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到了初三,同学们多做练习题。对于通过考试,之后就会更容易一点点。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来袭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思路解析: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存在氧气,但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答案:B

2.(经典回放)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及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示情景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生根据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根据图示信息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个变化应属物理变化。由图示还可获得的信息有:氧气(氮气)是由氧(氮)元素组成;氧分子(氮分子)是由氧(氮)原子构成;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性质保持不变;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等。

答案: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 1个氧气(氮气)分子是由2个氧(氮)原子构成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思路解析: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蜡烛的熔化则是蜡烛受热超过了它的熔点所导致的;蜡烛的熔化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答案:C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在氧气的制备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然后进行仪器的拆卸和清洗。

答案:C

5.以下哪个过程能正确地表示工业中大规模生产氧气的过程( )

A.二氧化碳氧气

B.空气液态空气氧气

C. +

D.

思路解析:工业制备氧气常用空气液化法。B和C只适合实验室制备氧气;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是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过程,但不适合氧气的工业生产。

答案:B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

B.夏季食物腐败

C.秋季山林着火

D.冬季河水结冰

思路解析:金属生锈是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而生锈;食物腐败是食物中的有机物(细菌)有氧呼吸的结果;秋季山林着火则是山林中干燥的树木与氧气反应;河水冬季结冰则是水的物理变化,与氧气无关。

答案:D

7.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完成下列问题:

(1)A图中,夹持木炭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燃烧停止后,取出余炭,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B图中,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做燃烧实验,夹持的工具一般选择坩埚钳。整个过程集气瓶用玻璃片覆盖,防止氧气逸出。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答案:(1)坩埚钳石灰水变浑浊

(2)外焰防止大量的氧气跑掉

8.(2023天津中考,25)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完成问题:

(1)写出上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A、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________;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_______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受热炸裂,集气瓶里需预先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试剂状态和反应条件来进行。若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常选择A装置;若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常选择B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可根据气体的水溶性与密度来进行。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选C,反之选D;若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则选E。

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氧气氢气 BC 反应是在常温下固体与液体间进行的,故反应装置选

B;CO2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选C

(3)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初三化学复习方法有哪些

1、注重双基知识,突出重点。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不能留有明显的知识、技能缺陷和漏洞,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在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认为不会考课本上的内容或者课本上的内容太简单了,因此在对课本基础知识还没有能真正搞懂吃透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偏题、难题,搞题海战术,实际上这是得不偿失的。

在强调“双基”的同时突出重点,其中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花力气通过记忆、强化训练等方法来熟练掌握好常见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只有这样才能为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教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首先,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亲自做实验,不要袖手旁观。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多问、多想,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时时处处都与化学紧密相关。如:钢铁生锈、食物的腐烂、水的污染、人的呼吸是缓慢氧化,雪碧是碳酸饮料……要学好化学,必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化学。

学习化学,不能只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还必须注意优化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注重化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聚焦于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化学科技前沿。将化学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环保知识、时事政策、能源和有关经济方面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化学现象或解决一些化学问题,从而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学会关注生活、关心社会。

初中化学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而且缺少简单的规律。因此,常常学了后面的,忘记前面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地进行整理、归纳,把新学习的知识和原来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注意它们的共同之处和区别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变,使知识形成网络结构,更加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真正学好化学。

中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认真审题

它是快速准确解答试题的重要环节。仔细研读题目,把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做记号。尤其对于看似简单,貌似做过的题更要认真审题,切不可为省时间草草作答,这样容易使会做的题丢分。

二、合理分配时间

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稳中求快,不可草草完成试卷,不要依靠等做完了再检查再修改,要力争一次成功。时间安排要留有余地,要有足够时间检查试卷,遇到难题可先放下,不要因为这一小题而使整套试卷不能完成。可把不会做或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做上记号,等全套试卷做完若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

三、认真检查,改正错误

检查不用面面俱到,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

一要检查试题是否全部答完,有无漏答或没有答全的;

二要检查解题步骤是否完整、是否规范;

三要根据自己平时考试曾经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检查。如: 查错别字“饱和乳化活性炭金刚石吸附”等.

查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气体或沉淀符号等)。

查化学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

查括号内的要求,有无按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四、具体题型分析

(一)选择题:

题干中的关键词有:“正确”或“不正确”或“错误;

选项中的关键词有:足量的__、过量的__、适量的__、或一定是、不一定是……等。

看全面。ABCD四个选项都要看,这样可以避免选出“好像正确”的“陷阱”答案,是保证选择题不扣分、解决马虎的好办法。

做标记。标记出否定叙述,要求选出“不正确”或“错误”选项的题,考生在审题时要做个标记,以便在答题和检查时提醒自己别选成“正确”的。

留痕迹。错误选项在审题时可以在选项上划一个小小的“\”,组合式的选择题更要把错误的或正确的标记出来,这也是帮助考生答对题的好办法。

巧联系。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作答,也能从选项出发作答,要看清楚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

查涂卡。检查分析的和答题卡上涂的是否一致,如分析是B对,可是涂卡是D。

(二)填空题:

填空题的关键词有:选“是”或“不是”;“能”或“不能”;

“一定”或“不一定”,从“大到小”“ 从小到大”或,填序号、填名称、填化学式等。

(1)看清要求。让写元素名称不要写元素符号;让写化学式不要写成物质名

称,如果题目没要求写名称还是化学式,最好写名称,以免因化学式写错或写得不规范造成扣分。要求填序号的不要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要求写化学方程式不要写成化学式。

(2)不写错别字。如“石蕊”写成“石芯”,“碳”和“炭”不分,“饱和”写成“饱合”,“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等。

(3)化学用语的书写要规范。如元素符号别忘记了大小写的原则,化学方程式要记住配平,状态符号不要漏标注,反应条件要写清。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符号要正确标注等。

(4)填空题里若有选择,不一定是单选。

(三)推断题:找到突破口,顺藤摸瓜。

推断题的突破口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物质或反应。

特殊颜色(包括固体和溶液)

特殊性质(如CO,H2,C的还原性,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等)

典型用途(如作干燥剂的CaO,焙制糕点、治疗胃酸的NaHCO3,做建筑材料或补钙剂的CaCO3等)

特殊条件(水通电分解,CO在高温下还原Fe2O3等)。

找到突破口后,可根据突破口的具体位置进行正推或者逆推。

如果实在没有思路,可以结合后面的问题,有时问题中也会隐含某些信息。

(四)实验探究题:保五分争七分

一般来说,实验探究题是中考化学难度最大的一道题,也是最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道题。题目共七个填空,每空一分,共七分,一般情况下前三空与最后两空相对简单,基本上是对基础知识的的考察,切记语言叙述要规范,做到不丢分。中间两空较难,一般为实验方案的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或迁移等。这两分要反复研读题目,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信息(如查阅资料),敢于大胆猜测,即使没有十足把握,也要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上,千万不能空白。

(五)计算题:找准已知、所求,分步计算多得分。

要注意步骤清晰,解、设、列、答齐全,书写格式和单位、有效数字(要看清结果保留几位小数)等都应规范。另外还要注意以下细节:

化学方程式要写完整;

相对原子质量要用试卷上的,计算时一定要先化简,再计算,至少计算两次; 题设中x不要带单位,已知量要带单位计算;

答题过程中,题干中及前一问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其他数据必须有计算过程。

计算题的评分标准是分步给分的。“不全会不等于全不会”,哪怕只写对化

学方程式也能得到一定的分数。切不可列一步到位的综合算式,防止因计算结

果出错而多扣了应得分数。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到了初三,同学们多做练习题。对于通过考试,之后就会更容易一点点。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来袭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思路解析: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存在氧气,但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答案:B 2.(经典回放)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及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示情景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生根据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根据图示信息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个变化应属物理变化。由图示还可获得的信息有:氧气(氮气)是由氧(氮)元素组成;氧分子(氮分子)是由氧(氮)原子构成;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性质保持不变;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等。

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同步练习题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同步练习题 走进化学世界 考试总分: 8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照明 B. 水力发电 C. 太阳能供热 D. 电热器取暖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太阳能供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电热器取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 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 B. 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 C. 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 D. 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呼吸作用的过程是:吸入空气后氧气被人体吸收并发生气体交换生成二氧化碳. 解:A、因为呼吸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吸收掉一部分氧气生成一定量二氧化碳,故此选项错误. B、因为呼吸时发生了气体交换,气体中不但氧气量减小,而且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此答案错误. C、发生气体交换时空气中氧气量减小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均变大,故此选项正确. D、吸入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相同,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呼吸前后气体成分的分析考查,只要抓住呼吸过程的实质也就抓住了解题的关键. 3.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A. 颜色改变 B. 发光放热 C. 物种减少 D. 体积膨胀 【答案】C 【解析】 A、颜色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如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错误; B、物理变化的特征为: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形状,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如灯泡通电发光,错误; C、物种减少,说明了有其他物质生成,不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D、根据物理变化的特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形状,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体积膨胀,属于物理变化,如水由液体变为固体,体积增大,错误。故选C。 4.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 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C. 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补至刻度线

仁爱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四-燃料和燃烧-同步练习(含答案)

仁爱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四-燃料与燃烧-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吴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便将木柴架空,随后火焰就大了。他这样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方便添加木柴 D.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2.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 A. 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 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 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将石墨制成电刷用在动车与电路的连接就充分利用了石墨的性质。请你判断将石墨制成电刷与下列石墨的哪一方面性质无关() A. 稳定性 B. 滑腻感 C. 还原性 D. 导电性 4.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在温度什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 A. 隔绝氧气 B.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C. 移走可燃物 D. 无法判断 5.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CO2气体,观察CO2的颜色 C. 将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色了,说明是二氧化碳与石蕊反应 D. 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检验某无色气体是CO2 6.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等现象有如下共同点:①都放热②都很剧烈 ③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④都发光⑤温度都达到着火点⑥都属于氧化反应,下列都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7.已基本干燥的抹灰白墙(熟石灰),住人后往往又会变得潮湿,这主要是由于() A. 壁中有水渗出 B. 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 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面 D. 熟石灰变成了生石灰和水 8.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 隔离空气 B.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隔离可燃物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同步训练试题 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同步训练题 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Au B.水银——Hg C.2个氮原子——2N2 D.氯酸钾——KCl 2. 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0 C.+3 D.+5 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4. 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O B.NO2 C.NH3 D.HNO3 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 ①Cu②N③H2O2④K2CO3⑤CH4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②④ 6. 下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N②Fe③Fe2+④H2O ⑤NaCl A.③表示铁离子 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有①②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④表示H2O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60个碳原子:C60 B.2个氢氧根离子:2OH C.金原子:Ag 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9.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He中Na为+1 价,He 为-1价 B.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2∶1 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10. 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B.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C.Na、B、H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同步练习(含解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单选题 1.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 B. 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 C. 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 D. 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 A. 明矾 B. 活性炭 C. 石子 D. 细沙 3.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4.下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 用铅制铅笔芯 B. 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 C. 用炭黑制环保炭包 D. 用石墨做电极 5.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均生成CO2

②金刚石和石墨烯是元素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③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6.不属于碳元素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金刚石 B. 石墨 C. C60 D. 炭黑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木炭的还原性由CuO冶炼铜 B. 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 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 D.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作钻头 二、填空题 8.化学来源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新房装修会产生有毒物质,为了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写出符合“低碳”生活的措施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为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9.碳和碳的化合物是我们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物质。 (1)金刚石与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分析,由于二者的________,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10.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碳家族成员,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属于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碳家族成员是________; ②石墨因具有________性可作干电池的正极; ③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可进行食品添加剂的脱色; ④写出烧烤时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1.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某些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如图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 同步练习题 含详细答案

3.2 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2.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A.A B.B C.C D.D 3.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4.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 5.最近,美国科学家宣布其发现的二种超重新元素是错误的;俄罗斯科学家则宣布发现了114号超重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质子数为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A.114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75 B.114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03 C.科学家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错误是可耻的

D.科学研究成果是不可能有错误的 6.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 A.分子B.原子C.阳离子D.阴离子 7.某微粒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1)个电子,此粒子是()A.阳离子B.阴离子C.分子D.原子 8.有A、B两种原子,已知A的原子的质子数为a,A3+和B n﹣的电子排布相同,则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a+3﹣n B.a﹣3+n C.a+3+n D.a﹣3﹣n 9.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10.某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54 B.38 C.36 D.34 11.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 B.原子中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C.原子若失去核外电子,则会变成阴离子 D.原子若得到核外电子,则会变成阳离子 12.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原子序数为112号的元素符号为Cn,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 C.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13.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影响人体健康.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相对原子质量为222,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0 B.86 C.136 D.222 14.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中坝酱油是江油市的特产,距今有194年生产历史,其主要原料是大豆,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这里的“硒”指 A.硒原子B.硒元素C.硒分子D.硒离子 2、如图所示为今年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金面具残片,经测定该面具含金量约为8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的元素符号为aU B.金容易被腐蚀 C.金单质由金原子构成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g 3、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是金属元素 B.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图中n的值为4 4、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Zn B.Ag C.N D.Na 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铝B.氢氧化钠C.金刚石D.C60 6、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7、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由气态转化为跨临界液态,有关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和碳原子的体积变小B.跨临界二氧化碳为纯净物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分钟训练 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熟悉和掌握教材上讲过的内容和知识。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 答案:D 3.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 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 4.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10分钟训练 1.解释下列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压强: (4)密度: 思路解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关物理性质的意义。 答案:(1)物质的熔化温度(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到的压力(4)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 答案:能量吸热放热发光 4.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习题(含解析)

7.1 燃烧和灭火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不是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A.可燃物B.可燃物与水接触 C.可燃物与空气接触D.温度达到着火点 2.寿宁粉丝含有淀粉,点燃粉丝,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 A.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B.热空气增大了粉丝的着火点 C.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 D.粉丝还含有其他物质,阻止它继续燃烧 3.小红对蜡烛燃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会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②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看到白瓷板出现上黑色的小颗粒,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C.实验③中,细木棍与火焰接触的两端颜色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D.实验④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 4.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燃烧时有发光放热现象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

D.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可能燃烧 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运动员急促呼吸B.粮食酿酒 C.蜡烛燃烧D.镁条发黑 6.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7.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两处均不燃烧 B.红磷不燃是因为没有接触氧气 C.此实验能验证燃烧所需的条件 D.管口小气球可防止生成产物污染环境 8.下列及其解释不相符的是() A.金属镁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可燃物的性质不同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氧气含量不同C.蜂窝煤比煤块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与氧气接触面积不同 D.火柴头向下比向上放置燃烧个剧烈﹣﹣﹣﹣﹣﹣﹣火柴头向上放置与氧气接触面积小9.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习题同步检测(基础篇)含解析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基础篇)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如下: 则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元素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 2. 如图所示,四位同学正在探讨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生成水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4.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5.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 + O2SO2↑B.4Al +3O22Al2O3 C.P + O2PO2D.Mg + O2MgO2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SO2P2O3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4P+3O22P2O3 C.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D.向纯碱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7.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Al2O3)。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B.27∶24∶43 C.4∶3∶2D.108∶96∶204 8.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OH+H2SO4=Na2SO4+H2O B.Fe+2NaCl=2Na+FeCl2 C.6HCl+Fe2O3=3H2O+2FeCl3D.3KCl+Al(NO3)3=AlCl3+3KNO3 9.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须要氧气的质量是() 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 二、填空题

(新)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同步练习(含答案)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 1.以下化学式书写错误的选项是( ) A.氧化铝Al2O3B.氢氧化钾KOH C.氯化钙CaCl D.硝酸HNO3 2.如以下列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 A.HCN B.O3 C.ClO2 D.NH3 3.不少中小学生喜食油炸薯条。但是,油炸薯条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长 期摄入易引发多种疾病,其结构为。据此,不能推断出丙烯酰胺的( ) A.组成元素 B.密度、状态 C.化学式 D.相对分子质量 4.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以下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 5.水(H2O)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氢元素 C.都含有氢分子 D.都含有2个氢原子 6.甲醛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以下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化合物 B.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宏观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从微观上看: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名称1个硫原子+3价的铝元素5个水分子2个氮气分子 化学 符号 8.据报道,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这种氢微粒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

子构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该微粒不显电性 B.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多3 C.该微粒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9.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选项是( ) A.NaSiO2 B.Na2SiO3 C.NaSiO3 D.Na2SiO4 10.以下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 A.C.l2、NaC.l B.N.H4Cl、HN.O3 C.M.nO2、K2M.nO4 D.P.2O5、Ca3(P.O4)2 11.在①N2O5 ②X③N2O3④N2⑤NH3五种物质中,它们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则X可能是以下物质中的( ) A.NO2 B.NaNO2 C.NH4Cl D.N2O 12 富家牌 优质化肥 NH4HCO3 含氮量为20.3% (1)该化肥是由________ (2)该化肥中N、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该化肥的含氮量应该是________(结果保存到0.1%),说明此标签有错误。

达标测试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同步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B.C与CO2反应放热 C.C、CO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D.CO、CO2都有毒 2、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甲图可知,红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由乙图可知,只有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D.由乙图可知,如果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能在水下燃烧 3、下列图标是化学实验室部分药品柜贴有的标签。储存酒精的药品柜应贴的图标是

A.B. C.D.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5、加油站是要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场所,据此判断加油站最醒目位置不需要出现的图标是A.B. C.D.

6、归纳总结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A.单质:Ne 、Zn、 C60B.还原性:H2、CO、 C C.可燃性:S 、CH4、O2D.地壳前三位元素:O 、 Si、 Al 7、了解防火防爆常识,才能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下列物质在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B.氢气C.煤粉D.面粉 8、小铭同学化学笔记中有如下记载,你认为科学的是 ①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2、CH4等;②污染空气的气体有CO、SO2、NO等;③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④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会引起酸雨;⑤煤、石油、天然气、酒精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⑤⑥D.全部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在锅里着了火,盖上锅盖——隔绝氧气 B.森林灭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C.家具起火,用水扑来灭——降低温度 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滤纸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达标测试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训练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自来水C.矿泉水D.天然水 2、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两位科学家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被授予该奖项。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生成物的质量与催化剂无关 C.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催化剂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3、下列不被列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碳D.PM2.5 4、下列不属于 ...氧气用途的是 A.炼钢B.急救C.气焊D.灭火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碳酸饮料B.自来水C.海水D.蒸馏水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稀有气体B.二氧化碳,蒸馏水 C.洁净的空气,硫D.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7、下列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氮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8、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矿石B.蒸馏水C.矿泉水D.雪碧 9、下列有关物质在燃烧的现象中错误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Fe3O4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10、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B.O3C.CO2D.PM2.5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_______。

人教版2021届初三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金刚石、石墨和C60【含答案】

人教版2021届初三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金刚石、石墨和C60【含答案】 1、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的是() A.金刚石、石墨 B.水、双氧水 C.氧气、臭氧 D.冰、干冰 【答案】D 【解析】冰是氢氧元素组成;干冰是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故选D。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香色,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故选D。 3、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 B.用活性炭吸附毒气 C.用碳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 D.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用作钻探机的钻头,正确。 B、焦炭具有还原性,可以用焦炭冶炼金属,正确。 C、用碳粉和泥土可制成铅笔芯,不正确。 D、石墨易导电,可以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正确。 故选C。 4、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碳单质B.都由碳原子构成 C.都具有导电性D.完全燃烧产物不同 【答案】 【解析】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C60一种由分子(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构成,故不正确;

C.金刚石没有导电性,故不正确; D.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故不正确; 故选A。 5、石墨可以作高温电炉的电极,是因为( ) A.能燃烧 B.能传热 C.很软 D.耐高温能导电 【答案】D 6、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B、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故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故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故说法正确。 故选B。 7、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B.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 C.防毒面具用活性炭吸收有毒气体 D.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的硬度大,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正确; B、由于石墨能够导电,干电池里的电极是石墨制成的;正确; C、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而具有吸附性,所以防毒面具用活性炭吸收有毒气体;正确; D、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而具有吸附性,所以制糖工业的脱色剂一般用活性炭,不用炭黑(炭黑较为细腻,容易进入糖中,很难分离,炭黑一般用于加工墨汁等);错误。 故选D。 8、下列各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该物质的什么性质 (1)石墨常用于电池的电极,是因为___;

人教版2021届初三化学上册同步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人教版2021届初三化学上册同步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的质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相等 D.100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为200g 【答案】B 【解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蜡烛、镁带等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物质除了蜡烛、镁带外,还有氧气;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生成。 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选C。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可产生碳和水,由此可以说明( ) A.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注意蔗糖是反应产生了“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定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4、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 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 A.CH3COOH B.C2H5OH C.C2H4D.C2H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氧气【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氧气 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C 【解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蜡烛 B.铁丝 C.硫磺 D.红磷 【答案】C 【解析】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无刺激性气味,选项错误; B、铁丝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固体,选项错误; C、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选项正确; D、红磷燃烧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选项错误。故选C。 3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解析】 A、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吗,选项正确;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A。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B.氧气不能跟红磷反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选项错误; B、磷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在常温下不发生反应,选项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正确; D、氧气的化学性质虽然比较活泼,但不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选项错误。故选C。 5.重庆实验学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9.30日在大田湾已经顺利进行,百米赛跑的起点,裁判员高举发令枪,一声“预备----跑!”,只见发令枪周围一股白烟冒出,产生白烟的物质是() A.硫磺 B.铁 C.红磷 D.木炭 【答案】C 【解析】 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发令枪弹丸中含有红磷,所以产生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五氧化二磷。故选C。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故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故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故错误; D、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的结论,故错误。故选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同步巩固练习(包含答案)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同步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2.某纯净物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M+3O22CO2+2H2O,则M的化学式是() A.C2H2 B.C2H4 C.C2H6 D.C2H4O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氧分子的质量是32g B.氧分子的式量就是1mol 氧分子的质量 C.氧分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分子的质量 D.1g 氧分子和1g 臭氧分子(O3)含有相同的氧原子个数 4.用水灭火,水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离空气中的氧气 C.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D.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5.盛烧碱的试剂瓶上应该贴有下列哪种标志() A. B. C. D. 6.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7.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1个R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②R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③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32g④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聚集的热量增加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同步练习含解析打包20套新版新人教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毒性 B.可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D.能与碱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故A叙述错误; B、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故B叙述正确; C、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相同条件下空气密度大,故C叙述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2、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制汽水B.制干冰 C.被石灰水吸收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汽水是碳酸资料,所以用二氧化碳制汽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将二氧化碳降温到一定温度可制得二氧化碳固体即干冰,此变化为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是化学变化; D、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所以是化学变化. 故选B 3、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供给呼吸 B.用于灭火 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 【答案】A 【解析】A、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用途,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常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 A.密度 B.颜色 C.气味 D.熔点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故选A。 5、通常所说的大气“温室效应”,主要是下列哪种气体造成的( ) A.CO B.SO2 C.N2 D.CO2 【答案】D 【解析】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 6、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右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答案】D 【解析】A、如图所示的实验,可观察到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由图可知,大气中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大量火山的喷发B.气候的自然波动 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