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课程设计(南工)

水闸课程设计(南工)
水闸课程设计(南工)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水闸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1基本资料

1.1工程概况

1.2地质资料

1.3水文气象

1.4建筑材料

1.5批准的规划成果

2闸孔设计

2.1闸址的选择

2.2闸型的确定

2.3拟定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

2.4校核泄洪能力

3消能设计

3.1消能防冲设计的控制情况

3.2消力池尺寸及构造

3.3海漫设计

3.4防冲槽设计

3.5上下游岸坡防护

4防渗排水设计

4.1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4.2排水设备的细部构造

4.3防渗计算

5闸室布置

5.1 底板和闸墩

5.2 闸门与启闭机

5.3 上部结构

5.4 闸室的分缝与止水

6闸室稳定计算

6.1 设计情况及荷载组合

6.2 完建无水期地基承载力验算6.3 正常挡水期闸室抗滑稳定验算7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7.1 上游连接建筑物

7.2 下游连接建筑物

水闸设计

1 基本资料

1.1工程概况及拦河闸的任务

某拦河闸闸址以上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288万亩,河流平均纵坡1/6200。本工程属三级建筑物。

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蓄水2230万立米。上游5个县25个乡已建成提灌站42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干23条,修建各种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农田,效益巨大,是解决某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地区浅层地下贫水区的重要水源。

1.2地质资料

(一)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地层中粉质壤土,厚度约25m,其下为不透水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1、湿重度r湿=20.2KN/m3

土壤干重度r干=16.0KN/m3

饱和重度r饱=22.2KN/m3

浮重度r浮=12.2KN/m3

2.自然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30

饱和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00

土壤的凝聚力C=0.1KN/m2

3.地基允许承载力[P地基]=150KPa

4.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f=0.36

5.地基应力的不均匀系数[η]=1.5~2.0

6.渗透系数K=9.29×10-3cm/s

(二)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0以下

1.3文水气象

(一)气温:本地区年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为-18度。

(二)风速:最大风速V=20m/s,吹程D=0.6Km。

(三)降雨量:非汛期(1~6月及10~12月)9个月河流平均最大流量为10m3/s;汛期(7~9月)3个月河流平均最大流量为130m3/s。年平均最大流量36.1 m3/s,最大年径流总量为

9.25亿m3。年平均最小流量15.6 m3/s,最小年径流总量为0.42亿m3。

(四)冰冻:颖河流域冰冻时间短,冻土很薄,不影响施工。

(五)上下游河道断面

1.4建筑材料

本工程位于平原地区、山丘少,石料需从外地供给,距京广线很近,交通条件较好。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较丰富的粘土材料。闸址处有足够多的砂料。

1.5批准的规划成果

(一)灌溉用水季节,拦河闸的正常挡水位为58.63m,下游无水。

(二)洪水标准。

1.设计洪水位50年一遇,相应的洪峰流量1113m3/s,闸上游的洪水位为59.5m,相应的下游水位59.35m。

2.校核洪水位2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1642.35 m3/s,闸上游的洪水位6l.00m,闸下游水位60.82m。

2闸孔设计

2.1 闸址的选择

闸址、闸轴线的选择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难易、操作运用、工程量及投资大小等方面的问题。在选择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流、施工管理应用及拆迁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权衡利弊,经全面分析比较,合理确定。

本次设计中闸轴线的位置已由规划给出。

2.2 闸型确定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以利灌溉,而当洪水来临时,开闸泄水,以保防洪安全。由于是建于平原河道上的拦河闸,应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并利于排除漂浮物,因此采用不设胸墙的开敞式水闸。

同时,由于河槽蓄水,闸前淤积对洪水位影响较大,为便于排出淤沙,闸底板高程应尽可能低。因此,采用无底坎平顶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与河床同高,即闸底板高程为51.92m。

2.3 拟定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

由于已知上、下游水位,可推算上游水头及下游水深,如表1所示:

表1 上游水头计算

流量Q(m3/s)下游水深

hs(m)

上游水深H

(m)

过水断面积

(m2)

行近流速

(m3/s)g

v

2

2

上游水头

H0(m)

设计流量11137.43 7.58 759.71 1.47 0.11 7.69 校核流量1642.358.9 9.08 947.69 1.73 0.15 9.23 注:考虑壅高15~20cm。

闸门全开泄洪时,为平底板宽顶堰堰流,根据公式1判别是否为淹没出流。

表2 淹没出流判别表

计算情况下游水深hs

(m)

上游水头H0(m)

8.0H

h

s

≥流态

设计水位7.437.697.43≥6.152 淹没出流校核水位8.909.238.9≥7.384 淹没出流

按照闸门总净宽计算公式(2),根据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如下表。其中ε为堰流侧收缩系数,取0.96;m为堰流流量系数,取0.385。

表3 闸孔总净宽计算表

流量Q(m3/s)下游水深hs

(m)

上游水头

H0(m)

H

h

s淹没系数σ

B(m)

设计流量11137.43 7.69 0.966 0.574 55.57

校核流量1642.358.9 9.23 0.964 0.586 61.08

根据《闸门设计规范》中闸孔尺寸和水头系列标准,选定单孔净宽b=9m,同时为了保证闸门对称开启,防止不良水流形态,选用7孔,闸孔总宽度为:

L=nb0+(n-1)d=(7×9)+(2×1.6+4×1.2)=71m

由于闸基为软基河床,选用整体式底板,缝设在闸墩上,中墩厚1.2m,缝墩厚1.6m,边墩厚0.5m。如图1所示。

图1 闸孔尺寸布置图 (单位:m)

2.4 校核泄洪能力

根据孔口与闸墩的尺寸可计算侧收缩系数,查《水闸设计规范》(规范表2-2),结果如下:

对于中孔

靠缝墩孔

对于边孔

所以

956

.0241909

.02973.04976.013

213

32211=++?+?+?=

++++=

n n n n n n 中中中εεεε

与假定接近,根据选定的孔口尺寸与上下游水位,进一步换算流量如下表所示:

表4 过流能力校核计算表 计算情况 堰上水头H 0(m ) 0h h s

σ

ε

Q

校核过流能力

设计流量1113

7.69

0.966 0.574 0.96

1262

13.4%

校核流量1642.35 9.23 0.964 0.586 0.96 1694 3.1%

设计情况超过了规定5%的要求,说明孔口尺寸有些偏大,但根据校核情况满足要求,所以不再进行孔口尺寸的调整。

3 消能设计

3.1 消能防冲设计的控制情况

由于本闸位于平原地区,河床的抗冲刷能力较低,所以采用底流式消能。

设计水位或校核水位时闸门全开渲泄洪水,为淹没出流无需消能。闸前为正常高水位

870,得

. 0 2 . 1 9 9 0 = + = s

b b 980

. 0

1 =

中 ε 975

. 0 2 =

中 ε 849, 得 . 0 6 . 1 9 9 0 = + = s

b b 239, 得 . 0 66 . 28 9 9

0 = + = s

b

b

910

. 0 3 =

中 ε

58.63m ,部分闸门局部开启,只宣泄较小流量时,下流水位不高,闸下射流速度较大,才会出现严重的冲刷河床现象,需设置相应的消能设施。为了保证无论何种开启高度的情况下均能发生淹没式水跃消能,所以采用闸前水深H =6.71m ,闸门局部开启情况,作为消能防冲设计的控制情况。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水闸安全运行,可以规定闸门的操作规程,本次设计按1、3、5、7孔对称方式开启,分别对不同开启孔数和开启度进行组合计算,找出消力池池深和池 长的控制条件。

按公式(7)、(8)、(9)、(11)计算结果列入表1

通过计算,为了节省工程造价,防止消力池过深,对开启1孔开启高度为2.0米限开,得出开启1孔开启高度为2米为消力池的池深控制条件。

3.2 消力池尺寸及构造

1、消力池深度计算

根据所选择的控制条件,估算池深为 1.6m ,用(10)、(11)、(12)式计算挖池后的收缩水深h c 和相应的出池落差ΔZ 及跃后水深h c ″,验算水跃淹没系数符合在1.05~1.10之间的要求。

开启孔

数 n

开启

高度

e/H 收缩系数 泄流量 单宽流量 收缩水深 跃后水深 下游水深 流

消力池尺寸 备

注 e ε Q q hc h 〃 Hs

池深d 池长

Lsj 水跃

Lj

1 0.8 0.1

2 0.6162 50.88 5.65 0.49 3.40 1.09

1.4 17.2 20.1 1 0.15 0.6180 63.79 7.09 0.62 3.78 1.24

1.4 18.4 21.8 1.2 0.18 0.6192 76.69 8.52 0.74 4.11 1.39

1.4 19.3 23.2 1.5 0.22 0.6208 96.11 10.68 0.93 4.56 1.60

1.4 20.4 25.0 2 0.30 0.6250 129.02 14.34 1.25 5.20 1.91 1.3 21.5 27.3 3

0.8 0.12 0.6162 152.64 5.65 0.49 3.40 2.11 自由

1.4 17.2 20.1 1 0.15 0.6180 191.36 7.09 0.62 3.78

2.42 1.5 18.5 21.8 1.2 0.18 0.6192 230.07 8.52 0.74 4.11 2.71

1.5 19.6 23.2

1.5 0.22 0.6208 288.33 10.68 0.93 4.56 3.11 1.6 20.9 25.0

池深

控制 2 0.30 0.6250 387.05 14.34 1.25 5.20 3.72 1.6 22.4 27.3

5

0.8 0.12 0.6162 254.40 5.65 0.49 3.40 2.88

0.8 15.4 20.1 1 0.15 0.6180 318.93 7.09 0.62 3.78 3.31

0.8 16.5 21.8 1.2 0.18 0.6192 383.45 8.52 0.74 4.11 3.70

0.8 17.3 23.2 1.5 0.22 0.6208 480.56 10.68 0.93 4.56 4.24

0.7 18.3 25.0 2

0.30 0.6250 645.08 14.34 1.25 5.20 5.38

2、消力池池长

根据池深为2m ,用公式(13)、(14)计算出相应的消力池长度为22.4m。

3、消力池的构造

采用挖深式消力池。为了便于施工,消力池的底板做成等厚,为了降低底板下部的渗透压力,在水平底板的后半部设置排水孔,孔下铺设反滤层,排水孔孔径为10cm ,间距为2m ,呈梅花形布置。

根据抗冲要求,按式16计算消力池底板厚度。其中 1k 为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18; q 为确定池深时的过闸单宽流量; H '?为相应于单宽流量的上、下游水位差。

取消力池底板的厚度 0.1=t m 。

图1 消力池构造尺寸图 (单位:高程m ,尺寸cm)

3.3 海漫设计

1、海漫长度计算

用公式(18)计算海漫长度结果列入表2。其中 s k 为海漫长度计算系数,根据闸基土质为中粉质壤土则选12。取计算表中的大值,确定海漫长度为40m 。

表2 海漫长度计算表

流量Q

上游水深H 下游水深hs ′ qs △H ′ Lp

100 6.71 1.63 1.41 5.08 21.38 200 6.71 2.49 2.82 4.22 28.87 300 6.71 3.19 4.23 3.52 33.79 400 6.71 3.79 5.63 2.92 37.23 500 6.71 4.35 7.04 2.36 39.47 600 6.71 5.16 8.45 1.55 38.92 700

6.71 5.65 9.86 1.06 38.23

006 . 1 01

. 5 32 . 0 11 . 3 2 0 = + + = ' ' ? + + =

c

s h Z h d σ 81 m

. 0 11 . 3 7 . 6 69 . 10 18 . 0 = - = t

2、海漫构造

因为对海漫的要求为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便进一步消除余能,有一定的透水性,有一定的柔性。所以选择在海漫的起始段为10米长的浆砌石水平段,因为浆砌石的抗冲性能较好,其顶面高程与护坦齐平。后30米做成坡度为1:15的干砌石段,以使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海漫厚度为0.6米,下面铺设15cm 的砂垫层。

3.4 防冲槽设计

海漫末端河床冲刷坑深度按公式19计算,其中河床土质的不冲流速可按下式计算。按不同情况计算如表3所示。

[]51051~4100R v R v v =??? ??= (20)

式中 []0v —河床土质的不冲流速,m/s ;

0v —查《水力学》可知此处取0.8m/s ; R —水力半径,

x A

R =

s h ''—海漫末端河床水深,m 。

表3 冲刷坑深度计算表

计算情况 q '' 相应过水水

面积 A 湿周 x 51

R []0v s h ''

d '

校核情况 20.53 1109.62 128.75 1.478 1.183 10.90 8.195 设计情况 13.91

932.25

122.17

1.442

1.536

9.43

3.843

根据计算确定防冲槽的深度为1.70m 。采用宽浅式,底宽取3.4m ,上游坡率为2,下游坡率为3,出槽后作成坡率为5的斜坡与下游河床相连。如图2所示。

图2 海漫防冲槽构造图 (单位:m)

3.5 上、下游岸坡防护

为了保护上、下游翼墙以外的河道两岸岸坡不受水流的冲刷,需要进行护坡。采用浆砌石护坡,厚0.3米,下设0.1米的砂垫层。保护范围上游自铺盖向上延伸2~3倍的水头,下游自防冲槽向下延伸4~6倍的水头。

4 防渗排水设计

4.1 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1、防渗设计的目的

防止闸基渗透变形;减小闸基渗透压力;减少水量损失;合理选用地下轮廓尺寸。 2、布置原则

防渗设计一般采用防渗和排水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高水位侧采用铺盖、板桩、齿墙等防渗设施,用以延长渗径减小渗透坡降和闸底板下的渗透压力;在低水位侧设置排水设施,如面层排水、排水孔排水或减压井与下游连通,使地下渗水尽快排出,以减小渗透压力,并防止在渗流出口附近发生渗透变形。

3、地下轮廓线布置 (1)闸基防渗长度的确定。根据公式(2)计算闸基理论防渗长度为46.97m 。其中 C 为渗径系数,因为地基土质为重粉质壤土,查表取7。

(2)防渗设备 由于闸基土质以粘性土为主,防渗设备采用粘土铺盖,闸底板上、下游侧设置齿墙,为了避免破坏天然的粘土结构,不宜设置板桩。

(3)防渗设备尺寸和构造。

1)闸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根据公式(1)计算,根据闸基土质为重粉质壤土A 取2.0。底板长度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布置及地基承载力等要求,确定为18m 。

2)闸底板厚度为

实际取为1.5m 。

3)齿墙具体尺寸见图1。

4)铺盖长度根据(3 ~5)倍的上、下游水位差,确定为30m 。铺盖厚度确定为:便于施工上游端取为0.6m ,末端为1.5m 以便和闸底板联接。为了防止水流冲刷及施工时破坏粘土铺盖,在其上设置30cm 厚的浆砌块石保护层,10cm 厚的砂垫层。

4、校核地下轮廓线的长度

根据以上设计数据,实际的地下轮廓线布置长度应大于理论的地下轮廓线长度,通过校核,满足要求。

铺盖长度+闸底板长度+齿墙长度= 30+14+6.8=50.8>L 理=46.97m

4.2 排水设备的细部构造

1、排水设备的作用

采用排水设备,可降低渗透水压力,排除渗水,避免渗透变形,增加下游的稳定性。排水的位置直接影响渗透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应根据闸基土质情况和水闸的工作条件,做到即减少渗压又避免渗透变形。

97 m

. 46 71 . 6 7 = ? = L 13.42 m

71 . 6 2 = ? = 底

L 8 m

. 1 9 5

1

= ? = t

2、排水设备的设计

(1)水平排水水平排水为加厚反滤层中的大颗粒层,形成平铺式。反滤层一般是由2~3层不同粒径的砂和砂砾石组成的。层次排列应尽量与渗流的方向垂直,各层次的粒径则按渗流方向逐层增大。

反滤层的材料应该是能抗风化的砂石料,并满足:被保护土壤的颗粒不得穿过反滤层;各层的颗粒不得发生移动;相邻两层间,较小一层的颗粒不得穿过较粗一层的空隙;反滤层不能被阻塞,应具有足够的透水性,以保证排水通畅;同时还应保证耐久、稳定,其工作性能和效果应不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差。

本次设计中的反滤层由碎石,中砂和细砂组成,其中上部为20cm厚的碎石,中间为10cm 厚的中砂,下部为10cm厚的细砂。

图2 反滤层构造图(单位:cm)

(2)铅直排水设计本工程在护坦的中后部设排水孔,孔距为2m,孔径为10cm,呈梅花形布置,孔下设反滤层。

(3)侧向排水设计侧向防渗排水布置(包括刺墙、板桩、排水井等)应根据上、下游水位,墙体材料和墙后土质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综合考虑,并应与闸基的防渗排水布置相适应,在空间上形成防渗整体。

在消力池两岸翼墙设2~3层排水孔,呈梅花形布置,孔后设反滤层,排出墙后的侧向绕渗水流。

3、止水设计

凡具有防渗要求的缝,都应设止水设备。止水分铅直和水平止水两种。前者设在闸墩中间,边墩与翼墙间以及上游翼墙铅直缝中;后者设在粘土铺盖保护层上的温度沉陷缝、消力池与底板温度沉陷缝、翼墙、消力池本身的温度沉降缝内。在粘土铺盖与闸底板沉陷缝中设置沥青麻袋止水。

图3 止水详图(单位:cm)

4.3 防渗计算

1、渗流计算的目的:计算闸底板各点渗透压力;验算地基土在初步拟定的地下轮廓线下的渗透稳定性。

2、计算方法有直线比例法、流网法和改进阻力系数法,由于改进阻力系数法计算结果精确,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渗流计算。

3、计算渗透压力

(1)地基有效深度的计算。 根据公式(3)判断

地基有效深度

大于实际的地基透水层深度25m ,所以取小值 m 。 (2)分段阻力系数的计算。通过地下轮廓的各角点和尖端将渗流区域分成9个典型段,如图4所示。其中1、9段为进出口段,用式(4)计算阻力系数;3、5、7段为内部垂直段,用式(5)计算相应的阻力系数;2、4、6、8段为水平段,用式6计算相应的阻力系数。各典型段的水头损失用式(7)计算。结果列入(表1)中。 对于进出口段的阻力系数修正,按公式(8)、(9)、(10)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图4 渗流区域分段图 (单位:m )

5 闸室设计

5.1 底板和闸墩

1、闸底板的设计

(1)作用 闸底板是闸室的基础,承受闸室及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较均匀地传给地基,还有防冲、防渗等作用。

(2)型式 常用的闸底板有平底板和钻孔灌注桩底板。由于在平原地区软基上修建水闸,采用整体式平底板,沉陷缝设在闸墩中间。

(3)长度 根据前边设计已知闸底板长度为14m 。 (4)厚度 根据前边设计已知闸底板厚度为1.5m 。 2、闸墩设计

5 6 . 17 0

≥ = S L 22 m , 44 5 . 0 5 . 0 0 = ? = ? = l T e

22 = e

T

(1)作用分隔闸孔并支承闸门、工作桥等上部结构,使水流顺利的通过闸室。

(2)外形轮廓应能满足过闸水流平顺、侧向收缩小的,过流能力大的要求。上游墩头采用半圆形,下游墩头采用流线型。其长度采用与底板同长,为14m。

(3)厚度为中墩1.2m,缝墩1.6m,边墩1.0m。平面闸门的门槽尺寸应根据闸门的尺寸确定,检修门槽深0.20m,宽0.20m,主门槽深0.3m,宽0.8m。检修门槽与工作门槽之间留3.0m的净距,以便于工作人员检修。

(4)高度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计算取较大值,根据计算墩高最大值为9.13m,另根据《水闸设计规范》中规定有防洪任务的拦河闸闸墩高程不应低于两岸堤顶高程,两岸堤顶高程为61.50m,经比较后取闸墩高度为10.00m。

H=校核洪水位时水深+安全超高

1)墩

=9.08+0.5=9.13(m)。

H=设计洪水位时水深+安全超高

2)墩

=8.9+0.7=9.6(m);

H=正常挡水位时水深+h

3)墩

=6.71+0.59+0.4=7.7(m)(式中波浪高度的计算请查阅相关书籍)

图1 缝墩尺寸详图(单位:cm)

5.2 闸门与启闭机

闸门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工作闸门、事故闸门和检修闸

门;按材料分为钢闸门、混凝土闸门和钢丝网水泥闸门;

按结构分为平面闸门、弧形闸门等。

1、工作闸门基本尺寸为闸门高8m,宽9m,采用平

面钢闸门,双吊点,滚轮支承。

2、检修闸门采用叠梁式,闸门槽深为20cm,宽为

20cm,闸门型式如图2所示。

图2 叠梁式检修闸门示意图

3、启闭机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常用固定式启闭机有卷扬式、螺杆式和油压式。卷扬式启闭机启闭能力较大,操作灵便,启闭速度快,但造价高。螺杆式启闭机简便、廉价,适用于小型工程,水压力较大,门重不足的情况等。油压式启闭机是利用油泵产生的液压传动,可用较小的动力获得很大的启闭力,但造价较高。在有防洪要求的水闸中,一般要求启闭机迅速可靠,能够多孔同步开启,这里采用卷扬式启闭机,一门一机。

4、启闭机的选型

(1)根据《水工设计手册》平面直升钢闸门结构活动部分重量公式1,经过计算得16.9t,

考虑其它因素取闸门自重174KN 。

85.165.1012.0B H k k G 材支= (1)

式中 G —闸门结构活动部分重量,单位t ;

支k —闸门的支承结构特征系数,对于滑动式支承取0.8;对于滚轮式支承取

1.0,对于台车式支承取1.3。

材k —闸门材料系数,普通碳素结构钢制成的闸门为1.0;低合金结构钢制成的

闸门取0.8。

H —孔口高度,取8m ;

B —孔口宽度,取9m 。

(2)初估闸门启闭机的启门力和闭门力,根据《水工设计手册》中的近似公式:

G P F Q 2.112.0~10.0+=)( (2)

G P F W 2.112.0~10.0-=)( (3)

式中 P —平面闸门的总水压力, b

h P 221

γ=,KN ;

Q F —启门力,KN ;

W F —闭门力,KN ;

由于闸门关闭挡水时,水压力 P 值最大。此时闸门前水位为6.71m ,本次设计的水闸为中型水闸,系数采用0.11,经计算启闭力

Q F 为431.66KN ,闭门力

W F 为14.06KN 。查《水工设计手册》选用电动卷扬式启闭机型号QPQ-2 ?40。

5.3 上部结构

1、工作桥是为了安装启闭机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而设的桥。若工作桥较高可在闸墩上部设排架支承。工作桥设置高程与闸门尺寸及形式有关。由于是平面钢闸门,采用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闸门提升后不能影响泄放最大流量,并留有一定的富裕度。根据工作需要和设计规范,工作桥设在工作闸门的正上方,用排架支承工作桥,桥上设置启闭机房。由启闭机的型号决定基座宽度为2m ,启闭机旁的过道设为1m ,启闭机房采用24砖砌墙,墙外设0.66m 的阳台(过人用)。因此,工作桥的总宽度为1+1+0.24+0.24+0.66+0.66=6m 。由于工作桥在排架上,确定排架的高度即可得到工作桥高程。

排架高度=闸门高+安全超高+吊耳高度

=8+0.5+0.5 =9(m )

工作桥高程=闸墩高程+排架高+T 型梁高

=61.92m+9m+1m=71.92(m )。

431.66(KN )

174 2 . 1 2026 11 . =0 = ? + ? 14.06 (KN )

174 2 . 1 2026 11 . 0 = ? - ? =

图3 工作桥细部构造图(单位:cm)

2、交通桥的作用是连接两岸交通,供车辆和人通行。交通桥的型式可采用板梁式。交通桥的位置应根据闸室稳定及两岸连接等条件确定,布置在下游。仅供人畜通行用的交通桥,其宽度不小于3m;行驶汽车等的交通桥,应按交通部门制定的规范进行设计,一般公路单车道净宽为4.5m,双车道为7~9m。本次设计采用双车道6m宽,并设有人行道安全带为100cm,具体尺寸如图4所示。

图4 交通桥细部构造图(单位:cm)

3、检修桥的作用为放置检修闸门,观测上游水流情况,设置在闸墩的上游端。采用预制T型梁和活盖板型式。尺寸如图5所示。

图5 检修桥细部构造图(单位:cm)

5.4 闸室的分缝与止水

水闸沿轴线每隔一定距离必须设置沉陷缝,兼作温度缝,以免闸室因不均匀沉陷及温度变化产生裂缝。缝距一般为15~30m,缝宽为2~2.5cm。整体式底板闸室沉陷缝,一般设在闸墩中间,一孔、二孔或三孔一联为独立单元,其优点是保证在不均匀沉降时闸孔不变形,闸门仍然正常工作。

凡是有防渗要求的缝,都应设止水设备。止水分铅直和水平两种。前者设在闸墩中间,边墩与翼墙间以及上游翼墙本身;后者设在铺盖、消力池与底板,和混凝土铺盖、消力池本身的温度沉降缝内。

本次设计缝墩宽1.6m,缝宽为2cm,取中间三孔为一联,两边各为两孔一联。

6 闸室稳定设计

6.1设计情况及荷载组合

1、设计情况选择

水闸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不利情况。完建无水期是水闸建好尚未投入使用之前,竖向荷载最大,容易发生沉陷或不均匀沉陷,这是验算地基承载力的设计情况。正常挡水期时下游无水,上游为正常挡水位,上下游水头差最大,闸室承受较大的水平推力,是验算闸室抗滑稳定性设计情况。泄洪期工作闸门全开,水位差较小,对水闸无大的危害,故不考虑此种情况。本次设计地震烈度为6°,不考虑地震情况。

2、完建无水期和正常挡水期均为基本荷载组合。取中间三孔一联为单元进行计算,需计算的荷载见表1所示。

表1 荷载组合表

荷载组合计算情况

荷载

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地震力浪压力

基本组合完建无水期√—————正常挡水期√√√——√

6.2完建元无水期荷载计算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荷载计算主要是闸室及上部结构自重。在计算中以三孔一联为单元,省略一些细部构件重量,如栏杆、屋顶等。力矩为对闸底板上游端点所取。钢筋混凝土重度采用25KN/m3;混凝土重度采用23KN/m3;水重度采用10 K N/m3;砖石重度采用19KN/m3。

图1 完建无水期荷载分布图

表2 完建无水期荷载计算

荷 载 自 重(KN ) 力臂(m ) 力 矩(KN.m ) -↘ ↙+ 闸底板

18600 7 130200 — 闸墩

中墩 8400 7 58800 — 缝墩 5600 7 39200 — 工作桥 1619.75 5 8098.75 — 交通桥 1875.5 11 20630.5 — 检修桥 697.5 1.9 1325.25 — 启闭机 235.44 5 1177.2 — 启闭机房 1209.6 5 6048 — 排架 1011 5 5055 — 闸门 621.15 5 3105.75 — 合计 36792.75

273640.45

2、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荷载计算结果,采用公式(1)、(2)进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可得结论完建无水期的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地基也不会发生不均匀沉陷。

地基承载力计算

偏心矩

∑∑-

=G M B e 2, 代入数值得:

)

61(min

max B

e A

G W

M A

G P ±=±=

∑∑∑,

代入数值得;

地基承载力平均值

[]P P P P ≤+=

2min

max ,

代入数值得;

地基不均匀系数

86 KPa . 68 ..67 . 100

) 14

44 . 0 6 1 ( 14 31 75 . 36792 min

max =

- ? ? ? = P [ ] 150 KPa 78 .84. 2 86

. 68 67 . 100 = < = + = P P 4375 . 0 75

. 36792 45 . 273640 2 14 - = - =

e

[]ηη<=

min

max

P P ,

代入数值得:

6.3 正常挡水期验算

1、正常挡水期荷载计算除闸室自重外,还有静水压力,水重,闸底板所受扬压力由渗透计算中可得。由于浪压力小于静水压力的5%,忽略不计。

图2 正常挡水期荷载分布图

表3 正常挡水期荷载计算表

荷载名称

垂直力(KN ) 水平力(KN ) 力臂(m ) 力 矩(KN.m )

↓ ↑ → ← -↘ ↙+

闸室自重 36792.75

— — —

273640.5

— 上游水压力

— — 6818.79 — 2.24 15274.1

— — 5200.25 — 1.07 5569.38 — 浮托力 — 7035.9 — —

7

— 49377.3 渗透压力 — 8354.5 — — 4.67 — 39015.5

水 重 9952.76

— — — 2.8

27867.71

合 计

46745.51 15390.4

— — 322351.6

88392.8 31355.11

— 12019.04 — — 233958.81

[ ]

5 . 1 4

6 . 1 86 . 68 6

7 .100 = < = = η η 1P 2P

2、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荷载计算结果,采用公式(1)、(2)进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可知正常挡水期的地基承载力及地基不均匀系数均满足要求。

偏心矩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平均值

地基不均匀系数

3、闸室抗滑稳定计算

闸底板上、下游端设置的齿墙深度为1.0m ,按浅齿墙考虑,闸基下没有软弱夹层。滑动面沿闸底板与地基的接触面,采用公式(3)进行计算,其中的闸底板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闸址处地层分布可知为重粉质壤土和细砂,查闸室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表得0.36,允许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根据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查表得1.20。经计算闸室抗滑稳定满足要求。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

[K P

G

f K ≥?=

∑∑,

代入数值计算得:

7 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7.1 上下游连接建筑物的作用

1.挡住两侧填土,维持土坝及两岸稳定。

2.当水闸泄水或引水时,上游翼墙主要用于引导水流平顺进闸,下游翼墙使出闸水流均匀扩散,减少冲刷。

3.保持两岸或土坝边坡不受过闸水流冲刷。

4.控制通过闸身两侧的渗流,防止与其相连的岸坡或土坝产生渗透变形。

20

. 1 ] [ 27 . 1 04 . 12019 11

. 31355 36 . 0 = > = ? =

K K 46

. -0 11

. 31355 81 . 233958 2 14 = - = e 96 KPa . 57 54

. 88 ) 14 46 . 0 6 1 ( 14 31 11 . 31355 min max =

? ± ? ? = P [ ] 150 KPa 25 . 72 2 96

. 57 54 . 88 = < = + =

P P [ ]

5 . 1 49 . 1 9

6 . 5

7 54

. 88 = < = =

η η

水闸课程设计

目录 水闸课程设计任务书......................................... - 2 - 一.工程任务........................................... - 2 - 二.基本资料........................................... - 2 - 三.设计容............................................. - 3 - 四.设计成果........................................... - 3 - 五.时间安排........................................... - 3 - 水闸课程设计计算书......................................... - 4 - 第一章闸室布置....................................... - 4 - 一.闸型选择及水闸级别................................. - 4 - 二.闸室基本尺寸的确定................................. - 4 - 三.泄流能力校核....................................... - 7 - 第二章消能与防冲设计................................. - 8 - 一.消能计算的控制情况.................................. - 8 - 二.消力池长度的计算................................... - 10 - 三.护坦构造........................................... - 11 - 四.海漫的长度和型式................................... - 11 - 五.防冲槽设计........................................ - 12 - 第三章防渗设计...................................... - 12 - 一.选择地下轮廓线.................................... - 12 - 二.渗透压力计算....................................... - 13 - 第四章闸室抗滑稳定计算.............................. - 13 - 一,荷载计算.......................................... - 13 - 二.抗滑稳定计算...................................... - 14 - 三.基地压力计算...................................... - 14 - 第五章闸室结构计算.................................. - 15 - 一.计算情况.......................................... - 15 - 二.计算方法.......................................... - 15 -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doc

目录 1 基本资料 (3) 1.1 工程概况 (3) 1.2 水文分析 (3) 1.2.1大坝坝顶及坝坡设计 (3) 1.2.2 心墙设计 (3) 1.2.3 反滤料设计 (4) 1.3 坝址地形地质情况 (4) 1.4 气候特征 (4) 1.5料场分布 (5) 1.5.1心墙土料场 (5) 1.5.2 土料的压实设计标准 (6) 1.5.3 砂卵石设计干密度 (6) 1.6 开竣工要求 (7) 1.7 水文资料 (7) 2 坝体剖面拟定 (7) 2.1确定施工导流阶段 (7) 2.2施工导流阶段 (8) 2.3坝体施工阶段 (8) 2.3.1坝体施工第Ⅰ阶段 (8) 2.3.2坝体施工第Ⅱ阶段 (9) 2.3.3坝体施工第Ⅲ阶段 (9) 2.3.4坝体施工第Ⅳ阶段 (9) 3 确定形象进度 (10) 3.1 第一期工程量确定 (10) 3.2第二期工程量确定 (10) 3.3第三期工程量确定 (10) 3.3完建期工程量确定 (11) 3.3初拟施工方案的形象进度 (11) 4 确定各期的强度 (12) 4.1 确定有效施工期 (12) 4.2 挖运强度的确定 (12) 4.2.1 确定上坝强度 (12) 4.2.2 确定运输强度 (13) 4.2.3 确定开挖强度 (14) 5 确定挖运方案 (16)

5.1确定开挖机械的生产能力 (16) 5.2确定运输机械 (16) 5.3确定粘性土、反滤料、砂性土汽车装载有效方量 (16) 5.4确定运输工具周转一次的时间 (16) 5.5循环式运输机械数量n的确定 (17) 5.5.1确定粘土料运输机械数量 (17) 5.5.2确定砂石料运输机械数量 (17) 5.5.3确定反滤料运输机械数量 (18) 5.6复核挖运机械的参数 (18) 6 确定填筑方案 (19)

钢混水闸桥课设

编号(学号):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009级本科) 题目水闸工作桥设计 学院能源环境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09年 6 月 22 日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作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mm;宽:250mm.横梁上面的机墩取高:400mm;宽:250mm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尺寸选用宽:655mm,长度1500+2 80=1660mm;高度:80mm。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每边两块。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05-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第二部分 配筋设计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g k =0.08655.0??25=1.31KN/m g =G γ g k =1.0531.1?=1.3755KN/m 一个绳鼓重:G k =6.54KN ,G=G γ G k =6.54?1.05=6.867KN 桥面活荷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158********=+=+=a l l n 158********=+=+=h l l n 165015001.11.1=?==n l l 因此计算跨度去1580mm 跨中弯矩: m KN l G gl M ?=?+??=?+=770.24 58.1867.658.13755.1814812020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2017年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导流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1 前言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和《水利工程施工》教学大纲的规定,本专业的学生有一周半时间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掌握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水力计算、CAD绘图、设计说明书编写等方面能得到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和截流设计,以下为导流设计的相应资料。 2基本资料 2.1工程概况 本水电站位于XC市某村境内,系YJ干流水电建设规划的梯级电站之一,距XC市公路里程约80km。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水库正常蓄水位1330.00m,死水位1328.00m,总库容7.6亿m3,属日调节水库。 本工程等级为一等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左右岸挡水坝、中孔坝段和溢流坝段(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消力池、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右岸地下厂房装机4台600MW机组,总装机容量2400MW。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附图。 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334.00m,最低建基面高程1166m,最大坝高168.0m,最大坝底宽153.2m,坝顶轴线长516m;整个坝体共24个坝段,从左至右由左岸挡水坝1#~9#坝段、左中孔10#坝段、溢流坝11#~14#坝段、右中孔15#坝段和右岸挡水坝16#~24#坝段组成;溢流坝段布置5孔溢流表孔,每孔净宽15m,溢流堰顶高程1311.00m;放空中孔孔口底高程1240.00m,孔口尺寸5×8m;溢流坝段下游接消力池,消力池边墙为混凝土斜边墙,消力池边墙顶高程1224.0m,建基高程分别为1166.0m、1180.0m,底板高程为1188.0m,消力池长145m。

水闸课程设计报告

水闸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1.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2.水位流量资料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3.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4.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闸址附近缺乏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闸基细砂及墙后回填砂料土工试验资料如下表; 细砂允许承载力为150KN/m2,其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f=0.35

5.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5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6.闸上交通 根据当地交通部门建议,闸上交通桥为单车道公路桥,按汽-10 设计,履带-50校核。桥面净宽为4.5m,总宽 5.5m,采用板梁式结构,见图2-3,每米桥长约重80KN。 10.0 15.0 450.0 15.0 110.0 ﹪ 55.0 45.0 70.0 550.0 图 1-3 交通桥剖面图(单位:cm) 一、水闸设计

1、剖面立定 1.1闸顶高程的确定 由于正常洪水位低于设计洪水位,所以取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作为控制情况。闸底高程取挡水坝最低点▽440.00m ,设计蓄水位为▽198.36m ,校核洪水位为▽198.90m 。确定静水位垒坝顶的高差▽h. 1.1.1 正常蓄水位情况下: c z h h h h ++=?%1 3/125 .10 0166.0D V h c = 8 .0(4.10) l h L = L H cth L h h l z ππ22 = 式中:l h --波浪高度,m z h --波浪中心线到静水位的高度,m D --库面的波浪吹程,KM,此处取 0.15KM 0V --计算风速,m/s,正常及设计情况取1.5-2.0倍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校核情况直接用多年平均风速,此处用1.7*12=20.4。 根据以上公式算得 l h =0.098m,L=1.622m,z h =0.019m; %1h =1.24*l h =1.24*0.098=0.122m; h ?=0.122+0.019+0.7=0.84m; 放浪墙顶高程=设计蓄水位+h ?=198.36+0.84=199.2m; 1.1.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同正常蓄水位同样计算得

水闸基本资料

水闸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一、工程概况及拦河闸的任务 颖河拦河闸位于郾城县境内,闸址位于颖河京广铁路桥上游和吴公渠入颖河口下游之间,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288万亩。 农作用以种植小麦、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河流平均纵坡1/6200。 本工程属三级建筑物 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蓄水2230万立米。上游5个县25个乡已建成提灌站42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干23条,修建各种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农田,效益巨大,是解决颖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颖河地区浅层地下贫水区的重要水源。 二、地质资料 (一)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地层中粉质壤土,厚度约25m,其下为不透水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1、湿重度r湿=20.0KN/m3 土壤干重度r干=16.0KN/m3 饱和重度r饱=22.0KN/m3 浮重度r浮=10.0KN/m3 2.自然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30 饱和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00 土壤的凝聚力C=0.1KN/m2 3.地基允许承载力[d]=150KN/m2 4.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f=0.36

5.地基应力的不均匀系数[η]=1.5~2.0 6.渗透系数K=9.29×103厘米/秒 (二)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0以下 三、建筑材料 1.石料:本工程位于平源地区、山丘少,石料需从外地供给,距京广线很近,交通条件较好。 2.粘土: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较丰富的粘土材料。 3.闸址处有足够多的砂料。 四、文水气象 (一)气温:本地区年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为-18度。 (二)风速:最大风速V=20米/秒,吹程D=0.6公里。 (三)降雨量:非汛期(1~6月及10~12月)九个月最大流量为130米3/秒。 年平均最大流量Q=36.1米3/秒,最大年径流总量为9.25亿米3。 年平均最小流量Q=15.6米3/秒,最小年径流总量为0.42亿米3。 (四)冰冻:颖河流域冰冻时间短,冻土很薄,不影响施工。 (五)上下游河道断面 五、批准的规划成果为 (一)灌溉用水季节,拦河闸的正常挡水位为58.72米,下游无水。 (二)洪水标准。 1.设计洪水位50年一遇,相应的洪峰流量1144.45米3/秒,闸上游的洪水位为59.5米,相应的下游水位59.35米。 2.校核洪水位为2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1642.35米3,闸上游水位6l.00米,闸下游水位60.82米。 注:在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位情况下对应的上、下游水位+学号的最后两位。 2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 一、课设目的: 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 网络计划技术,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任务及步骤: 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 (一)收集基本资料 包括: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建材、地质等资料。 本次课设该步骤已经不必了,见大家手里的课设基本资料。 (二)列工程项目 松涛水利枢纽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重力坝、右岸砼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坝后式厂房等建筑物组成。平面布置见所给结构图。 对于这种堤坝式水利水电枢纽,其关键工程一般位于河床,这时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应以导流程序为主线,即以施工导截流、大坝岩基开挖及处理、砼浇筑、拦洪渡讯、封堵蓄水、发电为主线,列工程项目表。 1.准备工程 2.施工导截流工程 采用全段围堰,全年挡水,隧洞导流 2.1 导流隧洞开挖和衬砌 2.2 图示戗堤预进占(利用隧洞开挖料) 2.3 截流(指合龙、闭气) 2.4 土石围堰加高培厚 2.5 基坑排水 2.6 隧洞封堵 2.7 蓄水 2.8 围堰拆除 3.大坝工程 3.1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土方开挖 3.2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石方开挖 3.3 河床重力坝基础帷幕灌浆 3.4 河床重力坝砼浇筑 3.5 河床重力坝接缝灌浆 3.6 右岸砼重力坝土方开挖 3.7 右岸砼重力坝石方开挖 3.8 右岸砼重力坝砼浇筑 3.9 右岸砼重力坝帷幕灌浆 3.10 右岸砼重力坝接缝灌浆 3.11 溢洪道土方开挖 3.12 溢洪道石方开挖 3.13 溢洪道堆砌石填方施工 3.14 溢洪道砼浇筑

水闸课程设计

水闸课程设计 第一章总述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 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三) 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四) 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五) 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为Ⅳ级拦河闸。设计采用开敞式水闸。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闸室段位于上、下游连接段之间。是水闸工程的主体。其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上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包括两岸的翼墙、护坡、铺盖、护底和防冲槽。

下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引导过闸水流均匀扩散。通过消能防冲设施。以保证闸后水流不发生有害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 第二章 水力计算 第一节 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一﹚闸孔型式的选择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因此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为了满足泄洪、冲沙、排污的要求,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无坎宽顶堰,考虑到闸基持力层是粘细砂,土质一般,承载能力不好,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根据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可与河底齐平。即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河底齐平,所以高程为195.00 m 。 (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初拟孔口尺寸,该闸的尺寸必须满足拦洪灌溉以及泄洪的要求。 1.计算闸孔总净宽0B (1)在设计情况下: ①、上游水H=198.36-195=3.36m ②、下游水深s h =198.15-195.00=3.15m ③、下泄流量Q=61.403/m s 则上游行近流速: V 0=Q/A 根据和断面尺寸: A=﹙b +mH ﹚H =﹙18+1.5×3.36﹚×3.36=77.4m 2 其中b 为河道宽:b=18m m 为边坡比:m=1:1.5 V 0=Q/A =61.40/77.41=0.793m/s H 0=H ﹢αv 2/2 (取α=1.0﹚ =3.36﹢0.7932/﹙2×9.81﹚ =3.39m 则 s h H =3.15/3.39=0.929>0.8 故属于淹没出流。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2

《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整体效果图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1年7月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宽:250. 横梁上面的机敦取高:250;宽:250.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选用的,宽850;长度:1500+2*80=1660 ;高度:80。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一边一块板。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个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4-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图3:钢桁架布置

第二部:配筋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一个绳鼓重: 6.54k G KN =, 6.54 1.05 6.867G k G G KN γ==?= 桥面活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01500801580n l l a mm =+=+= 01500801580n l l h mm =+=+= 0 1.1 1.115001650n l l mm ==?= 因此计算跨度取 1580mm c.跨中弯矩: 220011 6.867 1.581.785 1.58 3.268484 p l M gl KN m ??= +=??+=?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a.荷载:板自重 0.080.8525 1.7/k g KN m =??=

水闸课程设计

水闸课程设计第一章总述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 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二) 水位流量资料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三) 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四) 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闸址附近缺乏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闸基细砂及墙后回填砂料土工试验资料如下表; 细砂允许承载力为150KN/m2,其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f=0.35。 (五) 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为Ⅳ级拦河闸。设计采用开敞式水闸。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闸室段位于上、下游连接段之间。是水闸工程的主体。其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上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包括两岸的翼墙、护坡、铺盖、护底和防冲槽。 下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引导过闸水流均匀扩散。通过消能防冲设施。以保证闸后水流不发生有害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 第二章水力计算 第一节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一﹚闸孔型式的选择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因此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为了满足泄洪、冲沙、排污的要求,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无坎宽顶堰,考虑到闸基持力层是粘细砂,土质一般,承载能力不好,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根据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可与河底齐平。即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河底齐平,所以高程为195.00 m。(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及成果 任务:工作桥及刚架设计,包括结构尺寸选择及配筋设计。 成果:二号设计图纸2张 计算书一本(35页左右) 一、概述 1、工作桥作用 专为启闭闸门而设。 2、工作桥结构型式 大多采用梁式桥的形式,且桥身大多为装配式结构。但本设计为简单计,采用整体式。 支承形式为简支梁式,施工采用吊装方法。 二、设计内容 工作桥及刚架设计,包括结构尺寸选择及配筋设计。

三、设计资料 1、工作桥桥面高程原定为▽31.4m,本次设计各人不同; 2、闸墩顶高程▽24.0m; 3、五孔闸,每孔净宽7.0m,中墩宽度1.0m,边墩宽度0.9m; 4、平板闸门,自重200KN; 5、采用QPQ-2×160KN型启闭机,每台自重35KN; 6、闸门吊点中心距,原定为4.75m,本次设计各人不同;

7、荷载:人群荷载:各班不同;栏杆重:1.5KN/m;每个绳鼓重:6.54KN(着地面积350×350mm);施工荷载:4.0KN/m2;基本风压:各班不同 8、建筑物等级 3 级; 9、环境条件二类; 10、建筑材料:混凝土:各班不同;钢筋;各班不同水闸工作桥设计数据 1. 吊点中心距 1班: 4.0 + 0.04 * 学号末两位数 (米) 2班: 4.02 + 0.04 * 学号末两位数 (米) 2. 工作桥面高程 30.0 + 0.05 *学号末两位数 (米) 3. 人群荷载 1班:3.0 kN/m2 2班:2.5 kN/m2 4. 基本风压 1班:0.35 kN/m2 2班:0.4 kN/m2 5. 梁柱受力纵筋 1班:HRB335 2班:HRB400 6. 混凝土强度等级 1班:C25 ; 2班:C30 四、设计要求 1.计算书一份。包括:设计资料;结构布置图及说明;桥面板、横梁、纵梁、刚架配筋计算; 2.施工详图2张(二号图纸)。包括:工作桥立面和平面布置;桥面板、横梁、纵梁和刚架配筋图等。 五、结构布置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大渡河上某水电工程采用单戗立堵进占,河床的剖面图见图1。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 n ,截流戗堤两侧的边坡为1:1.5。截流材料采用当地见表1和图2。戗堤端部边坡系数1 的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容重为26KN/m3。该工程采用左右岸各布置一条导流洞导流,左、右导流隧洞联合泄流的上游水位和泄流流量关系见表2和图3。 图1:河床剖面图 图2:坝址处天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表2 上游水位~导流隧洞泄流量关系 作图如下 图3:上游水位~导流隧洞泄流量关系曲线 每位同学按不同的设计流量进行无护底情况下截流水力计算,并确定相应的截流设计方案。按以下公式确定截流设计流量3 (3002/)Q m s +?=学号的最后两位,计算时不考虑戗堤渗透流量和上游槽蓄流量。 截流设计是施工导流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多采用立堵截流,本次设计按立堵截流设计,有多种设计方法。其设计分为:截流水力计算、截流水力分区和备料量设计。 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通常按频率法确定,也即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一般地,多采用截流时段5%~10%的月平均或者旬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标准。 截流的水力计算中龙口流速的确定一般采用图解法(详细见《水利工程施工》P39~42),以下对于图解法及图解法的量化法,三曲线法做如下介绍。 二、截流的水力计算 1、计算下游水位下H 、戗堤高度B H 、戗堤水深0H

由3 030028316/=+?=Q m s ,根据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由内插法可知, 953.28下=H m ; 安全超高1.0m 由Q Q =0,957.79上=H m , 1.08上底=+-=B H H m H m ; 0 2.28下底=+-=+H Z H m H Z . 2、根据已知的泄流量d Q 与上游水位上H 关系绘制~d Q Z 曲线 作图如下 图4:龙口泄水曲线Z Q ~ 由龙口泄水能力计算按照宽顶堰公式计算: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之前进水闸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之前 进水闸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水工建筑物》课程课程设计 前 进 闸 初 步 设 计 学号: 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姓名: 封苏衡 指导教师: 潘起来老 师 2011年 12 月 19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4) 1.设计资料 (4) 2.枢纽设计 (5)

第二章闸孔设计 (7) 1.闸室结构设计 (7) 2.确定闸门孔口尺寸 (7) 第三章消能防冲设计 (11) 1.消力池设计 (11) 2.海漫的设计 (13) 3. 防冲槽的设计 (14) 第四章地下轮廓设计 (15) 1.地下轮廓布置形式 (15) 2. 闸底板设计 (15) 3.铺盖设计 (16) 4. 侧向防渗 (16) 5. 排水止水设计 (17) 第五章渗流计算 (19) 1.设计洪水位情况 (19) 2. 校核洪水位情况 (23) 第六章闸室结构布置 (24) 1. 闸室的底板 (24) 2. 闸墩的尺寸 (24) 3. 胸墙结构布置 (24) 4. 闸门和闸墩的布置 (24) 5. 工作桥和交通桥及检修便桥 (25)

6. 闸室分缝布置 (26) 第七章闸室稳定计算 (27) 1.确定荷载组合 (27) 2. 闸室抗滑稳定计算和闸基应力验算 (27) 第八章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1.上游连接建筑物 (31) 2.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1、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前进闸建在前进镇以北的团结渠上是一个节制闸。本工程等别为Ⅲ等,水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该闸有如下的作用: (1)防洪。当胜利河水位较高时,关闸挡水,以防止胜利河的高水入侵团结渠下游两岸的底田,保护下游的农田和村镇。 (2)灌溉。灌溉期引胜利河水北调,以灌溉团结渠两岸的农田。 (3)引水冲淤。在枯水季节。引水北上至下游红星港,以冲淤保港。 规划数据 (1)团结渠为人工渠,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渠底高程为,底宽50m,两岸边坡均为1:2 。(比例1:100) 图1 团结渠横断面图(单位:m)

水闸课程设计书修改版汇总

3 第1章 总论 1.1概述 颍河拦河闸位于郾城县境内,闸址位于颍河京广铁路桥上游和吴工渠入颍河 口下游之间,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 288万亩。 农作物以种植小麦、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 流域平均纵坡1/6200。 本工程等别为m 等 拦河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 本工程投入适使用后,在正常蓄水位时,可蓄水 2230万立方米。上游5个 县25个乡已建成排灌站42处有效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 干23条,修建各类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亩农田,效益巨 大,是解决颍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颍河地区浅层地下水贫水 区的重要水源。 1.2基本资料 1. 2.1地质资料 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地层为中粉质壤土,厚度约 25m 不透水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①湿重度r=20.0kN/m3 土壤干重度r=16.0KN/m3 饱和重度r=22.0KN/m3 浮重度 r=10.0KN/m3 ②自然含水量时,内摩擦角 忙23 ° 饱和含水量时,内摩擦角 忙20 ° 土壤的凝聚力=0.1KN/m2 ③ 地基允许承载力{d}=150KN/m2 ④ 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f=0.36 ⑤ 地基应力的不均匀系数【n 】=1.5~2.0 ⑥ 渗透系数K=9.29X 10-3厘米/秒 2、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以下 建筑材料 、石料:本工程位于平原地区、山丘少,石料需从外地供给, 交通条件好。 、粘土: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丰富的粘土材料。 、闸址处有足够多的砾料。 水文气象 、气温: 本地区年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为-18度。 、风速: 最大风速V=20米/秒,吹程D=0.6公里。 、降雨量;非汛期(1-6月及10-12月)九个月最大流量为 年平均最大流量Q=36.1n3/秒,最大年径流总量为9.25亿n3。 年平均最小流量Q=15.63/米秒,最小年径流总量为0.42 3亿nS 。 其下为 1.2.2 1 很近, 2 3 1.2.3 1 距京广线 i3om/ 秒。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傅元帅 学院名称:水利工程与环境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名称:水电1243班 学号: 指导教师:张鸿远 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5 年10月9日 目录 前言 (2) 一、设计目的 (2) 二、施工基本资料概述 (2) 三、施工导流设计 (6) 1、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6) 2、施工导流时段的划分 (7) 3、施工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7) 4、围堰计算 (8) 四、施工截流设计 (14) 1、截流方法的选择 (14) 2、截流材料粒径确定 (15) 五、基坑排水 (16) 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17)

附图:上下游围堰设计图 (18) 前言: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对于一个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学生在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校安排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课程。设计对于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做设计的同学都知道,理论与实际并不完全一样。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课本上没有包括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联合所学知识跟实际遇到的工程概况,来对这其中的建筑物做适合的设计调整,以适合实际工况。 此次设计在张宏远老师和王忠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中,施工设计得以较好的完成。 设计中,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以及所借资料比较陈旧。所以,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甚至还存在错误之处。这些,希望老师给予指正。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一、设计目的 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初步运用水利工程施工专业知识,针对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全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料,通过对各种施工导流方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使工程达到既安全,快速施工又节约投资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生需掌握结合设计任务分析基本资料,进行导流方案选择; (2)熟练运用参考书籍、设计手册及规范等辅助设计; (3)学生掌握用图表和文字表达设计意图; (4)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施工技术参数和科学成果,适当应用到设计中,定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施工运用上安全可靠的施工导流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导流建筑物设计、截流设计、拦洪度汛及基坑排水设计。 二、工程基本资料概述 选择长白站为参证站,点绘长白站历年逐月最大洪峰流量年内分布图,并描绘平顺的 外包线,根据洪水成因和变化过程确定分期,春汛期为:4月1日~5月20日;秋汛期为:9 月20日~10月30日。 分期洪水过程线 水库典型洪水过程线选择长白水文站,春汛典型年为1985年4月30日~5月2日; 秋汛典型年为1987年9月20日~22日,洪水历时为3天,时段△t=3小时。 截流期洪水计算 截流期洪水以水库坝址处历年月迳流资料进行统计,用矩法公式按连序系列计算统计 参数,采用P—Ⅲ型曲线适线,Cs与Cv的倍比为2.0。按适线最佳确定截流期洪水参数。 计算出水库坝址处P%=10、20的月平均流量。成果见表1.1。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复习过程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宽:250. 横梁上面的机敦取高:250;宽:250.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选用的,宽850;长度:1500+2*80=1660 ;高度:80。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一边一块板。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个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4-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图3:钢桁架布置

第二部:配筋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一个绳鼓重: 6.54k G KN =, 6.54 1.05 6.867G k G G KN γ==?= 桥面活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01500801580n l l a mm =+=+= 01500801580n l l h mm =+=+= 0 1.1 1.115001650n l l mm ==?= 因此计算跨度取 1580mm c.跨中弯矩: 22 0011 6.867 1.581.785 1.58 3.268484p l M gl KN m ??=+=??+=?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a.荷载:板自重 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水闸设计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 Power 课程设计成果书 课题名称水闸设计 适用专业:水建专业 指导老师:张馨玉 专业班级:水建二班 姓名:蒲鹏霞 设计开始日期:2014 年 6月 14 日 设计结束日期:2014 年 6 月 18 日 水利工程系

水闸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枢纽位于某河下游,主要任务是壅高水位,以满足河流两岸引水灌溉要求并适当照顾到工业给水,陆路交通等。枢纽建成后可灌溉农田5.5万亩。要求闸顶公路净宽4.5米。 (1)基本资料 1.上下游河道底宽20米,边坡1:1.5。泄洪闸设计过闸流量10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10米。校核流量为17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50米。此水闸为3等3级建筑物。 2.河道上游正常蓄水位为5.0米,最高蓄水位为6.0米,下游水位2.5米。 3.泄洪闸上下游底高程1.0米,闸底板高程与河底齐平。 4.闸址处地形平缓,堤顶高程在7.5米左右。 5.闸址持力层为中细砂夹粉土,地基承载力为80kN/m3 6.闸址附近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m/s,沿水面从水闸上游面到对岸的最大垂直距离为2Km。 7.回填土料:闸底板下砂垫层C=0,ф=30°,r干=15KN/m3。两岸翼墙后回填土料C=0,ф=30°,r干=15KN/m3,r湿=15KN/m3,r

饱=19KN/m3。 8.闸顶公路桥汽车荷载为汽车-10级,行车路面净宽4.5m ,两侧各加0.75m 宽的人行道。 9.工作闸门可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平面闸门,检修闸门可选叠梁门。启闭机用螺杆式或卷扬式固定启闭机。 二.闸孔设计 1.本工程主要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以利灌溉,而当洪水来临时,开闸泄水,以保防洪安全。由于是建于平原河道上的拦河闸,应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并利于排除漂浮物,因此采用不设胸墙的开敞式水闸。 同时,由于河槽蓄水,闸前淤积对洪水位影响较大,为便于排出淤沙,闸底板高程应尽可能低。因此,采用无底坎平顶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与河床同高,即闸底板高程为1.0m 。 2. 拟定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 表3-1 上游水头计算 流量Q (m 3/s ) 下游水深hs (m ) 上游水深H (m ) 过水断 面积(m 2) 行近流 速 (m 3/s ) g v 220 上游水头H 0(m ) 设计流量100 6.0 6.10 102 0.65 0.023 5.12 校核流量170 0 6.50 102 1.1 0.063 5.56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傅元帅 学院名称:水利工程与环境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名称:水电1243班 学号:1206411313 指导教师:张鸿远 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5 年10月9日

目录 前言 (2) 一、设计目的 (2) 二、施工基本资料概述 (2) 三、施工导流设计 (6) 1、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6) 2、施工导流时段的划分 (7) 3、施工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7) 4、围堰计算 (8) 四、施工截流设计 (14) 1、截流方法的选择 (14) 2、截流材料粒径确定 (15) 五、基坑排水 (16) 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17) 附图:上下游围堰设计图 (18)

前言: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对于一个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学生在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校安排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课程。设计对于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做设计的同学都知道,理论与实际并不完全一样。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课本上没有包括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联合所学知识跟实际遇到的工程概况,来对这其中的建筑物做适合的设计调整,以适合实际工况。 此次设计在张宏远老师和王忠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中,施工设计得以较好的完成。 设计中,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以及所借资料比较陈旧。所以,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甚至还存在错误之处。这些,希望老师给予指正。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一、设计目的 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初步运用水利工程施工专业知识,针对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全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料,通过对各种施工导流方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使工程达到既安全,快速施工又节约投资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生需掌握结合设计任务分析基本资料,进行导流方案选择; (2)熟练运用参考书籍、设计手册及规范等辅助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