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典故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典故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典故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典故

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鲍叔牙和管仲是很好的朋友,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他们的历史典故。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管鲍之交的历史典故

《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遇,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

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春秋左传·庄公十年》: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鲍叔牙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牙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

《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善如流,下善齐肃;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管鲍分金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鲍叔牙在南阳经商,认识了管仲。通过接触了解,他知道管仲虽然家道中落,境遇困顿,但志大才高,不是等闲之辈。他很看重管仲,于是两人就合在一起做起了买卖。管仲每逢赚了钱总想多分一点,鲍叔牙知道后也不以为意。

有人对鲍叔牙说:“你这么做不是吃亏了吗?”但鲍叔牙回答说:“管仲并不是贪财之人,只是家中贫穷急需钱财而已,是应

该多拿些钱的.。”有时候做生意赔了钱,鲍叔牙不但不抱怨管仲,还安慰管仲说:“这是时机不利的缘故,请不要放在心上。”管仲听了,十分感动。这就是被后世盛传的“管鲍分金”的故事。

管仲也曾从军出征,在战场上多次临阵脱逃。有人便讽刺管仲胆怯,鲍叔牙则极力为其辩解,说这是因为管仲家有老母,需要他孝养侍奉,故不能轻生。

“在朋友贫贱窘困之时,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坚定的信任,确实难能可贵。”王晶说,后来,鲍叔牙和管仲都弃商从政,在齐国做了大夫。当时正是齐僖公在位,齐僖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名诸儿,被立为太子;次子名纠,任命大夫召忽、管仲为其师傅;三子名小白,而命鲍叔牙为其师傅。管鲍两人都是尽心尽力地各为其主。

有关鲍叔牙荐管仲的历史典故

周平王在公元前年把国都迁到洛邑。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年周被秦消灭为止,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代,一般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叫做春秋,把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叫做战国。东周是个动荡的时期,周天子一天天丧失了权势和威力,称霸的诸侯国的权力大于天子。到后来周天子的国土只相当于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了。

春秋初期,齐(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是个大诸侯。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齐桓(huán)公在位。齐桓公即位七年后就开始称霸。他得力于管仲,管仲又叫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治理国家的本事很大。齐桓公任命他为国相以后,齐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可是以前管仲却是齐桓公的死敌。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就不能不归功于鲍叔牙了。

原先,齐国的国君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残暴荒唐,连他的两个兄弟都逃到别国去了。这两个兄弟是两个母亲生的。一个叫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姥姥家。一个叫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逃到了莒(jǔ)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的姥姥家。公子纠的师傅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是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分别在当纠、小白公子的师傅以前,合伙做过买卖。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少。赚了钱呢,管仲倒多拿一份。伙计不服,鲍叔牙说:“管仲家里难,等着钱用,多分点给他我乐意。”他们俩也一块儿打过仗。冲锋时,管仲排在鲍叔牙后头,退兵时,管仲跑在鲍叔牙前头。人家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分辩说,管仲不贪生,不怕死,他的母亲老了,多病,不能不奉养母亲。还说:“他的勇敢天下少有。”管仲听了这些话就对人说:“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

古诗管仲与鲍叔牙翻译赏析

古诗管仲与鲍叔牙翻译赏析 文言文《管仲与鲍叔牙》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翻译】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

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b/21848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桓公问管仲》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参考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桓公问管仲:“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 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弛,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擅禁,诸臣 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左右为社鼠而瞯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晋文公问于.狐偃曰:“寡人甘肥周于堂,卮酒豆肉集于宫,壶酒不清,生肉不布,杀一牛遍于国中,一岁之功尽以衣士卒,其.足以战民乎?”狐子曰: “不足。”文公曰:“吾弛关市之征而缓刑罚,其足以战民乎?”狐子对曰:“不足。”文公曰:“吾民之有丧资者寡人亲使郎中视事有罪者赦之贫穷不足者与之其足以战民乎?”狐子对曰:“不足。此皆所以慎产也;而战之者,杀之也。民之从公也,为慎产(顺其求生的欲望)也,公因而迎杀之,失所以为从公矣”曰:“然则何如足以战民乎?”狐子对曰:“令无得不战。”公曰:“无得不战奈何?”狐子对曰:“信赏必罚,其足以战。”公曰:“刑罚之极安至?”对曰:“不辟.亲贵,法及所爱。”文公曰:“善。”明日,令畋于圃陆,期以日中为期,后 期者行军法焉。于是公有所爱者日颠颉后期,吏请其罪,文公陨涕而忧。吏曰:“请用事焉。”遂斩颠颉之脊,以徇百姓,以明法之信也。而后百姓皆惧曰:“君于颠颉之贵重如彼甚也。而君犹行法焉,况于我则何有矣。”文公见民之可战也,于是遂兴兵伐原,克之;伐卫,东其亩,取五鹿;攻阳;胜虢;伐曹;南围郑,反之陴;罢宋围。还与荆人战城濮,大败荆人;返为践土之盟,遂成衡雍之义。一举而八有功。所以然者,无他故异物,从狐偃之谋,假.颠颉之脊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国最奚患.患:担心,忧虑 B.人则比.周而蔽恶于君比:比较 C.不辟.亲贵,法及所爱辟:通“避”,回避 D.假.颠颉之脊也假:借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熏之则.恐焚木位卑则.足羞 B.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晋文公问于.狐偃曰不能喻之于.怀 D.其.足以战民乎其.可怪也欤 3、以下各组语句中,能分别体现权臣“擅禁乱法”和人主“信赏必罚”的一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高考作文精选5篇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高考作文精选5 篇 2020年高考作文“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你会写么,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高考作文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高考作文1 自古以来,一位位英雄好汉,都分外重视“友谊”这个词。友谊可以说是成功的花朵,生命的阳光,人与人之间只要拥有了真诚的友谊,就不怕世间的种种困难了。今天我读了《春秋故事》里的《管鲍之交》,深有感触。 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做过生意,一起打过仗。买卖是合伙的,鲍叔牙有钱,出的本钱就多,管仲穷,本钱出的少。可是他们赚了钱,管仲却分的多些。鲍叔牙手下的人不服,鲍叔牙说:“管仲家里穷,我乐意多给他一份,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看到这里,我想起以前好朋友多拿我一点,我就不高兴,不由的十分惭愧。 他们一起打仗时,一出兵,管仲能跑在后头就不往前跑,而一退兵,他总是跑在最前面。别人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又替

管仲分辨:“管仲的母亲老了,他是为了照顾老母亲。”管仲听后,感慨地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啊!” 是啊!为什么管仲和鲍叔牙能够成功呢?为什么他们能受齐 桓公重用呢?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友谊”的真正意义! 读《管鲍之交》,欣赏他们真诚的友谊,赞美他们互帮互助的品格。让友谊之花永远绽放!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高考作文2 三清殿侧,盛世大唐。地卧龙虎,楹栖凤凰。集紫气而冲牛斗,聚圣光而漫城隍。檐牙齐列,亭角似振翅之鹰;彩瓦覆甍,琉璃如华采之玉。临门以观,心生暗叹。金砖与乌轮同晖,宝柱比桂树更艳。怀想唐宗之圣明,德泽寰宇;遥念群贤之功勋,英盖九州。环壁皆画,仿若生人;锦衣貂饰,道骨仙风。精描细绘,阎大师之圣手;笔走龙蛇,褚先生之神工。欣羡之余,颔首慨赞;仰观众贤,顿觉渺羞。 贞观盛世,十七年间。太宗衰而念老臣,天下定而思旧贤。三清殿旁小楼,辟为贤像居所;召命彼世圣手,以彰群贤英名。重葺殿堂,御题凌烟;朱门宝顶,琰容尽显。虹霞初降,罩阁台而笼众贤;晓梦常往,绕水榭而环玉阶。 廿四贤,功盖天,剑戟相缪山原,笔砚堪遮青玄。赵公无忌,忠心日月可鉴;郡王孝恭,躬身大唐之基。亮刃玄武,经略巴蜀。

管理故事:管仲助齐桓公称霸

管理故事:管仲助齐桓公称霸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管仲认为,国家富强、社稷安定首先在于得民心。而要得民心,应当先从爱惜百姓做起;而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 故事 管仲的祖先曾经是名门望族,其父管庄曾作过齐国集团的高管,后来家道中落,到管仲这一代时已经很贫穷。为了谋生,管仲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几次想进入齐国的管理层,但都没有成功。 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俩一起经商,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

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认为事情之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公元前674年,齐国CEO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按照长子继位的传统,太

子诸儿成为齐国集团新CEO,是为齐襄公。太子诸儿虽然居长即位,但质量卑劣,齐国前途令国中老臣深为忧虑。 当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双好友,给两个公子当师傅,实为美谈。 几年后,齐国集团内乱终于爆发,齐襄公被杀死。经过激烈的斗争,鲍叔牙说服了齐国高管同意护立公子小白为新CEO,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急于扩大齐国集团的实力,因此准备请鲍叔牙出任总经理(齐相)。鲍叔牙却向他推荐管仲:“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 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 齐桓公问管仲,“我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要从什么地方做起呢?” 管仲回答说:“必须先得民心。” “怎样才能得民心呢?”齐桓公接

《陈涉世家》《齐桓公问管仲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选自刘向 《说苑》)【注】①上:君王 10.解释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度.已失期(▲) (2)为天下唱.(▲ ) (3)仰而.视天(▲)(4)不遂.亡者(▲)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2)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 ▲ 12.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3.【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文管仲所说的“▲”。【甲】【乙】选文都是通过▲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选文中陈胜、管仲共同的性格特征是▲。(3分) (二)(15分)

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

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管仲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但是管仲以前曾是齐桓公的政敌。齐桓公名小白,其前任是他的兄长齐襄公。齐襄公是一个丧失人伦的衣冠禽兽,把齐国搞得一塌糊涂,使齐国政治潜藏着极其管仲像深刻的危机。诸公子纷纷逃亡,以避灾难。公子小白与心腹鲍叔牙投奔莒国,弟弟公子纠则同心腹管仲投奔了鲁国。不久,国内发生政变,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得知消息后,分别由他们所居的国家派遣军队,护送他们回国。两兄弟谁先回到齐国,谁就能成为国君。为了帮助公子纠夺得齐国君位,管仲单人匹马驰向通往莒国的大道,奋力追赶上了公子小白。他假装恭顺,上前拜见小白,乘小白不注意,突然猛发一箭,直向小白心窝射去,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从车上栽了下来。管仲大喜过望,急忙策马而逃。管仲赶上公子纠的队伍后,把事情对公子纠讲了。他们以为政敌已除,于是便从容不迫地向齐国进发。但是当他们赶到齐国首都临淄时,却得知小白已经登基为国君了。 原来小白并没有死,那一箭正射在他腰带的铜钩上,便幸运地躲过了劫难。小白知道管仲是有名的神射手,于是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栽下马去,瞒过了管仲。然后他们抄小路疾驰回国,抢先登上了国君的宝座。鲁国军队见小白

捷足先登,便用武力攻打城门,哪知齐国早有防备,鲁军大败而回。 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以后,要封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极力推荐管仲,他对齐桓公说:“管仲之才,胜我百倍,君若欲大展宏图,非管仲莫属。”齐桓公也知道管仲是旷世奇才,又见鲍叔牙竭诚推荐,于是决定捐弃前嫌,重用管仲。为了能让管仲回国,齐桓公派人对鲁国国君说,杀掉公子纠,缚送管仲回国,以报一箭之仇。若不应允,即兴兵伐鲁。鲁国弱小,只得照办,杀了公子纠,把管仲捆绑起来,装入囚车,送回齐国。管仲自以为必死无疑,他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大义凛然,泰然处之。哪知当他被押进宫廷时,齐桓公快步走下座位,亲自为他松绑,当即拜他为宰相。齐桓公的这一举动使管仲深受感动,从此他尽心辅佐齐桓公,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结果齐国大治,国力大增。管仲又建议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存邢救卫,九合诸侯,最后终于称霸天下,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首。 ----------------------------------------------------------------------------------------------------------------------- 附: 历史上很多名人、很多英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们都不会忘记自己要做个孝子。那些连自己亲人都不顾的人又怎么能相信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公子小白的肚量

公子小白的肚量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73 李恒昌 春秋时期齐国齐襄公时代,由于襄公行为不检,滥杀无辜,暴行无数,手下大臣发动政变,将其杀掉。襄公死后,齐国一度没有君主,大臣们商量把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或公子纠请回来当新的国君。这对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来说,既是一个好消息,也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因为,他们两人展开的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谁先赶回来谁就能够就任国君。 当时,公子小白离齐国都城相对较近,因此他们率先赶到城下。等到将要进城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埋伏在城下的公子纠的手下管仲带领一帮人马拦住了公子小白的去路,鲍叔牙赶紧上前护驾。管仲出手非常果断,他拉弓射箭,“哇”的一声公子小白倒在车下。管仲一看公子小白已死,立即驱车去迎接飞奔在路上的公子纠。 管仲万万没有想到,当时倒地的公子小白是故意给他演戏,自己射出的那一箭,根本没有击中他的要害。公子小白之所以倒地,是为了迷惑自己,获取进城机会和时间。很快,公子小白就任国君,并发起了攻打公子纠所在地鲁国的行动,最终迫使鲁国杀死了公子纠,管仲也被老老实实抓了回来。 公子小白大获全胜后,准备委任护驾有功并协助自己回国就任国君的鲍叔牙为齐国新一届丞相。论说,鲍叔牙完全有这个能力担任丞相,也完全应该很愉快地接受公子小白这个决定,但鲍叔牙却选择了拒绝。他对公子小白说:“实事求是地讲,我能担任丞相职务,但有个人比我更合适,如果让他干肯定比我干的更好。” 公子小白说:“那是谁?”鲍叔牙说:“就是当初想一箭射死你、现在关在大牢里的管仲。”公子白听了这话当即晕倒,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也怀疑鲍叔牙是不是吃错了药。要知道,对于想置自己于死地的管仲,公子小白一提起来就恨得牙根都疼,正想把他从牢里提来报一箭之仇,如今鲍叔牙推荐他当齐国的丞相,简直是疯了。因此,公子小白一时有些抓狂。 见公子小白不明白自己的意思,鲍叔牙说:“我之所以推荐他,是因为我对他太了解了,别看他箭术不太精,但治理国家的能力绝对比我更强。如果您想报仇,很简单,把他抓来一箭射死便是。可是,据我所知,除了报仇之外,您还有更大的抱负和理想,那就是称霸诸侯。如果您真想实现这一抱负,那么,您就应该宽大为怀,尽释前嫌,让他担任丞相。”

齐桓公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治),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如果有人遇见了像这位老人所遭遇的这样的凶暴),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西汉刘向《书苑》第二十卷 [注释] ①牸牛:母牛。②夷吾: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 9.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臣名之(命名) B、公诚愚矣(诚恳) C、臣故畜牸牛(养) D、管仲正衿再拜曰(使正,或:整理好) 10.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11.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 A、夷吾之过 B、卖之而买驹 C、为愚公之谷 D、狱讼之不正 11.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3分)

鲍管之交的故事

[键入文字] 鲍管之交的故事 管仲鲍叔牙 人这一辈子能交上一个知心贴己的朋友,那就是天大的幸运和福气。管仲能够成为齐国一代贤相,成就彪炳功业,与他遇到一位绝世好朋友鲍叔牙是很有关系的。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故事呢?以至被世人称为鲍管之交! 话说当年齐僖公去世,其长子即位,是为齐襄公。后齐襄公死于内乱,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展开了对国君之位的争夺。 在这场国君争夺战中,管仲、鲍叔牙两个好朋友却是各为其主,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则跟随公子小白。后来公子小白险胜,成了齐国的新君,也就是日后鼎鼎有名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前643 年)。尘埃落定之后,鲍叔牙成了新君的心腹大臣,管仲却做了任人宰割的阶下囚。 成为新君心腹的鲍叔牙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天壤之别就忘掉管仲这个朋友,而是立刻觐见齐桓公为管仲求情。 你不是不知道,之前我赶回齐国即位时,管仲他带了人埋伏在半道,偷偷向我放了支冷箭。要不是那支箭偏了一点射到我衣带钩上,要不是我机灵地倒下装死,今天也没办法坐在这里和你说话了。齐桓公一听鲍叔牙给管仲说情,立马火冒三丈,我恨不得马上宰了那个家伙,你居然叫我放了他,还要重用他! 当时管仲只是为主尽忠,做了臣子分内应做之事。君上您宽宏大量,不会与他计较的。鲍叔牙不慌不忙地劝说道,如今君上您做了齐国的大王,如果您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我和其他几个臣子就够了;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就非起用管仲不可。我年轻时就和管仲认识,交往了几十年,这个人的才能我最清楚了:只要哪个国家的君主能够重用他,哪个国家就能强盛。君上绝不能失去他这样的人才啊! 经过鲍叔牙的多番劝说,齐桓公终于消了气,召管仲来相见。结果两人一番倾谈, 1

齐桓公求管仲教案

齐桓公求管仲 齐桓公求管仲《国语》 娟子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加强理解,并能根据人物对话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 2、掌握归纳词类活用的类型、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型:自读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 “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对同学们来说,可能并不陌生,据《韩非子。说林上》记载,齐国谋臣管仲跟随齐桓公攻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途中,管仲献计,运用了老马的智慧,军队最终跟随老马找到出路。现在用来比喻富有经验的人对事物比较熟悉,在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其实谋臣管仲也正是一匹擅长治理国家政事的“老马”,那么齐桓公怎样如此幸运求得这匹千里马的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今天所学的内容中求得答案。(板书课题)

二、《国语》的相关知识(2/) 三种体例:编年体(《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24史)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那么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鲍叔、齐桓公以及施伯等人的 语言,并从中品味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品质。 三、整体感知,了解本文的内容及人物形象。(主要是学生自读自习,老师引导指导。) 师:请同学用5分钟的时间结合文中注释及手中的助 读材料自由诵读课文,理顺文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并试回答“略读导悟”中的两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难问题。)(5/) 学生自学,并质疑互相交流讨论。 师:时间到!同学们应该对这篇课文有了整体的了解,那么我们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一起来朗读一遍,请注 意一些生字词的读音,领略人物对话时的神情与语气。 学生大声齐读。(3/) 师:从文中第一句话我们得知,当齐桓公要让鲍叔做 宰相的时候,鲍叔却推荐了管仲。鲍叔与管仲是怎样的 关系呢?(学生可能齐答)对,原来他们是初为至交,曾经一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简介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简介 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用兵追击小白,用剑术,请考生挑出其中一个人物,写出自己的感受。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材料,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帮助。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年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的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病死齐桓公称霸的故事【1】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

期有名的国君,他的崛起称霸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一幕,受到了后来无数能臣的赞叹。齐桓公的奋斗让齐国从混乱的内斗之中崛起,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他自己也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早在齐桓公还没有上位的时候,他的父亲齐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内政混乱,齐桓公的师傅感觉到当时齐国可能会发生大乱,就带着他先逃到了一个小国里。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陷入到混乱之中,齐桓公受到了别人的邀请回国,他的哥哥同时也回到了国内,当时他哥哥公子纠让管仲带人堵截齐桓公,管仲一箭射去,齐桓公假装出事身亡,于是公子纠就放心了,慢慢回去。在公子纠慢慢悠悠回国的时候,齐桓公装死骗过别人,匆匆忙忙的回国,在齐国内部的支持下,成为了国君,并且讨伐公子纠所在的鲁国,让鲁国人畏惧杀死了公子纠,之后不计前嫌的任用管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齐国的国力提到了巨大的提升。他积极增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的实力,并且重视农业的发展,鼓励生育,减少税收,使得齐国的人口数大大增加,同时颁布法律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私田农的生产利益,吸引了很多的别国人民来到齐国定居,增加了齐国的国力。同时齐国大肆征兵,规定每家每户都得有人服役,所以齐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使得齐国崛起成为了当世霸主。齐桓公称霸的故事【2】齐桓公伐楚: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

文言文阅读训练《齐桓公求管仲》

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文言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齐桓公求管仲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选自《国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释不正确的是 A.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宥:宽恕) B.是以滨死(“滨”通“濒”,接近) C.治国家不失其柄(柄:把柄) D.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令:善、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D.邻之厚,君之薄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项是: A.请诸鲁投诸渤海之尾 B.若君宥而返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C.君加惠于臣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则其管夷吾乎吾其还也 4.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之)而以其尸授之 B.若(鲁国不与)何 C.是以(君)滨于死 D.于是庄公使束缚(管仲)以予齐使 5.下面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齐桓公想让鲍叔做太宰,但鲍叔认为管夷吾更有治理国家的才华,因而向桓公力荐管夷吾,表现出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高风亮节。 B.管夷吾有一次曾差点暗杀了齐桓公,但是齐桓公襟怀广阔,求贤若渴,不计前嫌,没有追究他的过错。 C.施伯是鲁庄公的重要谋臣,他识破了齐国的用意,坚决反对将管仲送给齐国,足见其洞明局势的远见卓识。 D.鲁庄公虽有谋臣施伯为其出谋划策,但因为其自身目光短浅,最终还是将管夷吾给了齐桓公。管夷吾即历史上有名的管仲,他最终辅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6.将下面个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A.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 B.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参考答案: 1.C(柄:根本) 2.B(生:使动用法。A意动C名词用作动词D形容词用作动词) 3.A(诸:之于。B前一个而表承接,后一个表并列;C前一个作介词,引出动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是怎样的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是怎样的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国君,他的崛起称霸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一幕,受到了后来无数能臣的赞叹。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齐桓公的奋斗让齐国从混乱的内斗之中崛起,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他自己也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早在齐桓公还没有上位的时候,他的父亲齐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内政混乱,齐桓公的师傅感觉到当时齐国可能会发生大乱,就带着他先逃到了一个小国里。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陷入到混乱之中,齐桓公受到了别人的邀请回国,他的哥哥同时也回到了国内,当时他哥哥公子纠让管仲带人堵截齐桓公,管仲一箭射去,齐桓公假装出事身亡,于是公子纠就放心了,慢慢回去。 在公子纠慢慢悠悠回国的时候,齐桓公装死骗过别人,匆匆忙忙的回国,在齐国内部的支持下,成为了国君,并且讨伐公子纠所在的鲁国,让鲁国人畏惧杀死了公子纠,之后不计前嫌的任用管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齐国的国力提到了巨大的提升。他积极增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的实力,并且重视农业的发展,鼓励生育,减少税收,使得齐国的人口数大大增加,同时颁布法律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私田农的生产利益,吸引了很多的别国人民来到齐国定居,增加了齐国的国力。

同时齐国大肆征兵,规定每家每户都得有人服役,所以齐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使得齐国崛起成为了当世霸主。 关于齐桓公的成语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的成语,其中齐桓公就有不少的成语典故流传后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老马识途、管鲍之交、一鼓作气、风牛马不相及等等,这里就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故事。 据说当时齐桓公为了建立霸业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一方面保持对于周王室的敬重,一方面互相扶持对抗外族,而就在齐桓公提出这一口号不久,远在北方的山戎就跳出来攻打燕国,当时山戎部落活跃在周朝北方,而燕国就深受其害。在收到燕国的支援请求之后,齐桓公就领兵帮助燕国(话说当时虽然诸国之间内斗不休,但是碰上外族入侵的时候倒是少有拖后腿的。) 齐军的强大远不是山戎可以抵挡的,一路打过去很快就击败了山戎部队,甚至还反攻,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国,之后一路进发打倒了孤竹国,但是因为地形复杂,有很多山丘,所以齐桓王等人在一个山谷之中迷路了,连着几队斥候出去都没有什么成果,军队的补给出了巨大的问题,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可能会死在这里。就在这个时候管仲苦思冥想,对齐桓公说:“这儿的老马肯定认识路,我们让老马来带路肯定能出去。”果不其然,在几匹老马的带领下,齐军很快就出去了,找到了孤竹国,消灭了孤竹国,从此以后老马识途的故事也就流传了开来。 还有比如管鲍之交,用来形容两个人相知相识交情深厚,当时如

《管子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管子|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试题答 案及翻译译文 《管子|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 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 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 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 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 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 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 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

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 “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 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 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 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 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 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名人故事: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_900字

名人故事: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_900字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 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提醒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他抢先一步回到齐国,我们就没戏了。”于是,管仲先带一队快马去拦截公子小白,让鲁国大将曹沫带另一队人马赶往齐国。管仲带着人马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碰上鲍叔牙从莒国带了一队人马,护送着公子小白而来。 管仲上前拦住去路,问道:“敢问公子要去哪里?”公子小白回答说:“我回国办丧事去啊!”管仲撒谎说:“您的哥哥公子纠已回到齐国操办此事了!” 鲍叔牙喝斥管仲:“如果公子纠真的回到齐国,你干嘛还带人来拦截我的主公呢?”命令部队火速前进。 管仲见状,搭弓取箭,朝公子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带着人马飞逃而去。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没伤到人,公子小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白是装死。这个公子小白,史称齐桓公,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回到公子纠身边,与曹沫一起护送公子纠继续向齐国进发。到齐鲁边界时,齐国使者拦住了他们的车马,说:“齐国新君公子小白已登基,请你们离开齐国。” 管仲一听,才知自己没把事情办好。他杀了齐国使者,公子纠命令大将曹沫攻打齐国,结果大败,公子纠和管仲又逃回了鲁国。 公子小白命鲍叔牙领兵30万攻打鲁国,鲁国连连败北,鲁庄公派人与齐国讲和。公子纠与齐桓公本是一母同胞,齐桓公不便亲自杀掉公子纠,就请鲁国代为执行。公子纠的辅臣管仲和召忽是齐桓公的仇人,要带回齐国处置。鲁国于是杀掉了公子纠,将管仲、召忽二人交给鲍叔牙。召忽不愿返齐受罪,自杀身亡。管仲作为囚犯随鲍叔牙返齐。到达齐鲁边境时,鲍叔牙放了管仲。回国后,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乃天下奇才,您不可不得,我可以助您治理齐国,然而管仲可助您称霸天下。”齐桓公不计前仇,亲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为相国,从此齐国走上了称霸之路。 管仲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二人的友情,为千古称颂,而这其中又与鲍叔牙知人善谏、齐桓公胸怀大度是分不开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是怎样的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是怎样的 齐桓公的奋斗让齐国从混乱的内斗之中崛起,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他自己也被 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早在齐桓公还没有上位的时候,他的父亲齐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内政混乱,齐桓公 的师傅感觉到当时齐国可能会发生大乱,就带着他先逃到了一个小国里。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陷入到混乱之中,齐桓公受到了别人的邀请回国,他的哥哥同时也回到了国内,当时 他哥哥公子纠让管仲带人堵截齐桓公,管仲一箭射去,齐桓公假装出事身亡,于是公子纠 就放心了,慢慢回去。 在公子纠慢慢悠悠回国的时候,齐桓公装死骗过别人,匆匆忙忙的回国,在齐国内部 的支持下,成为了国君,并且讨伐公子纠所在的鲁国,让鲁国人畏惧杀死了公子纠,之后 不计前嫌的任用管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齐国的国力提到了巨大 的提升。他积极增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的实力,并且重视农业的发展,鼓励生育,减少 税收,使得齐国的人口数大大增加,同时颁布法律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私田农的生产利益,吸引了很多的别国人民来到齐国定居,增加了齐国的国力。 同时齐国大肆征兵,规定每家每户都得有人服役,所以齐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使 得齐国崛起成为了当世霸主。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的成语,其中齐桓公就有不少的 成语典故流传后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老马识途、管鲍之交、一鼓作气、风牛马不相及等等,这里就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故事。 据说当时齐桓公为了建立霸业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一方面保持对于周王室 的敬重,一方面互相扶持对抗外族,而就在齐桓公提出这一口号不久,远在北方的山戎就 跳出来攻打燕国,当时山戎部落活跃在周朝北方,而燕国就深受其害。在收到燕国的支援 请求之后,齐桓公就领兵帮助燕国话说当时虽然诸国之间内斗不休,但是碰上外族入侵的 时候倒是少有拖后腿的。 齐军的强大远不是山戎可以抵挡的,一路打过去很快就击败了山戎部队,甚至还反攻,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国,之后一路进发打倒了孤竹国,但是因为地形复杂,有很多山丘, 所以齐桓王等人在一个山谷之中迷路了,连着几队斥候出去都没有什么成果,军队的补给 出了巨大的问题,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可能会死在这里。就在这个时候管仲苦思冥想,对齐 桓公说:“这儿的老马肯定认识路,我们让老马来带路肯定能出去。”果不其然,在几匹 老马的带领下,齐军很快就出去了,找到了孤竹国,消灭了孤竹国,从此以后老马识途的 故事也就流传了开来。

管仲的小故事

管仲的小故事 管仲的身份有很多,他是出色的政治家,历史上管仲相齐,辅助齐桓公公子小白,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是精明强干的商人,和鲍叔牙一起合伙经商,赚得衣钵满盆。家财万贯是个成功的商人,高居相位又是一个成功的丞相。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连孔夫子都感叹道,要不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我们恐怕都要成为,蛮人统治披散头发的老百姓了。 齐国的强盛管仲功不可没,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功绩卓著,扶助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尊王攘夷”,作为中国最出名的政治家之一,管仲开创了自周统一以来,中原少有的安定团结局面。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仲传》等都有大量关于管仲的记载。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管仲终于成为了齐国上卿即丞相之位,被誉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他的一生极富有传奇性,尤其是他和鲍叔牙的故事,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 管鲍分金 众所周知,管仲的出身并不好,从小家境贫寒,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认识了鲍叔牙,二人商量做点小生意,鲍叔牙十分通情达理,他知道管仲家里没什么家产,因此在合伙做生意上,鲍叔牙资金出得多一些,管仲少出些。小生意渐渐有起色,赚了点小钱的管仲没有将二人合赚的入账,而是先还了自己的债。 更离谱的是,在年底结账分红的时候,鲍叔牙还把自己的一半都给了管仲,虽然鲍叔牙的伙计都看不惯管仲的行为,鲍叔牙却说管仲比他更需要钱,和管仲合伙做生意就是想帮助他走出困境。由此可见,鲍叔牙对管仲的情义,鲍叔牙一直认为管仲是个人才,对管仲一如既往地好。 一同参军 两人一起做生意,甚至在后来参军也是一起去的。后来齐国和邻国交战,他俩一起奔赴战场,两军一交锋就呈现白热化状态,打得不可开交。而在冲锋的时候,管仲总是躲在众人的后面,跑得很慢,待撤退的时候,管仲却又远远跑在军队的前面,当兵的都为他不齿。只有鲍叔牙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为管仲解释,鲍叔牙说管仲家里有老人,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不忍心抛下家里的老小,他要活着尽孝道。管仲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感动得流下了泪。没过

中考文言文《齐桓公求管仲》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齐桓公求管仲》全文详细翻译 导读:齐桓公求管仲 选自《国语》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人民,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人民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差点丧命。”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着鲍叔牙说的做。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

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包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鲁庄公向施伯询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杀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国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偿,让他在齐国,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问:“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杀了管仲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庄公准备杀管仲,齐国的使臣(向庄公)请求说:“我们的国君想亲眼看着处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杀了示众,还是没达到请求的目的呀,我们请求给我们活的。”于是鲁庄公吩咐捆绑管仲来交给齐国使臣,齐国使臣领回管仲便离开了鲁国。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范文400字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范文400字《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范文400字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范文4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400字1 一提到古代春秋,不仅让我想到诸子百家,思想开放的年代,但那时也是一个诸侯争霸枭雄并起的时代。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朝的辉煌也走向了没落,历史的前进需要新的一代英雄来推动。春秋五霸就在此时一个个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演绎出一幕幕流传千古的故事。 在我看来不管是,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还是退避三舍的晋献公,到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他们的成功背后都有着相同的经历,面对困难时坚韧不屈,面对死亡临危不惧,发现人才求贤若渴,没有被利益所诱惑,在无尽的道路上耐心执着地前进。也许正如孟子所说:上天要把责任交给你时,就必须考验你的品质。 书中我最喜爱的人物是齐桓公,它在流离他乡时忍

辱负重,在成为国君时招贤纳士,在走向强国之路时虚心求教,在成为霸主后锄强扶弱,以道德品质赢得了百姓和诸侯的信任,是春秋时期最让人敬佩的人物。但不管你有多么的伟大成功,只要骄傲自满,失败则是必然的,历史又会重新选择一位领袖来滚动历史的车轮向前进。 看完书后我默默地思考,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学习中的霸主。只要自己有一颗恒心,有一份毅力,成功一定会想你热情地招手。 《春秋霸主齐桓公》读后感400字2 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说可能是胎教的缘故。据说我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就天天跟着看《百家讲坛》和各种历史书籍。这个周末,我一口气读完了《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感触非常深。 齐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崛起的.,它的崛起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国君齐桓公是个英明的君主,施政有方。在政治上他采取“会盟”的方式变相的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和军事上,由于重用了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的“达人”管仲,使得当时的齐国率先做到了政治昌明、国势鼎盛、军力强大,齐桓公才坐上了春秋首霸的位子。 这本书用《楚国购鹿》、《阴里之谋》、《菁茅之谋》的例子详细地告诉了我们,管仲是怎样利用经济手段打败对手,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因为齐国经济好了,国家有钱了,底子雄厚了,有本钱修筑城防,有本钱供养大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