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估价习题集计算题和论述题最新参考版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计算题和论述题最新参考版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计算题和论述题最新参考版

1、当前我国房地产估价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合法原则,(最高最佳使用原则),供求原则;替代原则,(估价时点原则),公平原则。

2、估价机构完成委托估价后提供给委托人的“产品”,通常称为(估价报告书)。

3、市场比较法所依据的是(替代)原理。

4、成本法计算建筑物重新建造完全价值的方法通常分为三种,即:净计法,(平方法),立方法。

5、在收益法中,纯收益确定后,还原利率越高,收益价格(越低)。

6、建筑物的重新建造成本分为重建成本和重置成本两种,普通建筑物估价时适用(重置成本)。

7、估价上的折旧与会计上的折旧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估价上C为(重新建造成本),它通常随着估价时点的不同而(不同)。

8、在路线价法中,普通临街宗地价格的计算公式为:宗地总价=路线价×(深度百分率)×宗地面积。

试述成本法与收益法的区别。

1.理论依据不同或估价的立足点不同:(成本法基于已付出的代价,收益法基于未来的收益能力);

2.计算公式不同(成本法以各项费用、税费、利润累加为基础,收益法以收益减费用为基础);

3.所需资料不同;

4.适用对象不同(成本法主要适用于无交易、无收益或收益难以直接测定的房地产的估价,如学校、政府办公楼、医院、公园等公共建筑、公益设施及工厂等;收益法主要适用于收益性房地产的估价,如商店、宾馆、出租房屋等)。

1、有一房地产,土地总面积1000平方米,为10年前通过征用农地取得,当时每亩花费16万元,现时重新取得该土地每平方米需600 (1)计算土地现时价格:土地底价=1000*600=60万

(2)计算建筑物现时价格:建筑物现价=C*【1-(1-R)*t/t+n】=2000*1000【1-(1-5%)*8/8+32】=1620000=162万

(3)房地产和土地合成一体的现时总价为:60+162=222万

(4)房地产现时单价=2220000/2000=1100

2、某宾馆需要估价,据调查,该宾馆共有300张床位,平均每张床位每天向客人实收50元,年平均空房率为30%

解:(1)计算该宾馆年总收益=300×50×365×(1-30%)=3832500元=383.25万元

(2)计算该宾馆年总费用=14万元/月×12月=168万元

(3)计算该宾馆年净收益=年总收益-年总费用=383.25万元-168万元=215.25万元

(4)假定年净收益与还原利率不变,使用年限为无限年限,则该宾馆的收益价格=年净收益/还原利率=215.25/10%=2152.5 万元

(5)计算同档次宾馆年总收益=300×45×365×(1-20%)=3942000元=394.2万元

(6)计算同档次宾馆年总费用=394.2×30%=118.26万元

(7)计算同档次宾馆年净收益=年总收益-年总费用=394.2×70%=275.94万元

(8)假定年净收益与还原利率不变,使用年限为无限年限,则同档次宾馆的收益价格=年净收益/还原利率=275.94/10%=2759.4万元

(9)该宾馆与当地同档次宾馆比较分析:床价50>45元,但空房率也高,30%>20%,特别是营运费用过高,竟占总收入的43.84%,导致净收益下降,应改善管理,降低营运支出。

(10)经过综合考虑后,估计该宾馆的价格以2450万元比较合理。

3、需要评估一宗七通一平的待建筑土地在1995年9月的价格。获知该宗土地总面积500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2,(折现率为10%)。[解]设该宗土地的总价为V:开发完成后的总价值=2000×5000×2/(1+12%)2=1594.39(万元)

建筑安装工程费等的总额=800×(1+12%)×5000×2×[60%/(1+12%)0.5+40%/(1+12%)1.5]=810.36(万元)

建筑安装工程费、专业费用及管理费在各年的投入实际上是覆盖全年的,但为体现计算的方便起见,假设各年的投入是集中在各年的年中,这样,就有了上述计算中的折现年数分别是0.5和1.5的情况。

销售费用和销售税费总额=1594.39×(2%+6%)=127.55(万元)

购买该宗土地的税费总额=V×3%=0.03V(万元)

V =1594.39-810.36-127.55-0.03V V=637.36(万元)

故:土地总价=637.36(万元)土地单价=1274.72(元/m2)楼面地价=637.36(元/m2)

1、房地产价格是客观存在的,估价实质是模拟( 市场 )的价格形成过程将房地产价格显现出来。

2、房屋完损等级是根据房屋的结构、( 装修 )、设备三个组成部分的各个项目的完好、损坏程度来划分的。

3、认清房地产的单位价格,主要是认清其货币单位、( 面积单位 )、面积含义。

4、一名合格的房地产估价人员应符合下列三方面要求:(1)有扎实的估价理论知识;(2)有丰富的估价实践经验;(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5、在房地产价格评估中,重新建造成本是假设在( 估价时点)重新建造或购置全新状态的旧有房地产时所必要的成本或价格。

6、资本化率=( 安全利率 )+风险调整值。

7、某商店营业面积为建筑面积的55%,单位营业面积的年租金720元/平方米,则该商店单位建筑面积的年租金为( 396 )。

8、将某成片荒地开发成“五通一平”熟地的各项必要费用及正常利税为300元/平方米,可转让土地面积的比率为60%,则可转让土地的成本价为( 500 )元/平方米。

9、某宗土地面积250平方米,其上附有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建筑物,该建筑物的外观及设备均已过时,需拆除重建,估计每建筑平方米拆迁费300元、残值50元,则该土地的减价修正额为( 5 )。

10、某类商品房平均售价1994年初为2500元/平方米,1996年初涨至3025元/平方米,则其价格的年平均上涨幅度为( 10 )%。

1、某建筑物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现时重置价格每建筑平方米1000元,耐用年限50年,残值率5%,尚可使用30年。

解:C=1000×500,R=5%,N=50,n=30

建筑物现时总价=()()万元元31310000503050%511500100011==?????

?-?--??=??????-?--?N n N R C 建筑物现时单价=310000/500=620元/m 2

2、某公寓共有3层,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000平方米,其房地产单价平均为1100元/平方米,底层的单价比第二层的单价低150元

(1) 该公寓房地产总价值V=1100×1000×3=3300000(元)=330(万元)

(2) 设第二层单价为x 元/㎡,则: (150)(150)3

x x x -++-=1100 解得x=1200(元/㎡) (3) 第二层房地总价值为: 1200×1000=1200000(元)=120(万元) (4) 第二层土地占有份额为:

120330×100%=36.36%=36% 3、某宗房地产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可获得总收益55万元,需支出总费用30万元。在附近选取了A 、B 、C 、D 四宗类似房地产

(1) 计算估价房地产年净收益=55-30=25(万元)

(2) 计算购买年A 房地产购买年= 25230=8.4(年) B 房地产购买年= 29435

=8.4(年) C 房地产购买年= 23828=8.5(年) D 房地产购买年= 16620

=8.3(年) 估价房地产的购买年 = 8.48.48.58.34

+++=8.4(年) (3) 计算估价房地产总价=25×8.4=210(万元)

4、需要评估某商品住宅在1996年11月1日的正常价格,在该住宅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 、B 、C 三宗已成交的类似商品住宅作为可比实

解:(1)对可比实例A 的单价修正=

()215/36.41583.8100

10010210099100%115.85000m 人民币元=????-? (2)对可比实例B 的单价修正=()210/73.40403.8101

100103100100100%11560m 人民币元=????-? (3)对可比实例B 的单价修正=()26/23.41433.898

100100100102100%11530m 人民币元=????-? (4)计算计算估价房地产某商品住宅单价=2/411411.4114323.414373.404036.4158m 人民币元≈=++ 3、某商场的土地使用权年限为40年,从1994年5月31日起计。该商场两层,每层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60%。

解:(1)计算各层可出租的面积2000×60%=1200m 2

(2)计算租期内年净收益180×1200×12×(1-20%)=2073600元=207.36万元

(3)计算第一层在租期满后的年净收益200×1200×12×(1-20%)=2304000元=230.4万元

(4)计算第一层的正常价格 ()()万元27.2640%8111%84.230%8111%836.2073331=??

????+-?+??????+-?=V (5)计算第二层的年净收益120×1200×12×(1-20%)=1382400元=138.24万元

(6)计算第二层的正常价格()万元78.1619%8111%824.138362=??

????+-?=V (7)计算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正常总价格V=V1+V2=2640.27+1619.78=4260.05万元

4、某在建工程开工于1997年11月31日,拟建为商场和办公综合楼;总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年限50年,从开工起计

(1)此题的计算公式应为:在建工程价格=预期建成后的价值-需投入的建筑费-需投入的专业费-销售税费-投资利润

(2)计算预期建成后的价值: )

(74.5612202682.1188097992.44241046%)5.81(1]%)81(11[%8%)251(85.01275.0240080%)5.81(11000050005

.1485.1元=+=+?+-?-?????++?

? (3)计算建筑费: 2300×12400×64%×)(92.17169481%)5.81(1%6412400230075.0元=+?

?? (4)计算专业费: 17169481.92×10%=1716948.19(元)

(5)计算销售税费: 44241046.92×8%=3539283.75(元)

(6)计算投资利润: )(88.4601068%)5.81(52000005

.1元=+ (7)计算在建工程的正常总价格:56122026.74-17169481.92-1716948.19-3539283.75-4601068.88=29095244(元)=2909.5(万元)

2、某宾馆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一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500平方米为宾馆大堂,1500平方米出租用于餐厅和咖啡厅

3、 (1)计算一层餐厅和咖啡厅的价格:1500×1500= 225(万元)

(2)计算酒店客房年总收益:200×190×365×(1- 30%)=970.9(万元)

(3)计算酒店会议室年总收益:500 x20 x2 x12 =24(万元)

(4)计算酒店年总费用:970.9×40%=388.36(万元)

(5)计算酒店自营部分年净收益:970.9 +24 -388.36 =606.54(万元)

(6)计算酒店自营部分的价格(含大堂、客房、会议室、办公室):606.54/8%=7581.75(万元)

1、某宗房地产2001年10月的年净收益为300万元,预测未来3年的年净收益保持这一水平,2004年10月转售时的价格比2001年10月上 解:计算公式:()()t t t r V r r a V ++??????+-=1111

()()()()33%91%61%101%9111%9300

+-++?????

?+-=V V 计算结果: V=3767.85(万元) 2、某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经济寿命为50年,有效经过年限为8年。经调查测算,现在重新建筑全新状态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为800

解:(1)计算建筑物的重置价格:①建造成本=800万元②管理费用=800×3%=24万元③投资利息=(800+24)×60%×[(1+6%)1.5-1]+(800+24)×40%×[(1+6%)0.5-1]=54.90万元

④建筑物的重置价格=800+24+54.90+50+120=1048.90万元

(2)计算建筑物的折旧额: ①墙、地面等损坏的折旧额=18万元 ②装修部分的折旧额=200*2/5=80万元

③设备部分的折旧额=110×8/10=88万元 ④长寿命项目的折旧额=(1048.90-18-200-110)×8/50=115.34万元 ⑤建筑物的折旧总额=18+80+88+115.34=301.34万元

4、为评估某写字楼2001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估价人员在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 、B 、C 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可比实例,

解:(1)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可比实例A=100/103可比实例B=100/99可比实例C=100/102

(2)交易日期修正系数

可比实例A ()()0999.1%8.11%2.1142=+?+=

可比实例B ()()1265.1%8.11%2.1144=+?+=

可比实例C ()()0869.1%8.11%2.1141=+?+= (3)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

①因素权重值的计算因素1的权重=4/(1+1.67+4)=0.6因素2的权重=1.67/(1+1.67+4)=0.25因素3的权重=1/(1+1.67+4)=0.15

②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的计算

可比实例A ()()()??

? ??=?++?-+?+35.101100101100%156100%253100%602100100 可比实例B ()()()??

? ??=?++?-+?+45.102100102100%152100%251100%604100100 可比实例C

()()()??? ??=?-+?++?+80.100100101100%153100%255100%600100100 (4)计算比准价格

比准价格A ()()()()242/82.632173.6343101

100%8.11%2.111031006000m 元=?+?+??= 比准价格B ()()()()244/60.644602.6470102

100%8.11%2.11991005800m 元=?+?+??= 比准价格C ()()()()24/38.646956.6456101100%8.11%2.111021006120m 元=?+?+??= (5)估价对象的价格()()()

2/93.641044.6423356.645602.647073.6343m 元=++

1、6年前甲公司提供一宗40年使用权的出让土地与乙公司合作建设一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000m2,于4年前建成投入使用,办公楼正常

解:(1)计算办公楼现值 ①办公楼整体年净收益=80×3000×85%×(1-35%)×12=159.12(万元)

②收益年限=40-6-=34(年) ③办公楼现值为:

()()()万元92.1528%10111%1012.15911134=??

????+-?=??????+-=n r r a V (2)计算乙方的使用权价格

①乙方使用权年净收益=80×2000×85%×(1-35%)×12=106.08(万元) ②乙方使用权剩余收益年限=15-4=11(年) ③乙方使用权剩余收益年限价格为: ()()()万元689%10111%1008.10611111=??

????+-?=??????+-=n r r a V (3)甲方权益价格=办公楼现值一乙方使用权价格=1528.92-689=839.92(万元)

2、某公司于5年前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面积2000m2的40年使用权的土地,并于3年前建成物业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5000m2。

解:(1)运用成本法计算公式为:房地产价格=土地重新取得价格+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建筑物折旧

(2)求土地的重新取得价格: 因该土地使用权为40年,已过去了5年,故要求土地使用权为35年的价格为:

v35=v40×k35/k40=2000×2000×(1+8%)40-35[(1+8%)35-1]/[(1+8%)40-1]=390.94万元

(3)计算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

①建安成本=600万元 ②管理费用=600×3%=18万元

③投资利息=(600+18)×40%×[(1+6%)1.5-1]+(600+18)×60%×[(1+6%)0.5-1]=33.54万元

④销售税费=90万元 ⑤开发利润=120万元

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600+18+33.54+90+120=861.54万元

(4)计算建筑物的折旧额:

①门窗、墙面等损坏的折旧额=8万元 ②装修部分的折旧额=140×1/5×3=84万元

③设备部分的折旧额=100×1/10×3=30万元 ④长寿命项目的折旧额=(861.54-8-140-100)×1/38×3=48.44万元

建筑物的折旧总额=8+84+30+48.44=170.44万元 ⑤该宗房地产的现时价格=390.94+861.54-170.44=1082.04万元

1、某房地产占地4000平方米,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容积率为6,24层,每层建筑面积相同。该房地产经过两年开发建成

解:(1)运用收益法有限年公式求取房地产价格,其公式为:()]111[n r r a V

+-= (2)各层建筑面积=4000×6/24=1000(m 2/层)

(3)计算1层商铺收益价格

年净收益=1000×(1-60%)×75%×90%×60×12=19.44(万元)

V 1=19.44/10%×[1-1/(1+10%)50-3]=192.20(万元)

(4)计算2~3层商场收益价格 年净收益=1000×2×70%×600=84(万元)

V 2-3=84/10%[1-1/(1+10%)

50-3]=830.48(万元) (5)计算4层酒楼收益价格 年净收益=1000×70%×50×12-80000=34(万元) V 4=34/8%[1-1/(1+8%)50-3]=413.59(万元)

(6)计算5~10层办公楼收益价格年净收益=6×20×1800×12×80%×(1-10%)=186.62(万元)

V 5-10=186.62/7%[1-1/(1+7%)50-3]=2555.13(万元)

(7)计算11~24层住宅价格 V 11-24=1000×14×4000=5600(万元)

(8)计算房地产价格V=V 1+V 2-3+V 4+V 5-10+V 11-24=192.20+830.48+413.59+2555.13+5600=9591.40(万元)

2、为评估某住宅的价格,估价人员在住宅楼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 、B 、C 、D 、E 共5个类似住宅楼的交易实例,其有关资料如下表:

解:(1)选取可比实例。实例B 误差太大,实例D 成交时间与估价时点间隔一年以上,故实例B 和实例D 不作为可比实例,而选取A 、C 、E 作为可比实例。

(2)计算公式:比准价格=可比实例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交易日期修正系数×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

(3)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可比实例A=100/102可比实例C=100/100可比实例E=100/97

(4)交易日期修正系数可比实例A=(1+1%)可比实例C=(1+1%)可比实例E=(1+1%)3

(5)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为

因房地产状况中的三方面因素产生的作用程度相同,故设三方面的因素的权数相同均为1/3,则有:

可比实例A=100/[100×1/3+(100-2)×1/3+(100-4)×1/3]=100/98

可比实例C=100/[(100+3)×1/3+(100+2)×1/3+(100-2)×1/3]=100/101

可比实例E=100/[100×1/3+(100-1)×1/3+(100+1)×1/3]=100/100

(6)计算比准价格

比准价格A=5100×(100/102)×(1+1%)4×(100/98)=5309.20(元/m2)

比准价格C=5200×(100/100)×(1+1%)4×(100/101)=5357.57(元/m2)

比准价格E=5000×(100/97)×(1+1%)3×(100/100)=5310.83(元/m2)

(7)将上述三个比准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比较法的估算结果,则有:

估价对象价格(单价)=(5309.20+5357.57+5310.83)/3=5325.87(元/m2)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说,任何信息都可以采用基本的二进制单位_比特__ 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 2.信息技术的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层次,即:主体技术层次、应用技术层次、_支撑技术层次和基础技术层次; 3.____文字___和印刷术的出现是人类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现代教育逐渐呈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等明显的特征; 5.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主要形式包括__计算机辅助教学______、计算机管理教学、计算机辅助测验等; 6.一个基本的通信系统主要由___信源____、信道和信宿三部分构成; 7.信息技术泛指各种能够扩展人类__信息_____器官功能的技术; 8.在信息技术的构成体系中,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9.无线电技术出现于___19世纪末期; 10.网卡又称___网络适配器____或网络接口卡,是将不同计算机进行互联的基本设备; 11.所有虚拟现实系统都有五个关键成分,即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2.协同式专家系统又称___协同式专家系统__,该系统可以若干领域的多个专家系统共同解决当前的问题; 13.计算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是按照取指令、分析指令和__执行指令_____三个阶段进行的; 14.常用的有线通信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___光纤____三大类; 15.IP电话是指在IP网上基于_TCP/IP协议实时传送语音信息的新型电话业务,通常称之为数字电话; 16.多媒体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__数字化_等基本特征; 17.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综合立体图形、自然交互以营造与客观世界高度类似的虚拟环境的应用系统; 18.Microsoft Office的联机协作功能允许用户_发送_文档、分析数据和联机协作。 19.信息不会因传播或使用减少或消息,这就构成了信息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即信息的共享性,它使人类共同享有和使用信息成为可能; 20.人类的信息器官主要包括感觉器官、传导神经、__思维器官______和效应器官四部分; 21.电视技术出现于20世纪___40____年代; 二判断题 1.所有信息都可以从一种信息形态转换为其他信息形态。 2.信息技术产生于19世纪中叶。. 3.计算机系统由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三部分构成。 4.利用蓝牙技术可以在固定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5.台式计算机只能通过双绞线接入INTERNET。 6.QuickTimeVR是一种基于静态图像处理的虚拟现实技术。. 7.信息只能转换和传递,但不可以再生。 8.计算机主要被用于教学领域,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育是同义语。 9.按照传输技术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 1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3G通信系统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000Mbps。 ;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二章作业 一.选择、填空题 1、甲、乙两宗房地产,在物质实体方面甲好于乙,在权益、区位等其他方面两者相当,该两宗房地产的价值相比有()。 2、现实中土地的使用、支配权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其中政府的城市规划属于()方面的制约。 A 建筑技术 B土地权利设置 C相邻关系 D土地使用管制 3、建筑物的所有权可以分为独有、共有和()三种。 A区分共有 B区分所有 C公有 D私有 4、房地产需要专业估价的理由有 5、某土地上有一建筑物,各层建筑面积相同,共20层,且建筑密度为60%,则容积率为() 6、房地产按开发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几类。 二.判断题 1.土地具有位置固定性的特点是指土地的社会经济位置固定不变() 2.两宗实物状况相同的房地产,如果权益不同,价值可能有很大不同,而如果权益相同,则价值不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3.同一宗房地产在不同估价目的下所得的评估价值也应近似() 三.问答题 1、房地产的实物、权益、区位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2、中国目前有那些房地产权利,其概念是什么 3、从房地产估价角度看,对一宗土地的认识包括那些方面 4、从房地产估价角度看,描述第4教学楼 5、从房地产估价的角度,描述西华大学的区位 5、什么是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6、房地产的特性有那些

7、什么是价值时点、估价对象、估价目的、估价方法 8、土地利用时要受到那些限制 9、对房地产估价来说,房地产的分类有几种,各包含哪些 第三章作业 一.选择、填空题 1、不是导致商品住宅供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开发成本的变化 B、消费者收入的变化 C价格的变化 D开发商对未来的预期2、甲土地的楼面地价2000元/㎡,建筑容积率为5,乙土地的楼面地价1500元/㎡,容积率为7,若两块土地的面积等其他情况相同,其总价相比有()。 3、现货房地产与期货房地产估价的不同点是()。 A、估价时点不同 B、交易日期不同 C、估价目的不同 D 估价对象的状况不同 4、预计某地区某类房地产的需求不变,但开发成本趋升,供给量趋增,则预计其价格会() 5、( )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A原始价值 B帐面价值 C市场价值 D投资价值 二.判断题 1、房地产尽管同时有买卖价格和租赁价格,但此两者没有内在关系。() 2、甲、乙、丙三宗土地的单价分别为每平方米946元、860元、800元,建筑容积率分别为、5、,若该三宗土地的其他条件相同,则明智的购买者会选择甲土地。 3、某宗房地产交易的成交价格依据了其评估价格,则说明该成交价格是公平合理的。() 4、交易双方自愿成交的价格属于正常成交价格。() 5、理论价格并不是现实价格,评估价格才是现实价格。() 三.计算题 1、某期房尚有年时间才可投入使用,与其类似的现房价格为 6000 元 / ㎡,出租的年末净收益为 1000元 / ㎡。假设折现率为 10% ,风险补偿估计为现房价格的 4% ,试计算该期房目前的价格。 2、某宗土地总面积 4000 ㎡,容积率为 2 ,对应的土地单价为 1200 元 / ㎡,现允许将容积率增加到,楼面地价不变,试计算理论上应补地价的数额。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房地产估价》考试试题及答案

期末考试《房地产估价》(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 准 说明:考试时可带不具备记忆功能的计算器。 一、判断题(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填入判 断结果,你认为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每题1分,共10分) 1.建筑物的经济折旧是建筑物因功能落后所导致的价值贬损。(×) 2.人口密度过高会导致生活环境恶化,从而有可能降低房地产价格。(√) 3.在一个估价项目中,估价目的、估价对象、估价时点三者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其中估价目的是龙头。(√) 4.在同一条道路上,不应附设两种不同路线价。(×) 5.估价时点就是选定的一个估价作业的特定日期。(×) 6.如果可比实例的交易时点与估价时点不同,则必须进行交易日期修正。(×) 7.某一地带有一铁路,这一地带如果作为 居民区,铁路就可能成为增值因素。(×) 8.运用成本法评估房地产价值时,开发成本是指将生地.毛地等开发成可供建设用熟 10.成本法不适宜评估具有开发或再开发潜力的房地产价格。(×) 二、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每题1.5分,共15分) 1.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6%,则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为( D )。 2.( B )限制了估价报告书的用途。 A.估价方法 B.估价目的 C.估价原则 D.估价日期 3.收益法适用的条件是房地产的( D )。 A. 收 益 能 够 量 化 B.风险能够量化 C.收益或风险其一可以量化 D.收益和风险均能量化 4.直线趋势法公式y=a+bx 中,x 表示( D )。 A.价格 B.常数 C.价格

变动率 D.时间 5.拍卖价格.招标价格.协议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为(A ) A.拍卖价格>招标价格>协议价格 B.拍卖价格>协议价格>招标价格 C.招标价格>拍卖价格>协议价格 D.招标价格>协议价格>拍卖价格 6.房地产价格实质上是房地产的( B )的价格。 A.开发成本 B.权益 C.物质实体 D.B和C。 7.人们常用距离来衡量房地产区位的好坏,下列距离中越来越受重视的是( C )。 A.空间直线距离 B.交通路线距离 C.交通时间距离 D.至市中心距离 8.市场法的理论依据是( B )。 A. 适合原理 B. 替代原理 C. 最高最佳使用原则 D. 均衡原理 9.某宗房地产的总价值100万元,其中土地价值30万元,通过抵押获得贷款60万元。若投火灾险,起投保价值应为( B )万元。 A.100 B.70 C.60 D.40 10.某类房地产1994年至1998年的价格分别为910、1190、1490、1810、2110元/平方米,按平均增减量趋势法估计,该房地 产于1999年的价格为( B )元/平方米。 A. 2390 B. 2410 C. 2430 D. 2450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城市基准地价评估步骤一般包括哪些? 答:①确定基准地价评估的区域范 围。②明确基准地价的内涵、构成、 表达方式、基准日期等。(1分) ③划分地价区段。④抽查评估标准宗 地的价格。(1分) ⑤计算区段地价。(1分) ⑥确定基准地价。(1分) ⑦提出基准地价应用的建议和技术。 (1分) 2.选取的可比实例应符合哪些方面的要 求? 答:选取的可比实例应符合4个方面 的要求: ①区位、权益和实物状况均与估价对 象的相同或相近,即为估价对象的类 似房地产;(2分)

简答论述题答案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六、简答题 1.炎细胞----抗感染、保护创面;巨噬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吞噬细菌和组织碎片;肌成纤维细胞----使伤口收缩;毛细血管----提供氧和营养,同时也有利于坏死组织的吸收和控制感染;纤维母细胞----产生基质和胶原;肉芽组织所有成分----填补组织缺损及机化功能。 2.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生长抑素和细胞接触抑制 3.血肿形成,纤维性骨架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 4.肉芽组织可演化、成熟,形成瘢痕组织。在形态、成分、功能、结局等方面不同。 七、论述题 1.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镜下:大量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各种炎细胞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结局:间质的水分减少,血管逐渐闭塞、消失,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最终形成瘢痕组织。2.有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和局部因素(包括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电离辐射)。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六、简答题 1.镜下:血管扩张;水肿液;心力衰竭细胞;纤维组织增生,肺褐色硬化。 2.形成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3.白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主要由血小板构成 红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主要由红 细胞构成 混合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透明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4.结局:溶解吸收,机化,钙化 对机体的影响:有利的一面,阻止大出血 不利的一面,阻塞血管、引起栓塞、心瓣膜变形、出血。 5.运行途径:1)顺血流方向2)逆血流方向 3)从左心经房、室间隔缺损至右心 6.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也可血栓形成→梗死 七、论述题 1.(1)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2)病变: 肉眼: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温度下降,皮肤淤血时发绀 镜下: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有时伴有水肿 (3)后果: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 胞变性或坏死,淤血性硬化,侧枝 循环建立。 2.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气体栓塞,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其他如寄生虫栓塞、肿 瘤细胞栓塞等 后果:1)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出血性梗死,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2) 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呼吸中枢和 心血管中枢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亡;3) 肾动脉栓塞,可致肾脏梗死;4)脾动脉 栓塞,可引起脾脏梗死;5)肠系膜动脉 栓塞可致肠梗死,湿性坏疽形成;6)肝 动脉栓塞可致肝梗死。 3.(1)梗死的原因: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血管受压闭塞 (2)类型: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 (3)条件:1)贫血性梗死:组织结构致密;侧枝循环不充分;动脉血管阻塞 2)出血性梗死:组织疏松;双重血 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组织 淤血;动脉血管阻塞 第四章炎症参考答案 五.简答题 1.渗出液见于炎症时,其特点是蛋白含量高,比重大于1.018,细胞数多,容易凝固,浑浊。漏出液见于非炎症时,其特点是蛋白含量低,比重小于 1.018,细胞少,清亮,不易凝固。 2.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或液化性坏死等常见病变。渗出,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升高、白细胞游出及吞噬活动。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如粘膜上皮、腺上皮增生;间质细胞,如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3.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其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可发生于内脏和皮下,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蜂窝织炎是弥漫性化脓性炎,其特征是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但无显著的组织溶解坏死,常见于皮肤、肌肉、

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new

2010年~2011年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信息管理(广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5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 的模式。 2、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 3、“三金”工程是指金卡金关金桥三大 基础工程的简称。 4、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 5、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的准确度信息费用 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6、信息组织的特性是依附性、渗透性、增 效性。 7、从便于对信息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 智力型、实物型、零次型。 8、信息检索的特性是相关性、逻辑性、不确定性。 9、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计算题和论述题-2

1、当前我国房地产估价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合法原则,(最高最佳使用原则),供求原则;替代原则,(估价时点原则), 公平原则。 2、估价机构完成委托估价后提供给委托人的“产品”,通常称为(估价报告书)。 3、市场比较法所依据的是(替代)原理。 4、成本法计算建筑物重新建造完全价值的方法通常分为三种,即:净计法,(平方法),立方法。 5、在收益法中,纯收益确定后,还原利率越高,收益价格(越低)。 6、建筑物的重新建造成本分为重建成本和重置成本两种,普通建筑物估价时适用(重置成本)。 7、估价上的折旧与会计上的折旧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估价上C 为(重新建造成本),它通常随着估价时点的不同而(不同)。 8在路线价法中,普通临街宗地价格的计算公式为:宗地总价=路线价X(深度百分率)X宗地面积。 试述成本法与收益法的区别。 1.理论依据不同或估价的立足点不同:(成本法基于已付出的代价,收益法基于未来的收益能力); 2.计算公式不同(成本法以各项费用、税费、利润累加为基础,收益法以收益减费用为基础); 3 .所需资料不同; 4.适用对象不同(成本法主要适用于无交易、无收益或收益难以直接测定的房地产的估价,如学校、政府办公楼、医院、公园等公共建筑、公益设施及工厂等;收益法主要适用于收益性房地产的估价,如商店、宾馆、出租房屋等)。 1、有一房地产,土地总面积1000平方米,为10年前通过征用农地取得,当时每亩花费16万元,现时重新取得该土地每平方米需600(1)计算土地现时价格:土地底价=1000*600=60 万 (2)计算建筑物现时价格:建筑物现价=C*【1- (1-R)*t/t+n 】=2000*1000【1- (1-5%)*8/8+32 】=1620000=162万 (3)房地产和土地合成一体的现时总价为:60+162=222万 (4)房地产现时单价=2220000/2000=1100 2、某宾馆需要估价,据调查,该宾馆共有300张床位,平均每张床位每天向客人实收50元,年平均空房率为30% 解:(1)计算该宾馆年总收益=300X50X365X(1-30%)=3832500元=383.25万元 (2)计算该宾馆年总费用=14万元/月X 12月=168万元 (3)计算该宾馆年净收益=年总收益-年总费用=383.25 万元-168 万元=215.25 万元 (4)假定年净收益与还原利率不变,使用年限为无限年限,则该宾馆的收益价格=年净收益/还原利率=215.25/10%=2152.5 万元(5)计算同档次宾馆年总收益=300X45X365X(1-20%)=3942000元=394.2 万元 (6)计算同档次宾馆年总费用=394.2X30%=118.26 万元 (7)计算同档次宾馆年净收益=年总收益- 年总费用=394.2X 70%=275.94 万元(8)假定年净收益与还原利率不变,使用年限为无限年限,则同档次宾馆的收益价格=年净收益/还原利率=275.94/10%=2759.4 万元 (9)该宾馆与当地同档次宾馆比较分析:床价50>45 元,但空房率也高,30%>20%,特别是营运费用过高,竟占总收入的43.84%,导致净收益下降,应改善管理,降低营运支出。 (10)经过综合考虑后,估计该宾馆的价格以2450万元比较合理。 3、需要评估一宗七通一平的待建筑土地在1995年9月的价格。获知该宗土地总面积500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2,(折现率为10%)。[解]设该宗土地的总价为V :开发完成后的总价值=2000 >5000 >2/ (1+12% )2 = 1594.39 (万元) 建筑安装工程费等的总额= 800X (1+12%)X5000X2X[60 %/ (1+12%)0.5 + 40%/ (1+12%) 1.5] = 810.36 (万元) 建筑安装工程费、专业费用及管理费在各年的投入实际上是覆盖全年的,但为体现计算的方便起见,假设各年的投入是集中在各年的年中,这样,就有了上述计算中的折现年数分别是0.5和1.5的情况。 销售费用和销售税费总额=1594.39 X(2% +6%)= 127.55 (万元) 购买该宗土地的税费总额=V X3%= 0.03V (万元) V = 1594.39 - 810.36 - 127.55 - 0.03V V=637.36 (万元) 故:土地总价=637.36 (万元)土地单价=1274.72 (元/ m2)楼面地价=637.36 (元/ m2) 1、房地产价格是客观存在的,估价实质是模拟(市场)的价格形成过程将房地产价格显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论述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大题:简答题 1:(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分) 2:(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4分) 3:(1)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3分) (2)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3分) 4:(1)马克思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2分) (2)这一划分具有的重大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4分)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分)第二、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各种国私合资合营企业;(2分)第三、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国家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引导私人企业向既定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2分) 6:(1)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2分) (2)实践是客观的活动,具有客观性。(2分) (3)实践是能动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1分) (4)实践是社会历史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1分) 7: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分)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2分)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方法。(1分)

信息组织试题

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将庞杂无序的信息系统化,有序化的过程。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并从检索系统中获取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信息揭示:也称信息标引,是对信息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等的选择,概括和提炼描述的过程。 4、专指度:是指其语义的内涵与外延与信息主题的内容的切合程度 5、标引:是指对信息内容的描述。索引:是指为了方便查询信息而建立的一系列有效的规则。 6、集成法:信息组织的集成法是指在检索系统中采用具有多维信息组织的检索语言,或在同一情报检索系统中同时采用多种实现了兼容互换的检索语言。 7、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并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 8、谱系分类:是将检索语言按语系、语族、语支和语种体系划分的一种方法。 9、轮排转换:是将检索语句中的每个有意义的词依次排在检索入口,其他词保持相对位置的情况下的移动的一种形式转换。 10、分类主题一体化:是指在一个检索语言系统中,对他们的分类部分的术语,参照标识及索引实施统一的控制,使两者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能够同时满足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需要,发挥其最佳的整体效应。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 1、常用的信息组织的方法有: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集成组织法 2、《中图法》的复分表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两种。 3、信息组织常用的基本原理包括:语言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知识组织原理、概念逻辑原理 4、对信息检索系统评价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查全率和查准率 5、从文献标引所用标识是否规范区分,可将文献标引划分为受控标引、自由标引和混合标引三种形式。 6、主题词的概念等级关系主要指词与词之间的属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包含关系等关系。 7、描述语言(主题法)主要包括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 8、图书分类表是图书分类法的主体,是图书分类体系的具体体现,一般由大纲、简表、详表(主表)、辅助表(复分表)组成 9、轮排转换的常见模型有:简单轮排、词对式轮排、循环轮排、换轨轮排 10、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内容有词量控制、词类控制、词形控制、词义控制、词间关系控制、专指度控制 11、概念的种类包括: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以及普通概念和单独概念 12、不同编制结构的信息分类法有:列举式分类法、组配式分类法、体系---组配式分类法,其中列举式分类法又称为等级分类法或枚举分类法 13、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有:类目等级关系、类目的横向关系、类目的同一关系 14、主题分析的质量要求有:充分析出主题概念、不过度析出主题概念、用准确的概念概括相应的内容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相应括号里) 1、楼面地价 =土地单价 / ()。 A、建筑层数; B、建筑覆盖率; C、绿地率;D建筑容积率。 2、某一房地产价格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求状况。 A、本地区房地产的; B、全国房地产的; C本地区本类房地产的;D本类房地产的。 3、完好房的成新度一般为()。 A、十成新; B、九到十成新;C八到十成新;D七到十成新。 4、其他条件相同,期房价格一般()现房价格。 A、高于; B、低于;C等于;D不可比。 5、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房地产价格时,通常要对比较实例价格进行交易情况、交易日期、()、个别因素修正。 A、环境因素; B、质量因素;C区域因素;D新旧程度。 6、对比较实例价格进行交易日期修正时,最适宜采用()。 A、一般物价指数; B、建筑材料价格指数; C、房地产价格指数; D定额调整系数。 7、用成本法估价时,房屋现值等于()。 A、房屋重置价格一折旧年限X尚可使用年限;B房屋重置价格一折旧年限X耐用年限;C、房 屋重置价格X成新度;D房屋重置价格一年折旧额。 8、用成本法评估新建房地价格的基本公式为:新建房地价格=取得土地费用 +() +正常利税。 A、拆迁费用; B、建造建筑物费用; C公共设施建设费用;D市政设施建设费用。 9、土地价格 =[ 房地纯收益 - ()]/ 土地还原利率 A、土地纯收益; B、建筑物价格X建筑物还原利率;C建筑物总收益; D房地费用。 10、从理论上讲,获取纯收益的可靠性越低,选用的还原利率应()。 A、越高; B、越低;C不变;D越可靠。 11、某房地产正常年纯收益为 6000元,当前银行年利率为 10%,购买年为 8,估价应为()元。 A、54000 ; B、 32010 ; C、 48000 ; D、 60000 。 12、收益法公式成立的条件是()。 A、a每年不变、有限年期、r每年不变且大于零; B、a每年不变、无限年期、r每年不变且大于零; C、a 每年变化、有限年期、 r 每年不变且大于零; D、 a 每年不变、有限年期、 r 每年变化且大于零。 13、某临街深度 30.48 米(即 100英尺)的矩形宗地,总价为 100万元。根据四、三、二、一法则,该宗地临街前半部分的价格应为()万元。 A、 50; B、 70; C、 30; D、 40。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信息组织试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组织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情报检索语言 2.信息揭示 3.仿分 4.倒排文档 5.八分法 6.信息描述 7.层累制 8.分类 9.UDC 10. 信息组织 11. 信息标引 12. XML 13. 关键词法 14. 词族索引 15. 等级体系分类法 16. 语法信息组织法 17. 模糊检索 18. 多元搜索引擎 19. EI Village 20. 超媒体存取 21. 虚拟图书馆 22. 文献分类 23.MARC 24. SGML 25. 文献标引 26. 主题词法 27. ISBDs 28. 顺排文档 29. 引证关系组织法 30. 双位制(百分法) 31. 信息存储 32. 双关索引 33. 范畴索引 34. 组配分类法 35. 语义信息组织法 36. 书次号 37. 文献检索 38. 超文本存取技术 39. 信息检索工具 40. 文献序号索引 41. 引文索引

42. 题内关键词索引 43. DIALOG 44. 基本索引字段 45. KWOC Index 46.PB报告 47.分析标引 48.类 49.概念组配 50.主题词款目 51.部分标引 52.词族 53.族首词 54.超级组配 55.款目主题词 56.词间相容关系 57.基本部类 58.类系 59.标识 60.专类附表 61.情报检索 62.二次文献 63.报导性文摘 64.图书分类 65.题录 66.PRECIS 67.多向成族 68.主题法 69.标引 70.类名 71.类目 72.类目表 73.类列 74.基本大类 75.基本序列 76.简表 77.详表 78.复分表 79.通用附表 80.上位类下位类 81.同位类 82.交替类目 83.参见类目 84.标记制度 85.单纯号码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

一.选择、填空题 第一二章作业 1、甲、乙两宗房地产,在物质实体方面甲好于乙,在权益、区位等其他方面两者相当,该两宗房地产的价值相比有()。 2、现实中土地的使用、支配权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其中政府的城市规划属于()方面的制约。 A建筑技术B 土地权利设置C相邻关系 3、建筑物的所有权可以分为独有、共有和(A区分共有B区分所有C公有 4、房地产需要专业估价的理由有??? 5、某土地上有一建筑物,各层建筑面积相同,则容积率为() &房地产按开发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 二.判断题D土地使用管制 )三种。 D私有 20层,且建筑密度为60%, )几 类。 1?土地具有位置固定性的特点是指土地的社会经济位置固定不变() 2. 两宗实物状况相同的房地产,如果权益不同,价值可能有很大不同,而如果权益相同,则价值不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3. 同一宗房地产在不同估价目的下所得的评估价值也应近似() 三.问答题 1、房地产的实物、权益、区位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2、中国目前有那些房地产权利,其概念是什么? 3、从房地产估价角度看,对一宗土地的认识包括那些方面? 4、从房地产估价角度看,描述第4教学楼? 5、从房地产估价的角度,描述西华大学的区位? 5、什么是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房地产的特性有那些?

7、什么是价值时点、估价对象、估价目的、估价方法? 8、土地利用时要受到那些限制? 9、对房地产估价来说,房地产的分类有几种,各包含哪些? 第三章作业 其价格会() 5、()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A 原始价值 B 帐面价值C 市场价值 二. 判断题 1、 房地产尽管同时有买卖价格和租赁价格,但此两者没有内在关系。 () 2、 甲、乙、丙三宗土地的单价分别为每平方米 946元、860元、800元,建筑容 积率分别为5.5、5、4.5,若该三宗土地的其他条件相同,则明智的购买者会选 择甲土地。 3、 某宗房地产交易的成交价格依据了其评估价格,则说明该成交价格是公平合 理的。() 4、 交易双方自愿成交的价格属于正常成交价格。 () 5、 理论价格并不是现实价格,评估价格才是现实价格。 () 三. 计算题 1、某期房尚有2.5年时间才可投入使用, 与其类似的现房价格为 6000元/ rf,出租的年末净收益为1000元/ rf 。假设折现率为10%,风险补偿估计为 现房价格的4%,试计算该期房目前的价格。 2、某宗土地总面积4000 rf,容积率为2,对应的土地单价为1200元/ rf , 一.选择、填空题 1、 不是导致商品住宅供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开发成本的变化 B 、消费者收入的变化 C 价格的变化 D 开发商对未来的预 期 2、 / rf 3、 A 、 D 甲土地的楼面地价2000元/ rf,建筑容积率为5,乙土地的楼面地价1500元 ,容 积率为7,若两块土地的面积等其他情况相同,其总价相比有( 现货房地产与期货房地产估价的不同点是( 估价时点不同 B 、交易日期不同 估价对象的状况不同 预计某地区某类房地产的需求不变, )。 C 、估价目的不同 但开发成本趋升,供给量趋增,则预计 D 投资价值

信息组织试题库参考答案.doc

信息组织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仿分以某一类的子目作为复分依据的方法叫仿照复分,简称仿分。仿分是为大类普遍采用的复分 方法,使用范围一般不超出该大类。 2.倒排文档指将文档记录中的可检字段及其属性值,或称文献特征标识(即索引单元,如题名、著 者、叙词、自由词等)抽取出来,按照字段属性的某种顺序进行排序与存储,使之成为可以用作索引的文档,倒排文档也可称为索引文档。 3.八分法又叫八分制,是指同位类超过十个时,用1到8来标记同位类,到9时不用9,而用91… 99来标记与1到8相同级位的类。采用此法,突破了号码的级位代表类目级别的等级性。 4.信息描述是指根据一定的信息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将存在于某一物理载体上的信息源的外在特 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选择与记录的过程。 5.层累制也称层累制标记法,结构型标记法或表达性标记法,是一种与类目等级相适应的等级标 记制度,其特点是根据类目的不同等级,分别给予相应的不同位数号码,同位类再以符号的顺序依次相配,它的表达性强,能够显示类目纵向层层区分,横向并列的体系结构。 6.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属性聚集相同事物、区分不同事物的活动。同类事物即指具有某些共同 属性的一组事物的集合。 7.UDC是《国际十进分类法》的简称。是在国际目录学会的主持下编成的。它是列举和组配相结合 分类法的代表,是唯一一部受到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利用的,流行最广泛的图书资料分类法。 8.信息组织即信息的序化和优化。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 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保证用户的有效获取。 9.信息标引采用语词或号码标识揭示与替代信息内容特征的活动。 10.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SGML的一个重要分支,可提供描述结构化资料的格式,是用来 自动描述信息的一种新型的国际标准语言。 11.关键词法是一种以文献或题名中的自然语词作为描述和标引信息资源的标识,并提供字顺查检途 径的信息组织法。 12.词族索引是将主表和附表中具有属分等级语义关系(其中包括主题词之间的包含关系和整体关 系)的叙词,首先按照等级形式分别集合词族,然后依据每个词族中概念含义最广泛的族首词字顺编排而成的辅助索引。 13.等级体系分类法也叫体系分类法或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以知识分类为基础,按照从总到分、 从一般到特殊、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次序,层层展开每门学科知识的类目排列表。 14.语法信息组织法是指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法有字顺 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组织法等。 15.模糊检索也叫概念检索,即系统不仅可根据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检索,而且会自动地采用该关键 词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进行查询以提高检索效率。 16.多元搜索引擎也被称为搜索引擎之上的搜索引擎。用户只需递交一次检索请求,由多元搜索引擎 负责转换处理后提交给多个预先选定的独立搜索引擎,并将所有查询结果集中起来以统一的格式呈现到用户面前。 17.超媒体存取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称为超媒体,超媒体存取的特点是将文字、表格、声音、 图像、图形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格式组织在一起,使用户可以通过高度联接的网络结构,在各种信息库中沿链接访问各类信息。 18.虚拟图书馆是针对某学科或专业领域的需要,将互联网上的有关领域的各类信息资源线索,包括

房地产估价习题集

. 第一二章作业 一.选择、填空题 1、甲、乙两宗房地产,在物质实体方面甲好于乙,在权益、区位等其他方面两者相当,该两宗房地产的价值相比有()。 2、现实中土地的使用、支配权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其中政府的城市规划属于()方面的制约。 A 建筑技术B土地权利设置C相邻关系D土地使用管制 3、建筑物的所有权可以分为独有、共有和()三种。 A区分共有B区分所有C公有D私有 4、房地产需要专业估价的理由有??? 5、某土地上有一建筑物,各层建筑面积相同,共20层,且建筑密度为60%,则容积率为() 6、房地产按开发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几类。 二.判断题 1.土地具有位置固定性的特点是指土地的社会经济位置固定不变() 2.两宗实物状况相同的房地产,如果权益不同,价值可能有很大不同,而如果权益相同,则价值不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3.同一宗房地产在不同估价目的下所得的评估价值也应近似() 三.问答题 1、房地产的实物、权益、区位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2、中国目前有那些房地产权利,其概念是什么? 3、从房地产估价角度看,对一宗土地的认识包括那些方面? 4、从房地产估价角度看,描述第4教学楼? 5、从房地产估价的角度,描述西华大学的区位? 5、什么是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6、房地产的特性有那些?

;. . 7、什么是价值时点、估价对象、估价目的、估价方法? 8、土地利用时要受到那些限制? 9、对房地产估价来说,房地产的分类有几种,各包含哪些? 第三章作业 一.选择、填空题 1、不是导致商品住宅供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开发成本的变化B、消费者收入的变化C价格的变化D开发商对未来的预期 2、甲土地的楼面地价2000元/㎡,建筑容积率为5,乙土地的楼面地价1500元/㎡,容积率为7,若两块土地的面积等其他情况相同,其总价相比有()。 3、现货房地产与期货房地产估价的不同点是()。 A、估价时点不同 B、交易日期不同 C、估价目的不同 D 估价对象的状况不同 4、预计某地区某类房地产的需求不变,但开发成本趋升,供给量趋增,则预计其价格会() 5、( )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A原始价值B帐面价值C市场价值D投资价值 二.判断题 1、房地产尽管同时有买卖价格和租赁价格,但此两者没有内在关系。() 2、甲、乙、丙三宗土地的单价分别为每平方米946元、860元、800元,建筑容积率分别为5.5、5、4.5,若该三宗土地的其他条件相同,则明智的购买者会选择甲土地。 3、某宗房地产交易的成交价格依据了其评估价格,则说明该成交价格是公平合理的。() 4、交易双方自愿成交的价格属于正常成交价格。() 5、理论价格并不是现实价格,评估价格才是现实价格。() 三.计算题 1、某期房尚有2.5年时间才可投入使用,与其类似的现房价格为6000 元/ ㎡,出租的年末净收益为1000元/ ㎡。假设折现率为10% ,风险补偿估计为现房价格的4% ,试计算该期房目前的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