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专题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专题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

10.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梳理】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分子、原子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质量守恒的原因。

【考点精析】例1.(黄冈中考)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将5克铜和5克铁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克硫和5克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质量为10克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所以A错,C对。从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总数可以改变,所以B错。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是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镁条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生成氧化镁的质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D错。

【考点精炼】

【基础达标】部分

1.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数目D.各物质的总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生锈后其质量将

A.增重B.减轻C.不变D.无法判断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的质量等于氯酸钾的质量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重

4.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5.在“2H2O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

A.H2O B.H2C.O2D.H和O

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据此可知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氧B.碳、氢C.氢、氧D.碳、氢和氧

7.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2点燃2CO2+ 3H2O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B.CH3OH C.C2H5OH D.C2H6

【能力提升】部分

8.n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A.(n-m)g B.(m+2)g

C.(m-2)g D.(n+2-m)g

9.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图示有4种分子

B . 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 . 图示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 图示反应前后分子并没有变化

10. 某物质W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 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B .只含

C 、H 元素

C .含有C 、H 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D .含有C 元素,可能含有H 、O 元素

11.在3Cu+8HNO 3(稀)=3Cu(NO 3)2+2X↑+4H 2O 反应中:

(1)X 的化学式为 ;(2)HNO 3中N 元素的化合价为 ;

(3)Cu(NO 3)2中铜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5)水分子由 构成。

12.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 、Y 、Z 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由X 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13.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

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

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

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序号)。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 .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Z Z

Z Z Y X X X Y X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D

6.B

7.C

8.D

9.D 10.C

11.(1)NO (2)+5 (3)2:3 (4)Cu (5)氢原子、氧原子

12. (1)1:1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3)置换反应(4)不是

13. (1)反应前、后(2)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 C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 3.211.2000 /g 反应后质量 007.2 4.4待测 /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6.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7.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8.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 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中考化学大题精典训练专题10质量守恒定律

专题10 质量守恒定律 1.【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______ (2)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却有较好的抗腐蚀性?______ (3)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进行实验,结果没有达到实验目的。请帮助该同学分析原因。 ______ 【答案】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它们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了 2.【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已在北京试运行。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质量守恒定律观点看,水可作为制取氢气的原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目前,开发利用氢能源的困难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H2 + O2 2H2O 水中含有氢元素制取成本高(其他答案合理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氢气的性质和氢能的优缺点和质量守恒定律。(1)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时生成了水。氢气燃 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 + O2 2H2O;(2)从质量守恒定律观点看,水可作为制取氢气的原料,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元素;(3)目前,开发利用氢能源的困难是制取成本高、不容易贮存等。 3.【重庆育才初中2018级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小明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粉在空气燃烧的实验(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实验结束,他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为了弄清黄色固体的成分,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宏观) 两个一定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微观)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 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C和O2 ; 2、表示生成物是 CO2 ; 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 B 、H 2O2 C 、C2H4 D 、H 2 2、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 A.1 B.2 C.3 D.任意值 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4、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5、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6、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中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A 、C B 、N2C、CO D、O2 7、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3.99.6000 反应后质量/g006.62.7m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中考专题--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化学专题—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叫做。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1)微观: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原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必然相等。 (2)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六个不变: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微观: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5、A、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解释现象的一般步骤: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摆出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B、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实质解释现象的一般步骤: (1)叙述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或者微观的粒子构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或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3)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 1.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如:S+O2=点燃SO2表示三重意义:;

;。 2.化学方程式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KClO3→KCl+O2↑ 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氯原子变为2个,则KCl前配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 2KClO3=2KCl+3O2↑ (二)归一法:选择最复杂的化学式,系数定为1 如:C2H2+O2→CO2+H2O,选C2H2为标准,系数定为1 ,则CO2前配2,H2O前配1,右边氧原子共5个,则O2前配5/2。式子为:C2H2+5/2O2-2CO2+H2O,最后系数化为最简整数比:2C2H2+5O2=4CO2+2H2O 再如:Fe2O3 + CO—Fe + CO2选Fe2O3为标准,系数定位1,则Fe前配2,氧出现多次,不能一下确定,但据C个数守恒,CO和CO2前系数必相等,不妨设为x:Fe2O3 + xCO—2Fe 据O个数守恒,列等式:3+x=2x,解得x=3,则Fe2O3 + 3CO == 2Fe + 3CO2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和实质的考查 1、在反应A+B→C+D中,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为2.8g,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0.3 g B.0.9g C.1.2g D 1.6g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总和相等, 所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8g×3/7=1.2g 观察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 2、(2013?安徽)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 醇:.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A、二氧化碳含量多了会造成温室效应,该反应能吸收二氧化碳,且生成甲醇和水,所以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故A正确; B、钌-膦铬合物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B错;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故C错; D、反应物中有单质,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必须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D错.故选A. (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或原子个数

【精选】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生成物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只适用于质量 (3)只适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 3.规律“五”不变: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 ⑤原子的个数不变“二”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一 定变;②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变“一”可能变:物 质的状态和分子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用横线连接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配正确的序数 (3)改:改横线为等号 (4)标:正确标出“↑”“↓” (5)查:检查所写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的适用条件

(1)“↑”: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生成物中有气体 (2)“↓”: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 (2)数量:几个反应物分子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分子 (3)质量:几份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几份生成物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步骤 1.设:设所求量为 x 注:①通常求什么设什么;②x 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上:系数×相对分 子质量中:实际质 量下:列比例式 4.解:解出 x 的值 5.答:写出答案 例题 (2017?鼓楼二模)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B 装置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①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②氯化铁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③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探究】装置中剩余固体全部是黑色的,并且都能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 2:。 【探究与结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她认为若固 体全部溶解, 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1 正确;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2 正确。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拓展】 ①小张根据查阅资料所得的信息分析得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就认为剩余固体是四氧化三 铁”的结论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②若将 B 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 20.3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氧化铁(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 增加的质量为 x,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 五水硫酸铜;铁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

中考专题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化学专题—质量守恒定律 一。知识点回顾: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叫做。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1)微观: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原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必然相等。 (2)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六个不变: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微观: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5、A、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解释现象的一般步骤: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摆出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B、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实质解释现象的一般步骤: (1)叙述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或者微观的粒子构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或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 1.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如:S+O2SO2表示三重意义:; ;。 2.化学方程式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KClO3→KCl+O2↑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兀质量守恒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A. 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2?从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 .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在反应2A + 5B = 2C + 4D 中,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9:22,若2.6gA 与B 完全反应,生成8.8gD ,则在此反应中B 与D 的质量比为( C ?物质 W 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 ?物质 W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7?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应符合客观事实 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条件 C.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用 标注 8?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 ( ) 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的是( ) A.4:9 B.8:1 C.10:11 D.31:44 4?关于化学方程式 点燃 4P+5O 2 2P 2O 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说法, 其中错误 6g A 和8g B 2充分 反应,则生成 AB 的质量是( ) A ? 9g B ? 11g C 12g D ? 14g 6.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 物 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H . H 的是( 5. 在化学反应 2A+B 2=2AB 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五。化学方程式定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那么: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六。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本卷须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给出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

高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专题复习 类型一:确定反应中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确定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1、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2X + SiCl4 =Si + 4HCl。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2、()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 =Ti + 2MgCl2则X为 3、(2015秋?校级期末)西班牙的瑞奥汀托河是一条酸河.经调查发现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O2+2R+2H2O═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4、()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 B. CH3OH C. C2H5OH D. C2H6 类型二: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推断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1、(2014秋?校级期中)取某可燃物1.6g在足量的氧气中

完全燃烧,生成了4.4CO2和3.6H2O.通过计算可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2、 2.2 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 g二氧化碳和3.6 g水(无其它生成物)。下列对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 : 4 3、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需9.6g氧气,可生成8.8gCO2和5.4gH2O,则该有机物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2.7 g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④③

专题十三--探究题(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 沭阳银河学校 1 专题十三—探究之质量守恒 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 3N 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 2的含量计远大于O 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 却远多于Mg 3N 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 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NH 4Cl NaCl Na 2SO 4l H 2O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 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中考真题汇编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中考真题汇编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5.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6.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7.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8.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 X26212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4CO+2H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22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H B. CH C. CH 24422 D. CH 6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镁条放入盐酸中A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2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 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克 D. 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2:4: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 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 D .X 值为28 6.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 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7.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 反应制得: ①2FeTiO 3+6C+7Cl 2═2X+2TiCl 4+6CO ,②TiCl 4+2Mg ═Ti+2MgCl 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FeCl 3 B .FeCl 2 C .Fe 2O 3 D .FeO 8.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 9.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AlO ﹣﹣氧化铝 B .2N ﹣﹣2个氮元素 C .H +﹣﹣1个氢离子 D .Cl 2﹣﹣2个氯原子 10.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2:3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1.过氧乙酸(C 2H 4O 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O 3分子 B .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 .分子中有9种元素 D .碳的质量分数为24%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中考真题汇编附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中考真题汇编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闽西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 C l9H 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3.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5.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6.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H2B.NaCl C.HCl D.HClO 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难)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 3.211.2000 /g 反应后质量 007.2 4.4待测 /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4.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12g B.11g C.9g D.14g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 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6.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7.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 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8.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 C. D. 9.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A.FeCl3B.FeCl2C.Fe2O3D.FeO 1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复习题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学习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为 _____________,一定不变的为_____________,可能改变的为( ) ①分子的种类②分子的组成③物质的种类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⑦各原子的数目及原子总数⑧物质的质量总和 A.⑤⑥⑦⑧ B.①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A C 2.加热ag氯酸钾和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c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质量为( ) A.(a+b)g B.(a+b-c)g C.(a-c)g D.(b-c)g

答案:C 3.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 A.用催化剂将水变为油 B.人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氧气分子 C.人可发功将铁变成金 D.水可以灭火 答案:D 4.某化合物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方程式为;4X+5O2 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N2H2 B.NH2 C.NH4 D.NH3 答案:D 5.铝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则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A.27∶32:102 B.27∶32∶59 C.9∶8;17 D.108:96:204 答案:CD 基础巩固 6.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加热(含空气),能正确表示容器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 答案:B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答案:A 8.下列说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精选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 1.判断正误,说明原因 ①卫生球逐渐变小,它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②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和,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 ③8克硫在8克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16克二氧化硫。现有8克硫在1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8克二氧化硫。 ( ) ④5克A 与5克B 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一定生成10克C 。 ( )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质量比煤质量减小了。 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 2O+CO 2→淀粉+O 2,则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该题属于定性分析) 6.山茶油是绿色保健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克柠檬醛,将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0克二氧化碳和72克水,则柠檬醛中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该题属于定量分析) 7.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克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C 、H 元素;②一定不含O 元素;③可能含O 元素;④一定含O 元素;⑤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分子中C 、H 、O 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8. 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X (橙红色)+ 6H 2SO 4 2Cr 2(SO 4)3(绿色)+ 2CO 2 + 9H 2O ,则该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 A. CrO 3 B. Cr 2O 3 C. Cr 2S 3 D. CrSO 3 9.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 2 + 2CaCO 3 + X 2CaSO 4 + 2CO 2来减少SO 2的排放,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 A. O 2 B. CO C. CO 2 D. H 2 10.二甲醚(CH 3OCH 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X CH 3OCH 3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C 2H 5OH B. H 2O 2 C. C 2H 4 D. H 2 11.A 、B 、C 、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有关数据如下: 一定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