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对性功能没影响

精索静脉曲张对性功能没影响

精索静脉曲张对性功能没影响

常有患者问,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阳痿、早泄手术后能恢复吗?

的确,这是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很关注的问题,因为此病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人。不过,认为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阳痿、早泄,这是一个误区。

实际上,精索静脉曲张会造成不育,但与性没有直接关系,不会影响性功能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或早泄。因此,手术也不会改变其性功能状况。

不过,由于静脉迂曲扩张,血液滞留,房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阴及阴囊部坠胀不适。

精索静脉曲张症状不明显或已经有过生育者,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包括在行走和站立时佩戴托脉林阴囊托带、阴囊局部冷敷及中药治疗。保守治疗期间可照常进行性生活。如果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前1~2周应停止性生活,该手术创伤不大,术后7天拆线,术后1个月可恢复性生活。但性生活的频率应适当限制,以防止精索静脉曲张复发。

下肢静脉曲张(借鉴材料)

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病名:筋瘤)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体表静脉曲张交错而形成团块状的病变。其特点是好发于下肢,曲张静脉色暗红,卷曲成团,常有小腿下部色素沉着、干燥、脱屑、湿疹或慢性溃疡。 本病属祖国医学“筋瘤”范畴。本病乃因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日久类似瘤体之状。亦有因远行、劳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湿,寒凝血脉,淤滞筋脉络道而为病。淤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下肢经络,复因搔抓、虫咬等诱发,则腐溃成疮,日久难收敛。 一、诊断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 1.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静脉曲张的家族史。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 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4.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5.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血,溃疡等并发症。

(二)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1.气滞血瘀证: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团块状。患肢压痛,可见色素沉着,或有刺痛、活动后加重。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本证的辨证要点是:小腿部有明显的青筋迂曲,压痛或刺痛以及舌脉表现。 2.寒湿凝滞证: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腿酸胀不适,沉重乏力,甚则跛行。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本证除下肢青筋迂曲外,辨证要点主要是下肢浮肿,畏寒沉重,脉濡缓。 二、治疗: (一)中医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治则:行气疏肝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12g 枳壳10g 白芍15g 川芎10g 制香附1 0g 丹参30g 鸡血藤15g 制乳香10g 水蛭粉3g 甘草6g 加减:疼痛加忍冬藤、地龙;扭曲块明显加三棱、莪术;患肢畏寒、麻木加附子、桂枝;患肢酸胀加威灵仙、地龙 2.寒湿凝滞证: 治则:健脾利湿温经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静脉曲张六大分型 图

静脉曲张是人体静脉系统的常见与多发疾病,可病发于人体的许多部位,较为常见的是下肢静脉曲张症状。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发病原因是因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患肢,在日积月累的状况下摧毁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发生。静脉曲张按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六种类型,如下: 上肢静脉曲张? 1、上肢静脉曲张:上肢静脉曲张发病者极为少见,很多上肢静脉曲张患者也不需要治疗。因为由于当上肢处于下垂位置时,静脉回流相对缓慢,静脉就比较分明了。不过也有人天生静脉比较分明。 下肢静脉曲张 2、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产生的主要理由是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血液蓄积下肢,日久,静脉压过高,静脉瓣膜受损,静脉发生不正常扩大肿胀和曲张。 阴茎静脉曲张 3、阴茎静脉曲张:阴茎静脉曲张是指阴茎的静脉血可经阴茎背浅静脉回流到阴部外浅静脉,再注入大隐静脉,又随下肢的静脉转意,也可经阴茎背深静脉进入盆腔,再汇入阴部内静脉转意,倘若是单一的阴茎静脉曲张的话,则可能是阴茎背浅静脉或阴茎背深静脉不通畅或阻塞导致。 精索静脉曲张?

4、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又说阴囊静脉曲张。根据发作的起因不一样,精索静脉曲张一般分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和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两 种。 胃底静脉曲张? 5、胃底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导致侧枝循环产生所致,病根在肝脏,如中晚期肝硬化,肝癌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之后很轻易由于食物刺激而破裂,从而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上用药物无效,可采用手术,把食管胃底静脉的主干结扎,或采用更高级的“门体静脉分流术”,降低曲张静脉内的压力,从而减少出血机会。 盆腔静脉曲张? 6、盆腔静脉曲张:盆腔淤血综合症(盆腔静脉曲张)的症状的现象最主要是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完美不快、极度疲乏感、瘀血性痛经和经前期乳房痛。 平时,最为常见的是下肢静脉曲张,所以平时我们说的静脉曲张狭义的指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

大隐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 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继发浅静脉曲张,但症状相对严重,作下肢活动静脉测压试验时,站立活动后压力不能降至正常。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普勒超声检查,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下肢静脉造影,能够观察到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特殊征象。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浅静脉扩张属于代偿性表现,伴有肢体明显肿胀。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再通过程中,由于瓣膜遭破坏,静脉血液逆流及静脉压升高导致浅静脉曲张,并伴有活动后肢体肿胀(合并有淋巴水肿)、静脉性疼痛、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比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重。如鉴别诊断仍有困难,应作彩色超声多普勒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3.动静脉瘘:多为先天性或外伤性。由动-静脉瘘继发的浅静脉曲张,局部曲张显著,有的为怒张;肢体局部可扪及震颤和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肢体增粗、皮温增高、易出汗,静脉血的含氧量增高,远端肢体可有发凉缺血表现,浅静脉压力高,抬高肢体静脉不易排空。静脉造影时不规则的末梢迂曲静脉及主干静脉早期显影是诊断依据。在先天性动静脉瘘,患肢常比健肢长且增粗。 4.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本病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KTS多于出生后或幼儿行走时出现,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都具有典型的三联征表现:①多发性血管痣(瘤),常见为下肢外侧皮肤有广泛葡萄酒色血管痣或血管瘤变化;②患肢较健侧增粗、增长;③浅静脉曲张,但不一定全部同时出现。部分患者可伴有多趾、巨趾、并趾畸形及淋巴系统异常。Servelle分析768例KTS患者的病因后指出患肢主干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纤维束带、异常肌肉或静脉周围鞘膜组织的压迫所致,认为只有切除松解这些异常组织,才能有效缓解患肢慢性静脉高压状态。 5.其他:下腔静脉阻塞可引起双下肢肿胀及浅静脉曲张(可有下腹壁、臀部、腰背部甚至下胸壁浅静脉曲张),因此在双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必须检查上述部位,以免误诊。如疑下腔静脉阻塞,需进一步行CTV或静脉造影等检查。

静脉曲张的原因

静脉曲张的原因 【导读】静脉曲张在如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腿部。那么形成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虽然知道这是静脉曲张,但是就是不知道静脉曲张的原因,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下面百科将为您详细介绍静脉曲张的原因以及静脉曲张的信息,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静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最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形成堵塞后导致血管凸出,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那么静脉曲张的原因有哪些呢? 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 2、血管毛病:曾经患有静脉血管栓塞的人,瓣膜功能可能因而受损; 3、穿孔失效:连系表层静脉与深层静脉的穿孔静脉,也有瓣膜,防止血液由深层静脉流向浅层静脉,然而,当穿孔静脉瓣膜功能出现问题,血液任意流动,便会对浅层静脉构成压力,静脉扩张; 4、吸毒人士:利用针筒吸毒的人士,深层静脉的瓣膜容易受损; 5、怀孕妇女:女性荷尔蒙会使静脉扩张,瓣膜不能覆盖静脉,不能阻止血液倒流; 6、肥胖人士:因为下肢需要支撑庞大的身躯,静脉压力增加。 温馨提示:静脉曲张患者平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血管壁弹性,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影响静脉回流。 静脉曲张的症状 近年来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它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前面我们详细了解过了静脉曲张的原因,下面我们来讲讲静脉曲张的症状。及早症状,便可以及早的去治疗,以免耽搁病情。那么静脉曲张的症状有哪些呢? 1、静脉血栓形成:部分病人可以在曲张的浅静脉内形成血栓,表现为局部红肿痛,硬块形成,疼痛影响行走。 2、出血、溃疡:小腿曲张静脉所经过区域的皮肤由于营养不足,是十分脆弱的,轻微外伤,就很容易导致曲张静脉的破裂从而引起大出血。 3、静脉损伤:长期静脉曲张的病人静脉曲张病人静脉壁薄弱,静脉压较高,加之局部血供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组织萎缩,曲张之静脉凸现于皮下,轻度损伤即会发生溃疡,且易损伤静脉壁。 4、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由于静脉出现返流,患者常呈现晨轻晚重的患肢水肿。而长期的静脉高压导致小腿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后破裂,铁红素在皮下沉积,使得皮肤变黑,从点状到片状发展。 5、影响腿部美观:静脉曲张除了影响腿的美观外,发病初期,病人多有酸胀不适和疼痛;后期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以小腿大隐静脉行程为重。 6、坏死:这种溃疡多发生在内踝上部和小腿内侧下1/3处。由于组织供血不足,溃疡周围组织变薄,皮肤发黑变硬,溃疡伤口长久不愈,愈后容易复发。 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静脉曲张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种疾病,要想自己的疾病早日康复就要对静脉曲张的症状治疗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外科中的疾病中,静脉曲张的出现也是较为多见的,一旦发生了静脉曲张的症状之后,一定要及时去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下面为大家介绍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1、弹力袜:在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专业的。静脉曲张袜要正确的穿,也应注意休息,30 ~ 60

下肢静脉曲张(教学查房)

实习教学查房 日期:2015-7-24 地点:心内主持人:邱冬梅主查人: 葛东参加者:沈黎黎杜晨晨杨娟赵炎勇葛东题目:下肢静脉曲张 床号:2608 姓名:刘文芳性别:年龄:住院号: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 T: 36.8 ℃, P:64 次/分,R:18 次/分,BP :130 /80 mmHg 神志:清,营养:良好,精神:好,面容:正常,体位:自动皮肤黏膜:色泽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弹性正常、无水肿 2. 专科症状:左下肢静脉迂曲扩张,皮肤蚯蚓状突起、无色素沉着,大隐静脉瓣膜功能实验和深静脉通畅实验均为阳性。 病史采集 患者是入院第二天,神志清,精神可,睡眠正常,能下床自由活动,长时间站立有小腿坠胀感,了解到患者血糖偏高,饮食以含糖量低的食物为主,少

食多餐。 健康宣教 1. 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 2. 休息与活动 3. 弹力治疗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与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营养障碍、慢性溃疡有关知识缺乏:检查、治疗方法的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护理措施1. 活动无耐力的护理: 响静脉回流; 30-40 度,避免腹内牙及静脉压增高的因素 2.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 ①嘱病人避免过度活动或做重体力劳动,多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0 —40 度,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患肢症状; ②坚持患肢皮肤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碱性肥皂或沐浴液洗澡,以免加重病情; ③下床活动或外出时,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减轻患肢症状,避免外伤损伤皮肤,伤及血管; ④修剪指(趾)甲,避免抓破皮肤。 3.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的药物治疗

Cjronic venors disorders CVD varicose vein of lower limb 2016-10-24 丁香园 b. 药物治疗:这是患者最期待的治疗方式,既不用手术那么大动干戈,也不用在穿弹力袜那么不舒服和别扭。然而,遗憾的是,查阅文献和咨询临床医生后发现,目前并没有药物可以预防、逆转或是根治下肢静脉曲张。药物治疗只是作为硬化剂治疗和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静脉活性药物(venoactive drugs,VADs)。VADs 的共同 作用机制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和提高肌泵功能,因而能解除患者的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表现。作为加压及手术等综合治疗的辅助,VADs 至少应持续使用 3~6 个月,以消除症状,提高疗效以及巩固术后效果 [3]。 我国常用的静脉活性药物包括:黄酮类、七叶皂苷类,香豆素类。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地奥司明,可提高静脉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淋巴回流量,具有独特的静脉抗炎作用,抑制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七叶皂苷类:具有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的作用。 香豆素类:香豆素来源于草木犀植物提取物。香豆素类的代表药物是消脱止-M,其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加血液流量,促进淋巴回流,有效减轻水肿。 解答因此,药物治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却不能预防、逆转或是治愈下肢静脉曲张,因而并不能通过药物治疗阻断早期静脉曲张进展及避免将来的手术治疗。然而,这并不是否定药物治疗的作用。 专家共识明确指出: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均应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加压治疗。长期坚持这些保守治疗,对手术巩固疗效、保证疗效的持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西医】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本病多见中年男性,或长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本病未破溃前屑中医“筋瘤”范畴, 破溃后屑“臆疮”范畴。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 【发病群体】 1、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 如:售货员、空服人员、教师、美发人员、、厨师及运输业 的服务人员等。由于我们腿部的静脉血液要从低处流向高出,若人长期处于站立状态,就会增加血液回流的压力,高压力使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这样血液挤压在腿部形成静脉曲张。 2、经常坐着,坐姿不当。IT人员、职业司机、工厂员工及大部分办公室白领都属从事以坐姿为主工作的一群:长时间的坐,会导致血管长期处于循环滞慢的状态,容易引发静脉曲张。 3、从事长时间蹲着或跪着的工作的人群:

如:清洁工人、装修师傅、农夫、园艺工作者、汽车修护员及负责机械保养维修的工程师等,需要长时间蹲着或跪着工作,长时间蹲着或跪着都会增加下肢的压力,使血液无法正常流动,因此,也易引起静脉曲张。 【病理病因】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其次是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

静脉曲张性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曲张,在肛门缘形成圆形、椭圆形或棱形柔软肿块。 简介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曲张,在肛门缘形成圆形、椭圆形或棱形柔软肿块。如有水肿,则形状变大。在祖国医学中,它属于气痔范畴。如《疮疡经验全书〃痔漏图说》中说:"气痔,感气即下。"本病一般不疼痛,不出血,仅觉肛门坠胀或有异物感。多与三期内痔和混合痔并发。 症状 发病缓慢。初起只感觉肛门部肿胀不适。排便时肿胀加重。如有发炎等并发症,则发生肿痛等症状。检查可见在肛管前后或围绕肛门有肿胀、隆起,表面盖以皮肤。皮下有扩大曲张的静脉丛。外痔位于肛管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

症状诊断: 发病缓慢,初起只感觉肛门部肿胀不适,排便时肿胀加重,如有发炎等并发症,则发生肿痛等症状。检查可见在肛管前后或围绕肛门有肿块隆起,表面盖以皮肤,皮下有扩大曲张的静脉丛。 病因 凡是引起痔疮形成的各种病因,都可引起静脉曲张性外痔,其主要因素是:由于饮食不节,久坐或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刺激,腹压长期持续增高,加之感染损伤,以致痔外静脉丛扩张、瘀血、屈曲而形成。 引起静脉曲张性外痔的原因 1、局部血液回流差,造成血管扩张淤血成痔。 2、不良体位、过度疲劳:如久坐、久站、久蹲、久行。 3、不良饮食习惯: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 4、不良排便习惯:蹲厕过频、时间过久。 5、其它:高血压、肝硬化、动脉硬化、肛门直肠慢性炎症等。 调理 ①平时应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全麦或杂糖食物,使大

下肢静脉曲张资料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病理及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静脉曲张? 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形成小腿溃疡称为臁疮。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种:《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西医学则认为,血柱的重力以及任何增加重力作用的后天性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都可以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使瓣膜正常关闭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西医上认为: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可以简单的记:血管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血液蓄积下肢,造成曲张现象出现)。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寒邪治病为主因 《黄帝内经》认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湿为重浊之邪,其性粘滞。是故寒湿侵袭,易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肢体失其濡养而发生静脉曲张。

湿性趋于下故下肢、精索部位更明显,更容易受邪。因此寒湿的因素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寒,打个比方中焦脾胃的血脉,因为受寒过后,立即收缩,气血郁滞不通,局部马上作痛。那种感觉像刀绞一样,有人会说揪着疼,如果你没得过再比如冬天寒冷,冻得打哆嗦,浑身蜷缩在一起,这就是寒邪的收引。中医里有一种方法叫取类比象,再看看静脉曲张,腿部的弯弯曲曲收缩成团像什么,此为寒主收引的具体表现。精索静脉曲张呢,一个道理,阴囊居下焦之极,厥阴之地,阴寒易袭之,气血为之凝塞,故基本病机为寒邪侵袭、凝滞于肝经。具体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证。肝经的循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少腹及睾丸阴囊冷痛、畏寒喜暖、痛连少腹、坠胀,并互相影响牵引股侧。这种痛患处必然不红不肿,发凉怕冷。寒为阴邪主收引,寒邪侵袭则筋脉拘急,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按或遇寒加剧得温则缓。 男性阴囊处的疼痛尤为突出,若严重起来,冷得疼痛不堪,患者根本直不起腰来。这里面肝肾亏虚是本,寒凝经脉为标,此为虚寒证。肝经,作为一条和生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脉,千万别受寒。那些平时生活中隐隐感到睾丸胀痛,或者走路一长就有些疼痛的人,更应该及时就医,查一下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 西医上按人群的发病分为以下几种: (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病理及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静脉曲张? 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形成小腿溃疡称为臁疮。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种:《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西医学则认为,血柱的重力以及任何增加重力作用的后天性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都可以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使瓣膜正常关闭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西医上认为: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可以简单的记:血管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血液蓄积下肢,造成曲张现象出现)。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寒邪治病为主因 《黄帝内经》认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湿为重浊之邪,其性粘滞。是故寒湿侵袭,易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肢体失其濡养而发生静脉曲张。

湿性趋于下故下肢、精索部位更明显,更容易受邪。因此寒湿的因素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寒,打个比方中焦脾胃的血脉,因为受寒过后,立即收缩,气血郁滞不通,局部马上作痛。那种感觉像刀绞一样,有人会说揪着疼,如果你没得过再比如冬天寒冷,冻得打哆嗦,浑身蜷缩在一起,这就是寒邪的收引。中医里有一种方法叫取类比象,再看看静脉曲张,腿部的弯弯曲曲收缩成团像什么,此为寒主收引的具体表现。精索静脉曲张呢,一个道理,阴囊居下焦之极,厥阴之地,阴寒易袭之,气血为之凝塞,故基本病机为寒邪侵袭、凝滞于肝经。具体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证。肝经的循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少腹及睾丸阴囊冷痛、畏寒喜暖、痛连少腹、坠胀,并互相影响牵引股侧。这种痛患处必然不红不肿,发凉怕冷。寒为阴邪主收引,寒邪侵袭则筋脉拘急,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按或遇寒加剧得温则缓。 男性阴囊处的疼痛尤为突出,若严重起来,冷得疼痛不堪,患者根本直不起腰来。这里面肝肾亏虚是本,寒凝经脉为标,此为虚寒证。肝经,作为一条和生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脉,千万别受寒。那些平时生活中隐隐感到睾丸胀痛,或者走路一长就有些疼痛的人,更应该及时就医,查一下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 西医上按人群的发病分为以下几种: (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和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_赵跃华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和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赵跃华,梁 勇,张 红,汤计磊,蒋 乐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徐州221002) 摘要:目的 探讨和评价超声在原发性和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疾病中的显像特征、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70条经临床和X线造影确诊的下肢静脉血管进行探测,对其不同病因所致的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与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各自具备不同的超声特征,其2D E、彩色多普勒显像及频谱波形与测值亦不同。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准确诊断,并能术前定位、术后复查,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可靠等优点,应作为下肢静脉血管病变检查的首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诊断 中图分类号:R65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065(2008)11-0749-03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v e n o u s e n g o r g e m e n t w i t hc o l o r D o p p l e r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Z H A OY a o h u a,L I A N GY o n g,Z H A N GH o n g,T A N GJ i l e i,J i a n g L e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D e p a r t m e n t,T h e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o f X u z h o u,X u z h o u,J i a n g s u22100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o b s e r v ea n de v a l u a t et h eg r a p h i cf e a t u r e s,d i a g n o s t i cv a l u ea n d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n p r i m a r y a n d s e c o n d a r y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v e n o u s e n g o r g e m e n t(L E V E).Me t h o d s 70c a s e s w i t h L E V Ed i a g n o s e d b y a n g i-o g r a p h y w e r e o b s e r v e db y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a n dt h e i r d i f f e r e n t p a t h o g e n e s e s c a u s i n g L E V Ew e r e 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 P r i-m a r y a n ds e c o n d a r y L E V Eh a dd i f f e r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i ci m a g e s a s w e l l a s d i f f e r e n t t w o-d i m e n s i o n a l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s,C D F I i m a g e s a n d P W D o p p l e r w a v e s.C o n d u s i o n s C o l o r D o p p l e r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s a b l e t o d i s t i n g u i s h t h e p r i m a r y a n d s e c o n d a r y L E V E.I t s u p p l i e s a c c u r a t e d i a g n o s i s t o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a n do p e r a t i o n s a n d a l s o a b l e t o p r o-v i d e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l o c a l i z a t i o na n d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h e c k,w h i c ha p p e a r s t o b eas a f e,l e s s i n v a s i v e,c o n v e n i e n t t o h a n d l e a n dr e l i a b l e a n d c a n b e r e c o m m e n d e d a s a t o pd i a g n o s t i c m e t h o d i n t h e e x a m i n a t i o n s o f b l o o d v e s s e l s d i s e a s e o f l o w e r e x-t r e m i t i e s. K e y w o r d s:c o l o r D o p p l e r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v e n o n s e n g o r g e m e n t;p r i m a r y a n d s e c o n d a r y;d i a g n o s i s 下肢静脉曲张又称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表现为浅静脉迂曲扩张,不伴有深静脉疾患。继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阻塞,瓣膜功能不全有关。两者在临床的处理上有所不同。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避免误诊,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 o l o r D o p p l e r i m a g e,C D F I)对该病的诊断与分类方面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12月—2008年6月共对59例(7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C D-F I检查,其中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26例,男19例,女7例;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36~72岁,平均(46±13.6)岁。左下肢35例,右下肢23例,双下肢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利用C D F I进行诊断和定位。 1.2 检查方法 1.2.1 设备及方法 A c u s o nS e Q u o i a512彩超仪,探头频率8~15M H z,检查12例,其中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3例,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9例。L o G Q9彩超仪,探头频率5~10M H z。检查47例,其中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23例,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24例。检查时患者取站立、坐位或仰卧位。由大隐静脉隐股段向下追踪至脚踝部,观察大隐静脉、小隐静 *基金项目:徐州市科技计划指导项目(X Z200613)

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的6个特点

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的6个特点 下肢静脉曲张是人群中非常高发的一类疾病,也是血管外的常见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在中国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在9.3%-20%之间,美国的发病率高达23%,而且呈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也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张强医生集团静脉病中心在接诊时也发现了越来越高的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和就诊比例,也给我们的接诊和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老年性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哪些特点呢? 高于青年人的发病率 下肢静脉曲张并不是只偏爱老年人,其在多方面是不同于年轻人的。在发病率方面,呈现出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张培华报告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6.4%以及国外的多项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发病特点。有研究指出,静脉曲张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高龄是下慢性静脉疾病的相关风险因素。原因可能与随年龄的增长静脉瓣膜张力逐渐降低有关。并且老年人常因小腿肌肉泵功能减弱,不足以对抗静脉流出阻力,造成血液回流困难,下肢静脉持续高压,从而形成下肢静脉曲张。 往往合并基础疾病 相比中青年,老年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逐渐退化,加之疾病因素的暴露,往往多种疾病并发,例如下肢静脉曲张往往同糖尿病,动脉疾病,高血压,关节炎等同时出现,这往往会加大老年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难度,对于疾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影响。

独特的就医心理特点和现状 下肢静脉曲张并不是一个急性疾病,一般呈现渐进发展的特点,对人的寿命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加之很多人症状的不显著,早期进行处理和干预的几率较小。而对于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来说,由于老年患者对于疾病认识的缺乏和医学渠道获取的限制,以及一些经济社会学方面的原因,往往贻误了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复杂的治疗史 由于地区医疗条件的差异,老年人医学获知渠道的差异以及国内各种规范不规范的各种静脉曲张治疗方法的存在,导致了很多老年人在得到正规的诊疗之前,已经接受过很多偏方,民间验方或者各种不正规不规范的诊疗,例如我们在临床上还是不时能接触到之前接受过刺血或者火针治疗,艾灸治疗的老年静脉曲张患者,而这些手段对于静脉曲张的治疗多半并没有什么裨益,反而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以及后续治疗。 审慎的麻醉选择 老年人由于存在高龄,心肺功能较差以及多种疾病共存特点,而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麻醉也是老年患者需要经受的第一关。很多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腰椎麻醉、局麻相比全麻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心肺功能影响更小,而更利于患者早期进食、下床活动及更短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日,而局麻则更优于腰麻。所以,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选择时,一定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基础条件和需求进行选择。 特殊的治疗方案需求 老年人由于多种并存疾病的影响、有限的活动能力和耐受医疗治疗的能力偏弱、以及切口和疾病恢复期的相对延迟,都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出了较严苛的要求。而治疗方案的制 定也都基于以上因素及患者个人需求

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 导读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从西医传入我国以来,既往在临床手术上被称为‘四大金刚’手术之一,目前各级医院均在开展,目前手术方式方法多样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曲张静脉分段剥脱TriVex 透光旋切术、泡沫硬化剂、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机械化学腔内消融术(MOCA)等手术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从西医传入我国以来,既往在临床手术上被称为‘四大金刚’手术之一,目前各级医院均在开展,目前手术方式方法多样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曲张静脉分段剥脱TriVex 透光旋切术、泡沫硬化剂、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机械化学腔内消融术(MOCA)等手术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主要表现是色素沉着、下肢疲劳等,目前常规临床CEAP分级: 0级:有症状无体征 1级:毛细血管扩张 2级:静脉曲张 3级:水肿 4级:脂性硬皮病或色素沉着 5级:已愈合溃疡 6级:活动性溃疡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来说,无法单纯依靠非手术方法进行根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多实施手术治疗。 下面是笔者手术病例分享: 患者男,62岁,以“发现右下肢蚯状物10余年”为主诉入院。 缘于入院前10余年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下肢蚯蚓状肿物,无局部疼痛,无局部皮肤破溃,无色素沉着,开始时未有重视,未予特殊处理。此后下肢处蚓状肿物进行性加重,屈曲成团,久站、活动后明显,以左侧明显,休息平卧后可缓解,无色素沉着、局部破溃。可正常行走,无跛行,偶有左下肢酸胀不适,伴左侧腘窝疼痛不适,余性质同前,今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拟“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收住入院。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尚可,饮食睡眠一般,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规律氨氯地平5mg qd,血压控制情况可。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1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8/76mmHg,神志清楚。

食道静脉曲张分级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消化系常见的病症,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合理及时的内镜下治疗往往能使患者转危为安,目前困惑大多数医师的是何时治疗、采取何种方法、何时终止治疗等问题,而目前我们使用的日本分型或欧洲分型无法准确回答上述问题,为了更好的普及曲张静脉的内镜下治疗工作,减少并发症,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治疗经验和本人对曲张静脉的理解以及目前我们使用的治疗工具与方法,总结出如下简单明了的曲张静脉分类方法,以期通过对该分类的每个因素的认识,轻易掌握曲张静脉治疗的时机及合适的方法分类方法:内镜下静脉曲张“LDRf”分型方法 (1)位置(Location, L ):代表曲张静脉所发生的位置 Le:e为食管英文(esophageal)的首字母,Le表示曲张静脉位于食管;再将食管发生曲张静脉的位置分为上段(superior,s )、中段(middle, m )、下段(inferior,1),分别记做Lei, Lem, Lei,若曲张静脉为多段,使用相应部位代号联合表示; Lg;g为胃英文(gastric)的首字母,Lg表示曲张静脉位于胃部;再将发生曲张静脉的位置细分为胃底(founder, f)、胃体(body-, b )、胃窦(annum,a),分别记做L梦ILgb,Lga,两处以上曲张静脉,使用相应部位代号联合表示; Ld;d为十二指肠英文(duodenum)的首字母,Ld表示曲张静脉位于十二指肠;再将十二指肠分为第一段(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数字1表示)、第二段(包括十二指肠降段数字2表示),分别记做Ldl、Ld2两处上曲张静脉,使用相应部位代号联合表示;另外,位于第一二段交界处静脉曲张(球降交界)记做Ldl ,2; Lr;:为直肠英文(rectum)的首字母,Lr表示曲张静脉位于直肠 如果出现食管胃底静脉相延伸则用Leg统一表示;如果食管胃底血管是完全分开的则用Le,Lg分别表示。 (2)直径(Diameter,D):表示所观察到曲张静脉最大的直径,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治疗参考依照曲张静脉的直径(以代号D后面加上曲张静脉的直径大小表示)分为以下几个梯度:DO:表示无曲张静脉; DO.3:表示曲张静脉<0.3cm; D1:表示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在0.3一1 cm之间; D2:表示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在1一2 cm之间; D3:表示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在2一3 cm之间; D4:表示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在3 -4 cm之间; D5:表示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在4一5 cm之间; 曲张静脉最大直径>5 cm,可按照以上按D+直径数字方法以此类推; (3)危险因素(Risk factor, Rf):表示观察到的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指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有:①红色征(red color signs,RC) , RC+包括血泡症、条痕症、樱桃红症等;②肝静脉契压(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HVPG是评价门脉高压导致曲张静脉出血风险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当HVPG>12mmHg时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可在有条件下进行);③糜烂,提示曲张静脉表层勃膜受损,是近期出血的征象,需要及时内镜下治疗;④血栓,无论是红色血栓或是白色血栓都是即将出血的征象,需要及时内镜下治疗;⑤活动性出血,内镜下可以看到曲张静脉正在喷血或是渗血;6以上因素均无,但是镜下可见到新鲜血液并能够排除非静脉曲张出血因素二依照是否有近期出血征象以及是否有急诊内镜下治疗的指征分为3个梯度: Rf0:无以上5个危险因素,无近期出血指征; Rfl:RC+或HVPG>12 mmHg,有近期出血的征象,需要择期进行内镜下治疗; Rf2:可见糜烂、血栓、活动性出血,或以上因素均无,但是镜下可见到新鲜血液并能够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中医诊疗方案

筋瘤(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依据: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侧可出现溃疡。 (4)静脉呈硬索条状,有触痛时,应考虑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5)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仰卧、抬高患肢、使曲张静脉中血液回流排空,后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并用拇指在腘窝处压迫小隐静脉近端,然后站起。如果放开止血带(不放开拇指压迫),排空的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大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股静脉逆流回来,如果只放开拇指压迫(不放开止血带),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小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腘静脉逆流所至。如果止血带和拇指皆不放开,半分钟内排空的静脉又充盈,表示深浅静脉间交通枝瓣膜机能不全。 (6)深静脉通畅试验:患者站立,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后做膝部伸曲运动10—15次。如果曲张静脉的充盈程度减轻或消失,并无下肢胀感加重,则表示深部静脉通畅。 (7)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8)下肢静脉造影:静脉造影显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西医诊断标准: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不会自行愈合、而且逐年加重,很多人到处寻求偏方,其实,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并不神秘,一起来听听来自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曲乐丰教授团队的季相国大夫关于当前正规医疗机构血管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吧。 一、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仅能使病变延缓进展,主要适用于:①静脉曲张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②妊娠妇女(分娩后症状往往自行消失);③身体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主要的疗法包括弹力支持和药物治疗: 1.弹力支持 指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弹力袜的压力远侧高而近侧低,循环递减,以便血液回流;同时,应适当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 2.药物治疗

指的是服用促进静脉回流、恢复静脉弹性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植物的提取物,目前常见的药物是迈之灵、地奥司明片、消脱止等。 二、手术疗法 1.硬化剂注射疗法 最适合用在细小静脉扩张,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以处理剥脱不尽的曲张静脉。 原理:把硬化剂打入静脉内,破坏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痉挛、炎症反应而形成血栓、纤维化,从而达成消除静脉曲张的目的。 一般病人无需住院。但此操作需要专业医师进行,若不慎将硬化剂打入下肢动脉内,可以造成肢端坏死及截肢的后果。 2.传统手术疗法 目的是彻底去除曲张静脉。常用的方法包括:大(小)隐静脉剥脱术,单纯曲张静脉切除术等。具体采取何种方法需要根据病变的位置、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等而定。

需要强调指出:如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是继发于下肢深静脉阻塞性病变,如深静脉血栓、盆腔肿瘤压迫、外伤致深静脉狭窄闭塞等,则手术应视为禁忌。因为此时的浅静脉曲张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表现,切勿轻易的将曲张静脉剥脱,否则,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实施手术前,一定要评估明确深静脉是否通畅(如做下肢深静脉通畅试验),只有在确保深静脉通畅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手术。 3.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 通过将导管置入静脉内,直接作用于静脉壁释放射频能量,快速使静脉内纤维化,静脉管腔收缩、血管闭合,从而达到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目的。 4.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激光纤维置入浅静脉主干腔内,末端接触静脉壁及血液,产生光热作用,一方面引起静脉内壁损伤,结构破坏,另一方面引起局部血栓形成,从而导致静脉纤维化以及血栓栓塞,进而导致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情况及症状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1713213.html,/ 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很多。我们只把有下肢浅静脉曲张而没有下肢深静脉曲张的病变称做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也叫做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发病情况 下肢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但在国内还没有系统的、大范围的发病情况的调查计结果,只有个别系统或地区的调查数据。国外人士对我国的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的估计大约在10%左右。1963年,上海邮电系统职工的调查显示,全系统的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6.4%。1988至1990年华东地区二省一市(上海、安徽和山东)的调查结果表明,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9.26%,与国际人士对我国的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的估计是接近的。据此估算,除去15岁以下的少年和儿童,我国大约有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约8千万到1亿人左右,其中就包括了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其中男性占11.5%,女性6.4%;双侧下肢静脉曲张占30~40%。在各种血管疾病中,下肢静脉曲张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各种血管疾病的96.19%。这种病多见于从事长久站立的职业及体力劳动者,以青壮年时期发病者居多,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生活。 发病症状 轻度下肢静脉曲张,除了可见蚯蚓状的弯弯曲曲的浅静脉外,可以没有任何其他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病变逐渐进展而加重,原来弯曲的浅静脉迂曲成团或成片,使皮肤突出,以下肢静脉曲张小腿最明显,有点甚至连大腿也有大片的曲张浅静脉,站立时更为突出。平卧后,可以消失。除此之外,在站立时间长了或者行走举例较远时,患病的肢体容易出现酸胀、疲惫,也可以引起小腿肌肉痉挛发作。久而久之,会在小腿下端出现皮炎:小腿皮肤可能因为局部营养不良而出现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变硬,严重的会出现慢性溃疡,久经不愈。也会引发曲张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因为曲张静脉在站立或行走过程中,承受着较高的压力,如果曲张静脉的部位受伤,甚至轻微外伤也可能造成曲张静脉破裂,导致出血。出血是相当危险的并发症,因为压力较高,加上病变的静脉管壁又没有弹性,破裂后导致的出血很难自行停止,必须紧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