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学生姓名:武煜指导教师:李一敏

内容摘要:产生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作者电影”理论对“作者”地位的提升,使得“作者”的个人自觉性及创造的自由性在电影中得到充分表达,开创了世界电影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有许多受“作者电影”理论影响的导演,而作为个人风格延续,创作带有强烈“作者”元素的姜文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之一,虽然至今只执导过四部作品,但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坛都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作者电影”的特征以及姜文电影中的个人成长印记、影片内核、影像风格方面来论述姜文电影的“作者”化,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姜文电影,关注姜文电影,关注当下的中国电影现状。

关键词:作者电影姜文成长印记

2010年12月16日,《让子弹飞》高调上映并获得了超高的票房收入,使得姜文又一次成为话题人物。回首姜文1994年石破天惊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1998年风波不断、遭禁的《鬼子来了》再到2007年招致种种非议的《太阳照常升起》。四部力作,每一部都携带着浓烈的“作者电影”气息,每一部都拒绝重复和平庸。影片热烈奔放、内涵深远,“纵有缺点与困境,也在吉光片羽中渗透着才气与严肃的思维”。[1]

作为导演身份的姜文远没有作为演员多产,因为他个人追求完美且偏执霸道的个性,17年间仅拍摄了4部影片,但是每一部都是姜文对于自己的生存处境和个性的书写。谈到姜文导演的电影,国内电影评论界都将过多的目光关注于他电影中的隐喻方面。也有个别的电影评论家将姜文划为中国第六代导演来研究。个人认为,姜文电影中极富“作者”气息,遂将其归为“作者电影”阵列进行探讨。

一、所谓“作者电影”

(一)“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

“‘作者电影’源自浪漫主义传统对‘个人的关切’,以‘作者电影’的视角来考察电影创作,即从‘作者’的角度来挖掘导演给予作品的永恒审美意义——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诸多考察。”

[2]

20世纪30、40年代,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新批评使得文学“作者”地位不断受到挑战。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结构主义和解构学说则直截了当的宣告“作者死了”。几乎就在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亡”的同时,电影批评领域将“作者”,这个极富有人本主义和个性主义色彩的文学词语挪置其中,由此而获得新生。轰动世界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将领们则将“作者至上”理念推上了巅峰地位。

二战之后,法西斯垮台以及斯大林去世后的重新评价等一系列的事件,标志着西方政治理想的幻灭。越来越多的欧美青年人将政治视为“滑稽的把戏”,通过各种创作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这一现象在美国称作“垮掉的一代”,而在法国则形成了艺术界的“新浪潮”。

20世纪50年代在执着于电影艺术探索的大本营——法国,文化运动高涨,法国女评论家克劳德?埃德蒙?玛格尼认为电影已越来越接近“和小说一样明确地、无保留地归功于一位作者”的时代。

而“作者”希望把影片拍成一部能准确表现自己意图的作品。在特吕克的《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自来水笔》一文中,主张“电影创作家要像作者用自己的笔写作那样,用自己的摄影机去写作”。以戈达尔、特吕弗为代表的一批导演和电影理论批评家由于不满于法国传统“优质电影”的陈旧腐败,以法国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为阵地,对其展开批评与抵制,特吕弗的论文《法国电影的一种倾向》,提出“导演应该而且希望对他们表现的剧本和对话负责”的“作者电影”概念。

自此,“作者电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传统的电影模式及电影语言和手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作者电影”的要素

法国新浪潮运动中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在“作者电影”看来,以商业为唯一旨归的电影并非真正的电影,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应该强调“作者”,也就是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核心地位。那种追求大制作、大明星、大场面的制片人制度,大量采用人工布景的拍摄手段,模式化的故事情节,与好莱坞的“优质电影”一样主题庸俗,华丽的影像表面背后隐藏的实质是电影的虚伪与浅薄。从电影诞生之初,依赖集体创作的电影就缺乏导演归属这样的身份标识,因而被贬为趣味低级的艺术门类。“作者电影”观念的提出抬高了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地位,更深入的挖掘出电影的审美价值功能——电影绝非仅为了单纯的取悦于大众。

个人认为“作者电影”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

2.电影必须有某种内在的含义,并且要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地展示导演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个特征便是他的“署名”。所以重要的不是他的某一部影片,而是他的一系列影片;

3.电影本身的风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导演印记,导演必须通过他使用的电影技能和素材来表现他的某种个性,并且这种个性应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

总之,“作者电影”的实质就是导演中心论,确立了导演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导演决定着影片的风格和样式。也就是说,导演应该像作家一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作者电影”的践行者——姜文

自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问世以来,姜文便以一位自觉、自由、个性的电影作者不断构建自己的电影王国,其间充满了他主观世界里的生活和历史,开始了与当下电影界媚俗姿态的对抗,并在当代世界电影格局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阳光灿烂的日子》在1995年底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的榜首。1997年美国《时代周刊》再次将《阳光灿烂的日子》评为“九六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并且极度赞美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姜文开始以导演的身份步入电影界。姜文的电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个性,影片独具风格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电影”。

(一)个人的成长印记

一个导演的电影创作与导演自身的经验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导演就是电影的精神。“作者电影”强调导演所拍摄的一系列电影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即导演所拍摄的影片中或多或少的有其成长的痕迹并且透漏出一段时间内导演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姜文与他的电影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电影是他的语言,是他表达自己内心的工具。他的电影中渗透着许多自己成长的印记。

姜文,原名姜小军,1963年1月出生在河北唐山农村,童年便是在唐山度过。姜文父亲是名军

人,从姥爷家回到父母身边后,因父亲的工作原因,生活流动,全家先是迁至贵州,后又搬到湖南。直至1973年姜文10岁举家迁回北京定居,才开始了“部队大院的生活”。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这些生活的痕迹都在他的电影中得到印证:《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都是以文革作为背景的电影,《鬼子来了》则是将拍摄场景建在唐山,片中也都是唐山口音,而《让子弹飞》中的军装、马靴更是姜文从小就喜欢的东西。

1.《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的记忆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充满着朝气、亢奋和懵懂,聚集了成长中的所有要素。基本上是姜文对自己的少年时期年少轻狂的所有阐释。大众对于“文革”的记忆都是悲壮、黑暗的,是无尽的批斗和混乱,而生活在军队大院里的姜文和他的朋友们不但没有受到当时的政治冲击,而且还摆脱了学校及家长的束缚。在姜文的记忆中“文革”是慷慨激昂的男女大合唱,是孩子们骑着自行车阵风似的飞驰,是彩带迎风飘扬,是父亲的飒爽英姿,更是母亲的责骂声、卡车声、坦克声、直升飞机螺旋桨声互相交织呼应的宏伟交响乐。他将自己对于青春的所有记忆,甚至可以说是那一特殊群体(文革中的大院孩子)的记忆拓在了马小军及他的一群哥们身上。影片中的马小军是姜文少年时的化身,夏雨也是因为长得像姜文中学时候的样子而被选择饰演少年马小军。米兰符合姜文少年时梦中女神的形象,所以他将一切美好的光线,镜头都用在了米兰的身上,那张使马小军丢了魂的照片整整拍了4本胶片,再从中挑出一格,比例为23040:1。斯琴高娃扮演马小军的母亲是姜文在写剧本时就想好的,因为斯琴高娃很像姜文自己的母亲。姜文将自己对于“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记忆,包括家庭、学校,男孩和男孩之间的关系以及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关系都一一的写入剧本里,最终变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2.《鬼子来了》——而立的彷徨

“如果说《阳光》是青春的讴歌,《鬼子来了》就是姜文苦涩的人性论。《阳光》采取的是回顾似的散文长篇,《鬼子》则是尖刻的黑色嘲讽。”[3]人们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的自传,然而姜文自己却更愿意把马大三的故事说成他自己的自传,姜文通过《鬼子来了》这部电影表达了他三十五年来遇到、想到和感受到的问题。他通过这样一个角色来总结梳理自己这一段时间对于生活状态的思考。影片中的马大三是姜文而立之年的化身,这时的姜文和影片中的马大三一样,思考着爱恨、善恶和死亡。影片中的马大三与小鱼相爱,并有了孩子,这时的马大三就如刚刚和法国妻子桑德林结婚的姜文一样,欣喜若狂。这里有姜文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思考,他欢喜的迎接着幸福的到来,同时也对爱情和家庭充满着忧虑。《鬼子来了》本身的故事荒诞而讽刺,善良淳朴的村民不忍心杀死日本战俘,把他们送了回去,结果却换回了全村被屠杀的血的代价。看完全片不难发现,其实疯子七爷的决定是最明智的,“我一手一个掐巴死俩,刨坑埋了”。这里姜文阐释了自己的善恶观,“我们经常说善恶离得很远,其实他们也贴的很近。或者说互补,转化,或者说无端的善恰恰是给恶提供了营养。”[4]片中的马大三对于突如其来的事件是恐惧的,对于死亡也是恐惧的,这里姜文对于恐惧和死亡也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其实恐惧都是来自于人想象的结果,可能是死亡,然而当死亡真正逼近的时候,你又可能并不感到恐惧。或者说你要摆脱恐惧就要用接近、拥抱死亡的方式。所以,影片最后马大三摆脱恐惧的方式就是去找死!

3.《太阳照常升起》——生命的感悟

姜文曾说“一个导演前三部就是未来的缩影。后来就是不断重复,越滚越大。演员是在演别人,导演是在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心。内心的事只能通过电影表达。”[5]到了不惑年的姜文想要表达的是经过沉淀后回头看生命的感觉,这时的姜文或许只有用《旧约》中的“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才可能隐约地透露出他人到中年的睿智和豁达。姜文一直反对用语言来讲述《太阳照常升起》,他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那是一个美好的梦境,只有用电影语言才能表达的清楚。《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因为结构和情节的巧妙

安排而带有一种梦境般的超现实的感觉,四个故事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疯”、“恋”、“枪”、“梦”将人性的各个极致都在影片中深刻的表现出来,里面包括对性的追求,性压抑的表达,和对爱情的追问。疯狂、死亡、激情等人的状态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影片中出现,片中的每个人都走到了“尽头”,但在影片的最后,太阳缓缓地升起,给了人无限的希望。将“梦”放在结尾传递出姜文对于人生的看法,人生虽然是复杂多变,但只要心怀梦想,人生就有希望。太阳照常升起,人生还在继续。在这部影片中,姜文更多的阐释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他觉得生命有时候就是荒诞的,会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不知道是手摸了屁股还是屁股摸了手的事件被当成流氓,也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爱人背叛了自己而开始对爱情产生怀疑,又或者一生都在渴望爱情而不得。这时的姜文就像房祖名饰演的小队长一样,看着父辈们的故事,体味着生命的真谛。

4.《让子弹飞》——君临天下的霸气

姜文对他的前三部影片有个形象的比喻:“其实有点像圈地,你总想把地圈的广一点,将来我在这块面积里头可以多折腾。我前两部有意把它拉开距离,拉得广一点。我这仨片子绝对不能让它剪到一块,这也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想法。”[6]然而2010年的《让子弹飞》昭示着姜文的圈地运动并未停止。经历了《鬼子来了》的被禁和《太阳照常升起》的冷遇之后,姜文学会了与观众调情。《让子弹飞》可以看作是导演姜文的商业转型之作,与《太阳照常升起》不同,这次是姜文送给观众的礼物,可能出于对《太阳》看不懂的评论的耿耿于怀,谈到《让子弹飞》时,姜文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这回这个电影大家看的懂”。随着年龄的增长,姜文不在那么高调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了,然而即便是这样,姜文的思想也会在影片中肆意流淌。为了避免再次遭受到历史立场之类的指责,和观众看不懂的反馈,姜文这次聪明的将那些自私自利、趋炎附势的国民劣根性的精英文化思考注入到花哨的、恶搞的剧情当中去,但是对于当下社会的批判力度却丝毫没有削弱。这一次,姜文真正的演了一回自己。影片中的张麻子对待敌人聪明、冷静、霸气外露,对待兄弟有情有义,对待自己喜欢的女人翩翩君子。正如生活中的姜文一样,拍电影时固执霸道,曾将陆川气的蹲在墙角里哭,对待朋友真诚、热情、讲义气,对待家庭有责任心。同时在影片中,姜文表达了对于当下电影圈的不满和自己的态度——不卑躬屈膝、不媚俗,老子照样能站着把钱挣了。在当下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姜文如王者般吼出自己另类的声音。

(二)个性化的内核

“作者电影”中强调导演的个性,并且这种个性应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主要体现在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含义等方面。个性不是标新立异,是注入导演的主观情感,主体的生命体验、个人感悟和价值取向。姜文本人给大众的感觉总是自傲、霸道和与众不同。与其人一样,姜文电影始终追逐着与流行审美价值相异的一种境界及观赏趣味,充满着阳刚与固执。“作者电影”强调个性化,强调充分的自我,没有自我就没有好作品。坚决不赶潮流的姜文只是按照自己的激情与冲动,忠实于主观世界。

1.人性关怀

“优秀的电影正如伟大的文学和不朽的音乐,必定是对时代的回应,而每一个‘时代主题(母题)’又是相对固定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曾以‘伤痕’反思的家国语言留下时光的足迹,但这足迹镌刻得太深,又不免被后世风沙所掩盖,无法彰显其普世价值。第五代导演则与之背道而驰,为了成为不朽,终走向抽象的寓言体叙事,忽略关注当下反映现实。而姜文取二者之长,将历史反思、现实映射、政治隐喻用极具戏剧张力的故事表现出来,使作品更具超越性。”[7]《阳光灿烂的日子》是阳光少年的英雄主义梦想,以及梦想幻灭后的迷茫与彷徨。《鬼子来了》是抗日,更是生存,是悲痛,是集体记忆的历史暗涌,是对规则的拷问。《太阳照常升起》是绚烂之极的视觉奇观,炫尽了镜头语言和叙事技巧,是文革压抑下欲望无法满足的变态。《让子弹飞》将叙事时间放到北洋军阀时期,土匪、无赖与恶霸的荒诞情节之下隐喻了姜文对于社会中的批判与嘲讽。

2.英雄主义与理想幻灭

姜文具有极深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他的英雄主义与理想幻灭在四部片子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整天充满激情,幻想自己成为英雄,幻想自己在教训警察,幻想自己因为争夺女人与对方大打出手。影片中的马小军对英雄充满着憧憬,“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中苏开战,我军的铁拳一定会把帝国主义的战争机器砸的粉碎!”马小军热衷孤独的英雄行为,精力过剩的开着陌生人家的锁。在米兰面前炫耀自己的本领,甚至从烟囱里跳下等等。然而影片最后马小军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没有那么英勇,自己从来也不是英雄,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从来和自己不熟,一切如梦境般幻灭转为现实。在《鬼子来了》中,姜文的英雄主义与理想幻灭表现的更为深刻。《鬼子来了》一片中对战争的本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都做了深刻的解释。不同于一般的战争片,把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淳朴善良,变成了以怨报德,以近乎惨烈的悲壮性结果使得布满讽刺与批判的喜剧性剧情最后得到消解。而在《让子弹飞》的结尾姜文作品中的幻灭主题表达的淋漓尽致,最爱的女人没有成为自己的女人,希望通过政变洗清的人性还是最初的顽劣样子,连革命领袖坐的椅子都要抢走。“历史的循环戏剧性的上演,跟在马车后的张麻子没有成为另一个大独裁者,而是追随了平民的车辙,毕竟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艺术家怀揣的精英主义理想已经幻灭,英雄不再。”[8]

(三)浓烈饱满的影像风格

“电影作者论”的第一核心要旨便是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的绝对导演中心。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电影作者的作品,不仅应表现在主题的相关性方面,而且要求导演为自己的作品赋予可以明确辨认的个性特征。姜文是绝对的完美主义者,而且对于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他的四部电影作品中运用了很多电影技巧,融入了大量音乐素材,具有其浓厚的作者风格。

1.绚烂的梦境

姜文最爱用电影造梦,也可以说是用电影表达心中的梦,《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梦境,《鬼子来了》里有梦境,《太阳照常升起》也有梦境,甚至整个片子都像个梦,到《让子弹飞》则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狂欢梦。为了表达出梦境般的感觉,姜文特别注重影片中光影和色彩的运用。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我眼前一阵阵发黑。”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太阳总是显得特别亮,甚至使人目眩。这是因为姜文在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不像其他导演注意控制曝光,他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曝光过度。影片选用了泛黄的暖色调,可以呈现出颗粒状的色彩有效地提升了画面的质感,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和浓重的历史感。将青春期的精力充沛、躁动不安和特属于那个年代的狂热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结尾是黑白色,与前面耀眼夺目、五彩缤纷的色彩不同,是姜文对于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赞美和怀念。《鬼子来了》采用的是黑白胶片拍摄,这是挑战高难度的行为,也是姜文追求完美与极致的表现。黑白能够让我们唤起对历史的回忆,黑白片强烈的颗粒感也让我们感到一种沉闷与凝重。如同那个时代给人的感觉一样。电影在结尾处出现了彩色,《鬼子来了》中的彩色世界和耀眼的红色则是一种对生存的绝望以及暗示马大三的觉醒。“为什么这么做?不是形式的问题,而是内容。看过的人都意识到,根据《鬼子来了》的故事,它的色彩本身就可以理解为红色的血或红色的旗帜,我们在这上面花费很多时间,当我们看了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场面,再跟纯正的黑白作比较,那种红色显得很淡,缺乏凝重感,甚至有些俗气。所以我倾向于选用一种超自然的颜色,最后我们借助电脑做到了,它让我看到了我想要的鲜红色。”[9]《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认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也是最具梦幻色彩的影片。“我听说梦是没有颜色的,是黑白的。当我听到了这句话,我就不断去注意我自己的梦,结果发现自己的梦是有颜色的。不但有颜色,而且梦里的颜色更绚烂。我不能说它多彩,那种颜色是生活中不常见的。但是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无论它的质感还是明亮程度,它本身的光线。这件事坚定了我要把这个故事本身拍下来,要找到类似梦里见到颜色的感觉。它有点像我们在飞机上,当飞机高于云层飞行,看到光线照在翅膀上,照在云层之上的那种完全不同的色

彩。但并不陌生,反倒给我的感觉是像‘家乡’一样亲近的颜色,非常亲近的光线。所以,我不知道是哪个离我更近,哪个更在我的内心里边。这也使得我们有很多镜头是在海拔四千米的地方拍的,那个地方人们形容叫做‘不是人呆的地方,是神呆的地方’。当然通过颜色形成的常识我们知道它跟光线的关系,那么可能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颜色并不是最自然的本来的状态,由于大气污染。观众看到这种颜色的时候会更有一种梦乡里边的那种亲切感,一种故乡的感觉。”[10]在这部上帝给姜文的礼物中,色彩亮度高度饱和,一片橘黄色,一个美轮美奂的梦境。甚至为了让这个片子看上去更梦幻一点,更故乡一点。姜文与工作人员改变了一些所要拍摄的物体本身的一些不太符合梦境的颜色。给很多牛、猪和骆驼都上了颜色,焗了油。到《让子弹飞》时,姜文对于色彩的运用更加的协调与娴熟,笼罩在橘黄色阳光下的鹅城,铺满暗红色红土的广场,以及满地的白银,让这部具有男性荷尔蒙的影片充满着类似于戏剧舞台式的夸张,令观众热血沸腾。

2.激越的音符

音乐在影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表情达意最直接最具感染力的工具。姜文的影片中运用了各种主客观音乐,有表现时代背景的革命歌曲,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歌曲,还有音色嘹亮的小号甚至哨声。姜文的每个故事构思都有一个音乐,不断听音乐的时候,里面的细节和故事的人物就出来了。

“我没有注意过形式,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我听见什么声音。我是在听电影,在看电影。我当时在写剧本时无非是把我当时看到的和听到的记录下来。我很清楚地听到电影里的声音,听到这些人怎么说话,很清楚地听到音乐是哪一首歌,音乐从什么时候开始。”[11]《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音乐是以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中的旋律与文革、前苏联和朝鲜歌曲构成的。影片中音画对立的运用极其巧妙,在马小军等人为羊搞报仇打架的一场戏中,伴随着雄壮的《国际歌》,马小军等人正用板砖刀具在胡同里与另一波人进行着殊死搏斗。这里的效果处理不仅具有英雄情结的寓意更有别样的艺术效应。《鬼子来了》这个故事原本隐藏在他为了拍电影找素材而看过的众多小说中,并没有很清晰地显露出来,而最终诱发他灵感的则是当时在车上听到的音乐。这次给姜文带来灵感的是两张风格迥然不同的CD唱片,一张是日本的军歌,另一张是当代音乐隐士刘星的专辑《一意孤行》。前者激昂澎湃中带着霸道,后者中渗透着中国文化的超脱与空灵。音乐在《鬼子来了》中起着很重要的叙事作用,音乐一响起,二脖子便提水牵驴,小孩们就排队等着糖果,俨然顺从的充当着一名被殖民者,奴役形象尽显。而《太阳照常升起》源于姜文上大学时经常听到的一首新疆歌曲。“我记忆很深,就是现在电影里用的《西卡挪什卡》,电影里有的人物场景就是从这个感觉里来的。结尾的时候整个沙漠中的狂欢、婚礼,火车从地底下钻出来的那些场面,以及火帐篷飘起来追着火车走,那个音乐全是那首《西卡挪什卡》,只不过变了很多唱法。”[12]《让子弹飞》在“长亭外,古道边”的歌声中开幕,而末尾的音乐与《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一样。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影片中的哨声,此起彼伏的响彻于山林间,形成一曲悦耳的歌声。

三、独特的“姜文电影”

当然姜文的电影已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作者电影”。传统的“作者电影”主张采用低成本制作,即启用非职业演员,大多数不采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的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在拍摄手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注重纪实美学,利用自然的背景光效和音响。电影剪辑上采用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画面比较破碎。而姜文的电影从来都是大制作,《阳光灿烂的日子》用去了25万尺胶片,创造了当时的记录。《太阳照常升起》的剧组,花了1000万美金,动用了几百只飞禽走兽,300多立方米的藏式房屋、数十吨鹅卵石和红土从千里之外运抵外景地,电影中汇集众多明星。《让子弹飞》更是花费了1.1亿的高成本制作,明星荟萃。姜文的电影中有大量的电影拍摄技巧和剪辑手法,运用了很多高端的机器,比如《鬼

子来了》的最后一场戏中,姜文为了拍出马大三头掉到地上后看周围的真实感专门去国外买了当时先进的可以旋转的拍摄机器。影片中有各种镜头语言,使得画面丰富、耐看、刺激。在故事情节上,姜文很注重戏剧冲突,讲故事喜欢抖包袱,一环扣一环。总之既注重场面的绚烂和故事情节的丰满,又同时表达了姜文的个性。姜文在影片的转场叙事上也是独具匠心的,单刀直入,直接进入高潮。《鬼子来了》开始就在最高潮点进入这场戏,咣当脑袋戳桌子上说“你剁了我吧”。为什么剁呢,不知道。然后才开始讲,因为大家没办法,这鬼子在这儿怎么办,我们也不敢弄死他,那你先给我杀了得了,最后逼得马大三没办法进城去找刽子手了,一下把戏推向高潮,没有过场戏。而在《让子弹飞》的鸿门宴一场戏中就更加单刀直入了,这样做也是为了符合人物的性格。所以,戏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马某人,县长买来的,花钱买官就为挣钱,而且不想挣穷人的钱”。你就会问为什么,下头就有词儿了,说“穷,太慢”,“说得对,那你想挣谁的?”“谁有钱挣谁的!”“那谁有钱?”“你有钱!”直接就给顶上了,寒暄客气那套虚礼全不要,直接到高潮,然后再从后面开始耍一些阴谋诡计。但这些方面并非是姜文违背了“作者电影”,正相反,姜文聪明的把“作者电影”与中国审美文化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姜文电影”。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引人瞩目,耐看更好看。

四、结语

在这个“农转非”的中国电影界,以导演“个人”存在的中国导演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日渐消弭,电影创作中的“非个人因素”对“个人因素”的侵蚀日益严重。而姜文不为金钱丧失“本性”,影片中从无植入广告,也不为“大人物”的话更改自己的作品。凭借其独特、“霸道”、充满男子汉气息的独特魅力,为中国电影留下了四部堪称经典的不朽之作。尤其是第四部电影《让子弹飞》更证明了,在中国,“作者电影”不仅存在,而且是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达成通融的途径,为当下受困于经济与政治双重压力下的中国电影指出了一条脱离虚伪与媚俗的道路。中国电影不缺乏故事,更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一种“个性”。姜文的珍贵正在于此。在收视率至上、票房为王的当下影视圈,姜文的存在另类而真实。

注释:

[1] 焦雄屏.姜文就是影坛的稀有动物[N] 北京:《新京报》,2007(8.17).

[2] 张春雨.“作者电影”观照下的姜文电影研究中国知网,2010.

[3] 焦雄屏.姜文就是影坛的稀有动物[N] 北京:《新京报》,2007(8.17).

[4] 尚可.另类的电影神话[J] 北京:《新电影》,2002(5).

[5] 叶子.你以为你知道姜文?[J] 北京:《时尚先生》,2007(9).

[6] 尚可.另类的电影神话[J] 北京:《新电影》,2002(5).

[7] 郑欣.一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探析姜文电影的“作者”轨迹[J] 北京:《电影评介》,2011(6).

[8] 郑欣.一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探析姜文电影的“作者”轨迹[J] 北京:《电影评介》,2011(6).

[9] 程青松、黄欧.我的摄影机不撒谎[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76.

[10]左英、老晃.姜文专访:梦是唯一现实[J] 北京:《世界电影》,2007(9).

[11]苏牧.太阳少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7.

[12]左英、老晃.姜文专访:梦是唯一现实[J] 北京:《世界电影》,2007(9).

参考文献:

[1]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 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尔葳.汉子姜文[M] 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4] 姜文等著.一部电影的诞生[M] 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

[5] 苏牧.太阳少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弗洛伊德著罗林等译.梦的解析[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7] 薛晋文.镜苑探微——薛晋文影视论集[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8] 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9] 王方.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0]程青松、黄欧.我的摄影机不撒谎[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

[11]尚可.另类的电影神话[J] 北京:《新电影》,2002(5).

[12]叶子.你以为你知道姜文?[J] 北京:《时尚先生》,2007(9).

[13]左英、老晃.姜文专访:梦是唯一现实[J] 北京:《世界电影》,2007(9).

[14]郑欣.一只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探析姜文电影的“作者”轨迹[J] 北京:《电影评介》,2011(6).

[15]汪方华.《鬼子来了》——黑白滤镜中的草根情结[J] 北京:《电影评介》,2003(8).

[16]侯亮、罗雨田.姜文与你同醉:《太阳照常升起》[J] 北京:《大众电影》,2007(18).

[17陈琳.中国电影急着农转非[N] 长沙:《潇湘晨报》,2006(6.14).

[18]余韶文.姜文有话要说:关于历史、电影和自己[N] 北京:《北京晚报》,1999(11.12).

[19]焦雄屏.姜文就是影坛的稀有动物[N] 北京:《新京报》,2007(8.17).

[20]张春雨.“作者电影”观照下的姜文电影研究中国知网,2010.

Analysis on the“author film” of Jiang Wen

Author:Wu Yu Supervisor:Li Yi-min

Abstract:The period of the French New Wave film theory promotes the status of the “author”,which makes the “author”the fullest express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creativity freedom in the film,initiating a new situation in the world film development.In China ,there are many directors influcenced by the “author film”theory.Jiang Wen ,who continues his personal style and creates the film with a strong “the author”elements,is just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it.He had only directed four works,but have cause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even the world film.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hor film”,the “author film”feature ,also the personal growth mark,the film core,and the image style in Jiang Wen’s film.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uthor film”of Jiang Wen and thus let more people know about and focus on Jiang Wen’s film,meawhile,pay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chinese films situation.

Key words: The author movie Jiang Wen Growth mark

后记

当一万余字的论文终于定稿的时候,一种由然而起的感激之情在我心底涌动,从论文的选题、

开题报告再到初稿、二稿、三稿这一繁琐的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与李一敏老师的辛勤指导密不可分,在修改的过程中老师给我的论文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我很感激也很感谢。对此我能做的就是比老师更认真地修改论文,写好论文,但愿能不负师望。

评语

本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姜文是现阶段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本文选取了“新浪潮”作为理论支撑点,选题切入点比较准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论文写作中,对姜文的电影做了全面的梳理,对“新浪潮”的特点做了见解性的概括,论点立得住,且论据充分,论述语言严谨规范,学术意识较强,但是深度不够。同意该生参加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2021年《影视美学》—彭吉象(吐血整理笔记完全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一)电影心理学的出现 雨果·闵斯特堡 (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闵斯特堡指出:“我们的美学兴趣集中到这样一点,就是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观众的心灵。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起初就凭着这样一种纯粹心理学的兴趣,研究在我们的电影经验中,究竟是哪些本质的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现在完全把戏剧理论搁置一边,因为假如从戏剧出发,去寻找电影除了作为逼真的代用品外对戏剧有些什么补充的话,我们就会走进死胡同。我们应当把电影艺术看'做是完全立足于它自身基础之上的,从而排除所有戏剧的干扰,来分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我们产生效力的心理进程。”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闵斯特堡着重研究了观众对电影

影像感知的各个方面,包括深度感、运动感、注意力、记忆和想象、情感等等。特别是深度感和运动感,可以说是电影影像感知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影(包括后来的电视)所特有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知觉形式。 闵斯特堡指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因而,如果把这种图像的平面性当作电影的基本特性,那就没有掌握住它的特性。这种平面性确实是电影技术构成的一个客观部分,但并不是我们真正看到的电影演出的特征。在看电影时,我们处在三维空间之中,影片上人物或动物的运动,都立即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深度感。"闵斯特堡强调指出,观众之所以能在二维平面的电影银幕上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电影空间,除了生理上、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造成了观众一种独特内心体验,使得观众明明知道图像是平面的,但却不能排除对于深度的实际感受,就是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显然,银幕上的这种深度感并不是真实的深度,而是由电影观众独特心理体验造成的深度。闵·斯特堡进一步指出:“电影中关于深度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运动的问题却迫使每一个观众都加以注意。看起来似乎电影的真正特性就在这里,而关于画面运动的解释也正是心理学家们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逐格显现的静止的照片,但在电影观众的头脑中却出现了运动的感觉和印象,除了生理上的“视觉滞留”现象所造成的运动幻觉外,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天生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于是,当电影观众面对银幕时,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内容摘要:王家卫的电影凭借其非常出色的艺术风格,如独白、碎片式叙述结构以及对时间空间的迷恋,在表现中敏锐地勾勒出现代都市人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王氏的影视艺术风格。作品中拒绝与被拒绝、漂泊无根以及总是在塑造被遗忘的边缘人主题,更是将都市人的艰难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电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艺术风格无疑是与香港后现代的华丽苍凉和空洞喧哗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王家卫;主题选择;艺术风格 王家卫从1988年创作《旺角卡门》开始,一直以别具一格的主题选择和艺术手法,风格鲜明地揭示了后现代语境下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人与人的疏离、隔绝,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以及人的漂泊无根。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融会贯通,互相影响,所以有必要做一个相关的总结与回顾。 一、王家卫电影的主题选择。 1995年,在台湾金马奖的影展特刊上,王家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连续拍了五部戏下来后发现,自己一直在向大家说的,无非就是电影里所表现的一种拒绝,还有害怕被拒绝和被拒绝之后的一系列反应,在选择记忆还是逃避的反应。”在华语电影圈中,还没有人能够像王家卫一样把这种感觉表达得如此传神和细腻。 (一拒绝与被拒绝。 “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便是先拒绝了别人”。这是《东邪西毒》向我们展示的都是情感的种种悲剧。虽然这是一部上演在荒漠中的武侠片,但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状态。片中的侠客在江湖上漂泊,现代的都市人在情感上游离,都是无法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总是在拒绝与被拒绝,追寻与逃避中孤独地吊影自怜。当时的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压力也愈发得大,没有时间顾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导致了人们之间的疏离、隔绝以及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于是,渐渐地人们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长期饱受孤独的感觉,开始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害怕互相靠得太近。在处理感情上或无所适从或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观后感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观后感生与死 ——姜文电影《太阳照旧升起》观后感 每当我想看电影,但又无影可看时,我就会再看看姜文的《太阳照旧升起》。我认为这是最近十多年以来公映过的最好的国产片之一。没必要说那绚丽的画面,也没必要说隐约着的象征,单是故事中的留白就时时引诱着我回味。 我想,或许正是因为太多的留白让大多数观众看得不知所云吧!又中了那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觉得电影大概讲了三个爱情婚姻悲剧。每一个悲剧都有意味深长的留白。 第一悲剧:小队长的“疯妈”。疯妈的丈夫是志愿军出身。“那支队伍最心爱,他不心爱。”他的枪越来越短,表明他的官越做越大。这个官员在疯妈读书的学校做英雄事迹汇报时,看上了她:“我在给一千多人讲话,但我的眼里只有你。”他在千人众目睽睽之下只和她握手。他经常写信给她,说了很多“疯话”。最后带着枪,带走了她。很明显,她也深爱着他。可是他为什么要带枪?这是一处暗示和留白。她最终跟他走的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他们在一起了。再后来,他去了西部,和苏联人一起工作。她怀着后来的小队长,骑着骆驼,穿越沙漠,找到了他工作的地方。一位俄罗斯大妈告诉她,阿廖沙(俄1 / 5

大妈不会说中国人的名字,把他称为阿廖沙)和娜塔莎相爱,事故中双双遇难。她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三束颜色不同的年轻女人的头发。她不相信他死了,她说:“你去找其他女人了,没必要用这样的方式跟我撒谎。”她带走了部分遗物,在火车上生下了将来的小队长。在孩子成人后,她疯了。“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她最终无法忘怀。先是疯癫,而后穿着他当年穿过的军装和儿子深情告别。儿子发现母亲整整齐齐的衣服漂在河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疯妈是自杀了,还是脱下丈夫当年的军服,离开丈夫的老家,去找他去了?这又是一个难以琢磨的留白。“昔日已乘乌鸦去,此地空余乌鸦楼。乌鸦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疯妈用方言朗读的诗句既是对其丈夫一去不复返的怨恨,也一语成谶:自己也一去不返,空留下那套飘在河上的军衣。 第二个悲剧:梁教师的悲剧。梁教师是东部某学校的大众情人。食堂里五个女工都喜欢他,以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为梁教师的歌唱伴舞。这引来了一个内外俱丑的女子的爱与恨。这个女子,哪怕是听到梁教师的粤语骂人,也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懂得了爱与被爱。她爱梁教师爱得疯狂,爱得斯文扫地。在电话中她以当时人们无法转述的粗言秽语骂那五个女工。学校的校医林大夫也爱上梁教师,也爱得近乎疯狂。一场露天电影改变了梁教师的命运。稀里糊涂中他成了耍流氓的嫌疑。故事发生在1976年。那个年代,比流氓罪更高的罪也就是反革命了。生活作风问习题是仅次于革命立场的大事。梁教师最终2 / 5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冷暖也能抽离出来思考其中的主旨;与此同时,简洁的叙事也能让观众有更多注意力从电影精心设计的细节中更深入读文本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这本电影关于日本的意识形态的暗示也有体现,并且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审美元素。 一、摄影: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 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令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 因为特写镜头,尤其是大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

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去面试的时候,大悟拿着社长给的第一天工资那个特写,虽然他没有说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已经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会接受的。较少使用大特写镜头,也表明了文本中冲突较少,在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节奏的缓慢处理。 远景镜头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有时是与全景相当,所以就不展开说了。大远景主要是拍外景的,可以显现场景之所在,给人一种空间的参考架构,这类镜头主要是用在具有宏大叙事的作品中,这部作品用大远景镜头主要是在大悟决定搬回乡下,然后用大远景拍了乡下的景色,再将景框逐渐缩小,变成远景、全景、中景和特写,将大悟的独白与影像配合起来,谈到母亲时就特写拍了母亲的遗照。寥寥可数的大远景镜头也是从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环境的狭小,这也是日本电影常见的选择,他们更趋向于表达小人物、小故事。 而中景和全景是较重功用性的镜头,往往是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者对话镜头,而且在《入殓师》中中景镜头主要是二人镜头,这些镜头给人一种亲密的感觉、贴近但是保持一种平等的心理距离。如大悟因为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他一个人在深夜里拉起了大提琴,镜头也是以中景和全景为主,配以部分特写镜头,而且特写镜头主要是手和石头,没有突出大悟的表情,而是以琴声代替。电影最后当大悟亲手为父亲

经典电影赏析资料讲解

经典电影赏析 如何解读一部影片呢?我们应该从主题和元素这两个角度来看。 主题:你应该知道一部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元素:视觉和听觉的两方面组成了电影的元素,画面和声音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汇。 1. 画面 A.镜头元素 (1)景别运用,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2)运动镜头——相对于固定镜头,通过相机的推,拉,摇,移和升降 来表现 推:分为变位置和变焦距(霸王别姬) 拉,相对与推 摇:借助三脚架来上下左右移动 移:横移,纵跟和斜移 升降:用升降车或升降臂(罗马假日) B、转场: 每个段落(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

浅析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特征

从电影的构成元素上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有很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的标志性的东西。雄浑的戈壁,磅礴的日出,色彩斑斓的云南景象和优美的《美丽的梭罗河》,虽然是表现文革这一特定时期的电影,但与以前表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那种痛苦、沉闷、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体基调是浪漫昂扬的,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还渗透着姜文式的彪悍气质,震撼而富有感染力。 虽然《太阳》以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为蓝本,但《太阳》中讲述的故事要比《天鹅绒》更饱满、富有张力,人物也更生动、立体。在《太阳》中,姜文把原来的小说解构成“疯”、“恋”、“枪”、“梦”四个故事,用1976年、1958年两个时间段,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新疆与云南两个地方,整合成一个时空和命运交错的完整故事,使剧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某种复杂逻辑联系层层揭开。 一,简洁的电影叙事反叛中国电影的故事性。 颠倒了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真正的故事其实是按照“4—2—1—3”的时空顺序发生的,而姜文的颠倒方式并未启用普通的“倒叙”或是“插叙”。而是采用了"分段叙事"结构和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也正是由于其破裂拼接的结构和模糊的思想性两大特点,而具备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模式的削平,作品含义的不确定性,精神分裂性,无可奈何的失落感。松散的结构、破碎的故事、极端的行为、瑰丽的影像、异想天开的细节、非逻辑的表达,构成了姜文特色。 二、音乐与情节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构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完全不同的两种节奏去演奏相同的旋律,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完全的不同,前者是悲凉忧伤的感觉,在绝望时候的低声吟唱。而后者则是热烈奔放,完全是一片欢歌热舞的海洋。他们的主旋律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节奏上放慢了许多。把女声换成了男声。这种在技巧上的简单的置换却显示了创造者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对电影主题的恰当把握和解读。电影以《新疆英孜》开场,人声的演唱清澈晶莹,随着歌声我们便进入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一双肥润的女人的脚,在盆中水反射的阳光下出现了绝美光影的灵性,镜头便跟随着这双脚开始了影片。正当音乐与画面给人以立体美的享受时,疯妈与儿子突然相撞,舒缓的歌声戛然而止,便正式拉开了第一部分(1976年春中国南部)的故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以《美丽的梭罗河》一首印尼民歌衔接的。疯妈消失了,她的鞋和衣服漂在河上,而伴随着吉他弹唱,画面忽然转到1976夏的中国东部,单身的梁老师弹的一手的好琴,抱着吉他唱着动听的歌,厨房里的五个女人一起揉面,一起摆腿。音乐平滑地过渡了两个故事,并且使观众马上由1976年的中国南部进入到同一年的中国东部,还巧妙地设悬。在第二部分中,学校在操场上放电影一段可谓整部影片声画融合的一大亮点。操场上幕布中的音乐和舞蹈与电影中众人抓流氓的紧张情节形成了鲜明的类比,这一段把当时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彰显的淋漓尽致;唐老师的几声吹号声也成为了该电影故事中期的一个标志。从第一声吹号声开始,唐老师与林大夫的隐性爱情就崭露头角;第四部分也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边是疯妈对着男人的遗物说话,另一边是姜文抱着老婆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此时《Singanushiga》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则选用了更加悲凉的男声再一次感动观众。在唐老师的一声枪声下,唐老师与她的老婆的婚礼也被拉开,这一次的《Singanushig》却以狂放的节奏牵动着情节的发展。一群青春四溢的年轻人在野外帐篷旁载歌载舞,一个被火点燃的帐篷仿若一只硕大的火凤凰一般照亮了疯妈的火车,由此把本无关联的故事串联起来。在疯妈最后的几声呐喊中,在初生的太阳的照耀下,影片的所有悬念也全部打开。就是随着这一系列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这部电影经历了一个“引迷,造迷,解迷”的过程。 三、意象与感觉的运用,画面精美,基调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电影的开始,“轨道”、“鞋”、“脚”等一系列意象连续出现,为整部电影铺上了诗意与神秘感。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总 1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冷暖也能抽离出来思考其中的主旨;与此同时,简洁的叙事也能让观众有更多注意力从电影精心设计的细节中更深入读文本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这本电影关于日本的意识形态的暗示也有体现,并且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审美元素。 一、摄影: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 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令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

因为特写镜头,尤其是大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去面试的时候,大悟拿着社长给的第一天工资那个特写,虽然他没有说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已经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会接受的。较少使用大特写镜头,也表明了文本中冲突较少,在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节奏的缓慢处理。 远景镜头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有时是与全景相当,所以就不展开说了。大远景主要是拍外景的,可以显现场景之所在,给人一种空间的参考架构,这类镜头主要是用在具有宏大叙事的作品中,这部作品用大远景镜头主要是在大悟决定搬回乡下,然后用大远景拍了乡下的景色,再将景框逐渐缩小,变成远景、全景、中景和特写,将大悟的独白与影像配合起来,谈到母亲时就特写拍了母亲的遗照。寥寥可数的大远景镜头也是从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环

电影《一一》的审美主题分析

电影《一一》的审美主题分析 [摘要]杨德昌创作的电影《一一》是一部反映现代都 市中上阶层家庭生活的影片。影片并不仅仅停留在展示现实生活的层面,而是通过影片的内容表达了创作者自身对于生活的认识与态度。以平静的影像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表面波澜不惊的画面却难以掩盖创作者表达赤子之心的强烈愿望,而从容面对生活的观念、多视角考察生活的启示以及杜绝恶的心灵是本片最鲜明的审美主题。影片也通过这三个方面表现出心如止水的人生审美理念。 [关键词]心如止水;人生;审美;态度;理念 人生就像是一个经历万事万物后最终回到起点的过程。生命是一个轮回的过程,恰如电影的名字,生命平静地一一到来又平静地一一归去。尘世间的人对于生活应具有凝神关注的生命精神,康德曾经说过美是道德的理念,美是无功利的生存凝视,影片中从容面对生活的人生观念以及杜绝恶之心灵的审美主题恰是这一理念的现象表达。这是一种只有对生命大彻大悟后方能达到的人生顿悟。一次心灵的沉静观照,往往会造就人的生命动向,由此,荣格曾经说过人恰恰是应该在他忽略或者不能认真感受的现象中才能达到对心灵的 精神观照,因此,电影中多视角考察生活的启示这一审美主

题恰恰做了最完美的回应。尼采曾指出:“魔变(Verzauberung)是一切艺术的前提。”[1]杨德昌则将这一魔变充分运用到了 电影中,使《一一》和生命做了静默的联系,开始了一次生命的回归之旅。 一、从容面对生活的观念 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从容不迫中展开,任何事件都在一一进行。现实生活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可悲的,这种美好或者悲哀取决于内心对待生活的审美理念,从杨德昌的心灵表达层面来看,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都应该以一种心如止水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充满了不可控因素,过多地干涉或者掌控欲太强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应,在心如止水的平面荡起阵阵涟漪以致造成心灵的动荡。影片以阿弟和小燕的婚礼开始,当亲人和朋友漫步在充满阳光的林荫大道上时,一切显得那么和谐与美好,然而剧情中云云的出现使得婚礼的美好气氛戛然而止,看似美好的事物在背后掩藏着氤氲的因素。果不其然,在以后的生活中阿弟与小燕的婚姻一次次走向了婚外情与生活裂隙的 边缘。阿弟经济困顿的时候仍然需要云云的帮助,在阿弟喜得贵子之际却受到了生意失败的干扰。举办宴会的过程中,云云的到来再一次使欢乐的气氛尴尬起来,充满“欢乐”的喜宴却是导致阿弟自杀的由头,自杀未遂的阿弟又遇到了自己的流年,不明不白地发了一笔横财,生活仿佛永远在悲喜

2019年姜文作品《让子弹飞》电影观后感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年姜文作品《让子弹飞》电影观后感 《让子弹飞》是第一部让人肾上腺素激增的姜文电影。没有那些难懂的和晦涩的意象,此次的姜文是如此的纯爷们,刀刀见血,酣畅痛快。第一次,姜文讲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第一次,姜文留下了“一地鸡毛”。这部电影是讽刺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是混乱?是针砭时事?还是毫无意义?或许只有姜文才能给我们答案了。周润发、葛优、姜文,能让三位影帝同台演出,本片可谓继《建国大业》后又一次小规模明星聚会。周润发之“奸”,葛优之“诈”,姜文之“霸”,尽显影片中三位主角之个性。姜文饰演的土匪,与周润发饰演的恶人,展开了一场场斗智斗勇的精彩*对决。葛优饰演的骗子,在其中“出谋划策”,“吃里扒外”,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再看影片之配角,刘嘉玲、陈坤等,都是可以在别的电影中独挑大梁的演员。还有那冯小刚在影片开头的友情客串,尽管短暂,但其表现出来的风格却是此后全片的基调:“一黑到底”的黑色幽默。对于无条件喜爱姜文的观众来说,《让子弹飞》是一部无论怎么想象其精彩都不过分的电影,如果你偏爱《鬼子来了》那个路数的话,惊喜会更大些。算上这部姜文 16年也只拍过四部电影,平均下来跟奥运会和世界杯的频率同步,其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可以算做姜文以与文革有关的青春记忆为蓝本的式的作品,而《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则更多地体现出姜文以个人趣味为主导的创 1 / 2

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

名作欣赏 2010.7 艺林散步 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并没有在电影艺术形式层面或电影语言层面为世界电影做出显著的贡献,如果我们从思想内容层面解读中国电影,姜文的电影应该是独树一帜、 不可替代的,即使世界一流大师的电影也不过与之比肩而已。 一、对神圣的祛魅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简称《阳光》)中马小军父亲的避孕套在空中飞翔的镜头背景是马小军父母的合影照片。 性第一次与解放军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在中国的电影中是史无前例的。马小军与刘忆苦在米兰面前争锋时互相揭露对方的父亲“作风”不好,马小军担忧米兰一到刘忆苦父亲的手下肯定就被刘的父亲给糟蹋了。而他们的父亲恰恰都是解放军的中层首长。进而姜文在《阳光》中把性、色与解放军高层首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在马小军等一批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溜进大礼堂和解放军首长们分享被批判的“有毒”电影时,解放军最高首长身旁的年轻女人泄露了天机。年轻女人与最高首长的关系从她敢于用手抚摸首长,首长听从她看与不看的决定,以及她向在场的所有下级解放军首长宣布命令式的语言,说明这个女人与这位解放军最高首长非同寻常的关系。这位年轻女子可以左右这位首长的意志,在场的其他解放军下级首长也都自觉服从这个女子的指挥。这场戏隐喻意义不言自明。解放军的去神圣化恰恰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解放军在电影中被祛魅是从《阳光》开始。 《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承续了《阳光》的部分意义主题,解放军继续被祛魅。父亲在小队长的眼睛里是一张穿着解放军军装的、脸部被烧成空洞的与母亲的合影照片。疯癫的母亲是以枪的长度的一步步变短来描述父亲的形象。弗洛伊德指出:枪、刀是男人阳具的象征①,枪的变短在故事层面是官越当越大,隐喻层面是其对妻子性欲愈来愈冷 的双重暗喻。“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是因为太熟悉,太熟悉了就要逃避。这恰恰是父亲放下母亲跑到新疆的原因。最后的红、黄、黑三根(三为多)女人的辫子透漏了真相———李不空和当小队长的儿子一样死于情杀。他曾经和很多女人有过性关系。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女人有过性关系,最后死于与俄国女人有关的争风吃醋。因此,俄国老太太不好说什么,只是可怜大肚子女人。影片在故事层面已经说明,小队长的爷爷是烈士,爸爸不是烈士。照片上的父亲看似空洞,但是空而不空:他叫李不空!他是最可爱的人———解放军,解放军的首长。 二、政治隐喻 《阳光》中有两个叙事者:文本内的叙事者和隐含叙事者,两个叙事者的反向叙事恰恰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许多批评文章都忽略了马小军和姜文的区别,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似乎马小军就等于姜文。事实上成年马小军是文本内的叙事者,而姜文则是以隐含叙事者的力量通过电影画面呈现出来。马小军所要讲述的是一个已然暴富的款爷回忆少年时的潇洒和倜傥风流,只不过在风流方面他夸张了自己的能量。姜文不是文本内叙事者成年马小军!如果说电影中一定要有姜文影子的话,那就是骑棍子的那个傻子。他一直游离于马小军这些人的边缘,在欣赏他们,在观察他们,在嘲笑他们。姜文非常明白历史的真实是什么,作为导演他只能用影像以审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和政治观。 傻子骂出的“傻逼”恰恰是隐含叙事者姜文对马小军等人的嘲讽。因为成年马小军这群有钱但缺乏思想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的迷信。他们不但没有政治理性而且没有历史记忆能力。即使信仰鬼神也是信奉财神和风水之类的东西,他们没有真正的宗教精神。他们并不认同是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发财的机会,相反他们甚至对改革开放有怨言。 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 □王黑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王观亿(北京八中,北京100045) 关键词:姜文电影解读 摘要:本文从故事层面、隐喻层面和象征层面,同时从对神圣的祛魅、政治隐喻、哲理象征三方面对姜文导演的两部 作品进行交叉式意义解读。 筅 124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冷暖也能抽离出来思考其中的主旨;与此同时,简洁的叙事也能让观众有更多注意力从电影精心设计的细节中更深入读文本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这本电影关于日本的意识形态的暗示也有体现,并且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审美元素。 一、摄影: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 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令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 因为特写镜头,尤其是大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去面试的时候,大悟拿着社长给的第一天工资那个特写,虽然他没有说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已经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会接受的。较少使用大特写镜头,也表明了文本中冲突较少,在

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xx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在xx,xx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xx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他认为,有些拍得好的商业电影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有一定的商业性。他把自己的影片归结于类影片。不过,他的影片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其所表现的情感,他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不分,不分国界,感动你了,你就喜欢了。” xx是xx“第五代”电影人的顶尖人物,他以直觉把握的形式天才地表达社会心理愿望,传送、显现大众心中的密码,这种内在的传递和内在的约束的强制与类型化的在深层次正好相通。xx的本领在于他能强烈而不失准确,适时而又超前地拨动的心弦,展示中华大众心态。他拍过的影片题材广泛,有农村的、xx的,有历史的、现实的,无论是表现贫民生活还是描写宫廷贵族,他都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的xx。 的在强烈的色彩、大量的构图背后,严格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叙事和抒情是其所遵守的主线。 作为我国很少有的天才艺术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xx》、《xx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xx》、《一个都不能少》等,它们可以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作品相提并论而毫不逊色。xx的电影创作始终显示了他厚积薄发,对电影艺术的

xx态度。在他电影作品中始终如一的三个基本主题:对xx追求,对执著信念的描述,对城乡差别的关注。 xx电影中的红色和趣味xx作为他电影的一个基本主题,这是任何一个熟悉他电影的人所共同感受到的。他对完xx形式的追求在当代电影艺术中是绝无仅有的。最显著的是对视觉审xx效果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他精心经营的电影的每一个镜头和画面都具有广告一般的xx。对视觉审xx效果的追求是电影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根本的特征。他对视觉效果的刻意追求,甚至是苦心孤诣的追求,显示了他对电影艺术与众不同的理解。在xx的电影对xx追求中,《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xx》是最为突出的。电影的画面精致、对称、和谐,具有一种xx的xx。如《大红灯笼xx》中大公子做生意从外面回来,在楼上吹笛,最后和四姨太一同离开的场面,这种匠心独运不仅显示了xx对画面的刻意追求,与整个电影以四合院为基调的平整、稳定、压抑的画面既和谐一致,又显示了他内在的浪漫气息。与此相反,《我的父亲母亲》的画面则充满了一种不稳定的动感,显示了xx的活力,同时也显示了生命的一种悲壮与崇高的xx。特别是在画面与细节的处理上表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根本特点。xx为血和火的颜色,它代表了对幸福和理想的向往。与国庆、生日、婚宴等各种xx中出现的红色所代表的稳定和平xx的寓意不同,xx电影中的红色大多具有民间文化所特有的跳跃、奔放、热烈、动荡的特点。

浅谈影视美学

浅谈影视美学 影视美学史门类美学的一种,它不同于其他门类文学的是它赖于现代技术,但是它又必然与与使用美学有关!那么什么是影视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的科学,研究观众与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影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评析。 那么我们从影视美学概念说起,影视美学不等于影视艺术,更不论电影艺术 了,最初有“影视分说”,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但是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它们逐渐融为一体。电影和电视都是面对大众的一种传播媒介。他们的发展读依赖于现代技术的具体开发和运用,这正是它与其它传统艺术的最大也是最本质的区别。最初电影艺术凭借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画面上的不断运动,再现生活的艺术,它是被认同的,而电视艺术并没那么走运,在经过众多评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艺术逐渐被认同,合称为影视美学。 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殊规定性变现为:综合性,电影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另外它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融为一体,并构成全新的整体;视像性,电影简单的说就是视觉为主的试听艺术。画面,依赖于镜头、光影、色彩的变化,声音则需要音响和音乐;逼真性,电影最初能够轰动,都依赖于它的逼真性,能够反映生活,表现人深沉的内心变化;运动性,可以说运动史电影的命脉,它正是通过不断变化的画面来记述事件。如果没有运动性,那么就失去它的命脉;蒙太奇,电影的最重要的构成方法,就是分切组合最后构成一个故事或几个故事,使之具有连贯性;群众性,它是电影事业赖以发展的主要条件,最初被称为大众文化的电影艺术,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那么她就无法生存;技术性,电影的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实,在西方,电影美学的分类也不纯一。有的将电影和心理学联系起来,把心理学作为电影美学的基础,格式塔心理学派《电影作为艺术》、《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等。有的是从“电影本性论”来表述自己的美学观。有的是从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去分析它,最具代表性的是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当然也有从电影流派和断代史上分析自己的美学观,如我国最初的左翼电影,国防电影等。上述观点,在不断发展中,随着美学观念和审美方法的不断变化,他们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却不自觉地相互交叉,相互影响,这就形成了电影美学的多元化阐释。 电影的发展迅速,影视中常常表现出哲学观念,这也与美学挂钩,美学的发展也依赖也哲学,是与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化分不开的。前苏联很多作品表现现实主义,如《伟大的公民》、《伊凡的童年》、《稻草人》。中国三四十年代也有现实主义的作品《万家灯火》、《白毛女》,后期的《林则徐》、《林家铺子》等。很多作品都具有文学性,没有文学性的作品也不是失去它的意义,感觉失去了作品的灵魂。就像记录片一样。它的文学性就大大减少。我比较喜欢是《活着》、《大鸿米店》这两部作品。它们都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活着》呢,主要刻画那个时代一个一个小人物活着的一个情况,葛优这个优秀的演员在里面演一个最初败家的人变为最终学会生活的人,主要背景是从清末到战时再到新中国解放的情况,人们活的一个情况,虽然这部剧有很多搞笑的情节,但是我们看完这部电影并不觉得它是一部喜剧,而是由心的一种悲,引起人们的思考,想去探索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是怎么样的情况。这也是人生哲理吧!一种生活美。这部作品想起《阿Q》这部作品的悲剧性。而《大鸿米店》,它所选的背景也是个不太平的社会,对平民的刻画,这部作品主要写主人公由被欺负到自己得势以后对别人的侮辱与欺压的一个变化过程。它的主要想表现一个平常人在那样一个环境下人性本身的善已经被遗忘被退化了,引起人们的深思。这是这部作品成功之处。这部作品它采用了性方面的刻画,说明了我国电影已经向开放性发展。 我比较喜欢文学性比较强的电影,这样的作品更能让我们思考多些,虽然我们现在有雅文化和俗文化这两种,我不是很喜欢《大笑江湖》、《龙凤店》之类的电影,虽然它们很体现现代社会的很多东西,它们的娱乐性可能是占主导,它们有自己的市场,可是我每次看了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电影台词是电影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姜文电影里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这跟人物个性化的台词密不可分,本文从从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两个方面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 标签:姜文;电影台词;反讽 电影人物台词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凸显人物性格,同时多样的人物语言技巧也可以呈现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效果,比如搞笑、愤怒、悲伤等。姜文为塑造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便原著基础上增添或改编了人物台词,这为渲染气氛,表达主旨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效果。 一、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 语言的重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而影视片里台词的重复强调多是为渲染一种气氛,或是间接表达影片的个人情感。姜文也擅于在影片里加入重复的人物台词。如《让子弹飞》里,姜文增添的一句重复式台词,渲染了一种搞笑的气氛。“何止是愚蠢,这简直就是愚蠢!”而这里武举人才是真正愚蠢的人,当观众看到真正愚蠢的人在嘲笑聪明人的时候,这本是就是一件搞笑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戳中观众的笑点。还有土匪张麻子来到鹅城后,说的一番话:“我来鹅城上任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这里的重复只是强调影片主人公的形象,张麻子没有长篇大论的弘扬他会如何为鹅城百姓造福,只是用简单粗暴的几个字,告诉鹅城百姓他会给鹅城百姓主持公道,让他们看到公平。而片中多次出现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也是姜文增添的台词,与篇名相互照应,起到点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是隐喻地告诉大家,想要成功,需要忍耐和耐心。还有姜文在改编《动物凶猛》时加入了傻子一角,傻子从始至终贯穿在影片里,并且只有“古伦木”,“欧巴”,这几句反复重复的台词,看似毫无意义,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可以把影片里的傻子理解成就是马小军他们自己,他们放荡不羁的青春里一直都有傻子这个人物的出现,傻子见证了他们从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退化成中年大叔的过程,电影安排这个人物出现在片尾就是为了要给马小军等人鲜艳夺目的青年时光与毫无色彩的中年时光做鲜明的对比,也以此来表达姜文本人对于自己青年时期的怀念。 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 反讽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表达形式,现多被应用到电影台词中,以表达导演的内心情感。姜文电影的一大特色即批判和讽刺,他善于运用幽默搞笑的反讽台词来表达自己对与历史和现实的不满。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作者在改编时加入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人物台词,如有一段发生在梁老师与同事唐老师之间的对话,“如果有人喊抓流氓你立刻就去追,可追着追着你就变成了第一个,而后边的人就把你当成了流氓。这么说好像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以前当过运动员跑得快,这我可以作证。可这么说也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怕追上的人把你打

《偷自行车的人》影视美学分析

《偷自行车的人》影视美学分析《偷自行车的人》是由维托里奥·德·西卡于1948年导演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杰出之作。影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二战后,失业已两年的里奇终于找到贴海报的工作,为了工作当掉了家里的床单赎回了一辆自行车,不料却在工作第一天丢失了,里奇和儿子布鲁诺找遍罗马大街小巷后失望透顶的他,走上了偷自行车的道路,却被逮了个正着。 真实再现了战后罗马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悲苦现实下的温情 影片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反映的只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影片中的温情与悲苦现实之间又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从主人公的故事为点,折射出整个社会贫困人民这个面的生活状况。 影片中的夫妻、兄妹、朋友、父子间的情感,使得整个反映现实的影片没有透出那种绝望到想死的感觉。影片从开始里奇找打工作后去和妻子分享的时候,懊恼自己没有自行车,虽然自己很懊恼,但是还不忘帮助妻子提水桶;上班之前,布鲁诺看见妹妹躺在床上,又回去将窗户关上这个小动作虽然不起眼,但是却体现了他关爱妹妹的情感;自行车丢失后朋友们帮助里奇努力寻找,也是朋友们互帮互助的体现;寻找自行车过程中,父子情感的逐渐加深,是整个情感的一个精华表现。寻找老人的过程中,听见有人落水后,里奇那惊慌的反应,后来发现不是儿子布鲁诺,带他去吃“大餐”,就顿悟了,除非要死人,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影片中,虽然里奇寻找自行车过程中一直困难重重,但是这些情感却是一直支撑他的精神支柱。 影片中的现实表现,却是全面表现了整个社会的状况。里奇送儿子去上班的时候,布鲁诺和门卫打招呼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那里上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以看出贫困人家的孩子那么小,本该是上学的年纪,却要担负起挣钱养家的责任。小孩挣钱的情节,还有就是里奇和同事贴海报的时候,同事踢开了一个拉风琴的小孩,小孩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影片地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地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地银幕效果上。 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地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地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地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地主题,领会导演地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地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地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着),原着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地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编导培训影评写作技巧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地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地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 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地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 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地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编导培训影评写作技巧。 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 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7、在一个什么样地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 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 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地理解!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要反复的、深入的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10部让投资方血本无归的中国电影 (1)

经过充分讨论,考虑到通胀水平,拍片成本的增加,大概至少每五年翻一番。 亏损折合成现值,排出十大亏损片。 片名直接亏损额折合现值导演主要责任人 1)鸦片战争8000万 3.2亿谢晋谢晋 2)荆轲刺秦王 6000万 2.4亿陈凯歌陈凯歌 3)秦颂 4000万 2.2亿周晓文周晓文 4 风月3700万 1.6亿陈凯歌陈凯歌 5)大闹天宫2500万 1.4亿张建亚张建亚 6)李莲英 1000万1亿田壮壮姜文田壮壮 7)天地英雄 5000万1亿何平何平姜文 8)鬼子来了 3000万9000万姜文姜文 9) 阳光灿烂的日子1000万 7000万姜文姜文 10)吴清源 2700万 4000万田壮壮田壮壮 累计亏损最多的导演无疑是陈凯歌,除了上面两部,其它孩子王、边走边唱,包括英文片温柔地杀我等等,都带来巨大亏损。 除了亏损,陈凯歌给中国电影带来几乎所有的耻辱: 孩子王、边走边唱金闹钟金酸莓(黄磊,边走边唱) 荆轲刺秦王:2000全球十大不受观众欢迎影片 温柔地杀我:好莱坞十大烂片,好评率为零的中国导演电影。 无极:法国7家专业媒体给零分,7位影评人给黑星(负分)的电影。香港、日本分别评为年度烂片。 投资人最头疼的无疑是姜文,评最坑人电影人,非姜文莫属。 从90年电影市场化以来,姜文担任导演、主演、甚至配角的电影,除了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票房未亏,其余统统亏损。 李莲英、秦颂、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地英雄、绿茶、寻枪、太阳照常升起,主演导演的统统亏损。 即使客串的《宋家王朝》《茉莉花开》也是亏损。

李莲英的失败主要是剧本的失败,导演当然要付一点责,主要责任还是姜文。 秦颂里面姜文也扮演一个指手画脚的角色。天地英雄,姜文至少一半责任,因为何平叫他姜老师,大的决定,也是姜文作的。按照中井的观点,姜文应该付主要责任。 不少文青对姜、陈都崇拜得五体投地,以膜拜的口气说:这两人,脑门上写满了“NB",大腕啊,天才啊。 以事实为依据,我怎么看到那个N分明是S嘛。 纯粹的主旋律电影就不谈了,那些电影就是把纳税人的钱打水漂的。 80年代,各电影厂已经要考虑成本和市场了。以市场为目标的商业片雏形已经出现。就是纯粹的文艺片,如果收不回成本,电影厂也面临亏本欠银行债务的窘境。 《孩子王》和《边走边唱》是陈凯歌独立导演的前两部电影。孩子王投资达70万人民币,以可比价格计算,差不多合人民币2000万以上。同期张艺谋拍摄的《红高粱》,仅花40万左右,而且张艺谋自己亲自种高梁,带摄制组转战山东和宁夏,演员众多。孩子王为什么化这么多,除了导演没有计划,就是缺乏分镜头拍摄的导演基本功。 孩子王一个拷贝都没有发行,除了母带,只有一个拷贝,四处参赛,到处要奖,结果在嘎纳得了个记者授予的“金闹钟奖”。 我大概是看过胶片放映的不多几个人,那时电影局属于文化部,电影在文化部的小礼堂放映了几天,基本上放一半观众就走完了。 孩子王的作者是作家阿城,他后来一直搞编剧什么的,曾经被嘎纳请去当过电影节的评委(嘎纳请评委很随意,作家记者舞蹈家甚至医生都当过评委)。不久前他终于承认,如果不是凯子当导演,这部电影不会这么惨。 边走边唱虽然在北京放映了几场,也基本没有什么票房。凯子拿去嘎纳,又得了记者们授予的“金闹钟奖”。凯子不死心,带着戏份不多的女演员许晴又去美国。"为了节约经费,我和她只好挤在一间放里"回国后,据说陈凯歌这样解释和许晴双宿双飞的. 田壮壮给公众的印象是位文艺片专职导演,他拍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够保本,公众好像也认为,拍文艺片嘛,亏损正常。 其实,所谓第五代导演里面,田壮壮是首先拍商业片的。那部商业歌舞片叫《摇滚青年》。 开机时,田爷豪情万丈:今年的奖金大家拿到手软! 最终在京津放映了几场草草收场,在<李莲英>票房惨败后,田爷发现他拍的商业片票房和文艺片差不多,从此就艺术上了,視商业片如草侪。 90年代初真正让投资者血本无归,一举消灭几个国有公司的电影却是《大太监李莲英》,姜文、刘晓庆主演,姜文亲自编剧,导演,印在影片上的是田壮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