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word版本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word版本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word版本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

调查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它是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单位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它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很多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感觉非常棘手,经常因推行困难而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的制约,调查结果没有反映岗位真实情况。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岗位工作量调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笔者根据以前项目上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岗位工作调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较好地应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并得到了客户认可,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套方法是从工作分析入手,首先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对相关岗位职责提出调整以及对岗位编制提出建议。在上述步骤中,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是属于工作分析的范畴,在很多文章中均有阐述,因此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是从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入手,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设定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从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入手,根据经验数据,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如下表所示:

二、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般来说,每个岗位的工作可以划分为日常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日常性工作指每天重复做的工作,阶段性工作指每周/月/季/年做的工

作,临时性工作指上级单位/领导或相关部门临时安排或突发性的工作。根据岗位工作职责,填写工作调查问卷,将岗位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对每一工作步骤进行现场观察并统计完成每一步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对照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对岗位工作饱满度进行初步判断。以某公司产品调运计划岗为例,如下表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岗位存在一岗多人时,可以多选择一些人员进行观察统计,这样得到的数据更加客观。此外,通过对该岗位上多个人员工作量统计结果,可以得到每一工作步骤的最快工作时间,将各步骤的最快工作时间累加,即得到该岗位完成所有工作的最快工作时间。以此作为标杆,鼓励在岗人员向标杆工作时间看齐,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对岗位设置进行判定

有了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和各岗位工作量调查结果,即可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判断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下以某公司调运处为例,通过对该部门各岗位在岗人员的工作量调查统计结果,得出岗位调整建议。如下表所示:调运处岗位设置判定表

通过以上操作步骤,比较清楚地对岗位的工作量进行了判定,并得出了岗位调整建议。需要提醒的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别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

根据岗位工作结构特点的不同,岗位可以分为以日常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和以非日常性工作为主的岗位。以上方法更适用于绝大部分以日常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对于以非日常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如行政事务岗位或技术研发岗位),可以采用一些变通的方法,比如将日常性工作的界定范围从每天扩大到每周,或者只对岗位全年工作量进行判定,而不再对岗位日常工作量进行评估等。

2、内部专家的选定

在岗人员的工作时间测出后,除非对岗位的工作特点非常熟悉,否则第三方是无法对在岗人员所耗费时间的合理性进行准确评判的,而从外部寻找标杆岗位的数据又非常困难。因此,组建单位内部的专家评审组就非常有必要,内

部专家必须由对岗位工作特点非常了解的人员组成,一般是由部门主管领导、公司高层、公司资深员工等共同组成,这些人能够比较好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人员水平对岗位的工作耗费时间做出合理评价。

3、公司业务发展和员工素质的影响

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及其各种条件变化越来越快,在某一时间段上做出的岗位工作量调查只可能在本时间段内有意义。随着企业内、外部情况和员工能力素质的不断变化,很难有一个“绝对正确、完全适用和一成不变”的统计结果,它主要还是服从于企业总体目标要求,在不断变化中调整,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我们建议各单位在每年的发展中,注重积累历史数据,进行岗位工作量的动态分析与预测,以满足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它是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单位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它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很多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感觉非常棘手,经常因推行困难而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的制约,调查结果没有反映岗位真实情况。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岗位工作量调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笔者根据以前项目上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岗位工作调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较好地应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并得到了客户认可,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套方法是从工作分析入手,首先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对相关岗位职责提出调整以及对岗位编制提出建议。在上述步骤中,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是属于工作分析的范畴,在很多文章中均有阐述,因此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是从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入手,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设定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从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入手,根据经验数据,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如下表所示: 量化判定标准 1、岗位工作量标准 ?工作量百分比法:工作量饱满度=岗位有效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日×%;如岗位年实际工作量/年有效工作日(250天)%;一般饱满度达到70%以上时,说明岗位工作量饱满 ?很饱满:90%以上;饱满:70%-90%;基本饱满:50%-70%;不饱满:50%以下 2、岗位工作结构标准 ?按照日常性工作、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划分,日常性工作是依据现有组织目标和职能展开的工作,日常性工作量/总工作量%,比值在50%以上,说明岗位设置依据充分,一般应占工作量的60%以上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它是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单位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它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很多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感觉非常棘手,经常因推行困难而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的制约,调查结果没有反映岗位真实情况。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岗位工作量调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笔者根据以前项目上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岗位工作调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较好地应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并得到了客户认可,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套方法是从工作分析入手,首先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对相关岗位职责提出调整以及对岗位编制提出建议。在上述步骤中,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是属于工作分析的范畴,在很多文章中均有阐述,因此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是从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入手,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设定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从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入手,根据经验数据,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如下表所示:

(调查问卷)岗位分析调查问卷

岗位分析调查问卷 本问卷目的在于了解您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内容,以便更好地帮助您完成目前的工作。作为在职者,您最有资格提供关于您自己工作领域和相关技能水平方面的信息。本问卷只是为岗位分析工作提供参考,不会作为您的职位变迁或工作绩效考核的参考,同时我们保证为您填写的内容进行保密,所以请您务必据实填写。我们知道您花费在填写问卷上的时间非常宝贵,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一、您的基本资料 姓名:现任主要岗位名称: 所在部门: ________________ 在现岗位工作的年限: ________________ 二、岗位工作描述 1、任务综述:请用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您的主要工作内容: 2、您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应达到什么目标? 3、具体工作内容 填表注意事项 ①请尽可能按主次顺序列出您的全部工作内容,并说明您在从事该具体工作时所负有的责任。 ②请根据您工作经验粗略估计出下列各项工作占您全部工作量的比重或在周、月、季、年内发生的次数。 ③“具体的工作职责”是指应对什么负有责任,如设备运行正常良好,财务安全保管,保证产品达到质量标准,提交的图纸准确、及时等。 ④“责任程度”可用全权负责,经主管、上级批准,具体承办,具体执行等分出等级。

三、工作责任 1、假如您的工作出现失误,将可能造成: A、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B、一般的经济损失 C、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D、影响部门的管理效率 E、使公司形象受到一定影响F、影响公司的业务拓展 G、其他可能造成的损失或影响(请在补充中注明) 您的答案是()若有补充 2、假如您的工作出现失误,可能影响的范围: A、不影响其他人工作的正常进行B、影响本部门内少数人 C、影响到整个部门D、影响到其他几个部门 E、影响到整个公司 您的答案是()。若有补充 四、工作责权 1、您上级主管的岗位名称是什么? 2、在一般情况下,遇到何种情况需要向您的上级主管汇报? A、遇到重大决策或方向性问题才请示汇报 B、工作中的关键问题需要向上级主管请示汇报 C、工作中的一般疑难问题需要请示汇报 D、工作中的任何问题均向上级主管请示汇报 您的答案是()。若有补充 3、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出现过由于处理杂事而影响了本岗位主要工作的情况?如果出现过这种冲突,发生的频率如何? 4、您岗位的工作量是否饱满,负荷程度如何? A、超负荷B、满负荷C、半负荷D、无负荷 您的答案是()若有补充

工作饱和度分析与流程与表单

工作饱和度分析与流程与表单 工作饱和度分析与流程与表单 工作负荷分析的意义流程与表单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几乎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工作负荷分析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说来,工作负荷分析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1)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通过工作负荷分析,可以建立明确而有效的标准,从而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和工作考核,选拔和任用符合工作需要和职务要求的合格人员; (2)工作负荷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有效的人事预测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通过工作负荷分析,可以明确从事的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心理条件,从而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4)可以为工作考核和升职提供标准和依据; (5)通过工作负荷分析可以使干部和职工更合理地运用技能,分配注意和记忆等心理资源,增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6)为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提供重要依据; (7)通过工作负荷分析,可以检查工作中不利于发挥人们积极性和能力的方面,也有利于改善工作设计和工作环境; (8)可以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提供可靠和有效的信息。 工作分析流程 实施背景: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员工人数相应增加本应该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目前各部门工作职责描述不是很清晰,岗位说明书与实际岗位有不匹配之处,各岗位说明书看似工作饱和,可实际并非如此。本应该一人可完成的工作,可能这期间设置2个岗位,无形中又让企业承担了本可节约的人力成本。 目的:1.重新修订各部门岗位的岗位说明书,使其与实际岗位相匹配。 2.工作流程能否再优化 3.确定各岗位工作量是否饱和,其人员编制调整是否合理 4.员工工作效率如何

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整理公司现存的各部门岗位说明书。目前岗位编制情况、目前工作流程及公司组织结构。 二、实施阶段 A、核查阶段 1. 确定各岗位职位说明书是否全面,规范 不规范----重新编订岗位说明书(参见附件,重新收集关键指标,整理岗位职责) 2. 各部门岗位编制是否合理 3. 设定部分关键岗位进行工作负荷调查(关注岗位工作日志,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流程等,此内容一起带入工作分析调查问卷中分析) B、实施 1.设计工作分析调查问卷(附件一) 目的一:确定其工作重点、任职资格、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岗位职责 目的二:确定其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流程关键点等-------工作负荷 2.工作现场的初步观察 目的一:分析工作现场的工作环境、条件。了解其工作使用的工具、设备等 目的二:记录工作内容,与其填写的工作日志相核实 3.深入访谈 目的一:对调查对象进一步详细了解 目的二:针对关键事件的了解 目的三:针对绩效考核对其工作的影响了解 4.工作现场深入观察 目的一:确认以上资料,进一步了解之前通过访谈和调查得出的信息是否准确 目的二:观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观察上,应多于工作人员交流,挖掘新需求 5.整理数据与资料

工作岗位分析调查表

工作岗位分析调查表
本问卷收集的是目前岗位的情况,而非个人的信息,这不是对您工作表现的评估,回答请详 细、准确,不要有所保留或夸大,所提供的回答应适用于最为典型的通常情况,而不仅仅适用于短 期活动或临时工作。感谢您的大力协助和配合! 填写人签字: 一、基本信息 姓名: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二、调查信息 1、该职位概述(描述本岗位设置的目的和主要工作目标) : 工作地点: 直属上级: 直属下级人数: 直接主管复核确认:
2、该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 : 工作项目 领料
报表制作
工作主要内容
仓库领取次日生产所需材料
平 均 产 出 时间安排
(工作结果)
工 时 消 耗 说明
(分钟)
08:00-09:00 2 个报表 3份 10:00-11:30 11:00-11:10
60 分钟 90 分钟 10 分钟
统计前 1 日订单明细
合同、协议复印
每日 完成
文件复 印
每周 完成
每月 完成 偶尔
( 每年 )
1

完成 3、该岗位任职资格 学历要求 专业要求 外语要求 证书要求 经验要求 □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机械/电子/机电 英语四级 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 □无要求 □一年以上 □三年以上 □五年以上
岗位技能要 熟练操作 CAD 等绘图软件 求 熟练操作 WORD、EXCEL、PPT 等办公软件
4、该岗位权限有哪些?
5、工作联系? 公司内部需沟通的部门(人员) 公司外部需沟通的单位(人员) 6、工作影响度? 工作中易失误的地方及原因: 工作中失误带来的影响:□只对自己工作有影响 □对整个部门工作有影响 □对整个公司的工作有影响 工作失误的影响程度:□非常严重 □严重 □比较严重 □没太大影响 7、工作压力? 工作任务量:□较重 □适度 □较轻 □不均衡,有时较闲有时很忙 工作中是否用到跨专业知识:□几乎没有 □偶尔 □较多 □经常 工作对灵活性、创造性要求:□几乎是常规化程序化工作 □偶尔要求灵活处理临时问题
□经常需用创意完成工作 □较多情况需对不固定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各部门主管 安监办、派出所
8、本岗位是否有须保密的项目或资料?如有,请列明
9、该岗位可晋升或转岗的岗位有哪些?
2

岗位分析调查表

岗位分析调查表 本问卷收集的是目前岗位的情况,而非个人的信息。这不是对您工作表现的评估。回答请详细,准确,不要有所保留或夸大,所提供的回答应适用于最为典型的通常情况,而不仅仅适用于短期活动或临时工作。感谢您的大力协助! 为了让您更清楚怎么填这表,先请看一个填表举例

………………..明白怎么填写了吗?现在请开始您的填写吧!谢谢您的合作! 一、请你填写以下基本情况: 二、请填写岗位职责表(如表格不够,可在表格后面的空白处填写):

三.任职资格(请根据您个人看法在所选处画圆或打钩) 1.您认为胜任本岗位所需最低的学历和知识要求 A初中 B高中 C职高 D中专 E大专 F大本 G硕士 H硕士以上 2.您认为需要多久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本岗位(即要求多长时间能胜任该岗位工作)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E两年 F三年 G五年 3.您认为一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人员,需要多久的培训可以胜任该工作 A不需要培训 B 15天以 C一个月以 D三个月以 E半年以 F半年以上 4.您认为承担本岗位工作有无外语有要求 A有 B无 5.如有要求,(1)您认为适合本岗位的外语语种是(请填写)______________ (2)应达到的水平应为一下那种级别 A能流利的进行“听”和“说” B能用外文进行常用文章的写作 C能读懂并翻译外文资料 D只认识简单常用的词汇 6.您认为胜任本岗位需要哪些通用知识(政策、法律法规、计算机等)和专业知识,以及它们需达到何种水平?请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7. 您认为具备哪些个性和职业素质要求(责任心、奉献精神等)才能胜任本岗位?请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劳动强度与工作环境 1. 您的正常工作时间从_____时开始至_____时结束。(请填写) 2.您加班频率一般为每月平均_______次,每次平均________小时。(请填写)3.您平均每周在本地外出__________次,平均每次_________小时。(请填写)4.您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忙闲不均? A是 B否 5.您所从事的工作有何方面的要求? A气力 B耐力 C坚持力 D控制力 E调整力 F其它(请填写) _______ 6.本岗位的工作是否要求精力高度集中? A是 B否 7.本岗位工作场所是

岗位工作量测评分析报告(模板)

岗位工作量测评分析报告 一、目的 为适应汽车产销下滑的行业形势,相应配合上级单位对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总体要求,同时为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优化组织架构,合理利用人工成本,特开展此项工作。 二、测评范围 公司职能及辅助岗位。 三、测评时间 *年*月*日-*年*月*日。 四、采用方法 工作量化分析法,即根据各岗位所写的岗位说明书,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对工作步骤完成的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 五、基本情况 1.测评部门 综合管理部(食堂、司机除外)、财务部、采购部、质量部、技术部(行政专员)、制造部(技能岗位除外),测评人员共计52人。 2.结合工作情况,将工作分为日常性、阶段性、突发性工作;年岗位工作量统计,1天按8小时,1周按5天,一年按250天计算,即50周。 3.本月共31天,周六、周日放假合计8天,本月实际出勤天数23天(按标准工作时间计算),共10166H。 六、公司整体数据分析 总体来说,本次员工岗位工作量测评虽有些方面不尽人意,但作为推行的一项管理措施,基本上没遇到较大的抵触,测评人员也算比较配合。 (一)工作日志完成情况 工作内容:通过近半个月的工作日志的核对,工作内容与岗位说明书一致。 (二)岗位工作结构占比 1.职能岗位工作结构 图标 2.辅助岗位工作结构 图标 根据部门评定后的数据可看出职能岗位日工作量饱满度范围为:50%-100%,日常工作量占总工作量比例范围为:48.92%-89.85%;辅助岗位日工作量饱满度范围为:71.25%-133.75%,日常工作量占总工作量比例范围为:55.30%-95.19%;测评岗位主要以日常性工作为主。 (三)工作日志数据、岗位测评填报数据与考勤数据对比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 为能清楚阐明论点。先举两个例子。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乌龟是正面人物,而兔子作为反面人物受人讥讽,其中的寓意教育人们做事要像乌龟一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如果换个角度分析这个故事。则会有不同的结论。兔子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做了两件事,那就是赛跑和睡觉;乌龟则仅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赛跑。如果我们试把时间延长(即看看它们在赛后又做了什么),可以想象乌龟由于比赛的疲劳,而跑回家呼呼大睡了;兔子呢?由于比赛中同时也保养了精神,赛后可以做其它更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不难得出整个过程兔子的效率更高。另外,乌龟并不擅长跑步,却安排它去参加这场比赛,其效率必然极低,把这种现象映射到企业管理中去,也颇发人深思。试看一个说明工作效率与工作饱和相矛盾的例子:某工厂的一位计算机技术人员,现场发生了微机故障,从他的办公室到达故障点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其一是步行,需要l0分钟;其二是骑自行车,只需2分钟。我们设步行到现场的为甲,骑车到现场的为乙,最后统计:两人去处理同样的一个工作,甲用了30分钟,而乙只用了l5分钟,(这里是假设两人故障的修复时间相同,但事实上甲这类人在故障修复中要花更多的时间)。乙在剩下的l5分钟又可以做其它更多的事情,单从这点出发,甲与乙在工作成效上就不仅是1:2的差距了,而是1:N(即甲做一件事的时间,乙做了N件事)的差距。但在现实中,甲往往成了“工作量饱满、劳动模范”的象征;而乙却常常恰好相反,这是管理人员认识上的一大误区,长此下去必然带来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工作效率由员工的自身因素决定,但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仍是管理上的问题。首先是工作分配的合理化,它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让乌龟去赛跑,显然是不合理,所以对工作的合理分配是提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这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密不可分,要求管理人员不仅清楚了解管辖范围内的工作内容,而且要对被管理人的基本情况有清楚的认识。 工作分配合理后,那如何主动去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呢?竞争是个好方法,奖惩也是个好方法,另一种就是让员工自身有好的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提高效率便成为很自然的事。前两种方法是被动的,也是目前企业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而第三种方法突出了“人自身的因素,希望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包括综合知识和技能知识),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那么我们说,从主观上他会自觉主动地提高效率,从效率中求饱和,再从饱和中追求效率。这样看来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仅能提高效率,而且同时无形中也解决了效率与饱和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效率,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问题,这个素质并非仅仅指的员工的技术知识水平,更重要的还包含道德修养、情操和理想等一些深层次东西。目前企业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仅仅是偏重于技能知识的教育,认为员工只要有好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便有了效率,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素质的提高在于两方面:①个人专业技能及社会知识要丰富,这是效率的基本前提;②同时应丰富其它的各类知识,如自然知识及人文知识等等。企业管理中在对提高员工素质方面应该投人更多,这样可以更快的从被动地提高工作效率转变为主动地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谈了工作效率问题。现在再来看看工作量问题。评价一个人工作饱和度高不高(注意这里是针对同一个工作),答案就只有两种:低效率饱和度高;高效率饱和度低。可见效率与饱和度存在着矛 盾。而“工作饱和”的含义应该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劳动时间相等 或近似相等,这里的工作时问是指有效的工作时间,强调“有效”二字,“有效”就包含效率和成效的 意思。这又体现了效率与饱和度有统一的一面。而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常常忽略“有效”的重要性,虽然这种“忽略”往往并不是有意的,自然也就无法正确评价如何才算是工作饱和,于是便出

岗位分析调查表(定稿)

岗位分析调查表 本问卷收集的是目前各部门带招岗位的情况,而非个人的信息。回答请详细,准确,不要有所保留或夸大,所提供的回答应适用于最为典型的通常情况,而不仅仅适用于短期活动或临时工作。感谢您的大力协助! .岗位职责

…明白怎么填写了吗?现在请开始您的填写吧!谢谢您的合作! 、请你填写以下基本情况:

三.任职资格(请根据您个人看法在所选处画圆或打钩) 1. 您认为胜任本岗位所需最低的学历和知识要求 A 初中 B 高中 C 职高 D 中专 E 大专 F 大本 G 硕士 H 硕士以上 2. 您认为需要多久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本岗位(即要求多长时间能胜任该岗位工作) 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半年 D 一年 E 两年F 三年 G 五年 3. 您认为一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人员,需要多久的培训可以胜任该工作 A 不需要培训B 15天以内C 一个月以内D 三个月以内E 半年以内F 半年以上 4. 您认为承担本岗位工作有无外语有要求 A 有 B 无 5. 如有要求,(1) (2) A B C D 6.您认为胜任本岗位需要哪些通用知识(政策、法律法规、计算机等)和专业知识,以及它们需达到何种水平 7.您认为具备哪些个性和职业素质要求(责任心、奉献精神等)才能胜任本岗位?请列举。 四.劳动强度与工作环境 1. 您的正常工作时间从 ______ 时开始至 _____ 时结束。(请填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加班频率一般为每月平均 ,每次平均 小时。(请填写) 您认为适合本岗位的外语语种是(请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 应达到的水平应为一下那种级别 能流利的进行“听”和“说” 能用外文进行常用文章的写作 能读懂并翻译外文资料 只认识简单常用的词汇 ?请列举。

人力资源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是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但很多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感觉非常棘手,往往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 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 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调查结果不能反映岗位真实情况。 笔者根据多年的咨询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容易操作的岗位工作量调查方法,能够较好地应对以上问题。这套方法首先是从工作分析入手,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提出相关岗位职责调整方案以及岗位编制建议。本文重点讨论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是根据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来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如下: 1、岗位工作量标准工作量百分比法:工作量饱满度=岗位有效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时间×100% 统计工作时间一般以日、周、月或年为单位,如岗位年实际工作饱满度=岗位年实际工作日/年有效工作日×100%。一般饱满度达到70%以上时,说明岗位工作量饱满。 岗位工作量饱满度判别标准如下 很饱满:90%以上; 饱满:70%-90%: 基本饱满:50%-70%, 不饱满:50%以下。 2、岗位工作结构标准 按照日常性、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划分,日常性工作是指依据现有组织目标和职能展开的工作,日常性工作量/总工作量×100%,比值在50%以上,说明岗位设置依据充分,一般

车间部分岗位薪酬调查报告(1)

天缘公司车间部分岗位(工种)薪酬 调查报告 年前,根据领导安排,对车间部分岗位(工种)现有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基本的了解,现将所了解的基本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化产车间 1、冷凝泵工:现工资3000元。 车间认为:该岗位大多时间属室外作业,兼顾焦油装车,控制焦炉喷洒氨水质量,控制焦油产品质量,操作、维护设备,环保尾气回收系统运行操作,对岗位的责任心要求较高。该岗位原计划配置每班为2人,因人员缩减后现为每班1人,工作量增大。该岗位仅次于脱硫蒸氨工,为了平衡本岗位工资,建议适当培训该岗位工资。 人力资源意见:结合期初工资核定原则及现在工作实际,该岗位工资适当提高200元较为合适。 2、脱硫组长:现工资3450元。 车间认为:该岗位工作量大,事情较多,相对粗苯、冷鼓的组长要操心多,但其3450元工资较冷鼓低50元,较粗苯组长低150元。

人力资源意见:根据粗苯、冷鼓、脱硫三个工段的工作性质及岗位环境特点,各工段小组长以往的工资核定的还是较为合理,也符合实际情况。虽说都具有有毒有害气体,但硫脱工段还是较为好些,其岗位的重要性来比较也没有比冷鼓工段还是弱些。所以建议暂不作调整。 3、生化主操岗位:现工资3300元 车间认为:生化工段无带班组长,主操工担任着组长的职能,生化岗位是环保处理重要环节,原定岗位操作人员为主操、运行两个岗位,目前因人员紧张只保留主操一个岗位,生化系统运行操作(如:添加药剂、操作设备、控制指标及在线监测岗位相关工作)由一个人完成,工作量明显增大;车间认为,目前此工种介于带班组长与操作工之间,建议公司适当提升该岗位工资,与粗苯洗苯工调为一样。 人力资源意见:根据岗位工作量,和岗位环境,期初岗位工资核定3300是较为合适的,该岗位与粗苯洗苯工的工资量相当,但环境与洗苯工的好很多。暂不建议调整。 二、炼焦车间 1、熄焦车司机:现工资3300元 车间认为:该岗位工作量大,且岗位环境较差,以现在的岗位工资标准,无人愿意干,现车间从超产奖中优先拿出200元预以补助。

岗位分析表

岗位分析表 敬启者: 这是一项有关公司职位分析方面的调查,旨在通过您对您所在职位的理解与描述,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职权、绩效标准、任职资格,实现职位责权分明,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方向的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位说明书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公司职位管理,提高公司管理成熟度与组织绩效。 您的回答将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客观描述您所在的职位并评价其价值,希望您尽可能的提供深思熟虑、客观诚实的答案,方便我们统计整理。如有疑惑,请您向您的上司或人力资源部咨询。 请于月日,交于人事行政部,谢谢您的参与及合作,祝您工作愉快! 一、岗位基本信息分析(请根据您个人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who 二、工作目的与岗位职责分析why

三、职责与权限

四、职业规划 五、工作关系分析whom 本职位的工作者有哪些关系?联系中包括信息搜集判断,还是仅仅作为一种服务形式?哪些联系对部门有用?这里的联系对象包括本部门与外部的所有人员。

六、工作时间分析 七、任职资格分析What qualificatiaons:

八、设备、工具及劳动环境分析where 1、请尽可能列出您工作时所需的设备及工具,并列出使用该设备、工具的频率比重。 2、请尽可能从“湿度、温度、照明度、噪音、震动、异味、粉尘、油渍、设备、工具对身体的危险性、工作的孤独程度等”因素列出您工作的环境状况,并从对您身体有影响的严重程度列出您和这些因素接触的时间。 上级补充、修改、调整意见: 填写人:上级签名: 四、其他信息 1、您对您所在部门的工作分配及职责划分有何建议?您对您自己这个岗位的工作安排有何建议? 2、觉得比较困难的工作事项是什么?您通常是如何处理的? 3、简述您的上级如何指导和监督您的日常工作? 4、您的下属经常汇报的工作类型或性质是什么? 5、工作中直接接受哪些主管或部门的监督 6、最易犯的错误有哪些?举例说明,并指出它们是操作上的,还是观念上的或两者皆有。 这些错误多长时间才能被发现,谁能发现,常在哪些工作环节上被发现? 这些错误存在哪些障碍?在纠正错误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枝节问题? 7、您认为每隔多长时间对您的工作进行考核是适当的?您是否愿意部门对您的工作成果进行

企业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企业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是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但很多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感觉非常棘手,往往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 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 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调查结果不能反映岗位真实情况。 笔者根据多年的咨询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容易操作的岗位工作量调查方法,能够较好地应对以上问题。这套方法首先是从工作分析入手,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提出相关岗位职责调整方案以及岗位编制建议。本文重点讨论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是根据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来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如下: 1、岗位工作量标准工作量百分比法:工作量饱满度=岗位有效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时间×100% 统计工作时间一般以日、周、月或年为单位,如岗位年实际工作饱满度=岗位年实际工作日/年有效工作日×100%。一般饱满度达到70%以上时,说明岗位工作量饱满。 岗位工作量饱满度判别标准如下 很饱满:90%以上; 饱满:70%-90%: 基本饱满:50%-70%, 不饱满:50%以下。 2、岗位工作结构标准 按照日常性、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划分,日常性工作是指依据现有组织目标和职能展开的工作,日常性工作量/总工作量×100%,比值在50%以上,说明岗位设置依据充分,一般日常性工作应占总工作量的60%以上。如果日常性工作低于50%,说明岗位工作量不稳定,会出现时而饱满,时而不饱满的情况。 3、岗位工作强度分布标准 如果岗位工作量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正常,但主要集中某段时间,造成这段时间工作量出现了波峰(一天工作量达到10小时以上),而其余时间出现了波谷(一天的工作量不足4小时):或者持续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且这样的工作日占全年有效日的30%以上,应认为工作强度分布不均。 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般来说,每个岗位的工作可以划分为日常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日常性工作指每天重复做的工作,阶段性工作指每周/月/季/年做的工作,临时性工作指上级单位/领导或相关部门临时安排或突发性的工作。根据岗位工作职责,填写工作调查问卷,将岗位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对每一工作步骤进行现场观察并统计完成每一步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对照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对岗位工作饱满度进行初步判断。以某公司产品调运计划岗为例,如表1所示。

岗位分析问卷调查问卷

岗位分析问卷调查表(样本) 本调查问卷在于收集您所在岗位的有关信息,只对岗,不对人,所以请您不必顾虑,如实回答。谢谢! 1.本岗位名称__________ ,所在部门__________,直接上司__________,直接属下_________。 2.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负责程度(全部/部分/协助)占全部工作时间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3.本岗位的权限: (1)本岗位的工作目标: (2)本岗位在公司内部的协调关系:

(3)本岗位与公司外部的协调关系: 4.胜任本岗所需的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各种能力要求 5.本岗位一旦出现失误,会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1)无任何风险 (2)仅有一些小风险,一旦发生问题,不会给公司造成多大影响 (3)有一定风险,一旦发生问题,给公司带来的影响能明显感觉到 (4)有较大风险,一旦发生问题,会给公司带来较严重的影响 (5)有极大风险,一旦发生问题,给公司造成的影响不仅不可挽回,而且会使公司发生经济危机甚至倒闭 6.本岗位一旦出现失误,会给公司成本带来的影响() (1)损失金额低于100元/月 (2)损失金额在100元/月以上,500元/月以下 (3)损失金额在500元/月以上,2000元/月以下 (4)损失金额在2000元/月以上,5000元/月以下 (5)损失金额在5000元/月以上,10000元/月以下 (6)损失金额在10000元/月以上

7.本岗位指导监督人员的数量() (1)不指导任何人 (2)监督、指导3个以下基层员工 (3)监督、指导3~5个基层员工;或者1个基层管理人员 (4)监督、指导5~7个基层员工;或者2个基层管理人员 (5)监督、指导7~10个基层员工;或者3个基层管理人员;或者1个中层管理人员(6)监督、指导4个以上基层管理人员;或者2个中层管理人员 (7)监督、指导2个以上中层管理人员 8.本岗负有的组织人事的责任() (1)不负有组织人事的责任 (2)仅对一般员工有工作分配、考核、激励的责任 (3)对一般员工有选拔、聘用、管理的责任 (4)对基层负责人有任免的权力 (5)对中层干部有任免的权力 9.本岗负有的法律上的责任() (1)不涉及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和签约 (2)偶尔拟定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受上级审核方可签约 (3)拟定合同和签约,上级只做原则审核,本岗承担部分责任 (4)经常审核业务方面或其他方面的合同,并对合同的结果负有全部责任(5)需要以法人资格签署有关合同并对结果负全部责任

员工工作量分析报告

2009年5月份员工工作量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为了解公司员工5月份的实际工作量,提高员工工作方法,增强员工办事 效率,改善公司组织结构,合理利用人力成本。特进行本次调查分析,本次 分析辖营销部,拓展部,行政办,技术工程部(除施工人员),财务部,办事处。共计24人(新入职员工不例入分析范围)。以《周工作动态表》和《月 度工作完成情况表》为依据,对员工各项工作指标进行拆解并列出数据,采 用对比法进行图例分析。找准岗位特性,为下一步更好的进行员工工作量分 析确定模块及方法。 本次分析因为数据真实度和数据完成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加强,因此分析 结果只做为参考。 全公司详细分析数据见《5月份各员工工作量数据分析表》 二、分析方法: 1、本次分析采用工作量化分析法,即按照各部门岗位职责分解成: V:客户拜访(V isit)包括电话拜访和当面拜访所用时间; M:会议时间(M eeting)包括参与公司例会、甲方会议、工作安排、工作汇报、公司活动所用时间; R:工作准备时间(R eady)包括方案制作/修改、技术沟通、测试所用时间; C:工作洽谈、联系时间(C ontact)包括陪客户或公司上级聊天、询问、检查所用时间; E:应酬时间(E ntertainment)包括吃饭、活动、打牌等用于应酬时间; F:撰写时间(W rite)包括编撰各类报告、申请,及审核票据、填写各类日常表格、登/统计、分析等所用时间; S:履行岗位职责时间(S tatus)主要是行政、财务部人员履行本职岗位所

用时间以及各部门经理、主管用于部门人员管理所用时间; P:技术处理时间(P rocessing)主要是处理各类技术问题所用时间; T:培训时间(T raining)主要是授课人培训所用时间; D:路程时间(D istance)包括往返于工地、客户场所、出差旅途所用时间; O:其它时间(O ther)不属于上述范围内的时间,主要是指帮助别人工作所用时间。 2、以上分解时间,除D(路程时间)和O(其它时间)不计入有效工时,其余均列入有效工作时间。 3、优点: (1)工作分解量化分析,是激发员工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 (2)由于工作量化是通过数字和图表形式体现,其结果简单明了,直观性和可视性强,便于做纵横各项对比分析; (3)由于所有员工的工作量都用一样的量化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计算,所以对员工评价更现公平、公正; (4)便于市场需求与现有人员配置的对比分析,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根据市场需求对人员进行调整。 三、5月份基本情况 1、本月共计31天,除“五一”、“瑞午”放假三天,周六、周日放假合计4.5天,31日未列入分析范围,因此本月个人有效工作日:19.5天,计8190小时。 2、本月有14人要求做出工作计划,共计划127项。 3、本月计划完成经济指标100万。 四、公司整体数据分析:

工作分析及岗位任职资格调查问卷

工作分析及岗位任职资格调查问卷

人力资源部2006年03月02日

重要说明: (1)本问卷共由三部分组成:工作分析问卷、岗位权限问卷和岗位任职资格问卷。 (2)本问卷旨在为下阶段公司进行岗位说明书的编写、岗位价值评估和薪酬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请结合自己目前的岗位实际认真填写。 (3)本调查问卷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岗位本身的要求,而非目前任职者自身情况。 (4)本调查问卷要求从事该岗位的员工独立完成。 (5)请仔细阅读问卷中每个问题,并尽量作答,所填写内容会对岗位薪酬产生影响。 (6)本问卷完成后,问卷填写人需要与直接上级进行沟通,保证问卷反映内容的真实性。 基本信息: 你的姓名:许永良所在部门:商用印务部 你的岗位:业务员你的专业:建筑工程 你的年龄: 28岁入职年限: 3年 性别:男性学历程度:中专 工作经验: 5年行业经验:〈1年 职位经验:〈1年

第一部分:工作分析问卷 1、岗位基本情况调查 2、部门职能描述(部门经理填写,请参考附件一) (若表格内容不足,可自行增加表格长度,尽量真实地列举出岗位工作) 3、岗位使命与职责调查 (1)请用一句话简单表述公司设置本岗位的目的(可按照以下格式进行描述:“根据……,通过……,达到……”,如人事管理员岗位使命为:根据公司人力资源政策,通过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分析、员工招聘和培训,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增值)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通过业务团队及公司整合营销,达到全面完成公司目标销量计划目的;

(2)请简单列举本岗位日常的重要工作(若表格内容不足,可自行增加表格长度,尽量真实地列举出岗位工作)。 (3)岗位其他情况调查 ①请说明如果本岗位工作失误,会在哪些方面给部门和公司带来影响? ②工作时间要求

公司各岗位工作分析表

一、总经理室 总经理 一、行政部 行政经理、人事培训主管、行政专员、系统管理员 二、销售部 销售总监、渠道经理、零售经理、销售主管、销售顾问、销售计划与控制、车辆管理员、销售PDI、试乘试驾专员、销售支持、前台接待、关键客户经理、关键客户专员、内训师 三、客户关爱部 客户总监、展厅经理、交车专员、客户关爱经理、客户服务、客户管理、回访专员 四、财务部 财务经理、预算计划与控制、会计、出纳、收银员 五、市场部 市场总监、市场经理、市场分析、行销策略 六、增值业务部 增值业务经理、保险服务顾问、保险理赔顾问、金融服务顾问、二手车经理、易手车评估师、附件经理 总经理工作分析表

年龄:35岁以上 性别:不限 学历:具有大学以上相关学历 经验要求:具有中小型企业5年以上全面管理工作经验 婚姻状况:已婚 知识要求:熟悉企业业务和运营流程;具备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 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具有较强的领导和协调能力、监督和指导能力;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操守,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DOS手册要求:是重要岗位,须上海大众测评通过,经培训后认证合格,并需要参加上海大众年审。

行政人事经理工作分析表 表一: 年龄:28岁以上 性别:不限 学历:行政管理或文秘相关专科以上 经验要求:三年以上行政管理经验 知识技能要求:熟练操作计算机;有驾驶执照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突发事件协调处理能力 DOS手册要求:是重要岗位,须上海大众培训后认证合格,并 参加上海大众年审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 你的员工工作饱满吗?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它是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单位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它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很多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感觉非常棘手,经常因推行困难而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的制约,调查结果没有反映岗位真实情况。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岗位工作量调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笔者根据以前项目上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岗位工作调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较好地应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并得到了客户认可,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套方法是从工作分析入手,首先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对相关岗位职责提出调整以及对岗位编制提出建议。在上述步骤中,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是属于工作分析的范畴,在很多文章中均有阐述,因此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是从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入手,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设定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从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入手,根据经验数据,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如下表所示:

岗位分析调查问卷

岗位分析调查问卷 指导语 此问卷调查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您对您所在岗位的理解和描述,深入了解公司各个岗位基础工作情况,明确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等;实现各岗位间职权分明,为员工提供匹配合适的岗位培训和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的规划;规划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今后的岗位说明书编写、招聘合适的人才、设置安排合理的岗位培训课程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次问卷调查表只针对岗位的客观情况进行了解,调研的数据及分析报告仅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后续工作的参考依据,不涉及对具体的人员,题目无对错之分。 您的回答将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客观描述您所在的岗位并评价其价值,希望您尽可能的提供深思熟虑、客观诚实的答案。如有不确定如何填写的部分,请您向人力资源部咨询,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请您填写完后E-mail给您的直接上级,谢谢!填写过程中可参考人力资源填写模板。) 表一:基本信息 是,最忙的时间段是: 否 经 偶尔加班(平均每月1次) 几乎不加班

表二:岗位工作协调关系与工作特征描述 偶尔经常邮件电话 偶尔邮件电话 偶尔邮件电话 偶尔经常邮件电话 偶尔经常邮件电话 偶尔经常邮件电话 偶尔经常邮件电话 办公室内生产车间 是(请列举)否是否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没有偶尔经常 没有偶尔经常 完全不相关大部分相关 没有有一些很多 不需要较需要 A.直接领导对每项工作的方法、步骤和工作内容给予详细指示,对工作结果进行考核; B.直接领导对工作内容予以指示,一般例行事务工作由本岗位自行处理,对工作结果进行考核; 自我安排领导安排 表三:任职资格 1、您认为该岗位任职者应具备的最适合要求是什么? 女不限 (1)适合的人员性别:男 18-24岁25-35岁35岁以上年龄不限(18-60岁) (2)年龄: 硕士以上本科以上大专以上中专以上高中以上高中以下无 (3)学历要求: (4)专业要求(学历为中专及以上的需要填写):会操作ERP系统、对物料采购与计划有一定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