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题目10-18

《亲爱的安德烈》题目10-18
《亲爱的安德烈》题目10-18

《亲爱的安德烈》题目10-18

选择题

(B)1.安德烈的第二个“麻烦”是?

A.母亲

B.女孩子

C.英文老师

(A)2.安德烈面对他的第一个难题,需要___;面对他的第二个难题,需要___。

A.智慧,勇气

B.勇气,智慧

C.智慧,智慧

(B)3.安德烈在多少岁那一年和龙应台谈“爱情”?

A.十岁

B.十三岁

C.十八岁

(A)4.安德烈在他所在的德国学校所见的打架基本都发生在___的班里。

A.主干中学

B.实业中学

C.完全中学

(A)5.龙应台综合给安德烈的电视新闻有多少条?

A.11

B.12

C.13

(B)6.如果站在一条直线上,要选边站——站在中间“偏左”还是“偏右”的位置,龙应台万不得已会选?

A.中间

B.左

C.右

(C)7.安德烈十几岁的时候对哪种音乐狂热?

A.民歌

B.爵士乐

C.嘻哈音乐

(A)8.龙应台讲“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举例了哪几种树?

A.椴树、菩提树

B.椴树、榕树

C.菩提树、榕树

(B)9.安德烈认为的“家”是哪?

A.在台湾的家

B.克伦堡小镇

C.克伦堡中学

(C)10.龙应台相信的两种道德是?

A.智慧的和勇气的

B.主动的和被动的

C.消极的和积极的

(C)11.龙应台和菲利普去的地方是?

A.克伦堡小镇

B.德国

C.香格里拉

(B)12.龙应台举了谁的例子说明自己和“多数人”格格不入时,是坚持还是妥协这个问题?

A.歌德

B.苏格拉底

C.舒伯特

(B)13.龙应台在去的小镇遇到的人是?

A.旅客

B.牧人

C.渔人

判断题

1.安德烈对英文老师“反叛权威”,用消极的“罢课”去抵制他。(√)

2.龙应台在生活的层面进行积极的道德。但是有些事情选择消极。(×)

3.安德烈无法忍受这种典型的私立学校精英思维,势力、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以为自己“出身”好,国家就是他的。(√)

4.“南美洲的乌拉圭斯总统巴斯克斯宣誓就职”的新闻使龙应台想到“左派”和“右派”。(√)

5.龙应台认为安德烈对“安妮”的阶级意识和精英思维反感归到“右派”。(×)

6.安德烈现在喜欢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

7.安德烈和他三个最好的朋友都是混血儿。(√)

8.安德烈认为他的学校越来越沉沦,越低级了,变成一个暴徒、无产阶级、白痴横行的地方了。(×)

9.回应“安妮”时,安德烈写的话是“让木屋里有和平,让豪宅里起战争”。(√)

10.龙应台希望安德烈的理想主义比浪漫情怀要深刻些。(√)

11.对安德烈而言,一支歌曲好不好有三个要素:气氛、歌词、音乐,必须三个要素都存在。(×)

12.龙应台认为,全球化的趋势这样急遽地走下去,我们要逐渐抛弃“每一个人一定属于一个国家”的老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