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之管见

培养小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之管见
培养小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之管见

培养小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之管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让孩子们有亲身科学探究的经历,从中获取更多科学知识,增长才干,这便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乐趣?以下是我的几点见解:

一、在课堂上运用演示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1.首先让学生喜欢科学课。

假如老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不喜欢这门功课,那么你讲得再好,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无所获;相反,如果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上科学课。记得我在讲《瓶吞鸡蛋》时,准备了一个广口瓶、一个熟鸡蛋,把鸡蛋剥完放在瓶口上。我说:老师要让这个瓶子吞下这个鸡蛋。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接着我拿一张纸用火柴点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进瓶子里,然后迅速把鸡蛋放到瓶口处,奇迹出现了――鸡蛋被吞进去了。哇!学生们顿时诧异了。我

问:瓶子是怎么吞进鸡蛋的?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产生了探索科学的欲望,也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自然也喜欢上了科学这门课。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譬如多媒体,利用其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特点,对于教学中遇到的抽象问题能比较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火山》一课我先放一段有关的视频资料,体会地球内部的奥秘,引起学生探索地球的欲望,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喜欢上科学课。

总之,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科学课,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这只是其一;我们要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享受到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科学课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晋升。在科学课分组实验教学中,不能把实验变为“一讲、二看、三示范、四照着课本做”这样循规蹈矩的过程,学生只能学些具体操作技巧,创造思维没有得到锻炼。所以要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每次科学课上我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比如光的折射实验、摩擦产生热的实验、串联电路的实验、验证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等等。我让学生分组通过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并

告诉学生们尽可能地多去设计实验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尤其是科学课更要注意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趣味性是科学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例如,在教学《它们都是鸟》的时候导入:出示各种各样鸟的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鸟的特点,这样可以用直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知认识动物的乐趣。又如,在教学“凝结”的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凝结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科学并不是十分抽象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可以遇到。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而提供给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四、在制作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乐趣

我们现在的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手工制作的机会,例如利用凸透镜制作望远眼镜、利用光的合成以及光的分散制作陀螺、制作简易降落伞探究降落伞下降的速度等。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在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有关知识去制作简易的作品,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科学探究的乐趣。

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乐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特别喜欢种一些花草和饲养一些小动物,我们要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遇到有关植物课时,就鼓励学生种植一株植物,让他们体验种植、收获的乐趣。记得我在讲《种子发芽了》这节课时,让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大豆,天天早晨给它浇水,观察大豆发芽了没有。大豆露出新芽时教室里沸腾了,一连几天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小心地呵护它,亲历了大豆发芽的全过程,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了长期种植与观察的辛苦与快乐。还有饲养小动物更是孩子们喜欢的事情。我让学生养小鸡,观察母鸡孵化小鸡,观察小鸡出壳的过程,记录下小鸡出壳是多长时间……虽然很多孩子没有成功,但他们仍然很开心。

六、在拓展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乐趣

开展拓展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关注科学新发现,对于科学之谜,产生揭开谜底的愿望,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研究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将探究科学的兴趣保持下去。

1.开展研讨会。例如:开展“网络的利与弊”研讨会。

2.开展科学小调查活动。我们可以就课堂上提出的问

在自然角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204337.html, 在自然角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作者:方迎 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09期 摘要“做中学”强调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体验而非书本知识,本文就是根据“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针对自然角是能够进行深入的科学探究的好场所,在这一特定的区域里,对如何创设和利用自然角,激发和支持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自然角;管理;组合;引发;探究 中图分类号:C36,O122.4,U2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9-0064-01 自从我园参加了“做中学”项目研究后,我们认识到自然角是幼儿随时可用的实验室,是进行比较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好场所,于是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创设和利用自然角,激发和支持孩子们有更多的探究和发现呢? 一、加强管理,自然角的主人是幼儿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探索植物的窗口,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有效地创设和利用自然角,引导幼儿自己种植和护理自然角、种植各种植物,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他们有能力参与自然角的创设和管理。我们就地取材,利用废物创设个性化的自然角:废弃的球架摇身一变成了花架,底部摆放大盆植物,中间摆放文竹等需要支撑的植物,顶端悬垂吊兰。水果篮、油桶和大纸桶成了植物的家。为了了解和统计班级自然角植物的名称和数量,我们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以写生的手法绘制植物汇总统计图。在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自然角的主人,有能力参与班级自然角的创设,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观察探究的愿望。 二、有序组合,让幼儿了解植物物种的繁多 我们从让自然角里的每一种植物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出发,我们提出要有序的、有结构的组合与呈现植物,如可以根据叶子、根茎的不同,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呈现,让幼儿发现和感受植物物种的繁多,使孩子们乐于探究,有更多的学习和发现。 “千奇百怪的叶子”。在讨论怎样重新摆放自然角的植物时,有的幼儿说把开花的和不开花的分开摆放,有的提议把高的和矮的分开摆,还有的说按大叶子和小叶子分开摆,也有人说按叶子的形状摆放最好,经过充分讨论与协商,大家一致同意先按叶子形状分类。最终,把花分成了圆形、长形、锯齿花边的和其他四大类。孩子们还发现圆形叶子中,叶子有大圆,有小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每一个时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未来科技进步的储备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便成为重中之重。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时代和民族的振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经验的逐渐增加。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耐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 科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科学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发明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现代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科学给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心灵避风港,还有政治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时局,了解社会。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利用社会资源。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大任务。可以说先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就是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文明人。科学意识就是不迷信,不盲从。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的日后人生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品质。这不仅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以此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在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为科学课每周仅三节,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有很多课外的观察与实验、制作等作业,学生如果不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持续下来,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去完成,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科学的重要一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1、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趣味性浓是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科学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外去完成。如我在教《磁铁》一课时,在课内引导学生实验认识了磁铁的基本性质,在即将下课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把一根磁铁截成两段后,每小根磁铁是否具有磁铁的基本性质?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讨论题,让学生先讨论再回家实地考查验证。这样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教师对学生当堂不能得出的结论,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要激发学生课后亲自实践解决。如我在《冰》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水结冰后体积是膨胀了,还是缩小了?”并提示,学生在平时吃冰棒时,看到冰棒的柄端是平的,还是凸的或者是凹的呢?学生虽然吃过不少冰棒,但没有观察这一点,这时同学们各说不一,争论不休,有的同学希望我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却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同学们课外通过实验去解决吧。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了课外,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得牢。 2、正确对待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成功是发展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如果同学们克服了较大的困难而获得成功,那他们以后的学习就更加积极,兴趣就更加浓厚。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亲身创作的成败从不轻易下结论。如在做摩擦起电的实验时,由于空气中湿度较大,有的同学没有做成功,发生的现象不明显,我就鼓励他们反复地做,尤其对做了多遍才成功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学习他们刻苦实践的精神,使其他失败了的同学充满了信心,最后把实验做成了功。成功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失败后经过努力而成功,学生兴趣更加浓厚。 3、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带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那个老师有感情,就对那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我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还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完成课外作业。我和学生一起做过“土电话”,玩过风筝,有的同学做的风筝飞不起来,我就和他们一起研究其中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由于师生感情融洽,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自然研究活动。 因此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自然的持久兴趣。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探讨。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结题报告 数学组:郭金芳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1、目前,应试教育引发的数学学习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教师及学生.由于过分注重升学率合格率,使得学习已成为巨大的压力,让人望而生畏,再之,数学课枯燥无味,学起来困难——这一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无兴趣。兴趣是人的特殊的心理机能,是人们发展智力索取知识,走向成功,进而达到理想境界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决定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着手,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2、《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的提出,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的方法与过程的探索,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念体系,并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合作性、交流性学习品质为宗旨,以学生认识、情感、技能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考、表达、讨论、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选择有效途经,运用科学恰当的方法,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技能、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 1)知识的构建与运用; 2)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完善; 3)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 4)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 5)合作技能的形成、熟练; 6)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科学地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当今课堂教学中适用性。 (2)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的程度,改变一些教师顽固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思想保守观念,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思想、新观念。 (3)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学习自尊心的养成的作用,把学生学习与社会、家庭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不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学习过程中唯一标准。

浅谈个性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个性培养的重要性 [摘要]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进步,人们对个性培养的重要性也有了逐步的认识。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所以学生的个性培养的重要性仍然需要人们的不断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 个性个性化教育个性培养的价值建议措施 一、关于个性 新课标强调:每一个学生都应具有,独特的个性,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讨个性培养,总是离不开对个性的理解。个性不仅是社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间题,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的问题。心理学认为:个性,是指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既代表了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定意识的倾向性,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意志、信念等不同,还体现了个体在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气质、品德、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 人的个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婴幼儿开始到童年期,儿童几乎是不加选择地接受周围环境施加的影响,而且他们也只能被动接受而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具有多变的特点而缺乏独立自主的成份,他们常常以教师怎么说、家长怎么说为行动的准则。这样就大大制约了学生们的个性的发展,社会及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在学校中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人们即逐渐认识到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当前正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但还是由于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和社会历史的诸多原因,人们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仍以强调集体的协调性、强调个人对他人、群体、社会的适应关系、注重他人、集体和社会需要的满足为主,忽视了对个人个性和潜能的开发,“没有用太多的精力来内窥个性的发展”(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这是需要引起思考的问题。 二、关于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主张的理念论。20世纪的教育家巴特勒认为,对个体的关心是现代人仍然奉行理念论的一个主要特点。早在苏格拉底时期,“认识你自己”就是德尔斐神庙的铭句。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近代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方法。因此,尊重个体、个性化教育理念古已有之。 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个人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能力,培养个体的人文素质和在社会变动中的创造性适应能力。丰富的个性依赖于个体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知识修养、依赖于个体不断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依赖于个体不断地将创造性设计付诸实践的能力,更依赖于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三、关于个性培养的价值 (一)个性培养能促进个体自身的发展 1、良好的个性培养是创新学习的土壤 我们知道,没有个性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 一个具有不从众的意识、思维和行动,有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想象、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独树一帜的风格等的人,而且这些独有的个性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怎能不产生前所未有的效果,怎能不创新。如果缺乏个性,固步自封,人云亦云,那是绝对没有创新能力的。

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王刚 科学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世界进行解释的一项人类活动,是人类对物质和自然现象的描述。科学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而科学的性质则是以观察为手段,以事实为依据。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科学课程正式走入学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探究式教学正日益成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是科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对改变广大科学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对提高科学课堂的效率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探究教学这个小学科学课堂的核心理念早已深深地埋入众多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动中,让科学课堂真正实现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使学生既学会了科学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只有充分认识、深入探究,才能充分促进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才能有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让学生学会“探究”合作交流 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

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说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适量、适度地设置一些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点燃导火线。如《观察水》一课中,当我提出“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流动的?”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真的吗?”我不紧不慢地拿出一张宣纸,把它的一端浸入红墨水里,全班一片哗然,惊奇、疑惑、急切……写满一张张的小脸。“为什么会这样?”“你想怎样来研究?”学生热情高涨,一个个在认真琢磨着自己的研究方案。不知不觉,学生由漫无边际迅速地进入“无知的疑惑”状态,思维高度集中,产生进一步研究的欲望。 二、由玩入境,巧作迁移。 《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我首先让学生玩橡皮泥——想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异常开心,不一会儿就有了十几种玩法。这时我又出示一组材料,让学生凭兴趣自由选择,也是想

如何培养初中科学学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初中科学学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15-11-13T14:59:25.50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上供稿作者:应优萍 [导读] 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应优萍 摘要:结合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经验,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转化学困生的途径:优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关心和热爱学困生;发现“闪光点”;创设成功机会;改革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积极鼓励探究行为,加强学困生学法指导;与家长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科学学科;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所谓科学学科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无感官障碍,但对科学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方法不佳,表现在学业上难以达到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与达成学习目标有一定差距的学生。 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能,也是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研究发现,要有学习的动力,关键在于对学习有没有兴趣,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动手能力增强,想象力丰富,能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也学会学习。笔者现在就结合自己的教育和自身的体验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略谈一二。 一、优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的是人的主体地位。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发展学生;就是要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两个主体”间合作、互动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美化班级环境,如在墙上挂科学家像及名人名言,教室里养花,在每期黑板报上介绍一些通俗易懂的科学小常识等。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是反映科学孕育、生产和发展演变规律的历史,也是科学思想取得胜利的历史,教师在课堂或课后利用科学史料,让学生去寻觅科学发展的足迹,追溯科学的源流,从中发现学习科学的乐趣。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在校园里创设了生物角,教学过程中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并请专家来校做报告和安排他们实地考察等。在家里,我们提倡每位学生创建一个百草园。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改善师生关系,关心和热爱学困生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要以民主、平等的姿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又要在真诚、和谐的氛围中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我们认为要使学困生对科学感兴趣的前提是要对科学教师感兴趣。因此,我们提出要在教学中形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具体措施是:在任何情况下,禁止教师用侮辱的语言讽刺、挖苦学困生,尽量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帮助学困生改正错误。教师应该每天找一个学困生谈心,鼓励和欢迎学困生到办公室坐坐。在校期间,尽量使教师成为帮助学困生解决困难的第一责任人。 在课堂中,教师要表示出亲近学生的积极态度,如“真诚信任”、“和颜悦色”、“时而巡视于桌间靠近学生”等;多给他们鼓励的态势、暗示性的激励,切忌对学困生“一屑不顾”、“板着脸孔”、“挖苦讽刺”,以致他们产生逃避、反抗的情绪。同时教师对学困生的答问,无论对错都要耐心倾听,认真评价,多鼓励。如“这是个好见解”、“你的想法很对”、“你能积极思考很好”,以使他们得到满足感。即使错误的答案,学生也付出了努力,理应得到肯定,切不可“挖苦学生”、“不理不睬”、“满腔怒气”,从而大伤学生兴致,久而久之,导致学困生越学越困。实践证明:关心爱护学困生对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确实见效,它是鼓起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的关键。教师对学困生表现亲切、期待、鼓足勇气的情感,可使学生从老师的情感中感受到“我是可以学好的”的信息,从而增强他们学好的信心。如果发现学生上课开小差,睡觉,教师均以强制性的教育,一味批评,惩罚学生,会使学困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对老师远而敬之,就会伤害师生感情,更会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他们可能会更加破罐子破摔。总之,教师除了要有具体的措施,还要象医生那样,洞察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及时进行疏导、教育,以尊重、鼓励、满怀爱心去激发每一个学习上的落伍者,就一定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发现“闪光点”,创设成功机会 著名美国教育学者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智力。这些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种智力方式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我们每个人会在某个方面都显得特别突出。课堂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的存在,只有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学生的聚集。学生教育中再也不存在一个学生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困生并不是“笨学生”,也有其突出的一面。教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如有的学困生画画特别好,这就说明这个学生的视觉——空间智力得到发展;有的学困生二胡拉得特别好,这就说明这个学生的音乐——节奏智力得到发展;有的学困生数学特别好,这就说明这个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得到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转化学困生。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困生都建立发展档案,要求我们每天观察一位学生,并做好记录,不是戴有色眼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而是戴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及时地了解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班上有一个外地转来的学困生,葫芦丝吹得特别好,对于他的“一技之长”,笔者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为他创设各种机会,让他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才华的同时,告诉他你能把乐器学得这么好,说明你是个很聪明的人,如果你在学习上用心努力、改进方法,找到了如学乐器般的方法,肯定在学习上也能取得很大的成绩!最后不忘加一句: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使他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帮他找回自信,学习兴趣因此空前高涨,再经过适时的引导,结果在学习上成了一个优等生。 四、改革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如何使学生喜欢上科学课,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的。 一、利用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经常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还要寻根觅底地追问这是为什么?这种由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十分难得的。从科学教学出发,就能推动科学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能使他们明确学好科学知识的严重意义。如上“淀粉的踪迹”一课,讲到用碘酒检验淀粉,我让每个同学把手指洗明净,再把碘酒涂在手指上进行消毒,随后让每个同学把饭粒放在桌子上摆整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同学报告,饭粒变脏了,手指也变脏了。饭粒和手指都出现了蓝黑色,这是怎么回事?此时此刻同学们都产生了奇异的感觉,要研究的问题竟是如此奇异,还能不情绪高昂,精神振奋? 二、通过展示动画,引起学习兴趣。科学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的关键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声、光、图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用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比如教学“鸟”这一课,首先放鸟的录像,千姿百态的鸟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仿佛置身于百鸟之中,乐于跟随老师去学习鸟的知 识。 三、寓教于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合适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十分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导入新课就可以采游戏的方式,如教学“植物的果实”时教师先请学生猜几则关于果实的谜语:“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了红饺子,吐出白珠子。”“身穿绿衣裳,肝里水汪汪,生的孩子多,个个黑脸堂。”学生猜出了很开心,并初步掌握了果实的特征,然后再学习果实的知识更有兴趣。讲授新知识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教《磁铁》时,教师可以用“磁铁钓鱼”、“巧取曲别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都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运用使学生由被动的看看听听变为主动的说说做做,效果十分明明。

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兴趣引导的研究方案

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兴趣引导的研究方案《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兴趣引导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泗阳县实验小学薛鑫鑫 一、课题的提出 清朝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智,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曾说过:“若要人潇洒,出手字不凡。”字如其人。我刚做三(6)班的班主任时就发现有不少孩子的坐姿和执笔姿势都存在着错误。而且很多的孩子写出的字迹不工整,马马虎虎。虽然有些孩子学过书法,但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半途而费。是老师没注重还是学生不感兴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兴趣是关键,所以,首要任务是激发兴趣,让“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而使孩子们乐于写,敢于写,持于写。 书法是文化的体现,但是学习书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免有些枯燥。因此,兴趣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精辟地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摘自《历史教育学》这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 要让学生学好书法,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书法兴趣。然而学习书法对小学生来说是个枯燥无味而又漫长的过程,它与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征形成反差,没有牢固的书法兴趣,很难让学生坚持持久地练好书法。重视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积极创造活力教学,由此学生不再把书法课看作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乐事。轮到书法课,很多学生总是早早的来到书法教室,抢着先到先练。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

到:小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强化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增强了认认真真做事的责任性。 所以,小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既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相当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原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同志不止一次谈 1 到:“训练学生写好字,其功效远远超出写字的本身。”他为丹阳市荆林小学的题词:“从小练字,终身受益。”从学习中感受到,写字教学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地位,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书法家林散之曾这样说过:“学写字,就是学做人。”由此可见,写好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功。通过写字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 通过在适当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认识写字的重要性。 2(为学生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3(加强学生学写字的自信。 (二)、研究的内容: 1.培养学生对书法故事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 3(使学生知道学写字要不怕苦,不怕累。 4(形式多样的比赛。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培养科学兴趣

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精神 马神庙街小学李鸿燕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综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点点体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学者必须重视小学科学教学。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19-12-18T15:49:48.893Z 来源:《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4期作者:李玉停[导读] 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737206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保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学习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学习兴趣 引导快乐生活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快乐生活 ——《生活中的快乐》课例研修报告 怀远县龙亢镇至圣小学张伍 一、研修理念 首先,教师们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培训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其次,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么多天的看视频,听讲座,和同事交流学习我转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摈弃一些传统的东西,让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二、研修的背景和主题 学校:怀远县龙亢镇至圣小学 学员:张伍 备课组: 龙亢镇中心小学思品教研组 研究学科:小学品生品社 年级课题: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的第一课时《生活中的快乐》。 研究主要问题: 《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要求: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小学思品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

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不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多么重要。专家说过:“一个成功的思品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小学生思品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激励学生始终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思品乐学、善学、会学,学以致用,学而忘我,乐此不疲。”“怎样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要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思品的自信心。 三、研修目标 帮助教师掌握课例研究的方法,学会以课例研究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教师真正成为具有基本的课例研究能力的教学实践者。 四、研修的过程及收获 课例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深化教学理念的必修课,它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活跃了教师的思想,更新了理念,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在专家的讲座指导下,我们根据在岗实践指导课的指导,按照“教学-反思-调整-再教学-再反思”的模式进行了课例研修实践,结合课例研修实践,整理了这份课例研修报告。

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范文

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中很现实且十分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转化为内在动机,可以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学生学习动机强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因而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能得到学习需要的满足,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造成学习成绩低下。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教学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推动作用,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作用。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把发展和保护兴趣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呢? 首先,注意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功欲 中学生的求知欲是相当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而这种成就感往往要在日常生活或具体的交际中才能获得。 如在教句型时,教师除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机械操练外,还可结合教材和教室的具体情况,创造一些情景进行意义操练。例如,初一教what’s on the table?这一句型时,教师在巩固性操练时,可手握一件小物品,把手放在身背后,向学生问:What’s in my hand? Guess.这时学生兴趣来了,他们不但集中思想猜测,而且很自然的说:There’s a ---- in it.或Is that a----?等。最后一个学生猜到了,那个学生满意,其他学生也很高兴。学生对句型运用较熟练,概念也深刻。此外,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演唱英语歌曲,阅读英语课外

浅谈幼儿科学兴趣的培养

浅谈幼儿科学兴趣的培养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及幼教改革的深入,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已被提到历史上从未有的高度,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目标: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幼儿对人对事物的正确态度等。科学教育,就是要正确引导幼儿从小了解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技能以及科学的知识结构。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兴趣的培养,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实践已经证明,科学能够大大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同时也让幼儿获得了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增进其成功感和胜任感。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基本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教育幼儿。从小启迪幼儿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兴趣,促其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 以下是我多年科学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就是好奇、好问的,常常会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做出令人不解的举动。对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问题",因为"问题"是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点,是科学情感体验的开始,是对科学本身探索的开始,教师应关注幼儿,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为幼儿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如小班科学活动《水果的沉浮》活动中: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充分的与材料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尝试,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在水面?在幼儿获得初步沉与浮的经验后,提供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尝试"沉的东西能变浮?浮的东西能变沉吗?"幼儿带着新问题,继续探索,认真观察、对比,寻求答案。这种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掌握科学的信心。 比如在玩水游戏中,物体的沉浮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这时教师可以从主题

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兴趣

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河东一幼金太阳园李勇洁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的植物角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能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丰富知识经验及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途径之一。通过设置植物角,既可以美化环境,使活动室美观、充满生气,也可使幼儿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采。同时,我园种植了樱桃树,柿子树,山楂树,枣树,海棠等植物,是很好的观察资源。恰逢收获的秋季,可以让幼儿观察这些室外植物的变化。记录果实成熟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仔细观察植物,从中发现平时不易引起注意的一些特征和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而激发起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使幼儿认识得更深刻、全面,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更巩固。所以大自然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最好的老师。 二、课题名称: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三、研究目标: 通过观察室外植物和种植室内植物来激发幼儿对观察植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简单记录。 四研究内容: 1、深入室内外植物的探究,引导幼儿积累观察经验。 2、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观察植物活动之中,发现植物生长的明显变化。 3、在老师引导下参与种植活动。 五、方法措施: 1有规律有目的的带领幼儿观察室外植物,并将其变化进行简单记录。

2采摘品尝果实,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并留下果核种植。 3创设室内相关环境,美化植物角。 2收集植物种子及相关种植材料。 3种植植物。用废旧的材料种植物,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它们发芽生长的过程及明显变化。 4、引导幼儿用谈话,照片,绘画等方式进行简单的记录。 六、活动安排 八月:撰写班内教研计划,确定研究内容。 九月—十月:1带幼儿观察室外的植物,并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录。 2品尝果实,收集果核当种子让幼儿猜想,准备在室内种植。 十一月: 1发动幼儿和教师一起收集室内种植材料。 2 进行种植活动并以多种方式记录。 3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深入植物探究活动。 3观赏他班植物角,改进完善本班植物角,并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 十二月:写案例交流经验,本班进行讨论反思。 一月:写教研总结,整理活动材料。 2012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