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查找资料教案设计(第3课时)

网上查找资料教案设计(第3课时)
网上查找资料教案设计(第3课时)

《网上查找资料》子项目教学设计说明

《网上查找资料》是《爱网络爱生活》的第二个子项目。该教学项目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历史的资料,并据此撰写一篇有关内容的博文。

根据《爱网络爱生活》的项目设计,本子项目通过完成“武装MP4播放器”的任务实践,来达到掌握本子项目的知识点,掌握本教材要求该项目达到的技能。本项目在教学安排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动,将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历史的资料的任务,改为网上查找多媒体文档,并进行下载和分类保存,这样的任务驱动方式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促进学生掌握更多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取信息的技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本教材规定的收集计算机发展资料的任务,放在任务拓展部分完成,撰写博文的任务,放在本章另外一个项目2—4创建个人博客中,已经完成,在该项目中不再重复教学。

在前一个“网购MP4播放器”的项目中,安南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购买到了符合心意的MP4,本次课安南希望大家能帮助她在MP4中存放适当的多媒体文档,如音乐、图片、音频、视频等。

一、教材规定的学习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主要类型,并能列举几个常用的搜索引擎;

2.能合理地选择关键词搜索需要的资料;

3.能熟练使用网页摘要和网页快照的功能辅助搜索;

4.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

5.会利用数字图书馆阅读数字图书;

6.掌握下载工具的使用方法;

7.了解计算机及技术的发展史并能说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8.了解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主要应用。

商贸专业的学生要学会搜索各类信息,为以后的就业服务,同时要巩固和拓展网络和信息技术在专业中的信用。从课前调查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城区学生家中有电脑且连接因特网的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城郊学生家中有电脑的达百分之三十左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该班级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次数和经验很多,相互交

流查找方法和经验的现象也很普遍,自主掌握该项目知识点的情况良好,所以将教材内容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将教材安排的六个课时缩减为三个课时,同时根据项目任务将教学顺序也做了适当的调整。

确定实际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如下:

二、实际课时内容安排

1、第一课时

(1)掌握关键词的选择方法;

(2)能搜索和下载音乐和图片;

(3)能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践问题。

2、第二课时

(1)能使用专门下载工具下载资源;

(2)能对下载的资源进行病毒的预防和查杀;

(3)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3、第三课时

(1)了解和安装阅读器;

(2)会使用数字图书馆;

(3)能利用数字图书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见每个课时的详细教学设计。

《网上查找资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上课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2000/XP+Office2003 上课时间:2014.04 专业年级:商贸专业中职一年级班级人数: 32 人

教学设计即目标达成过程

【附一】

自我评测表

【附二】

板书设计

《网上查找资料》第三课时

复习思考:如何用专用下载工具查找和下载影片

讲授新课:帮安南查找有关MP4的资料

且行且思:用Adobe reader从电子图书馆查找资料

作业布置:在数字图书馆中查找有关计算机发展方向的数字图书,并将相关书籍名称写成记事本文件,发送邮件到教师邮箱,同时

在QQ空间与同学分享。

2.3网上资源检索教案二

《网上资源检索》案例设计 一、教材分析 “网上资源检索”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第二章第三节,该教材是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这节课的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主,因为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特网上的信息每天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着,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二、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已有网上资源检索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网上资源检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检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上资源检索水平。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因特网上检索信息最常用的三种途径:主题目录、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来检索信息; 2、掌握以google为代表的网络搜索引擎的基本用法,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3、了解google和baidu的特色搜索,如:google的本地搜索、英汉翻译等; 4、能够根据具体的要求灵活使用三种常用逻辑运算符(and、or、not)来检索信息; 5、了解元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比较流行的元搜索引擎的网址。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主题目录搜索、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的使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三种常用逻辑运算符(and、or、not)在关键词搜索中的使用。 五、教学策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第一课时

1.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钟面上有几根针?请说出它们的名称。老师拨钟表,同学们仔细观察,走得最快的是哪根针?走得最慢的是哪根针?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

第三课 《原谅我》教学设计

第三课《原谅我》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人音版第五册第三课《原谅我》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原谅我》是一首3|4拍的美国儿童歌曲,曲调短小精悍,歌词简练,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以往的错,勇于向朋友倾诉,求得原谅的真切心情。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每个乐句都以弱起进入,采用了“XX|X〃X X XX|X -|”基本节奏,只是在最后一个乐句稍作变化。歌曲的第一、二、三乐句的句首运用了相同的音调,朴实的语言“原谅,承认,以往的一点错”真实地表达了孩子认错时的那种谦虚的神情。第三乐句在句尾作了“5- ⅰ”的音程大跳,把恳求原谅的迫切心情推向高潮,紧接着以平稳的节奏及音调进入第四乐句,表现了孩子改正缺点、承认错误以后舒畅快活的心情。 学情分析: 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们已经逐渐渗透简谱的教学,207班学得比较扎实,能较快地唱出旋律来,不过音准还不够稳定。为了能让学生建立较好地音准感,本学期根据教材安排,让学生能借助柯达伊手势法逐渐建立较好的音高概念,并且能逐渐感知旋律进行的特点,启发学生随着旋律的变化演唱;同时,这个班里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节奏感不是很好,所以适当地进行节奏的训练也是必须的。一首歌曲中难免会出现难点节奏,对于这些难点节奏,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尝试着用简单易学的方法让学生初步获得感知。 设计理念: 从本学期开始,在歌唱教学领域,我们由原来的注重感受体验逐步转变到注重学生歌唱技能的训练和积累的过程,因此,从本学期开始,歌唱教学中开始注重识谱教学,根据这首歌曲节奏变化单一,曲调短小精悍等特点,来进行歌唱技能的有效练习。本课教学紧紧围绕节奏和旋律两方面来展开教学,通过分析歌曲的基本节奏了解歌曲的组成结构,通过拍节奏,用动作感受强拍等方式进行附点四分音符的感受过程,让学生能初步获得体验。通过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来演唱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第三单元知识及相关 题目。 复习目标: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使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自主完成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加深对分类结果的理解。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内容。 2.分类就是把物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分类的标准相同时,分类的方法或许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单一性;分类的标准不同时,分类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同桌合作完成并展示汇报) 注意学生自己制定的分类标准是否合适,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恰当。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经历统计数据整理的过程,并且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分析,训练学生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整理的。 四、拓展延伸 游戏:分扑克。 1.仔细观察,你想怎么分?按花色分 2.用简单的统计表把你的分类结果呈现出来。 黑桃方片梅花红桃数量 2 2 2 2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七第7题。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掌握起来很快,能够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教学以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参与统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设计统计表,对事物进行统计。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利用统计表进行分类时表格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评审结果公告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 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评审结果公告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于4月30日截至,大赛共征集到有效教学案例679份,同比去年增加9份,其中,高中组256份,初中组197份,小学组227份。参赛教师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参赛教师和覆盖省份均创新高。 经大赛评委认真、严格评审,共评出获奖教案306份,其中,高中组109份(一等奖17份、二等奖53份、三等奖39份),初中组96份(一等奖15份、二等奖49份、三等奖32份),小学组101份(一等奖17份、二等奖48份、三等奖36份)。获奖名单详见附件。 另外,大赛还评选出优秀组织奖9个:北京市东城区教育信息中心赵袆;北京市顺义区教研考试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室刘遵义、刘秀旺、张建忠;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朱慧;大连教育学院张扬;大连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宁;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计算机研训部卢美英;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凤英;重庆忠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吴才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教育局武建宏。 评审经过了预审(形式审查)、初审、复审、终审等多个阶段,在评审阶段发现了个别侵权案例并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禁赛处罚,评审结果尽量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权威。所有获奖教案及点评意见可在6月7日后到案例大赛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36223973.html,)查询、下载。 评审结果于2009年5月31日至6月19日在信息技术课程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36223973.html,)和案例大赛网站上公示。如有剽窃等嫌疑,欢迎广大同仁及时举报,联系信箱:zhongbc@https://www.360docs.net/doc/736223973.html,(钟柏昌)。对举报属实者将给予不低于100元/篇的物质奖励。 所有获奖作品名单及一等奖作品将直接收入《中国基础教育年鉴 信息技术卷2009年》(2010年上半年出版)。如有异议,请来信说明。 获奖证书发放日:2009年6月20日(优秀组织者报送的案例获奖证书统一邮寄给组织者,其余均挂号邮寄给个人,证书如需省级教研员转发请来信说明),获奖名单纸质通知将同时发送给各有关省级教研单位。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Unit 1 How tall are you?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英语》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How tall are you? Part A Let’s learn 课时:共6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付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明港办事处吕槐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能认读所学词语。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在词语与相应情境之间建立联想,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2.教材和学情分析 这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是一篇词汇课,重点是能够正确掌握单词heavier, smaller, stronger, thinner, bigger,并总结出形容词变比较级的第三种方法。难点是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所学形容词的比较级去描述身边的人和物。 学习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形式:heavier, smaller, stronger, thinner, bigger,并运用形容词比较级描述身边的人和事物。 2.能够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learn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本课重点句型做事情。 评价任务 1.找四列学生开火车读单词;让男女生PK读单词;让学生在“听听做做”“队列训练”活动中认读单词;老师大声/小声说,学生小声/大声说单词。(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两人一组在Play card games活动中进行问答;出示关键词,在师生示范的基础上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展示。(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网上资源检索.教案doc

网上资源检索 贵州省盘县第一中学徐磊 一、教学设计背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贵州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学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信息获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第3.2 网上资源检索 基本要求:1.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2.掌握通过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发展要求: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贵州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第1、2节内容基础上开展的网络资料检索教学,是学习信息组织和信息处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确定以“中秋节”为主题,用不同的搜索方法来获取所需信息,同时渗透获取有效信息的思想方法。 三、学情分析 我们是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也知道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但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搜索结果多,筛选困难、搜索技巧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对搜索结果进行适当的鉴别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参差不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3)能区别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中秋节”的相关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搜索结果的筛选,培养学生信息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中国的不同传统节日信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能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鉴别搜索结果,获取有效信息。 六、教学思路与方法 1、教学方法设计 由于本课不是单纯学习搜索技巧的课,而是以“中秋节”活动为主线,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检索,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鉴于此,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的方法。 2.教学思路: 1)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吗?”引 入搜索任务。 2)问题展开。通过“比一比”,让学生归纳总结搜索技巧,突出教学重点。同 时在搜索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多个不同的答案?引入信息筛选。 3)知识巩固。小组合作,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了解其他重大传统节日 的相关信息,作为巩固。 4)知识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搜索“月饼”,归纳两种搜索方法的特点, 形象、直观感受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中秋节沙画视频、学习任务单、学习自评表、因特网教室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Unit3 A Let’s read 第三课时课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活动。并能模仿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读懂story time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内容,能模仿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周末生活。 2、本课难点是is的过去式形式was的用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2、写有问题的小黑板 对本主备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 Ask and answer: 1、T:Wang Qiang: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I watched TV and did homework. T ask the other Ss:What did Wang Qiang do yesterday? S:He watched TV and did homework..(在这里告诉学生回答他人的活动,只需要改变人称就可以了。其他地方跟回答第二人称时没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转述他人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第三人称活动形式。2、T: Li Tao: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I washed the clothes、cleaned the room、read books and did homework. T:What did Li Tao do last weekend? S:He washed the clothes、cleaned the room、read books and did homework. T: Li Tao was busy last weekend.(板书) 明确地向学生解释is的过去式形式was的用法。 (二):Pre-readi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 1 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 执教娄底华建学校李蒲秋 【教学目标】 知与能力理解青春的意;青春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前行的程;青春的探索需要自 信自。 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活,学生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地解决。 情感度与价通生活例, 学生体有青春的快,在体中感悟青春的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青春的意 教学点:自信自在青春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示) 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想一想: 你什么是青春?你会用哪些描述青春? (:通同桌交流,学生出自己心中的青春是什么) 教: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一就我来探青春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成长的渴望 活一:描述青春 (多媒体展示活要求)大家描述青春的。在青春的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些具有特的意。 想一想: 你青春有什么渴望? 分,合作学。 (:通学生青春的无尽遐想,感受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提示:翔、梦想、浪漫情、激情感 教:面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 青春之路。 目标导学二:飞翔的力量 (多媒体示)

活动二:展开想象 假如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 提示: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愿望 教师讲述:大家写了很多词语,比如自信、自尊、自强、激情等。我们现在就拣两个最 重要的词自信和自强来探究分享 (多媒体显示) 有些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常常有大人们的训斥:“这孩子太笨了,将来没有什么出息。” 久而久之,他就会自己认可了,碰到小失败就会自我安慰:“反正我很笨,我是不会完成的。” 这样他的青春年华就少了一份快乐,多了几分悲伤。但有些人就具备了自信,无论是别人的贬低, 还是碰钉子,他总会保持一种自信的心态,相信自己,所以他历尽千辛去攻克,拼尽 全力去改变,终于他的努力,造就了成功,也尝到了自信的甜头,后来,自信便一直陪伴着 他。 活动三:你选择谁 你会向他们谁学习?说说理由。 提示:生活中,我们因为有自信才能勇气,才能坚持,创造奇迹。 教师讲述: 青春为什么需要自信? (学生先看教材了解课文内容,再同桌合作交流并指名回答)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 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多媒体显示) 轮椅姑娘—李玉川 11 岁时充满阳光与快乐的李玉川因一次事故导致全身23 出骨折,高位截瘫。只能与病 床与轮椅相伴 “画画是我从小的爱好,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所以,即使再苦再 累,我都必须坚持下去。”李玉川告诉记者,为了画画,她坚持积极治疗。只要有时间,她 就会练画画,因为那是她的梦想。 由于身体的缘故,李玉川没法天天去学校,几乎靠自学,但她的成绩一直优秀。十多年 来,她先后辗转北京、江西、山西等地治疗。其间,一直有很多热心人士帮助和资助她。在 求学的第四年,按照有关规定,李玉川取得了北京的学籍。 没有向命运低头的李玉川,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自学完成了中学的课程,并考取了国 内绘画艺术最顶尖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2008 年,中央美术学院给了她一份宝贵的录 取通知书。 2013 年,玉川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公费研究生。 思考:( 1)轮椅姑娘李玉川给我们带来什么震撼?从她身上你学习到什么? 提示:从李玉川小时候兴趣,遭遇事故到高度截至,没有放弃梦想,克服各种困难,考取了 国内绘画艺术最顶尖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公费研究生。看到自强不息的李玉川。

b6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一信息技术《网上资源检索》教案2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一信息技术《网上资源检索》教案2 1课时 教学内容: 1、搜索引擎 2、其它检索方法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访问了2008北京年奥运会官方网站,我们是如何访问的?大家收获如何? 有关2008年奥运会的系例图片,你们检索到了吗?如何检索的?这就是我们本堂课要解决的的问题。 二、教授新课 活动(一):学习实践主题目录检索 课件演示主题目录介绍。 以“老章书签(https://www.360docs.net/doc/736223973.html,/)”网站为例,检索“2008奥运会相关信息”,具体操作讲解主题目录检索信息的方法。 布置任务:利用主题目录搜索,搜索出2008奥运会的相关信息。(可利用其它网站)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可以相互协作,比赛各小组检索信息量和速度。 请一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演示给全体同学看。 活动(二):学习实践搜索引擎检索 老师:通过刚才的实践,同学们感觉这种检索方法有哪些不足之处?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刚才这种方法查找简单,但存在查找范围较窄、查找内容较少等问题。老师: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检索方法: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用课件演示介绍搜索引擎及其工作过程。

启动浏览器,进入“baidu”网站,搜索“历届奥运会会徽”相关信息。 分别用不同的关键词,比较查询结果,以此向学生强调关键词的重要性。 布置任务: 信息检索学习任务单 1、请试找出可以用于主题目录搜索的网站名或网址,它们是: 2、运用主题目录方法,在因特网上查找与奥运会篮球项目有关的内容,并将有关内容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希望检索的资源是有关方面的内容。 所使用的搜索引擎网站是 网址是: 经过的主题目录路径为: 查找到个网页与所检索信息有关,其中,经过浏览并确定基本符合检索要求的网页有个。 3、哪个搜索引擎是比较优秀的网络信息搜索工具? 试比较几个常用的中文搜索引擎的性能,完成下表: 搜索质量 通过比较,较好的搜索引擎是:,理由是: 板书设计 1、讲解并演示主题目录检索 2、讲解并演示搜索引擎检索 3、布置学习任务单 A、B、C分类作业布置 B、C类: 信息资源获取的途径有多样性,淘宝成为现代人热衷的购物方式之一,这种信息资源可以通过 利用人力资源来获取 B、利用设备来获取 C、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 D、利用网络技术来获取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课教案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I》编著荣继华 *********************************************************** 第3课《你叫什么名字》教案 教学任务一、语音知识 1.学习3个声母、10个韵母。 2.主要练习声韵拼合,进一步练习四声。 3.难点:j, q, x 。 二、语言技能 1.读:能够熟读生词,达到发音和声调基本准确,并认识汉字。 2.说:学会询问姓名。 3.写:学习汉字基本笔画(3)和基本笔顺(3),并学会书写有关汉字。 时间安排一、本课共需三次课,6课时 二、课时分配 第一次课:学习声母、韵母,j, q, x的发音方法;辨别j, q, x和z, c, s以及j, q,x和 zh, ch, sh;练习声韵拼合;重点音节和词语的 听读练习。 第二次课:语音练习;学习课文一、二、三; 第三次课:做综合练习; 学习汉字知识及书写汉字。 教学实施 第一次课 (90分钟) 一、复习(20分钟) 1.听读下面的音节 wǒzhōng sān cuī cí chīshàng sān zhī shū chá rè cǎo zài zǎo 2. 朗读下面的词语 Zhōngguó chángchéng chī fàn kànshūzhīdào zhège Rìběn shàng kè sān ge rén réndà lǎoshī shēngcí Hànzì Hànyǔ 3.听写音节 hěn kàn shí máng chīwǔkāi zhōng chǎo róng zài péng cù gē lín yǔsāng bīng tán shuō zì 二、学习语音知识(30分钟) 1. 韵母Finals(3) 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模仿,每个学生读,老师纠正发音 ia ie iao iou(iu) ian iang iong

六年级英语第一单元三课时教案

英语六年级下册教案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形式: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和shorter. 2.能够用句型:I’m……cm tall. He/ She’s ……cm tall. 描述自己和他 人的身高。 3.能够用句型You’re taller than your brother. I’m older than you. 进行 年龄和身高的比较。 4.能够听懂教师的指令,按不同年龄、身高排队,并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述。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是能够听、说、读、写A Let’s learn 部分五个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并能用含有比较级的 句型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 2.难点是能够听、说、读、写四会单词;并能根据某一情境使用含有形容词比较级的句型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长度单位cm的完整形式centimeter的发音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课前准备 1.准备主情景图的教学挂图。

2准备录音机、本课时的录音带。 3.准备A Let’s learn 的单词卡片。 4准备测量身高和体重的工具。 四、教学步骤 1Greetings Hello, boys and girls . Happy New Year. And nice to see you again. How are you? Now, after a term, I thin you know much better about your teachers. Who’s you music teacher? What’s he/she like?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形容词thin, short, tall, old, young, funny, strong, kind 来描述这位老师。 当问到学生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时,根据学生的回答She’s tall. 2.师出示测身高与体重的量器,提问学生:How tall am I , do you know? Guess? 帮助学生用句型Are you ……cm tall? 来猜。师用up 和down 帮助学生猜出确切的数字。 3师请出猜中自己身高的学生,问:How tall are you?帮助他/她测量身高,引导该学生说:I’m……cm tall。然后师说:……is taller than me. 或I’m taller than……来结束该游戏。 4板书测量的学生的身高,师尽量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句子:A is tall. B is taller than A. C is taller than B. D is taller than C. 然后板书并领读tall-taller 。

《搜索网上资源》教学设计

《搜索网上资源》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网上信息搜寻和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知道常用的几个搜索引擎,并能撑握搜索关键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会使用目录搜索及关键词搜索,熟练运用关键词进行搜索。掌握网 络信息搜索技能,提高对信息的查找与筛选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把计算机、网络当作学习工具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 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并树立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爱国情操。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网上信息搜寻和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更好更快地搜索到所需的资源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是比较好动,求知欲和好胜心很强。对城区学生而言,大部分基本用过电脑上网,但学生使用电脑往往还局限于玩网络游戏,而有目的地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很少的。 四、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小学四年级学生比较好动、求知欲和好胜心强等特点,采用问题启发和引用游戏规则设计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一提的是,问题设计的思路是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中的框架问题。 (基本问题:搜索网上资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单元问题:1. 试着比较一下,目录搜索引擎与关键字搜索引擎有哪些不同?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内容问题:1. 你们知道哪些搜索引擎的网站呢? 2. 你们知道刚才老师运用的是哪种网上搜索方法吗?3.我们学习了哪两种搜索网上资源的方法?) 由于网络信息更新比较快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我根据对学生认知的了解,在任务的编排和知识点的讲授方面做了调整以填补教材的不足。此外,利用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了语文课本第二课《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对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始终充满着憧憬和好奇,采用桂林山水风景图作为本课的教学引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前准备 1、制作一个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2、检查网络教室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3、准备一台计算机与投影机相连,在“跟我学操作”环节中使用。 六、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课题引入(五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吗? 生:知道 师:想不想去桂林游玩? 生:想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公开课教案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PA Let’s spell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给单词分类,强化记忆ch和sh的发音规则,学习和掌握ch和sh的音与形的对应关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 3 ) 能够通过发音规则,拼写出符合ch和sh发音规则的单词,做到书写规范正确。 2、技能目标: (1)在学习字母组合ch和sh的发音规则的过程中,学习语音知识和方法,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归纳出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能够感受Let’s chant的韵律,并流畅说唱。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英语语音知识的规律,感知英语中字母组合的发音及拼读规律。 (2)感受语音说唱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1、句型:The teacher is nice. The chicken is cheap. The fish is fresh. The short is cheap. 2、词汇: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教学难点】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给单词分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教学准备】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1 第三课时

Unit 1 教学设计示例(3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点,主要是使学生在学完两个课时的知识后轻松一下,在制作英文名卡的基础上学唱英语歌曲"Hello"。复习热身环节的活动对前两个课时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名卡的制作过程需要教师亲自演示、指导,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扩展性活动设计的记忆名字游戏是让师生、生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有助于今后教学的开展,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学唱歌曲,复习打招呼用语:Hello! (二)能力 学会用英语向别人介绍各种文具; 学会唱英文歌曲; 通过Let’s do部分,锻炼学生听到英文口令的反应能力; (三)情感 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通过活动,师生、生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理解教师用英语讲述的制作步骤。这就要求教师要讲述与演示同时进行。 四、教学媒体 1.教学课件 2.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3.学生用卡片 五、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游戏——抛球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由教师先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Hello, I’m …,之后由教师将小球随意抛给另一名学生,提示他做自我介绍,以此类推,练习自我介绍和打招呼。 (2)复习Show me your …教师先发指令请全班共同练习,之后可请“小老师”

带领同学们进行操练。注意此时教师应多给孩子些机会,让他们展示说词水平,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3)再次用抛球游戏,此次重点练习打招呼和文具的表述。 由教师开始,将球抛给谁(Mike)就和谁打招呼说Hello! Mike. 同时说一种文具如pencil ,接到球的学生则找到相应的文具(铅笔),边出示边说“Yes. Pencil.”。随后由第二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练习。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告诉学生,英语名卡可让我们彼此了解得更快。教师将完整的名卡制作过程一边用英语讲解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将整个过程呈现给学生。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按步骤制作。每句话中的第一个动词都是教师要强调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 让学生用Hello/Hi , I’m …的句型来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名卡,对做得好的学生可给与表扬或适当的奖励。 (3)让学生跟录音一起学唱歌曲Hello。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演唱时打出相应的节拍或做些简单的动作。如果学生对书上的歌曲掌握较快较好,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该换成其他主人公或学生自己的名字进行演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3部分练习。方法如下: (1)教师在做活动手册之前,先做一个Show me your (pen…)的活动作铺垫。 (2)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学生手中的物品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并指导做的方法。告诉学生如果图中人物所拿之物与录音相同就画笑脸,不同就画哭脸。 (4)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5)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记忆名字游戏 (1)每一个人在说自己名字之前都要加上和前面说过名字的人打招呼,教师要帮助学生记忆,尤其是最后一个学生要记下全组或全排学生的名字。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 2.3-网上资源检索-教案设计

网上资源检索 一、教学设计背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贵州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学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信息获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第3.2 网上资源检索 基本要求:1.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2.掌握通过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发展要求: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贵州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第1、2节内容基础上开展的网络资料检索教学,是学习信息组织和信息处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确定以“中秋节”为主题,用不同的搜索方法来获取所需信息,同时渗透获取有效信息的思想方法。 三、学情分析 我们是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也知道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但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搜索结果多,筛选困难、搜索技巧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对搜索结果进行适当的鉴别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参差不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3)能区别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中秋节”的相关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搜索结果的筛选,培养学生信息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中国的不同传统节日信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能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鉴别搜索结果,获取有效信息。 六、教学思路与方法 1、教学方法设计 由于本课不是单纯学习搜索技巧的课,而是以“中秋节”活动为主线,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检索,经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鉴于此,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的方法。 2.教学思路: 1)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吗?”引 入搜索任务。 2)问题展开。通过“比一比”,让学生归纳总结搜索技巧,突出教学重点。同 时在搜索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多个不同的答案?引入信息筛选。 3)知识巩固。小组合作,学生运用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了解其他重大传统节日 的相关信息,作为巩固。 4)知识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搜索“月饼”,归纳两种搜索方法的特点, 形象、直观感受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中秋节沙画视频、学习任务单、学习自评表、因特网教室

第三课《采莲船》教学设计

第三课:《采莲船》 教材分析:让孩子们在亲切的家乡旋律中感受乡音。《采莲船》是湖北人喜爱的民间歌舞节目,每逢春节或元宵节,就扎起采莲船,向大家拜年祝贺。划船表演者通常是3个人(包括划船的老公公、船中坐的姑娘、船尾拿着扇子的老婆婆,做滑稽动作逗趣),表演时边唱边舞,一人领来众人和,加上喜庆锣鼓,非常热闹(多为划船领唱者的即兴创作)。拜年调的曲子很有风趣,形式非常活泼,属湖北民间歌舞曲。节奏生动活泼,加上衬词“哟哟”、“划着”等,增强了趣味性,表现了人们拜年祝福的欢乐情绪。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间歌舞《采莲船》,让学生感受多姿多彩的中原文化。 2、了解《采莲船》的演唱形式和表演风格。 3、指导学生演唱新歌词和划船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采莲船曲调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三人一组进行采莲船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舞扇,船桨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师生问好! 二、激趣感受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件衣服在什么节日里穿最合适? 2、在元宵节里人们穿着喜庆、漂亮的衣服都做了些什么 呢?心情怎么样?(学生交流)板书课题:采莲船 3、那你知道为什么元宵节里人们会玩采莲船呢?说起来还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师讲采莲船的由来) 4、我们就一起回到元宵节去感受节日的祥和与喜庆,播放 课件1,你们想唱采莲船吗? 三、学唱体验 1、其实有专门给采莲船写的歌呢!翻开书35面,我们一 起听一听,感受它亲切的旋律。(初听范唱) 2、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 3、请拿出铅笔,你听到有打击乐器伴奏的地方划上记号。 4、是哪些地方呢?指名回答。 5、生用打击乐器和一和,唱一唱衬词。采莲船一般都采用 这样一人领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6、完整听唱歌曲,跟琴学唱,重难点教唱。 7、演唱歌曲:师领生和。 8、演唱新歌词,学生和衬词。 四、创编表演 1、我们会唱采莲船了,你们想玩采莲船吗?一起来看看别 人是怎么玩的?播放采莲船表演视频。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范“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教学,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本文中用到的述语解释: 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 发展要求:有条件学生可在本节增补;全体学生在本模块学习结束时掌握。 说明:主要注明不宜拓展(留待选修学习)的内容;超纲的内容、已删除的内容、限定深广度的内容等。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本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情况有总体的了解,由此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高一学生身心渐趋成熟,逻辑思维趋于严密,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对所学的内容欠缺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因此,在进行信息与信息技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有层次、有选择地设计实例分析、讨论归纳、合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归纳问题,鼓励学生将自己形成的理解与专家或他人已有的定义相比较,加深理解,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意识到信息文化的形态和作用,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做好心理准备,逐步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一、课程标准内容 本章内容包含在“课程标准”的“(一)信息获取”中: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要求 1.1 信息及特征

1.2 信息的编码 1.3 信息技术 三、本章教学建议 本章建议用3课时完成,可采用如下两种课时分配方案。 这一方案的教学基本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来进行。为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本章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学习、问题解决、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在第1.1节的“信息及特征”中,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可以采用案例讲授法为主,辅以问题讨论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