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3126-2001_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要点

SH3126-2001_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要点
SH3126-2001_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要点

SH 3126-2001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

1总则

1.0.1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仪表及管道的伴热和隔热设计。

1.0.2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要求。

SH 3126-2001

2名词术语

2.0.1隔热(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2.0.2保温(Heat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0.3保冷(Cold 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和管道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0.4隔热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对维持介质温度稳定起主要作用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品.

2.0.5隔热结构(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由隔热层、防潮层、保护层等组成的结构综合体。

2.0.6电伴热(Electrical heat-tracing)

利用电伴热带或其他电加热设施来补充被伴热物体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失的热量,以维持介质温度在某一范围内。

2.0.7维持温度(Maintain temperature)

设计伴热系统使被伴热物体在设计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

2.0.8最大维持温度(Maximum maintain temperature)

电伴热系统能够连续保持被伴热物体的最大温度。

2.0.9终端连接(End termination connection)

相对于电源端的电伴热带的终端连接。

2.0.10温度控制器(Thermostat controller)

能检测和控制电伴热系统温度或电伴热系统所处的环境温度的一种现场仪表。它可在现场控制电伴热带的通电和断电,并可向外发出报带触点信号。

3仪表伴热、隔热方式

3.1蒸汽伴热

3.1.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采用蒸汽伴热:

1在环境温度下有冻结、冷凝、结晶、析出等现象产生的物料的测量管道、取样管道和检测仪表:

2不能满足最低环境温度要求的场合。

3.2热水伴热

3.2.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采用热水伴热:

1不宜采用蒸汽伴热的场合;

2没有蒸汽源的场合。

3.3电伴热

3.3.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采用电伴热:

1要求对伴热系统实现遥控和自动控制的场合:

2对环境的洁净程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3.4隔热(保温及保冷)

3.4.2

3.4.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采用保温隔热:

1对于热流体(如蒸汽、热水或其它高温物料)的仪表检测系统;

2采用保温隔热方式可保证仪表和管道正常工作的检测系统;

3凡需伴热的场合:

4伴热用的蒸汽管道或热水管道、冷凝回水管道、电伴热带等。

3.4.2对于冷流体仪表检测系统应采用保冷隔热。

3.5伴热隔热设计中有关温度的规定

3.5.1仪表管道内介质温度:20-801C.

3.5.2在使用环境温度下,保温箱内的温度:5-201C.

3.5.3处于露天环境的伴热隔热系统,大气温度应取当地极端最低温度:安装在室内的伴热隔热系统,应以室内最低气温作为计算依据。

3.6伴热方式

3.6.1伴热方式分为重伴热和轻伴热(仅对蒸汽、热水伴热而言)。

1重伴热是指伴热管道直接接触仪表及仪表测量管道,如图3.6.3 (a), (b)所示;

2轻伴热是指伴热管道不接触仪表及仪表测量管道或在它们之间加一隔离层,如图3. 6.

3 (c),(d)所示:

3.6.2在被测介质易冻结、冷凝、结晶的场合,仪表测量管道应采用重伴热:当重伴热可能引起被测介质汽化时,应采用轻伴热或隔热。

3.6.3根据介质的特性,按图3.6.3确定相应的伴热形式。

3.7其它

3.7.1蒸汽流量测量,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平衡容器至变送器之间的测量管道应伴热和隔热;节流装置至平衡容器之间的测量管道应隔热。

3.7.2当环境温度下仪表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设置仪表保温箱。

3.7.3仪表保温箱可采用蒸汽伴热、热水伴热或电伴热.当电伴热保温箱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时,其电伴热系统的防爆级别应符合现行《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

4伴热系统的计算

4.1燕汽用众的计算

4.1.1伴热蒸汽宜采用低压过热或低压饱和蒸汽,其压力应根据环境温度,仪表及其测量管道的伴热要求选取0.3MPa (A), 0.6MPa (A)或1. 0MPa (A).

4.1 .2伴热系统总热量损失Qs为每个伴热管道的热量损失之和,其值应按下式计算:

4.1.3蒸汽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在实际运行中,应考虑下列诸多因素,取K,=2作为确定蒸汽总用量的依据。

1蒸汽管网压力波动;

2隔热层多年使用后隔热效果的降低:

3确定允许压力损失时误差:

4管件的热损失;

5疏水器可能引起的蒸汽泄漏。

4.2热水用量的计算

4.2.1热水用量凡应按下式计算:

热水管道进水温度t1及回水温度t2均与仪表管道内介质的特性(如易聚合、易分解、热敏性强等)有关。

热水压力应满足热水能返回到回水总管。

4.3电伴热的功率计算

4.3.1电伴热带的功率可根据仪表测量管道散热量来确定,管道散热盘按下式计算:

4.3.2管道阀门散热量按与其相连管道每米散热量的1.22倍计算。SH 3126-2001

5伴热系统的设计

5.1蒸汽伴热系统

5.1.1蒸汽伴热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仪表伴热用蒸汽宜设置独立的供汽系统。对于少数分散的仪表伴热对象,可按具体情况供汽。

2蒸汽伴热系统包括总管、支管(或蒸汽分配器)、伴热管及管路附件。总管、支管(或蒸汽分配器)、伴热管的连接应焊接或法兰连接,接点应在蒸汽管顶部。

3蒸汽伴热管及支管根部应安装切断阀,如图5.1.1所示。

4蒸汽总管最低处应设疏水器,特殊情况下应对回水管伴热。

5.1.2蒸汽伴热管的材质和管径,可按表5.1.2选取。

5.1.3总管、支管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伴热总管和支管应采用无缝钢管。

2伴热总管和支管的管径按表5. 1.3-1选择。

3最多伴热点数按表5.1.3一2选取。

5.1 .4冷凝、冷却回水管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蒸汽伴热系统应设置冷凝、冷却回水总管,并将冷凝、冷却回水集中排放。

2蒸汽伴热冷凝回水支管管径宜按表5.1.3一2中伴热支管管径或大一级选用。

5.1 .5每个蒸汽伴热系统应单独设置一台凝液疏水器。

5.2热水伴热系统

5.2.1仪表伴热用热水宜设置独立的供水系统,对于少数分散的仪表伴热对象,可视具体情况供水。

5.2.2热水伴热管的材质和管径参照表5.1。2。

5.2.3热水伴热总管和支管应采用无缝钢管,相应的管径可由下式计算:

5 .2.4一般情况下,应采用集中回水方式,并设置冷却回水总管. SH 3126-2001

5.3电伴热系统

5.3.1电伴热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电伴热系统一般由配电箱、控制电缆、电伴热带及其附件组成。附件包括电源接线盒、中间接

线盒(二通或三通)、终端接线盒及温控器。

2为精确维持管道或加热体内的介质温度,电伴热带可与温控器配合使用。重要检测回路的仪表及测盘管道的电伴热系统应设置温控器。

a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能准确测量被控温度的位置。根据实际需要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伴热带上构成测量电伴热带温度的测量系统,见图5.3.1-1;也可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环境中构成测量环境温度的测量系统,见图5.3.1-2.

b在关键的电伴热温度控制回路中,宜设温度超限报警。

3电伴热系统的供电电源宜采用220V. AC 50Hz,宜设置独立的配电系统或供电箱,并安装在安全区。配电系统应具有过载、短路保护措施。每套电伴热系统应设置单独的电流保护装置(断路器或保险丝),满负荷电流应不大于保护装置额定容量值的8070.

4配电系统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5电伴热系统控制电缆线径应根据系统的最大用电负荷确定,导线允许的载流量不应小于电伴热带最大负荷时的1.25倍.配电电线电缆的选择应符合现行《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SH3082的规定.电缆应采用铜芯电缆,电缆线路应无中间接头。

6保温箱的伴热宜选定型的电保温箱,并独立供电。

7在爆炸危险场所,与电伴热带配套的电气设备及附件应满足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等级,并符合现行《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

5.3.2常用电伴热带的适用场合

1自限式电伴热带:由特殊的导电塑料组成,用于维持温度不大于130℃的场合,其输出功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可任意剪切或加长:可交叉敷设;

2恒功率电伴热带:由镍铬高阻合金组成,用于维持温度不大于150℃的场合,其单位长度输出功率恒定;可任意剪切或加长;

3串联电伴热带:由一根或多根合金芯线组成,用于维持温度不大于150℃的场合,其输出功率随电伴热带长度的变化而变化。

5.3.3电伴热带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并联结构的自限式电伴热带和单相恒功率电伴热带;

2非防爆场合选用普通型电伴热带;防爆场合必须选用防爆型电伴热带;在要求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能力强的场合,应选用加强型电伴热带。

5.3.4电伴热带的规格及长度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管道维持温度及最高温度确定电伴热带的最高维持温度。

2应根据管道散热量确定电伴热带的额定功率。当管道单位长度散热量大于电伴热带额定功率,且两者比值大于1时,用以下方式修正:

a当比值大于1.5时,采用两条及以上的平行电伴热带敷设:

b当比值在1.1-1.5之间时,宜采用卷绕法;

c修改隔热材料材质或管道隔热厚度。

3确定电伴热带长度时,每个弯头需电伴热带长度等于管道公称直径的二倍;每个法兰需电伴热带长度等于管道公称直径的三倍。SH 3126-2001

6隔热设计

6.1仪表管道的隔热结构

6.1.1隔热结构由隔热层和保护层两部分组成.

仪表管道的隔热可以采用管道隔热中常规的现场绑扎法,也可用测量管道、伴热管、隔热层和保护层一体化的管缆法。

6.2隔热层厚度设计

仪表管道隔热层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6.2.2保温箱隔热层厚度Sb,按下列公式计算:

6.2.3仪表管道允许热损失值,可按表6.2.3的数据确定。

qc值·

6.2.6

6.2.4每台仪表保温箱的热损失定为500 X 4. 1868kJ/h o

6.2.5热水伴热允许热损失,可根据不同的大气温度,按表6.2.3中0. 3MPa的蒸汽压力选取相应的蒸汽伴热隔热层的厚度,可根据大气温度按表6.2.6中数值选取。

6.2.7热水伴热隔热层厚度也可参照表6.2.6中的数值选取。

6.2.8电伴热隔热层厚度也可参照表6.2.6中的数值选取。

6.3隔热层和保护层材料选用

6.3.1隔热层和保护层材料应按现行《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规范》SH3010的规定选用。常见的隔热材料及其组合可按附录A, B选用。DN <- 25mm的管道隔热,宜选用机编硅酸铝保温绳与铝箔扎带组合;40 ,< DN < 200mm的管道隔热,可选用硅酸铝管壳、复合硅酸盐管壳、岩棉管壳与镀锌薄钢板组合,也可选用硅酸铝纤维卷毡与镀锌薄钢板组合。

6.3.2常用金属保护层厚度:

镀锌薄钢板:0. 3-0. 35mm;

铝合金薄板:0. 4-0. 5mm。

6.3.3隔热材料的用量V,可按式6.3.3-1及6.3.3-2计算:

6.3.4保护层材料用量A,可按式6.3.4计算:

7伴热管道的安装

7.1蒸汽伴热管道的安装

7.1.1伴热管道应从蒸汽总管或支管顶部引出,并在靠近引出处设切断阀。每根伴热管道应起始于测量系统的最高点,终止于测量系统的最低点,在最低点排凝,并尽量减少“U”形弯。

7.1.2当伴热管道在允许伴热长度内出现“U”形弯时,则以米计的累计上升高度,不宜大于蒸汽入口压力(MPa)的10倍。

7.1.3当伴热管道水平敷设时,伴热管道应安装在被伴热管道的下方或两侧。

7.1.4伴热管道可用金属扎带或镀锌铁丝捆扎在被伴热管道上,捆扎间距1^-1. 5m.

7.1.5伴热管道通过被伴热仪表测量管道的阀门、冷凝器、隔离容器等附件时,宜采用对焊连接,必要时设置活接头。

7.2疏水器的安装

7.2.1疏水器前后应设置切断阀(冷凝水就地排放时疏水器后可不设置)。

7.2.2疏水器应带有过滤器,否则应在疏水器与前切断阀间设置Y型过滤器。

7.2.3疏水器应布置在加热设备凝结水排出口下游300^-600mm处。

7.2.4疏水器宜安装在水平管道上,阀盖朝上:热动力式疏水器可安装在垂直管道上。

7.2.5螺纹连接的疏水器应设置活接头。

7.3热水伴热管道的安装

7.3.1热水伴热系统包括总管、支管、伴热管及管路附件.总管、支管、伴热管的连接应焊接,必要时设置活接头。取水点应在热水管底部或两侧。

7.3.2热水伴热管及支管根部、回水管根部应设置切断阀,供水总管最高点应设排气阀,最低点应设排污阀。

7.3.3其它安装要求同7.1. 3, 7.1. 4, 7.1. 5。

7.4电伴热带的安装

7.4.1电伴热带的安装应在管道系统、水压试验检查合格后进行。

7.4.2电伴热带可安装在仪表管道侧面或侧下方,用耐热胶带将其固定,使电热带与被伴热管道紧贴以提高伴热效率。

7.4.3除自限式电伴热带外,其余形式的电伴热带不得重叠交叉。

7.4.4敷设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电伴热带厚度的5倍。

7.4.5接线时,必须保证电伴热带与各电气附件正确可靠地连接,严禁短路,并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对于并联式电伴热带,线头部位的电热丝要尽可能的剪短,并嵌入内外层护套之间,严禁与编织层或线芯触碰,以防漏电或短路;对于自限式电伴热带,其发热芯料为导电材料,安装时电源铜线应加套管,以免短路。

7.4.6试送电正常后,再停电进行隔热层施工。隔热材料必须干燥且保证材料的厚度。

7.4.7电伴热系统必须对介质管道、电伴热带编织层及电气附件按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规定做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0. SH 312fi-2001 7.4.8在防爆危险场所应用时,电伴热带与其配套的防爆电气设备及附件的安装、调试和运行必须遵循国家颁布的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的有关规定。

7.4.9管道法兰连接处易产生泄漏,缠绕电伴热带时,应避开其正下方。

7.4.10伴热带的安装示意图

用词说明

对本规范条文中要求执行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一)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a

(二)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三)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采用“可”

1总则

1.0.1仪表及测量管道隔热应保证物料不致产生冻结、冷凝、结晶、析出、汽化等现象,同时保证仪

表处于技术条件所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之内。SH 3126-2001

3仪表伴热、隔热方式

3.3电伴热

3.3.1目前国内尚无有关电伴热应用方面的标准规范,制定有关电伴热方面的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电伴热在仪表领域的应用。

3.4隔热(保温及保冷)

3.4.1当采用保温隔热方式可保证仪表和管道正常工作时,不必伴热。

3.5伴热隔热设计中有关温度的规定

3.5.1为便于隔热计算,本规定确定仪表管道内介质温度为20-800C,这是因为在此温度下,

一般仍能保证仪表管道内介质正常传递信号。我们参考一些工程设计的隔热计算也是选取这

个温度范围。化工测量对象的介质种类繁多,其冷凝温度等物理特性也各不相同,本规定未一一列举。设计时对于某些在此条件下不能正常工作的介质,可视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伴热强度。

3.5.3各地冬季平均气温与极端最低温度差异很大,某些地区按平均气温看,可以不需要伴热隔热,但极端最低温度也许会影响露天安装的仪表和测量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应按照这此地区的环境极端最低温度决定仪表和测量系统的隔热。

3.6伴热方式

3.6.3图2.6.3中规定了a, b,。、d四种伴热方式。为保证仪表及仪表测量管道内的介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中应根据介质的特性,确定相应的伴热形式。当测量腐蚀性或热敏性强、易分解的介质时,不允许伴热管紧贴于仪表及仪表测量管道。SH 3126-2001

4伴热系统的计算

4.1蒸汽用址的计算

饱和蒸汽主要物理性质见下表:

4.3电伴热的功率计算

4.3.1电伴热带的功率可根据管道散热量来确定.对于仪表设备(如玻璃板液位计、外浮筒液位变送器等)的电伴热,目前尚无散热量的计算公式,应用中可参考管道散热量公式及其相关参数设计。

5伴热系统的设计

5.1蒸汽伴热系统

5.1.1仪表伴热用蒸汽宜设置独立供汽系统,是指蒸汽管道在进入车间或工段时,就应与工艺用蒸汽管道分开敷设,以避免仪表伴热用蒸汽在工艺装置停车、检修停蒸汽时被切断。

5.1.2表5.1.2中指出伴热管有五种规格和三种材质供设计选用,但对个别粘度较大的介质,其伴热管道的管径可适当增大。

5.1.3蒸汽流速由于不能超过相应管径允许的最大流速,而不同管径的蒸汽管道所能提供的热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接在某一管径上伴热系统不能超出一定的数量。表5.1.3-2中指明了在不同管径的蒸汽管道上所能连接的最多伴热点数,是根据理论计算与现场实际调查结果制定的,可供设计时估算管径参考.由表5.1.3-2估算出管径后,可参照表5.1.3-1估算出总的蒸汽耗量。

5.1.4回水系统应按下列基本要求考虑:

各回水管线的冷凝量大致相等;

各回水系统的压力损失应尽可能小;

各并联的回水系统之间的阻力应大致相等;

对于冷凝液回水管的选择,因冷凝液在冷凝回水管道内流动过程中,随着压力的降低,部分冷凝液会产生自蒸发现象,疏水器在使用过程中,蒸汽会通过阀片泄漏到冷凝回水管道中去,使回水管道内呈现汽、水两相的混合状态,考虑到回水管内混合流体的体积比纯冷凝液的体积大,冷凝回水管的管径可等于蒸汽伴热管管径或大一级。

5.1.5为定期排出仪表伴热系统的凝结水,阻止蒸汽的泄漏,节约能源,每个蒸汽伴热系统

应单独设置一台凝液疏水器.

5.2热水伴热系统

5.2.3根据公式5.2.3可确定总管及支管管径.同样,如果已知总管及支管的管径,参照式4.2.1, 按热水介质的性质,亦可限定伴热点数。

5.3电伴热系统

5.3.2常用的电伴热带有以下几种类型:

集肤效应伴热系统是一种基于电流的集肤效应及邻近效应原理的系统,它具有维持温度高,伴热距离长,结构简单等特点,但该系统需专门设计,专门制造,施工周期较长,且施工复杂。

自限式电伴热带是一种具有正温度特性的可自调控的并联型电伴热带,即当被伴热物体温度升高时,导电塑料膨胀,电阻增大,输出功率下降:反之,当物体温度下降时,导电塑料收缩,电阻减小,输出功率增加。同一条电伴热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会产生不同的热量,故该电伴热带可以交叉敷设。

由于自限式电伴热带的启动电流约为正常值的6-7倍,所以伴热回路中的元器件和导线应能满足启动电流要求。自限式电伴热带宜用于维持温度较低的场合,尤其适用于热损失计算困难的场合。

恒功率电伴热带由二根平行绝缘铜线作为电源母线,在内绝缘层上缠绕电热丝,并将电热丝每隔一定距离与母线连接,形成并联电阻,母线通电后,各并联电阻发热,形成一条连续的加热带。恒功率电伴热带宜用于维持温度较高的场合。

串联电伴热带是一种由电缆芯线作发热体的电伴热带,即在具有一定电阻的芯线上通过电流,芯线就发出热量。发热芯线有单芯和多芯两种。由于芯线单位长度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在整个长度上是相等的,因而各处的发热量相同.串联电伴热带主要适用于长距离管道的伴热。

仪表及其测量管道的电伴热一般选用自限式电伴热带.

5.3.3当电伴热带使用缠绕法时,缠绕间距可根据电伴热带的米功率与管道单位长度散热量之比确定。如果计算出的电伴热带长度超过产品规定的长度,则应设置两个或多个供电电源回路。

6隔热设计

6.1仪表管道的隔热结构

6.1.1“一体化的管缆”是指测量管道、伴热管道、隔热层和保护层经特殊加工而成为一体的新型安装材料,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

6.2隔热层厚度设计

6.2.1仪表管道伴热隔热的传热机理比较复杂。仪表隔热计算中省略了一些次要因素,如散热角、隔热层表面至空气的给热系数、大气状况以及管道支架引起的散热损失等,但这些次要因素,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小。另外,一些国家隔热设计中也是采用了经过某些简化的公式。仪表管道的允许热损失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本规范在计算蒸汽和热水用量时,又考虑了余量系数,所以本规范的隔热层厚度计算公式也是省略一些次要因素后的简化公式。

6.2.3在隔热层厚度的计算中,热量损失9,值是导热系数入及隔热层厚度蕊的函数。三个参数中欲求其中的隔热层厚度,必须知道另外的两个参数。在隔热材料选定之后,入即可求出,这时必须再设定qP值。

由于仪表隔热管道的管径较小,其允许热量损失9,在目前的资料中尚无法查到。为便于设计,本规范参照一些工程设计资料,对比了不同的隔热材料、不同的厚度以及不同的大气温度下的计算结果,找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数字关系,归纳出允许热量损失值及隔热层厚度值,详见表6.2.3和表6.2.60

表6.2.3中规定列举了三种伴热蒸汽压力,是工厂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压力。

寒冷地区可采用1. OMPa (A)蒸汽压力,较寒冷地区可采用0. 6MPa (A)蒸汽压力,不太寒冷地区则可采用0. 3MPa (A)低压蒸汽伴热。

6.2.4由于各厂生产的仪表保温箱在产品结构、隔热材料的选用上都不相同,所以,保温箱的热损失也不相同。采用计算方法确定每个仪表保温箱蒸汽和热水消耗量时,首先应计算它们的表面积,然后才能计算出仪表保温箱的热损失值。为便于计算,本规范推荐了每台仪表保温箱的热损失值。

6.3隔热层和保护层材料选用

6.3.1仪表隔热用的材料应尽量和工艺隔热材料相一致,并符合现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的规定。

7伴热管道的安装

7.4电伴热带的安装

7.4电伴热带的安装方式及施工还应遵照电伴热带生产厂的有关规定。

(完整版)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03版

1总则 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一 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2.0.2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 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2.0.3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 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2.0. 4首站initial station 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 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 2. 0. 10输人站input station 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 2. 0. 11分输站off-take station 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 2. 0. 12减压站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 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 2. 0.13弹性弯曲elastic bending 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的弯曲变形。 2.0.14顺序输送hatch transportation 多种油品用同一管道依次输送的方式。 2. 0.15翻越点turnatrer point 输油管道线路上可能导致后面管段内不满流(slack f low)的某高点。 2.0.16一站控制系统,ration control system 对全站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2. 0. 17管件pipe fittings 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 2. 0. 18管道附件pipe accessories 管件、法兰、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筒等管道专用部件的统称。 2. 0. 19最大许用操作压力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MADP) 管道内的油品处于稳态(非瞬态)时的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其值应等于站间的位差、摩阻损失以及所需进站剩余压力之和。 2. 0. 20 U管道设计内压力pipeline internal design pressure 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管道或管段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在操作过程中管内流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压力。 2. 0. 21线路截断阀line block valve

室外给水管道施工工艺

1、给水管道施工工序 2.1.1 施工前要复测准备接入的管线的位置和高程,与设计高程无矛盾时方可进行施工。施工中执行二级测量复核制度,定期检查,做好施工的原始记录,及时进行竣工测量。 开槽前要认真调查了解交叉口的现状管线及其他障碍物,以便开挖时采取妥善加固保护措施。 2.1.2 机械开槽,槽底预留20cm,由人工清理槽底,确保槽底原土不受扰动。 2.1.3 开槽坡度为1:0.25(当深>2.5m时,拔台宽度为0.50m),若遇土质不好,坡度要放大,如位置受限,采用支护防止塌槽,开槽断面按设计要求执行。 2.1.4 开槽后,在铺设基础之前应约请有关人员包括设计、监理、甲方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1.5 槽底经验收合格后,采用1:9水泥石屑铺设基础,水泥石屑基础应洒水夯实(夯三遍)以确保密实。 2.2 管道施工 2.2.1 采用DN200HDPE管材,管道接口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管道的施工应该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要求施工。 2.2.2 管材及配件的性能要求: 2.2.2.1施工所使用的管材,管件应分别符合相应〈〈给水用PE管〉〉GB13663-2001的要求,管道上所使用的阀门和管件,其压力等级不应低于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材料进场后及下管前要对管材及附件进行检验,包括文字证明及实物的检查。

2.2.3 管材及配件的运输和存放 2.2. 3.1 管材在运输、装卸及堆放过程中严禁抛扔或激烈碰撞,应避阳光爆晒。 2.3.3.2 PE管管材、配件堆放时,应放平垫实,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米。 2.3.4 管道的铺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进行,再铺设管道前要对管材、管件等重新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发现有问题的管材、管件均不得采用。 2.2.4 管材吊运与下管: 2.2.4.1 管材在吊运及放入沟内时,应应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或沟底剧烈碰撞。 2.2.4.2 每天下班前及时封堵,防止被水浸泡。 2.3 PE管接口施工热熔对接连接2. 3.1热熔对接连接是将电加热板插入两管材接口之间,对管材的连接面加热,当两管材的连接面加热到熔融状态时,抽出加热板,施加一定压力,使之形成均匀一致的凸缘,待冷却后即熔接牢固。是通过热熔对接焊机进行操作的。 2.3.2热熔对接连接一般分为五个阶段;预热阶段、吸热阶段、加热板取出阶段、对接阶段、冷却阶段。加热温度和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压力及时间应符合热熔连接机具生产厂和管材、管件生产厂的规定。 注:热熔对接焊接时,要求管材或管件应具有相同熔融参数,且最好应具备相同的SDR值。另外,采用不同厂家的管件时,必须选择合理的与之相匹配的焊机才能取得最佳的焊接效果。 2.3.3管道连接时,其熔融、对接、加压、冷却等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必须按工艺规定,用秒表计时。 2.3.4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外力。 2.3.5热熔对接连接的施工过程和操作工艺如下: (1)施工过程: A、将待连接管材置于焊机夹具上并夹紧; B、清洁管材待连接端并铣削连接面; C、校直两对接件,使其错位量不大于壁厚的10%;

2011版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习题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习题 一、等温输油管道工艺计算习题 1、某φ355.6×6的长输管道按“密闭输油”方式输送汽油,输量为310万吨/年,年工作日按350天计算。管壁粗糙度e =0.1mm ,计算温度为15℃。油品的物性参数:υ15=0.82×10-6 m 2/s ,ρ20=746.2 kg/m 3。密度按以下公式换算: ρt =ρ20-ξ(t -20) kg/m 3 ξ=1.825-0.00l315ρ20 kg/m 3℃ 试做: (1)判断管内流态. (2)选择《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中相应的公式计算水力摩阻系数,如果有一个以上的计算公式,需比较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值。 2、某φ323.9×6的等温输油管道,全线设有两座泵站,管道全长150km ,管线纵断面数据见下表,计算该管道输量可达多少? 己知:全线为水力光滑区,站内阻力忽略不计,翻越点或终点的动水压力按20m 油柱计算。 油品计算粘度6 6.410ν-=?m 2/s 首站进站压力201=S H 米油柱 首站和中间站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工作,每台泵的特性方程为: 1.755902165H Q =- 米 (Q :m 3/s ,H :m ) 二、加热输送管道工艺计算习题 某长距离输油管道长280km ,采用φ273.1×6钢管,管道中心埋深1.4m ,沿线全年最低月平均 地温2℃,最低月平均气温-10℃。管壁粗糙度e =0.1mm 。土壤导热系数0.96W/m ℃,防腐层导热系数0.15 W/m ℃,聚氨脂泡沫导热系数0.05 W/m ℃,防水层导热系数0.17 W/m ℃。 1、计算管道埋地保温与不保温时的总传热系数【埋地不保温管道防腐绝缘层厚度3mm ,保温管道的结构:钢管外为环氧粉末防腐层(由于厚度很小,热阻可忽略不计),防腐层外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保温层外是防水层。40mm 厚的保温层,3mm 厚的防水层,忽略管内壁对流换热热阻及钢管热阻】。 2、计算架空保温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冬季计算风速5m/s ,管外壁至大气的幅射放热系数可取为αar =3.5W/m 2℃)。 3、若输量为200万吨/年,输送ρ20为870kg/m 3的原油,设计出站油温60℃、进站温油35℃,原油品比热2.1kJ/kg ℃,粘温方程 υ=37.338×10 -6e -0.041t m 2/s ,计算上述管道埋地保温时所需的

输油管道工程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设计规范 10. 0. 1输油管道系统的设计、材料、设备选择及技术条件等,应符合公众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10. 0. 2输油管道系统的强度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 2. 1条和附录E,附录G、附录H的要求。 10. 0. 3输油管道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及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 6276)等相关规定。10. 0. 4劳动安全卫生设计的内容,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至少应包括下列几项: 1确定建设项目(工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职业危害。 2对自然环境、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职业危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危害产生的根源及其可能危害的程度。 3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而且经济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

对策和防护措施。 4列出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费用。 10. 0. 5输油管道工程建设应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应符合现行国家、地方和石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输油管道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10. 0. 6输油管道工程线路及站场选址,应避开居民生活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地下文物遗址等。对于建设中造成的土壤、植被等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应采取措施尽量予以恢复。 10. 0. 7输油站排出的各种废气、废水及废渣(液),应遵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无公害处理,达标后排放。 10. 0. 8输油站的噪声防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

2020年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的想法体会

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的想法体会 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的想法体会 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在给水工程中却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来谈谈室外设计的想法体会。 对旧管道更新改造而进行的设计,在新管道定线前一定要调查清楚旧管线及其分支管的具体位置,并尽量不占据旧管线的原有位置,最好保证新旧管网之间有1.5米以上的间距,并且要根据原管道连接的分支管预留管件。这样在新管敷设过程中不至于必须拆旧管线,从而保证旧管线能正常供水,直至并网施工全部完成以后,再 ___废除旧管线。如果规划位置已被各类地下管线占满,布置新管线已无合适位置,不得不占据旧管线原有位置时,则必须采取临时供水措施,如我公司在建设路DN500供水管线设计过程中,由于新管线需占据原DN200旧管线的位置,旧管线势必要事先拆除,不得已沿路敷设了临时管线来解决当地居民的临时用水问题。 在交通密集、道路横断面较宽路段(规范规定大于50米)以及市区输水干线管径较大的路段,应考虑铺设复线。

为降低工程造价,配合市政道路改造,将管道设计在车道下。随着城市道路等级的逐渐提高,以及地下管线的复杂程度的提高,应考虑适当多预留一些接水口,以满足城市美化和生产生活的需要。 供水主管道不宜开口过多,可考虑结合地下旁通式消防预留接口。 如果给水管线布置在车道下面,要尽量减少在车道上做井。除必不可少的干线闸阀、排气等井外,像分支管阀门、地下旁通式消防栓等井尽量设计在人行道上。如我公司配合市政工程管理处对环城东路道路改造,将给水管道及检修阀门和排气阀井设在慢车道上,将分支管阀门、排水阀门及消火栓井设在人行道上。 管径大于700毫米的水平弯头应尽量避免90度。 承插式管道沿曲线铺设时,DN600以下管道的借转角度不超过3度;DN700—DN800以下管道的借转角度不超过2度;DN900以上管道的借转角度不超过1度。 管径应根据设计供水量及流速确定。综合考虑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确定经济流速,从而确定经济管径,使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

输油管道工程线路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线路设计规范 4. 1 线路选择 4.1.1输油管道线路的选择,应根据该工程建设的目的和市场需要,结合沿线城市、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与规划,以及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在营运安全和施工便利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线路总走向。 4.1.2中间站和大、中型穿跨越工程位置应符合线路总走向,但根据其具体条件必须偏离总走向时,局部线路的走向可做调整。 4.1.3 输油管道不得通过城市水源区、工厂、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军事设施、国家孟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输油管道受条件限制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4.1.4输油管道应避开滑坡、崩塌、沉陷、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区、矿产资源区、严孟危及管道安全的地展区。当受条件限制必须通过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选择合适位t,缩

小通过距离。 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2 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m。 3 原油、液化石油气、C5、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 5m。 4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 5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中心线与国家铁路干线、支线(单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应小于25m 6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同军工厂、军事设施、易

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1.主要施工工序 设计交桩→施工测量放线→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作业带清理→运管与存放→布管→管道组对→焊口预热→焊接→防腐补口→管沟开挖→细土垫层回填→下沟→回填→三桩埋设→干线阀室清管、试压→地貌恢复、水土保护。 2.运管与存放 2.1.临时堆管场地选定应与主体施工单位及其他配合单位协商,避免占压其他单位的施工区域。 2.2.临时堆管场地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地形选定,施工作业带不包含堆管场地。地形特别狭窄和困难地段由于场地限制可适当增加堆管场的间距。 2.3.堆管场地内应修筑运管车辆与吊车进出场的道路,场地上方应无架空电力线。 2.4.运输防腐管时,防腐管与车架或立柱之间、防腐管之间、防腐管与捆扎绳之间垫橡胶板或类似的软材料,捆扎绳外应套橡胶管或其它软质管套。 2.5.装车、卸车时应使用不损坏管口的专用吊钩,绝对不允许直接使用钢丝绳、叉车等,防止对管口保护套圈的破坏,吊钩宽度应大于60mm,深度应大于60mm,与管子接触面做成与管子相同的弧度。在装卸车时要注意管子之间不能相互碰撞或划伤。 2.6.采用拖拉机运管或人工送防腐管时,用橡胶板或草袋子包敷成品管,防止损伤防腐管。 2.7.防腐管装车前,应认真核对管子的防腐等级、壁厚,将不同防腐等级、壁厚的管子分车运输。 2.8.按工程进度,编排不同防腐等级、壁厚管材的运输计划,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9.堆放管子的场地根据现场地形,尽量设置在非耕作区且方便施工的地点; 2.10.堆放管子的场地要平整、压实;无大块石,地面不得积水,地面保持1%~2%的坡度,并设有排水沟; 2.11.管子不允许与地面接触,最下层管子下面铺垫枕木或装满谷糠或干草的麻袋,保证管子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0.3m。垫枕木时,枕木上要有厚度不小于5mm的橡胶衬垫层,每层管子之间垫放软垫; 2.12.任何形式的支撑物与管子的接触宽度不应少于0.2m;

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室外给排水管道施工方案 、概述 雅保化工()有限公司PAM 1项目,位于化学工业园,我公司工作围为PAM 1项目的装置区和辅助生产区。本工程室外给水排水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脱盐水系统、雨水系统以及生活生产污水系统。管道材质主要有:不锈钢、碳钢、聚乙烯以及钢筋砼;管道连接形式主要为焊接、熔接、承插粘接除脱盐水不锈钢管试验压力为 3.9MPa,其余管试验压力均不大于1.2MP&、编制依据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 1不锈钢管DN25米190 2碳钢焊管DN100~150米700 3碳钢螺旋焊管DN200~800米920 4HDPE t DN100米430 5HDPE双壁波纹管DN200米350 6钢筋砼管DN300~600米880 7管件DN25~400个80 8阀门DN100~800个18 9消防栓(炮)个11 10阀门井个20 11检杳井个43 12雨水口个42 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97 3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4013-1995,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4 .《室外硬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CECS18:90

范文范例精心整理 5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 6.《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 , 7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 8.《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 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 10.标准图S系《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5S502; 02S515; 04S516; 95S518; 01S201; 02S404 三、施工准备 3.1图纸资料的准备 3.1.1熟悉图纸、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了解设计意图,理解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3.1.2参加由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工作,澄清设计图纸上存在的问题确定特殊管道的施 工方法; 3.1.3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会议纪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图材料预算,确定所需材料的 品种、规格、数量和有关标准; 3.1.4考虑与其它专业的配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详细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机具材 料; 3.1.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上岗前培训、取证。焊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 颁发的焊工合格证,其合格项目与管道焊接相适应,其他工种如起重工、电工、探伤工、架子工和吊车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殊性工种操作证; 3.1.6制定质量控制点,严格按照控制点的要求进行施工; 3.1.7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务必使其理解技术要求、施工方法 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3.2材料准备、检验及保管 3.2.1根据详细的施工图材料预算,准备所有管道安装所需的材料。业主需提供的材料, word 完美格式 由我单位提供材料清单; 322施工所需的消耗材料(如焊条、焊丝等)须经正规厂家采购,所有材料均须具备产品质量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说明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宁安市华城国际住宅小区室内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及喷淋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结合住宅小区总体规划,在小区新建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以满足建筑内消火栓及喷淋管网的需要;新建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总长度为2349.25米。 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1、《华城国际住宅小区总体规划》 2、《华城国际住宅小区一层建筑给排水平面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2008) 7、现场实际踏勘及调查资料 三、工程设计目的及内容 1)工程设计目的: 依据华城国际住宅小区总体规划,本设计主要负责室内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设计。 ①给水水源: 本工程给水水源来自消防给水泵房;室外消防管道经消防泵房加压后,满足整个小区室内消防的用水需求。

②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同时提高小区配水管网的安全可靠性;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环状网。 2)工程设计内容: 本设计主要内容为室内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工程及喷淋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工程。 四、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要求 为了提高配水管网的安全可靠性、满足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的用水要求,配水管网采用环状网。 1、管线位置 管线位置:详见室内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及喷淋室外消防给水不管到平面布置图,管顶覆土控制在设计路面下2.10米。 2、管径、管材 管径:DN100MM、DN150MM。 管材:采用加厚壁无缝钢管(壁厚s=6mm)。 加厚无缝钢管及管件外防腐采用三油二布,内防腐采用内刷无毒环氧树脂防腐。其中三油二布具体构造如下: ⑴底料一层;⑵沥青(厚度≥1.5mm);⑶玻璃布一层;⑷沥青(厚度1.0~1.5mm);⑸玻璃布一层;⑹沥青(厚度1.0~1.5mm);⑺聚氯乙 烯工业薄膜一层。具体要求按GB 50268-2008、GB/T 8163-2008执行。 采购管材时,应确保所选管材的承压能力大于等于试验压力,并能承受覆土深度的土荷载和汽车荷载,机动车道下的荷载按城市A级考虑。 管道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管材的操作技术规程及管材厂家提供的技术指导进行,确保管道安装施工的质量。 3、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采用原土基础。 管道基础应座落在原状土上。地基承载力应大于(或等于)120KPa,当管道基础坐在回填土或其他软弱地基时,应进行地基处理,达到地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要求规范(GB50423-2015)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 3.1 基础资料 3.1.1 穿越工程设计前,应取得所输介质物性资料及输送工艺参数。其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规定执行。 3.1.2 穿越工程设计前,应根据有关部门对管道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灾害性地质评估报告、地震安全评估报告及其他涉及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地选定穿越位置。穿越有防洪要求的重要河段,应根据水务部门的防洪评价报告,选定穿越位置及穿越方案。 3.1.3 选定穿越位置后,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SY/T 0055和《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 00 53,根据设计阶段的要求,取得下列测量和工程地质所需资料: 1 工程测量资料,包括1:200~1:2000,平面地形图(大、中型工程)与断面图; 2 工程地质报告,包括1:200~1:2000地质剖面图、柱状图、岩土力学指标、地震、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结论意见。 3.1.4 应根据下列钻孔布置要求获取地质资料: 1 挖沟埋设穿越管段,应布置在穿越中线上。 2 水平定向钻、顶管或隧道敷设穿越管段,应交叉布置在穿越中线两侧各距15~50m处。在岩性变化多时,局部钻孔密度孔距可布置为20~30m。 3.1.5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19地区的大中型穿越工程,应查清下列四种情况,并取得量化指标: 1 有无断层及断层活动性质、一次性最大可能错动量。 2 地震时两岸或水床是否会出现开裂或错动。 3 地震时是否会发生基土液化。 4 地震时是否会引起两岸滑坡或深层滑动。 3.1.6 穿越管段应有防腐控制的设计资料。 3.2 材料 3.2.1 穿越工程用于输送油气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 97 11.1或《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 级钢管》GB/T 9711.2的规定,并应根据所输介质、钢管直径、钢管壁厚、使用应力与设计使用温度等补充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对于管径小于DN300,设计压力小于6.4MPa的输油钢管或设计压力小于 4.0MP a的输气钢管,可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

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室外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1、给水管道施工工序 2.1 土方施工 1.1施工前要复测准备接入的管线的位置和高程,与设计高程无矛盾时方可进行施工。施工中执行二级测量复核制度,定期检查,做好施工的原始记录,及时进行竣工测量。 开槽前要认真调查了解交叉口的现状管线及其他障碍物,以便开挖时采取妥善加固保护措施。 1.2 机械开槽,槽底预留20cm,由人工清理槽底,确保槽底原土不受扰动。 1.3 开槽坡度为1:0.25(当深> 2.5m时,拔台宽度为0.50m),若遇土质不好,坡度要放 大,如位置受限,采用支护防止塌槽,开槽断面按设计要求执行。 1.4 开槽后,在铺设基础之前应约请有关人员包括设计、监理、甲方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5 槽底经验收合格后,采用1:9水泥石屑铺设基础,水泥石屑基

础应洒水夯实(夯三遍)以确保密实。 2 管道施工 2.1 采用DN200HDPE管材,管道接口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管道的施工应该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要求施工。 2.2 管材及配件的性能要求: 施工所使用的管材,管件应分别符合相应〈〈给水用PE管〉〉 GB13663-2001的要求,管道上所使用的阀门和管件,其压力等级不应低于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材料进场后及下管前要对管材及附件进行检验,包括文字证明及实物的检查。 2.3 管材及配件的运输和存放 2.3.1 管材在运输、装卸及堆放过程中严禁抛扔或激烈碰撞,应避阳光爆晒。 2.3.2 PE管管材、配件堆放时,应放平垫实,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米。 2.3.4 管道的铺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进行,再铺设管道前要对管材、管件等重新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发现有问题的管材、管件均不得采用。 2.4 管材吊运与下管: 2.4.1 管材在吊运及放入沟内时,应应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或沟底剧烈碰撞。 2.4.2 每天下班前及时封堵,防止被水浸泡。

输油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炼油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1、编制说明 此投标书是我们针对油库技改工程安装工程编制的技术标,详细介绍了我公司承建同类项目的业绩、油库技改工程的工程概况、主要施工方案、施工部署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等内容,施工主要管理程序、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总体计划,施工机具设备平衡计划,施工劳动力平衡计划。按省商业厅90—108文批示,在某村油库建设三座5000M3储油罐,并对油库泵房和管路进行扩建改造。 按照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安装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金属油罐现场制安 机泵设备安装 建筑物施工 工业管道施工 电气工程施工(不包括室内变配电部分) 仪表工程施工(业主要求提供技术方案) 2、编制依据 ①油库技改工程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②油库技改工程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充说明 ③油库技改工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④国家、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⑤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质量体系文件 ⑥公司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经验 ⑦相关工程验收规范: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T29—98) 《建筑给水铝塑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05:200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二、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 为了满足技改工程施工的需要,公司将迅速组建公司某村炼油管道项目经理部,实行公司直接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采用动态管理、目标控制、节点考核的管理方法组织施工,实施ISO9002质量保证模式,创建优质工程。 经理部根据人员精、层次少、调度灵的原则建立高效率的指挥控制系统和精干协调的职能管理体制(公司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见下页),实施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所设六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如下: 1、行政部:负责党、政、工、团及内外关系协调,文秘、公关、宣传、保卫、后勤、保健、打印复印、小车班等业务。 2、施工部:负责计划、统计、施工调度、安全管理、现场文明施工以及施工机具调配等业务。

某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某输油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根据XX成品油管道进行点对点送油的需求,需在密闭输送管线350-P-60501-A2B-N与进泄放罐的泄压管线200-P-60505-A2B-N之间增加热膨胀泄压DN80管线。 两条管线均为新建管线,由于密闭输送管线350-P-60501-A2B-N的阀门HV1161左侧、阀门MOV1205右侧、泄压管线200-P-60505-A2B-N的1号阀门左侧管线已通油,为确保管线的安全和有序施工,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XXX 现场负责人:XXX HSE监督官:XXX 技术员:XXX 质检员:XXX 材料员:XXX 火焊工:1人电焊工:2人管工2人起重工:1人 电工:1人普工:10人 三、施工进度保证 1、施工工期:1天 2、确保工期措施 1)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选择技术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施工班组施工。 2)提前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安排好施工设备及施工机具。 四、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前准备; 1)施工前与设计及油库管理部门结合,确定新建管线的工艺流程、位置、用途等。 2)施工人员、设备、机具、材料按时进场。 3)各种出入证件办理到位,一般作业、动火证、用电证等证件办理到位。 4)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施工区域设立警戒线,动火点设置8Kg灭火器4个,设专人进行监护。 6)施工前确认管道内进行清理干净,两端阀门关闭。在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方可以连头施工。 2、管线现场施工方案 1)管线动火连头准备 详见动火连头示意图 A 将350-P-60501-A2B-N管线两端的阀门HV-1161、HV-1162、MOV1205在靠近动火点侧的法兰断开,在断开端加石棉板进行隔离,在200-P-60505-A2B-N管线的1号阀门(DN200)法兰处断开,采用石棉板进行隔离。由于MOV1205为电动阀,为防止在施工作业时自动开启,在断开前需将此阀门调至手动。(阀门法兰断开位置见附图所示) B 在动火点附近打接地桩,并连接现场接地线。将L45的角铁打入地面以下800mm处,用6

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日期:2010-10-25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省建设厅闽建科[2005]22号文要求,由福州市建设局组织福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福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工程实践经验,吸收借鉴省外的好做法,并结合实际和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经专家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有6章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分类、工程设计、工程材料及设备、 工程施工及工程竣工验收。本规程仅适用于福州市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省内其它 地区可参照执行。在执行本规程中,请各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 和建议函告省建设厅科技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 组织单位:福州市建设局 编制单位:福州市自来水总公司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 编制人员:邹一平罗蜀榕林瑞良林峰宋建东 王希俭郑文芳谢德玲肖友淦林光信 陈志宏卓雄 主审人员:陈芬程宏伟 审定人员:刘德明陈晓凤陈礼洪林小洛唐丽虹王仁聪 邱福强 1 总则 1.0.1 为规范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供水安全、卫生 、适用、经济,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福州市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 、施工及验收。省内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1.0.3 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安全适 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防止水质污染、保护环境。 1.0.4 本规程规定所用的所有可能与水接触的材料和设备不得影响水质, 各项卫生指标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1 总则 2 术语 3 输气工艺 3.1一般规定 3.1.1 输气管道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合同规定的年或日最大输气量计量。当采用年输气量时,设计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 3.1.2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中二类气的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清除机械杂质; 2 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 3 露点应低于最低环境温度; 4 气体中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20mg/m3; 5 二氧化碳含量不应大于3%。 3.1.3 输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根据气源条件、用户需求、管材质量及管道附近的安全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4 当输气管道及其附近已按现行国家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和《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21448的要求采取了防腐措施时,不应再增加管壁的腐蚀裕量。 3.1.5 输气管道应设清管设施,清管设施与输气站合并建设。 3.1.6 当管道采用内壁减阻涂层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2工艺设计 3.2.1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输送距离、输送量、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及与已建管网和地下储气库容量和分布的关系,对管道进行系统优化设计,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3.2.2 工艺设计应确定下列内容: 1 输气总工艺流程; 2 输气站的工艺参数和流程; 3 输气站的数量及站间距; 4 输气管道的直径、设计压力及压气站的站压比。

3.2.3 工艺设计中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结合输量、管径、输送工艺、供电及运行管理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必选,按经济和节能的原则合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确定站间距。 3.2.4 压气站特性和管道特性应匹配,并应满足工艺设计参数和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再正常输气条件下,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 3.2.5 具有分输或配气功能的输气站宜设置气体限量、限压设施。 3.2.6 当输气管道起源来自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厂、地下储气库、煤制天然气工厂或煤层气处理厂时,输气管道接收站的进气管线上应设置气质监测设施。 3.2.7 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3.2.8 输气站宜设置越站旁通。 3.2.9进、出输气站的输气管线必须设置截断阀,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有关规定。 3.3 工艺设计与分析 3.3.1 输气管道工艺设计至少应具备下列资料: 1 管道气体的组成; 2 气源的数量、位置、供气量及其可变化范围; 3 气源的压力、温度及其变化范围; 4 沿线用户对供气压力、供气量及其变化的要求。当要求利用管道储气调峰时,应具备用户的用气特性曲线和数据; 5 沿线自然环境条件和管道埋设处地温。 3.3.2 输气管道水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输气管道纵断面的相对高差Δh ≤200m 且不考虑高差影响时,应按下式计算: 5.052221)(1051???????-=TL Z d P P q v λ (3.3.2—1) 式中:v q ——气体(P 0=0.101325MPa ,T=293K )的流量(m 3/d ); P 1——输气管道计算段的起点压力(绝)(MPa ); P 2——输气管道计算段的终点压力(绝)(MPa ); d ——输气管道内径(cm ); λ——水力摩阻系数; Z ——气体的压缩因子; ?——气体的相对密度; T ——输气管道内气体的平均温度(K ); L ——输气管道计算段的长度(km )。 2 当考虑输气管道纵断面的相对高差影响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 .01152221)(21)1(1051??? ?????????????????++??+-=∑=-n i i i i v L h h L TL Z d h P P q αλα (3.3.2—2)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规范 3. 1一般规定 3.1.1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计算输油量时,年工作天数应按354d计算。 3. 1. 2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输量(年输量、月输量、日输量)作为设计输量。设计最小输量应符合经济及安全输送条件。 3. 1. 3输油管道设计宜采用密闭输送工艺。若采用其他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说明其可行性。 3. 1. 4管输多种油品,宜采用顺序输送工艺。若采用专管专用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3.1.5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方案应依据设计内压力、管道管型及钢种等级、管径、壁厚、输送方式、输油站数、顺序输送油品批次等,以多个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输油工艺方案。 3.1.6管输原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出矿原油技术条件》(SY 7513的规定;管输液态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 9052.1)或《液化石油气》(GB 11174)的规定;管输其他成品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 3.1.7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总流程图应标注首站、中间站、末站的输油量,进出站压力及油温等主要工艺参数。并注明线路截断阀、大型穿跨越、各站间距及里程、高程(注明是否有翻越点)。 3.1.8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应包括水力和热力计算,并进行稳态和瞬态水力分析,提出输油管道在密闭输送中瞬变流动过程的控制方法。 3. 2原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 3. 2. 1应根据被输送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流变性,通过优化比选,选择最佳输送方式。原油一般物理化学性质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原油流变性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3.2.2加热输送的埋地原油管道,应优选加热温度;管道是否需保温,应进行管道保温与不保温的技术经济比较,确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方案范文文稿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 施 工 方 案 甘肃宏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4月8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设计资料 1、本站轨面设计高程:2057.44m 2、生活用水量标准:150L/cap.d 3、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6m 4、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应谱特征周0.45s。 5、站区主导风向为西北偏西风(NNW) 6、本站属于人工填土和I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 1.2给水排水设计主要工程内容 1、本工程生活水源接自新区北站货场DN250的给水干管。水量、水压、水质均满足本工程所需。 2、站区新增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汇入排水干管,排入货场既有排水管道内。 3、给水管采用PE管,热熔接口,公称压力0.6MPa,管顶距地面的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66m;排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胶圈接口,管内底距地面的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1.31m。 4、给排水管道基础:给水排水管道基础采用自上而下0.15m厚的砂基础、0.3m厚的3:7灰土垫层、0.15厚的素土垫层。钢筋混凝土雨水管道下设C10混凝土基础、0.3m厚的3:7灰土垫层、0.15厚的素土垫层。 5、站区内三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下沿道路中心线铺设雨水管道,汇集场区范围内的地面雨水,自东向西排入规划经一路市政雨水干管内。纬一、纬三路的道路一侧设单篦雨水口,纬二路道路两侧设单篦雨水口,雨水口的间距为40米,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雨水口和雨水干管间的连接管采用d300钢筋混凝土管。 6、消防:站区内南北走向既有一条原新区货场的DNde250消防管道,本次场坪高填方工程时,造成该管道埋设过深不利于检修和使用。所以,拆除占压管路,在新建场区的道路上新建de250的消防管路,并恢复既有的环状消防管网。消防管道的压力、管材应与原管材保持一致。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总则 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一 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 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 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 4首站initial station 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 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