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T型相位调制器1

PZT型相位调制器1
PZT型相位调制器1

OPE A K ?

PZT-LSM 型相位调制器是一款光纤缠绕在压电陶瓷(PZT )

上,利用PZT 压电效应所构成的相位调制器件,采用独特的多层缠绕方法,使得该产品具有高稳定性、高速调制特性,可选配多种类型光纤(见订购信息),可应用于开环相位调制解调、可变光纤延迟线、光纤干涉仪、&

OTDR 、光纤震动校准等光学传感领域。该模块外形紧凑小巧,方便客户进行系统集成。低的电压驱动能力,适用于标准信号源驱动能力。

? 极小封装尺寸。

? 多种光纤类型可选(SM/PM )。 ? 高速调制速率。 ? 低电压驱动能力。 ? 独特缠绕方式。

应用领域

? 光学(光纤)干涉仪 ? 相位调制器 ? 光纤延迟线 ? &OTDR ? 光纤传感

测试图谱

性能参数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备 注

1注:插入损耗在单模时含连接器损耗,保偏时不含连接器损耗。

性能指标

图1搭建等臂长马赫曾德干涉仪测试图谱

测试数据

图2 驱动频率29KHz 时,驱动电压与光纤膨胀量

订购参数

ESD Protection

The laser diodes and photodiodes in the module can

be easily destroyed by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Use

wrist straps, grounded work surfaces, and anti-static

techniques when operating this module. When not in

use, the module shall be kept in a static-free

environment.

Laser Safety

The module contains class 3B laser source per

CDRH, 21CFR 1040.10 Laser Safety requirements.

The module is Class IIIb laser products per IEC

60825-1:1993.

外形尺寸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的波面转换

?激光元件与器件?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的波面转换 范君柳1,冯秀舟2,方建兴2,朱爱敏1 1.苏州科技学院数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苏州 215009; 2.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州 215006 提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 LM )相位调制特性的波面转换方法,可将入射光变换成任意波面。测量了液晶空间光 调制器相位调制特性,得到相位和灰度的对应关系;分别以几何理论和G-S 算法为基础计算出衍射光学元件(DOE )的表面相位分布;将DOE 表面的相位分布转换为灰度分布显示在LCS LM 上,使得LCS LM 具有波面实时转换功能;并以高斯激光为入射光对其进行波面转换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波面转换中图分类号:O439,O436.1,O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743(2009)06-0007-02 Conversion of w ave front based on phase modulation of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FAN Jun -liu 1,FE NG X iu -zhou 2,FANGJian -xing 2,ZHU Ai -m in 1 1.Center of Physics Laboratory ,School of M 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Suzhou ,Suzhou 215009,China ; 2.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S 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 :A method of wave -front conversion based on phase m odulation of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 odulator (LCS LM )is proposed.W e obtain the rela 2tion between phase and scale through measuring the phase -m 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CS LM.Phase distribution of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s (DOE )are calculated using geometrical theory and G-S alg orithm ,the LCS LM is capable of wave -front conversion by changing phase distribution into gray distribution which is displayed on LCS LM.Experiments of G auss beam ’s wave -front conversion prove the accurac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method. K ey w ords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 odulator ;phase m odulation ;wave -front conversion 收稿日期:2009-08-13 基金项目:苏州科技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08YK A -03)资助。 作者简介:范君柳(1983-),男,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信息光学和衍射光学的研究。 在激光技术的许多应用领域中,光束质量至关重要。例 如在激光加工、光学信息处理、存储与记录以及惯性约束核聚变(ICF )中往往需要使用形状各异甚至大小可变的激光光斑,而经常使用的单模激光光束的横截面上光强呈高斯分布,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要求,人们常常需要将激光束波面进行转换,以达到改变激光束强度分布的目的。 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典型的光束波面变换方法:光楔列 阵(SW A )聚焦光学系统〔1〕、双折射透镜组〔2〕 、随机相位板及 二元光学元件(BOE )〔3〕 等方法。其中二元光学元件对入射光进行波面变换具有衍射效率高,光斑轮廓可调等优点,但是其质量水平受微精细加工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且它的激光损伤阈值较低,在强激光系统的应用上还有困难。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 LM )的相位调制特性〔4-8〕结合几何理论〔9,10〕和G-S 算法〔11,12〕实现对入射激光的波面变换,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该方法不仅成本、功耗低,尺寸小,重量轻,而且具有更大的设计自由度,通过算法的改变可以将入射光变换成任意波面。 1 理论分析 1.1 波面转换理论 波面转换通常需要衍射光学器件(Diffraction Optical E le 2ment -DOE )来实现,为了达到目标光强分布,需要设计器件表面的相位分布。而该设计过程是一个逆向过程,即已知输入光强分布和输出光强分布,来求解DOE 的相位分布,在这里我们主要利用几何理论和G-S (G erchberg -Saxton )算法来计算DOE 表面的相位分布。 我们首先运用这两种算法分别计算出DOE 的表面相位分布,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入射高斯光经过具有如此表面相位分布的DOE 后的衍射结果(见图1)。其中图1(b )为运用几何理论将入射高斯光的波面转换成正方框形光束,图1(c )为运用G-S 算法将入射高斯光转换成椭圆光。模拟过程中,主要参数选取为:波长λ=532nm ,DOE 所在处光腰半径ω(z )=3.0mm ,DOE 衍射焦距选取为f =250mm ,物面与像面抽样点数均为800×800。1.2 LCS LM 的相位调制特性 对于由扭曲向列型液晶构成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iq 2uid Crystal S patial Light M odulator -LCS LM )(结构如图2),运用 琼斯矩阵方法〔13〕 可得 T =cos γ〔cos (Ψ1-Ψ2+α)〕+αγ sin γ×sin (Ψ1-Ψ2+α)2 + β γsin γcos (Ψ1+Ψ2- α)(1)图1 计算模拟结果 图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结构图 7 范君柳等: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的波面转换 《激光杂志》2009年第30卷第6期 LASER JOURNA L (V ol.30.N o.6.2009)

铌酸锂将主导40G调制器

铌酸锂将主导40G调制器市场 40Gb/s传送系统面世伊始所遭遇的众多技术问题现在都已经得到解决。其中推动DWDM 网络向40Gb/s传送速率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光信号产生技术的进步。 调制器是产生光信号的关键器件。在TDM和WDM系统的发射机中,从连续波(CW)激光器发出的光载波信号进入调制器,高速数据流将迭加到光载波信号上从而完成调制。 近些年来,由于铌酸锂(LiNbO3)波导的低损耗、高电光效率等特性,铌酸锂在2.5Gb/s 及更高速率的光调制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基于马赫-曾德(MZ)波导结构的LiNbO3行波调制器已经成为现有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调制器。 LiNbO3调制器通常分为X切和Z切两种规格,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主要优点在于工作时无啁啾产生,因而发送机设计比较简单;后者的主要优点是驱动电压较低、带宽较大。传统观点认为,与Z切调制器相比,X切调制器由于带宽和电光系数的限制,不适用于10Gb/s以上的调制。 即便如此,CorningOTI(现为Avanex)的调制器研究组仍然提出了用于40Gb/s传送系统的X切调制器设计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高比特率传送系统的实验,我们发现,与其它基于LiNbO3的技术相比,单驱动的X切LiNbO3MZ调制器能够在更高比特速率上支持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传送技术方案。X切调制器已经通过了包括Mintera公司在内众多系统实验室的40Gb/s传送实验的验证。 在去年三月的OFC2003上,Mintera公司的10,000km、40Gb/sDWDM传送演示系统使用的就是X切调制器。Mintera公司评价说,单驱动的X切LiNbO3MZ调制器适用于需要

铌酸锂晶体电光调制器的性能测试_OK

铌酸锂(LiNb03)晶体电光调制器的性能测试 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它是很好的压电换能材料,铁电材料,电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及表面波基质材料。电光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电场时,晶体的折射率发生变化的效应。有些晶体部由于自发极化存在着固有电偶极矩,当对这种晶体施加电场时,外电场使晶体中的固有偶极矩的取向倾向于一致或某种优势取向,因此,必然改变晶体的折射率,即外电场使晶体的光率体发生变化。铌酸锂调制器,应具有损耗低、消光比高、半波电压低、电反射小的高可靠性的性能。 【实验目的】 1.了解晶体的电光效应及电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性能. 2. 掌握电光调制器的主要性能消光比和半波电压的测试方法 3. 观察电光调制现象 【实验仪器】 1.激光器及电源 2.电光调制器(铌酸锂) 3.电光调制器驱动源 4. 检流计 5.示波器 6.音频输出的装置 7.光具台及光学元件 【实验原理】 1.电光效应原理 某些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构成晶体的原子、分子的排列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外电场E 的改变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某些原来各向同性的晶体,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折射率的改变。这种由于外电场作用而引起晶体折射率改变的现象称为电光效应。折射率N 和外电场E 的关系如下: ΛΛ++=-2 20 211RE rE n n (1) 式中,0n 为晶体未加外电场时某一方向的折射率,r 是线性电光系数,R 是二次电光系数。通常把电场一次项引起的电光效应叫线性电光效应,又称泡克尔斯效应;把二次项引起的电光效应叫做二次电光效应,又称克尔效应。其中,泡克尔斯效应只在无对称中心的晶体中才有,而克尔效应没有这个限制。只有在无对称中心的晶体中,与泡克尔斯效应相比,克尔效应较小,通常可忽略。 目前普遍采用线性电光效应做电光调制器,这样就不再考虑(1)式中电场E 的二次项和高次项。因此(1)式为:

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动态控制光束偏转

文章编号:025827025(2006)0720899204 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动态控制光束偏转 刘伯晗,张 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 提出并设计了一个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 CSL M )作为光束动态偏转器件的无机械光束扫描系统,实现了光束的方向和强度的可编程控制,解决了远场任意图形的激光光束动态逼近问题。逼近方法采用纯相位调制技术和傅里叶迭代优化算法结合的衍射图形相位优化设计方法。介绍了点阵图形发生原理并给出实验装置图。实验结果显示,用该方法产生的二维阵列式光束,其光斑强度偏差度小于8%,图形发生响应时间小于100ms ,该实验结果能够满足多光束准确动态偏转的要求。该系统具有精确、响应快、无机械惰性等特点,在激光寻的、制导以及多目标威胁预警和反击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激光应用;空间光调制器;光束偏转;优化算法;相位调制中图分类号 TN 249 文献标识码 A Dynamical Laser Beams Steering with Phase 2Only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L IU Bo 2han ,ZHAN G Jian (I nstitute of Ult ra 2Precision O ptoelect ronic I nst rument Engineering ,H arbin I nstitute of Technology ,H arbin ,Heilong j iang 150001,China ) Abstract A non 2mechanical beam steering system is proposed and design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approaching the far 2field diff ractive pattern with laser beams.A beam steering method based on the phase only modulation with a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L CSL M )is studied and described to control the light beams programmably.The Fourier iterative optimal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design the optimal phases approaching the expected far 2field diffractive pattern.The schematic diagram and the experimental set 2up are given.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generate 22D spots arrays with the intensity error rate less than 8%.The response time of generating the dynamical diffractive pattern is less than 100ms.With the merits of lightness ,precision and quick response ,this scanning system is of value in the fields of multi 2object tracing ,laser guiding and multi 2object defense.K ey w ords laser application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eam steering ;optimal algorithm ;phase modulation 收稿日期:2005210231;收到修改稿日期:2006202224 作者简介:刘伯晗(1977—),男,吉林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电测试、空间光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E 2mail :hit_bohanliu @https://www.360docs.net/doc/729557837.html, 导师简介:张 健(1944— ),男,江苏无锡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精密测量及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E 2mail :zjlab @https://www.360docs.net/doc/729557837.html, 1 引 言 目前,传统的激光雷达因采用万向节等具有机械惯性的扫描装置而使其性能受到限制,迫切需要一种精确、快速响应的无机械惯性的扫描元件来代替[1]。基于光学相位阵列技术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作为具有克服以上诸多缺点潜力的新型可编程衍射光学元器件正在得到广泛应用[1,2]。由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可以实现相位的连续调制,这一点使其非常适用于空间光束偏转,因而其在激光 相控阵雷达和自由空间光互连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4]。据现有资料,国内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5~8]。本文设计了一个能够发射任意衍射点阵图形的系统装置。设计中的一个核心部件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 CSL M ),是美国BNS (Boulder Nonlinear Systems )公司的专利产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电子机械(M EMS )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9]。该系统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通过对一组激光束的相位进行控制和波束合成,成   第33卷 第7期2006年7月 中 国 激 光 C H IN ESE J OU RNAL O F L ASERS Vol.33,No.7 J uly ,2006

铌酸锂晶体电光调制器的性能考试OK

铌酸锂晶体电光调制器的性能测试---OK

————————————————————————————————作者:————————————————————————————————日期:

铌酸锂(LiNb03)晶体电光调制器的性能测试 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它是很好的压电换能材料,铁电材料,电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及表面波基质材料。电光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电场时,晶体的折射率发生变化的效应。有些晶体内部由于自发极化存在着固有电偶极矩,当对这种晶体施加电场时,外电场使晶体中的固有偶极矩的取向倾向于一致或某种优势取向,因此,必然改变晶体的折射率,即外电场使晶体的光率体发生变化。铌酸锂调制器,应具有损耗低、消光比高、半波电压低、电反射小的高可靠性的性能。 【实验目的】 1.了解晶体的电光效应及电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性能. 2. 掌握电光调制器的主要性能消光比和半波电压的测试方法 3. 观察电光调制现象 【实验仪器】 1.激光器及电源 2.电光调制器(铌酸锂) 3.电光调制器驱动源 4. 检流计 5.示波器 6.音频输出的装置 7.光具台及光学元件 【实验原理】 1.电光效应原理 某些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构成晶体的原子、分子的排列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外电场E 的改变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某些原来各向同性的晶体,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折射率的改变。这种由于外电场作用而引起晶体折射率改变的现象称为电光效应。折射率N 和外电场E 的关系如下: ++=-2 20 211RE rE n n (1) 式中,0n 为晶体未加外电场时某一方向的折射率,r 是线性电光系数,R 是二次电光系数。通常把电场一次项引起的电光效应叫线性电光效应,又称泡克尔斯效应;把二次项引起的电光效应叫做二次电光效应,又称克尔效应。其中,泡克尔斯效应只在无对称中心的晶体中才有,而克尔效应没有这个限制。只有在无对称中心的晶体中,与泡克尔斯效应相比,克尔效应较小,通常可忽略。 目前普遍采用线性电光效应做电光调制器,这样就不再考虑(1)式中电场E 的二次项和高次项。因此(1)式为:

2 相位调制器的结构

2 相位调制器的结构 2.1 “lxl”形式的光相位调制器 传统的光学相位调制器 (体相位调制器或波导相位调制器),只有一条基本的光路,仅考虑单频光通过一个相位调制器的基本结构,即如图3所示的形式,我们称之为“lxl”形式的光相位调制器。 图3 相位调制器的基本结构图 当光信号通过相位调制器之后,输出光场的表达式为公式为: () () 0+2+=A =A m j t jf t j f t jf t LW LW out E e e ωπ (4) 本论文中,假设f(t)是单频正弦波信号,即: ()()() 00sin 2sin RF RF m m f t A f t A t π?ω?=+=+ (5) 2.1.1 体相位调制器 我们知道单轴晶体妮酸铿晶体 (3LiNbO ) 以及与之同类型的 3L iT aO 、3 BaTaO 酸铿等晶体,属于同一类晶体点群。它们光学均匀性好,不潮解,因此在光电子技术中经常使用。并且此类晶体在被施加外加电场之后,其折射率椭球就会发生“变形”。 以妮酸铿电光材料为例,将该晶体用于相位调制器,可以有以下几种基本的应用方式: 情况1:入射光沿 1 x 方向入射 精况1.l :入射光沿3x 方向偏振 情况1.2:入射光沿 2 x 方向偏振 情况2:入射光沿3x 方向入射 这里只讨论情况1.1,如下图(图4)所示:

图4 体相位调制器的基本结构图 如果入射光是万方向的线偏振光,外加电场信号V(t),则在该方向上的折射率变为: ' 3 23333 12 e e n n n n E γ==- (7) 光通过该调制器后的相位变化为: ()3 23312z e e V t n l n n l c c d ω ω?γ? ?= = - ??? (8) 体相位调制器是一种电光调制器,具有较大体积的分离器件。为了使通过的光波受到调制,需要改变晶体的光学性质,而这需要给整个晶体施加外加相当高的电压。 2.1.2 波导相位调制器 光波导相位调制器件可以把光波限制在微米量级的波导区中,并使其沿一定的方向传播。 光波导相位调制器是通过使用电光材料(如 lithium niobate(LN), lithium tantalate(LT),gallium arsenide(GaAs)等等)的电光特性以及一定的光波导结构,来实现光的相位调制的。 光波导相位调制器能使介质的介电张量(折射率)产生微小的变化,从而使两传播模式之间有一定的相位差,并且由于外场的作用导致波导中本征模传播特性的变化以及两不同模式之间的藕合。 以 3 LiNbO 晶体为例子,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光波导相位调制器结构如下图(图5)所示:

电光调制器工作点控制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锁相放大器的电光调制器工作点放大 摘要: 关键词: 引言:基于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不仅具有无电磁辐射、抗干扰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而且其传感元件仅为光纤,单端测量即可同时获得被测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状况,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米量级。相对于传统的电传感仪器,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其中电光调制器EOM产生的光脉冲具有更快的上升沿,可以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其消光比通常也比较高,可以达到30~40dB,且调制过程中无啁啾效应。由于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常常需要达到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所以常采用EOM作为探测光脉冲的发生器。然而EOM的工作点在长期工作时易发生漂移现象,从而引起探测光脉冲消光比的波动,降低传感系统的信噪比。因此需要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对EOM工作点进行锁定。本文在分析EOM调制特性及传统EOM工作点锁定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所想放大器反馈的EOM工作点控制方法,以期实现消光比高、稳定性好的光脉冲输出,降低EOM 工作点漂移对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性能的影响。 2 基于EOM的脉冲光调制原理 2.1 EOM的工作点选取 EOM 是利用某些晶体的电光效应对光信号进行调制的器件。对一个典型的铌酸锂MZ 电光调制器来说,它的传递函数可以用公式(1)来描述[1]: p=1 ?[1+cos?( π ?Vbias+VRF+ψoffset] 其中,p是归一化的输出光功率,Vbias与VRF分别是给EOM加的直流偏置电压和射频调制电压;Vπ是EOM的半波电压,ψoffset是初始的偏移相位。 为EOM输出特性曲线漂移示意图,EOM光功率-电压传递函数曲线如图1中实线所示

斜入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特性

第33卷 第5期2006年5月 中 国 激 光 CHIN ESE JOU RNA L OF LASE RS Vo l.33,N o.5 M ay ,2006   文章编号: 0258-7025(2006)05-0587-04斜入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特性 叶必卿1,陈 军1 ,福智 央2,伊ヶ崎泰则2,井上卓2,原 勉 2 (1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2 浜松光子株式会社,日本) 摘要 用读出光斜入射到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 -SL M )的读出面,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空间光调制器(S LM )读出效率的方法。测量了读出光以不同角度入射到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读出面上时,相位调制深度与写入光强的关系、衍射效率与二值光栅对比度的关系。得到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最大相位调制深度减小,而衍射效率变化并不明显。在45°时有最大相位调制深度2.0936π和35.4%的正一级衍射效率。关键词 信息光学;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斜入射中图分类号 T H 744 文献标识码 A Oblique -Incidence Characteristic of Parallel -Align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YE Bi -qing 1,CHEN Jun 1,Norihiro Fukuchi 2, Yasuno ri Igasaki 2,Takashi Inoue 2,Tsutomu Hara 2 1 State K ey L aboratory o f Modem Optical Instrumentation , Z 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 hej iang 310027,China 2 Hamamatsu Photonics K .K.,J apan A bstract I t is a valid way to impr ove the read -out lig ht efficiency of spatial ligh t modulator that the incident read -out light o bliquely enters the read -out plane o f the liquid cry 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 r.With differ ent incident ang les ,the r elatio ns o f the phase modulatio n depth and the w rite -in light intensity and of the diff ractio n efficiency and the co ntrast of the bina ry g ra ting are mea sured.I t is found that ,with increasing incident angle ,the max imum depth of the phase modulatio n decreases ,but obvio us change o f th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does no t occur.With 45°incident angle ,the maximum de pth of the phase modulatio n reaches 2.0936π,and the po sitive first order diffrac tion efficiency is 35.4%. Key words info rmatio n o ptics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 t mo dula tor ;oblique incidence 收稿日期:2005-05-26;收到修改稿日期:2005-11-13 作者简介:叶必卿(1978—),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E -mail :canoo @https://www.360docs.net/doc/729557837.html, 1 引 言 空间光调制器(S LM )在二维空间内可以对光信息包括振幅、相位、偏振态三方面进行调制。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就是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来达到对光波的调制,它已经在相关光学、自适应光学、光互连、光束变换、光运算、光存储和神经网络[1~3] 中得到广 泛的应用,并有希望在未来的光计算机中作为接口 器件[4] 。因此它的光调制特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 注。 当空间光调制器工作在正入射情况时,必须利 用分光镜使得入射光和反射光分离,以使得到的反射光光强被极大衰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得到更强的反射光强,采用读出光斜入射 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虽然对于正入射工作模式的特性研究已经有大量报道[5,6],但空间光调制器的斜入射调制特性研究尚少报道。本文测量了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斜入射光学调制特性,在45°入射时得到最大2.0936π的相位调制深度和35.4%的正一级衍射效率。

浅议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应用差异

浅议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应用差异目前市面上常见的10G调制带宽的铌酸锂调制器按结构可大致分为2种, 分别是相位调制器和强度调制器. 其中强度调制器的细分种类又更多, 按应用类型划分其中用于数字光通信的可以分为固定啁啾和零啁啾的类型; 而用于光载微波通信的又有模拟强度调制器;在传感领域为了获得极窄和极高的消光比光脉冲, 又有专门工作于脉冲模式下的调制器. 一般我们在对调制器进行选型, 主要考虑应用场景(模拟or数字系统), 调制速率, 调制格式, 半波电压, 啁啾特性, ON/OFF消光比等. 因诺尔可提供远比Thorlabs更为丰富类型的铌酸锂调制器, 欢迎联系咨询. 以下是Thorlabs对数字光通信的强度调制器的关于固定啁啾和零啁啾详细描述,最后是相位调制器的细节阐述. 10 GHz强度调制器,固定啁啾 Parameter Value Operating Rangea1525 –1605 nm Optical Loss 4.0 dB (Typical) Bit Rate Frequency9.953 Gb/s Electro-optic Bandwidth(-3 dB)10 GHz PRBSb Optical Extinction Ratio13 dB 该调制器设计用于1550 nm窗口。将该调制器使用于另一波长下(例如,可见光)会导致损耗临时增大,而且不在保修范围内。例如,由更短的波长引起的损耗增大可通过将调制器加热到70 °C并维持一小时来恢复。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 特性 C波段和L波段工作范围 低光学损耗:0 dB(典型) 钛扩散Z切面铌酸锂 驱动电压低

长期偏置稳定 Telcordia GR-468兼容 集成的光电探测器 LN82S-FC是10 GHz的LiNbO3强度调制器,0.7固定啁啾,集成光电二极管。它带有PM输入光纤尾纤和SM输出尾纤,终端为FC/PC接头。PM光纤与慢轴对齐,慢轴与e光模式对齐。集成的光电探测器可用于光学功率监测和调制器偏置控制,消除对外部光纤分路器的需要。RF输入通过一个GPO?接头输入调制器。 这些调制器是由钛扩散Z切面LiNbO3制成的,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两个臂之间产生不同的推-拉相移。除了强度调制,这也导致输出信号的相位/频率(线性调频)的偏移。这种固定啁啾调频的调制器将脉冲啁啾降低,当光纤所在的网络的分散系数为正时很有用。啁啾降低的脉冲通过具有正分散系数的光纤时将被压缩,直到达到最小值。超过该点色散项将占主导。因为啁啾脉冲会增加脉冲的谱宽,所以穿过同一段光纤后,线性调频的脉冲最终会比未线性调频的脉冲宽。相比零线性调频设备,这些固定线性调频强度调制器是要求提高功率损耗(对于+1600ps/nm小于2 dB)性能的应用的理想选择。对于电信应用,该LN82S-FC 易于集成到300引脚的兼容MSA的应答器中。 10 GHz强度调制器,零啁啾 Parameter Value Operating Rangea1525 –1605 nm Optical Loss 4.0 dB(Typical) Bit Rate Frequency12.5 Gb/s Electro-optic Bandwidth(-3 dB)10 GHz PRBSb Optical Extinction Ratio13 dB 该调制器设计用于1550 nm窗口。将该调制器使用于另一波长下(例如,可见光)会导致损耗临时增大,而且不在保修范围内。例如,由更短的波长引起的损耗增大可通过将调制器加热到70 °C并维持一小时来恢复。

电光调制器

第三章电光调制器

内容 ?电光调制的基本原理 ?铌酸锂(LiNbO3)电光调制器?半导体电吸收调制器(EAM)

电光调制 电光调制:将电信息加载到光载波上,使光参量随着电参 量的改变而改变。光波作为信息的载波。 强度调制的方式 作为信息载体的光载波是一种电磁场:()() 0cos E t eA t ωφ=+r r 对光场的幅度、频率、相位等参数,均可进行调制。在模拟信号的调制中称为AM 、FM 和PM ;在数字信号的调制中称为ASK 、FSK 和PSK 。调制器:将连续的光波转换为光信号,使光信号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性能优良的调制器必须具备:高消光比、大带宽、低啁啾、低的偏置电 压。

电光调制的主要方式 直接调制:电信号直接改变半导体激光器的偏置电流,使输出激光强度随电信号而改变。 优点:采用单一器件 成本低廉 附件损耗小 缺点:调制频率受限,与激光器弛豫振荡有关 产生强的频率啁啾,限制传输距离 光波长随驱动电流而改变 光脉冲前沿、后沿产生大的波长漂移 适用于短距离、低速率的传输系统

电光调制的主要方式 外调制:调制信号作用于激光器外的调制器上,产生电光、热光或声光等物理效应,从而使通过调制器的激光束的光参量随信号 而改变。 优点:不干扰激光器工作,波长稳定 可对信号实现多种编码格式 高速率、大的消光比 低啁啾、低的调制信号劣化 缺点:额外增加了光学器件、成本增加 增加了光纤线路的损耗 目前主要的外调制器种类有:电光调制器、电吸收调制器

调制器调制器连续光源 光传输 NRZ 调制格式 其他调制格式: ?相位调制 ?偏振调制 ?相位与强度调制想结合光传输RZ 调制格式 脉冲光源电光调制 折射率的改变通过 电介质晶体Pockels 效应和半导体材料 中的电光效应 光吸收的改变通过半导体材料中的Franz-Keldysh效应量子阱半导体材料中的量子限制的Stark 效应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相位调制 偏振调制 (双折射材料) 强度调制强度调制通过-干涉仪结构-定向耦合

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在低频调制中的应用

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在低频调制中的应用 因为其高带宽的特性,铌酸锂电光调制器(LiNbO3 Modulators)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光通讯(up to 40 Gb/s)与高频模拟信号传输(20GHz)。铌酸锂电光调制器(LiNbO3 Modulators)较少被用于1GHz以下的低频调制应用中。然而,铌酸锂电光相位调制器(LiNbO3 Phase Modulators)与基于其他替代技术的调制器相比在低频调制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优势,例如体积更紧凑、操作更容易、驱动电压更低等。因此铌酸锂电光相位调制器甚至被认为是在kHz到MHz调制频率范围的理性器件! 当要把铌酸锂相位调制器与具有较快上升沿与下降沿、低重复频率或长脉宽脉冲信号一起使用的时候,使用者需要十分谨慎。“高带宽”相位调制器(这里的“高带宽”是指>1GHz的带宽)在上述调制信号的应用中性能并非最佳。为了得到高带宽性能,“高带宽”调制器的微波线阻抗是与~50欧姆匹配的,并且负载电阻终端与射频线端相连以减少或避免电子射频信号反射。因此,较高的电流经过射频电极将因为Joule效应导致温度升高。当重复周期或脉冲宽度比热效应的时间长度更长的时候(如1kHz频率以内),发热与热耗散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在加热与冷却周期内,电极与波导的物理性质将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生意外的相位漂移。因此5GHz, 10GHz或20GHz的铌酸锂相位调制器不适合非常低重频的应用。 为了抑制上述现象,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带有较高输入阻抗(typ 10KΩ)或直接开路(MΩ)的调制器。有效电光带宽将被降低至几百MHz,这样的调制频率对于大多数应用尤其光纤传感方面应用是足够了,但是因为Joule效应产生的热效应将会显著降低至可以忽略。法国Photline公司为低重频的调制信号开发了一系列性能优化的相位调制器,例如可适用于800nm, 1000nm, 1300nm, 1500nm 的MPX-LN-0.1系列铌酸锂电光相位调制器。 MPX-LN-0.1系列调制器已经通过高低温测试,其在-400C~+850C范围内或

PZT型相位调制器1

OPE A K ? PZT-LSM 型相位调制器是一款光纤缠绕在压电陶瓷(PZT ) 上,利用PZT 压电效应所构成的相位调制器件,采用独特的多层缠绕方法,使得该产品具有高稳定性、高速调制特性,可选配多种类型光纤(见订购信息),可应用于开环相位调制解调、可变光纤延迟线、光纤干涉仪、& OTDR 、光纤震动校准等光学传感领域。该模块外形紧凑小巧,方便客户进行系统集成。低的电压驱动能力,适用于标准信号源驱动能力。 ? 极小封装尺寸。 ? 多种光纤类型可选(SM/PM )。 ? 高速调制速率。 ? 低电压驱动能力。 ? 独特缠绕方式。 应用领域 ? 光学(光纤)干涉仪 ? 相位调制器 ? 光纤延迟线 ? &OTDR ? 光纤传感

测试图谱 性能参数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备 注 1注:插入损耗在单模时含连接器损耗,保偏时不含连接器损耗。 性能指标 图1搭建等臂长马赫曾德干涉仪测试图谱 测试数据 图2 驱动频率29KHz 时,驱动电压与光纤膨胀量

订购参数 ESD Protection The laser diodes and photodiodes in the module can be easily destroyed by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Use wrist straps, grounded work surfaces, and anti-static techniques when operating this module. When not in use, the module shall be kept in a static-free environment. Laser Safety The module contains class 3B laser source per CDRH, 21CFR 1040.10 Laser Safety requirements. The module is Class IIIb laser products per IEC 60825-1:1993. 外形尺寸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息图扫描三维成像

第 37 卷第 3 期 2010 年 3 月
光电工程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Vol.37, No.3 March, 2010
文章编号:1003-501X(2010)03-0138-06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息图扫描三维成像
林培秋,王 辉,庞 辉
( 浙江师范大学 信息光学研究所,浙江 金华 321004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纯相位型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LC-SLM)实现相息图三维显示的方法。 该方法以 LC-SLM 为显示器件,通过相息图的衍射进行三维像的重构。详细研究了相息图的计算及其与 LC-SLM 参数间的关系,并 对再现像像质进行了讨论。为提高显示的空间分辨率,采用分时复用技术,对三维物体进行分组取样,并计算每 一分组的相息图,形成分组相息图序列,再现时依次将相息图输入到 LC-SLM,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以达到 连续扫描三维成像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三维物体的再现,为三维显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三维显示;扫描成像;相息图;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中图分类号:O438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501X.2010.03.026
Scann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with Kinoform Based on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ion
LIN Pei-qiu,WANG Hui,PANG Hui
(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ptic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 Abstract: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ing with kinoform based on reflective phase-only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LC-SLM) was proposed. 3D image actually was reconstructed by the diffraction of kinoform using LC-SLM as a display unit. The calculation of kinofor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ameters of LC-SLM with the kinoform, and som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quality of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displaying resolution, a displayed object was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sampling groups, and the corresponding kinoforms were calculated. When the kinoforms were inputted into LC-SLM successively within residual time of human eyes, the diffraction light wave may reconstruct the image of the original object, and then an observer can see a 3D image in free spac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for 3D display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ing; scanning imaging; kinoform;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0


相息图[1]是计算全息图的一种类型,它仅编码了物光波的相位信息,具有很高的衍射效率,是光波重 构的理想元件。目前,相息图在微光学元件[2-4]、空间滤波器[5]以及保密存储[6]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波前记录和再现技术,相息图应该在三维显示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这方面的 工作报道很少。事实上,相息图难以用于三维显示的主要原因在于相息图的制作,尽管有很多方法制作相 息图[7-10],但过程都是很复杂的[11]。1988 年 N.Konforti 提出用扭曲向列相液晶(TNLC)器件实现纯相位调制 的设想[12],接着,有关液晶器件作为相位空间光调制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3-16],并在许多领域得到
收稿日期:2009-09-17;收到修改稿日期:2009-12-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87700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1080030) 作者简介:林培秋(1985-),女(汉族),浙江温州人。硕士,主要从事三维显示方面的研究。E-mail: lpqwuli033@https://www.360docs.net/doc/729557837.html,。 通信作者:王辉(1958-),男(汉族),江苏宿迁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全息立体显示,光电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E-mail: wh@https://www.360docs.net/doc/72955783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