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一章 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一章 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一章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

化学计量学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

动力学方程

第一节化学计量学

一、化学计量式

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方程(数学表达式)

N+3H=2NH

223

对任一反应,化学计量式的通式可写成:

化学计量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通常规定当按(1.1-2)书写计量式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一律取负值,而产物则取正值。

A B L M A + B + = L + M + (1.1-1)

νννν A B L M A + B + L + M + = 0 (1.1-2)

νννν

二、反应进度和转化率

1. 反应进度(Extent of reaction)

对在间歇系统中进行的下列单一反应:

A B L M A + B = L + M

νννν

即任何组分的反应量(或生成量)与其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恒为定值。这里的ξ称为反应进度。

将(1.1-3)式推广到任一反应:

0L L 0M M 0L M n - n n - n n - n n - n - - (1.1-3)

ξννννΑΑΒΒΑΒ==== (i i 0i

i i 0i 1 = n - n ) n - n = (1.1-4)

ξννξ±±或

2. 转化率(Conversion)

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或分率。通常选择不过量的反应物计算转化率。这样的组分称为关键组分或着眼组分(Key component)。

0A 0

- = (1.1-5)n n x n ΑΑΑm

A 0= (1.1-6)

x n νξΑΑi 00A = (1.1-7) i i n n n x ννΑΑ

±

三、化学膨胀因子与化学膨胀率

δA 为每转化1mol 组分A ,反应物系增加或减少的摩尔量,称为化学膨胀因子(Chemical expansion factor )对反应A B L M A + B = L + M

ννννL M B A A A

(1.1-9)1 = [( +) - ( + )] νδννννA00A A 0A0B0I0

(1.1-8)c V = V + (x )V c +c +c δ

令:称为化学膨胀率(Chemical expansion ratio )

其物理意义为:组分A 完全反应时所引起的系统体

积的变化率。

A A A x = 1x = 0

A x = 0V V = (1.1-12)

V ε?0A0A A V = V (1 + y x ) (1.1-10)

δA A0A = y (1.1-11)

εδ0A A V = V (1 + x ) (1.1-13)

εA ε

四、复合反应的收率和选择率

1.收率(Yield )“Y ”

24224242221 C H + O = C H O (1) 2

C H + 3O = 2CO +2H O (2) 主反应副反应

若νA 和νL 分别表示关键组分A 及目的产物L 的化学计量系数,则收率由可表示为:

1.1-14)Y = (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进入系统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

A L (1.1-15)Y = νν目的产物生成的物质的量进入系统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

2. 选择性(Overall Selectivity)“S ”

3.Y 、S 和x A 的关系A L S = (1.1-17)νν目的产物生成的物质的量已转化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

S = (1.1-16)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已转化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

A Y = Sx (1.1-18)

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

一、间歇系统

1.均相反应

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单位反应混合物体积内反应物的反应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即

i i dn 1r = (1.2-1)V dt

±

对恒容过程,反应速率常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即

对反应不难证明,各反应速率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i i dc r = (1.2-2)dt

±A B L M A + B = L + M

ννννA B L M A B L M dc dc dc dc r = - , r = - , r = , r = dt dt dt dt

A B L M A B L M

A B L M A B L M r : r : r : r = :::

dc dc dc dc 1

111 - = - = = (1.2-3)dt dt dt dt νννννννν××××即

?对均相恒容系统,反应速率也可用关键组分的转化率表示

A A0A (1.1-7) n = n (1 - x )

由式得:A A0A A A0A

c = c (1- x ) dc = -c dx 恒容时,则A A A0(1.2-2) dx r = c (1.2-4)dt

代入得

2.非均相反应

对两相流体系统(如气液反应)采用单位相界积来表示反应速率;对流固系统采用单位固体表面积或cat 内表面积S 来表示,即

对流固系统,还可用单位固体或cat 的质量w 表示,即

i i dn 1r = (1.2-5)S dt ±i i dn 1r = (1.2-6)w dt

±

二、连续系统

?反应的定义式不再直接引用时间变量,而是以反应组分i 的摩尔流量对反应体积的变化率来表示,即?同样对多相反应,可用摩尔流量对反应表面积或对固体或cat 质量的变化率来表示:

i i R

dN r = (1.2-7)dV ±i i i i d N r = (1.2-8)d S

d N r = (1.2-9)d w

±±

三、两个常用名词

1.空速(Space Velocity)

单位反应体积所处理的反应混合物的体积流量,即进料流体的体积流量与反应器的有效体积的比值。

采用标准状况(STP,气体:0℃,0.1MPa)和不含产物的反应混合物初始(态)组成来计算体积流量,称之为标准状况下的初始(态)体积流量(VSo),相应的空速称为标准空速,用VSP或SV表示。

2.标准接触时间(Space time) “τ。”

空间速度的倒数定义为接触时间亦称空时

标准接触时间τo,其定义为

R 0S0SP

V 1= = (1.2-10)V V τ0A0A A A A0S000

N dx dx r = = C (1.2-11)V d d ττ∴A A R

dN r = - dV 对流动系统A A0A A A0A N N (1 x ) dN N dx 而=-即=-A A A 0R d x r = N d V 得R S 00

d V V d τQ 又=

第三节动力学方程

一、动力学方程的表示方式

在溶剂、催化剂和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描述反应速率与温度及浓度的定量关系式,称为动力学方程或速率方程。

r = f(T,C)(1.3-1)

方程的一种形式是幂函数型。

若反应为液相均相可逆反应幂指数之和n=a+b及n′=l+m分别称为正逆反应的总级数。kC及kC′为以浓度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当反应速率采用为单位时,n级反应的kC的因次为:A B L M A + B L + M νννν

a b 'l m A C A B C L M r = k c c - k c c (1.3-2)

31-n -1(kmol/m )h ?3

km ol/m h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练习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返回上一页 1. 298 K时N2O5(g)分解反应半衰期t1/2为5.7 h,此值与N2O5的起始浓度无关,试求: (1)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2) 作用完成90%时所须的时间. 2. 某人工放射性元素放出α粒子,半衰期为15 min ,试问该试样有80%分解,需时若干? 3. 把一定量的PH3(g)迅速引入温度为950 K的已抽空的容器中,待反应物达到该温度时开始计时(此时已有部分分解),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t/s 0 58 108 ∞ P/kPa 35.00 36.34 36.68 36.85 已知反应 4pH3(g) P4(g) + 6H2(g) 为一级反应,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值(设在t=∞时反应基本完成) 4. 在某化学反应中随时检测物质A的含量,1小时后,发现A已作用了75%,试问2小时后A还剩余多少没有作用?若该反应对A 来说是: (1) 一级反应. (2) 二级反应(设A与另一反应物B起始浓度相同) (3) 零级反应(求A作用完所用时间) 5. 在298 K时, NaOH与CH3COOCH3皂化作用的速率常数k2与NaOH与CH3COOC2H5皂化作用的速率常数k2' 的关系为k2=2.8k2' .试问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当有90% CH3COOCH3被分解时, CH3COOC2H5的分解百分数为若干?

6. 对反应2NO(g) +2H2(g)---> N2(g) +2H2O(l) 进行了研究,起始时NO与H2的物质的量相等.采用不同的起始压力相应的有不同的半衰期,实验数据为: p0 /kPa 47.20 45.40 38.40 33.46 26.93 t1/2/min 81 102 140 180 224 求该反应级数为若干? 7. 反应A+B P的动力学实验数据如下, [A]0/(mol·dm-3) 1.0 2.0 3.0 1.0 1.0 [B]0/(mol·dm-3) 1.0 1.0 1.0 2.0 3.0 r0/(mol·dm-3·s-1) 0.15 0.30 0.45 0.15 0.15 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求x和y的值. 8. 碳的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 1.10×%.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经分析的含 量为总碳量的9.87×%,已知的半衰期为5700年,试计算这灰距今约有多少年? 9. 某抗菌素在人体血液中呈现简单级数的反应,如果给病人在上午8点注射一针抗菌素,然后在不同时刻t测定抗菌素在血液中的浓度c(以mg/100 cm3表示),得到以下数据 t/h 4 8 12 16 c /(mg/100 cm3) 0.480 0.326 0.222 0.151 (1) 确定反应的级数. (2) 求反应的速率常数k和半衰期t1/2.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题附答案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 判断题 1.溶 液 中, 反 应 物 A 在 t 1 时 的 浓 度 为 c 1 ,t 2 时 的 浓 度 为 c 2, 则 可 以 由 (c 1 - c 2 ) / (t 1 - t 2 ) 计 算 反 应 速 率, 当△t → 0 时, 则 为 平 均 速 率。......................................................................( ) 2.反 应 速 率 系 数 k 的 量 纲 为 1 。..........................( ) 3.反 应 2A + 2B → C , 其 速 率 方 程 式 v = kc (A)[c (B)]2, 则 反 应 级 数 为 3。................( ) 4.任 何 情 况 下, 化 学 反 应 的 反 应 速 率 在 数 值 上 等 于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 5.化 学 反 应 3A(aq) + B(aq) → 2C(aq) , 当 其 速 率 方 程 式 中 各 物 质 浓 度 均 为 1.0 mol·L -1 时, 其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在 数 值 上 等 于 其 反 应 速 率。......................................................................( ) 6.反 应 速 率 系 数 k 越 大, 反 应 速 率 必 定 越 大。......( ) 7.对 零 级 反 应 来 说, 反 应 速 率 与 反 应 物 浓 度 无 关。...........................................( ) 8.所 有 反 应 的 速 率 都 随 时 间 而 改 变。........................( ) 9.反 应 a A(aq) + b B(aq) → g G(aq) 的 反 应 速 率 方 程 式 为 v = k [c (A)]a [ c (B)]b , 则 此 反 应 一 定 是 一 步 完 成 的 简 单 反 应。........................( ) 10.可 根 据 反 应 速 率 系 数 的 单 位 来 确 定 反 应 级 数。 若 k 的 单 位 是 mol 1-n ·L n -1·s -1, 则 反 应 级 数 为 n 。...............................( ) 11.反 应 物 浓 度 增 大, 反 应 速 率 必 定 增 大。...............( ) 12.对 不 同 化 学 反 应 来 说, 活 化 能 越 大 者, 活 化 分 子 分 数 越 多。...................( ) 13.某 反 应 O 3 + NO O 2 + NO 2, 正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10.7 kJ·mol -1, △ r H = -193.8 kJ·mol -1, 则 逆 反 应 的 活 化 能 为 204.5 kJ·mol -1。..............................................................................( ) 14.已 知 反 应 A→ B 的△r H = 67 kJ·mol -1,E a = 90 kJ·mol -1, 则 反 应 B→ A 的 E a = - 23 kJ·mol -1。............................................................( ) 15.通 常 升 高 同 样 温 度,E a 较 大 的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倍 数 较 多。..............................( )

第八章化学动力学(2)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2)练习题 一、判断题: 1.碰撞理论成功处之一,是从微观上揭示了质量作用定律的本质。 2.确切地说:“温度升高,分子碰撞次数增大,反应速度也增大”。 3.过渡状态理论成功之处,只要知道活化络合物的结构,就可以计算出速率常数k 。 4.选择一种催化剂,可以使ΔG > 0的反应得以进行。 5.多相催化一般都在界面上进行。 6.光化学反应的初级阶段A + hv P 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7.酸碱催化的特征是反应中有酸或碱存在。 8.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所有性质都不改变。 9.按照光化当量定律,在整个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分子,因 此只能使一个分子发生反应。 二、单选题: 1.微观可逆性原则不适用的反应是: (A) H 2 + I 2 = 2HI ; (B) Cl· + Cl· = Cl 2 ; (C) 蔗糖 + H 2O = C 6H 12O 6(果糖) + C 6H 12O 6(葡萄糖) ; (D) CH 3COOC 2H 5 + OH -=CH 3COO - + C 2H 5OH 。 2.双分子气相反应A + B = D ,其阈能为40 kJ·mol -1,有效碰撞分数是6 × 10-4,该反 应进行的温度是: (A) 649K ; (B) 921K ; (C) 268K ; (D) 1202K 。 3.双分子气相反应A + B = D ,其阈能为50.0 kJ·mol -1,反应在400K 时进行,该反应的 活化焓≠ ?m r H 为: (A) 46.674 kJ·mol -1 ; (B) 48.337 kJ·mol - 1 ; (C) 45.012 kJ·mol -1 ; (D) 43.349 kJ·mol -1 。 4.关于阈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阈能的概念只适用于基元反应;(B) 阈能值与温度有关 ; (C) 阈能是宏观量,实验值; (D) 阈能是活化分子相对平动能的平均值 。 5.在碰撞理论中,碰撞直径d ,碰撞参数b 与反射角θ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0 < b < d ,分子发生碰撞 ; (B) 0 < θ < π,分子发生碰撞 ; (C) 若b = 0,则θ = 0 ; (D) 若b = 0,则θ = π 。 6.由气体碰撞理论可知,分子碰撞次数: (A) 与温度无关 ; (B) 与温度成正比 ; (C) 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 (D) 与绝对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 7.有关碰撞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 证明活化能与温度有关; (C) 可从理论上计算速率常数与活化能; (D) 解决分子碰撞频率的计算问题。 8.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1. 有A 气体和B 气体进行反应,若将A 气体浓度增加一倍,速率增加400%,若将B 气体的浓度增加一倍,速率增加200%,试写出反应式。 2. 下列生成NO 2的反应:2NO +O 22NO 2 其反应速率表示式为 ][O [NO]22 k =v 如果压力增加到原来的两倍,试计算速率之变化。 3. 在抽空的刚性容器中,引入一定量纯A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A(g)?→? B(g) + 2C(g)。设反应能进行完全,经恒温到323K 时,开始计时,测定 求该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 4. 若气体混合物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3,下列反应的初速率变化为多少? 2SO 2 + O 2 → 2SO 3 5. 在308K 时,反应 N 2O 5(g) → 2NO 2(g) + 1/2O 2(g) 的k = 1.35?10- 5, 在318K 时,k = 4.98?10- 5,试求这个反应的活化能? 6. CH 3CHO 的热分解反应是:CH 3CHO(g) → CH 4(g) + CO(g) 在700K 时,k =0.0105,已知E a=188.1kJ ?mol - 1,试求800K 时的k 。

7. 已知HCl(g)在1atm 和25℃时的生成热为-88.2kJ ?mol - 1,反应 H 2(g) + Cl 2(g) = 2HCl(g) 的活化能为112.9kJ ?mol - 1。试计算逆反应的活化能。 8. 某一个化学反应,当温度由300K 升高到310K 时,反应速率增加了一倍,试求这个反应的活化能。 9. 某化学反应,在300K 时,20min 内反应完成了50%,在350K 时,5min 内反应完成了50%,计算这个反应的活化能。 10. 已知在320℃时反应SO 2Cl 2(g)→SO 2(g)+Cl 2(g)是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2.2?10- 5s - 1。试求:(1)10.0gSO 2 Cl 2分解一半需多少时间? (2)2.00gSO 2Cl 2经2h 之后还剩多少克? 11. 在人体内,被酵母催化的某生化反应的活化能为39kJ ?mol - 1。当人发烧到313K 时,此反应的速率常数增大到多少倍? 12. 蔗糖催化水解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2C 6H 12O 6是一级反应,在25℃速率常数为 5.7?10- 5s - 1。试求: (1)浓度为1mol ?dm -3 蔗糖溶液分解10%需要多少时间? (2)若反应活化能为110kJ.mol - 1,那么在什么温度时反应速率是25℃时的十分之一? 13. 反应2NO+2H 2→N 2+2H 2O 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等摩尔的比NO 与H 2混合物在不同初压下的半衰期为 p 0(mmHg) 355 340.5 288 251 230 202 t 1/2(min) 95 101 130 160 183 224 求反应级数。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解:(1)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2.8×10-5=k ×(0.002)a (0.001)b ① 1.1×10-4=k ×(0.004)a (0.001)b ② 5.6×10-5=k ×(0.002)a (0.002)b ③ 由②÷①得: 2a =4 a=2 由③÷①得: 2b =2 b=1 (2)k=7.0×103(mol/L)-2·s -1 速率方程为 (3)r=7×103×(0.0030)2×0.0015=9.45×10-5(mol ·L -1·s -1) 3解: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7.5×10-7=k ×(1.00×10-4)a (1.00×10-4)b ① 3.0×10-6=k ×(2.00×10-4)a (2.00×10-4)b ② 6.0×10-6=k ×(2.00×10-4)a (4.00×10-4)b ③ 由③÷②得 2=2b b=1 ②÷①得 22=2a ×21 a=1 k=75(mol -1·L ·s -1) r=75×5.00×10-5×2.00×10-5=7.5×10-8(mol ·L -1·s -1) 5解:由 得 ∴△Ea=113.78(kJ/mol ) 由RT E a e k k -=0得:9592314.81078.11301046.5498.03?=?==??e ke k RT E a 9解:由阿累尼乌斯公式:RT E k k a 101ln ln -=和RT E k k a 202ln ln -=相比得: ∴ 即加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了3.4×1017倍 因△r H θm =Ea(正) -Ea(逆) Ea(逆)=Ea(正)-△r H θm =140+164.1=304.1(kJ/mol) 10解:由)11(ln 2 112T T R Ea k k -=得: )16001(314.8102621010.61000.1ln 2 384T -?=??-- T 2=698(K ) 由反应速率系数k 的单位s-1可推出,反应的总级数为1,则其速率方程为 r=kc(C 4H 8) 对于一级反应,在600K 下的)(1014.110 10.6693.0693.0781s k t ?=?== - ) ()(2O c NO kc r b a =)()(107223O c NO c r ?=) ()(355I CH c N H C kc r b a =)11(ln 2112T T R E k k a -=)627 15921(314.8498.081.1ln -=a E ) /(75.41046.5656314.81078.113903s mol L e e k k RT E a ?=??==??--36.40298314.810)140240(ln 32112=??-=-=RT E E k k a a 1712104.3ln ?=k k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解析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1. 298K 时,252421 ()()()2N O g N O g O g =+,该分解反应的半衰期1/2 5.7t h =,此值 与25()N O g 的起始浓度无关,试求: (1)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2)25()N O g 转化掉90%所需的时间。 解:(1)因为该反应的半衰期与25()N O g 的起始浓度无关,所以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则 1/21 ln 2t k = ,111/2ln 2ln 2 0.1216()5.7k h t -=== (2)当90%y =时 11111 ln ln 18.94()10.1216190% t h k y = ==-- 2.某物质A 分解反应为二级反应,当反应进行到A 消耗了3 1 时,所需要时间为2min , 若继续反应掉同样这些量的A ,应需多少长时间? 解:对于二级反应 21y k at y =- 当min 231 3 1==t y 时 则 21311111 3min 112min 413k t y a a =?=?=-?- 当 3 2 =y 时 2123213 3 2 1138min 121min 143 8min 2min 6min y t k a y a a t t t -=?=?=-?-=-=-= 3.有反应A P →,实验测得是2 1 级反应,试证明:

(1)[][]kt A A 2 1 2 1 21 0= -; (2)[]2102 1 )12(2 A k t -=。 证明:(1)[][]21A k dt A d r =- = [] [] kdt A A d -=2 1 对上式作定积分 0[] 01/2[][][]A t A d A kdt A =?-? 得[][]kt A A 2 1 2 121 0= -. (2)∵[][]kt A A 21212 1 0=- ∴[][])(2 21210A A k t -= []{[]}[]))12(2 )2 (2 2102102102 1A k A A k t -= -= 4. 在298K 时,用旋光仪测定蔗糖的转化速率,在不同时间所测得的旋光度t α如下 /min t 0 10 20 40 80 180 300 ∞ /()O t α 6.6 6.17 5.79 5.00 3.71 1.4 -0.24 -1.98 试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值。 解:蔗糖水解为一级反应,且011ln t k t αααα∞ ∞ -=- 代入数据,列于下表中 取其平均值 315.14810min k --=? 5.在298K 时,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反应开始时,溶液中酯与碱的浓度都为30.1mol dm -?,每隔一定时间,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其中的碱含量,实验所得结果如下: /min t 3 5 7 10 15 21 25 33[]/(10)OH mol dm ---? 7.40 6.34 5.50 4.64 3.63 2.88 2.54 /min t 0 10 20 40 80 180 300 ∞ /()O t α 6.6 6.17 5.79 5.00 3.71 1.4 -0.24 -1.98 31/(10min )k - - 5.142 4.958 5.160 5.134 5.175 5.318 -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3-1.在1 100 K 时,3NH (g)在金属钨丝上发生分解。实验测定,在不同的3NH (g)的初始压力0p 下所对应的半衰期12t ,获得下列数据 0/Pa p 3.5×104 1.7×104 0.75×104 1/min t 7.6 3.7 1.7 试用计算的方法,计算该反应的级数和速率系数。 解: 根据实验数据,反应物3NH (g)的初始压力不断下降,相应的半衰期也不断下降,说明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或压力)成正比,这是零级反应的特征,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是零级反应。用半衰期法来求反应的级数,根据半衰期法的计算公式 12 12 1 ,1 21,2 n t a t a -??= ??? 即 ()12,112,221ln /1ln(/) t t n a a =+ 把实验数据分别代入,计算得 ()() 12,112,244 0,20,1ln /ln 7.6/3.7110ln(/) ln(1.710/3.510) t t n p p --=+ =+ ≈?? 同理,用后面两个实验数据计算,得 () ln 3.7/1.710ln(0.75/1.7) n =+ ≈ 所以,该反应为零级反应。利用零级反应的积分式,计算速率系数。正规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分别用3组实验数据,计算得3个速率系数,然后取平均值。这里只列出用第一组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即 0100 22p a t k k = = 431001 3.510Pa 2.310 Pa min 227.6 min p k t -?===??? 3-2.某人工放射性元素,能放出α粒子,其半衰期为15 min 。若该试样有80%被分解,计算所需的时间?

王淑兰-物理化学(第三版)【第八章】-化学反应动力学-习题解答教学文案

王淑兰-物理化学(第三版)【第八章】-化学反应动力学-习题解 答

第八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Chemical kinetics) 1.(基础题★)气体反应SO 2Cl 2 = SO 2 + Cl 2为一级反应。在593K 时的k = 2.20×10-5 s -1。求半衰期和反应2h 后分解的百分比。 解:1/25ln 20.693315002.2010t s k -= ==? 5100ln 2.21023600 1.58410c kt c x --==???=?- 0000 1 1.171611.1716100%14.65%1.17161c x x c x c c -===?=--, 4.某二级反应,经过500s 原始物作用了20%,问原始物作用60%时须经过多少时间? 解:根据二级反应速率方程 s t c c s t c c kt c c 3000,4.0'500,8.011000 =====-则 5.证明一级反应完成99.9%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10倍。 证: 0000111ln ln ln10000.001c c t k c x k c k ===-,1/2ln 2t k =, ∴1/2/ln1000/ln 29.96610t t ==≈, ∴一级反应完成99.9%所需时间为其t 1/2的10倍 7.在760℃加热分解N 2O 。当N 2O 起始压力p 0 = 38.66 kPa 时,半衰期为255s ,p 0 = 46.66 kPa 时,半衰期为212s 。求反应级数和时p 0 = 101.3 kPa 的半衰期。 解:利用公式1200lg()lg(255212)1110.9822lg()lg(46.6638.66) t t n p p '''=+=+=+≈''', ∴反应为2级反应

化学动力学基础试题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思考题: 1. (1)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2) 某化学反应式为A +B=C 乙则该反应为双分子反应。你认为(1)和(2)是否正确? 2.有一平行反应 ,已知E 1>E 2,若B 是所需要的产品,从动力学的角度 定性他考虑应采用怎样的反应温度。 3.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这句话对吗? 4.判断正确与否: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5.阿仑尼乌斯经验式的适用条伴是什么?实验活化能E a 对于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含义有何不同? 选择题: 1.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不适用于( )。 (A )以分子数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B )以浓度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C )以压力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D )以表面覆盖度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2.关于反应分子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分子数是实验值 (B )反应分子数不一定和测得的反应级数相等 (C )某反应的反应分子数一定等于该反应的反应物化学计量数之和 (D )实际的反应中双分子反应发生的几率大于单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分子反应一定表现为二级反应 (B )单分子反应一定表现为一级反应 (C )有反应分子数可言的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D )反应分子数不一定为正整数 4.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5. 有如下简单反应 a A + b B →dD ,已知a < b < d ,则速率常数k A 、k B 、k D 的关系为: (A) d k b k a k D B A << (B) k A < k B < k D (C) k A > k B > k D (D) d k b k a k D B A >> 6.对基元反应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基元反应才有反应分子数可言 C B A 1 2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习题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一、简答题 1.反应Pb(C 2H 5)4=Pb+4C 2H 5是否可能为基元反应?为什么? 2.某反应物消耗掉50%和75%时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t 1/2和 t 1/4,若反应对该反应物分别是一级、二级和三级,则t 1/2: t 1/4的比值分别是多少? 3.请总结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各有哪些特征?平行反应、对峙反应和连续反应又有哪些特征? 4.从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时通常有哪几种近似方法?各有什么适用条件? 5.某一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时有限的,且等于k c 0(C 0为反应物起始浓度),则该反应是几级反应? 6. 质量作用定律对于总反应式为什么不一定正确? 7.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写出下列基元反应速率表达式: (1)A+B→2P (2)2A+B→2P (3)A+2B→P+2s (4)2Cl 2+M→Cl 2+M 8.典型复杂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如何? 9.什么是链反应?有哪几种? 10.如何解释支链反应引起爆炸的高界限和低界限? 11.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二、证明题 1、某环氧烷受热分解,反应机理如下: 稳定产物?→??+?+??→??++??→??? +??→?432134 33k k k k CH R CH R CH RH CO CH R H R RH

证明反应速率方程为()()RH kc dt CH dc =4 2、证明对理想气体系统的n 级简单反应,其速率常数()n c p RT k k -=1。 三、计算题 1、反应2222SO Cl SO +Cl →为一级气相反应,320℃时512.210s k --=?。问在320℃ 加热90min ,22SO Cl 的分解百分数为若干?[答案:11.20%] 2、某二级反应A+B C →初速度为133105---???s dm mol ,两反应物的初浓度皆为 32.0-?dm mol ,求k 。[答案:11325.1---??=s mol dm k ] 3、781K 时22H +I 2HI →,反应的速率常数3-1-1HI 80.2dm mol s k =??,求2H k 。[答 案:113min 1.41---??=mol dm k ] 4、双光气分解反应32ClCOOCCl (g)2COCl (g)→可以进行完全,将反应物置于密 闭恒容容器中,保持280℃,于不同时间测得总压p 如下: [答案: 1.1581a =≈;-14-12.112h 5.8710s k -==?] 5、有正逆反应均为一级反应的对峙反应: D-R 1R 2R 32L-R 1R 2R 3CBr 已知半衰期均为10min ,今从D-R 1R 2R 3CBr 的物质的量为1.0mol 开始,试计算10min 之后,可得L-R 1R 2R 3CBr 若干?[答案:0.375mol] 6、在某温度时,一级反应A →B ,反应速率为0.10mol ·dm -3·s -1时A 的转化率 为75%,已知A 的初始浓度为0.50mol ·dm -3,求(1)起始反应初速率;(2)速率常数。[答案:r 0=0.40s -1 ; k = 0.80 dm 3·mol -1·s -1 ] 7、在某温度时,对于反应A+B →P ,当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446和0.166mol ·dm -3 时,测 得反应的半衰期分别为4.80和12.90min ,求反应级数。[答案:2] 8、某二级反应,已知两种反应物初始浓度均为0.1mol ·dm -3,反应15min 后变

【免费下载】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 1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1. 有A 气体和B 气体进行反应,若将A 气体浓度增加一倍,速率增加400%,若将B 气体的浓度增加一倍,速率增加200%,试写出反应式。 2. 下列生成NO 2的反应:2NO +O 22NO 2 其反应速率表示式为 ][O [NO]22k =v 如果压力增加到原来的两倍,试计算速率之变化。 3. 在抽空的刚性容器中,引入一定量纯A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A(g)B(g) + 2C(g)。设反应能进行完全,经恒温到323K 时,开始计时,测定?→?体系总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t / min 03050∞p 总 / kPa 53.33 73.3380.00106.66 求该反应级数及速率常数 4. 若气体混合物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3,下列反应的初速率变化为多少? 2SO 2 + O 2 → 2SO 3 5. 在308K 时,反应 N 2O 5(g) → 2NO 2(g) + 1/2O 2(g) 的k = 1.35?10-5,在318K 时,k = 4.98?10-5,试求这个反应的活化能? 6. CH 3CHO 的热分解反应是:CH 3CHO(g) → CH 4(g) + CO(g) 在700K 时,k =0.0105,已 知E a=188.1kJ ?mol -1,试求800K 时的k 。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

- 2 - 7. 已知HCl(g)在1atm 和25℃时的生成热为-88.2kJ ?mol -1,反应 H 2(g) + Cl 2(g) = 2HCl(g)的活化能为112.9kJ ?mol -1。试计算逆反应的活化能。 8. 某一个化学反应,当温度由300K 升高到310K 时,反应速率增加了一倍,试求这个反应的活化能。 9. 某化学反应,在300K 时,20min 内反应完成了50%,在350K 时,5min 内反应完成了50%,计算这个反应的活化能。 10. 已知在320℃时反应SO 2Cl 2(g)→SO 2(g)+Cl 2(g)是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2.2?10-5s -1。试求:(1)10.0gSO 2 Cl 2分解一半需多少时间? (2)2.00gSO 2Cl 2经2h 之后还剩多少克? 11. 在人体内,被酵母催化的某生化反应的活化能为39kJ ?mol -1。当人发烧到313K 时,此反应的速率常数增大到多少倍? 12. 蔗糖催化水解C 12H 22O 11+H 2O 2C 6H 12O 6是一级反应,在25℃速率常数为催化剂?→??5.7?10-5s -1。试求: (1)浓度为1mol ?dm -3蔗糖溶液分解10%需要多少时间? (2)若反应活化能为110kJ.mol -1,那么在什么温度时反应速率是25℃时的十分之一? 13. 反应2NO+2H 2→N 2+2H 2O 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等摩尔的比NO 与H 2混合物在不同初压下的半衰期为 p 0(mmHg) 355 340.5 288 251 230 202 t 1/2(min) 95 101 130 160 183 224求反应级数。

物化课后习题,第10章,化学动力学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 ——课后习题解答 难度级别:基础★,基础2★,综合3★,综合4★,超纲5★ 关于作业:公式有必要牢记,但是平时作业时最好是自己动手推导出比较简单的公式,而不是直接翻书,找到公式,套公式,这样的解题方式不值得提倡。 1.(基础★)气体反应SO 2Cl 2 = SO 2 + Cl 2为一级反应。在593K 时的k = ×10-5 s -1 。求半衰期和反应2h 后分解的百分比。 解:1/25 ln 20.693 315002.2010 t s k -= ==?(计算有点误差31507 s ), 510 0ln 2.21023600 1.58410c kt c x --==???=?- 0000 1 1.17161 1.1716100%14.65%1.17161c x x c x c c -===?=--, 2.(基础★)镭原子蜕变成一个Rn 和一个α粒子。它的半衰期是1622年,反应是一级。问1g 无水溴化 镭RaBr 2在10年内能放出多少RnRn 的量用0℃,标准压力下的体积(cm 3 )来表示。 解:41 1/2ln 2/0.692/1622 4.27310k t a --===?, 430 0ln 4.2731010 4.27310c kt c x --==??=?-, 0 0 1.00428c c x ∴ =- 1g 无水溴化镭的物质的量为1 0.00259386 mol =,也就是溴离子物质的量 在同一个密闭的容器中 50.00259 1.00428 1.105100.00259x mol x -=?=?- 故1g 无水溴化镭在10年内能放出在0℃,标准大气压下Rn 的体积为 V = ×10-5××103 = 0.248 cm 3 【讨论】(1)元素周期表应该作为一个常用的工具备在身边,Ra 的原子量为226,溴的原子量为80;(2)单位是灵活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目的则是为了方便计算;(3)无水溴化镭RaBr 2不是气体这样在浓度表达上有问题吗 4.(基础★★)某二级反应在a = b 时,经过500s 原始物作用了20%,问原始物作用60%时须经过多少时间 马鞍山,尹振兴,2007,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试题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试题

————————————————————————————————作者:————————————————————————————————日期: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1)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2.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3.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5.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6.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7.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8.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9.若反应 A + B Y + Z 的速率方程为:r =kc A c B ,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不 是双分子反应。 10.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H 2+I 2=2HI 是2 分子反应;(2) 单分子反应都是一级反应,双分子反应都是二级反应。; (3) 反应级数是整数的为简单反应 (4) 反应级数是分数的为复杂反应。 11.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 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12.若反应(1)的活化能为E 1,反应(2)的活化能为E 2,且E 1 > E 2,则在同一温度下k 1一 定小于k 2。 13.若某化学反应的Δr U m <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零。 14.对平衡反应A Y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5.平行反应C B A 21?→??→?k k ┤,k 1/k 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6.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17.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 18.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因此平衡常数也不随温度而改变。 二、单选题: 1.反应3O 2 2O 3,其速率方程 -d[O 2]/d t = k [O 3]2[O 2] 或 d[O 3]/d t = k '[O 3]2[O 2],那 么k 与k '的关系是: (A) 2k = 3k ' ; (B) k = k ' ; (C) 3k = 2k ' ; (D) ?k = ?k ' 。 2.有如下简单反应 a A + b B dD ,已知a < b < d ,则速率常数k A 、k B 、k D 的关系为: (A) d k b k a k D B A << ; (B) k A < k B < k D ; (C) k A > k B > k D ; (D) d k b k a k D B A >> 。 3.关于反应速率r ,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 (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 (D)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 4.进行反应A + 2D 3G 在298K 及2dm 3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 化率为0.3 mol·s -1,则此时G 的生成速率为(单位:mol·dm -3·s -1) : (A) 0.15 ; (B) 0.9 ; (C) 0.45 ; (D) 0.2 。 5.基元反应体系a A + d D g 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d[A]/d t = k A [A]a [D]d ; (B) -d[D]/d t = k D [A]a [D]d ; (C) d[G]/d t = k G [G]g ; (D) d[G]/d t = k G [A]a [D]d 。 6.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 7.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E(g),将2mol 的A 与1mol 的B 放入1升容器中混 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

第八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t v c t V v n t V d d d d d d B B B B def ==ξυ= 式中:d ξ / d t 为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V 为反应系统的体积;v B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B 的计量系数,对产物取正值,对反应物则取负值;c B 为参加反应B 的物质的量浓度。此式适用于恒容反应,反应无中间产物或d c (中间产物)/d t ≈0的反应。 2、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消耗的速率及产物生成速率之间的关系 反应:M L B A 0M L B A v v v v +++= t v c t v c t v c t v c d d d d d d d d L L M M B B A A ==-=-= υ 用参加反应的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其速率常数k 之间的关系: L L M M B B A A //)/()/(v k v k v k v k ==-=- 上式二式适用于恒温、恒容反应,且反应中间产物或d c (中间产物)/d t ≈0。 3、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 β αB A A A d /d c c k t c =- 式中:α和β分别称为反应物A 的分级数和反应物B 的分级数;α+β=n 称为反应的总级数。α和β可分别为整数、分数或者是零,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k A 称为用反应物A 表示反应速率时的速率常数,其物理意义为当c A =c B =1mol ·dm -3时的反应速率。 4、零级反应 速率方程式:-d c A / d t = k 速率方程的积分式:c A,0 -c A = kt 式中:c A,0为反应前反应物A 的初始浓度;c A 为反应进行t 时刻时的反应物A 的浓度。 零级反应的半衰期:t 1/2 = c A,0/2k 5、一级反应 速率方程式:-d/c A / d t = k A c A 速率方程的的积分式:)1/(1ln )/ln(A A 0A x c c t k -== 式中:x A 为反应A 初始浓度c 0经过时间t 的转化率。此式适用于恒温、恒容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t 1/2 = ln2/k 6、二级反应 速率方程式:-d c A / d t = k A 2 A c 速率方程的积分式:A,0A A /1/1c c t k -= 若速率方程为-d c A / d t = k A c A c B ,在任何时刻c A /c B 皆为定值,速率方程的积分式为 A,0A /1/1c c kt -=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 3-1.在1 100 K 时,3NH (g)在金属钨丝上发生分解。实验测定,在不同的3NH (g)的初始压力0p 下所对应的半衰期12t ,获得下列数据 0/Pa p 3.5×104 1.7×104 0.75×104 1/min t 7.6 3.7 1.7 试用计算的方法,计算该反应的级数和速率系数。 解: 根据实验数据,反应物3NH (g)的初始压力不断下降,相应的半衰期也不断下降,说明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或压力)成正比,这是零级反应的特征,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是零级反应。用半衰期法来求反应的级数,根据半衰期法的计算公式 12 12 1 ,1 21,2 n t a t a -??= ??? 即 ()12,112,221ln /1ln(/) t t n a a =+ 把实验数据分别代入,计算得 ()() 12,112,244 0,20,1ln /ln 7.6/3.7110ln(/) ln(1.710/3.510) t t n p p --=+ =+ ≈?? 同理,用后面两个实验数据计算,得 () ln 3.7/1.710ln(0.75/1.7) n =+ ≈ 所以,该反应为零级反应。利用零级反应的积分式,计算速率系数。正规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分别用3组实验数据,计算得3个速率系数,然后取平均值。这里只列出用第一组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即 0100 22p a t k k = = 431001 3.510Pa 2.310 Pa min 227.6 min p k t -?===??? 3-2.某人工放射性元素,能放出α粒子,其半衰期为15 min 。若该试样有80%被分解,计算所需的时间?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练习题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1)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2.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3.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5.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6.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7.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8.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9.若反应 A + B Y + Z 的速率方程为:r =kc A c B ,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不 是双分子反应。 10.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H 2+I 2=2HI 是2 分子反应;(2) 单分子反应都是一级反应,双分子反应都是二级反应。; (3) 反应级数是整数的为简单反应 (4) 反应级数是分数的为复杂反应。 11.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 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12.若反应(1)的活化能为E 1,反应(2)的活化能为E 2,且E 1 > E 2,则在同一温度下k 1一 定小于k 2。 13.若某化学反应的Δr U m <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零。 14.对平衡反应A Y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5.平行反应C B A 21?→??→?k k ┤,k 1/k 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6.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17.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 18.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因此平衡常数也不随温度而改变。 二、单选题: 1.反应3O 2 2O 3,其速率方程 -d[O 2]/d t = k [O 3]2[O 2] 或 d[O 3]/d t = k '[O 3]2[O 2],那 么k 与k '的关系是: (A) 2k = 3k ' ; (B) k = k ' ; (C) 3k = 2k ' ; (D) ?k = ?k ' 。 2.有如下简单反应 a A + b B dD ,已知a < b < d ,则速率常数k A 、k B 、k D 的关系为: (A) d k b k a k D B A << ; (B) k A < k B < k D ; (C) k A > k B > k D ; (D) d k b k a k D B A >> 。 3.关于反应速率r ,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 (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 (D)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 4.进行反应A + 2D 3G 在298K 及2dm 3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 化率为0.3 mol·s -1,则此时G 的生成速率为(单位:mol·dm -3·s -1) : (A) 0.15 ; (B) 0.9 ; (C) 0.45 ; (D) 0.2 。 5.基元反应体系a A + d D g 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d[A]/d t = k A [A]a [D]d ; (B) -d[D]/d t = k D [A]a [D]d ; (C) d[G]/d t = k G [G]g ; (D) d[G]/d t = k G [A]a [D]d 。 6.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 7.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 E(g),将2mol 的A 与1mol 的B 放入1升容器中混 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