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连体结构设计

某工程连体结构设计
某工程连体结构设计

最新土木工程结构

土木工程结构

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题目:某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办公楼一 专业:土木工程学号:*** 班级:***级本科姓名:***

2011年*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资料 (3) 第二章结构布置 (3) 第一节框架布置要求 (3) 第二节构件截面尺寸确定 (4) 第三章荷载计算 (5) 第一节面荷载标准值 (5) 第二节线荷载标准值 (6) 第三节风荷载计算 (7) 第四节地震荷载计算 (7) 第四章 PKPM设计 (13) 第一节PMCAD框架计算结果简图 (13) 第二节LTCAD楼梯钢筋计算书 (13) 第五章基础设计 (16) 第一节常用的基础 (16) 第二节基础选型 (17) 第三节基础计算 (17) 附录 (21) 参考文献 (33)

第一章工程资料 按给定的办公楼建筑施工图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拟建办公楼位于某市市 郊,层楼四层,气象及自然条件如下: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最大基本风压:0.75kN/㎡; 3、温度:最热平均温度290C; 4、相对湿度:最热平均80%; 5、平均年总降水量1300mm。 第二章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是结构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其内容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框架布置、变形缝设计以及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等。 本建筑为办公楼,共4层,建筑造型简洁,本着“满足使用要求,受力合理,技术上可行,尽可能达到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先进”的原则,结合地基环境,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艺术的要求,参考以上结构体系的优缺点,本建筑宜使用框架结构体系。 第一节框架布置要求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通常为刚接,有时也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半铰接。柱底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设计成铰支座。为利于结构受力,框架梁宜拉通、对直,框架柱宜纵横对齐、上下对称,梁柱轴线宜在同一竖向平面内。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在多层办公楼设计中,生产工艺的要求是厂房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筑平面布置主要有内廊式、统间式、大宽式等几种。与此相应,柱网布置方式可以分为内廊式、等跨式、对称不等跨式等几种; (2)满足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在旅馆、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柱网布置应与建筑分隔墙布置相协调,一般常将柱子设在纵横建筑隔墙交叉点上,以尽量减少柱子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柱网的尺寸还受梁跨度的限制,梁跨度一般在6~9米之间为宜; (3)满足结构受力合理。多层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柱网布置时,应考虑到结构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试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摘要: 现如今,现代化建设普遍应用于城市建设中,这推动了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前进的步伐,由于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建筑技术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因此,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从而扩大建筑工程的发挥空间。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abstract: nowadays, modernization is generally applied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is drives forward the country’s high building development progress, as people have th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tinues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at could face higher challenge. therefore, from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spects, to improve and expan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lay spa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高层建筑的高度在不断的进行增加,这就使得高层建筑向

各种按键的结构设计

按键的结构设计 按键一般来说分两种,橡胶类和塑料类。 橡胶类用的最多的是硅胶,塑料类指的是我们常用的塑料料,比如ABS,PC等。 我们在设计按键时,首先要考虑是,当按键设计未理想时,可能发生什么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按键按下时,卡在上盖部份,弹不回来,造成TACTSW失效. (二)按键用力按下时,整个按键下陷脱落于机台内部. (三)按键组立完成后,TACTSW就直接顶住按键,致使按键毫无压缩行程,造成TACTSW失效. (四)按键按下时,接触不到TACTSW,致使无法操作. (五)无法在按键面每一处按下,均获得TACTSW动作(尤其是大型按键较易发生). (六)外观设计未考虑周详,致使机构设计出之按键,使用时极易造成误动作. (七)按键上下或者是左右方向装反,亦或是位置装错(未考虑防呆). (八)按键不易于装入上盖. (九)按键脱落出于机台外部. (十)按键未置于按键孔中心,即按键周围间隙不平均,此项对于浮动式按键是无可避免的,对于半或全固定??式按键还需相当精度才可达到 只有尽可能的考虑周全,设计出来的产品才可能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要做DFMEA。 现在先说橡胶类的按键设计(主要是硅胶按键的设计): 按键整个都是用硅胶(siliconRubber)押出,内底部附着一颗导电粒一起成型,其优点为: A.按键顶为软性,操作触摸时,手感较舒服.B.可将数个按键一起同时成型,且每个按键可有不同 之颜色,供货商制作时较快,且产量也较多,机台组立时也较快,节省工时.C.表面不会缩水.其缺点为: A.按键操作按下时,无有用TACTSW之清脆响声,较无法用声音判别是否有动作. B.按键用力按下时,较易卡在上盖部份,弹不回来. C.按键周围间隙较不易控制,此种是属于全固定式按键中之软性按键,间隙不易控制到一样. 其作用原理为利用按键内底部附着之导电粒压下,使PCB上两条原本不相导通之镀金铜箔,藉由导电粒连结线路导电使其相通(如图所示)

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试题与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 、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 、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 、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情况下。 A 、0.751.0 C 无论何时 q γ=1.4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1.4 12、与 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A 10.5s b γξ≥-B min ρρ≥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作业 如图所示,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截面尺寸b×h = 350mm×900mm,预应力筋线性布置如图所示(二次抛物线),且已知有效预应力为1200kN (沿全长)。(9根直径为15.2mm 低松弛1860级钢绞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MPa E c 4103.25?=,(C40混凝土),抗拉 强度MPa f tk 3=。 (1)若作用60m kN /向下均布荷载(含自重),试计算此时跨中挠度; (2)若均布荷载增加到120m kN /(含自重),此时跨中挠度是否为60m kN /均布荷载下跨中挠度的两倍?如恒载与可变荷载各为60m kN /,梁跨中需要配HRB400钢筋的面积为多少? 单位:mm 100 100 100 10000 10000 1. 预应力梁等效荷载法 由题意,预应力钢筋的轴线为二次抛物线,则有效预加力N Pe 产生一个与均布荷载作用下梁的弯矩图相似的弯矩图。预应力筋的轴线为单波抛物线,则有效预加力N Pe 在单波抛物线内的梁中将产生一个等效的均布荷载q e ,其值:

(1-1) e pn为该抛物线的垂度,即单波抛物线中点到两端点所连成直线的距离,即: (1-2)l为该抛物线在水平线上的投影长度。 对称结构选取单跨梁进行分析,其中,, ,,, ,代入式(1-1)和式(1-2),得: ,。 作用在双跨连续梁上的等效均布荷载如图1-1所示。 p=50.4 KN/m 图1-1:双跨连续梁等效均布荷载图 2.连续梁弯矩 等效荷载q e及恒活荷载q均为作用在双跨连续梁上的均布荷载,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根据结构力学相关知识,对称双跨梁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可以等效为一半结构进行分析,约束可以简化为一端简支、一端固定,如图2-2所示,其弯矩、剪力、支座反力及挠度如下

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南京市建筑工程局文件 宁建工字〔2007〕32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建筑工程局 二00七年三月六日 抄报:省建设厅、省建管局 抄送:市建委 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结构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幕墙等涉及结构安全的部分。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除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外,应执行本规定。 第四条南京市建筑工程局负责本市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各郊区、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所监督范围内的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配备专业配套的项目管理班子(或委托项目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应经法人任命,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六条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是本单位职工(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工资关系,除退休人员外还应有社会保险关系),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应经法人任命。 第七条一个项目经理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每一个工程项目配备至少一名专职质量检查员,30层以上(含30层)或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应配备设备安装的专职质量检查员。 一个总监理工程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监理工作。特殊情况确需同时承担2个项目且经建设单位同意的,应设立总监代表,总监代表应与总监的资格相符。 第八条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应专业配套。人员数量和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监理员的配备数量应不少于监理工程师配备数量的1.5倍。 (二)监理工程师(指国家注册或省建设厅发证的监理工程师,含总监和总监代表)的配备数量。 1、建筑结构施工阶段,每个项目不少于2名(3000m2以下的单体工程,不少于1名); 2、桩基施工阶段,桩基设备在6台以上的,每增加6台设备增加1名,不足6台的按6台计;

谈某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摘要:根据某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对某带连体的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其结构设计及连体部分的计算与设计,确保建筑结构的抗震要求,以供以后同类建筑结构设计的参考。 关键词:连体高层;结构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A楼与B楼由一主楼组成,主楼都是14层,在10层以下相互独立,在11 层与14 层之间设置一连体结构,将两主楼连通,连体部分中,仅11 层为可用建筑空间,其余均为构架部分,只为满足建筑造型。两主楼设置一层连通的地下室。本工程不属于超限结构,但是须对连体部分进行详细计算。 2 结构设计 2.1 荷载取值 本项目为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 度,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0.35 s。地面粗糙度类别B 类,基本风压按100 年一遇的风压取值:0.35kN/m2。 2.2 基础及地下部分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800mm,中柱下一般布置5桩承台,承台厚度1.3 m,边柱下一般布置4 桩承台,承台厚度1.4m,均采用C35 混凝土。两栋办公楼地下连为一体,地下室结构层高4.95m,地下室底板兼做防水板,厚度400mm,地下室下土层多为填土,设计时不考虑承台间土的承载力。 2.3 上部结构 本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柱截面主要尺寸700 ×900,700 × 600,主要柱网8 m×9.5 m,8 m × 8 m。框架柱1 层,2 层为加强层,柱墙采用C50 混凝土,梁板采用C35 混凝土,9层~12 层采用C40 混凝土,梁板采用C35 混凝土。8 m 左右跨度的框架梁截面一般为400×600,9.5 m 跨度的梁截面一般为400 × 750。 连体结构是复杂高层建筑中较为典型的类型,可分为弱连接和强连接结构,弱连接一般有铰接,滑动连接,强连接结构大多通过连接体将两栋或多栋楼进行刚性连接。从平面图上看A楼与B楼垂直布置,由于两办公楼结构形式相同,质量与刚度接近,如果独立分开,则自振周期类似,在地震作用下,两栋办公楼不能够做到协同振动,如果采用强连接,则两栋办公楼会因不同的振动模态而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因此本项目连体采用弱连接。 3 连体部分计算与设计 3.1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结构整体计算分析采用Satwe,Midas /Building 两种程序。周期折减系数0.8,考虑5%的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力,进行小震计算,连体部分及其以下1层按中震不屈服进行设计配筋。楼板假定,计算周期和位移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计算杆件内力和截面设计时采用真实反映楼板完全弹性有限壳单元。 3.2 巨型悬臂梁与牛腿设计 本工程中连接体的弱连接方式采用平板式橡胶支座,在11层标高处,在与连接体相邻边梁上设计3个牛腿,用来支承连接体一端,连接体另一端与B楼刚接,3个牛腿的间距分别为8m,4 m,其中4m为外伸悬挑部分,牛腿高1m,宽1 m,见图1。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及原则,论述了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 的问题,分析了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常采用的形式及相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 为建筑行业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结 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设基础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基础设计概述 1、重要性。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来说,承担着整体结构质量的责任,其结构主要是指整 体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的种类户型,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目的是保障整体建筑结构的安 全合理与可靠性,在保证其基本使用功能外,还要延长它的使用年限,发挥其经济与实用性。基础设计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它又对建筑结构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2、原则。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应综合分析考虑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上部结构的类型、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确保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要求,尽 量避开不利地形。同时,应注意与相邻建筑的相互影响,了解邻近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的位置 和标高,确保施工安全。建筑工程首先应选择有利(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的场地,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当条件不允许避开不利的地段时,应采 取可靠措施,使其不致由于地基失稳而被破坏,或者产生过量下沉或倾斜。 二、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应考虑各种因素对地基和基础设计的影响。设计人员在对建筑工程的基础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基础设计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为更好的进行地基的设计,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勘察非常重要,对 施工企业来说,施工地点的地址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是否能顺利进行,部分施工企业在施 工前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不会进行勘察,或进行勘察也不会进行详细的勘察,只按照建设 单位的表面测量和参照附近建筑物的设计资料来进行施工结构的设计。为更好的进行施工, 施工的设计人员必须保障地基和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同时对勘察的报告进行详 细的研究,并在考虑各种原因后,对施工的地基和基础进行施工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时, 若施工的土层是软土地基,运用换土垫层的方法来处理,应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了解土层 构造及软土层的厚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垫土厚度,使垫层的宽度与厚度符合安全性和经济性 的双重要求;需要注意垫土的选择,一般选择硬度、强度较好的沙砾,保证垫土层的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时,许多的设计人员只依据其自身的经验进行处置,并且部分设计人员对软土 地基的危害不是很理解,这将导致在建筑设计处理地基时,会采用错误的处理方式,从而使 建筑施工可能受到很大的伤害。在很多设计中,要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良好的估计,这样 才能保障在施工中,地基能承载建筑压力,其承载能力与地基和基础设计息息相关。所以为 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做好地基和基础方面的设计工作。 2、地震作用对基础选型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当它 的抗震等级高于规定等级时,设计师应进行软件建模,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严谨的考虑,并对 相关数据进行严谨的推算。当抗震等级小于规定等级时,设计师首先也要保证基础结构的设 计满足抗震性要求,同时保证其整体建筑设计过程中抗震等级满足对放低需求抗震等级,当 以上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酌情考虑,不必使用软件建模进行预算和推理。这样抗 震建模推算的方式,可以降低人力财力的浪费,并能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有助于保障建筑的 经济效益。 三、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常采用的形式 1、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形式。通常,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时,都会采用

按键制品的主要结构类型

按键制品的主要结构类型 纯塑料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喷涂,也可以金属化,手感好,具有价格优势。 纯硅胶 电阻小,回弹强,灵敏度高,弹性稳定,寿命长,灯孔透明度高,更具价格实惠及美观的要求的产品,产品手感好,细腻,颜色鲜明。 纯IMD 热塑性薄膜背面印刷字体图案后成型的按键具有轻、薄、精密、永不磨损可进行快速印花及颜色转换等特点,表面印刷镜面油墨,变色龙油磨墨等,使按键具有各种时尚风采。 纯塑料(P)+纯硅胶(R) 塑料按键直接覆压硅胶按键再压在线路板的金手指上。 塑料(P)+普通底硅胶(R) 塑料按键与普通硅胶底板通过特殊的胶剂相结合,兼顾了塑料制品与弹性硅胶的特性,多种工艺,多种组合,丰富多彩的按键设计,拥有高品质、高档次的特点,塑料与硅胶结合可达到柔和的手感及耐磨效果。 塑料(P)+特殊底硅胶(R) 塑料按键与特殊硅胶底板通过特殊的胶剂相结合,采用特殊薄膜加硅胶的双层技术,使按键底板在很薄(0.2mm-0.25mm)的情况下仍有更强的抗拉力,且保持柔软特性,按键底板虽更薄,但较硬,不易变形。 塑料(P)+硅胶(R)+薄膜(IMD) 手感好,层次分明,有较硬的接触感,又有较软的按压感且有优越的耐磨性,软件底座可避免损坏接触面物件及具备密封功能,组合式按键设计更具花样。 塑料(P)+硅胶(R)+其它(特殊底薄膜) 具有与P+R相同的特点,同时有电镀键的独到之处,其款式可随意变换,可水镀也可蒸镀,可成亮面或雾面或亮雾相结合,产品具有金属亮面效果和磨沙效果,档次高,具有时尚感。 热塑性合成橡胶

高性能热塑性合成橡胶,具备了橡胶的柔软性及低压缩永久不变形特性,中档价位拥有热塑性及热固性塑料的外观光泽。 其它类 比如薄膜按键及薄膜发光按键等等。 术语解释]何为IMD? IMD的中文名称:注塑表面装饰技术即IMD(In-Mole Decoratiom),IMD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主要应用于家电产品的表面装饰及功能性面板,常用在手机视窗镜片及外壳、洗衣机控制面板、冰箱控制面板、空调控制面板、汽车仪表盘、电饭煲控制面板多种领域的面板、标志等外观件上。 IMD又分为IML、IMR,这两种工艺的最大区别就是产品表面是否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薄膜。 IML的中文名称:模内镶件注塑其工艺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表面是一层硬化的透明薄膜,中间是印刷图案层,背面是塑胶层,由于油墨夹在中间,可使产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耐磨擦,并可长期保持颜色的鲜明不易退色。 IMR的中文名称:模内转印 此工艺是将图案印刷在薄膜上,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模型腔贴合进行注塑,注塑后有图案的油墨层与薄膜分离,油墨层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装饰图案的塑件,在最终的产品表面是没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膜片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但IMR MR的缺点:印刷图案层在产品的表面上,厚度只有几个微米,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会将印刷图案层磨损掉,也易褪色,造成表面很不美观。另外新品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图案颜色无法实现小批量灵活变化也是IMR工艺无法克服的弱点。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u有哪项提供【】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u【】 A. 配筋率大的,Mu大 B. 配筋率小的,Mu大 C. 两者Mu相等

D. 两者M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B.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 1 国际现状 国际上最早从 80 年代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辅助设计,也就是二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这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的过程是采用程序化手法,使设计过程更加简单,也促进了标准化绘制的形成。但是随着对结构设计的高效性需求日益加大,出现了三维化的设计方法。 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在工程结构设计上引入了建筑信息建模等理念,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的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很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 2 国内现状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是,一方面,建筑结构设计的信息化使得设计过程更加便捷,造成设计人员过于依赖于电脑,而不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评估,这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当前的信息化结构设计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建筑信息建模等三维方式已经在国内的部分建筑设计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实现先进信息技术与实际设计工作的完美结合,仍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优化。 2. 1 设计误区 忽视结构设计的实用性。建筑结构设计应该满足使用性

需求,结构设计如果只是外在具有可观赏性,无法真正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去,或者结构设计的使用寿命过短,都是结构设计不具实用价值的体现。部分建筑结构设计单一重视外观,将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忽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建筑的根本要求是安全,建筑的安全与否关乎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筑的安全由每一结构中的小细节共同组成,结构设计就是建筑整体安全的重要细节,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重视安全性。 2. 2 结构问题 异性结构的不合理。当前,异性结构的高层建筑随处可见,在追求建筑的个性化外在表现时,同样不可以忽视了异性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流的异性结构表现为不规则的形体以及过高的高度,这些特征使得建筑在结构布局上存在较多的不合理性,也缺乏相应的抗震设计。当前我国尚没有充分的技术对异性建筑都进行全面的承载力检验,因此设计时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一定要严格自律,充分考虑建筑的抗震性与结构合理性。 结构设计的不合规。我国的相关法规制度都对建筑的高度与宽度设定了响应的规范,有些高层建筑的高度超甚至超过了的最大的高度限制值。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建筑的高度与宽度超过相关规定,则应该采用超限标准。结构设计高度超高的弊端有很多,比如建筑物防震力不足、与施工地

一工程结构设计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钢筋中,()种钢筋是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A.热轧钢筋 B.碳素钢丝 C.热处理钢筋 D.钢铰线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 A.50% B.85% C.95% D.75% 3.混凝土的双向受压强度与压应力的比值有关,当横向应力与轴向应力之比为0.5时,双向受压强度最大可提高() A.25% B.35% C.10% D.16% 4.所谓线性徐变是指()。 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成线性关系 B.徐变系数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C.徐变变形与持续应力为线性关系 D.瞬时变形和徐变变形之和与初应力成线性关系 5.使混凝土产生非线徐变的主要因素是()。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的大小;

C.应力的作用时间; D.持续作用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比值的大小。 6.钢筋混凝土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受力钢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C.受力钢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D.受力钢筋内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7.在受弯构件的适用条件中()是为了防止少筋破坏。 A. B. C. D.以上都不对 8.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主要破坏形态有三种。对同样的构件,其受剪承载力的关系为()。 A.斜拉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C.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 D.剪压破坏= 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 9.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 A.都属于脆性破坏 B.都属于塑性破坏 C.剪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斜拉和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D.剪压和斜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10.一般梁的截面限制条件取,其目的在于()。 A.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1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含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内部归档)。 2图纸目录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3结构设计总说明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于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如为简单的小型单项工程,则设计总说明中的内容可分别写在基础平面图和各层结构平面图上。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同3.5.2条); 2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 3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 4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和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5建筑场地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6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 7扼要说明有关地基概况,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冻深度,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8采用的设计菏载,包含风荷载、雪荷载、楼屋面允许使用荷载、特殊部位的最大使用荷载标准值; 9所选用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说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长方法,预应力构件的锚具种类、预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锚具防腐措施等,并对某些构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 10对水池、地下室等有抗渗要求的建(构)筑物的混凝土,说明抗渗等级,需作试漏的提出具体要求,在施工期间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 11所采用的通用做法和标准构件图集;如有特殊构件需作结构性能检验时,应指出检验的方法与要求; 12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4基础平面图 1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6桩基应绘出桩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说明桩的类型和桩顶标高、入土深度、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试桩要求和桩基的检测要求(若先做试桩时,应单独先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注明单桩的允许极限承载力值。 7当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时,应绘出复合地基的处理范围和深度,置换桩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构造祥图;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有关参数和检测要求。

要合理的设计硅胶按键和塑胶连接方式

要合理的設計硅膠按鍵,就必需了解其特性,我有總結一些之前有用到的硅膠特性,見下圖 图片附件: 4.gif (2007-4-10 19:05, 14.04 K) 图片附件: 5.gif (2007-4-10 19:05, 7.65 K) 图片附件: 6.gif (2007-4-10 19:05, 8.72 K)

kevin.sun 正式会员 屠龍小刀 UID 90090 精华 1 积分 589 帖子 83 综合能力 95 活力 179 金钱 0 孤币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3 来自 南昌---深圳 以下為導電粒之類型 图片附件: 8.gif (2007-4-10 19:29, 14.88 K) 2007-4-10 19:29 #12

kevin.su n 正式会员 屠龍小刀 UID 90090 精华 1 积分 589 帖子 83 综合能力 95 活力 179 金钱 0 孤币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3 来自 南昌 ---深圳 按鍵表面之印刷要求及耐磨要求: 图片附件: 9.gif (2007-4-10 19:35, 8.08 K) 2007-4 -10 19:35 #13 kevin.su n 正式会员 屠龍小刀 以下是一款腕式血壓計的rubber key 的具體結構設計; 图片附件: 1.gif (2007-4-10 19:51, 11.3 K)

UID 90090 精华 1 积分 589 帖子 83 综合能力 95 活力 179 金钱 0 孤 币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3 来自 南昌 ---深圳 图片附件: 2.gif (2007-4-10 19:51, 12.15 K) 图片附件: 7.gif (2007-4-10 19:51, 4.65 K)

连体结构

一、连体结构的特点 1、扭转效应显著 这主要是由于连体部分的存在,使与其连接的两个塔不能独立自由振动,每个塔的振动都要受另一个塔的约束。两个塔可以同向平动,也可相向振动。而对于连体结构,相向振动是最不利的。 2、连接体部分受力复杂 连体结构由于要协调两个塔的内力和变形,因此受力复杂。更何况,连体部分跨度都比较大,除要承受水平地震作用所产生的较大内力外,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也较明显,有事甚至是控制工况。 3、连接方式多样 连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强连接,另一种是弱连接。 (1)强连接 当连体结构有足够的刚度,足以协调两塔之间的内力和变形时,可设计成强连接形式。强连接又可分为刚接和铰接,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对于连接体而言,由于它要负担起整体内力和变形协调功能,因此它受力非常复杂。在大震下连接体与各塔楼连接处的混凝土剪力墙往往容易开裂,是设计中需要重点加强的地方。强连接形式主要用于连体跨度层数较多,其本身刚度比较大,连体两端塔体刚度大致相等的结构。 (2)弱连接 当连体的刚度比较弱,不足以协调两塔之间的内力和变形时,可设计成弱连接形式。(如连廊) 二、连体结构的计算要点 连体结构应按复杂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因此,按规范的要求连体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和位移的计算。《高规》5.1.13条 可采用SATWE和PMSAP进行分析和校核。ETABS是啥东西还没用过。 (2)抗震计算时,要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振型数要足够多,以保证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3) 于连体结构采用强连接形式,结构的扭转效应非常明显,因此在地震作用时宜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4)《高规》3.3.4条第3款,应采用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进行补充计算。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法 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并从中找出结构构件的薄弱部位,做到大震下结构不倒塌。在PKPM系列软件中 PUSH&EPDA软件可以进行弹塑性静力或动力时程分析计算,可以输出柔弱层位置及结构裂缝宽度分布图。 (5)一般连体结构跨度比较大,相对结构的其他部分而言,连体部分的刚度比较弱,受结构振动的影响明显,因此 要注意控制连体部分各点的竖向位移,以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6)8度抗震设计时,连体结构的连体应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高规》10.5.2条条文说明中的要求,连体结构的

(完整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南京公寓住宅楼设计 学生姓名:史精 指导教师:何培玲 所在系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南京工程学院 2013年3月4日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 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课题名称 南京公寓住宅楼设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左右,总占地面积为400平方米 左右。层数约为6层。主要立面临街。采用框架结构。主要用房:客厅, 卫生间,卧室,厨房,阳台,书房等。底层层高大约2.48m ,标准层2.9m , 底层是储藏间和车库。一栋住宅楼分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每层两户住 房,在单元中间设置楼梯。屋面为上人屋面。顶层以上设置阁楼。 参考密度:30%-50%、参考容积:1-2、绿化率:25%以上 依据: 所学教材: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混凝土结构,材料力学,结构 力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土力学,基础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等; 图集:建筑制图标准等;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何在规 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制图标准 等,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规范,建筑工程标准荷载学; 其他:多高层框架结构,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公 寓住宅楼建筑设计规范等。 设计内容 (1) 建筑方案设计。 1 ?总平面设计:合理布置建筑主、次入口;尽可能考虑室外停车; 满足建 筑物防火间距及消防通道要求。 2. 平面设计:合理确定平面柱网尺寸;布置房间;确定楼梯数量、 位置及 形式;满足室内采光、通风要求。 3. 剖面设计:确定合理层高;给出楼(地)面、屋面、墙身工程做 法。 4. 立面设计:建筑风格、造型应富有创意,有时代感。 (2) 建筑施工图设计。 建筑施工图就是建筑工程上所用的,一种能够十分准确地表达出建筑 物的 外形轮廓、大小尺寸、结构构造和材料做法的图样。它是房屋建筑 施工的依 据。建筑施工图的组成部分: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和建筑剖面。 (3) 建筑结构设计与计算。 以建筑施工图为依据,确定结构平面、竖向布置方案;初定结构构件尺 寸及材料; 选定结构计算简图;进行竖向荷载统计,地震作用计算;风 荷载计算;完成选定 一榀框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进行楼盖和屋盖 结构设计;结构零星构件(阳 台、雨篷、挑檐等)设计;楼梯设计;基 础设计等。 (4)绘制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是关于承重构件的布置 ,使用的材形 状,大小.及内部构造的工程图样,是承重构件以及其他受力构件施 工的依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课题来源 史精 何培玲 自拟课题 240095330 专业 教授 所在系部 课题性质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 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 容和意义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结 构 设 计 毕 业 设 计 2011年*月 题 目: 某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办公楼一 专 业: 土木工程 学 号: *** 班 级: ***级本科 姓 名: ***

目录 第一章工程资料 (3) 第二章结构布置 (3) 第一节框架布置要求 (3) 第二节构件截面尺寸确定 (4) 第三章荷载计算 (5) 第一节面荷载标准值 (5) 第二节线荷载标准值 (5) 第三节风荷载计算 (7) 第四节地震荷载计算 (7) 第四章PKPM设计 (13) 第一节PMCAD框架计算结果简图 (13) 第二节LTCAD楼梯钢筋计算书 (13) 第五章基础设计 (16) 第一节常用的基础 (17) 第二节基础选型 (17) 第三节基础计算 (17) 附录 (22) 参考文献 (33)

第一章工程资料 按给定的办公楼建筑施工图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拟建办公楼位于某市市郊,层楼四层,气象及自然条件如下: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最大基本风压:0.75kN/㎡; 3、温度:最热平均温度290C; 4、相对湿度:最热平均80%; 5、平均年总降水量1300mm。 第二章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是结构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其内容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框架布置、变形缝设计以及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等。 本建筑为办公楼,共4层,建筑造型简洁,本着“满足使用要求,受力合理,技术上可行,尽可能达到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先进”的原则,结合地基环境,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艺术的要求,参考以上结构体系的优缺点,本建筑宜使用框架结构体系。 第一节框架布置要求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通常为刚接,有时也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半铰接。柱底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设计成铰支座。为利于结构受力,框架梁宜拉通、对直,框架柱宜纵横对齐、上下对称,梁柱轴线宜在同一竖向平面内。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在多层办公楼设计中,生产工艺的要求是厂房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筑平面布置主要有内廊式、统间式、大宽式等几种。与此相应,柱网布置方式可以分为内廊式、等跨式、对称不等跨式等几种; (2)满足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在旅馆、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柱网布置应与建筑分隔墙布置相协调,一般常将柱子设在纵横建筑隔墙交叉点上,以尽量减少柱子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柱网的尺寸还受梁跨度的限制,梁跨度一般在6~9米之间为宜; (3)满足结构受力合理。多层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柱网布置时,应考虑到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均匀合理,各构件材料强度均能充分利用; (4)柱网布置应满足方便施工。建筑设计及结构布置时应该考虑到施工方便,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承重框架的布置:一般情况下柱在两个方向均应由梁拉结,亦即沿房屋纵横方向均应布置梁系。按楼面竖向荷载传递路线的不同,承重框架的布置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