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检查表及填报说明

环境风险评价检查表及填报说明
环境风险评价检查表及填报说明

附 表:
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表
单位名称(盖章) :
总页数 其中:F101 表 F301 表 F401 表 页 页 页
页 F201 表 F302 表 F402 表 页 页 页
单位负责人(签字) :
日期:
检 审 核
查 核 查
员(签字) : 人(签字) : 人(签字) :
日期: 日期: 日期:
-1-


一、检查表



检查表主要包括以下表格,共计 6 张: F101 表—企业基本情况 F201 表—企业化学物质情况 F301 表—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F302 表—企业环境应急处置及救援资源 F401 表—企业周边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F402 表—企业周边大气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每张表后附有指标解释与填报说明,请填报前认真阅读。 二、填报对象 (一)检查对象 检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石油加工、炼焦 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工业污染源。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具体在以下 3 大类 10 中类 35 小类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开展检查: 1.石油加工、炼焦业: 石油加工、炼焦业: (1)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①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②人 造原油生产;
-2-

(2)炼焦。 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①无机酸制造,②无机碱制造,③无 机盐制造,④有机化学原料制造,⑤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2)肥料制造:①氮肥制造,②磷肥制造,③钾肥制造,④复 混肥料制造,⑤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⑥其他肥料制造; (3)农药制造:①化学农药制造,②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 药制造; (4)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①涂料制造,②油墨 及类似产品制造,③颜料制造,④染料制造,⑤密封用填料及类似 品制造; (5)合成材料制造:①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②合 成橡胶制造,③合成纤维单(聚合)体的制造,④其他合成材料制 造; (6)专用化学产品制造:①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②专项化学 用品制造,③林产化学产品制造,④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⑤信息 化学品制造,⑥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⑦动物胶制造, ⑧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3.医药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1)化学药品原药制造; (2)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产业活动单位包括:(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3-

领取《营业执照》的各类工业企业生产单位;(2)未经有关部门批 准但实际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或可能有污染物产生的产业活 动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 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核算资料。 (二)检查对象的确定 1.按照属地原则确定检查对象。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划分属地的 基本区域。 (1)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纳入该二级单位所在地 的检查。 (2) 同一企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厂区, 纳入各厂区所在区域检查。 2.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以前新建已验收的产业活动单位均纳入 本次检查;投入试生产、试运行,已造成事实排污累计 30 天及以上 的新建项目,纳入本次检查;投入试生产、试运行,事实排污累计 不足 30 天的新建项目,不纳入本次检查。 3.在 2008 年年度和 2009 年年度停业、停产的产业活动单位, 纳入本次检查。 4.在 2009 年 12 月 31 日前取缔、关闭的产业活动单位不纳入本 次检查。 注: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比,本次检查增加了: (1) 2008 年 1 月 1 日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新建已验收的企业;
-4-

(2)2007 年 12 月 31 日前投入试生产、试运行,事实排污累计 不足 30 天新建项目。 三、检查表格填报 1.检查表的填写 检查表均由检查对象所在县(区)级环保部门填写。 2.检查表的网上报送及审核 检查表的网上填报采取:县填、市审、省督的方式,即由检查 对象所在县(区)级环保部门负责将本辖区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 检查表在“中国环保热线”(https://www.360docs.net/doc/719212585.html,)网站上填报;地 (市)级环保部门负责审核县(区)级环保部门在网上信息填报情 况,并重点审核市级监管检查对象的信息填报情况;省级环保部门 负责督促检查辖区各级环保部门按时上报情况,并重点审核省级监 管检查对象的信息填报情况。 四、填报要求 1.检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字迹应工整、清晰, 不得涂改。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 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填写代码时,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 3.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指标的保留位数应按规定填写, 不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4.填写数据请报出准确值,如果有一定的波动范围,请填写平 均值。
-5-

5.封页必须注明检查表填报的页数(未填的表格不计页数)。 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6.每个检查对象的纸质检查表一式三份,分别由各级环保部门 留存,检查对象可自留复印件。 7.封页必须有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环保部门 检查员、审核人员对检查对象填报表格的内容、填报页数进行审核、 确认无误后签名。 在核查更正阶段,核查人员对核查的对象填报表格的内容、填 报页数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签名。
-6-

F101 表
企业基本情况
-7-

1.单位名称(公章) 无锡圣立气体有限公司 2.单位代码 3.法定代表人 7 6 6 5 4 5 2 6 — 6 ( )


谭攸沺
4.单位所在地及行政区划 江苏 梅村
行政区划代码
3 2 0 2 1 1 -- 4 5 1 -- 0 0 1 地市(市、州、盟) 新区 县(区、市、旗) 街(村) 、门牌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 无锡 乡(镇) 梅育路
5.地理坐标 中心经度
120
° 27
ˊ 51
"
中心纬度
31
° 31
ˊ
37
"
6.所在工业园区名称 (位于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的企业填报) 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B 块


0 8 8 8 2
5 8 8 8 1
1 5 5 5 4
0 5 5 5 1 3 3 3 1 1 1 1 2 1 3 0 0 1 3
电话号码 值班电话 传真号码 7.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
企业环境管理人员 姓 姓 名 名 周 红 彦 顾 仁 福 手机号码 1 手机号码 1 3 3 0 9 6 0 3 6 6 1 3 9 7 4 6 7 9 9 8 1
8.行业类别 9.年生产时间 11.厂区面积 7920 20000 小时 m
2
行业代码
2
6
1
9
10.工业总产值
万元
√ 12.是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无○ 有○
13.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文 件 是 否 按 《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风 险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 HJ/T169) 要 求 编 制 》 环境风险评价专篇 否○ √ 是○ √ 无○ 有○ 共 ∕ 次
14.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截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
-8-

F101 表
企业基本情况——指标解释与填报说明
本表除第 6 项以外,其余项必填。 【1.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按工 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 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 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 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更名的单位,要求填写现用 名,同时用括号注明曾用名。 【2.单位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 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 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 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单位代码由八位无 属性的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已经取得法定代码的法 人单位或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填报法定代码。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 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 长度为 9 个字符,不能含有 0-9 或 A-Z(必须大写)之外的字符,中 间的“—”不能填。 对于大型联合企业(或集团)所属二级单位,凡具有法人资格、
-9-

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填写企业的法人代码。不具有 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 除填写其所属单位 (联 合企业、集团或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括号内方格 中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或 集团)内对其下属的不属于法定赋码范围的二级单位的顺序编号, 此码由联合企业(或集团)统一编制。 尚未领取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按 各级环保部门赋予的临时代码填报。 临时代码的编码原则:临时代码共十一位码。前六位为所在县 (区)行政区划代码,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0)填写,第七位为汉语拼音 G(代表工业源),后四位为 县(区)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编码,范围从 0001~9999。 【3.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 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企业法人单位填写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 法定代表人按《企业法人经营执照》填写。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产业 活动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能填写职务及职称,如王厂 长、王经理。 【4.单位所在地及行政区划】单位所在地指检查对象生产场所 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要求写明单位所在的省、地市、县、乡以及具体街的名称和详 细的门牌号码,不能填写通讯号码或通讯信箱号码。大型联合企业
- 10 -

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行政区划代码要 根据检查对象详细地址按要求填写。 行政区划代码指检查对象生产场所实际所在地的地区行政区划 代码。根据检查对象的详细地址,按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 (GB/T2260) 将相应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在方格内。 《中 不在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0) 提供范围内的县以下地区, 由县(区)环保部门按编码规则自行编码填报,自行编码不得与已 统一编制的代码重复。 《行政区划代码》 “中国环保热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719212585.html,) 可从 网站 上下载。 【5.地理坐标】中心经度和中心纬度:分别指检查对象厂区中 心的经度和纬度。填报格式均为 XXX °XX′XX ",中心经(纬)度 的分和秒应填写 0~59 之间的数据。 【6.所在工业园区名称】位于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包括经 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等)内的检查对象填 写此栏。工业园区名称须用全称规范填写,不能简写。 “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名单”可从“中国环保热线”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719212585.html,)上下载。 【7.联系方式】指负责提供检查信息人员的姓名、办公电话、 传真、邮政编码以及企业值班电话。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需填写 两位企业环境管理人员的姓名及手机号码,保证应急状态下联系畅 通。
- 11 -

【8.行业类别】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各类单位进行分 类。一个企业属于哪一个工业行业,是按照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的 主要产品的性质(一般按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重比较大的产品及重 要产品)把整个企业划入某一工业行业小类中。 行业代码按照下列《行业代码表》将行业小类代码统一填入方格 内。行业代码必须与行业类别名称对应。若某个检查对象生产、经济 活动涵盖多个行业小类,可填报中类代码,最后 1 位代码,补“0” 。
行 业 代 码 表
代 大类 25 251 2511 2512 252 26 261 2611 2612 2613 2614 2619 262 2520 码 小类 类 别 名 称 石油加工、炼焦业 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人造原油生产 炼焦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无机酸制造 无机碱制造 无机盐制造 有机化学原料制造 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肥料制造 指化学肥料、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的制造。 乙二醇的生产列入 2653 (合成纤维单 (聚合) 体的制造) 。 硝酸的生产,列入 2621(氮肥制造) 。 指从天然原油、人造原油中提炼液态或气态 燃料,以及石油制品的生产。 指从油母页岩中提炼原油的生产活动。 指主要从硬煤和褐煤中生产焦炭、干馏炭及煤 焦油或沥青等副产品的炼焦炉的操作活动。 说 明
中类
- 12 -

代 大类
码 小类 2621 2622 类 别 名 称 氮肥制造 磷肥制造 说 明
中类
指矿物氮肥及用化学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 元素氮的化肥的生产。 指以磷矿石为主要原料,用化学或物理方法 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的生产。 指用天然钾盐矿经富集精制加工制成含有作 物营养元素钾的化肥的生产。 指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成的,含有两 种以上作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 的化肥的生产。包括通用型复混肥料和专用 型复混肥料。 指来源于动植物,经发酵或腐熟等化学处理 后,适用于土壤并提供植物养分供给的,其 主要成分为含氮物质的肥料制造。 指上述未列明的微量元素肥料及其他肥料的 生产。 指用于防治农业、林业作物的病、虫、草、 鼠和其他有害生物,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化 学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以及 仓储、农林产品的防蚀、河流堤坝、铁路、 机场、建筑物及其他场所用药的原药和制剂 的生产。 指化学农药原药,以及经过机械粉碎、混合 或稀释制成粉状、乳状和水状的化学农药制 剂的生产。 指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 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以及由植物提取的 防治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 制剂的生产活动。
2623
钾肥制造
2624
复混肥料制造
2625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
2629
其他肥料制造
263
农药制造
2631
化学农药制造
2632
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 药制造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 产品制造
264 2641
涂料制造
指在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中加入颜料、溶剂和 辅助材料,经加工后制成的覆盖材料的生产。
- 13 -

代 大类
码 小类 类 别 名 称 说 明
中类
2642
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
指由颜料、联接料(植物油、矿物油、树脂、 溶剂)和填充料经过混合、研磨调制而成用 于印刷的有色胶浆状物质,以及用于计算机 打印、复印机用墨的生产。 指用于陶瓷、搪瓷、玻璃等工业的无机颜料 及类似材料的生产,以及油画、水粉画、广 告等艺术用颜料的制造。 指有机合成、植物性或动物性色料,以及有 机颜料的生产。 指用于建筑涂料、密封和漆工用的填充料, 以及其他类似化学材料的制造。
2643
颜料制造
2644
染料制造
2645 265 2651
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制造 合成材料制造 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 脂制造 合成橡胶制造 合成纤维单(聚合)体的制造 其他合成材料制造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也称初级塑料或原状塑料生产,包括通用塑 料、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的制造。 指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及高分子弹性体的 生产。 指合成纤维单体和合成纤维聚合物的生产。
2652 2653 2659 266 2661
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
指各种化学试剂、 催化剂及专用助剂的生产。 指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 皮革化学品、 油脂化学品、油田化学品、 生物工程化学品、 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化学陶瓷纤维等特种 纤维及高功能化工产品,以及其他各种用途 的专项化学用品的制造。 指以林产品为原料,经过化学和物理加工方 法生产产品的活动。 指各种军用和民用炸药、雷管及类似的火工 产品,节日用焰火制品及类似品的制造。
2662
专项化学用品制造
2663
林产化学产品制造
2664
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
- 14 -

代 大类
码 小类 类 别 名 称 说 明
中类
2665
信息化学品制造
指电影、照相、医用、幻灯及投影用感光材 料、冲洗套药,磁、光记录材料,光纤维通 讯用辅助材料,及其专用化学制剂的制造。 指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处理所专用的化学药剂及材料的制造。 指以动物骨、皮为原料,经一系列工艺处理 制成有一定透明度、粘度、纯度的胶产品的 生产。
2666
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 料制造 动物胶制造 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医药制造业
2667 2669 27 271 272 2710 2720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指供进一步加工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生产。 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化学药品 制剂的制造。
【9.年生产时间】指检查对象 2009 年 1 月 1 日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实际生产的小时数。数据应在 0-8760 之间,保留到整数位,单 位:小时。 【10.工业总产值】指检查对象在 2009 年全年生产的以货币形 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 值包括三部分内容: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 成品在制品期末与期初差额价值。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指检查对象在 2009 年全年生产,并在报告 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 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 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
- 15 -

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 (半成品)价值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品、边角余料、废料等。 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 2009 年不含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 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对外加工费收入:指检查对象在 2009 年全年完成的对外承做的 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 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 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 的有关资料取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 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 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 录 2009 年实际应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对于本企业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的劳务 收入,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比较好,能取得这部分资料,而且这 部分价值所占比重较大,应包括在对外加工费收入中。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 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 指标为负值,检查对象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做零处 理。本项目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 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
- 16 -

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计量单位:万元,允许保留 1 位小数。 工业总产值按照现行价格(当年价)计算,即按报告期内销售 产品的实际出厂价格计算。 【11.厂区面积】填写厂区红线图内所含面积,小数点后保留 1 位有效数字。单位:m 。 【12.是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对应的“○”内画 “√” ,此项为单选。 【1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否按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 则(HJ/T169) 》要求编制环境风险评价专篇】在对应的“○”内画 “√” ,此项为单选。 【14.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指截止到 2009 年 12 月 31 日前, 是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在对应的“○”内画“√” ,如有填写发生 次数;如无,请直接在对应的“○”内画“√” 。
2
- 17 -

F201 表 企 业 化 学 物 质 情 况
一、主要产品
12. 贮存方式 9.销售量 11.贮存量 (吨) (吨) 10.运输 (填代码) 4.物理 5.物质分类 6.设计生产 7.实际 14.生产 1.商品名 2.化学名 3.CAS 号 8.用途 13.设备状态 状态 (填写代码)能力 (吨/年) 产量(吨) 方式 方式 国 出口 生产区 贮存区 生产区 贮存区 内 77827782-44 -7 ○气体 √液体 1n ○ ○固体 ○气体 非易燃 √液体 非毒性 ○ ○固体 气体 ○气体 非易燃 √液体 非毒性 ○ ○固体 气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公路 □ □铁路 □水路 □航空 √公路 □ □铁路 □水路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路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路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路 □航空 C 300 √密闭式 ○ √连续式 ○ ○半密闭式 ○间歇式 ○敞开式 √密闭式 ○ √连续式 ○ ○半密闭式 ○间歇式 ○敞开式 √密闭式 ○ √连续式 ○ ○半密闭式 ○间歇式 ○敞开式 ○密闭式 ○连续式 ○半密闭式 ○间歇式 ○敞开式 ○密闭式 ○连续式 ○半密闭式 ○间歇式 ○敞开式
1 液氧
33990
33900
助燃剂
C 300
2 液氮
77277727-37 -9
19800
19800
保护剂 冷冻剂
C 10
3 液氩
74407440-37 -1
1320
1300
焊接
4
5
- 18 -

……
- 19 -

若有,填写以下内容) 二、副产品 ○有(若有,填写以下内容) ○无
1.商品名 2.化学名 3.CAS 号 4.物理状态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5.实际产量(吨) 6.用 途
1
2
3
4
5

- 20 -

环境影响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1 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指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三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 按评价对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按环境因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 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等 按时间顺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 ①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②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 ③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④推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进程 ⑤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基本原则:客观、公正、公平 客观:进行环评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评价的规则、规范对客观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公正:指除了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之外,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摘要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平:指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时,不得带有任何主观偏见,不得掺杂任何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评价 的因素,对所有的评价对象一视同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预测、评估,编写和审批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2、技术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念 ①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 ②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 ③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④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⑤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⑥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 ⑧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与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分析与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与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与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与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与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与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与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

安全检查表法(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巡检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螺杆泵 No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巡检班、发油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输油管道 No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巡检班、发油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阀门 No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计量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化验设备 No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研究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研究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区 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首要任务是基于当地的环境变化情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 核心,通过对各类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以及评价指标和体系构建,指导区域的 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分析区域环境影响 评价的现状与局限性,提出区域环境影响的评价原则及方法,为推动区域环境影 响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方法 引言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开展比较早,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的开展可 为战略环境评价(SEA)的进行提供更为充分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根据我国多 年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实践以及借鉴国外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经验,初步提出一个区域环境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为促进SEA的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1区域环境评价概述 1.1区域环境评价的基本内涵 区域环评(Regional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简称REIA),全称为区 域环境影响评价。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区域发展规划为 依据,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 上制定和选择相关环保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 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该区域内所有建 设项目的行为,包括开发和改建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为区域内未来建设项目的布局、产业结构等提出理论式整体优化方案和综合防治对策,同时协调人文环境与 区域项目开发建设行为之间的矛盾,为制定区域环境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1.2区域环境评价工作的意义 区域环境评价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实现人与自然环 境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①有利于区域形象定位。区域环评工作有助于了解区域环境状况和预测建设项目在区域带来的环境问题,以此 来展开整体区域宏观规划的工作,对区域的形象定位做出科学判断,避免规划决 策中产生失误。②对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从源头提出预防的对策和措施,有利于规范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开发活动对区域内自然生 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③有利于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区域开发活动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环评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公众参与意味着环境保护 问题的扩大化和大众化,这在一定程度宣传了环保知识,增强了民众的环保意识,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后反过来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了公众对区域规划、建设项目投产的参与度,推动区域环评的快速发展。 2区域环境评价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中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拓展,具有环境管理建设的指 导意义,在城市改建与扩建、建设项目开发、资源整治与运用方面意义重大,相 关研究单位从程序与方法的研究角度分析,采用总量控制与环境承载分析相结合 的方式,强调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以规划管理控制为核心。不过与之相比,环 境影响分析技术的运用分析能力较弱,仍然以多项活动简单地叠加为主。同时, 环境影响评价忽视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难以实现全民监督。

【2018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大纲对比】2.导则标准与2017比较详细变化

第二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 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 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正确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含义; (2)掌握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环境标准实施与监督的有关要求。 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1.适用范围 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2018 增加) 2.术语和定义 (1)熟悉累积影响的定义;(2018 增加) (2)熟悉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源源强核算的定义。 1

3.总则 (1)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2)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 (3)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4)熟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要求; (5)熟悉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2017“掌握”变 2018“熟悉”) (6)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7)掌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8)掌握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原则; (9)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10)掌握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原则; (2017“了解”变 2018“掌握”) (11)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掌握建设项目概况的基本内容要求; (2)掌握污染与生态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 (2018 增加“污染与生态”) (3)了解污染源源强核算的要求。 (2017“掌握”变 2018“了解”) 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2017“熟悉”变 2018“掌握”) (2)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掌握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 (3)掌握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2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稿从P38-40: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品与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的比值(Q),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保护目标)敏感性(E),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分级程序见图6-1。 图6-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发【2014】34),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有:氧化镉,硫酸镉,盐酸。根据企业化学品

种类与数量(折纯),与临界量分别进行比对,计算比值(Q ):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 。 (2) 当企业存在多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1 (22) 11≥+++= n n Q q Q q Q q Q (1) 式中:q 1, q 2, ..., q n ——每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或使用量,且数量超过对应临界量的5%,t ; Q 1, Q 2, ..., Q n ——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计算得到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后,将Q 值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1) 1≤ Q <10;(2) 10≤ Q <100;(3) Q≥100。 本项目Q 值见表6-2 表6-2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 )为18。 6.2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 )评估 6.2.1评估指标及赋值 评估指标及赋值见表6-3

环境风险评价作业资料

1.根据数据homework,利用SPSS软件,建立因变量y2与自变量x1,x2,x3, x4和y1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简要解释。 第一种方法:非线性回归. MODEL PROGRAM a=1 b=1 c=1 d=1 e=1 f=1. 假设方程为y1=a * x1+b / x2+c / x3+d * EXP(e * x4) + f * y2.

15.1 1625356.899 46.410 -1635.623 7434.215 3.404E-005 .617 -3.408 16.0 1625356.899 46.410 -1635.623 7434.215 3.404E-005 .617 -3.408 16.1 1624816.652 46.405 -1637.222 7447.867 7.053E-005 .587 -3.406 17.0 1624816.652 46.405 -1637.222 7447.867 7.053E-005 .587 -3.406 17.1 1624261.316 46.399 -1639.409 7462.802 .000 .556 -3.405 18.0 1624261.316 46.399 -1639.409 7462.802 .000 .556 -3.405 18.1 1623699.872 46.392 -1642.232 7479.130 .000 .526 -3.405 19.0 1623699.872 46.392 -1642.232 7479.130 .000 .526 -3.405 19.1 1623134.972 46.382 -1645.702 7496.886 .001 .496 -3.405 20.0 1623134.972 46.382 -1645.702 7496.886 .001 .496 -3.405 20.1 1622550.759 46.369 -1649.721 7515.777 .001 .468 -3.406 21.0 1622550.759 46.369 -1649.721 7515.777 .001 .468 -3.406 21.1 1622139.282 46.353 -1654.881 7536.360 .003 .438 -3.408 22.0 1622139.282 46.353 -1654.881 7536.360 .003 .438 -3.408 22.1 1621791.385 46.331 -1660.716 7558.445 .005 .408 -3.411 23.0 1621791.385 46.331 -1660.716 7558.445 .005 .408 -3.411 23.1 1621600.421 46.302 -1667.623 7581.481 .010 .377 -3.415 24.0 1621600.421 46.302 -1667.623 7581.481 .010 .377 -3.415 24.1 1620880.768 46.277 -1672.445 7596.565 .018 .362 -3.419 25.0 1620880.768 46.277 -1672.445 7596.565 .018 .362 -3.419 25.1 1621592.630 46.307 -1665.707 7579.807 .007 .393 -3.414 25.2 1620680.776 46.279 -1672.064 7595.012 .017 .369 -3.419 26.0 1620680.776 46.279 -1672.064 7595.012 .017 .369 -3.419 26.1 1620716.083 46.295 -1668.093 7586.179 .012 .381 -3.416 26.2 1620674.432 46.283 -1670.872 7592.749 .016 .372 -3.418 27.0 1620674.432 46.283 -1670.872 7592.749 .016 .372 -3.418 27.1 1620673.576 46.290 -1669.094 7588.711 .014 .377 -3.417 28.0 1620673.576 46.290 -1669.094 7588.711 .014 .377 -3.417 28.1 1620671.724 46.287 -1669.948 7590.771 .015 .375 -3.417 29.0 1620671.724 46.287 -1669.948 7590.771 .015 .375 -3.417 29.1 1620672.149 46.290 -1669.079 7588.757 .014 .377 -3.417 29.2 1620671.412 46.288 -1669.623 7590.027 .014 .376 -3.417 30.0 1620671.412 46.288 -1669.623 7590.027 .014 .376 -3.417 30.1 1620671.517 46.287 -1669.882 7590.634 .015 .375 -3.417 30.2 1620671.409 46.288 -1669.662 7590.120 .015 .376 -3.417 导数是通过数字计算的。 a. 主迭代数在小数左侧显示,次迭代数在小数右侧显示。 b. 由于连续残差平方和之间的相对减少量最多为 SSCON = 1.000E-008,因此在 66 模型评估和 30 导数评估之后,系统停止运行。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定

本标准规定了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原则和应遵循的技术规定。适用于进行核辐射质量评价的企、事业单位,包括:核然料循环境系统的各个单位;陆上固定式核动力厂和核热电厂;拥有生产或操作量相应于甲、乙级实验室(或操作场所)并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应用单位。 (1989年3月16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90年1月1日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辐射环境质量平价的一般原则和应遵循的技术规定。目的是提高核辐射环境质量平价工作的科学性改善环境质量,保证公众的辐射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应进行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企、事业单位,这类单位包括: A.核燃料循环系统的各个单位; B.陆上固定式核动力厂和核热电厂; C.拥有生产或操作量相应于甲、乙级实验室(或操作场所)并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应用单位。 2 术语 2.1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某些环境要素(大气、水质、土壤、生态等)对人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的优劣标识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 2.2环境质量评价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估评和预测。按时间因素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评价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评价)。 2.3环境影响评价 在一项工程动工兴建以前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退役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 2.4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 按照剂量标准和最优化原则对释放到环境一定区域内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评定和预测。 2.5源项 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物的数量、成分以及物化形态。 2.6环境监测 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2.7生物监测 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2.8指示生物 不同生物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反应特点。生物的适应范围越小,反应越典型,对环境因素的指示越有意义。 2.9放射性污染指示生物 对放射性污染比较敏感的指示生物。该种生物对某种或某几种放射性核素具有很高的浓集因子,而且伴随有某些特征生物学指标的变异。 2.10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错误的监测数据造成环境保护的失误。 2.11剂量当量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在矿井评价中的应用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在矿井评价中的应用 煤矿安全程度评价的目是确保被评价煤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防范意识,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获得更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概括地讲,煤矿安全程度评价的作用有以下3个方面: (1)通过现场检验、检测,对煤矿各生产系统及整体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确认涉及矿井安全的自然条件、在用的生产装置、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的安全程度,确认该程度是否可以接受;矿井的通风能力、提升能力、运输能力、排水能力是否满足矿井生产能力的需要。 (2)对针辨识出的矿井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与问题,按照实施整改的紧迫程度,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3)通过评价为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提供依据,为煤矿企业在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投入与使用提供参考。 1 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以人为主的人机环系统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针对煤矿安全程度评价的特点,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列出一些危险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险、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其所列项目的差别很大,而且通常用于检查各种规范和标准的执行情况。安全检查表分析弹性很大,既可用于简单的快速分析,也可用于更深层次的分析,它是识别已知危险的有效方法。 2 评价情况 本文介绍的煤矿安全程度评价的范围是按照《河北省小煤矿安全评价办法及标准》中的10个单项,即:安全机构及人员资质、安全管理、通风、瓦斯、爆破、防尘防火、防治水、电气、开采、提升运洹>⒚嚎蟮?0个单项得分如表1。 表1 军发煤矿10个单项评分表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05.12;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4.14;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1.8; 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2.3.15;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2008.6.6;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4.18;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2001.12;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993.9.18; ⑵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4.1; ⑶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993.9.1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该方法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实施步骤 该方法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该方法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进行检查或评审,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又一方法,适合于对静态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其步骤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害因素识别。 (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3)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4)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5)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2)安全检查表编制步骤 1)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工段长、技术员、设备员、安全员等。 2)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3)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事件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1)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和工艺的危害。 2)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识别厂址,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具体的建构筑物等。对于一个具体的设备设施,可以按照系统一个一个的检查,或按照部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都可以。 3)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所列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 4)检查项目列出后,还要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本企业的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的规定。 5)检查项目应该全面,检查内容应该细致,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如,对设备设施的控制措施进行对照标准检查时,不仅要列出报警、消防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控制措施,还应列出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如连锁、安全阀、液位指示、压力指示等。 6)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3)。 表3 设备设施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单元/装置:№: (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

火电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2015

附件1 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燃煤(含煤矸石)、燃油、燃气、燃油页岩、燃石油焦的火电(含热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以生物质、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主要燃料的发电项目除外。 第二条项目建设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能源和火电发展规划,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的相关要求。 热电联产项目符合热电联产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落实热负荷和热网建设,同步替代关停供热范围内的燃煤、燃油小锅炉。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纳入省(区、市)的低热值煤发电专项规划,低热值燃料来源可靠,燃料配比和热值符合相关要求。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省等区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燃煤发电项目,实行了煤炭等量或者减量替代。 第三条项目选址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建设的区域。

不予批准城市建成区、地级及以上城市规划区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发电项目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除“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发电项目。不予批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发电项目及配套自备燃煤电站项目,现有多台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30万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则建设大容量燃煤机组。 第四条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和国家大型煤电基地内的火电项目符合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的要求。其他应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规划包含的火电项目,应落实规划环评确定的原则和要求。 第五条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小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单位发电量的煤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第六条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有明确的总量来源及具体的平衡方案。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原则上从本行业、本集团削减量获得,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部分总量指标可从其他行业获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和某项主要污染物上一年度年平均浓度超标的地区,不得作为主要污染物排

环境风险评价专题

环境风险评价专题 扩建后项目风险源包括一期、二期总的风险源,因此本次风险评一期、二期工程总体工程进行评价,同时分析依托工程现有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1.1风险评价目的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可控。 1.2风险调查 1、建设项目风险源调查 本项目厂区设2台1750m3LNG子母罐,1个25000m3LNG储罐,设置1座储油间,内设压缩机油、柴油、润滑油。2座四氢噻吩加臭装置。 (1)危险物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 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 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Q<10;10≤Q<100;Q≥100。 由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因此在本项目涉及危险物质Q值计算过程中,以甲烷作为天然气临界量计算,具体确定见表1。

根据计算,本项目Q≥100。 (2)生产工艺 分析项目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表C1评估生产工艺情况,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项目,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将M划分为M>20;10

11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 (试行) 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标准轨距的Ⅱ级及以上新建、改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其他类型铁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铁路发展规划、铁路网规划、相关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要求。 第三条坚持“保护优先”原则,选址选线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等的相关要求,与沿线城镇总体规划等相协调。 项目选址选线及施工布置不得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项目经过环境敏感区路段应优化选线选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不利环境影响。 第四条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优先考虑对噪声源、振动源和传播途径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应结合项目沿线受影响情况采取优化线位和工程形式、设置声屏障、搬迁或功能置换等措施,有效防治噪声污染。建筑隔声措施可作为辅助手段保障敏感目标满足室内声环境质量要求。 运营期铁路边界噪声排放限值需满足标准要求。现状声环境

质量达标的,项目实施后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现状声环境质量不达标的,须强化噪声防治措施,项目实施后敏感目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或不恶化。运营期铁路沿线振动环境敏感目标满足相应环境振动标准要求。 项目经过城乡规划的医院、学校、科研单位、住宅等噪声和振动敏感建筑物用地路段,应明确噪声和振动防护距离要求,对后续城市规划控制和建设布局提出调整优化建议,同时预留声屏障等隔声降噪措施和振动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条件。 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优选低噪声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临近敏感目标施工时,采取合理的隔声降噪与减振措施,避免噪声和振动污染扰民。 第五条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的,应专题论证对敏感区的环境影响。结合涉及保护目标的类型、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从优化设计线位、工程形式和施工方案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减轻不利生态影响。 重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生境、迁徙行为造成不利影响的,应优先采取避让措施,采取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设置野生动物通道、运营期灯光和噪声控制以及栖息地恢复和补偿等保护措施;对古树名木、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植物造成影响的,应采取避让、工程防护、异地移栽等保护措施。 项目经过耕地、天然林地集中路段,结合工程技术条件采取增加桥隧比、降低路基高度、优化临时用地选址等措施,减少占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1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根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原辅料理化特性和危险分析,以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编制要求,公司的环境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如下。 1 环境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范围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原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该公司生产过程和储存中这三种风险类型均会出现,因此考虑由此造成的污染物事故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 风险识别内容 (1)物质危险性识别 该公司所涉及到的化学品有:液氧、氮气、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石灰粉、煤气。 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该公司涉及到的化学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液氧、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其余的化学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属于一般化学品。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见表1-1。

燃烧爆炸危险度H计算公式为: 式中:H—危险度; R—燃烧(爆炸)上限; 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该公司各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危险指数计算公式: 物质危险指数=最大储存量/MAC(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 该公司物质危险指数见表1-3。 该公司物质毒性判定见表1-4。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概述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⑵HJ -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⑶HJ/T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⑷HJ -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⑸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⑺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⑻《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2005); ⑼《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 表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评价标准 1.5.1环境质量标准 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⑵《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安全评价的方法分类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熟悉) 1)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①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②.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③危险指数评价法 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2)其他安全评价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 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