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怎样的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怎样的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怎样的中国文化

2012年5月24日,传来“美国要求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限期离境”的消息,彼时,本刊记者正在泰国曼谷采访多元文化高峰论坛,论坛参加者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宗教界人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长Katalin Bogyay亦在参会者之列。

一天前,Katalin Bogyay还在大会发言中强调“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信仰都有不同,必须互相尊重,才能更和睦相处。”来自澳洲的净宗学院院长徐业鸿教授,则在发言中引用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一句话,“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需要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境遇到底怎样?这成为采访的重心。

当北极熊遇到猎犬

当一只北极熊遇到一条猎犬,会发生什么故事?我们看到一张图片,图片上猎犬用前肢搂着北极熊的脖子,北极熊则把头歪向一侧,好像生怕因为自己体积太大,而弄伤了猎犬。这张照片,是摄影师在北极跟踪了一星期才拍到的,他发现北极熊和猎犬就像好朋友一样,经常在一起玩耍。

“任何物种都有善意的种子,不仅是人类。他们不是生来就冲突,他们也会分享友谊,和睦相处。我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印度人,祖母是天主教徒,我自己是伊斯兰教徒,现在为中国的佛学教育部门工作,我真的很开心。”当汉尼夫在大会发言中,展示那张照片,并说出这句话时,听众席响起一片掌声。

汉尼夫,是澳洲净宗学院多元文化部的负责人。净宗学院成立于2002年,创办者是来自台湾的徐业鸿教授,学院坐落在澳洲昆士兰省的图文巴,旨在弘扬孔孟之学与大乘佛法。

到图文巴之前,汉尼夫是新加坡政府的公务员,主要工作是协调各宗教之间关系,化解冲突。2009年,汉尼夫受净宗学院之邀,辞去新加坡的工作,到图文巴开展新的多元文化交流与协作。

图文巴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城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常住人口虽然只有十多万人,却有八十多个民族,一百多种语言,他们有着不同的血统与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

汉尼夫至今记得第一次去图文巴的印象生活在那里的人很闭塞,只有你先伸出手,对方才会跟你握手,他们不会主动跟别人交流。

在图文巴工作两年多的汉尼夫收获颇丰。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部门,每周六都举行“温馨晚宴”,当地不同种族、文化、宗教的人士,都可以自愿来参加。他们的温馨晚宴吸引了很多以前不善交际的本地人。

今年3月的第二周,汉尼夫在周二的时候临时决定,当周周六的温馨晚宴要编排一场文艺演出,为此汉尼夫打电话给当地的居民。在当地,如果有人很仓促地发出邀请,对方一般都会说,“没有时间”。但是,汉尼夫却没有遭到拒绝。那个周六的晚上,节目丰富多彩,有土著歌舞,也有年轻女士们的合唱团,以往只有一百人左右的温馨晚宴,当晚来了大约400

人。

汉尼夫还告诉记者,就在两周前,有一位当地警署的高级官员也主动来参加晚宴,他还带来了一个蛋糕,分给大家吃。令汉尼夫都感到意外的是,蛋糕是那个警官亲手制作的!

我没有笑话他

5月25日,会议结束的当晚,宋宝兰女士作为参会者,承担了一些主办方志愿者的工作,忙前忙后,大约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等宾客散尽,她才坐下来吃饭。

她是华裔马来西亚人,上世纪30年代,她的父辈为了避开中国的战乱,到南洋谋生,来到马来西亚,本希望挣到钱后可以回家,但是之后的战乱加上政治运动,让他们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只好留在了马来西亚。

宋宝兰是第二代移民,她在马来西亚出生,但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已过中年的她短发齐耳,穿一套深色制服,态度干练又温和。她现为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专职教师。

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是2009年在马来西亚政府注册的教育机构,主要面对小学生,在学校之外,教授伦理道德补习课。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前来,每星期一次课,每次一个半小时。

宋宝兰教课的课本是《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孩子的启蒙课本,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正如它的总叙中所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列述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宋宝兰告诉记者,教育中心选择《弟子规》作为教材,为了熏陶孩子,化解冲突,培养他们与别人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育中心在课下,让家长把观察到的学生的言行记录下来,然后与中心的教师沟通。家长们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通常是琐碎的事情,但给了教育中心老师们很大的鼓励。

有一位家长告诉宋宝兰,当她的孩子经过他以前经常去玩的一家网吧门口时,低下头,走过去,然后跟妈妈说,“斗闹场,绝勿近”。还有的家长告诉宋宝兰,他的孩子在学校拿着一支已经用得很短的铅笔写字时,其他同学笑话他,“你家里这么穷,连铅笔也买不起。”他的孩子说道“要节俭。不浪费。”

宋宝兰告诉记者,马来西亚是个宽容的地方,作为移民,他们保留了自己中文的名字和语言,虽然她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华文明的根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了下来。

“我父亲是客家人,他从小教育我们‘宁可人负我,切勿我负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年轻人要有骨气,不能有傲气,要自强不息。’我的父亲虽然文化不深,也很少说话,但他说的都是传统文化。”

在到教育中心做教师之前,宋宝兰在马来西亚的一家广播电台做播音员,为了来这里,她辞掉了播音员的工作。

“马来西亚本地人为棕色人种,中国人的眼睛和皮肤跟他们都不一样。以前,讲到自己是中国人很没有自信,因为会被认为吵闹、没有礼貌、落后,所以,华裔都很想学英语。但是,即使学了英语,染头发,甚至戴有颜色的隐形眼镜,在别人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黄皮肤的华人。没有自己的文化,自己就没有根,会被人看不起。”宋宝兰说。

“但当我们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越有自信,因为老祖宗原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在国外的年轻人学汉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来肯定有出路。”宋宝兰说她将来还会深入学习《论语》《中庸》《老子》等。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家,马来西亚本地人一出生,自然而然就成为伊斯兰教徒。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教授中华传统文化,会不会受到抵制呢?

“当然不会。”宋宝兰回答说,“《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它是所有文化和民族的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其实,《可兰经》和《圣经》中都有类似的内容,只是比较零散,比如,伊斯兰教教导信徒不能对父母大喊大叫,在父母面前走过要低头弯腰,而《弟子规》把它浓缩在很短的篇幅中,把做人的抽象道理,具体为家庭中的仪轨。”

在马来西亚,华侨占总人口的25%左右,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从2009年建立至今,已经培训过四五百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华裔学生。当教育中心用英文上课的时候,也会有马来西亚的孩子来听课。

有一位学生家长还告诉宋宝兰她九岁的儿子,从学校回到家里,对她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成绩考得不好,所有同学都笑他笨,但是,妈妈,我没有。”

(摘自《嘹望东方周刊》2012年第21期)

注意国外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和影响

注意国外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和影响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近几年明显加快,虽然全球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快捷,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影响。甚至改变和同化我们的文化以及生活。我们正在逐渐淡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意识,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并积极宣传我国的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文化影响保护意义 国外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过洋节日、崇拜洋文化,目前这种趋势正在愈演愈烈,甚至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节日和文化正在遭遇着极大的冲击,一些有识之士对此表示担忧。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光是学生和年轻人,许多成年人也热衷于这种洋文化。在大街上给父母、给恋人买苹果橙子的比比皆是。一些酒店、商店也都时兴过洋节,一些单位开联欢会、布置会场圣诞气氛也都很浓。过洋节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新时尚,这种浪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相比之下,我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正在逐步淡化。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洋节日受国人欢迎甚至崇拜的现象?分析原因有三个:一个是一些年轻人思想里的传统意识差,满脑子都是追求时髦,虚荣心强,认为外国的东西就是比中国好。另一个是与商家炒作有直接关系。每年当这些洋节日来临期间,商家为了大赚一笔,自然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大肆宣传,刺激消费者。另外还有就是一些人喜欢跟风,认为别人都这样了,我也应该这样,跟潮流吧,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现在我们的一些青少年把国家之责任不放在心上,只知道娱乐、消遣和时尚。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洋节、洋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呢?我们应该让青年和小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要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和传统优文化的熏陶教育,让他们传承这些优秀的本土文化。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坚持传统文化不动摇,坚守我们的中国特色的文化阵地,有效防止洋节日的侵袭。同时也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广大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回归,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其次也要加大对一些商家的管理,防止出现过度的炒作行为。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把清明节、五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纳入了法定假日之中,这是国家对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信号。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中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思索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思索 一为什么展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古老文明式微与当代人的“精神缺钙” 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并以前为世 界文化和整个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其他文化无法企及的卓越贡献。公元前4世纪后,汉字就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成为通行 于这些国度的唯一公用文字以及国际交往的通用文字。随着汉字的流传,中国的典章制度及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亦传播于各国, 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圈或东亚文化圈。[1]232事实上,中国文化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影响至今仍然可见。此外,中国的哲学思想、科学技术以前对欧洲文化产生过长远影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曾 指出笛卡儿的以太旋涡学说与宋明关于气的学说惊人地相似,他把气 论称为前笛卡儿的笛卡儿哲学,并推测笛卡儿曾受到宋明哲学的影响。[2]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他称赞孔子“卓然不以先知自诩,绝不认为自己受神的启示, 他根本不传播新的宗教,不求助于魔力”。伏尔泰还仿照元曲《赵氏 孤儿》编写了诗剧《中国孤儿》。[1]240-241另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正如马克 思所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 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 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 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3]遗憾的是,在日益世界化的今天,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日渐式微。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地位显著攀升、国际影响 力持续扩大,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 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 中国文化的输出相对落后,中外文化传播很不对等。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及世界化的影响,我国社会文化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加上报纸、广播、电影、

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没有走向世界,但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怎么看待历史现象与现实的差异呢? 中国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这怎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 乾隆皇帝晚年时,英国使者马噶尔尼来华要求通商,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把人家赶了回去。中国人相当自信,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好的。一个基本的事实也是,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没有走向世界,并没有影响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研究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化确实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 第一,独立发展。能够影响它的外来文化基本局限于周边地区。 第二,延续性。地中海沿岸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经过外族屡次入侵,连土著居民都被替换,早期文化无法一脉相承。中国文化虽然不是最古老的,但它的延续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主要原因是外族很难进入中国。 第三,自我满足。中国文化适应农耕社会,人们感到很满足。 第四,自信。古人自以为中国是天下之中,认为自己比什么都强,不屑于放眼世界。 第五,同化能力。在中国,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都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例如,女真族南下之后,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这个少数民族味道十足的名字改为完颜旻。例如,满人从马背上打下江山,而到了清朝后期满族人里擅长骑射的已经不多。不仅军事征服者如此,宗教也要经过中国化才能传播。例如,观音菩萨的形象由于承载了送子的祈望而由男变女。例如,飞天原本是裸体的,在克孜尔千佛洞里还能看到早期的裸体形象,东渐到了敦煌已经半裸,等到了中原大地就衣冠整齐的了。例如,基督教原本不允许崇拜形象,利玛窦在传教时改为允许中国信徒拜祖宗、拜孔子,基督教才得以在中国发展。 第六,开放而不传播。即允许外国人前来学习,但是中国不到外国传播文化。历史上中国人出使外国总是偶然的,张骞通西域,是政治任务;玄奘西行,是为了取经。 上述情况或理由,是不是能够说明中国文化没有走出去的必要了? 不是!我已经说了,上述情况适应的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一个由于地理条件同世界相隔绝的社会,而不是今天的中国社会。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地球村的一员;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大踏步走向工业化、大踏步走向开放的社会。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 结论就是: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 在我们热烈谈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能不能先冷静一下,问一下自己: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从国学热,到讨论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有一种声音很大,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去影响世界。什么叫影响世界?如果把它理解为是要改变人家,很多外国人是有宗教信仰的,你能通过传播中国文化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能用中国文化拯救世界吗?在我们看来,有些国家的人,有着不可理喻的观念,我们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吗?他们好像也没有这样的要求。 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能否因此就说它比其他文化更优秀呢?精神文明各有千秋,不能说中国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优秀。物质文明一般是可以比较的。但物质文明不是单纯的物质,像饮食、服装文化都已经超出了饱暖的基本需求,其中有着许多精神文明的内涵。例如茶是物质文明,但喝茶的方式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物质文明往往与精神文明并存,精神文明不存在可比性,但存在真、善、美等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不管一个国家如何强大,它的文化都不可能主宰世界。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发展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还是已故的费孝通先生的话讲得对,文化交流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同外部世界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据称,早在文明的初期,居住在当今中国的边疆居民,就同外来势力有了非常广泛的文化交流与接触。这些文化接触不仅来自陆陆,也有来自海上。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化传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样式,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重要、最深层和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影响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这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与相容。文化传播和相容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过程。文化的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促成了文化整合、文化增值、文化分层、文化变迁和文化积淀。 由于各自都有着渊远的历史,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的影响可以说在汉代就有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着之中有以为很有名的欧洲人叫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特别是最近十几年,西方文化越来越渗透到国人的生活之中,从肯德基、可口可乐这些快餐文化,好莱坞、走秀这些精神文化,到圣诞节、情人节这些西方节日,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中。 圣诞节可以说是国内最“火爆”的一个西方节日。其实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在欧美国家,圣诞节已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但是在毫无根基的中国,圣诞节绝却被一群自以为和西方人过当一个节日就能显示出自己的那多么大的优越感的众多无知儿童活生生地变成了“狂欢夜”,更可悲的是根据前新闻的调查,很多人连圣诞节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中国社会调查所目前公开一项调查表示,有90%的青年人表示今年会过圣诞节,37%的人表示同春节,元宵节一样把过圣诞节当成一种习惯。现在对于圣诞节越来越热衷,甚至超过了中国自己的节日,造成端午节等中国重大传统节日被列为别国遗产。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火的同时,我国像端午、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它们的味道却一年比一年平淡。在传统节日这块,西洋文化在神州大陆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至少在这快领域,文化的交融更多的体现成了侵占。正如著名作家流沙河说的一样,传统节日目前处境尴尬,而洋节却备受推崇,每逢洋节,那种喧嚣让人瞠目结舌。而每逢端午、重阳、中秋,却相当冷清,让人痛心疾首。 可喜的是,面对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可以看到国家和大众中不乏保护传统文化的声音,“道,德”是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做事准则,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不仅不会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动摇,反而会更加突出。其实吸收外来文化而且会多少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外国文化服务于中华传统文化。比如之前提到的圣诞节,如果我国的传统节日保护得更好,这些洋节日完全可以补充或强化很多我国原有节日给我们的欢乐和满足,让外来文化的冲击起到补充的作用,而不是侵占。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战胜自然。西方征服自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圣经,那容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人是站在自然之外的,有统治自然的权力;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人要在征服自然的艰苦斗争这才能求得生存。中国文化传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人与客体对象的融合,从而达到无我无对象的水平;西方文化传统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为我所用。要达到中国文化所尊崇的至高境界,其负载形式通常都是比较柔和的“琴棋书画”等“高雅”技术。而排斥经世

韩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

韩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样一个与中国有着几千年联系的国家,各种认同感必然会导致这样一种流行文化的盛行。但是,我们还是不禁会问:为什么韩国文化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席卷全国并形成潮流?其实,从文化背景来说,中国和韩国自古以来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族群上就有很深的渊源。通过几千年来的交流与融合,造就了两国极为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知识信仰。因此,两国之间的文化很容易被对方认同。再者,即便是在相近的文化也有差异,韩国文化所流露出的人情世态、风俗时尚和文化蕴含,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也就是导致“韩流”在中国流行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我们所欠缺和需要学习的地方。 一、韩国影视:与众不同的自强精神 其实,对韩国文化在中国的广泛流行,究其根源,韩国影视首当其冲,正是它的流行为“韩流”的跨国之旅创造了条件。中国和韩国自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后,1993年第一部韩剧《嫉妒》在中国cctv 播出,此后一系列有关家庭伦理,男女爱情的韩国电视剧开始出口中国,从此“韩流”开始了。此后,《星梦奇缘》《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等一系列韩剧的陆续引进,在中国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韩剧到底会对我们国家产生怎样的影响,应怎样对待韩剧也值得中国人深思。 首先物质上带来了经济效应,带来了空前的收视率。走在各大

城市的繁华地带,可以看到很多专门出售韩式服装的专卖店。尤其是年轻人,往往把韩式服装看作时尚的风向标。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很多大城市,兴起了韩国料理热。韩国料理味道独特,观众看到那些俊男靓女在韩剧中享受韩国料理的美妙神情,自然也想要亲身尝试一下。无形中带动了韩国的旅游业。导演们的镜头下,韩国是个美丽富饶的国家,看惯韩剧的中国观众自然也想身临其境地感受韩国的美丽风光。对于韩国旅游,韩国政府巧妙利用影视的影响,一度掀起中国游客去韩国旅游的热潮。 从更深的层面上说,精神上对中国观众的价值观产生影响。韩剧中很多故事向我们传递强大的现代意识,即强调个体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对个体的充分尊重,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父亲又父亲的人生,自己要有自己的人生”,意思是每个人应该由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自己要走的路。自强精神也是韩剧中明显表现的一种价值观。乐观的态度来自于积极向上的精神,来自于对自己的信心,对前途的信心,韩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轻松开了的感受,更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使生活多姿多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而中国人应该从中吸取韩剧精华部分。贴近生活,讲道理不说教是其一大特色。一些中国内地电视剧有很浓的说教意味,故事有些脱离生活,让人感觉不是让观众看的,而是为政治服务的。另外,中国电视剧古装戏,战争戏,历史戏太多,现代生活剧太少,离现实生活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语文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语文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关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节选自《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删改) 6.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促进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调研报告

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促进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调研报告 xxxx《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5日05版)2015年5月,我们随“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与‘一带一路’建设”调研组赴比利时、西班牙和埃及三国调研,了解我国在布鲁塞尔、马德里和开罗设立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状况,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海外文化中心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独特作用,为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目标作出更大贡献。调研期间,拜会了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驻西班牙大使吕凡和驻埃及大使宋爱国,与驻上述三国文化参赞进行了深度交流,实地考察了布鲁塞尔文化中心、马德里文化中心和开罗文化中心,观摩了文化中心的部分活动,听取了长期从事中国文化交流传播工作的专家、当地有关媒体代表以及国内媒体驻外记者的意见,较为全面准确地了解了目前我国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1.海外xx文化中心功能及发展历程 在国外设立文化中心是世界主要国家战后普遍采用的文化“走出去”方式,是其宣传和推广本国文化、传播思想价值理念、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文化中心面向驻在国主流社会,覆盖各个阶层,围绕“文化交流、教学培训、思想对话、信息服务”等职能,常态化开展活动,全面、协调、持续地推广和传播本国文化,并为文化的交流互鉴和民心沟通提供稳固的平台。 西方主要国家早在20世纪中叶就开始在国外设立文化中心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影响力。 目前,英国已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30个文化中心,德国在92个国家设立了150多个文化中心(歌德学院),法国在91个国家设立了144个文化中心,美国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推广场所8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设立了37个文化中心。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成立60年来,为在全世界传播推广德国语言文化,帮助德国摆脱“二战”纳粹阴影,树立和平发展的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遭遇的现代困境 在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文治教化、礼乐典章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强调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到了近现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使对中华文明的守护更多地体现在对家国的捍卫上,文化的发展也因社会的动荡一度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平台,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文化承前启后地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相较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的古国文明,现代中国文化的渗透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显得比较薄弱和有限了。除了文化的发展与推广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不可一蹴而就外,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片面认知与刻板印象。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取,不但反映了编纂国对于异国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该国人民的历史视野与文化胸襟。西方国家业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者,其传媒“霸权”地位导致一旦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进行非公正、不客观的宣传,就会使受众形成带有偏见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推广。就拿法国来说。很多法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神秘”是他们谈起这个文明古国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而谈到中国历史,不少人对于儒家思想与汉唐文化印象模糊,但提起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文化大革命”却都能说上几句。究其原因,大多数法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仅仅源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而法国初高中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涉及中国的内容非常的少。用该国一位教师的话说就是,在初中部分的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完全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国度”。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尽管单独有一章用来介绍中国,但其所论内容十分有限,介绍与评点非常片面,尤其是对我国“民主”与“人权”状况的横加批评,更是导致法国民众至今对中国存在偏见与歧视的重

韩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43600082.html, 韩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孙晓倩王盈崔广兵 来源:《商情》2014年第51期 摘要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了我国绝大部分 的都市时尚人群——近几年,这股风潮愈演愈烈,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我们随处都可以听到温馨或激情的韩国流行音乐;在各个城市出现了众多韩国风味的餐馆、酒吧、韩国风格的服装精品小店;一些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穿着宽大衣裤,跳着韩国街舞的年轻人,也时常与我们擦肩而过。新的社会现象催生了新的词语,“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就是浸透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同时在中国的所有外境文化,毫无疑问的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是主导。“韩流”就像“寒流”一样,带来风暴。无论是饮食文化、传统文化、还是娱乐文化、都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中国民众生活,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韩流饮食文化娱乐文化影响如何对待 一、饮食文化 现在大街上的韩国美食店随处可见,一些具有营养价值的韩国料理如参鸡汤,杂烩,吸引了一大批注重营养的用餐者。韩国料理已经和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成为了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又一异域餐饮。从饮食文化来看,很多中国人最后习惯了韩国美味,比起中国的传统美食,我们不断推崇的中国菜系,仿佛失去了它的诱惑力,泡菜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与泡菜相关的各种韩国风味登上了美食佳肴的舞台。很多人只是从众心理,当然很多中国民众把它看成一种时尚,也有着对外来文化的好奇。 二、娱乐文化 1、娱乐文化之韩剧 韩剧三宝是之韩国电视剧的演绎套路,从最开始的“车祸、癌症、治不好”的套路,逐渐演进到“长腿、养眼、纯土豪”、“星星”效应 (1)“炸鸡”拯救饲养业。在遭遇新一波H7N9的“禽流感”打击之后,家禽业一度陷入低谷。但自从《星星》播出后。“炸鸡和啤酒”套餐就奇迹地火了起来。 (2)奢侈品被迫全亚洲调货。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奢侈品行业走衰退路。不过,自从《星星》热播后,因为女主角千颂伊几乎每一集都变着花样穿出各种奢侈品,引无数粉丝疯狂追赶,导致奢侈品的销售额直线上升。

形势与政策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和建议要点

安阳工学院 《形势与政策》课程 社会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题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和建议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市场上,表现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的竞争上。显然“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差距还非常明显,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体上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规模总量偏小、结构不尽合理、营销手段落后,特别是缺乏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怎样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如何让我们的文化产生经济价值,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文化、全球化、走出去、竞争力、经济价值 一、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走出去”首先是在经济领域提出的一个战略,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党的十四大。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对外贸易多元化”、“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等就是“走出去”战略的核心概念。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此次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会加速影响和融合。在此意义上说,文化也存在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这意味着

论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西方节日在西方的庆祝方式和在中国庆祝方式的对比 摘要:世界文化发展博大精深,节日是文化的最好体现,不同节日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西方节日同样体现了其优秀的文化渊源。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加强,西方节日在东方国家的发展,如圣诞节、情人节早已被中国人接受,在理解方式和庆祝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本土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极好机遇的同时,也涉及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话题。西方文化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发的文化危机,是不可忽视的。如何保住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本国民族自信心,尤其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关键词:西方节日,庆祝方式,传统习俗,民族自信心 目录:(一)西方节日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庆祝方式 1.以圣诞节、情人节为例,描述节日来由和传统庆祝方式 2.节日如何为中国人接受和庆祝方式的变化 (二)两种文化的结合,前人如何看待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1.西方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可忽视. 2. 提倡中西文化交流,不应死守传统 (三)本人观点 1.论述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中国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丧失的严重性 2.论述外来节日在移民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的影响 3.发扬传统节日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 正文:<“节”最初在汉字中是指植物叶与枝交接的部位,就如中所言:“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动物的骨骼衔接出也叫节——骨节。以此引申出的一年之中的节日则意味着具有关键而特定的意义。日历上如果没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突然变得没有了期待,我们的日子会过得单调沉闷>(1)(耿卫忠 2006:1)。节日的庆祝方式体现了一种文化的浓缩,透过各个地域的节日文化及习俗,了解各地的民族历史及其文化渊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感受着不同节日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西方节日文化凭着悠久的历史,作为西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现西方国家、民族历史及其文化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透过西方的节日文化及习俗,可以充分认知西方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而加强我们与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沟通与了解,促进改革开发的成果和国际间的交流。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结合与渗透,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被中国人所认知。80年代还离我们很远的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在潜移默化中已悄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以其欢快的气氛和特殊的纪念意义吸引着广大年轻一族。 <情人节是用来纪念古罗马修士瓦伦丁(Valentine)。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将瓦伦丁投入地牢,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那天刚好是2月14日。>(具体可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743600082.html,/question/20262182.html)。如今在情人节这天,中西方庆祝节日的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通常在这一天,亲朋好友,父母子女、老师同学都会以玫瑰花,

分析韩国文化

分析韩国文化"韩流"为何会在中国发展 1、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很多历史上的相同之处,两国都在东亚文化圈内,有着儒家的文化传统,这也是韩国文化相比欧美西方文化,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的原因。但是因为韩国文化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也限制住韩流文化的繁荣局限于东亚圈范围之内。 2、韩国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的高度支持。韩国政府一向重视发展本国的民族文化,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本土文化的输出,韩流文化的兴起之后,在韩国的许多名牌大学开设了韩流文化研究的研究生专业,用于发展输出韩国文化。 3、韩国的经济发展,韩剧中的情景,使我们看到人均年收入2万美元的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一些年轻人所向往的追求。 4、韩国的歌曲中,和大陆,港台的歌曲中许多单一的情感表白不同,有许多强调青年人个性发展,以及对未来向往的有益内容。 一,韩国的文化特点 韩国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这是接触了中国的文化才逐渐开化而有今日的。特别是韩剧的发展,更是赢得了国际的声誉,这一方面是因为它立足本土,坚守着东方的文化传统和美学标准。另外还和现代的时尚相结合。传统的元素能够使人们对传统产生追忆,而现代时尚又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这符合现实的社会特征。另一方面,韩剧综合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底蕴,日本的故事情节,再加上众多的俊男美女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且制定了“环环相扣,互为引擎”的国际市场定位策略。这就给韩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例如《大长今》中就渗透着“孝悌仁爱”,“乐善好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伦理规范,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随着韩剧的流行,“韩流”风开始盛行,中国各大城市的韩国料理店,服饰店等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甚至许多青少年都想着去韩国旅行,这都给韩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可见韩国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

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 【作者】许启贤 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一股研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近些年,这一热潮又和我国国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热”结合起来,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关注和研究国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讨论的问题、观点及其讨论情况,对我们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发展情况 国外的中国传统文化热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最为突出。 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地现在有许多研究孔孟思想的学会和研究所。他们把研究中国儒家思想与日本现代化结合了起来。1987年,日本文部省资助了一项《东亚比较研究》的大型研究计划。在第一次会上,项目负责人、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岛岭雄说:“应在新的现代化论的框架中,重新考虑支持日本人行为方式的儒教性因素的有效性。”为了把经济搞上去,日本许多思想家企业家主张用儒家伦理精神激励人们。日本著名的伦理研究所创始人凡山敏雄在会员必读的《人类幸福之路》一书中,就引用了不少中国传统美德的语录。他用《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语录激励人们不要怕苦难。用《史记》中的“得时难而失之易”的话,教诲人们爱惜人生,爱惜今日。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近代经济的最高指导者”的涩泽荣一,他一生按孔子《论语》精神倡导和实践的企业精神,在日本影响很大。在他所著的被誉为“商务圣经”的《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说:“《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打算盘是利,《论语》是道德”,主张义利合一,不可分离。成立于1970年的日本松下电器商学院,处处以儒家经典为学习内容。该院的研修目标就是《大学》中的“三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竭尽全力地实践商业道德,至诚无欺地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实现尽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沟口雄三在去年北京举行的“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中说:“现在,人类面临着利己主义还是共生主义问题。这正是儒学再次崛起的契机,因为儒学才是关注人类最根本问题的思想。儒学的共生主义正体现在‘达己必先达人’的精神中。” 在新加坡,从8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1982年春节,李光耀总理就号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道德,并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治国之道”。教育当局宣布在中学三、四年级开设《儒家伦理》课,以培养具有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一代人。1988年10月,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又提议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充满儒家伦理精神的《共同价值白皮书》。该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为:(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韩国,儒学思想早在汉唐时代就传入朝鲜半岛,影响很大。创建于公元992 年的国子监,1398年更名为成均馆,1946 年改建为成均馆大学。该校现在仍以儒学为宗旨,以仁义礼智为校训。该校一年级学生都必须学习《儒学原理》。中央有成均馆,各郡县则设乡校300多所,利用寒暑假对中小学生进行儒家修身和忠孝仁爱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并且他们把儒家道德和企业经济发展结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 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 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 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 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 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 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 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 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 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 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

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 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 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 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 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 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 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 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 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 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 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 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 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 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 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 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

从“四大名著”看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从“四大名著”看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近年来,从政府到民间弘扬中华文化的声音渐增,这既是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也是综合国力继续提升的自然选择。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域外传播之类的语词在学术界已有细流成河之势,著作、论文、科研项目渐成体系。实业界,在西方文化产品丰厚回报的效应之下,在主流媒体对文化市场前景的描绘之中,正期待着盛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够带来巨额的利润。一定程度上说,无论理论界还是实业界,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中华文化的弘扬显然不仅指向国内,还同时指向东西方的海外空间。 中华文化悠久深厚,从海外影响来看,无论汉唐还是明清,其传播内容都十分丰富。近年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复兴之势初起,即便如此,若要进行全面考察,一时也难以尽述。这里姑且选择中华文化之一点,即文学作品的“四大名著”,来管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若干现状与特点,并从这一角度,提几点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看法。四大名著在国内的爱好者、研究者众多,影响之大无需讨论。不仅如此,从一些学者的研究来看,其海外传播时间早,译本多,影响大。近年来,“四大名著”的海外传播又有了一些变化与新特点,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中有一定代表性,就此进行分析,对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或有一些可借鉴之处。 近年来“四大名著”海外传播的情况及特点 近年来,“四大名著”在海外的传播呈现“立体”图景。总体上来看,其数量有所增加、方式更趋现代,这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步调有一定一致性。但四大名著在海外的传播各自又有显著的差异性,综合来看,其影响以《西游记》为最,《三国演义》次之,《红楼梦》再次,《水浒传》最小,这些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四大名著”海外传播的特点,可以得到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些许线索。 1.传播区域的近与远。 “四大名著”在海外东西方文化圈的传播有明显的不同。东方文化圈内,日本、韩国、东南亚多国,对“四大名著”的爱好者多,接受程度高,理解深,表现形式多样。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演义》,日本的“三国热”不仅是热,而且形成了热潮。电影、电视、戏剧方面,上演有关“三国”的节目异彩纷呈;不少学者对《三国志》研究从纯学术转人应用研究,于是《三国志兵法与中国人》、《三国志的英雄与日本最高领导人》、《三国志—商业学的宝库》等书籍纷纷出版……在韩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也几乎是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关帝庙和武侯祠。1相对而言,西方文化圈内对“四大名著”了解较深的通常是海外汉学学者,普通民众或大众媒体大多停留在表面或者只对其某一侧面有所了解。2006年,刘心武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演《红楼梦》文化,谈及演讲《红楼梦》对中美的文化交流能起到什么作用时,刘心武 1何建新,《国外的三国演义热》,《华人时刊》,1997年第5期。

韩国文化传承相关

长期以来,韩国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不仅韩国,古代日本、古代朝鲜受中国的文化影响都很大。并且在古代,越南、朝鲜曾经是中国的属国。——最近几十年以来,韩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世人瞩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韩国人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振兴需要的时间要短一些,而文化的振兴则要长久的多。而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在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之外,文化的影响更为长远。出于这种文化上的焦虑,韩国文化界意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先天不足,是非常自然的。这个时候,有人开始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入手,寻找本民族的痕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次,“端午祭”也好,“韩医”也好,虽然源头出自中国,但是在韩国本土都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对于这种现状,国内的人士了解的也许不是很多。比如“韩医”,是不是就完全等于中医?显然不能用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如果“韩医”确实在中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自己的特色,那么,我们的指责似乎就有些牵强。至于风俗习惯,中国有句俗话,“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自己的特色。在这种前提下,贸然指责他人也是不明智的做法。 当然,郑在书教授的观点明显带有民族主义的特色。中国神话影响了韩国神话,还是韩国神话影响了中国神话,这本身并不重要,这恰恰说明中国和韩国长期以来交往很多,彼此影响很大。韩国学者到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根”,恰恰是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骄傲。但是,郑在书教授一味强调韩国神话对中国神话的影响,显然带有狭隘的地域偏见,实际上是由于文化自卑而导致的文化焦虑的一种表现。甚至不值得大家评论。 第三,韩国人对文化的重视,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争夺”,恰恰在提醒我们一些问题。中国的经济出现大规模的发展和变化,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换句话说,中国国内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也没有多少年。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仪”。经济发展了,文化上的繁荣就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此,有关方面应该加大对文化的财政投入,努力引导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加大公益性文化产业和文化设施的建设。 韩国人对文化的重视、甚至对传统文化争夺,提醒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让有益的文化传承继承下去,建立合理的文化发展机制,保证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 实际上韩国的好多民俗节日,过去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譬如说清明节、韩师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现在他们都在过,春节传过去以后,韩国人也进行了适合自己民族情况的改造,他也在过春节,但是相对来讲,过得并不大,过得最大的是中秋节,就是八月十五,为什么?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2011年12月31日 09:0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年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下简称文化中心)建设快速推进,目前正式开放的已达9个。他们在所在国常态化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关注和欢迎。有读者想了解这些文化中心是怎样的机构、主要开展哪些活动、如何与之接洽等,本报记者日前就上述问题对文化部外联局侯湘华局长进行了访谈。 ——编者 为什么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 侯湘华局长介绍说,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现实需求,是对外文化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国家文化地位、扩大其影响力和软实力、加深相互文明对话和认同的传统而有效的做法。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文化中心的建设,多次考察文化中心或见证其奠基仪式、文件签署等,并对此项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 文化中心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起步和发展的。1988年,我国在毛里求斯和贝宁设立了文化中心。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与埃及、法国、马耳他、韩国、德国、日本、蒙古、英国、印度、意大利、西班牙、泰国、俄罗斯、墨西哥、新加坡、罗马尼亚、土耳其、塞尔维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匈牙利等21个国家的政府签署了设立文化中心的政府文件。目前共有9个文化中心正式运营。 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它是在驻在国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的国家文化中心 通过举办演出、展览、文化节、影视周、图书节、旅游推介会、体育赛事、产品展示会等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介当代优秀艺术成果。配合驻外使领馆举办各种活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文化精神和价值观进入驻在国主流文化视野,进入驻在国社会生活和公众的情感世界。 它是向驻在国提供全方位资讯的国家信息服务中心 与国家图书馆等权威机构合作,利用互联网、数字多媒体向驻在国公众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发展和当代社会生活等;定期组织讲座、研讨会、报告会、影片欣赏等活动,增进驻在国公众对中国文化作品、社会现象以及价值观的了解、理解和认同;与驻在国开展图书、信息交流与合作,向公众提供中国信息咨询与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