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综述)

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综述)

By churchilllee@skiworld.newsmth

滑雪运动常见的损伤有扭伤、切伤、骨折、摔伤、脱臼、头部外伤、脊椎损伤和内脏损伤, 冻伤也时有发生。比例较大的是扭伤、拉伤和骨折, 这三类损伤占滑雪损伤总数的70 %—8 0%。据资料记载这三类损伤中占首位的是扭伤、拉伤, 占滑雪损伤的34 % 左右, 膝部损伤为80 %。滑雪运动膝关节损伤中内侧副韧带和半月板损伤较多见。[1, 2]

一、滑雪运动中常见损伤[3-5]及原因

四肢与关节外伤

在摔倒时, 出于自主保护反应, 手直接着地受力,容易造成上肢关节扭伤、脱臼和骨折。如手腕关节、肘关节、上臂和肩关节的损伤。滑雪运动的技术特点, 要求膝关节在一定屈曲范围内屈伸、扭转, 因此, 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四肢以骨折较常见,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滑雪事故中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骨折多表现为畸形、反常活动、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切忌专门检查)——只要发现此三体征之一,即可考虑诊断骨折。其他局部症状可能有疼痛及压痛、局部肿胀、血肿及瘀斑、功能障碍、压痛、叩击痛等。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

膝关节是人体中的结构最复杂、关节最大、杠杆作用最强而最容易受损的关节, 而且膝关节本来就不是一种完全吻合的结构, 滑雪作为一种速度和技能性项目, 在整个训练和比赛过程中, 不断做滑降和回转动作, 对膝关节的力量和柔韧性要求很高。膝关节不断地进行屈、伸、扭转, 这就使膝关节承受了相当大的负荷, 极易导致肌纤维拉伤和韧带损伤。在滑雪运动中膝关节压力过大, 当滑板受树木、雪沟的障碍( 滑雪中滑板被绊挂)或在较深的积雪中转弯时, 滑板突然交叉也会将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损伤主要有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膑骨骨折等。

膝关节侧副韧带主要起稳定膝关节侧向动作的作用。在滑雪运动中内侧副韧带损伤要较外侧副韧带损伤常见得多。据报道, 内侧副韧带损伤在滑雪运动员中非常常见。内侧副韧带呈底向前的三角形, 桥架于股骨内解与胫骨内裸之间, 比较薄弱, 但功能重要, 具有稳定及调节关节活动的功能, 膝关节屈曲( 约40.~ 50 。) , 小腿突然外展外旋; 或足和小腿固定, 大腿突然内收内旋, 即膝关节的摆动动作和失去中心时膝关节内侧着地, 可致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回转后段忽然改变体位, 致使小腿的被动扭转、外展; 都很容易损伤膝的内侧副韧带。而其损伤可分为扭伤、部分断裂和完全断裂三种。其伤后的症状为少量韧带纤维撕裂、疼痛较轻, 伴有局部压痛; 部分撕裂时, 内侧疼痛加重, 股骨内裸处肿胀明显,关节积液; 完全断裂, 可导致关节不稳定, 膝内侧疼痛, 迅速肿大、跋行, 功能障碍。膝伸直障碍, 呈屈曲位, 膝部大面积皮下癖斑, 在韧带起止点触到断裂凹陷。膝关节侧向运动试验阳性。

交叉韧带主要控制膝关节向前/向后的动作。膝关节交叉韧带位置深, 在非强大的暴力不易引起交叉韧带的损伤和断裂。一般单纯性的交叉韧带损伤较少见, 多伴有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在失去中心向前跌倒滑雪板前部及膝部着地时, 暴力撞击胫骨上端骸骨下方时, 膝关节屈曲胫骨后前移位, 可造成前交叉韧带

损伤, 有时伴有胫骨隆突撕脱骨折; 当暴力撞击小腿上端的前方时, 可使胫骨

向后移位。造成后交叉韧带损伤, 甚至可伴有后关节囊破裂、胫骨隆突撕脱骨折和外侧半月板的损伤。前交义韧带损伤抽屉试验阳性, 是检查前后十字韧带有无松弛的方法。

髌骨劳损则是由于膝关节局部负过重引起的慢性损伤。在滑雪运动中, 滑行、转弯、急停等动作膝关节均处半蹲位, 经常在130 ~150度“进行屈曲或内扣, 因为在这个角度伸膝力最大, 关节活动最有利, 最灵活, 但此时, 关节稳定性下降,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松弛, 关节内扣时内侧副韧带所承受的拉力加大, 此时髌骨张膜所承受的牵引力更大, 因骸骨软骨上下运动异常, 不但使它受到更

大的压力, 而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若这些力反复积累或一次暴力超过组织的生理负荷影响了局部的代谢, 必然会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从而引起一系

列的病理性变化。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病变。内侧半月板更容易损伤, 是由于内侧半月板与关

节囊紧密相连, 外侧半月板则有一游离区。三、四十岁时发病高峰期。五十岁以后半月板损伤更多的是由于骨性关节炎的因素造成。半月板损伤的表现主要是关节间隙疼痛、别卡感、弹响和交锁。半月板损伤的类型包括不完全撕裂、桶柄状撕裂、瓣状撕裂、放射状撕裂、复合撕裂等。

踝关节是人体下肢一个很重要的负重关节, 踝关节损伤大多是由于运动员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落地不稳所致, 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动作变形也是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 踝关节扭伤中,以内翻位损伤为最常见。[6, 7]

而对于单板运动者来说,由于单板滑雪是靠滑雪者不断的改变身体的重心位置来控制滑雪的方向,而且双脚被固定在滑雪板上,对于身体的平衡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是单板滑雪初学者应该首先学会的掌握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过程需要经常的摔倒和爬起。在摔倒的过程中,初学者往往下意识的用手支撑地面,从而很容易造成手腕的挫伤。国外有相关的数据表明,初学者所受的损伤中,有六成为骨折,而腕部损伤则超过半数。不同的摔倒方式会对不同的部位造成损伤,如,挠骨远端骨折大多是由于向后摔倒引起的,腕部骨折的几率为向前摔倒的两倍。

手部损伤占上肢损伤的8.37 %, 其中半数为骨折, 多发于高级选手, 无性别差异。双板滑雪中常见的手指因雪仗而导致的卷缠伤, 而单板摔倒时候的抚地动作则是损伤手掌和手指的主要致伤原因。尤其是高级选手在尝试危险动作的时候, 大大增加了手掌和手指受伤的风险。有些教练员会指导学员在摔倒的时候将手握成拳击时那样, 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保护手掌, 也可以使手腕免受伤害。

另外肩和肘的损伤也相当常见。肩部损伤占上肢损伤的比重高达百分之三十三。肩关节错位、锁骨骨折、肩锁关节错位是单板滑雪运动中比较常见的肩部损伤。和初学者相比,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的滑雪者更容易发生肩部损伤。向前摔倒是造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肩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而高难度的空中动作失误是中级和高级滑雪爱好者肩部损伤的主要原因。肘部损伤常见的有肘后脱位和鹰嘴骨折,这两类损伤在高水平爱好者中比较常见。[8]

国外早年对单板滑雪运动损伤的研究结果表明, 足踝损伤比例是仅次于腕部损伤的。国外有大量针对单板滑雪踝关节损伤的研究, 发现踝关节损伤以初学者最常见, 并且多发于前侧腿。有一种单板滑雪所特有的距骨侧突骨折被命名为

“单板踝” , 占躁关节骨折的l/3 。损伤机制多为滑行者落地时踝关节背屈,外旋, 内翻。导致这类损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软式雪鞋, 这种雪鞋可以让踝关节有更好的活动度, 更方便选手完成动作。近年来软式雪鞋逐渐淘汰, 复合式雪鞋取而代之。这种复合式雪鞋是由硬质内胆和一个较软的外壳制成的。既能保证踝关节足够的活动度, 又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这种雪鞋的使用使“单板踝”以及踝关节扭伤比例急剧下降。但是国内很多雪场还在出租软式雪鞋, 这一类损伤也不容忽视,租鞋及购鞋的时候需要注意挑选。单板踝初期与扭伤相似, 普通

X光片也很难看出, 需要借助CT 扫描进行诊断。[9]

头部和躯干外伤

对于滑雪初学者来说, 身体重心掌握不好, 容易向后摔倒, 造成头部后侧

着地, 出现脑震荡等症状。极限滑雪板爱好者脑外伤几率更是达到前者的5倍之多;该运动中,35岁以下人群发生脑部外伤的几率是其他运动中年轻人群的3倍;男性爱好者要比女性更易发生严重外伤,脊髓外伤中也显示出与性别相关的外伤发生率的差异;运动中穿戴安全帽可以减少22%-60%的外伤发生风险。

国外研究发现单板滑雪造成的死亡事故中,主要是因为头部钝伤。与传统的双板滑雪相比,单板滑雪造成的头部损伤的概率是六倍。而且在受伤的人中,大部分是年轻的男性且初学者居多。脑震荡所占比例在头部损伤中最大,然后就是硬脑膜下水肿。后枕部受伤主要是因为初级雪道中,初学者在换刃过程中,由于背后朝着山下时后刃突然着地而发生摔倒。对于技术水平很高的专业运动员来说,在单板滑雪过程中的空翻、跳跃等高危动作是其头部受伤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参加单板滑雪运动的人来说,头盔是对头部进行保护的最佳选择。当然,也有说法,那就是头盔会加重脊柱受伤,但是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理论支持。扭伤是颈部受伤的主要种类。根据相关的统计,女性发生颈部损伤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男性,且受伤的年龄更加小。

就一般运动损伤而言,颅脑损伤可分为脑源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前者是指损伤后暴力作用于脑部所产生的症状,后者是指颅脑损伤后造成的头颅骨折和脑部血管损伤以及诱发颅内其它潜在的血管病变破裂出血所产生的颅内血肿并压

迫脑结构产生的症状。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需要特别警惕的是硬膜外血肿,因为这

类患者伤后可能仅有头痛,甚至没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后硬膜外出血量增加,对脑组织造成压迫,导致患者昏迷,尤其是醉酒后的患者,经常被认为是患者在熟睡,从而延误病情的诊治。硬膜外血肿压迫脑组织造成的继发性损伤可能很重很急,没有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可导致生命危险。

另外单板初学者在进行普通的滑行以及变刃时,很少出现对于脊柱的损伤。统计资料显示,脊柱损伤多发生在中级和高级运动员在进行高难度的花样表演的时候。在中高级单板滑雪者中脊柱损伤有百分之七十七因为进行高度超过两米的跳跃造成的。[9]

胸部损伤也比较常见, 有胸骨骨折, 气胸等相关报道。有研究表明,50%的胸部损伤是跳跃失误造成的;胸部损伤中有半数以上是胸骨骨折。专业运动员由于动作失误造成的摔倒, 往往会造成胸骨骨折。滑雪过程中出现肝脾脏破裂、肠破裂等病例比较常见损伤原因大多是碰撞。对于野雪公园或者雪道树木、石头等障碍物较多的地方应加倍小心,高速滑行撞击障碍物所至创伤严重程度不亚于高速公路车祸撞击。

表皮外伤

在摔倒时, 由于与雪面、器具或他人碰撞, 容易造成表皮擦伤或软组织损伤, 如: 雪鞋不合适, 由于磨脚而造成的损伤或雪板刃锋利造成割伤等。

肌肉损伤

由于过度疲劳、准备活动不足或防寒用品准备不全造成肌肉拉伤和冻伤等可能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10]

肌肉痉挛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显示的一种现象。冬季运动会中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 运动员肌肉粘滞性加大,关节灵活性下降极易造成肌肉痉挛。滑雪运动者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 其次是足底的屈肌和屈趾肌以

及胃肠部。腿部肌痉挛症状多表现为发生痉挛的肌肉僵硬、板块状、胀痛及撕裂痛, 疼痛难忍, 其所涉及的关节活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发生小腿腓肠肌、屈肌和屈趾肌痉挛的原因主要有寒冷刺激、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收缩失调和疲劳。胃肠道痉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剧烈运动使胃肠道缺血、缺氧或淤血、或受强冷空

气刺激因素而致。它可使胃壁、肠壁或肠系膜上的神经受到牵扯, 胃肠道的肠肌发生挛缩, 因而产生疼痛。疼痛性质可以是钝痛、胀痛甚至绞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和脐周围。[11]

冻伤

滑雪项目一般都在野外的雪山中进行, 其环境温度一般在-10℃—20℃左右, 由于外部的寒冷环境特别是突然的降温会使人体极易冻伤。冻伤多发生在鼻、耳、手指、脚趾等部位, 这些部位多为暴露在外面并处于神经末梢末端, 由于外部环境的寒冷刺激, 使局部血液循环部畅或滞留而形成冻伤。冻伤多表现为: 局部皮肤表面发白, 初始阶段有麻木和轻微的痛感。

二、滑雪运动损伤预防[12, 13]

运动前准备活动

滑雪运动者在训练或比赛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滑雪运动的准备活动是全身性的,在运动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对于预防伤害、“预热”身体、润滑关节、启动中枢神经系统等都十分有利。滑雪技术动作需要强有力的支撑及灵活、平衡、协调能力。如果身体准备不充分, 加上气候寒冷, 肌肉的粘滞性增加, 不能进入适宜的兴奋状态, 易发生疲劳, 就可能造成肌肉、关节等部位的运动损伤。因此,应该要求每个运动者在每次训练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预防伤害事故。适宜的准备活动可预防运动损伤,可使肌肉的粘滞性降低;可提高肌肉的收缩性和舒张速度;可增强肌肉力量、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可促进内脏器官机能水平的提高。从而减少因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运动损伤。在正式开始训练或运动前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使内脏器官有个承受运动能力的准备,使活动一开始就达到较高水平。从而,可以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不适感。另外,准备活动还可起到调节心理状态的作用,增强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保持大脑皮层处于最佳兴奋状态投身于高强度的运动或者训练中。[14]

针对滑雪运动者来说,准备活动可不穿雪板或穿雪板进行,时间应持续30 分钟。准备活动的主要部位是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的旋转及大、小腿肌肉的拉伸,使身体感到微微发热和出汗为宜。

休息睡眠及能量补充

休息、睡眠不好, 这时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相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参加剧烈的运动, 将会因肌肉力量转弱,反应迟钝, 身体造成损伤。另外, 滑雪者带伤参加体育运动, 不仅达不到锻炼效果, 而且会加重病情, 造成恶性循环。

滑雪可是个对体能消耗很大的项目,再加上一直在室外,热量消耗得比较多,过了中午,气温就会明显下降,会感觉非常冷,要准备些食物来及时补充,建议大家带些高能食品放在身边。[10]

技术准备及熟悉环境

在运动中由于技术动作的错误, 违反了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规律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容易引起组织损伤。如果运动量过于集中, 身体局部的练习过于集中, 超过了可能承受的生理负荷量, 往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由于滑雪的特点, 由于滑行中的用刃而使膝关节受力过大, 就造成了膝关节重力过大产生疲劳, 容易发生膝关节损伤。

为了避免或减少膝关节、踝关节损伤, 同样应该注意场地卫生设备及用具, 在运动前滑雪者应该熟悉地形, 以避免不必要的跌倒使膝关节、踝关节损伤。平时的运动训练中, 应加强对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力量、弹性和柔韧性的练习, 并加强四肢肢肌肉力量、韧带的力量、弹性和柔韧性等的训练, 可根据滑雪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特点, 对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膝关节进行包扎, 以加强其支撑力量, 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特别是对预防韧带和肌腱的损伤具有突出作用。运动后注意放松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滑雪是一项处于高速运动中的体育项目,滑雪者要事先了解滑雪道的状况,首次滑行的雪道应由熟悉者带领,以防滑行中出现意外情况;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高难动作的练习,要循序渐进,保证有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在滑行中如果对前方情况不明,或感觉滑雪器材有异常时,应停下来检查,切勿冒险;另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