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低功耗的标准如何选择

物联网低功耗的标准如何选择
物联网低功耗的标准如何选择

物联网低功耗的标准如何选择

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标准,应该选择哪一种?ZigBee、Thread、蓝牙网状网络(Bluetooth Mesh),还是Wi-Fi?还是LoRa?还是最好等待5G和NB-IoT?

当然,这些疑问会使人感到困惑,并阻碍物联网(IoT)的普及。如图1所示,造成这种困惑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很难确定哪种标准最合适。此外,市场营销人员对新标准的性能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如延迟(小于几毫秒!),好像这真的有必要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应用可以接受数秒的延迟;即使电视直播延迟了几秒钟,它仍然是电视直播。

那么,如何回答“应该使用哪种标准?”通常,遇到这个问题时,我会反问“你依靠什么盈利?”一般来说,无线电标准不是盈利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无线电,大多数情况是「够用就行」,是否盈利取决于无线网络上运作的应用所创造的价值。无线网络只是无线网络,就像电线就只是电线一样。

请记住:无论现在的无线标准是什么,5~10年后情况可能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升级网络至关重要。但距离“终极”无线网络技术出现仍需很长时间。

那么,能否展望未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相信预测是可行的,但首先需要介绍一些观点。现在就跟随低功耗蓝牙模块厂家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看下吧。

技术与心理的关系

智能型手机配备了三种无线电技术(4G、Wi-Fi和蓝牙)。为什么是三种,而不是两种(如平板计算机),或一种、四种?这是因为无线电种类与技术,以及我们对不同生活空间的心理态度有关,让我进一步解释。

首先,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无线电性能取决于三个因素:

˙范围(距离基地台的距离,如发射塔、路由器、热点等);

˙数据速率(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观看视讯);

˙电池寿命(越长越好)。

第四个因素通常是成本,有一个简单的原则:“越多越贵”。换句话说,更大的范围通常成本更昂贵;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长的电池寿命。然而,从技术上讲,一切皆有可能,可以只配备一种无线电;这种方式不一定经济高效,但你可以选择。

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试想一下,用无线(蓝牙)耳机听手机音乐,耳机直接与手机连接,而不与蜂巢网络连接。然而,从技术上讲,也可以将手机和耳机都连接到蜂巢网络,然后让音乐从手机经过蜂巢网络传输到耳机。

另一个例子是:当在家中用计算机在Wi-Fi打印机上打印文件时,是否认为这份文件从计算机直接透过无线传输到打印机上?从技术上讲,这是可能的(例如,透过蓝牙或Wi-Fi Direct 连接),但也有可能透过Wi-Fi连接到家庭路由器,并从家庭路由器经过Wi-Fi连接到打印机。还可以将打印命令发送到云端,将文件直接从云端服务器经过电缆(或光纤)网络传输到家庭路由器,然后无线传输到打印机。使用有线和无线网络组合传输信息的方法不计其数,坦白来说,我们已经迷失了方向,细节也变得无关紧要。总之,只要正常运作,各种方法都可以接受。

其次,我们如何体验空间?这与技术关系不大,而更多与心理学相关。从最小的层面来说,我们首先体验的是个人空间。是否曾经有人谈话时离太近,使你感到不舒服?如果有这样的经历,一定能明白我说的“个人空间”是什么意思。个人空间就像与你如影随形的弹性气泡,大小经常会发生变化;如果身处繁忙的地铁,个人空间要比在餐馆或办公室小得多。

利用声音或视觉能够达到的距离也可能构成空间。此类空间可能是家或办公室。与外面的世界相比,这里属于私人领地。我们有时会区分不同的空间,如室内和室外,或私人和公共空间。此外,还有由政府所有和管理的室外公共空间。

如果把这三个空间与手机的三种无线电对应起来,就会带来一种连续性:蓝牙无线电适合个人空间(我们的气泡),Wi-Fi适合私人空间,3G/4G,以及即将到来的5G适合公共空间的连接。巧合?也许不是。曾经参与“标准之战”的人都知道,并不存在最高委员会能够决定如何对三个空间划分不同的无线电和标准,一切标准都是约定俗成的。

过去20~30年中,每种标准都试图争夺更大的使用空间,其中一些战斗延续至今。新一代公共空间标准5G声称其在室内运作良好,有可能淘汰Wi-Fi;蓝牙最初对Wi-Fi室内市场虎视眈眈(从未成功),而Wi-Fi一直试图用Wi-Fi Direct取代蓝牙市场。尽管Wi-Fi Direct并没有取得优势性胜利,但也没有消亡,Wi-Fi Direct在无人机领域发现了有利的小众市场。

再联想到物联网标准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至少了解了为何手机需要配置三种无线电,以及它们如何与我们的“空间”体验方式无缝连接。但是面对种类繁多的低功耗物联网标准,应该如何选择?首先,应了解低功耗标准的市场。

低功耗标准的真正目的是在不影响范围的情况下延长电池寿命,而不是提高数据速率。通常,低功耗标准用于将设备(如传感器)连接到网络(IoT),以共享传感器数据,而这一过程所需的数据速率比「正常」因特网使用或观看视讯所需的数据速率要低几个数量级。所以,本质上,低功耗标准利用牺牲数据速率来延长电池寿命。

有趣的是,这些低功耗标准也开始涉及上文提到的三种范围:

˙用于个人空间:低功耗蓝牙(有时称蓝牙低功耗,简称BLE);

˙用于我们的私人空间(如家、办公室或热点):ZigBee(IEEE802.15.4);

˙用于公共空间:NB-IoT/Cat-X作为4G/5G的一部分。

所以,能为各类标准指明发展方向、平息激烈产业讨论的答案也许是图2。

这种低功耗/感测和控制兼容非常有意义,因为它对应我们的体验空间,以及智能手机上的三种无线电。

这对未来而言意味着什么?

然而,没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展望未来是一项冒险的工作。各种技术继续尝试进入「其他空间」,市场上也正在推行几项计划。包括最大限度地重用现有技术,或进行简单尝试(例如,NB-IoT/Cat-X也可以用于室内网络吗?)。类似地,有人尝试将BLE扩展到网络空间,并增加网格功能来取代ZigBee,就像20年前蓝牙试图取代Wi-Fi一样。这些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但是各大公司还是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局域(室内)和广域(公共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第四个领域。部分大型室外空间仍然是半私用的,如校园、港口、机场和会议中心。所以,问题在于:是否需要为「中间」域设立一种新标准?未来会告诉我们答案。也许现有标准将变得够灵活(并且具有成本效益),能够满足这种空间需求,或出现更合适的新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伪室外标准,LoRa在私人和公共区域之间的中间域显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港口和机场。

开放标准与专有标准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开放标准和专有标准之间的角色。历史证明,开放通讯标准往往比封闭标准更加成功。Wi-Fi将HomeRF挤出了市场;同样,BLE淘汰了ANT+。

但其他标准仍处在激烈竞争之中,如ZigBee、Thread和Z-Wave(Silicon Labs)。然而,ZigBee 和Thread都是基于开放的IEEE802.15.4标准(就像Wi-Fi是基于IEEE802.11标准一样),而Z-Wave是专有、封闭标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很可能是ZigBee/Thread的结合;这两种标准已经使用了相同的应用层软件(Dotdot),唯一的区别是网络层软件。

高数据速率与低功耗

对于涉足其他领域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Wi-Fi(高数据速率)和ZigBee(低功耗)之间的界限也并不明确。从应用空间的角度来看,有些需要更高数据速率的应用同时需要使用电池,因此也需要低功耗。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降低Wi-Fi的功耗。IEEE802.11ah就是一个例子,尽管它似乎不可行,因为它在GHz以下的频段运作,缺乏一致性;全球不同的地区需要不同的无线电技术。然而,如果Wi-Fi4(11n)和Wi-Fi5(11ac)功率降得够低,换句话说,电池寿命足够长,其低功耗版本可能成为ZigBee的替代品。

总结

以上就是无线电开发人员需要了解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然而,前述规律始终不变:归根到底,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的是应用的实用性,而不是无线网络。时间只会告诉我们哪些标准是最成功的,但是如果现在就知道如何盈利,便无需继续等待。

2020物联网实训心得体会.doc

2020物联网实训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我们进一步掌握住自己学习的电子物联网相关的知识,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训课,帮助我在检验自己学习的知识是否到位的同时,还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动手经验,这样到了毕业之后去岗位工作的时候也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 物联网在某种意思上的解释就是万物互联,比如智能家居通过联网就能用手机等只能设备控制它,比如我们下班回家了想要一到家就能够有热水洗澡,沃尔玛呢就可以在下班的路上用手机打卡烧热水的机器,在比如现在的红绿灯都是控制了一定的时常的,无法更改,有时候某一个通向的车没有一辆,而另外一边已经排起了长龙,却因为固定的时间也只能等待绿灯的到来,而用了物联网的知识就可以利用摄像头感知当前的车辆情况,然后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常,从而改善城市的交通。这些等等都是物联网的运用,也是我们物联网专业的主要设计方向,而我们实训的主要项目就是关于红绿灯这一块的。虽然现在红绿灯的物联网运用已经被实现出来了,而且部分城市也已经有应用了,但是对于我们物联网的学生而言,这些还是比较难得项目,所以在一开始得时候老师就说不要求我们给它做出来,但是能完成什么样子就要做到什么样子,看到老师这样得话,我不知道别的同学是怎么想的,但是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因为没有必须要完成就可以让我更加有信心去尝试,而不是小心翼翼的担心把项目搞砸以至于实训课挂科。 红绿灯的物联网已经是实现了,所以网络上面已经能够找到一些资料了,在加上老师也是给我们讲过具体的实现思路,所以也给我们实训提供了许多的帮助,这个项目的实现最难的地方就是代码的实现了,就像数学的线路图一样,要设计好条件满足的时候执行什么程序,当不满足的时候又执行哪一步,所以弯弯绕绕的特别多,好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会给我们提供解答。经过好几天的熬夜加班才将它给弄出来,而且在考试检查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在班上的项目实现中还是靠前的。

物联网实习总结

物联网实习总结 物联网实习报告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于1999年提出的。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等的物流网络,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2016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

系。二:物联网的结构划分与特征 1、感知层: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和二维码等随机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包含物理层PHY和MAC层。 2、网络层: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3、应用层: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三:物联网的应用场合与典型案例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例如: 1、城市租赁自行车 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有不少“城市租赁车”网点,凭一张用户ID卡,不到30秒就可以完成刷卡取车的全部过程,而还车也同样简单,这就是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除交通卡之外的又一个应用创新。 2、与移动互联结合的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使得物联网的应用更加生活化,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具有网络远程控制、摇控器控制、触摸开关控制、自

几种常见的物联网通讯方式及其技术特点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7(10), 984-993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7302743.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417302743.html,/10.12677/csa.2017.710111 Several Communication Mod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Qin Zhang1,2, Shenglong Yang1, Yumei Wu1, Yang Dai1* 1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East China Sea & Oceanic Fishery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ghai 2College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Oct. 5th, 2017; accepted: Oct. 18th, 2017; published: Oct. 24th, 2017 Abstract In today’s Internet era, the exi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or people and things to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ings and things [1].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hot spot of to-day’s Internet network technolog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cost, the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a good technology to match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low-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e the 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 (WAN) and the low-power local area network (LAN). The 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 includes LoRa, NB-IOT, Sigfox, Weightless, and the Low-power local area network includes Zigbee and bluetooth 4.0, the technical introduction and the key techniques of each communicatio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low-pow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Keywords L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ow Power Consumption WAN, Low Power Consumption LAN 几种常见的物联网通讯方式及其技术特点 张琴1,2,杨胜龙1,伍玉梅1,戴阳1*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及远洋渔业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 *通讯作者。

物联网概论学习体会

《物联网概论》课程学习总结2014年04月起,我有幸第一次参加了XX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参加的是由XX教授、XX教授主讲的《物联网概论》课程。两位教授均是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研究颇深的专家。通过参加培训,我学习到了物联网理论的基础知识、发展前景,不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而且也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方兴未艾,我们青年教师对于新兴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听取两位教授全面地介绍和讲解,我学习和系统认识了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技术基础、EPC电子编码体系,以及物联网在精致农业、食品卫生、社会治安、智能楼宇、感知城市、智能交通、节能环保、旅游观光、生产监控、新型商务和医疗护理等众多重点生产与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教授的讲解内容全面,兼顾理论与实际,既全面介绍了物联网领域的基础知识,又广泛吸收了各国最新的发展成果;所用材料均取自国内外物联网的最新应用与动态。每一章均配有学习目标和思考题,既方便教师教学,又能让学习者全面、实际地学到运用物联网基本知识和技术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物联网概论课程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目前物联网在全球蓬勃发展的势态.特别遴选了一批在重点生产与生活领域中的应用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让我领会到了物联网技术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 这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物联网基础、物联网应用、嵌入式开发基础、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嵌入式开发基础及Ubuntu使用、嵌入式Linux内核裁剪与编译等内容,通过开发板与程序烧写器套件分别实现SINK 节点、传感器节点和ROUTER节点,然后与PC机相结合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2、物联网课程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与实验体系的建设,以及《物联网》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以及校企及政府合作开展科研的方向与重点。

物联网实习总结.

物联网实习总结物联网实习报告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于1999年提出的。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等的物流网络,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2016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

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二:物联网的结构划分与特征 1、感知层: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和二维码等随机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包含物理层PHY和MAC层。 2、网络层: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3、应用层: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三:物联网的应用场合与典型案例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例如: 1、城市租赁自行车 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有不少“城市租赁车”网点,凭一张用户ID卡,不到30秒就可以完成刷卡取车的全部过程,而还车也同样简单,这就是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除交通卡之外的又一个应用创新。 2、与移动互联结合的智能家居

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技术全面详解

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技术全面详解 物联网希望通过通信技术将人与物,物与物进行连接。在智能家居、工业数据采集等局域网通信场景一般采用短距离通信技术,但对于广范围、远距离的连接则需要远距离通信技术。LPWAN技术正式为满足物联网需求应运而生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提到远距离无线通信,你可能会有疑问不是有移动蜂窝通信技术吗?的确,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已经构建了覆盖全球的移动蜂窝网络,然而2G、3G、4G等蜂窝网络虽然覆盖距离广,但基于移动蜂窝通信技术的物联网设备有功耗大、成本高等劣势。当初设计移动蜂窝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人与人的通信。根据权威的分析报告,当前全球真正承载在移动蜂窝网络上的物与物的连接仅占连接总数的6%。如此低的比重,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移动蜂窝网络的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物与物的连接。想要了解蜂窝通信技术与物联网,请查看《从技术角度看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与物联网》 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络,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 LPWA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于未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等技术;另一类是工作于授权频谱下,3GPP支持的2/3/4G蜂窝通信技术,比如EC-GSM、LTE Cat-m、NB-IoT等。 接下来电子发烧友小编为你带来LPWA的两类技术详解: LoRa LoRa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技术,它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LPWAN网络技术之一,这一协议源于SemTech公司,该公司计划将逐步授权其他源文件。 LoRa无线技术的主要特点: 长距离:1 ~ 20 km 节点数:万级,甚至百万级 电池寿命:3~10年 数据速率0.3~50kbps

物联网学习心得

精心整理关于物联网的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物联网的学习心得体会 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看的更远,更上一层楼。 物联网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

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

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的应用则比如:一家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的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你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但空间还有剩余,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笨蛋,该发车了!”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 阔,

物联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RFID开发实验 一、实验环境 硬件:UP-MobNet-II型嵌入式综合实验平台,PC机 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Ubuntu12.04+ MiniCom/Xshell + ARM-LINUX交叉编译开发环境Rfid_900M模块QT测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1、了解UHF的基本概念、国际标准、协议内容 2、了解UHF的标准接口 3、了解UHF的应用范围及领域 4、掌握对功率和功放相关命令的操作 三、实验原理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协议目前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协议制定者:一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是EPC Global。ISO组织目前针对UHF(超高频)频段制定了射频识别协议ISO 18000-6,而EPC Global组织则制定了针对产品电子编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标准。目前,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的两大标准化组织有融合的趋势,EPC Class 1 Generation 2标准可能会变成ISO 18000-6标准的Type c。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针对ISO 18000-6 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本节讨论的是ISO 18000-6 协议中与系统架构相关的物理层参数。 ISO 18000-6 目前定义了两种类型:Type A 和Type B。下面对这两种类型标准在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1.物理接口 ISO 18000-6 标准定义了两种类型的协议—Type A 和Type B。标准规定:读写器需要同时支持两种类型,它能够在两种类型之间切换,电子标签至少支持一种类型。 (1)Type A 的物理接口 Type A 协议的通信机制是一种“读写器先发言”的机制,即基于读写器的命令与电子标签的应答之间交替发送的机制。整个通信中的数据信号定义为以下四种:“0”,“1”,“SOF”,“EOF”。通信中的数据信号的编码和调制方法定义为: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读写器发送的数据采用ASK 调制,调制指数为30%(误码不超过3%)。 数据编码采用脉冲间隔编码,即通过定义下降沿之间的不同宽度来表示不同的数据信号。 ②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 电子标签通过反向散射给读写器传输信息,数据速率为40kbits。数据采用双相间隔码来进行编 码,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如果电平从位窗的起始处翻转,则表示逻辑“1”;如果电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处翻转,还在位窗的中间翻转,则表示逻辑“0”。 (2)Type B 的物理接口 Type B 的传输机制也是基于“读写器先发言”的,即基于读写器命令与电子标签的应答之间交换的机制。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采用ASK 调制,调制指数为11%或99%,位速率规定为10kbits 或40kbits,由曼彻斯特编码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一种on-offkey格式,射频场存在代表“1”,射频场不存在代表“0”。曼彻斯特编码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1”(下降沿)和逻辑“0”(上升沿)

物联网低功耗的标准如何选择

物联网低功耗的标准如何选择 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标准,应该选择哪一种?ZigBee、Thread、蓝牙网状网络(Bluetooth Mesh),还是Wi-Fi?还是LoRa?还是最好等待5G和NB-IoT? 当然,这些疑问会使人感到困惑,并阻碍物联网(IoT)的普及。如图1所示,造成这种困惑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很难确定哪种标准最合适。此外,市场营销人员对新标准的性能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如延迟(小于几毫秒!),好像这真的有必要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应用可以接受数秒的延迟;即使电视直播延迟了几秒钟,它仍然是电视直播。 那么,如何回答“应该使用哪种标准?”通常,遇到这个问题时,我会反问“你依靠什么盈利?”一般来说,无线电标准不是盈利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无线电,大多数情况是「够用就行」,是否盈利取决于无线网络上运作的应用所创造的价值。无线网络只是无线网络,就像电线就只是电线一样。 请记住:无论现在的无线标准是什么,5~10年后情况可能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升级网络至关重要。但距离“终极”无线网络技术出现仍需很长时间。 那么,能否展望未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相信预测是可行的,但首先需要介绍一些观点。现在就跟随低功耗蓝牙模块厂家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看下吧。 技术与心理的关系 智能型手机配备了三种无线电技术(4G、Wi-Fi和蓝牙)。为什么是三种,而不是两种(如平板计算机),或一种、四种?这是因为无线电种类与技术,以及我们对不同生活空间的心理态度有关,让我进一步解释。 首先,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无线电性能取决于三个因素: ˙范围(距离基地台的距离,如发射塔、路由器、热点等); ˙数据速率(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观看视讯); ˙电池寿命(越长越好)。 第四个因素通常是成本,有一个简单的原则:“越多越贵”。换句话说,更大的范围通常成本更昂贵;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长的电池寿命。然而,从技术上讲,一切皆有可能,可以只配备一种无线电;这种方式不一定经济高效,但你可以选择。 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试想一下,用无线(蓝牙)耳机听手机音乐,耳机直接与手机连接,而不与蜂巢网络连接。然而,从技术上讲,也可以将手机和耳机都连接到蜂巢网络,然后让音乐从手机经过蜂巢网络传输到耳机。

物联网技术培训总结

物联网技术培训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物联网技术培训总结 虽然为期四周的物联网培训已经结束,但是心情却难以平静,在这四周中,我感受到了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也深刻体会到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原来物联网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新大陆科技是国内领先的集物联网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于一身的极富有创新性的综合性物联网企业,产业横跨物联网信息、三网融合通信和绿色环保科技三大领域,具有极其丰富的物联网产业应用及行业领先技术。新大陆电脑面向行业基于网络,提供专业化的信息识别、电子支付、移动通信支撑、高速公路信息化的服务和产品。在信息识别方面,发展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二维码技术、成为国际上少数掌握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在国内率先创建了二维码手机电子支付商业模式,发展了中国首例二维码的动物溯源应用。? 随着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据有关消息称,其中智能电网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到2015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 这四周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联网导论与基础、物联网感知技术、嵌入式开发基础、智慧社区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学习企业的教学方法,了解企业先进技术和工作流程,将企业的先进管理制度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更多能学以致用的实用性技能。

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实习心得体会

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实习心得体会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老师,虽然不是那种初中或者高中里的正规的老师,而是那种兴趣辅导班的老师,但还是觉得有种难以言语的违和感。我在大学里的时候,所学的专业是物联网应用技术,这门专业学的内容很咋,但也很精,非常需要我们去钻研。所幸我学习的情况还不错,在毕业的时候,经过老师的介绍,我去了xx市一家机器人教育机构里当老师,如今实习结束,我也想谈谈我的感受了。 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会去一家公司里做一名程序员,但如今却是在学校里面当老师,教导着一些孩子。这部分孩子里最小的六岁,最大的有十五岁。当然,学校也根据他们的年龄大小做了划分,我所教授班级里的学生大致是十四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最重,也最调皮。其实我也比他们大不了太多,所以我也不和他们装什么威严,也不装什么老师的架子。我更喜欢跟他们一起玩,一起学这些机器人的组装与操作。 我还记得第一次跟他们见面的时候,那天我进教室,他们一众人十几双目光盯着我,看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跟他们稍稍做了下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了上课。第一次上课自然是紧张的不得了,照着学校给的课件上课,念的结结巴巴的。所幸干脆不念了,直接教他们怎么装机器人。虽然我口才有些不好,但是以我的专业水平装这些小小的机器还是很简单的。而他们也跟着我的速度来进行组装,速度比我没有慢太多,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之前也在这里上过课,学过一部分内容。或许是我觉得我教的内容太简单,而且上课又无聊,他们都不怎么喜欢听,这就让我有些不服气了。 我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因为要写实习报告的原因,我最近还忙着做实验,背包里正好带着一些实验用的设备,一台循迹避障小车。虽然学校里也有这样的小车,但是更多的是让我们教他们如何组装,而不是去学习原理。我在地上用黑胶布粘了一个简易的跑道,然后通过电脑输入代码。小车果然照着地上的黑线前进,不仅如此,在没有线之后,小车就一直向前跑,在快撞到东西的时候,直接转弯绕开了,看的他们眼冒金星。 我当老师的时间只有三个月,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趣。

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

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 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社会逐步进入互联网+,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越来越丰富,大数据应用随之而来,人们考虑把各类设备直接纳入互联网以方便数据采集、管理以及分析计算。简而言之,物联网智能化已经不再局限于小型设备、小网络阶段,而是进入到完整的智能工业化领域,智能物联网化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上步入成熟,并纳入互联网+整个大生态环境。 一、前言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在近距离内的数据传输,解决物物相连,早期多采用有线方式,比如RS323、RS485,考虑设备的位置可随意移动的方便性(有根线太丑了),后期更多的使用无线方式; 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社会逐步进入互联网+,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越来越丰富,大数据应用随之而来,人们考虑把各类设备直接纳入互联网以方便数据采集、管理以及分析计算。简而言之,物联网智能化已经不再局限于小型设备、小网络阶段,而是进入到完整的智能工业化领域,智能物联网化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上步入成熟,并纳入互联网+整个大生态环境。 二、物联网的发展 最早的物联网只是简单把两个设备用信号线连接在一起:

后来使用了无线,也出现了简单的组网: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设备接入互联网,互联网也不单是通过网线传输,引入了空中网、卫星网等,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三、常见的物联网通信方式 笔者对常用的物联网通信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分为四大种类,见下图: 1、有线传输 设备之间用物理线直接相连,不是很方便。主要有电线载波或载频、同轴线、开关量信号线、RS232串口、RS485、USB,这里只对常用的RS232串口、RS485、USB做介绍。 RS232串口:串行通信接口,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是电脑与其它设备传送信息的一种标准接口;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个脚的DB25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内的通信,常用的串口线一般只有1~2米。见图:

物联网学习心得

物联网技术学习心得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诞生于1999年,到2005年它已经相当普及普及,在2009年它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 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外来概念,不如说它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他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简单讲,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2]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的投入,这个投入可以不是资金,而是给企业更多的政策,特别是在操作系统、开发工具、IC设计等产业链中高端领域上从政策到资金都要加大

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实习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93465 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实习心得体Experience of internship for graduates majoring in Internet of

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实习心得体会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老师,虽然不是那种初中或者高中里的正规的老师,而是那种兴趣辅导班的老师,但还是觉得有种难以言语的违和感。我在大学里的时候,所学的专业是物联网应用技术,这门专业学的内容很咋,但也很精,非常需要我们去钻研。所幸我学习的情况还不错,在毕业的时候,经过老师的介绍,我去了xx市一家机器人教育机构里当老师,如今实习结束,我也想谈谈我的感受了。 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会去一家公司里做一名程序员,但如今却是在学校里面当老师,教导着一些孩子。这部分孩子里最小的六岁,最大的有十五岁。当然,学校也根据他们的年龄大小做了划分,我所教授班级里的学生大致是十四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最重,也最调皮。其实我也比他们大不了太多,所以我也不和他们装什么威严,也不装什么老师的架子。我更喜欢跟他们一起玩,一起学这些机器人的组装与操作。 我还记得第一次跟他们见面的时候,那天我进教室,他们一众人十几双目光盯着我,看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跟他们稍稍做了下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了上课。第一次上课自然是紧张的不得了,照着学校给的课件上课,念的结结巴巴的。所幸干脆不念了,直接教他们怎么装机器人。虽然我口才有些不好,但是

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络

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络 通信协议无疑是物联网中争论最多的领域之一,低功耗广域网络协议是近期发展的热点,作为一个新兴的、刚起步的技术和市场,LPWA网络协议应该是呈现多 家争鸣的状态,那么,这一领域还有哪些技术,它们之间在多个指标上各有哪些特点,本文对其进行解读。 随着各类厂商不断发力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物联网专用网络的话题在此引起业内的热议。物联网智库曾持续关注并推出多篇LPWA的文章,向业内介绍SigFox、LoRa、LTE-M等市场上已开始商业化的LPWA协议。作为一个新兴的、 刚起步的技术和市场,LPWA网络协议应该是呈现多家争鸣的状态,那么,这一 领域还有哪些技术,它们之间在多个指标上各有哪些特点?物联网智库本周为大家编译推出一篇LPWA协议的综述性文章,希望能让大家对这一领域的理解有所帮助。 通信协议无疑是物联网中争论最多的领域之一,这些争论中,有些是标准之争,有些是专利之争,其中无线通信是物联网领域普遍关注的话题。我们讨论过WiFi、蓝牙、Zigbee之争,但这些协议均为局域网络协议,广域网络方面当前功耗和 成本的经济性越来越吸引物联网的应用者,被称为低功耗广域网络(Low Power Wide Area,LPWA)。 此前,我们曾看到SigFox属于此类技术,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其实还存在着不少类似的技术,当一项协议成为主流协议前,它一定是经过与其他协议的一番斗争之后才形成的。本文的目标是对它们进行比较,不过人们对此立即会产生一个问题:你如何去做比较?通过查阅和研究相关文献,我试图提炼一些通用线索来串起各种协议,并对每一协议的代表性企业进行访谈,形成了对LPWA 协议的比较。 功耗和成本看似重要,实则无法纳入比较参数 功耗和成本是每一个协议宣称其所具备的特征,但是,还没有人成为这方面的赢家。

物联网的读书心得

物联网的读书心得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传感网是基于感知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 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然而,ITU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因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聚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也因此才被称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学习总结

物联网学习总结 篇一:物联网知识学习总结 物联网知识学习报告 一、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智能互联网”。它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二、物联网发展远景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

物流管理、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三、物联网发展对经济影响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

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此外,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四、物联网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技术、传感网络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M2M物物数据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

基于ziee的物联网实训报告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院(部): 2016年12月31日 填写说明 1.该实习报告适用于本校全日制本科生的各类实习教学活动。 2.实习类型应严格按照教学任务规定的名称填写。 3.实习报告装订顺序为:封面、填写说明、实习成绩评定表、实习报告正文。 4.实习报告正文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实习目的 ②实习单位概况 ③实习内容及过程 ④实习总结及体会 要求实习报告内容详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着重写出对实习内容的分析与总结、体会和感受,特别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对照。 实习成绩评定表

实训报告正文

一、实训目的: 1.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应用; 2.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概念及应用; 3.掌握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络的设计; 4.学习并使用CC2530核心板; 5.通过进一步学习掌握物联网相关知识; 二、实训原理简述: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其在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构成物联网产业五个层级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和%。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