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823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823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适用于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共个专业)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低频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种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近似计算,观察电路工作特点,结合理论,对电路本质特性能够理解和应用。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

()题型结构

一、简答题。(共分)

二、分析计算题 (共分)

三、设计题 (共分)

四、综合题 (共分)

()内容结构

、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约分)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约分)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约分)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约分)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约分)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约分)

、信号的运算和滤波(约分)

、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约分)

、直流电源(约分)

三、考查范围

、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理想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加减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和微分运算电路),理想运放组成的电压比较器(单限比较器,滞回比较器)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稳压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等效电路法),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场效应管与晶

体管的比较,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场效应管的交流等效模型,共源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共漏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其频率响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集成运放的电路特点,集成运放的方框图),差分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现象,基本差分放大电路,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各种类型功率放大电路,电流源(基本电流源电路,多路电流源,改进型电流源,以电流源作为有缘负载的放大电路),集成运放原理电路,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和集成运放的种类,集成运放的使用注意事项、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消除方法,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

、信号的运算和滤波

运算电路(对数运算和指数运算电路,实现逆运算的方法),模拟乘法器简介和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了解有源滤波器

、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正弦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矩形波发生电路,三角波发生电路,锯齿波发生电路,压控振荡器),波形变换电路(三角波—锯齿波变换电路,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直流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单相整流电路(半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管稳压电路,线性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

考试科目:

、初试:电子技术基础(参考书:《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华成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年月第版)(适用于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共个专业)

、复试: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参考书:①《半导体物理学(第版)》刘恩科、朱秉升、

罗晋生,电子工业出版社,年月;或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第版;或③《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国

防工业出版社,年月日;或④《信号与系统(第版)》,郑君里,应启绗,杨

为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月第版)(适用于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共个专业)

2020年暨南大学823电子技术基础考研初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更多考研资料就上精都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42293150.html,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 823《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适用于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共7个专业)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低频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种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近似计算,观察电路工作特点,结合理论,对电路本质特性能够理解和应用。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一、简答题。(共20分) 二、分析计算题 (共60分) 三、设计题 (共40分) 四、综合题 (共30分) (2)内容结构 1、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约25分) 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约5分) 3、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约15分) 4、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约15分) 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约25分) 6、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约30分) 7、信号的运算和滤波(约15分) 8、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约15分) 9、直流电源(约5分) 三、考查范围 1、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理想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加减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和微分运算电路),理想运放组成的电压比较器(单限比较器,滞回比较器) 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稳压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3、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等效电路法),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23电子技术基础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电子技术基础》 一. 考试内容 模拟电路部分 1半导体器件 (1)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本征半导体; PN结 (2)半导体二极管:①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半导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3)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稳压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4)半导体三极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5)场效应管: ①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输出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 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输出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的三个区; 2基本放大电路 (1)三极管放大电路: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有交流射极电阻的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共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 (2)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模型;场效应管的两种静态偏置电路:自给偏压电路与分压式偏置电路;基本共源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方法;基本共漏电路及其静态、动态分析。 3 多级放大电路 (1)多级放大电路的三种耦合方式: (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4)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 4差分放大电路 (1)差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差放电路的组成;抑制零漂的原理;信号的三种输入方式:差模、共模、任意输入方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 (2)差放电路的四种输入输出方式;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方式;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方式;(3)长尾差分放大电路:电阻长尾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带恒流源长尾差放电路的组成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5功率放大电路 (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2)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3)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4)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5)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参考书: 1.《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第六版、第七版都可);秦曾煌主编,高教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或第四版);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电气类的专业技术基础核心课程。课程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内容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晶体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尤其是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晶体三极管的计算方法及应 用。 (2)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及动态分析方法。能够分析计算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的实验现 象。 (3)了解深度负反馈的概念,掌握不同反馈类型的分析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能够计算单级深度负反馈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和电压传输特性,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能分析和计算由理想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及信号处理电 路。

(5)理解与掌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方法。 (6)了解不同类型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掌握分析计算电路振荡频率的方法。 (7)掌握单相直流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的计算。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中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图、波形图、功能表及其应用。 (2)用逻辑代数法或卡诺图法化简,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作用。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 法。 (3)理解常用组合电路集成模块的应用。掌握不同类型的译码器、优先编码器的分析方法及简单应用。 (4)掌握时序逻辑电路中双稳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能够实现逻辑功能的转换。 (5)掌握用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分析与参数计算方 法。 (6)掌握同步时序电路、寄存器及计数器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大纲 适用对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学时:90节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实践课程之一。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培养相关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应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用途。 2、学会电子元器件的测量、检测方法。 3、掌握电子电路加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操作过程和基本技能。 4、掌握电子电路的识图方法和分析技巧。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结合相关电子生产工艺标准和流程进行,强调操作的规范性。 2、注重元件、电路焊接和检测等基本工的培养。 3、注重整装调试能力的培养。 4、注重电路原理和故障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内容: 1、电子元器件认识与识别:包括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常用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拨码开关,发光二极管,接插件,导线等。 1)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命名。 2)集成电路命名、管脚识别及性能检测 2、仪器仪表的使用,包括直流电源,变压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教授使用注意事项,用它们来用对元器件、电路进行判别、测量和调试的方法。 3、根据模拟/数字电路原理设计,完成初步对元件进行选择和筛选。

1)根据电路要求列出元器件清单 2)选择元器件 4、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包括准备工作、元器件安装与导线处理、电子产品的焊接工艺。 1)电烙铁的种类、选用和使用方法 2)焊料和焊剂 3)焊接工艺 4)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 5)焊接质量检查 5、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调试 1)静、动态测试 2)故障查找和排除 五、实训方法和手段 集中在电子生产实训室进行实训,具体操作方法先由教师讲解、学生独立操作,配备2名指导教师跟进指导。 六、考核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或岗位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群平台课或岗位通用能力课)课程类别:□ A类: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C类:实验(践)课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对电路分析和排故有基本的了解,会使用常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会进行元件参数的计算和选取,为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机电和电气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分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学生将了解电路分析和模 拟电子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基本应用技巧,能够对线性电路进行基本的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数字电路(组合、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具备灵活应用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实现逻辑功能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常见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为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 (1)能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资料的阅读,了解数字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根据工作要求,完成简单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 (3)能熟练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4)学生能分析和排除电路中出现的简单故障。 (5)会进行电流、电压、功率等电学量的计算。 3.素质目标: (1) 对从事电工技术和相关工作,充满热情。 (2) 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善于使用所学电工电子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完善成果中体验喜悦。 (3)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通过亲历实践实现,检验、判断各种技 术问题。 (4) 在工作实践中,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4.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为中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考取打下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两部分) 一、参考书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一、半导体器件 [考试内容] PN结、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晶体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放大原理; [考试要求] 1. 熟悉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简单应用。 2. 熟悉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稳压原理及主要参数。 3. 理解双极性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伏安特性,熟悉主要参数。 二、放大器基础 [考试内容]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和电路组成及静态分析;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放大电路的 动态分析,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性能指标分析;运算放大器放大 电路性能指标分析。 [考试要求] 1. 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2. 理解静态、动态、直流通路、交流通路的概念及放大电路主要动态指标的含义。 3. 熟悉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掌握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4. 掌握计算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指标。 三、放大器的频率参数 [考试内容]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放大器频率分析,三极管的频率参数;共射极接法放 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场效应高频等效电路,运算放大器的高频等效电路。 [考试要求] 1. 理解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 理解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3.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概念。 四、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考试内容] 负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的计算;反馈放大电路的 稳定性分析。 [考试要求] 1. 理解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直流反馈,交流反馈,开环,闭环,反馈系数,反馈 深度,电压反馈,电流反馈,串联反馈,并联反馈等概念。 2. 熟悉负反馈类型的判断。 3. 掌握各种基本组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 掌握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估算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习题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具体有有效值相量和最大值相量两种形式。 2.一阶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法的表达式。 3.变压器有三大作用,分别是变压_、_变流_和_变换阻抗_。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可描述为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5.以比较的风格分类,电压比较器有单限比较、滞回比较和窗口比较。 6.基本的逻辑关系是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 7.“触发”是指给触发器或时序逻辑电路施加时钟(脉冲)信号。 8.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分配和控制电能和传送、处理电信号。 9.负载功率因数过低的后果是增大输电线路损耗和使供电设备不被充分利用。 10.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构成是定子和转子。 11.电容和电感储能的数学表达式是和。 12.低压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主要有树干式和放射式。 13.实际变压器存在两种损耗,分别是铜耗和铁耗。

1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五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600r/min。 15.变压器的主要构成部件是绕组和铁芯。 16.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四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750r/min。 17.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分别是发射结和集电结。 18.要使晶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其偏置方法是使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19.反相比例运算关系是.,同相比例运算关系是。 20.多发射极管的作用是实现与运算、提高(逻辑)转换速度。 21.翻转是指触发器在时钟脉冲到达后形成与初态相反的次态。 22.我国规定的电力网特高压额定值有330kV、500kV和1000kV。 23.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公式是。 2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三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1000r/min。 25.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放大、截止和饱和。 26.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 27.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有稳定电压放大倍数、拓展频宽、改善非线性失真和改变输入输出阻抗。

823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823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适用于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共7个专业)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低频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种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近似计算,观察电路工作特点,结合理论,对电路本质特性能够理解和应用。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一、简答题。(共20分) 二、分析计算题(共60分) 三、设计题(共40分) 四、综合题(共30分) (2)内容结构 1、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约25分) 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约5分) 3、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约15分) 4、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约15分) 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约25分) 6、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约30分) 7、信号的运算和滤波(约15分) 8、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约15分) 9、直流电源(约5分) 三、考查范围 1、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理想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加减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和微分运算电路),理想运放组成的电压比较器(单限比较器,滞回比较器) 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稳压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3、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等效电路法),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场效应管的交流等效模型,共源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共漏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F1001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doc

F1001《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一、复习资料 1.《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5版),冯军、谢嘉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6版),阎石、王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4月。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模拟电子线路 包括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组合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 1.半导体器件及应用 考试内容: PN结,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MOSFET)。 考试要求: (1)掌握PN结的基本特性;掌握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数学模型、简化电路模型、相关性能参数及基本应用;掌握晶体三极管在放大模式下的电流分配关系、伏安特性、数学模型、直流简化模型、小信号电路模型及基本应用;掌握MOSFET的伏安特性、数学模型、小信号电路模型及基本应用;掌握半导体器件应用电路的图解分析法、简化分析法和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法。 (2)理解半导体器件各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理解晶体二极管构成的整流、稳压、限幅等功能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理解晶体三极管构成的电流源、放大器和跨导线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了解MOSFET构成的有源电阻和模拟开关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放大器基础 考试内容: 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多级组合放大电路。 考试要求: (1)掌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偏置电路及其直流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增益、输入、输出电阻的分析方法。 (2)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掌握差分电路直流偏置、差模增益、共模增益、共模抑制比、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理解差分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掌握差分放大器动态范围扩展的方法。 (3)理解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概念;理解传输函数与波特图的对应关系;掌握波特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器件与基本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4)理解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掌握多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 3.电流源电路 考试内容:镜像电流源、比例电流源、微电流源,恒流源负载。 (1)理解镜像电流源、比例电流源、微电流源及其改进型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流源电路的电流与输出电阻的分析方法。 (2)理解恒流源负载放电器的特点,掌握恒流源负载放大器与差分放大器性能的分析计算方法。 4.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考试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课程.doc

周 授课 教学 执行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学时 方式 课外作业及考核 次 情况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 1 绪论 安全用电常识 2 讲授 电有上千 v 的电压,为什么没有 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2 15、 16 级德育体验周, 17 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电教 练习急救措施 4 第一章 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二 物理量(电压、电流)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 2 讲授 课后习题三 1、 2、 3、 4 势、电能 )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讲授 练习册 1.3、 1.4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 2 讲授 练习册 1.5 一、填空题 电流定律 10 第二章 磁场及电磁感应 2 电教 练习册 2.1、 2.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测试 半期测试题 12 第三章 电容、 电感的概念、 参数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 、二、 标注及应用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 2 电教 练习册 4.1 念、相关物理量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讲授 课后习题 一、二、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 2 电教 课后习题 三、四 率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 2 讲授 练习册 4.2 4.5 的功率因数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 2 讲授 课后题一、二、三 用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 练习册 5.1 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 练习册 5.1 二、三 5.2 一、 二、 三

823电子技术基础

西安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3 科目名称:《电子技术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电子技术基础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部分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种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的分析电路的原理、计算电路的参数,并能灵活的进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要求考生掌握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常用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常用中(大)规模数字电路的应用。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部分 (一)半导体器件 1、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本征半导体;PN结; 2、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和半导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3、稳压二极管: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和稳压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4、半导体三极管:电流放大特性、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5、场效应管:(1)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2)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 (二)基本放大电路 1.三极管放大电路:固定偏置、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理解图解分析法,重点掌握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2.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微变等效模型、自给偏压电路与分压式偏置电路;基本共源电路的组成、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基本共漏电路及其静态、动态分析。 3.差分放大电路:组成、抑制零漂的原理和信号的三种输入方式;共模、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差放电路的四种输入输出方式、双端输入双端输

出方式和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方式;电阻和带恒流两类长尾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三)功率放大电路 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2.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3.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4.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四)负反馈放大电路 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有无反馈的判别。 2.反馈的方框图表示法及闭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反馈深度、环路增益的概念。 3.反馈类型和极性的判断:瞬时极性法判断正反馈与负反馈;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及其判别方法;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及其判别方法;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其判断方法。 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动态估算。 (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运放的线性工作区、理想运放模型、理想运放分析法(虚短、虚地、虚断);信号运算电路:反相、同相输入比例运算;反相、同相求和运算;减法运算;积分、微分、对数、反对数运算电路、有源滤波电路。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的特点;电压比较器:过零比较器;单限比较器;比较器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滞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 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部分 (一)数字逻辑基础 1、熟练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及其相互转换规律;

《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分析计算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等模拟电子电路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模拟部分: 1、半导体器件(5~10%) (1)理解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掌握二极管伏安特性; (2)理解三极管放大原理,掌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3)掌握MOS管的转移特性曲线、漏极特性曲线。 2、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0~25%) (1)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静态工作点计算; (2)掌握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理解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3、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10%) 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下限频率、通频带的概念。正确理解Bode图。 4、集成运算放大器(10~20%) (1)理解零点漂移的概念,理解差动电路克服温漂的原理; (2)掌握差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放大电路中的反馈(5~10%) (1)理解反馈的概念,掌握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能根据要求引入负反馈; (2)理解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分析计算; (4)理解自激的概念,能根据波特图判断负反馈放大电路是否自激。

6、摸拟信号运算电路(20~25%) (1)理解集成运放电路中“虚短”、“虚断”概念。 (2)掌握基本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7、信号处理电路(10~15%) 掌握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及分析计算。 8、波形发生电路(10~20%) (1)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振条件、稳幅措施及分析计算; (2)能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各种振荡电路能否起振。 9、功率放大电路(15~20%) OCL、OTL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10、直流稳压电源(0~10%) (1)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2)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3)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数字部分: 一、逻辑代数基础(5~10%) (1)逻辑代数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2)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二、门电路(15~20%) (1)掌握分立器件门电路的分析方法; (2)理解TTL集成门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外特性; (3)理解COMS集成门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外特性。 三、组合逻辑电路(30~40%)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及设计方法; (2)熟悉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及逻辑功能表示方法; (3)掌握用中规模集成芯片MSI(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四、触发器(15~20%) (1)熟悉触发器电路的结构特点; (2)掌握各种结构触发器的功能特点、功能表示方法及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案.doc

周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授课次学时 1 绪论安全用电常识 2 2 15、16 级德育体验周, 17 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4 第一章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 2 物理量(电压、电流)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 2 势、电能)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 2 电流定律 10 第二章磁场及电磁感应 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12 第三章电容、电感的概念、参数 2 标注及应用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 2 念、相关物理量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 2 率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 2 教学执行 课外作业及考核 方式情况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 讲授电有上千v 的电压,为什么没有 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电教练习急救措施 电教课后习题一、二 讲授课后习题三1、 2、 3、 4 讲授练习册1.3、 1.4 讲授练习册 1.5 一、填空题 电教练习册 2.1、 2.2 测试半期测试题 电教课后习题一、二、 电教练习册 4.1 讲授课后习题一、二、 电教课后习题三、四 讲授练习册 4.2 4.5

的功率因数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 2 讲授课后题一、二、三 用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练习册 5.1 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练习册 5.1 二、三 5.2 一、二、 三 20 期末复习 2 讲授复习试题 第一章审核签字课题 第一节 授课时数 2 课时授课时间第1 周第 1 ~ 2 课时 知识1、了解电路的组成。 与 2、掌握电路中每部分的作用。 技能 教 学过程 目与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标 方法 情感 态度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来进行讲解。 与价 值观 新学期开学,学生身心状态还未收回,切寒假后,此前所学知识部分已经遗忘或模糊,学情分析 需要通过复习收心和巩固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准备。 教学重点1、电路结构2、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1、讲电路图形符号和实物结合,识读简单电路图。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资料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和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晶闸管电路、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二、课程简述 1.课程目标: (1)熟练掌握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常用器件的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检测和选用。 (2)熟练掌握放大和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典型形式、分析方法及其基本应用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晶闸管的工作特性、主要参数及其应用,了解晶闸管电路的基础知识。(4)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在并行课程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中开展相应课题的技能训练。 (5)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器件、新技术,初步具有查阅半导体器件有关资料的能力。 2.教学方法: (1)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先导课是数学和电工基础。在教学中着重定性分析弱化过于复杂的数学分析、重应用弱化过于复杂的物理、化学本源的剖析。教学中注重直观教学、启发诱导和兴趣培养,倡导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展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化地融入实物展示、实体示范、动手操作等内容。 (2)注意与同步开设的实训课程的有机联系,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实验与基本操作技能实训隔为一体,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课题设计等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电工电子课程介绍.doc

课程介绍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机电、模具、数控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课程,在课程设置结构中,它处在“专业基础课”位置。是一门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系各专业的课程都需开设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这三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这些课程理论繁多,内容重复,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必需、够用、简明、精干”的指导思想;另外实践性重视不够,反映最新技术内容少;过多强调各部分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占用了相当多的学时,因而无法讲授更多的新知识,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实验内容单薄,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少,因而学了许多东西仍不会用,动手能力仍较差。 同整个教学改革一样,一门课程的改革的核心也应当是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是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课以“应用为目的”,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改革思想,逐渐由三年制教学向两年制教学过渡的目标。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围绕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状况,对课程设置进行精简、整合和优化,在知识的综合上下工夫,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为目的的培养方案;寻找符合我们要求的内容,为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在教材的选用上选择了高职高专的规划教材,现在我们正按教育部的要求编制“十一五”电工技能实训教材。因为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课程教学目标(能力分析及说明)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培养两个意识,提高两种能力;了解电气技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考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 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考试性质 该入学考试是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3. 评价目标 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其解决电子技术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4.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150分。 模拟电子技术40% 数字电子技术60% (4)题型:以分析、计算题为主。 5. 参考书目 康华光,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察要点 1.基本半导体器件 PN结的形成,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半导体场效应管工作原理,晶体管的开关作用,TTL门电路,MOS门电路 2.基本放大电路 微变等效电路,反馈的基本概念及类型判断,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频率特性,多级放大电路及其级间耦合,差动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3.集成运算放大器

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积分运算、微分运算、有源滤波、采样保持、电压比较 4.稳压电源和功率放大电路 整流滤波与反馈式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乙类互补与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5.数字逻辑与组合逻辑电路 逻辑代数及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简化,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 6.时序逻辑电路与集成器件 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计数器、移位寄存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逻辑器件 7.信号发生与转换 正弦波振荡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555集成定时器,D/A转换器,A/D转换器。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适用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考试内容 1、基本放大电路 1)晶体管与场效应管 a)晶体管的类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b)场效应管的类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2)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 a)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估算 b)晶体管的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 c)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d)带发射极电阻的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e)共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f)共基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场效应管单管放大电路 a)场效应管的静态工作点估算 b)场效应管的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 c)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多级放大电路与集成放大电路 1)多级放大电路 a)多级放大电路的结构 b)级间耦合方式 c)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电流源电路 a)基本电流源电路 b)其他电流源电路 3)差分放大电路 a)基本电路结构与特性 b)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c)带电流源偏置电路的差分放大电路 d)带电流源负载电路的差分放大电路 4)互补输出级电路 a)基本电路 b)交越失真及其消除方法 5)集成运放 a)集成运放的结构与特点 b)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 3、负反馈放大电路 1)反馈的判断 a)反馈的基本概念 b)反馈的判断 2)负反馈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a)四种基本组态 b)反馈组态的判断

3)负反馈电路的特性 a)四种基本组态的信号特征 b)负反馈对于电路特性的影响 4)深度负反馈电路和集成运放的运用 a)深度负反馈电路的分析 b)用集成运放构成的深度负反馈电路 4、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1)晶体管与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a)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b)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2)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a)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b)单管共源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c)单管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d)不同接法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比较 3)集成运放的稳定性与频率补偿 a)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 b)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c)集成运放的频率补偿 5、组合逻辑电路 1)逻辑代数基础 a)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 b)逻辑函数的标准表示方法 c)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a)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b)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a)加法器 b)编码器和译码器 4)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a)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的成因及其判别 b)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的消除 6、触发器及其简单应用 1)四种基本触发器 a)触发器的结构 b)四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c)四种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2)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a)寄存器 b)移位寄存器 3)异步计数器 a)异步二进制计数器 b)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 6、时序逻辑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所属学院:机械学院适用专业:工程机械 课程编号:GJ1002 课程类型:专业群平台课程 学分:4 学分学时:84 学时 1、前言 1.1 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职业应变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1.2 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工作所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为深入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及从事现代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 2、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电路的概念、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2 、掌握支路电流法和戴维南定理,会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求解直流电路的问题。理解电压源,电流源其模型的等效变换。 3、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个特征量,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的伏安关系的复数表示法。 4、了解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理解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原理。 5、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各电量的关系,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 6 、掌握磁路的基本概念。 7、了解低压电器的种类、作用。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8、了解安全用电知识, 9、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10、掌握模拟放大电路、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11、掌握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常用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应用。 12、掌握PLC 工作原理及编程应用 (二)能力目标1、具有比较熟练的直流、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2、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专业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专业考试大纲 第一章:二极管和三极管 内容提示:本征半导体的特点、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二极管的参数,稳压二极管的特性和参数,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电流分配关系、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内容提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电路,直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的关系,非线性失真,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负反馈的概念、分类及其判断,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器放大倍数的估算,射极输出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场效应管及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内容提示: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差分式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及主要参数、电压传输特性、两条重要的规律。实现各种不同的运算:反相比例运算、反相加法、同相比例计算、双端输入方式可实现差动运算和减法运算,运放的应用:电压比较器、稳压器,脉冲波形的转换。 第四章:信号产生电路 内容提示: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RC和LC正弦波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第五章:直流稳压电源。 内容提示:半波整流、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管稳压,恒压源,串联反馈式稳压,集成稳压电源应用。 第六章:数字逻辑基础 内容提示:数字电子技术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电路,数制、代码及其相互转换。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与逻辑问题的描述。 第七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内容提示:晶体管开关条件、分立元件的与、或、非门,集成TTL、与非门及其它的TTL 门,如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集电极开路门。CMOS门、与非门、或非门、OD门、模拟开关、三态门。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布尔代数的基本公式、基本定律,并运用它简化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和分析及设计,了解半加器,全加器、译码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与分配器、数值比较器等基本逻辑部件的功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332110 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72 讲课:64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并能设计简单的应用电路,通过电工实验,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理解,并使学生对实际电路的设计、制作、调试方法有较好的了解和实践,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所研究的基本现象和基本原理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2.要求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常用的电路,了解设计简单电路的方法,特别在动手能力方面,通过课内仿真实验得到一定的训练。 (三)教学大纲的实施说明 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电工和电子两大部分。电工部分中,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表示及计算和电路的暂态分析是难点,也是重点,应加强练习。电子部分中,重点是元件的输出特性和分析方法。在模拟部分,集成运算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是最典型的应用。在数字部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是重点,其中时序逻辑电路部分比较难,应较详细讲解和训练。 2.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要进行翻转教学的知识点,收集教学资源制作成微课。同时,设计详细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部分内容。最后,将微课及学习任务单等教学资源放到学生的QQ群及学校的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课前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解决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同时引入电路仿真软件比如proteus,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增加实践过程,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修完下述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习题要求:学习完每一部分内容,都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习题,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所讲例题做到举一反三,能够应用所学内容完成电路的分析及简单电路的设计。 实验要求:理论课后一周内进行,可根据授课内容并结合实验教学进行安排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试方法:闭卷。 3、课程总成绩:最终理论考试(70%)、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小测验、提问等)(20%)、实验(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