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5页例3以及练习二的5-8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难点: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解决障碍。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生分别回答:2330元,800多元,近2000元,近3000元。)

2.联系生活,理解意义。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师小结:有关储蓄的知识有很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不少。

二、新课教学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亮亮解决他的小问题了,好吗?

出示例3。学生读题。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交流展示。

2、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5%的税率是指哪部分钱需要缴纳的?是不是218的5%?

独立完成。

3、完成练一练。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分别求出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应得利息和缴纳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

4、联系生活:出示从网站截取的最新利率表: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全课小结: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四、说明补充: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教育储蓄。

五、补充练习:

1.李叔叔于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得到的利息

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3、小华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按党章规定,工资收入在400-600元的,每月党费应缴纳工资

总额的0。5%,在600-800元的应缴纳1%,在800-1000元的,应缴纳1。5%,在1000以上的应缴纳2%,小华妈妈的工资为2400元,她这一年应缴纳党费多少元?

六、课堂作业。

1、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2、运用所知识完成练习二的5、6、7、8题。

教后记:

利息教学设计

利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什么是利息税。 2、能正确计算利息和税后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和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课前调查: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页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活动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2.7%)。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1000×2.7%×2=54(元)1000×2.7%×2=54(元) 54×20%=10.8(元)1000+54×(1-20%) 1000+54-10.8=1043.2(元)=1043.2(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小学数学六年上册《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利息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14页“相关链接”。 教学目标: 1. 联系实际了解本金、利率和利息,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 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正确解决利息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最新利率表空白存款单 学生准备:1. 到银行调查与利息、利率有关的储蓄知识,简要记录下来。 2. 了解银行最近的利率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谈话引入:老师问大家一个小秘密,你们家有存款吗?把多余的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有利息,安全…… 小结:把钱存入银行安全、方便,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当然也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2. 巧设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利息的多少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有可能反馈的信息:本金、存期、存款金额、利率%、起息日、到期日、到期利息等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选择性板书:本金、利率(﹪)、

时间等信息。 3. 展示板上面展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包括存单复印件),师生交流,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储蓄存款利率的政策信息,课件出示储蓄存款利率表,学生阅读。 2015年3月10日 4. 引入研究课题:本金、利率(﹪)、时间都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银行,解决与我们联系紧密的利息问题。板书课题:利息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 组织学生交流:本金、利息、利率等概念。 教师穿插引导、讲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除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内,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率是国家(银行)规定的,有按年计算的,有按月计算的。利率按年计算的通常称作年利率,按月计算的通常称作月利率。 2. 这里有张老师昨天在工商银行存款的存款单,课件出示:

利息教学教案设计

利息教学教案设计Interest teaching plan design

利息教学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属于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通过这部分知 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教材中先说明储蓄的意义,再结合实例存1000元,一年以后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0元钱,而且还能得到银行 多付给的一部分钱,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 学情分析 对于储蓄和利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获得亲身的 体验,但对于利息的计算方法比较模糊,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本金、利率、时间和利息的关系,有关储蓄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只要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就行了。同时要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爱惜财务、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什么是利息税。 2、能正确计算利息和税后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和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课前调查: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页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利息问题(教案)

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8页例8、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00页练习十六第4-6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4:分清什么时候需要缴纳利息税,什么时候不需要缴纳利息税。 5:会用位数比较多的的小数乘法来计算稍复杂的实得利息。 教学重点:利用计算公式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利息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2.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八千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二、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 2.说得真好,储蓄能支持国家建设,这是储蓄的优点,我们一起

看以下的信息:2001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363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这些钱都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10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3.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储蓄分几种类型? 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各整存整取吗? 三、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 2.学生展示所填表格,并相应介绍。 3.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八千元存入了银行。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银行把它取出来,同学们都记得当初存入银行的金额是人民币八千元整,现在取出来是不是也只是人民币八千元整?是少了还是多了?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4.什么是利息?八千元又是什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5.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

利率教学设计

利率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 《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 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 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 那 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新知探究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学生自读课本第99页,了解;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 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 (1)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3. 例6: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 利率如下: 问1:我存1000元,一年后我可以取回多少钱呢 除了本金,还有一些利息。 问2:你知道利息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 4.你能帮奶奶算一算吗 分析:本金是1000元,利率是%。还要扣去20%的利息税。 算法一:1000×%×1=(元) ×20%=(元) 1000+-=1018(元) 算法二:1000×%×1=(元) 1000+×(1-20%)=1018(元) 答:两年后老奶奶可以取回1018元。 三、理解与运用。(课件演示) 四:你知道吗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五:分享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算法一:1000×%×1=(元) ×20%=(元) 1000+-=1018(元) 算法二:1000×%×1=(元) 1000+×(1-20%)=1018(元) 答:两年后老奶奶可以取回1018元。

新利息理论教案第2章

第 2 章:等额年金 第 2.1 节:年金的含义 本节内容: 一、年金的含义(annuity ) 年金是指一系列的付款(或收款)。 年金最原始的含义是指一年付款一次,每次支付相等的金额的一系列款项。但现在被广泛应用到其他更一般的情形,时期和金额都可以变化。 二、年金的分类 1、确定年金和风险年金。 2、定期年金和永续年金。 3、多期支付一次、每期支付一次、每期支付多次年金和连续年金。 4、期初付年金和期末付年金。 5、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 6、等额年金和变额年金。 本节重点: 年金的定义。 本节难点: 年金的分类。 第 2.2 节:年金的现值 年金现值是一系列款项在期初的价值。 本节内容: 2.2.1 期末付定期年金的现值 假设年金支付期限为n 个时期,每个时期末支付1元,那么这种年金就是期末付定期年金。其现值一般用符号n i a 表示。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通常简 记为 n a 。 n a 的计算过程图(略) 一、公式 23...n n v v v v a =++++ (1)11n n v v v v i --= =- 二、理解 1n n v ia += 三、例题 1、现在向银行存入一笔钱,希望在以后的5年中每年末得到4000元,如果年实际利率为8%,现在应该存入多少钱? 解:应用期末付年金现值公式:

4000 58%a =4000×3.9927=15971 说明: 58%a 的具体数值可以通过年金现值表查到 2、一笔年金在20年内每年末支付4,另一笔年金在10年内每年末支付5。如果年实际利率为i ,则这两笔年金的现值相等。若另一笔款项n 年内以利率i 投资可以翻番,求n 。 解: 20 1045a a = 20101145 v v i i --= 100.25v = i=0.148698 2.2.2 期初付定期年金的现值 假设年金支付期限为n 个时期,每个时期初支付1元,那么这种年金就是期初付定期年金。其现值一般用符号n i a 表示。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通常简 记为 n a 。 n a 的计算过程图(略) 一、公式 2311...n n v v v v a -=+++++ (1)11n n v v v d --= =- 二、 n a 与 n a 的关系 1、 (1)n n i a a =+(可用公式展开证明) 2、11n n a a -=+ (可用图形讲述) 三、例题 1、某企业租用了一间仓库,一次性支付50000元的租金后可以使用8年,假设年实际利率为6%,试计算如果每年初支付租金,该仓库的年租金应该为多少? 解:设仓库的年租金为A ,可以建立 50000=A 8 a ,A=7596 2.2.3 期末付永续年金的现值

(完整word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等概念,理解并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 2.小组合作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知识,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体验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储蓄的相关知识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获得亲身的体验,但对于利息的计算方法比较模糊,因此教师通过学生自学、调查、搜集储蓄的相关知识和本金、利率、利息的名词概念,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不同题型的探究计算,总结归纳利息的计算公式。有关储蓄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只要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就行了。同时要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养成爱惜财务,合理支配钱财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存期小于一年的利息的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一:新闻播报,导入新课 师:最近老师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感想颇多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好不好?哪位小主持人来自告奋勇播报这条新闻?

【出示新闻资料】 40万不翼而飞原是家贼难防 今年47岁的董某是安徽省泗县某乡镇一专科诊所的医生,家里同时也耕种着一些田地。2014年六七月份麦收过后,董某将手中的42万元现金装入一只可装5升白酒的白色塑料桶内,然后将其埋到自家院内东南角。为保险起见,他还特意在塑料桶上方种了一棵桃树。此后,董某就没再动过这笔巨款。孰料,大年三十那天,发现这笔钱不翼而飞。当地警方多方侦查,发现偷盗嫌犯竟是董某的外甥骆某。原来,骆某嗜赌如命,欠下不少外债。当他无意听说舅舅家院内埋有现金后,便动了贪念将巨款偷走。 师:看了这条新闻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要说的话? 生:把钱存入银行;不应该对别人的钱起贼心…… 师:刚才有的同学对董某提出了把钱存银行的建议,大家觉得这个建议好不好呢?(好)异口同声呀,都同意,那谁能说一说理由? 生:把钱存入银行安全;支援国家建设;也可以增加收入…… 师:看来,好处真是又多又有说服力,所以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那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储蓄的知识——利率。【板书:利率】 活动二:检查预习,增强感知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预习教材、到社会上调查和搜集有关储蓄的知识,并做好记录,现在请大家来展示汇报吧。谁先来? 生:存款方式、本金、利息、利率…… 活动三:借助实例,探究新知

利息教学设计

《利息》教学设计 庞亚娜 一、情景导入: 1、师生一起了解有关存款的知识。 2、师:只要存钱就有利息。板书:利息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本金、利率、利息、税后利息。 2、掌握利息及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30页的图与文字) 1、看笑笑、淘气、神气爷爷的对话,思考:什么是本金、利率、 利息? 2、看淘气、笑笑的算式,思考:怎样计算利息? (自学5分钟,5分钟后检测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四、自学检测: 1、王阿姨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按4℅计算, (1)、到期时,她能得到利息多少元? (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试着说说本金、利率、利息的定义。)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它是由银行规定的,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成的,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利率有时会调整。 (2)、如果个人存款所得利息按20℅纳税,她又得到税后利息多少元?

(强调:国家征收税务用于国家公益事业) 2、小结: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给的钱。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 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 五、当堂训练: (一)填一填 1、李老师把2000元存入银行,这2000元钱叫做() 2、利息=本金×()×时间 3、李老师把2000元存入银行,一年后却得到2050.4元,50.4元钱叫做() (二)选择 芳芳同学把100元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一年,到期后她一共可以取出( )。 A 少于100元。 B 刚好100元。 C 多于100元。 (三)解决问题: 1、一个副食店,上个月的营业额为80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5℅缴纳营业税,应缴纳多少营业税? 2、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2500元之间,超过2000元的部分应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明明的爸爸月收入2400元,他每月实

税率和利率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有关纳税、储蓄、以及涉及的百分率“税率”“利率”的意义。 (2)从生活实际出发,加深对“税率”“利率”的理解。 (3)初步认识储蓄单,懂得本金、利率和利息三者间的关系。 (4)学会运用百分数相关知识来解答有关求税款和税前利息、税后利息等实际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在思考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税率和利率的认识与思考,体会税率和利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理解纳税和税率的含义。 2.2 教学难点: 理解纳税和税率的含义,正确计算有关利息的应用题。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件出示图片。 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引出课题——税率、利率

二、探究新知 (一)税率 1.纳税的意义: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税收的用途: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税收的种类: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4、应纳税额与税率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5.填空: (1)今天我学习了纳税。我知道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 6.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总结: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利息问题》优质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利息问题教案 章俐峰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等概念。 2、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利用公式准确进行利息计算。 四、教学准备 储蓄相关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一幅喜庆的图片: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讲讲过年,及过年时有趣的事,过渡到压岁钱。) 2、去年过年,你收到了多少压岁钱?回想一下,想好后,把你收到的钱具体数字写到卡片上。(指导学生填卡片上的压岁钱数,并叫学生在年数上随意填上1、 3、5年中的一个。) 3、你的这些压岁钱都是怎么用的?(学生自己发言,等学生讲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要合理用好自己的钱,特别指出不好的地方。) 4、借着学生的回答(存起来)为什么你们喜欢把钱存在银行呢?、 预设:会越存越多,不会乱花 为什么会多起来? 因为存在银行会有利息。 师:把钱存进银行不仅有利息,还保险,同时能支援国家建设,看来你们以后都是理财小能手。 5、师: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利息问题,好吗? (二)预习检测

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关于储蓄的资料,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都找到哪些关于储蓄的知识? 学生自由说,教师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的概念,(要解释清楚利息、本金和利率的含义)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率由银行决定的,国家调控的) 同学们找的资料很齐全,我也找了一个资料,我把利率表给找出来了 (适时出示最新的银行利率表)请学生说一说年利率的实际意义。 请学生在卡片上填出相应的年利率。 (三)基础练习 1、从实例中找理解相关概念。 王老师打算把自己两个月节省下来的3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为三年,三年的年利率是4.25%,储蓄到期时,王老师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3382.5元。 让学生从上面的实例中分别找出本金、利率、时间、利息各是多少。师引导出(3382.5利息加本金可以简称为本息) 2、强化利息计算公式 我们应该怎么来计算利息呢?(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四)运用计算。 1、笑笑将3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一年,年利率为3.25%,笑笑存款一年得到的利息是多少?(要求大部分人会运用公式列式计算) 2、王阿姨把2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06%,到期后,王阿姨有多少利息?(基础练习强化训练) 3、李叔叔购买了五年期的国家建设债券20000元,年利率是3.81%。到期时,李叔叔的本息共有多少元?(师介绍国家建设债券的含义,购买国家建设债券到期时,国家要支付一定的利息) (五)拓展提高 1.李老师把节省下来的一部分钱存入某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4.14%到期时,李老师取回本息一共2414元,你能求出李老师存了多少钱吗? 2.2009年张大爷把多年节省下来的10000元钱整存整取三年存入银行,年利率是4.25%,2012年到期后,张大爷还用不到这笔钱,于是到银行办理了续存

六年级数学教案4.“利息问题”教学设计.doc

4.“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教案 5 页例3,练一练和练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二的第 5-8 题。 教材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纳税问题”,基本掌握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思考方法。“利息问题”的学习,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思考方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学习“折扣问题”奠定基础。 例3 是教学利息的计算方法,理解“本金”、“利息”等专用术语;练一练进一步巩固计算税前应得利息和税后实得利息的基本思想方法;练习二的第 5 题计算不需纳税的教育储蓄的利息以及本金和利息的和,巩固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丰 富有关储蓄知识;第 6、7 题综合运用利息和纳税的知识,分别计算税前利息和 税后实得利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息和纳税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第8 题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储蓄的种类和各种存款利率,既利于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⑴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 款利息,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 社会实践能力。 ⑶继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 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熟练地运用百分数进行利息和纳税的计算。 课前准备: ____年最新存款利率表。 教学流程: 一、解读利率表,揭示课题。 ⑴阅读“年最新存款利率表”。 阅读“___年最新存款利率表”,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年利率(说明:年利率因存款种类不同而不同);利息(另外多付的钱叫做利息);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⑵揭示课题。 扣“利息”两字,揭示课题 ——利息问题。 说明:怎样计算利息?

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interest problem

利息问题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教材p5页例3以及练习二的5-8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难点: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解决障碍。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

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生分别回答:2330元,800多元,近2000元,近3000元。) 2.联系生活,理解意义。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师小结:有关储蓄的知识有很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不少。 二、新课教学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亮亮解决他的小问题了,好吗? 出示例3。学生读题。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交流展示。 2、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5%的税率是指哪部分钱需要缴纳的?是不是218的5%?独立完成。 3、完成练一练。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分别求出一年期和三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 利息问题教案 苏教版 精品

利息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重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解决障碍。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生分别回答:2330元,800多元,近2000元,近3000元。)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老师那时只拿很少压岁钱,也很开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众生笑答:不是。)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生1:我存银行。生2:我交学费。生3:我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买学习用品,再多的捐给灾区小朋友。生4:我用小部分买鞭炮,把大部分存入银行……) 2.联系生活,理解意义。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生:去年我存入一千元,今年到期取出1184元,这24元是利息。) 师:那么存入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师小结:有关储蓄的知识有很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不少。 二、新课教学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亮亮解决他的小问题了,好吗? 出示例3。学生读题。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交流展示。 重点分析200乘4.50%的错误在哪里。所以当我们用本金乘利率后还要再乘时间才可以得到什么? 你能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吗?学生进行计算,算出利息是18元。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完成试一试。 存款的利息必须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出示题目 5%的税率是指哪部分钱需要缴纳的?是不是218的5%?独立完成。 3.完成练一练。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分别求出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应得利息和缴纳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 4.联系生活:出示从网站截取的最新利率表: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全课小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四、说明补充: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券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教育储蓄。 五、补充练习: 1.李叔叔于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 ,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 ,得到的利息 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利息问题》精品教案

利息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4:分清什么时候需要缴纳利息税,什么时候不需要缴纳利息税。 5:会用位数比较多的的小数乘法来计算稍复杂的实得利息。 教学重点 利用计算公式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利息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2.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八千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二、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 2.说得真好,储蓄能支持国家建设,这是储蓄的优点,我们一起看以下的信息:2001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363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这些钱都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10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3.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储蓄分几种类型? 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各整存整取吗?

三、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 2.学生展示所填表格,并相应介绍。 3.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八千元存入了银行。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银行把它取出来,同学们都记得当初存入银行的金额是人民币八千元整,现在取出来是不是也只是人民币八千元整?是少了还是多了?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4.什么是利息?八千元又是什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5.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我国2007年整存整取的利率如下: 说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信息? 6.你能帮助老师算出八千元存2年到期时有应得利息多少元吗? 7.根据国家规定,到期时利息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你能帮助老师算一算实得 利息吗? 8.同学们真能干,你能再帮助老师算一算老师到期时一共能取出多少元吗? 四、联系例题,升华认识 1.你能帮亮亮算一算,到期时他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看书,与书上校对。 2.存款的利息必须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3.什么时候可以不纳税?

利率教学设计

利率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利率》优质教学设计 新授课 武安市第一职工子弟学校:王海卫 教材分析: 《利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内容。 利率与折扣、纳税一样,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材说明储蓄的意义及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给出了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以及利息的计算公式,然后结合实例,计算奶奶存5000元的两年定期,到期后应取回多少钱,说明如何计算利息。为了联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特点,我对学生做出了分析——学生都喜欢自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对利率的知识在生活中接触的还不多,理财观念不突出,学习这一课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一些有关利率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能力目标: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合理理财,并且学会节约,懂的感恩。 教学重难点: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合情推理获取新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调查银行存款的相关知识。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一段有关我国的数学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与生谈话,揭示课题 现在孩子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几千元已非常普通,有的家长任由孩子支配。这种“纵容”容易养成孩子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坏习惯。所以,引导孩子有计划地打理压岁钱很必要。希望今天能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节约意识”。今天我们学习《利率》二、探究新知、获取知识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比如压岁钱)存入银行存储起来,存储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1、关于去银行存钱的知识你们了解多少?学生汇报搜集材料。 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其中定期又分为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数学教案】利润、利息问题教

第2课时利润、利息问题 1.理解商品销售中的进价、售价、标价、折扣、利润、利润率等商量之间的关系;(重点) 2.根据“实际售价=进价+利润”等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打折销售有关的实际问题;(难点) 3.理解本金、利息、年利率、本息和等数量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1.展现日常生活中的销售实例,学生回忆知识.打折后的商品售价=商品的原标价×折扣数. 2.展示常用数量关系:①利润=售价-进价;②利润率=利润/进价×100%;③利润=进价×利润率;④售价=进价+利润=进价+进价×利润率.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利润问题 【类型一】打折销售问题 某商品的零售价是900元,为适应竞争,商店按零售价打九折(即原价的90%),并再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求该商品的进价. 解析:实际售价是(900×90%-40)元,设该商品进价为每件x元,根据实际售价(不同表示法)相等列方程求解. 解:设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x元,依题意,得900×0.9-40=10%x+x,解得x=700. 答:该商品的进价为700元. 方法总结:(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如不打折时,售价=标价,打折时,售价=标价×打折率;(2)在以上公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便能求出另一个量. 【类型二】商品利润问题 某天,一蔬菜经营户用114元从蔬菜批发市场购进黄瓜和土豆共40kg到菜市场去卖,黄瓜和土豆这天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单位:元/kg)如下表所示: 品名批发价零售价 黄瓜 2.4 4 土豆3 5 (1)他当天购进黄瓜和土豆各多少千克? (2)如果黄瓜和土豆全部卖完,他能赚多少钱? 解析:(1)设他当天购进黄瓜x千克, 则土豆为(40-x)千克,根据黄瓜的批发价是2.4元,土豆批发价是3元,共花了114元,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1)得出的黄瓜和土豆的千克

利息与利息率的教案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利率的定义和作用,古典学派有关利率的各种理论,决定利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2、利率的种类及结构体系; 3、利率水平的确定、利率的功能; 4、了解利息与利率的基本知识; 5、理解利率对经济的调节杠杆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利息的两种计算方法: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利息的表示方法和利息的种类;利率市场化;决定和影响利息率变化的因素;利息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难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利息本质和利率决定的理论;未来货币现值的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利息的含义及本质第二节利息率的种类及结构体系第三节单利与复利第四节利率的决定第五节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节利息的本质 362年前,白人移民用24美元的物品,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相当于现在曼哈顿的那块土地,现在这块地皮值281亿美元,与本金差额整整有11亿倍之巨。如果把这24美元存进银行,以年息8厘(8%的年息)计算,今天的本息就是30万亿美元,可以买下1067个曼哈顿;6厘计算,现值为347亿美元,可以买下1.23个曼哈顿。摘自《上海金融报》93,2,8 事实上,计算不精确。中间没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362年前1美元,和现在的1美元购买力是不同的。年轻的牧师约翰·哈佛之名,命名为哈佛学院,因为他捐赠了779英镑(按每年6%、每12年翻倍的增长率计算,到2011年共翻番31次,相当于至少增长11亿倍)以及400本书籍(这是他的一半财产)。斯坦福大学:最流传深远的讹传是这样的:有两个乡巴佬夫妇,找到哈佛大学,提出为哈佛捐一栋大楼。哈佛大学的校长很傲慢地说,捐一栋楼要一百万,然后三句两句

地便把这对老夫妇打发走了。这对老夫妇一边走一边唠叨,才一百万,才一百万。他们有一个亿要捐,于是便干脆自己捐了所大学,就是今天的斯坦福大学。 漏洞很多,首先,老斯坦福是加州的铁路大王,曾经担任过加州州长、美国联邦参议员,属于精英阶层,绝不是什么乡巴佬;他的夫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第二,在十九世纪,一亿是一个天文数字,一百万美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财富。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到一九三几年,存款才达到几千万美元。直到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二十年前,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捐赠不过七百万美元,它建立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霍普金斯医学院。在老斯坦福的捐款中现金只有一千多万,这已经是当时美国最大的捐款了。老斯坦福的捐赠中最值钱的是八千多英亩的土地。当年加州属于“蛮夷之地”,土地值不了什么钱,但是现在斯坦福所处的帕洛阿图市是世界上土地最贵的地方,这些土地的地价涨了不止万倍。第三,哈佛大学和美国所有的大学对捐助者从来都是非常殷勤的。坦率地讲,比中国的大学要殷勤得多,不会怠慢任何慈善家。这是美国大学能得到巨额捐助的重要原因之一。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老里兰德·斯坦福夫妇把他们唯一的孩子小里兰德·斯坦福送到欧洲旅行,孩子在欧洲不幸去世。斯坦福夫妇很伤心,后来决定用自己全部的财富(大约几千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十亿美元。)为全加州的孩子(Children of California,而不是传说中的全美国的孩子或者全世界的孩子)建立一所大学,纪念他们自己的孩子。这所大学被命名为小里兰德·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大学。 一、利息的产生与定义 1、定义:利息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使用货币或借来资金所支付的代价。利息是货币资本所有者所获得的报酬。 要理解利息,可以从1)、债权人的角度看,也可以从2)、债务人的角度看,它都能表明利息实际上是租用资金的价格。让渡货币使用权的报酬;租用租金的价格。 然后须对利息的本质有所理解,这需要从3)、利息的来源看,利息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而不是货币的自行增殖。 高利贷的利息来源是奴隶、农奴或小生产者所创造的。体现了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产物(双重支付和双重回流的分析—借贷资本家把资金借给职能资本家,同时向职能资本家拿取了一部分剩余价值)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息_教案教学设计

利息 教学内容:十一册教科书p124—p126的内容,及练习三十三的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的初步知识,理解本金、和利率的含义,会运用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进行思想教育,培育其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幻灯机、存款凭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小品导入新课 师:在上新课前,我们来看一个小品。大家可要仔细看,等一下,老师有问题要考你们,看谁最聪明,好,现在请看: 师:银行职员,同学甲:储户小丽,同学乙:孜大爷。 (甲背着背包,兴冲冲地赶路,碰上乙) 乙:喂,小丽,这么些早去哪里呢? 甲:张大爷呀,我还要去银行取钱呢! 乙:取钱!真不懂你们这些人,钱好好地家里不放,偏偏要藏到银行里,又要存,又要取,多麻烦。 甲:大爷,这您就不懂了,这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到银行里,不但能合理、有计划地用钱币还能支援国家建设呢!

乙:真的吗?钱存入银行有这么好处,那我赶紧去把家里的几百块钱存了,省了我天天提心吊胆了。 甲:大爷,再见 乙:再见 (甲继续走,到了银行) 甲:您好,我不想取回去年存的100元钱,请您办下手续。 师:好的请填一下取款单。(生填) 师(把钱递给甲)这是你的钱,数数看。 甲:(数钱)惊讶地叫道:哎,怎么钱多起来了? (甲扬起手中的钱)您多给了一块八毛。 师:(抚摸着甲的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钱没错,这1.8元是你应得的。 二、新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会知道,说说看! 1、学习的计算公式,及相应的几个概念。生:() 师:同意这种说法吗?是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那你对了解多少?生说。(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师:说得真好,大家表扬他。 师:再请几位同学说说什么是,并引导学生说出小品中的1.8元是。 师:你知道这1.8元是怎么算出来了吗?请学生看书讨论,后引导学生得出:=本金×利率×时间(板书)生齐读的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