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一)

化学试题2015.04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5年3月28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能见蔚蓝”,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提倡反复使用塑料袋

B.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焚烧

C.纸张提倡双面使用,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D.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2.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B.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C.患肥胖症的病人应禁止摄入油脂D.多食用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3.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溶解性B.可燃性C.挥发性D.导电性

4.今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以下属于“国家节水标志”

的图标是

A B C D

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一氧化碳B.氧气C.汞D.硫酸铜

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A.液氧熟石灰空气B.活性炭酒精碘盐

C.生铁干冰矿泉水D.金刚石冰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剩余固体7.关于下列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H2②Ca2+③NO2④⑤

A.①可表示两个氢原子B.③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

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8.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C.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D.用食品级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等自制汽水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 B.过滤C.称取氯化钠D.稀释浓硫酸

10.视黄醇对治疗夜盲症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式可表示为C20H30O X,相对分子质量为286。下列有关视黄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视黄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视黄醇的化学式中x=2

C.视黄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视黄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11.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

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12.有机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Y和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Z都是有机物B.X的化学式是C2H5OH

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原子数目均不变

13.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是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D含有两种元素,B、C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④是

放热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一定是中和反应B.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反应②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14

A.对除杂的认识 B.对知识的应用

①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②用溶解、过滤、蒸发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

③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除硝酸钾中少量氯化钠①厨房洗涤剂可以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②液化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③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C.对现象的描述 D.对概念的理解

①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烟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①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15.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下图所示。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

的个数为

A.1个B.2个

C.3个D.4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16.(8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②工业上炼铁的气体▲;

③炉具清洁剂中的碱是▲;④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

(2)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右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②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

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 O2 + ▲ + H2O = Cu2(OH)2CO3

③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出银的微小晶粒,

生成了红棕色的液溴(Br2)使玻璃呈现暗棕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4分)如图所示,若将稀硫酸比作初三学生在“应

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

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

每层中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

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二层时的氧化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一层时的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以上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18.(8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仪器a名称是▲。

(2)在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按照产生气体的流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在上述仪器A~F中选择连接一套实验装置▲(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用该套装置在实验室还能制取其他气体,请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氨气(NH3)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通过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若用G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5)某学习小组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氨气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填编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2),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填编号)。

A.水和浓硫酸B.水和氯化钠固体

C.水和硝酸铵固体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19.(5分)我国有丰富的钛铁矿资源,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利用钛铁矿可以提取金属钛。以下为某化工企业从钛铁矿中提取金属钛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①中反应为2FeTiO3 + 6C + 7Cl2 2X + 2TiCl4 + 6CO,则X为▲;

(3)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

(4)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Ar的作用是▲。

20.(10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

为探究过碳酸钠的性质,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

①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

中加入适量水

固体溶解

过碳酸钠易溶于水,

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

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

有大量气泡

产生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木条复燃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过氧化氢。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

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的含量测定

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一定条件

【实验讨论】

(1)①称量装置E的质量;②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③关闭活塞K,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④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⑤依次关闭活塞K1、K3、K4,打开活塞K K2、,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⑥再次称量装置E的质量。

以上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⑤③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②④①⑤③⑥

(2)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装置中原有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

(3)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4)同学们称取6.63g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他杂质)进行实验,根据实验后E装置增重2.42g,求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装置F的作用是▲,若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填“偏高”或“偏低”)。

2014—2015学年度中考模拟考试(一)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说明:1.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

①凡写错化学式、漏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和未配平的均不给分。 ②反应条件、沉淀及气体符号等错误,满两处扣1分。 2.凡专用名词写错别字均不给分。

3.答主观题时,若使用与参考答案不同的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第I 卷 选择题(共15分)

1-15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C

3.B

4.B

5.C

6.D

7.B

8.A

9.D 10.A 11.C 12.B 13.A 14.B 15.D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16. (8分,⑵②两空都对1分,其余每空1分)

⑴①CH 4 ②CO ③NaOH ④NaHCO 3

⑵①④ ② ②2、CO 2 ③2AgBr==2Ag+Br 2 17. (4分,每空1分)

⑴ Fe + H 2SO 4 FeSO 4 + H 2↑ ⑵Fe 2O 3 + 3H 2SO 4 Fe 2(SO 4)3 + 3H 2O ⑶BaCl 2 + H 2SO 4 BaSO 4↓ + 2HCl ⑵⑶ 18. (8分,每空1分)

⑴长颈漏斗

⑵FACBE 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集满 ⑶2H 2O 2 2H 2O + O 2↑(或实验室制氢气也可) ⑷c ⑸ABD ⑹AD 19. (5分,每空1分)

⑴+4 ⑵FeCl 3 ⑶7:1

⑷2Mg+TiCl 4 Ti+2MgCl 2 20. (10分,每空1分,⑷2分)

O 2 Na 2CO 3 + CaCl 2 CaCO 3↓ + 2NaCl Na 2CO 4 + H 2O Na 2CO 3 + H 2O 2 ⑴D ⑵除去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 装置 ⑶将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排出,被E 装置充分吸收 ⑷Na 2CO 3~CO 2

106

44

x 2.42g 求出x=5.83g ……………1分 样品中m (Na 2CO 4)=6.1g ,m (Na 2CO 3)=0.53g

Na 2CO 4%≈92.0%……………1分

⑸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 装置,干扰实验 偏高

MnO 2

光照

800℃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

化 学 部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Fe —56 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Hg ”的元素名称为 A .汞 B .贡 C .银 D .氢 2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Al B .O C .Fe D .Si 29.鱼类食物富含铁,此处“铁”指的是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30.糖水属于 A .悬浊液 B .乳浊液 C .溶液 D .纯净物 31.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 .PM2.5 B .SO 2 C .CO 2 D .N 2 32.氧化铟(In 2O 3)可用于制作触摸屏,其中铟元素(In )的化合价为 A .0 B .+2 C .+3 D .+6 33.取用氯酸钾的仪器是 A .燃烧匙 B .滴管 C .镊子 D .药匙 34.胆矾的化学式为 A .CuO B .CuSO 4 C .CuSO 4·H 2O D .CuSO 4·5H 2O 35.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 .自来水 C .蒸馏水 D .石灰水 36.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 .2H B .2H 2 C .H D .H 2 37.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 .燃料燃烧 B .光合作用 C. 溶洞形成 D. 动物呼吸 38.反应3 C +4NH 3???→?一定条件3CH 4+2X 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储能装置,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N 2 B .H 2 C .C 2H 4 D .C 2H 2 39.在反应H 2+CuO ?→? ? Cu +H 2O 中,氧化剂是 A . Cu B .H 2O C .CuO D .H 2 40.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 .加水 B . 降温 C .蒸发水 D .加溶质 4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火星四射 B .木炭:蓝色火焰 C .镁带:生成氧化镁 D .硫粉:黄色火焰

最新届金山区初三英语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2学年金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英语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3-01 考生注意:本卷有七大题,共99小题。试题均采用连续编号,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在答题纸上完成,做在试卷上不给分。 Part 1 Listening (第一部分听力)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 听力理解): (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 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 ( 6分) A B C D E F G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4. ______ 5. ______ 6. 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 ( 根据你听 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10分) 7. A) To see a film. B) To have a picnic. C) To watch TV. D) To go shopping. 8. A) Once a day. B) Once a week. C) Once a month D) Twice a week. 9. A) A teacher. B) A designer. C) A doctor. D) A worker. 10. A) At 7:15. B) At 7:45. C) At 8:00. D). At 8:15. 11. A) Near the supermarket. B) At the railway station. C) At home. D) In the hospital. 12. A) Because it is convenient. B) Because it is noisy. C) Because it is quiet. D) Because it clean. 13. A)Both like music. B) Both like the judges. C) Neither of them likes music. D) Neither of them likes the judges. 14. A) Jane.B) John. C) Mr. Jackson. D) Mrs. Jackson. 15. A) In 1945. B) In 1950. C) In 1955. D) In 1965. 16. A) Get some sleep. B) Listen to music. C) Do some sports. D) Sing karaoke.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练习九年级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规定区域答题无效。 3.交卷时,只需交答卷纸,但本试卷请妥善保管,以备讲评之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大米霉变 C.灯泡发光 D.铁钉生锈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 B.石灰水 C.汽水 D.空气 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 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 4.下面氧气和二氧化碳(或干冰)的自述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5.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B.2CO + O2 点燃 2CO2 C.CaCO3 高温CaO + CO2↑ D.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6.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取氯化钠固体 B.检验装置气密性 C.存储氢气 D.点燃酒精灯 7.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氮气、稀有气体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A.9.2 g B.9.8 g C.10.8 g D.10.2 g 9.下列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中错误的是 10.据你的生活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油站、油漆厂等地方要严禁烟火 B.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作灯火实验 D.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11.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NO2)气体,

金山区初三英语一模卷及答案

2018.1金山区初三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有7大题,共94小题。试题均采用连续编号,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在答题卡上完成,做在试卷上不给分。 Part 1 Listening (第一部分听力)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听力理解) (共30 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根据你听到 的内容,选出 相应的图片) (6 分)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4. ______ 5. ______ 6. 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8分) 7. A) Apple. B) Chocolate. C) Chocolate cake. D) Apple pie. 8. A) Go shopping. B) Watch TV. C) See a film. D) Have a picnic. 9. A) 8:00. B) 8:15. C) 8:20. D) 10:30. 10. A) In a meeting room. B) In a reading room. . C) In a booking office. D) In a police office. 11. A) By going on a diet. B) By eating fruit . C) By having fewer meals. D) By running regularly. 12. A) Doctor and patient. B) Mother and son.

2019-2020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测试(一)2019-2020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H 1 C 12 N 14 O 16 Ca 23 Fe 56 Cu 64 Zn 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1分)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P + O2P2O5 B.4Fe + 3O22Fe2O3 C.2KMnO4K2MnO4 + MnO2 +O2↑D.2Fe+3H2SO4═Fe2(SO4)3+H2↑ 5.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二个氢分子—2H B.锌元素—Zn C.正二价的铜元素—Cu2+D.氯化铝—AlCl 8.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Zn B.O C.N D.Cl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固体药品 B .稀释浓硫酸 C .测液体pH D .读液体体积 塑料包装袋 C.玻璃茶杯 子间有间隔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与此倡导不相符15.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 3和Zn(NO 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 .只有Ag B .Fe 、Zn C .Fe 、Ag D .Ag 、Zn 、Fe 15.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 10H 14N 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B . 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C . 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 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16.如图是M 、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 1℃时,M 、N 的溶解度相等 B .M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t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N >M D .将t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 1℃,均有溶质析出 1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 .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9.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火焰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 8+5O 2 3CO 2+4H 2O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金山区2018年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数学(模拟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8.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a、b是不等于0的实数,2a=3b,那么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B);(C);(D). 2.在Rt△ABC中,,,,,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 3.将抛物线平移,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经过原点,那么平移的过程为(▲) (A)向下平移3个单位;(B)向上平移3个单位; (C)向左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4个单位. 4.如图1,梯形ABCD中,AD∥BC,AB=DC,DE∥AB,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B); (C);(D). 5.一个三角形框架模型的三边长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40厘米,木工要以一根长为60厘米的木条为一边,做一个与模型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那么另两条边的木条长度不符合条件的是(▲) (A)30厘米、45厘米;(B)40厘米、80厘米; (C)80厘米、120厘米;(D)90厘米、120厘米. 6.在Rt△ABC中,∠ACB=90°,AC=12,BC=9,D是AB的中点,G是△ABC的重心,如果以点D为圆心DG为半径的圆和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的圆相交,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直接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计算:▲. 8.计算:▲. 9.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1∶4,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是▲. 10.在Rt△ABC中,∠C=90°,sinA=,那么cosA= ▲. 11.已知一个斜坡的坡度,那么该斜坡的坡角为▲. 12.如图2,E是□ABCD的边AD上一点,AE=ED, CE与BD相交于点F,BD=10,那么DF= ▲. 13.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14.点(-1,a)、(-2,b)是抛物线上的两个点, 那么a和b的大小关系是a ▲ b(填“>”或“ BC,CD是Rt△ABC的高,E是AC的中点,ED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DF是BF和CF的比例中项; (2)在AB上取一点G,如果AE?AC=AG?AD, 求证:EG?CF=ED?DF. 24.(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4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y轴相交于点C,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A,OA=O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为P.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和顶点P的坐标;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M,求∠PMC的正切值; (3)点Q在y轴上,且△BCQ与△CMP相似,求点Q的坐标.

上海市2017-2018学年初三化学一模实验专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12月19日化学秦雷威初中化学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②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 ④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 Ⅱ.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 Ⅲ.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 Ⅳ.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

2.某小组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探究实验中进入C中的气体(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开始时,先(选填“通CO”或“加热”),目的是.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剂是.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A中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选填“>”、“<”、“=”)B中增加的质量. ③探究进入C中气体,甲同学认为是CO、H2O,乙同学认为是CO2、CO,你认为还可能是. 若甲同学的结论正确,除了E处有火焰,还依据的实验现象是.Ⅰ.A中固体变红Ⅱ.B中石灰水变浑浊Ⅲ.C中固体变蓝Ⅳ.D中石灰水无变化. 3.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是Cu、Fe2O3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比例,称取该粉末5.0g装硬质玻璃管中,按图1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①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②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2014届金山区初三英语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英语试卷 Part 1 Listening (第一部分 听力)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听力理解) (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 (6分) A B C D E F G H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4. ______ 5. ______ 6. 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 (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8分) ( ) 7. A) 2:15. B) 2:30. C) 2:50. D) 3:05. ( ) 8. A) Near the moon. B) In the dream. C) In China. D) On the moon. ( ) 9. A) Mum ’s. B) Peter ’s. C) Jane ’s. D) Theirs. ( )10. A) By bus. B) On foot. C) By taxi. D) By bike. ( ) 11. A) Jack. B) Steven. C) Frank. D) The two boys. ( ) 12. A) Yellow and white. B) White. C) Yellow. D) Blue. ( ) 13. A) Shop owner and shop assistant. B) Mother and son. C) Teacher and student. D) Manager and secretary. ( )14. A) Taiwan Island. B) Italy. C) The summer holidays. D) The Tower of Pisa.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真题

2018-2019学年金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y x = B .1y x = C .22y x x =-+ D .21 y x =. 2.在Rt △ABC 中,∠C=90°,那么sin ∠B 等于( ). A . AC AB B .BC AB C .AC BC D .BC AC . 3.如图,已知BD 与CE 相交于点A ,ED ∥BC ,AB=8,AC=12,AD=6,那么AE 的长等于( ). A . 4 B .9 C .12 D .16. 4.已知e 是一个单位向量,a 、b 是非零向量,那么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a e a = B .e b b = C . 1 a e a = D .11a b a b = 5.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如图所示,那么a 、b 、c 的取值范围是( ). A .000a b c <>>,, B .000a b c <<>,, C .000a b c <><,, D .000a b c <<<,, 6.如图,在Rt △ABC 中,∠C=90°,BC=2,∠B=60°,A 的半径为3,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B 、点C 都在A 内 B .点C 在 A 内,点 B 在 A 外 C .点B 在 A 内,点C 在A 外 D .点 B 、点 C 都在 A 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 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已知二次函数()231f x x x =-+,那么()2f = _________. 8.已知抛物线2 112 y x = -,那么抛物线在y 轴右侧部分是 ________(填“上升的”或“下降的” ). 9.已知52x y =,那么 x y y += _________. 10.已知α是锐角,1 sin 2 α= ,那么cos α=_________. 11.一个正n 边形的中心角等于18°,那么n=_________. 12.已知点P 是线段AB 上的黄金分割点,AP >BP ,AB=4,那么AP=_________. 13.如图,为了测量铁塔AB 的高度,在离铁塔底部(点B )60米的C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那么铁塔的高度AB=_________米. 14.已知1O 、2O 的半径分别为2和5,圆心距为d ,若1O 和2O 相交,那么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5.如图,已知O 为△ABC 内一点,点D 、E 分别在边AB 和AC 上,且2 5 AD AB =, DE ∥BC ,设O B b =,OC c =,那么DE =_________.(用b 、c 表示) 16.如图,已知1O 和2O 相交于A 、B 两点,延长连心线12O O 交2O 于点P ,联结PA 、PB ,若∠APB=60°,AP=6,那么2O 的半径等于_________. 17.如图,在△ABC 中,AD 、BE 分别是边BC 、AC 上的中线,AB=AC=5,4 cos =5 C ∠,那么GE=__________ .

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汇编

2014~2015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一) 化学试题2015.04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5年3月28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能见蔚蓝”,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提倡反复使用塑料袋 B.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焚烧 C.纸张提倡双面使用,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D.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2.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B.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C.患肥胖症的病人应禁止摄入油脂D.多食用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3.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溶解性B.可燃性C.挥发性D.导电性 4.今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以下属于“国家节水标志” 的图标是 A B C D 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一氧化碳B.氧气C.汞D.硫酸铜

初三化学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 (1)

初三化学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要求: 内容基本要求目标层次 物质的变化 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有无颜色变化 B.有无新物质生成 C.有无气体生成 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 【例2】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 【例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例4】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 【例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 【例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A.消化食物 B.焚烧垃圾 C.冰块融化 D.西瓜腐烂 【例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例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苛性钠干燥O2、H2 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例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 C.汽油挥发 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 【例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例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D.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 【例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017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7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1)2+2的顶点坐标是()A.(﹣1,2)B.(1,2) C.(2,﹣1)D.(2,1) 2.(4分)在△ABC中,∠C=90°,AB=5,BC=4,那么∠A的正弦值是()A.B.C.D. 3.(4分)如图,下列能判断BC∥ED的条件是() A.=B.=C.=D.= 4.(4分)已知⊙O1与⊙O2的半径分别是2和6,若⊙O1与⊙O2相交,那么圆心距O1O2的取值范围是() A.2<O1O2<4 B.2<O1O2<6 C.4<O1O2<8 D.4<O1O2<10 5.(4分)已知非零向量与,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如果∥,那么||=||D.如果=﹣,那么||=|| 6.(4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cm,底边长为4cm,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顶点为圆心5cm为半径画圆,那么该圆与底边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切C.相交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4分)如果3x=4y,那么=. 8.(4分)已知二次函数y=x2﹣2x+1,那么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9.(4分)已知抛物线y=3x2+x+c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那么c=.

10.(4分)已知抛物线y=﹣x2﹣3x经过点(﹣2,m),那么m=.11.(4分)设α是锐角,如果tanα=2,那么cotα=. 12.(4分)在直角坐标平面中,将抛物线y=2x2先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13.(4分)已知⊙A的半径是2,如果B是⊙A外一点,那么线段AB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14.(4分)如图,点G是△ABC的重心,联结AG并延长交BC于点D,GE∥AB 交BC与E,若AB=6,那么GE=. 15.(4分)如图,在地面上离旗杆BC底部18米的A处,用测角仪测得旗杆顶端C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AD的高度为1.5米,那么旗杆BC的高度为米. 16.(4分)如图,⊙O1与⊙O2相交于A、B两点,⊙O1与⊙O2的半径分别是1和,O1O2=2,那么两圆公共弦AB的长为. 17.(4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与BD交于O点,DO:BO=1:2,点E在CB的延长线上,如果S△AOD:S△ABE=1:3,那么BC:BE=.

初三化学一模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一模练习题及答案 :为了帮助大家扎实的复习备战中考,小编整理了初三化学一模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复习! 【培优训练题】 1.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②用铝做炊具;③用氧气作助燃剂;④用碳作燃料;⑤用大理石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 D.②④⑤ 2.(全国竞赛题改编)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甜菜的生长 B.蔗糖的发酵 C.乙醇的蒸馏 D.乙醇的燃烧 3.(厦门中考题改编)下列科技成果不属于化学成就的是( ) A.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发现抗氧化性强的准晶体 B.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C.厦门纳润公司用高分子材料生产的隐形手套,可保护人手不被浓硫酸腐蚀 D.美国科学家约翰等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获得诺贝尔奖 【情景创新题】

4.(原创题)2019年7月22日凌晨4点左右,京珠高速从北向南948公里处,河南信阳明港附近一辆35座大客车发生燃烧导致41人遇难。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起火车辆燃烧速度非常快,估计车上携带有易燃易爆物品,但是不排除因夏季高温,客车长期行驶导致客车燃料自燃。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火灾现场相关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场周围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B.客车内物品燃烧放出热量将玻璃熔化 C.救助人员迅速向火区喷水,发现有大量白气产生 D.部分乘客头发和衣物被烧焦 (2)下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煤生产化肥和农药 B.用石油炼制汽油 C.用食盐制取氯气 D.用铁矿石炼铁 (3)汽车所用的燃料是汽油,请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现象填空。 ①汽油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②汽油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能在空气中燃烧③点燃汽油,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过一会儿,烧杯内壁出现水珠;④实验表明,汽油燃烧后产生了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试设计不同的方案,区别水与汽油,简述操作方法和判别依据。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

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试卷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冰雪融化C.酒精燃烧D.汽油挥发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 氮元素 C. 铝元素 D. 铁元素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镁条C.红磷D.铁丝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糖水C.米粥D.豆浆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 2B.NaCl C.NaOH D.H2SO4 8.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B.O2C.CO D.CO2 10.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11.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12.下列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C.H2D.2H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MnO2 C.CO2 D.H2O2 1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 1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19.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26 B.88 C. 50 D .38 20.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9O2点燃4CO2 + 2SO2 +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 D. C2H6S2 2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B.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D.钚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试管1 试管2 水

2020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2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二次函数()122 --=x y ,那么该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2=x ; (B )直线2-=x ; (C )直线1=x ; (D )直线1-=x . 2.下列各点在抛物线2 2x y =上的是( ) (A )()2,2; (B )()42, ; (C ))(8,2; (D )()16,2. 3.在ABC Rt ?中, 90=∠C ,那么锐角A 的正弦等于( ) (A ) 的邻边锐角的对边锐角A A ;(B )斜边的对边锐角A ;(C )斜边的邻边锐角A ;(D )的对边 锐角的邻边 锐角A A . 4.若α是锐角,()2 2 15sin = + α,那么锐角α等于( ) (A ) 15; (B ) 30; (C ) 45; (D ) 60. 5.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BC DE //,2=AD ,3=BD , a BC =,那么ED 等于( ) (A ) a 32; (B )a 32-; (C )a 52; (D )a 5 2-. 6.如图,已知ABC Rt ?中, 90=∠C ,3=AC ,4=BC ,如果以点C 为圆心的圆与斜边AB 有公共点,那么⊙C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 (A )5120≤≤r ; (B )3512≤≤r ; (C )45 12 ≤≤r ; (D )43≤≤r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直接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6题图 B C A A 第5题图

上海市金山区2017届高三一模英语卷

金山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 coheren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one proper word. Make sure that your answers are grammatically correct. Rail-life adventures of two generations When I was 17, I decided to go InterRailing with my friend Bella for a week in summer. Both of us had chosen to study German at university and we decided that train travel in Germany would be the ideal way (21) ______ (practice) the language. (22) ______ ______ ______ I told my mum, she began to give me tips (23) ______ (base) on her own InterRail experience in the 1970s. I would, she insisted, need (24) ______ extra-thick sleeping b ag “for when you sleep outside”. I would need to pack oatmeal, raisins and nuts and dried soup. She even suggested a camping stove. As she told tales of sleeping on train floors, on platforms, and even once in a barn, I began to get a little worried. (25) _______ had I let myself in for? In fact, my InterRail experience was quite different. Bella and I googled youth hostels. They were pretty basic—six people to a room, stale cereal for breakfast, no curtains—but fine. We never slept on a train once. My Int erRail trip was certainly not as economical as my mother’s. My ticket (26) ______ (cost) £187(1,954 yuan), and I spent £30 a day on cheap food and extra ticket supplements. But I met some (27) ______ (amaze) people on the trains, and practiced my German with everyone (28) ______ businessmen to artists. In my mother’s eyes I (29) ______ not have had a “real” InterRail experience—but I still had an adventure. I learned about other countries, other people and about myself. Bella and I argued over lost luggage, complained about each other --- and ended up even (30) ______ (good) friends than we had before. Section B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using the words in the box. Each word can be used only once. Note that there is one word more than you ne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