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水煤气直冷塔的计算与设计

半水煤气直冷塔的计算与设计
半水煤气直冷塔的计算与设计

C++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DONGFANG COLLEG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课程名称:堆栈计算器 系别:计算机 年级专业: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150303040 姓名:蔡新云 任课教师:林励成绩: 2013 年 6 月13 日

引言 堆栈计算器 简介: 计算带括号的数学算式,可以判断优先级,错误判断等功能。友好的操作界面,美观的视觉效果。 截图 界面: 计算演示: 结果:

错误判断: 数据结构:应用了栈,做数值缓存,应用了递归处理括号内算式。其他知识:mfc界面设计;c++类的封装(.h与.cpp分离)。 编译环境:使用了vs2012,通过修改vs2010也可以打开。

程序简单流程图: (注:eval 的代码在下面。。。) 功能实现原理与代码: //栈的实现 //初始化 stack::stack(int len) { lengh=len; date=new double[len]; date[0]=0; top=0; } stack::stack() { date=new double[100]; MFC 文本框 按钮事件 = 事件 Cal.eval() 调用函数eval(),返回结果到文本框 当 =事件 发生 从文本框取出表达式到eval ()函数

date[0]=0; top=0; } //判断为空 bool stack::is_empty() { if(top==0)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进栈 void stack::push(double number) { date[top++]=number; } //出栈 double stack::pop() { if(!is_empty()) return date[--top]; } //calculator类(核心代码) 初始化 calculator::calculator() { error="null"; } 是否为数字 bool calculator::is_num(char num) { if(num<='9' && num>='0'||num=='.') { return true; }

111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吉林化工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处理量为31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12 月 5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处理量为2550~32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 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到20℃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涤洗涤除去其中的SO 2入塔的炉气流量为3100m3/h,其中进塔SO2的摩尔分率为0.05,要求SO2的吸收率为95%。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因该过程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基本不变,可近似取为清水的温度。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2、工艺操作条件: (1)操作平均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t=20℃ (3)选用填料类型及规格自选。 3、设计任务: 完成吸收塔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 处理量为31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2011年11月

目录 摘要.................................................................................................................................IV 第一章绪论. (1) 1.1 吸收技术概况 (1) 1.2 吸收设备发展 (1) 1.3 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第二章吸收塔的设计方案 (4) 2.1 吸收剂的选择 (4) 2.2 吸收流程选择 (5) 2.2.1 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 2.2.2 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 2.3 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7) 2.3.1 吸收塔设备的选择 (7) 2.3.2 填料的选择 (8) 2.4 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 (10) 2.5 操作参数的选择 (11) 2.5.1 操作温度的确定 (11) 2.5.2 操作压强的确定 (11) 第三章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 (12) 3.1 基础物性数据 (12) 3.1.1 液相物性数据 (12) 3.1.2 气相物性数据 (12) 3.1.3 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12) 3.2 物料衡算 (12) 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3)

表冷器计算书

表冷器计算书 (一)前表冷器 a.已知: 风量:14000CMH 空气质量流量q mg=(14000×/3600≈s 空气体积流量q vg=14000/3600≈s 空气进、出口温度: 干球:35/17℃湿球:℃ 空气进、出口焓值:㎏ 进水温度:6℃,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 阻力:水阻<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 计算: 接触系数ε2: ε2= 1-(t g2-t s2)/(t g1-t s1) =1-/≈ 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ε2》表: 当Vy=~s时:GLⅡ六排的ε2=~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可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我近30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于是我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水流速ω可以提高。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的。) 选型分析: ⊙冷负荷Q= q mg ×(h1-h2) ×-≈(235760Kcal/h) ⊙由六排管的水阻△Pw=ω≤70Kpa 得:管内水流速ω≤s [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法。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1/3。理论上可以使△Pw=ω≤70Kpa,有ω≤s,但常识告诉我们:不能如此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ω≤s为合理。] 安全起见,设令: ω=s ⊙要求Vy=~s,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表明风速和流速的增加,将带来K值的增加,但K值的增加,却导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整个换热面积A的减小,我对Vy=s进行的计算表明,K值的增加,A值减小,K×A之积增加并不明显。从这点来看牺牲K值换A值较为有利于整体换热效果,特别的要保6~8排的K值,换来的是将在以后用4~6排的增加面积来弥补,是很得不偿失的,况且那时K值还得再按倍计算。但按Vy=s计算表明:A值增加,K×A之积也反而减小,K=,考虑其它因数K=,β≈,γ≈;ε1≈,提出t w1=℃的不合理要求。由多次的计算看

科学计算器壳套模具设计

二、注射机的选择 塑件:科学计算器壳套 重量: 材料:ABS 材料密度:~cm3,取密度为cm3。 体积:V=M/ρ==。 ABS 注塑模工艺条件 注射机类型:螺杆式注射机。 干燥处理:吸湿性较大,成型前应干燥处理,湿度应小于%,建议干燥条件为80~85℃, 2~3小时。 熔化温度:230~300℃。 模具温度:50~80℃。 注射压力:70~100MPa 。 注射速度:中等注射速度,将摩擦热降至最低。 型腔数的选择 按生产进度算: 型腔数n= 其中 ——故障系数; ——成型周期 N ——一副模具的订货量; ——所在厂每月工作时间(h); ——订货至交货 期(月); ——模具制造时间(月)。 由于计算器壳套的体积较大,需要的注射量较大,所以模具选用一模两腔。 注射机的选择 最大注射量 根据生产经验总结,在设计模具以容量计算时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cm3; 0*1.053600() c h m N t t t t ?-c t h t 0t max V 0.8V ≤塑

——塑件与浇注系统体积总和,cm3。 ——塑件成型时所需要的注射量,cm3或g ; n ——型腔个数; ——每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cm3或g ; ——浇注系统的质量或体积,cm3或g 。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初步计算,按塑件体积倍计算。 代入产品体积,浇注系统体积,型腔数为4个。 则 3345.8830.882.13(4cm cm G =+?=)塑 3max 56.1108.045.888.0cm G G =÷=÷=塑 公称注射容量 注射机多以公称注射容量来表示 c ——料筒温度下塑料的体积膨胀率的矫正系数,对于结晶形塑料,c=;对于非结晶形 塑料,c=; ——所用塑料在常温下的密度; G ——注射机的公称注射容量。 代入 3/05.1cm g =ρ, 取c=; 则 3max 96.107)05.193.0/(56.110/cm c G G =?==ρ。 锁模力 模具从分型面涨开的力必须小于注射机规定的锁模力 T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 F ——塑件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总投影面积; K ——安全系数,通常取~; q ——熔融塑料在模腔内的压 力,. 代入数据, 22237.15855.34cm cm F =??=π 根据《塑料成形模具设计》表4-1,取q=300 G =n *M +M 塑塑浇 max G c G ρ=1000 T K F q ≥??2/kg cm 2 /kg cm

吸收塔的相关设计计算

烟气脱硫工艺主要设备吸收塔设计和选型 (2) 喷淋塔吸收区高度设计(二) 对于喷淋塔,液气比范围在8L/m 3-25 L/m 3之间[5],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液气比选择12.2 L/m 3是最佳的数值。 逆流式吸收塔的烟气速度一般在2.5-5m/s 范围内[5][6],本设计方案选择烟气速度为3.5m/s 。 湿法脱硫反应是在气体、液体、固体三相中进行的,反应条件比较理想,在脱硫效率为90%以上时(本设计反案尾5%),钠硫比(Na/S)一般略微大于1,本次选择的钠硫比(Na/S)为1.02。 (3)喷淋塔吸收区高度的计算 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喷淋塔将此过程中塔内总的二氧化硫吸收量平均到吸收区高度内的塔内容积中,即为吸收塔的平均容积负荷――平均容积吸收率,以ζ表示。 首先给出定义,喷淋塔内总的二氧化硫吸收量除于吸收容积,得到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二氧化硫吸收量 ζ=h C K V Q η0= (3) 其中 C 为标准状态下进口烟气的质量浓度,kg/m 3 η为给定的二氧化硫吸收率,%;本设计方案为95% h 为吸收塔内吸收区高度,m K 0为常数,其数值取决于烟气流速u(m/s)和操作温度(℃) ; K 0=3600u ×273/(273+t) 按照排放标准,要求脱硫效率至少95%。二氧化硫质量浓度应该低于580mg/m 3 (标状态) ζ的单位换算成kg/( m 2.s),可以写成 ζ=3600× h y u t /*273273*4.22641η+ (7) 在喷淋塔操作温度10050752 C ?+=下、烟气流速为 u=3.5m/s 、脱硫效率η=0.95 前面已经求得原来烟气二氧化硫SO 2质量浓度为 a (mg/3m )且 a=0.6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专业教育 ─我所认识的计算机专业 1.对专业的最初认识 1.1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使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在概念和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并还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目前,计算机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渐成为技术及科学领域的核心。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其应用领域逐渐广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因而,计算机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2最初的认识 虽然对于这个专业刚开始的时候不了解它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是从小就对于计算机十分感兴趣,因此在高考完填报志愿时就报了这个专业。进入大学之后,看到培养计划发现这个专业应用还是挺多的,但是因此让自己更加的对以后的职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究竟是该干什么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慢慢地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的。因此说对于计算机专业还是抱有很大的热情的。 2.学习的方法 2.1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学好自己的专业首先就要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可能阅读专业书籍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自己来说有点困难,也很枯燥,那么不妨先从科普书籍看起。科普书籍是了解理论、获得应用知识最好的途径。相信不少理工科的同学被量子物理和相对论搞得头昏脑胀过。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抽象的数学模型之间存在思想意识上的鸿沟。然而要是读读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你就会被书中有趣的故事和例证所吸引,从而对抽象的理论有了感性的认识——即使仍然没有读懂,你也至少了解了这个学科研究的领域和目标是什么,也必然有所收获。 2.2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学好数学 大学计算机专业对数学的要求较高,其重要性不必多言。数学令不少同学头痛,除了其“繁”与“难”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这些抽象理论的实际应用方向。与本科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计算机专业的数

闭式冷却塔的工作原理

闭式冷却塔的 1)闭式冷却塔的应用范围: 1、感应加热和金属熔炼设备,如:高、中频淬火设备、中频电源和电炉、感应透热炉、保温炉等的冷却。 2、化工行业各种反应器、冷凝器循环水的冷却。 3、大型电机、柴油机、整流设备、电焊设备、液压站及连铸设备等的冷却。 4、金属压铸模具,注塑模具等大型模具类冷却。 5、工业溶液的冷却,如淬火液、电镀液等。 (2)闭式冷却塔的优点: 1、冷却介质全封闭循环,可防止杂物进入冷却管路系统和冷却介质的蒸发损耗。 2、使用软水作为冷却介质,不结垢,不堵塞管路,故障少。 3、采用风冷和喷淋水蒸发吸热双重冷却方式,冷却效率高。 4、该装置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移动及放置方便,无需修建水池。 5、采用自动化智能控制,可根据工况要求自动变换冷却模式,操作简单可靠。 6、用途广,可直接冷却淬火液、油类、醇类等对换热器无腐蚀作用的介质,介质无损耗,成份稳定。 (3)闭式冷却塔的特点: 1、真材实料。所有零配件尤其是主要材料、设备均严格选材,精工制作,不掺杂使假。“我用心,您满意”是我们一贯的目标,保证对

每一位顾客都做到以诚相待,确保品质始终最好。持续有效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顾客在从原材料采购到安装调试等全过程都能得到专业品质的产品及服务。 2、散热能力强。 ①设计气象条件参照开放式冷却塔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设计及设备选用过程中考虑必要之裕量。高标准严要求,自然造就超群的散热能力,适应更严格的气象环境和工况要求。 ②采用业界领先的设计方法和优化的换热模型,高效率、低阻力型换热器和极佳的循环喷淋系统,使换热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占地面积下降,塔体重量减轻。 3、操作简单。根据需要可选择调速电机以实现节能(最高可达50%),可方便的纳入自控系统,易于管理。 4、环保性好。 ①综合治理措施使振动、噪声、漂水等指标更符合环保要求。 ②采用专用低噪声风机和电机、减速机,效率高,噪声低。优化设计的塔体钢框架结构简单,稳固可靠,运行振动控制在极低范围内。高效收水器保证满足大风量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飘水损失,全面符合环保要求。如选用调速电机,在夜间低速运行时,还能使噪声再降低3-5dB(A)。 5、美观耐用。结构设计科学,制作精良,占地小,外形美观,尤其适用于各类现代化企业建筑。结构件材料均使用优级不锈钢或热镀锌钢板,外观平整美观,保用十五年以上。

闭式冷却塔与开式冷却塔的优缺点对比

闭式冷却塔与开式冷却塔的优缺点对比 闭式冷却塔与开式冷却塔的优缺点对比 闭式冷却塔优缺点: 1、整个管路系统为封闭式循环,循环水为蒸馏水,管路不结垢、不污染、不腐蚀, 增加管路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2、循环水几乎没有水消耗,开始塔的扑水量为循环水量的1.24%-2%,闭式冷却塔 的补水量紧为循环水量的0.1%-0.2%。 3、闭式冷却塔取消了冷水机于开式冷却塔之间的循环水泵,采用较小的冷却循环水 泵,电费的节约能达到30%。 4、安装简单,无需开挖地下水池,管道使用方便,由于是密闭式循环,管损小,需 要的管路管径相对减小。 5、飘水现象减少,开式冷却塔的飘水率为0.5%左右,闭式冷却塔飘水率下降到 0.05%。 闭式塔的缺点:闭式冷却塔造价为开放式塔的数倍。(但闭式塔具有回收价值,开式冷却塔几乎没有价值) 开放式塔优点:1、开塔造价成本比较低,为闭式塔几分之一的价格。 开放式塔缺点:1、需要开挖地下水池,由于水落差和开放式扬程损耗,耗电比闭式塔多,需要配2套水泵,耗电量大。 建议:使用闭式冷却塔 1、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

2、环保节能,三年内可以节约下闭式塔和开式塔的价格差。 3、闭式塔使用紫铜管做换热器,设备具有保值性 冷却塔冷却塔构成部件、使用范围、注意事项及特点 闭式冷却塔成套设备由主机、水箱、循环水泵及电控柜等组成。主机由壳体、换热器、风机、喷淋水泵、收水器、水槽及管路阀门等零部件组成。工作过程中,冷却介质(软水、油或其他液体)由主循环泵驱动在换热器及需冷却设备之间循环流动,喷淋水均匀地喷洒在换热器上,在换热器外表面形成均匀的水膜,冷空气由塔体下方的进风口进入塔内,与喷淋水逆流经过换热器表面,在此过程中有两种换热方式,即冷空气与冷却介质之间的热传导和喷淋水蒸发吸热的热交换,吸收热量后的饱和热湿空气由风机排至大气中,其余的喷淋水流入塔体下部的水槽,由水泵再输送至喷淋系统。如此往复,换热器内的冷却介质得到降温冷却。 闭式冷却塔有两种运行模式。风冷、风冷+喷淋。两种模式的切换由电控系统根据工况要求自动进行,实现节能降耗。 (1)闭式冷却塔的应用范围: 1、感应加热和金属熔炼设备,如:高、中频淬火设备、中频电源和电炉、感应透热炉、保温炉等的冷却。 2、化工行业各种反应器、冷凝器循环水的冷却。 3、大型电机、柴油机、整流设备、电焊设备、液压站及连铸设备等的冷却。 4、金属压铸模具,注塑模具等大型模具类冷却。 5、工业溶液的冷却,如淬火液、电镀液等。 (2)闭式冷却塔的优点: 1、冷却介质全封闭循环,可防止杂物进入冷却管路系统和冷却介质的蒸发损耗。 2、使用软水作为冷却介质,不结垢,不堵塞管路,故障少。 3、采用风冷和喷淋水蒸发吸热双重冷却方式,冷却效率高。 4、该装置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移动及放置方便,无需修建水池。 5、采用自动化智能控制,可根据工况要求自动变换冷却模式,操作简单可靠。 6、用途广,可直接冷却淬火液、油类、醇类等对换热器无腐蚀作用的介质,介质无损耗,成份稳定。 (3)闭式冷却塔的特点: 1、真材实料。所有零配件尤其是主要材料、设备均严格选材,精工制作,不掺杂使假。“我用心,您满意”是我们一贯的目标,保证对每一位顾客都做到以诚相待,确保品质始终最好。持续有效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顾客在从原材料采购到安装调试等全过程都能得到专业品质的产品及服务。 2、散热能力强。 ①设计气象条件参照开放式冷却塔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设计及设备选用过程中考虑必要之裕量。高标准严要求,自然造就超群的散热能力,适应更严格的气象环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修订稿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 C++课程设计 题目科学计算器 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1103 指导教师李军 姓名刘明 学号 2012年6月27日

摘要 计算器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之上的。硬件方面,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庞大的只能在实验室里供研究使用的计算机到如今能适应不同环境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到每秒几百亿次;处理器从焊有上百万个电子管的大的惊人的电子板到只有指甲大小的集成电路;现在计算机在硬件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每三个月更新换代一次的惊人速度。软件方面,也已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发展到现如今的第四代语言——非结构化、面向对象、可视化的语言。 在这个计算器里面,我们实现了简单的四则运算以及更高功能的科学计算,它的外观简洁美观,使人们能快捷简单的操作。能准确的得到计算结果,大大减少了数字计算所需要的时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此系统在Windows 7环境下,使用VC++ 进行编写。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和单目运算功能,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对数,开方,阶乘,倒数,进制转换等运算。可对其输入任意操作数,包括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并且包含清除,退格功能等。我们所做的计算器其功能较Windows 7下的计算器还是很不够多,没有其菜单的实现功能项,没有其小巧的标准计算器。 关键词:计算器;运算;VC++等

闭式冷却塔-技术要求

1、现场工况 1.1安装地点: 中国 室外环境温度:-25℃~+40℃ 1.2大气条件: 海拔≤1000M 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5℃ 日温差:25℃ 相对湿度: ≤95% 湿球温度:τ =28℃ 空气成分:含少量粉尘性固体颗粒 1.3电源条件 低压电 380V/220V±10% / 50Hz(+1;-2) Hz/ 三相四线制 2、使用工况 在以上动力供应及使用环境条件的范围内,全天候、24小时连续正常工作。且能满足设备每日白天开启,夜晚关闭的使用要求。且空冷塔停运后,能够15分钟内彻底排空盘管内的水。循环水为去离子水,喷淋水为市政自来水。 3、招标范围 (1)设备购置:负责招标内容所要求的设备的制造、检验、包装、运输、装卸及现场交货等; (2)设备安装:负责招标内容所要求的设备的组装,并现场指导安装。 (3)设备调试及验收:负责招标内容所要求的设备的调试及验收工作。 (4)售后服务:负责招标内容所要求的设备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的提供及

售后服务工作。 (5)全套中文技术资料(包括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保养说明书、备品备件清单等);每台设备提供全套中文技术资料(包括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保养说明书、备品备件清单等);提供设备所有备品备件、易损件名称、图号(规格型号)纸质清单和电子清单(光盘)。 4、设计、结构和参数要求 4.1设计总则 4.1.1闭式冷却塔应为专门从事该设备制造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并应按本规范书的要求提供完整的设计,组装和性能资料、图纸及外观图片、内部图片(包括风机、电动机、盘管、接头、填料及其他零部件)。 4.1.2横流闭式冷却塔应采用模块式,4台空冷塔沿东西方向并排安装,空冷塔南北两侧进风,进出水母管从南北两侧引出,检修门开在空冷塔的东西两侧。 4.1.3闭式冷却塔应包括塔体壁板(包括进风格栅)、风机、冷却盘管、喷淋循环水系统、喷淋布水系统、水过滤器、集水箱以及为满足闭式冷却塔安全运行、维护所必须的附件。 4.1.4冷却塔性能及整体使用寿命投标方承诺不低于15年,长期浸泡在水中的关键材料(填料、集水盘、布水系统等)应保证常年运转所必须的耐蚀性、耐用性、耐寒性。冷却塔应具备防风沙、喷淋水自动除垢功能。 4.2闭式冷却塔结构、性能 4.2.1 框架结构 a) 闭式冷却塔采用框架承重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均应采用型钢(如槽钢、角钢等)制造,钢构件应进行防腐处理。框架各构件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b) 闭式冷却塔应设沿冷却塔组合塔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放置进风格栅。进风格栅的角度、叶片数及其设置位置应能使空气均匀地流向冷却盘管,并避免使冷却盘管处于涡流区及喷淋水溅出冷却塔外;其结构应装卸简单方便,以便于冷却塔做定期清洗。 c) 闭式冷却塔壁板及进风格栅应采用原生料PVC。壁板与框架结构的连接采用

VB程序语言设计科学计算器

VB程序语言设计 课程大作业 题目名称:科学计算器设计 班级: 12020742 姓名: 学号: 课程教师:温海骏 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一、实验内容 《科学计算器》设计 本科学计算器是一种能实现加、减、乘、除、倒数、乘方、正玄、余玄、正切、In、n!函数、进制、弧度转换等运算功能,并带有存储器、统计框等,基本实现了Windows自带计算器的所有功能。要实现计算器的这些功能就用到我们所学的VB知识编写程序来实现运算功能并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实训要达到的目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Visual Basic的编程方法。 2、提高运用Visual Basic编程的能力。 3、培养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用所学的VB知识编写程序来实现运算功能并解决问题,达到实训的目的 三、实验设备 计算机、VB软件 四、实验过程 1、课题的选材过程(设计思路) 由VB程序设计的科学计算器是一种能实现加、减、乘、除、倒数、乘方、正玄、余玄、正切、In、n!函数、进制、弧度转换等运算功能,并带有存储器、统计框等,基本实现了Windows自带计算器的所有功能。 思路:为实现上述功能,我的基本思路是在窗体上建立4个控件数组,第一个控件数组是标准型,实现简单的四则运算;第二个控件数组是科学型,用来进行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反正弦反余弦、对数和n!等函数功能;第三个控件数组为程序员,实现进制转换;另外一个按钮实现单位转换。 2、设计的将要达到的目标 实现加、减、乘、除、倒数、乘方、正玄、余玄、正切、In、n!函数、进制、弧度转换等运算功能,并带有存储器、统计框等,基本实现Windows自带计算器的所有功能。 3、总体设计结构与功能 (1)总体设计结构介绍(绘制:结构流程图) 结构流程图如下: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指导教师:李霞 学生姓名:刘超巧 班级学号:101412133 2015 年 1 月 6 日

1 任务及操作条件 (5) 1.1 设计任务 (5) 2 设计方案的确定 (5) 2.1 吸收剂的选择 (5) 用水吸收SO2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程。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SO2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 (5) 2.2 填料的选择 (5) 3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6) 3.1 基础物性数据 (6) 3.1.1 液相物性数据 (6) 3.1.2 气相物性数据 (6) 3.1.3 气液相平衡数据 (6) 3.2 物料衡算 (7) 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8) 3.3.2 传质单元高度计算 (10) 3.3.3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12) 3.4 填料层高度 (13) 3.5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3) 3.6液体分布器计算 (14) 3.6.1液体分布器 (14) 3.6.2布液孔数 (15) 3.6.3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 (15) 液体保持管高度:取布液孔直径为10mm,则液体保持管高度可由式 (15) 3.7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15) 3.7.1液体分布器 (15) 3.7.2液体再分布器 (16) 3.7.3填料支撑板 (16) 3.7.4填料压板与床层限制板 (16) 3.7.5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16) 附录一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及主要符号说明 (17)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1)

SO2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目的、任务 1.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索数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填料吸收塔设计时,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 3. 培养学生能迅速准确的对填料塔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能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SO2气体填料吸收塔设计 三、设计条件 1、混合气(空气+ SO2)处理量:9900 m3/h 2、进塔混合气中含SO2(体积分数):6.7 % 3、进塔吸收剂(清水),温度:20℃ 4、SO2排放含量(体积分数):0.16% 5、操作压力:常压 四、《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化工单元设备设计 (1)方案设计; (2)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3)主要设备工艺计算; (4)辅助设备的选择; 2、制图 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图。 3、编写设计说明书 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本课程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做设计说明书一份、图纸两张。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说明书内容与顺序

科学计算器设计报告(51单片机)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多功能计算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内容摘要 利用89c51作为主控器设计一个四则运算的计算器。 首先通过在图书馆和网上查找有关设计计算器的资料,大概了解设计计算器需要哪几个模块,熟悉Keil 和Proteus 两个软件的用法,以及它们的联调,完成计算器的程序设计和仿真,然后就是进实验室进行计算器电路板的焊接,最后就是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芯片中,系统联调,直到得出结果。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用单片机设计计算器,要求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三、系统方案设计,画出系统框图 四、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51系列单片机 4*4键盘 8位LED 显示 6264 RAM 扩展 复位电路 晶振电路等 系统原理框图

电路图说明: (1)键盘的列扫描接单片机P2口的低4位,行扫描接单片机P1口的低4位; (2)数码管的段选通过单片机的P0口接74LS244来驱动,数码管的位选接单片机的P2口; (3)发光二极管电路用来说明电路是否上电; (4)晶振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频率; (5)复位电路为单片机提供复位信号。 计算器的功能实现: (1)此计算器适应于不大于八位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若单个数大于八位或者结果大于八位(溢出)则显示“Chu cuo”。 (2)如果在还没有按数字之前按了一个符号键或者等号则显示“Chu cuo”。 (3)若接连按了几个运算符键,实际上进行的运算是最后一次按的运算键。 (4)可以显示负数、小数。 (5)此计算器不可实现连乘、连加、连减、连除。 四、软件仿真,根据系统硬件图编写系统程序并调试 #include

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到25℃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涤除去其中的SO2。 入塔的炉气流量为2250m3/h,其中进塔SO2的摩尔分数为0.05,要求SO2的吸收率为96%。 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因该过程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基本不变,可近似取为清水的温度。 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量的1.4倍。 2.工艺操作条件: (1) 操作平均压力常压101.325kpa (2) 操作温度t=20℃ (4) 所用填料为D N38聚丙烯阶梯环形填料。 3.设计任务 完成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1) 1绪论 (2) 1.1吸收技术概况 (2) 1.2吸收过程对设备的要求及设备的发展概况 (2) 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1.3.1吸收的应用概况 (3) 1.3.2典型吸收过程 (3) 2设计方案 (4) 2.1吸收方法及吸收剂的选择 (4) 2.1.1吸收方法 (4) 2.1.2吸收剂的选择: (4) 2.2吸收工艺的流程 (5) 2.2.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 2.2.2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 2.3操作参数的选择 (6) 2.3.1操作温度的选择 (6) 2.3.2操作压力的选择 (6) 2.3.3吸收因子的选择 (7) 2.4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8) 2.4.1吸收塔的设备选择 (8) 2.4.2填料的选择 (8) 3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9) 3.1基础物性数据 (9) 3.1.1液相物性数据 (9) 3.1.2气相物性数据 (9) 3.1.3气液平衡数据 (9) 3.2物料衡算 (10) 3.3塔径的计算 (10) 3.3.1塔径的计算 (10) 3.3.2泛点率校核 (11) 3.3.3填料规格校核: (11) 3.3.4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1) 3.4填料层高度计算 (11) 3.4.1传质单元高度 H计算 (11) OG

VC简单科学计算器设计

简单科学计算器设计 VC++课程设计报告简单科学计算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1.选题意义 此题选择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计算器,进一步掌握Visual C++应用程序。统计学习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了解MFC架构,逐步熟悉可视化编程环境Visual C++,并在此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系统。该计算器应能实现如下功能:1)、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及十六进制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简单计算2)、科学计算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开方、对数、指数等函数运算3)、具备历史计算的记忆功能。 2.设计目标 使计算器含有以下功能: (1)、基本运算功能: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数制转换功能:可以一次完成二进制转十进制、十进制转二进制、八进制转二进制等运算。 (3)、三角函数运算功能:可以一次完成三角函数之间的计算,求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余切函数(cot)等函数的值。 (4)、对数、指数运算功能:可以一次求的对数函数(log、ln)、指数函数(exp)等函数的运算。 (5)、删除功能:可以在输入错误时删除已输入的数值。 (6)、归零功能:可以在计算完成后清空编辑框中的已有数值。

二、程序设计与实现 1.程序结构 本计算器首先是通过在计算器的界面上按下相应的按钮,来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计算器还能够进行平方运算,求平方根运算,乘方运算,三角函数运算(包括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余切函数(cot)),对数函数(ln、log),指数函数(exp),幂函数(x~)和进制转换(包括二进制转十进制、十进制转二进制和八进制转二进制)等运算。 以下是本计算器的运算流程图:

表冷器面积的计算

稀贵系统表冷器面积的计算、 一、贵铅炉 1)烟气条件 烟气量 7422m3/h.台 烟气温度—600℃烟气烟尘—15g/m3 烟气成份(%): SO 2CO 2 N 2 O 2 H 2 O 0.033 4.153 76.604 14.810 4.400 2)主要设计参数 (1)收尘效率 99.55% (2)阻力 3500Pa (3)漏风率 20% 3)冷却烟道烟气从600℃降到150℃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14×107KJ/h,考虑生产波动,选用600m2的冷却烟道4台,每台贵铅炉配置2台。 计算公式:F=Q/3.6×k×△t 其中,F为传热面积(m2);Q为烟气传给冷却介质的热量(kJ/h) k:传热系数(w/(m3.℃); △t烟气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差,通过计算取值为325℃ 因Q有两个数据,一个是1.14×107KJ/h;第二个是根据相关的资料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所得,所以,F有两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 把以上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F=1.14×107/(3.6×8.1×325)=1203(m2) 第二个答案: 先计算Q值,Q=V[c1-(1+k1) c2t2]+v k1 c k t k 其中:V=7422m3/h ;c1为烟气在高温(600℃)时的比热容,通过计算为1.38 ;t1为600℃;k1为漏风率20%;c2为烟气在低温(150℃)时的比热容,通过计算为1.338 ;t2为600℃;c k为外界温度(本地取30℃)时的比热容,取值为1.325 kJ/( m3.℃);t k为30℃。 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Q=7422[1.38×600-(1+0.2) ×1.338×150]+7422×0.2×1.325×30=4.42×106 kJ/h F=4.42×106/(3.6×8.1×325)=466(m2) 二、分银炉 1)烟气条件 烟气量 4000m3/h.台 烟气温度—600℃烟气烟尘—3g/m3 烟气成份(%): SO 2CO 2 N 2 O 2 H 2 O 0.087 4.100 76.603 14.810 4.400

闭式冷却塔 技术要求

1、现场工况 安装地点: 中国 室外环境温度:-25℃~+40℃ 大气条件: 海拔≤1000M 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5℃ 日温差:25℃ 相对湿度: ≤95% 湿球温度:τ =28℃ 空气成分:含少量粉尘性固体颗粒 电源条件 低压电 380V/220V±10% / 50Hz(+1;-2) Hz/ 三相四线制 2、使用工况 在以上动力供应及使用环境条件的范围内,全天候、24小时连续正常工作。且能满足设备每日白天开启,夜晚关闭的使用要求。且空冷塔停运后,能够15分钟内彻底排空盘管内的水。循环水为去离子水,喷淋水为市政自来水。 3、招标范围 (1)设备购置:负责招标内容所要求的设备的制造、检验、包装、运输、装卸及现场交货等; (2)设备安装:负责招标内容所要求的设备的组装,并现场指导安装。 (3)设备调试及验收:负责招标内容所要求的设备的调试及验收工作。 (4)售后服务:负责招标内容所要求的设备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的提供及售后服务工作。 (5)全套中文技术资料(包括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保养说明书、备品备件清单等);每台设备提供全套中文技术资料(包括安装、调试、使用、维

护和保养说明书、备品备件清单等);提供设备所有备品备件、易损件名称、图号(规格型号)纸质清单和电子清单(光盘)。 4、设计、结构和参数要求 设计总则 闭式冷却塔应为专门从事该设备制造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并应按本规范书的要求提供完整的设计,组装和性能资料、图纸及外观图片、内部图片(包括风机、电动机、盘管、接头、填料及其他零部件)。 横流闭式冷却塔应采用模块式,4台空冷塔沿东西方向并排安装,空冷塔南北两侧进风,进出水母管从南北两侧引出,检修门开在空冷塔的东西两侧。 闭式冷却塔应包括塔体壁板(包括进风格栅)、风机、冷却盘管、喷淋循环水系统、喷淋布水系统、水过滤器、集水箱以及为满足闭式冷却塔安全运行、维护所必须的附件。 冷却塔性能及整体使用寿命投标方承诺不低于15年,长期浸泡在水中的关键材料(填料、集水盘、布水系统等)应保证常年运转所必须的耐蚀性、耐用性、耐寒性。冷却塔应具备防风沙、喷淋水自动除垢功能。 闭式冷却塔结构、性能 框架结构 a) 闭式冷却塔采用框架承重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均应采用型钢(如槽钢、角钢等)制造,钢构件应进行防腐处理。框架各构件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b) 闭式冷却塔应设沿冷却塔组合塔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放置进风格栅。进风格栅的角度、叶片数及其设置位置应能使空气均匀地流向冷却盘管,并避免使冷却盘管处于涡流区及喷淋水溅出冷却塔外;其结构应装卸简单方便,以便于冷却塔做定期清洗。 c) 闭式冷却塔壁板及进风格栅应采用原生料PVC。壁板与框架结构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外璧与框架结构等结合部均采用硬质密封材料填实,以使接缝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喷淋水渗出冷却塔体。 d)闭式冷却塔的风筒、集水槽、散水箱均采用玻璃钢、304不锈钢或热镀锌材

简单科学计算器的设计及实现

XXXXXX大学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简单科学计算器的设计及实现 班级:XXXX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 姓名:XXXX

简单型科学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Visual Basic的编程方法。 2.提高运用Visual Basic编程的能力。 3.培养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运用控件数组,选择结构,IF,CASE语句等所学知识编程一个简单型科学计算器二·实验类型 综合型实验。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简单计算器程序,实现基本运算,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 (1). 在窗体上建立一个命令按钮控件数组,有18个数组元素,其caption属性值如上图所示。 (2). 创建commond1()控件数组,将命令按钮0~9的index值分别设为0~9,±命令按钮

的index值为10,创建commond2()控件数组命令按钮加减乘除的index值为0,1,2,3,commond3按钮为小数点,commond4按钮为=,commond5为清除。 (3).建立文本框txet1来显示输入数据及运算结果。 (4) 熟练运用if,case语句编写程序。 (5)运行程序及调试。 四·程序代码如下: Dim n As Double,t As Double,k As String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Index As Integer) Text1.Text = Text1.Text + Command1(Index).Caption Select Case Index Case 10 If Left(Text1.Text, 1) <> "-" Then Text1.Text = "-" & Text1.Text Else Text1.Text = Right(Text1.Text, Len(Text1.Text) - 1) End If End select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Index As Integer) n = V al(Text1.Text) k = Command2(Index).Caption Text1.Text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n = 0 t = 0 str (n) = "" str(t) = "" firstnum = True Text1.Text = "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t = V al(Text1.Text) Select Case k Case "+" Text1.Text = n + t

氨吸收塔的设计

电信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自拟课题审批表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点)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课题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系部电信工程系 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2014年4月 2 3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G1051 教学班

吸收塔课程设计 摘要:氨是化工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但是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于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都会造成破坏和污染,因此,为了避免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的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直接排入大气而造成空气污染,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对于工业尾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填料吸收塔吸收的方法来净化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使其达到排放标准。设计采用填料塔进行吸收操作是因为填料可以提供巨大的气液传质面积而且填料表面具有良好的湍流状况,从而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而且,填料塔还具有结构简单、压降低、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从而可以使吸收操作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引言:填料塔是以塔内装有大量的填料为相间接触构件的汽液传质设备。填料塔于19世纪中期已应用于工业生产,此后,它与板式塔竞相发展,构成了两类不同的汽液传质设备。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的汽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具有以下特点:①生产能力大。②分离效率高。③压力降小。 ④持液量小。⑤操作弹性大。但是,填料塔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填料造价高;当液体负荷较小时不能有效的润湿填料表面,使传质效率降低;不能直接用于有悬浮物或容易聚合的物料;对侧线进料和出料等复杂精馏不太合适等。因此,在选择塔的类型时,应根据分离物系的具体情况和操作所追求的目标综合考虑上述各因素。 填料的种类很多,根据装填方式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散装填料中较为典型的有拉西环填料、鲍尔环填料、阶梯环填料、弧鞍填料、矩鞍填料、金属环矩鞍填料、球形填料。工业上常用的规整填料有格栅填料、波纹填料、脉冲填料等。 塔型的合理选择是做好塔设备设计的首要环节,选择时应考虑物料的性质、操作的条件、塔设备的性能以及塔设备的制造、安装、运转和维修等方面的因素。板式塔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应性强、易于放大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