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保护第三章3.3

输电线路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输电线路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学号: 摘要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快速准确地切除线路故障,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本文采用微机控制方法,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进行诊断和切除,取代传统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 线路保护装置采用STC12C5A60S2芯片作为控制核心,硬件电路主要包括芯片外围电路,模拟信号处理和采样电路,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电源电路等。本文首先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软件仿真,然后再将设计应用到实际当中,阐述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控制流程和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继电保护;整流;电流互感器

目录 1 绪论 (1) 1.1 设计背景 (1) 1.2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1)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2 系统硬件设计 (3) 2.1 系统框架 (3) 2.2 系统仿真 (3) 2.2.1 仿真设计 (3) 2.2.2 部分电路分析 (4) 2.2.3 仿真结果 (7) 2.3 系统硬件 (7) 2.3.1 主要芯片和器件的选择 (7) 2.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10) 2.4 三段式电流保护理论 (12) 2.4.1 电流速断保护(第I段) (12) 2.4.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II段) (12) 2.4.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III段) (13) 2.4.4 三段式电流保护小结 (13) 3 系统软件设计 (13) 3.1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 设计背景 当今社会,电能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几乎已经渗透到人类一切的活动当中。由于电能的生产是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完成,所以电能的输送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和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输电安全也逐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传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经历了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入微机时代。微机继电保护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同时具有控制灵活、准确,性能优良等特点,成为当今主流的继保控制核心。本文采用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低压数字微机信号采集、数据分析、动作输出,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诊断、分析、故障切除,保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1.2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 信一体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1]。 微机继电保护主要有以下特点: 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动作正确率高。主要表现在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可引进自动控制、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其运行正确率很高也已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证明。 2.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 3.工艺结构条件优越。体现在硬件比较通用,制造容易统一标准;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功耗低。 4.可靠性容易提高。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使用年限的影响,不易受元件更换的影响;且自检和巡检能力强,可用软件方法检测主要元件、部件的工况以及功能软件本身。 5.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其维护调试也更方便,从而缩短维修时间;同时依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 6.可以进行远方监控。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使微机保护具有远方监控特性等等。

S690U系列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校验规程(参考Word)

PS690U系列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校验规程 一、总则 1.1 本检验规程适用于PS690U系列微机型保护的全部检验以及部分检验的内 容。 1.2本检验规程需经设备维修部电气试验专业点检员编制,设备维修部检修专工、生产设备技术部责工审核后由生产厂长或总工批准后方可使用。 1.3检验前,工作负责人必须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本规程,要求熟悉和理解本规程。 1.4保护设备主要参数: CT二次额定电流Ie : 5A;交流电压:100V, 50Hz;直流电压:220V。 1.5 本装置检验周期为: 全部检验:每6年进行1次; 部分检验:每3年进行1次。 二、概述 PS690U系列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是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是一种集保护、测量、计量、控制、通讯于一体的高性能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本规程规定了PSM692U型电动机微机综合保护,PST692U型低压变压器微机综合保护,PSM691U型电动机微机差动保护,PST691U型低压变压器差动微机保护。 三、引用文件、标准 3.1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3.2设备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 3.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3.4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 3.5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1996 3.6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 3.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 3.8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9 四、试验设备及接线的基本要求 4.1 试验仪器应检验合格,其精度不低于0.5级。 4.2 试验回路接线原则,应使加入保护装置的电气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应具备对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的条件。 4.3试验设备:继电保护测试仪。 五、试验条件和要求注意事项 5.1交、直流试验电源质量和接线方式等要求参照《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2 试验时如无特殊说明,所加直流电源均为额定值。 5.3 加入装置的的试验电压和电流均指从就地开关柜二次端子上加入。 5.4 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接线端子是否有螺丝松动。 5.5 试验中,一般不要插拨装置插件, 不触摸插件电路, 需插拨时, 必须关闭电源。 5.6 使用的试验仪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5.7 为保证检验质量,对所有特性试验中的每一点,应重复试验三次,其中每次试验的数据与整定值的误差要求<5%,保护逻辑符合设计要求。

微型计算机原理 (第三章课后答案)教学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第三章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 第三章 80X86微处理器 1.简述8086/8088CPU中BIU和EU的作用,并说明其并行工作过 程。答: (1) BIU的作用:计算20位的物理地址,并负责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端口之间的数据传送。 (2) EU的作用:执行指令,并为BIU提供所需的有效地址。 (3) 并行工作过程:当EU从指令队列中取出指令执行时,BIU将从内存中取出指令补充到指令 队列中。这样就实现了取指和执行指令的并行工作。 2.8086/8088CPU内部有哪些寄存器?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8086/8088CPU内部共有14个寄存器,可分为4类:数据寄存器4个,地址寄存器4个,段寄 存器4个和控制寄存器2个。其主要作用是: (1) 数据寄存器:一般用来存放数据,但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定用途。 AX(Accumulator)称为累加器。用该寄存器存放运算结果可使指令简化,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 此外,所有的I/O指令都使用该寄存器与外设端口交换信息。 BX(Base)称为基址寄存器。用来存放操作数在内存中数据段内的偏移地址, CX(Counter)称为计数器。在设计循环程序时使用该寄存器存放循环次数,可使程序指令简化, 有利于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DX(Data)称为数据寄存器。在寄存器间接寻址的I/O指令中存放I/O端口地址;在做双字长

乘除法运算时,DX与AX一起存放一个双字长操作数,其中DX存放高16位数。 (2) 地址寄存器:一般用来存放段内的偏移地址。 SP(Stack Pointer)称为堆栈指针寄存器。在使用堆栈操作指令(PUSH或POP)对堆栈进行操作时, 每执行一次进栈或出栈操作,系统会自动将SP的内容减2或加2,以使其始终指向栈顶。 BP(Base Pointer)称为基址寄存器。作为通用寄存器,它可以用来存放数据,但更经常更重要的 用途是存放操作数在堆栈段内的偏移地址。 SI(Source Index)称为源变址寄存器。SI存放源串在数据段内的偏移地址。 DI(Destination Index)称为目的变址寄存器。DI存放目的串在附加数据段内的偏移地址。 (3) 段寄存器:用于存放段地址 CS(Code Segment)称为代码段寄存器,用来存储程序当前使用的代码段的段地址。 CS的内容 左移4位再加上指令指针寄存器IP的内容就是下一条要读取的指令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 DS(Data Segment)称为数据段寄存器,用来存放程序当前使用的数据段的段地址。 DS的内容左 移4位再加上按指令中存储器寻址方式给出的偏移地址即得到对数据段指定单元进行读写的物理地址。 SS(Stack Segment)称为堆栈段寄存器,用来存放程序当前所使用的堆栈段的段地址。堆栈是存 储器中开辟的按“先进后出”原则组织的一个特殊存储区,主要用于调用子程序或执行中断服务程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容 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 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 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

微机继电保护设计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2580896.html, 微机继电保护设计研究 运行过程中的电力系统,由于雷击、倒塌、内部过压或者错误的运行操作等都会造成故障及危害,一旦发现故障,我们就必须迅速采取并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当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应根据系统运行的维护要求,确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就此运应而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突破了传统的电磁型、晶体管型及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形式,出现了微型机、微控制器为核心的继电保护形式,这种保护形势称为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的原理和特点 传统的模拟式继电保护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的模拟量(电压U、电流I)进行工作的,也就是将采集的模拟量与给定的机械量(弹簧力矩)、电气量(门槛电压)进行对比和逻辑运算,做出判断,从而完成相应的保护。 机电保护装置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依次是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包括以下三部分:1.信号检测部分、2.逻辑判断部分、3.保护动作部分。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信号检测部分从被保护侧采集相应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传送到逻辑判断部分,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将所得结果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对比,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并发出相应的动作命令,最终再由保护动作部分执行相应的动作。 现代微机保护则是将电力系统的模拟量(电压U、电流I)进行采样和编码之后,转换成数字量,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分析、运算和判断,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具有的特点:稳定性好、逻辑判断准确、设备维护方便、设备附加值高、适应性强。 微机继电保护的设计 微机继电保护的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微机继电保护的硬件设计,从功能上讲,微机保护装置包括五个部分: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CPU),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接口部分和电源回路。 微机继电保护的软件设计中,系统软件是整个保护装置的灵魂,基于各个硬件设备的基础之上实现线路继电保护及监控的各种功能。这里以微机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例主要介绍微机保护的主程序设计与自检模块。 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取代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是个必然的趋势。通过引进微机控制技术,可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率。总之,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逐渐向智能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

微机原理第3章习题与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1.寻址方式指出了操作数的位置,一般来说_______。 A.立即寻址给出了操作数的地址 B.寄存器直接寻址的操作数在寄存器内,而指令给出了存储器 C.直接寻址直接给出了操作数本身 D.寄存器直接寻址的操作数包含在寄存器内,由指令指定寄存器的名称 答案:D 2.寄存器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_________。 A.通用寄存器 B.堆栈 C.内存单元 D.段寄存器 答案:A 3.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_________。 A.通用寄存器 B.堆栈 C.内存单元 D.段寄存器 答案:C 4.下列指令中的非法指令是______。 A.MOV[SI+BX],AX B.MOVCL,280 C.MOV[0260H],2346H D.MOVBX,[BX] 答案:B 5.设(SP)=0100H,(SS)=2000H,执行PUSHBP指令后,栈顶的物理地址是_____。 A.200FEH B.0102H C.20102H D.00FEH 答案:A 6.指令LEABX,TAB执行后,其结果是______。 A.将TAB中内容送BX B.将TAB的段基址送BX C.将TAB的偏移地址送BX D.将TAB所指单元的存储内容送BX 答案:C 7.下列正确的指令格式有______。 A.MOV[BX],1 B.MOVAL,0345H C.MOVES:PTR[CX],3 D.XLAT 答案:D 8.设(AX)=C544H,在执行指令ADDAH,AL之后,______。 A.CF=0,OF=0 B.CF=0,OF=1 C.CF=1,OF=0D,CF=1,OF=1 答案:C 9.若AL、BL中是压缩BCD数,且在执行ADDAL,BL之后,(AL)=0CH,CF=1,AF=0。再执行DAA后,(AL)=_____。 A.02H B.12H C.62H D.72H 答案:B 10.执行下列程序后AL的内容为_____。 MOVAL,25H SUBAL,71H DAS A.B4H B.43H C.54H D.67H

微机继电保护习题带答案

微机继电保护习题 1.微机保护装置从功能上可分为6个部分:(数据采集系统),数字数字处理系统,(输出通道),(人机接口),(通信系统),电源电路。 2.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隔离与电压形成(或模拟量输入变换回路)、(低通滤波回路)、采样保持回路、(多路转换器)和模数转换(A/D)回路等部分组成。 3.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电压形成回路除了完成电量变换作用外,还起着(隔离)和(屏蔽)的作用。 4.采样保持电路的作用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测量模拟输入量在该时刻的(瞬时值),并在模数转换期间内(保持输出不变)。 5.电压信号经VFC变换后是(数字脉冲波),因此采用光隔电路容易实现数据采集系统与微机系统的(隔离),有利于提高刚干扰能力。 6.在微机保护中广泛使用光隔离器,主要利用了(开关器件)的功能,应用于逻辑电平和(信号)控制,实现两侧信号的传递和(电气的绝缘)。 7.分析和评价各种不同算法优劣的标准是(精度)和(速度)。 8.采用半周期积分算法计算被测电流,如果被测电流是100A时半周期积分结果是2500,现如果半周期积分结果是2000则被测电流是()。 9.半周期积分算法可以抑制(高频)分量。对于50Hz的工频正弦量,数据窗延时为(3/4T)。 10.微机保护中,用离散傅里叶算法可用于求出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 11.R-L模型算法是以线路的简化模型为基础的,该算法仅能计算(测量阻抗),用于(线路距离)保护。 12.阶段式保护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配合问题,即(保护范围)的配合和(动作时间)的配合。<整定值(边界)的配合> 13.阶段式电流保护的1段保护其保护范围现在在(线路全长)以内,一般要求去1段保护的保护范围应大于线路全长的(85%)。 14.第2段保护必须保护线路(全长并延伸至下一级线路),但不能超过下级线路的(15%)。 15.反时限电流保护的启动电流整定值按(定时限过电流)整定。 16.低频减载装置基本级的作用是根据(系统频率下降程度)依次切除不重要的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技术

微机继电保护装臵的调试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微机型继电保护装臵的普遍使用,种类、型号、产地之多,给许多设计和现场调试人员带来很大困难。根据现场实例,针对SEL-587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臵的调试,详细介绍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装臵的原理和调试方法。 2 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装臵的实现原理 差动保护采用分相式比率差动,即A、B、C任意一相保护动作就有跳闸出口。以下判据均以一相为例,当方程(1)、(2)同时成立时差动元件保护动作。 I DZ>I DZ0(I ZD<I ZD0)(1) I DZ>I DZ0+K(I ZD-I ZD0)(I ZD≥I ZD0)(2) I2DZ>K2×I DZ 其中:I DZ为差动电流 I DZ0为差动保护门坎定值 I ZD为制动电流 I ZD0为拐点电流 I2DZ为差动电流的二次谐波分量 K为比率制动特性斜率 K2为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国内生产的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装臵中,差动元件的动作特性多采用具有二段折线式的动作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SEL-587型装臵采用三段折线式动作曲线,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只采用二段式动作特性曲线。 图1 采用二段折线式差动动作特性曲线 3装臵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1解决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的措施 (1)解决变压器两侧绕组结线不同所产生电流相位不同 微机型差动保护装臵中各侧不平衡电流的补偿是由软件完成的。变压器各侧CT二次电流由于接线造成的相位差由装臵中软件校正,变压器各侧CT二次回路都可接成Y形(也可选择常规继电器保护方式接线),这样简化了CT二次接线。SEL-587型装臵中提供了14种类型的变压器两侧CT二次不同接线的设臵(国产装臵通常仅有两种方式选择),通过对TRCON和CTCON整定值的正确设臵和选择相对应的计算常数A和B,装臵就完全解决了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不平衡电流问题。如图2为某冷轧带钢工程35/10KV主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图(这种接线方式属于装臵中B13类型)。 图2 B13型Δ-Y变压器带有Y-Y的CT连接 (2)解决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不能选得完全合适 微机型差动保护装臵是采用设臵不平衡系数,通过软件计算来调节。通常以高压侧为基准,高压侧不平衡系数固化为“1”,低压侧不平衡系数则按该装臵要求的特定计算公式计算后将参数设臵在装臵中。SEL-587型装臵采用两侧分别计算不平衡系数的办法,装臵内部设臵了TAP1和TAP2两个参数来进行电流的调整,参数的计算是通过该装臵的特定计算公式来进行。 3.2解决变压器励磁涌流 在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很大的励磁涌流。涌流中含有数值很大的非周期分量,其二次谐波分量占有一定数量,常规差动继电器则是采用速饱和变流器来消除它的影响,而微机型差动保护装臵是

微机原理第三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3.1 已知 (DS) = 1000H,(ES) = 2000H,(SS) = 3000H,(SI) = 0050H,(BX) =0100H,(BP) =0200H,数据变量DISP的偏移地址为1000。指出下列指令的寻址方式和物理地址。 (1) MOV AX,0ABH 立即寻址无 (2) MOV AX,BX 寄存器寻址无 (3) MOV AX,[l000H] 直接寻址 10000H (4) MOV AX,DATA 直接寻址 (DS*16+DATA ) (5) MOV AX,[BX] 寄存器间接寻址 10100H (6) MOV AX,ES:[BX] 寄存器间接寻址 20100H (7) MOV AX,[BP] 寄存器间接寻址 30200H (8) MOV AX,[SI] 寄存器间接寻址 10050H (9) MOV Ax,[BX+l0] 寄存器相对寻址 1010AH (10) MOV AX,DISP[BX] 寄存器相对寻址 11100H (1l) MOV AX,[BX+SI] 基址变址寻址 10150H (12) MOV AX,DISP[BX][SI] 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11150H 3.2 分别说明下例指令采用的寻址方式和完成的操作功能。 (1) MOV CX,2000H 立即寻址将立即数2000H送CX寄存器 (2) MOV DS,AX 寄存器寻址将AX寄存器内容送DS段寄存器 (3) AND CH,[1000H] 直接寻址将[DS*16+1000H]单元的内容送CH寄存器 (4) ADD [DI],BX 寄存器间接寻址将CL寄存器的内容送[DS*16+DI]单元 (5) MOV SS:[3000H],CL 直接寻址将CL寄存器的内容送[SS*16+3000H]单元 (6) SUB [BX][SI],1000H 直接寻址将立即数1000H送[DS*16+BX+SI+50H]单元 (7) ADD AX,50H[BX][SI] 相对基址变址寻址将[DS*16+BX+SI+50H]单元的内容送AX寄存器 (8) PUSH DS 寄存器寻址将DS寄存器的内容送[SS*16+SP]单元 (9) CMP [BP][DI],AL 寄存器寻址将AL寄存器的内容送[SS*16+DI+BP]单元 3.3 判断下列指令正误,如果错误请指出原因。 (1)MOV CH,2000H 错两个操作数的长度不一致 (2)XOR DL,BH 对 (3)ADD 100,AH 错目的操作数不能为立即数 (4)MOV DS,2200H 错立即数不能直接传送给段寄存器 (5)IN AL,250H 错源操作数必须为口地址 (6)MOV [BX][SI],[DI] 错两个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存储器 (7) LEA AX,BL 错源操作数必须为地址标号 (8)MOV CX,ES:BX 错寄存器寻址不能用段超越前缀 3.4 设DS=1000H,SS=2000H,AX=1000H,BX=0020H,CX=2000H,BP=0002H,SI=0010H,DI=0030H,

第三章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2012

第三章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原因。 (1) AND AX, DL ;类型不匹配 (2) ADD CS, DX ;CS不能作为目的操作数 (3) MOV AX, IP ;IP不能作为指令的操作数 (4) MOV [BP][SI], [SI] ;两个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内存操作数 (5) SUB [BP][SI], ES:DX ;段超越前缀只能用在内存操作数之前 (6) XCHG AL, [SI][DI] ;没有[SI][DI]这种操作数形式 (7) JGE AX ;条件转移指令的操作数只能是标号 (8) PUSH DL ;对堆栈不能进行字节操作 2. 用一条指令将BX清0。(请给出3种方法) 方法1:MOV BX, 0 方法2:SUB BX, BX 方法3:AND BX, 0 ;将BX和0做与,可以将BX清零 方法4:XOR BX, BX 3. 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指令序列。 (1) 判断AX的值,若AX等于0,则转到标号LABEL处。(请写出3种方法) 方法1: CMP AX, 0 JZ LABEL ; 如果ZF = 0,说明AX为0,因为CMP指令是做减法,但是不写回结果,因此指令执行后AX内容不会受到破坏 方法2: TEST AX, 0FFFF H JZ LABEL ; 如果ZF = 0,说明AX为0 方法3: AND AX, 0FFFF H JZ LABEL (2) 将AL的高4位与低4位分别放入AH与AL的低4位,并将AH与AL的高4位

清0。 MOV AH, AL AND AL, 0FH ; AL高4位通过与清零,而低4位保持不变 MOV CL, 4 SHR AH, CL ; 这两条指令通过逻辑右移将AH的高4位清零,因为SHR在右移后, 高位补零 (3) 若AX和BX中的数恰好1个是奇数、1个是偶数,则将奇数放入AX,偶数放入 BX;否则,AX和BX不变。 MOV DX,AX ;首先判断是否是1奇1偶,如是则保持不变 ADD DX,BX TEST DX,01H ;检测AX与BX是否同为偶数或同为奇数 JZ CONTINUE TEST AX, 01H ;检测AX的最低位 JNZ CONTINUE XCHG AX, BX CONTINUE : ….;无需处理,AX,BX中内容将不变 4. 分析下列指令序列完成什么功能。 MOV CL, 4 SHL DX, CL MOV BL, AH SHL AX, CL SHR BL, CL OR DL, BL 答案:将DX.AX中的32位数整体逻辑左移4位。 5. 给出下列各条指令执行后AL以及CF、OF、SF、和ZF的值。 指令AL CF OF SF ZF 备注 MOV AL, 100 100/64H MOV指令不影响标志位 XOR AL, AL 100/64H 0 0 0 1 除NOT外,逻辑运算后CF=OF=0,其余 据结果设置;逻辑运算指令下,AF标志

电力系统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用途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用途 微机型保护装置是用于测量、控制、保护、通讯一体化的一种经济型保护;针对配网终端高压配电室量身定做,以三段式无方向电流保护为核心,配备电网参数的监视及采集功能,可省掉传统的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频率表、电度表等,并可通过通讯口将测量数据及保护信息远传上位机,方便实现配网自动化;装置根据配网供电的特性在装置内集成了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功能,可灵活实现进线备投及母分备投功能。 保护类型:定时限/反时限保护、后加速保护、过负荷保护、负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单相接地选线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失压保护、负序电压保护、风冷控制保护、零序电压保护、低周减载保护、低压解列保护、重合闸保护、备自投保护、过热保护、逆功率保护、启动时间过长保护、非电量保护等。 监控系统适用范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电室综合自动化系统、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业/工厂自动化系统。 微机保护与测控装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DSP和表面贴装技术及灵活的现场总线(CAN)技术,满足变电站不同电压等级的要求,实现了变电站的协调化、数字式及智能化。此系列产品可完成变电站

的保护、测量、控制、调节、信号、故障录波、电度采集、小电流接地选线、低周减载等功能,使产品的技术要求、功能、内部接线更加规范化。产品采用分布式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可集中组屏或分散安装,也可根据用户需要任意改变配置,以满足不同方案要求。 微机保护装置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保护、监控及测量,可用于线路、变压器、电容器、电动机、母线PT检测、备用电源自投回路及主变保护、控制与监视。单元化的设计使其不但能方便地配备于一次设备,也可以集中组屏、集中控制。规范的现场总线接口支持多个节点协调工作,实现系统级管理和综合信息共适用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对适用环境更高要求,微机保护功能性也越趋完善。通用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可作为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不接地系统、小电阻接地系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直接接地系统的各类各类电器设备和线路的保护及测控,也可作为部分66KV、110KV电压等级中系统的电压电流的保护及测控其它自动控制系统。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的需求,我公司对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升级,推出了微机保护装置。CPU采用美国德州仪器的DSP数字中央处理器,具有先进内核结构、高速运算能力和实时信号处理等优良特性新型保护装置已通过测试及检验,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微机继电保护设计

基于89c51单片机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 张银龙200901100329电气09-3(订单) 1.1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1)计算机化 计算机硬件迅猛发展,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单一处理器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处理速度的不断提高为单一芯片作为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奠定了基础。89C51作为32位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很高的工作频率和计算速度,很大的寻址空间,丰富的指令系统和较多的输入输出口。CPU寄存器、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是32位,具有存储器管理功能和任务转换功能,并将高速缓存和浮点数部件都集成在CPU内。 2)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的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使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深刻影响着个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继电保护作用不只是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要保证全系统与重合闸装置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基础上协调动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显然,实现这种系统保护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网络化。 3)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实现继电保护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市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以将它所获被保护元件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每个微机保护装置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无故障正常运行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4)智能化 今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研究也已开始。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映射方法,很多难以列出方程或难解的复杂问题,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则可迎刃而解。 1.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包括: 1)自动、迅速、有选择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轻负荷或跳闸。 2.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2.1.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利用正常运行与区内外短路故障电气参数变化的特征构成保护的判据,根据不同的判据就构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例如: (1)电流增加(过电流保护):故障点与电源直接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电流会增加电压降低(低电压保护):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短路点得电压降到零。 (2)电流与电压的相位角会发生变化(方向保护):正常20°左右,短路时60°~85°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学院年级、专 业、班 姓名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电力工程基础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微机保护装置及其定值设置。 2)掌握采用微机保护装置实现三段式保护的原理、参数设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段式电流保护是分三段相互配合构成的一套保护装置。第一段是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三段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一段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第二段限时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下一级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第三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但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因此,为保证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常将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1、2、3组成、限时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4、5、6组成和过电流保护由继电器7、8、9组成。由于三段的启动电流和动作时间整定得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分别使用三个电流继电器和两个时间继电器,而信号继电器3、6、9分别用以发出I、II、III段动作的信号。 三段式电流保护优点:接线简单、动作可靠,切除故障快,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所以在电网中35kV、10kv及以下的电压配电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三段式电流保护范围说明图 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三段式电流保护展开图 三、实验设备 电源屏,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MDLA断路器模拟装置,DL-802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PC机,实验导线若干。 4.1 定值管理 本装置的整定值均以数字形式存放在CPU 插件的E2PROM 中,可同时存放32套不同的整定值,以适应不同的运行方式。正常选择0区定值。 4.2 定值及软压板清单 4.2.1 定值说明 序号定值名称范围单位备注 1 控制字一0000~FFFF 无参见控制字说明,装置自动生成 2 控制字二0000~FFFF 无参见控制字说明,装置自动生成

第三章微机原理 习题课

第三章习题课 一、选择题 1、在汇编语言程序得开发过程中使用宏功能得顺序就是()。 A、宏定义,宏调用 B、宏定义,宏展开 C、宏定义,宏调用,宏展开 D、宏定义,宏展开,宏调用 2、汇编语言源程序中,每个语句由四项组成,如语句要完成一定功能,那么该语句中不可省略得项就是()。 A、名字项 B、操作项 C、操作数项 D、注释项 3、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S指令 B.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S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指令 C.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AE/JNB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GE/JNL指令 D.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GE/JNL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AE/JNB指令 4、编写分支程序,在进行条件判断前,可用指令构成条件,其中不能形成条件得指令有( )、 A、CMP B、SUB C、AND D、MOV 5、测试BL寄存器内容就是否与数据4FH相等,若相等则转NEXT处执行,可实现得方法就是( )。 A TEST BL,4FH JZ NEXT B XOR BL,4FH JZ NEXT C AN D BL,4FH JZ NEXT D OR BL,4FH JZ NEXT 6、检查BUF得内容就是否为正偶数,如就是正偶数,则令AL=0。下面程序段正确得就是( )。 A、MOV AL,BUF JS K1 SHR AL,1 JNC K1 MOV AL,0 K1:……B、MOV AL,BUF AND AL,11 JNZ K2 MOV AL,0 K2:……

C、MOV AL,BUF TEST AL,81H JNZ K3 MOV AL,0 K3:…… 7、下列描述中,执行循环得次数最多得情况就是()。 A.MOV CX,0 B.MOV CX,1 LOP:LOOP LOP LOP:LOOP LOP C.MOV CX,0FFFFH D.MOV CX,256 LOP:LOOP LOP LOP:LOOP LOP 8、在下列指令中, 指令得执行会影响条件码中得CF位。 A.JMP NEXT B.JC NEXT C.INC BX D.SHL AX,1 9、下列指令执行时出错得就是()。 A.ADD BUF1,BUF2 B.JMP DWORD PTR DAT [BX] C.MOV AX,[BX+DI] NUM D.TEST AL,08H 10、在下列指令得表示中,不正确得就是()。 A.MOV AL,[BX+SI] B.JMP SHORT DONI C.DEC [BX] D.MUL CL 11、在进行二重循环程序设计时,下列描述正确得就是()。 A.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外;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B.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内;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内 C.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外循环之外 D.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12、下面就是多字节加法程序,第一个数就是8A0BH,第二个数就是D705H。 DA TA SEGMENT FIRST DB (1), (2),0H SECOND DB (3), (4) DA 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 TA START:MOV AX,DA TA MOV DS,AX MOV CX, (5) MOV SI,0 (6) NEXT: MOV AL,SECOND[SI] ADC FIRST[SI],AL INC SI LOOP NEXT MOV AL,0 ADC AL, (7) MOV FIRST[SI],AL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现状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2580896.html,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现状 汇卓电力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厂家,本公司生产的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设备在行业内都广受好评,以打造最具权威的“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高压设备供应商而努力。 继电保护技术目前正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计算机化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2580896.html,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硬件已经历了个发展阶段从位单结构的微机保护问世,不到年时间就发展到多结构,后又发展到总线不出模块的大模块结构,性能大大提高,得到了广泛应用。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目前,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不但要大量投资,而且使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如果用光纤作为网络的传输介质,还可免除电磁干扰。 现在光电流互感器和光电压互感器已在研究试验阶段,将来必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在采用和的情况下,保护装置应放在距盯和最近的地方,亦即应放在被保护设备附近。和的光信号输入到此一体化装置中并转换成电信号后,一方面用作保护的计算判断另一方面作为测量量,通过网络送到主控室。从主控室通过网络可将对被保护设备的操作控制命令送到此一体化装置,由此一体化装置执行断路器的操作。年天津大学提出了保护、控制、测量、

电力自动化中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探析

电力自动化中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探析 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供电的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保障电网运行过程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装置。较传统继电保护装置而言,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性能更优,工艺结构更为科学。因此,必须推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文章重点针对电力自动化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电力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是利用多功能、高性能的计算机作为电力系统的智能终端,通过网络获取电力运行及故障信息,并将所获取被保护元件的数据成功传送任何一个终端或控制中心,这样,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不仅有效实现了继电保护的功能,还实现了正常运行下的测量、通信、控制功能,达到了保护、控制、测量、通信一体化的目的。 1 电力系统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及特点分析 通常而言,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是利用微处理器,借助于数字处理方法,采用各类模块化软件,用以实现多种功能。随着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进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功能与性能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保护功能方面,利用各种装置即可有效实现对变压器、线路等多种设备的保护,与此同时,借助于微处理器优良的数据处理功能,还实现了传统继电保护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多项保护功能,解决了传统电磁感应原理保护方式所存在的灵敏度不佳、动作速度慢,以及晶体管继电保护方式抗干扰性能差、质量不稳定、判据不准等诸多缺陷。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推动了微处理器、微机迅速步入实用化阶段,由此,微机继电保护日趋实用。 同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相比,微机继电保护具有如下特点:(1)进一步改善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及动作特征,提高了动作的正确率;(2)能够有效扩充相关辅助性功能;(3)具有优良的工艺结构;(4)极大地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5)使用过程方便、灵活性强、界面友好;(6)可远程监控。 2 电力自动化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应用 文章以某厂区10kV系统为例,就微机继电保护在其中的应用加以具体分析。该厂区具有一处110/10kV变电站,以电力负荷分布状况为依据,分别设置了三处10kV的变配电所,确保变电所都处于负荷中心,利用变电站进行电源的输送,设计了相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以下具体就该厂区10kV系统中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加以探讨。 2.1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结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