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第1章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第1章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第1章

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2013-03-30

第1章电力传动系统基础

1.1 电力传动系统的目的、要求和分类

主要讨论电力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一.电力传动及其基本组成

1.传动

以原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行,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古代动力的来源是人力、畜力。后来出现了借助于风力、水力传动的生产机械。再以后,发明了热机(蒸汽机、内燃机、柴油机),就以高温蒸汽为动力。直到十九世纪出现了电能,就以电能为动力带动生产机械,从此,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气动、液压传动、电动(电力传动或电气传动)

电力传动

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行。

早期的机械能来源于水力、蒸汽。比如,水车、蒸汽机车等。电、电机出现以后,由于电能具有变换、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都非常方便、经济,而且易于大量生产、集中管理和实现自动控制的优点,就由电力传动代替了水力和蒸汽。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量的生产机械采用电力传动,电力传动极为普遍,约占80%。如机床、汽车、电车等。

2.电力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力传动系统是电气与机械综合的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电动机及其供电电源——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2)传动机构——把机械能转化成所需要的运动形式并进行传递与分配

3)工作机构——完成生产工艺任务(或称为执行机构)

4)电气控制装置——控制系统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来工作,并对系统起保护作用或进行更高层次的自动化控制。

工作机械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车床的主轴做旋转运动,龙门刨床的工作台做直线往复运动,吊车的卷扬机构做上下直线运动,冲剪床的执行机构做简谐运动。在电力传动系统中,原动机是电动机,一般做旋转运动。通过传动机构可获得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

以车床为例的电力传动系统如图1-1所示。

图1-1 车床的电力传动系统示意图

绘成方框图如图1-2所示。

— 1 —

图1-2 电力传动系统方框图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工艺对电力传动系统在准确性、快速性、经济性、先进性等方面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电气控制设备,使电力传动自动化得到不断发展。(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即改造为数控机床,即为一例。) 二.电力传动的类型与发展概况

1.电力传动的类型

1)成组传动

由一台电动机通过一根长轴(俗称“天轴”)传动全车间的一组生产机械。从电动机到各个生产机械的能量传递以及在各生产机械之间的能量分配完全用机械方法,靠天轴及机械传动系统来实现。电动机远离生产机械,车间里有大量的天轴、长皮带和皮带轮等。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大,效率低,灰尘大,劳动条件与卫生条件很差,而且不安全,易出事故。另外,一旦电动机出现故障停机,成组的生产机械将停车,全车间就停产。所以,成组传动是最初的一种陈旧落后的电力传动方式。

2)单机传动:单电动机传动

由一台电动机单独传动一台生产机械。这样,电动机与生产机械在结构上配合密切,可以用电气方法调节每台生产机械的转速,从而进一步简化机械结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易于实现生产机械运转的全部自动化。但是,一台生产机械往往又具有几个不同的运动。例如,车床,就有刀架的横向移动,纵向移动和主轴的转动。单电动机传动方式不便于各种运动的分别调节,而且使传动机构复杂化。

3)多机传动:多电动机传动

由多台电动机分别传动一台生产机械的各个运动部分。即每一个执行机构用单独的电动机传动。这样,生产机械的机械结构大为简化,克服了单机传动的缺点。

综上所述,电力传动系统的发展,也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规律,从最初的成组传动,经过单电动机传动发展为现代电力传动的基本形式——多电动机传动。

按照电力传动系统中所用电动机种类的不同,电力传动系统又可分为直流电力传动系统和交流电力传动系统两大类。直流电力传动系统以直流电动机为原动机,交流电力传动系统以交流电动机(包括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为原动机。

2.电力传动系统的发展概况

交、直流两大电力传动系统。在电力传动系统发展史上,一直是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交替发展。(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有了直流电,十九世纪末出现交流电) 直流电力传动系统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如起动性能和调速性能很好。因此,直流传动在对起动、制动、正反转、调速等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应用得很广泛。目前,直流电力传动系统已基本完善,处于繁盛的阶段。

但是,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相比,有两方面的缺点:

首先,直流电机在单机容量、电压等级、转速等方面不如交流电机高,见表1-1。

表1-1 直流电动机与交流电动机性能对比

单机容量 电压 转速

直流电动机 1,400kW 1,000V 3,000r/min

交流电动机 几万到几十万kW 6,000~10,000V

几万到几十万(r/min) 其次,直流电动机结构复杂、价格较贵、维护困难,安装环境有一定限制(不能用于恶劣环境,如有爆炸气体及尘埃的场合)。

由于以上直流电动机的缺点,使得直流传动在很多场合受到限制。而交流电动机在以上几方面都优于直流电动机,并且考虑到电能的产生及输送多为交流电能,所以交流电力传动系统收到人们的重视。

在电力传动发展史上,交流电动机的速度调节曾经被认为是相当困难的(整流、逆变中所用器件问题)。近年来,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给交流调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而,近年来,交流电力传动系统已成为世界电力传动研究的中心课题,其技术也日趋成熟,处于扩大应用、系列化的新阶段。

三.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是一门专业课。电力传动技术横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学科,并融合了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传动的基本运转性能、电动机选择等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及实验技能,同时为今后学习《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等专业课以及以后的专业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1.2 电力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正确拟定和应用运动方程式是研究电力传动系统的基础。电力传动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在推导运动方程式时,首先从最简单的电力传动系统来分析。最简单的电力传动系统是电动机的转轴与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直接相连,工作机构是电动机的负载,这种简单系统称为单轴电力传动系统。其中电动机与负载为一个轴、同一转速,如图1-1所示。 J L Ω T L

图1-1 单轴电力传动系统 大部分电动机所做的运动为旋转运动。根据力学中的刚体转动定律单轴电力传动系统的转动方程式为

dt d J T T L Ω=- (1-1) 式中

T ——电动机的转矩,单位为牛·米(N ·m);

T L ——工作机构(负载)的转矩,单位为牛·米(N ·m);

J ——系统的转动惯量,单位为千克·米2(kg ·m 2);

Ω——电动机的角速度,单位为弧度/秒(rad/s); t ——时间,单位为秒(s);

T -T L ——动态转矩;

J d Ω/d t ——惯性转矩。

式(1-1)称为单轴电力传动系统运动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在工程计算中,经常用转速n 代替角速度Ω来表示系统的转动速度,用飞轮惯量(或称飞轮矩)GD 2代替转动惯量J 来表示系统的机械惯性。

Ω与n 的关系为 602n π=Ω (1-2) 式中 n ——电动机的转速,单位为转/分(r/min)。

J 与的GD 2关系为(转动惯量等于质量与惯性半径平方的乘积) g GD D g G m J 442

22=?=ρ= 或 GD 2=4gJ (1-3)

式中 m ——系统转动部分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 ——重力加速度,一般,g =9.80m/s 2;

G ——系统转动部分的重量,单位为牛顿(N),G =mg ;

ρ——系统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半径,单位为米(m);

D ——系统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直径,单位为米(m),D =2ρ。

把式(1-2)、(1-3)代入式(1-1),化简后得 dt dn GD T T L ?=-3752 (1-4) 式中 GD 2——系统转动部分的飞轮惯量或称飞轮矩,单位为牛·米2(N ·m 2);

(另一种表征转动体惯量的物理量)

375——一个有单位的系数,单位为m/(min ·s)。

式(1-4)是工程计算中使用的电力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当电力传动系统做直线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直接得到系统做直线运动时的方程式

dt dv m F F L =- (1-5)

式中

F ——主动力(N);

F L ——阻力(N);

m ——直线运动物体的质量(kg); v ——运动物体的速度(m/s) 1.3 电力传动系统运动的分析

通过电力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可以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

1.3.1 电动机的转矩

已知电动机的轴上(输出)功率,可以计算出电动机的转矩 ()m N n P .P T ?=Ω=559 (1-6) 式中 P ——电动机的轴上(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

若电动机功率的单位是千瓦(kW),则 ()m N n P T ?=9550 (1-7)

式(1-6)、(1-7)求出的转矩是电动机轴上(输出)的转矩,与电磁转矩T em相比,差一个电机的空载损耗转矩T0,在工程计算中,可以忽略这个差别,即可认为由式(1-6)、(1-7)求出的转矩就是电磁转矩。

在应用运动方程式时,必须注意各量的正负号。首先规定某一旋转方向为正,与此相反的方向即为负。电机产生与正向旋转一致的转矩为正,当电机作为电动机工作时,产生正转矩,带动生产机械工作;电机在制动状态工作时,产生负转矩,它与系统转向相反,起制动作用。

1.3.2 负载转矩

至于负载转矩的符号,考虑到运动方程式(1-4)中,T L前已有负号,所以取:负载转矩与运动正方向相反的为正,而与运动正方向相同的为负。

生产机械工作机构的负载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T L=f(n),称为负载的转矩特性。负载的转矩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典型类型:

1.恒转矩负载(constant torque load)的转矩特性

所谓恒转矩负载的转矩特性,就是指负载转矩T L与转速n无关,即当转速n变化时,负载转矩T L保持常值不变(|T L|=const)。恒转矩负载有以下两类:

(1)反抗性恒转矩负载

其特点是工作机构转矩的绝对值大小是恒定不变的,转矩的性质是阻碍运动的制动性转矩,即:n>0时,T L>0(常数);n<0时,T L<0(也是常数),且T L的绝对值相等。其转矩特性如图1-2(a)所示,位于第Ⅰ、Ⅲ象限内,在转速为零时,转矩是不连续的函数。摩擦力产生的转矩、切削金属的阻力转矩都是反抗性恒转矩负载。

(2)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其特点是工作机构转矩的绝对值大小是恒定不变的,而且方向不变,当n>0时,T L>0,转矩的性质是阻碍运动的制动性转矩;当n<0时,T L>0,是帮助运动的拖动性转矩。其转矩特性如图1-2(b)所示,位于第Ⅰ、Ⅳ象限内,是一条直线。重物产生的转矩、弹性体(如弹簧)在压缩、拉伸或扭曲时发出的转矩等都是和系统的位能有关系的,故称为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n n

00

T L T L

(a)(b)

图1-2 恒转矩负载的转矩特性

2.通风机负载的转矩特性

通风机、水泵、油泵和螺旋桨等,其转矩的大小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即T L∝n2。其转矩特性如图1-3所示。

T L T L

图1-3 通风机负载的转矩特性 图1-4 恒功率负载的转矩特性

3.恒功率负载的转矩特性

所谓恒功率负载的转矩特性,是指负载的转速与转矩的乘积为常数,即负载的机械功率 P =T L ΩL =T L 2πn L /60=常数。实际上负载转矩与转速称反比,T L ∝1/n 。其转矩特性如图1-4所示。

车床进行切削加工,精加工时,需要较小的吃刀量和较高速度,粗加工时,需要较大吃刀量和较低速度,其工艺要求的负载是恒功率负载。轧钢机轧制钢板时,小工件需要高速度低转矩,大工件需要低速度高转矩,这种工艺要求的负载也是恒功率负载。显然,从生产工艺要求的总体看是恒功率负载,但具体到每次加工,却还是恒转矩负载。 以上所述恒转矩负载、通风机负载以及恒功率负载都是从各种实际负载中概括出来的典型的负载形式,实际的负载可能是以某种典型为主或几种典型的结合。例如,实际的通风机主要是通风机负载特性,但是其轴承摩擦又是反抗性的恒转矩负载特性,只是运行时后者数值较小而已,如图1-5所示。再如,起重机在提升和下放重物时,一般主要是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T L

图1-5 实际的通风机负载的转矩特性

1.3.3 动态转矩与惯性转矩

式(1-4)中等号左端是电动机转矩与负载转矩的差,它改变系统的转速,称为动态转矩;等号右端称为惯性转矩。在系统加速时,电动机发出的转矩除克服负载转矩外,还要提供动态转矩,为系统惯量储存动能做功。电动机转矩和负载转矩是决定运动性质的主导因素,而动态转矩是其作用结果。

当T =T L 时,即

dt

dn =0,电力传动系统处于恒速运行的稳定状态(或静止); 当T >T L 时,即dt

dn >0,电力传动系统处于加速运行的过渡过程; 当T <T L 时,即dt dn <0,电力传动系统处于减速运行的过渡过程。 1.3.4 电力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n =f (T )称为机械特性。不同的电动机有不同性质的机械特性,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也可以画成机械特性曲线。各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将在后面章节中阐述,现在分析电力传动系统的稳定运行问题时,先认为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已知。直流他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一条直线,如图1-6曲线1;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一条曲线,如图1-6曲线2。

T

图1-6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为使电力传动系统正常工作,系统必须是稳定的。所谓稳定,是指系统受到干扰后(如负载变化,或电压、电阻等电气参量变化),有回到稳定平衡状态的能力。从电力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可知,系统稳定运行即恒速不变的必要条件是动态转矩为零,即

n 不变,T =T L 分析系统运行情况时,往往把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负载转矩特性画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两条特性的交点,称为工作点。系统受到干扰后,若能回到原来工作点上继续稳定运行,则该工作点为稳定工作点。否则,为不稳定的工作点。电力传动系统在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负载转矩特性的交点上,并不一定都能稳定运行,也就是说,T =T L 仅仅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系统要想稳定运行,还需要电动机与负载的两条特性在交点T =T L 处配合得好。对于一个电力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T =T L

并且在T =T L 处,dn dT dn dT L < (1-8)

图1-7给出了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带恒转矩负载时,有两个工作点A 和B ,其中A 点是稳定工作点,而B 点是不稳定的工作点。

图1-7 鼠笼异步电动机的稳定工作点 图1-8 电力传动系统稳定工作条件的确定

n T L T

T

n

为了证明这个结论,我们从一般情况讨论。图1-8给出的电动机转矩T 与负载转矩T L 的两条特性曲线,其交点处是平衡的,即T =T L 。当系统受到干扰后,平衡状态就被破坏。当只考虑系统的机械惯性时,电力传动系统的工作决定于运动方程式 dt

dn GD T T L ?=-3752

假设系统受到干扰后,转矩和转速的增量为ΔT 、ΔT L 和ΔΩ(Δn )。在微小偏差的情况下,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负载的转矩特性可以用交点处的切线代替,这样就可以写出

n dn

dT T ??=

? n dn dT T L L ??=? 将运动方程式写成增量的形式

dt

n d GD T T L ?=?-?3752 dt

n d GD n dn dT n dn dT L ?=?-?3752 积分后,得 t GD dn dT dn dT L e n n 3750-?=? (1-9)

其中 ?n 0—干扰后转速变化的初始值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工作,必须使当t →∞时,转速偏差?n →0。为此,式(1-9)中指数应为负值。由于转动惯量J 必为正值,所以稳定的条件是 dn dT dn dT L < (1-10)

dn dT 和dn

dT L 分别代表平衡交点处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负载转矩特性各自的切线对转速轴夹角的正切函数tg ?1和tg ?2,即

dn dT =tg ?1 , dn

dT L =tg ?2 代入式(1-10),可得

tg ?1<tg ?2 (1-11)

也就是说,系统的稳定条件是:电动机机械特性对转速轴倾斜角的正切函数,要小于负载转矩特性的倾斜角的正切函数。

根据这个条件可确定图1-8中的B 点是不稳定的工作点

为使电力传动系统稳定运行,一般要求tg ?1为负值,即要求电动机具有下降的机械特性。

1.4 多轴电力传动系统的简化

实际的电力传动系统,大多数电动机是通过传动机构与工作机构相连,而不是直接联接的。这是由于许多工作机构为完成工艺过程需要较低的速度,而电动机为提高其经济技术指标做成高速的,因此,在电动机轴与工作机械轴之间加入了减速装置。图1-9(a)所示起重机的传动系统,它由电动机、齿轮减速机构和卷筒等组成,其中齿轮为二级减速机构,其速比为j 1,j 2,传动效率为η1,η2。这个系统中有三根转速不同的转轴,其转速分别为n ,n 2和n f 。三根轴上的转矩、飞轮惯量也都不一样。在分析该三轴系统时,应分别对每一根转轴列写出它的转动方程式,三个转动方程式联立求解,便可得出系统的运行状态。 显然,对于多轴电力传动系统,上述方法是相当麻烦的。为了简化多轴系统的分析和计算,通常把负载转矩和系统飞轮惯量等折算到电动机轴上来,变多轴系统为等效的单轴

系统,列写一个转动方程式进行计算,其结果与联立求解多个方程式的结果完全一样。例如把图1-9(a)所示的多轴系统,简化为图1-9(b)所示的等效单轴系统,把负载转矩T f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变为T L ,这时T L 可看成为一个等效负载的负载转矩;把系统各轴上的飞轮矩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变为一个总飞轮矩GD 2。折算的原则是:保持系统的功率传递关系及系统贮存的动能不变。一般,把转矩和转动惯量等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去,在极少数情况下,折算到工作机械轴上去。

(a)多轴系统(起重机传动系统)

(b)等效单轴系统

v 工作机构

图1-9 电力传动系统的简化 1.4.1 转矩的折算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仍以图1-9(a)所示的起重机传动系统为例。把作用在卷筒上的转矩T f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应该使折算前后的功率保持不变。在折算中用效率η来考虑传动机构中的损耗,则有

T L Ωη=T f Ωf

即 602602f f L

n T n T π=ηπ 则有

f L T j T η?=1 (1-12) 式中 T L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

T f ——工作机构(卷筒)上的负载转矩;

Ω 、n ——电动机轴的角速度、转速; Ωf 、n f ——工作机构轴的角速度、转速; j ——由电动机轴到工作机构轴的传动比,j =Ω/Ωf =n /n f 。

1.4.2 力的折算

也可以把直线运动的力F 直接折算为旋转运动的转矩。根据两种运动形式功率相等的原则,可知

T L Ωη=Fv

则有

η=ηΩ=n Fv Fv T L 55.9 (1-13)

1.4.3 转动惯量和飞轮矩的折算

为把多轴电力传动系统简化为单轴系统,需要把各轴上的转动惯量折算到电动机轴上。折算时应该使折算前后系统贮存的动能保持不变。一般有

2

222211222

121212121k k M M J J J J J Ω++Ω+Ω+Ω=Ω 则有 2222211111k K M j J j J j J J J ++++= (1-14)

考虑到飞轮矩与转动惯量的关系,

又有

222222212122k k M j GD j GD j GD GD GD ++++= 式中

J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J M ,Ω——电动机的转动惯量,角速度;

J 1…J k ,Ω1…Ωk ——各传动轴上的转动惯量,角速度;

j 1…j k ——电动机轴到各传动轴的传动比。

一般地说,传动机构各轴以及工作机构轴的转速要比电动机轴的转速低,转动惯量的折算与转速平方成反比,因此尽管可能有很多根轴,但它们的转动惯量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后数值不大,是系统的次要部分。而电动机转子本身的转动惯量,却是系统转动惯量的主要部分,其值可以从产品目录中查到。因此,在实际中为了减少折算的麻烦,往往可以采用下式估算系统的总转动惯量

()f M J j J J 211+δ+= (1-15)

式中 δ——考虑传动机构转动惯量的系数,δ=0.1~0.2;

j ——由电动机轴到工作机械轴的传动比,j =Ω/Ωf ;

J f ——工作机构的转动惯量。 在工程计算中,经常使用飞轮惯量GD 2,则式(1-15)可写成 ()222211f M GD j GD GD +δ+= (1-16)

1.4.4 质量的折算

有时需要把直线运动的质量折算到旋转运动的飞轮惯量,根据能量不变原则,有 222121mv J =Ω

22Ω=v m J (1-17)

或 2226024v g

G n g GD =??? ??π? 22

2365n Gv GD = (1-18)

例1-1 在起重机传动系统中(如图1-9),电动机的转速n =980r/min ,GD 2M =70N ·m 2,卷筒转速n ω=70r/min ,GD 2ω=3000N ·m 2,重物质量m =500kg ,提升速度v =1.5m/s ,卷筒至电动机轴的传动效率η=0.8,减速器的飞轮惯量和钢绳质量忽略不计。试求:

(1)重物的作用力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转矩;

(2)电动机轴上的总飞轮惯量。

解:(1)重物反应到卷筒上的作用力

F =

G =mg =500×9.8=4900N

重物的作用力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转矩为

53.898

.09805.1490055.955.9=??=η=n Fv T L N ?m (2)电动机轴上的总飞轮惯量

()222

22222225.899805.1490036570980300070365m N n Gv j GD GD GD m M

?=??+??? ??+=++=ω *1.5 变转动惯量和变质量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有些电力传动系统具有变化的转动惯量。例如曲柄连杆机构,它是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直线运动部分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可有式(1-17)求得,即 22

Ω=v m J

在稳定工作时,电动机的角速度可认为变化不大,但直线运动部分做简谐运动,速度v 由零到么噢以最大值,然后又减速到零。因此,这部分的转动惯量是变化的。

利用动能定理可得出这类系统得运动方程式。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2202Ω-Ω=-J J A A L (1-19) 式中

A ——电动机做的功;

A L ——负载做的功; 22ΩJ ——系统储存的动能;

Ω0——运动初始角速度; 2

20ΩJ ——系统储存的初始动能。 式(1-19)中右面代表系统由Ω0初始速度变到速度Ω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能量对时间的导数是功率,把式(1-19)对时间求导,得 dt

dJ dt d J P P L ?Ω+ΩΩ=-22 (1-20) 当系统的转动惯量是工作机构转角的函数时,即J =f (α),且考虑到

Ω=αdt d ,得 α

?Ω+ΩΩ=-d dJ dt d J P P L 23 (1-21) 式(1-21)两端除以角速度Ω,即可得到考虑变转动惯量的运动方程式 α?Ω+Ω=-d dJ dt d J T T L 22 (1-22)

如果转动惯量J 为常数,等式右面第2项为零,即可得到前面已经列出的运动方程式(1-1)。

另外,有的电力传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并入或从系统分出一些元质点,这就是变质量的运动系统。一般,这类工作机构是做直线运动的。利用动能定理描述非弹性碰撞的运动过程,可得

()dt dm v v dt dv m F F L 0-+=- (1-23) 式中

F ——主动力(N);

F L ——阻力(N);

m ——变化的质量(kg);

v ——质量m 的速度(m/s); v 0——元质点在并入或分出时的速度(m/s)。

直线运动方程式(1-23)也可以根据计算的需要,按照1.5节中介绍的方法转换为以转矩为参量的运动方程式。

以上所有的运动方程式,包括式(1-1),都认为传动系统中各部件是刚体,但实际上所有部件都是弹性体。一般,这种忽略是允许的。在特殊的精密系统中,这种忽略会有较大的误差,需要单独进行深入的分析。

*1.6 传动机构中的损耗和效率

由于传动机构中齿轮啮合的摩擦、轴承的摩擦等原因,使得在传递转矩和能量时是有损耗的,称之为损耗转矩和损耗功率。通常,使用传动机构效率的方法来考虑这部分的损耗。

当能量由电动机向工作机构轴传递时(电动工作状态),损耗是由电动机端负担的。根据功率平衡的条件写出下式

T L Ωη=T f Ωf

f L T j T η?=1 (1-25) 式中 η ——传动机构的总效率;

j ——由电动机轴到工作机构轴的传动比。

当能量由工作机构向电动机轴传递时(制动工作状态),传动机构的损耗将由工作机构负担,因此,转矩折算公式变为 j T T f L η= (1-26)

前面两式(1-25)、(1-26)可以用来计算起重机构的提升转矩和下放转矩,此时认为效率对两种情况都是相同的。

但是,当起重机实际负载较小和效率较低时,这种计算方法误差较大。下面给出更为准确的考虑传动效率的方法。

提升时

T j T j T T f f L ?+=η=

↑↑ 或 ???

? ??-η=?↑11j T T f (1-27)

下放时

T j T j T T f f L

?-=η=↓↓

()↓η-=?1j T T f (1-28) 式中

T L ↑,η↑——提升时的折算转矩和传动效率;

T L ↓,η↓——下放时的折算转矩和传动效率;

?T ——传动机构损耗转矩。 我们认为,提升时和下放时传动机构的损耗转矩相等,比较以上两式,得

↓↑η-=-η

111 或 ↑↓η-=η12 (1-29)

按式(1-29)计算,当η↑=0.8时,η↓=0.75。由式(1-27)、(1-28)可知,T L ↑> T L ↓,画在坐标图中如图1-10(a)所示,也就是说实际的位能负载转矩特性与1.3.2节所述的理想情况有所不同。

当起重机构在轻载工作时,可能出现η↑<0.5的情况,这时下放效率η↓为负值。这说明下放时重力产生的转矩不足以克服传动机构的损耗转矩,而必须由电动机产生转矩,传动重物下放,这种情况称为强力下放,所对应的负载转矩特性如图1-10(b)所示。

(a) η↑>0.5 (b) η↑<0.5

图1-10 实际位能性负载转矩特性 实际上,传动机构的效率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负载转矩的减少而降低的。

以上有关传动机构效率的讨论,仅限于稳定状态,而没有考虑传递动态转矩时的损耗。因为这种计算比较复杂,因此在常规计算中只考虑稳定状态。

小 结

一、电力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系统做旋转运动的转动方程式:dt

d J T T L Ω=-

dt

dn GD T T L ?=-3752 系统做直线运动的方程式:dt

dv m F F L =- 1.转动方程式中各量正负符号的规定

2.飞轮惯量(飞轮矩)的物理意义及其与转动惯量的关系 表征转动体惯量的物理量 GD 2=4gJ

二、转动方程式的分析

1.电动机转矩:()m N n

P .P T ?=Ω=559 2.负载转矩:根据负载转矩特性n =f(T L )有三种

恒转矩负载(反抗性、位能性),通风机型负载和恒功率负载 3.动态转矩和惯性转矩:能够判定系统的运行状态

当T =T L 时,即

dt

dn =0,电力传动系统处于恒速运行的稳定状态; 当T >T L 时,即dt

dn >0,电力传动系统处于加速运行的过渡过程; 当T <T L 时,即dt dn <0,电力传动系统处于减速运行的过渡过程。 三、电力传动系统稳定性的判定

比较工作点处的斜率

四、多轴电力传动系统折算为等效的单轴电力传动系统 折算的原则

掌握转矩、力、飞轮惯量和质量的折算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 《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目1 电气传动系统做旋转运动时,其运动方程为()。 选择一项: 题目2 如图所示的旋转运动系统(箭头方向表示转矩的实际方向),系统的运动状态是()。 选择一项: A. 匀速 B. 加速 C. 静止 D. 减速 题目3 如图所示的负载机械特性属于()。 选择一项: A. 恒功率负载机械特性 B. 位能性恒转矩负载机械特性 C.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机械特性 D. 直线型负载机械特性 题目4 如图所示的电动机机械特性(曲线1)与负载机械特性(曲线2)相交的交点分别为A和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A. A点是稳定运行点,B点是稳定运行点 B. A点是稳定运行点,B点不是稳定运行点 C. A点不是稳定运行点,B点不是稳定运行点

D. A点不是稳定运行点,B点是稳定运行点 题目5 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与电刷配合,可将电枢绕组内的()变换为电刷上的直流电势。 选择一项: A. 交流电势 B. 直流电势 C. 恒定电压 D. 不变电势 题目6 如图所示为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组,表示的是()的人为机械特性。 选择一项: A. 减弱磁通 B. 降低电源电压 C. 电枢回路串电阻 D. 增大磁通 题目7 如图所示为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曲线,下述表达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曲线1是转速特性,曲线2是效率特性,曲线3是转矩特性 B. 曲线1是转矩特性,曲线2是效率特性,曲线3是转速特性 C. 曲线1是效率特性,曲线2是转速特性,曲线3是转矩特性 D. 曲线1是转速特性,曲线2是转矩特性,曲线3是效率特性 题目8 如图所示他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与负载机械特性曲线的交点a,b,c,d,下述表达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从a点到b点是属于调速运行,从c点到d点属于调速运行 B. 从a点到c点是属于调速运行,从c点到d点属于调速运行 C. 从a点到c点是属于调速运行,从b点到d点属于调速运行 D. 从a点到b点是属于调速运行,从b点到d点属于调速运行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目9 当传动系统做旋转运动时,作用在电动机轴上的电磁转矩T和负载转矩TL之差,即T-TL=△T称为动态转矩,当△T>0,即dn/dt > 0时,系统处于加速运行状态。()

电气传动及控制A卷

电气传动及控制 ( A卷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某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19时,额定负载下电动机转速降落为8r/min,如果开环速降不变,要使闭环速降降为4r/min,则开环放大系数应为()。 A. 19 B. 29 C. 39 2. 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包括调速范围和()。 A. 超调量 B. 静差率 C. 恢复时间 3. 恒Eg/ω1调速系统,最大电磁转矩()。 A. 与ω1无关 B. 随ω1增大而增大 C. 随ω1增大而减小 4.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采用PI调节器,稳态运行时, ASR的输出量取决于()。 A. 负载电压 B. 电源频率 C. 负载电流 5. 正弦波脉宽调制的英文缩写是() A. PID B. PWM C. SPWM D. PD 6. 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则静差率( )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不确定 7. 在典型I型系统中,当时间常数T已知时,随着放大系数K减小,超调量()。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8.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 ) A. PID B. PI C. P 9. 双闭环无静差V-M调速系统中,增加反馈系数β,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压()。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小 10.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突增负载后又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此时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Ud较负载变化前是()了。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小 11. SPWM技术中,调制波是频率和期望波相同的() A. 正弦波 B. 方波 C. 等腰三角波

电气传动及控制 ( 第2次 )

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 1. 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定运行时,控制电压Uct的大小取决于()。 A. Idl B. n C. n和Idl D. α和β 2. 在交—直—交变频装置中,若采用不控整流,则PWM逆变器的作用是 ()。 A. 调压 B. 调频 C. 调压调频 D. 调频与逆变 3.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点上时,给定电压决定的是() A. 负载电流 B. 转速 C. 电枢电流 D. 控制电压 4.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采用()控制方式,可获得一线性机械特性。 A. U1/f1=常值 B. Eg/f1=常值 C. Es/f1=常值 D. Er/f1=常值 5. 普通串级调速系统中,逆变角,则()。 A. 转速上升,功率因数下降 B. 转速下降,功率因数上升 C. 转速上升,功率因数上升 D. 转速下降,功率因数下降 6. 在单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中,不能被抑制变化是() A. 放大器输出电压漂移 B. 测速反馈系数变化 C. 电动机励磁变化 D. 主电路电阻增大 7. 速度单闭环系统中,不能抑制()的扰动。 A. 调节器放大倍数 B. 电网电压波动 C. 负载 D. 测速机励磁电流 8. 某闭环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500~150r/min,要求系统的静差率s 2%,那么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是()。 A. 3.06r/min B. 4.13r/min C. 4r/min 9. 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阶段为() A. 电流上升 B. 恒流升速 C. 转速调节 D. 全压起动 10. 在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流源变频调速系统中,GFC的作用是( ) A. 加快 频率环节的变化 B. 加快电压环节的变化 C. 减慢频率环节的变化 D. 减慢电压环节的变化 11. 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 B. 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C. 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D. 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 12.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选用了典型Ⅱ型系统,因为转速环性能是以() A. 跟随为主 B. 抗扰为主 C. 静态为主 D. 稳态为主 13. 闭环系统的静特性表示闭环系统电动机的稳态关系是()。 A. 转速与电枢回路总电阻间的 B. 转速与给定电压间的 C. 转速与负载电流间的 D. 转速与开环放大系数间的 14. 一个设计较好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时()。 A. 两个调节器都饱和 B. 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 C. ST饱和,LT不饱和 D. ST不饱和,LT饱和15. 中频段越宽,则系统的() A. 稳定性越好 B. 快速性越好 C. 稳态精度越高 D. 抗干扰能力越强 16. 异步电动机VVVF调速系统中低频电压补偿的目的是() A. 补偿定子电

(完整word版)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

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课程总复习2011.7 一、教材信息: 《机电传动控制》,邓星钟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题型 客观题(单项选择、判断题) 主观题(填空、简答、分析和计算) 三、总的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电动机所产生的转矩在任何情况下,总是由轴上的负载转矩和_________之和所平衡。 ( D )A.静态转矩B.加速转矩C.减速转矩D.动态转矩 2、机电传动系统稳定工作时中如果T M>T L,电动机旋转方向与T M相同,转速将产生的变化是。( B )A.减速B.加速 C.匀速D.停止 3、机电传动系统中如果T M

电气传动技术题库整理

7265电气传动技术及应用 单项选择题 1.机电传动系统稳定工作时,如果T M大于T L,电动机旋转方向与T M相同,转速将产生的变化是?加速。 2.机电传动系统稳定工作时,如果T M=T L,电动机旋转方向与T M相同,转速将产生的变化是?匀速。 3.如果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为4级,同步转速为1800转/分,那么所接三相电源的频率为?60赫兹。 4.消除交流伺服电动机“自转”现象的方法是?增加转子导条的电阻。 5.起重机吊一个重物升降时,负载的机械特性?位能型恒转矩。 6.以下励磁绕组是属于直流电动机的定子部分。 7.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不采用?逐级切除启动电阻方法启动。 8.步进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源脉冲频率成正比。 9.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当电枢电压降低时,电枢电流和转速将?电枢电流不变,转速减小。 10.一台单相变压器,如果它的变压比为20,当它正常工作时,副边电流为100A,那么它的原边绕组中的电流应为?5安。 11.设计在50赫兹电源上运行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现改为在电压相同频率为60赫兹的电网上运行,其电动机的?Tst减小,Tmax减小。 12.变压器空载损耗?主要为铁损耗。 13.绕线式异步电动机采用转子串电阻启动时,所串电阻愈大,启动转矩?不一定。 14.一台直流发电机由额定运行状态转速下降为原来的50%,而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保持不变,则?电枢电势下降50% 。 15.直流电动机在串电阻调速过程中,若负载转矩不变,则?输入功率不变。 16.不是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曲线的四个特殊点之一的是?负载工作点。 17.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转差率为s=0.25,此时通过气隙传递的功率有?25%的转子铜耗。 18.复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是?一部分串联其他的并联。 19.一台变压器原边接在额定电压的电源上,当副边带纯电阻负载时,则从原边输入的功率?既有有功功率,又有无功功率。 20.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串合适电阻起动时?起动转矩增大,起动电流减小。 2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采用能耗制动时,应采取的方法是?切断三相电源,并在定子二相绕组中通入直流电。 22.设电动机某一转动方向的转速n为正,则约定电动机转矩T M与n_一致__的方向为_正向_。 23.变压器空载电流小的原因是?变压器的励磁阻抗很大。 24.不能用于交流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方法是?串级调速。 25.直流电动机采用降低电源电压的方法起动,其目的是?为了减小起动电流。 26.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电流将?增加。 27.变压器采用从副边向原边折合算法的原则是?保持副边磁通势不变。 28.一台变压器原设计的频率为50Hz,现将它接到60Hz的电网上运行,当额定电压不变时,铁芯中的磁通将?减少。 29.额定电压为220/110V的单相变压器,高压边漏阻抗X1=0.3Ω,折合到副边后大小为?0.075Ω。 30.额定电压为220/110V的单相变压器,短路阻抗Z k=0.01+j0.05Ω,负载阻抗为0.6+j0.12Ω,从原边看进去总阻抗大小为?0.61+j0.17Ω。 31.某三相电力变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运行,负载系数相同的情况下,cosΦ2越高,电压变化率 ΔU?越小。 32.额定电压为10000/400V的三相电力变压器负载运行时,若副边电压为410V,负载的性质是?电阻电容。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变压器短路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取变压器的rsh,xsh,zsh。 34.变压器在?铜损等于铁损时,效率最高。 35.如果将额定电压为220/36V的变压器接入220V的直流电源,则将发生什么现象?没有电压输出,原绕组过热而烧毁

2013年4月考试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三次作业

2013年4月考试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三次作业 一、作图题(本大题共8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采用比例调节器控制的有静差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当负载转矩由TL1突增到TL2时,有静差调速系统的转速n的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试画出偏差电压 Un和控制电压Uc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2. 采用积分调节器控制的无静差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当负载转矩由TL1突增到TL2时,无静差调速系统的转速n的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试画出偏差电压ΔUn和控制电压Uc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6分,共 9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2. 3. 4.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画出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进线(伯德图),要求标出截止频率、转折频率和斜率。 5. 有一V-M调速系统。电动机参数为:P N =2.2kW,U N =220V,I N =12.5A, n N =1500r/min,电枢电阻Ra=1.2Ω,整流装置内阻Rrec=1.5Ω,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Ks=35。要求系统满足调速范围D=20,静差率s≤10%。(1)当 Un*=15V时,I d =I N ,n=n N ,则转速负反馈系数α应该是多少?(2)计算放大器 所需的放大倍数。 6. 7. 有一个闭环系统,其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要求校正为典型II型系统,在阶跃输入下 系统超调量σ≤30%(按线性系统考虑)。试决定调节器结构,并选择其参数。 8.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画出开环对数幅频特 性的渐进线(伯德图),要求标出截止频率、转折频率和斜率。 9. 有一个系统,其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要求设计一个无静差系统,在阶跃输入下系统超调量σ≤5%(按线性系统考虑)。试对该系统进行动态校正,决定调节器结构,并选择其参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6分,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常见的交流调速方法有: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哪些属于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 2. 采用PI调节器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为何会出现饱和非线性控制? 3. 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可以看成是一个什么环节?怎样确定其时间常数? 4. 常见的交流调速方法有: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哪些属于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 5. 笼型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为什么要进行电压和频率协调控制? 6. 常见的交流调速方法有: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哪些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 7. 直流调速有哪些调速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8. 在转速负反馈有差调速系统中,当电网电压、负载转矩、电动机励磁电流、电枢电阻、测速发电机励磁各量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转速的变化,问系统对上述各量中哪些量无调节功能,为什么? 9. PI调节器不同于P调节器的特点是什么? 10. 在正弦波供电时,不同规律实现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不同类型的机械特性有何特点? 11. 为什么说异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12. 笼型异步电机采用恒压频比控制时,为何要进行低频定子压降补偿? 13. 采用PI调节器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为何会出现转速超调? 14. 为什么说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系统? 答案: 一、作图题(8分,共 2 题,每小题 4 分) 1. 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第一章

第1章 习 题 1-1 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控制系统,其中洗衣机的控制是属于开环控制还是闭环控制?卫生间抽水马桶水箱蓄水量的控制是开环控制还是闭环控制? 解:洗衣机的洗衣过程属于开环控制,抽水马桶的蓄水控制属于闭环控制。 1-2 用方块图表示驾驶员沿给定路线行驶时观察道路正确驾驶的反馈过程。 解:驾驶过程方块图如图 所示。 图 驾驶过程方块图 1-3自动热水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T1.1所示。水箱中的水位有冷水入口调节阀保证,温度由加热器维持。试分析水位和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以热水出口流量的变化为扰动,画出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方块图。 图T1.1 习题1-3图 解:水位控制:输入量为预定的希望水位,设为H r, 被控量为水箱实际水位,设为H。当H=H r时,浮子保持一定位置,冷水调节阀保持一定开度,进水量=出水量,水位保持在希望水位上。当出水量增加时,实际水位下降,浮子下沉,冷水入口调节阀开大,进水量增加,水位上升直到H=H r。同理,当出水量减少时,实际水位上升,浮子上升,冷水入口调节阀关小,进水量减少,水位下降直到H=H r。 温度控制:在热水电加热器系统中,输入量为预定的希望温度(给定值),设为T r,被控量(输出量)为水箱实际水温,设为,控制对象为水箱。扰动信号主要是由于放出热水并注入冷水而产生的降温作用。当T=T r时,温控开关断开,电加热器不工作,此时水箱中水温保持在希望水温上。当使用热水时,由于扰动作用使实际水温下降,测温元件感受T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课材料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 报告人:王宗禹 学号:1043031325 班级:2010级34班 指导教师:肖勇 完成时间:2013年7月日 同组人:王大松 秦缘 龚剑 电气信息学院专业实验中心

一.设计任务 1.设计目标: (1)系统基本功能: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不可逆运行,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 (2)已知条件: (3)稳态/动态指标:静态:s% ≤ 5% D = 3 动态:σi% ≤ 5% σn% ≤ 10% (4)期望调速性能示意说明:静差率小于5%,调速范围D=3. (5)系统电路结构示意图: 2.客观条件: (1)使用设备列表清单及主要设备功能描述: 二.系统建模(系统固有参数测定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1)变流电源内阻Rn的测定: a.电路示意图如下: 可以等效如下: b.利用伏安法可以测出内阻R n的大小,方法是在电机静止,电枢回路外串限流电阻,固定控制信号 Uct 大小,0.5A≤Id ≤1A的条件下用伏安法测量Ud1,Id1和Ud2,Id2;利用公式可以求得Rn。 (2)电枢内阻 Ra、平波电感内阻 Rd的测定: a.电路示意图如下:

b.实验方法步骤: ◆电机静止,电枢回路外串限流电阻 ◆固定控制信号Uct 大小,Id ≈1A(额定负载热效点) ◆使电枢处于三个不同位置(如上图约120o对称)进行三次测量(Ura,Urd,Id),求 Ra , Rd 的平均值. (3)电动机电势转速系数 Ce的测定: a.实验原理: 由公式 可以推导出Ce的测定公式: b.实验方法步骤: ◆空载启动电机并稳定运行(I d0大小基本恒定) ◆给定两个大小不同的控制信号Uct ,测量两组稳定运行时的Ud、n数据 (4)整流电源放大系数 Ks的测定: a.实验原理: Ks可以根据公式Ud0=Ks*Uct可知Ks就是以Uct为横坐标Ud0为纵坐标的如下图曲线中线性段的斜率。故可以通过公式测定Ks.

电气传动技术应用报告

2009秋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PLC)专科 《电气传动技术及应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校区:南汇分校 上海电视大学 2011年12月

一、课程设计概述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述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电气传动技术的课程设计,掌握在工厂设备中电动机的选择、校验和计算。 课程设计模拟工厂常用的生产流水线,设计一条电动机驱动的输送带,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在输送带上的工件大小和重量是变化的,输送的位置和距离根据不同的要求,有所变化,要求正确的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转速、工作制以及考虑生产现场的实际条件,需要采取的措施。 二、课程设计任务 有一条生产流水线的输送带如下图所示,在装料点0,按生产节拍依次装上各种电动机的零配件:A转子、B定子、C前端盖、D后端盖、E底座。分别要求送到工位1、工位2、工位3、工位4、工位5进行加工装配。输送带采取带上无零配件的空载启动,在传送中,自动控制系统使输送带上始终只有一个零配件,而且两个零配件传送过程中无间隔、停顿。各种零配件依次送完后,再重复循环传送,…。传动系统设计参数: 空载负载力矩T L0 = 400N·m 输送带的输送速度ν= 12m/min; 输送带的加速度dv/dt = s2; 电源供电电压3相380V、变压器容量20Kva 电压波动安全系数。

传动系统的减速装置第一级减速采用皮带轮,第二和第三级采用齿轮减速箱,参数见表1: 工艺要求送料的次序和位置见表2: 假设四极交流电动机转速1470 r/min、六极970 r/min,功率以分档,Tst/T N=,Tmax/T N=2,电源电压波动安全系数。(计算中保留两位小数点)

电气传动及控制基础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1(最新版) 1、什么叫制动状态? 什么叫电动状态? 2、电气传动系统稳定运行时电磁转矩的值由什么决定? 3、如何判断电气传动系统是否能稳定运行? 4、电气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由哪三要素决定?写出动态方程式,写出制动过程转速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方程式。 5、它励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参数为220V 、40A 、1000r/min ,电枢电阻Ra=0.5Ω。电动机带反抗性恒转矩负载,负载为额定负载。电动机原来以1000r/min 运行,现在要求在300r/min 的速度稳定运行,分别求出不同实现方法及其机械特性的表达式。 如果负载为50%额定负载,分别求出不同实现方法及其机械特性的表达式。 如果要求在500r/min 的速度稳定运行,分别求出不同实现方法及其机械特性的表达式。 如果要求在500r/min 的速度稳速下降运行,分别求出不同实现方法及其机械特性的表达式。 复习思考题2 1、设计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闭环系统(图2.45)的调节器参数和电流截止环节的稳压管参数。 已知参数:电动机:10KW 、220V 、55A 、1000r/min 、0.5Ω, 变流器:,V-M 系统电枢回路总电阻 测速发电机:23.1W 、110V 、0.21A 、1900r/min 要求:D = 10 、S ≤ 5% 2、分别分析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图2.36)电网扰动(电压增大)时和励磁电流扰动(励磁电流减小)时系统的自动调节过程。 3、比例调节器构成的转速闭环系统为什么有静差? 4、试列写带电流正反馈的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方程式。什么情况下可以实现电流正反馈的全补偿? 晶闸管相控电源在电流连续和电流断续时的传递函数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复习思考题3 1、试分析比较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可控环流可逆调速系统、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优缺点。 2、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是如何实现 α= β 配合控制的?该系统的制动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3、可控环流可逆调速系统是如何实现环流可控的? 4、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中无环流逻辑切换的条件是什么? 无环流逻辑控制器的四个环节分别起什么作用? 复习思考题4 1、采用工程设计法作动态设计时,如何确定校正后开环传函是典型I 型还是典型II 型? 2、小惯性环节和大惯性环节近似处理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 1.0R =Ω 44S K =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 冯巧玲 北航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 郑州轻工业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题1-1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题1-2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2图 仓库大门自动开闭控制系统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

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题1-3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3图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电气传动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9.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当电枢电压降低时,电枢电流和转速将A、电枢电流不变,转速减小。 10.一台单相变压器,如果它的变压比为20,当它正常工作时,副边电流为100A,那么它的原边绕组中的电流应为5安。 85.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数据为P N = 20kW,U N = 380V,λT=1.15,k i=6,定子绕组为三角形联结。当拖动额定负载转矩起动时,若供电变压器允许起动电流不超过12I N,最好的起动方法是直接起动。 86.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额定转矩负载运行时,若电源电压下降10%,这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m=T N。 83.一台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励磁回路应该比电枢回路先接入。 14.一台直流发电机由额定运行状态转速下降为原来的50%,而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保持不变,则C、电枢电势下降。 17.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转差率为s=0.25,此时通过气隙传递的功率有A、25%的转子铜耗。 19.一台变压器原边接在额定电压的电源上,当副边带纯电阻负载时,则从原边输入的功率A、既有有功功率,又有无功功率。 28.一台变压器原设计的频率为50Hz,现将它接到60Hz的电网上运行,当额定电压不变时,铁芯中的磁通将C、减少。 39.一台50Hz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为720r/min,该电机的级数和同步转速为C、8极,750r/min。 43.一台额定电压为220V的直流串励电动机,如果接在交流220V的电源上,此时电动机将产生B、方向恒定的电磁转矩。 44.一台980转/分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其极对数为C、3。 50.一台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别为Yd11,表示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接法为C、一次绕组为星形、二次绕组为三角形。 65.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是否全压启动要看电动机容量与A、供电变压器的容量的关系。 51.三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是必须具有相同的联结组、电压比和B、各变压器的相电压应相等。 45.三相异步电机转子绕组感应电动势的频率f2与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的频率f1的关系是A、f2=sf1。 4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最大电磁转矩T m与定子端电压U1C、平方成正比。 2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采用能耗制动时,应采取的方法是C、切断三相电源,并在定子二相绕组中通入直流电。 26.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电流将A、增加。 64.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运行时,要求A、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 6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是转差与A、同步转速的比值。 75.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减压启动可采用定子绕组串电阻减压启动,星形三角形减压启动或B、自耦变压器减压启动的方法。 87.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拖动起重机的主钩,提升重物时电动机运行于正向电动状态,若在转子回路串接三相对称电阻下放重物时,电动机运行状态是倒拉反接制动运行。74.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和一般B、直流电动机基本相同。 81.直流电动机处于制动运行状态时,其电磁转矩与A、转速方向相反,电动机吸收机械能变成电能。 15.直流电动机在串电阻调速过程中,若负载转矩不变,则B、输入功率不变。 25.直流电动机采用降低电源电压的方法起动,其目的是B、为了减小起动电流。 42.直流他励电动机重载运行时,若不慎将励磁回路断开,电机转速将D、迅速减少直至停止。 29.额定电压为220/110V的单相变压器,高压边漏阻抗X1=0.3Ω,折合到副边后大小为D、0.075Ω。 30.额定电压为220/110V的单相变压器,短路阻抗Z k=0.01+j0.05Ω,负载阻抗为0.6+j0.12Ω,从原边看进去总阻抗大小为A、0.61+j0.17Ω。 32.额定电压为10000/400V的三相电力变压器负载运行时,若副边电压为410V,负载的性质是C、电阻电容。 23.变压器空载电流小的原因是B、变压器的励磁阻抗很大。 12.变压器空载损耗B、主要为铁。 27.变压器采用从副边向原边折合算法的原则是D、保持副边磁通势不变。 34.变压器在A、铜损等于铁损时,效率最高。 38.变压器短路实验所测损耗C、全部为铜耗。 40.变压器的短路损耗主要为B、主要为铜耗。 41.变压器短路实验常在高压侧进行,其原因是A、高压侧电流较小,便于测量。 48.变压器带负载运行时,二次绕组磁动势对一次绕组磁动势A、起去磁作用。 76.变频调速中变频器的作用是将交流供电电源变成A、变压变频的电源。 78.变频器在安装接线时,尤其要注意是A、交流电源进线绝对不能接到变频器输出端。 58.同步电动机异步起动时,励磁绕组应C、通过大电阻短路。 72.同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有异步启动法、辅助启动法及C、变频启动法。 71.同步电机的转子磁极上装有励磁绕组,由C、直流电励磁。 77.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动机B、定子电源的频率,改变异步电动机同步转速,从而改变异步电动机转速。 79.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主要用于D、异步电动机启动控制。 69.异步电动机常用的电气制动方法有反接制动、能耗制动和B、回馈制动。 60.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电动机在额定工作状态运行时的B、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61.异步电动机的工作方式(定额)有连续、短时和B、断续等三种。 53.电压互感器相当于A、空载运行的降压变压器。 54.电流互感器的运行情况与B、变压器的短路运行相似。 67.电动机采用自耦变压器减压启动,当启动电压是额定电压的70%时,电网供给的启动电流是额定电压下启动时启动电流的B、0.49倍。 1.机电传动系统稳定工作时,如果T M大于T L,电动机旋转方向与T M相同,转速将产生的变化是B、加速。 2.机电传动系统稳定工作时,如果T M=T L,电动机旋转方向与T M相同,转速将产生的变化是C、匀速。 16.不是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曲线的四个特殊点之一的是B、负载工作点。 24.不能用于交流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方法是C、串级调速。 7.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不采用B、逐级切除方法启动。 63.鼠笼异步电动机的最大电磁转矩对应的临界转差率S m与定子电压的大小C、无关。 57.他励电动机具有D、硬机械特性,这种特性特别适用于当负载变化时要求转速比较稳定的场合。 80.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一般可采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及C、减小电枢电压启动。 35.如果将额定电压为220/36V的变压器接入220V的直流电源,则将发生什么现象?D、没有电压输出,原绕组过热而烧毁 3.如果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为4级,同步转速为1800转/分,那么所接三相电源的频率为C、60赫兹。 56.当磁通恒定时,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电枢电流成A、正比关系。 47.当A、K>1,N1>N2,U1>U2时,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 20.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串合适电阻起动时D、起动转矩增大,起动电流减小。 68.绕线式电动机的启动方法有转子绕组串接电阻启动法和B、频敏电阻器启动法。 13.绕线式异步电动机采用转子串电阻启动时,所串电阻愈大,启动转矩D、不一定。 11.设计在50赫兹电源上运行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现改为在电压相同频率为60赫兹的电网上运行,其电动机的D、T st减小,T max减小。 22.设电动机某一转动方向的转速n为正,则约定电动机转矩T M与n____一致____的方向为__正向___。 4.消除交流伺服电动机“自转”现象的方法是A、增加转子导条的电阻。 5.起重机吊一个重物升降时,负载的机械特性B、位能型恒转矩。 6.以下C、励磁绕组是属于直流电动机的定子部分。 8.步进电动机的转速D、与电源脉冲频率成正比。 18.复励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是D、一部分串联其他的并联。 31.某三相电力变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运行,负载系数相同的情况下,cosΦ2越高,电压变化率ΔU A、越小。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压器短路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取变压器的r sh,x sh,z sh。 36.用一台电力变压器向某车间的异步电动机供电,当开动的电动机台数增多时,变压器的端电压将B、降低。 37.做变压器空载实验所测的数值,可用于计算A、励磁阻抗。 82.串励电动机的反转宜采用励磁绕组反接法,因为串励电动机的电枢两端电压很高,励磁绕组两端的A、电压很低,反接法应用较容易。 49.油浸式三相电力变压器的主要附件有油箱、储油柜、干燥器、防爆管、温度计、绝缘套管及C、分接头开关和气体继电器等。 52.在中、小型电力变压器的定期检查维护中,若发现变压器箱顶油面温度与室温之差超过B、55℃,说明变压器过载或变压器内部已发生故障。 59.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可采取D、仅改变励磁电流方向措施。 66.某4极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10kW,额定转速1460r/min,额定电压380V,△联接,功率因数0.88,额定效率80%,I ST/I N=6.5。电动机采用Y—△减压启动时的启动电流为D、46.8A。 70.单相异步电动机启动一般有电阻分相启动、电容分相启动和D、罩极启动。 73.若被测机械的转向改变,则交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的D、相位改变180°。 55.对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来说,换向器作用不相同。对直流发电机来说,换向器作用是完成A、交流电动势、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动势、电流。 84.与固有机械特性相比,人为机械特性上的最大电磁转矩减小,临界转差率没变,则该人为机械特性是异步电动机的降低电压的人为机械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_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1 图1.18是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在任意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试说明系 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解: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保持液面高度不变。水箱是被控对象,水箱液位是被控变量。电位器 用来设置期望液位高度c* (通常点位器的上下位移来实现)。 当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时,电动机不动,控制阀门有一定的开度,使水箱的流入水 量与流出水量相等,从而使液面保持在希望高度c*上。一旦流出水量发生变化(相当于扰动),例如当流出水量减小时,液面升高,浮子位置也相应升高,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小阀门开度,使进入水箱的液体流量减少。这时,水箱液位下降?浮子位置相应下降,直到电位器电刷回到中点位置为止,系统重新处于平衡状态,液位恢复给定高度。反之,当流出水量在平衡状态基础上增大时,水箱液位下降,系统会自动增大阀门开度,加大流入水量,使液位升到给定 高度c*。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4.1所示。 图S 1-4.1液位自动控制垂统方框图 c维持不变 ,

1.2恒温箱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如图 1.19所示。 (1) 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2) 简述保持恒温箱温度恒定的工作原理 ; (3) 指出该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和被控变量分别是什么。 图1.19恒温箱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解:恒温箱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运行, 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平方成正比, 电压增 高,炉温就上升。调压器电压由其滑动触点位置所控制, 滑臂则由伺服电动机驱动?炉子的 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 输出电压作为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进行比较, 得出的偏差电压经放 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经减速器调节调压器的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期望温度 T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等于给定电压。 此时偏差为零, 电动机不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 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 从电阻丝获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温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 (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热量流失 )时,热电偶输出电压下降, 与给定电压比较后出现正偏差, 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使调压器电压升高, 炉温回升, 直至温度值等于期望值为止。当炉温受扰动后高于希望温度时, 调节的过程正好相反。最终 达到稳定时,系统温度可以保持在要求的温度值上。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变量,给定量是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 (表征 炉温的希望值)。给定电位计是给定元件,放大器完成放大元件的功能,电动机、减速器和 调压器组 成执行机构,热电偶是测量元件。 系统方框如图解1.4.5所示。 1.3 解:当负载(与接收自整角机 TR 的转子固联)的角位置 亠与发送机Tx 转子的输入角位置 6 一致时,系统处于相对豫止状态,自整角机输出电压 (即偏差电压)为0,放大器输出为 0, 电动机不动,系统保持在平衡状态。当 R 改变时,亠与二i 失谐,自整角接收机输出与失谐 给定电压 图解1.4.5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框图

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新疆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复习资料 《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统》试卷A 适用年级: 适用专业: 一、填空题: 1、某直流调速系统的额定转速n N =1430r/min ,额定速降Δn N =115r/min ,当要求静差率s ≤30%时,允许的调速范围D = ;如果要求调速范围D =10,则静差率s = 。 2、可逆V-M 系统中出现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环流为 和 。αβ≡ 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系统又称为 系统。 3、在直流调压调速系统中,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 、 、 三种。 4、调速范围D 是 与 之比。静差率s 是 与 之比。 5、在直流调压调速系统中,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 、 、 三种。 二、简答题 1、转速调节器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电流截止负反馈的作用是什么? 3、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中,什么叫开放延时?为什么必须设置开放延时? 4、为什么在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中设置*(0.9~0.95)e dN U U ≈? 5、在直流调压调速系统中,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哪几种? 6、什么叫调速范围?什么叫静差率?调速范围、静差率及额定速降之间有什么关系? 7、在直流调速系统中,开环系统的机械特性与闭环系统的静特性有何区别? 8、为什么PWM-电动机系统比晶闸管----电动机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9、在转速负反馈调节系统中,当电网电压、负载转矩,电动机励磁电流,电枢电流、电枢电阻、测速发电机励磁各量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转速的变化,问系统对于上述各量有无调节能力?为什么? 10、在无静差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的稳态精度是否还受给定电源和测速发电机精度的影响?试说明理由? 三、计算题 1、已知控制对象的传函为 300()(0.1530)(0.0081) obj W s s s =++ 要求采用如图示PI 调节器将其校正为典型Ⅰ型系统,并 选择调节 器的参数。其中Ω=k R 600。

2013年9月份考试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三次作业

2013年9月份考试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三次作业 一、作图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2.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0分,共 8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常见的交流调速方法有: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哪些属于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 2. 采用PI调节器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为何会出现饱和非线性控制? 3. 常见的交流调速方法有: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哪些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 4. 在正弦波供电时,不同规律实现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不同类型的机械特性有何特点? 5. 笼型异步电机采用恒压频比控制时,为何要进行低频定子压降补偿? 6. 采用PI调节器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为何会出现转速超调? 7. 为什么说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系统?

8. 三相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公式如下式所示: 它是否适用于变压变频器供电的含有电流谐波的三相异步电机调速系统? 答案: 一、作图题(20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根据传递函数计算出其零极点,然后根据零极点的分布来画出bode图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由于调节器的作用,只要输出电压变化不等于零,由于积分的作用,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会保持在一定数值,以维持电动机在给定转速下运行。负载突变时,引起电动机转速变化,同时电压变化,通过控制器的作用是电压回到稳定值。评分标准: 二、简答题(80分,共 8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变极对数调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取代直流调速;但在定子电路中须配备与电动机容量相当的变压变频器,相比之下,设备成本最高。 解题方案: 在这类系统中,转差功率只有转子铜损,而且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基本不变,因此效率更高,上述的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两种调速方法属于此类。 评分标准: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