿物粉和矿物液的两种方式,将矿物粉用作茶树肥料,将矿物液用作茶树水溶肥,进而让休眠期茶树和萌芽期茶树大量的吸收矿物元素,最终提升茶叶中的矿物质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所述矿物粉由生蚝壳、贝 壳、虾壳按50:3: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后,粉碎,并与过磷酸钙粉末、锌粉、大豆多肽混合制成;所选用的矿物原料取至海洋动物,进而让利用矿物粉和矿物液种植出的茶叶本身带有淡淡的海鲜醇香和浓郁的青草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富含矿物质的黄茶种植方法,包括中途改造和原始种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途改造方法如下: S1、一次改造:待盛产期的茶树上茶叶采摘结束后,选用矿物粉与黑色菜园土按1~3: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对茶树进行培土,培土厚度3~5cm,并翻松茶树根部土壤,切勿弄伤根茎;培土结束后,选用矿物液浇透土壤,并喷施茶树枝叶湿润但不滴水; 培土结束当天夜晚11点至1点,在茶树种植园中盛放频率15~25KHz的超声波发生器,每亩1~2个,超声波处理10~15min;以后待茶园土壤湿度低于20%时,选用矿物液浇水至土壤湿度40~45%; S2、二次改造:初春茶树萌芽前夕,再次按S1的步骤对茶树进行改造; S3、多次改造:以后在茶树茶叶采摘结束后和茶树萌芽前,分别按S1、S2的步骤对茶树进行改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矿物质的黄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种植方法如下:

a、扦插穗选择:选择5年生以上老茶树作母本,11月中旬至12月初挑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具有腋芽的新梢作扦插穗,扦插穗长度15~20cm、主干直径5~ 8mm; b、保水处理:将扦插穗剪切端斜切成45°角,除去扦插穗上大部分树叶,仅留下1~2片树叶和腋芽;采用不锈钢刀刃平切去除扦插穗尖端,选用保鲜剂涂抹平切处后采用无菌保鲜膜包裹平切处,包裹时控制新梢平切处与保鲜膜之间留有直径5~8mm的球形气泡; c、扦插穗催根:扦插穗处理结束后插入催根基质中,扦插株距5~6cm,控制催根房温度25~27℃、空气湿度85~90%、催根基质湿度55~65%,进行扦插穗催根处理15~18d,早晚各通风30min; 扦插穗催根过程中控制催根房内白天仅能通过散射光; d、扦插穗育苗:待扦插穗催根结束后连同扦插穗2~3cm内的催根基质将扦插穗转移至育苗洼上,扦插株距12~15cm,覆盖4~5cm矿物基质后再覆盖1~2cm细土,进行育苗培植10~12个月; e、幼苗移栽:待扦插穗育苗结束后,连同幼苗周围3~5cm内的矿物基质将幼苗连根挖起,保护苗根完整,移栽至野生茶树种植园中; f、肥水管理:幼苗移栽完成后浇透定根水,移栽第一年在温度高于25℃的晴天每三天浇水一次,在最高温度介于15~25℃时一周浇水一次,在最高温度低于15℃时不浇水并及时排水;分别在每年3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施肥一次,每亩施用包括尿素3~4份、过磷酸钙2~4份、硫酸钾1~2份、矿物粉15~25份、腐熟厩肥150~170份的混合肥900~110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矿物质的黄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粉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