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拊.掌(fǔ)坳.堂(ào)夭阏.(è)青骢.马(cōng)

B.瀛.海(léi)怏.怏(yàng)嵯.峨(cuō)葳蕤.(ru í)

C.揽茝.(chǎi)溘.死(kè)笨拙.(zhuō)伶俜.(p īn)

D.榆枋.(fǎng)舂米(cōng)蓬蒿.(gāo)恶.乎待哉(wū)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攘诟悸动磨削万户候

B.杂糅褶皱攒钱娇瞋

C.虔诚推搡泯灭歆羡

D.撕裂吞噬竣工梦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是曾经的海洋梦想老三样,但限于当时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对于海面之下

的深海神秘世界,则只是浅尝辄止

....。

②对于一个经历过贫困童年的富翁来说,面对大金额的支出,他会随随便便,甚至显得有些铺张浪费;面对小金额的支出,他则不得不与

自己根深蒂固

....的吝啬本性作斗争。

③拉丁美洲曾深受西方殖民主义之害,这形成了拉美人民在苦难中反

思和抗争的传统,并铸就了坚忍不拔

....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使拉

美电影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

④一大早,贫困户高某等两位村民就遭遇了烦心事:一夜之间,他们

放置在林地里的九个蜂箱不胫而走

....,里面还有蜜蜂和即将采收的蜂蜜,价值至少一万多元。

⑤一套良性运转的评价体系首先当然是明察秋毫

....的眼睛,同时也要讲理想信念、社会责任、道德引导;但真正做到“赏优罚劣”,不能只有理念倡导,终究还是要制度确保。

⑥同学们,无大志者不成大气,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

们志存高远,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

....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任务驱动式阅读”,是一种集合了阅读、思考、收集、分类、归纳等综合学习能力,并从中诞生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值得向广大教师推荐。

B.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涡扇—15发送机的最大推力可达到171~181千牛,推重比能达到9.7~10.87,将成为世界顶级大推力发动机。

C.取消医疗药品加成,对广大医疗机构经营者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相关的辅助工作,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D.我们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强化政府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们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

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最然他们的作品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6.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一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二、古代诗歌鉴赏(13分)

(一)课内阅读(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下列有关课内古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恨歌》中“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虽然诗人未完全摆脱“为尊者讳”的束缚,把唐玄宗的仓皇之逃说成“千乘万骑西南行”,但“行”字中却隐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B.《书愤》中“世事艰”即世事的艰难,暗指宋朝内部投降派对抗金事业的阻挠。“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之意,诗中因为平仄、韵律、情感表达等需要,往往采用倒置语序,本句即为一例。“塞上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语出《南史?檀道济传》。

C.《蜀相》中“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0分)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8.下列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B.颔联写一眼扫过三千字,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疲于应付的心情。

C. 首联写书卷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D.颈联“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识,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E.尾联写读书可以使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的贵公子领略美好之情之境。

9.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三种进行赏析(6分)

10.请补充完整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5)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其二)》)

(9)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10)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1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14)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四、文言文阅读(共25分)

(一)课内文言文(6分)

1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族庖月更刀族:形容词,众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

B.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与其骑会为三处会:会合。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苟有能反是者苟:假使

D.善刀而藏之善:形容词,好好的非战之罪也

罪:罪恶。

12.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相同的一项是( )

A.刀刃若新发于硎异乎三子者之撰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居则曰:“不吾知也。”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所当者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殷侑,陈郡人。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及长,通经。贞元

..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迁侑谏议大夫。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入为卫尉卿。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

议。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

..,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

捷。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大和

..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时大兵之後,遗骸蔽野,寂无人烟。始至,空城而已。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周岁之後,流民襁负而归。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与支调。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数年之後,户口滋饶,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盈积,人皆忘亡。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

加检校吏部尚书。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自元和

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

大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开成

..三年卒,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注】①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②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B.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C.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D.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文中的贞元、元和、太和、开成都是皇帝年号。

B.河朔的“朔”与朔漠、朔风中的“朔”都是指北方,另外,“朔”还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加是加封的意思,即在官员原来说的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誉称号,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D.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貌。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侑少年立志,学有所成。他儿时即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以后通晓经学,精通历代礼制沿革,贞元末年科举登第,后多次升职,任太常博士。

B.殷侑坚守气节,不惧威吓。在奉命出使回纥时,面对回纥可汗的盛兵以待和无理要求,他毫不畏惧,直言可汗的失礼之处,最终使可汗不敢威胁。

C.殷侑性格耿直,敢于进谏。文宗即位不久就有地方反叛,当时皇上一心想打败叛贼,丞相也不敢有异议,唯独殷侑直言进谏,认为应对叛贼宽大为怀。

D.殷侑体恤民情,颇有政声。在任沧齐德观察使时,面对当地民生凋敝的情形,他和士卒同甘共苦,竭力恢复民生,数年之后,粮丰仓实,百姓安居乐业。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抔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

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

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18.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分)

19.“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 (2分)其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六、语言文字语用(8分)

20.下面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徽标,请写出该徽标中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语意简明,句子通顺。(5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杨绛先生为人所尊崇,并不在于她有一位杰出的夫君——她也曾因钱钟书先生写作《围城》而甘做“灶下婢”,①。她创作的剧本、小说、散文,她翻译的作品,②。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何种际遇,无论外界如何喧嚣,③,笔耕不辍,这才有了她92岁时出版的《我们三》,有了她96岁时成书的《走在人生边上》。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同时发布了中华小孝子卡通形象笑笑、紫紫和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主题歌《我是中华小孝子》。该工程“旨在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美德”,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至6岁的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

对于这一工程,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呢?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题,诗歌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