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泵与压缩机复习资料

油气储运泵与压缩机复习资料
油气储运泵与压缩机复习资料

绪论

流体机械:定义:流体具有的能量和机械功进行转化的机械设备。

分类:1是利用流体能量对机械做功,从而提供动力(原动机)

2是流体机械把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流体,使流涕的能量提高(工作机)泵和压缩机:将原动机所做功转换为输送流体压力能和动能的流体机械。

压缩机:(全压大于241.6kPa)鼓风机(全压11.375--241.6)通风机(小于11.375)原理分类:泵(叶片式,容积式,其他),压缩机(容积式,速度式)

工作原理:容积式:依靠工作容积的周期性变化实现流体的增压和输送

叶片式:依靠旋转的工作叶轮,将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介并转化为流体的能头(透平机械)

喷射式:也属于速度式,依靠一种介质的能量输送另一种流体介质。

优点

离心泵: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小,操作平稳,流体稳定,性能参数范围广,易制造,便于维修

活塞压缩机:能耗低,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发展方向

离心压缩机:向大型,节能,高可靠性发展,技术重点转向提高产品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改进工艺等

往复压缩机:大容量,高压力,结构紧凑,低能耗,低噪声,高效率和可靠性

离心泵

离心泵:吸入室:把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液体流过吸入室时流动损失小,并使流

体入叶轮时速度分布较均匀。

叶轮:唯一做功部件,液体从叶轮中获能量。要求在流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单位质量的液体获得较高能头。

排出室:蜗壳,叶轮之后,把从叶轮内流出的液体收集,按要求送入下级叶轮入

口或排出管

因液体流出叶轮时速度大,为减小后面管路中流动损失,要求液体在蛙壳中减速增压,以减少流动损失。

吸入叶轮分类:单吸式:只有一侧有吸入口,液体从叶轮的一面进入。

双吸式::叶轮两侧都有吸入口,液体从两侧进入叶轮,因此流量较大,轴上的

轴向推力基本平衡。

叶轮级数分类:单级泵:只有一个叶轮。双级泵:泵轴上串装两个以上叶轮,以产生较高能头壳体剖分方式:中开式:壳体按通过泵轴中心的水平面剖分。分段式:壳体按与轴垂直的平面

剖分。

流量:泵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成为泵流量。用Q表示

扬程:单位质量的液体,从泵进口到泵出口的能量增值。即单位液体通过泵获得的有效能量。用H表示,

习惯上离心泵扬程以液柱高度表示。但不单纯理解为液体输送所达到的高度。

泵的总扬程:1提高液体位置高度,2克服液体输送过程中的流动阻力。3以及提高液体静压力和速度能

转速:泵轴单位实践旋转的次数,用n表示。

功率

轴功率:单位时间内由原动机传递给泵主轴上的功率。也叫输入功率,用N表示

水利功率:指单位时间内泵的叶轮给出的能量。用Nh表示。

有效功率:也叫输出功率。指单位实践内泵出口流出的液体从泵中获得的能量。用Ne表示。损失功率:指叶轮外盘面与液体间,轴与填料密封间,轴与轴承间机械摩擦产生的损失,用Nm

表示

理论扬程:不考虑泵内流动损失(流体的粘性造成的摩阻损失和泵的实际流量偏离设计流量造成的冲击损失)时,流经泵的液体获得的扬程。用Ht表示。

理论流量:不考虑泵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之间的间隙所造成的流量损失时的流量。用Qt

效率

容积效率:指实际流量Q与理论流量Qt之比,用来衡量离心泵流量泄漏大小。用ηv表示

水力效率:有效扬程H与理论扬程Ht之比,衡量流动损失所占比例。用ηh表示。

机械效率:水利效率与轴功率之比。衡量机械摩擦损失的大小,用ηm表示。

泵效率: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泵的总效率。衡量泵工作的经济性,用η表示。效率越高,能量利用好,损失越小

等于,容积效率,水力效率,机械效率三者乘积。提高泵效率需要从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考虑。

离心泵工作原理:1启动前泵内灌满液体,称为灌泵。启动时,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中的叶片驱使液体一起旋转,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叶

片流道甩向叶轮出口,流经蜗壳送入排入管。液体从叶轮中获得能量,使

静压能和速度能增加,并依靠此能量将液体输送到储罐或工作点。在液体

被甩向叶轮出口同时,叶轮入口中心处形成低压,在吸液灌和叶轮中心

处液体间产生压差。吸液灌在压差作用下,不断的经吸入管路及泵的吸入

室进入叶轮,这样,在叶轮旋转过程中,一面不断吸入液体,一面不断给

吸入的液体一定能头,将液体排出,从此连续工作。

欧拉方程:从欧拉方程可以看出。1液体所获的理论扬程Ht∞仅与液体在进口和出口处速

度有关。与泵输送的液体性无关。同一台泵输送不同性质的流体,在同一转

速和流量下工作时。叶轮所给出的理论扬程值相同。

气蚀机理:叶轮入口附近最低压力Pk小于该温度下被输进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v时,液体

在叶轮入口处就会汽化,同时溶解在该液体中的气体也逸出,形成大量小气

泡,起泡随液体留到液道内压力较高处时,外面液体压力高于起

泡内的汽化压力,则气泡凝结溃灭,形成空穴。瞬间内,周围液体以极高速

度向空穴冲击,造成液体相互撞

击,局部压力骤增,阻碍液体正常流动。如果这些气泡在叶道壁面附近溃灭,

周围液体以极高频率连续撞击

金属表面,金属表面因冲击,疲劳而剥落。借助气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对金

属起电化学腐蚀作用,加快了金

属剥落速度

气蚀现象:这种液体汽化,凝结形成高频冲击负荷,造成金属材料的机械剥落和电化学

腐蚀的综合现象。

气蚀伤害:1产生震动和噪声,气泡溃灭时,液体质点相撞击,撞击金属表面,产生各种频率的噪声,引起机组噪声

2降低泵的性能,气蚀产生大量气泡,堵塞流道,破坏泵内液体连续流动,使

泵流量,扬程,效率明显下降

3破坏过流部件,因机械剥蚀和电化学腐蚀作用,是材料发生破坏,多在叶轮

出口和排液室附近。

气蚀余量:在泵入口处液体具有的能头除了要高出液体的气化压力外,还应有一定的富于能头,这个富于能头。

有效气蚀余量:指液体流自吸入灌经吸入管路到达泵入口时的能头高出汽化压力Pv的能头。反

应吸入装置对气蚀的影响。与吸入装置的参数有关,与泵本身结构尺寸无关。

必须气蚀余量:表示液体从泵入口到泵内压力低点的全部能头损失。由离心泵

的结构参数和流量决定。

吸上真空度:因为装置的有效气蚀余量所表示的泵入口的液体能量不易直接测出,而泵入口法兰处得真空表读数可测出,

提高抗气蚀措施:1合理设计吸入装置及其安装位置,使泵入口处有足够大的有效气蚀余量.2 改进泵本身的结构参数或类型,

使泵具有尽可能小的必须气蚀余量。(提高吸入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措施

增加吸入灌面上的压力Pa,减小泵的安装高度Zg,减小泵的吸上真空度

Hs,减小泵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如减少吸入管路上的弯头,阀门等部件,

加大管直径,以降低流速,缩短吸入管路的水平距离,降低液体的饱和蒸

汽压Pv)

2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汽蚀性能措施(改进泵入口的结构设计,使Co Wo λ1 λ

2尽量减小。采用双吸式叶轮,采用前置诱导轮,采用抗气蚀材料。)

特性曲线: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流量和扬程,流量与功率,流量与效率和流量与吸入高度的关系曲线

泵内的阻力损失:主要有摩擦阻力损失和冲击阻力损失。

1摩擦阻力损失为液流通过叶轮和过流通道内时与边壁摩擦所形成的阻力损

失,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2冲击力损失主要因液流的进口角与叶轮进口叶片角不一致引起的。

离心泵特性曲线用途:1:H--Q曲线是选择和操作使用泵的主要依据

2:N--Q曲线是合理选择原动机功率和正常启动的依据。

3:η---Q 曲线是检查泵工作经济性的依据

4:NPSHr曲线是检查泵是否发生气蚀的依据

离心压缩机的主要优缺点:优点:排量大:油田输气、合成气压缩机。结构紧凑:尺寸小、

占地小。运转可靠:平稳、可损件少。维修方便、单机运

行。气体无油:有利化学反应。转速较高:气轮机燃气轮

机驱动,充分利用热能

缺点:气量不宜太小、压力比不能过高。效率低于往复压缩机。

稳定工况区较窄。

相似原理:要保证流体在两机中流动相似,两机必须满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以及热力相似。

离心压缩机完全相似条件:①几何相似②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③特征马赫数相等④绝热指

数相等。

等效曲线:当叶轮切割量不大时,认为对应工况点效率相等,因此切割抛物线又叫等效曲线通用特性曲线:把一台泵在各种不同转速下的特性曲线绘在一张特性曲线图上,这种曲线图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往复式活塞压缩机:优点:适应压力范围广,压缩效率较高,适应性强,对制造压缩机的金属

材料要求不苛刻

缺点:排出气体带油污,排气不连续,气体压力有脉动,转速不宜过高,

外形尺寸及基座较大,结构复杂,易损件多,维修工作量较大。

基本结构:包括两大部分:主机和辅机。主机有运动机构,工作机构,机身。辅机有润滑系统,

冷却系统,气路系统。

工作原理:工作机构是压缩机工作原理的主要部件,主要由气缸,活塞,气阀构成。不论多少级气缸都是膨胀,吸气,压缩,排气四个过程。

理论工作循环:是以如下假设为前提的压缩机的理想化工作过程。

1在进气和排气过程中没有阻力损失,且气体状态保持不变。在压缩过程中,

多变指数保持不变。

2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因而被压缩的气体能够完全排净。

3没有漏气现象。4被压缩气体是理想气体。

工作容积:在理论循环中,级在每转的理论吸气量就是在内止点与外止点位置间的气缸工作腔

容积。

等温压缩功耗最省,终温最低,绝热压缩功耗最大,终温最高,多变压缩介于之间。

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1:因存在余隙容积,实际工作循环由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

过程组成,理论循环无膨胀过程。实际吸气量比理论值少。

2:实际吸气和排气过程存在阻力损失,使实际气缸内吸气压力

低于吸气管内压力Ps。实际气缸内排气压力高于排气管内压

力Pd。且压力有波动,温度有变化。吸气和排气管内压力取

决于外界系统压力。与缸内过程无关。此压力是在压缩机标

准吸气和排气位置上测的。称为标准吸气和排气压力,也叫

名义吸气和排气压力

3:压缩机工作中,活塞环,填料,气阀等不可避免会有泄露。

4:在压缩和膨胀工程中,气体与缸体间的热交换使膨胀过程指

数M`和压缩过程指数M不断变化。

多级压缩优点:1.节省压缩气体的指示功2、提高气缸利用率(容积效率)3. 降低排气温度4、降低活塞上最大气体力(活塞力)

实际容积流量:经压缩机压缩并在标准排气位置排除气体的容积流量。

标准容积流量:压缩机的实际排气量表征压缩机容量的大小,不表明压缩机所能提供的有效气体的数量,而在化工工艺中使用的压缩机,因工艺计算需要,将压缩机压缩在

标准排气位置的实际容积流量换算到标准工况的干气容积值称为标准排气量,

也叫供气量。

气缸余隙容积:取决于气缸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

1活塞在止点位置时,活塞端面与缸盖间的间隙容积。

2第一道活塞环前活塞外圆与气缸间的间隙容积。

3汽缸盖内端面或气缸内部圆柱面到气阀阀片间的通道容积。包括阀窝容积和

气阀内部余隙容积。

压缩机泄露:有外泄漏和内泄漏两种。外泄口影响排气量

外泄漏指直接漏到机外的损失量或直接影响排气量的漏失量。

内泄漏指从高压级漏到低压级或级间管道等的泄露。这部分气体仍在机内。

影响排气量的因素:转速N,排气系数λ,

1:λv是排气系数中最主要的因素,在λv中气缸余隙影响较大,故再设

计时应尽可能减少余隙容积,

2:改善气缸冷却效果,提高膨胀过程指数M`来增大λv,同时提高λt,

增加排气量。

3:良好的密封可以减少泄露寻求,寻求有效而寿命长的密封结构和元件

保证压缩机排气量

4:压缩机的转速直接影响排气量

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相对湿度:湿空气中的实际湿度与同温度下肯能含有的最大湿度的比

凝析系数:已知在i级前有凝液析出,第i级吸入的湿气容积V1i与I级吸入的湿气容积V1I 之比

排气压力:压缩机铭牌上的压力是设计额定压力,在压缩机上是指标准排气位置测得的压力。

压缩机实际运转中排气压力不总符合设计压力,其值取决于排气系统的压力。

轴功率:是压缩机驱动轴所需要的功率表,等于内功率加上机械损失功率。内功率又是指使功率和传热及泄露损失功率之和。

驱动功率:原动机输出轴的功率,与轴功率的差别在于传动系统消耗了能量,

效率:压缩机效率是衡量机器经济性的指标。

排气量调节:1改变转速和间隙停车。2切断进气调节。3旁路调节。4顶开吸气阀调节。5联通补助余隙容积调节。

泵与压缩机复习题目

《泵与压缩机》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离心泵启动前应首先关闭(出口)阀,目的是降低(电流;电力矩),防止电机损坏。 2.离心泵的流量增加,则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降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小的泵,其吸入性能(差)。 3.离心泵叶轮上导叶的作用是(能量转换)。 4.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是泵的(实际工作点)。 5.比转数相同的两台离心泵,输送同一介质时,叶轮直径小,则泵的扬程(小);离心泵的转速越低,则离心泵的扬程越(小)。 6.离心泵在运转过程中,如采用机械密封,要求其渗漏情况为每分钟不大于(10)滴;填料密封为不大于(20)滴。 7. 离心泵的原理是利用叶轮的转动,使流体因(离心)力作用而获得动能。继而因渦形室的作用使流体速度減慢将动能转变成(压力)能。 8.由于涡流运动的影响,造成(相对)速度偏移,使得(绝对)速度减小。 二、单项选择题: 1.型号为100YⅡ- 60A的离心泵,型号中的数字60表示(B)。 A、排出口直径 B、扬程 C、流量 D、比转速 2.两台型号相同的离心泵串联使用后,其扬程(B )它们独立工作时的流量之和。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因油品性质而定 3.有关往复泵流量的调节方法中,正确的是( C )。 A、改变泵出口阀开度 B、改变泵入口阀开度 C、改变泵的转速 D、切割泵叶轮外径 4.宜采用管道泵输送的介质是(B)。 A、渣油 B、燃料油 C、汽油 D、液体沥青 5.离心泵内液体不发生冲击损失的条件是实际流量必须( C )。 A、大于设计流量 B、小于设计流量 C、等于设计流量 D、流量不变 6.切割定律是指同一台泵( A )改变后性能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A、叶轮外直径 B、转速 C、叶轮内直径 D、扬程 7.离心泵的设计点(最佳工况点)是(C)。 A、H-Q曲线最高点 B、N-Q曲线最高点 C、η-Q曲线最高点 D、最大Q值 8.储罐(槽)液面压力越大,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A)。 A、越好 B、越差 C、不能确定 D、无关系 9.比转数小的泵则( C )。 A、流量大 B、扬程小 C、叶轮直径大 D、叶轮宽度大 10.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流量数值是用( D )做试验取得的。 A、煤油 B、汽油 C、柴油 D、清水 三、判断题:

《泵与压缩机》综合复习资料

《泵与压缩机》综合复习资料 一、简述题 1.简述离心泵的抗汽蚀措施,说明较为有效实用的抗汽蚀措施。 2.简述离心压缩机的单级压缩和多级压缩的性能特点。 3.简述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循环,指出工作循环中的热力过程。 4.简述离心泵的性能曲线,说明性能曲线的主要用途。 5.简述离心压缩机的喘振工况和堵塞工况,说明对离心压缩机性能影响较大的特殊工况。 6.简述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方法,说明较为实用有效的调节方法。 7.简述离心泵的主要零部件,说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8.简述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动力平衡性能,说明动力平衡的基本方法。 9.简述离心泵的速度三角形和基本方程式。 10.简述离心压缩机的工况调节方法,说明较为节能实用的工况调节方法。 11.简述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多级压缩的性能特点。 二、计算题 1.一台离心水泵,实测离心泵出口压力表读数为0.451 MPa,入口真空表读数为256 mmHg,出口压力表和入口真空表之间的垂直距离Z SD=0.5 m,离心泵入口管径与出口管径相同,水密度ρ=1000 kg/m3。求离心泵的实际扬程H(m)。 2.一台单级双吸式离心水泵,流量Q=450 m3/h,扬程H=92.85 m,转速n=2950 r/min。 求离心泵的比转数n s。 3.一台单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压缩机叶轮圆周速度u2=255.235 m/s,流量系数φ2r=0.28,叶片出口安装角β2A=50o,叶片数z=20。求离心压缩机的理论能头H T(J/kg)。 4.一台离心泵流量Q1=100.0 m3/h,扬程H1=80.0 m,功率N1=32.0 kW,转速n1=2900 r/min。求离心泵转速调节至n2=1450 r/min时的流量Q2(m3/h)、扬程H2(m)和功率N2(kW)。 5.一台离心水泵,离心泵样本允许汽蚀余量[H s]=5.0 m,使用当地大气压p a′=0.07 MPa,

泵与压缩机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泵属于那种类型的泵。(C) A.容积式 B.往复式 C.叶片式 D.其它类型的泵 2.下面的哪一条曲线是泵的特性曲线?(A) A.泵所提供的流量与扬程之间的关系曲线 B.流量与沿程损失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C.管路的流量与扬程之间的关系曲线 D.管路的性能曲线 3.离心式叶轮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其叶轮形式取决于(B) A.叶片入口安装角 B.叶片出口安装角 C.叶轮外径和宽度 D.叶轮内径和宽度 4.对径向式叶轮,其反作用度τ值的大小为(D) A.0<τ<1 2 B.1 2 <τ<1 C.τ=1 D.τ=1 2 5.管路系统能头和流量的关系曲线是(C) A.斜率为φ的直线,φ为综合阻力系数 B.水平直线 C.二次抛物线 D.任意曲线 6.在离心式风机叶轮前的入口附近,设置一组可调节转角的静导叶,通过改变静导叶的角度以实现风机流量调节的方式称为(B). A.节流调节 B.导流器调节 C.动叶调节 D.静叶调节 7.泵与风机的有效功率Pe,轴功率P和原动机输入功率P g ’之间的关系为(B)。 A. P e

泵与压缩机知识题

泵与压缩机》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 离心泵 、问答题 1.离心泵的扬程是什么意义?其单位是什么?样本上常用单位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什 么? 2 .离心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是哪些? 对它们的要求是什么? 3.离心泵开泵前为什么要灌泵? 4.H T ∞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它与介质性质无关? 5.H T 2 2 2 2 2 2 u 2 u 1 w 1 w 2 c 2 c 1 2 1 1 2 2 1 中哪些是静扬程? 222 由什么作用产生的?哪些是 动扬程? 6.什么叫反作用度?反作用度大好还是小好?离心泵的反作用度与什么参数有关?前弯、 径向及后弯叶片的反作用度如何? 7 .离心泵中主要是哪种叶片?为什么? βA2 大致范围是多少? 8.汽蚀的机理如何?有何危害? 9.如何判别是否发生了汽蚀? 10 .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几何安装高度? 11 .常减压装置中减压塔的基础为什么比常压塔基础高? 12 .如何从装置方面防止汽蚀发生?生产操作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 14 .离心泵有几条特性曲线?各特性曲线有何特点、有何用途? 15 .离心泵开泵前要关闭出口阀,为什么? 16 .离心泵中主要有哪些损失?各影响哪些工作参数? 17 .介质密度对离心泵的 H 、Q 、N 、η四个参数中的哪些有影响?在生产中如何注意该种 影响? 18 .离心泵中流量损失产生在哪些部位?流量损失与扬程有无关系?用曲线图表示。 19 .离心泵中机械损失由哪几部分组成? 20 .写出离心泵效率 的表达式。它与 ηv 、 ηh 、 ηm 有何关系? 21 .输送粘度较大的液体时离心泵的 H 、Q 、N 、η、Δh r 如何变化? 22 .写出离心泵相似定律的表达式。 13 .用 h a 2 p s c s p v 和 p s p A 2 c s 2 Z g h f 两式说明如何防止汽蚀发 f A S

油气储运专业《泵与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2019年教育文档

油气储运专业《泵与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引言 《泵与压缩机》在油气储运专业教学中既是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专业课程,又是该专业后续专业课程《油库设计与管理》、《管输工艺》、《燃气输配》及《加油加气站设计与管理》等课程的基础。所以,《泵与压缩机》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的学习。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加之泵、压缩机的组成和结构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教师也感到难教。笔者从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出发,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通过《泵与压缩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泵和压缩机合理选型、使用维护、调节控制和技术改造的工程应用能力。针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油气储运及与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油气储运项目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所以课程的教学目的应是围绕泵和压缩机在选型、使用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而不是泵和压缩机本身的设计。在教学中应突出油气储运工程用泵和压缩机的特殊性,注重专业技术课承前启后的作用[1] 。在课程教学中将综合运用学生所学到的《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工程力学》等课程方面的知识,讲授时应让学生逐步了解技术类课程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专业课中的作用,注意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课程直接面向

工程实际,应促使学生树立工程意识,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1. 精简课堂内容《泵与压缩机》课程内容主要由泵和压缩机两部分组成。泵和压缩机是连接管道与储罐的输送动力设备,是长输油气管线的输送机械,是动力仪表控制循环的动力机械,教学内容较多。然而,随着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的进行,课时变少,任务加重。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融会贯通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必须对讲课内容有所选择和删减,理论以够用为度,着重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增加与工程技术前沿知识相融合的新内容,对教授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涉及先修课程的内容讲述时应简而言之[2] 。 例如,把教学内容整合为“结构”、“原理”、“性能”和“应用”四个模块。泵和压缩机在结构上都是流体机械的结构形式,基于工程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工作原理,遵循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的工作性能,都要从调节控制和选型操作两方面掌握及应用。在泵这一章的学习中,基于四个模块,教师可进行精讲,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学习思路。对于压缩机的内容,引导学生以四个模块的思路进行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注重实践环节[3 —5]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既要强调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又要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较好地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泵

泵与压缩机考点

一.离心泵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种类?用途?P12 P8 (1)工作原理:动力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充满叶片间流道中的液体随叶轮旋转;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以较大的速度和较高的压力,沿着叶片间的流道从中心向外缘运动;泵壳收集从叶轮中高速流出的液体并导向至扩散管,经排出管排出。液体不断被排出,在叶轮中心形成真空,吸入池中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被吸入进叶轮中心;泵形成连续的吸入和排出过程,不断地排出高压力的液体。 多级离心泵每一级的工作原理同单级离心泵原理。但级与级之间的液体靠导叶导向,即前一级叶轮出口的液体经导叶引导到后一级叶轮的入口处。 (2)种类:按泵轴的布置方式:卧式泵(泵轴水平布置)、立式泵(泵轴竖直布置)、斜式泵 按吸入方式:单吸式泵(叶轮从一个方向吸入液体)、双吸式泵(叶轮从两个方向吸入液体) 按叶轮级数分:单级泵(泵轴上只安装一个叶轮)、多级泵(泵轴上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叶轮) 按用途分:清水泵、污水泵、油泵、酸泵、碱泵、砂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 按泵体形式分:涡壳式泵、透平式泵 按壳体剖分方式分:中开式泵、分段式泵 按比转数分:低比转数泵、中比转数泵、高比转数泵 (3)用途:离心泵是最典型的将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压力能的叶片式水力机械。 离心泵在海洋石油生产中主要用于原油输送、井底注水、油井抽油、污水处理、生活供水。 开排泵:将开式排放罐收集的液体打到闭式排放罐中。 闭排泵:将存于闭式排放罐内的含油液体打进工艺流程。 热介质循环泵:将贮存罐内的可重复使用的热介质油,泵入到膨胀罐内,不能使用的打入甲板上的排放罐。 淡水泵:将贮存在淡水罐内的淡水输至各个用户。 海水提升泵:将海水提升至平台,为公用系统供应杂用水。 原油外输泵:将含水原油增压后通过海底管线输往陆上终端。 油污泵:将生产污水增压后送入核桃壳过滤器。 反冲洗泵:将净水缓冲罐中的水送入反冲洗水缓冲罐中。 反冲洗水返回泵:将反冲洗水缓冲罐中的水打回生产污水处理系统。 注水泵:向井底注水。 2.离心泵的三种叶轮结构及用途、三种形式的叶片出口角。P53-54 P17 (1)闭式叶轮:由前盖板、后盖板、叶片及轮毂组成。 闭式叶轮一般用于清水泵,适用于高扬程,输送洁净的液体。 半开式叶轮:由后盖板、叶片及轮毂组成; 半开式叶轮一般用于输送含有固相颗粒的液体。 开式叶轮:由叶片及轮毂组成; 开式叶轮一般用于含有输送固相颗粒较多如浆状或糊状的液体。

泵与压缩机复习题思考题

《泵与压缩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离心泵 一、思考题 1.离心泵的扬程是什么意义?其单位是什么?样本上常用单位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2.离心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是哪些? 对它们的要求是什么? 3.离心泵开泵前为什么要灌泵? 4.∞T H 代表什么意义?在什么假设条件下得到的扬程? 5.∞T H 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它与介质性质无关? 6.介质压力与扬程有何关系? 7.222212222212122c c w w u u H T -+-+-=∞ 中哪些是静扬程? 由什么作用产生的?哪些是动扬程? 8.什么叫前弯叶片、径向叶片、后向叶片?用欧拉方程和速度三角形导出理论扬程∞T H 与T Q 的关系,并画出三种叶片的T T Q H -∞曲线()0190=α。 9.什么叫反作用度?反作用度大好还是小好?离心泵的反作用度与什么参数有关?前弯、径向及后弯叶片的反作用度如何? 10.离心泵中主要是哪种叶片?为什么?A 2β大致范围是多少? 11.离心泵的排量与哪些结构和工作参数有关? 12.有限叶片叶轮中轴向涡流是由与什么原因产生的?轴向涡流对出口及进口速度三角形有何影响?哪个影响是主要的? 13.试画出叶片无限多与叶片有限时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图。 14.滑移系数影响扬程提高是不是由于环流而产生了损失? 15.汽蚀的机理如何?有何危害? 16.ha ?的含义是什么? 17.hr ?的含义是什么? 18.如何判别是否发生了汽蚀? 19.生产中如何提高ha ?? 20.在设计、操作中如何减小hr ?? 21.吸入真空度为何可以表示hr ?的大小? 22.允许的吸收入真空度在什么条件下要进行修正?为什么? 23.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几何安装高度? 24.什么是吸入头?什么是灌注头? 25.常减压装置中减压塔的基础为什么比常压塔基础高? 26.为什么炼厂油罐区的泵房地面比当地地面低?

《泵与压缩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 末 考 试 《泵与压缩机》 学习中心: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题型 简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计算分析题,2题,共40分。 二、题目 1、简答题要求:每位同学从7道题中任选5题完成; 2、计算分析题要求:每位同学从3道题中任选2题完成。 简答题: 1、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有哪些?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2分) 答:离心泵的过流部件包括吸入室、叶轮、及排除室。 (1)吸入室是把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液体流过吸入室时流动损失较小,并使液体流入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2)叶轮是离心泵的唯一做工部件,液体从叶轮中获得能量。对叶轮的要求是在流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单位质量的液体获得较高的能头。 (3)排出室是把从叶轮内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并按一定的要求送入下级叶轮入口或送入排出管。 2、 写出比例定律和切割定律的表达式?(12分) (1)比例定律:在不同转速情况下,泵相似工况点的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用比例定律来确定。 表达式: 2 1 21n n Q Q (1 - 50)

2 2121???? ??=n n H H (1 - 51) 3 2121??? ? ??=n n N N (1 - 52) (2)切割定律:当叶轮切割量较小时,可认为切割前后叶片的出口角和通流面积近似不 变,泵效率近似相等。 表达式: v r v r c b D c b D Q Q ητητ22222222'''''= ' 222222ττb D b D ≈''' ; v v ηη=' 故切割前后的流量间关系为: 2 22222D D n D n D c c Q Q r r ' =''='=' (1 - 56扬程间的关系为: 2 222222 ??? ? ??'='''='D D c u c u H H h u u u ηη (1 - 57) 功率间的关系为: 3 22??? ? ??'=''''='D D QH H Q N N ηρηρ (1 - 58) 3、 简述汽蚀发生的过程,并描述汽蚀产生的危害。(12分) 答:当叶轮入口附近最低压力P k 小于该处温度下被输进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 v 时,液体 在叶轮入口处就会气化,同时溶解在该液体中的气体也在逸出,形成大量小气泡。当气泡随液体流到叶道内压力较高处时,外面液体压力高于气泡内的气化压力,则气泡会凝结溃灭,形成空穴。瞬间内,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向空穴冲击,造成液体互相撞击,使局部压力骤然剧增(有时可达数百大气压),阻碍液体正常流动。如过这些气泡在叶道壁面附近溃灭,则周围的液体以极高频率连续撞击金属表面。金属表面因冲击、疲劳而剥落。若气泡内还夹杂着某些活性气体,它们借助气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对金属起电化学腐蚀作用,这就更加快了金属剥落速度。上述这种液体气化、凝结形成高频冲击负荷,造成金属材料的机械剥落和电化学腐蚀的综合现象统称为“汽蚀现象”。 汽蚀现象的危害主要有(1)产生振动和噪音(2)降低泵的性能(3)破坏过流部件 4、 离心压缩机流量调节可用哪些方法?最常用的是哪些方法,有何特点?(12分) 答:a .出口节流调节;b .进口节流调节;c .改变转速调节;d .转动进口导叶调节(又 称进气预旋调节);e.可转动的扩压器叶片调节方法。 5、 离心压缩机完全相似条件是什么?在性能换算中有哪两种近似相似情况?(12分)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教育040107泵与压缩机-20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泵与压缩机》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简述题 1.简述离心泵工况调节方法,说明较为节能实用的工况调节措施。 2.简述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说明较为重要的性能参数。 3.简述离心压缩机的喘振工况和堵塞工况,说明对离心压缩机性能影响较大的特殊工况。 4.简述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方法,说明较为实用有效的调节方法。 二、计算题 1.一台离心泵流量Q1=50.0 m3/h,扬程H1=32.0 m,功率N1=6.4 kW,转速n1=2900 r/min。求离心泵转速调节至n2=1450 r/min时的流量Q2(m3/h)、扬程H2(m)和功率N2(kW)。 2.一台离心水泵,泵装置吸液面压力p A=90000 Pa,水饱和蒸汽压力p v=4240 Pa,泵安装高度H g1=4.0 m,水密度ρ=1000 kg/m3,吸入管阻力损失h A-S=2.751 m,泵本身汽蚀余量Δh r=2.5 m。求泵装置有效汽蚀余量Δh a(m),并判断离心泵装置是否发生汽蚀现象。 3.一台多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第一级理论能头H T=45113.0 J/kg,内漏气损失系数βl=0.015,轮阻损失系数βdf=0.030,有效气体流量m=25200 kg/h。求离心压缩机第一级的总功率H tot(kW)。 4.一台多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第一级进口气体温度t s=20.0 ℃,进口气体速度c s=30.0 m/s,出口气体速度c d=70.0 m/s,级总能头H tot=47355 J/kg,空气绝热指数k=1.40,气体常数R=288 J/kg·K。 求离心压缩机第一级出口温度t d(℃)。 5.一台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单级三缸单作用结构型式,压缩机容积系数λv=0.739,系数λp λT λl =0.850,转速n=1460 r/min,气缸直径D=0.115 m,活塞行程S=0.070 m。求往复压缩机的排气量Q(m3/min)。 6.一台单级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吸气压力p1=0.10 MPa,排气压力p2=0.35 MPa,吸气温度t1=24.45℃,多变压缩过程指数m=1.32。求往复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2(℃)。 7.一台离心水泵,离心泵样本允许汽蚀余量[H s]=6.0 m,使用当地大气压p a′=0.08 MPa,使用当地饱和蒸汽压p v′=1602 Pa,水密度ρ=1000 kg/m3。求离心泵在当地使用的允许真空度[H s]′(m)。8.一台多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第一级进口气体温度t s=20.0 ℃,进口气体速度c s=30.0 m/s;级出口气体温度t d=67.95 ℃,出口气体速度c d=65.06 m/s,空气绝热指数k=1.40,气体常数R=288 J/kg·K。求离心压缩机第一级总能头H tot(J/kg)。 9.一台两级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第I级吸气压力p1I=0.10 MPa,吸气温度下饱和蒸汽压p v I=4240 Pa,吸气相对湿度φI=0.80;第II级吸气压力p1 II=0.30 MPa,吸气温度下饱和蒸汽压p v II=7248 Pa,吸气相对湿度φII=1.0。求往复压缩机的第二级凝析系数μd II。 泵与压缩机第1页共4页

2020年春【中石油】泵与压缩机第一阶段在线作业(标准)

【石油大学】泵与压缩机-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1.(2.5分)对几何尺寸相等的两台泵或者同一台泵,当转速由n1变为n2时,两台泵的扬程之比与转速比值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 B、立方 C、四次方 D、立方 正确答案:D 第2题,2.(2.5分)两台泵串联后总扬程和两台泵单独工作时的扬程之后之间的关系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第3题,3.(2.5分)在国际制单位中,扬程的单位是 A、m B、J/kg C、Pa D、m/s2 正确答案:B 第4题,4.(2.5分)当叶片的离角为90度时,反作用度为 A、0.5 B、<0.5 C、>0.5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第5题,5.(2.5分)空化初生时,必需的汽蚀余量和有效汽蚀余量之间的关系是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第6题,6.(2.5分)大流量泵的容积效率一般为

A、0.9~0.93 B、0.85~0.9 C、0.95~0.98 D、0.95 正确答案:C 第7题,7.(2.5分)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Hs],则允许的几何吸高() A、大于[Hs] B、等于[Hs]-吸入阻力水头 C、等于[Hs] D、等于[Hs]-(吸入管阻力水头十吸入速度头) 正确答案:C 第8题,8.(2.5分)下列哪条特性曲线是选择原动机功率和正常启动的依据() A、扬程-流量曲线 B、效率-流量曲线 C、汽蚀余量-流量曲线 D、功率-流量曲线 正确答案:D 第9题,9.(2.5分)下列哪条特性曲线是选择和操作使用泵的主要依据() A、扬程-流量曲线 B、效率-流量曲线 C、汽蚀余量-流量曲线 D、功率-流量曲线 正确答案:A 第10题,10.(2.5分)下列哪条特性曲线是检查泵工作经济性的依据() A、扬程-流量曲线 B、效率-流量曲线 C、汽蚀余量-流量曲线 D、功率-流量曲线 正确答案:B 第11题,11.(2.5分)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将可能发生()现象 A、气膊 B、汽蚀 C、滞后 D、过载

泵与压缩机习题

《泵与压缩机》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 离心泵 一、问答题 1.离心泵的扬程是什么意义?其单位是什么?样本上常用单位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2.离心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是哪些? 对它们的要求是什么? 3.离心泵开泵前为什么要灌泵? 4.H T ∞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它与介质性质无关? 5.H uu w w c c T ∞ =-+-+-221212222212222 中哪些是静扬程? 由什么作用产生的?哪些是动扬程? 6.什么叫反作用度?反作用度大好还是小好?离心泵的反作用度与什么参数有关?前弯、径向及后弯叶片的反作用度如何? 7.离心泵中主要是哪种叶片?为什么?βA2大致范围是多少? 8.汽蚀的机理如何?有何危害? 9.如何判别是否发生了汽蚀? 10.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几何安装高度? 11.常减压装置中减压塔的基础为什么比常压塔基础高? 12.如何从装置方面防止汽蚀发生?生产操作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3.用ρ ρv s s a p c p h -+=?22和() p p c Z h s A s g f A S ρρ=----2 2两式说明如何防止汽蚀发生? 14.离心泵有几条特性曲线?各特性曲线有何特点、有何用途? 15.离心泵开泵前要关闭出口阀,为什么? 16.离心泵中主要有哪些损失?各影响哪些工作参数? 17.介质密度对离心泵的H 、Q 、N 、η四个参数中的哪些有影响?在生产中如何注意该种影响? 18.离心泵中流量损失产生在哪些部位?流量损失与扬程有无关系?用曲线图表示。 19.离心泵中机械损失由哪几部分组成? 20.写出离心泵效率η的表达式。它与ηv 、ηh 、ηm 有何关系? 21.输送粘度较大的液体时离心泵的H 、Q 、N 、η、Δh r 如何变化? 22.写出离心泵相似定律的表达式。 23.什么叫离心泵的比例定律?写出比例定律的表达式。 24.切割定律是在什么近似条件下得来的?切割定律的表达式。 25.切割抛物线与相似抛物线有何区别? 26.离心泵叶轮外径切割有无限制,一台泵叶轮切割量的大小受什么参数限制? 27.离心泵的比转数n s 是一个什么参数,表达式如何?

泵与压缩机简答题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种类?用途?动力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充满叶片间流道中的液体随叶轮旋转;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以较大的速度和较高的压力,沿着叶片间的流道从中心向外缘运动;泵壳收集从叶轮中高速流出的液体并导向至扩散管,经排出管排出。液体不断被排出,在叶轮中心形成真空,吸入池中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被吸入进叶轮中心;泵形成连续的吸入和排出过程,不断地排出高压力的液体。 二离心泵的三种叶轮结构及用途、三种形式的叶片出口角。 闭式叶轮由前盖板、后盖板、叶片及轮毂组成。闭式叶轮一般用于清水泵。半开式叶轮由后盖板、叶片及轮毂组成;半开式叶轮一般用于输送含有固相颗粒的液体。开式叶轮由叶片及轮毂组成;开式叶轮一般用于含有输送固相颗粒较多的液体。1)后弯式叶片—叶片向旋转方向后方弯曲,即β2k<90°;2)径向式叶片—叶片出口沿半径方向,即β2k=90°;3)前弯式叶片—叶片向旋转方向前方弯曲,即β2k>90° 三离心泵的轴向力产生的原因、方向、消除或减小轴向力的措施。离心泵的叶轮上要产生绐终指向泵的吸入口的轴向力轮左侧的压力小于作用在叶轮右侧的压力,叶轮上产生向左的轴向力。1)开平衡孔:在叶轮后盖板上开一圈平衡孔,使前后盖板密封环内的压力基本相等,大部分轴向力可被平衡。该方法一般用于单级离心泵。2)采用双吸叶轮:液体从两边吸入,轴向力互相抵消。3)叶轮对称安装:对多级泵,将叶轮背靠背或面对面地安装在一根泵轴上,轴向力互相抵消4)安装平衡管:用平衡管将多级泵的出口与进口连通。即将高压区与低压区连通,从而平衡压力而降低轴向力5)安装平衡盘 四离心泵的扬程、流量、各种功率、各种效率的基本概念及各参数的相关计算。1)输出功率N—液体通过离心泵得到的功率,即离心泵实际输出的功率。输出功率又叫离心泵的有效功率。2)转化功率Ni—叶轮传递给液体的功率。3)轴功率Na—泵的输入功率。式中:Q—泵的实际平均流量,m3/s,可实际测量;H—泵的实际输出压头或有效压头,m液柱,可实际测量;ρ—被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Qi—泵的转化流量;Hi—泵的转化压头;η—离心泵的总效率。机械损失是由于叶轮盖板两侧面与液体之间的摩擦损失,泵轴与盘根、轴承等机件间旋转时所产生的摩擦损失所引起的。前者是主要的。如果用Nm表示上述摩擦产生的机械功率,则泵的机械效率为:2)容积损失及容积效率容积损失是由于高压液体在泵内的内漏(窜流)和外漏引起的。其中,窜流是主要的。设漏失量为q,实际有效排量为Q,则泵的容积效率为:KW gHQ N310KW Q gH N i i i310KW N N a a i a m a m N N N N N q Q Q v 五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应用 从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可以得出:1)离心泵的压头(杨程)随着流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离心泵的流量和杨程很容易通过调节排出阀门来控制。2)离心泵的轴功率(输入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离心泵应采取闭式启动,以防止电机过载。3)离心泵的最高效率在其额定流量时,大于、小于该流量时,效率都会降低。3、特性曲线的应用(1)根据对流量和压头变化特征的要求,选择H~Q曲线比如,当工作压力P变化较大,而希望流量变化较小时,应该选择陡降式的H~Q曲线;当流量变化较大,而希望工作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时,应选择平坦式的H~Q曲线。此外,当泵的H~Q曲线是驼峰形状时,应该避免使用最高点左边的不稳定工作区。(2)从Na~Q曲线可以看出某种工况下轴功率最小要选择在该工况下启动泵,以防止动力机过载。一般的离心泵在Q=0时轴功率最小,所以通常在关闭排出阀门的条件下启动离心泵最为有利。(3)η~Q曲线是判断离心泵经济性能的依据一般应选择在最高效率点或其左右区域内(最高效率以下7%范围内)工作。 六离心泵的相似条件、相似公式、比转数。 1、相似公式1)两台相似泵的相似公式为:2)同一台泵的相似公式为:23、比转数ns比转数ns是一个能说明离心泵结构和性能特点的参数,即:各个相似泵在相似工况下的排量、压头、功率等特性参数和转速n及叶轮直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可用一系列相似公式来表示。经推导得:1)单级单吸泵:2)多级单吸泵:K为多级泵的级数3)单级双吸泵:比转数的实用意义:(1)比转数反映了系列离心泵性能上的特点。比转数大其流量大而压头小;比转数小其流量小而压头大。(2)比转数反

(简答题)泵与压缩机题库

简答题 ■s.试写出欧拉方程,并说明在公式推导过程中的三个假设条件。答:欧拉方程:m 三个假设条件:(1)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是稳定流动;(2)通过叶轮的液体是理想液体,即液体在叶轮内流动时无能量损失;(3)叶轮由无限多、无限薄的叶片组成。 ■Z在图中指出离心泵的过流部件及其作用。 答:(1)5是吸入室,使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损失小,并使液体流入叶轮是速度均匀分布;(2)4是叶轮,离心泵中唯一的做功部件,液体从叶轮得到能量,要求在流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单位质量液体获得较高的能头;(3)7是排出室(蜗壳):作用是把从叶轮内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并进入下级叶轮入口或直接送入排出管。 ■J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答:离心泵启动前泵内灌满液体的过程称为灌泵。驱动机(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片带动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获得能量(压力能、速度能增加)输送液体。叶轮入口形成低压,靠吸入液体与泵之间压差,不断吸入液体,连续工作。 ■D 答出泵和压缩机在油气储运工程中4个的应用。 答:请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述:1在油气集输过程中的应用2在长距离输油管道和油库中的应用3在长距离输气管道和储气库中的应用4在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中的应用 ■J简述扬程定义并根据定义列出泵进出口液流的能量方程。 答:单位质量的液体,从泵进口到泵出口的能量增值为泵的扬程。即单位质量的液体,通过泵所获得的有效能量,常用H表示。 ■J 简述提高吸入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的措施 (1)增加吸入罐液面上的压力pA以提高NPSHa(2)减小泵的安装高度zg以提高NPSHa (3)减小泵的吸上真空度Hs(4)减小泵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hA-S(5)降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v ■J 简述产生汽蚀的机理及危害。答:(1)机理:水力冲击速度高,造成金属表面剥蚀、氧化,这种汽化、溃灭、冲击、氧化、剥蚀等的综合作用现象叫汽蚀或空化。(2)危害:①噪音和振动:汽泡溃灭时液体冲击叶轮,泵内有“噼噼”“啪啪”的声音,引起机组振动;②对泵性能曲线影响:开始汽蚀时影响很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断裂工况”,大量气泡堵塞流道。使之抽空、断流;③叶轮材料破坏:剥蚀与电化腐蚀作用造成叶轮材料破坏,成海绵状、沟槽、鱼鳞状,甚至冲穿。■J简述离心泵叶轮采用后弯叶片的原因。 答:由于要求离心泵能使液体获得的静扬程在理论扬程中占更大的比例,使泵的效率更高,因此离心泵叶轮大多采用 ■J 简述离心泵轴向力产生的原因、方向以及平衡措施。 答:原因:吸排液口压力不等导致并非完全对称的叶轮两侧所受液体压力不相等,从而产生轴向力。方向:同液体 进入叶轮时的流动方向相反。平衡措施:多级泵一般采 用的是平衡盘和叶轮的对称安装,单级泵一般是在叶轮 上开平衡孔 ■J简述离心泵特性曲线的用途。 答.(1)H-Q曲线是选择和操作使用泵的主要依据。(2)N-Q 曲线是合理选择原动机功率和正常启动的依据。(3)η-Q曲线是检查泵工作经济性的依据。(4)NPSHr-Q曲线是检查泵是否发生汽蚀的依据 J■简述离心泵的选用步骤(1)列出基础数据。(2)选择泵的类型及型号。(3)核算泵的性能。(4)计算泵的轴功率和驱机功率。 ■H 画出和时离心泵叶轮进口速度三角形。 答:叶轮叶片进口处 ■H [HS]-Q是20℃时的清水做出来的,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大气压和温度改变时要求修正,推倒修正公式。 答:[HS]=(m) [HS]’= (m) [HS]ˊ=[HS]-(p a-p v20)/ρg+(pˊa-pˊv)/ρˊg p a/ρg-p20/ρg=10.33-0.245≈10 [HS]ˊ=[HS]-10+(pˊa-pˊv)/ρˊg (m)

泵和压缩机第四章 活塞压缩机课后思考题答案

1比较活塞式压缩机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的区别,定性画出相应的工作循环图。(1)由于存在余隙容积,实际工作循环由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四个过程组成,而理论循环则无膨胀过程,这就使实际吸气量比理论值少。 (2)实际吸气和排气过程存在阻力损失,使实际气缸内吸气压力低于吸气管内压力Ps,实际气缸内排气压力高于排气管内压力Pd,而且压力有波动,温度有变化。 (3)压缩机工作中,活塞环、填料和气阀等不可避免会有泄漏。 (4)在膨胀和压缩过程中,气体与缸壁间的热交换使膨胀过程指数m’和压缩过程指数m 不断变化。 图书上P199 图4.3 书上P203 图4.4 2用简图说明压缩机吸气阀和排气阀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气阀主要靠缸内外气体压力差控制启闭,只有当缸内气体膨胀到压力低于吸气管内压力P1并足以客服流动阻力时,才能顶开吸气阀,开始吸气。在吸气过程中缸内压力有波动,活塞到内止点A时吸气终了,吸气阀关闭。活塞自内止点回行时,缸内容积减小,气体进行压缩过程。当缸内压力P高于排气管内压力P2并足以克服阻力而顶开排气阀时才开始排气过程。图如书上P203 图4.4 3何为压缩机的标准排气量与实际排气量 实际排气量是经压缩机压缩并在标准排气位置排出气体的容积容量,换算到第一级进口标准吸气位置的全温度、全压力及全组分的状态的气体容积值。 标准排气量是将压缩压缩在标准排气位置的实际容积容量,换算到标准工况(760mmHg,0℃)的气体容积值称为标准排气量。 4了解活塞压缩机功率和效率的定义方法 (1)指示功率 压缩机中直接消耗于压缩气体的功即由示功器记录的压力—容积图所对应的功称为指示功。(2)轴功率 轴功率是压缩机驱动轴所需要的功率。 (3)驱动功率 驱动功率是原动机输出轴的功率。 效率 (1)等温理论效率 压缩机理论循环所需的等温理论功率是理想的最小功率,与相同吸气压力、相同吸气量下的实际指示功率的比值。 (2)等温总效率 等温总效率是等温理论功率与相应条件下的轴功率之比。 (3)绝热理论效率 压缩机的绝热理论功率与相同吸气压力、相同吸气量下的实际指示功率之比。 (4)绝热总效率 绝热总效率是绝热理论功率与相同条件下的轴功率的比值。 5分析多级压缩的特点 (1)节省压缩气体的指示功 (2)提高气缸容积利用率

过程流体机械试题 (1)。。

过程流体机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液体从泵入口流到出口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三种损失有流动损失、流量损失和()。 A.机械损失 B.尾迹损失 C.冲击损失 D.泄漏损失 2.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泵过流部件的是()。 A.转轴 B.轴封箱 C.蜗壳 D.口环 3.为便于对不同类型泵的性能与结构进行比较,泵的比转数n s是其()。 A.任意效率点的比转数 B.最高效率点的比转数 C.最低效率点的比转数 D.最小流量的比转数 4.在泵出口设有旁路与吸液罐相连通,改变旁路上调节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属于()。 A.改变管路特性工况调节 B.改变工艺参数调节 C.改变尺寸参数调节 D.改变泵特性工况调节 5.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压缩机定子的零部件的是()。 A.扩压器 B.口环 C.阀片 D.气缸 6.离心压缩机转速越高,压力比越大,但性能曲线越陡,稳定工作区()。 A. 不变 B. 越宽 C. 等于零 D. 越窄 7.保持两机流动过程完全相似的条件为:几何相似、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特征马赫数相等和()。 A.多变指数相等 B.膨胀指数相等 C.绝热指数相等 D.等温指数相等 8.压缩机实际运行中的排气压力并不总是符合设计压力,其值取决于()。 A.进气系统的压力 B.汽缸的压力 C.排气系统的压力 D.活塞的压力 9.各类压缩机的旋转惯性力或旋转惯性力矩都可以用加()。 A.气体质量来平衡 B.平衡质量来平衡 C.汽缸质量来平衡 D.往复质量来平衡 10.在结构尺寸一定时,影响活塞压缩机排气量的主要因素是转速和()。 A.凝析系数 B.吸气系数

C.排气系数 D.抽加气系数 1. 泵在高效工作区工作时,其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的( )。 A.90% B.93% C.95% D.97% 2. 改变泵的性能曲线进行工况调节的方法有( )。 A.管路节流调节 B.液位调节 C.改变转速调节 D.旁路调节 3. 若液流进入叶轮流道时无预旋,则( )。 A.C1=0 B.C1u∞=0 C.C1r =0 D.W1=0 4. 比转数相同的离心泵,其几何形状( )。 A.基本相等 B.一定相似 C.一定不相似 D.不一定相似 5. 两台离心压缩机流动相似,在几何相似、进口速度三角形相似和特征马赫数相等的同时,还必须( )。 A.多变指数相等 B.气体常数相等 C.等温指数相等 D.绝热指数相等 6. 离心压缩机设置扩压器的目的是让 ( )。 A.气流加速流动 B.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C.气流减压增速 D.气流平稳流动 7.离心压缩机性能曲线上右端点的最大流量,称为( )。 A.喘振流量 B.设计流量 C.堵塞流量 D.工艺流量 8. 等压力比分配原则是:在各级压力比相等,且吸入温度相同时,总指示功为 ( )。 A.等于零 B.任意值 C.最少 D.最多 9. 下列属于易损件的有( )。 A.机身 B.气阀 C.十字头销 D.曲轴 10. 压缩机的实际排气压力取决于( )。 A.排气系统的压力 B.实际吸气压力 C.排气温度 D.缸内压力 1.液体从泵入口流到出口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三种损失有()。 A.流动、流量和机械损失 B.二次流、尾迹和流动损失

【精品】泵与压缩机练习题

1—1解:1)基本计算 吸入管过流断面面积:32210854.71.044-?=?==π π D A 吸入管内平均流速:s m A Q /203.110 854.73600343=??==-υ, 吸入管的沿程损失:m g d L h 266.08 .92203.11.01802.022 2=???=??=υλ 2)求泵入口处的压强 设吸水池液面为1—1断面,泵入口处为2-2断面。根据伯努里方程,有: h g g p H g p g +++=222211υρρ Pa h g Hg g p p 55 52 522112105485.0104645.010013.1266.08.92203.14.48.9100010013.12?=?-?=??? ? ??+?+??-?=??? ? ??++-=υρ mmHg H 46.34854.41176028 .133105485.07605=-=?-=真

O mmH O mH p H 225 25597597.59800 105485.09800==?== 1—2解:设泵入口处为1-1断面,泵出口处为2-2断面。根据伯努里方程,有: g g p z H g g p z 2222222111υρυρ++=+++ 入口和排出管径相同,有21υυ=。 g p g p z z H ρρ1212-+-= Pa p 613168.9136003.010013.151=??-?= Pa p 24840014710010013.152=+?= m H 95.258 .9750613162484005.0=?-+= 1-3解:吸水管内平均流速:s m d Q /183.31.04025.042 211=?==ππ υ 排出管内平均流速:s m d Q /659.5075.04025.042 222=?==ππ υ 设泵入口处为1—1断面,泵出口处为2—2断面。根据伯努里方程,有:

(计算题)泵与压缩机题库

计算部分 Y ● 1.有一台离心式水泵,转速n=1480r/min,流量=110L/s,叶片进口宽度=45mm ,叶轮出口直径=400mm,叶片出口安装角=45,叶轮进出口的轴面速度相等。设流体沿径向流入叶轮,求无限多叶片叶轮的理论扬程。 解:===354(m) ===30.98(m/s) =-ctg=30.98-3.54ctg45=27.44(m ) 因为流体沿径向流入, 所以,===86.66(m ) Y ● 3、有一台离心泵用来输送清水 ,转速 n =640r/min ,总扬程H=130m , 流量 Q=6.4m 3 /s ,轴功率N=10860kw ,设 m η =0.92,v η=0.88,求 水力效率 h η,总效率 η,理论扬程。 总效率 η =ηm ηh ηv =0.92×0.88×0.93=0.75 Y ●有一离心泵,其叶轮外径=220mm ,转速n=2980r/min ,叶轮出口叶片角,出口处的径向速度=3.6m/s 。设流体轴向流入叶轮,是按比例画出出口速度三角形,并计算无限多叶片叶轮的理论扬程为多少?设叶片数z=8,r1/r2=0.5,滑移系数μ=0.76.求有限叶片数时的理论扬程。 解、===34.31m/s =ctg=34.31-3.6ctg38=29.7m/s 为=90,所以=0,因此 =()==103.98m 已知滑移指数=0.76 则理论扬程==0.76=79m M ● 某输送油品的离心泵装置如题附图所示。试计算泵需要提供的实际扬程为多少?已知:油品密度为850kg/m3,罐内压力p1=196133Pa (绝),罐外压力p2=176479.7Pa (绝),Z 1=8m ; Z 2=8m ;Z 3=4m ;吸入管内损失hs=1m ;排出管内损失hd=25m ,经过加热炉时的压降为Δp =1372930Pa 。吸入管与排出管管径相同。 解、根据伯努力方程,以泵入口处为基准,则有 其中 P A =196133Pa ,P B =176479.7+1372930=1549409.7Pa ,ρ =850kg/m3, Z A =8m ,Z B =14+4=18m , 由于吸入管与排出管直径相同,所以 CA = CB , 代入上式,求得 则泵需要提供的实际扬程为 198.5m 水柱。 M ● 某离心油泵装置如附图所示。已知罐内油面压力p A 与油品饱 和蒸汽压p v 相等,该泵转速n=1450r/min ,最小汽蚀余量NPSHr=k 0Q 2 , 吸入管内流动损失h s = k 1Q 2 ,试分别计算: (1)当Zg=8m ,Q=0.5m 3 /min 时,泵的[NPSHr]=4.4m ,吸入管路阻力损失hs = 2m , 此时泵能否正常吸入? (2)保持Q=0.5m 3 /min 时,液面下降到什么位置泵开始发生汽蚀? (3)当 Zg=4m 时,若保证泵安全运转,泵的最大流量时多少(设k0,k1不变)? 解: (1)由题可知,P A =P v ,Zg =-8m ,Σh A -S = 2m , 此泵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P A -P V )/ ρg- Zg-Σh A-s = 8-2=6m , 同时泵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 r ] = 4.4m 则NPSH a >[NPSH r ] ,所以此时泵能够正常吸入。 (2)因为流量保持不变,所以最小汽蚀余量、流动阻力损失不变。 当泵开始发生汽蚀时满足 NPSH a =[NPSH r ] ,即NPSH a = [NPSH r ]= 4.4, 所以NPSHa=(P A -P V )/ ρg- Zg-ΣhA-s =-Zg -4.4时,开始发生汽蚀 求得 Zg =-6.4m ,即液面下降到6.4m 位置时,泵开始发生汽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