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护理

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护理
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护理

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护理

使用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多种眼病具有诸多有点,本论文资料取自本科室200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患者共234例,其中单眼156例,双眼78例。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护理准备,熟悉仪器的操作流程,护理意外的处理,其次要患者治疗过程中要防止护理意外的发生,减少意外发生。

Abstract:Use eye dc drug iontophoresis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eye diseases has many a little bit,this paper materials taken from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room in January 2009~December 2012 eye dc drug iontophoresis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234 cases,156 cases of the monocular eyes in 78 cases.In the process of patients,nur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ady for,familiar with instrument operation process,nursing accident handling,the seco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eatment to patient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ccidents,reduce the accident.

Key words:Electronic import;Nursing;Treatment

眼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是利用电学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将所需导入的药物离子,经过眼睑皮肤和角膜进入眼内,达到治疗眼病的目的。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有诸多优点:如不受血眼屏障的影响,可把药物经皮肤、角膜直接导入眼内;发挥作用快,用药量省,全身反应少;且无损伤、副作用少,药效大等。

我科近年开展眼部电控药物离子导入配合治疗多种眼病,效果满意。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注意规范治疗操作的程序、适应证、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对策等,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小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是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患者共234例其中单眼156例,双眼78例。配合治疗的眼科疾病有:糖尿病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葡萄膜疾病、急性视神经炎、眼外伤及内眼术后角膜病等。

1.2治疗前准备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向患者解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目的、配合事项等。让患者认识离子导入治疗过程眼部的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使患者能正确判断是否出现意外。告知其在反生异常反应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或者立即关闭应急开关。

1.3电控药物离子导入的方法使用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生产的DY型多功能眼病治疗仪。用眼垫法。取4×5cm纱布(每块四层)两块,用所需药液浸湿,分别放置于双眼睑上(单眼治疗时,健眼纱布用生理盐水浸湿),轻闭眼睑。将眼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一、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治疗原理】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是综合多学科的医学技术,是鹏程医院医生运用靶向给药系统(简称TDS,具有靶向精确定位给药),在微电脑离子导入仪的精确定位下,将抗真菌药物分解更为细小分子后快速导入甲床、甲根部,进行彻底的渗透、杀菌作用,有着疗程短,抗复发,为众多灰指甲患者解除困扰。 【治疗步骤】 一、奥林巴斯真菌检测仪器,在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能够在短短5分钟迅速准确检验出数十种不同类型的真菌的形态、数量、颜色、种类。 二、病因及症状明确后,采用高效的抗菌中药泡浸,深层渗透软化指甲,杀灭真菌及变异菌株。 三、采用治疗设备微电脑离子导入仪将药物分解更小的药离子,穿透致密的甲板到底甲根,消炎杀菌重建免疫,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恢复防御抗病功能。 四、在24小时持续持久疗效源源不断作用病灶处,去腐生肌修复营养受损甲床,促进指甲正常健康生长。 【与其他疗法相比】 1、与内服药相比,无副作用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是运动靶向定位给药系统作为理论基础,精确定位,快速导入药物,避免了传统口服抗真菌药物的不足,使到达感染部位的有效浓度增加,药物肝肾毒性和耐药性减少,更适合被广大患者接受。 2、与外用药相比,见效快疗效好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采用目前国际上最适用于高效的抗菌抑制多种真菌,同时配合先进的仪器治疗,在治疗灰指甲的过程中真菌彻底杀灭,表现出优异的高效性、彻底性、且不复发等优势。 3、与拔甲相比,没有痛苦。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只需到医院接受治疗,随治随走,快速、安全、无疼痛的优点,主要3—5次,治疗过程简单轻松,治疗后不影响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更容易被广大灰指甲患者所接受。 【治疗功效】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研究材料)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作用原理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 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极用0.01%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内并引起反应;H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则元些反应,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以上试验说明 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2.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二) 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内(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汗腺导管内径15~80μ,所以蛋白质(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内。;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实验证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内(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内每小时只有数毫米。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如碘主要停留在甲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中药离子导入法操作流程

中药离子导入法操作流 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中药离子导入法操作流程 一、目的:通过离子导入的电泳作用和电趋向性,促进药物向体内的有效转运,达到疏通经络,补气活血,扶正祛邪的功效。 二、操作流程: 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诊断、解释、适宜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2、取中药药液倒入药杯摇匀,取纱布两块,折叠四层如电极板大小,放入药杯中充分浸湿。 3、打开电源总开关。 4、将药液纱布压敷在电极板上,将电极板固定在治疗部位。 5、选择治疗时间,再选择治疗部位,然后选择治疗处方,调节治疗强度和温度以患者能承受为止。 6、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 7、治疗结束,取下电极,关闭电源,将配件清洗晾干、备用。 8、整理用物,协助患者衣物,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9、洗手,记录。

氦氖激光治疗操作流程 1、插上电源、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向右旋转至开机位置。此时电源指示灯、待机灯、定时指示及功率显示屏灯亮。 2、按+、-键预置时间。 3、插好关纤并拧紧或装上照射头。 4、按下准备按钮,过两秒后机器进入准备工作状态。 5、将瞄准光对准患处,按下发射键即可进行治疗。 6、当预置时间到时会有警示声,并自动停止照射。 7、按待机键关激光。 8、把钥匙开关置于“关”的位置。、 9、取下光纤。

超声波治疗仪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正面左上角的电源开关,数码管亮。 2、“选择”键选择超声工作强度和超声工作时间。 3、分别将要治疗的部位和治疗头上均匀涂抹超声耦合剂。 4、把治疗头作用于治疗部位,按“开始/停止”键开始治疗。 5、治疗完毕,清洁超声治疗头,断开电源开关。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说课材料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作用原理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 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极用0.01% 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内并引起反应;H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则元些反应,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以上试验说明 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2.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二) 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内(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汗腺导管内径15~80μ,所以蛋白质(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内。;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实验证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内(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内每小时只有数毫米。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如碘主要停留在甲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与很多因素有关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中药离子导入法,是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穴位或病灶或粘膜导入人体的一种现代外治法。具有药物与直流电物理疗法的二种综合性作用。主治一切内外病症,尤适合比较浅表或血流瘀滞的病症,如外伤血肿,骨质增生等。因为导入浅部病灶的药物量比肌注量高得多。使用本法,当购买现成直流导入治疗机;治疗前应备有药液及专用的药物衬垫(以绒布2~4层纱布制成,亦可用滤纸),常用药可配成1%~10%的水溶液(必须搞清楚所用中药有效成分,测定其能否电离及极性,明确配伍方法)。一般有衬垫法、穴位离子透入法、水浴法、眠杯法、体腔法、体内电泳法。诸法中操作技术、电流强度、通电持续时间、治疗频度、疗程与直流电疗法大致相同。现选择二种最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衬垫法 将药液浸湿的药物衬垫直接置于治疗部位的皮肤上,在药垫上再放置以常水浸湿的布衬垫、金属电极板等。放置药垫的电极称为主电极,另一极为辅电极。主电极经导线与治疗机的一个输出端联接(其极性必须与拟导入药物离子的极性相同),辅电极与治疗机的另一输出端相接。亦可将与阳极和阴极相联的衬垫都用药液浸湿,同时分别导入不同极性的药物离子。 (二)穴位离子透入法 将装有直径1~2厘米铅板的衬垫浸湿药液,放置在一定的穴位,另一极放在颈、腰或其他部位,通上直流电。 以上诸法禁忌用于高热、恶病质、心力衰竭、湿疹、有出血倾向者以及对直流电不能接受者。 [现代研究] 1. 中药离子导入原理 是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在电极与皮肤之间放置以药液浸湿的纱布或滤纸,通以直流电,药物离子即在同名电极的推斥下,经皮肤汗腺导管的开口进入机体;进入机体内的药物离子在局部皮肤浅层形成离子堆,使药物保持较高浓度和存留较长时间(比其他给药方法长),并以不间断的方式向组织释放药物离子而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直流离子导入仪具有中低频与人体相匹配的脉冲电流,刺激机体后,产生电力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从而使组织得以修复,机体生理平衡得以恢复。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第一节直流电疗法 (Galvanization) 一、概述 直流电疗法是使用低电压的平稳直流溻通过人体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最早应用的电疗之一。目前,单纯应用直流电疗法较少。但它是离子导入疗法和低频电疗法的基础。 二、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 人体内各种体液是组织细胞进行各种代谢和功能活动的内在环境,体液中含有各种电解质。体液中的电解质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和渗透,酸硷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等具重要作用,而一些微量元素是许多酶的激活剂。体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有K+、Na+、Ca2+、Mg2+等,而阴离子有C1-、HCO3-、HPO43-、SO42-,有机酸离子和蛋白质等。所以人体体液是电解质溶液,人体组织是电解质导体,能够导电。直流电治疗时,两电极间存在着稳定不变的电势差,人体组织内各种离子向一定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由于离子移动并引起体液中离子浓度对比的变化是直流电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 电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离子发生迁移和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称为电解(图2.1.1)。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一部分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被一层水分子所包围,称为离子的水化(图2.1.2)。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阳离子移向阴极并在阴极上获得电子而还原成为原子或原子团,电子从外电路进入溶液;阴离子移向阳极并在阳极上放出电子而氧化为原子或原子团,电子离开溶液流入外电路(图2.1.1)。在电极上产生物这些原子或原子团,或者它们同溶剂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新物质,叫做电解产物。现以食盐溶液为例说明电解过程: 图2.1.1 电解图2.1.2 离子的水化 A-正离子的水化B-负离子的水化 氯化钠溶液中,受水化作用自动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电时,钠离子向阴极移动,从阴极上得到电子成为钠原子;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上放出电子而变成氯原子。钠原子和氯原子同水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和盐酸并放出氧气,所以在阴极处产生硷性电解产物而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 电泳与电渗这是胶体分散体系在直流电作用下同时出现的两种现象。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在硷性溶液中,蛋白质的羧基离解出氢离子而带负电荷呈酸性: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的氨基结合氢离子而带正电荷呈硷性。人体内血液、淋巴和脑脊液等体液,在正常情况下为弱硷性,因而蛋白离表面带负电荷。正电荷离子被蛋白表面负电荷吸引而分布在蛋白周围,形成一种独特的电荷分布:蛋白表面负电荷和这些负电荷所吸引的少数正电荷构成吸附层,吸附层四周的正电荷构成扩散层。从图2.1.3可看出,吸附层虽有少数正电荷,但仍以负电荷居多,因此带负电:扩散层则为正电荷组成。这两层间产生一定的电位,称为Zeta电位。 直注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层响阳极移动,是为电泳;扩散层正离子连同其水化膜向阴极移动则为电渗。由于蛋白胶体的移动影响了蛋白的分布和密度,同时,由于电渗,将使一极下的水分相对增多,而另一极则相对脱水,这些将对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酸硷度改变在直流电作用下,硷金属离子Na+、K+和硷土金属离子Ca2+、Mg2+等向阴极移动,而许多酸根和有机酸向阳极移动;同时由于阴极下产生硷性电解产物而阳极下产生酸性电解产物,所以在阴极下硷性升高,而阳极部位呈酸性。两极下的酸硷电解产物蓄积到很高浓度时,可以破坏组织而引烧伤,治疗时必须注意防止,但也可利用来拨除倒睫毛,破坏疣痣等。 图2.1.3 电渗与电泳图2.1.4 电渗实验图 改变组织含水量在直流电作用下,由于发生电泳和电渗,阴极下水分子增加,蛋白分散升高,组织膨胀和变得松软,而阳极下组织水分减少,蛋白质分散度降低,组织较干燥致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操作流程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操作流程 1、将正负极板套和治疗专用药液加热到50℃以上,检查药垫是否干燥,药液 有无变质发酸。药垫不干者应烘干后再用,药液起絮、发酸要弃用,重换新鲜药液。 2、①将治疗机接通电源,检查机器各指示灯光是否正常,电位器旋钮有无松动, 治疗输出导线有无扭曲、破损,夹子是否裸露、松动或缺损,插头有无松 动,电极板是否平整、完好。 ②如指示灯闪烁、或明或暗、甚至不亮,导线、插头、夹子破损裸露应极时 更换,治疗输出导线扭曲要理伸,电极板不平要拍平才能使用,破损较重不能再用。 ③治疗输出导线太脏时,要及时擦干净,隔水布发硬、破损要及时更换,电 极板破损、变小不要再用。 3、将加热好的极板套尽量拧干、置于盘中,将加热好的药垫轻拧置于盘中备用。 4、①将病人安置在合适的治疗位置,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置放负极的位置可征 求病人的意见,但切忌不可简单地问“放哪里”,以免造成病人的误会。 ②将正负极板分别置于加热好的正负极板套中,检查极板是否完全在套中, 正极加上药垫。 ③将极板连接治疗输出导线,检查夹子是否外露。 ④用手背检查正负极板套及药垫温度是否合适,烫了要凉一下到不烫时才能 放于病人治疗部位,凉了要重新更换热的。 ⑤将准备好的正极极板套和药垫按要求置于治疗卡上写明的部位,将负极极 板套置于附近部位(离正极2-4cm)。 ⑥分别盖上隔水布,再一次检查极板及夹子是否外露,特别是治疗部位不平, 皮下组织薄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⑦压上沙袋,询问病人轻重是否合适,太轻了会引起接触不良,太重会使病 人不舒服。 ⑧将病人的衣服拉好,冷天盖好被子,防止病人受凉。 5、打开机器的电源开关,设置好治疗通道的时间,检查好治疗通道的电位器 是否回零,按下确认键,治疗通道的电流即接通,慢慢调节电位器旋钮至病人能耐受为止,对初次治疗者电流不要开得太大。 6、在病人治疗期间,要定期巡查,及时给病人调整治疗电流,询问病人在治 疗中的感觉,特别是对对初次治疗者更要密切观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7、机器报鸣后,治疗电流自动切断。 ①按下消音键关掉报鸣声,将电位器回零。 ②分别取下沙袋、隔水布、极板套及药垫,用毛巾擦干净治疗部位。 ③将极板从极板套中取出,放于隔水布上,正负级不能互相接触,否则会 引发短路。将治疗输出导线理顺,放在合适的位置,以免影响病人的活 动。 ④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烫伤,如有破损要及时报告、处理,轻者涂擦碘 伏等消毒药液,重者要进行包扎处理。 ⑤如最后一个病人治疗完毕,要关掉电源开关,拔出电源插头。 8、将极板套洗净,放入锅中煮沸消毒,以备下次使用,将药垫集中放置,一起 洗净、凉干。

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护理

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护理 使用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多种眼病具有诸多有点,本论文资料取自本科室200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患者共234例,其中单眼156例,双眼78例。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护理准备,熟悉仪器的操作流程,护理意外的处理,其次要患者治疗过程中要防止护理意外的发生,减少意外发生。 Abstract:Use eye dc drug iontophoresis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eye diseases has many a little bit,this paper materials taken from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room in January 2009~December 2012 eye dc drug iontophoresis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234 cases,156 cases of the monocular eyes in 78 cases.In the process of patients,nur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ady for,familiar with instrument operation process,nursing accident handling,the seco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eatment to patient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ccidents,reduce the accident. Key words:Electronic import;Nursing;Treatment 眼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是利用电学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将所需导入的药物离子,经过眼睑皮肤和角膜进入眼内,达到治疗眼病的目的。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有诸多优点:如不受血眼屏障的影响,可把药物经皮肤、角膜直接导入眼内;发挥作用快,用药量省,全身反应少;且无损伤、副作用少,药效大等。 我科近年开展眼部电控药物离子导入配合治疗多种眼病,效果满意。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注意规范治疗操作的程序、适应证、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对策等,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小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是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患者共234例其中单眼156例,双眼78例。配合治疗的眼科疾病有:糖尿病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葡萄膜疾病、急性视神经炎、眼外伤及内眼术后角膜病等。 1.2治疗前准备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向患者解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的目的、配合事项等。让患者认识离子导入治疗过程眼部的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使患者能正确判断是否出现意外。告知其在反生异常反应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或者立即关闭应急开关。 1.3电控药物离子导入的方法使用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生产的DY型多功能眼病治疗仪。用眼垫法。取4×5cm纱布(每块四层)两块,用所需药液浸湿,分别放置于双眼睑上(单眼治疗时,健眼纱布用生理盐水浸湿),轻闭眼睑。将眼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操作流程精.doc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1-1 治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检查有无长指甲、手部有无没愈合的伤口。手指甲长的要剪短后才能为病人进行治疗,手部伤口没愈合者,不能光着手操作。 1-2 将正负极板套和治疗专用药液加热到50℃以上,检查药垫是否干燥,药液有无变质发酸。药垫不干者应烘干后再用,药液起絮、发酸要弃用,重换新鲜药液。 1-3 ①将治疗机接通电源,检查机器各指示灯光是否正常,电位器旋钮有无松动,治疗输出导线有无扭曲、破损,夹子是否裸露、 松动或缺损,插头有无松动,电极板是否平整、完好。 ②如指示灯闪烁、或明或暗、甚至不亮,导线、插头、夹子破损 裸露应极时更换,治疗输出导线扭曲要理伸,电极板不平要拍 平才能使用,破损较重不能再用。 ③治疗输出导线太脏时,要及时擦干净,隔水布发硬、破损要及 时更换,电极板破损、变小不要再用。 2、治疗步骤 2-1 将加热好的极板套尽量拧干、置于盘中,将加热好的药垫轻拧(以不滴药液为准置于盘中备用。 2-2 察看病人的治疗卡是否盖章,收缴号牌(上午,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简单询问症状、体征,对初次治疗者要交待注意事项。

2-3 ①将病人安置在合适的治疗位置,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置放负极的位置可征求病人的意见,但切忌不可简单地问“放哪里”, 以免造成病人的误会。 ②将正负极板分别置于加热好的正负极板套中,检查极板是否完 全在套中,正极加上药垫。 ③将极板连接治疗输出导线,检查夹子是否外露。 ④用手背检查正负极板套及药垫温度是否合适,烫了要凉一下到 不烫时才能放于病人治疗部位,凉了要重新更换热的。 ⑤将准备好的正极极板套和药垫按要求置于治疗卡上写明的部 位,将负极极板套置于附近部位(离正极2-4cm。 ⑥分别盖上隔水布,再一次检查极板及夹子是否外露,特别是治 疗部位不平,皮下组织薄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⑦压上沙袋,询问病人轻重是否合适,太轻了会引起接触不良, 太重会使病人不舒服。 ⑧将病人的衣服拉好,冷天盖好被子,防止病人受凉。 2-4 打开机器的电源开关,设置好治疗通道的时间,检查好治疗通道的电位器是否回零,按下确认键,治疗通道的电流即接通,慢慢调节电位器旋钮至病人能耐受为止,对初次治疗者电流不要开得太大。 2-5 在病人治疗期间,要定期巡查,及时给病人调整治疗电流,询问病人在治疗中的感觉,特别是对对初次治疗者更要密切观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

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 一、学习要点 1. 掌握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的治疗作用、治疗方法。 2. 熟悉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的定义、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 3.了解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及生理作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 二、内容要点 【概述】 (一)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 1.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 2.电解及电解产物 3.电泳与电渗 4.酸碱度改变 5.改变组织含水量 6.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7.组织兴奋性变化 (二)生理作用 1.促进局部小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2.对神经系统影响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3.对伤口的影响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4.促进经脉血栓溶解退缩的作用 5.对骨骼的影响小量直流电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直流电疗法】 (一)治疗作用 1.直流电阳极有减少水肿和渗出,消炎、镇痛作用;阴极有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伤口、溃疡愈合,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等作用。 2.全身治疗时,下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的电流起兴奋作用;对局部

治疗而言,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3.较大的直流电对静脉血栓有促进溶解退缩的作用。 4.促进骨痂生长,骨折愈合。 5.对冠心病的治疗 6.对癌症的治疗 (二)治疗方法 1.主电极和副电极的应用 2.电极的放置方法 (1)对置法 (2)并置法 (3)斜对置法 3.治疗剂量与疗程 (1)治疗剂量:电流密度作为电流刺激强度的指标,电流密度以电极衬垫单位面积(每平方厘米)的电流强度计算,一般成人为0.05~0.10mA/cm2。最大不超过0.50mA/cm2,小儿为0.20~0.05mA/cm2。 (2)治疗时间、次数与疗程:15~20分/次,每天1次,视病情,10~20次为1个疗程。 4.操作方法 (1)选好治疗所需的电极板和衬垫 (2)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检查患者皮肤,应查看有无知觉障碍,有无皮肤抓伤、擦伤 (3)放置衬垫,金属极板,盖胶布或塑料布,固定电极。 (4)开始治疗前,向患者交代治疗时应有的感觉。 (5)打开电源开关,然后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电位器,调节电流强度。 (6)治疗完毕,缓慢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电位器,将电流调降到零位,先取下衬垫与电极,再关闭电源开关,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异常。 (三)临床应用 1.适应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癔症、自主神经失调、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慢性胃炎、胃肠痉挛、高血压、关节炎、关节

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第二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268952.html, 2004-4-13 16:48:00 查看 [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 关键词:电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衬垫法;电水浴法;体腔法;耳道药物离子导入法;鼻粘膜疗法;牙齿离子导入法;根管离子导入;牙本质离子导入;体内电泳法;创面离子导入法 ) 第二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electrophoresis) 一、概述 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一)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图 2.2.1),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极用0.01%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内并引起反应;h 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则元些反应,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以上试验说明: 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2.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二)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内(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汗腺导管内径15~80μ,所以蛋白质(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内。;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实验证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内(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内每小时只有数毫米。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如碘主要停留在申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药物离子导入

药物离子导入 目的;药物离子导入具有中频药物导入和按摩法治疗的双重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份深入 透过皮肤粘膜快速作用于患处,具有消炎消肿,镇痛 疏经通络松解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缓 解和消除由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造成的交感神经及 神经根的麻木刺痛等症状。 评估;1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皮肤感觉有无异常,破损。 3女性患者当前有无妊娠。 4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带有心脏起搏器患者禁用。 5心理状况。 大家好,现在我为大家示范的操作是中药离子导入法→目的→接到医嘱→转抄医嘱(2床玛丽,药物离子导入一 次)→评估→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尾卡→床头卡→你 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玛丽,你好我可以看一下你的 手腕带吗?→解释(玛丽你好,由于你近来腰底部疼 痛,遵医嘱给药物离子导入一次,药物离子导入是由 两片电极片贴敷于你的患处,通过中频药物导入和按 摩治疗双重功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消肿, 镇痛疏经通络,松解粘连的作用。这个操作对你的身 体没有任何影响请不要紧张。请问你以前接受过此向

治疗吗?没有,你现在是否在妊娠阶段,没有,是否带有心脏起搏器,也没有,让我看一下你的腰部皮肤好吗?腰部皮肤无炎症,无破损,皮肤感觉无异常(用棉签轻轻划动患处),请问你有什么需要我协助你的吗?没有,那好,请你稍作休息,我去准备一下用物,待会来为你做导入治疗,→环境评估(环境安静,整洁,舒适,适宜此项操作)→手消→回治疗室。 2用物准备,包括护士的准备,衣帽整洁,端庄大方,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物品准备(清洁的车,治疗盘,导入机一台,腰围,温水,祔垫,中单,20毫升注射器一具,常用药,病历本,手消)→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头卡,床尾卡,手腕带)→手消→询问患者(你好,玛丽请问你准备好了吗?需要我协助你大小便吗?不需要,那好我们现在开始进行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请你侧卧一下好吗?铺中单,腰围,根据疾病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用温水将电极片浸湿拧干不滴水,再用温水将祔垫浸湿拧至不滴水,用注射器抽少量药液均匀喷洒在祔垫表面,紧贴患处皮肤,用腰围固定,玛丽现在请你取舒适卧位→接通电流→调时间(25分)→缓慢增加电流强度,→请问你有没有拿捏,按摩的感觉,有了,电流强度大小合适吗?合适→观察(请问你有什么不舒服吗?没

最新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1 作用原理 2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如3 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4 动而进入体内。 5 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 6 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7 极用0.01%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8 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内并引9 起反应;H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则10 元些反应,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11 以上试验说明 12 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13 2.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14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15 (二) 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 16 入皮内(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汗腺导管内径15~80μ,所以蛋白质 17 (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内。;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实验证18 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内(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内每19 小时只有数毫米。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20 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如碘主要停留在21 甲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22 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与很多因素有关 23 在一定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导入数量增多,如肝素在0.25~5%的范围内,浓度越大,导入体24 内的数量增多;复杂的溶剂寄生离子增多,药物导入量减少,药物在电场中最大的转移是在蒸馏水中; 25 向溶液加酒精是一种增加有效导入的办法,但酒精对那些易导致沉淀变性的药物并不适用;不溶解的26 药物不能导入皮肤,如乳状的氢化可的松不能导入皮肤,只有溶解的作静脉注射用的才能导入;根据27 法拉弟第一定律,离子导入的数量与所使用的电流量成比例,在一般情况下,通电时间长导入量多,28

药物离子导入法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正负电极在人体外形成一个直流电场,在直流电场中加入带阴阳离子的药物,利用电学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药物中的阳离子从阳极,阴离子从阴极导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主要特点:(1)将药物直接导入局部组织,使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对四肢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或“骨刺”治疗效果较好(2)药物作用时间较长。(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从体外给药,避免了口服或注射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或毒副反应。(4)作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时,直流电场和药物除了作用于组织局部外,还通过神经反射等原理作用于全身组织,具有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特点。直流电疗法有哪些适应证和禁忌症?“适应证”是指某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具有哪些疾病或临床表现的患者?而“禁忌症”是指某种治疗方法禁止使用于具有哪些疾病或临床表现的患者?在应用直流电疗法进行理疗时,也应该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症。 概述/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是直流电疗法的一种特殊方式。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导入人体内进行疾病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是综合多学科的医学技术,运用靶向给药系统(简称TDS,具有靶向精确定位给药),在微电脑离子导入仪的精确定位下,将抗真菌药物分解更为细小分子后快速导入甲床、甲根部,进行彻底的渗透、杀菌作用,有着疗程短,抗复发,为众多灰指甲患者解除困扰。 作用原理/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正负电极在人体外形成一个直流电场,在直流电场中加入带阴阳离子的药物,利用电学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药物中的阳离子从阳极,阴离子从阴极导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导入氯化钾(钾离子为阳离子),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炎和神经麻痹。再例如,导入中药草乌(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含阳离子),可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神经疼痛。治疗骨质增生最常用的方法是将食用醋(食用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含阴离子)作为导入的药物。醋酸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与骨骼上的钙离子相互作用,减少钙盐的沉着,消炎止痛,达到治疗骨质增生的目的。 作用特点/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主要特点 (1)将药物直接导入局部组织,使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对四肢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或“骨刺” 治疗效果较好。因为,四肢关节周围软组织较少,病变部位离体表较浅,药物的离子容易达到。 (2)药物作用时间较长。经直流电导入的药物在局部形成“离子堆”,然后逐渐进入人体内。所以药物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比其他给药方法要长,作用时间也比较长。由于骨质增生属于慢性的发展过程,治疗时间也比较长,因此,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有利于骨质增生的治疗。 (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从体外给药,避免了口服或注射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或毒副反应。例如口服药物可引起的胃肠道刺激症状;注射给药容易引起感染,出血,疼痛。同时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不损伤皮肤,不引起疼痛,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4)作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时,直流电场和药物除了作用于组织局部外,还通过神经反射等原理作用于全身组织,具有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特点。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治疗灰指甲三步到位 治疗灰指甲、甲沟炎特点/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1、高效渗透,强力杀菌 采用靶向定位给药技术将药物精确定位,使药物穿透指甲角质蛋白层对指甲深部感染部位进行强效渗透,消除隐藏在甲板下面真菌。 2、无副作用彻底不复发 具有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指甲根部或甲床的给药系统,避免药物通过肝肾分解毒素,减少抗药性和对肝肾功能的伤害,保护免疫系统的健康运转,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特异抗原。 3、无需拔甲无痛治疗 以靶向定位给药技术为基础,药物能够直接渗透甲板,直接作用于甲板、甲床根部杀菌。 4、营养及提高免疫力抗复发 导入高效药物中含有的有机成分可促进甲质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的细胞基因及甲床激活甲床的真菌隔离防御体系统,加快甲质层代谢生长,亮化甲质层,抑制二次感染。 5、治愈率高,安全、便捷。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是利用电流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穴位导入人体,达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抗炎镇痛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腰背痛、颈肩痛及盆腔炎所致的腹痛等症状。 二、评估 1、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过敏史、是否妊娠。 2、感知觉及局部皮肤情况。 三、告知 1、治疗时间20-30分钟。 2、治疗期间会产生正常的针刺感和蚁走感,护士可根据患者感受调节电流强度。 3、若局部有烧灼或疼痛感时立即通知护士。 四、物品准备 中药制剂、离子导入治疗仪、治疗盘、棉衬套2个、绷带或松紧搭扣、沙袋、隔水布、小毛巾、水温计。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室温。嘱患者排空二便。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4、打开电源开关,将2块衬套,浸入38~42℃的中药液后取出,拧至不滴 水为宜,将电极板放入衬套内,平置于治疗部位,电极板相距2cm以上,外用隔水布覆盖,绷带或松紧搭扣固定,必要时使用沙袋,启动输出,调节电流强度,至患者耐受为宜。 5、常见治疗部位: (1)颈痛者可选择第二颈椎至第七颈椎之间部位放置正极;负极可置附近肩背部,距正极约2-4cm,(有医嘱时按注明部位放置负极),但不能将负极置于手臂上。

(2)腰痛者可选腰部第四腰椎棘突或四五椎间隙放置正极,负极置腰臀部附近部位,不可放在腿上或同时放在脊柱上。 (3)膝关节痛者采取对置法,以膝关节为中心,将正负极分别置于关节的左右两侧或前后,每天交换,不但前后左右交换,还应将正负极交换,以减轻对皮肤的损害。不可将正负极同时放在膝关节下的胫前。 (4)盆腔炎者在下腹部,正极放在关元穴,负极放在中级穴上。 (5)喘证及肺痿患者电极板放在双肺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6、治疗中询问患者感受,调节电流强度。如患者主诉疼痛,立即停止治疗。 7、治疗结束,取下电极板,擦干局部皮肤,观察皮肤情况。 8、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六、注意事项 1、高热、湿疹、妊娠、有出血倾向,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恶性肿瘤等均不宜使用此治疗方法。 2、同一输出线的两个电极不可分别放置于两侧肢体。 3、治疗部位皮肤出现红疹等,通知医生,配合处置。 4、治疗时注意遮挡保护隐私,注意保暖。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护理方案。 2、李树祝,李冉,白岚.中药离子导入技术应用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1):996-998. 3、熊雪云,宋丰琪.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配合红外线治疗颈肩腰腿痛证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7)93-94. 4、华东平,杨朴强.中药经皮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6):1992-1993. 5、林小峰,梁金池.中药离子导入临床应用概况[J]青岛医药卫生,2009,41(1):40-42.

b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第二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Electrophoresis) 一、概述 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一) 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图2.2.1),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极用0.01%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内并引起反应;H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则元些反应,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以上试验说明: 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2.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二) 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内(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汗腺导管内径15~80μ,所以蛋白质(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内。;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实验证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内(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内每小时只有数毫米。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如碘主要停留在申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图2.2.1 肾上腺素(A)组织胺 (H)导入试验(虚线-伸侧的负极) 图2.2.2 用直流电向机体内导入离子示意图 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导入数量增多,如肝素在0.25~5%的范围内,浓度越大,导入体内的数量增多;复杂的溶剂寄生离子增多,药物导入量减少,药物在电场中最大的转移是在蒸馏水中;向溶液加酒精是一种增加有效导入的办法,但酒精对那些易导致沉淀变性的药物并不适用;不溶解的药物不能导入皮肤,如乳状的氢化可的松不能导入皮肤,只有溶解的作静脉注射用的才能导入;根据法拉弟第一定律,离子导入的数量与所使用的电流量成比例,在一般情况下,通电时间长导入量多,大的电流强度导入药物增多;不同部位导入的数量也有差别,以躯干导入最多,上肢次之,下肢,特别是小腿最少。 在一般情况下,导入的药物为衬垫中药物总量的2~10%,所以总的说来,导入体内的药量是很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