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化学性污染物的主要类别有:

(1)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

(2)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溶入食品的有害物质

(3)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4)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5)掺假、造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目前世界各国的化学农药品种约1400多个,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有40种左右。农药除了可造成人体的急性中毒外,绝大多数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有致癌性,致畸性,并且都是通过污染食品的形式造成;

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对人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如长期摄入含镉量高的食品,会引起慢性中毒,并导致肾功能损伤,肺气肿等;

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其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亦及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及其机理,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对生育繁殖的影响、胚胎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敏性等;

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鲜艳色泽,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食品化学性污染造成的危害。首先,合理科学使用农药,对农药施用时期、配置和施用方法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还要严格遵守兽药使用准则,科学安全用药,要针对畜禽疫病发生的种类和情况,合理用药;其次,蔬菜要摘净残叶,去除烂根,清洗干净,水果和生食的蔬菜应彻底清洗干净,有的还应消毒;蔬菜的污染主要在采摘前的生长期,应严格遵守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残留量标准;第三,改变不良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尽量不要采用油煎、油炸、烘烤或熏制的烹调方法,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还要注重食品包装袋的卫生,禁用聚苯乙烯用作快餐饭盒,避免造成白色污染,要用聚碳酸酯塑料制作的食品包装、模具、奶瓶等。

在国家监管层面,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食品化学性污染造成的危害。首先,国家要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加强小企业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严格生产许可,加快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向纵深发展,并突出重点,加大食品监督抽查力度;其次,

要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深化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遏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第三,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制订各类食品中有毒金属元素的最高允许鞭策量标准,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测和监督工作,限制食品加工工具、管道、包装、容器、食品添加剂中的铅含量及各种原料的砷含量;制定与完善食品中铅、汞、镉、砷等有毒金属的食品卫生标准;严格农药、砷化物等保管制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标准,防止水土遭到污染;要特别注意保护水资源,防止生活用水被污染。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项目部大气污染高效反应机制,保证我项目部负责施工区域在大气污染时减少污染物排放,缓解大气污染,保障市民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珠江三角洲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工程施工区域的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 1.4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空结合”的原则,在项目部领导班子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一旦发生大气污染事件,需启动本应急预案时,能够做到通信联络及时畅通,指挥调动灵活,运转高效。 二、组织机构及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设立项目部大气污染应急领导小组(简称项目部领导小组),主要工作是负责施工区域内大气污染应急响应的指挥、布置、协调、实施和监督。 组长:XX 常务副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XX、XX 2.2项目部应急办公室 项目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项目部应急办),主要职责是协调各有关部门实施应急响应,检查指导项目组应急影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宣传教育和落实人、财、物的保障工作。项目部应急办设在安环部。 办公室主任:XX 办公室副主任:XX

办公室成员:XXXXX 24小时值班电话:……….、……… 三、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将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具体分级为:III级预警: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101-2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或重度污染时,启动III级预警。 I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数(AQI)在201-3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时,启动II预警与应急响应。 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当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气质(AQI)大于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时,启动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 四、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 4.1预案启动 在市应急指挥部发布应急响应通知后,项目部应急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急办落实本预案规定的各项应急措施。 4.2响应程序 预案启动后,项目部应急办首先要督促各工区积极组织落实大气污染应急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应急办主任,项目部应急办主任同时上报项目部应急小组组长及工务署应急办。 4.3大气污染应急措施 根据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级别分3个级别采取相应的污染应急措施。 4.3.1大气污染III级预警措施 施工区域内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监管。 4.3.2大气污染I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措施 各工区停止土石方、房屋拆除、余泥渣土建筑垃圾清运等施工,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4.3.3大气污染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措施 各工区停止土石方、房屋拆除、余泥渣土建筑垃圾清运。以及油漆喷涂和粉刷等施工作业,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4.4应急响应解除 深圳市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响应解除通知后,项目部应急办应立即通知各工区应急解除。

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辅导教案 1.根据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不同,可将污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常见的生物性污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_是病原体污染的一种主要形式,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有计划地__________,可迅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加快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预防该种传染病的流行。 3.预防超敏反应的首要条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变应原的类型与性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________变应原,要做好相应的呼吸道保护措施;针对________变应原,则要注意“病从口入”;针对________变应原,则要减少接触或使用会引发过敏的物质;针对________变应原,要避免变应原进入体内。 4.生物由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__传播到另外的地方,损坏入侵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并影响当地的农、林、牧与渔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这个过程称为生物入侵。 5.外物种的入侵途径一般有三种:一是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 参考答案 1.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病原体污染变应原污染生物入侵 2.传染病的流行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3.远离致病的变应原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注入性 4.原生地自然或人为途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 5.人为有意引入人为无意带入自然入侵 1.什么是科赫原则? 答案:科赫原则是确定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四条标准。具体如下:(1)在所有的患者身上都能找到这种病原体,而健康人没有;(2)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的这种病原体能够在实验室培养和繁殖;(3)把从实验室中分离出的病原体再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可以使该动物得与人同样症状的疾病;(4)从患病实验动物体内分离出这种病原体,证明这种病原体还能够在实验室中继续培养。 2.超敏反应有什么特点?引起超敏反应的变应原与一

生物性污染与食品安全

生物污染:指有害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虫、昆虫等生物对食品造成的污染,是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安全性威胁。 生物危害:指生物本身及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寄生虫及其虫卵和昆虫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产品污染,这种污染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损害。 生物富集: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残留在各类生物体内的农药逐渐被积累起来,这就是生物富集现象。 细菌污染指标:(1)细菌总数的检验(2)大肠菌值(3)肠道致病菌的检验 内源性污染: 外源性污染:

1、食品污染途径有哪些? ①原辅材料污染:种植业中化肥、农药、植物激素;养植业中抗生素、动物激素、饲料添加剂不合理使用;水产品中污染、赤潮等均可造成食品污染,且程度较严重。 ②生产加工过程污染:容器、用具、管道未清洗干净或使用不当;生产工艺不合理;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不良均可造成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③包装、储运、销售中污染:食品包装材料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由于交通运输工具不洁可造成污染;食品贮存条件不卫生或散装食品及销售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 ④人为污染:食品中人为掺伪,或加入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用工业原料作为食品用原料来生产食品;用工业拔染剂“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加入食品中“漂白”;在猪饲料中加“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等故意造成食品污染。 ⑤意外污染:由于火灾、地震、水灾、核泄露等,也可对食品造成污染。 2、食品污染有哪几个特点? 第一,食品被污染日趋严重及普遍,其中化学性物质的污染占主要地位。 第二,污染物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时,浓度可以不断积聚增高,即所谓生物富集作用,以致轻微的污染过程经生物富集作用后,可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第三,现今食品污染导致的危害,除了急性毒性作用外,以慢性毒性为多见。由于长期少量摄入。且生物半衰期又较长,以致食品污染在体内对DNA等发生了作用,可出现致畸、致癌、致突变现象。 3、环境污染如何影响食品安全的? 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针对原料动植物的生产过程。在这些动物、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呼吸、吸收(或摄食)、饮水而使环境污染物质进入或积累在动、植物中,从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4、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有哪几方面? 影响食品的感官 急性食物中毒 对机体的慢性中毒 致畸作用 致突变5、食品杂物污染的主要途径有那些? ①食品在生产时的污染; ②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 ③品运输过程的污染; ④意外污染; ⑤食品的掺杂掺假。

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及其危害简析

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及其危害简析 武汉大学陈XX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不提的话题。如何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做简单介绍。 一.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大气污染会造成很大的自然与社会危害。大气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生物生存,影响全球气候等。 二.硫氧化物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污染物最主要的一种就是二氧化硫()污染。 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

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 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 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如下: 1. 自然界含硫矿石的分解; 2. 火山喷发; 3. 工厂排出的废气; 4. 含硫燃料的燃烧。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 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三. 氮氧化物 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最主要的形式是 二氧化氮()污染。 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高度活性的气态物质。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电厂废气的排放等。 二氧化氮还是酸雨的成 因之一,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多种多样,包括:对湿地和陆生植物物种之间竞争与组成变化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营养化(由于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藻类大量繁殖而导致缺氧)以及增加水体中有害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过量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高二生物生物性污染

辅导教案 1.根据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不同,可将污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常见的生物性污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_是病原体污染的一种主要形式,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有计划地__________,可迅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加快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预防该种传染病的流行。 3.预防超敏反应的首要条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变应原的类型与性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________变应原,要做好相应的呼吸道保护措施;针对________变应原,则要注意“病从口入”;针对________变应原,则要减少接触或使用会引发过敏的物质;针对________变应原,要避免变应原进入体内。 4.生物由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__传播到另外的地方,损坏入侵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并影响当地的农、林、牧与渔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这个过程称为生物入侵。 5.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一般有三种: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

参考答案 1.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病原体污染变应原污染生物入侵 2.传染病的流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3.远离致病的变应原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注入性 4.原生地自然或人为途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 5.人为有意引入人为无意带入自然入侵 1.什么是科赫原则? 答案:科赫原则是确定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四条标准。具体如下:(1)在所有的患者身上都能找到这种病原体,而健康人没有;(2)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的这种病原体能够在实验室培养和繁殖;(3)把从实验室中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再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可以使该动物得与人同样症状的疾病;(4)从患病实验动物体内分离出这种病原体,证明这种病原体还能够在实验室中继续培养。 2.超敏反应有什么特点?引起超敏反应的变应原与一般的抗原有什么区别? 答案:超敏反应的特点是:第一,发病时出现功能性紊乱,但一般不出现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且症状出现快、消退快;第二,特应性是可遗传的;第三,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对不同的变应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建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高效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制订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减少大气污染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切实加强应急处置专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建立健全预防、预测和预警体系,对潜在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根据我市污染的特点,建立不同级别环境应急预案,环保局对全县存在隐患的企业建立台账,根据污染类别及危害程度,分级强化管理。 3. 信息共享、分工协作 建立健全以县政府为主线,环保局与相关部门互联共享的信息网络。保证信息传递快速、通畅,根据大气污染突发事故随机、易燃、易爆等特点,加强与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环境应急分工协作。

4.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 密切关注大气例行监测点源的污染动态,通过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布,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参与意识,利用媒体加强大气污染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力度。5.依法监管、杜绝隐患 对于污染企业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要依法监管,发现不经处理、直接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的部门,要建立问责制。充分发挥企业环保部门作用,提高其对本企业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防范及处置能力。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工业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印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的通知》(2006年3月31日环发〔2006〕50号)、《省(市)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山东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1年6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8号)。 1.4适用范围及现状 适用范围: 1.辖区可预见的具有隐患的大气污染源。 2.各类级别大气污染突发事件。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化学性污染物的主要类别有: (1)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恶英、三氯丙醇等 (2)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溶入食品的有害物质 (3)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4)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5)掺假、造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目前世界各国的化学农药品种约1400多个,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有40种左右。农药除了可造成人体的急性中毒外,绝大多数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有致癌性,致畸性,并且都是通过污染食品的形式造成; 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对人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如长期摄入含镉量高的食品,会引起慢性中毒,并导致肾功能损伤,肺气肿等; 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其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亦及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及其机理,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对生育繁殖的影响、胚胎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敏性等; 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鲜艳色泽,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食品化学性污染造成的危害。首先,合理科学使用农药,对农药施用时期、配置和施用方法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还要严格遵守兽药使用准则,科学安全用药,要针对畜禽疫病发生的种类和情况,合理用药;其次,蔬菜要摘净残叶,去除烂根,清洗干净,水果和生食的蔬菜应彻底清洗干净,有的还应消毒;蔬菜的污染主要在采摘前的生长期,应严格遵守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残留量标准;第三,改变不良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尽量不要采用油煎、油炸、烘烤或熏制的烹调方法,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还要注重食品包装袋的卫生,禁用聚苯乙烯用作快餐饭盒,避免造成白色污染,要用聚碳酸酯塑料制作的食品包装、模具、奶瓶等。 在国家监管层面,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食品化学性污染造成的危害。首先,国家要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加强小企业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严格生产许可,加快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向纵深发展,并突出重点,加大食品监督抽查力度;其次,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项目部大气污染高效反应机制,保证我项目部负责施工区域在大气污染时减少污染物排放,缓解大气污染,保障市民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珠江三角洲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工程施工区域的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 1.4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空结合”的原则,在项目部领导班子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一旦发生大气污染事件,需启动本应急预案时,能够做到通信联络及时畅通,指挥调动灵活,运转高效。 二、组织机构及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设立项目部大气污染应急领导小组(简称项目部领导小组),主要工作是负责施工区域内大气污染应急响应的指挥、布置、协调、实施和监督。 组长:XX 常务副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XX、XX 2.2项目部应急办公室

项目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项目部应急办),主要职责是协调各有关部门实施应急响应,检查指导项目组应急影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宣传教育和落实人、财、物的保障工作。项目部应急办设在安环部。 办公室主任:XX 办公室副主任:XX 办公室成员:XXXXX 24小时值班电话:……….、……… 三、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将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具体分级为: III级预警: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101-2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或重度污染时,启动III级预警。 I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数(AQI)在201-3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时,启动II预警与应急响应。 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当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气质(AQI)大于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时,启动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 四、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 4.1预案启动 在市应急指挥部发布应急响应通知后,项目部应急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急办落实本预案规定的各项应急措施。 4.2响应程序 预案启动后,项目部应急办首先要督促各工区积极组织落实大气污染应急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应急办主任,项目部应急办主任同时上报项目部应急小组组长及工务署应急办。 4.3大气污染应急措施 根据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级别分3个级别采取相应的污染应急措施。

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 污染杂质为化学物品而造成的水体污染。化学性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6类: (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以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发现。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进行传播。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也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一大课题。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物质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也进一步繁杂,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 (1)食品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 (2)环境污染物; (3)滥用食品添加剂; (4)食品加工、贮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物质或工具、用具中的污染物。 食品污染的种类 食品污染分为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三类。 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食品污染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第39卷第2期2010年3月 卫生研究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Vol.39No.2Mar.2010251 文章编号:1000- 8020(2010)02-0251-04·综述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周慧霞 综述 徐东群 1 审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 100021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人群伤亡。对此,世界各国均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本文对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进行危害鉴定、暴露评价、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和危险度特征分析时所使用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关键词: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健康风险评价大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No.2007AA06A408) 作者简介:周慧霞,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空气污染与健康影响 1通讯作者:徐东群,女,研究员 环境风险评价在广义上是指对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所引发或面临的危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 生态系统等所造成的可能损失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 [1] 。狭义上,环境风险评价常指对有毒有害物 质(包括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有两种类型:人体健康风险评价[2] (health risk assessment )和生态风险评价[3](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 近年来,国内外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频发。这些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给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针对突发事故造成的严重影响,世界各国均相继开展了突发事故相关研究工作, 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事故概率风险分析研究和事故后果定量分析研究。其中,在事故后果定量分析研究中包括了相关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的内容。本文就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中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健康风险评价 健康危险评价是指在综合分析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毒理 学实验、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等多方面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有毒有害物质损害人类健康的潜在能力加以定性和定量分析 的过程。健康风险评价一般遵循以下4个基本步骤 [4-5] :1.1危害鉴定 目的是确定某种待评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机体接触 后,能否产生损害效应;损害效应的性质、特点和强度;该污染物与损害效应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1.2 暴露评价 目的是确定暴露人群对待评污染物的暴露总量并阐述暴露特征,为定量风险评估提供依据。1.3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目的是对待评污染物暴露水平与暴露人群中出现的最敏 感的关键有害效应发生率间的关系进行定量估算,确定特定接触剂量下评价人群健康风险的基准值。它主要研究有害效应与暴露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进行风险评价的定量依据。1.4 危险度特征分析 目的是通过综合暴露评价和剂量-反应关系评评价的结果,分析判断暴露人群中发生某种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大小,并对其可信程度或不确定性加以阐述。 早期的健康风险评价主要应用于人体长期低剂量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所引起的慢性健康损害。2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随着突发性事故风险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健康风险评 价开始应用于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中,但是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健康损害有其自身的特征, 如人群在较短时间内暴露于高浓度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人体健康损害在短时间内出现。因此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时, 与慢性健康损害有所不同。已经开展的健康风险评价多集中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健康影响 [6-10] 。已经建立的相关信息数据库收集了较全面的 化学物质理化特性、毒理学资料和人群健康效应等资料。如 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n Chemical Safety ,IPCS )INCHEM [11](Chemical Safety Information from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系统中所提供的国际化学品评估简明手册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s (CICADS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总结和评估手册[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Summaries &Evaluations ]、环境健康基准(Environmental Health Criteria documents ,EHCs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安全指南(Health and Safety Guides ,HSG )、欧盟的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 )和美国环保局的综合风险信息系统 [12] (Integrated Risk Information System , IRIS )等。由于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中的污染物大多是氯气、氨气、硫化氢等常见刺激性或窒息性气体,因此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库资料来进行事故污染物的危害鉴定。 可以采用直接测定法评价污染物的人体暴露水平。然而由于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具有突发性、污染物浓度高、持续时间短暂等特点,很多情况下现场测定污染物浓度往往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人群暴露评价时,通常是根据事故危险源特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有很多污染的机会,会受到多方面的污染。污染后有可能引起具有急性短期效应的食源性疾病或具有慢性长期效应的长期性危害。 第一节食品的污染及危害 一、食品污染的定义及种类 1.定义:指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介入食品的现象。 2.种类:一般情况下,常见的主要食品卫生问题均有这些污染物所引起。食品污染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生物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昆虫的污染 化学性污染:主要有金属毒物,无机物,有机物。如汞、镉、铅、砷、亚硝胺类、多环芳烃类、酚、硒、氟等。 物理性污染:杂质——生产过程带进沙子,排泄物;人为加入,如注水、铁钉增重等。 放射性污染物:环境中有,植物种植、动物饲养、食品加工中可能进入食品。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特别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卫生上更加重要。前苏联切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下游国家很害怕日本。 (二)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污染物的毒性大小;污染量;人体的摄入量 一般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三类: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急性毒性 污染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在短时间内造成机体损害,出现临床症状(如急性肠胃炎),称为急性中毒。引起的污染物有:细菌及其毒素;霉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物(如农药) 2.慢性毒性 污染食品含有少量有害物质时,一次食入一般不会引起任何危害,但若长期反复摄入时,可造成慢性中毒。如长期摄入微量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能引起肝组织病变、坏死、甚至发生癌变;还有慢性铅中毒、慢性汞中毒会出现周身乏力等。慢性中毒较难发现,容易被忽视,更应给以重视。 3.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某些食品污染物通过孕妇作用于胚胎,使其发育不能正常进行,出现畸胎或死胎。引起致畸的物质有:DDT等农药、亚硝胺、甲基汞、二噁英、黄曲霉毒素等。在体内可引起癌肿生长的物质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是化学物质,如六六六、亚硝胺、黄曲霉毒素、芳香胺类、多环芳烃以及砷、镉、镍、铅等。 所谓突变是生物在某些诱变因子作用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的、根本的变化,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给后代细胞,使新的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与食品有关的致突变物有: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DDT和烷基汞化合物等。第二节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概述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性污染,寄生虫污染、昆虫污染等。细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及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及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爆炸、泄漏、火灾等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日益频发,对社会生产、群众生活和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极坏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开发高分辩、高效率的气象场、浓度场和风险场模拟技术,建立数字化、动态化应急预案,为应急救援措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引用了适用于小尺度气象场模拟的数值模型、大气风险评估模型,基于风险模拟结果和健康风险评估准则,构建了一个针对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的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系统,并进行了应用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以南京化工园区为例,应用TAPM模式进行了小尺度气象场模拟,针对影响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温度、相对湿度、风、混合层高度和摩擦速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描述了温度、相对湿度、混合层高度和摩擦速度的日变化特征;模拟的2-m温度、2-m相对湿度和10-m风速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69和0.51,均通过了0.01置信度的显著性检验,表明TAPM具有较好的模拟高分辩气象场的能力。其次,以ALOHA、SLAB-AEGLs系统为工具,对氯气泄漏、乙烯燃烧爆炸事故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以氯气泄漏事故为例,对持续泄漏时间、环境风速、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稳定度、逆温层高度、源高、源强等相关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乙烯储罐破裂为例,对储罐类型、储罐量、存储温度、容器破坏部位等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温度、储罐类型、储罐高度对事故后果影响不大;较大的环境风速、不稳定的大气、没有逆温层或较高的逆温层等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对于直接泄漏事故,持续泄漏时间越长、泄漏位置越高、泄漏速率越大,事故后果越严重;对于储罐破裂事故,破裂孔洞越大、位置越低、存储温度越高,事故后果越严重。此外,利用HYSPLIT模式进行了一次泄漏事故模拟。 研究表明ALOHA模式可以模拟泄漏、火灾、爆炸三种事故类型,适用范围广,但由于模式设计所限,ALOHA仅适用于中小尺度事故的模拟;SLAB作为一种重气体模式,它仅能处理重气体直接泄漏的事故情形;HYSPLIT模式由于采用变化的气象场,因此它可适用于大时空尺度的直接泄漏事故情形的模拟,由于模式设计所限,HYSPLIT没有考虑风险物质自身属性对事故发展的影响。由于SLAB和

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及答案(DOC)

?
1、(单选题)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 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 )确定。
? ? ?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2、(单选题)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 ? ?
A.综合治理 B.统筹协调 C.统一排放标准 D.联防联控
正确答案:B
?
用户选择:
3、(单选题)关于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D.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 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4、(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 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 )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 ? ? ?
A.三 B.五 C.二 D.四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5、(单选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 )开始实施。
? ? ? ?
A.2015 年 12 月 1 日 B.2016 年 3 月 1 日 C.2016 年 6 月 1 日 D.2016 年 1 月 1 日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6、(单选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 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检验或者破坏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人处( )的罚款。
? ? ? ?
A.3000 元 B.10000 元 C.1000 元 D.5000 元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7、(单选题)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 )以上的情 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 ? ? ?
A.4 分钟 B.1 分钟 C.2 分钟 D.3 分钟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8、(单选题)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县级人民政府, 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向( )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 ? ? ?
A.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本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部门 C.上一级人民政府气象部门 D.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例文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例文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珠江三角洲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 (二)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市政府成立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指挥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市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按职能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确保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2.分级分区、注重成效。根据大气污染情况建立不同级别的污染等级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划分不同的预警与应急响应分区,确保应急措施的有效性,优化应急预警与响应流程,提高时效性。 3.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预报预警应急体系,对潜在污染做到"早预报、早报告、早处置",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预警与应 急响应工作。

(四)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级。 按照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的分级方法,结合深圳市空气质量状况,将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具体分级为: Ⅲ级预警:当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I)在101-2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时,启动Ⅲ级预警。 Ⅱ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当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时,启动Ⅱ级预警与应急响应。 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当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时,启动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 (五)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区。 1.预警与应急响应分区。 根据本市各区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源分布情况,将本市划分为2个预警与应急响应分区,按照不同分区的空气质量预报情况,启动不同的应急措施。具体分区为: 西部区:包括南山区、宝安区、光明新区、龙华新区等4个区(新区); 中东部区:包括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龙岗区、坪山新区、大鹏新区等6个区(新区)。

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食品污染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鸡蛋变臭,蔬菜烂掉,主要是细菌、真菌在起作用。细菌有许多种类,有些细菌如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也能通过工具、容器、洗涤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腐败变质。真菌的种类很多,有5 万多种。最早为人类服务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种。现在,人们吃的腐乳、酱制品都离不开霉菌。但其中百余种菌株会产生毒素,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食品被这种毒素污染以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据调查,食物中黄曲霉素较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英国科学家认为,乳腺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气候温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旋毛虫等,这些寄生虫一般都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后再使鱼类、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后会引起寄生虫病。 化学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还有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鲜艳色泽。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预防 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各个细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食品污染的防制措施主要有: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和国家卫生标准; (3)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把住食品生产、出厂、出售、出口、进口等卫生质量关; (4)加强农药管理; (5)灾区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种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发生。 为防止食物遭受生物性污染,必须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落实好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预防生物污染的各项措施。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地好食品卫生检验监督工作,一旦发现被污染的食品(包括进口食品),需及时抽样送检。严重污染的食品不得销售、食用,应进行焚毁或掩埋,可食部分必须严格进行消毒。要加强对食品有关人员的卫生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企业卫生五四制》。从事生产经营饮食的商业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证,禁止传染病患者参与生产、经营食品的工作。 化学性污染的预防措施 预防有毒金属污染食品的措施:禁止使用含汞农用化学物质,限制食品加工工具、管道、包装、容器、食品添加剂中的铅含量及各种原料的砷含量;制定与完善食品中铅、汞、镉、砷等有毒金属的食品卫生标准,加强对食品的监测;严格农药、砷化物等保管制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标准,防止水土遭到污染;要特别注意保护水资源,防止生活用水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