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广东新高考《调整方案》的七大变化

探析广东新高考《调整方案》的七大变化
探析广东新高考《调整方案》的七大变化

探析广东新高考《调整方案》的七大变化

解读《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

备受关注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已于日前公布。该《方案》将2010年起实施,而明年9月将进行首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目前高二及今后的高中教学影响重大。

一、制订《方案》的思路、目的是什么?

今年年初,教育部对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的高考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广东省有关部门在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出台《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其思路是建立二项制度,体现三个目的,达到三个促进和四个有助。

二项制度:建立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和科学、合理、多样化的人才选拔制度。

三个目的:充分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积极推动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个促进: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中学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中学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

四个有助: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有助于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实施高中新课程。

二、制订《调整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调整方案》的制订,有六个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操作性原则。

三、新的《调整方案》与目前高考形式相比,有哪些变化?

新的《调整方案》与目前实施的高考相比,有7个方面的变化。

变化一:高考科目改为“3+综合”

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具体如下:

文科类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

理科类专业: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

体育类专业: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体育术科。

艺术类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音乐(或美术)术科。

语文、数学、外语的考试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和粤教研[2005]7号文中指定的选修内容。其中数

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变化二:文科(或理科)基础改为“文科(或理科)综合”。

现行高考中的“文科(或理科)基础”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内容,而新高考《方案》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试卷分别采用3科合卷的方式,满分值各为原始分300分。其中:文科综合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卷面分值各为100分;理科综合卷面满分值物理、化学、生物卷面分值各为100分。“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试内容都是考查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内容和粤教研7号文中指定的选修内容,不设选做题,强调考核相同类别考生共同能力要求。

变化三:英语听说考试合一。

新《方案》中对英语科考试作了如下规定:2010年英语科考试方式仍同于现行的方式。即口语考试成绩作为外语类等专业录取的参考,笔试试卷包括听力试题。而从2011年开始,英语笔试试卷不包括听力试题,单独提前进行听力与口语合并为一的听说考试,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英语科笔试与听说考试合计满分值150分(其中听说考试占英语科总分的10%,即15分)。

变化四:考试时间有调整。

2010年起的高考,因考生只考4科,6月份高考时间将可缩短为二天。每科考试时间:

语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分钟。

数学(文/理)和外语(笔试):120分钟。

体育、美术、音乐术科考试安排在1-3月份;英语听说考试安排在3-4月份。

变化五: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侧重对高中生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使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分离,并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校招生录取适度挂钩,分层次作为高校录取的必要条件。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课程安排,分阶段设置。近期统一组织的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学科。其中,文科类、艺术类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指定为物理、化学、生物3门学科;理科类、体育类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指定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学科。

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的卷面满分值为100分,成绩公布采用等级分,各科公布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次考试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考试结果进行年度等值处理后,将卷面成绩转换为等级分。各科卷面成绩与等级分

关系:100分-85分为A级,84分-70分为B级,69分-50分为C级,49分-25分为D级,24分及以下不给等级。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09年开始实施,在高中第三学年上学期结束前完成。每科考试时间为90-100分钟。普通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选取最高的一次作为最终成绩,毕业后不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在高中第三学期(高二上学期)和第五学期(高三上学期)的期末(即每年的1月份)进行,每科考试时间为90-100分钟。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取较高等级成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组织方面跟高考类似,由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

变化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录取挂钩。

不同的高校录取依据有所不同。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般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结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外,还可结合学校测试进行择优录取;一般本科院校以高考统考试成绩为主,结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择优录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部分计划实施自主招生,可以不考虑高考成绩,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录取办法;而一般高等职

业院校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主,结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择优录取。

第一批本科院校理科、文科考生参加三门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并获得等级成绩,且三门学科成绩均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

第二批本科院校(含第二批A类、B类院校)考试成绩中至少有两门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第三批专科院校(含第三批A类、B类院校)考试成绩中至少有一门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各批次艺术类专业录取资格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有两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

各批次体育类专业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至少有两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

2010年前高中毕业生或其他人员(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上述人员若要被普通高校录取,要符合《调整方案》录取条件。

普通高校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在各类别高校指定的录取资格必要条件范围内,自主确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录取标准。大学录取把学业水平考试设为最低准入门槛,但重点大学也可相应提高标准。如某些大学可否考虑在招生时不同专业设定不同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标准,如经济管理、会计、金融等对理科成绩要求较高的专业,可对物理、化学、生物的等级适当提高要求等,避免准入门槛“一刀切”。

变化七;新的《调整方案》提出了建立“高端多元、中端稳定、低端开放”的录取模式。“高端多元”: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般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基础,结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择优录取。同时,积极探索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学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录取办法,既要体现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公平,又要促进创新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的形成。“中端稳定”:一般本科院校以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主。“低端开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招生学校组织的技能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录取办法。

2010年始,实施“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并进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与录取挂钩。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测评共同作为考生学业测评的依据。这个《方案》的出发点体现了响应社会上不断深化高考改革的相关呼声,做到有利于促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高中学生基础知识全面发展,防止高中学生过早“偏科”,又要体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地将选拔考试与水平考试分离,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高考的负担和压力。而取消X科能避免选考科目不同,试题难度不一,造成不同选科的考生总分不均造成的不公平。

2021广东新高考政策有哪些变化

2021广东新高考政策有哪些变化? 今天整理的是广东新高考政策中的四大新变化,广东的同学们要及时了解哦!为三年之后的高考做足准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变化都有哪些吧! 广东将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新高考将有哪些变化?新高考带来了哪些新机遇、新挑战?这是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高一学生及其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报与培升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新高考、新机遇、新规划”系列公益讲座,首场讲座于9月23日下午在深圳科学高中举行,受到科高学生家长的热捧,50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座无虚席。 新高考四大变化值得关注 讲座由国内著名生涯规划与升学规划名师、腾讯教育、新浪教育高考志愿填报和自主招生研究专家金鑫主讲。金鑫介绍,整体上新高考改革主要是向围绕着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高校多元化选拔人才的机制,促进国家教育公平化的方向转变。新高考主要有四大变化值得关注。 变化一:不分文理,数语外必考,采用”3+3“模式。 传统高考,史地政为文科,理化生为理科,考生只有两种选择。新高考3+3模式:语数外三科必考,这三科以外的科目,提供“6选3”,

即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中选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考生共有20种组合选择。 变化二:学考纳入,选考科目“6选3”,按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成绩。 将学考(相当于高中生的毕业考试)纳入高考招生选拔体系,实行平行考,一考两用,既用于评价学业水平,又用于高考招生。选考科目不直接将卷面分计入高考总分,选考不同的科目卷面分数缺乏可比性,根据等级进行选考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变化三:多次考试,外语和选考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除语文、数学外的4门课程都有2次考试机会,其中外语10月、6月各一次,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选考科目4月、10月各一次,成绩2年有效。部分省份新高考实行第一年是只提供一次选考机会,完善后是2次。 变化四:志愿填报和录取环节与传统高考不同。 传统高考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新高考改革后,以浙江为例,变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从学校平行志愿变为专业平行志愿。普通类高校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将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

解读高考改革新方案

解读高考改革新方案 篇一:XX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给基础教育的启示 XX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给基础教育的 启示 对目前我省的高中生来说,高考的考试科目只有两种选择:文科或者理科,这种高考制度有好的一面但存在许多弊端,人们呼吁高考必须改革。对于XX年后上高一的学生,就要应对新高考,他们三年后的高考,科目选择面临20(6选3)种可能。现在高考新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公布,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及考生有必要事先了解、研究和适应高考改革新方案。 一、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新方案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两个层次。一是合格性考试(共12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如果合格性考试不过关,学生将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不能参加等级性考试。二是等级性考试(6门),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2、新高考科目的搭配。新高考的科目搭配是3+“6选3”共20种选择。“3”是必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10门科目的合

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不合格者,可以在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份)高考报名前参加1次补考。 3、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 合格性的成绩不纳入高考总分,对考生影响不大,语文等10门科目的合格分数线,以实际卷面成绩划定。各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的“不合格”比例控制在3%以内,有不合格学科者,将可能当年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或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等级性考试是考生必须关注的,其成绩使用也较为复杂。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参加考试的考生总人数,把学生成绩按从高到低划分为A、 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的比例依次为:A 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25%。 考生的等级确定后,再按等级折算成分数,这样才能计入高考总分,折算方式是将五个等级进一步细化成21级,并按从低到高的原则,起点赋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为3分,满分为100分,折算成相应的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每个考生的总分值最多有20个(每个考生只用其中一个),但究竟哪个总分对考生起 作用,就由考生自己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所报的学校、专业进行选择,比如:你报北大考古系,录取时,可能按你的“3+化学、历史、地理”这个总分录取。再如,有的管理类专业可能要看你的“3+2文+1理”总分,有的理学类

新高考“3+1+2”方案有哪些重点

江苏、湖南、广东、湖北、福建、辽宁、重庆、河北8省市相继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年级学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将实施“3+1+2”模式!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这一次,全新的改革将带来哪些主要变化?作为考生和家长应该关注和弄清哪些重要问题呢?快跟万朋教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先说几个要点! 2021年的新高考,语数英是全国命题,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历史、生物六科又变为各省命题。 高考的考试时间,现在是2天,2021年的新高考,估计要变成至少2.5天。 两科按照等级赋分的新高考科目,打底就有30分。 外语也是只能考一次,待条件成熟后,探索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谁要遇上新高考? 自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入学新生起开始高考综合改革,也就是现在读高一及以后的学生都会遇上新高考,2021年举行第一次新高考。 现在的高二年普高学生,你们还是3+文综/理综的旧高考模式。

改革时间表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招录新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从2021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实施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有哪些? 自2021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 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探索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也就是说

2021广东新高考时间

2021广东新高考时间 广东首年新高考时间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为6月7日和8日。 这也意味着,因疫情在2020年延迟了一个月的高考,今年恢复到了6月。与全国高考时间不同,今年是广东新高考落地首年,考试时间从往年的2天调整为3天。 高考时间延长分值没有变化 与往年一样,今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时间共两天。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时—11时30分考语文;15时—17时考数学。6月8日9时—11时30分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时—17时考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今年,广东是8个推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之一,广东高考考试时间从往年2天调整为3天,考试安排在6月7日—9日举行。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的考试时间和考试时长与改革前一样,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每科考试时长75分钟;6月9日上午化学与地理两科目之间、下午思想政治与生物学之间间隔75分钟。 高考考试时间延长了,分值没有变化,仍为750分,但计算方式

有所不同。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目满分150分;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科目满分100分。物理、历史科目按考生卷面分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按考生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 烈士子女报考专科学校可加20分 如今,高考加分只保留4个全国性加分项目,分别是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通知》要求,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起,广东省高考加分只保留4个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也相应调整。其中烈士子女报考专科学校,可获20分加分,其他项目加分分值为5分。 广东高考加分项目减少,加分人数也随之减少。2014年全省有3500多名考生获加分资格,而今年减少到2067人,进一步彰显高考的公平性。 本科批次录取7月底前完成 高校什么时候开始录取?《通知》透露,各省(区、市)录取工作应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其中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在7

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力争202X年8月出台 考普通本科或不分文理.doc

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力争202X年8月出台考普通本科或不 分文理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力争202X年8月出台考普通本科或不分文理,更多高考资讯我们网站的更新! 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力争202X年8月出台考普通本科或不分文理202X年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已形成初稿,一切顺利的话会在202X年8月份出台,并从202X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正式实施。 数据显示,未来5年广东每年需增25万~30万个学前学位,预计到2022年,全省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将超过1450万人。 力争8月份将方案报教育部备案 记者在会上获悉,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广东省属于高考综合改革第三批试点省份,按计划应在202X年8月份出台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并从202X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正式实施。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制订要缜密,推进要稳妥。要加强调研,问计攻坚。高考综合改革,涉及“教、考、招、培”各个环节,只有把涉及高考改革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各个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改革涉及的各项政策措施都配套完善起来,才能确保改革方案顺利实施。要引导各方面对改革的合理预期。 据悉,经过前期的广泛调研,到新高考试点省市以及省内有关地市和各级各类学校调研,参照先行试点省份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广东已经初步制订了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普通本科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普通本科高校入学考试,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实行“3+3”的考试科目组合;实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使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主渠道;完善综合评价录取制度;改革考试招生管理机制等。 接下来,还将重点围绕普通高中学考“6选3”的“3”的选择方式、成绩呈现及使用方式,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使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职业教育人才选拔通道的搭建和拓宽等方面,继续完善该方案。 根据教育部最新精神,对按计划今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17个省份开展基础条件评估,评估采取省自评和教育部专家实地评估相结合的方式。3月20日前提交自评报告,申请202X年启动的省份,5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初稿送教育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按程序报当地党委、政府审议。广东将按要求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并抓紧做好自评工作。如

广东正式发布2018新高考方案:十大变化要了解复习进程

广东正式发布2018新高考方案:十大变化要了解 今天,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发布广东省新高考改革方案,从明年起,广东省正式实行新高考。从新高考改革方案来看,有很多与原有高考制度变化的地方,例如:本科批次合并,以后将不存在一本、二本、三本概念;考生一次可报考一个平行志愿、15个院校志愿,高考也将从过去的“院校为导向”转变为“专业为导向”;高职院校方面,继续推进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招生,初中毕业与中高职深化贯通;应用型本科试点招收中职学生,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这次广东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10点,对于家有考生的家长来说,不可不看!其他省份的家长,也推荐阅读,因为这代表了趋势,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2020年,全国所有省份全部实现新高考。以下为广东新高考方案全文。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印发了《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我省2018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进行部署,明确2018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具体任务和具体措施,积极稳步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更好地促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知》是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工作实际,在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征

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通知》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的工作部署,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我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单项改革,以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改革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合并本科录取批次。2018年起,将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批次调整合并后,本科和专科录取批次均设置一个平行志愿组,15个院校志愿数,即院校志愿数设A、B、C、D、E、F、G、H、I、J、K、L、M、N、O15个,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二是艺术体育类统考院校(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2018年起,将现各批次艺术(含音乐、美术,下同)、体育类统考专业的投档,从传统梯度志愿投档模式调整为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设置一个院校志愿组,A、B、C、D、E、F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三是普通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2018年起,在“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录取设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两个批次,每个批次设置一个院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出炉,2019年广东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全文).doc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出炉,2019年广东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全文)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广东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全文) 广东高考改革 广东将根据教育部的“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改革或减少科目、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配套“实施意见”,结合广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改革方案 ◆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文理不分科。 ◆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可多次参加。按150分制,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 ◆除语数英外,其余学科都分等级考和会考。会考分合格与不合格,等级考按满分60分制。两者择其一考试。最多可选6个学科参加等级考。最终选3科等级考成绩(满分180分)计入高考。 ◆高考考语文,数学两科,各150分。与英语成绩和3科成绩合并,总分630分。 政策解读

◆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致使各大院校会设置自己的专业线,好高校,好专业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 ◆文理不分科会导致试卷难度上升,对善于文科的学生不利,善于理科的同学扩大了竞争优势。 ◆明面上,英语退出统一高考,但其实竞争变得更加残酷。名校对于英语成绩有要求,这就促使你不断提高成绩。改革前如果你的英语成绩不够好,可以通过优势学科拉分。改革后,英语成绩不够好,甚至可能失去进入名校的资格! ◆三科等级考的存在,使得每门学科都要均衡发展。 应对策略 ◆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 ◆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你,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极其重视英语,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第一次英语社会化考试,就考最高分,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 ◆提前树立目标,为“高校自招”做准备。 准确定位英语 ◆高考改革后,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三年六考。考生可多次参加,取最高成绩。这就意味着考生如果能在自己英语水平最好的时候(中考后)把握时机,在高一就尽早考出最好的成绩,那么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拿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 ◆英语课程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规划。在高一想取得英语社会化考试的最高分,需要在初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好初中三

2019年广东高考改革:新课改5大问题解答

2019年广东高考改革:新课改5大问题解答 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发布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 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规定,2020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起实 施新课程方案,使用新教材。 按照高考改革时间推动表,广东省从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通知提到,各地应做好新课程新教材全员培训工作。要在2020年8月 底前完成高一年级各学科教师新教材培训工作,2021年秋季开学前完 成高二、高三年级各学科教师新教材培训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要积极探索适合选课走班需要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指导学校从2018级学生开始有序推动选课走班,加快建立完善选 课走班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各地要督促学校严格规范课程管理,科 学安排每学年授课科目,特别是严格控制高一学年必修课程及并行开 设的学科数。要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深入展开研究性学习。 据悉,2018年、2019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继续使用教 育部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使用现行国家 课程教材。2020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方案,使 用新教材。 关于《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也做了解答! 一、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推动情况如何,方案何时公布? 为稳妥推动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16年开始,我省即着手高 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研制工作。经过前期的广泛调研、座谈、研究、论证,参照先行试点省份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并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 厅起草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同时抓紧研制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文件和 措施。

高考综合改革涉及“教、考、招、培”各个环节,是复杂的系统 工程,又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公共政策。所以,方案的研制要缜密严谨,改革推动要稳妥有序,既符合国家要求又体现广东特色,既合理引导 高中教育教学又适合高校人才选拔需要。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后,我们 将展开教育系统的全员、全方位培训,同时增大宣传和解读力度,让 广大师生和社会全面了解掌握改革方案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步骤。 当前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正在按程序报批,正式公布时间要按照国 家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实行。 二、课程教材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根据《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当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编写修订 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简称新教材);要求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 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并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工作 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工作机制等,其中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 改革的省份,能够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为保障我省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顺利推动 高考综合改革及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我省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 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 三、课程实施步骤是什么? 2018年、2019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继续使用教育部 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使用现行国家课程 教材。 2020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方案,使用新教材。 四、为什么从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一)尽量减轻多项改革交替叠加对学校教学秩序的影响。不同时 间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面临的高考与课程教材组合的模式复杂水准不

2021年广东省新高考“八省联考”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2021年广东省新高考“八省联考”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0分) 1.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书法之 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如图所示的王羲之的“平安贴”)。下列关于传统文房四宝的相 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墨汁是一种水溶液 B. 宣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 砚石的成分与水晶相同 D. 制笔用的狼毫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下列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掬月水在手,弄花香满衣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展示了以芳纶为主制成的五星红旗,用SiC增强铝基材料钻杆“挖士”, 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月壤中含有的?3He,其质子数为3 B. 制作五星红旗用的芳纶为合成纤维 C. 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复合材料 D. 运载火箭用的液O2液H2推进剂在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原子”原意是“不可再分”的意思。20世纪初,人们才认识到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从电子层模型 分析,Ca原子核外N能层中运动的电子数为() A. 8 B. 2 C. 18 D. 10 5.提取海带中I2的实验中,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A. 灼烧 B. 溶解 C. 过滤 D. 分液 6.具有止血功能。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芳香烃 B. 分子式为C8H11O2N C. 可与NaOH溶液反应 D. 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7.“人世间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使用草木灰对蔬菜施肥草木灰属于钾肥 B使用84消毒液对衣物消毒NaClO具有漂白性 C实验后,清洗仪器、处理废液、打扫卫生废液随意排放会造成污染 D将浓硫酸放入分类储存、专人保管的安全柜中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A. A B. B C. C D. D 8.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活性炭催化条件下煤气中的H2S和Hg的协同脱除,部分反应机理如图(吸附在催化剂 表面的物种用?标注)。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广西高考改革新方案.doc

2018年广西高考改革新方案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广西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 广西2022年1.广西统一高考科目将不再分文理科。 2.实行“3+3”模式; 3.外语一年两考。 【各省份录取批次改革类型】 1、取消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外,江苏高考科目分值

2021广东省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是什么

2021广东省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是什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 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只是2021广东省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是什么呢?下面是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广东省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是什么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2021广东省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是什么考试内容:考试科目采用“3+1+2”模式由于明年实行新的高考方案,考试科目采用“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考试科目,“1”为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简称“四选二”)。普通类(物理)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四选二。普通类(历史)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和四选二。体育类考生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体育术科。艺术类考生(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艺术校考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艺术术科。外语选考语种为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中的一门。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须参加英语听说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单独进行。提醒:须参加体检、取得高中毕业学历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所有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录取的考生应参加普通高考体检。普通高考体检时间为高考报名后至2021年2月28日。此外,2021年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须在2021年7月前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

性考试,并取得高中毕业学历,才能正常进行录取和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应届毕业生,也须取得高中阶段毕业学历,才能正常进行录取和入学。2021高考录取工作是怎么样的1.招生批次及志愿设置。2021年夏季高考分为提前、本科、专科(高职)三个批次。(1)提前批次。 ①提前批次分为本科提前和专科提前两个部分。本科提前部分安排在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开始前进行,专科提前部分安排在普通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普通专科院校录取开始前进行。本科提前部分包括空军招飞院校,军检院校(含需政审、面试、体检的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民航招飞院校),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及经批准的本科院校艺术专业,经批准的非军检本科院校的师范、农林、小语种等专业,本科层次的教师专项计划和卫生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院校。专科提前部分包括专科提前院校和专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②志愿设置。本科提前部分院校志愿设置:空军招飞院校设1个志愿;军检院校(含需政审、面试、体检的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民航招飞院校)设10个平行志愿;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及经批准的本科院校艺术专业的“统考+校考”设1个志愿、校考设1个志愿;经批准的非军检本科院校的师范、农林、小语种等专业设20个平行志愿;本科层次教师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本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设1个志愿。专科提前部分院校志愿设置:专科提前院校设5个平行志愿;专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2)

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的时间变化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这是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地球以一日为周期的绕轴自转和以一年为周期的绕太阳公转,某一地区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的数量就出现以日、年为周期的变化,从而导致气温的昼夜(日)和季节(年)变化。 气温昼夜变化 它是指气温以一日为周期的有规律变化。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一天当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气温也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气温也随之上升。此后,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得到的热量仍比地面长波辐射推动的热量还要多,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由于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使地面得到的热量开始少于推动的热量,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亏损、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一时刻通常在午后一小时左右。随后,由于地面热量不断地亏损,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由此看来,一昼夜间气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接受太阳辐射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地面的热量收支,即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的数量和向外放射的地面有效辐射的数量之差。如收入多于支出,则地面储存的热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同时还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地方,每一天的气温日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又不是前一天的简单重复。因此,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气温季节变化 它是指气温以一年为周期的有规律的变化。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由于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地面储存热量最多的时期,就是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储存热量最少的时期,也就是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因此,一年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所在的一天(北半球的夏至和冬至日),也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一天所在的月份(北半球的六月和十二月),而是比这一天要落后1~2个月。即最低值出现在一月或二月,最高值出现在七月或八月。海洋上落后较多,陆地上落后较少。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七月为最高,一月为最低;海洋的气温,以八月为最高,二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之为气温年较差。它的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最热月和最冷月热量收支相差不大,气温年较差很小;愈到高纬地区,冬夏区分愈明显,气温年较差愈大。 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的年较差为11℃,大陆上的年较差可达20~60℃。 气温年较差也因天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云雨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小;云雨少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广东新高考改革有哪些变化,真的实行312选考模式吗.docx

广东新高考改革有哪些变化,2020 年真的实行 3+1+2 选考模式吗 说到高考改革,这可是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昨天,广东 新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公布,那么有哪些变化呢?真的实行 3+1+2 模式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新高考改革有哪些变化,2021 年真的实行 3+1+2 选考模式 吗 近日,《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 粤府〔 2019〕42 号,下称《改革方案》 ) 出炉,标志着广东省新一 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改革方案》从2018 年秋季入学的高中 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 年高考按照新高考模式进行考试和招生 录取。 高考综合改革后,广东高考将有哪些变化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 人介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这些也是广大学生家长最为 关心的问题。 一是考试科目组合有变化。现行高考的考试招生分为文、理科两 大类,科目设置为“ 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3”为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分文、理科 ;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高考综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 设置实行“3+1+2”的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且数学不分文、理,“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 2 门科目 中选择 1 门,“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4 门科目 中选择 2 门。 二是计分方式有变化。现行高考考生总成绩750 分,语文、数学、 外语 3 门各 150 分,“文科综合” / “理科综合”各接采用卷面分。高考综合改革后,考生总成绩750300 分,均是直分,语文、数学、

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数学(一)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 数学( 一 )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纸上 . 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复数41i z = -,则|i |z -= A. B. C .2 D. 2. 已知集合{|12},{|A x x B x y =<<==,若A B A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0,1] B.(1,4] C.[1,+∞) D.[4,+∞) 3. 《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其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圆窖周五丈四尺, 深一丈八尺,问受粟儿何?”其意思为:“有圆柱形容器,底面圆周长五丈四尺,高一丈八尺,求此容器能放多少斛米”(古制1丈= 10尺,1斛≈1.62立方尺, 圆周率π≈3),则该圆柱形容器大约能放米 A. 900 斛 B.2 700斛 C.3 600斛 D.10 800斛 4. 在一项调查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下图是由这两个变量近8年来的取值数据得到的散点图,则选项中适宜作为y 关于的回归方程的函数类型是 A.y = a +bx B.y = c +d x C.y = m +nx 2 D.y = p +qc x (q >0) 5. 曲线y = x l n x 在点M (e,e)处的切线方程为 A.y = 2x +e B.y =2x -e C.y = x +e D.y =x -e 6. (1— x )(l+x )3的展开式中,x 3 的系数为 A.2 B. - 2 C.3 D. -3

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1.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主要由大气得到热量(地面辐射)和失去热量(大气辐射)的差值决定。 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对流层)的热量直接来着地面。 (1)太阳辐射:最强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 (2)地面辐射:当地地方时为12点时,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损失的辐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面温度仍在升高。当地地方时大约午后1点左右,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地面温度为一天中最高值。 (3)大气温度:当地地方时大约午后2点左右,地面已经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把热量传给大气,此时气温达到最高值。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持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气温随之也不断下降。至日出后,地面热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气温也随后达到最低值。因此气温最低值总是出现在日出前后。 2.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 3.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1)气温从低纬向各纬递减。太阳辐射是地面热量的根本来源,并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受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影响,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南半球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比北半球广阔,气温变化和缓。 (3)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同一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热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冷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即“热高冷低”。 (4)7月份,世界值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是全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 二、等温差线 1、气温的日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广东2020异地高考政策

广东2020异地高考政策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广东2018异地高考政策,更多高考 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广东2018异地高考政策 根据最新公布的广东省2018年异地高考通报,2018年的政策与 去年维持不变,计算截止时间则由去年的2017年相应更新为2018年。 此外,在社保证明办理一项,今年更加便利,考生可直接提供联网打印的其父母的《社会保险参保证明》交有关部门审核、认定。 通报内容 外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需符合三个“3”和两个稳定的基本条件,即其父亲或母亲连续三年持有广东省 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三年以上,随迁子 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并具有高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且其父亲或母 亲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 2018年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报名资格认定按 照下列要求执行: 一是关于社会保险、居住证和完整学籍年限截止时间的计算问题。其父亲或母亲在广东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持有广东省居 住证有效期以及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统 一为2018年8月31日。随迁子女考生提供联网打印的其父母的 《社会保险参保证明》交有关部门审核、认定。 二是关于办理居住证的问题。其父亲或母亲在2015年9月1日 前已办理居住证,且持有的居住证截止至2018年8月31日属于有 效状态的予以认定。

三是关于合法稳定住所的问题。其父亲或母亲住所为农村自建房或单位宿舍的,提供房屋产权证或土地使用权证、房屋租赁合同或 相关证明材料,按《广东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的要求到当地 派出所或乡镇、街道负责租赁房屋服务管理的机构办理了居住手续 的予以认定。 四是关于3年完整学籍的问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但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所在地与父亲或母亲工作所在地为广东省内 不同地市的予以认定。 不符合在广东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条件的随迁子女,须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建议不符合在广东省参加高考条件的学生及早回户 籍所在地参加当地的高考报名,以免错过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时间。 2018年报考程序 符合报考条件并提出申请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当在高考报名前向就学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请,并提 交相应证明材料,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汇总,并分送各 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审核、认定工作。 由于随迁子女报名证明材料较多,各地市的情况有所不同,各地市招生办将根据当地随迁子女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流程并向 社会公布,考生可到所在地市招生办咨询办理流程,并按有关流程 办理报名手续。

2021广东新高考物理考向分析

2021广东新高考物理考向分析 一、省考试院座谈会的情况: 1、时间变化:考试时长75分钟(预计未来两年不变)。 2、题量、分值变化:试题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一至两个选择题,分值分布可能是【7(单)x4】+【3(多) x6】+【6+10】+【11】+【15】+【5+7】。 3、考试内容保持不变:3-3和3-4仍为选考,为了增加选考题的区分度和信度,选考的试题形式可能会变化,选考题第一部分,之前以客观题为主,可能改为主观题为主)。备注:考虑到平稳过渡,2021 年高考题预计将在考查难度、试题能力考查方向、试题的设问方式、试题的排序等方面,借鉴全国卷2020 (一二三尤其是卷一) 二、考向分析 1、试题总体难度会有所下降 从公布的消息来看,“与以前广东卷难度相当”。2010~2015广东卷难度一般控制在0.5~0.6之间(多数年份控制在0.55,即均分55分),2016~2020年全国卷难度一般在0.36~0.4之间(多数年份在0.36,即均分在40分)。如果物理像全国卷一样,平均分36分,那么很多学生就会不够30分。高三努力一年还不如其他选考科目随便捡1分,会导致很多学生选报物理但不学物理,这可能不是改革所愿意看到的结果。防止这个现象的最好方式就是降低物理试题难度,保证学生普遍能最低考40分左右。 2、考向分析 (1)选择题考向 全国卷选择题5单3多,新广东高考卷的选择题7单3多,题量有所增多,估计选择题难度有所下降,否则学生做不完。但计算量应该不会太大,否则学生也做不完。 (2)实验题要注重实验操作(包括选考内容) 注重实验操作,这是广东命题专家偏好之一。 (3)计算题考向 据专家说,第一道计算题可能会出现推导论证题,或者是需要通过讨论进行判断,也就是说并非像以前的题目那样需要学生计某个速度结果或位移结果。第二道题估计不会考情景题,因为压轴题本来对思维能力要求就较高,单是纯粹的物理模型学生已经处理不来,如果还涉及情景转化,估计学生就会无从下手。 (4)选考题考向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教案 鄂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教 案鄂教版 18、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一年中气温会变化,初步了解这种变化的规律性。 2、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绘制曲线图,并根据绘制的曲线图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4、能利用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5、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6、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7、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善于倾听的意识。 8、渗透事物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世界观。 教学准备 1、气温收集卡(学生用) 2、曲线图座标纸(可利用教材上的、学生用) 3、大的气温卡(教师演示用、可用投影片) 4、准备挑选有本地特征的能突出四季特点的典型图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学习 1、谈话:一年四季,春华秋实,寒来暑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请大家说说看一天中气温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发言) 2、提问:你能说一说你对一天当中气温变化的感受吗? 3、谈话:刚才我们说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在我们这儿,一年四季中气温有没有变化呢?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 二、收集整理资料 1、出示本地四幅春夏秋冬景观图。 请学生看图后,讲讲自己对气温变化的直接感受和亲身体验。 2、在学生讲述他们感受的基础上,提出:一年四季中气温的变化有规律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知道它是否有规律呢? 3、学生讨论交流找规律的方法。 4、师生统一研究方法。 5、师生交流收集的本地气温资料。(表中的数据资料准确地表现出了气温一年内的变化状况,但不够直观。怎样才能更直观明了的表示出一年内气温的变化状况呢?) 三、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学生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曲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