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学生姓名:杨在清

学生学号: 14010077

专业:会计电算化

办学单位:甘肃银行学校教学点

导师姓名、职称:顾娟英高级讲师

论文写作时间:2015年9月至2015年11月

论文提交日期: 2015 年 11 月 28 日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部分会计软件公司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大中型企业公司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会计软件,陆续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逐步发展,审计工作的风险越来越大。本文针对未来审计适应电算化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

目录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 - 1 -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 - 1 -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影响 ........................................................ - 1 -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 - 2 - (三)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 - 2 - (四)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 - 2 - (五)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 - 3 - (六)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 - 3 - 三、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 - 3 -

(一)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 - 3 - (二)积极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审计人员 ................................................................ - 3 -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 - 4 - (四)采用新的审计方法,掌握审计线索 .................................................................... - 4 - (五)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 - 4 - (六)完善审计内容 ........................................................................................................ - 4 - 参考文献...................................................................................................................................... - 6 -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等组织机构采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实行后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审计产生重要影响,信息系统电算化后发生的变化向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对传统的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系统已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的自动化。目前市场上商品化会计软件大部分属于核算型会计软件,这类软件是以账务处理为核心,其主要功能包括凭证输入、形成总账及各种分类账、账表查询、输出财务报表及账本等。

但现行的电算化会计系统是基于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会计系统,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们认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 简称ERP系统)将成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ERP系统将各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形成了一个供应链,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它不仅反映货币计量信息,而且反映非货币信息;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体现了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思想,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因此,我们认为ERP系统将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开发、运用了用友ERP-U8/标准套件,它改进了先前版本中的不足,并总结、归纳了用友产品成功用户的使用经验,调整增强了部分产品的功能,增加了生产管理产品,并突出了几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按行业及管理会计、决策决策支持等领域设计的与之配套的多种标准套件。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政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简单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实现记账、算账与报账等信息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以及部分实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影响

各国的审计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新特点,需要针对新的特点制定相应新的工作标准,这些新的工作标准,

也构成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条件下新的审计依据。面对日益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加快制定有关针对性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等标准以及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审计,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岗位职责被打破,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安全已不是企业内部所能完全控制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时审计发展使审计风险中包含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日益复杂化。由于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控制下,固有风险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网络会计模式的开放性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会计资料被非法修改和窃取的可能性增加了,会计信息被他人非法拷贝和篡改、会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竞争对手截取和恶意修改等使得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性控制难以保证;同时,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也在危害着会计信息的安全。因此,控制风险更难确定。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会计资料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修改起来不留痕迹,因此舞弊行为较难发现,从而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现代审计是以评价内部控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即审计人员把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牵制力下降。如在手工方式下,内部控制中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等一系列核对控制措施,基本上都是由手工处理完成的。但实施电算化后,凭证即是帐,帐即是凭证,二者的区别不过是数据排列方式的改变而已,也就是说不存在帐证不符的问题。会计系统内部的这些控制,尤其是程序化控制,是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如果客户在其会计系统中使用了电子数据处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审计人员都要充分了解整个系统,并能识别和评价系统的基本会计控制的特点。因此,作为审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风险,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目标、应有的内部控制及审查方法。程序化控制是指在编写应用程序中由计算机执行的控制,其审查实际上是对系统应用程序控制功能的审查,一般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审查。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被审单位提出。

(四)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审计线索非常清楚,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整个财务处理过程由不同职责分工的人员来共同完成,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和经手人签字,这些书面资料为审计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审计人员在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就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审计线索进行顺查或逆查、详查或抽查。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磁介质,这些磁介质上所存储的会计资料不能为肉眼所直接识别,修改不留痕迹。同时,由于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业务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之后,全部会计处理均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生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了、消失了。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已不完全适用。为此,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要留下充分的审计线索,使审计人员能顺利完成审计任务。例如,要留下每笔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能只留下更新后的当前余额。暂存文件,则应拷贝,以便查寻。

(五)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技术的改变。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的手工系统的那一套审计技术,就不可能达到审计的目的。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等方面,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

(六)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手工条件下,审计内容主要是对人的审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责任容易确定,结果也较直观。在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下,审计人员应该从查核财务会计报表及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到被审计单位所用信息系统是否合法、合规和第一次输出的信息是否真实、正确,以及当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或经过系统维护后,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上。

三、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和运作难以做到完全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是以手工审计为主。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一)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的变化,也必须要求审计标准和准则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要求。从国际审计发展来看,在国际审计准则中有专门的条款来详细规定计算机审计的范围、程序、技术等;从具体国家来看,美、日、英等国都制定和出台了相关计算机审计的审计准则和标准。目前我国审计界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审计人员标准、质量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但针对不断普及和发展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过去手工环境下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显然不适应,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准则中仍存在许多空白。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相关标准和准则的步伐,更新审计标准准则,完善电算化审计的标准体系,以规范计算机审计工作,为衡量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保证。其次,在积极借鉴和吸引国际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我国审计进一步适应国际审计发展的要求,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好基础。第三,新的衡量标准不仅要包括计算机审计程序、过程、效果评价指标、审计人员从业标准等衡量审计业务的合法合理性标准,还需对电算化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应用软件标准等做出明确性的规定。

(二)积极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审计人员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不论是从系统的复杂性还是信息处理的综合性,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具备传统的会计、审计知识和技能外,还

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知识,能够进行有效的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等等。特别随着我国电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审计人员要切实认识到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挑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在电算化条件下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提供更为客观、真实、准确及有效的审计信息。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应用会计软件的资格进行审查目前,国际上审计是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即把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降低审计风险,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舞弊的手段,也是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科学的内控制度的有效途径。

(四)采用新的审计方法,掌握审计线索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防止假账真作,非法篡改程序等舞弊行为产生,还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利用计算机对会计账务处理进行测试和检验。根据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方法,具体有以下方法:

1、计算机联网审计。

联网审计方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进行审计,为审计部门利用计算机通过审计线路来检测财务部门计算机财务处理的全过程,随时检查处理账簿的正确性、合法性。其特点是具有不受时间限制,效率高的特点,并保证了审计的质量。

2、重新处理法。

为审查计算机数据处理结果是否正确,使用原来的程序和数据在审计人员的参与和监督下,重新处理一遍,看其是否与原来的结果一致。

(五)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审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没有良好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的。审计软件的功能应具有针对会计程序本身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功能;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文件的一致性、正确性的检查功能;具有验证会计报告的可信程度及会计软件内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功能;具有审查审计报告、审计文书自动编制整理功能等。通过这些功能,进而解决审计电算化滞后的实际问题,做到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六)完善审计内容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履行的经济检查、评价及监督的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不难看出,电算化下的审计除了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风险使审计面临着在与传统会计条件下不同的审计内容,扩展了审计的内容。一是,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直接决定了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的高低,需根据审计实际操作情况增加审计审核窗口,重点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合法合规性、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及稳定性进行审查,了解掌握被审会计电算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程序设计,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其次,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控制的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价,审查是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规定、系统工作环境是否完善等。第三,为保障获得正确的财务数据,审计人员必须实现对财务软件的所有模块及相应流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观察,必要时要进行手工复核方式。

总之,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的利用会计电算化带来的便利,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在电算化方式下,只要审计人员掌握好电算化过程中所需的财务软件、审计软件、辅助审计软件及

通用审计数据接口等知识,并且在审计时加强对企业财务软件数据资料的全程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就能提高电算化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INTERNET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金光华,李刚.网络审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易佩富.如何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

法,2001

[4]秦川昊.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在国库审计中的尝试[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1

[5]李想.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商界,2009

[6]黄淼.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面临问题[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7]王雪.信息时代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

[8]王亚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9]黄体云.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J]审计与理财,2009

[10]曾平.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内控与审计,2010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与对策毕业论文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计算机在会计的应用,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方式,因而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算化系统功能日臻完善,系统更加多样与复杂,审计人员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目前,在现代的计算机应用环境下,我国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手工审计方式,而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水平还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特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总体来说,文章通过论述会计电算化引起的审计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审计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内部控制;对策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运用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使会计信息处理快捷、准确。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是会计发展史中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为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在1997年7月1日生效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我国首次涉及到了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法规,其后又颁布了多项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法律法规及准则,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电算化审计的研究还比较少,起步也比较晚,从而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急需改进和完善。 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的界定 计电算化信息系统(CAIS---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主要信息处理手段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信息资料文件和会计规范等基本要素组成,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而会计信息系统(AI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则是指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专门用于企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收集、存储和加工各种会计数据,输出会计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

浅谈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会计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会计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日期:2014 年9月10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工作的必然选择。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其实质是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它突破了原来财务管理的局限,实现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一体化,推动了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节省了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了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从而全面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本文就电算化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述了在现行会计条件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对现存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工作影响对策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开展审计工作知识资料经典会计电算化资料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开展审计工作知识资料经典会计电算化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开展审计工作 作者:未知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会计电算化,解决了会计人员记账的问题,实现了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的一体化过程。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开展的前提 (一)提高电脑应用水平和审计业务素质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则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较系统的审计理论等多方面的综合运用水平。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不懂得电脑的审计人员因审计数据的异化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审计;不懂得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就不能识别和审查其内部控制;不懂得使用计算机,就无法对计算机内存储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会计电算化不断在向前发展,审计人员必须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式下新技术应用的企业审计工作的需要。 (二)引进审计电脑辅助软件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资料的归集和反映与手工处理系统时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内部安全控制方式有所减弱,这就要求引进电脑辅助软件的应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职能。 审计电脑辅助系统较之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审计电脑辅助系统主要是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但二者的内部功能是有联系的,并且是相互影响的。比如,二者既可以使用共同的数据库,但又有不同的软件包。二者既可以调阅、查询某些相同的数据资料,但又有不同的软件接口和不同的操作权限。都重视凭证数据库、明细账库、总账库及报表数据库等数据结构和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可靠性。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强弱、数据库的标准化与开放性、是否保留处理过程和审计痕迹以及预留审计测试通道等对审计电脑辅助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影响很大。同样,审计电脑辅助系统的软件水平越高,越能及早发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内容 电算化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它是由会计数据体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系统工作和维护人员组成,所以电算化会计的审计内容与手工会计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电算化会计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 一方面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如输入、输出的授权控制,业务处理的审核等;另一方面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得到普遍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我们不可小觑的弊端。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缺陷对策和建议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科学,会计学为一体的学科。 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推广,不但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管理创造奠定了基础。但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推广也给企业带来了与传统手工会计不同的风险,因此,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寻找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一、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一)财务软件固有的风险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受到威胁 人工会计系统的核算工作依靠职责分离、互相牵制、证帐表的钩稽关系等控制手段,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到报表每一步都有记录并且有制单人、复核人、出纳签字、主管签章以示负责,步骤清晰,条理分明。 而计算机证帐表信息来源于以人机交互方式输入的记账凭证,网络管理员和操作员常常被赋予一定的访问权限,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会计信息。另外,在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数据高度共享,相互联系。在输入环节出现的错误可能会被不断放大,最终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的危害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影响力上都要远远超过人工会计系统。此外,会计电算化“省略了会计过程的信息重组和分类等诸多繁琐细节,并且使程序之间的技术性核对化为乌有”。 (二)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导致审计人员在对人工记账阶段采用的审计方法(包括检查法、盘点法、观察法、查询及函证法、记算法、分析性复核法等)受到极大的制约甚至报废。在复核,审核等环节,财务人员采用电子签名形式(可能被人伪造)。即使发现重大舞弊,也不能像人工记账那样凭借墨迹和笔记,恰当的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权责分明。 (三)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困扰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原手工制作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会计报表等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阳光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影响论文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此种做法促进了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的提高,为企业管理及相关部门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更及时的财务决策资料。因此会计电算化极大的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就会导致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审计人员也面临着从手工到信息技术的审计环境的变化,这些都对审计的技术和方法构成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extensive use of computers in various field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began to us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o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such practice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corpor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corporate management and related departmentsprovide a more accurat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timely 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greatly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accounting work, which will lead to the traditional manual accounting system gradually exit the stage of history. therefore, the auditors also faces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

论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 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并且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企业会计工作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财务会计人员处处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打交道,执业会计人员需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并在会计业务中使用计算机;会计管理人员需要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状况,利用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参与企业的决策: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人员需要审核和评价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评价输入和输出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会计咨询人员需要为企业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和使用。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电算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会计电算化由单用户操作发展到网络环境。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风险 1.财务软件配置中存在的风险 财务软件配置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立的重要环节。在实际配置中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1)购买方式。目前许多单位在购买软件时,往往喜欢买最先进的产品,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情况和需要。 (2)开发方式。实际研制中常出现一些致命问题: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不能充分了解系统状况和用户需求,可行性分析报告不符合实际,导致开发出的软件质量下降,安全系数降低。 2.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风险 有些单位却把系统的密码在财务科完全公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操作员之间相互公开自己的密码,另外还有因操作制度不完善,权限管理不严密,安全措施不全面,缺乏有效的监督而导致玩忽职守的现象时有发生。 3.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已具有智能化、隐蔽化,发现问题不易查找线索等几个特征,其技术手段也高于防范措施。

论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发展

论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发展 摘要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单位都实现了会计工作电算化,因此电算化审计也就应运而生了,审计工作中实施电算化已是当务之急。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等组织机构采取电算化核算,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审计产生重大影响,信息系统电算化后发生的变化向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审计带来的挑战。电算化审计是计算机技术和审计工作相融合的过程,是指对电算化会计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的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或审计人员以被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为对象,利用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技术,通过对系统内部控制、应用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对其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等进行的审计。如何对未来审计适应电算化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本文试对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的概念、存在问题和特点等有关方面作以下比较分析,并重点谈谈会计电算化对电算化审计的影响及以后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审计,影响,发展

Abstract As the computer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many units have achieved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therefore the computerization auditing also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Audi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ization is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organs, enterpris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to adopt the computerization accounting, inevitab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674520.html,rmation system of computerization occurred after the change to the audit staff presented a challenge, challenge of intellectual economy on Auditing mainly for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on audit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1674520.html,puterized audit is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audit work of the process of fusing, refers to the computeriz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form, that is composed of independent agencies or the auditors to audit unit during a certain period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reflect the rang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s the object. The special computer audit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application, data files and the computerization process and results of auditing. How to adapt to future audit computerization environment undertakes stud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deserve our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th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and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relevant problems and makes the following comparison analysis , And focus on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of computerized audit influen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Computerized audit;Influence;Development

会计电算化审计的风险及防范(1).doc

会计电算化审计的风险及防范(1) - 【摘要】实行会计电算化,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审计风险。只有对此进行全面、深刻地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电算化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防范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及其成因 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审计包含两个涵义:一是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二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软件作为审计工具进行辅助审计。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如下: 1、审计可视线索消失,导致审计风险 在手工条件下,审计线索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会计人员对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都是以纸质形式存放,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书面记录加以审计。然而,在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资料后,纸面信息变成了只有计算机才能识别的磁性介质上的代码,并且这些代码是为会计人员服务的,对审计人员而言,磁质代码无异于在审计对象面前增加了一道无形的墙,看不见,摸不着。传统的审计追踪审查已不适用,审计的切入点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客观依据的不足,导致检查风险增大。 2、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导致审计风险及控制难度增加 在手工条件下,内部控制一般表现为对人的控制,采取的

手段主要是利用纸面信息进行手工核对和检查,责任容易明确,结果也比较直观。可是,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且以对计算机控制为主。若内控制度不健全,计算机数据和程序的修改完全可以不留痕迹地进行,同时计算机容易受到“黑客”的人侵和“病毒”的侵袭,特别是国内外利用计算机犯罪的众多案例,更说明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难度,这对审计工作而言,加大了审计风险。 3、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审计环境的变化,增大了审计风险 记账方法的改变,改变了会计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审计环境。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了解和审查电算化系统的功能、结构,以证实该系统在业务处理方面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例如,会计电算化软件本身的完善性,计算机硬件的可靠性,会计电算化软件内部控制的严密性等原囚造成的系统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造成的操作风险等。这大大增加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难度,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1、提高审计人员的电算化素质 思想决定行动。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完成,最终取决于人。为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克服思想麻痹的倾向,时刻警惕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做好防范工作,同时,应注重对会计电算化审计人员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在职人员电算化应用水平的培训。二是加快和财经类高校联合办班,专门培养既

会计审计论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会计审计论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阶段与趋势。它显著地提高了核算效率和准确率,但也给审计带来了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方法等重大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因此我们应深入探讨产生这种新风险的原因、具体影响的方面以及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以期为会计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会计电算审计影响监管对策。 1.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企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大量的会计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的各部门直接采集,企业内外的各部门也可根据授权,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取信息。审计环境、审计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由于审计信息化的实现步伐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步伐,使电算化审计风险与传统审计风险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别,给传统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2.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2.1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审计人员是通过跟踪审计线索审核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手工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就能够从原始凭

证开始,核查到会计报表,或者对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的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查,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账、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等。但电算化会计中,审计人员不能够直接阅读这种会计信息,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机内,便以文件的形式存入机内的数据文件。由于计算机采用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处理过程都在机内文件之间进行,使审计人员难以像在手工操作环境下那样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审查。可见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 2.2 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 功能的审查,改变了以往传统审计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因此,电算化会计中的审计内容,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输出的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等。 2.3 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下进行审计时,首先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对于记账软件的各个模块和流程也必须要进行跟踪。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与内部控制等方面,审计人员应把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开发出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

浅议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普及,不单单是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同时也是推动会计工作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其劳动强度;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了其工作的质量;同时,电算化的应用也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会计电算化有效促进了管理的信息化,全面提升了会计人员的素质。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会计电算化对于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必须 对传统会计的职能有所了解。 一、传统会计职能的内容(一)反映职能 反映职能是指运用会计自身特有的方式,通过分析、整理和归集把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转化成为一系列直观有效的数据,向管理者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 (二)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利用资料及信息反馈对于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和控制。当然,会计监督除了对货币监督之外,还 [收稿日期]2010-08-16 4.利用规划求解工具计算保本点产销量。 首先在单元格H5中输入公式=0.52*G5^2+38.25*G5+150000-B14*G5;然后利用E xcel 中的规划求解工具,将目标单元格设置为S H S 5,目标值设置为0,将可变单元格设置为S G S 5,并添加约束条件S G S 5<=500。之所以添加S G S 5<=500这个约束条 件,是因为通过上面绘制完成的图表我们可以观察到扭亏为盈时的保本点销售量小于500件。再按提示对话框单击【求解】确定即可在单元格S G S 5中得到规化求解后的结果。 接下来计算由盈转亏时保本点销售量采用同样的方法。先在单元格H8中输入公式=B14*G8-(0.52*G8^2+38.25*G8+ 150000);再利用规划求解工具时,只需将目标单元格、可变单元格及约束条件分别改为:S H S 8、S G S 8、S G S 8>=1000,同样之所以添加S G S 8>=1000这个约束条件,是因为通过图表我们观察到由盈转亏时的保本点销售量大于1000件。 5.利用规划求解工具计算利润最高时的产销量。 首先在单元格S G S 13中输入计算公式=B14*H13-(0.52*H13^2+38.25*H13+150000);然后利用规划求解工具,将目标单元格设置为S G S 13,在等于区域选中“最大值”,将可变单元格设置为S H S 13,在此由于产销量应该是个非负的数值,所以要添加一个“S H S 13>=0”的约束条件;再按提示对话框单击【求解】确定即可在单元格S H S 13中得到规化求解后的结果。 根据以上第4和第5步骤,模型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 三、结论 1.单一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关键主要是确定保本点,即 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2.借助E xcel 丰富的计算工具、精密的分析工具以及灵活多 样的表达方式所建立的本量利模型可实现动态经营决策。其一是丰富的表格处理功能使很多计算工作简单化;其二是通过 E xcel 表格中公式和函数的利用可以确定单元格之间的逻辑关 系,从而可以进行数据跟踪,这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分解分析。 3.E xcel 在非线性条件下的本量利模型中的应用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其非线性变量关系的确定需结合图形来观察变量之间的变动趋势,然后通过添加趋势线并显示公式的方式来实现。 二是规划求解工具的应用。E xcel 规划求解的计算功能可以快速求解线性规划函数,从而避免了烦琐的笔算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率,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蕊.E xcel 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本量利分析[J ].现代商业, 2008(26). [2]马元驹.E xcel 动态图表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创建和应用[J ].中国管理 信息化:会计版,2005(10). [3]张瑞君.计算机财务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图3非线性本量利分析模型计算结果 !!!!!!!!!!!!!!!!!!!!!!!!!!!!!!!!!!!!!!!!!!! 浅议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马政东 (捷德纺织(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19)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相结合之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其实质是将当代的信息技术运 用到会计工作当中,用计算机代替原始的人工记账、报账与算账,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会计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主要阐述传统会计职能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论述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会计职能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0.21.002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0)21-0003-02 中国管理信息化 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10年11月第13卷第21期 Nov.,2010Vol .13,No .21 3

会计电算化在公司中的重要性问题研究.doc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问题研究- 众所周知,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缺少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持,无法实现财务与业务系统之间信息联通,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和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缺少必要的联系,进而相互孤立,不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管理。鉴于现状,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主流需求,更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在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电算化刚刚开始出现,很多企业都比较陌生,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但是在历经30 年的磨练后,从单一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我国财务管理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会计电算化不仅实现了企业信息的有效互通,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面积普及会计电算化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解析 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甚至审计工作都交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是会计实务通过电子计算机操作化的简称。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计算机代替人工运算,还将数据保存与信息共享等功能发挥到极致,是企业提高财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应该说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我国自来水安装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部分偏远地区由于给水难度大,在房屋建造后依然还需要后期定制安装自来水,但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自来水安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其中自来水安装企业的会计工作已经逐渐从70-80年代的人工作业逐渐向电算化开

始过渡,虽然在技术应急处理以及系统安全性等方面还有欠缺,但是会计电算化的主流趋势已悄然形成。 三、会计电算化的主要优势 (一)有效降低会计工作强度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重复性工作的繁琐问题,降低了员工反复计算和多次核对的工作强度,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渐摒弃传统的手工作业。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了会计人员,由于计算失误所导致的工作错误,还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极大地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增进财务管理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与大量普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一般来讲企业重大决策往往受制于财务管理水平的限制,其会计人员整体水平决定了企业资金流的合理走向,资金流的走向是否合理是企业决策的关键环节,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非常清晰的察觉到企业发展的健康程度,而且还能将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 (三)提高审计透明度 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财务审计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制于虚假财务票据和数据信息的制约,如今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信息化数据代替了手写数据,这对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向更严密的程序设计、更便捷审计方向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及影响情况_本科论文

前言 在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已经日渐普及,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浪潮,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行会计电算化, 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 已成为会计工作的必要内容。电算化会计就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不同的来源和渠道收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所产生会计数据、会计资料,按照经济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予以存储、加工,并生成会计信息,向企业内外部各方面传递,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改进经营管理、加强财务决策和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在网络时代,电算化会在实现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将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以来,经过30年的努力,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成熟,这项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对传统会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在传统会计中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这些问题都能够很容易的解决;但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在这30年的发展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电算化的发展进程。

目录 一般部分 1.企业一般概况 (1) 2.企业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分析 (1) 2.1.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1) 2.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2) 3.期间费用计划企业完成情况分析 (3) 3.1.管理费用的分析 (4) 3.2.营业费用的分析 (4) 3.3.财务费用的分析 (4) 4.企业利润分析 (4) 4.1.利润总额的分析 (5) 4.2.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5) 4.3.投资净收益的分析 (5) 4.4.其他业务利润分析 (5) 4.5.营业外支出分析 (5) 5.企业会计报表体系 (6) 5.1.企业会计报表体系 (6) 5.2.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6) 5.3.损益表的分析 (8) 5.4.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9) 6.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 (9) 6.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9) 6.2.营运能力分析 (12) 6.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3) 6.4.财务综合分析 (14) 专题部分 摘要 (17) 关键词 (17) 1.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18) 1.1.记账规则上存在差异 (18) 1.2.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差异 (18) 1.3.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差异 (18)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阶段与趋势。它显著地提高了核算效率和准确率,但也给审计带来了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方法等重大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因此我们应深入探讨产生这种新风险的原因、具体影响的方面以及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以期为会计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会计电算;审计;影响;监管对策。 1.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企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大量的会计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的各部门直接采集,企业内外的各部门也可根据授权,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取信息。审计环境、审计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由于审计信息化的实现步伐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步伐,使电算化审计风险与传统审计风险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别,给传统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2.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2.1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审计人员是通过跟踪审计线索审核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手工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就能够从原

始凭证开始,核查到会计报表,或者对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的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查,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账、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等。但电算化会计中,审计人员不能够直接阅读这种会计信息,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机内,便以文件的形式存入机内的数据文件。由于计算机采用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处理过程都在机内文件之间进行,使审计人员难以像在手工操作环境下那样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审查。可见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 2.2 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改变了以往传统审计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因此,电算化会计中的审计内容,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输出的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等。 2.3 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下进行审计时,首先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对于记账软件的各个模块和流程也必须要进行跟踪。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与内部控制等方面,审计人员应把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开发出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

浅析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毕业论文浅析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学生姓名:楷体三号学号:楷体三号 函授站点:运城财专教学点(也是楷体三号) 专业:楷体三号 指导教师:楷体三号 2019年7月

浅析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摘要:在世界的进步和中国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当今会计的发展可谓势不可挡。电算化作为一种新型会计工作处理方法,它也称之为计算机会计,顾名思义,就是应在电脑上安装指定的会计软件,并在这个基础条件之上来完成会计工作。会计的电算化就是要把会计跟企业其他的资料配置到一块,对整个企业的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提高利润收入,让企业有效合理地管理供应链,需对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并且十分有效进行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利润收入。然而现代会计电算化处于发展之中却遇到了某些困难,例如,电算化人才的匮乏,软件的单一化,区域会计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这不仅是不利于企业的盈利,更是阻碍国家实现中国梦的绊脚石。 本文将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中所碰到的问题及发展所需要的对策做出一定的分析;在手工会计信息处理以及现代计算机应用在会计领域中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的之后,揭示现在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某些问题,例如,基础管理工作的不足,人才的缺乏程度严重,软件不适应时代发展等等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就会影响会计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针对性地讲述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应当自觉遵守国家出台的政策,国家和企业就要相互配合,而且不论是哪个主体,都不可忽视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手工会计信息处理;现状;原因;问题

目录 1 绪论 (1) 2 会计电算化产生的影响 (1) 2.1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 (1) 2.2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2) 3 会计电算化现状中的问题及分析 (2) 3.1基础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2) 3.2会计软件存在缺陷及漏洞 (2) 3.3专业人才存在稀缺现象 (3) 3.4认识存在局限性 (3) 4 治理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4) 4.1国家的政策管理 (4) 4.2软件的开发 (4) 4.3人才的重视 (5) 4.4领导者的正确意识 (5)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审计对策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审计对策 审计和面临巨变环境的一致性,特别是两者的联系,使会计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直接导致审计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需要我们根据这些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世界的快速,机技术的广泛,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在我国,固然没有完成普及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并轻易调用,不仅可以进步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所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审计程序和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二、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必要性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审计职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大。因而,不论对手工系统还是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因而,在美国有58%的内部审计部分参与了系统检测,而35%则被要求在系统运行前,对新系统签字批准,19%有权参与修改程序的审批,64%检查了程序编码,73%参与了系统研制阶段的审核,固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使用计算机作弊,

但是,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到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曾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职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尽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总体上看,在电算化系统下,固有风险更大一些,多数情况下,审计职员可以把它设定为100%。电算化系统下,数据处理的环节减少,并且数据处理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手工系统下一些原有的控制便不复存在。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下的控制风险和手工系统下的相比更高一些。因而对电算化系统应采取更广泛的符合性测试。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有上升的趋势,若要把审计风险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必须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要求审计职员必须相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及范围。三、审计职员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风险控制《独立审计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中提到:“注册会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应当考虑其对审计的影响,但不应改变审计目标和范围”。由此可推断出,不论在手工系统下还是在电算化系统下,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都不应有所改变。即:总体审计目标都是对会

浅谈会计电算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

浅谈会计电算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 〔摘要〕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样电子会计作为会计手段的应用,也标志着会计自身水平的快速提高,使会计的作用有了更强的发挥。可以说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引起了会计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现如今,电子会计在我国已有了较普遍的应用,使我国的会计行业水平有所提高,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应用还属初级,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分析问题,总结出经验和相关的解决办法,使会计电算化更适应我国会计行业的现况。〔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作用问题及对策 在21世纪的今天,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能够自动、高效、精确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电子设备,无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更是对会计行业的一次巨大改革。与传统的手工会计、机械会计等会计手段相比,电子会计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在会计核算领域,电子会计将会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这也将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电子会计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从而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子化操作。电子会计最重要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依靠电子计算机强大的信息记录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会计电算系统将会成为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也会进一步得到发挥。 一、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 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对于促进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对于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统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于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会计工作方法和观念的更新,对于促进会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提高对经济活动的监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促进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会计核算工作数据量大,对准确性要求很高,要求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性较强。而电子计算机具有高速度、高效率和高容量的特点,对于数据的记录、汇总排列、查询和对和存贮分析等方面,比手工操作的速度能够提高成千上万倍,并可随时从计算机中获取有关数据,能够大大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2.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统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传统手工会计由于各人、各企业习惯不同,形式多样,有很大的人为因素,无法做到全行业的同一。而利用电子计算机对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能够为全行业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化,有助于进行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完善对经营管理的要求,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经营管理的水平。 3.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会计工作方法和观念的更新 实现会计电算化,可以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的繁重体力劳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引起会计手段的重点变革,是会计工作更加方便高效,推动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也是对会计工作方法的一次大胆的改革,能够促进更新的会计理论和观念的产生。 4.促进会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提高对经济活动的监管水平 电子计算机强大的信息记录储存功能可以随时提供详细的、全面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主要包括对有价值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控制和检查。由于电算化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可以获得更为准确、及时、详尽的会计数据,将会计信息有效地提供给有关部门,可以更好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我国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与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