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十五首

杨万里的诗十五首
杨万里的诗十五首

杨万里的诗十五首 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下面是小编 收集整理的杨万里的诗十五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5、《春晴怀故园海棠》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6、《读严子陵传》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7、《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8、《念奴娇》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 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9、《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10、《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11、《晚风》 晚风不许监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12、《昭君怨》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13、《昭君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14、《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5、《武陵春》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着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杨万里诗词《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杨万里诗词《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原文 译文赏析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 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注释】

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 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 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

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扩展阅读:杨万里文学成就之诗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 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说:“笔下何知有前辈。”(《迓使客夜归》)又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黄庭坚)陈(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陶渊明)谢(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抒”(《宋诗钞诚斋诗钞》),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

艾米丽迪金森诗15首

(美)艾米莉·狄金森的诗15首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美国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阿莫斯特(Amherst)。据称,她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珠辉玉丽般的独特诗句,凝聚着深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智慧。她以此独立于19 世纪美国文学的主流之外。 生活 迪金森几乎一生都是在她的出生地生活。她父亲是热心公众事务的著名律师。他的三个孩子,埃米莉、儿子奥斯汀(Austin)、和另一个女儿拉维尼娅(Lavinia),这样就有机会见到很多来访的著名人士。埃米莉·迪金森前后花了六年就读于阿莫斯特学院,和一年时间读圣尤奇山(Mount Holyoky)神学院,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充满友谊,聚会,教堂和家务。 在她不到30岁的时候,她开始退出乡村活动,渐渐开始直到完全停止外出。她与好多朋友通信的同时,却慢慢再也不见面。她经常逃避来访者,直到最终她在她父亲的房子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作为一个成熟女人,她的情感既强烈又敏感,与他人的接触让她感到精疲力尽。 迪金森在退出俗世以前就开始写诗。在1858年至1862年期间,她的创作达到高峰。虽然评论家托马斯-温特沃斯-希金森(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n)从未真正认识到迪金森的天才,还是给了她好多的鼓励,另外还有海伦-亨特-杰克逊(Helen Hunt Jackson)始终认为迪金森是个伟大的诗人,也给予她很多的鼓励,但是迪金森生平只发表了七首诗歌。她的生存方式,虽然有限,却让她非常满意,也必不可少。1886年她死之后,她妹妹拉维尼娅-迪金森在她的写字台里发现了一千多首诗歌。在一段过长时间里,由于埃米莉-迪金森在爱情的失败后放弃了世界,被当作是浪漫式的人物,而不是严肃的艺术家。这个传奇式的人物,被以推测为依据,而受到扭曲和捏造,以致至今仍然让为她的传记作家烦忧。 作品 迪金森的爱情诗里,有强烈表达的眷恋,已经证明不可能知道谁她的感情对象,也不知道她的诗歌想象成分有多少。她作品里的首要紧迫感来源不同,有她无力接受那个时代的正统宗教信仰,还有她对精神安慰的渴望。她把永恒称之为“洪水对象”,她既恭敬又反叛,用带有绝望的不确定性的诗句,来修改信仰的可信陈述。她的诗句,因其格言形式而著称,其机智,其韵律的微妙变化和押韵的无规则,其陈述的直接,和其大胆惊人的想象,赢得了20 世纪诗坛的广泛称赞并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迪金森身后的名声的开始,是从梅布尔-鲁密斯-塔德(Mabel Loomis Todd)和希金生(Higginson)编辑出版两卷诗集(1890 年和1891 年),还有她的一些往来信件(1894 年两卷)起。其他诗歌版本随后,其中很多为笨拙及不必要的编辑而有损。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直没有她作品的确定版本。约翰逊(T. H. Johnson)出版她的三卷诗歌(1955年)和两卷书信(1958)后,这才有了认真研究她的作品的可能。由福兰克林(R. W. Franklin)出版的迪金森三卷诗歌的集注版(1998),更加激励了迪金森的研究。 ---老哈译自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第六版,2001年。 一个萼片,一叶花瓣,和一根荆棘[19] 一个萼片,一叶花瓣,和一根荆棘 在一个普通的夏日晨曦— 一瓶露水—一只或两只蜜蜂— 一缕轻风—一株马槟榔长在树林里— 而我,则是一朵玫瑰! 19 A sepal, petal, and a thorn Upon a common summer's morn --

杨万里的诗词赏析

杨万里的诗词赏析 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 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 大多描写自然景物, 且以此见长, 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 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代表作品有《晓出 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 柳》、《舟过安仁》等。以下是杨万里地诗词 赏析,欢迎阅读。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里地水悄无声息地细细流着, 泉眼好像舍不得泉水流出一样; 池边地树 木把树荫映照在明净地水面上,似乎是爱惜这晴日柔美地风光。初夏时节,小池 中地荷叶刚刚冒出尖尖嫩嫩地小芽,就早有弄舞地小蜻蜓比美地停在上面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小池优美地风光。 先写小池地源泉, 在写小池中地树 影。采用拟人手法,用“惜”“爱”二字将泉眼、树木写得很有感情。后两句描 写蜻蜓立在新出地荷叶尖角上,使小泉充满生机,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诗中选 材紧扣题中地“小”字, “泉眼”“细流”“小荷”“尖尖角”, 都体现出小巧 玲珑, 符合小池地特色。 这也表现出诗人观察生活地细致入微。 这首诗意境清新, 形象鲜明,充满生活情趣。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西湖六月地风光, 到底与其他季节地风光就是不同。 满湖地荷叶好像与蓝天 连在一起,呈现出无边无际地碧色;朝阳映照下地荷花,显得特别娇艳鲜红。

赏析 杭州西湖是我国闻名世界地风景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地诗文很多, 这一首独具特色。诗人写六月地西湖,不写山,不写水,却抓住了夏日西湖地荷 花来写,既合时令特色,又合地理特点。写荷,诗人一写荷叶,突出其范围广和 颜色绿;一写荷花,荷花自水中而出,本来就很娇艳,更由于朝阳地映照,越发 红得光彩照人。这样地景物,以“天”“日”来衬托,背景广阔,气势浩大。全 诗色彩鲜明,清新秀丽,诗中有画,于写景中流露出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美景地情 趣。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疏疏地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地花已经凋落了,而 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 翩飞舞地黄色地蝴蝶, 可是黄色地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地菜花丛中, 孩子们再也 找不到它们了。 赏析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地描写, 体现了万物勃发地生命力。 全 诗所摄取地景物极为平淡, 所描绘人物地活动也极为平常, 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 物相结合,动静相间地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地早春 风光。

杨万里诗词名句赏析_名人名言

杨万里诗词名句赏析杨万里诗词名句赏析 1、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3、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4、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大波一跳入半天,粉碎银山成雪片 6、岭上芭蕉雪打死,霜雪打死还有心 7、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8、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9、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拨秧大儿插。 10、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11、闭门造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14、学而不化,非学也。名人名言 15、精华在笔端,咫只匠心难 1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19、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20、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2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2、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23、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24、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25、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26、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27、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28、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29、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30、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31、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32、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33、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34、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35、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36、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37、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38、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39、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40、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41、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浅析艾米丽迪金森诗歌的主题思想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 论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4 论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小说的二次创作 5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6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自然主义 7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8 《红字》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9 从模因论视角看年度流行语“给力” 10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11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 12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1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15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6 沮丧与感情的冲突 17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8 《夜莺与玫瑰》两中译本之比较:德国功能主义视角 1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 20 《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21 An Analysis of Imprisonment and Liberation in Great Expectations 22 The Study of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ome Requirements to the Translators 23 英国战争史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24 对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的评析 25 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对比分析 26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27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28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29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 30 浅析《飘》中人物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31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主义 32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33 设计中国际主义风格与民族主义风格的平衡 34 英汉翻译中动物词汇的翻译 35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36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 37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38 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英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39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40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41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杨万里的诗悯农拼音

杨万里的诗悯农拼音 《悯农》是宋代杨万里的作品,诗中借闰年比平年时间长来表达农民对歉收 饥馑的无奈和悲凉。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 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杨万里的诗悯农拼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mǐn nóng 《悯农》 sòng yáng wàn lǐ 宋 杨万里 dào yún bù yǔ bù duō huáng, qiáo mài kōng huā zǎo zhuó shuāng.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yǐ fēn rěn jī dù cán suì, gang kān suì lǐ rùn tiān cháng.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注释】 悯农:同情农民。悯,怜悯,同情。 稻云:水稻如云,比喻稻田面积大。 黄:成熟。 荞(qiáo)麦:荞麦,顶花生长的一种早熟的粮食作物,叶心形,互生;花 散穗状,白色*;果实近三棱锥形,果皮灰黑色*,磨成的面粉为白色*,可食。 空花:是指无实之花,即光开花没结果。 着(zháo):受到。 已分:早就料知。 分,料想,料到。 更堪:即更哪堪,哪里又经得起或经受得了。 闰:即闰月。闰月,闰月年照正常年份多出一个月。 【古诗 今译】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 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 挨饿 的日子就更长了。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 年-1206 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 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进士。历任国子博 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 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 里。在中国文学 史上,与陆游 、 范成大、 尤袤并称“南宋四家”、 “中兴四大诗人”。 他作诗 25000 多首, 只有少数传下来。 淳煕六年(1179 年)至十一年任职广东,发现惠、潮等州外皆无军营,将 士皆居城中,遂奏请同意,在所有诸路乡间外砦盖造廨舍营房,不准士兵迁驻城 内。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 桥》《游丰湖》等,其中《游丰湖》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三处西湖一色 秋,钱塘颍水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其人其诗在惠州影 响很大,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 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 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 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 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 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 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 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 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诗人 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 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 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给劳动者 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 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 海无闲田”, 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 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 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 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 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 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是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

杨万里的诗全集

杨万里的诗全集导语:杨万里的诗全集 1、《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念奴娇》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 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4、《水调歌头》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 酿作一杯春。泛以东篱菊,

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5、《忆秦娥》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 春归了。 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 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 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6、《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7、《偶成》 珍禽饮盆池,将扇扑窗户。 一声惊得飞,再声惊不去。 8、《寄陆务观》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9、《新柳》 辇路金丝半欲垂,外间玉爪未渠开。上林柳色休多忆,更趁春风看一回。 10、《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11、《晚风》 晚风不许监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12、《夜雨》 幽人睡正熟,不知江雨来。 惊风飒然起,声若山岳摧。 起坐不复寐,万感集老怀。 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 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 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 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 即今踰知命,已先十年衰。

杨万里关于荷花的诗

杨万里关于荷花的诗 诗人杨万里笔下描写荷花的诗句 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杨万里关于荷花的诗,欢迎参考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杨万里其他诗句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 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 没有一丝声响, 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 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 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 变得有情有趣, 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 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 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 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 显露出勃勃生机, 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 立在上面, 它似乎要捷足先登, 领略春光。 小荷与蜻蜓, 一个“才露”, 一个“早 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 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 和谐一体, 活泼自然, 流转圆活, 风趣诙谐,

杨万里的诗词欣赏

杨万里的诗词欣赏 1、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夏日绝句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3、野蔷薇 红残绿暗已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4、白含笑 熏风晓破碧莲莟,花意犹低白玉颜。 一粲不曾容昜发,清香何自遍人间。 5、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6、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 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10、春游 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11、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2、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3、闻莺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14、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5、红玫瑰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16、漱玉亭 山根玉泉仰面飞,飞出山顶却下驰。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雷声惊裂龙伯眼,雪点溅湿嫦娥衣。寄言苏二李十二,莫愁瀑布无新诗。 17、水调歌头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涧底蒲芽九节,海

杨万里的生平介绍

杨万里的生平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 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 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 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 因此他自名 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 生平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张浚重新起用,杨万里被荐为临安教 授,以父丧未能赴任。服丧期满,改知隆兴府奉新(今属江西)县。在任时禁吏胥 贪赃,甚得民心。乾道六年(1170),上《千虑策》三十道,陈述关于"君道 "、 "国势 " 、 "治原 " 、 "人才 " 、 " 刑法"、"民政"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受到宰相陈俊卿、虞允文的 重视,征召为国子博士。次年,侍讲张□(张浚之子)因反对任命外戚张说而谪 守袁州,杨万里抗疏挽留,又致书虞允文,劝他主持公道。虽然张□仍被贬谪, 但杨万里的言行,却受到公论的赞许。屡迁至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外出 任漳州知州, 不久改知常州。 淳熙六年, 提举广东常平茶监, 升任广东提点刑狱。 淳熙九年,因母丧去职。十一年服满返杭,任吏部员外郎,升郎中。次年,因地 震应诏上书,劝告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治舰 扼险",以"足国裕民"。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 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 16 位人才。后迁秘书少监。高宗卒,万里力争张 浚当配享庙祀,触怒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即位,杨万里被召入朝,任秘书监。年底,金谴使 来贺正旦,万里奉派为接伴使,此行途中,题咏颇多。绍熙元年(1190),外出任 江东转运副使。这时朝议欲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他上疏反对,并拒不奉诏,因 此触怒时相,改任赣州知州。万里不去赴任,请求还乡。此后闲居乡里长达 15 年之久。宁宗即位后,屡次召他入朝任职,都坚辞不就。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 中。临终前索笔写下了"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遗言, 和陆游 的《示儿》诗体现了同样深沉的忧国感情。 诗歌 创作与诗论杨万里的诗作今存 4200 余首,其中有不少作品内容比较充实。 从他的第一部诗集《江湖集》开始,便写下了一些关心国家安危的作品。如《读 罪己诏》,对孝宗因抗金受挫而中途改变策略提出忠告;《道逢王元龟阁学》, 对□党得势、忠良被逐表示愤慨;《故少师张魏公挽词》,对爱国名臣张浚抱恨

小池古诗 杨万里

小池古诗杨万里 导读:《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出现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定很有印象的吧,我们来看看。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爱惜。 3、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5、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6、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说明: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鉴赏: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

狄金森诗歌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海洋-- 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 和狂涛巨浪。 我从未与上帝交谈 也不曾拜访过天堂-- 可我好像已通过检查 一定会到那个地方。 云暗 天低又复云暗, 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 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 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 时常没戴皇冠。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260)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你也是无名之辈吗? 那么我们为一对! 别说! 他们会传开去-- 你知道! 多无聊-- 是-- 某某名人! 多招摇-- 象个青蛙— 告诉你的名字-- 漫长的六月—给一片赞赏的沼泽! " 信念" 是个微妙的发明 " 信念" 是个微妙的发明 当绅士们能看见的时候— 但显微镜却是谨慎的在紧急的时候。 逃亡 我一听说“逃亡”这个词 血液就加快奔流, 一个突然的期望, 一个想飞的冲动。 我从未听说敞开的监狱 被战士们攻陷, 但我幼稚的用力拖我的围栏–只不过再失败! 希望(254) " 希望" 是物长着羽毛 寄居在灵魂里, 唱着没有词的曲调, 绝无丝毫停息, 微风吹送最为甘甜 暴雨致痛无疑 能够使得小鸟不安 保有此多暖意。 听它越过奇妙大海 飞遍严寒田地 可它不要我面包屑 哪怕饥饿至极。 荷花花语:出于淤泥而不染 心先要求愉快(536) 心先要求愉快 再要求免除疼痛;

其后,要那些小止痛片 来减轻苦痛; 然后,要求睡觉; 如它法官的愿望 而后应当是 要求去死的自由。 补偿 为每一个狂喜的瞬间 我们必须偿以痛苦至极, 刺痛和震颤 正比于狂喜。 为每一个可爱的时刻 必偿以多年的微薄薪饷, 辛酸争夺来的半分八厘 和浸满泪水的钱箱。 战场 他们雪片般落下,他们流星般落下,象一朵玫瑰花的花瓣纷纷落下, 当风的手指忽然间 穿划过六月初夏。 在眼睛不能发现的地方,-- 他们凋零于不透缝隙的草丛; 但上帝摊开他无赦的名单 依然能传唤每一副面孔。 我没有时间憎恨 我没有时间憎恨,因为 坟墓会将我阻止, 而生命并非如此简单 能使我敌意终止。 我也没时间去爱, 仅因为必须有点勤奋,我以为爱的那少许辛苦对我已是足够莫大难忍。 我的河儿流向你 我的河儿流向你— 蓝色的海! 会否欢迎我? 我的河儿待回响— 大海啊—样子亲切慈祥—我将给你请来小溪 从弄污的角落里— 说呀—海—接纳我! 我的朋友 我的朋友肯定是只鸟—因为它飞翔! 我的朋友肯定是个人, 因它会死亡! 它有倒刺,象蜜蜂一样! 哦,古怪的朋友啊! 你使我迷茫! 天堂是个医生吗? 天堂是个医生吗? 他们说他能治病; 但死后的医药 是没有效用的。 天堂是国库吗? 他们谈及我们欠的债;可是那谈判 我没参加。 剧痛在于特征上 剧痛在于特征上 急切在于那迹象 告别的狂喜

杨万里写杭州西湖的诗

杨万里写杭州西湖的诗 导语: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 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杨万里写杭州西湖的诗文章,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杨万里写杭州西湖的诗 1、只影孤灯谁为伴?寂寞窗棂,怎话乡音暖? 2、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回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冷。 3、 烟雨蒙蒙鸡犬声, 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 布谷何劳也劝耕。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绝句》 5、《黄山陪客松》玉笋峰前四翠虬,荫凉盖下涌人流;千年陪客情不悔, 任尔狂风暴雨稠。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 7、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8、 燕台一望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9、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0、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2、《黄山古道》蜿蜒盘绕上苍穹,逶迤游人兴浃融;止步云梯叹鬼斧,行 经栈道赞神功;天都飘缈浮云际,莲蕊迷蒙隐雾中;百里黄山皆画卷,更兼古道 万松葱。 13、爱是缘份,爱是感动,爱是习惯,爱是宽容,爱是牺牲,爱是体谅,爱 是一辈子的承诺。 1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 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⑾,相期邈云汉。李白 《月下独酌》 15、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译诗20首(中英文)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 美国隐士女诗人,写过一千七百多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短诗。诗风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 题材方面多半是自然、死亡、和永生。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海洋-- 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 和狂涛巨浪。 我从未与上帝交谈 也不曾拜访过天堂-- 可我好像已通过检查 一定会到那个地方。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the Sea-- Yet know I how the Heather looks

And what a Billow be. I never spoke with God Nor visited in Heaven-- 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 云暗 天低又复云暗, 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 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 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 时常没戴皇冠。 Beclouded

THE sky is low, the clouds are mean, A travelling flake of snow Across a barn or through a rut Debates if it will go. A narrow wind complains all day How some one treated him; Nature, like us, is sometimes caught Without her diadem.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260)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你也是无名之辈吗? 那么我们为一对! 别说! 他们会传开去-- 你知道! 多无聊-- 是-- 某某名人! 多招摇-- 象个青蛙— 告诉你的名字-- 漫长的六月— 给一片赞赏的沼泽!

杨万里描写春天的古诗

杨万里描写春天的古诗 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虽然春风还是冷飕飕的, 心里却感到美滋滋 的,也在茁长出新的希望的幼芽。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 哟。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译文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涨,岸边 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 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 到柳林西面。 注释 ⑴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 ⑵草满花堤(dī):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 ⑶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柳阴: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 佳处。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年)。杨万里六十六岁。当年朝廷下令 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任赣州 知州,杨万里未就职,并请求任祠禄官,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 病自免,回归吉水。“自是不复出矣。”(《宋史·杨万里传》)这首诗是杨万 里当年在安徽泾县桑茶坑路上所作。 赏析 此诗写的是桑茶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情景, 展现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 此诗诗中有画,意韵悠长。诗人撷取春末夏初田园憩息的小景,以作画法表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画面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着。远景写意,着

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 此诗语言浅显易懂。 首句写得平易, “晴明风日雨干时”, 点明一个大晴天, 雨后初晴之日,阳光透亮,风儿流畅,地面的积水正被阳光蒸发,被风儿吹干。 一雨一晴, 风调雨顺, 又是农业生产的好时光。 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 而是流动的。 “草满花堤水满溪”, 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 小溪被雨水充盈了, 水面和堤齐平,这种情景用“满”字是合适的,常见的;而以“满”字写堤上花 儿草儿繁盛之状,原也不足为奇,但“满”在这里作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识地 去装点堤岸一般,这就生动有趣了。这样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处啊。于 是,诗人的眼睛发现了“童子柳阴眠正着”,童子在柳树的浓荫下酣睡。在诗的 节奏上,第三句是个顿挫。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满生气和动态,到了 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轻快的诗歌 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绪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 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 ”童子的牛在哪儿呢?牛儿吃着吃着, 已经挪到了柳 阴的西边去了。因为牧童的安然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 动着。画面因牛的活动,又活动起来。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这里把牧牛童 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 由湿而干, 溪水由浅而满, 花草于风中摇曳, 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 “静”, 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 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 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 [杨万里描写春天的古诗
]相关文章:

杨万里诗歌及赏析5篇出名

杨万里诗歌及赏析5篇出名 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在八岁时丧母。杨万里的父亲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在其父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杨万里诗歌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过扬子江二首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其一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其二 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崤函百二关。 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 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 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过扬子江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从江上景色写起,由景入情,表现了英雄不留,江山空在,

人事徒劳的思想,隐含着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担忧。第二首诗称赞扬子江形势险要,景观雄丽,交通便利,含蓄地表达了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天意不能代替人为的观点。组诗写景结合形势,意境开阔,感慨深远。 夏日绝句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夏日绝句》是宋朝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杨万里的这首《夏日绝句》语言明白流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桑茶坑道中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桑茶坑道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此诗描写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同时描绘了儿童牧牛与牛吃草的动态画面,营造了生机无限的意境。全诗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诗中浸润着古典的静穆与纯净。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艾米莉.狄金森简介与课本诗作汉译

艾米莉?狄金森简介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抒情女诗人,也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为孤独的女诗人。就是因为她的孤独,才使得她的诗歌纯净无比,并成就了她的伟大。可她生前确是默默无闻,终老独身,除了在同一张报纸上发表过六、七首小诗外,几乎没有给世人留下任何印象,死后的墓碑上只写着“回想”二字。 其实,她一生写了不少不朽的优美诗篇。直到美国现代诗兴起,她才作为现代诗的先驱者得到热烈欢迎,对她的研究成了美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热门。 她的诗不受传统形式的约束,不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左右,其独特的风格、敏锐的观察、深邃的思想及别具一格的创作技巧对后来不少西方现代派诗人产生过很大影响,是西方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渊源,她一反浮夸的浪漫主义诗风,以不规则的韵律、奇特的对照和自由的联想,打开了通向美国现代诗的道路,被有的评论家称为“美国诗歌之母”,她与惠特曼一道成为现当代美国诗歌的开拓者。 她的诗通常短小精悍,简洁明快,善用具体而独特的意向,感情真挚,寓意深刻,在平易自然中显出她对人生的思考。她的诗在形式上富于独创性,大多使用17世纪英国宗教圣歌作者艾萨克·沃茨的传统格律形式,但又作了许多变化,例如在诗句中使用许多短破折号,既可代替标点,又使正常的抑扬格音步节奏产生突兀的起伏跳动。她的诗大多押半韵(half rhyme),常省略句子成分,有时甚至连动词也省掉;句法多倒装,有学者指这是受拉丁文词序的影响。 狄金森逝世后,她的亲友曾编选她的遗诗,于19世纪末印出三集。1890年,狄金森的115首诗发表了,后来又出版了两部诗集和两部书信集。1914年,狄金森更多的诗被整理出版问世,从而奠定了她作为女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950年,哈佛大学买下了她诗歌的全部版权。1955年,狄金森全集出版,共有3卷诗歌和3卷书信。人物生平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生于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镇,1886年5月15日去世。她20岁开始写诗,早期的诗大都已散失。1858年后闭门不出,70年代后几乎不出房门,文学史上称她为“阿默斯特的女尼”。她在孤独中埋头写诗,留下诗稿1,775首。在她生前只有7首诗被朋友从她的信件中抄录出发表。 狄金森的祖父是阿默斯特州学院的创始人。父亲是该镇的首席律师,思想保守。狄金森从小受到正统的宗教教育,因而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既平静又单调,平常很少外出,只旅行过一次。 狄金森没有受到过高深的教育,只在阿默斯特附近的一所女子学校读过一年书。她是一个反应机敏、说话幽默、思路开阔的少女。离校回家后,狄金森仍然住在当时她出生的房子里,艾米莉·狄金森的人生大都是在她出生的房子里度过的,这栋砖造房屋是由她的祖父在缅恩街上所建造。因为经济上的困难,狄金森家在1840年卖了这栋房子,移到北欢乐街的房子住了十五年,后来爱德华·狄金森在1885年又把这栋房子买回来。艾米莉最喜欢这栋房子的地方,就是东边的温室,她在那里种了许多冬天能开花的植物,并且在窗户边的小书桌上,她写了许多诗,过着孤寂隐居的生活。她认为世界如此喧闹不安,她要远离开它,退避到用自己的灵魂建筑的小天地里。 作品被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