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环科环境化学期末总结..

吉大环科环境化学期末总结..
吉大环科环境化学期末总结..

吉大环科环境化学期末总结 ●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①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存在强烈的垂直对流作用和水平作用;低纬度厚,高纬度薄;空气密度大;天气气象发生于此层 ②平流层:无对流运动;下部稳定,温度基本不随高度而变化;上部随高度增加温度上升;空气稀薄,无天气现象(臭氧层:臭氧光解;吸收大量紫外线) ③中间层:温度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④热层:即电离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以上为逃逸层●什么是大气污染物的停留时间?根据停留时间的长短可以将大气污染物分成哪几类:某种组分在大气中存在的平均时间叫该组分的平均停留时间。按停留时间长短分为准永久性气体、可变化组分、强可变组分●太阳的发射光谱和地面测得的太阳光谱有何不同?为什么:太阳所发出的辐射几乎包括了整个电磁波谱,而由于2N 2O 3O 的吸收,使得波长小于290nm 的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球表面。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光主要是波长为300-800nm 的可见光●HO 的来源:高层:H2O —uv —H+HO ,低层:清洁大气O3——O+O2 ,O+H2O ——2HO 污染大气HNO2——HO+NO ,H2O2+hv ——2HO ●HO 的消除:CO+HO ——CO2+H ,H+O2——HO2;CH4+HO ——CH3+H2O ;CH3+O2——CH3O2●HO2来源:甲醛HCHO ——H+HCO ,H+O2——HO2,HCO+O2——HO2+CO ;乙醛CH3CHO ——CH3CO+H ,CH3CHO ——CH3+HCO ,H+O2——HO2,HCO+O2——HO2+CO ●HO2的消除和转化:HO2+NO ——NO2+HO ,HO2+O3——2O2+HO ;HO+HO ——H2O2,HO2+HO2——H2O2+O2,HO2+HO ——H2O+O2●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吸收,这使得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温室效应危害:①全球暖化 ②降水格局发生变化 ③海平面上升 ④气候灾害事件频发 ⑤厄尔尼诺●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1)

2SO :来源:①天,火山活动,H2S 转换等 ②人,含硫燃料的燃烧,金属冶炼;去除:①转化为硫酸或硫酸盐 ②干沉降或湿沉降;浓度特征:本底浓度随地区变化而变化,停留时间3~6.5d 。采暖期浓度高,早晚高(2)S H 2:来源:来源于火山活动、动植物机体腐烂,大气化学反应。HO+COS ——HS+CO2,HO+CS2——COS+HS ,HS+HO2——H2S+O2,HS+HCHO ——H2S+HCO ,HS+H2O2——H2S+HO2,HS+HS ——H2S+S ;去除:与OH 反应。HO+H2S ——H2O+HS ,本底浓度一般在0.2~20μl/m3,停留时间小于1~4d (3)N2O :来源:土壤硝酸盐经细菌的脱氮作用,NO3-+2H2+H+——1/2N2O+5/2H2O ;消除:扩散入平流层缓慢光解,N2O+hv(<315)——N2+O (4)X NO :来源:天,含氮物质的微生物作用,闪电,森林火灾;人,燃料燃烧;去除:转化成硝酸或硝酸盐粒子通过干湿沉降去除(5)CO :来源:①人,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燃煤锅炉) ②生命有机体分解,海水挥发,植物排放,森林火灾,最主要甲烷氧化,CH4+HO ——CH3+H2O ,CH3+O2——CH3O2,CH3O2+NO ——NO2+CH3O ,CH3O+O2——HO2+HCHO ,HCHO ——CO+H2;去除:①土壤吸收,CO ——CO2+CH4 ②与OH 反应,CO+HO ——CO2+H ,H+O2+M ——HO2+M ,CO+HO2——CO2+HO (6)2CO :来源:①矿物燃烧 ②海洋脱气,动植物呼吸;去除:进入海洋,大气圈,生物圈(7)甲烷:来源:①湿地、海洋,2{CH2O}——CO2+CH4 ②化石燃料,油、煤气泄漏;去除:①与

OH 反应,CH4+HO ——CH3+H2O ,CH4+Cl ——CH3+HCl ②扩散入平流层(8)非甲烷烃:来源:①植物释放,植被最重要,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其余为微生物、森林火灾、动物排泄物和火山喷发 ②汽油燃烧、溶剂蒸发、石油蒸发和运输损耗、废弃物提炼等。去除:通过化学反应或转化为有机气溶胶去除 最主要反应与HO 自由基的反应;含卤素化合物:高级的卤代烃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含两个或两个以下碳原子的卤代烃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9)CFCs :来源:制冷剂、灭火剂的生产和使用;消除:扩散至平流层●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特征:①本底浓度(0.2—10ppb )停留时间几天 ②夏季浓度低(一天之内变化不大),冬季浓度高(早晚有峰值) ③峰值污染体积分数出现在大污染源下风向 ④随风速加大,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趋于减小 ⑤城市夜间温度梯度处于逆温稳定状态时达到峰值●说明二氧化氮和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①2NO 的光解导致了3O 的形成 ②烃类的氧化生成了活性自由基, 2HO ,2RO 等,引起NO 向2NO 转化●NOx 的环境浓度:逐年增加,冬高夏低,陆高海低,

城高乡低●燃料燃烧过程中NOx 的形成机理:①含氮化合物+O2——NOx ②N2+O2——NO+NO2。O2——O+O,O+N2——NO+N ,N+O2——NO+O,N+HO ——NO+H ,NO+1/2O2——NO2●说明在矿物燃料燃烧过程中影响氮氧化物形成的因素:①燃烧温度:温度越高,形成的x NO 数量越多,速度也更快 ②空燃比:空燃比较低时,NO 含量较低;随空燃比增加而逐渐增加,当空燃比等于化学计量空燃比是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NOx 的危害:与血红蛋白结合,并减弱血液输氧能力;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污染物●CO 的停留时间及分布:0.4a 。随纬度不同而有显著变化,气候条件,高度变化,城市浓度相对较高●CO 的危害:①阻碍体内 氧气输送,使人体缺氧窒息 ②光化学烟雾:CO+HO ——CO2+H ,H+O2+M ——HO2+M ,NO+HO2——NO2+HO ,CO+2O2——CO2+O3 ③温室效应:CO 本身,消耗HO ,使甲烷消除受抑制,得以积累●CH4分布特征:北多南少,夏低冬高,逐年增加●大气中甲烷增加的原因有哪些:①直接排放 ②大气中OH 自由基浓度的下降 ③扩散到平流层中与Cl 反应●为什么氟氯烃类在对流层大气中停留时间比较长?他们具有哪些危害:(1)①不吸收波长大于290nm 的辐射,不发生光解 ②与OH 反应为强吸热反应,难于被OH 氧化 ③不溶于水,不易被降水消除 ④海洋也不是其归宿 ⑤最终可能的消除途径是进入平流层(2)危害: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光化学第一定律和光化学第二定律内容:只有被分子所吸收的光才能有效地引发分子的化学反应,同时被吸收的光的能量必须足够大;分子吸收光的过程是单分子过程(激光例外)●什么是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次级过程以及量子产率:初级过程:分子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分子,然后由激发态分子所发生的各种反应。次级过程:由初级反应的的产物进一步发生的各种反应。量子产率:物质每吸收一个光子所导致分子A 发生变化的分子数●分析光化学反应中某产物的初级量子产率∮与总量子产率Φ的关系:初级量子产率仅表示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对光的利用效率;总量子产率表示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对光的总利用效率。例如:2NO 光解生成NO 和O :在有氧原子存在的情况下,氧原子与氧气生成臭氧,臭氧与NO 反应生成2NO ,此时Φ<∮;只有2NO 存在的情况下,氧原子与2NO 反应生成NO ,此时Φ>∮●什么是光化学烟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解释实际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日变化曲线: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臭氧、醛、PAN 、22O H 等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

染物混合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反应机理,烃类和NO 的最大值发生在早晨交通繁忙的时刻,这时2NO 浓度很低。随着太阳

辐射增强,2NO 和3O 浓度迅速增大,中午达到比较高的浓度,他们的峰值比NO 峰值晚出现4-5小时。2NO ,3O 和醛是日光照射下由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直接原因。傍晚日光较弱,不足以引起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及每种条件所起的作用:①强烈的日光照射: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通过一些物质吸收了太阳光之后分解,形成活泼的原子或自由基,继而引发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②氮氧化物和烃类:二氧化氮的分解导致臭氧的生成;烃类被氧化成氧化性自由基使一氧化氮转化成二氧化氮 ③湿度较低:较低的湿度可以减少水汽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也减少水汽对反应物的溶解和吸收 ④污染源下风向逆温:污染物不易扩散,容易积聚●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①NO2——NO+O ,O+O2+M ——O3+M ,O3——O2+O ②RH+O ——R+HO ,O+H2O ——2HO ,RH+HO ——R+H2O ,R+O2——RO2,RCHO+HO ——RCO+H2O ,RCO+O2——RC(O)O2 ③RO2+NO ——NO2+RO ,RO2+NO ——RONO2,RO+O2——HO2+R ’CHO ,HO2+NO ——NO2+HO ,RC(O)O2+NO ——NO2+RC(O)O ,RC(O)O ——R+CO2,R+O2——RO2●NO 的化学反应:NO+O3——NO2+O2,向NO2转化RH+HO ——R+H2O ,R+O2——RO2,RO2+NO ——RO+NO2,RO+O2——R 'CHO+HO2,HO2+NO ——HO+NO2●NO 与HO 、RO 和NO3的反应:NO+HO ——HONO ,NO+RO ——RONO ,NO+RO ——RONO ,NO+RO ——R1R2CO+HNO ,NO+NO3——2NO2●NO2的化学反应:NO2——NO+O ,O+O2+M ——O3;NO2+HO ——HONO2;NO2+O3——NO3+O2,NO2+O3——NO+O2;NO2+NO3——N2O5●NO 、NO2、O3基本光化学循环:NO2——NO+O ,O+O2+M ——O3+M ,O3+NO ——NO2+O2●SO2的直接光氧化:SO2——1SO2(激发单线态)SO2——3SO2(激发三线态);1SO2+M ——SO2+M ,1SO2+M ——3SO2+M ;3SO2+O2——SO4——SO3+O ,SO4+SO2——2SO3;3SO2+M (N2、O2、CO 、CO2、CH4等)——SO2+M ●SO2的间接光氧化:HO+SO2——HOSO2,HOSO2+H2O ——HOSO2(H2O),HOSO2(H2O)+O2——HO2+SO3+H2O ,H2O+SO3——H2SO4,总反应:HO+SO2(+O2+H2O)——H2SO4+HO2;CH3CHOO+SO2——CH3CHO+SO3,SO2+HO2+M ——HO+SO3,SO2+CH3O2——CH3O+SO3,SO2+CH3COO2——CH3CO2+SO3,SO2+O ——SO3●臭氧层破坏的化学机理:O2——O+O ,O+O2+M ——O3+M ,O3——O2+O ,O3+O ——2O2(一)平流层中NOx 对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HNO3(1)NOx 来源:①N2O 的氧化N2O ——N2+O ,N2O+O ——2NO ②超音速和亚音速飞机的排放 ③宇宙射线的分解N2——2N ,N+O2——NO+O ,N+O3——NO+O2(2)NOx 清除O3催化循环反应,NO+O3——NO2+O2 ,NO2+O ——NO+O2;NO2——NO+O ,O+O2+M ——O3+M (3)平流层中(3)平流层中NOx 消除,NO ——N+O ,N+NO ——N2+O ,N+NO2——N2O+O (二)平流层中HOx 对臭氧层的破坏(1)HOx 来源:O3——O2+O(1D),CH4+O(1D)——HO+CH3,H2O+ O(1D)——HO+H (2)清除O3的催化循环:H+O3——HO+O2,OH+O ——H+O2;O3+O ——2O2,OH+O3——HO2+O2,HO2+O ——OH+O2,总反应:O3+O ——2O2;OH+O3——HO2+O2,HO2+O3——OH+2O2(3)消除HOx :2HO2——H2O2+O2,2OH ——H2O2,OH+HO2——H2O+O2;OH+NO2+M ——HONO2+M ,OH+HONO2——H2O+NO3(三)ClOx (1)ClOx 来源:①甲基氯光解CH3Cl ——CH3+Cl ②氟氯甲烷光解 CFCl3——CFCl2+Cl ③氟氯甲烷与激发态氧原子反应 O(1D)+CFnCl4-n ——ClO+CFnCl3-n (2)清除O3催化循环Cl+O3——ClO+O2,ClO+O ——Cl+O2(3)消除Cl+CH4——HCl+CH3,Cl+HO2——HCl+O2(四)平流层中NOx 、HOx 、ClOx 的重要反应:相互作用产生产物将基团储存起来HONO2 (HO+NO2),HO2NO2 (HO2+NO2),ClNO2(Cl+NO2),N2O5 (NO2+NO3),HOCl (HO2+ClO),

H2O2(HO2+HO2),HCl(Cl+CH4) ●南极臭氧洞洞形成机理:①Cl+O3——ClO+O2,ClO+BrO ——Cl+Br+O2,Br+O3——Br+O2 ②HO+O3——HO2+O2,Cl+O3——ClO+O2,ClO+HO2——HOCl+O2,HOCl+hv ——Cl+HO ③Cl+O3——ClO+O2,ClO+ClO ——Cl2O2,Cl2O2——Cl+ClOO ,ClOO ——Cl+O2●降水的化学组成:包括大气中固定气体成分 无机物(土壤衍生矿物离子、海洋盐类离子、气体转化物、人类排放源) 有机物 光化学反应产物 不溶物(土壤粒子、燃烧排放尘粒中的不能溶于水部分)与持续时间有关、与降水量有关、与天气类型有关。降水的离子成分:SO42- NO3- Cl- NH4+ Ca2+ H+(酸性降水中特有的HCO3- Na+ K+ Mg2+) 酸指标 SO42- 碱指标 NH4+ Ca2+●说明降水化学组成的时空变化规

律:(1)地理规律:①沿海地区:+a N -l C -24SO ②远离海洋的森林、草原地区:

-3HCO -24SO +2Ca ,有机成分 ③荒漠和干燥的草原地带:

-24SO +a N -23CO -l C ④工业和城市:-24SO -3NO +4NH ⑤不同国家也有差异(2)与持续时间的关系:

以-Cl 为例,在降水的前10-15分钟含量最高 ①雨除:-Cl 作为凝结核形成云,含量较低,比较稳定,在降水全程一直存在 ②洗脱:大量-Cl 以悬浮微粒形式存在空气中,被雨水冲刷,通常前15分钟完成(3)与降水量的关系:一般降水量大,组分浓度低;降水量小,组分浓度高(4)与天气类型和降水类型等有关。●SO2液相氧化:SO2+H2O ——SO2.H2O ——H++HSO3-——H++SO32-。O3对SO2氧化,污染空气 O3溶于大气中的水中。O3+SO2H2O ——2H++SO42-+O2,HSO3-——HSO4- SO32-——SO42-,H2O2对SO2的氧化 PH (0—8)酸性越强反应越快,HSO3-+ H2O2——SO2OOH-+H2O ,SO2OOH-+H+——H2SO4。Mn (Ⅱ)催化氧化,Mn2++SO2——MnSO22+,2MnSO22++O2——2MnSO32+,MnSO32++H2O ——Mn2++H2SO4●降水中SO42-来源:①由污染源排放的气态SO2经气相反应生成硫酸或硫酸盐气溶胶 ②含硫酸根的气溶胶粒子作为凝结核形成云,最终进入降水 ③云滴吸收了SO2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SO4- ④雨滴降落时清除了含SO4-的气溶胶⑤雨滴下降时吸收了SO2气体,再在水相中转化形成SO4-●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SO2排放量 气温 湿度),大气中的NH3(土壤中含氮肥料挥发 风沙扬尘),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所含金属可催化SO2氧化 对酸起中和作用),天气形式影响(气象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酸雨危害:酸雨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也会使土壤酸化,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还可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可能危及人体健康●酸雨的分布特征:①以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分布 ②最初出现在南方,逐渐扩大范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③西南,中南和华东三个酸雨●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1)①由污染源排放的气态2SO 经气相反应生成硫酸或者硫酸盐气溶胶 ②含硫酸根的气溶胶粒子作为凝结核形成云,最终进入降水 ③云滴吸收了2SO 气体,在水相氧化成-

24SO ④雨滴降落时清除了含-24SO 的气溶胶 ⑤雨滴下降时吸收了2SO 气体,再在水相中转化成-24SO (2)①大气中酸性氧化物的含量 ②地理和气候条件 ③土壤的性质●气溶胶:指由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气溶胶来源:①直接排放而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二次气溶胶粒子●气溶胶作用:①直接参与大气中云的形成和湿沉降 ②散射阳光 ③大气化学反应的反应床 ④许多大气污染物的最终归宿⑤危害人

体健康●说明大气气溶胶的三模态:①爱根核膜:来源于燃烧过程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以及气体分子通过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形成的二次气溶胶粒子;粒径小、数量多、表面积大;通过小粒子相互碰撞而合并成大粒子,进入积聚模中 ②积聚模: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燃烧过程产生的蒸汽的冷凝和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形成的二次气溶胶不易通过干湿沉降去除,主要通过扩散过程去除 ③粗粒子模:来源于机械过程所造成的扬尘、海盐溅沫、火山灰和风砂通过干沉降和湿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说明沿海城市大气中硝酸盐气溶胶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理:O H NO Cl N 2x a ---空气体系是大气硝酸盐气溶胶的重要来源●干沉降:指气溶胶粒子在重力作用下或与地面及其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沉降而被去除的过程●湿沉降:通过降雨,降雪等是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 分雨除和冲刷两种机制●雨除:指一些细颗粒物可作为形成云的凝结核成为云滴的中心●冲刷:是云下面降雨时,雨滴对颗粒物的惯性碰撞或扩散吸附 使其出去的过程●Dp :空气动力学直径●TSP :总悬浮颗粒物,指用标准的大容量颗粒物采样器在滤膜上所采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飘尘:指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颗粒物<10μm ●降尘:指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30μm ●可吸入粒子(IP ):指粒径Dp ≤10μm 的粒子●可吸入粒子质量(IPM )●细粒子质量(FPM ) ●细粒子(PM2.5):Dp <2.5μm ●爱根核模(Dp <0.05μm ):来源于燃烧过程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形成核转化形成的二次气溶胶粒子。粒径小、数量多、表面积大●积聚模(0.05μm <Dp <2μm ):来源于爱根核模的凝聚、燃烧过程产生的蒸气的冷凝和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形成的二次请溶胶(扩散去除)●粗粒子模(Dp >2μm ):来源于机械过程所造成的扬尘、海盐溅沫、火山灰和风沙,属于一次气溶胶粒子。(干湿沉降去除)。●PAH :由若干个苯环彼此稠合在一起或是若干个苯环和戊二烯稠合在一起的化合物。来源:存在于燃料和植物中 较高级的烷烃在高温下分解而行成●说明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存在状态以及危害性:(1)种类:多环芳烃是由多个苯环结合在一起活着多个苯环与环戊二烯稠合在一起构成的,主要包括萘、蒽、菲、芘等(2)存在状态:低环PAH 在气相中的相对含量较高,高环的PAH 主要分布在固相颗粒中(3)危害性:易引起细胞组织发生癌变●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及进入途径:(1)镁,钙,钠,钾,硫酸根,碳酸根,碳酸氢根,氯离子 (2)进入途径:主要为矿化过程:①水对土壤和岩石中的盐类的溶解 ②天然水中盐类的相互反应 ③水中阳离子与土壤或岩石中阳离子的交换反应●水的硬度及其分类:天然水按所含阳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可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指含有较多的Ca 2+ Mg 2+ Fe 2+ Mn 2+ Sr 2+ Fe 3+ Al 3+等的天然水,这种水易生成难溶盐。其中最主要是Ca 2+ Mg 2+,其它离子很少,因此一般以Ca 2+ Mg 2+含量计算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硬度。根据阳离子类型可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根据化合物类型可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指水中钙镁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含量。由于水煮沸后会有碳酸盐沉淀析出,从而使碳酸盐硬度降低,因此也称为暂时硬度。一般来说,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含量称为非碳酸盐硬度,也称为永久硬度●沉淀溶解作用对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什么影响:通常通过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度积来衡量金属在水中迁移转化能力的强弱●PH 值如何影响金属的沉淀溶解作用:对于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碳酸盐,增加PH 都有助于沉淀的生成。●天然水中铅的来源和铅的迁移转化途径:(1)来源:①大气和陆地环境中的铅主要来自于含铅汽油的使用,汽油中

的铅很多进入到天然水系统②含铅石灰石和方铅岩,含铅矿物的风化、开发和利用造成水体的污染(2)迁移转化途径:①铅在水中易与硫酸根,碳酸根,氢氧根的生成难溶化合物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底泥对铅有很强的吸附作用③进入含铅的工业废水排放口附近的底泥中④被水中生物摄取,在生物体内富集●说明天然水中-l C对重金属配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对其迁移转化的影响:(1)①-

l C的浓度②金属的性质(2)①增大重金属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l C浓度越大,溶解度增大越多;重金属与-l C亲和力越大,溶解度增加越显著)②抑制固相物质对重金属的吸附(体现了-l C与无机吸附物表面吸附点位的竞争)●天然水中Hg的来源及其重要性质:(1)来源:①含汞矿石的自然风化②煤和石油燃烧过程③含汞农药④工业废水(2)性质:①有毒性,破坏神经细胞,染色体②生物富集性●镉:①来源:电镀行业、镉矿废弃物②存在形式:溶解物、悬浮物、沉积物、CdCl+ ③危害:痛痛病●腐殖质分类:腐殖质——(NaOH 溶液 0.2mol/L)①黑色不溶物(胡敏素/腐黑物)②酱油色溶液(广义腐植酸)——(HCl溶液)a.黄棕色溶液(富里酸/黄腐酸)b.不溶物(胡敏酸/狭义腐殖酸)——(酒精或丙酮萃取)棕色溶液(棕腐酸)、黑色不溶物(黑腐酸)●腐殖酸对重金属配合作用机理:和M反应闭环●影响腐殖酸对金属配合作用影响的因素:①腐殖酸浓度浓度越大,配合作用越强②腐殖酸性质,来源相同的腐殖酸,分子量越小的配合能力越强③金属离子种类腐殖质与不同金属离子配合的能力也不同,一般与Hg和Cu的配合能力较强④PH,PH值越大,越利于配合作用⑤体系盐度盐的阴离子和腐殖质争夺金属离子。盐度越大,越不利于配合作用●配合作用对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配合物的形成可引起金属氧化态改变,也可使金属难溶化合物溶解度增加,也可能通过生成难溶性金属配合物而使金属除去,还可能影响重金属的毒性●腐殖质配合作用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①抑制重金属形成碳酸盐、硫化物和氢氧化物沉淀②抑制水中固相物质对重金属的吸附③促进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溶出●有机物吸附机理类型:①疏水作用吸附②分子间作用力吸附③离子交换吸附④配位交换吸附⑤氢键作用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平衡:①L型吸附等温线②S型吸附等温线③C型吸附等温线④H型吸附等温线●哪有机污染物容易发生水解?解释其原因:有机卤化物、环氧化物、脂类、酰胺类、氨基甲酸酯类、酸酯类、酰化剂、烷基化剂和部分农药等。●水解作用机理:①Sn1取代:RX——R++X-(慢),R++H2O ——ROH+H+(快),快速步骤为RX离解成R+,故Sn1过程反应速率只与[RX]有关而与亲核试剂(OH-)浓度无关,反应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中心原子的给电子能力(越强越易发生)而与亲核试剂的浓度和性质关系不大②Sn2取代:相当于亲核试剂在离去基团背面进攻中心原子。反应速率与[RX]和亲核试剂(OH-)浓度有关。对于Sn1水解反应,要求R体系能形成稳定的正(碳)离子(如叔丁基、三苯甲基等),X体系为具有离去性较强的离去基团(如X-,对甲基苯磺酸离子等),溶剂极性较高,如水。对于Sn2水解反应,要求R体系有较低的空间阻碍和较低的正(碳)离子稳定性(如甲基和其他简单的烷烃基);X体系为具有离去性较弱的离去基团,溶剂极性较低。在自然界中这两种极端条件很少存在,往往是两种机制同时存在●影响有机污染物水解的因素:①温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升高②pH值:直接影响亲核进攻基团OH-的浓度,酸或碱的存在对不同物质不同机理的水解反应有不同的催化作用③反应介质:其溶剂化能力对水解反应影响很大,所以介质的离子强度、有机溶剂含量都会影响水解速率,并且体系中存在的酸、碱和痕量金属也可能会催化水解反应●无机污染物(重

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①离子交换与静电作用吸附:主要发生在含有易解离的羧基或吸附有易交换的阳离子的粘土矿物、腐殖质等固相物质上。主要通过吸附剂表面的负电荷与重金属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吸附、又称电性吸附。离子交换程度受重金属离子的电荷数、水合半径和浓度影响。一般来说,电荷数越高、水合半径越小、浓度越大则离子交换吸附越容易进行②配合吸附与表面配合模型:一种是固相表面含某种可充当金属离子配体的基团,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而吸附金属;另一种是溶液中存在某种可充当金属离子配体的基团,而该基团又可和固相表面形成化学键或氢键,从而使得金属离子被固相吸附。表面配合模型,简单说就是把固相表面H+、OH-、金属离子等的吸附均看作表面配合反应,其实质是把固相表面看作聚合酸,其羟基对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也类似与水解作用,只是水解的羟基来自固相表面。●说明天然水中存在的主要颗粒物及其主要性质:(1)无机粒子:①粘土矿物微粒:即可形成胶体分散系,也可形成粗分散体系②金属(水合)氧化物:主要形成胶体分散体系,也可存在于沉积物、颗粒物等中(2)有机粒子:①NOM与腐殖质②微生物及其胞外聚合物③炭黑、焦炭与干酪根:高分子化合物,无固定组分、分子式和结构(3)无机和有机粒子的聚集体:以粘土矿物或金属氧化物为中心,再结合其他的无机或有机粒子形成的聚集体●说明天然水中粘土矿物微粒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①离子交换与静电作用吸附②配合吸附③表面物理吸附④共沉淀吸附⑤水解吸附●天然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①疏水吸附与分配系数:疏水性有机物在水中有强烈的趋势要离开水相进入到有机相,当他们碰到疏水性固体表面时就会在固体表面聚集,称为疏水作用吸附。这类似于有机污染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扩散作用。疏水作用吸附只与固体中疏水性较强的有机成分有关。水中各类非离子型有机物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主要就是疏水作用吸附。疏水作用吸附可看作是有机物分子在水和固体中的有机质之间的分配,因此也叫分配吸附或线性分配吸附。分配系数与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成正相关②分子间作用力吸附:指固体表面与吸附质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所引起的吸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永久偶极、诱导偶极和色散力引起的各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存在于所有的吸附过程中。因此分子间作用力吸附是吸附的最基本的类型。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相当微弱,与其他吸附机理相比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在其他吸附机理都不起作用的条件下,分子间作用力吸附才可能起主要作用③离子交换与静电作用吸附:机制同金属的离子交换与静电作用吸附,主要针对能够解离形成阴离子或阳离子的离子型有机物,大多数环境胶体带负电荷,因此阴离子交换作用要比阳离子交换作用微弱的多④配位交换吸附:有些有机污染物可通过与固相物质一起共同作为某金属离子的配体而形成配合物,从而被固相物质吸附⑤氢键作用吸附:氢原子充当了两个电负性原子间的桥梁。固相物质表面的羰基、羟基、胺基、氢原子等均可与有机分子以氢键●影响污染物吸附的因素:①温度:对物理吸附的影响,对化学吸附的影响②pH:对吸附剂的改变,对吸附质的改变,对分配作用的影响,对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③配体:与吸附剂的竞争,配体的性质与浓度④离子轻度:对离子交换吸附的影响⑤竞争吸附与泥水比●吸附作用对天然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使污染物以颗粒物形式存在、在沉积物和其他固相物质中积累,使各种固相物质成为污染物的载体和富集剂,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和生物可利用性,促进水体自净●影响有机物生物可降解性的主要因素:①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影响 a浓度 b溶解度c分子结构(碳原子数目、支链、环的数目、取代基的种类和数目、取代基的位

置、结构的复杂性)②生物体相关的影响 a微生物种属 b微生物浓度 c生物种属间的相互作用③环境条件相关的影响 a温度 bpH值 c溶解氧 d营养物●环境甲基化:一般金属无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转化成金属有机化合物时常常得到甲基化的产物,这种过程叫环境甲基化●汞的金属甲基化:Hg2++2R-CH3——(CH3)2Hg——CH3Hg+,Hg2++R-CH3——CH3Hg+——CH3HgCH3●说明汞的环境甲基化反应机理及影响无机汞甲基化的因素:(1)Hg2++2R-CH3→(CH3)Hg→CH3Hg+,Hg2++R-CH3→CH3Hg+→(R-CH3)→CH3HgCH3(2)①无机汞的形态和数量②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温度和营养物③氧的量④PH值●说明水中有机物光化学降解的主要类型:直接光解;敏化光解;光氧化●直接光解:指有机污染物直接吸收太阳光而导致发生化学分解的过程●敏化光解:指天然水中存在着某些能够直接吸收太阳光的物质,即光敏剂,其在吸收太阳光后可将能量传递给其他污染物分子,使污染物发生化学分解的过程●永久电荷:是在矿物形成过程中由不同价态的离子在矿物晶格内发生同晶置换而产生的电荷●可变电荷:指由土壤固体的表面从介质中吸附质子或向介质中释放质子所产生的、随介质的pH值和电解质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荷●净电荷:土壤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代数和●土壤对阳离子的静电吸附:由土壤胶体表面的负电荷与被吸附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所引起的。一般被吸附的离子不影响土壤胶体的总体表面性质●影响因素:①阳离子的电荷与半径:半径相同价态越高越强,价态相同半径越大,吸附越强②土壤的类型和电荷性质③溶液的pH值:pH降低而减小④离子浓度⑤共存离子●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通常土壤胶体表面由于带负电荷而会吸附一些阳离子,这些离子常表现为惰性离子,不参与胶体表面的固相反应,但可与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发生交换●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指单位量土壤所含有的可交换阳离子数量。大小与土壤胶体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密度有关,也与土壤胶体的类型和含量等有关●土壤对阴离子的静电吸附:由土壤胶体表面所带的正电荷与阴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所引起的吸附●影响因素:①子的电荷与半径:高价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多,易被吸附;同价离子中,半径越小的离子水合壳越厚,受胶体表面引力越小,越不易吸附②离子的性质:对于电荷和半径接近的阴离子,吸附量还与他们的结构和电子分布等性质有关③阴离子浓度④土壤类型和带电性:正电荷易于吸附阴离子⑤pH值:随pH值降低而增加⑥介电常数:降低而增加,不改变亲和力顺序●土壤对阴离子的负吸附:向带负电荷的土壤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土壤胶体表面负电荷对阴离子的排斥,使得自由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相对增大。一般随阴离子负电荷的增加而增加,随阳离子正电荷的增加而减少●土壤对阳离子配位吸附:土壤中铁、铝、锰等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层状硅酸盐矿物的边面,以及土壤腐殖质等有机质都可对阳离子发生配位吸附。这些土壤固相表面都具有类似的吸附点位,主要是OH和H2O配位体●影响因素:①土壤表面性质:含有配位基团多的矿物能吸附更多离子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配位吸附与静电吸附的区别:静电吸附是通过土壤与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所引起的吸附,是可逆的,被吸附离子与溶液中离子可以相互置换。吸附过程中离子与固相表面的吸附点位间没有电子转移或共享电子对。配位吸附随也受静电引力影响,但实际金属离子可以在带净的正、负电及带零电荷表面吸附。配位吸附的离子是非交换态的,在固定pH和离子强度下不会被静电吸附的离子所置换。被吸附的金属离子及其所带电荷已成为矿物表面的一部分。配位吸附是不可逆的,其吸附速率远大于其解吸速率。一般特定的某种矿物会对某种金属离子表现出高度的专一性;但当矿物吸附量很大时,这种选

择性会有所降低●土壤对阴离子的配位吸附:阴离子与土粒边面配位结合的基团交换,即为土壤对阴离子的配位吸附。它既取决于阴离子特性,又与土粒表面基团种类有关,还受介质影响。与土壤胶体表面特性、离子本性、体系阴离子浓度、支持电解质种类、pH有关。特征:向溶液释放OH-,对特定阴离子有高度专一性,呈不可逆趋势,至少解吸比吸附慢得多,表面电荷变为较负的值●哪些因素会影响太阳光在水体中的衰减:(1)光程:与光的角度有关(2)吸光系数:与光的波长以及水中吸光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关●土壤中含有哪些主要成分?说明各种成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起到的主要作用:(1)空气:用于土壤中的呼吸和分解作用(2)水:①植物生长必需②传输介质(3)矿物质:①水和植物营养物质的储藏库②吸收土壤有毒物质(4)有机质:①作为碳源、氮源、磷酸盐的来源②改变土壤物理性质●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说明土壤具有潜性酸度的原因(1)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来源:土壤中CO2溶于水形成碳酸,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土壤矿物质氧化产生的无机酸和施用无机肥料残留的无机酸如硝酸、硫酸和磷酸等,大气污染形成的大气酸沉降也会使土壤酸化(2)潜性酸度:土壤胶体吸附的的可代换性氢离子和铝离子所可能表现出的酸度。包括: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氢离子的解离、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氢离子与其他阳离子的交换、土壤胶体上吸附性铝离子的作用(3)潜性酸度原因:①土壤胶体吸附的氢离子的解离②土壤胶体表面的氢离子与其他阳离子的交换③土壤胶体上铝离子的作用●土壤的碱性:即土壤的碱度,一般由土壤溶液中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引起。影响因素:土壤胶体吸附的Na+、K+、Mg2+等离子的饱和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交换性离子的水解;Na+、K+、Mg2+等吸附性离子的饱和度也叫作土壤的碱化度或钠离子饱和度●土壤的缓冲作用:指在有酸性或碱性的物质进入土壤时,土壤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土壤的酸碱性不发生明显变化。有助于维持土壤的正常性质。●具有缓冲作用的原因:①土壤中的弱酸及弱酸强碱盐②土壤中的两性物质③土壤中的代换性阳离子④土壤中的铝离子●土壤对非离子型农药疏水作用吸附的特点:①吸附等温线呈线性②不存在竞争吸附③反应热小④吸附量与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成反比。影响因素:①土壤有机质含量②土壤湿度:随土壤水分增加,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吸附逐渐以分配吸附为主,总吸附量随之减少●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迁移扩散的因素:①土壤水分含量②吸附作用③土壤紧实度④温度⑤气体流速●土壤的吸附作用对土壤农药的影响:①减小农药的损失②削弱农药药性的发挥③加速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①非生物降解②生物降解(氧化、还原、水解、脱卤反应、脱烷基反应)●简述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一)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影响:(1)浓度:有机污染物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物降解产生抑制(2)溶解度:溶解度高的化合物降解快(3)分子结构:①碳原子数目②支链:支链多的难于生物降解③环的数目:越多越难降解④代基种类和数目⑤取代基位置⑥结构的复杂性:结构越复杂越难降解(二)生物体相关影响:(1)微生物种属(2)微生物浓度:若降解时间较短,浓度越高,降解越快(3)生物种属间的作用关系(三)环境条件相关影响:(1)温度:正常生长范围内,温度升高,降解加快(2)PH值:ph=5~9为最适(3)溶解氧:DO>1mg/L 时,降解速率不受DO 影响;反之DO含量低,降解慢(4)营养物:需要N,P等营养元素●土壤中的PAHs:来自燃烧过程●迁移转化:①淋溶作用:指BaP和其他污染物一起从表层土壤淋溶至较深的下层土壤的过程②吸收渗透作用:指BaP和营养物质一

起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③光解作用:多环芳烃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光解和氧化④微生物降解作用: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可降解部分BaP●土壤中的PCBs(多氯联苯):优良的物化性质,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耐高温、抗氧化)、良好的绝缘性、低的挥发性和水溶性等,使其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停留时间长,强富集性●转化途径:①光降解作用:在波长280~320nm 的紫外光下可发生光化学分解,机制是紫外光激发使碳氯键断裂,其中邻位上的氯碳键优先断裂②生物降解作用:取决于分子中率原子的数量,氯原子数量越少越容易生物降解,一般含七个以上氯原子的PCB几乎不发生生物降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①物理迁移:水溶性重金属离子或配合离子在土壤中可随土壤水分从土壤表层迁移到深层,从地势高处迁移到地势低处,甚至发生淋溶,随水流迁移出土壤而进入地表或地下水体②生物迁移转化:主要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并在植物体内富集,并可能发生一些生物化学反应和形态变化。这种迁移既可认为是植物对土壤的净化,也可认为是污染土壤对植物的侵害。特别是当植物富集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时,其危害更严重③化学转化: a吸附作用 b配合作用 c沉淀溶解作用 d氧化还原作用●影响因素:①土壤理化性质(pH、Eh、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等)②重金属的特征:金属种类、浓度和形态③植物的特征:种类、生长发育期④复合污染⑤施肥●物理风化:指岩石和矿物解体的过程,是简单的机械破碎过程,它为水和空气的渗入创造了条件●化学风化:指由化学因素所引起的风化,它使岩石和矿物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促进了岩石和矿物中的元素释放进入天然水●氧亏曲线:起初,一条充气良好、未被污染的溪流,其中几乎没有可氧化的物质,因此,水中氧含量较高,细菌个数较少。随着可氧化污染物的引入,通过大气补充的氧已不能弥补消耗的氧,氧含量就开始下降。在分解区,细菌个数增加。腐败区则有大量的细菌个体数和极低的含氧量。当可氧化的污染物消耗殆尽时,腐败区即告结束,开始恢复期。在恢复区,细菌个体数减少,溶解氧含量增加,最终可恢复到溪流原来的状况●电子活度:即自由电子的浓度●气固吸附:由于分子表面能的存在,导致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相对集聚的现象●比较自由基的稳定性以及他们与烷烃中不同级别的H取代时反映选择性:稳定性:F>Cl>Br 选择性:Br>>Cl>F●简述我国酸雨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并简要解释其原因:(1)空间分布特征:①是城市为核心的中心分布②南方最早出现,逐渐扩大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南,少数北方城市出现③有西南,中南,华东三个酸雨区(2)时间分布:冬多夏少(3)原因:①城市分布:主要为低层大气排放,南强北弱②土壤性质:南方土壤酸性,北方为中性和碱性,南方煤含硫高③气候多山地形:南方气温高,湿度大●解释图中变化趋势,得出什么结论:相对湿度较低时,疏水分配吸附和普通吸附同时发生,吸附等温线为非线性。当湿度达50%时,水分子占据无机矿物表面吸附位。疏水分配吸附占主导作用,吸附等温线接近线性。当湿度达到90%时,吸附等温线与水溶液中的吸附等温线非常接近。因此,随湿度的增加,XX在土壤上的吸附量逐渐减少,吸附等温线趋于直线●解释图中现象:①吸附量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L 型②低浓度范围内吸附的分子有利于吸附作用的进一步发生,斜率越来越大,发生协同吸附,为S型的下部分③吸附等温线为直线型,有机物在吸附剂和溶液中有稳定的分配关系,C型④有机物与吸附剂的亲和力很强,吸附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饱和,最后稳定在一个最大值,H型

最新傅献彩《物理化学》_(下册)_期末总复习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大纲 第八章: 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正负极、阴阳极等基本概念和电解定理;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其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应用;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及其计算方法;离子强度的计算,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第九章: 可逆电池,电池的书面写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可逆电池的热力学(桥梁公式、Eθ与Kθa的关系),用Nernst公式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电动势测定的应用(计算平均活度因子、解离平衡常数和pH值). 第十章: 极化现象,超电势,极化对电解电压和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电解过程中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反应顺序的判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化学电源的类型. 第十一章: 反应速率表示法,基元反应,反应机理,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推导和计算)及特点(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半衰期),典型复杂反应(对峙、平行、连续)的特点,对峙、平行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公式的含义及由它求活化能,链反应的特点,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速控步等近似方法推导速率方程. 第十二章: 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离子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学反应与热反应的差别,量子产率,催化作用原理,催化剂,酶催化. 第十三章: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的含义,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弯曲液面上的附加压力,杨-拉普拉斯公式,开尔文公式,液-固界面现象(铺展、润湿、接触角、毛细管液面高度),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表面活性物质在溶液中的分布,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的特点,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模型. 第十四章: 分散系统,胶体,胶体的结构表示式,胶体的丁铎尔效应,电动现象(电泳、电渗),电动电位,胶体的稳定性及一些因素对它的影响,大分子溶液与胶体的异同,大分子物质平均摩尔质量的种类,唐南平衡.

环境化学 习题总结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硝酸盐、硝酸和亚硝酸盐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 光化学 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 粒度 、 化学组成 和 性质 有关,去除方式有 干沉降 和 湿沉降 两种。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中的__温室效应__、_臭氧 层破坏__、光化学烟雾_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12、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___风__和____大气湍流___的影响。 9、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即风、湍流、浓度梯度。13、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可分为_总悬浮颗粒物__、 _飘尘_、 降尘 、 可吸入颗粒物 。 14、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中间层_、 热层和逸散层。 15、伦敦烟雾事件是由SO2__、__颗粒物、硫酸雾 等污染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17、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SO42-、__NO3- 、__Cl-_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O、CH4、O3、氟利昂、 N 2O等,其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是CO2。。 11、硫酸型烟雾为还原型烟雾,而光化学烟雾为氧化型烟雾。 三、问答题 1、 试述酸雨的成因、影响因素、主要成分,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 程式。并阐述重庆地区酸 雨频率高,而北京酸雨频率低的原因。 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最常见的就是酸雨。这种降水过程称为湿沉降。(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SO2排放量很高,地区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SO2的变化(2)、大气中的NH3,越多,越不易形成酸雨。(3)、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北京的颗粒物缓冲能力很

物理化学学期期末总结

物理化学学期期末总结 学习物理化学已经有一学年的时间了, 感触颇深, 早在以前就听说物理化学化学基 础课中的难点, 因为学习这么门课有它自身的学习方法, 与其他科不同的是物理化学的逻辑思维很强,可以说是在数学公式中去学习化学, 稍有一点不注意就会导致出错或者误解. 这也是我学习物理化学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现总结如下: 1 , 课前预习很重要; 学习的过程中发现, 如果课前不预习, 那么上课简直就是在听天书, 尽管精力很集中但毕竟不是天才, 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很生疏,致使课堂效率不高, 而且使得课后复习的工作量加大,, 这样一来, 学习任务加大,随之而来的学习压力也就增大. 所以, 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 2, 课后复习很有必要 上课听过的内容若下来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的话, 就会导致遗忘, 课堂上本来遗留 了很多问题, 如果下来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及时复习的话, 就会遗忘,那么课就算白上了, 因为没法回忆起问题,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对本节颗所讲的知识有没有掌握; 再有, 复习可以有助于理清知识的脉络, 以便更好的掌握知识. 3, 学习态度很这样, 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 ; 物理化学由于自身的特点, 逻辑性很强, 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就使的学习难度增加,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产生了畏难情绪,遇到难题就退缩, 那永远也学不好,, 此时要端正心态,大家都难, 所以取胜的关键就是看谁有毅力,看谁能够坚持. 4, 心态要端正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要以平常心去对待, 别人基础好, 学的快而扎实, 自己基础差, 底子薄就不能钻牛角尖,只要尽力作好自己的, 就很不错了,此外, 要多向别人请教, 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方式, 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5, 学习方法很重要 大学不是高中,因此学习方法就大有不同, 所以除了努力之外,学习方法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 掌握好学习的方法, 也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6 , 考前的复习很重要; 要想的高分, 考前的那几天就很关键, 要把握好那几天的时间, 好好总结. 才会出成绩. 7,多博览有关领域的文献期刊,拓宽视野, 开阔思维; 总之,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有循序渐进,不断总结,追求完美,才能学好. 更多范文,敬请登陆()!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考试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水蒸气蒸馏法 B、容剂提取法 C、两相溶剂萃取法 D、沉淀法 E、 盐析法 2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A、三氯甲烷 B、苯 C、正丁醇 D、丙酮 E、乙醚 3,与水互溶的溶剂是 A、丙酮 B、乙酸乙酯 C、正丁醇 D、三氯甲烷 E、石油醚 4,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A、乙醚 B、丙酮 C、甲醇 D、乙醇 E、丙酮和甲醇(1:1) 5、溶剂极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 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 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 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 E、乙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 6、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 A、水 B、乙醇 C、乙醚 D、苯 E、三氯甲烷 7、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A、黄酮 B、二氢黄酮醇 C、异黄酮 D、查耳酮 E、双黄酮 8、煎煮法不宜使用的器皿是 A、不锈钢锅 B、铁器 C、瓷器 D、陶器 E、砂器 9、下列方法不能使用有机溶剂的是 A、回流法 B、煎煮法 C、渗漉法 D、浸渍法 E、连续回流法 10、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选用 A、回流提取法 B、煎煮 C、渗漉 D、连续回流法 E、水蒸气蒸馏 11、影响提取效率的关键因素是 A、天然药物粉碎度 B、温度 C、时间 D、浓度差 E、溶剂的选择 12、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甲醇 C、苯 D、乙烷 E、六氟化硫 13、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A、密度不同 B、分配系数不同 C、移动速度不同 D、萃取常数不同 E、介电常数不同 14、从天然药物的水提取液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宜选用 A、乙醇 B、甲醇 C、正丁醇 D、乙酸乙酯 E、苯 15、采用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化学成分的原理是 A、两相溶剂互溶 B、两相溶剂互不相溶 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 D、两相溶剂极性不同 E、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 16、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 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库(上下册)

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判断题 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 和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 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 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 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 、 W 、ΔU 及ΔH 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 态。(√) 13、绝热过程Q=0,而T Q dS δ=,所以dS=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0,而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以水和水蒸气为体 系),该过程W>0,Δ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 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0,所以ΔS=0。(×) 21、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高温物体自动流 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质的 温度和压力相等,因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23、在标准压力下加热某物质,温度由T 1上升到T 2,则该物质吸收的 热量为?=2 1 T T p dT C Q ,在此条件下应存在ΔH=Q 的关系。(√) 24、带有绝热活塞(无摩擦、无质量)的一个绝热气缸装有理想气体, 内壁有电炉丝,将电阻丝通电后,气体慢慢膨胀。因为是一个恒压过 程Q p =ΔH ,又因为是绝热体系Q p =0,所以ΔH=0。(×) 25、体系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26、公式Vdp SdT dG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 ) 27、某一体系达到平衡时,熵最大,自由能最小。

环境化学(戴树桂第二版)课后部分复习题解答和重要知识点汇总

《环境化学》(戴树桂第二版)课后部分习题解答和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型科学。其内容主要涉及: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他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用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目前,国界上较为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偶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水题和土壤的污染。 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主要化学污染物有: 1. 元素:如铅、镉、准金属等。 2.无机物:氧化物、一氧化碳、卤化氢、卤素化合物等 3. 有机化合物及烃类:烷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PAH等; 4. 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二苯基铬、二甲基胂酸等; 5. 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环氧乙烷、醚、醛、有机酸、酐、酚等; 6. 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睛、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亚硝胺等; 7. 有机卤化物:四氯化碳、多氯联苯、氯代二噁瑛; 8. 有机硫化物:硫醇、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 9. 有机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军用毒气等。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4.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主要有:(1)空气的机械运动如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2)天气和地理地势的影响;(3)污染源本身的特性。 7.大气中有哪些重要自由基?其来源如何? 大气中主要自由基有:HO HQ、R RQ HO的来源:① Q3的光解:Q3 +h r ---------------------- - 0 + 0 2 Q+HQ ---------------- — 2HQ ②HNQ 的光解:HNQ 2 + h r --------------- HQ +NQ ③H 2Q 的光解:H2C2 + h r ----------------------- 2HQ HQ的来源:① 主要来自醛特别是甲醛的光解 H 2CQ + h r ---------------- -- H + HCQ H + Q 2 + M ------------ - HQ + M HCQ + Q2 +M -------------------- -- HQ2 + CQ + M ②亚硝酸酯的光解:CHQNQ +h r —CHQ + NQ CH 3Q + Q 2 ------------------------------- ---- HQ + H 2CQ ③的光解:HQ + h r -------------------- 2HQ HQ + H 2Q --------------- - HQ + H 2Q R 的来源:RH+ Q ---------------- R + HQ RH + HQ -------- R + H2Q CH 的来源:CHCHQ的光解CH3CHQ +h r 一- CH + CHQ CH 3CQCH的光解CH3CQCH+ h r -------------- 3+ CH s CQ

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

物理化学心得体会 经过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感觉很系统,很科学,我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是: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它是化学中的数学、哲学,学好它必须用心、用脑,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 学习物理化学应该有自己的方法:一、勤于思考,十分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对抽象的概念如熵领悟其物理意义,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二、勤于应用,在学习阶段要有意识地应用原理去解释客观事物,去做好每一道习题,与做物化实验一样,“应用”对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有神奇的功效,有许多难点是通过解题才真正明白的。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典型的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和讨论,力求多一点“觉悟”。三、勤于对比与总结,这里有纵横二个方面,就纵向来说,一个概念原理总是经历提出、论证、应用、扩展等过程,并在课程中多次出现,进行总结定会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横向来说,一定存在相关的原理,其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如熵增原理、Gibbs自由能减少原理、平衡态稳定性等,通过对比对其相互关系、应用条件等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又如把许多相似的公式列出对比也能从相似与差别中感受其意义与功能。在课堂上做笔记,课下进行总结,并随时记下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感悟,书本上的、课堂上的物化都不属于自己,只有经历刻苦学习转化为自己的“觉悟”才是终身有用的。 第二、三章是热力学部分的核心与精华,在学习和领会本章内容中,有几个问题要作些说明以下几点:1. 热力学方法在由实践归纳得出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论的一种方法。热力学中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也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拿第二定律来说,人们用各种方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但都失败了,因而归纳出一般结论,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功变为热是不可逆过程。第二定律抓住了所有宏观过程的本质,即不可逆性。热力学的整个体系,就是在几个基本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循环和可逆过程的帮助,由演绎得出的大量推论所构成。有些推论与基本定律一样具有普遍性,有些则结合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带有特殊性。例如从第二定律出发,根据可逆过程的特性,证明了卡诺定理,并得出热力学温标,然后导出了克劳修斯不等式,最终得出了熵和普遍的可逆性判据。以后又导出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可逆性判据。这个漫长的演绎推理过程,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是热力学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环境化学总结

大气环境化学 第一节的要求 1概念: 大气的温度层结: 大气垂直递减率:随高度的升高气温的降低率τ=‐dT \dZ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空气在上升时的温度降低值与上升高度之比。Τd=dT \dZ 2对流层的特点: 和平流的特点: 3利用大气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变化判断大气的稳定度 4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何影响 5掌握大气的源与汇,掌握大气中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概念及其代表物 6掌握大气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第二节的要求 1初级过程:光解离过程,直接反应,辐射跃迁,无辐射跃迁 次级过程: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反应的过程。 2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 ①O2、N2、O3的光离解 ②NO2的光离解 ③亚硝酸和硝酸的光离解 ④二氧化硫对光的吸收 由于SO2的键能较大,在240-400nm 的光不能使其解离,只能生成激发态 ⑤甲醛的光离解 ⑥卤代甲烷的光离解-------近紫外光照射 3掌握· OH 和HO2·的源和汇,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OH 自由基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O3的光分解 (2) HNO2光分解 (3) H2O2光分解 HO2·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甲醛(HCHO)的光分解: · OH 和HO2 · 自由基的汇与相互转化 OH 自由基的汇 HO2 · 自由基的汇 自由基通过复合反应而去除 N N N +???→?+?120nm 2hv λO O O +???→?+?nm 4022hv λO O O +???→?+?2nm 9023hv λO NO NO +???→?+?nm 4202 hv λM O M O O +?→?++322 13)(O D O hv O +→+OH O H D O ?→+2)(21 NO OH hv HONO +?→+OH hv O H ?→+222CO HO O O HC HO O H O HC H hv HCHO M +?→+???→?+??+?→+2222? +→?++?→?+3 24 2CH O H OH CH CO H OH CO OH O O HO OH NO NO HO ?+→+??+→+?2322222 2222 22222 O O H HO HO O H OH OH O O H OH HO +→?+?→?+?+→?+?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0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A) 考试科目:天然药物化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班级: 1分,共20分)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将其序号字母填入括号内,以示回答。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溶剂是:() A.CHCl 3 O B. Et 2 C. n-BuOH CO D. M 2 2. 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A.EtOAC B. Me CO 2 C. EtOH D. MeOH 3.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是:() A.各组分的结构类型不同 B.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

C.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大 4. 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 A. 麻黄碱 B. 伪麻黄碱 C. 去甲麻黄碱 D. 秋水酰胺 5. 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A. 黄苓素 B. 大豆素 C. 槲皮素 D. 葛根素 6.中药黄苓所含主要成分是:( ) A. 生物碱类 B. 二氢黄酮类 C. 查耳酮类 D.黄酮类 7.葡聚糖凝胶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是 A. 物理吸附 B. 离子交换

C. 分子筛作用 D. 氢键作用 8.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可以用于分离:()A.黄酮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有机酸类化合物 D.苷类化合物 9.P-π共轭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A.增强 B.无影响 C.降低 D.除胍外都使碱性降低 10.供电诱导效应一般使生物碱的碱性:()A.增强 B.降低 C.有时增强,有时降低 D.无影响 11.大多数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为:()A.复合途径

完整word版环境化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绿色屏障锐减、垃圾、物种濒危、人口激增、温室效应。 2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的占80%~90%。 3环境化学的特点是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4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5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变和致畸变作用的所谓“三变”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则可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生物效应。 7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二大气环境化学 1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2大气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化合物。 3燃料燃烧过程中影响NOx形成的因素:根据NOx形成的机理,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有关。 4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每个CH4分子导致温室效应的内力比CO2分子大20倍。 5氟氯烃类化合物既可以破坏臭氧层也可以导致温室效应。 6逆温: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反常现象。 7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程度。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空气在上升时温度降低值与上升高度之比用Td表示)有关。一般来讲,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越大,气块越不稳定。 8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空气机械运动如风和湍流,由于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造成的逆温想想以及污染源本身特性。 9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10大气中的HO·和HO2·的来源:对于清洁大气O3的光解是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对于污染大气,如有HNO2和H2O2存在,光解可产生HO·,HO2·主要来源于醛的光解尤其是甲 醛的光解。 11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第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解 反应产生第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的烟雾污染现象。他的特征: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的叶子,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的阳光的照射。 12光化学烟雾的控制对策:控制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控制臭氧的浓度。 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的比较

中科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期末考试总结

表界面的分类: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固-固 ?表面浓度 ?分散度 ?表面形貌非均匀性 原因:由于固体表面原子的组成、排列、振动状态和体相原子的不同,由于悬挂键导致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及周期性的势场中断导致的表面电子状态差异,固体表面形成很多导致表面形貌非均匀性的元素。 ?位错密度 ?表面粗糙度: ?原矢 ?米勒指数(miller index)

?晶面间距d hkl ? 表面原子最近邻数100110111 Fcc879 Bcc464 Sc543? ?表面自由能 ?减小表面能的方法 ?表面原子重排机理 1:表面弛豫作用 2:表面相转变 3:吸附对纯净底物表面结构的影响 层间距的变化;重组的表面结构的变化;吸附原子可以诱导表面重组?内外表面 内表面:多孔或多层材料,孔内或层间的表面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材料的表面积;用BET方法测量

1.固体表面性质简介 固体表面的性质 结构特征: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性质 表面运动:气体分子表面撞击速度R=P/2蟺mkT1/2; 表面扩散系数(爱因斯坦方程):D=x2/2t 外延生长原子的运动流程:a沉积/吸附在平台上-deposition;b沉积在原子岛上;c平台上扩散-diffusion;d脱附-desorption;e成核-nucleation;f交互扩散-interdifusion;g 粘附在平台上-attachment;h从平台上脱离-detachment;i:粘附在台阶上 化学性质:表面浓度依赖于气体分子撞击速度R 相界面(Gibbs界面) 表面热力学函数 其他类推:S,G,G s 比表面自由能及温度的关系 ; ; Van der Waals and Guggenheim Equation: Where: T c为临界温度;为0Kし的表面张力 ; 固体表面能的理论估算 金属表面张力估算 ; 偏析作用 来自晶体或固溶体中的杂质或溶质在界面聚集的现象

2017天然药物化学期末考试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 交卷时间:2017-09-08 10:43:00 一、单选题 1. (2分)具有抗疟作用的倍半萜内酯是() ? A. 莪术醇 ? B. 莪术二酮 ? C. 马桑毒素 ? D. 青蒿素 ? E. 紫杉醇 得分:2 知识点: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 答案D 解析2. (2分)蟾蜍毒素是一种() ? A. 甲型强心甙元 ? B. 乙型强心甙元 ? C. 具有乙型强心甙元结构,有强心作用的非苷类 ? D. 无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得分:2 知识点: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

答案C 解析3. (2分)通常以树脂.苦味质.植物醇等为存在形式的萜类化合物为() ? A. 单萜 ? B. 二萜 ? C. 倍半萜 ? D. 二倍半萜 ? E. 三萜 得分:2 知识点: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 答案B 解析4. (2分) 对下述结构的构型叙述正确的是() ? A. α-D型, ? B. β-D型, ? C. α-L型, ? D. β-L型 得分:0

知识点: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 答案C 解析5. (2分)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 ? A. 离子交换色谱 ? B. 凝胶滤过色谱 ? C. 聚酰胺色谱 ? D. 硅胶色谱 ? E. 氧化铝色谱 得分:2 知识点: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 答案C 解析6. (2分)在蒽醌衍生物UV光谱中,当262~295nm吸收峰的logε大于4.1时,示成分可能为() ? A. 大黄酚 ? B. 大黄素 ? C. 番泻苷 ? D. 大黄素甲醚 ? E. 芦荟苷 得分:2 知识点: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 答案B 解析7.

(2分)在天然界存在的苷多数为() ? A. 去氧糖苷 ? B. 碳苷 ? C. β-D-或α-L-苷 ? D. α-D-或β-L-苷 ? E. 硫苷 得分:2 知识点: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题 答案C 解析8. (2分)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 A. 蛋白质 ? B. 多肽 ? C. 多糖 ? D. 酶 ? E. 鞣质 得分:2 知识点: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 答案E 解析9. (2分)20(S)原人参二醇和20(S)原人参三醇的结构区别是( ) ? A. 3—OH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卷(一)

一、 判断题(每题1分,5题,共5分) 1. 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与反应的压力无关。( ) 2.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解质溶液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 3. 盐桥的作用是导通电流和减小液体接界电势。( ) 4. 原电池正极的电极电势为正值,负极的电极电势为负值。( ) 5. 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指出它的反应级数。(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18题,共36分) 1. 1000 K 时 ,CO (g) +O 2 (g) == CO 2(g ) 其K 1= 5.246×1012; C(s) + CO 2(g) == 2CO(g) 其K 2= 1.719×10 -5 则反应C(s) +O 2(g) == CO (g) 的K 3为:()。 (1) 1.109×10-6 (2)1.036×10-10 (3) 9.018×107 (4)4.731×1020 2. 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1) 催化剂; (2) 温度; (3) 压力。 3. 对某些电解过程应用法拉第定律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1) 应用的温度范围不当; (2) 应用的浓度范围不当; (3) 电解过程不可逆; (4) 过程中有副反应发生。 4. 准确测量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用银电量计或铜电量计,而不用电流表和计时器 (如秒 表),主要原因是:()。 (1)电量计便宜;(2)电量计使用方便; (3)电解电流难于恒定;(4)物质质量的测准比较容易。 5. 在298.15 K 时,质量摩尔浓度为0.1 mol ·kg -1和0.01 mol ·kg -1HCl 溶液的液 接电势为E J (1);质量摩尔浓度为0.1 mol ·kg -1 和0.01 mol ·kg -1 KCl 溶液的液接电势为E J (2),则有:()。 (1)E J (1)=E J (2);(2)E J (1)>E J (2); (3)E J (1)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总结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总结(课件版) 一、绪论: 1.什么是环境化学 (1)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 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2)定义:它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 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环境化学的内容 查明潜在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来源,浓度水平和形态分布;对这些潜在有害物质溯本 求源,并查明它们在环境介质中和不同环境介质之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查明这些潜在有害物质 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发生作用的途径、方式、程度和风险;探索缓解或消除这些有害 物质已造成的影响或防止它们可能造成影响的方法和途径。 3、环境污染物: 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分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于 人类的变化的物质。大部分污染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 4、环境学或毒理学意义的重金属: Hg、Cd、Pb、Zn、Cu、Co、Ni、Ba(钡)、Sn(锡)、Sb(锑)等,从毒性角度讲还包括:As、Be、 Li、Se、B、Al 等。 5、BTEX: 苯、甲苯、乙基苯和三个二甲基苯的异构体。是汽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用作溶剂。这 些化合物是土壤和地下水的常见污染物。 6、PAHs:多环芳烃 7、有机卤化合物: ①氟氯烃(CFCs)②有机溶剂③有机氯农药④PCB 多氯联苯,有209 个同系物和PCT 多氯三 联苯,有8149 个同类物。 8、POPs 名单: 滴滴涕(DDT) 六氯苯二恶英呋喃 9、环境效应: 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发生变化。 10、环境本底: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归纳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三大系统: (1)敞开系统: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2)密闭系统: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 (3)隔绝系统(孤立系统):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2、状态性质(状态函数): (1)容量性质(广度性质):如体积,质量,热容量。 数值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2)强度性质:如压力,温度,粘度,密度。 数值与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整个系统的强度性质的数值与各部分的相同。 特征:往往两个容量性质之比成为系统的强度性质。 3、热力学四大平衡: (1)热平衡:没有热隔壁,系统各部分没有温度差。 (2)机械平衡:没有刚壁,系统各部分没有不平衡的力存在,即压力相同 (3)化学平衡:没有化学变化的阻力因素存在,系统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 (4)相平衡:在系统中各个相(包括气、液、固)的数量和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 = Q + W Q为吸收的热(+),W为得到的功(+)。

12、在通常温度下,对理想气体来说,定容摩尔热容为: 单原子分子系统 ,V m C =32 R 双原子分子(或线型分子)系统 ,V m C =52R 多原子分子(非线型)系统 ,V m C 6 32 R R == 定压摩尔热容: 单原子分子系统 ,52 p m C R = 双原子分子(或线型分子)系统 ,,p m V m C C R -=,72 p m C R = 多原子分子(非线型)系统 ,4p m C R = 可以看出: ,,p m V m C C R -= 13、,p m C 的两种经验公式:,2p m C a bT cT =++ (T 是热力学温度,a,b,c,c ’ 是经 ,2' p m c C a bT T =++ 验常数,与物质和温度范围有关) 14、在发生一绝热过程时,由于0Q δ=,于是dU W δ= 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有:,V m nC dT pdV =- ? 22 ,11 ln ln V m T V C R T V =- 21,12ln ,ln V m p V C Cp m p V ?= ,,p m V m C pV C γγ=常数 =>1. 15、-焦耳汤姆逊系数:J T T =( )H p μ??-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降低;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升高;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不变。 16、气体的节流膨胀为一定焓过程,即0H ?=。 17、化学反应热效应:在定压或定容条件下,当产物的温度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而在反应过程中只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时,化学反应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称为此过程的热效应,或“反应热”。 18、化学反应进度:()()() n B n B B ξ ν-= 末初 (对于产物v 取正值,反应物取负值) 1ξ=时,r r m U U ξ ??= ,r r m H H ξ ??= 19、(1)标准摩尔生成焓(0 r m H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某物质的定压反应热,为该物质的 标准摩尔生成焓。 (2)标准摩尔燃烧焓(0 c m H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种物质被氧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焓,为该物质的标 准摩尔燃烧焓。 任意一反应的反应焓0 r m H ?等于反应物燃烧焓之和减去产物燃烧焓之和。 20、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

温州大学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末考试试卷G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下) 考试成 绩 试卷类型 G 考试形式 考试对象 一、是非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共10小题,每题1分) 1、 质量作用定律是碰撞理论的直接结果。 ( ) 2、 过渡态理论中的“马鞍点”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 ( ) 3、 绝对纯净的液态水可以过冷到0℃以下而不结冰。 ( ) 4、 对于电池:Ag m AgNO m AgNO Ag )()(2313,m 较小的一端是负极。 ( ) 5、 液体l 在固体s 表面发生铺展的必要条件是:γs-g ≥γs-l + γl-g ( ) 6、 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Φ不可能小于1。 ( ) 7、 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该曲面的曲心。 ( ) 8、 高度分散的CaCO 3的分解压比块状CaCO 3的分解压大。 ( ) 9、 同温度下,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恒大于平面液的饱和蒸气压。 ( ) 10、 反 应 级 数 n 不 可 能 是 负 数 。 ( )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得零分。共30题,每题2分) 1、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 ) ①直流电源 ②交流电源 ③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④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2、 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 ()1(c m m β-Λ=Λ∞)的理论是: ( ) ① 阿仑尼乌斯 (Arrhenius) 电离理论 ② 德拜-休克尔 (Debye-Huckel) 离子互吸理论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大学期末个人总结9篇

大学期末个人总结9篇 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教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我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一起来看看大学期末个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时间如白驹过隙,总在我们不经意间流逝,大二上学期就这么过去了,依旧是那么的平静,平静的像碌碌无为。回顾这一学期,开始时一如既往,总是决心着在新的一学期里要怎样,对新学期充满了信心,有着一个个美好的计划,结束时却无奈的发现自己还是原来那个样,没有太大的改变,开始想做的事,总是因为其他而耽搁,又或是因为自己的不坚持而没有完成;开始的计划总是跟不上现实的改变而搁置,这些的 ___打击着我的信心与激情,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在这学期没有收获,在这过程中,我更加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缺乏一点自信,更缺少一份坚持。下面对这学期做个总结。 首先,在学业方面,较之大一,这学期的学习认真程度有所下降,上课也没有大一时认真,但作业任务依然按时完成,同时也更加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这点从这学期的成绩可以看出,所以大学我们要学的是掌握一套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使我们事半功倍。这学期一些课程比较难,学的比较吃力,比如物理化学和数学物理方程这两门,一开始都是自己啃不懂的问题,但效率很低,有很多问题都没弄懂,

但后来我学会与几个同学一起讨论,你一言,我一句,一个问题就解决了,遇到分歧,大家都拼命自己是对的,最后如果证明自己是对的,那种“嘚瑟”的感觉是很不错的,这种学习方法既不失乐趣有能解决问题,而且效率很高。大学毕竟不像中学,我们要学会自学,更要学会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利用身边的资源是个很好的选择。大学图书馆是个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这学期我去图书馆借书的频率有所增加,虽然次数还是不高,但比大一还是有所提升。 同时这学期学校有数学物理竞赛,我也积极参与,并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定的名次。其次,在生活方面,我都可以和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形成独立自主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小集体,四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好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方面我们宿舍做的还是比较好的,这学期我们院就因为部分宿舍的矛盾而调整了宿舍,基本每个宿舍都被调换了,而我们宿舍却因别的宿舍人员不好搭配而被迫换走了一人。不过在这学期我也养成了一个不良习惯,那就是不吃早饭,因为这学期我们上午都是在十点多才开始上课,也就起的比较晚,每次想早点起来吃饭,但最后都没能战胜睡觉的念头,一天两顿饭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同时在这学期的空闲放假时间,我也去做了一些兼职,这增加了我的社会阅历,锻炼了自己的为人处世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