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课程设计全解

水闸课程设计全解
水闸课程设计全解

水闸课程设计

第一章总述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 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三) 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四) 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五) 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为Ⅳ级拦河闸。设计采用开敞式水闸。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闸室段位于上、下游连接段之间。是水闸工程的主体。其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上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包括两岸的翼墙、护坡、铺盖、护底和防冲槽。

下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引导过闸水流均匀扩散。通过消能防冲设施。以保证闸后水流不发生有害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

第二章 水力计算

第一节 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一﹚闸孔型式的选择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因此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为了满足泄洪、冲沙、排污的要求,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无坎宽顶堰,考虑到闸基持力层是粘细砂,土质一般,承载能力不好,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根据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可与河底齐平。即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河底齐平,所以高程为195.00 m 。

(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初拟孔口尺寸,该闸的尺寸必须满足拦洪灌溉以及泄洪的要求。

1.计算闸孔总净宽0B

(1)在设计情况下: ①、上游水H=198.36-195=3.36m

②、下游水深s h =198.15-195.00=3.15m ③、下泄流量Q=61.403/m s

则上游行近流速:

V 0=Q/A

根据和断面尺寸:

A=﹙b +mH ﹚H =﹙18+1.5×3.36﹚×3.36=77.4m 2 其中b 为河道宽:b=18m m 为边坡比:m=1:1.5 V 0=Q/A =61.40/77.41=0.793m/s

H 0=H ﹢αv 2/2 (取α=1.0﹚ =3.36﹢0.7932/﹙2×9.81﹚ =3.39m 则

s

h H =3.15/3.39=0.929>0.8 故属于淹没出流。

(2)校核情况: ①、上游水H=198.9-195=3.9m

②、下游水深s h =198.65-195=3.65m ③、下泄流量Q=79.703/m s

则上游行近流速:

V 0=Q/A

根据和断面尺寸:

A=﹙b +mH ﹚H =﹙18+1.5×3.9﹚×3.9=93.02m 2 其中b 为河道宽:b=18m m 为边坡比:m=1:1.5 V 0=Q/A =79.7/93.02=0.86m/s

H 0=H ﹢αv 2/2g ﹙取α=1.0﹚ =3.9﹢0.862/﹙2×9.81﹚ =3.94m 则

s

h H =3.65/3.94=0.93>0.8 , 故属于淹没出流。 (3)确定闸孔宽度

由以上结果可得,则按水流成堰流时并且为淹没出流,计算根据《水工建筑物》

,由宽顶堰淹没出流公式:

根据

s

h H ,查SL-265-2001,附录A.01,查得淹没系数=0.74,对无坎宽顶堰:m=0.385 假设侧收缩系数 =0.90

在设计情况下: 由公式

所以,在设计情况下

=8.66m

在校核情况下:

=9.0m

整理上述计算如下表

2.闸孔孔数n 及单孔净宽0b

单孔宽度0b 根据水闸使用要求,闸门型式及启闭机容量等因素,并参照闸门尺寸选定。由01B >02B 比较得,取净宽较大的值,则取0B =9.0m 。

以上为0B 的第一次近似值,据此可计算 的第二次近似值,按0H h s =0.93,及闸墩边形状,查《水力学》,得=0.502 ,=0.70。侧收缩系数按式计算为:

=1-0.2×[0.7+(3-1)×0.502]×3.9/9 =0.85

净宽0B 的第二次计算近似值为

=9.5m

再将净宽0B 的第二次近似值代入式中,可得ε=0.86,再次试算后仍得

ε=0.86,计算得出02B =9.4m ,根据所给闸门的型号尺寸,则选择孔数n=3,每

孔净宽0b =3.2m ,则闸孔总净宽0B =3.2×3=9.6m ,

3.闸孔泄流能力校核

中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设计规范SL265-2001,取中墩厚d=1.5m ,墩首、墩尾均采用尖圆形。边墩厚度为1.0m ,墩首、尾采用半圆形。

根据拟定的闸孔尺寸净宽0B =9.6m ,用设计情况进行检验。根据堰流公式:

3/20.860.740.3859.6Q =???实

=64.283/m s

则:=|(64.28-61.40)/61.40|×100%=4.7%<5%

实际过流能力满足泄水的设计要求

由此得该闸的孔口尺寸确定为:选择孔数n=3,每孔净宽0b =3.2m ,2个中墩各厚d=1.5m ,边墩厚度为1.0m ,闸孔总净宽0B =9.6m ,闸室总长度B=3×3.2+2×1.5=12.6m 。

第二节消能防冲型式

水闸闸门开启时,下泄水流具有较高能量,为防止高速水流及波状水跃的冲击等不利作用,闸下应采取防冲措施。

(一)消能型式

水闸上、下游水头一般较低,下游一般为土基,宜采用底流式消能。因此,消能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下游消力池深度与长度,护坦型式与构造、海漫长度与构造一集防冲槽等。

(二)消力池设计

1.消力池设计依据

当过闸流量不变,上游水位较高时往往是消力池设计的依据,而实际运行中,流量却是变化的。因而,消能设计依据应是上游为较高水位、下游为较低水位时,通过某一流量,下泄水流能量E=γq△H最大时,相应的数据即为消力池设计依据。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水闸安全运行,可以规定闸门的操作规程,本次设中孔开启。分别开启不同高度进行计算,找出消力池池深和池长的控制条件。闸

门的开度拟分三级开启。第一级泄流量8.633

m/s;待下游水位稳定后,开度增大至设计流量61.43

m/s;最后待下游水位稳定后,再增大开度至最大下泄流量79.73

m/s。

其中按以下公式计算

垂直收缩系数ε与闸孔相对开度H /e 有关,查《水力学》表9-8可得。

泄流量:Q=2gH eB 0μ 流量系数:H

e

ε?μ-= 消力池深度:=d Z h s c ?--'''0h σ 收缩水深:e c ε=h 消能计算公式: 0

001h T T T c ?-

?-

?=

2

2

2q ?

g =? 25.02132''1812h ???

? ??????????-+=b b gh q

h c c c 出池落差:2

''2

'2222q c

s gh q h g Z α?α-=? 消力池长:sj L =j L L S β+

其中消力池与闸底板以1:4的斜坡段连接 水跃长度:()

c c h h L -=''j 9.6

'h s 是出池河床水深

0T 是从消力池底板顶面算起的总势能

为水流动能校正系数取1.0。β为水跃长度校正系数取0.75。水跃淹没系数

0σ=1.05。流速系数95.0=?。

2.消力池深度d 及消力池长度的计算

结论:通过计算上述计算可知,当闸孔开度为0.17m 时满足控制条件,其余两组都不满足条件,根据下列计算:

以下泄流量Q=8.633/m s 作为确定消力长度的计算依据。

(1)消力池力池深

依据SL265-2001,附表B1.1,则计算出消力池的相关参数:

2

''2

'2222q c

s gh q h g Z α?α-=? =22222

0.710.71

29.811129.810.91??-?????

=-0.006m

其中Z ?为出池落差、'h s 为出池河床水深、为水流动能校正系数取1.0。 则 =d Z h s c ?--'''0h σ =1.05×0.921-1+0.006 =-0.0385m

则计算出消力池池深d=-0.0385m ,但为了稳定泄流时的水流,根据规范取池深d=0.5m 。 (2)消力池长度计算:

由前面的计算,以下泄流量8.633/m s 作为确定消力池长度计算的依据。略去行进流速v 0,则:

d 0+=H T =3.9+0.5=4.4m

根据公式

其中: 2

2

2q ?

g =?=02.081.9268..02=? 则:0

001h T T T c ?

-

?-

?=

=

4

.402.04.02.04.402.0-

-

=0.07m

25.02132''1812

h ???

? ??????????-+=b b gh q h c c

c

=0.0712???? =1.13m

水跃长度:()

c c h h L -=''j 9.6 =6.9(1.13-0.07)=7.3m

消力池与闸底板以1:4的斜坡段连接, s L =dp =0.5×4=2m ,则消力池长度:

sj L =j L L S β+=2+0.75×7.3=7.5m

所以取消力池长度为7.5m 。 3.消力池底板厚度t

(1)消力池底板厚度,为减少作用于底板扬压力,消力池底板可以做成透水的,始端厚度可按抗冲和抗浮要求确定。

抗冲 H q k ?=1t 抗浮 1

2

γM

P W U k t ±-=

其中1k 为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18,q 为消力池进口处的单宽流量,H ?为相应于单宽流量的上、下游水位差。 此结构按抗冲条件计算得:

H q k ?=1t

(2)消力池构造

消力池一般可用浆砌石或混凝土建成,下设0.3m 的卵石垫层,透水底板设排水孔,孔径0.2m ,孔距2m ,梅花状布置,底部设反滤层。为使出闸水流在池中

产生水跃,在消力池与闸底板连接处留一宽为1.5m 的平台,为了增强护坦班的抗滑稳定性在消力池的末端设置齿墙,墙深1m ,宽为0.6m (三)防冲加固措施 1.海漫

水流经过消力池,虽已消除了大部分多余能量,但仍留有一定的剩余动能, 特别是流速分布不均、脉动仍较剧烈,具有一定的冲刷能力。因此 坦后仍需 设置海漫等防冲加固设施,以使水流均匀扩散,并将流速分布逐渐调整到接近天然河道的水流形态。

(1)海漫的长度计算由式:H q K L s s p ?=

s K 为海漫长度计算系数,根据闸基土质为河床为细砂取s K =14.0,s q 为消力池出口处的单宽流量。

计算取表中最大值p L =24m ,河床宽度为18m 。

(2)海漫构造。海漫使用厚度45cm 的块石材料,海漫起始段做10m 长的水平段浆砌块石,其顶面高程与护坦齐平。水平段后做成1:10 的斜坡干砌块石,以使河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浆砌块石海漫上设排水孔,干砌块石上设浆砌块石格埂。海漫底部铺设20cm 厚的砂粒垫层。 2.防冲槽

海漫与下游渠道相交处,应设防冲槽,以保护海漫免受冲刷。按下列公式: []m

m

m h v q d -=01

.1 困难。故取防冲槽深度为2.0m ,槽顶高程与海漫末端齐平,底宽取5m 。上游边坡系数为2,下游边坡系数为3。

第三章水闸防渗及排水设计

第一节防渗设施及闸底轮廓布置

水闸的地下轮廓是指水闸底板与地基的接触部分,由不透水和透水部分组成,对于砂土层地基通常采用直板桩和铺盖增加防渗长度,地下轮廓的设计主要包括底板,防渗铺盖,板桩等的设计。

1.底板

底板既是闸室的基础,又兼有防渗、防冲刷的作用。它既要满足上部结构布置的要求,又要满足稳定及本身的结构强度等要求。

(1)底板顺水流方向的长度L:

有经验公式:L=3.5H=3.5×(198.90-195.00)=13.6m

为了满足上部结构布置的要求,L必须大于交通桥宽、工作桥、工作便桥及其之间间隔的总和,即取L=14.0m。

(2)底板厚度d:

根据经验,底板厚度为(1/5~1/7)单孔净跨,一般为 1.0~2.0m由此初拟底板厚度d=1.0m

(3)底板构造:

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20混凝土,上下游两端各设1.0m深的齿墙嵌入地基,底板分缝设以“v”型铜片止水,由于地基为砂性土的细砂地基,抵抗渗流变形的能力较差,渗流系数也较大,由此得在底板两端分别设置不同深度的板桩,由于一般为水头的(0.6~1.0)倍,由水头大小可知,上游端设板桩深为3.0m,下游端不设板桩。

2.铺盖

铺盖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20,其长度为上下游最大水位差的(3~5)倍,则取铺盖L=12.0m,铺盖厚度为0.5m。铺盖两端各设设0.5m深的小齿墙,其头部不再设防冲槽,为了防止上游河床的冲刷,铺盖上游设块石护底,厚为0.3m,其下设0.2m厚的砂石垫层。顺水流方向设置永缝,缝距为8m。

3.板桩

(1)根据工程经验:用钢筋混凝土板桩,板桩长度3m,厚度0.2m,宽度0.4m。

(2)板桩的构造:采用现场预制,桩的两侧做成舌槽形,以便相互贴紧,板桩与闸室的连接形式是把板桩顶嵌入底板面特留的的凹槽内,桩顶填塞可塑性较大的不透水材料

4.其它防渗设施

侧向防渗主要靠上游翼墙和边墩,则上游翼墙为曲线形式,从边墩开始向上游延伸至铺盖头部,以半径为7.0米的圆弧插入岸坡。闸底板的上、下游端均设置齿墙,用来增强闸室的抗滑稳定,并延长渗径,齿墙深1m。

综上所述

闸基防渗的计算必须的防渗长度满足:

L=C·△H

△H为上下游最大水位差,则△H=3.9m,C为允许渗径系数值,由于为砂性

土则取C=9.0。得最小允许防渗长度L=C·△H=3.9×9.0=35.1m。则地下轮廓布置见下图。

实际闸基防渗长度L:

L=0.5+0.5+0.7+11+0.7+0.5+3+1+1.4+10+1.4+1+1.5=36.0m

则L=36.0m>L=35.1m闸基防渗长度满足要求

第二节防渗和排水设计及渗透压力计算

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进行渗流计算

为了便于计算,将复杂的地下轮廓进行简化。由于铺盖头部及底板上下游两端的齿墙均较浅,可以将它们简化成短板的形式如下图:

1.确定地基的有效深度

根据钻探资料,闸基透水层深度很大。故在渗流计算中必须取一有效深度代

=12+14=26m;替实际深度。由地下轮廓线简化图知:地下轮廓的水平投影长度L

地下轮廓的垂直投影长度S=195.00-190.00=5m。 L

/S=26/5=5.2>5时,故地基

T=0.5 L0=13m。而地基的实际计算深度T=195.0-183.32=11.68m,的有效深度

e

则T <e T ,故地基的实际计算深度e T =T =11.68m 。

2.渗流区域的分段和阻力系数的计算

过地下轮廓的角点、尖点,将渗流区域分成八个典型段。如上图,1、8段为进出口段,2、4、5、7则为内部垂直段,3、6、二段为内部水平段。 (1)设计洪水位情况

各流段阻力系数为

△H=198.36-195.00=3.36m 。根据水流的连续条件,经过各流段的单宽渗流流量均应相等。

①各流段的水头损失的计算i i H

h ξξ

?=

,则得

1h =0.433m 2h =0.041m

3h =0.688m 4h =0.414m 5h =0.343m 6h =0.890 7h =0.082m 8h =0.468m

②进出口段进行必要的修正:进出口修正系数

'T =11.18m T =11.68m 'S =1m

则得: =0.68<[]=1.0 故需要修正

进水口段水头损失的修正为:

'1h =×h 1=0.68×0.433=0.294m

进口段水头损失的修正量为:

Δh=1h -'1h =0.434-0.294=0.140m

修正量应转移给相邻各段

2h +3h =0.73>0.140

所以 '

2h =0.041?2=0.082m

'

3

h =0.688+(0.139-0.041)=0.786m. 同样对出口段修正如下

'T =10.68m T =11.68m 'S =2m 则得: =0.849<[]=1.0 故亦需要修正

出口段的水头损失修正为

'8h = ×h 8=0.397m

进口段水头损失的修正量为:

h ?=8h -'8h =0.467-0.397=0.070m

将该修正量转移给相邻各段,则

'

7h =0.085+0.070=0.155

③计算各角点的修正后的渗压水头:由上游进口段开始,逐次向下游从作用

水头值△H 中相继减去各分段的水头损失值,即可求得各角隅点的渗压水头值:

1H =3.36m

2H =1H -'1h =3.066m

3H =2H -'

2

h =2.984m 4H =3H -'

3

h =2.198m 5H =4H -4h =1.784m 6H =5H -5h =1.441m 7H =6H -6h =0.551m

8H =7H -'

7

h =0.396m 9H =8H -'8h =0

④作出渗透压力分布图:根据以上算得渗压水头值,并认为沿水平段水头损

失呈线形变化,则作出设计洪水位是渗透压力分布图

设计洪水位时渗透压力分布图

单位宽度底板所受渗透压力:

1P =0.5×(6H +7H )×14×1=0.5×(1.441+0.551)× 14×1

=136.91kN

单位宽铺盖所受的渗透压力:

2P =0.5×(3H +4H )×12×1=0.5×(2.984+2.198)× 12×1

=304.49kN

2.校核洪水位情况

各流段阻力系数为

△H=198.90-195.00=3.90m 。根据水流的连续条件,经过各流段的单宽渗流流量均应相等.

①各流段的水头损失的计算i i H

h ξξ

?=

,则得

1h =0.502m 2h =0.047m

3h =0.799m 4h =0.480m 5h =0.398m 6h =1.033

7h =0.096m 8h =0.343m

②进出口段进行必要的修正:进出口修正系数

'T =11.18m T =11.68m 'S =1m

则得: =0.68<[]=1.0 故需要修正

进水口段水头损失的修正为:

'1h =×h 1=0.68×0.502=0.341m

进口段水头损失的修正量为:

Δh=1h -'1h =0.502-0.341=0.161m

修正量应转移给相邻各段

2h +3h =0.846>0.047

所以 '

2h =0.047?2=0.094m

'

3

h =0.799+(0.161-0.047)=0.913m. 同样对出口段修正如下

'T =10.68m T =11.68m 'S =2m 则得: =0.849<[]=1.0 故亦需要修正

出口段的水头损失修正为

'8h = ×h 8=0.461m

进口段水头损失的修正量为:

h ?=8h -'8h =0.543-0.461=0.082m

将该修正量转移给相邻各段,则

'

7h =0.096+0.082=0.178

③计算各角点的修正后的渗压水头:由上游进口段开始,逐次向下游从作用水头值△H 中相继减去各分段的水头损失值,即可求得各角隅点的渗压水头值:

1H =3.9m

2H =1H -'1h =3.559m

3H =2H -'

2

h =3.465m 4H =3H -'

3

h =2.552m 5H =4H -4h =2.072m 6H =5H -5h =1.674m 7H =6H -6h =0.641m

8H =7H -'

7

h =0.461m 9H =8H -'8h =0.000

④根据以上计算作出校核洪水位是渗透压力分布图,如图

校核洪水位时渗透压力分布图

单位宽度底板所受渗透压力:

1P =0.5×( H 6+ H 7)×14×1 =158.97kN

单位宽铺盖所受的渗透压力:

2P =0.5×( H 3+ H 4)×12×1 =353.87kN

3.抗渗稳定验算

闸底板水平段的平均渗透坡降和出口处的平均逸出坡降: (1)闸底板水平段的平均渗透坡降x J 为: 设计情况

[]10.0~07.00636.014

890

.0'76=<===-X x x J L h J

校核情况

[]10.0~07.0072.014

003.1'76=<===-X x x J L h J

(2)渗流出口处的平均逸出坡降为

设计情况

[]35.0~3.0265.05.1397

.00''80=<===J s

h J

校核情况 []35.0~3.0307.05.1461.00''80=<===J s h J ,所以闸基的防渗满足抗渗稳定的要求。

第三节 排水设施及细部构造

为加厚反滤层中的大颗粒层,形成平铺式。排水反滤层一般是2-3层不同粒

径的砂和砂砾石组成的。层次排列应尽量与渗流的方向垂直,各层次的粒径则按渗流方向逐层增大。

反滤层的材料应该是能抗风化的砂石料,并满足被保护土壤的颗粒不得穿过反滤层,各层次的粒不得发生移动,相邻两层间,较小一层的颗粒不得穿过较粗一层的空隙,反滤层不能被阻塞。应具有足够的透水性,以保证排水畅通。同时还应保证耐久、稳定,其工作性能和效果应不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差。 本次设计中的反滤层有碎石、中砂和细砂组成,其中上部为20cm 厚的碎石,中间为10cm 厚的中砂,下部为10cm 厚的细砂。

第四章 闸室布置

第一节 闸底板、闸墩 (1)闸底板

水闸课程设计

目录 水闸课程设计任务书......................................... - 2 - 一.工程任务........................................... - 2 - 二.基本资料........................................... - 2 - 三.设计容............................................. - 3 - 四.设计成果........................................... - 3 - 五.时间安排........................................... - 3 - 水闸课程设计计算书......................................... - 4 - 第一章闸室布置....................................... - 4 - 一.闸型选择及水闸级别................................. - 4 - 二.闸室基本尺寸的确定................................. - 4 - 三.泄流能力校核....................................... - 7 - 第二章消能与防冲设计................................. - 8 - 一.消能计算的控制情况.................................. - 8 - 二.消力池长度的计算................................... - 10 - 三.护坦构造........................................... - 11 - 四.海漫的长度和型式................................... - 11 - 五.防冲槽设计........................................ - 12 - 第三章防渗设计...................................... - 12 - 一.选择地下轮廓线.................................... - 12 - 二.渗透压力计算....................................... - 13 - 第四章闸室抗滑稳定计算.............................. - 13 - 一,荷载计算.......................................... - 13 - 二.抗滑稳定计算...................................... - 14 - 三.基地压力计算...................................... - 14 - 第五章闸室结构计算.................................. - 15 - 一.计算情况.......................................... - 15 - 二.计算方法.......................................... - 15 -

钢混水闸桥课设

编号(学号):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009级本科) 题目水闸工作桥设计 学院能源环境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09年 6 月 22 日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作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mm;宽:250mm.横梁上面的机墩取高:400mm;宽:250mm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尺寸选用宽:655mm,长度1500+2 80=1660mm;高度:80mm。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每边两块。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05-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第二部分 配筋设计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g k =0.08655.0??25=1.31KN/m g =G γ g k =1.0531.1?=1.3755KN/m 一个绳鼓重:G k =6.54KN ,G=G γ G k =6.54?1.05=6.867KN 桥面活荷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158********=+=+=a l l n 158********=+=+=h l l n 165015001.11.1=?==n l l 因此计算跨度去1580mm 跨中弯矩: m KN l G gl M ?=?+??=?+=770.24 58.1867.658.13755.1814812020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水闸课程设计报告

水闸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1.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2.水位流量资料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3.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4.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闸址附近缺乏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闸基细砂及墙后回填砂料土工试验资料如下表; 细砂允许承载力为150KN/m2,其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f=0.35

5.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5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6.闸上交通 根据当地交通部门建议,闸上交通桥为单车道公路桥,按汽-10 设计,履带-50校核。桥面净宽为4.5m,总宽 5.5m,采用板梁式结构,见图2-3,每米桥长约重80KN。 10.0 15.0 450.0 15.0 110.0 ﹪ 55.0 45.0 70.0 550.0 图 1-3 交通桥剖面图(单位:cm) 一、水闸设计

1、剖面立定 1.1闸顶高程的确定 由于正常洪水位低于设计洪水位,所以取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作为控制情况。闸底高程取挡水坝最低点▽440.00m ,设计蓄水位为▽198.36m ,校核洪水位为▽198.90m 。确定静水位垒坝顶的高差▽h. 1.1.1 正常蓄水位情况下: c z h h h h ++=?%1 3/125 .10 0166.0D V h c = 8 .0(4.10) l h L = L H cth L h h l z ππ22 = 式中:l h --波浪高度,m z h --波浪中心线到静水位的高度,m D --库面的波浪吹程,KM,此处取 0.15KM 0V --计算风速,m/s,正常及设计情况取1.5-2.0倍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校核情况直接用多年平均风速,此处用1.7*12=20.4。 根据以上公式算得 l h =0.098m,L=1.622m,z h =0.019m; %1h =1.24*l h =1.24*0.098=0.122m; h ?=0.122+0.019+0.7=0.84m; 放浪墙顶高程=设计蓄水位+h ?=198.36+0.84=199.2m; 1.1.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同正常蓄水位同样计算得

水闸基本资料

水闸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一、工程概况及拦河闸的任务 颖河拦河闸位于郾城县境内,闸址位于颖河京广铁路桥上游和吴公渠入颖河口下游之间,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288万亩。 农作用以种植小麦、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河流平均纵坡1/6200。 本工程属三级建筑物 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蓄水2230万立米。上游5个县25个乡已建成提灌站42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干23条,修建各种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农田,效益巨大,是解决颖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颖河地区浅层地下贫水区的重要水源。 二、地质资料 (一)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地层中粉质壤土,厚度约25m,其下为不透水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1、湿重度r湿=20.0KN/m3 土壤干重度r干=16.0KN/m3 饱和重度r饱=22.0KN/m3 浮重度r浮=10.0KN/m3 2.自然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30 饱和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00 土壤的凝聚力C=0.1KN/m2 3.地基允许承载力[d]=150KN/m2 4.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f=0.36

5.地基应力的不均匀系数[η]=1.5~2.0 6.渗透系数K=9.29×103厘米/秒 (二)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0以下 三、建筑材料 1.石料:本工程位于平源地区、山丘少,石料需从外地供给,距京广线很近,交通条件较好。 2.粘土: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较丰富的粘土材料。 3.闸址处有足够多的砂料。 四、文水气象 (一)气温:本地区年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为-18度。 (二)风速:最大风速V=20米/秒,吹程D=0.6公里。 (三)降雨量:非汛期(1~6月及10~12月)九个月最大流量为130米3/秒。 年平均最大流量Q=36.1米3/秒,最大年径流总量为9.25亿米3。 年平均最小流量Q=15.6米3/秒,最小年径流总量为0.42亿米3。 (四)冰冻:颖河流域冰冻时间短,冻土很薄,不影响施工。 (五)上下游河道断面 五、批准的规划成果为 (一)灌溉用水季节,拦河闸的正常挡水位为58.72米,下游无水。 (二)洪水标准。 1.设计洪水位50年一遇,相应的洪峰流量1144.45米3/秒,闸上游的洪水位为59.5米,相应的下游水位59.35米。 2.校核洪水位为2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1642.35米3,闸上游水位6l.00米,闸下游水位60.82米。 注:在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位情况下对应的上、下游水位+学号的最后两位。 2

水闸课程设计

水闸课程设计 第一章总述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 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三) 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四) 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五) 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为Ⅳ级拦河闸。设计采用开敞式水闸。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闸室段位于上、下游连接段之间。是水闸工程的主体。其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上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包括两岸的翼墙、护坡、铺盖、护底和防冲槽。

下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引导过闸水流均匀扩散。通过消能防冲设施。以保证闸后水流不发生有害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 第二章 水力计算 第一节 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一﹚闸孔型式的选择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因此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为了满足泄洪、冲沙、排污的要求,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无坎宽顶堰,考虑到闸基持力层是粘细砂,土质一般,承载能力不好,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根据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可与河底齐平。即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河底齐平,所以高程为195.00 m 。 (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初拟孔口尺寸,该闸的尺寸必须满足拦洪灌溉以及泄洪的要求。 1.计算闸孔总净宽0B (1)在设计情况下: ①、上游水H=198.36-195=3.36m ②、下游水深s h =198.15-195.00=3.15m ③、下泄流量Q=61.403/m s 则上游行近流速: V 0=Q/A 根据和断面尺寸: A=﹙b +mH ﹚H =﹙18+1.5×3.36﹚×3.36=77.4m 2 其中b 为河道宽:b=18m m 为边坡比:m=1:1.5 V 0=Q/A =61.40/77.41=0.793m/s H 0=H ﹢αv 2/2 (取α=1.0﹚ =3.36﹢0.7932/﹙2×9.81﹚ =3.39m 则 s h H =3.15/3.39=0.929>0.8 故属于淹没出流。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docx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设计 院系: 完成时间: 2015 年 7月 5 日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课题名称 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设计—初沉池和曝气池 设计条件: 某城区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其生活污水, 设计生活污水流量为100000m3/d; 为200mg/L,TP为5 mg/L,SS为250 mg/L,COD为450 mg/L ,进水水质:BOD 5 TN为20 mg/L。 为20mg/L,COD为30 mg/L ,TP为1.0 mg/L,SS为出水水质要求:BOD 5 20 mg/L,TN为5 mg/L。 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设计要求: 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5000字),内容要求: (1)掌握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及计算机绘图方 法,主要包括格栅、污泥泵房、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 以及高程的计算. (2)确定曝气池的尺寸,并对供气量进行计算。 (3)绘制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 1 张自杰.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 孙力平.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娄金生编.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3

感谢你的观看 4 曾科,卜秋平,陆少鸣.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1 5 高廷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张中和.排水工程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郑兴灿.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目录 1 引言 (3) 2.工艺选择 2.1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背景及现状 (4) 2.2工艺设计原始资料 (4) 3.设计计算 3.1传统活性污泥法流程图 (5) 3.2各处理单元设计计算 (6) 3.2.2污泥泵房尺寸计算 (7) 3.2.3沉砂池尺寸计算 (8) 3.2.4初沉池及其计算 (9) 3.2.5曝气池及其计算 (11) 3.2.6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13) 感谢你的观看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2

《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整体效果图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1年7月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宽:250. 横梁上面的机敦取高:250;宽:250.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选用的,宽850;长度:1500+2*80=1660 ;高度:80。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一边一块板。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个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4-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图3:钢桁架布置

第二部:配筋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一个绳鼓重: 6.54k G KN =, 6.54 1.05 6.867G k G G KN γ==?= 桥面活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01500801580n l l a mm =+=+= 01500801580n l l h mm =+=+= 0 1.1 1.115001650n l l mm ==?= 因此计算跨度取 1580mm c.跨中弯矩: 220011 6.867 1.581.785 1.58 3.268484 p l M gl KN m ??= +=??+=?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a.荷载:板自重 0.080.8525 1.7/k g KN m =??=

水闸课程设计

水闸课程设计第一章总述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 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二) 水位流量资料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三) 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四) 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闸址附近缺乏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闸基细砂及墙后回填砂料土工试验资料如下表; 细砂允许承载力为150KN/m2,其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f=0.35。 (五) 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为Ⅳ级拦河闸。设计采用开敞式水闸。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闸室段位于上、下游连接段之间。是水闸工程的主体。其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上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包括两岸的翼墙、护坡、铺盖、护底和防冲槽。 下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引导过闸水流均匀扩散。通过消能防冲设施。以保证闸后水流不发生有害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 第二章水力计算 第一节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一﹚闸孔型式的选择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因此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为了满足泄洪、冲沙、排污的要求,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无坎宽顶堰,考虑到闸基持力层是粘细砂,土质一般,承载能力不好,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根据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可与河底齐平。即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河底齐平,所以高程为195.00 m。(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模板

辽宁科技学院 (20 级) 本科课程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说明书页,图纸张

课程设计评语

炼钢转炉除尘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中,主要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来处理除尘废水。处理构筑物主要有粗颗粒沉淀池、浓缩池、冷却塔等。该系统可在构筑物中对悬浮物进行高效的去除,使水体温度得到大幅降低。该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且工艺可靠,出水水质好。 本设计经过详细论证工艺,对工艺过程的设备和构筑物进行了参数选择、设计计算和选型。进行了平面布置、高程布置等方面的设计,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循环冷却水继续使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浓缩池,混凝沉淀

The Process Design Of Steelmaking Converter Dedus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Abstract In this design,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coagulation deposition to handle dedusting wastewater.Mainly processing structures are Coarse particle settling basin,Concentrated tank, cooling tower, etc。The system can be efficient removal of suspended solids in the structure, make the water temperature reduced greatly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has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and reliable technology, good effluent water quality Through detailed demonstration of our design process, process equipment, and design of structure parameter selection, calculation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051646.html,yout, vertical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of design,After treatment,sewage may continue to use as cooling water Key words: sewage disposal, thickener,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及成果 任务:工作桥及刚架设计,包括结构尺寸选择及配筋设计。 成果:二号设计图纸2张 计算书一本(35页左右) 一、概述 1、工作桥作用 专为启闭闸门而设。 2、工作桥结构型式 大多采用梁式桥的形式,且桥身大多为装配式结构。但本设计为简单计,采用整体式。 支承形式为简支梁式,施工采用吊装方法。 二、设计内容 工作桥及刚架设计,包括结构尺寸选择及配筋设计。

三、设计资料 1、工作桥桥面高程原定为▽31.4m,本次设计各人不同; 2、闸墩顶高程▽24.0m; 3、五孔闸,每孔净宽7.0m,中墩宽度1.0m,边墩宽度0.9m; 4、平板闸门,自重200KN; 5、采用QPQ-2×160KN型启闭机,每台自重35KN; 6、闸门吊点中心距,原定为4.75m,本次设计各人不同;

7、荷载:人群荷载:各班不同;栏杆重:1.5KN/m;每个绳鼓重:6.54KN(着地面积350×350mm);施工荷载:4.0KN/m2;基本风压:各班不同 8、建筑物等级 3 级; 9、环境条件二类; 10、建筑材料:混凝土:各班不同;钢筋;各班不同水闸工作桥设计数据 1. 吊点中心距 1班: 4.0 + 0.04 * 学号末两位数 (米) 2班: 4.02 + 0.04 * 学号末两位数 (米) 2. 工作桥面高程 30.0 + 0.05 *学号末两位数 (米) 3. 人群荷载 1班:3.0 kN/m2 2班:2.5 kN/m2 4. 基本风压 1班:0.35 kN/m2 2班:0.4 kN/m2 5. 梁柱受力纵筋 1班:HRB335 2班:HRB400 6. 混凝土强度等级 1班:C25 ; 2班:C30 四、设计要求 1.计算书一份。包括:设计资料;结构布置图及说明;桥面板、横梁、纵梁、刚架配筋计算; 2.施工详图2张(二号图纸)。包括:工作桥立面和平面布置;桥面板、横梁、纵梁和刚架配筋图等。 五、结构布置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之前进水闸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之前 进水闸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水工建筑物》课程课程设计 前 进 闸 初 步 设 计 学号: 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姓名: 封苏衡 指导教师: 潘起来老 师 2011年 12 月 19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4) 1.设计资料 (4) 2.枢纽设计 (5)

第二章闸孔设计 (7) 1.闸室结构设计 (7) 2.确定闸门孔口尺寸 (7) 第三章消能防冲设计 (11) 1.消力池设计 (11) 2.海漫的设计 (13) 3. 防冲槽的设计 (14) 第四章地下轮廓设计 (15) 1.地下轮廓布置形式 (15) 2. 闸底板设计 (15) 3.铺盖设计 (16) 4. 侧向防渗 (16) 5. 排水止水设计 (17) 第五章渗流计算 (19) 1.设计洪水位情况 (19) 2. 校核洪水位情况 (23) 第六章闸室结构布置 (24) 1. 闸室的底板 (24) 2. 闸墩的尺寸 (24) 3. 胸墙结构布置 (24) 4. 闸门和闸墩的布置 (24) 5. 工作桥和交通桥及检修便桥 (25)

6. 闸室分缝布置 (26) 第七章闸室稳定计算 (27) 1.确定荷载组合 (27) 2. 闸室抗滑稳定计算和闸基应力验算 (27) 第八章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1.上游连接建筑物 (31) 2.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1、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前进闸建在前进镇以北的团结渠上是一个节制闸。本工程等别为Ⅲ等,水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该闸有如下的作用: (1)防洪。当胜利河水位较高时,关闸挡水,以防止胜利河的高水入侵团结渠下游两岸的底田,保护下游的农田和村镇。 (2)灌溉。灌溉期引胜利河水北调,以灌溉团结渠两岸的农田。 (3)引水冲淤。在枯水季节。引水北上至下游红星港,以冲淤保港。 规划数据 (1)团结渠为人工渠,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渠底高程为,底宽50m,两岸边坡均为1:2 。(比例1:100) 图1 团结渠横断面图(单位:m)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1875m3的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二、设计内容 污水流量Q为120000m3/d 进水SS=370 mg/L 出水SS=20 mg/L 三、设计要求 1、设计依据 初次沉淀池设计中应遵守的准则 初次沉淀池设计中应遵循下列一般准则: (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2个,并按并联工作考虑。 (2)沉淀池的设计流量应按具体情况决定: ①当污水由泵提升后进入沉淀池时,应按水泵的最大设计出水量计算; ②当污水直接自流入沉淀池时。应按入流管道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③当沉淀池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服务时,应按降水时的设计流量计算,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 (3)对于生活污水或与之近似的废水,已有较可靠的设计参数可供使用。如表3-1~表3-5。而对于其他废水,理应通过试验求得设计参数方可设计。 一般试验条件比较单纯,没有风力的扰动,也很少受短流和进出

口构造的干扰,为了切合实际,在设计时应将试验得出的负荷值除以l.25~1.75,将试验得出的停留时问乘以1.25~1.75。 (4)初次沉淀池应设置撇除浮渣的设施。 (5)沉淀池的入口和出口均应采取整流措施,以使水流均匀分布,避免短流。 (6)初次沉淀池的污泥。采用机械排泥时可连续或间歇排泥,不用机械排泥时应每日排泥。 (7)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两个或多个泥斗不宜共用一条排泥管。 (8)配水井有消能和向数池均匀分配进水的作用。当进水管有压力时,进水管应由配水井的井壁接入井内,不宜由井底接入。且应将进水管的进口弯头朝向井底。 (9)当每组有两个以上沉淀池时,为使每个池子的进水量均等,应在进口处设置调整流量的设备,如进水闸阀等。 (10)池子的超高至少采用0.3m。 (11)一般沉淀时间不小于1.0h,有效水深多采用2~4m,对辐流式指池边水深。 (12)沉淀池的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0.3~0.5m。 (13)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 (14)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一般按不小于2d的污泥量计算,采用机械排泥时,可按4h污泥量计算;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按

水闸课程设计书修改版汇总

3 第1章 总论 1.1概述 颍河拦河闸位于郾城县境内,闸址位于颍河京广铁路桥上游和吴工渠入颍河 口下游之间,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 288万亩。 农作物以种植小麦、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 流域平均纵坡1/6200。 本工程等别为m 等 拦河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 本工程投入适使用后,在正常蓄水位时,可蓄水 2230万立方米。上游5个 县25个乡已建成排灌站42处有效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 干23条,修建各类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亩农田,效益巨 大,是解决颍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颍河地区浅层地下水贫水 区的重要水源。 1.2基本资料 1. 2.1地质资料 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地层为中粉质壤土,厚度约 25m 不透水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①湿重度r=20.0kN/m3 土壤干重度r=16.0KN/m3 饱和重度r=22.0KN/m3 浮重度 r=10.0KN/m3 ②自然含水量时,内摩擦角 忙23 ° 饱和含水量时,内摩擦角 忙20 ° 土壤的凝聚力=0.1KN/m2 ③ 地基允许承载力{d}=150KN/m2 ④ 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f=0.36 ⑤ 地基应力的不均匀系数【n 】=1.5~2.0 ⑥ 渗透系数K=9.29X 10-3厘米/秒 2、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以下 建筑材料 、石料:本工程位于平原地区、山丘少,石料需从外地供给, 交通条件好。 、粘土: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丰富的粘土材料。 、闸址处有足够多的砾料。 水文气象 、气温: 本地区年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为-18度。 、风速: 最大风速V=20米/秒,吹程D=0.6公里。 、降雨量;非汛期(1-6月及10-12月)九个月最大流量为 年平均最大流量Q=36.1n3/秒,最大年径流总量为9.25亿n3。 年平均最小流量Q=15.63/米秒,最小年径流总量为0.42 3亿nS 。 其下为 1.2.2 1 很近, 2 3 1.2.3 1 距京广线 i3om/ 秒。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设计 院系: 完成时间: 2015 年 7月 5 日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课题名称 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设计—初沉池和曝气池 设计条件: 某城区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其生活污水, 设计生活污水流量为100000m3/d; 为200mg/L,TP为5 mg/L,SS为250 mg/L,COD为450 mg/L ,进水水质:BOD 5 TN为20 mg/L。 出水水质要求:BOD 为20mg/L,COD为30 mg/L ,TP为1.0 mg/L,SS为20 5 mg/L,TN为5 mg/L。

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设计要求: 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5000字),内容要求: (1)掌握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及计算机绘图方法,主要包括格栅、污泥泵房、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以及高程的计算. (2)确定曝气池的尺寸,并对供气量进行计算。 (3)绘制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 1 张自杰.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 孙力平.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娄金生编.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3 4 曾科,卜秋平,陆少鸣.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 高廷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张中和.排水工程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郑兴灿.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目录 1 引言 (3) 2.工艺选择 2.1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背景及现状 (4) 2.2工艺设计原始资料 (4) 3.设计计算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复习过程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宽:250. 横梁上面的机敦取高:250;宽:250.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选用的,宽850;长度:1500+2*80=1660 ;高度:80。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一边一块板。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个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4-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图3:钢桁架布置

第二部:配筋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一个绳鼓重: 6.54k G KN =, 6.54 1.05 6.867G k G G KN γ==?= 桥面活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01500801580n l l a mm =+=+= 01500801580n l l h mm =+=+= 0 1.1 1.115001650n l l mm ==?= 因此计算跨度取 1580mm c.跨中弯矩: 22 0011 6.867 1.581.785 1.58 3.268484p l M gl KN m ??=+=??+=?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a.荷载:板自重 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水闸设计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 Power 课程设计成果书 课题名称水闸设计 适用专业:水建专业 指导老师:张馨玉 专业班级:水建二班 姓名:蒲鹏霞 设计开始日期:2014 年 6月 14 日 设计结束日期:2014 年 6 月 18 日 水利工程系

水闸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枢纽位于某河下游,主要任务是壅高水位,以满足河流两岸引水灌溉要求并适当照顾到工业给水,陆路交通等。枢纽建成后可灌溉农田5.5万亩。要求闸顶公路净宽4.5米。 (1)基本资料 1.上下游河道底宽20米,边坡1:1.5。泄洪闸设计过闸流量10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10米。校核流量为17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50米。此水闸为3等3级建筑物。 2.河道上游正常蓄水位为5.0米,最高蓄水位为6.0米,下游水位2.5米。 3.泄洪闸上下游底高程1.0米,闸底板高程与河底齐平。 4.闸址处地形平缓,堤顶高程在7.5米左右。 5.闸址持力层为中细砂夹粉土,地基承载力为80kN/m3 6.闸址附近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m/s,沿水面从水闸上游面到对岸的最大垂直距离为2Km。 7.回填土料:闸底板下砂垫层C=0,ф=30°,r干=15KN/m3。两岸翼墙后回填土料C=0,ф=30°,r干=15KN/m3,r湿=15KN/m3,r

饱=19KN/m3。 8.闸顶公路桥汽车荷载为汽车-10级,行车路面净宽4.5m ,两侧各加0.75m 宽的人行道。 9.工作闸门可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平面闸门,检修闸门可选叠梁门。启闭机用螺杆式或卷扬式固定启闭机。 二.闸孔设计 1.本工程主要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以利灌溉,而当洪水来临时,开闸泄水,以保防洪安全。由于是建于平原河道上的拦河闸,应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并利于排除漂浮物,因此采用不设胸墙的开敞式水闸。 同时,由于河槽蓄水,闸前淤积对洪水位影响较大,为便于排出淤沙,闸底板高程应尽可能低。因此,采用无底坎平顶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与河床同高,即闸底板高程为1.0m 。 2. 拟定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 表3-1 上游水头计算 流量Q (m 3/s ) 下游水深hs (m ) 上游水深H (m ) 过水断 面积(m 2) 行近流 速 (m 3/s ) g v 220 上游水头H 0(m ) 设计流量100 6.0 6.10 102 0.65 0.023 5.12 校核流量170 0 6.50 102 1.1 0.063 5.56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气)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大 气污染控制工程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 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 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课题及有关参数 1.题目2 (1)黄石某柠檬酸厂15t/h燃煤锅炉除尘系统设计(第6组) 2.设计参数 (1)燃煤的组成: O-3.4%,O-11.98%,N-1.01% C-66.27%,灰分-12.2%,S-1.12%,H-4.02%,H 2 (2)锅炉热效率为80%,空气过剩系数为1.2,低位发热量为25246kJ/kg, 水的蒸发热为2570.89 kJ/kg,烟尘的排放因子为70%。 (3)烟尘密度(堆积密度):1.25×103kg/m3;润湿性:强亲水性, V >8.0mm/min,比电阻为8×1010Ω·cm;黏附性:中等黏性,断裂强度为20 300-600Pa。烟气平均温度为150℃。烟尘真密度为2.09×103kg/m3。 (4)粉尘粒径组成: 粒径(μm)<3 3~5 5~10 10~20 20~30 30~40 >40 d50 重量百分比 8 12 18 21.5 28.5 5.2 6.8 12.3 (%) 执行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三、当地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17℃, 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40.7和-11.0℃, 气温最高7月份,平均气温29.2℃, 气温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3.9℃, 全年主导风向为E, 年平均风速为2.2m/s,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终稿)详解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制人邓国志 审核 编制日期2015.6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 二0一五年六月

一、课程设计选题 ××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工程学》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环境工程学》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基础知识,以水处理构筑物和相关设备为主,进行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实践环节,达到以下目的。 1. 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资料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平面、高程布置图的绘制,以巩固和深化《环境工程学》所学的水处理论知识,实现由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技术技能提高的目的; 2. 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我专业相关的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基本设计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有时视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为扩大初步设计)。 3. 学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和相关《设计规范》等工具书的应用; 4. 提高对工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1)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许多创新课题是由应用的需要提出来的,而创新的价值也往往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在理论研究----应用研

究-----实际应用这一过程中,工程设计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一般是离不开工程设计的; 2)工程设计能力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大多数用人单位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立足于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所必备的技能之一。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某种处理工艺设计方案的制定、单体构筑物的设计、图纸的绘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一)主要内容包括: 1. 根据原始资料,计算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浓度; 2. 根据水质情况、地形和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污水、污泥处理的流量以及有关的处理构筑物; 3. 对各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和尺寸; 4. 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与污泥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 5. 完成图纸的绘制(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及主要构筑物图); 6. 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 参考文献查阅: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和有关设计手册等资料。 2. 设计方案:设计应以所给资料为依据,至少比较3种成熟的处理工艺,确定采用的工艺。 3. 设计计算: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应准确、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