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8年元素周期表高考真题(附答案)

2015_2018年元素周期表高考真题(附答案)
2015_2018年元素周期表高考真题(附答案)

专题三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1.(2015·新课标I·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2.(2015·新课标II·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

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 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3.(2015·北京卷·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4.(2015·福建卷·10)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

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5.(2015·山东卷·8)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充数之和是Z

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6.(2016·全国Ⅰ卷·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7.(2016·全国Ⅱ卷·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

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8.(2016·全国Ⅲ卷·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

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

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9.(2016·浙江卷·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学.科.网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

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 原子半径大小:X<Y,Z>W

C. 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 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10.(2016·江苏卷·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

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 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 原子半径:r(X)<r(Y)<r(Z)<r(W)

11.(2016上海卷)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

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W

B. 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 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12.(2017·全国Ⅰ卷).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

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13.(2017·江苏卷)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Y、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降低

B.Z、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

C.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D.W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ⅣA族

14.(2017·天津卷)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图1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Y Z W X

第14题图

15.(2017·全国Ⅲ卷)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2X3

16.(2017·全国Ⅱ卷)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

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17.(2017·全国Ⅰ卷)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

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18.(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

19.(2017·北京卷)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 S(中文名“”,tián),T 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T 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T 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中子数为176的T S核素符号是176

Ts

117

20.(2018·全国Ⅱ卷)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21.(2018·全国Ⅲ卷)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

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22.(2018·江苏卷)用化学用语表示NH 3+ HCl 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8

O B.HCl 的电子式:

7

C.NH3的结构式:D.Cl?的结构示意图:

23.(2015·天津·25)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

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

(4)已知1mol e 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4.(2016·天津卷)(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谢元素符号)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5.(2017·浙江卷)(6分)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F,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烃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ˉ1,C能发生银镜反应,F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第26题图

请回答:

(1) 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2) D+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 有机物A在高温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有机物E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

B.有机物D、E、F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实验室制备F时,浓硫酸主要起氧化作用

D.有机物C能被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酸性KMnO4溶液氧化

26.(2018·天津卷·)下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

题:

(1)MgCl2·6NH3是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Mg(OH)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用Mg制成的格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3.

24.

25.

26.

2015-2018年元素周期表高考真题(附答案)

专题三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1.(2015·新课标I·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 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b>a B. 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3.(2015·北京卷·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4.(2015·福建卷·10)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 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5.(2015·山东卷·8)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充数之和是 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Z C、 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Y Z X W

精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详解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 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练习】 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 A .一定是8个 B .一定是2个 C .一定是18个 D .是2个、8个或18个2.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 x ,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A .ⅢB 族B .ⅢA 族 C .ⅠB 族 D .ⅠA 族 3.已知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 最外层电子数的 2倍,则A 、B 元素 A .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 B .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 C .可能是二、三周期元素 D .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 _______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____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 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 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 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 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点燃 点燃

2020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测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讲元素周期表 复习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复习难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把电子层数目相同各种元素, 按排成横行;再排成纵行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周期:(1)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共个周期(、、短周期;、、 长周期;不完全周期)。填表: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2) 总称镧系元素。,总称锕系元素。在锕系元素中以后的各种元素,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元素,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2.族:(1)由构成的族,叫做主族;构成的族,叫做副族。(2)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族到族10个纵行,包括了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3)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周期表共18个纵行(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三个纵行))。 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元素名称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 碱 金 属 元 素 个。单质密度逐渐,熔沸点逐渐。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钾的保存及取用方法: 。 (1)与氧气反应差异性: Li+O 2_(_色、氧化锂);_Na+O 2__(_色、过氧化钠);_K+O 2_(_色,_氧化钾);_Rb+_O 2 _(棕色、_氧化铷);_C S +_O 2 _(_色、_氧化铯)。 (2)与水反应差异性:(填反应现象) 2Li+2H 2O=2LiOH+H 2↑(__);2Na+2H 2O=2NaOH+H 2↑(剧烈);2K+2H 2O=2KOH+H 2↑(____、__);2Rb+2H 2O=2RbOH+H 2↑(更猛烈、燃烧、爆炸)。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钾与CO 2: ;超氧化钾与水、CO 2: 、 ; 氧化锂与水、CO 2 : 、 。 (二)卤族元素 1、卤素原子结构(1)示意图:F Cl Br I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 ,非金属性 。 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1)颜色:__色~__色~___色~__色 (颜色逐渐加深 ) (2)状态: _态~_态~_态(3)熔沸点:逐渐__ (4)密度: 逐渐__ (5)水溶解性:逐渐__。 3、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F 2 _____ H 2+F 2====2HF HF 很稳定 Cl 2 _____ H 2+Cl 2=====2HCl HCl 稳定 Br 2 _____ H 2+Br 2======2HBr HBr 较不稳定 I 2 _____ H 2+I 2======2HI HI ___稳定 2氯化钠水溶液反应:____________。 疑难点拨 一、元素周期表终点之迷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列成元素周期表,并留下一些空格,预示着这些元素的性质。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人们“按因索骥”找出了这些元素。 元素种类到底是否有限? 周期表有否终点? 这是科学家们,也是诸位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本世纪30~40年代,人们发现了92号元素,就有人提出92号是否是周期表的最后一种元素。然后从1937年起,人们用人工合成法在近50年时间又合成近20种元素,元素周期尾巴越长了。这时又有人预言,105号元素该是周期表的尽头了,其理由是核电荷越来越大,核内质子数世越来越大,质子间的排斥力 将远远超过核子间作用力,导致它发生蜕变,然而不久,又陆续合成了106~109号元素。这些元素存在的时间很短,如107号元素半衰期只有2微秒,照此计算是否周期表到尽头了? 1969年起,理论物理学家从理论上探索“超重元素”存在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具有2,光 500℃

2015 2018年元素周期表高考真题附答案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专题三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X、Y、Z2015·1.(新课标I·12)W、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为0、5 W>X A.单质的沸点:A>Z B.阴离子的还原性: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b>a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 a和其他3 3C. d和其他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6 、4、、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D.元素a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3.(2015·北京卷SO;H>HPO A、酸性4243B、非金属性:Cl>Br 、碱性:NaOH>Mg(OH) C2 CO>NaHCOD、热稳定性:Na332原子的质子数W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福建卷·10)短周期元素X、Y、4.(2015·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X>W>Z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D.元素X、Z、的原子充数之和是YW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5.2015·山东卷·8)短周期元素X、、) 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Z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W X 均可与、C、ZWMg 形成离子化合物 Y>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6.(2016·全国Ⅰ卷·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1r溶液的pH为2,L 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和c为短周期元素,、d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7.(2016·全国Ⅱ卷·9)a、b、c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精讲.doc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本讲主要内容】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三者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元素的推断等。其中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是学习的重点。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二. 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三者的关系 主族序数 原子半径 1.同周期左右: 非金属性增强。 2.同主族上下: 化学性质相似, 但又有递变。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 (3)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4)负价绝对值=8-主族数(限ⅣA~ⅦA) (5)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6)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形成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 周期表与电子排布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2)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又可能是副族或零族元素氦。 (3)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4)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5)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 3. 从元素周期表归纳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等于主族序数,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其中氟无正价。非金属元素除氢外,均不能形成简单阳离子,金属元素不能形成简单阴离子。 (2)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与最低负价数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依次为ⅣA、ⅤA、ⅥA、ⅦA族。 (3)非金属元素的正价一般相差2,如氯元素正化合价有+7、+5、+3、+1等,某些金属也符合此规律,如锡元素正化合价有+4、+2价 (4)短周期正价变化随原子序数递增,同周期有一个+1到+7价的变化(ⅠA~ⅦA);长周期有两个+1到+7价的变化(ⅠA~ⅦB,ⅠB~ⅦA)。 三.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 周期 元素周期表分7个周期,第一、二、三为短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2、8、8;第四、五、六周期为长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18,18,32;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目前有32种元素。 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逐渐过渡到卤族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2. 族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还有1个零族和1个第Ⅷ族。 过渡元素包括全部副族和第Ⅷ族,都是金属,又称过渡金属。 除短周期外;族序数从左到右的顺序为:ⅠA→ⅡA→ⅢB→…ⅦB→Ⅷ→ⅠB→ⅡB→ⅢA →…→ⅦA→0族,前后从1→8更迭两次。 金属、非金属的分界线

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1.发展历程 2.编排原则 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 (2)一个横行即是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即是一个族( )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 ) (4)每一周期都是碱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 答案(1)×(2)×(3)×(4)×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要点解释: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例2 .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 答案ⅢB族。 例3.现行元素周期表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哪一周期? 答案第六周期。 1.结构特点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核电 荷数 原子结构 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数 电子 层数 原子半 径/nm 碱 金 属 元 素 锂Li 3 ] 1 2 0.152 钠Na 11 ] 1 3 0.186 钾K 19 ] 1 4 0.227 铷Rb 37 ] 1 5 0.248 铯Cs 55 ] 1 6 0.265 (2)得出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不同点是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碱金属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碱金属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程度 产物复杂 程度 活泼性 Li 4Li+O22Li2O Na 2Na+O2Na2O2 K K+O2KO2 Rb - Cs -

钾钠 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轻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 例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 (2)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 (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 (4)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 (5)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O2( ) 答案(1)×(2)√(3)√(4)×(5)× 例5.钾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表明钾的一些性质,请连一连。 (1)钾浮在水面上A.钾与水反应放热且钾的 熔点较低 (2)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钾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使生成的H2燃烧 (3)钾球四处游动,并有轻,微的爆鸣声C.钾的密度比水小 (4)溶液变为红色D.钾与水反应后 的溶液呈碱性 答案(1)—C (2)—A (3)—B (4)—D 例6.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C.熔、沸点:Li>Na>K D.碱性:LiOH<NaOH<KOH 答案 B 解析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正确;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先与H2O反应,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正确。 归纳总结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相似性 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它们的单质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通式为2R+2H2O===2ROH+H2↑(R表示碱金属元素)。 (2)递变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 ②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O2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 Na2O2,而K与O2反应能够生成KO2等。 ③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元素周期表45分钟测试

元素周期表45分钟测试 每题有一项或两项正确 1.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F-B.NH3、NH4+、NH2- C.H3O+、NH4+、NH2-D.HCl、F2、H2S 2.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且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3.下列金属中,按照金属性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铝、镁、钠、钾B.镁、铝、钾、钠 C.钙、钾、铷、铯D.钙、钾、钠、锂 4.元素周期表中某Ⅰ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则同一周期的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x+25 B.x+2 C.x+12 D.x+26 5.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 g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 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ⅣA主族D.第ⅤA主族 6.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A.钾的密度比钠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7.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错误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8.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A.砹的非金属性在卤素中是最弱的,At-易被氧化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D.砹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 9.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 )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10.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该元素可能是非金屑元素 C该元素可能是第ⅡA族元素D.该元素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11.按Li、Na、K、Rb、Cs顺序递增的性质是…………………………………………( ) A.单质的还原性B.阳离子的氧化性C.原子半径D.单质的熔点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由于钠、钾的密度都小于1,所以,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 C.金属锂不能保存于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于煤油中 D.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 13、(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 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C 镭比钙的金属性弱 D 碳酸镭难溶于水 14.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IV A 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C.它具有+2、+3、+4价 D.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5.在IIA族中,Be是惟一可以生成含氧酸根(铍酸根离子:BeO)的元素,与铍的性质相似的短周期元素是()A.Na B.Mg C.Al D.Si

2020-2021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试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试题含详细答 案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磷化铝(AlP )和磷化氢(PH 3)都是粮食储备常用的高效熏蒸杀虫剂。 (1)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PH 3气体,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PH 3具有强还原性,能与CuSO 4溶液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CuSO 4+_____PH 3+_____H 2O =_____Cu 3P ↓+_____H 3PO 4+_____H 2SO 4 (3)工业制备PH 3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次磷酸属于________元酸。 ②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起始时有1 mol P 4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________mol PH 3。(不考虑产物的损失) 【答案】第3周期第VA 族 Al (OH )3 24 11 12 8 3 24 1 P 4 + 3NaOH + 3H 2O =PH 3↑+ 3NaH 2PO 2 2.5 【解析】 【分析】 (1)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PH 3气体,根据元素守恒确定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通过在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使反应中每种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的过程,但对于复杂的化学反应通常通过观察,找出变化的特点或规律,常使用化合价来配平,保证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数相等即可; (3)①根据物质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确定酸的元数; ②根据图示信息: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PH 3、NaH 2PO 2,据此书写方程式; ③根据发生反应的过程寻找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P 处于第3周期ⅤA 族,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PH 3气体,根据元素守恒,确定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Al (OH )3,故答案为:第3周期第VA 族;Al (OH )3; (2)该方程式中Cu 价态由+2下降为+1,P 价态由-3升高为+5,为保证化合价升降数相等,Cu 3P 与H 3PO 4计量数分别为8、3,CuSO 4的系数是24,H 2SO 4系数是24,根据元素守恒,得到:4323342424CuSO +11PH +12H O=8Cu P +3H PO +24H SO ,故答案为:24,11,12,8,3,24; (3)①根据氢氧化钠过量时只能生成NaH 2PO 2可知次磷酸只能电离出1个氢离子,因此次磷酸属于一元酸,故答案为:1; ②根据图示信息: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PH 3、NaH 2PO 2,方程式为: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高中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共分18纵行: 其中 第1、2、13、14、15、16、17七个纵行依次为Ⅰ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纵行序号的'个位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第3、4、5、6、7、11、12七个纵行依次为ⅢB族、ⅣB族、ⅤB 族、Ⅵ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纵行序号个位数与副族序数相等); 第8、9、10三个纵行为合称为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氢除外); 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 ⅢA族称为铝族元素; 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 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 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 ⅦA族称为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 其中第一(2种元素) 二(8种元素)

三(8种元素)周期为短周期(只有主族元素) 第四(18种元素) 五(18种元素) 六(32种元素)周期为长周期(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元素); 第七周期(目前已排26种元素)为不完全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在左下部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越在右上 部的元素(惰性气体除外),其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最强的稳定性 元素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通常具有两性,如Be、Al等。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 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部分电子;镧系、锕系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 外层电子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在目前的112种元素中,只有二十二种非金属元素(包括6种稀 有气体元素),其余九十种都是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通常在周期表的右上部的元素用于合成新农药;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用于制造半 导体材料;过渡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从原子序数为104号往后的元素,其原子序数的个位数与其所在的副族序数、Ⅷ族(包括108、109、110三号元素)、主族序数分别 相等。第七周期若排满,最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号。 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第二、 三两周期)或11(第四、五两周期)或25(第六周期)。 若主族元素xA所在的第n周期有a种元素,同主族的yB元素所在的第n+1周期有b种元素,当xA、yB位于第IA族、ⅡA族时, 则有:y=x+a;当xA、yB位于第ⅢA~ⅦA族时,则有:y=x+b。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 Ⅰ学习重点 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掌握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学会运用周期表,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位置三者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两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概念. 5.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史,理解周期表的意义. Ⅱ学习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结构、性质、位置的相互关系. 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一、选择题 1.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ⅣA族 D.ⅤA族 2.具有下列特征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 A.原子序数为86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C.次外层排满18个电子 D.最外层有4个电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B.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稀有气体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D.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X、Y同主族,Y和Z同周期,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则这三种元素可能是( ) 、K、Ca 、P、S 、Cl、S 、S、Cl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期表是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6.与第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是( ) + ++ 7.短周期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3,若已知Y的原子序数为m,则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5 +6 8.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化合物RO,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ⅤA族 D.ⅡA族 9.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⑤Ⅱ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10.除一、二、三周期外,主族元素的次外层上( ) A.都是8个电子 B.都是18个电子 C.有的是8个电子,有的是18个电子 D.可以有8至18个电子 11.ⅠA、ⅡA、ⅢA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全国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洪特规则内容_____________ 泡利不相容原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 和Cu 组成。第一电离能 I 1(Zn)__________I 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 (3)ZnF 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ZnF 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 2、ZnBr 2、ZnI 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 (4)金属Zn 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配位数为____ 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高为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Zn 的密度为__________g· 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 ]3d 104s 2 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大于 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离子键 ZnF 2为离子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 主、极性较小 六方最密堆积(A 3型2A 3N 6a c ??? 【解析】 【分析】 【详解】 (1)Zn 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分别分布在1s 、2s 、2p 、3s 、3p 、3d 、4s 能级上,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3d 104s 2,洪特规则是指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而泡利原理是指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3d 104s 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2)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Zn 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状态,Cu 失去一个电子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稳定状态,所以Cu 较Zn 易失电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整理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编辑本段]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高考总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总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考点梳理】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编排原则 (1)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成一个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排成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 表中各族的顺序:ⅠA 、ⅡA 、ⅢB …ⅦB 、ⅠB 、ⅡB 、ⅢA ……ⅦA 、0(自左向右)。 4.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 (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 、O ) (3)质子数=原子序数 要点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3个短周期:一、二、三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 8种 周期(7主族(7个):ⅠA ~ⅦA 副族(7个):ⅠB ~ⅦB 族 元素周 期

2.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原子半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 I学习重点 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 掌握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 学会运用周期表,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位置三者间的关系 4. 初步掌握两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概念. 5. 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史,理解周期表的意义 n学习难点 1.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 结构、性质、位置的相互关系. 3.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一、选择题 1. 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A. 第二周期 B. 第三周期 C. IV A族 D. V A族 2. 具有下列特征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A. 原子序数为86 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C.次外层排满18个电子 D.最外层有4个电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B. 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稀有气体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D. 主族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4. X、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X、Y同主族,Y和Z同周期,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则这三种元素可能是() A. Na、K、Ca B.N 、P、S C.F 、Cl、S D.O 、S、Cl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周期表是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 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 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6. 与第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S2- B.NH 4+ C.Al3+ D.K+ 7. 短周期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zW,若已知Y的原子序数为m则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m+5 B.m-13 C.m+6 D.m-3 8. 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7.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 化合物RO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A. 第二周期 B. 第三周期 C. V A族 D. n A族 9. 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V A族;④V A族;⑤n 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⑤ 10. 除一、二、三周期外,主族元素的次外层上() A. 都是8个电子 B. 都是18个电子

全国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 族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周期 1① 2②③④ 3⑤⑥⑦⑧⑨ (1)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③、④、⑧的原子半径最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 ....回答)。 (3)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 ...回答)。 (4)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用结构式 ...回答)。 (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为____________,该晶体气化的过程中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7)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互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3周期IVA族 F NaOH H-F 分子间作用力共价化合物 原子 Al(OH)3+NaOH=NaAlO2+2H2O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可知分别是H、C、O、F、Na、Mg、Al、Si、Cl。据此解答。【详解】 (1)半导体材料应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寻找,根据上述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半导体材料是晶体硅,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 (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Mg>O>F,即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 (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NaOH>Mg(OH)2>Al(OH)3,碱性最强的是NaOH; (4)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因此氢化物的稳定性:HF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终极版)

元素周期表的高中化学问题终极总结 一、最外层电子数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 主族(IA族)、副族(I B、VIII族部分等)。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 主族(IIA族)、副族(II B、III B、IV B、VIIB族)、0族(He)、VIII族(26Fe、27Co等)。 3.最外层电子数在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He除外)。 二、数目规律 1.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IIIB族(32种)。 2.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种情况:(1)第 2、"3周期(短周期)相差1; (2)第 4、"5周期相差11; (3)第 6、"7周期相差

25。" 3.设n为周期序数,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数目为: 奇数周期为;偶数周期为。如第3周期为种,第4周期为种。 4.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I 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数目;第IIIA~V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三、化合价规律 1.同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由+1+7(稀有气体为0价)递变、最低负价由-4-1递变。 2.关系式: (1)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 (2)最高正化合价=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价电子数。 3.除第VIII族元素外,原子序数为奇(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族的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偶)数。 四、对角线规律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主要表现在第 2、"3周期(如Li和Mg、Be和Al、B和Si)。 五、分界线规律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元素周期表测试题 1.核电荷数大于10的某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最外电子层所含有的电子数是次外层所含有的 电子数的一半,有关该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第三周期第W A族 B ?该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不易与水反应 C.该元素的氧化物不与酸反应,可与强碱的水溶液反应 D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大,居所有元素的第二位 2.通过14C标记的C60进行跟踪研究,医学界发现了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艾滋病病毒。有关C60和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12C60与14C60互为同位素 B.14C转变为12C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12C与叱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 3 : 4 D .金刚石与C60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3?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等的磷酸盐)中, 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试判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的() A .第六周期第W A族 B .第七周期第W A族 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C.第七周期第四A族 D .第八周期第W A族 4.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 的位置相符的是( 5.某种元素A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的单质 得6 g化合物AO2,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8 g跟氧气充分反应,可 A .第二周期n A族 B .第三周期W A族 C.第二周期W A族 D .第三周期V A族 6.有X、Y两种元素,原子 序数小于等于20, X的原子半径小于 且X、Y原子的最外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 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丫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