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标准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标准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标准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与格式)

1.课程基本情况

2.课程的定位及性质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该专业开设的必修课。该课程是专业的基础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拥有分析和设计小型数据库结构的能力,能够依据所学相关数据库知识,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检索与统计,能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使学生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该课程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针对学生的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专业对数据库技术教学的要求,对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将数据库技术课程分解成两个阶段,由两门课程来完成,本门课程为第一阶段,属数据库技术基础性教学,以Access 为环境,重点介绍图形用户界面下数据库和表的建立、索引和关系的定义、记录的基本操作等,引入必要的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小型数据

库结构的能力,后续第二个阶段以SQL Server为环境,介绍企业级数据库的安装、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备份、还原、数据传输、安全控制、性能监视等各个方面,介绍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程序设计等,并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有所侧重。

3.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以办公环境下的真实操作案例为载体,以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设计本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主要思路有:

⑴由于本课程是一个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都很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所以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理论学时和上机学时的比例设置基本为2:1,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思考和动手练习,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⑵通过向学生提供课余免费的上机时间,布置实用性强的上机练习内容或课外实验大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为增加学生兴趣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几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

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方法组合。适时选用提问、讨论等生动多样的形式,设置教学情境,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⑷考核方式突出“四个注重”。考核内容“注重”能力,考核形式“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考核机制“注重”多种奖励。注重过程考核,坚持全面评价,强调知行统一,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4.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使学生能使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数据的保存、维护、检索与统计,能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使学生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的要求。

⑴专业能力

?掌握数据库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数据库基本术语、实体-关系图、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模型、SQL语言等,了解数据库应用项目开发过程;

?掌握数据库、表的创建与维护;

?掌握数据的查询与统计

?掌握用户界面的设计、

?掌握简单应用程序的编写方法。

⑵方法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针对小型MIS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与分析的能力。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库技术理论水平和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能正确使用数据库中的常用命令;

?能正确完成数据库、表的创建,并进行维护;

?能根据要求完成数据的查询与统计;

?能进行简单的用户界面的设计;

?能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并能进行程序的调试;

?会写出相应的应用程序用户文档;

?初步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5.课程内容与要求

三、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方法组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选用提问、讨论、辩论、演讲乃至角色模拟等生动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本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设计与内容安排如下:

1)案例教学法

使用目的: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过程:(1)、精选典型案例,案例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出案例,提出思考问题,由学生自主回答。(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分析,既要鼓励学生,又要有所提升。

实施效果:以小事件引导大思维,以小故事传授大道理。

2)情境教学法

使用目的:以“境”促“情”、以“情”促“学”、以“学”促“思”。

实施过程:(1)、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手段,利用情境因素创设教学氛围。(2)、教师通过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实施效果:(1)、使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2)、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3)讨论式教学法

使用目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综合能力,澄清认识。

实施过程:(1)、给出讨论主题,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课下搜集准备资料。(2)、课上交流发言。课上每小组选一名代表重点发言,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进行启发引导。(3)、讨论小结。教师总结讲解或鼓励学生总结陈述。

实施效果:(1)、激发思维,获得动力,主动思考,主动学习。(2)、辨明是非真伪,丰富理论知识。(3)、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整合材料、总结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发现式教学法(研究法)

使用目的:帮助学生积极思考,自觉主动的探究学习,掌握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施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教师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学生提出假设或答案。学生在阅读和学习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或回答。(3)、检验假设或答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不同的课题性质,通过思辨、讨论、演示等形式对假设或答案进行检验,正确的可以作为结论或结果,错误的加以修正。(4)、作出结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结论,或引导学生导出结论,鼓励学生做出总结陈述。

实施效果:(1)、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处于“想要解决问题”的主动思考中,教师始终是问题的引导者。(2)、学生学会学习。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总结归纳教学法

使用目的:以理论丰富思维,以实践丰富体验

实施过程:(1)、汇总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收获。(2)、导出本次主题的核心价

值观及相关价值观。(3)、提出价值观内化和落实到行动中的要求。

实施效果:(1)、明确主题价值观,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2)、知法明礼见行动,修身立业谋发展。

2、实践条件

3、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建议

1)教材选用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第2版)》苏传芳主编;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计算机类规划教材《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程》米红娟主编。

2)教案编写建议

教案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设计、编写的施教方案。它可以帮助教师理顺教学思路,巩固备课成果,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教学质量。

编写教案要以指导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并力求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为进一步规范教案编写,提出以下建议:

(1).教案格式必须统一

(2).填写教案首页

?序号、授课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课程名称:必须与授课计划一致,并且一律使用全称或简称;

?基本课题:要完整书写章、节标题和课题名称;

?授课目的要求:说明要求学生对本次课所学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

?重难点:重、难点分析。

?授课方法及手段。

?课后作业。

(3).教案正页

?教案书写目的明确,内容符合大纲要求,重点突出,解决难点措施得力,疑点分析清晰,字迹清楚、规范,书写工整;

?教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简要写出复习内容;新课内容;应包含主要内容、重难点、板书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新

课小结:对本次课主要内容作简明扼要小结;布置作业。

(4)、教案正页分为两栏,左边用于书写教案正文,右边用于对教案的完善、补充和调整等。

(5)、新课必须编写教案首页和正页;老课教案首页必须重新编写,正页可以重复使用,但必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所完善、补充和调整。

四、考核与评价

⑴学期知识与技能考核

考核评价标准

⑵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通过学习拥有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的能力

⑶成绩评定方法

针对课程的特色,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考核评价要求进行成绩的综合评价方案(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过程性考核成绩占4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60%”。

编制人:

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资料全

高职计算机2003级《数据库应用技术》 课程设计任务单 选题项目名称:教材征订管理系统 项目组长:黄璐 项目组成员:王赛、熊尚德、立芸、朱良 开发周期:2005年上学期第16~20周 应用开发工具:SQL Sever 2000 + PowerBuilder 9.0 数据库系统:SQL Sever 组成员分工情况: 黄璐负责完成订单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 王赛、立芸负责完成基本资料维护模块; 熊尚德负责完成主界面和系统管理模块; 朱良负责完成打印模块和帮助模块。

中南林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技术 指导老师:谭琳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职) 年级:2003级 学生:黄璐、熊尚德、王赛、立芸、朱良 学号:20033622 设计时间:2005年上学期第16~20周

教材征订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各院系的教材征订情况成为各院系工作人员的工作之重。院系资料,班级资料,学生课程选修信息,教材信息等资料信息量大,而且不易更新,不易存放,容易丢失,容易丢失,难以备份。这些都困扰着工作人员。而建立简单的电子表格对教材征订管理虽然克服了不少问题,但查询起来效率比较低,特别是当数据量十分庞大时,劣势尤其明显。因此开发一个既可以存储信息,有可以进行更新、查询等功能,同时又便于统计的院系征订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初步定为:教材征订管理系统。分为六个子功能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资料维护 模块、订单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打印模块和帮助模块。 ●本项目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网络上的基于ACCESS的教材管理系统,教材科提供的相关 资料、数据和需求。 1.3术语说明 MIS:管理信息系统 Data processing:数据处理 Transaction processing:事务处理 Data processing cycle:数据处理流程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 Data processing system security:数据处理系统安全性 1.4参考资料 徐松林、路斌等2003年出版PowerBuilder数据库应用开发教程清华大学 莉、王强等2003年出版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清华大学

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规范与命名规则

数据库设计规范、技巧与命名规范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 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各阶段: A、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 B、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 C、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 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D、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点: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 简称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来描述。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不依赖于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可以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 DBMS 支持的特定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特点: (1) 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2) 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概念模型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为IDEF1X方法,它就是把实体-联系方法应用到语义数据模型中的一种语义模型化技术, 用于建立系统信息模型。 使用IDEF1X方法创建E-R模型的步骤如下所示: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7分单选题 1.【第06章】在Database Desktop程序中,____就是数据表所在的 子目录或数据库文件名的替代名称。 ? A 数据库别名 ? B DSN ? C BDE ? D ODBC 单选题 2.【第06章】在ODBC层次结构中,_____包含在ODBC32.DLL中, 对用户是透明的,其任务是管理ODBC驱动程序,是ODBC最重要的部件。 ? A 数据源名 ? B ODBC管理器 ? C ODBC API ? D 驱动程序管理器 单选题

3.【第06章】使用Database Desktop程序,不能完成下列的_____ 功能。 ? A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表 ? B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别名 ? C 执行SQL语句 ? D 创建三层结构的数据库程序 单选题 4.【第06章】应用程序用以请求一个连到ODBC数据源的连接 (Connection)的名字是_____。 ? A DSN ? B ADO ? C ODBC ? D Connection 单选题 5.【第07章】创建一个名为RS的视图,用来显示所有学生的学号, 姓名和平均成绩,下面正确的语句是_____。

? A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INTO CURSOR RS ? B CREATE VIEW RS AS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 ? C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INTO CURSOR RS ? D CREATE VIEW RS AS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AVG(SKB.成绩) AS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 单选题 6.【第07章】要选出平均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的学号和平均成绩,下 列正确的语句是____。 ? A SELECT 学号,平均成绩FROM SKB WHERE 平均成绩>=80 ? B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WHERE 平均成绩>=80 ? C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GROUP BY 学号HAVING 平均成绩>=80 ? D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ORDER BY 学号HAVING 平均成绩>=80 单选题

数据库应用技术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SQL*PLUS在ORACLE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A.是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器运行的基础构件。B.是ORACLE数据库系统底层网络通信协议,为所有的ORACLE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公共的通信平台。 C.是ORACLE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一个工具,通过它可以向服务器发送SQL命令。 D.是ORACLE客户端到客户端的点对点的通信工具,用来传递各个客户端的数据。 2.命令sqlplus /nolog的作用是(C ) A.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打开数据库. B.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C.启动sqlplus,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D.以nolog用户身份启动sqlplus 3.在SQL*PLUS中显示EMP表结构的命令是( B) A.LIST EMP B.DESC EMP C.SHOW DESC EMP D.STRUCTURE EMP 4.在SQL*PLUS环境中可以利用DBMS_OUTPUT包中的PUT_LINE方法来回显服务器端变量的值 但在此之前要利用一个命令打开服务器的回显功能,这一命令是( D) A.set server on B.set serverecho on C.set servershow on D.set serveroutput on 5.在SQL*PLUS中执行刚输入的一条命令用(A ) (A) 正斜杠(/) (B) 反斜杠(\) (C) 感叹号(!) (D) 句号(.) 6.在SQL*PLUS中显示当前用户的命令是(C ) (A) show account (B) show accountname (C) show user

DB设计01: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 发布时间: 2012-10-31 09:31 作者: wangpeng047 来源: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字体: 小中大| 上一篇下一篇| 打印| 我要投稿| 推荐标签:软件开 发数据库 说起数据库设计,相信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但说起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我想大家也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而已,到底如何重要?怎么重要呢?今天就将我 至今为止的理解向大家阐述下。 一个不良的数据库设计,必然会造成很多问题,轻则增减字段,重则系统 无法运行。我先来说说数据库设计不合理的表现吧: 1、与需求不符 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改动量往往是最大。如果进入编码阶段的话,很可能 会直接让你崩溃掉。 2、性能低下 含有大数据量的表之间的关联过多;没有合理的字段设计来用于查询而造 成的SQL查询语句很复杂;对于大数据量的表没有采用有效的手段去处理;滥 用视图等。 3、数据完整性丧失 含有主外键关系的表之间关联字段的设计方式不合理,造成更新与删除操 作后程序容易出错或不完善;使用了已经删除或丢失掉的数据。 4、可扩展性性太差 表设计的与业务绑定的太紧密、单一,造成表的可拓展性、可修改性太差, 无法新需求的要求。 5、非必要数据冗余量太大 没用的垃圾数据存储过多,不仅占用资源,还影响查询效率。 6、不利于计算或统计

缺少必要的联系性或统计性字段或用于计算统计的字段分散于多个表中,造成计算统计的步骤繁琐,甚至无法计算统计。 7、没有详尽的数据记录信息 缺少必要的字段,造成无法跟踪数据变化、用户操作,也无法进行数据分析。 8、表之间的耦合性太大 多张表之间关联的过于紧密,造成一张表发生变化而影响到其他表。 9、字段设计考虑不周 字段长度过短或字段类型过于明确,造成可发挥、可拓展的空间太小。 大多数的程序员对于软件开发的出发点认识不是很明确,总是认为实现功能才是重要的,在简单了解完基本需求后就急忙进入编码阶段,对于数据库设计思考的比较少、比较简单,大多设计都只停留在表面上,这往往是要命的,会为系统留下很多隐患。要么是写代码开发过程中才发现问题,要么就是系统上线运转后没多久就出现问题,还有可能给后期维护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再想修改数据库设计或进行优化等同于推翻重来。 数据库是整个软件应用的根基,是软件设计的起点,它起着决定性的质变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数据库设计高度重视起来,培养设计良好数据库的习惯,是一个优秀的软件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条件! 那么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对的呢?下面就说说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1、数据库设计最起码要占用整个项目开发的40%以上的时间 数据库是需求的直观反应和表现,因此设计时必须要切实符合用户的需求,要多次与用户沟通交流来细化需求,将需求中的要求和每一次的变化都要一一体现在数据库的设计当中。如果需求不明确,就要分析不确定的因素,设计表时就要事先预留出可变通的字段,正所谓“有备无患”。 2、数据库设计不仅仅停留于页面demo的表面 页面内容所需要的字段,在数据库设计中只是一部分,还有系统运转、模块交互、中转数据、表之间的联系等等所需要的字段,因此数据库设计绝对不是简单的基本数据存储,还有逻辑数据存储。

数据库应用与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答案

《数据库应用与设计》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1、答案: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设备上、相互关联的、可以被用户共享的数据集合。 2、答案: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带来如下好处:低冗余,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易于扩充。 但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可能会引起并发访问的冲突,这就需要采用并发控制来 避免。 3、答案:因为概念数据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被人们所理解。它是创建数据模型 的第一个阶段。 4、答案: 5、答案:因为多对多联系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联系,一般数据库管理系统也不直接支持多对 多联系(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多对多联系通常需要转换成一对多联系的。 6、答案:存储数据独立性指当改变存储文件的组织方式或存储结构时,应用程序无需修改。 概念数据独立性指当概念文件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无需修改。 这两种数据独立性是通过三层结构获得的。在三层结构的方案中,CONCEPTUAL-ROUTINE保证了概念数据的独立性,而STORAGE-ROUTINE则保证了存储数据独立性。 7、答案:数据库模式是用数据描述语言对数据库结构的每一层的框架及结构进行的精确定 义。数据库模式分为存储模式(内模式)、概念模式(模式)、外部模式(子模式)。存储模式(内模式)定义了存储数据库结构,概念模式(模式)定义了概念数据库结构,外部模式(子模式)定义了外部数据库结构。 8、答案:用户程序通过DBMS修改一条记录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下: (1)用户程序A向DBMS发出修改一条记录的指令,这时,用户程序要给出外部文件名、记录的关键字值和要修改的信息。 (2)DBCS分析所接到的指令,访问对应的外部模式。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题目信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目的 经过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的操作与实践,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 数据库创立、开发和管理的功能,具备利用SQL Server 开发和管理数据库系统的能力。要求学生: 了解和掌握SQL Server 体系结构; 掌握数据库和表的创立、修改和使用; 实现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如何定义约束、使用规则和默认值; 掌握数据库查询技术; 掌握索引、视图、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等数据库对象的 使用并熟练运用。 理解事务与锁的概念,并能进行事务处理及并发控制。 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 设计基本要求 1. 对实际系统要有恰当的

需求分析过程,内容至少应包含主要数据流图、基本数据字典等信息的描述及相关系统功能的分析。 2. 设计过程应体现和侧重对数据库的分析和设计过程, 内容至少包含E- R图设计,关系模式设计及优化,表间关系的分析等内容(至少有 3 张以上基表的设计)。 3. 要有数据库和表的创立脚本, 输入必要的初始数据(每表至少有20 条以上记录)。 4. 要有体现数据库安全性策略的设计过程, 包括必要的权限设计与管理。 5. 要有数据完整性设计, 应包括必要的数据完整性校验、一致性检查等。 6. 对典型功能鼓励使用存储过程、函数和触发器的设计与应用。 7. 系统前台的设计, 可由学生自选开发工具( VB、Delphi 、PB、ASP、https://www.360docs.net/doc/7317474300.html,、PHP、JAVA、JSP 等)完成, 但要完成与数据库连接配置与相关数据控件的绑定。 8. 使用QL Server 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9. 成果提交形式:

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则

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则 关系数据库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关系模型的设计。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流程。摘要 关系型数据库是当前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类型,关系数据库设计是对数据进行组织化和结构化的过程,核心问题是关系模型的设计。对于数据库规模较小的情况,我们可以比较轻松的处理数据库中的表结构。然而,随着项目规模的不断增长,相应的数据库也变得更加复杂,关系模型表结构更为庞杂,这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写出来的SQL语句的是很笨拙并且效率低下的。更糟糕的是,由于表结构定义的不合理,会导致在更新数据时造成数据的不完整。因此,就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数据库的规范化流程,以指导我们更好的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减少冗余的数据,借此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存储效率,数据完整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数据库规范化的流程。 序言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详细的实例来阐述规范化的数据库设计原则。在DB2中,简洁、结构明晰的表结构对数据库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规范化的表结构设计,在以后的数据维护中,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时的异常。反之,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仅会给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浪费系统资源。 要设计规范化的数据库,就要求我们根据数据库设计范式――也就是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原则来做。但是一些相关材料上提到的范式设计,往往是给出一大堆的公式,这给设计者的理解和运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形象的例子,尽可能通俗化地描述三个范式,以及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加以优化使用。规范化 在设计和操作维护数据库时,关键的步骤就是要确保数据正确地分布到数据库的表中。使用正确的数据结构,不仅便于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存取操作,而且可以极大地简化使用程序的其他内容(查询、窗体、报表、代码等)。正确进行表设计的正式名称就是"数据库规范化"。后面我们将通过实例来说明具体的规范化的工程。关于什么是范式的定义,请参考附录文章1. 数据冗余 数据应该尽可能少地冗余,这意味着重复数据应该减少到最少。比如说,一个部门雇员的电话不应该被存储在不同的表中,因为这里的电话号码是雇员的一个属性。如果存在过多的冗余数据,这就意味着要占用了更多的物理空间,同时也对数据的维护和一致性检查带来了问题,当这个员工的电话号码变化时,冗余数据会导致对多个表的更新动作,如果有一个表不幸被忽略了,那么就可能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规范化实例 为了说明方便,我们在本文中将使用一个SAMPLE数据表,来一步一步分析规范化的过程。 首先,我们先来生成一个的最初始的表。 CREATE TABLE "SAMPLE" ( "PRJNUM" INTEGER NOT NULL, "PRJNAME" VARCHAR(200), "EMYNUM" INTEGER NOT NULL, "EMYNAME" VARCHAR(200), "SALCATEGORY" CHAR(1), "SALPACKAGE" INTEGER)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论文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系统简介 开发目的和任务 客户信息是个人,机关,企事业等进行业务联系所必需而频繁使用的信息资料,在许多大型应用系统中都有客户信息管理工具,它是企业单位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系统的任务是制作一个简单,实用的通讯薄,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大型应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使用。 1.系统功能 (1) 总体功能要求 本系统将介绍如何让在Visual FoxPro 6.0开发环境下快速开发数据库和数据表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表单,通过表单的运行,可以初步体会到什么是程序,什么是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应用程序是如何进行编辑,修改,增加,删除,查询和退出的. (2) 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1)登录:本功能主要是为了防止非操作人员对系统随意更改. 2)主界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是维护,查询模块间相互切换的桥梁. 3)维护:本功能模块主要实现数据的浏览,添加,删除,退出等功能. 4)查询:本功能模块主要实现按姓名,职务,出生日期等查询功能. 2. 系统的特点 (1) 数据库设计的考虑 本系统的信息两不太大,因此只涉及一个库,一个表.库名为通讯

录.DBC表名为通讯录.DBF. (2) 提高系统集成化的考虑 为了是系统短小精悍,并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设计的效率,在设计中较多的应用了Visual FoxPro 提供的“选项卡”控件和容器控件.除此之外,还采用了页框控件,其目的是在一个窗口上尽可能多的扩展应用空间,容纳最多的信息量. (3)提高可操作性的考虑 由于使用本系统的人员不一定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因此要求系统的操作应尽量简单,本系统在设计时已考虑到这一点,尽可能少的使用键盘的地方,要保证用起来“顺手”. 3. 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 (1) 开发工具. VFP6.0 为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项目管理器,设计器,生成器和向导机制等,使其成为强有力的数据库开发工具. 1)项目管理器. 2)设计器. 3)生成器. 4)向导. (2)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PⅡ350MHz以上处理器,16MB以上内存,一般需240MB 硬盘空间. 软件环境:Windows 95及以上的操作系统支持.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第一次离线作业答案

《数据库应用技术》作业 第六章 6、系统DSN 用户DSN 文档DSN 系统DSN 7、基于BDE的两层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ADO的两层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dbExpress 的两层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InterBase的两层数据库应用程序 8、三层开发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方法主要有三种:基于DataSnap技术开发的多层结构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Bussiness Broker Server技术开发的多层数据库应用程序和基于逻辑三层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9、ODBC各部件及层次关系图

10、 1)打开ODBC数据源管理器:执行【开始】->【控制面板】命令,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性能维护】图标,再双击【管理工具】图标,然后再双击【数据源(ODBC)】图标,将会展示【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 2)选择数据源类型并添加数据源: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系统DSN】,再单“添加”按钮,出现【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 3)选择驱动数据源的驱动程序:在【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中,选择【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后单击【完成】按钮,出现【ODBC Microsoft Access安装】对话框 4)设置数据源参数:在【数据源名】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名,在【说明】文本框中抒发说明信息。单击【选择】按钮,出现【选择数据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对应的数据库名后单击【确定】按钮 5)在【ODBC Microsoft Access安装】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源的配置。 11、 1)打开ODBC数据源管理器:执行【开始】->【控制面板】命令,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性能维护】图标,再双击【管理工具】图标,然后再双击【数据源(ODBC)】图标,将会展示【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 2)选择数据源类型并添加数据源: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系统DSN】,再单“添加”按钮,出现【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 3)选择驱动数据源的驱动程序:在【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中,选择【SQL Server】后单击【完成】按钮,出现【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 4)为数据源命名并选择SQL 服务器:在【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的【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名,在【描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的描述,在【服务器列表框中选择或输入SQL服务器的名称。设置好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创建到SQL Server 的新数据源】对话框(二) 5)设置登录ID和密码:在【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二)中,选择【使用用户输入登录ID和密码的SQL Server验证】,然后在【登录ID】文本框中输入用户名,如系统管理员名为“sa”,在【密码】文本框中输入登录密码,如系统管理员的口令为tongaihong。登录ID和密码输入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三) 6)选择数据库:在【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三),选择【更改默认的数据库】,然后在其后的列表框中选择需要的数据库,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创建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四)。通常该对话框不需要设置,单击【完成】按钮,出现【ODBC Microsoft SQL Server安装】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列出了建立的数据源的所有相关信息。7)测试数据源:单击【测试数据源】按钮,出现【SQL Server数据源测试】对话框,如果测试成功经给出测试成功的信息 8)完成:单击【确定】按钮,退出【SQL Server数据源测试】对话框,出现【ODBC Microsoft SQL Server 安装】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该对话框,出现【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可以看到系统数据源已经建立。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该对话框,数据源名建立完毕。 12、 1)在Database Desktop应用程序中执行【Tools】->【Alias Manager】命令,出现【Alias Manager】对话框

数据库应用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数据库应用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系部:信息工程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目录 题型一填空题 (1) 题型二选择题 (3) 题型三简答题 (7) 题型四综合题 (10)

题型一填空题 1.数据库操作系统文件分为主数据文件、二级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2.21MB=__16__个扩展区。 3.SQL sewer 2000文件有两个名称逻辑文件名、物理文件名。 4.删除数据库命令格式:____DROP DATABASE 。 5.使用交叉连接将产生过多的__冗余数据______。 6.按照在数据库中实现完整性的作用级别,可以将其分为__对象级___、___总体级______。 7.核查约束的作用:用于检查输入数据取值是否正确。 8.使用默认过程的顺序依次为_创建默认、绑定默认、解除绑定、删除默认。 9.数据库操作系统文件分为主数据文件、二级数据文件、日志文件。 10.SQL Server 2000支持两种登录验证模式: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混合模式。 11.如果用户选择混合模式的验证模式,则需要设置sa用户的口令。 12.使用ALTER TABLE 语句可以实现对表结构的修改操作。 13.向表中添加列需要使用ALTER TABLE的ADD子句。 14.删除列需要使用DROP COLUMN 子句。 15.使用ALTER TABLE语句还可以向一个已经存在的表添加约束或删除约束,向表中添加 约束需要使用ADD CONSTRAINT 子句。 16.删除约束使用DROP CONSTRAINT 子句。 17.Transact-SQL中的变量分为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局部变量用@ 开头,全局变量用 @@ 开头。 18.在Transact-SQL中,可以使用嵌套的IF…ELS E语句来实现多分支选择,也可以使用 CASE 语句来实现多分支选择。 19.SQL Server 2000 使用了TOP 关键字,用于查询时只显示前面几行数据。 20.使用默认的过程依次为_创建默认、绑定默认、解除绑定、删除默认。 21.系统存储过程主要存储在master 数据库中。 22.SQL Server 2005中有四种备份类型:完整数据库备份、差异数据库备份、事务日 志备份、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23.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24.以外键为主键的表称为主表。 25.数据库管理系统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系统软件。 26.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数据库管理系 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7.数据库系统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DBA) 28.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 29.实体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30.以关系数据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系统 (RDBMS) 31.关系模型允许定义四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 完整性。 32.主键的属性称为主属性。 33.结构化查询语言简写 SQL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库应用技术 课程设计编号: 适用专业: 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 制订时间: 2012年11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一、课程设计目的 《数据库应用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数据库系

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课程的重点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各种数据模型的特点,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的设计理论;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究内容;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了解数据库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动向,学习sql server 2005的管理和使用,以指导今后的应用。 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设计活动,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本课程内的以及到目前为止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技术解决一些不太复杂但却是综合性的问题。从规模来说,课程设计是在平时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的大作业。在设计中,要求学生要全面考虑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问题,与开发团队为单位,完成设计系统。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据库系统原理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法,掌握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与使用,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从而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在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得到锻炼,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本课程的知识、方法解决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有较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进度(参考) 三、设计工作要求(课程设计方法、步骤和要点,结合设计题目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就是要运用本课程以及到目前为止的有关课程中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时,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1章问题描述(需求说明) 第2章数据库结构设计 2.1 概念结构设计 2.2 逻辑结构设计 第3章数据库行为设计 3.1 安全控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1. 单选题 C C D B C 2. 判断题对错错错对 3填空题网状模型用户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系统设计 4简答题 1)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 构及其说明。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 结构及其说明。3)数据约束:用于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之间的语义联系、数据之间 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主流数据库采用关系图模型。数据 库典型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其它数据模型(如对 象数据模型、键值对数据模型、列式数据模型。。。) 2)数据库——是一种依照特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文件,数据库文件一般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以便长久保存。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不重复存 放;提供给多种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增、 删、改、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Database)是一种依照特定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中,不仅存放了数据,而且还存放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库内部 元素:用户表:用户在数据库中创建的数据库表;系统表:数据库中系统自带的数 据库表;视图:数据库中用于对数据进行查询的虚拟表;索引:数据库中用于加快 数据查询的索引项;约束:数据库中对数据、数据关系施加的规则;存储过程:数 据库内部完成特定功能处理的程序;触发器:数据库内部因数据变化自动执行的一 类存储过程等等 4)数据库系统包括: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四个组成要素。 5)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 System,DBMS )——是一种专门用来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并提供对数据库访问的系统软件。数 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功能:创建数据库和表; 创建支持结构,如索引等; 读取

数据库设计方法、规范与技巧

数据库设计方法、规范与技巧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中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来描述。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即元数据,而不是数据本身。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至少应该包含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在每个表内的主外键)。 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说明,别名,数据类型,长度, 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 组成:{数据结构},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 组成:{数据结构},数据量,存取方式} 处理过程描述={处理过程名,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 处理:{简要说明}}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不依赖于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可以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特定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特点: (1) 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2) 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概念模型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为IDEF1X方法,它就是把实体-联系方法应用到语义数据模型中的一种语义模型化技术,用于建立系统信息模型。 使用IDEF1X方法创建E-R模型的步骤如下所示: 2.1 第零步——初始化工程

SQL Server2005数据库应用技术

《SQL Server2005数据库应用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1 一、选择题 1.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B )。 A. 命令的集合 B. 数据的集合 C. 程序的集合 D. 文件的集合 2.支持数据库的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是(D )。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操作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3.(C )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开发工具和各种人员(如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等)构成。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文件系统 C. 数据库系统 D. 软件系统 4.在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能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A )。 A. 实体 B. 实体集 C. 字段 D. 记录 5.在数据库设计的需求阶段中,业务流图一般采用(B )表示。 A. 程序结构图 B. 数据流图 C. 程序框架 D. E-R图 6.在数据库设计的(B )阶段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 A. 需求分析 B. 概念结构设计 C. 逻辑结构设计 D. 物理结构设计1.SQL Server2005的操作中心是(A )。 A. Management Studio B. Enterprise Management C.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7474300.html,2005 D. 查询编辑器窗口2.注册至某服务器,表示该服务器(B )。 A. 已启动但未连接 B. 已启动并且已连接 C. 还未启动 D. 还未连接 3.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应该采用(A )版本的SQL Server2005。 A. 企业版 B. 工作组版 C. 开发者版 D. 精简版 1.一个数据库至少有(A )个文件。 A. 2 B. 3 C. 4 D. 5 2.若要使用多个文件,为了便于管理,可以使用(B )。 A. 文件夹 B. 文件组 C. 复制数据库 D. 数据库脱机 3.在SQL Server中,用来显示数据库信息的系统存储过程是(D )。 A. sp_dbhelp B. sp_db C. sp_help D. sp_helpdb 4.在SQL Server中,下列关于数据库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一个数据库可以不包含事务日志文件 B.一个数据库可以只包含一个事务日志文件和一个数据库文件 C.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库文件,但只能包含一个事务日志文件 D.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事务日志文件,但只能包含一个数据库文件 1.在Transact-SQL语句中,删除表中数据的命令是(A)。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VE 2.在SQL Server2005中,更新表中数据的命令是(C )。 A.USE B.SELECT C.UPDATE D.DROP 3.以下关于外键和相应的主键之间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外键不一定要与相应的主键同名 B.外键一定要与相应的主键同名 C.外键一定要与相应的主键同名而且唯一 D.外键一定要与相应的主键同名,但并一定唯一 4.在Transact-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时应使用的命令是(C )。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宁波大红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 项目组长: 项目成员: 班级名称:09信管(1) 专业名称: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完成时间: 信息工程学院制

一、项目计划及分工(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 段前段后0.5行) 1.1 项目计划表(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段前段后0行) 1.2 分工完成情况 X1: X2: X3: 二、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背景,用户需求。参见课本p148) (正文部分要求宋体,小四,固定行距20磅,首行缩进2个汉字,表和图要加题注)三、系统功能分析 (包括系统功能概述、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等。参见课本p149-151) (正文部分要求宋体,小四,固定行距20磅,首行缩进2个汉字,表和图要加题注) 四、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1,局部概念设计 确定系统的局部概念设计范围。

1.管理员表 2.义工表 3.星级表 4.义工大队表

5.网页信息表 6.活动表 7.活动义工 2,全局概念结构设计 综合各实体的局部ER模型图形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全局ER图。

8.系统E-R图 4.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1,将实体转换为关系模式: 管理员表:管理员(管理员编号,姓名,密码) 义工表:义工(义工编号,管理员编号,义工大队编号,服务时间,类型,星级编号,姓名,出生日期,性别,政治面貌,身份证号,住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教育程度,工作(学校)名称) 星级等级:星级等级(星级编号,星级等级) 义工大队表:义工大队(义工大队编号,星级编号,注册人数,队长编号,密码) 网页信息表:网页信息(网页编号,标题,类型,内容) 活动表:活动(活动编号,管理员编号,义工大队编号,活动状态,活动内容,申请是否通过,活动时间,实际活动时间,活动主题,活动地点,需要的人数)2,将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活动义工表:(活动编号,义工编号,活动时间) 4.3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1.管理员表/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技术设计书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技术设计书1.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在现今信息发达的社会,图书的发行量与日俱增。传统的图书馆已经无法达到所要求的功能,因此需要对书籍资源、读者资源、借阅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息的变更,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2.该系统使用的环境: 硬件:计算机一台。 软件:Windows XP、SQL Server 2000、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二、系统需求分析 图1 系统功能分解 图2 第0层数据流图

图3 第一层数据流图 图3 图书信息数据流 图4 学生数据流

数据字典 1、主要数据项的定义 (1)图书 (2)学生 (3)学生借书 三、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通过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化,可以得到如下关系模式:图书(书号,书名,作者,类别,定价,总册数,剩余册数)学生(学号,,性别,班级) 借阅图书(书号,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四、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数据库需要表达的信息有以下几种: (1)图书信息 (2)学生信息 (3)管理员信息 (4)学生归还图书信息 通过分析整理可得图书管理系统E-R图为:

系统E-R 图 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及表结构的创建 设本系统使用的数据库名为图书管理系统,根据已设计的关系模式和和各模式的完整性要求,现在就可以在数据库系统中是这些逻辑结构。下面是创建基本表的SQL 语句: 下面是使用SQL2000建立的图书管理系统 系统各基本表的属性如下: 学生 班级 性别 姓名 学号 借阅 图书 还书日期 借书日期 总册数 定价 剩余册数 作者 类别 书名 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