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与蜕变中构建多元的泛博物馆:以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为例

在传承与蜕变中构建多元的泛博物馆:以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为例
在传承与蜕变中构建多元的泛博物馆:以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为例

在传承与蜕变中构建多元的泛博物馆:以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为例

CONSTRUCTINGTHE

PLURALlSTICMUSEUM

lNSUCCEEDINGAND

EVOLVlNG:PHASE2OFTHE

PROJECTOFNANJING

MUSEUM

在传承与蜕变中构建多元的泛博物

馆:以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为例

陈同乐/ChenTongle

世界上第一家现代公共博物馆产生的标志.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说法是:1683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的正式对外开放.

当然.具有最初意义的博物馆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这些"具有最初意

义博物馆"的出现,到阿什莫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想必其中是经历了一段不短的时光.从1683年~1905年,着名学者,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创建南通博物苑——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家现代博物馆时.世界博物馆又成长了20O多年.时至今日.中国博物馆也已有过百年历史.审视历史.[El眸百年.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博物馆快速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脚步声.据报道.19701980年的10年间.美国博物馆高速发

展时曾创下"每天都有一座新博物馆诞生的局面".中国博物馆百年发展的历史

也造就了现有2000多座各类博物馆的辉煌业绩.

纵观世界博物馆发展的趋向和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现实.我们认为.后博物馆时

代在传承与蜕变中的特征包含在以下几个变化之中.

博物馆的多元化

1.博物馆性能的变化

今天的博物馆.已不是单一的博物馆内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DNA.

与整个城市同生共荣.

关于城市的历史.文化等一切均是该城市通过多年的创建和发展留下的记忆

它渗透在该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中而博物馆正是收集和记录了城市的记忆,见证着1新馆整体透视/Perspectiveofthewholenewmuseum

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那么当下博物馆的建设应尽量扩大内存,更新,调节,改革.

博物馆已经不知不觉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博物馆好像一条神秘的通道,联结了不同年纪,不同背景.甚至不同时空的人.

从以"物"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再到以"观众"为中心,即所谓的

"以人为本".

发达国家对博物馆的功能不断提出讨论.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成为新的主题. 2.博物馆功能的变化

今天博物馆的功能.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收藏,陈列和科研而是多元

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文化场所(教育,音乐,宴会,开幕式购物,课堂,休闲,娱

乐等).

博物馆性能的变化,导致了博物馆功能的变化.一般而言.传统的博物馆功

能为教育收藏与展示.现代公共博物馆产生和壮大后.在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基础上,其收藏和文保的功能得以加强.其后.受博览会行业的带动和影响,博物馆陈

列展示的功能得以强化而凸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物质,文化消费需求的提高.博物馆更是体现出休闲,娱乐的功能

特质.

网上博物馆是科技发展对博物馆事业的极大推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便于

参观者及时了解到各个博物馆的知识与信息.网上介绍藏品的广告和展示信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实地去参观.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博物馆所具有的功能情况是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一位美国学者对美国博物

馆的服务功能这样描述."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随着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博物馆群在中国国家文化传播体系中正发挥着日渐强

大和潜移默化的软实力作用.它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以及国

民的各个阶层中.

目前.我国各类博物馆建设发展速度惊人.而在这其中.大多数博物馆的建

设,定位都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综合决策.整体思考.十分需要有一个博物馆发

展的战略性研究和指导.拟定一个富有前瞻性的规划从而可防止千馆一面"无

个性.无特点的无序建馆,大馆小馆一个样综合馆和主题馆一个调.纪念馆和名

人馆一个腔.历史遗址馆与工业遗址馆一个式.勉强感(条件不成熟),拼凑感(有的城市号称要建一百个馆),随意性(领导臆想)等后遗症.

3.博物馆责能的变化

今天的博物馆责能.已不单单是政治层面上或意识形态上的宣教作用.从教育

职能转到提供服务,提高人们文化素质与品味,提升城市形象与格调.

现代博物馆群所具备的功能之广,之大.之深,之全,足以影响一个国家,

座城市.从大处讲.一座博物馆或一个博物馆群,即可代表或视为一个国家的形象.如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等.从小处说.更是一座城市的客厅和名片.体现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历史面貌和时代精神.因此.博物馆在一个国家

可以成为文化成就的象征.成为精神价值的象征系统.这种责能,无可替代.

许多博物馆不仅具有传统职能,而且已成为多种娱乐活动的场所.例如华盛

顿的各大博物馆坚持为公众举办免费音乐会.承担了文化公益性的责能.

4.博物馆效能的变化

今天的博物馆效能.已经大大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所发挥和承担的义务,

效力和结果.是城市的兴趣点关注点.是该城市的文化氧吧.与该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2007年以来,中国政府将博物馆事业明确定位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实行公立

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政策,把博物馆建设和管理纳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体系中予以高度重视.这种推进博物馆彻底转型转向的力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大的.(《树立大博物馆学理念》李文儒)这种转变. 不仅是博物馆运营方式由被动向主动的改变.而且是博物馆调整与社会,社区,学校的关系.由静态守候转为动态服务.

5.现代行业博物馆和个人情趣

博物馆的兴起.无疑使博物馆功能指向重在休闲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体验.比如:在美国,博物馆分类很细除各类专业传统的博物馆如自然,艺术历史博物

馆等外.还有其他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博物馆.如德州的监狱博物馆和马桶盖博物馆,康涅狄格州的垃圾博物馆,华盛顿的国际间谍博物馆,佛罗里达的性博物馆纽约的时装博物馆和玩具博物馆等.

我们可以说.现在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博物馆群.此时.我们所说的博物馆已经

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了.博物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如此深入地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这是一个属于博物馆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博物馆情结的社会是势不可挡的博

物馆现象.

对比观察.你就会发现我国博物馆发展中的问题传统的管理方式如何适应良

好的博物馆硬件设施,适应后博物馆时代博物馆应具备的性能,功能,职能和效能的需求?为什么博物馆"千人一面"?;--b何典藏和陈列缺少差异甚至基本无差异?博

物馆没有具有特色的定位.如何创造多元的博物馆群?如何实现博物馆的多样性以

满足公众的需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虽然这里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但我们也认

为没有一个科学的与现实相匹配的为业界所认同的博物馆理念作指导来规范

我们的工作行为.而是盲目地"借鉴"和攀比.博物馆所呈现出的面貌又如何不似

曾相识?

综上所述.今天博物馆正在发生多种变化.是多元的,多样的.南京博物院开

始的二期工程,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为适合今天博物馆的发展和运营.而进行改扩建的.

项目冀况

南京博物院(简称"南博")是江苏省龙头博物馆.其前身是创立于1933年的国

立中央博物院.是国内目前唯一的集博物馆,考古,文物保护,古代建筑与艺术等

多方面研究于一身的大型文博单位.也是我国首批一级博物馆.然而随时代进步, 原有展馆已无法适应现代博物馆要求.由此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博物院实施二

期工程建设该工程被列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2008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南博通过二期工程建设将实现"一院六馆"的战略布局.即在南京博物院下设立江苏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民国历史博物馆特别

展览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江苏省数字博物馆,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数字博物馆在全国均是首次设立.根据经过多次论证确定的南京博物院

二期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该项目改扩建面积达84655m.目前.江苏省发改委已同

意该项目立项.批复在南京博物院院内实施二期改扩建工程.

1.建设规模及标准

参考国内博物馆的建设情况以及通过南京博物院的自身需求分析.结合有关

设计方案.拟定南京博物院总建筑面积为84655m,其中库房面积建筑8941m.

陈列展览用房建筑面积54262m(包括部分附属用房).其它为管理,服务等配套用房.与我国部分省级博物馆相比.南京博物院建设规模中等偏小.但通过合理设计.基本可以满足南京博物院工作职能的正常发挥.

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在功能设置,设备配备,建筑装饰等方面按国内一流,

世界先进博物馆的标准建设;对古建筑的改建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反映江苏省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成为城市亮丽的人文景点.

2.历史陈列馆

历史陈列馆(简称"历史馆")为南京博物院的正殿.此建筑由徐敬直和李惠伯

设计.梁思成和刘敦桢任监管和设计顾问采用仿辽代建筑风格,包括大殿,露台

和展馆三部分.该馆位于南博院内宽大深远的草坪尽头的三层白色石台上大殿为九开间的仿辽庑殿上敷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缓.抖棋粗壮.该馆在南京博物院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建筑.

但由于年代久远,历史陈列馆展馆已成危房目前已无陈展功能,大殿基本用

于办公和文物研究.又因南博入口空间局促.从入口到正殿约有20Om距离空间序列单调.而且从大门到正殿有3m的高差(正殿地势较低).使得主体建筑形象不够突

出.此外在历史馆与艺术馆之间也没有过渡空间,整体不协调.

基于此.规划将把正殿抬升3m.消除中轴线南高北低的尴尬局面.在使历史

馆天际线改变不大的前提下突出主体,并按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原则进行维

修改造,恢复原设计理念;主体结构进行维修和抗震加固:力争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按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配置各设备系统.使正殿具有现代博物馆的完备功能.对历史馆展馆进行落架重建,恢复其历史风貌,发挥历史馆的展陈职能.

3.艺术陈列馆

艺术陈列馆位于大殿前方西侧,沿续了历史馆的仿辽代建筑风格,于1999年9

月落成开馆,目前为南博的主要展馆.

为配合南博整体风貌的规划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外观改造.并以保持原内部布

局基本不变为原则.将其与其它建筑进行整合,加强与新建展馆的联系.尤其是与地下的民国馆形成错层空间.新旧功能融为一体.

4.数字博物馆

目前在国内外博物院的展陈功能方面,已引入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虚

拟现实技术,使博物馆的展陈功能获得了新的发展:传统的线性,平面化展陈体系逐渐被网络化,多维化的展陈体系所替代:展陈模式向参与模式,交流模式,场景

模式转化.由此便于群众更好,更方便,更直接的了解展品.

5.非遗馆

江苏大地历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史前的开拓进取,吴越的波澜壮阔,秦汉

六朝的兴旺发达唐宋元明清的灿烂辉煌.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与繁荣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亦使今天的江苏拥有了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凸现出江苏历史文化海纳百J1I的优秀品质.是江苏极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6.民国馆

南京博物院初建于民国时期.历经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洗礼辛亥革命

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在政治,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等等.民国时期涌现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在江苏的历史发展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值得后人谨记.

兴建民国馆就是要让后人了解历史,牢记历史,开拓未来.

7.特展馆

博物馆服务公众的基本媒介是展览.陈列展览是观众对博物馆的第一需要.也

是博物馆对观众的最大服务.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南京博物院每年都推出30余

个专题展览.近年来.专题展览的精品程度不断提高.除举办院藏文物专题展,其

他省市的文物精品展,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展外.还引进国外有影响的艺术品展. 这就需要一个独立出来的展馆.用以满足南博越来越多的精品展出.

本项目中特展馆功能以中间采光大厅为统率.展厅根据南博的布展要求针对性

设计.空间层次丰富.可适应多样化布展要求.特展馆将重点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2总平面

Layout

3鸟瞰

Bird—eye'sview

2

精品展览.以南博院藏珍品为主每年推出两个主题展览

设计原点

南京博物院的区位与场地,历史地位,历次改建而形成的现状以及要扩建的建

筑特点,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问题和难度,这也是我们设计的原始出发点.

首先.历史馆仿辽式大殿及其后建展厅偏离了场地中轴线.新建艺术馆又与历史馆呈犄角关系.更强化了这一空间格局上的不平衡.至于观展流线上的影响则是二馆的

流线基本上是分离的.只能通过二者之间的广场上下大台阶进行联系.因此.如何利用

新建建筑对原有偏离而松散的格局进行整合,既能在空间形态与观展流线上形成一个整

体.又能突出仿辽式大殿的主体地位.将是本设计中的一个关键.

其次.目前南博的功能很不完善.从展陈,库藏,科研,停车及服务等都需要整

合完善,并结合扩建的特展馆,民国馆与非遗馆等功能.使南博做到功能完备.设施先

进.展藏研究,与文化休闲一体化,从而与其作为重点博物院的地位相匹配.

再次.原中轴线上入口空间较为局促.而从入口至大殿约有200m距离.序列

单调,外部空间尺度不佳.而入口处近3m的高差与不开放的姿态.使得建筑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因此,重塑中轴线序列就成为本设计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后.在当下建筑形式流派纷纭多变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建筑

上演绎与创新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新建.改建建筑在力求自身整体化的基础上与老馆在尺度,材质,色彩以及空间与形式上取得和谐统一之外如何赋予南京博物院以历史文化特点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又是一大难点.

总平面奠筑布局

在总平面建筑布局上,通过此次修缮和改扩建.我们对展陈功能库藏功能,

研究功能,文化休闲功能以及设备及停车功能整合扩充,合理分区.从而使南博做到功能完备.设施先进,展藏研究.与文化休闲一体化.并且经过和业主协商.利

用博物院原有的综合办公楼来布置功能相对独立的文物保护中心和考古所,这样可

3

4

5

以减少用地红线内的建筑规模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t筑倒意

1.历史底蕴,文化品质,时代特点

在当下建筑形式流派纷纭多变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建筑上演绎与

创新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方案新建,改建建筑在力求自身整体化的基础上与老馆在尺度材质色彩以及空间与形式上取得和谐统一之外,还要赋予南京

博物院以历史文化特点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2.金镶玉成.宝藏其中

金.玉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质高贵典雅.其形鬼斧神工,其文源远流长.

南京博物院藏品相当一部分为青铜器,金器和玉器.我们对金,玉器物原形,材

质颜色加以分析提炼融合.赋予新建建筑"金镶玉成.宝藏其中的理念.

3.细节决定品质

我们通过对入口广场空间.天桥空间.中轴景观空间历史馆中央大厅空间.

结合处休息厅空间特展馆中央大厅空间.艺术馆户外展场空间.民国馆与艺术馆错层空间下沉广场空间,过街通道空间反复推敲.力图营造典雅,庄重与精致的114

4.金镶玉成"构思草图

Conceptualsketch

'DecorationofG;oldandJade'

5金镶玉成效果

Effectof'Decoration

OfGoldandJade'

6功能分析

Functionanalysis

7人行流线分析

Analysisofpersons'streamline

6

7

空间品质.通过对空间品质的塑造和细节的雕琢.我们力图营造一个博物与环境, 人与环境,人与博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和谐场所.使得南京博物院焕发生机.从而能传承历史,发扬历史.最后开创出新的历史篇章.

体化设计

1.整合功能布局使其一体化

通过此次修缮和改扩建.对展陈功能.库藏功能研究功能,文化休闲功能以

及设备及停车功能整合扩充.合理分区,从而使南博做到功能完备设施先进展

藏研究与文化休闲一体化.具体说明如下:

原历史馆仿辽式大殿二层改造后作为整个建筑群的公共接待大厅.接待大厅

前方紧接序厅.两侧则被改造为贵宾室与鉴赏室及服务用房,经过大厅中的楼梯与观光电梯,可以下到大殿一层,一层主要改造为历史文献资料室.图书馆与综合服务功能.历史馆展区紧接接待大厅,共有两层,布置有三个基本陈列——二层布置江苏古代文明展,一层布置民国中央博物院史展临时展厅与观众互动厅.基本陈

列可以根据历史年代划分顺序布置.展厅围绕采光中庭布置.展厅采用16.8m的跨度.厅内无柱.展厅之间可合可分,既可以顺序看完一个展览.也可看完一个展厅

回到中庭重新选择.参观完历史馆可以通过公共休息大厅到达特展馆.

特展馆功能以中间采光大厅为统率.展厅根据南博的布展要求针对性设计,空

间层次丰富,可适应多样化布展要求;艺术馆室内空间做少量改造,使其与新建展馆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与地下的民国馆形成错层空间,新旧功能融为一体.

2.整合交通流线体系使其一体化

博物院流线主要分为四种:参观流线办公流线,展品流线与车流流线.

f1)参观流线:

地面主要有四个入口节点,分别为历史馆仿辽式大殿特展馆,艺术馆以及非

遗馆.这四个节点由历史馆正殿统率.参观流线可分可合.

全程流线为:入口广场一一天桥一一中心广场一一历史馆仿辽式大殿一一序厅

一一

展厅一一休息大厅一一特展馆展厅一一公共休息厅及庭院一一艺术馆一一地下民国馆一一地下非遗馆一一休闲服务空间:观众也可根据需要选择跳跃参观. (2)办公流线:

室外一一各专用门厅一一办公室

(3)N务人员流线:

办公室一一室外景观连廊一一公共休息厅一一各个展厅

(4]展品流线:

卸货区一一临时库房楼一一修复,登记处一一文物库房一一展厅

f5)车流流线:

8

对外边车流紧靠中山路一侧.内部车流紧靠后勤入口;大巴车在非遗馆前广场

设有临时停靠点.集中停放场地则是利用地面抬升形成的架空层空间.从而减少交叉干扰.提高效率.展品卸货区町实现集装箱车直达文物库房.和参观功能不会交叉.库房内有专用通道和货梯直达各展厅.安全便捷.

3.整合新老馆内外部空间使其一体化

南博现状是入口空间局促,从入口到正殿长约200m.空间序列单调.而且从

大门到正殿有3m的高差.使得主体建筑形象不够突出.此外在历史馆与艺术馆之间

也没有过渡空间.

我们对正殿抬升3m.消除中轴线南高北低的尴尬局面,在使历史馆天际线改

变不大的前提下突出主体.通过设置下沉广场中轴水景,中央青铜鼎雕塑等手段

进一步丰富强化轴线景观序列.同时在历史馆,特展馆与艺术馆之间设置公共休息厅,特色庭院与连廊等过渡空间.并充分利用正殿抬升条件布置地下空间,既节约投资又使得地下民国馆与艺术馆形成错层空间.通过这些手段使得新老建筑内部, 外部空间,地上,地下空间达到一体化.

4.整合新老建筑形式使其一体化

正殿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2O世纪9O年代建造的艺术馆虽然延续了老馆的风格.但其体量庞大.时代性不明显.我们通过本次新馆设计对艺术馆外形和材料做了全面改造.使其与新建建筑成为一个整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新建与改建建筑在前后关系檐口高度材质颜色以及细节等都和正殿取得协调.在处理建筑墙

面与屋顶关系时则借鉴城墙与城楼的手法,这样既彰显了历史馆,又把新老建筑有机的融为一体.并且与用地东边相隔不远的古城墙遥相呼应.

5.整合展览与休闲能使其一体化

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趋势是营造一种观众能积极参与,开放互动的场所.文化休

闲空间的组织尤为重要.因为用地的狭窄以及老馆距主入口20Om距离的限制.在地

面布置有分量的文化休闲功能显然很不合适,处理不好反而会影响展览气氛.基于此我们把这部分功能利用下沉广场结合非遗馆整体设计.并且与正在施工的市政过

街通道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使得观众能够多层次体验南博特点这部分功能晚上也可以对外开放,为观众提供全天候服务,从而使南京博物院成为整个城市的文化与休闲品牌.

南博二期工程的规划与建筑方案是当下博物馆发展从传统向现代蜕变的必然.

也是性能,功能职能,效能新变的必需.总结二期工程的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

㈩从传统范式到现代建筑的转化与新变: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时代的进

步.开放性,人性化是现代博物馆的主旋律,它有更大的兼容性,更强的适应性,

更美的艺术性.从以前的教室,课堂的功能新变为人们享用多元文化的功能. (2)从展览空间向公众空间的新变:上个世纪的我国的大多数博物馆还只能满足8下沉广场透视1

Sunksquareperspective.1

9下沉广场透视2

Sunksquareperspective.2

9

展览的空间意识上也认为展览空间是博物馆的主体或唯一,如今的变化是整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展览空间,包括场馆内的一切功能区域,除展厅以外其它空间的重要性也为设计师们认同.而服务功能是工作重点,公共性场所的意义在于创造与健全人际关系.传统的博物馆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要和公众的需求,在功能上显然无法实现更好的,全面的为公众服务.

(3)从主题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蜕变与转化.必须将传统精英文化进行全面的转化.朝向服务大众,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大众文化价值蜕变(参见程泰京原设计方案).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66550m

总建筑面积:84800m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21OOm

地下建筑面积:32700m

其中.正殿改造修缮:29900m

历史馆落架大修:6300m

艺术馆(仅局部改造):6800m

新建建筑面积16800m

其中.特展馆:54900m

民国馆(地下):10330m

非遗馆:6200m(其中地下3920m)

数字化博物馆(地下):1450m

文物库房:8620m(其中地下4080m)

科研武警综合楼:41OOm(其中半地下1150m

快餐休息及连廊:4400m{其中地下2300m)

地下车库(含半地下):12O00m

设备机房《地下):2700m

机动停车数:655辆

其中.地面下车:45辆

地面大巴车:3O辆

地下小车:5B0辆

容积率:0.78

建筑密度:35.2%

绿化率:36.5%

建筑高度

正殿屋脊:2O.10m

艺术馆檐口:11.70m

特展馆檐口(最高点):23.60m(31.50m)

作者:陈同乐.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收稿日期:2010年9月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星期天,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护一线的辛勤工作。 此次参观最令我难忘的是玉器馆、陶艺馆、瓷器馆和云锦馆。 玉器馆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馆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这样的艺术品。可以说中国古代陶艺既是一部社会生活史,又是一部艺术史。 瓷器馆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选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等展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云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云锦馆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台大型的云锦提花织机现场为大家演示云锦的制作过程。而云锦制作是目前我国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南京的云锦不仅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 当然,此次参观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还

有那些为文物保护传承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传单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护设备:丝网一体机——为脆弱、残破的纸质文物进行加固;减压渗透加固仪——在真空室处理文物;整本图书脱酸设备等。这些精密的仪器都是奋战在文物保护一线的科研人员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在保护文物的实践中,江苏省创造性地打造了文物流动医院,由南京博物院对珍贵的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文物流动医院在户外对大型石刻、建筑彩绘、大遗址等进行测绘并为保护规划设计,在小件文物方面,对陶瓷、青铜、木器纸张、纺织品等进行应急保护处理,还为多家博物馆进行了义务“巡诊”。这体现了文物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敬业与努力。 志愿者也是这个集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次参观最让我欣喜的不是那些叹为观止的展品,而是南京理工大学的志愿者的合影印在宣传单上。看着学姐学长们志愿服务的微笑,我感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肩头的责任。毕竟,只有年轻一代自觉担起传承的重担,灿烂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这次参观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南京博物院虽然馆藏的文物有限,但是它们让我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让我看到了身边的人为传承文化正默默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京博物院实践

“概论”课内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程课内容,尤其是对党的十八报告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规划的理解,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内实践教学。 二、实践内容 课内实践的内容主要是参观南京市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产业园、生态园区等。各任课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在统一的时间安排下灵活地开展课内实践活动。推荐参观地点: 序号参观地点 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 中山陵园 3 雨花台烈士陵园 4 南京博物院 5 南京鼓楼科技园 6 世界之窗文化产业园 7 南京绿博园 8 老师指定的其他参观地点 三、实践要求 (1)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相关纪律; (2)务必注意财产、人身和饮食安全; (3)加强组织纪律和时间观念,开展集体活动时不擅自单独行动,听从组长的安排; (4)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5)每个学生要做到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实践活动; 四、实践步骤 步骤1:教师预先布置参观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前往; 步骤2:参观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书,并上交任课教师; 步骤3:任课老师要批改报告书,记入平时成绩并择优留存;

附件1:参加实践活动学生名册 序 姓名班级学号联系方式备注号

附件2:实践报告书 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生实践报告书 实践主题:关于南京博物院的实践活动 所属课程:概论 院系专业: 组长: 学号: 指导教师 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制

一、实践者基本情况 社会实践主题关于南京博物院的实践活动实践地点南京博物院 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班级主 要 参 加 者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 调研学生: 岳天宁 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 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

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

南京博物馆简介精编WORD版

南京博物馆简介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南博简介 来源:发布日期:2013-10-26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建制沿革 1933年,在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倡议下,国民政府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蔡元培先生亲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李济、杭立武等先后接管筹备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名国立中央博物院,由文化部领导;1950年3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初属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后隶属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部;1954年起,改属江苏省文化局领导;1959年,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仍名南京博物院。建院至今,历任院长为徐平羽、曾昭燏、姚迁、梁白泉、徐湖平、龚良。 二、馆舍建筑 筹备处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馆,1936年动工,由当时着名的建筑师徐敬直设计,后在梁思成、刘敦桢先生指导下,修改为仿辽代大殿建筑。1937年因抗战爆发而停建,至50年代初仅建成人文馆。大殿古朴庄严、雄浑伟岸,成为南京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在大殿西侧新建的艺术馆则延续了原有建筑形式。 2009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2013年完工。总建筑面积84800平方米,展厅面积26000平方米。此次改扩建遵循“新旧建筑结合,地上地下结合”原则,保留了以紫金山为背景的天际线以及以大殿为主体的历史馆,同时改造艺术馆,新建特展馆、民国馆、数字馆、非遗馆,形成“一院六馆”格局。建筑布局体现了“金镶玉成,宝藏其中”的理念,在前后关系、檐口高度、材质颜色以及细部装饰等方面形成视觉平衡。整体风貌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气息,二者协调融合、交相辉映。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星期天,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护一线的辛勤工作。 此次参观最令我难忘的是玉器馆、陶艺馆、瓷器馆和云锦馆。 玉器馆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馆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这样的艺术品。可以说中国古代陶艺既是一部社会生活史,又是一部艺术史。 瓷器馆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选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等展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云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云锦馆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台大型的云锦提花织机现场为大家演示云锦的制作过程。而云锦制作是目前我国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南京的云锦不仅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 当然,此次参观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还有那些为文物保护传承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传单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护设备:丝网一体机——为脆弱、残破的纸质文物进行加固;减压渗透加固仪——在真空室处理文物;整本图书脱酸设备等。这些精密的仪器都是奋战在文物保护一线的科研人员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在保护文物的实践中,江苏省创造性地打造了文物流动医院,由南京博物院对珍贵的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文物流动医院在户外对大型石刻、建筑彩绘、大遗址等进行测绘并为保护规划设计,在小件文物方面,对陶瓷、青铜、木器纸张、纺织品等进行应急保护处理,还为多家博物馆进行了义务“巡诊”。这体现了文物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敬业与努力。 志愿者也是这个集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次参观最让我欣喜的不是那些叹为观止的展品,而是南京理工大学的志愿者的合影印在宣传单上。看着学姐学长们志愿服务的微笑,我感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肩头的责任。毕竟,只有年轻一代自觉担起传承的重担,灿烂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这次参观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南京博物院虽然馆藏的文物有限,但是它们让我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让我看到了身边的人为传承文化正默默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参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今天我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文化艺术与大自然的魅力。 穿过一片绿荫向前,来到了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傅抱石先生的画作,它们是那么栩栩如生,让我忍不住驻足观赏,再往里走是文渊广场,那清澈的流水似流逝的时光,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过去的事。 随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辽代风格的建筑,这便是历史馆。初入历史馆内,远古印象,史前神韵,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存,琳琅满目的展品,出现在我的眼前,距今8000-4000年的陶器,玉器,数量令人震撼,目不暇接……这里陈列着新石器苏州草鞋山,南京北阴阳营,常州圩墩,琢玉通灵,古文化的魅力尽在眼前。 来到博物馆深处,这里陈列着广为国内外游客所称赞文物:盱眙出土的战国金兽,它就像一块磁铁,让我的目光无法从它的身上转移。它曲腰团身,伏在地上,张牙露齿,神态警觉,眼睛炯炯有神。我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见她两眼射出寒光,吼声震天,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仅仅刻画出了它的模样,而且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它的灵魂;徐州和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广陵王玺”金印;“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的陶舞俑等。其中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山的“广陵王玺”金印,它别具一格、造型独特,金印方形,印钮为龟形,印文为阴刻“广陵王玺”四字,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

使全印非常饱满,流畅和谐。龟钮铸造比一般龟钮精工完美,背部雕以蜂窝状回字形图案,边缘及四足饰以圆珠纹,龟四足撑地,龟颈半伸半缩,形象可爱,实为汉印中的精品。 博物馆的地下一楼是非遗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传承人和相关资料都在那里呈现,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着看着,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用心去细细地观赏每一件工艺品。时光在飞快地流逝,但我却浑然不觉,当我参观过所有的古物后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那一刻我的身心远离了城市的喧噪,感受了古文化的宁静和深邃,用一颗平静的心来享受那一切,真的很美好。

关于参观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

关于参观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参观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博物馆文化是历史不断积淀的珍贵资源,是我们了解过去的生活的平台,你又去参观过南京的博物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希望可以帮到你!南京博物院作文篇1... 博物馆文化是历史不断积淀的珍贵资源,是我们了解过去的生活的平台,你又去参观过南京的博物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希望可以帮到你! 南京博物院作文篇1 大年初四的早晨,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位于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的国立大型综合博物馆。该院有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形成了"一院六馆"的格局。 一走进博物院大门,历史陈列馆的艺术馆就展现在我眼前,宫殿式建筑,黄瓦红柱,巍然壮观。院内草木葱茏,各种石刻文物点缀其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随着涌动的人群,我们来到了历史馆。透过历史文物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陶罐和器皿,有的保存很完好,有的残破不全,有的仍然可以看到那精美的图案,一件件都是珍贵的艺术品,让我不禁啧啧赞叹,我们祖先是多么有心灵手巧的充满智慧啊! 在这六个馆中,最具有观赏性的就是民国馆。这是一段中国近代的岁月,南京曾是一座历时三十八年的民国首都。民国馆通过建筑场景,生动的真

实还原,再现了那段历史,在这片历史的海洋中,可以找到最深处的记忆。参观完南京博物院,我们被祖先的聪明才智、高超技艺、勤劳勇敢所震撼。作为一个南京人,我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 南京博物院作文篇2 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山门内的南京博物馆,那里的文物让我们眼花缭乱。 走进南京博物院大门,印入我眼帘的是两个仿古的古典式建筑,门楣的大匾上镶嵌着金字——"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 进入"物华天宝"大厅,共有上下两层,电子屏幕介绍有漆器、瓷器、陶器、云锦、青铜器......一共有12各不同的展区。 我们先参观了玉器陈列馆。这里展示的玉器可都是我国古代的杰出作品啊,象征着我国古代的繁荣昌盛和制造玉器的高超水平。每件玉器都巧夺天工。其中有一个很像闻名遐迩的和氏璧。它扁平圆形,中钻圆孔。壁正背两面遍饰美丽的花纹,花纹分内、外圈,外圈为变形龙凤纹,内圈是谷纹,排列密布齐整,真是美轮美奂。还有一件银缕玉衣也引起大家的关注,它是有无数个许许多多的如同麻将似的玉牌做的"战袍",而连接真玉牌的线是一根根银光闪闪的银丝,真是精品啊!同学门密密麻麻的围在展台边,鼻子都贴在玻璃上了,久久不肯离去。 一进云锦陈列厅,就被精美的云锦惊呆了。威严富贵的龙袍最抢眼。龙袍宽大而又大气,中间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仿佛金龙在保护龙袍。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公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星期天,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护一线的辛勤工作。 此次参观最令我难忘的是玉器馆、陶艺馆、瓷器馆和云锦馆。 玉器馆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馆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这样的艺术品。可以说中国古代陶艺既是一部社会生活史,又是一部艺术史。 瓷器馆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选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等展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云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云锦馆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台大型的云锦提花织机现场为大家演示云锦的制作过程。而云锦制作是目前我国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南京的云锦不仅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 当然,此次参观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还有那些为文物保护传承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传单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护设备:丝网一体机——为脆弱、残破的纸质文物进行加固;减压渗透加固仪——在真空室处理文物;整本图书脱酸设备等。这些精密的仪器都是奋战在文物保护一线的科研人

南京博物院导游词范文

南京博物院导游词范文 南京博物院的导游词【二】南京是闻名世界的六朝古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现在我就向你介绍江南地区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清时代的建筑---------南京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坐落在朝天宫,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红色的墙掩映在高大的绿树丛中,显得宏伟壮丽。 刚刚进入大门,远远望见一块牌坊,上面写着檑星门三个大字。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三只石狮子,他们神态不一,姿态各异。门前的斜坡十分平滑,许多小朋友在滑滑梯,滑出了一道道痕迹。据说檑星门是当时招贤纳士的地方,许多有才能的人都会聚集于此。庭院的中间有一尊孔子像。他双手自然地放于前侧,神态端庄,若有所思。看着孔子的塑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鼓乐声就在耳边想起。 拾级而上,来到大成门。大成门共有五个门,中间的门又高又大,是皇上走的;中间左右两侧则是亲王和郡王走的,而最边上的门则是文武大臣走的。可见,古代的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一片葱绿:银杏,榆树高大挺拔;冬青,翠柏郁郁葱葱,整个庭院显得安静而又充满生机。不远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长33米,进深达18米,门前有很宽的石阶。大成殿有九脊重梁,每道重梁的末端有龙,栩栩如生。大成殿里正进行《六朝风采》展览,以大量的珍贵文物、模型和图片资料,反映了六朝时代南京地区的文明成就,展现了六朝文化的辉煌风采。 大成殿的左右两侧是东西厢房。西厢房里珍藏着许多稀世珍品。如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皿、陶人面雕塑和玉雕品;东吴甘露元年铭青瓷熊形灯......藏品十分丰富,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向东走,沿着弯曲的长廊,穿过圆形门,来到御亭阁。御亭阁里有御亭碑,碑是由碑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碑身长约3米,宽1。2米。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来到朝天宫,在此写下五首诗。虽然历史的年轮跨过几百年,但碑上的字至今清晰可见,保存完整。 站在御亭阁遥首翘望,飞云阁是一个不大亭子,亭角向上,状如飞翼。飞云阁是整个朝天宫的最高处,遥想当年,站在飞云阁,鸟阚美景是何等的快意。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南京博物馆观后感一 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山门内的南京博物馆,那里的文物让我们眼花缭乱。 走进南京博物院大门,印入我眼帘的是两个仿古的古典式建筑,门楣的大匾上镶嵌着金字“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 进入“物华天宝”大厅,共有上下两层,电子屏幕介绍有漆器、瓷器、陶器、云锦、青铜器……一共有12各不同的展区。 我们先参观了玉器陈列馆。这里展示的玉器可都是我国古代的杰出作品啊,象征着我国古代的繁荣昌盛和制造玉器的高超水平。每件玉器都巧夺天工。其中有一个很像闻名遐迩的和氏璧。它扁平圆形,中钻圆孔。壁正背两面遍饰美丽的花纹,花纹分内、外圈,外圈为变形龙凤纹,内圈是谷纹,排列密布齐整,真是美轮美奂。还有一件银缕玉衣也引起大家的关注,它是有无数个许许多多的如同麻将似的玉牌做的“战袍”,而连接真玉牌的线是一根根银光闪闪的银丝,真是精品啊!同学门密密麻麻的围在展台边,鼻子都贴在玻璃上了,久久不肯离去。 一进云锦陈列厅,就被精美的云锦惊呆了。威严富贵的龙袍最抢眼。龙袍宽大而又大气,中间有一条栩栩如生的

金龙,仿佛金龙在保护龙袍。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参观完南京博物院,我们被祖先的聪明才智、高超技艺、勤劳勇敢所震撼,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为而骄傲。 南京博物馆观后感二 很早以前就听闻过南京博物院的大名,这次终于有幸进去参观一番。 在去博物院之前我对它也小小的了解了一番,现今以博物院命名的单位只有两家,一家是故宫博物院,还有一家就死我们南京博物院了。经二期扩建以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怀着对历史的敬仰,对文物的欣赏我们仔细的参观了这几个馆。其中我对历史馆和民国馆的感触最深,走在其中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历史一般,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饰,看到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我深深地陶醉其中,被其吸引。其中我最喜欢的的应该就是镇院之宝乾隆的瓶子和奢华尊贵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这些镇院之宝代表了我国文化历史的最高水平,让人钦佩。 此行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多了一些对历史的认识,历史

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600字

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600字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简称南院、南博,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建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博物馆分为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7月30号,我和爱心小屋的成员们来到了这个充满着魅力的地方。 我们重点参观的是历史馆,其次参观了民国馆,特展馆…… 开始参观前,谈老师给所有爱心小屋的成员发了一个煮熟的鸡蛋,让我们好好保管,老师形象地让我们把这个蛋当作一个小宝宝,而我们,是怀着小宝宝的孕妇,我们要好好的呵护这个“小生命”。我用 塑料袋将这个蛋好好的包裹起来,单手护着,放进口袋,全程小心翼

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鸡蛋就碎了。 开始参观了,讲解员按照从远到近的历史顺序给我们讲解了一个又一个华夏文明,这些知识在初一的历史书中都是学过的,可真正将这些放在眼前的时候,内心还是会受到悸动:约170万年前,华夏大地上就有了人类的足迹,那是元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使用火,并且能保存火种;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学会了用兽牙,石珠做出精美的首饰……这是旧石器时代,那个时代的人类用自己的智慧驱赶野兽,保存火种,还学会了缝纫,钻孔,他们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看着那串山顶洞人穿孔饰物,我觉得并没有和今天的这些珍珠,钻石,有很大的却别,这些都是我们的智慧,要知道,在那个什么都没有的时代,能做出这些是多么的不容易。 参观还在继续,半天时间,我们看到了到唐朝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这些精美的石器,铜器就是这个时代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老师让我和同学帮忙去拿盒饭,吃过饭,我

游南京六朝博物馆有感

游南京六朝博物馆有感 ——15400215 杨林时光冉冉,如白驹过隙;人生一梦,稍纵即逝。面对无可匹敌的大自然,?人定胜天?的想法想必早已成一个谬论。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太多太多的文化记忆被世事长河冲刷,化为尘烟。但历史真的什么也没留下么?我不禁陷入沉思。 周日,我随团支书和班级其他同学共游了六朝博物馆,终于解开了藏在心中许久的谜底。初至博物馆,我竟对门口的这五个大字,肃然起敬。?南京梦,梦六朝?,这是承载六朝文化的地方,这是让世人了解六朝艺术之美的窗口。正如馆长致辞所说,?曾经的六朝,今日的六朝博物馆,仿佛璀璨的北斗七星,闪耀在古都新城的南京。? 怀揣着至高无上的崇敬之意,在通过了安检之后,我真正走进了六朝的殿堂。一楼的大厅,摆有当时六朝的两辆宫廷鼓车,中间的屏幕上播放着历史纪录片,对面是六朝帝王表及年代表,楼梯口处竖直垂悬着六条挂幅,分别记有?東吴,東晋,宋、齐、梁、陈?这六个王朝。兴许是中午到那儿的缘故,整个大厅被晌午的阳光照得亮堂堂的,虽然没有昔日帝王宫殿的金碧辉煌,但这种氛围足以让一个现代人,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深觉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伟大魅力。敬意的程度丝毫没有退减,可此时此刻,我内心感触到更多的,不是?敬?,反而是?畏?!六朝名人的事迹,六

朝文化的瑰丽,当真是我这等区区小辈,所能体会的? 尽管有?敬?有?畏”,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好奇心,希望能在这繁华三千东流水中,取其一瓢而饮之,便足矣。于是,我登上了楼,继续参观博物馆。宗白华先生曾说,?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玄学盛行,佛道并行,意识形态,人文思想空前活跃。直至上了楼,我才与宗白华先生有了共鸣,真正切身体会到?魏晋风度?的美。六朝的艺术创作重视人的审美感受,以?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为核心进行创作,进而渗透于青瓷、石刻、绘画、雕塑之中。六朝的青瓷以典雅的青色为主,采用点彩的装饰手法,犹如画龙点睛般的,赋予了器物无限的生命活力,彰显了青瓷的釉色美。然而,当时的青瓷尚未普及至平民,因而仍保留着士族阶级的审美情趣。不过,在之后的发展之中,实用与审美也慢慢达到和谐统一,鸡首壶的成熟是当之无愧的一个显赫标志。除此之外,南北朝瓷器上的花瓣纹,三国两晋时的魂瓶等等,则阐释了当时社会人民与佛教神灵源远流长的关系。我不禁对神话佛说有了一层新的认识,领略到六朝古都的神秘感。 六朝时期的书画也很令人赞不绝口。顾恺之、王羲之等书画大师,他们的作品时而着笔于自然山水之美,时而着笔于人格性情之美,极其富有情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南京博物院作文6篇_0

南京博物院作文6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山门内的南京博物馆,那里的文物让我们眼花缭乱。走进南京博物院大门,印入我眼帘的是两个仿古的古典式建筑,门楣的大匾上镶嵌着金字╠╠“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进入“物华天宝”大厅,共有上下两层,电子屏幕介绍有漆器、瓷器、陶器、云锦、青铜器……一共有12各不同的展区。我们先参观了玉器陈列馆。这里展示的玉器可都是我国古代的杰出作品啊,象征着我国古代的繁荣昌盛和制造玉器的高超水平。每件玉器都巧夺天工。其中有一个很像闻名遐迩的和氏璧。它扁平圆形,中钻圆孔。壁正背两面遍饰美丽的花纹,花纹分内、外圈,外圈为变形龙凤纹,内圈是谷纹,排列密布齐整,

真是美轮美奂。还有一件银缕玉衣也引起大家的关注,它是有无数个许许多多的如同麻将似的玉牌做的“战袍”,而连接真玉牌的线是一根根银光闪闪的银丝,真是精品啊!同学门密密麻麻的围在展台边,鼻子都贴在玻璃上了,久久不肯离去。一进云锦陈列厅,就被精美的云锦惊呆了。威严富贵的龙袍最抢眼。龙袍宽大而又大气,中间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仿佛金龙在保护龙袍。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参观完南京博物院,我们被祖先的聪明才智、高超技艺、勤劳勇敢所震撼,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为而骄傲。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云锦博物馆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云锦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南京博物馆观后感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南京博物馆位于中山门旁,远远望去,它古色古香。 当我迈进南京博物馆大门时,仿佛置身于五百年前,它,向我展示了中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在去博物院之前我对它也小小的了解了一番,现今以博物院命名的单位只有两家,一家是故宫博物院,还有一家就是我们南京博物院了。经二期扩建以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门前的石雕牢牢吸引了我,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石马微抬前蹄,从它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自由奔腾的渴望,使我不禁抬头看了看珍藏着悠久历史文物的南京博物馆。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甲骨文碎片。这批甲骨文结体匀整,线条遒劲,字迹清晰,风格多样,千奇百怪。它们不但造型美观,而且精巧别致,更有甚者图文并茂。这些甲骨文不仅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更是成为世间不可多得的珍品。而玉器馆、青铜馆、云锦馆、瓷器馆中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令我目不暇接,惊叹不已。我走进了其中的金雕馆,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我在一个名叫“金蝉玉叶”的金雕前放慢了脚步。这是一只形神毕肖、金光闪耀的蝉,栖息在碧绿的玉叶上。被玉叶托举的金蝉侧身翘足、双翼略张、嘴巴微开,好象在奏鸣。它那两颗圆溜溜的大眼睛紧盯着远方,仿佛在寻找自己的伙伴。我看着这只妙趣横生的金蝉,心想:原来古人也有这么一份“童趣”啊。如果没有那玻璃保护层,我早就伸手去摸摸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了。其次,我来到博物馆深处,这里陈列着广为国内外游客所称赞文物:盱眙出土的战国金兽,它就像一块磁铁,让我的目光无法从它的身上转移。它曲腰团身,伏在地上,张牙露齿,神态警觉,眼睛炯炯有神。我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见她两眼射出寒光,吼声震天,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仅仅刻画出了它的模样,而且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它的灵魂;徐州和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广陵王玺”金印;“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的陶舞俑等。其中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山的“广陵王玺”金印,它别具一格、造型独特,金印方形,印钮为龟形,印文为阴刻“广陵王玺”四字,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使全印非常饱满,流畅和谐。龟钮铸造比一般龟钮

南京博物院导游词

南京博物院导游词 【篇一:南京博物馆导游词电子稿】 nanjing museum situated at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purple mountain, with trees and flowers around. in 1950, it was renamed national nanjing museum. it covers an area of 10000 square meters, and has a rich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mong which many are national treasures. the museum was designed by xu jinzhi, li huibai, liang sicheng and liu dunzhen. as we all know, the tang dynasty architectur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nevertheless, tang buildings were rarely discovered then. but some liao dynasty (10th—12th) buildings had been discovered and studied by the chinese architects. the museum, with yellow glazed tiles, is a copy of liao dynasty palace. with solid structure and gentle curves, the museum looks magnificent and elegant. the new museum, built in 1999, with modern facilities, is an imitation of the original museum. it’s a two-storeyed building with more beautiful settings for cultural relics. the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mean “rich collection and heavenly treasure ” among the 419000 items, there are jade, porcelain, pottery, silk embroidery, bronze, wood carvings, bamboo carvings, gold and silver wares, paintings, calligraphy, and farming tools. . 南京博物馆,建于1933为国立中央博物馆,是位于南部一侧的紫 金山,树木和鲜花周围的。1950,它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馆。占地 面积10000平方米,并拥有馆藏文物丰富,其中许多是国家的财富。博物馆的设计是由徐金枝,李回拜,梁思成和刘墩镇。我们都知道,唐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然而,唐代建筑很少被发现。但有些廖王朝(10—12)被发现与研究所中国建筑师。博物馆,有 黄色琉璃瓦,是一份廖王朝的宫殿。有坚实的结构和柔和的曲线, 美术馆华丽和雅致。

南京博物院游记

南京博物院游记 距上次去南京博物院已有半年有余,今日回想,有些文物依旧历历在目,回想起来,仿佛自己就站在它们面前,不禁让人感慨古人工匠巧夺天工,手法精湛。不过当时只看了一天,浏览文物众多,,不能一一详述,所以只好选几个印象深刻的写写。 记得当时去的时候南京博物院正在展出镇馆之宝之一的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清乾隆官窑外蓝釉金彩如意云纹内牙雕粉彩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简称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是乾隆官窑的新品佳作,也是一件与乾隆皇帝东巡行围有关,并充满怀旧之情的纪念性作品。据说(展板上)转旋瓶结构奇巧,造型端庄,外装饰华美,内装饰精妙。它的制作借鉴了珐琅、绘画、青铜、玉石、园林、牙雕、小木作、机械技巧等工艺手法,使转旋瓶富有时空变幻的艺术观赏效果,不过由于此物乃镇馆之宝,极为重要,所以这瓶离游客们相当远,当时正在下雨光线也暗,我只能远观而不能端其祥,实在可惜。不过转念一想,这么重要的文物,如此保护也是应该的。 其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三件正在展出的金缕玉衣,看简介规格最高的一件是第三代楚王刘戊死后下葬时用的,此金缕玉衣外观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样,从头到脚由头罩、上衣、裤子、手套和鞋五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600余片,编缀玉衣的金丝重约800克,据说古人认为死后穿着此衣可保持肉身不会腐烂,不过现在看来此乃无稽之谈,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效果呢。 这学期文物鉴赏课我主要学习了玉器,那就不得不说说南京博物院的玉器馆。玉器馆按照时间线顺序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早期墓葬里的的大堆玉璧陪葬品,早期的玉器大多如此,由于生产力水平受限,造型比较单一,也没有复杂的纹饰,仅能靠数量来显示墓主人的富贵身份。再到后面,玉壁上面开始有了简单的纹饰,造型上也有了变化,开始出现玉玦,玉佩、玉环等。尤其到了清代玉器更是登峰造级,纹饰造型极其复杂。清代的翡翠东坡赤壁夜游插屏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长27.6厘米,高22.1厘米,厚1.15—1.2厘米。由翡翠琢磨制成,正面琢刻描金人物山水图,利用黛、绿、青、白等色块,顺色巧设。画面取材于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核舟记》中的苏东坡夜游赤壁场景。《核舟记》我初中时曾经学习过,观看此翡翠插屏时,联想当时学过的《核舟记》,丝丝入扣,可见作者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另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件玉蝉,1974年江苏省盱眙县东阳七号墓出土羊脂白玉,晶莹润泽。器体扁薄,两眼外突,以汉八刀子法在正面磋出双翼,背面琢出腹部,线条流畅、简练,做工细致精巧,全长仅长4. 8厘米。作者竟能在如此方寸之间雕刻一只栩栩如生的蝉,器体扁薄,两眼外突,以汉八刀子法在正面磋出双翼,背面琢出腹部,线条流畅、简练,做工细致精巧,不得不让人叹服。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玉器,为明代的金蝉玉叶,江苏省吴县市五峰山出土,此玉器与上一个不同,蝉的部分由纯金打造而成,惟妙惟肖,可见当时的冶金技术与金属雕刻技术也是十分出色的,它的玉器部分是他的叶子,叶子由玉雕刻而成,以构思奇特的方法,将一栩栩如生的金蝉,悠然自得地栖息在一洁白无暇的玉页上,金光玉耀,妙趣横生,不得不让人感慨古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后是一件玉冠型器,看介绍是良渚文化早期,高2厘米,上宽4.9厘米,

南京博物馆实习报告

实 习 报 告 姓名:曹青云 学号:121303202 指导老师:黄维彦

周三上午我们在黄老师的引领下来到了去南京博物院进行 参观实习。通过此次实习,我们深刻的体验了中华文化的瑰丽 所在,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精深的智慧。我们从中发现有些东西 只有亲自去感受了,才能从中获取感悟。 南京博物院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我们赞叹,让我们感受到了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丰富多彩。 进入展馆后,通过宣传册以及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了 解到了南京博物院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央博物院,现在是省级博物馆,历时三年重建,去年十一月份重新开馆。南 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它是中 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 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博物馆。南京 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后因时局关系,仅建“人文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该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整个大殿雄 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 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 南京博物院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 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

艺术研究所、民族民俗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 此次参观使 我兴趣最大的是盛 世华彩特展馆。对 于热爱瓷器的我来 说这个展馆让我大 饱眼福。盛世华彩 特展馆展出了清康 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通过我们的观察以及讲解员的说明,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康熙官窑瓷大气,雍正官窑瓷玲珑, 乾隆官窑瓷艳丽。 这些展览的展品都 是流传有序的院藏 官窑瓷,它们将清 三代的官窑瓷的风 格充分表现了出来。 我所拍下来印象最 深刻的是蓝釉描金 粉彩开光转心瓶,通过文字介绍,这个转心瓶通高70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24厘米。这个瓷器色彩鲜艳美丽,光彩夺人,像蓝宝石一般夺人眼球。据了解转心瓶是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工艺极为复杂,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蓝釉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南京博物馆位于中山门旁,远远望去,它古色古香。当我迈进南京博物馆大门时,仿佛置身于五百年前,它,向我展示了中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在去博物院之前我对它也小小的了解了一番,现今以博物院命名的单位只有两家,一家是故宫博物院,还有一家就是我们南京博物院了。经二期扩建以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门前的石雕牢牢吸引了我,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石马微抬前蹄,从它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自由奔腾的渴望,使我不禁抬头看了看珍藏着悠久历史文物的南京博物馆。 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甲骨文碎片。这批甲骨文结体匀整,线条遒劲,字迹清晰,风格多样,千奇百怪。它们不但造型美观,而且精巧别致,更有甚者图文并茂。这些甲骨文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更是成为世间不可多得的珍品。而玉器馆、青铜馆、云锦馆、瓷器馆中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令我目不暇接,惊叹不已。我走进了其中的金雕馆,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我在一个名叫“金蝉玉叶”的金雕前放慢了脚步。这是一只形神毕肖、金光闪耀的蝉,栖息在碧绿的玉叶上。被玉叶托举的金蝉侧身翘足、双翼略张、嘴巴微开,好象在奏鸣。它那两颗圆溜溜的大眼睛紧盯着远方,仿佛在寻找自己的伙伴。我看着这只妙趣横生的金蝉,心想:原来古人也有这么一份“童趣”啊。如果没有那玻璃保护层,我早就伸手去摸摸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了。 其次,我来到博物馆深处,这里陈列着广为国内外游客所称赞文物:盱眙出土的战国金兽,它就像一块磁铁,让我的目光无法从它的身上转移。它曲腰团身,伏在地上,张牙露齿,神态警觉,眼睛炯炯有神。我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见她两眼射出寒光,吼声震天,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仅仅刻画出了它的模样,而且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它的灵魂;徐州和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广陵王玺”金印;“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的陶舞俑等。其中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山的“广陵王玺”金印,它别具一格、造型独特,金印方形,印钮为龟形,印文为阴刻“广陵王玺”四字,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使全印非常饱满,流畅和谐。龟钮铸造比一般龟钮精工完美,背部雕以蜂窝状回字形图案,边缘及四足饰以圆珠纹,龟四足撑地,龟颈半伸半缩,形象可爱,实为汉印中的精品。怀着对历史的敬仰,对文物的欣赏,我仔细的参观了“六馆”。其中我对历史馆和民国馆的感触最深,走在其中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历史一般。看到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饰;看到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我深深地陶醉其中,被其吸引。其中我最喜欢的的应该就是镇院之宝乾隆的瓶子和奢华尊贵的金缕衣、银缕玉衣。看着看着,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用心去细细地观赏每一件工艺品。 时光在飞快地流逝,但我却浑然不觉,当我参观过所有的古物后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赞叹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凭着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了这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工艺品!这些文物之宝代表了我国文化历史的最高水平,让人不禁赞叹到这么精美的艺术珍品就连有着高科技的现代人都未必能做的那样惟妙惟肖,更何况当时的设备是过么简陋,而古人却用它们的双手的简陋的工具做出了稀世珍宝,古人的智慧实在是实在让人敬佩不已啊!看着看着,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用心去细细地观赏每一件工艺品。时光在飞快地流逝,但我却浑然不觉,当我参观过所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