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

信通院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
信通院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

中国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2017 年)

前言

随着近几年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开源技术在云计算领域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以 O p e n S t a c k、D o c k er等为代表的开源技术应用愈发广泛,国内开源生态圈逐步

建立。为进一步掌握中国开源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特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展了 2016-2017年度中国云计算开源发展状况的调查。本次活动采用电话访谈和在线

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云计算开源技术整体概况、用户对云计算 O p e n S t a c k的

选择、用户对云计算容器技术的选择以及企业对政府 / 政策的需求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2,873份。本报告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行业专家的深度访谈,力争详实客观的反映用户需求,为政府和企业了解中国云计算开源技术并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也为广大关注云计算开源技术的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支撑。

本次报告的编写以及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金融电子化杂志》、中国 I D C圈和金

融 I T运维社区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云服务企业、云服务用户以及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接受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访问的企业朋友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7年 4 月 19日

集团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规划设计

集团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详细规划设计

目录 1前言 (2) 1.1背景 (2) 1.2文档目的 (2) 1.3适用范围 (2) 1.4参考文档 (2) 2设计综述 (3) 2.1设计原则 (3) 2.2设计思路 (5) 2.3建设目标 (7) 3集团云计算规划 (8) 3.1整体架构规划 (8) 3.2云管理平台规划 (8) 3.2.1云平台 (9)

1前言 1.1背景 集团信息中心中心引入日趋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建设面向全院及国网相关单位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电力科研云,支撑全院各个单位的资源供给、数据共享、技术创新等需求。实现云计算中心资源的统一管理及云计算服务统一提供;完成云计算中心的模块化设计,逐渐完善云运营、云管理、云运维及云安全等模块的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的建设;是本次咨询规划的主要考虑。 1.2文档目的 本文档为集团云计算咨询项目的咨询设计方案,将作为集团信息中心云计算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 1.3适用范围 本文档资料主要面向负责集团信息中心云计算建设的负责人、项目经理、设计人员、维护人员、工程师等,以便通过参考本文档资料指导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具体建设。 1.4参考文档 《集团云计算咨询项目访谈纪要》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 《OpenStack Administrator Guide》(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142258.html,/) 《OpenStack High Availability Guide》(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142258.html,/) 《OpenStack Operations Guide》(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142258.html,/) 《OpenStack Architecture Design Guide》(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142258.html,/)

云计算平台最核心的五项技术

云计算平台最核心的五项技术 不知不觉间,一向以高大上形象示人的云计算也开始慢慢为普通人所熟知,那么今天我就在这里分析一下云计算平台最核心的五项技术: 1、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提供简单高效,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计算服务,支持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技术和大规模分布存储技术,使您的系统更稳定、数据更安全、传输更快速、部署更灵活。 功能特点 机型丰富 通过高性能服务器虚拟化为云服务器,提供丰富配置类型虚拟机,极大简化数据存储、数据库搭建、web服务器搭建等工作; 仅需要几分钟,根据CPU、内存、数据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等需求,或根据已经配置好的云服务器镜像,大批量生产iServer计算资源。 完全管理 快速搭建专属服务器,配置操作简单,轻松搭建专属您的各种应用; 提供直观可视化的管理页面,方便进行服务器日常管理; 对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有完全控制权,资源独享,无需配置,不限流量,省力省心。 弹性扩容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自选配置、期限,快速部署N多台云服务器业务,对计算资源及网络资源进行升降级操作,杜绝资源浪费; 5分钟内停机升级CPU和内存,在线不停机升级带宽; 云计算资源池弹性扩容、在线无缝升级。 安全防护 专业团队打造资源隔离、数据安全、密码安全、安全加固等多种安全防护手段; 采用安全级别最高的Raid10数据保护阵列,Vlan网络隔离技术,以及免费的系统安全配置,有效保护数据及网络安全。

优势 稳定 云磁盘数据可靠性不低于99.99% 服务可用性不低于99.95% 系统性能报警 安全 防DDoS系统、安全组规则保护 多用户隔离,防密码破解 提供备机、快照、数据备份等多种快速恢复措施 高性能 BGP骨干网络100MB接入 国内顶尖的硬件设备 良好的综合性能,优化的IO能力 2、云网站 云网站提供可伸缩、安全且灵活的 Web 应用程序运行空间,支持ASP、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142258.html,、JAVA、PHP 等最新的 Web 技术。 功能特点 快捷建站 自己购买服务器到安装软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使用虚拟主机只需要几分钟; 不必为使用和维护服务器的技术问题担心,选择适合的虚拟主机,马上就可以开通。 自助管理 提供直观可视化的管理页面,方便进行日常管理;

有关云计算的发展调研报告

有关云计算的发展调研报告 题目:有关云计算的发展调研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26日

目录 一、摘要 (3) 二、云计算引言 (3) 1.1云计算定义 (3) 1.2云计算的特点 (4) 1.3云计算的分类 (5) 1.4云计算的产生背景 (6) 三、云计算发展现状 2.1计算机模式的发展 (6) 2.2云计算发展现状 (8)

4、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3.1云物联 ······························· (9) 3.2云游戏 ······························· (9) 3.3云教育 ······························· (9) 3.4云会议 ······························· (10) 3.5云安全 ······························· (10) 3.6云存储 ······························· (11) 五、调研小结 (11)

云计算的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 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是第三次IT浪潮,是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的研究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目前,我国的云计算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关云计算的相关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这种计算技术使得在后端规模庞大和高自动化的云计算中心的支持下,每一个人,只要接入互联网,就能方便的访问各种基于云的应用和信息。 本报告主要对云计算技术在云计算平台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开展研究,阐述了云计算的基本原理、诞生背景、发展过程、相关云技术以及其发展趋势等;概括分析了云计算中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的概念、技术层次、储存服务、安全性等,并在最后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引言 云计算是当前较为热门的词汇,各大IT业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云计 算的发展,从而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云服务”,那么什么是云计算呢? 1.1云计算定义 云就是Internet,人们将提供资源的网络称为“云”,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用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的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是一种

开源云计算平台

开源云计算平台 编辑 分类 (1)AbiCloud (Abiquo公司) AbiCloud 是一款用于公司的开源的云计算平台,使公司能够以快速、简单和可扩展的方式创建和管理大型、复杂的IT基础设施(包括虚拟服务器、网络、应用、存储设备等)。Abiquo公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市,它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包括为企业创造和管理私人云服务、公共云服务和混合云服务,能让企业用户把他们的电脑和移动设备中的占据大量资源的数据转移到更大、更安全的服务器上。 (2)Hadoop(Apache基金会) 该计划是完全模仿Google体系架构做的一个开源项目,主要包括Map/Reduce 和HDFS文件系统 (3)Eucalyptus 项目(加利福尼亚大学) 创建了一个使企业能够使用它们内部IT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的开源界面,来建立能够和Amazon EC2兼容的云 (4)MongoDB(10gen) 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开源、无模式的文档型数据库,它在许多场景下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或键/值存储方式。mongodb由C++写就,其名字来自humongous这个单词的中间部分,从名字可见其野心所在就是海量数据的处理。关于它的一个最简洁描述为:scalable, high-performance, open source, schema-free, document-oriented database。 (5)Enomalism弹性计算平台

它提供了一个功能类似于 EC2的云计算框架。Enomalism基于 Linux,同时支持 Xen 和 Kernel Virtual Machine(KVM)。与其他纯IaaS 解决方案不同的是,Enomalism提供了一个基于 Turbo Gears Web应用程序框架和 Python 的软件栈 (6)Nimbus(网格中间件Globus) Nimbus面向科学计算需求,通过一组开源工具来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云计算解决方案[1] 。 商业化云计算平台 (1)微软 技术特性:整合其所用软件及数据服务 核心技术:大型应用软件开发技术 企业服务:Azure平台 开发语言:.NET (2)Google 技术特性:储存及运算水平扩充能力 核心技术:平行分散技术MapReduce,BigTable,GFS 企业服务:Google AppEngine,应用代管服务 开发语言:Python,Java (3)IBM 技术特性:整合其所有软件及硬件服务 核心技术:网格技术,分布式存储,动态负载 企业服务:虚拟资源池提供,企业云计算整合方案 (4)Oracle 技术特性:软硬件弹性虚拟平台 核心技术:Oracle的数据存储技术,Sun开源技术企业服务:EC2上的Oracle 数据库,OracleVM,Sun xVM

云计算调研报告

云计算调研报告

目录 1 概述 (5) 1.1 编写目的 (5) 1.2 研究方法 (5) 1.3 内容概述 (5) 2 云计算的产生 (5) 2.1 云计算的由来 (5) 2.2 云计算的发展动因 (6) 2.2.1 经济驱动 (6) 2.2.2 技术驱动 (8) 2.3 不同视角下的云计算 (9) 2.3.1 用户视角 (9) 2.3.2 业务视角 (9) 2.3.3 技术视角 (10) 3 云计算的现状 (10) 3.1 云计算参与者 (10) 3.1.1 政府 (10) 3.1.2 组织机构 (11) 3.1.3 服务提供商 (12) 3.1.4 软件提供商 (14) 3.1.5 设备提供商 (15) 3.1.6 系统集成商 (16)

3.1.7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6) 3.2 云计算产品 (17) 4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20) 4.1 云计算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21) 4.2 云计算将形成统一的平台和标准 (21) 4.3 市场规模预测 (22) 4.4 云计算时代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 (23) 4.5 云计算推动瘦客户机市场高速发展 (24) 4.6 中国软件即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26) 4.7 云计算技术应用前景 (28) 4.7.1 公用/效用计算 (28) 4.7.2 海量数据挖掘 (29) 4.7.3 云计算与物联网 (29) 4.8 云计算的机遇和挑战 (30) 5 云计算关键技术 (32) 5.1 编程模型 (32) 5.2 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 (32) 5.3 海量数据管理技术 (33) 5.4 虚拟化技术 (34) 5.5 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 (34) 5.6 分布式文件系统 (35) 5.7 分布式数据库 (35)

云计算典型应用案例

云计算典型应用案例
郑萌

版权
} 华清远见嵌入式培训中心版权所有; } 未经华清远见明确许可,不能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复制
或传播此文档的任何部分; } 本文档包含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 保留所有权利。
2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142258.html,

云计算已成为业界趋势
l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通过网络将应用、数据及IT资源通过服务的方式 来提供。
l 云计算的推动力
l 商业需求: 降低IT成本、简化IT管理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l 运营的需求:规范流程、降低成本、节约能源
2010
l 计算的需求:更大的数据量、更多的用户
l 技术的进步:虚拟化、多核、自动化、Web技术
云计算
随需应变的计算
1990
网格计算
? 用并行计算解 决大的计算问 题
效用计算
? 把计算资源 作为一种可计 量的服务提供 出来
软件即是服务
? 基于网络的 应用订购
? 整合的端到 端业务,能 够快速响应 任何客户需 求、市场机 会或者外部 威胁
? 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访问 动 态 提 供 的 IT 资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142258.html,

云计算的理想
} 开放标准
} 一个云 vs. 多个云 } 基于开放标准的云的交互性 } 开放云标准组织 (DMTF)
} Open Cloud Standards Incubator (OCSI) } IBM、惠普、VMware、Citrix 等多家国际厂商参与
} 安全管理、高可用性、性能管理及服务管理能力 } 着重于业务价值的实现 } 企业架构的平滑过渡,保护既有投资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142258.html,

健康管理云平台设计方案.doc

健康管理云平台设计方案1 健康管理云平台设计方案 目录 一、公司介绍(3) 二、产品介绍(3) 1. 健康管云平台介绍(3) 2. 健康服务产品支撑体系(4) 3. 整体服务流程(5) 三、平台主要服务功能(5) 1. 健康计划制定服务(6) 2. 健康行为评估服务(6) 3. 健康提醒关爱服务(6) 4. 个人健康档案管理服务(6) 5. 公共卫生移动随访服务(7) 6. 体检管理服务(7) 7. 医疗健康数据分析服务(7) 四、创新与价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业务创新(12) 2. 管理创新(12) 3. 社会价值(12) 一、公司介绍 某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系统集成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成都、兰州等地陆续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主要进行云计算、大数据、IT支撑系统的研发和运营支撑。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健康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开发,为政府、医疗机构、企业、个人提供切实可行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及健康管理信息化服务。 主营业务: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政府、医疗机构、企业、个人健康管理信息化服务。 二、产品介绍 1.健康管云平台介绍 “健康管理云平台”基于“健康云”服务概念,平台将信息技术融入居民健康自我管理体系与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采用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和网络化、远程化的技术手段,为城乡居民、各级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健康管理信息化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评估指导、亲情关爱、提醒干预”的整体服务流程,同时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对接,以充实完善居民的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 产品概述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IT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IT平台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IT机构却因为这种提升而面临着新的困境,如高昂的硬件成本和管理运营成本、缓慢的业务部署速度以及缺乏统一管理的基础架构。 H3C公司依托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产品与服务优势,以及深入人心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企业数据中心IaaS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最优化的虚拟化与云业务运营解决方案。通过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中心IaaS云计算环境的中央管理控制,以简洁的管理界面,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内所有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不仅能提高管理员的管控能力、简化日常例行工作,更可降低IT环境的复杂度和管理成本。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改变了传统IT行业的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IT部门通过网络提供软硬件和服务,消费者从以前的“购买软硬件产品”向“购买IT服务”转变,并通过网络浏览器来获取和使用服务。在这一新的服务模式下,IT部门成为了业务部门的云计算服务提供方。利用H3C CAS 云计算管理平台,构建灵活的IaaS服务资源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虚拟基础架构访问体验。此外,IT 部门还可以通过提高整合率、任务自动化和简化管理来降低成本。 产品特点 直观的配置与管理 完全基于B/S架构的管理控制台,不仅让您轻松组织和快速部署整个IT环境,而且还能对包括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等重要资源在内的关键元件进行全面的性能监测,为管理员实施合理的资源规划提供详尽的数据资料。 智能的资源配置优化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为虚拟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简单易用、成本效益高的高可用性功能。硬件故障导致的服务器或虚拟机宕机再也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H3C CAS提供的资源智能调度能力会为这些服务器或虚拟机自动选择最佳的重新运行位置。 支持IEEE 802.1Qbg 支持IEEE 802.1Qbg(EVB)协议,与H3C S5800系列交换机及iMC网管组件配合,能够实现对虚拟机流量的全面监控。 自助服务管理 通过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物理资源抽象成按需提供的弹性虚拟资源池,以消费单元(即组织或虚拟数据中心)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各个消费单元之间完全隔离,由各自的管理员进行监

2015年度云计算使用调查报告

2015年度云计算使用调查报告 2015年度云计算使用调查报告 1 摘要 2015年1月,RightScale调查了930个来自不同行业和组织的专业人员,对他们关于采用云计算的观点作了汇总。2015年度云计算使用调查报告的关键发现有: Cloud是即成事实,并且混合云是一个用户首选的策略93%调查的组织已经在IaaS上运行应用或者正在评估IaaS 相对于2014年74%的比例,82%的企业已经有了混合云的策略 公有云的使用比例领先,但私有云承载了更多的应用 88%的组织正在使用公有云,而63%在使用私有云13%的企业在公有云上运行了超过1000个VM,而22%的企业在私有云上云心过了超过1000个VM; 企业向云端迁移还有更大的空间 68%的企业仅仅在云上运行不到1/5的应用;55%的企业证实很大部分关键业务并没有运行在云上,但是这些应用都已经采用了Cloud-Friendly的架构 企业的核心IT团队是云服务的关键力量 62%的企业证实他们的核心IT团队是做出云端采购决定的主要力量;43%的IT团队在提供一个自服务门户来提供对云端服务的访问,而41%的企业正在考虑开发一个门户;

DevOps在上升;Docker开始起飞 66%的被访者已经采用了DevOps,而采用的企业达到了71%;Chef和Puppet的使用分别为28%和24%;Docker,在第一年,已经有13%的组织在使用,35%的组织在考虑使用; AWS继续领跑公有云,Azure则在企业得到了不错的进展57%的被访者采用了AWS,而Azure比例从2014年的6%增长到12%;企业受访者中,相对于AWS的50%采用比例,有19%采用了Azure IaaS;紧接AWS和Azure之后,有10%的企业采用了vCloud Air(译者注:VMWare的混合云); 2015年私有云进展缓慢 VMWare vSphere继续领跑,有53%的企业受访者用其作为私有云;2015年企业使用OpenStack得到了3%的增长(已经是最大的增长了);Azure Pack在推出的第一年取得了11%企业的有力支持; 2 方法介绍 2015 年1月,RightScale进行了每年一度的云计算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领域的组织的专业人员,对他们采用云基础架构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930个受访者级别从技术主管、经理到实践者,代表的组织也涵盖了不同的规模以及不同的行业。受访者代表的公司来自不同的云领域,包括 RightScale的用户(24%)和非用户(76%)。他们的回答为当前云的使用状况提供了详尽的信息。

企业云计算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云计算咨询项目 云计算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一. 概述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建设目标 (5) 二. 规划思路 (6) 2.1 云计算整体规划思路 (6) 2.2 云管理平台总体目标架构 (6) 三. 基础设施云管理平台建设规划 (8) 3.1 功能架构描述 (8) 3.2 服务管理功能域 (11) 3.2.1 服务目录要求 (11) 3.2.2 服务目录管理 (12) 3.2.3 服务流程支撑 (14) 3.2.4 自助服务门户 (14) 3.2.5 配置数据管理 (15) 3.3 监视功能域 (17) 3.3.1 数据采集管理 (18) 3.3.2 性能管理 (23) 3.3.3 健康管理 (25) 3.3.4 容量监视 (28) 3.3.5 告警管理 (31) 3.3.6 拓扑管理 (32) 3.4 资源调度功能域 (33) 3.4.1 资源纳管封装 (33) 3.4.2 模板管理 (39) 3.4.3 部署调度 (41) 3.5 采集与控制功能域 (46) 3.5.1 性能采集 (47) 3.5.2 告警采集 (49) 3.5.3 配置采集 (50) 3.5.4 操作控制 (52) 3.6 管理流程说明 (53) 四. 虚拟桌面云管理平台建设规划 (55) 4.1 整体功能架构描述 (55) 4.2 桌面虚拟化云管理平台规划 (56) 4.2.1 接入层支持 (58) 4.2.2 身份认证管理 (61) 4.2.3 会话管理 (62) 4.2.4 资源管理 (65) 4.2.5 用户和用户组管理 (67) 4.2.6 系统维护管理 (69)

基于云计算的海量图片存储管理系统研究[图]

基于云计算的海量图片存储管理系统研究[图] 随着计算机网络、网格计算、WEB服务、新型WEB应用等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万维网己经从一个传统的HTML文件共享、交换、访问平台转变为任意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架构与互联网之上的云计算模式成为了大势所趋。云计算中最重要一类是数据密集型的计算,其核心内涵是数据管理。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难以满足这些应用所提出的对数据管理的需求。本文借鉴传统数据管理技术的理念,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CouchDB的高可扩展、高可靠的海量图片存储管理系统。 1 云计算的定义及特点 云计算是以一种融合的方式,通过网络作载体,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提供基础架构、平台、软件等服务为形式,整合大规模可扩展的计算、存储、数据、应用、IT资源等分布式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工作的超级计算模式。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不再需要购买复杂的硬件和软件,而只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就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计算和存储等资源。在计价上采用了更灵活的方式。从管理视角,云计算提供了一种管理大量虚拟化资源的方式,它们可以被自动的汇聚并提供服务,可以弹性的进行服务的提供和扩展。云计算是一种新的用户体验和业务模式,具备服务标准化、快速部署、灵活的计费、容易访问\获得的特点。云计算作为一种基础架构管理和服务提供方法,具备虚拟化资源、弹性扩展的提供服务、按照一个大资源池的方式进行管理的特点。 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大量可扩展(和弹性)的IT相关的能力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多个用户按照运营模式可以分为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3种。 公共云:通过自己的基础架构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并不拥有云计算资源。 私有云:企业自己搭建云计算基础架构,面向内部用户或外部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企业拥有基础架构的自主权,并且可以基于自己的需求改进服务,进行自主创新。 混合云:也就是既有自已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也使用外部公共云提供的服务。 2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云计算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一种数据密集型的超级计算模式。在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编程模式、并发控制、系统管理等5个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 1)海量分布式存储技术 为保证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高可用性和经济性,云计算的存储数据采取分布式冗余存储存储方式,以高可靠软件来弥补硬件的不足,从而对外提供廉价可靠的系统。为了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数据存储技术必须具有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点。 云计算的数据存储系统主要有Google的GFS(Google File System)和Hadoop开发

云计算专业调研报告精编版

云计算专业调研报告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计算机系专业调研报告 题目:云计算专业调研报告 调研单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专业:云计算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06 月 05日 目录

云计算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信息 1. 调研目的 对云计算行业进行初步的了解 2. 调研时间 2015年6月3日 3. 调研对象 云计算行业 4. 调研方法 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二. 当前应用情况 1. 应用领域 云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协作工具:个人、家庭、组织、社会通过“云”进行协同工作,实现同步处理或接续。例如:科研:地震监测、海洋信息监控、天文信息计算处理等;医学:DNA信息分析、海量病历存储分析、医疗影像处理等;网络安全:病毒库存储、垃圾邮件屏蔽等;图形和图像处理:动画素材存储分析、高仿真动画制作、图片检索等;互联网:Email服务、在线实时翻译、网络检索服务等;服务平台:为需要大规模计算或存储时的各种应用或开发提供虚拟化的资源服务,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创新基地:为用户提供API,鼓励用户进行创新尝试,不断涌现新的应用或服务。 2. 产业现状 自亚马逊EC2产品和Google-IBM并行计算项目提出云计算以来,从技术供应商到软件服务提供商纷纷推出披着“云计算”外衣的各式产品与服务,其中不乏炒作概念、混水摸鱼之辈。总的来看,云计算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业务种类还比较单一。目前,提供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主要来自北美特别是美国。 Amazon:最早提供远程云计算平台服务的公司,云计算平台称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用户租用的是虚拟的计算能力,简化了计费方式。在弹性计算云中,提供了三种不同能力的虚拟机实例,

最全的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1.云计算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3.4 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

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云服务门户收到最终用户的请求时,将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对该请求进行立刻供应、预留或者排队。 不同的用户通过同一个云服务门户当中,将会看到只属于自己的应用、计算资源和服务目录,这是云计算当中的多租户技术,用户使用的资源在后台集中,但是在前端是完全的逻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望采纳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忽略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制冷。因为这类设备如果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是致命的。 ②数据中心所应用的各种设备

云计算 云基地调研报告

北京云基地调研报告 云计算简史 著名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Turing Award) 得主麦卡锡(John McCarthy,1927-) 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思考过这 个问题。1961 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MIT) 的百年纪念活动中做了一个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他提出了象使用其它资源一样使用计算资源的想法,这就是时下IT 界的时髦术语“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的核心想法。云计算中的这个“云”字虽然是后人所用的词汇,但却颇有历史渊源。早年的电信技术人员在画电话网络的示意图时,一涉及到不必交待细节的部分,就会画一团“云”来搪塞。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人员将这一偷懒的传统发扬光大,就成为了云计算中的这个“云”字,它泛指互联网上的某些“云深不知处”的部分,是云计算中“计算”的实现场所。而云计算中的这个“计算”也是泛指,它几乎涵盖了计算机所能提供的一切资源。麦卡锡的这种想法在提出之初曾经风靡过一阵,但真正的实现却是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上世纪末。这其中一家具有先驱意义的公司是甲骨文(Oracle) 前执行官贝尼奥夫(Marc Benioff, 1964-) 创立的Salesforce公司。1999 年,这家公司开始将一种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很多用户在使用这项服务后提出了购买软件的意向,该公司却死活

不干,坚持只作为服务提供,这是云计算的一种典型模式,叫做“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这种模式的另一个例子,是我们熟悉的网络电子邮箱(因此读者哪怕是第一次听到“云计算”这个术语,也不必有陌生感,因为您多半已是它的老客户了)。除了“软件即服务”外,云计算还有其它几种典型模式,比如向用户提供开发平台的“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简称PaaS),其典型例子是谷歌公司(Google) 的应用程序引擎(Google App Engine),它能让用户创建自己的网络程序。还有一种模式更彻底,干脆向用户提供虚拟硬件,叫做“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简称IaaS),其典型例子是亚马逊公司(Amazon) 的弹性计算云(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简称EC2),它向用户提供虚拟主机,用户具有管理员权限,爱干啥就干啥,跟使用自家机器一样。 云计算的概念 狭义云计算是指计算机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

大数据与云计算研究报告

(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秉承“按需服务”理念的“云计算(Cloudcomputing)”正高速发展,“数据即资源”的“大数据(bigdata)”时代已经来临[1]。大数据利用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根据大数据特点对传统的常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技术变革,形成适用于大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共享和可视化的技术。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大数据的规模效应给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数据管理方式上的变革正在酝酿和发生。本文所提到的大数据包含着云计算,因为云计算是支撑大数据的平台。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引言 在学术界,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提出相对较早。2008年9月,《自然》杂志就推出了名为“大数据”(bigdata)的专刊。2011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名为《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Bigdata:Thenextfrontierforinnovation,competition,andproductivity)的研究报告,指出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对海量数据的有效利用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最有力武器。2012年,联合国发布大数据政务白皮书,指出大数据可以使用极为丰富的数据资源来对社会经济进行前所未有的实时分析,帮助政府更好地响应社会和经济运行。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倡议》,宣布启动对大数据的研发计划,标志着美国把大数据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 大数据应用正在风靡全球,大数据精准营销成为企业掌舵者的口头禅,那么大数据真的是无懈可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数据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有关大数据与隐私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毫无疑问,未来可以获得的个人数据量越多,其中的信息量就越大。只要拥有了足够多的数据,我们甚至可能发现有关于一个人的未来信息。另外市场是变化无常并且不可预期的,决策者的创造性思维并不能通过数据得以体现,相反,大数据在压制创新。大数据搜集到的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检验。一个人获得的数据和事实越多,预测就越有意义,人的判断也就显得愈发

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技术

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技术要求 项目背景 XXX目前有900多个虚拟机、90台宿主机、8个HA,随着公司信息化、 虚拟化的发展,这些基础资源还会增加,因此需要一套功能齐全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来加强对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资源管理。 云计算管理平台整合了私有云计算管理的需求特征,通过集成虚拟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部署及监控,打破单个运算对资源的独占,从而帮助企业(管理员)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高效利用。平台可以自动管理和动态分配、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回收资源,也可以自动安装软件和应用。用户通过自服务界面提交请求,每个请求的生命周期由平台维护。 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云计算管理就是数据存储在云端,应用和服务也存储在云端,充分利用数据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用户业务系统的自适应性。 一、总体要求 通过本次产品或项目实现IT能力的服务化供应,并实现云计算管理的各种特性:资源共享、自动化、自服务、可扩展,冗余和异地容灾等等。 本次产品或项目需要管理32颗以上物理CPU服务器群、多个HA的IT环境,系统引入并不改变目前主体架构、不影响目前生产与应用等。 本次产品或项目技术指标和参数要求如下,但不限子如下要求: 1、开放性和兼容性 提供的云计算平台其各项技术应保证具有开放性和可移植性,设备的软件和硬件提供开放的应用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公司目前现有的业务系统及其他厂家同类型应用系统进行互通。 技术方案应该采用开放的架构,全面采用业界主流的技术标准,能够支持不同厂商和种类的硬件

云计算调研报告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课程号:IEPA40460P 云计算课程论文 院系:信息学院 专业:计科物联 班级:10级计科物联1班 姓名:周陈安 学号:2010211486 任课教师:李俊韬 题目:云计算关键模式调查研究提交论文(报告)时间:2013 年6 月23 日

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采用打印的方式提交,请学生按照本文件的相关要求提交论 文。 2.为了便于装订材料,均采用A4纸,且前2页为本文档的前2页。 3.请务必于第17周准时上交论文并参加答辩(超时拒收,本部分成 绩记零分)。 4.论文选题范围: 云计算技术相关内容均可。 5.评分标准:

云计算关键模式调查研究 计科物联专业学生周陈安学号2010211486 一、摘要 近年来,云计算已不仅是国际IT业界热炒的概念,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不仅国际公司在中国开始推动云计算模式,我国企业也开始利用此次机遇进行转型。然而云计算概念繁多,形式多变,标准不清。为了进一步摸清产业格局,在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产业发展方面做到战略明细,手段得力。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是一种新型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创建巨大的虚拟化资源池,以便为用户提供各种计算服务。云计算具有虚拟化、动态可扩展、按需部署、灵活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受到业内诸多知名厂商和科研机构的重视。云计算代表网络计算价值的一个新的临界点。 云计算被视为科技业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对于云计算,李开复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钱庄。最早人们只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有了钱庄,很安全,不过兑现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发展到银行可以到任何一个网点取钱,甚至通过ATM,或者国外的渠道。就像用电不需要家家装备发电机,直接从电力公司购买一样。云计算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变革——由谷歌、IBM这样的专业网络公司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访问,把云做为资料存储以及应用服务的中心。本研究报告将对云计算方面的IAAS、PAAS、SAAS模式进行简要的描述介绍,并对各项有关的厂家、产品进行调查与讨论。 关键字:云计算,IAAS,PAAS,SAAS 二、IAAS模式的调查研究 1、IAAS模式发展现状

虚拟化云计算开源代码及其他

虚拟化云计算开源代码及其他

————————————————————————————————作者:————————————————————————————————日期:

虚拟化、云计算、开放源代码及其他 By qyjohn, October 12, 2012 9:43 am 借国庆长假的机会写了这篇长文,全面地整理了个人从虚拟化到云计算各个层面的看法。主要的内容涉及虚拟化、虚拟化管理、数据中心虚拟化、云计算、公有云与私有云、以及开放源代码。本文的全部内容均属于作者的个人观点,而不代表任何公司的观点。欢迎讨论。 A、虚拟化 虚拟化是指在同一台物理机器上模拟多台虚拟机的能力。每台虚拟机在逻辑上拥有独立的处理器、内存、硬盘和网络接口。使用虚拟化技术能够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使得多个应用能够运行在同一台物理机上各自拥有彼此隔离的运行环境。 虚拟化的也有不同的层次,例如硬件层面的虚拟化和软件层面的虚拟化。硬件虚拟化指的是通过模拟硬件的方式获得一个类似于真实计算机的环境,可以运行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在硬件虚拟化这个层面,又有Full Virtualization(全虚拟化,几乎是完整地模拟一套真实的硬件设备。大部分操作系统无须进行任何修改即可直接运行在全虚拟化环境中。)、Partial Virtualization(部分虚拟化,仅仅提供了对关键性计算组件或者指令集的模拟。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做某些修改才能够运行在部分虚拟化环境中。)和Paravirtualization(半虚拟化,不对硬件设备进行模拟,虚拟机拥有独立的运行环境,通过虚拟机管理程序共享底层的硬件资源。大部分操作系统需要进行修改才能够运行在半虚拟化环境中。)等不同的实现方式。软件层面的虚拟化,往往是指在同一个操作系统实例的基础上提供多个隔离的虚拟运行环境,也常常被称为容器技术。 在硬件虚拟化的层面,现代的虚拟化技术通常是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的混合体。常见的虚拟化技术例如VMWare、Xen和KVM都同时提供了对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的支持。以硬件虚拟化的方式所提供的虚拟机,通常都在运行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在同一台宿主机上存在大量相同或者相似的进程和内存页,从而导致明显的性能损耗。目前,通过KSM等技术可以识别与合并含有相同内容的内存页,但是还没有对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