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表面网状裂纹

连铸坯表面网状裂纹
连铸坯表面网状裂纹

连铸板坯缺陷特征和缺陷图谱

连铸板坯缺陷特征和 缺陷图谱 首钢京唐板坯质检编制 2010年8月8日

一.连铸坯质量特征综述 1.1连铸坯质量定义和特征 所谓连铸坯质量是指的到合格产品所允许的铸坯缺陷的严重程度。对铸坯质量要求而言,主要有四项指标,即连铸坯几何形状、表面质量、内部组织致密性和钢的洁净性;而这些质量要求与连铸机本身设计,采取的工艺以及凝固特点密切相关。 1.2铸坯的检查和清理的意义 提高钢的质量,降低成本,加强产品市场的竞争力是企业追求的目标,生产无缺陷连铸坯以保证高附加值产品优良的性能是永恒的主题,连铸坯的裂纹和夹杂物所产生的缺陷可以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两大障碍,生产无缺陷或缺陷不足以影响产品质量的连铸坯,这是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而连铸坯裂纹和夹杂物所产生的缺陷是受设备、工艺、管理等多种因素制约的。因此设备、工艺和管理的现代化加上人的质量意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但是在连铸生产中,铸坯的各种缺陷总是无法避免的,铸坯清理对钢厂保障铸坯质量、降低废品比例具有重要意义。 (1)火焰铸坯清理的注意事项 1)一般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钢种,铸坯清理的目的以检查铸坯表面和皮下质量为主,包括夹杂物、气泡、裂纹等分布情况,在清理检查的基础上提供铸坯的进一步处理(清除缺陷、决定铸坯表面质量级别、是否送机器去皮、决定钢种是否达到热送条件等)的意见。 2)微合金钢如Nb、V微合金钢和包晶钢等容易产生角部横裂纹,往往位于铸坯振痕谷底,也需要用火焰清理才能发现。这方面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3)对于包晶钢、中碳钢等钢种,则以人工清理肉眼可见缺陷为主,包括铸坯常见的表面缺陷,如纵裂、角横裂、重接、凹陷、夹渣、毛刺等,以便尽量降低铸坯判废损失。 (2)不良的火焰清理的危害 虽然火焰清理是检查和去除连铸坯表面缺陷的一个极好的方法。但是,这项操作的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一旦能够正确地操作可确保最终产品不产生额外的表面缺陷。连铸坯表面上的深槽、凸脊和界面必须平滑以确保清理操作本身不造成额外表面缺陷。如果采取了正确的操作,轧制表面通常不会产生与清理操作有关的缺陷。一个确保光滑过渡的良好操作是清理工作宽度要6倍于清理深度,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清理操作,那么缺陷会折叠,轧制后看起来像一条连续的划伤。 二连铸板坯内部缺陷 1.1中心疏松和缩孔 【定义与特征】在板坯断面上就可以发现中心附近有许多细小的空隙,中心疏松严重时会形成中心缩孔。 【鉴别与判定】用肉眼观察,铸坯轧制压缩比达3~5mm时,中心疏松可焊合,所以小的中心疏松和缩孔可以放过。但是严重的中心疏松会对产品质量危害甚大,所以必须进行切尺处理。 【图谱】

40Cr钢坯角部裂纹低倍评级图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Q/STBj05-2008 40Cr钢坯角部裂纹低倍评级图 (第一版) 管理部门:技术中心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编制:张吉军 审核: 批准:陈小武 标准化审查:高敏张颖 2008-12-18 发布 2008-12-19 实施

文件审批单

更改履历表

40Cr钢坯角部裂纹低倍评级图 1 范围 本标准仅适用于评定锻造用40Cr连铸坯的横截面酸蚀低倍组织缺陷中的角部裂纹缺陷。 2 引用标准 GB/T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YB/T153 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连铸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3 试样显示方法 试样显示方法按GB/T 226的规定执行。 4 角部裂纹的形貌特征及评定原则 4.1 特征 在酸蚀试样的角部,距表面有一定深度并与表面垂直,距与之平行的边部距离最大为25mm,当两条裂纹相距2mm时,按一条裂纹计算,裂纹严重时,沿对角线向内部扩展。 4.2 评定原则 评级时应首先考虑裂纹的宽度,其次为裂纹的长度和数量以及距表面的距离。距表面的距离越近,级别应越高。裂纹总长度为单条裂纹长度之和。 5 评级图片 角部裂纹缺陷共分8级。评级图片边长的实际尺寸为150mm。各类评级图片见附录A 。 6 评定方法 评定缺陷以肉眼可见为限,必要时可用卡尺量出实际尺寸,对照图谱进行评定。当其严重程度界于相邻两级之间时可评半级。在进行评定其它

尺寸的连铸坯角部裂纹级别时,可根据缺陷评级图按比例缩小或放大。 7 附录 7.1 本标准由理化检测中心金相检测室负责解释。 7.2 本标准产生的附录有: 1)附录A角部裂纹评级图 2)附录B角部裂纹微观组织

连铸坯质量缺陷

连铸坯的质量缺陷及控制 摘要 连铸坯质量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从广义来说所谓连铸坯质量是得到合格产品所允许的连铸坯缺陷的严重程度,连铸坯存在的缺陷在允许范围以内,叫合格产品。连铸坯质量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的: (1)连铸坯的纯净度:指钢中夹杂物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2)连铸坯的表面质量:主要是指连铸坯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夹渣及皮下气泡等缺陷。连铸坯这些表面缺陷主要是钢液在结晶器内坯壳形成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与浇注温度、拉坯速度、保护渣性能、浸入式水口的设计,结晶式的内腔形状、水缝均匀情况,结晶器振动以及结晶器液面的稳定因素有关。 (3)连铸坯的内部质量:是指连铸坯是否具有正确的凝固结构,以及裂纹、偏析、疏松等缺陷程度。二冷区冷却水的合理分配、支撑系统的严格对中是保证铸坯质量的关键。 (4)连铸坯的外观形状:是指连铸坯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与结晶器内腔尺寸和表面状态及冷却的均匀程度有关。 下面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实际生产中连铸坯的质量控制采取的措施进行说明。 关键词:连铸坯;质量;控制 1 纯净度与质量的关系 纯净度是指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钢基体的连续性和致密性。夹杂物的大小、形态和分布对钢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如果夹杂物细小,呈球形,弥散分布,对钢质量的影响比集中存在要小些;当夹杂物大,呈偶然性分布,数量虽少对钢质量的危害也较大。 此外,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对钢质量的影响还与铸坯的比表面积有关。一般板坯和方坯单位长度的表面积(S)与体积(V)之比在0.2~0.8。随着薄板与薄带技术的发展,S/V 可达10~50,若在钢中的夹杂物含量相同情况下,对薄板薄带钢而言,就意味着夹杂物更接近铸坯表面,对生产薄板材质量的危害也越大。所以降低钢中夹杂物就更为重要了。 提高钢的纯净度就应在钢液进入结晶器之前,从各工序着手尽量减少对钢液的污染,并最大限度促使夹杂物从钢液中排除。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连铸方坯的缺陷及其处理

连铸方坯的缺陷及其处理 1 表面缺陷 1.1 气孔和针孔 定义 : 垂直铸坯表面并在铸坯表面肉眼可见的小气孔并可能以针孔的形式深入表面。 原因 : 钢水脱氧不足、凝固时产生一氧化碳; 脱氧后又钢流二次氧化吸收的气体; 结晶器保护渣质量不合要求; 钢包及中间包烘烤不好 改进方法: 钢水完全脱氧; 不浇注过氧化的钢水; 保持浇注温度;(注温不能过高) 使用干燥的钢水罐及中间罐; 保护渣不能受潮,摆放时间不能太久。 1.2 坯头气孔及针孔 定义: 同1.1,但仅出现在每次浇注的第一根钢坯坯头处 原因: 钢液温度太低; 结晶器中钢水氧化; 保护渣受潮或杂质多; 结晶器内壁上有冷凝水; 引锭头潮湿; 填入结晶器中切屑及废钢有锈、有油或潮湿; 中间罐内衬及钢水罐内衬潮湿; 改进方法: 保持浇注温度; 采用适宜的保护渣; 采用干燥和洁净的废钢及切屑; 绝对避免在结晶器内壁及锭头上产生冷凝水; 干燥及烘烤中间罐; 1.3 夹渣 定义: 表面分布不均匀的夹渣,有时针孔和渣聚集,呈疏松态的外观

原因: 由保护渣耐火材料颗粒和钢水氧化产物以及出钢渣等引起,随着钢流带入并被卷至铸坯表面。 改进方法: 用挡渣出钢; 采用适宜的保护渣及耐火材料; 钢水不能过氧化,注温要合适。 1.4 振动波纹及折叠 定义: 在与铸坯轴线垂直方向上,铸坯表面上以均匀间距分布的波纹振痕,在不利的情况下出现折叠。 原因: 浇注速度波动大,使结晶器中钢液面不稳定。 改进方法: 保持均匀的浇注速度,稳定结晶器钢水液面。 调整振动频率使其与拉速相适应。 1.5 结疤与重皮 定义: 铸坯角部和表面上出现的疤痕 原因: 由于结晶器内坯壳破裂、钢水渗入到结晶器和铸坯之间的夹缝,以及保护渣结块造成。 改进方法: 保证结晶器具有准确的锥度,当结晶器使用时间过长而磨损会使坯壳过早脱离结晶器内壁而导致坯壳破裂。 1.6 分层: (双浇) 定义: 铸坯中间出现分界层 原因: 浇注中断又重新开始浇注时,使两次浇注连接出现重接。 改进方法: 浇注过程中不要断流,拉速要相对稳定,不要忽高忽低。 1.7 纵裂 定义: 分布在铸坯角部的纵向裂纹, 角部纵裂常是拉漏的预兆。 原因: 针孔、气泡及夹杂; 结晶器内坯壳不均匀冷却; 由于铜结晶器中和足辊上有沟槽,缺口,渣子等而引起裂纹; 结晶器壁磨损或单面磨损使该处坯壳提前脱离结晶器壁; 浇注速度过高或浇注温度过高,坯壳厚度薄; 足辊对位不准; 二次冷却水不均匀;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 横裂纹是位于铸坯内弧表面振痕的波谷处,通常是隐藏看不见的。经酸洗检查指出,裂纹深度可达7mm,宽度0.2mm。裂纹位于铁素体网状区,而网状区正好是初生奥氏体晶界。且晶界上有细小质点(如A1N)的沉淀。尤其是C—Mn—Nb(V)钢,对裂纹敏感性更强。 横裂产生的原因:1)振痕太深是横裂纹的发源地。2)钢中A1、Nb含量增加,促使质点(A1N)在晶界沉淀,诱发横裂纹。 3)铸坯在脆性温度900~700~C矫直。4)二次冷却太强。防止横裂发生的措施:结晶器采用高频率(200~400次/分)小振辐(2~4mm)是减少振痕深度的有效办法。2)二次冷却区采用平稳的弱冷却,使矫直时铸坯表面温度大于900℃。3)结晶器液面稳定,采用良好润滑性能、粘度较低的保护渣。4)用火焰清理表面裂纹。 1.连铸坯表面纵裂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有哪些?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会影响轧制产品质量。如长300mm、深2.5mm的纵裂纹在轧制板材上留下1125mm分层缺陷。纵裂纹严重时会造成拉漏和废品。 研究指出:纵裂纹发源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作用于坯壳拉应力超过钢的允许强度,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断裂,出结晶器后在二次冷却区扩展。 纵裂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水口与结晶器不对中而产生偏流冲刷凝固壳。2)保护渣熔化性能不良、液渣层过厚或过薄导致渣膜厚薄不均,使局部凝固壳过薄。液渣层<10mm,纵裂纹明显增加。3)结晶器液面波动。液面波动>10㎜,纵裂发生几率30%。4)钢中S+P含量。钢中S>0.02%,P>0.017%,钢的高温强度和塑性明显降低,发生纵裂趋向增大。5)钢中C 在0.12~0.17%,发生纵裂倾向增加。

连铸坯的缺陷与控制技术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引言 (3) 1 连铸坯的形状质量控制 (4) 1.1鼓肚变形 (4) 1.1.1 鼓肚产生的原因 (4) 1.1.2 采取的措施 (4) 1.2菱形变形(脱方) (4) 1.2.1 脱方成因 (5) 1.2.2 减少脱方的措施 (5) 1.3圆铸坯变形 (6) 1.3.1 椭圆形变形 (6) 1.3.2 不规则变形 (6) 2 连铸坯的表面质量控制 (7) 2.1振动痕迹 (7) 2.2表面裂纹 (7) 2.2.1 表面纵裂纹 (7) 2.2.2 表面横裂纹 (8) 2.3表面夹渣 (10) 2.3.1 表面夹渣形成的原因 (10) 2.3.2 解决表面夹渣的方法[5] (11) 2.4保护渣性能对连铸圆坯表面质量的影响[7] (11) 3 连铸坯的内部质量控制 (13) 3.1连铸坯的中心裂纹 (13) 3.1.1内部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3) 3.2连铸坯的内部夹杂物 (14) 3.2.1夹杂物的分类 (15)

3.2.2 夹杂物的来源[9] (15) 3.2.3 连铸坯中夹杂物的控制方法[10]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摘要 连铸坯质量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从广义来说所谓的连铸坯质量是得到严格产品所允许范围以内,叫合格产品。连铸坯质量是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的: 1. 连铸坯的外观形状:是指连铸坯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与结晶器内腔尺寸和表面状态及冷却的均匀程度有关。 2. 连铸坯的表面质量:主要是指连铸坯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夹渣等缺陷。连铸坯这些表面缺陷主要是钢液在结晶器内坯壳形成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与浇注温度,拉坯速度,保护渣性能,浸入式水口的设计,结晶式的内腔形状,水缝均匀情况,结晶器振动以及结晶器液面的稳定因素有关。 3. 连铸坯的内部质量:是指连铸坯是否具有正确的凝固结构,以及裂纹,偏析,疏松等缺陷程度。二冷区冷却水的合理分配,支撑系统的严格对中是保证铸坯质量的关键。 4. 连铸坯的纯净度:只钢中夹杂物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关键词:连铸坯;纯净度;裂纹;保护渣

连铸坯表面凹陷和纵裂分析_刘明华

连铸坯表面凹陷和纵裂分析 刘明华 刘 正 王海川(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冶金学院) 摘 要 从钢水成分、浇注条件、保护渣性能、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马钢连铸坯表面产生凹陷和纵裂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该缺陷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连铸坯 凹陷 纵裂 措施 Analysis on Hollow and Longitudinal C rack on Concast Billet Surface Liu Minghua Liu Zheng (Ma Anshan Iron &Steel Co.Ltd) Wang Haichua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Metallurgy) Abstract The reasons of hollo w and longitudinal crack e xisting on the surface of concast bi-l lets in Ma Anshan Iron &Steel Co.Ltd.have been analyzed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molten steel,casting conditions,performance of mould powder and technical process.Meanwhile some relative ef -fective measurements against these defec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Keywords c oncast billet hollo w longitudinal crack measurement 联系人:王海川,副教授,安徽省马鞍山市(243002)华东冶金学院冶金系 1 前 言 马钢二钢厂现有3台MYF-614型和1台R5.25仿德马克全弧型小方坯连铸机,其中2台MYF-614型四机四流连铸机主要用来浇注普碳钢,浇注断面以150mm 180mm 为主。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连铸坯表面向凹陷和纵向裂纹,且纵 裂缺陷已占总废品量的52.4%,今年有不断发展的趋势,2月份急剧上升到85.4%,严重影响连铸坯的质量。因此,正确认识该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提高连铸坯的表面质量是十分有益的。表1为自去年以来普碳钢表面纵裂发生情况。 表1 普碳钢表面纵裂发生情况 项目 1999年2000年1月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裂纹废品量/t 77.429.032.736.342.824.025.830.343.265.648.473.146.8163占总废品比例/%45.8 24.9 24.5 49.2 47.7 37.5 39.8 46.9 55.9 65.7 62.4 71.8 54.7 85.4 2 连铸坯表面凹陷及纵裂的状态 连铸坯上所形成的纵向凹陷经常出现在铸坯内弧侧表面,距横断面边长约1/4处。此缺陷宽窄不等,长短不一,有局部凹沟,也有贯穿整支铸 坯,多呈凹弧面状,内部有裂纹,剪切时有纵向裂纹产生,裂口粗糙不齐,长度一般在50~150mm,宽度1~3mm,深度30~50mm 。角部凹陷和纵裂在生产中出现过许多,不但影响连铸坯的表面质量,同样也影响铸坯的内部质量。铸坯表面凹陷 55 2000年 12月第16卷第6期 炼 钢Steelmaking Dec. 2000 Vol.16 No.6

连铸坯缺陷及对策

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形成裂纹的原因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的质量已经成为占有市场的主要砝码,连铸坯作为炼钢厂的终端产品,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轧材单位的产量和轧材质量,据统计炼钢厂连铸坯质量缺陷中约70%为连铸坯裂纹,连铸坯裂纹成为影响连铸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缺陷之一,下面将对铸坯在凝固过程中裂纹的形成做简要分析: 一、铸坯凝固过程的形成 铸坯在连铸机内的凝固可看成是一个液相穴很长的钢锭,而凝固是沿液相穴的固液界面在液固相温度区间把液体转变为固体把潜热释放出来的过程。在固液界面间刚凝固的晶体强度和塑性都非常小,当作用于凝固壳的热应力、鼓肚力、矫直力、摩擦力、机械力等外力超过所允许的外力值时,在固液界面就产生裂纹,这就形成了铸坯内部裂纹。而已凝固的坯壳在二冷区接受强制冷却,由于铸坯线收缩,温度的不均匀性,坯壳鼓肚、导向段对弧形不准,固相变引起质点如(AlN)在晶界的沉淀等,容易使外壳受到外力和热负荷间歇式的突变,从而产生裂纹就是表面裂纹。 二、连铸坯裂纹形态和影响因素 连铸坯裂纹形态分为表面裂纹和内部裂纹,表面裂纹有纵向、横向角部裂纹、表面横裂和纵裂、网状裂纹和凹陷等,内部裂纹有中间、中心和矫直裂纹等。 连铸坯裂纹的影响因素: 连铸坯表面裂纹主要决定于钢水在结晶器的凝固过程,它是受结晶器传热、振动、润滑、钢水流动和液面稳定性所制约的,铸坯内部裂纹主要决定于二冷区凝固冷却过程和铸坯支撑系统(导向段)的对弧准确性。铸坯凝固过程坯壳形成裂纹,从工艺设备和钢凝固特性来考虑影响裂纹形成的因素可分为: 1、连铸机设备状态方面有: 1)结晶器冷却不均匀 2)结晶器角部形状不当。 3)结晶器锥度不合适。 4)结晶器振动不良。 5)二冷水分布不均匀(如喷淋管变形、喷咀堵塞等)。 6)支承辊对弧不准和变形。

连铸板坯缺陷图谱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二篇连铸板坯缺陷(AA)

第二篇连铸板坯缺陷(AA) (1) 2.1 表面纵向裂纹(AA01) (3) 2.2 表面横裂纹(AA02) (4) 2.3 星状裂纹(AA03) (5) 2.4 角部横裂纹(AA04) (6) 2.5 角部纵裂纹(AA05) (7) 2.6 气孔(AA06) (8) 2.7 结疤(AA07) (9) 2.8 表面夹渣(AA08) (10) 2.9 划伤(AA09) (11) 2.10 接痕(AA13) (12) 2.11 鼓肚(AA11) (13) 2.12 脱方(AA10) (14) 2.13 弯曲(AA12) (15) 2.14 凹陷(AA14) (16) 2.15 镰刀弯(AA15) (17) 2.16 锥形(AA16) (18) 2.17 中心线裂纹(AA17) (19) 2.18 中心疏松(AA18) (20) 2.19 三角区裂纹(AA19) (21) 2.20 中心偏析(AA20) (22) 2.21中间裂纹(AA21) (23)

2.1表面纵向裂纹(AA01) 图2-1-1 1、缺陷特征 表面纵向裂纹沿浇注方向分布在连铸板坯上下表面,裂纹深度一般为2mm~15mm,裂纹部位伴有轻微凹陷。在连铸浇注过程中,当连铸板坯坯壳在结晶器内所受到的应力超过了坯壳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产生表面纵向裂纹。表面纵向裂纹缺陷在结晶器内产生,出结晶器后若二次冷却不良,裂纹将进一步加剧。 2、产生原因及危害 产生原因: ①钢中碳含量处于裂纹敏感区内; ②结晶器钢水液面异常波动。当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超过10mm时,表面纵向裂纹缺陷易于产生; ③结晶器保护渣性能不良。保护渣液渣层过厚、过薄或渣膜厚薄不均,使连铸板坯凝固壳局部过薄而产生表面纵向裂纹; ④中间包浸入式水口与结晶器对中不良,钢水产生偏流冲刷连铸板坯凝固壳,而产生表面纵向裂纹。 危害:轻微的表面纵裂纹经火焰清理后均能消除;表面纵向裂纹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漏钢;表面纵 向裂纹若送热轧进行轧制可能导致热轧产品出现分层、开裂缺陷。 3、预防及消除方法 ①控制好钢中碳含量,使钢中碳含量不在裂纹敏感区; ②减少结晶器钢水液面异常波动,将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控制在±5mm 以内; ③选择合适的结晶器保护渣; ④保证中间包浸入式水口与结晶器对中,防止钢水出浸入式水口侧孔后出现偏流。 4、检查判断 肉眼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裂纹长度及其分布位置; 表面纵向裂纹一般通过火焰清理可以消除,火焰清理不合格的表面纵向裂纹缺陷坯判废。

连铸坯缺陷及预防措施

连铸坯缺陷及预防措施 1、方坯晶间裂纹、 根源 ?Cu 、Ni、Sn、Nb 与Al等元素的影响; ?铸机表面凹限,即使轻微凹限也会引起裂纹; ?保护渣不合适; ?结晶器液面波动严重; ?菱变严重; ?结晶器锥度太小; 措施 减少杂质元素含量; 导致晶间裂纹的最主要原因是粗大晶粒结构以及沿晶粒边界的沉析,所以防止其产生的主要措施是在结晶器初始凝固阶段得以形成细小而均匀的结构; 防止产生凹馅; 用多水口代替直水口; 2、气泡及针孔 铸坯皮下通气孔称为针孔,而皮下闭气孔称为气泡 根源 ?脱氧不好,氢、氮含量高; ?润滑过度,油中含水; ?保护渣中含水; ?中间塞棒吹氩过度;结晶器波动 措施 ?有效地脱氧; ?注流及钢液面进行有效保护; ?加热润滑油及保护渣; ?采用EMS可有效减少针孔与铸坯表面皮下气泡的数量; ?减少结晶器液面波动 3、铸坯表面夹渣 根源 ?钢水脱氧不够; ?钢水中氧化铝含量高,SiO2、MnO与FeO含量低(铝镇静钢); ?耐火材料质量差;结晶器喂铝线; ?中包水口及结晶器中形成的块渣进入钢水。 措施 ?采用无渣出钢; ?对钢水进行有效脱氧,采用保护浇注; ?中间包碱性覆盖剂; ?加深中包,增大中包钢液深度; ?中包采用挡堰; ?采用能快速吸收钢水夹杂的保护渣(高碱度); ?加大保护渣的用量; ?减少结晶器液面波动,水口侵入深度必须100-150mm 4、横向裂纹

横向裂纹通常出现在角部,但中部区域也会出现,横向裂纹一般出现在振痕的底部。 1、因热脆而形成的表面裂纹 ?C含量0.17-0.25%; ?S含量高; ?随合金元素含量增加,如:Al、Nb、V 及大于1%Mn,裂纹数量增加; ?Al、Nb、N及C沉析于晶粒表面; ?二冷区冷却不挡导致晶粒粗大; ?二冷区支撑辊对中不好; ?保护渣选择不当; ?负滑脱时间过长。 2、横向角部裂纹 角部冷却过度; ?结晶器冷却不当; ?结晶器和支撑辊对中不好; ?矫直温度过低; ?高如:Al、Nb、V 及大于1%Mn含量钢水非常敏感,加入钛能有效降低裂纹的程度;?二冷区冷却不均或冷却过度; ?保护渣不合适; ?铜管弯月面区域变形过大; ?钢水温度过低; ?结晶器锥度过大。 措施: ?使S含量<0.020%; ?拉矫机区域温度保持在900℃以上; ?采用多点矫直; ?如果在奥氏体晶粒面存在AlN,加入0.02-0.04%Ti,降低可溶性N含量则可有效减少横向裂纹; ?准确控制结晶器及其锥度、变形和磨损等; ?严格控制结晶器震动; ?调整好二冷区冷却及支撑辊。 5、纵向表面裂纹 纵向裂纹的源头在结晶器,但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及机械应力,裂纹会长大。该类型的裂纹大多数出现在含1%Mn,0.03%Nb及V的高强度钢种中,与S、P一样,高铝和氮含量也会有影响。 根源: ?高Al、Nb、V、Mn、N、S、P含量; ?变化拉速和增加拉速; ?结晶器液面波动; ?浸入式水口对中不好; ?浇注温度过高; ?结晶器状况不佳;结晶器振动不规则; ?保护渣不合适; ?出结晶器后及喷淋段上部冷却过度;结晶器与足辊对中不好。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的控制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的控制 柳钢转炉炼钢厂钱学海 摘要针对柳钢转炉炼钢厂连铸二车间表面纵裂纹率上升的情况,分析了表面纵裂纹的形成机理,结合连铸二车间的实际生产情况,认为产生表面纵裂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结晶器冷却强度不合理、保护渣选择不当、水口插入深度不合理、职工操作水平不稳定等,为此,采取了优化结晶器冷却、优化保护渣的使用、调整水口插入深度、稳定操作水平等一系列的改进措施,铸坯的表面纵裂纹率从年初的4%以上降低到最近几个月的0.7%以下。 关键词连铸纵裂纹控制 1 前言 柳钢转炉炼钢厂连铸二车间的4#、5#、6#板坯连铸机均是一机一流直弧形板坯连铸机,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07年热试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台年。自投产以来表面纵裂纹一直是影响铸坯表面质量的最主要的缺陷,为此我厂组织开展了降低板坯裂纹率的攻关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板坯裂纹率已由20%以上降至5%左右。但板坯裂纹问题仍然是限制我车间提高产品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在2009年里,我车间表面纵裂纹率出现了上升的情况,在分析了表面纵裂纹的形成机理后,结合我车间的实际生产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铸坯的表面纵裂纹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2 连铸坯裂纹形成机理[1] 铸坯的表面纵裂纹发源于结晶器,由于热流分布不均匀,造成坯壳生长厚度不均,在坯壳薄的地方产生应力集中;结晶器壁与坯壳表面间的摩擦力使坯壳承受较大的负荷,在牵引坯壳向下运动时产生纵向应力,这种应力与从结晶器窄面到宽面中心线的距离呈直线增加,最大处在板坯的中间。而钢水静压力随着坯壳往下移动呈直线增加,静压力使得坯壳往外鼓,表面裂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 连铸坯表面裂纹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结晶器冷却强度的影响 铸坯的表面纵裂纹发源于结晶器内弯月面处初生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结晶器冷

铸坯表面横裂纹的形成机理

铸坯表面横裂纹的形成机理 白进恩 (河北钢铁集团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摘要:对连铸中厚板坯表面横裂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 并对工艺、设备、操作等进行技术攻关, 使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改善, 基本解决了铸坯的表面裂纹缺陷。 1、 前言 敬业集团1600 mm 板坯连铸机是一台直弧形连铸机,弧形半径9 m,冶金长度24 m ,其浇铸规格为220 mm ×1600mm ,年产板坯200万吨。敬业钢铁中厚板板坯连铸机自2008年3月份投产以来, 由于工艺、设备及操作等原因, 铸坯合格率低。 2、 缺陷形貌 连铸板坯常见的表面缺陷是横裂纹,横裂纹多出现在大面和边部,位于内弧面振痕波谷处,长度在20 mm 左右,有的长达30~50 mm ,裂纹一般深浅不一,多在2~8mm 。通常情况下,表面横裂纹隐藏在铸坯皮下,不易直接观察到,通过铸坯的表面酸洗或火焰清理后才能显露出来,见图1。近年来,随着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铸坯的产量、品种和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但是,裂纹一直得不到控制,产生数量可观的降级品。2011年对工艺、操作及设备等进行技术攻关, 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改善与控制。 轧制较厚规格钢材时,铸坏表面常出现横裂形成“山峰状”、“曲线状”或“M 形状”表面缺陷。影响轧制板的表面质量, 增加钢板表面的修磨量和废品量。 图1 连铸板坯表面横向裂纹(经火焰清理)

图2 钢板表面横裂实物图 3、铸坯表面横裂纹形成机理 结晶器振动的目的是防止初生坯壳与结晶器黏结漏钢,但不可避免地会在 初生坯壳表面留下震动痕迹。而铸坯横裂纹产生于振动痕迹的波谷处,振痕越深,横裂纹越严重。裂纹的发生率还与振痕形貌有关,振痕越深,呈“沟槽”形,曲率半径越小,越容易发生横裂纹和角横裂。连铸坯表面横裂起源于结晶 器中振痕波谷处,最后在矫直过程中形成。横裂形成具体分6个阶段:①靠结 晶器壁生长正常的凝固组织,即细小等轴晶(坯壳晶、激冷层),其晶粒尺寸约500μm;②负滑脱凝壳向内运动,凝壳离开结晶器壁,温度达1 350℃;③导致 表面晶粒异常长大,粗大化达到1mm~2mm;④在大晶粒晶界碳、氮化物析出,弱化的晶界产生微裂纹源;⑤在异常粗大的晶界上形成先共析相铁素体网,其 强度是奥氏体的1/4,构成新的裂纹源;⑥在连铸坯矫直过程中微裂纹扩展成为 裂纹。见下图: ①细小等轴晶粒500μm②负滑脱凝壳向内运动,温度达1350℃③γ晶粒1mm~2mm →→ 3、影响铸坯横裂纹形成的因素 3.1钢水成分 3.1.1碳含量 【C】为0.09%~0.15%时,板坯坯壳厚度不均匀性强,对裂纹敏感性较强,这 是由于在弯月面附近坯壳形成过程中,发生包晶相变反应,坯壳发生了较大的 体积收缩和线收缩引起的,同时与该碳范围铸态奥氏体晶粒大,延伸率较低有关。

连铸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和改进的技术措施

姓名:陈守汪 班级: 冶094班 学 号:099014214 2018年5月14日

连铸表面裂纹产生地原因和改进地技术措施 摘要:连铸坯表面裂纹地产生主要取决于:钢成分对裂纹敏感性、浇铸工艺条件及连铸机设备状况?带液芯地连铸坯在连铸机内运行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是坯壳产生裂纹地外因,钢地高温力学行为是产生裂纹地内因,而设备和工艺因素是产生裂纹地条件?根据所浇钢种,对连铸机设备地调整应符合钢水凝固收缩规律,以坯壳不发生变形为原则.优化工艺参数,使其处于能够保证连铸坯不产生裂纹或不足以造成废品地允许范围内,得到合理地铸坯凝固结 构.b5E2RGbCAP 关键词:铸坯表面纵裂纹、铸坯表面横裂纹 主要内容:铸坯裂纹是影响连铸机产量和铸坯质量地主要缺陷.据统计,铸 坯各类缺陷中有50汹裂纹缺陷.铸坯出现裂纹,轻者需进行精整,重者会导致漏钢和废品,既影响连铸坯生产率,又影响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成 本. plEanqFDPw 1铸坯表面纵裂纹 1. 1 板坯表面纵裂纹特征 表面纵裂纹可能在板坯宽面中心区域或宽面到棱边地任一位置产生.综合分 析表明,纵裂纹有以下特征: (1>产生纵裂纹地表面常伴有凹陷(depression>, 纵裂纹地严重性与表 面凹陷相对应. (2>裂纹沿树枝晶干方向扩展. (3>裂纹内发现有硅、钙、铝等元素地夹杂物. (4>在裂纹周围发现有P, S, Mn地偏析. (5>裂纹边缘出现一定地脱碳层,说明裂纹是在高温下形成扩展地. 1.2 表面纵裂纹产生地原因板坯表面纵裂纹在连铸机内产生原因如下 (1>板坯横断面低倍检验表明,纵裂纹起源于激冷层薄弱处(约2?3mm> .

连铸坯表面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

连铸坯表面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 【摘要】对于连铸板坯而言,振痕和裂纹是其主要的质量缺陷问题。虽然这个缺陷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连铸坯的质量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处理调还会带来很多附加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在生产不锈钢和高强度钢品种时,这种质量缺陷所带来的弊端更加明显。 【关键词】连铸坯;振痕;质量影响 1振痕形成机理 在连铸坯生产中,振痕和裂纹是两种最为常见的质量缺陷问题,主要是由于弯月面顶端溢流造成的,该缺陷形成以后会附带其他质量缺陷一并产生。 2振痕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振痕对连铸坯的质量影响会导致后期出现列裂纹,包括横裂纹、角部横裂纹及矫直裂纹。如果连铸坯内掺杂的杂质较多,会导致大规模网状裂纹的出现,甚至出现穿钢现象。如果在连铸坯出现振痕的地方晶粒很大,就会产生晶间裂纹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对连铸坯修磨,从而提高成材率。 3影响振痕深度的因素 振动参数对振痕形状和深度有重要影响。其中振幅、频率、负滑脱时间及振动方式最为重要;结晶器保护渣的耗量、粘度、保温性能及表面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钢的凝固特性对振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当钢中碳含量和钢中Ni/Cr 比影响最突出。当钢中碳含量为0.1%左右,Ni/Cr≈0.55左右,铸坯表面振痕最深。 4减少振痕深度的措施 采用小振幅(s)、高频率(f)及减少负滑脱时间(tN),可以有效的减少振痕的深度;采用非正弦振动方式可以减少振痕的深度,这是因为非正弦振动其负滑脱时间tN比正弦振动短;采用渣耗量低,粘度高的保护渣,可以使振痕深度变浅。采用保温性能好和能增加弯月面半径的保护渣可以减少振痕深度;提高不锈钢、钢液的过热度,尤其是含钛和含铝的不锈钢对减少该钢表面振痕深度是有效的。 提高结晶器进出冷却水的温差,对减少振痕深度是有利的。 5铸坯表面裂纹 5.1表面纵裂纹

连铸方坯中心裂纹成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连铸方坯中心裂纹成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钢厂4#连铸机中心裂纹的研究攻关 摘要:对一钢厂4#连铸机方坯中心裂纹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钢水过热度、二次冷却强度、拉速等对铸坯中心裂纹的影响,根据分析所得的结论,采取了合理的工艺措施并进行了适当的技术改造,使中心裂纹发生率降低到%以下。 关镇词:连铸机方坯中心裂纹 1.前言 韶钢一炼钢厂4#连铸机投产于1997年,该机为R6m,3机3流全弧形连铸机铸坯断面为160 mmX 160 mm,结晶器长850 mm,二冷段采用单管式表面喷淋冷却方式,火焰切割,中间包采用塞棒控制或采用长寿包定径水口浇铸。敞开式浇注,生产钢种主要为Q235、Q215、HRB335. 该连铸机投产以来生产的160 mm ×160 mm铸坯一直存在的中心裂纹缺陷。随着韶钢的发展,高线厂将替代三轧四轧制,高线在轧制时出现冲钢事故,严重影响生产的顺行。为此对我厂生产的铸坯提出了较高的的质量要求。2008年由于中心裂纹挑废的占坯产量的5%。,严重影响了一钢厂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炼钢厂于月成立了攻关组。目标是要把挑废率降到%。我们结合了当前的生产形式和现场实际进行了公关,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2. 中心裂纹的形态及对轧制产品的影响 中心裂纹的形态

﹙图-1 ﹚ 4#连铸机铸坯中心裂纹在断面上是呈不连续的岛状(点状)分布(如图-1),有时有两到三个点。点之间的连线往往是线状的肉眼可见的中心线裂纹,严重时则沿整个铸坯长度方向连续分布并贯通,并伴随着中心偏析疏松。单个点直径在5—15mm之间,裂纹长20^50mm在铸坯处于发红状态时中心裂纹不易察觉,铸坯冷却至室温时则清晰可辨,给在线控制带来很大困难。 2. 2对轧制产品的影响 线材厂对中心裂纹铸坯进行的轧制表明,轧制过程轧成品裂纹不能焊合,经常出现断裂冲钢。 3.中心裂纹形成机理及原因分析 形成机理 通过查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和现场跟踪生产总结,认为4号机方坯中心裂纹形成的机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钢的高温变形理论,结合钢的高温力学性能.中心裂纹形成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搭桥形成由于凝固坯壳的不均匀形成。在凝固末期.凝固前沿搭桥,将钢液封住,上部钢液无法填充,这样被封住的钢液继续凝固时就会形成缩孔,这种缩孔在断面上有时呈现出中心裂纹形态。

连铸坯内部缺陷

连铸坯内部缺陷 连铸坯的内部质量,主要取决与其中心致密度。而影响连铸坯中心致密度的缺陷是各种内部裂纹、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以及铸坯内部的宏观非金属夹杂物。连铸坯的内裂、中心偏析和疏松这些内部缺陷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和铸坯的二次冷却以及自二冷区至拉矫机的设备状态有关。 1)内部裂纹形成的原因 各种应力(包括热应力、机械应力等)作用在脆弱的凝固界面上产生的裂纹成为内部裂纹。通常认为内裂纹是在凝固的前沿发生的,大都伴有偏析的存在,因而也把内裂纹称为偏析裂纹。还有一种说法是内裂纹是在凝固前沿发生的,其先端和凝固界面相连接,所以内裂纹也可以称为凝固界面裂纹。除了较大的裂纹,一般内裂纹可在轧制中焊合。 连铸坯的内部裂纹是指从铸坯表面一下直至铸坯中心的各种裂纹,其中包有中间裂纹、对角线裂纹、矫直弯曲裂纹、中心裂纹、角部裂纹。无论内裂文的类型如何,其形成过程大都经过三个阶段:1 拉伸力作用到凝固界面;2 造成柱状晶的晶界见开裂;3 偏析元素富集的钢液填充到开裂的空隙中。内裂发生的一般原因,是在冷却、弯曲和矫直过程中,铸坯的内

部变形率超过该刚中允许的变形率。通常在压缩比足够大的情况下,且钢的纯净度较高时,内裂纹可以在轧制中焊合,对一般用途的钢不会带来危害;但是在压缩比小,钢水纯净度较低,或者对铸坯心部质量有严格要求的铸坯,内裂就会使轧制材性能变坏并降低成材率。 2)中心裂纹 铸坯中心裂纹在轧制中不能焊合,在钢板的断面上会出现严重的分层缺陷,在钢卷或薄板的表面呈中间波浪形缺陷,在轧制中还会发生断带事故,给成品材的轧制和使用带来影响 A裂纹的成因分析 铸坯裂纹的形成时传热、传质和应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带液芯的高温铸坯在铸机内运行过程中,各种力的作用是产生裂纹的外因,而钢对裂纹的敏感性是产生裂纹的内因。铸坯是否产生裂纹决定于钢高温力学性能、凝固冶金行为和铸机运行状态,板坯中心裂纹是由于凝固末端铸坯鼓肚或中心偏析、中心凝固收缩产生的。 1 控制铸机的运行状态 刚的高温力学性能与铸坯裂纹有直接关系,铸坯凝固过程固、液及诶按承受的应力(如热应力、鼓肚

连铸坯缺陷分析

40.二次冷却与铸坯质量有什么关系? 经过二次冷却的铸坯,易存在表面缺陷、内部缺陷和形状缺陷,它影响了铸坯的质量。 通常表面缺陷起源于结晶器,内部缺陷也起源于结晶器,在连铸界已成共识。但二次冷却区若软硬件配置不合理,将进一步扩大各种缺陷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只分析二次冷却的影响。 a 表面缺馅 (1)表面纵向裂纹:主要原因是二次冷却局部过冷产生纵向凹陷从而导致纵向裂纹。 (2) 表面、角部横向裂纹:二次冷却的水量过大、喷嘴偏斜直射铸坯角部等造成了表面横向裂纹。 (3)表面对角线裂纹:一般出现在方坯中,主要是由于四个面喷水不均匀、喷嘴堵塞等造成。 b 内部缺陷 (1) 中间裂纹:它是由于铸坯在凝固过程中过冷或不均匀二次冷却产生的热应力作用在树枝晶较弱的部位而产生的、也称为冷却裂纹。 (2)中心星状裂纹(轴心裂纹):原因是二次冷却过激造成了中心星状裂纹。 (3)中心偏析与中心疏松:中心偏析与中心疏松是对应的,它的形成是铸坯在二次冷却区凝固过程中,由于喷水冷却不均,柱状晶生成不规则;产生了“搭桥·现象。 c 形状缺陷

(1)菱形变形:它主要是在结晶器中形成,二次冷却不均匀会加剧菱形变形的形成,原因是喷嘴堵塞及安装时不对中、四侧水量不均匀、喷射角过大造成角部过冷。 (2)纵向凹陷:原因是二冷装置对弧不准,二次冷却局部过冷(特别是二次冷却装置的上部)。 41.高效连铸的二次冷却与传统连铸有什么不同? 高效连铸与传统连铸相比,拉坯速度明显提高。在高拉速浇铸情况下,结洁净器出口处坯壳较薄,冶金长度增加。高效连铸的二次冷却与传统连铸二次冷却相比的特点是: ①冷却强度提高。在国外高速连铸中,二冷比水量已达到2.5~3.0L /kg。 ②二次冷却要求均匀,即根据铸坯不同情况实现控制冷却。 为了满足连铸高效化的要求,达到均匀强冷的效果,获得具有恒定高温的连铸坯,在板坯连铸中趋向于采用有直线段的二冷段(立弯式)冷却,以获取对称的均匀冷却,在方坯连铸中尽量采用无障碍喷淋冷却,已获得更有效、更均匀的冷却效果,因此多采用刚性引锭杆。在供水制度控制上广泛采用了计算机机动态控制二冷技术,对二冷实行优化配水。此外;对冷却方式进行改进:开发高效冷却技术,如采用了气一水喷雾冷却;喷雾冷却、干式冷却等。 42.二次冷却的强度是如何确定的? 确定二次冷却强度的原则: (1)在整个二冷区应当采取自上到下冷却强度由强到弱的原则;由结

连铸方坯缺陷图谱

连铸方坯缺陷图谱 1.表面纵裂纹 定义与外观 沿拉坯方向,铸坯表面中心位置附近产生的裂纹,裂纹长10~1500mm,宽0.1~3.5mm,深<5mm。成因及危害 在结晶器弯月面区(钢液面下170mm)左右,钢液凝固在固相线以下发生δ→γ转变,导致凝固厚度生产的不均匀性,由于热收缩使坯壳产生应力梯度,在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坯壳在表面形成纵向凹陷,从而形成纵向裂纹。简言之,结晶器弯月面区凝固壳厚度不均匀性是产生表面纵裂纹的根本原因,在二冷区铸坯裂纹进一步扩展。导致表面纵裂纹指数增加的因素有:(1)钢水成分◆[S]>0.020%,[P]>0.017%;◆Mn/S降低;◆[C]=0.12~0.17%;包晶反应钢δ→γ转变,收缩大,气隙形成,坯壳折皱,结晶器热流不稳定,坯壳厚度生产不均匀性加重;(2)拉速增加;(3)保护渣熔化性能不良、液渣层过厚或过薄导致渣膜厚薄不均,使局部凝固壳过薄。液渣层厚度<10mm;(4)结晶器液面波动≥5mm;(5)结晶器热流和冷却◆低碳钢结晶器热流>60Cal/cm2;◆中碳钢结晶器热流>41Cal/cm2;(6)结晶器锥度不合适;(7)结晶器钢液流动◆水口不对中;◆水口插入深度不合适。(8)结晶器振动◆振痕深; ◆负滑脱时间增大。 裂纹严重时会造成漏钢和钢坯废品。 预防及消除方法 防止纵裂纹产生的根本措施就是使结晶器弯月面区域坯壳厚度均匀生长。 (1)尽量降低钢中[S]、[P]含量,提高Mn/S。 (2)合适的拉坯速度。 (3)合适的保护渣◆η·ν=2~4 ◆液渣层厚度10~15mm◆高结晶温度的保护渣◆均匀渣膜厚度(150μm/0.3~0.5kg/m2)。 (4)保证结晶器钢水流动合理性◆结晶器液面波动±3~±5mm◆水口对中◆合适的水口插入深度。 (5)保证结晶器初始坯壳均匀生长◆合适结晶器锥度◆结晶器弱冷◆热顶结晶器。 (6)合适的结晶器振动◆合适的负滑脱值◆合适的频率和振幅◆振动偏差(纵向、横向< 0.2mm)。 (7)良好的连铸机设备状况,保证出结晶器铸坯运行良好◆结晶器与零段、二冷区上部对弧要准◆冷却均匀性良好。 检查与处置 用肉眼检查; 进行火焰清理,缺陷严重部位切除判废。

铸坯缺陷图谱及预防

1.表面纵裂纹 定义与外观: 沿拉坯方向,铸坯表面中心位置附近产生的裂纹,裂纹长10~1500mm,宽0.1~3.5mm,深<5mm。 成因及危害: 在结晶器弯月面区(钢液面下170mm)左右,钢液凝固在固相线以下发生δ→γ转变,导致凝固厚度生产的不均匀性,由于热收缩使坯壳产生应力梯度,在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坯壳在表面形成纵向凹陷,从而形成纵向裂纹。简言之,结晶器弯月面区凝固壳厚度不均匀性是产生表面纵裂纹的根本原因,在二冷区铸坯裂纹进一步扩展。 导致表面纵裂纹指数增加的因素有: (1)钢水成分◆[S]>0.020%,[P]>0.017%;◆Mn/S降低;◆[C]=0.12~0.17%;包晶反应钢δ→γ转变,收缩大,气隙形成,坯壳折皱,结晶器热流不稳定,坯壳厚度生产不均匀性加重; (2)拉速增加; (3)保护渣熔化性能不良、液渣层过厚或过薄导致渣膜厚薄不均,使局部凝固壳过薄。液渣层厚度<10 mm; (4)结晶器液面波动≥5mm; (5)结晶器热流和冷却◆低碳钢结晶器热流>60Cal/cm2;◆中碳钢结晶器热流> 41Cal/cm2; (6)结晶器锥度不合适; (7)结晶器钢液流动◆水口不对中;◆水口插入深度不合适。 (8)结晶器振动◆振痕深;◆负滑脱时间增大。 裂纹严重时会造成漏钢和钢坯废品。 预防及消除方法: 防止纵裂纹产生的根本措施就是使结晶器弯月面区域坯壳厚度均匀生长。 (1)尽量降低钢中[S]、[P]含量,提高Mn/S。 (2)合适的拉坯速度。 (3)合适的保护渣◆η·ν=2~4 ◆液渣层厚度10~15mm◆高结晶温度的保护渣◆均匀渣膜厚度(150μm/0.3~0.5kg/m2)。 (4)保证结晶器钢水流动合理性◆结晶器液面波动±3~±5mm◆水口对中◆合适的水口插入深度。 (5)保证结晶器初始坯壳均匀生长◆合适结晶器锥度◆结晶器弱冷◆热顶结晶器。(6)合适的结晶器振动◆合适的负滑脱值◆合适的频率和振幅◆振动偏差(纵向、横向<0.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