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试验方案完整版

施工试验方案完整版
施工试验方案完整版

施工试验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目录

一、编制依据

、建安公寓地下室及9#楼施工图纸。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建筑施工手册

、河北省资料管理规程

二、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建安公寓9#住宅楼及裙房配套项目位于河北省高碑店市,东临东大街,西南临职教中心,北临迎宾东路。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32层,总建筑面积为86651㎡,其中地下为20484㎡,地上为72415㎡;地下二

层,分别为人防、车库、商业;地上一至四层为商业,五层以上为住宅。

、试验室概况:现场试验室设置在施工现场北侧大门的东北角,离建筑物20m左右,便于结构施工相对现场各种材料进行取样,对进场的混凝土及时进行坍落度测试和试块制作,并及时将试块送入养护室进行养护,养护室采用自动温湿控制仪控制,保证养护室内标准温湿度。

工程基本概况:

三、设计要求

砼强度等级

钢筋规格:HPB235钢筋、HRB335钢筋、HRB400钢筋。

焊条:I级钢采用E43型,II级钢采用E50型。

钢筋机械连接:直螺纹套筒连接。

砼:采用商品砼,厂家为高碑店市隆兴搅拌站。

砌筑:填充外墙: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强度等级、密度 M3混合砂浆填充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密度M3 混合砂浆

防水材料:

四、监控计划

施工现场设置1名试验员,持证上岗;现场建立一个工地临时试验室,其主要试验仪器设备:临时标养室一间,各种试模、坍落度筒、环刀、各种台秤天平等均已检定合格。现场试验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原材和施工试验由工地试验员取样送试,工地委托高碑店市建委试验室开展试验工作。砼试块及砂浆试块在允许拆模后应立即送到实验室进行标养,不得在临时标养室存放。

项目部依据图纸设计及施工试验规范规程要求,本着对用户负责的精神,严格把好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关,防止不合格材料制品用于工程,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普通混凝土:

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同一浇筑部位,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同一工作台班,不超过100m3混凝土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m3混凝土时也按同一取样单位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

配合比混凝土每200 m3混凝土为一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一取样单位至少留一组28天强度的标准养护试块,施工现场为了检查结构拆模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的需要留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每项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得少于一组。试样有代表性,每组取自同一罐车。冬施混凝土还相应增加不少于二组与结构同条件的试块,分别用于检查受冻前的砼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砼强度,同时混凝土试样应做不少于30%的有见证试验报告,见证取样由监理现场监督取

样并注明“有见证”字样。

、抗渗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块的留置方法和数量均按普通砼规定,同一砼强度等级、同一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每单位工程留不应少于2组以上试块。连续浇筑量为500m3以下时,留置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 m3~500 m3增留两组。一组在标准情况下养护,另一组与现场相同情况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现场应另行留置试块。抗渗混凝土试块也应做不少于30%的有见证试验报告,见证取样由监理现场监督取样并注明“有见证”字样。

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1) 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

4) 同条件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5)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6) 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7)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

、钢筋原材:以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的钢筋为一批,每60t为一批,不足60t时亦按一批验收,取一组钢筋试件做拉伸冷弯试验,第一次取样试验不合格时,需要对原批钢筋取双倍试样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和焊接不良以及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时,需要对原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钢筋原材应做不少于30%的有见证取样,有见证取样由监理现场监督取样并注明“有见证”字样,送往有见证试验室复试。

、钢筋连接:本工程粗钢筋连接采用锥螺纹接头形式,在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进行接头工艺检验,钢筋接头以同一施工条件下每一流水段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号、同规格以500个为一批进行验收,不足500个接头的也作为一批验收,在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送作试验。同时钢筋接头应做不少于30%的有见证试验,见证取样应由监理监督现场取样,并注明“有见证”字样,送往已备案的有见证试验室复试。

防水工程:

(1)SBS防水卷材,以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同一标号产品、同一进场时间,不超过1000卷为一验收批,取一组试样试验、防水卷材主要进行拉力、断裂延伸率、不透水性、耐热度和低温柔度试验。同时防水卷材应做不少于30%的有见证试验,见证取样应由监理监督现场取样,并注明“有见证”字样,送往已备案的有见证试验室复试。

(2)聚氨酯防水涂料,以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同一进场时间的每5t为一验收批,不足5t亦为一验收批,聚氨酯防水涂料主要进行拉伸强度、断裂时的延伸率、底温柔性、不透水性、固体含量试验。同时防水涂料应做

不少于30%的有见证试验,见证取样应由监理监督现场取样,并注明“有见证‘字样,送往已备案的有见证试验室复试。

回填土:采用环刀法取样,每段每层进行检验,应在夯实层表面以下2/3处取样,每层厚度,常温为25mm按长度20-50m取一点。

水泥:袋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品种、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时间的水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时,亦按一验收批计算。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水泥除做常规试验外还必须做碱含量试验。

、砂子: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仍为一验收批,每验收批做一组试验,砂做筛分析、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

、石子: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仍为一验收批,每验收批做一组试验,石子做筛分析、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压碎指标值等试验。

、砌筑砂浆 :每一楼层或250m3砌体中的各种标号的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检查一次,每次至少制作一组试块(每组6块),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如砂浆标号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五、取样及试验方法

、砼:砼在搅拌后第三盘至结束前三十分钟之间取样,每组试样必须取自同一罐车。

砼取样后做稠度试验:先湿润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把筒放在木吸不的刚性水平板上,然后用脚踏住两边的踏脚板,使坍落度筒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位置固定。把取得的砼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

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每层用振捣棒插捣25次,插捣时沿坍落度筒壁按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底层时,振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第三层时,振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顶层插捣完毕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除去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高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在150S内完成。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试体最高点的高度差,即为该拌和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高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时,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

强度试验:将试样装入事先刷好油的试模中,振捣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刮去多余部分,再用抹子在四周插捣数次,抹平表面。试块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试块做好后,覆盖表面,在20±5℃情况下静置1~2昼夜,然后拆模编号,送交实验室进行标养。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制作后,放置在钢筋笼里,与结构进行同条件养护,做完试块后,及时填写砼试块制作记录。

钢筋原材:从每一批量中任意抽取两根,将任意一端截去500mm后,分别在每根钢筋中取一根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送试。试件长度:拉伸试件长度≥10d+200mm(且≮450mm),冷弯试件为≥5d+150mm(且≮300mm)。

钢筋连接:同批钢筋,同种机械连接形式,每批量随机抽取3个试件作为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防水卷材:将取样的一卷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顺纵向切取长为500mm的全幅卷材试样二块,一块做物理性能检验实验用,另一块备用。

聚氨酯防水涂料:在同一验收批中随机抽取整桶样品,抽样的桶数如表中所示。将取样的整桶样品搅拌均匀后用取样器,在液面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取相同量的样品,进行再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入样品容器中。

、回填土试验:根据回填平面图及步数,确定取样数量及位置,并绘制取样草图。采用环刀法试验时,在夯实好的每步中取样。先划出200×200mm 的测区,将表层土去掉,将环刀刃口垂直向下,盖上环刀盖,用锤将环刀匀速垂直平稳地下击,直到环刀盖孔中有土冒出为止,然后从土中挖出环刀,用削土刀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然后送交实验室做干密度试验。

水泥: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可以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或20袋中取等量样品,总数至少12kg,拌和均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由试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一份密封保存备校验用。

、砂子:砂子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先将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每份11kg),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至22kg组成一组试样进行试验。

、石子: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搅拌均匀后取40kg石子作为试样送试。

、砌筑砂浆:在砂浆使用地点的砂浆槽、砂浆运送车或搅拌机出料口,至少从三个不同部位集取。所取试样的数量应多于试验用料的1~2倍。现场取来的试样在试验前应经人工翻拌,以保证其质量均匀。

六、试验程序

、砼:开盘通知单下达

浇注砼 砼取样 稠度试验及试块制作 试块拆模编号 标养 试压 填写报告单 回收报告单存档

、钢筋原材:现场取样 试验 填写报告 回收报告单存档 、钢筋连接:现场取样 试验 填写报告 回收报告单存档 、防水材料:现场取样 试验 填写报告 回收报告单存档 、回填土:现场取样 密实度试验 填写报告 回收报告单存档

七、各种材料的试验计划表格:

钢筋直螺纹连接试验计划

钢筋原材试验计划

、混凝土试块试验计划

八、建立现场试验管理台帐健全各项制度

、试验器具登记。

、试验计量设备检定台帐。

、试验计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

、砼坍落度测试记录。

、砼试块制作记录。

、砼试验报告登记。

、原材料试验登记台帐。

、钢筋连接试验登记台帐。

、申请配合比委托台帐。

九、试验管理措施

9.1、及时了解工程的特点及结构类型、形象进度,做好试验计划和准

备工作。

9.2、建立试验管理台帐,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改

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 方案-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G242米脂过境公路改建工程LM-1合同段 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榆林市凤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G242米脂县城过境公路改建工程LM-1项目经理部 2017年7月15日

一、编制依据 1、《242国道米脂县城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图。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5 5、《242国道米脂县城过境公路路面工程作业指导书》 二、施工方法和试验目的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作业,通过试验段主要确定如下内容 1、施工配合比验证: (1)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 (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3)检查混合料含水率、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2)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等等; (3)含水率控制方法; (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三、试验路段位置 根据路面施工设计图纸结合现场情况,试验段选定榆高路(榆林沟至高渠)被交线,即主线K0+被交线,被交线桩号K0+000-- K0+,长度为,水稳底基层宽度,总面积3952m2,厚度20cm。 四、时间安排 1、路床处理: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15日 2、铺筑水泥稳定碎石:2017年7月16日-2017年7月16日 五、试验段开工前准备工作 1、配合比报告: 目前已完成水稳底基层所有原材料及配合比报告试验审批工作,底基层水泥剂量%,粉煤灰剂量7%,最大标准干密度cm,最佳含水量%。 2、施工机械: 拌和站配备WBC600加强型水稳拌和楼1套进行拌料,5台装载机上料,配备16台自卸车进行混合料运输; 施工现场采用两台SANY 95-2摊铺机呈梯队联合进行摊铺,采用2台13T STR130C型双钢轮双驱双振压路机初压、3台22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和1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复压、1台30T XP302型胶轮压路机终压,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交通封闭,并覆盖洒水养生。 3、施工人员及工队: 试验段各部位人员分工见下表: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1)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概述 (一)土方工程概要 **高速公路威信,主线起点桩号为K**+**,终点桩号K**+**,长公里。本标段所在自然区划分V3,沿线地貌类型较为复杂。 我项目部计划在K+~K+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实验段全长m,平均填土高度为m。 (二)试验段的选取 该段m具有通段代表性,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织,机械合理配置,确定并提出标准施工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具体项目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填前处理方案 1)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2)确定整平、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3)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合理组合 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6)确定作业队(组)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画出施工和质量管理框图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 5、确定每次铺筑的松铺及压实厚度 二、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试验段位置 拟在K+ ~K+ 段做路基填筑试验段,长度m,该段位于昆明路延伸段上,平均填土高度在m。 (二)路基填料选择 该段路基填筑料,主要是调用路堑挖方作为填料。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应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做好原材料试验检测(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机械的选型和配套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如下: 表1: 项目部成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组长,副总工程师**、工程部长**为副组长, 组员有路基主管工程师、 安质部长**、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队长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 现场施工负责人:

实验路段施工方案汇总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目的 (1) 三、工程概况 (1) 四、资源配置 (4) 五、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6) 六、质量保证措施 (18) 七、安全保证措施 (20) 八、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4)

路基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安岳县东环线中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其它相关标准和文件》 二、编制目的 1、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碾压机具压实填料的松铺厚度、碾压遍 ρ、最佳的机械配套。 数、土的最佳含水量ω和最大干密度max d 2、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路基填、挖方施工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3、通过试验,摸索并总结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不同填料法(土方、土石混合料和石方三种不同填料),填筑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碾压设备的碾压遍数和挖方路堑施工的理想设备配置及工艺方法。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段路基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三、工程概况 安岳县东环线中段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道路设计等级为2级。位于安

岳县石桥铺村,山岭起伏连绵,地形起伏较大,属于四川盆地剥蚀残丘及谷地,丘陵斜坡和沟谷地貌带。路线始于贾岛路(K0+000)连接至319国道(K2+683.48)止,全线共计长2683.480米;道路宽46米,采用一块板形式,其中行车道两侧各16米(12米机动车道+4米非机动车道)、绿化带3.5米、人行道3.5米,涉及内容含路基、路面、排水、亮化、绿化、交通工程等。 本合同段填方约27.8656万方,挖方40.5059万方, 1、试验段设置及取土范围 ⑴试验段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选择填方地段且长度不小于100m。 ⑵本次试验段设置起K1+400~止K1+600段、试验长度为200m、宽度46米、碾压试验有效面积为9200m2。由于这段路基根据设计图及现场勘察存在软基处理、需对软基处理完成后方可进行试验段工作。目前原地面清表工作已经完成。整个原地面清表经软基处理并碾压完之后压实度≧90%;其中第二层做土方填筑试验,第三层做土石混和料填筑试验,按设计要求0-80cm上路床压实度大于≧95%,80以下下路堤压实度≧93%。 ⑶取土范围:K2+260~止K2+360

路面工程施工专项方案设计

316国道西乡县城过境公路工程 沥青砼路面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一、路面工程概况 1、316国道西乡过境线K0+000-K5+320段二级路路面宽度12米。路面结构:2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层+封层+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4厘米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弯沉值:路床顶部(168),底基层(108.2)基层(42)下面层(35)上面层(31.2) 2;20厘米水泥稳定碎工程数量:2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46650m222;6厘米中粒式沥;封层:52181.2 m53825 ;透层:48845 mm石基层:22;4厘米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青混凝土:48845 m48845 ;粘层:48845 m2 。m 2、K5+320-K8+320、K11+142-K15+645.966段一级路路面宽度23米。K9+660-K10-015段、K10+015-K11-142段路面宽度20米。路面结构:3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层+下封层+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4厘米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弯沉值:路床顶部(168),底基层(64.4)基层(31.5)下面层(27.2)上面层(24.8)。 2;2030工程数量: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183288.31m厘米水

泥222;6 封层:186291.4m稳定碎石基层:194132.51m ;透层:177465.31m ;22;222477.31 m;粘层:4厘米粒式改性沥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8845 m2 48845 m青混凝土:二、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措施 (一)试验路段施工 在底基层、基层开始正式铺筑前,分别铺筑单幅不小于200m的试验路段。在试验路段开工至少14天之前,提供用于试验的材料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备料、拌和、摊铺、碾压的设备一览表和施工程序、工艺操作等详细书面说明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验证,确定以下主要项目: (1)进场人员的合理配置; (2)用于底基层、基层的集料配合比例; (3)底基层、基层摊铺的松铺系数; (4)摊铺、碾压设备的合理组合; (5)科学、标准的施工方法: ①各项集料数量控制; ②摊铺方法和适用的工具; 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时间等; ④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减与控制方法; ⑤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 .. G242米脂过境公路改建工程LM-1合同段 水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榆林市凤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G242米脂县城过境公路改建工程LM-1项目经理部 2017年7月15日

一、编制依据 1、《242国道米脂县城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图。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5 5、《242国道米脂县城过境公路路面工程作业指导书》 二、施工方法和试验目的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作业,通过试验段主要确定如下内容 1、施工配合比验证: (1)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 (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3)检查混合料含水率、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2)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等等; (3)含水率控制方法; (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三、试验路段位置 根据路面施工设计图纸结合现场情况,试验段选定榆高路(榆林沟至高渠)被交线,即主线K0+530.168被交线,被交线桩号K0+000--K0+467.11,长度为467.11m,水稳底基层宽度8.1m,总面积3952m2,厚度20cm。 四、时间安排 1、路床处理: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15日 2、铺筑水泥稳定碎石:2017年7月16日-2017年7月16日 五、试验段开工前准备工作 1、配合比报告: 目前已完成水稳底基层所有原材料及配合比报告试验审批工作,底基层水泥剂量3.5%,粉煤灰剂量7%,最大标准干密度2.183g/cm,最佳含水量4.4%。 2、施工机械: 拌和站配备WBC600加强型水稳拌和楼1套进行拌料,5台装载机上料,配备16台自卸车进行混合料运输; 施工现场采用两台SANY 95-2摊铺机呈梯队联合进行摊铺,采用2台13T STR130C型双钢轮双驱双振压路机初压、3台22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和1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复压、1台30T XP302型胶轮压路机终压,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交通封闭,并覆盖洒水养生。 3、施工人员及工队: 试验段各部位人员分工见下表:

石方回填--路基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演示教学

路基回填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原先设计图纸中路基回填段试验段为通港东路K0+700~K0+850,现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经建设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多方协商,为尽快打开回填区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综合各种因素,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把试验段变更为海景路K2+900~K3+050。 一、编制依据: 1、洞头县洞头状元南片回填工程(驳岸、市政道路软基处理部分)及招标文件、有关技术文件、设计图纸、招标答疑、施工组织设计。 2、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洞头县状元南片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JT/T480-2002 ) 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 6、从现场踏勘、调查、咨询获得的有关资料。 7、现拥有的技术成果、技术装备、管理水平、施工工艺水平,以及多年积累的土石方工程和现场工程施工经验。 二、开展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的目的 (一)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段工程概况 1、路基试验段选择位置为:海景路K2+900?K3+050,长150米,做石方填筑试验。 2、该段地质(z18孔、z23孔)情况为:(1)淤泥质粘土层,层厚1.4

米:(2)淤泥层,层厚12米:(3)粘土层,层厚8.2米:(4)粘土层未穿透:各层土质力学、物理指标具体祥地质勘查报告。最大填筑高度5.84米。 (二)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的目的 1、通过试验,检验设计边坡坡比的合理性,尝试进行进一步优化,以及边坡稳定观测控制临界值的合理性。 2、通过试验,摸索并总结围垦区路基填筑施工中进行回填所需明确的路堤回填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施工工艺参数。 3、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质量标准以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面路基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三、试验段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一)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表 主要机械配置表 (二)试验段施工计划起讫时间:2010年9月25日?2010年12月

路面基层程施工设计方案

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一、路面水稳基层施工 1、施工方案 本标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采用WCB500稳定粒料厂拌设备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压实的作业方式。主线围每次摊铺半幅设计宽。 2、施工方法 2.1 材料 (1)水泥:在业主确定水泥市场准入围,选用经检验符合技术标准的水泥采用南方水泥,初凝时间在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不高于32.5级的水泥,根据工期安排合理采购,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不得超过1个月。 (2)集料:选定广德县腾狮石料厂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的采石场,满足以下加工工艺:碎石选用石灰岩集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颗粒形状,并对集料的性能逐项试验,必须符合规及招标文件要求。水泥稳定碎石中碎石的压碎值,基层小于26%。所选用料源和材料报监理工程师校核,业主批准后方可进场使用。定期检验,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进场验收。非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会随意更改料源,以确保水稳用集料的稳定性。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 级配及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表: 级配围如下表 集料运输主要依靠社会车辆,已进场的各种材料按规要求,做好隔墙分仓堆放,并设立明显的标志标牌。进场的细集料必须采取单独增设防雨棚等有效的防雨措施,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 (3)水:为饮用水。

2.2 施工准备 2.2.1、标准配合比的设计与批复 施工前由工地试验室按规(设计、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对混合料试配,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的相关规定。选用几种符合要求的配合比,附相关试验资料和说明在正式开工前30天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报业主批准。 2.2.2、下承层的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底基层或调平层进行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和验收(高程、宽度、纵横坡等),验收合格后填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工申请报告单,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并立好钢模。水泥碎石施工前一小时左右,用洒水车洒水湿润底基层表面,以保证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结构层之间的连接。 2.3 拌和 本施工段拟采用的一台的WCB500稳定土拌和机,总拌和能力达到350 t/h。该种设备带4个料斗、一个水泥罐及一个进水口,有自动配料电子计量装置,能够根据事先标定好的参数按不同的产量准确控制各种规格集料、水泥、水等材料的数量,直接进入拌缸,保证配料精确。拌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2.3.1、料仓或拌缸前应有剔除超粒径石料的筛子; 2.3.2、拌和现场须有一名试验员监测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含水量和各种集料的配比,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做适当调整或停止生产,水泥剂量和含水量应按要求的频率检查并做好记录; 2.3.3、拌和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0.5~1.0%。严格控制水泥剂量,不得低于设计值,但也不得高于试验室配比值的0.5%,以监理工程师批准用量为准; 2.3.4、各料斗应配备1~2名工人,时刻监视下料情况,并安排人员捣料,不准出现卡堵等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止生产。

水稳基层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

合肥市新安江路(广德路?祥和路)工程一标段 水稳基层/底试验段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 安徽省交通建设责任有限公司 合肥新安江路(广德路?祥和路)程一标段 二O—二年十月 一、工程概述 1、本合同段路面垫层、底基层、下基层结构形式 主道水稳结构层厚度为56cm,其中20cm厚3%底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36cm 厚4.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6cm分两层摊铺);辅道水稳结构层厚度为52cm,其中20cm 厚3 %底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32cm厚4.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2cm分两层摊铺);人行道水稳结构层厚度为18cm厚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试验路段施工位置及日期 按规范要求,试验路段设置在K1+50C?K1+700机动车道,长200m宽24m,对工程中厚20cm厚3 %底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试验。 计划于2012年10月15日左右进行厚20cm厚3 %底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 段施工,养护7天后进行全面检测、施工小结,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试验段的目的及试验内容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确定并优化以下主要项目: 1、验证施工的集料配合比: (1)调试配合比,验证拌和机称量的准确性; (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3)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含量及强度。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及一次铺筑的厚度。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 (2)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 (3)拌和楼的适宜性、摊铺机械的摊铺速度,梯队作业时的间隔时间; (4)运输设备的组合及数量; (5)压实设备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及压实遍数; (6)密实度的检验方法,检查频率等 (7)含水量的控制方法及保证压实时达到最佳含水量的措施。 4、确定每一次作业段的适宜长度。 5、确定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的均匀性的方法。 6、确定基层的养护方法。 三、材料及配合比 1、集料:采用符合设计及规范的集料,分3档料进行配料:0?5mm石屑,5?20mm 碎石,5?31.5mm碎石。集料经过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委托安徽省路通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详见集料检测报告)。 2、水泥:用巢湖巢润水泥有限公司分宜水泥厂P.S 32.5 级(详见水泥试验报告)。 3、配合比设计:在驻地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组成配合

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博深高速公路招标文件; 2、粤湘高速公路博罗至深圳段第二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 200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4、本合同段现场勘测资料、地质、水文情况、以及地方材料的分布、施工道路情况。 二、试验目的 根据本合同段现有的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通过选择不同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最终试验得到93 区、94 区、96 区碾压含水量的允许偏差,最佳松铺系数,石方能满足下表中孔隙率标准的松铺厚度、沉降差,确定整平与整型的合适机具,压实机械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与遍数,作业队的人员组成与分工和质量控制方法等, 用以指导本合同段路基填筑施工。本次试验根据路基填料的不同和不同的松铺厚度共进行四层填筑试验,其中填土2 层,松铺厚度分别为25cm、30cm。填石2 层,松铺厚度分别为50cm、55cm。 三、路基试验段的选择 1、路基试验段选择要求: 试验路段应选择主线路基且大于100m 的填方路段;

2、我合同段路堤分为土方、石方路堤,其中土方试验段布置在 ZK14+200~ZK14+300,试验长度为100 米,平均宽度36m,碾压试验有效面积为 3600m2,石方试验段布置在YK14+180~YK14+280,试验长度为100 米,平均宽度为 36m,碾压试验有效面积3600m2。由于这两段路基为袋装砂井软基处理,目前袋装砂 井及砂垫层已经处治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可作为碾压试验场地使用。 四、填料来源 根据设计要求,取土区为K14++320~K14+520 段挖方,石方为潼湖隧道洞口出渣,将取土区表土清表后,经试验室取样同时送总监办做平行试验,检测土方及石方各项 试验数据均符合路基填土及填石要求,其中重型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为2.03g/cm3,最佳含水量为10.1%,土颗粒分析试验判定该土为黏土质砂。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结 果液限W L=24.1,塑限W P=18.4,塑性指数I P=5.7,判定该土为黏土质砂。试验室在 其他取土区取土试验后为黏土质砂,所以该实验土具有代表性。 五、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①、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包括填料重型击实,CBR、液塑限,含水量, 颗粒分析等)及粉土质砂的各项试验参数。 ②、对路基中线、边线进行了测量及高程测量。 2、现场准备: ①、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到位; ②、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到位; 3、人员分工: ①、技术员 2 人,负责标高控制等技术工作,以确定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及现场 指挥。 ②、试验员 3 人,负责对路基填筑压实度进行检测,确定在达到压实度要求的碾 压遍数。

填石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石方填筑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一、概况: 1、概述:本试验路段桩号为K201+040~K201+200,全长160m,根据试验路段确 定合适的松铺厚度、压实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 2、设计要求:路基压实质量采用干密度、沉降差和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 测采用水袋法进行,也可以采用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厚度等施工工艺参数结合沉降差对压实质量进行控制。采用孔隙率,路面底面以下深度>150cm,孔隙率≯22%;路面底面以下深度80 cm ~150cm,孔隙率≯20%。上路堤最大松铺厚度按40 cm控制,下路堤最大松铺厚度按50 cm控制。 二、试验目的: 确定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石方填筑施工的最佳机械组合方式、施工工艺及有关施工技术参数,为石方填筑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本试验段主要是确定93区、94区填石路堤施工工艺、机械最佳组合及有关施工技术参数,以便选择最优施工方案来指导以后的大规模填石路堤施工。 三、试验段组织机构 本试验段负责人由项目副经理何红明担任;技术负责人由项目总工陈剩担任;工程部部长曾小林任现场指挥,许俊杰任现场副指挥;由项目部测量队队长候连浩担任试验段测量负责人,郭玉峰负责现场的测量及数据整理工作;由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唐启发任土工试验负责人,试验员李瑞涛负责现场的土工试验及试验数据的整理。 四、施工准备 1. 回填材料准备 根据选定的材料供应点(拟选在K200+650~K200+740挖方和K201+120~K201+150左侧挖方),取石料做崩解试验、抗压强度等各种试验(试验成果附表)。根据试验段位置,试验室提前完成填筑的触探试验。取土场在取料前应清除表层耕植土、杂草、树根等地上的附着物,不得将不合格的石料运至试验段填筑,并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石料不含腐殖土、草皮、树根等杂质。 2. 人员机具组合 表-1

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在路基开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长度不小于100米)进行填土试验,以取得含水量、颗粒粒径、松铺厚度、最佳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施工工序等施工试验数据,并将收集到的数据、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以指导路基土石方各种填料的填筑作业。 一、试验目的 影响路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路基碾压时,并不是某单独因素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公路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用代表性的土进行试验,从中选择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通过试验路段对不同的填筑材料、压实机型、松铺厚度、质量标准,取得试验数据,以指导土石方填筑施工。 二、试验路段的选择 1、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路段长度不应小于100m或不少于2000m2,试验路段至少2~3层填筑; 2、试验路段数据的收集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密实度、经济合理的填筑厚度、碾压遍数及机械组合等参数; 3、根据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选取一段填土路堤或土石混填路堤作为试验路段; 4、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 5、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及相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最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便指导施工,控制填筑质量。 6、本合同段根据路基实际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综合情况,已确定试验路段为龙门停车区右侧K1+500~K1+600,宽20米(距中线85~105米)。 三、压实机械的选择 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各种压路机都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用。本试验路基填土压实采用YZ20型振动压路机进行。 四、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在开工前对工程沿线用于填筑的材料以每5000 m3以及在土质变化时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按有关标准进行天然密实度、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等试验,对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天然密实度试验,并测定填料的最大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土的CBR强度值,

水稳基层试验段首件施工方案

水稳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德商高速公路德州至夏津段第五合同段,路基宽度为26.0m,路基断面组成: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0m,路缘带宽度为2×0.75m,行车道宽度为2×(2×3.75)m,硬路肩宽度为2×3.0m,土路肩宽度为2×0.75m。 选定我段合同ZK7+340-ZK7+540右幅作为基层首件工程。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设计宽度为11.55m,上基层设计宽度为11.45m,厚度均为18cm。 二、试验目的 通过本次试验,拟确定以下主要施工参数: 1、通过水泥稳定碎石试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的拌合方式、拌合时间以及拌合站的拌和性能参数; 2、验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3、检验施工配合比、水泥剂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水泥稳定碎石料的最佳摊铺厚度即松铺系数; 3、确定压实机具类型,压实顺序、碾压遍数等; 三、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 ZK7+340-ZK7+540二灰土底基层施工完成后,由驻地工程师对施工完成的路段进行检查验收,保证底基层的压实度、纵断高程、中线偏位、

宽度、平整度、横坡度、厚度及边坡等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石灰岩碎石和石屑取自济南章丘岭子镇石料厂;水泥采用故城山水P.C32.5缓凝水泥;水使用饮用水。原材料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 2、技术准备 ⑴、组织工程部现场管理人员学习图纸、技术规范,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领及控制参数; ⑵、根据基层施工现场实际特点,对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⑶、基层中桩、边线均通过测量人员复测,准确无误。 ⑷、我项目部试验室上报的路面基层配合比已批复,现场配合比为水泥:集料=4.5:100(16-31.5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0-5mm碎石=5:45:21:29),厂拌法施工时,施工水泥剂量增加0.5%,即水泥掺含量为5%,理论最大干密度为2.355g/cm3,最佳含水率为:5.0%。 3、人员准备

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总结

XXXXXX填石路堤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XXX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合同文件及相关技术规范; 2.国家现行公路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法律、法规文件等。 1.2.1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2.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2.3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 1.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2.5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二、目的 为确定我部填石路堤填筑的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方法和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压实质量的检测方法,最佳施工工艺等。决定在K9+000.015~K9+301.145左幅实施填石路堤试验路段,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以指导大面积填石路堤填筑施工。 三、施工概况 3.1工程简述 本试验段位于XXXXXK9+000.015~K9+301.145左幅,填方平均宽度27米。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双向8车道,路基宽度50米;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全段100m;本填石试验段无桥梁、涵洞。 3.2试验段施工进度安排

开工时间:2012年 4月 8 日 完工时间:2011年 4月 12日 四、施工组织 为确保试验路的顺利填筑,我部特设立了试验路填筑领导小组,由王敏任组长,谭金华为副组长,现场协调指挥由张永海负责,试验负责人徐德全,现场技术员许军杰、周学伟等,安全负责人蓝国平。其人员和设备组织情况如下表: 现场人员组织情况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五、施工工艺流程 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图 六、施工工艺 1、粒料的选择 填石路堤填筑材料不得使用规范外材料,路基填筑材料应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填筑材料试验,填石路堤的石料强

试验路段实施方案

试验段路堤实施技术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试验段地形地质状况 (2) 四、施工前期准备 (2) 五、试验路段施工包括的内容 (3) 六、试验目的 (3) 七、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4) 八、试验路段路堤填筑质量保证措施 (7) 九、安全保证措施 (7) 十、环境保证措施 (8)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 (9) 十二、安全保证体系 (10)

路基填筑试验段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绥庆互通至赵场互通段设计说明书; 2、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绥庆互通至赵场互通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5、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及本公司的人员、机械设备和工艺成熟情况; 6、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佛现山隧道三分部承包合同文件。 二、工程概况 1、佛现山隧道三分部起点桩号K10+900,与第二分部桩号K11+133相接为终点。路线自东向西布线,至香樟岩设大桥(香樟岩大桥),为规划道路预留下穿空间,之后路线转向西北方向延伸,至黄泥塘设大桥(黄泥塘大桥)跨越山谷,路线继续向西北方向延伸,至栗木冲设排水涵,后路线向西延伸,直至终点。本标段终点位于王关村右侧,终点桩号K10+387.712,与贵龙大道后段相接,全长4.263712公里(以右幅计)。 2、本标段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 大桥2座(香樟岩大桥、黄泥塘大桥);涵洞7道(6道钢筋砼盖板涵通道+1道圆管涵,用于车辆、行人通行及排水);路基挖方168.818万立方米,填方92.106万立方米以及沿线附属及防护工程。 3、起点水桥至小高寨段地形困难,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度32m的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小高寨至终点段为利于道路两侧土地开发,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度38m的城市快速路标准。 4、本项目主线整体式路基宽度32m、38m,分幅路基16m。道面布置如下: ⑴32m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布置从左到右为:3米(人行道)+0.5米(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1×3.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2.0米(中央分隔带)+0.5米(路缘带)+1×3.5米(行车道)+2×3.7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3米(人行道)。 ⑵38m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布置从左到右为:3米(人行道)+2米(绿化带)+0.5米(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1×3.5米(行车道)+0.5米(路缘带)+4.0米(中

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G242米脂过境公路改建工程LM-1合同段 水稳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榆林市凤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G242米脂县城过境公路改建工程LM-1项目经理部 2017年7月29日

、编制依据 《242国道米脂县城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图。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5 二、施工方法和试验目的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作业,通过试验段主要 确定如下内容 1、施工配合比验证: (1) 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 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 (2) 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 (3) 检查混合料含水率、集料级配、水泥剂量、 7d 无侧限抗压 强度。 2、确定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 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2) 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 铺厚度的控制方式等等; (3) 含水率控制方法; (4) 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1、 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 4、 5、 ?242国道米脂县城过境公路路面工程作业指导书》

三、试验路段位置 根据路面施工设计图纸结合现场情况,试验段选定榆高路(榆林沟至高渠)被交线,即主线K0+530.168被交线,被交线桩号 K0+000--K0+467.11,长度为467.11m,水稳基层宽度7.8m,总面积3764m,厚度20cn。 四、时间安排 2017年7月30日-2017年7月30日五、试验段开工前准备工作 1、配合比报告: 目前已完成水稳底基层所有原材料及配合比报告试验审批工作, 底基层水泥剂量4.5%,粉煤灰剂量7%最大标准干密度2.245g/cm,最佳含水量5.6%。 2、施工机械: 拌和站配备WBC60加强型水稳拌和楼1套进行拌料,5台装载机上料,配备16台自卸车进行混合料运输; 施工现场采用两台三一1200摊铺机呈梯队联合进行摊铺,采用2台13T STR130C型双钢轮双驱双振压路机初压、3台22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和1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复压、1台30T XP302型胶轮压路机终压,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交通封闭,并覆盖洒水养生。 3、施工人员及工队: 试验段各部位人员分工见下表: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拉萨地区相关代建工程 LLDJSGZQ标段 JK0+800-JK1+000路基试验段 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拉林铁路代建工程指挥部 二O一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3) 二、试验段施工技术依据 (3) 三、试验段施工目的 (3) 四、试验段的选取及路堤填筑施工准备 (4) 五、试验段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测量及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5) 六、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 (6) 七、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1) 八、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护 (13) 九、文明施工 (14) 十、标准化建设 (15)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拉萨地区相关代建工程拉萨西站机务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属于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南谷地,山高谷深,气候极端恶劣,山脉呈东西向纵贯延展谷岭相间,地势起伏跌岩。拉萨西站新建机务运用维修段,主要包含拉萨西机务段办公楼等26栋单体建筑及到发线兼调车线2条,外侧预留小能力驼峰调车场,设调车线12条。该段路基全部为路堤施工,填筑总方量为42.5万方,填筑高度为10-12m,路基基床表层填筑0.6m的A 组填料(0.2万方),路基基床底层(填筑1.9m)采用A,B组填料(0.7万方),及以下的一般路堤采用B,C组填料(41.6万方),基底地质主要为粗圆砾土。 二、试验段施工技术依据 1、《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003) 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3、《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暂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4、《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 5、《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拉萨西站施工图》 三、试验段施工目的 1、确定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 2、确定路基施工参数(摊铺厚度、压实遍数、检测方法)。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最终确定基床以下填筑、基

路床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上路床石灰土施工方案 目录 一、试验路段的选择与目的 (2) (一)、试验路段的选择 (2)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 (2) 二、施工计划及前期施工准备 (2) (一)、施工组织计划 (2) (二)、前期施工准备 (3) 三、施工技术方案 (5) (一)、施工方案 (5) (二)、技术标准、检测方法 (7) 四、质量保证措施 (7) (一)、建立质量体系,确保有效运行 (7) (二)、配备足够的测试人员及检测仪器设备 (8) (三)、强化质量控制 (8) (四)、狠抓技术管理工作 (8) (五)、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严把施工各环节质量关 (8) 五、安全保证措施 (9) (一)、路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 六、环境保护措施 (10) 1 1

上路床石灰土施工方案 一、试验路段的选择与目的 (一)、试验路段的选择 为确保水盘高速十七合同段路基尽早完工,以试验路段技术成果指导全线路 床施工,我部经详细的现场踏勘及研究,决定试验路段选择YK65+560~YK65+760段落,共200米。 试验路段位于鸡场坪服务区主线R=950、R=880的右偏平曲线上;线路纵坡0.5%、-0.8%,全长200m,平均填高0.8m。该段主要工程量有:填方2600m3。其断面形式在全线具有典型性。 该路段地势平坦,填料全部为鸡场坪隧道洞渣。主线标高大致已到路床位置,,完全可通行重载车辆和重型机械设备,交通十分便利。 (二)、试验路段的目的 选做试验路段的目的,就是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的施工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方式、碾压遍数以及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工序组合获得最佳的施工工艺。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通过对有关指标、数据的检测及分析总结,编制试验路段技术总结报告,以指导全线路床施工。 二、施工计划及前期施工准备 为使试验路段尽快开工,为全线路床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我部从人员、机械设备、技术、场地、材料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具体而充分的前期施工准备,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计划,路基试验路段各项施工条件都已经具备。 (一)、施工组织计划 试验路段计划于2010年6月5日开工,2010年6月14日完工,工期10天, 有效施工作业时间按8天考虑,施工安排如下: 2 2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精

场地重建工程 施工方案 2013年5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1 第二章、施工部署 (1) 第三章、砂石垫层施工工艺(厚20cm ) ............... 3 第四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第五章、沥青面层施工(上层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 4 4cm 、下层3cm ) . ........ 7 . (10)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 工程简介 本工程(含砂石垫层、水稳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为朋普镇范围内厂区内场地。1.2 主要技术标准 1.2.1结构尺寸及技术指标 砂石垫层厚20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30cm ,沥青混凝土面层厚7cm ,设计弯沉为54,压实度≥97%,7天抗压强度为3Mpa 。 1.2.2 设计荷载设计速度为20公里/小时第二章、施工部署 1、施工人员 1.1进场人员一览 项目经理 1人:负责全面工作 项目总工 1人:负责施工技术问题及施工方案的编制试验室人员 1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部试验控制测量组1人:施工放样及施工后的复测 物资设备部长 1人:施工材料、机械及各种工具保养物资的调配 质检工程师1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 安全员1人:负责施工中的安全工作 施工队长 1人:施工现场的机械、人员的安排现场施工员1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机械人员安排技术员 1人:搅拌站及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整理归档机械人员2人普工8人电工 1人 1.2组织机构图 2. WDB200-800水稳搅拌站1座(全新)四容器电子配料斗 1套水稳料运输车 10台 50装载机1台 22T 压路机 1台

公路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路基试验路段) 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xx有限公司 xx项目经理部 二O一一年二月

xx标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01-2004) 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依据《xx高速公路第xx标段设计图纸》 三、试验路段的目的和内容 1、试验路段的目的: (1)确定符合规范要求的最佳松铺厚度和压实系数; (2)确定达到规范规定密实度所需压实设备的组合类型,各类压实机具需要压实的遍数; (3)作为路基填石层正式开工前的一次技术培训和学习; (4)验证拟定的土石方施工方案是否合理; (5)确定试验检测、测量放样人员和仪器的最佳配置。 2、试验路段的内容: (1)恢复测量施工放样; (2)填前压实检测; (3)石料检查:石料强度及集配等相关技术指标试验结果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作填筑材料; (4)汽车运输; (5)推土机平整,人工找平摊铺; (6)压路机碾压; (7)总结试验结果。 四、机构组织

项目部成立填石路基试验路段试验小组,该小组负责现场生产调度和管理,试验小组成员为: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 组员:(工程部长)(安全部长) (试验室主任)(技术员) (测量员)(安全员) (施工队长)(施工员) 五、计划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x年 x月x 日,计划完工日期201x年 x 月 x日。 六、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备 挖掘机1台 T85推土机1台 20T压路机1台 20T自卸汽车4台 劳动力10人 七、试验路段拟定施工方案及方法 1、施工准备 a、在已完成路基清表的地段按规范规定检查验收的方法和频度进行高程、宽度、地基承载力的检查和检测。 b、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结合设计的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做好排水设施,避免施工场地积水,影响填筑质量,耽误工期。 2、施工放样 a、在试验路段恢复中线和边线桩,20米设一桩。 b、进行水平测量,在两测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试验路段的原地面设计高。 3、计算材量用量。 层厚填筑控制:以卸料控制层厚,按每车15 m3的石方计算布料,用石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