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单选

高等教育学单选
高等教育学单选

A卷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把高等教育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高等教育从性质来看是一种(专业教育)。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构是(学园)。

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是(学园)。学园的创办者是(柏拉图)。

世界第一所大学是(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办于(意大利)。

欧洲最早医科大学是(萨莱诺大学)。以研究神学著称的大学是(萨莱诺大学)。

美国最早的大学是(哈佛学院)。美国哈佛学院创建于(1836)年。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萨莱诺大学)。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基础学科是(文科)。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的创办于(1810)年。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是(威廉?冯?洪堡)。

柏林大学的办学方针是学术自由和(教育与科研相统一)。

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创办于战国时期的(齐国)。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是(鸿都门学)。

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设立于中国(汉朝)。

位于湖南长沙的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岳麓书院)。

以下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嵩阳书院)。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是(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862)年。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高等教育学是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国家一般通过制定教育政策、发令等来规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宗旨,这说明(政治)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掌握取决于(政治)。

随着我国对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要求,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选拔和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的要求,这说明了高等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高等教育领域中所谓普及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为(>50%)。

高等教育领域中所谓精英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为(<15%)。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的经济学家是(舒尔茨)。

高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要求,表明高等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高校通过广泛的学术研究可增加新的知识和新的成果,并以教学、出版等形式向社会传播,说明高等教育具有(发展文化)的功能。

在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中,高等学校的第二个职能是(发展科学),该职能始于柏林大学的创建。

18世纪以前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服务社会)的功能。

《莫里尔法案》颁布于(1862年)。“威斯康星思想”的创始人是(范?海斯)。

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专门人才)。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是(发展科学)。

(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高校利用自身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属于(教学服务)。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把高等教育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时期。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目的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说明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1998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导向作用的是(德育)。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教育要为年轻一代完满生活做准备,教给学生有利于生活的科学知识”,这是(斯宾塞)的观点。

“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各种天赋才能的种子得到和谐发展”,这是(裴斯泰洛齐)的观点。(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主张以学生的本性自然发展为目标。

教育要为年轻一代完满生活做准备,这是(个人本位价值观)的观点。

(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观点。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洛克)。

通才教育的特征不包括(针对具体岗位需要培养人才)。

开设综合学科讲座、举办专题讨论会表明通才教育(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

以下属于专才教育特征的是(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

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制)。

高等教育(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高校的系统。

(法国)的高校办学体制特征是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研究生院)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

(学位)制度就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制度,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硕士学位一般授予(文)科。

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的学位共分为(七)科国民政府时期只可授予学士和硕士两级学位的学科是(商)。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于(1980)年。

当前我国的学术性学位按学科门类分为(13)类。

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学位管理工作。

我国学位授予权力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文革后,我国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第一个文件是(《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暂行规定》发布于(1990)年。

我国高等学校全部实现招生“并轨”是在(1997)年。

高校教师的聘任应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

以下属于高校宏观管理内容的是(高等院校的设置)。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是指实施高等教育活动的高校对学校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有意识地调节过程。

以下属于高校微观管理内容的是(科研管理)。

高教管理的(方向性)原则就是高等教育管理要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举措都应该有利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益性)原则就是高教管理必须围绕高校培养目标,科学的组织各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相互配合,减少冲突和内耗。

高等教育管理的(多样性)原则就是高教管理必须根据各类高校或学校内部各单位的任务特点和条件,分别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规划)是指在调查和评价高等教育及其他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的部署和安排。

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出现于(美国)。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国家)主导评估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以(法国)尤为典型。

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以(美国)尤为典型。

(欧洲大陆模式)模式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效管理模式。

B卷

在有关专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指高等学校的学业门类)。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制衡,两者相互制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属于(英国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

(教育)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提供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的调整上。

高教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

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办学和授课时间方式的不同,高等教育可分为全日制大学以及函授大学、夜大、广播电视大学等,这些属于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形态。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国家在新建高校、学科布点和扩大高校办学规模等方面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实施重点扶持政策,这说明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时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这一因素。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高等学校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高等学校教师是专门人才的(培育者)。

“受道在先,学有专攻”体现的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现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身教重于言教”体现的教师是(专门人才对的培育者)。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身教重于言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典范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艰巨性)。

教育教学效果不随教育过程的终结而终结,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离不开其他教师的配合,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群体性)。

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职务结构以(倒金字塔型)为宜。

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教师职务结构以(卵型)为宜。

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的教师职务结构以(金字塔型)为宜。

教师职务结构以倒金字塔型为宜的学校类型是(研究型大学)。

教师职务结构以卵型为宜的学校类型是(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

教师职务结构以金字塔型为宜的学校类型是(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

大学生能够较快地同时代精神产生共鸣,体现了高校学生的(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特征。作为热血青年,大学生热衷社会活动,体现了高校学生的(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特征。大学生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群体行为,体现了高校学生的(群体成员的互动性)特征。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体现了高校学生的(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特征。

高等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高等教育按(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是(专业)。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的所有学科可分为(十三)个门类。

在高等教育中专业以(学科分类)为基础。高等学校的专业一般按(二级学科)划分。

在有关专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专业就是教学科目)。

在有关学科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高等学校的专业门类)。

现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都是按(专业)进行。

(美国模式)的高校管理中,行政权力相对强大,强调规范,实行相对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有关专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专业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

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科目是(侠义的课程)。

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是(广义的课程)。

高校学科建设往往在(一级学科)层面进行。

高校专业设置往往在(二级学科)层面展开。

高校课程安排基本上是在(三级学科)上建构。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学科建设往往在一级学科层面进行)。

学科建设往往在一级学科层面进行

专业设置往往在三级学科层面展开

课程安排基本上是在二级学科建构

专业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59

单选题错题上报标记复查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专业设置往往在二级学科层面展开)。学科建设往往在三级学科层面进行

专业设置往往在二级学科层面展开

课程安排基本上是在一级学科建构

专业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60

单选题错题上报标记复查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课程安排基本上是在三级学科建构)。专业设置往往在一级学科层面进行

学科建设往往在二级学科层面展开

课程安排基本上是在三级学科建构

专业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61

单选题错题上报标记复查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学科建设往往在二级学科层面进行)。学科建设往往在二级学科层面进行

学科偏重知识体系

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

学科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62

单选题错题上报标记复查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专业是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内容)。学科建设往往在一级学科层面进行

专业是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内容

课程安排基本上是在三级学科建构

学科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63

单选题错题上报标记复查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学科偏重活动范畴)。

学科建设往往在一级学科层面进行

专业设置往往在二级学科层面展开

学科偏重活动范畴

学科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64

单选题错题上报标记复查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课程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学科建设往往在一级学科层面进行

专业设置往往在二级学科层面展开

课程安排基本上是在三级学科建构

课程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65

单选题错题上报标记复查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学科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学科建设往往在三级学科层面进行

专业设置往往在一级学科层面展开

课程安排基本上是在二级学科建构

学科是科学知识的分类

66

单选题错题上报标记复查

中世纪大学按照分科进行教学,其中的基础学科是(文科)。

现代高等学校实施教育过程的基本单位是(专业)。

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形式与结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多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是(课程编制)。

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是(确定课程计划)。

课程编制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编制的第三个层次是(编写教科书)。

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教育计划)。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不包括(教育目的)。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不包括(专业培养目标)。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不包括(教师编制)。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不包括(工资分配)。

属于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组成部分的是(课程设置)。

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是(教学大纲)。

规定教学进度的文件是(教学大纲)。

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不包括(目录)。

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材建设)。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课程建设就其内容而言,不包括(校园环境建设)。

课程建设就其内容而言,不包括(校园环境建设)。

课程建设就其内容而言,不包括(学生干部建设)。

课程建设就其内容而言,不包括(学生干部建设)。

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不包括(一流的大学)。

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活动。

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活动。

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下面有关教学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下面有关教学过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是直接经验对的积累过程)。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高等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作为教学规律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教师要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与思想水平,这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这体现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学原则。

C卷

科学研究的环境是(封闭的)。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引导,有效组织,这体现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学原则。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原则。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结构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与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翻转课堂)。

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班级授课制最早的提出者是(夸美纽斯)。

我国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时间是(1862年)。

我国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教师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辅导)。

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上课)。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上课)。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水平的教学制度是(学年制)。

学年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的制度。

学年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的制度。

衡量某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学分制)。

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

教育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

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的活动是教学(测量)。

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的教育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是(总结性评价)。

高等学校发展学科和创建新学科的基本途径是(科研)。

高校科研必须在具体研究项目的过程中不断与市场、企业等需求方保持联系,这体现了(社

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原则的要求。

高校科研必须以应用、开发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这体现了(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原则的要求。

高校科研必须实行教学与科研人员定期互换,这体现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原则的要求。高校科研必须支持科研人员的自选项目和某些有发展前景项目的科研,这体现了(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原则的要求。

高校科研必须在科研经费中划出专用款项用于支持由青年教师,这体现了(支持青年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原则的要求。

高校科研必须提高科技转化率,这体现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原则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

大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目的具有(统一性)。

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弱化)。

课堂教学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

社会实践中学生以(感性的知识获得)为主。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通过对生产、生活的现实参与体验)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教师要坚决按照大纲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这体现了(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原则。

大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贫困地区的活动形式是(智力扶贫)。

不属于专业实习特点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组织大学生结合专业,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接受训练,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的活动是(专业实习)。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要把拓展知识、培养实际技能和锻炼意志品质作为活动的中心目的,同时兼顾社会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体现了(教育效益为主的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原则)原则的要求。

社会实践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善于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这体现了(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原则的要求。

社会实践活动要列入计划系统地安排,并根据不同年级和阶段的特点、要求,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这体现了(系统化、分层进行的原则)原则的要求。

应合理规划与使用有用的活动经费,并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就近就便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体现了(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原则的要求。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

德育的实质就是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向(个体品德)的转化。

德育的实质就是实现(社会规范道德)向个体思想品德的转化。

高校德育所具有的特点是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很强的实践性)。

高校德育所具有的特点是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很强的实践性。

高校德育所具有的特点是(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很强的实践性

德育过程是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将个体(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将个体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原则)是我国高校德育的根本要求。

高校德育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原则)原则。高校德育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这体现了(疏导性原则)原则。

高校德育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这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原则。

高校德育要启发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这体现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原则。高校德育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人而宜,这体现了(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相结合原则)原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德育方法是(说理启发法)。

通过收集事实、数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调查研究法)。

通过情感交流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情感交流法)。

利用具体的人或事来感染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是(榜样示范性)。

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对典型的事物进行实地观察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参观访问法)。

对典型的人物进行采访属于(参观访问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德育课)。

高校德育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体现了德育工作的(精神性)特点。高校德育要不断在内容与方法上改进和创新,这体现了德育工作的(创造性)特点。

高校德育需要长期、细致、耐心地开展,这体现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特点。不属于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是(示范性)。

不属于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是(个体性)。

不属于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是(群众性)。

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4)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1)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2)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3)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3.高等教育的定义: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4.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学生具有特殊性,..职能具有特殊性。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十六大”中的教育方针是怎样规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教育方根的表述是怎样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目的? 我国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加班人。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需注意:(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因而具有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具有宏观和微观的调控。 3.激励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反映的是需要和动机,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这个没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对结果是否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依据只能是高教的目的。 4.高等教育的目的体系: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5、实施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 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就是能够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具体实施方式,即教学工作、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1)教学工作:教学是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2)科研训练: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6.谈谈对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认识: 个人本位论是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的教育目的观点,强调个体的利益和权利,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全面塑造真善美的个人原型。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是不全面的;社会本位论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主张人的教育和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社会化。这种教育观注重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但完全否认对个体的依存,也是不全面的。 7.高等教育的几种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无目的论、辩证统一论。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 1.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政治功能有哪些?文化功能有哪些?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政治功能:培养政治人才,使受教育者政治化,促进社会政治化。文化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新功能。 2.高等学校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大学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是高等学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中心。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是国家科学研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会服务是当代高等学校上述两种职能的延伸。这里所说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服务。总之,高等学校三大职

电大教育学作业2--3答案

《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确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到 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努力消除辍学现象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等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题需注意:本题需要结合你本人所在地义务教育普及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新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有哪些内容。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我们要知道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三)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

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题: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 1895年创办的()。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西学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清华大学 ?正确答案:B 第2题: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 ) A 、西方古希腊时代 B 、中国的殷商时代 C 欧洲中世纪大学 D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C 第3题: ()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 、政治体制 B 、经济体制 C 、文化 D 、人口 ?正确答案:B 第4题: ()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 、培养专门人才 B 、发展科学 C 、服务社会 D 、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高 等 第1部分: 单选((30分)) 教 育 学 模 拟 考 试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正确答案:B 第6题:高等教育入学率()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 3%内B、15% 内C、15%^ 50% D 50%以上 ?正确答案:C 第7题: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正确答案:D 第8题: 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 A、工作 B、情感 C、道德伦理 D、特殊 ?正确答案:D 第9题: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 )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效性D、协作性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和学生 B、教育手段 C、教育方法 D、课程 ?正确答案:D 第11题: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A、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改革教学基本条件 D重视课程管理 ?正确答案:A 第12题:()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岀的特点。 A、专业性 B、教学与科研结合 C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 ?正确答案:B 第13题: ()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A、课堂教学 B、实验操作 C、毕业实习 D、毕业设计(论文) ?正确答案:D 第14题: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 B、难以因材施教 C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 ?正确答案:A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后,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就是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中介(介质、文字、材料、手段)、受教育者。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也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遗传决定的每个个体的特殊性、生长的阶段性以及胜利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内涵 1.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才接收的教育,其前提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完成后才接受的教育;

2.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传授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特点专门设定的知识; 3.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是社会高端文化的组成部分; 4.是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包括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 六、高等教育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高深性(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 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七、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目的、目标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1.国家层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 3.专业院系: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提出更具体的人才知识、能力、品行目标。 八、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1.基本功能 ①育人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来实现人的各方面发展; ②政治功能: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变革 ③经济功能:影响一定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 ④文化功能: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衍生功能 促进社会成员的流动;促进文化交流、重组;成为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安置社会人口。 九、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 1.教学(培养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2.科研: 3.社会服务: 十、高等教育结构: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护理教育学作业2答案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1. 教育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答: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2.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答: 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3.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主导作用规律),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学习知识必须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必须有直接经验作补充。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发展(四)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掌握知识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思想教育促进知识的掌握(五)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课外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教学必须以课内教学为基础,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与有关护理科研项目、实践需要相结合,真正发挥课外教学促进、配合课内教学的独特作用 4.护理教学的基本原则答: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四.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五.统一要求何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六.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5. 行为主义、认知、社会学习、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答:行为主义注重可观察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和强化等在人们行为习得中的作用。主要观点包括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上,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导致 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外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并导致行为改变,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包括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来学习。人本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6.成人教育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对教育的意义答:成人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成人教育有重要启示:相信成人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员探究学习;注重学习效果评价、练习技巧运用和学习动机激发等。合作学习理论:一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三有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有助于教师的提高。7.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 答: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 .认知阶段2.联系形成阶段(强化阶段)3.自动化阶段(自如阶段):二熟练操作技能的练习三操作技能的迁移 8.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运用答: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应用在组织目标教学,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正确应用强 化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

高等教育学整理试题

选择 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p3 2.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出现的时间是……三千年前 p15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p16 4.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的标志是……太学的建立 p16 5.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p18 6.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专业教育,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的四大学科是……文法医神 p19 7.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洪堡 p24 8.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柏林大学 p25 9.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法案是……《莫利尔法案》 p28 10.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p29 11.“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论点的是……威斯康辛大学 p29 1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的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 p29 13.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美国 p29 14.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p32 15.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 p33 16.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通儒院 p33 17.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蔡元培 p33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 p4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 p4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1993年 p41 2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p44 22.阶级关系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利益追求 p45 23.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p48 24.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3 25.制约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4 26.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舒尔茨 p72 2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提出者是……舒尔茨 p72 28.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p75 29.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 p87 30.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归宿 p89 31.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社会本位 p90 32.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p93 33.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p93 34.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 p94 3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p96 36.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p102 37.高等学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职业性 p103 3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p114 39.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

高等教育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0选7,每题1分)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二、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 A.红又专人才 B.理论人才 C.职业型人才 D.技术型人才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 A.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 B.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 C.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 A.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C.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 D.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 A.政治思想教育 B.培养能力 C.素质提高 D.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5.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 A.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灵活性差 D.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6.中国高等学校实( C )。 A.通才教育 B.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D.专才教育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 A.大众化发展 B.英才教育发展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单选 1. 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 387 年创办的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 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答案: B 1. 从上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 的“院系调整” 答案: B 2.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A 、江南水师学堂 B 、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广州同文馆 答案: C 1.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 A 、哈佛大学 B 、柏林大学 C 、麻省理工学院 D 、爱资哈尔大学 答案: B 2. 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为目的的教育的是 A 、自由教育理念 B 、通识教育理念 C 、专业教育理念 D 、职业教育理念 答案: C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答案:B 2. 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 A 、自然科学 B 、人文科学 C 答案: C 1. 学完文学学科的学生,即可称: A 、学士 B 、硕士 C 答案: A 2. 美国的第一所大学 A 、亚历山大大学 B 、哈佛大学 C 、苏格拉底 D 、康德 、社会科学 D 、思维科学 、博士 D 、院士 麻省理工学院 D 、爱资哈尔大学 A 、 D 、四

1.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 、博克 B 、杜威 C 、克拉克?克尔 D 答案:B 2. 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 1.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我国开始进入 A 、一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B 、 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办学、两级拨款、两级管理的体制 C 、 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阶段 D 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 答案: C 2.20 世纪 50 年度初期的院系调整之后,我国进入 A 、 一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B 、 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办学、两级拨款、两级管理的体制 C 、 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阶段 D 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 答案: A 1. 以下是中央集权型优点的是 A 、 有利于中央政府统筹全局,协调区域不均衡问题,提升整体水平 B 、 社会广泛参与,增强了高等教育的市场性和多样性 德雷克?博克 A 、陈鹤琴 B 、陶行知 答案: C 1. 在软件方面,基本逻辑是 A 、“越发达、越复杂” C 、“教育受制于社会” 答案: C 2. 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 A 、“越发达、越复杂” C 、“教育受制于社会” 答案: D B D B D C 、胡适 D 、“现存即合理” 、“突出差异” 、“现存即合理” 、“突出差异” 、蒋梦麟

高等教育学作业

高等教育学作业 3.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修养?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素养? 答: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未来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希望,而这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道德水平、思想风貌、知识能力和教育方式。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素质、综合素质等等。 一、要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自律 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道德应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全面的要求和更强烈的典范性,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成为世界上其余的人们实行节制、仁爱、谦逊、慈悲、严肃、忍耐和克制的榜样”。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骨干人才的重任,他们是全社会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更应该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自律。首先,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他们每个人都应当是遵纪守法的模范。这是对一个大学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其次,他们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精神。其三,他们应该在思想、情操、品行、作风等各方面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这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 高校教师必须有博学的知识,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对于大学教师,学问的问题更显得重要。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知识面,是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除了要精通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知识外,还应包括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自然科学的医学应努力提高人文科学的修养,要尽量开阔自己的视野,做到博学多才,一专多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大学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并通过自己的教学,把最新的科学信息尽快地传授给学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 三、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师生的心灵沟通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此时教育的可接受性力量最强,效果最好。要使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就要以情动情,真诚地热爱、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师德之魂在“教育爱心”,爱学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关心、理解、尊重和严格要求都是师爱的体现。教师爱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高效教师的师爱,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上,体现在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的问题上,体现在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上。 四、提高基本技能水平 高校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授课技能,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素质的一种体现。 教师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说、写和运用几个方面。高校教师应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要学会用丰富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枯燥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在讲课过程中,还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方法上多采用启发讨论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在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中,经常要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书面形式发表出来,用以进行学术交流和理论争鸣,因此,在写好各种教学计划、实验报告、科研总结等应用文的同时,经常撰写学术论文,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同时还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用具,能带领学生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笃行”使各种书本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真知。

湖南高等教育学试题1含答案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考试类别(闭卷) : 题 号 一 二
8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 教学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C 两者相同 B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D 不相干
( B

课程试题(A)
9 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三 四 总 分 评卷人 C 主管者 D 举办者 ( A ) A 办学者 B 管理者
( D

10 1632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 D )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党委集体领导制 2 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服务社会 B 了解国情 C 培养学生 ) 。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C ) A 夸美纽斯(捷克) ; C 皮洛戈夫(俄国) ; 11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 A 主导作用 B 教师中心 C 辅助角色 ( B B 纽曼(英国) ; D 保尔森 ( 德国)。
( A D 咨询者 )

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C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 勤工俭学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B ) D 学习要求 ( C ) D 德育活动 ( D B 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D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 C ) )
3.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13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叫做 A 培养目标 B 教育目的 C 专业目标
D.开发研究 ( C D 100% A 锻炼身体 B 艺术活动 C 教学工作 ) 14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科学研究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外, 最基本的是
4 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量化指标是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的 A 10%以上 B 15%以上 C 50%以上 ) 。
5 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B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15 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是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A 自主发展和建构的主体 6.在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项目评 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 性评价 ( B D、体育 ) ( A) C 独立的探究性的学习者 16 广义课程是指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D 实践环节
7 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智育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1 页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2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C)。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太学” 2、(D)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A)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D)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A)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B)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A)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高等教育方向法 8、(B)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A)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B)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D)。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A)。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A)为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一、单选 1.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格拉底 D、康德 答案:B 2.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答案:C 1.学完文学学科的学生,即可称: A、学士 B、硕士 C、博士 D、院士 答案:A 2.美国的第一所大学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答案:B 1.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 2.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同文馆 答案:C 1.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 A、哈佛大学 B、柏林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答案:B 2.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为目的的教育的是 A、自由教育理念 B、通识教育理念 C、专业教育理念 D、职业教育理念答案:C

1.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博克 B、杜威 C、克拉克·克尔 D、德雷克·博克答案:B 2.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 A、鹤琴 B、行知 C、胡适 D、梦麟 答案:C 1.在软件方面,基本逻辑是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答案:C 2.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答案:D 1.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进入 A、一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B、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办学、两级拨款、两级管理的体制 C、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阶段 D、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 答案:C 2.20世纪50年度初期的院系调整之后,我国进入 A、一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B、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办学、两级拨款、两级管理的体制 C、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阶段 D、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 答案:A 1.以下是中央集权型优点的是 A、有利于中央政府统筹全局,协调区域不均衡问题,提升整体水平 B、社会广泛参与,增强了高等教育的市场性和多样性

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答案 调查题目:关于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正文: 导读: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因为农村的教师都是十分艰苦的,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 一、教师紧缺 我市农村小学在校学生208070人,现有公办教师7226人,平均师生比达到1:30.18,与四川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相比,超过6.58。以现有在校学生数,按照辽宁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计算,应该配备小学教师8817名,而目前实有公办小学教师7226名,缺1591名。加之全市不足23个学生一个班的共有700多个,按照规定一个班不足23个学生应当配备一个教师。 二、工作任务重 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以纳溪区上马镇文昌水口寺村小为例,水口寺村小是由原3个校点撤并而建,现有学生238人,一至六年级分别各一个班,另有一个幼儿班。教师7人,其中代课人员1人(教幼儿班)。6个公办教师中一人已59岁,一人已54岁,其余4人均为25、26岁。现有6个教师每人包一个班,平均每天上6节课,一般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若遇教师到区里、市里学习、开会或生病等情况,他所任教的班就只能由别的教师代管。这里的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教师都是包班教学,既要负责语文、数学、自然、思品、音乐、美术、体育、国防知识、安全教育等近10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批改这些学科的作业以及这些学科的备课。 三、条件艰苦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农村小学教师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据调查,农村小学教师60%左右是XX年以前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由于他们多数是本乡本村人,因此这些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吃住在家里。不是本乡本村的教师一部分在学校提供的简易住房居住,一部分在当地租用民房解决居住问题。 四、工资收入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偏低,一个中师毕业工作5-6年的教师,国家每月发给个人的工资和政策性补贴总共只有693元,扣除医疗保险和各种基金后,个人实际月收入只有600元左右。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一分钱的奖金或其他收入。提高文凭的主要目的是想改变工作环境,调离现在的村小,寄希望于今后能够有机会调到镇中心学校工作。据调查,水口寺村小近30年来,先后有三、四十名年轻教师分配到那里工作,但是工作的时间都不长,工作时间最短的只有一学期,来这里工作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出水口寺村小学。 鉴于我市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以上问题,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生存状况。要使农村村小教师安心工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实行农村小学教师本土化。一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补充农村教师时,尽最大可能将已经毕业的合格中师生直接安排到本乡本村任教;二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专门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就是根据本乡农村教师的需求情况,将当地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定向培养,分别进行三年或五年师范专业教育,毕业后直接安排回本村任教。 第二、从实际出发,农村小学教师按照《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中师毕业即可成为合格学历。对已经符合规定学历的毕业生已在教师岗位和长期在农村小学代课学历达标的代课人员,应当直接聘为公办教师或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聘用为公办教师,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小学任教。 第三、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农村教师常年包班教学,超负荷工作,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作为区县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特殊津贴,提高农村村小教师的待遇,以此吸引和稳定更多的村小教师。 第四、足额配备农村合格教师。国家规定农村小学按1:23.6的标准配备教师,不足23个学生的班应当配备1个教师。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按标准足额配备教师的情况下,应当适当考虑机动编制。因为教师必须要参加市、区县的业务培训学习、开会以及女教师产假、病假等情况,一个教师包一个班,其中任何一个教师因公或有事离开学校,这个班就没有教师上课。因此在考虑配备教师时,应当适当留有余地。 <教育学>作业一答案 一、辨析题:××√××× 二、论述题: 1、(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

2019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A 、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康德 标准答案: B 2、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30 分) A 、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标准答案: C 3、下列属于教养性教育的是(30 分) A 、思想政治教育 B、研究方法课程 C、心理健康教育 D、专业课程 标准答案: A,C 1904 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30 的基本任务不包括分) A 、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标准答案: C 美国的第一所大学(30 分) A 、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 B 二 、 多选(共 1 道试题,共 40 分) 艺修辞”学,校包括,: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 “三(分40) A、文法 B、修辞387 年创办的学园被(30 分)

C、辩证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 A,B,C 从上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A 、 一 B 、 二 C 、 三 D 、 四 标准答案: B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30 分 ) A 、 江南水师学堂 B 、 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 、 京师同文馆 D 、 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 C 二、多选(共 1 道试题,共 40 分) 蔡元培于 1917 年初 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 (40 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 分) A 、 整顿学风,更新师资 B 、 倡导学术自由,推动学术研究 C 、 推动“学”与“术”的分离,改革教学 D 、 实行教授治校 标准答案: A,B,C,D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 (30 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分 ) A 、 学生自治理念 B 、 教授治校理念 C 、 学术自由理念 D 、 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 C 您的得分: 30 分 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是 (30 分 ) (30 分 )

高等教育学考试练习题

高等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1、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始于(B)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A)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3、1632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 A、夸美纽斯 B、纽曼 C、皮洛戈夫 D、保尔森 4、早期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围绕(D)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 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第二章、1、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是(A) A、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人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B、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高等教育的人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C、中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高等教育的人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D、中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人的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2、(C)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把这一理论广泛用于对高等教育问题的探讨,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A、西奥多 B、夸美纽斯 C、舒尔茨 D、亚当.斯密 3、(D)是系统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的经济学者。他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系统论述了其教育经济思想。 A、西奥多 B、夸美纽斯 C、舒尔茨 D、亚当.斯密 第三章、1、马克思主义关于(A)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 A、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B、素质教育理论 C、理论联系实践理论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2、(D)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内在准则。 A、社会需要 B、教育规律 C、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D、个体需要 3、(B)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方向保证。 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美育第四章、1、高校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设立一定的岗位,采取一定的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叫做(B) A、教师使用制度 B、教师聘任制度 C、教师任用制度 D、教师培养制度 第五章、1、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B、) A、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B、教书育人 C、从事科研工作 D、为社会服务 2、高等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要素是(D)。 A、教师和家长 B、校长和教师 C、校长和学生 D、教师和学生 3、(A)年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转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明确了各级教师的职责。 A、1986 B、1987 C、1988 D、1989 第六章、1、(B)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 A、广义的课程 B、课程体系 C、狭义的课程表 D、课程结构 2、(A)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 A、课程建设 B、教学方法 C、教学内容 D、多媒体建设 3、(D)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 B、学生 C、校长 D、课程 第七章、1、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B )。 A、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灵活性 D、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2、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C)。 A、备课 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3、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称为(A) A、学年制 B、学分制 C、学年学分制 D、学制第八章、1、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经验和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从而巩固知识,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是(B)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自学指导法 2、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来酒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属于(A) A、发现教学法 B、问题教学法 C、案例教学法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